浅谈情知课堂如何教会学生提问(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3 04:03: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情知课堂如何教会学生提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情知课堂如何教会学生提问》。

第一篇:浅谈情知课堂如何教会学生提问

浅谈情知课堂如何教会学生提问

育新小学 杨菊红

“情•知教学”是冷冉先生提出的教学理论,概括地说就是把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辩证统一起来进行的教学。他主张教学目标应当是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的统一,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情感心理和谐共进,从而实现学生的素质培养。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只有问题的提出,才有问题的解决。如果没有问题,也就没有思维,更没有创新,而问题才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着眼于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由学会到会学,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而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则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开始,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重要标志。那么在情知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呢?

一.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前提。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因此我们教师尽可能做到:让课堂有热烈浓厚的气氛,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并具体说明了提问题的范围。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地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是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前提,因为它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环境中。这样学生的心情舒畅,能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乐于思维,敢于提问。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多进行换位思考,甚至要做到“蹲下来看孩子”,即从学生的视角看问题,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课堂上,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把微笑带进课堂带给每一位学生,特别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厚爱和关注,进而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因为教师的微笑,是让学生身心愉悦的的最好方式。如果整堂课教师都懂得用心去微笑:从微笑地进入教室,微笑地问好,微笑地提问,微笑地启发,营造了温馨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到成功的欢乐,精神上是愉悦的。可以说一举多得!因此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一种亲切、信任、尊重的信息,让他们时时刻刻感到老师是最值得信赖的、是自己的朋友。尤其是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我会投以赞许的目光,让学生感受到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对培养和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起激励的作用。

其次,要允许学生提问时出错,这是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敢于提问的前提。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要轻易地全盘否定,可以采用默许的眼神、肯定的手势、激励的语言等手段对学生的质疑行为给与充分的肯定和赞赏,并鼓励其通过与同学、老师的交流,逐步领悟正确的结果和答案。学生即使有些同学的问题不能提到点子上、关键处,我也投以鼓励的神情,做到善待学生的提问。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树

立榜样,我们都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可以模仿,如果他们获得了成功,他们就会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而实践证明,小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他们的思维才能被激活,才能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才能逐渐学会提出问题。

二.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基础。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了,他们才会真正参与其中,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成为课堂的主人。而在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源于学生对事物的兴趣、而绝大多数学生,尤其是中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认知活动多以兴趣和好奇为取舍标准。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发展规律,我们在安排教学内容特别是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必须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想方设法去创设各种新颖的、与众不同的、贴近学生生活的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都知道好的教学情境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情境的创设可以多种多样,如:小游戏引入,设计问题引入,结合课件运用精彩的语言引入,结合生活实际、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引入等等。具体的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情境。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问题,特别是精巧问题,能够吸引学生、他们会集中精力,积极思维。因此,提问的设计不仅要以知识点的落实为依据,还要善于在解决问题中创设境情,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打造高效课堂。如:教学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卫星运行时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乘法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小朋友,你们了解卫星吗?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你们想去看看吗?教师出示图片及时补充,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卫星运行时间。

出示情境图:让我们快来看一看你知道了什么?(出示课件)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卫星绕地球一圈要144分钟。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1)绕2圈需要多少分钟?(2)绕8圈需要多少分钟?(3)绕21圈需要多少分钟?(4)绕34圈需要多少分钟?

再提供时间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学生格外感兴趣。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愉悦的情感体验,效果较好。

三.教给方法是关键。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小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在课堂上往往不敢提问,感觉无从下手,也不知道提什么问题,还可能怕提问不好被老师、同学们笑话。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是前提,会学才是最终的目的。学生想问、敢问,更应该会问、善问。因此在教学中我更注重交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使学生知道“问什么”、“怎么问”,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提问方法,使学生学会提问。

首先在教学中,做好示范。作为小学教师,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孩子,如果平日缺乏这方面的训练,教师就应该从头做起。在课堂上,我经常做好示范,面对情境图,我先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谁听清楚了老师刚才提出了一个什么数学问题?”有意识让学生学说,重复我提出了什么问题,久而久之,我这种注意提问的“言传身教”,给学生树立了榜样,在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生活和教学内容,经常这样有意识地为学生做示范,启发学生体会老师是如何提问的,学生耳濡目染,渐渐地学会了提问,而且问题精准、有价值。

其次,在学生中寻找榜样。当学生有了提问的意识以后,我会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每当学生提的问题有一定的价值时我会及时表扬,让学生意识到,提出什么的问题就能够得到老师的赞许。适当让学生重复学生的问题,同时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样的问题比较有价值,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逐渐学会提问。

再次,引导学生学会边看边想。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看情境图、看课本,当自己有所发现时,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从而让学生在学习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掌握技巧学会学习是动力。

你知道吗?“教会学生学习”是“情·知教学”理论的落脚点。教会学生学习的定义中明确指出:要教会学生以最好的情绪和态度,运用最好的方法去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而学生能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教会学生学习的重要标志。如教学北师大版数学四下第二单元《图形分类》这一课时,教师注重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复习旧知提出问题。先出示“图形”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将这些图形贴到黑板上。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图形这样摆放比较乱,可以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板书课题。继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图形怎样分类?为什么分类?按照什么标准分类等。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有价值,教师及时表扬。因为适时适度的评价是学生质疑能力形成的重要保障。课堂上教师一定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的去尝试,去思索,去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创设一定的合作空间,通过生生间的合作,师生间的合作来进一步深化探究过程。这节课我特别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合作探究,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课前给每个小组准备了这些图形,引导学生根据图形之间的联系进行分类,并说一说是怎样分的?教师适时进行巡视指导,汇报时,让学生到黑板上演示,提醒学生说清为什么这样分?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只是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不但重结果,更重视过程。所有学生有思考、有探索、有发现,有交流、有成功的体验。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

五.评价形式多样化是保障。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教育家顾明远说过“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然而问题的提出并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它需要一个完整的思考过程。为了调动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我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努力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当学生提出问题后,刚开始我对学生的问题给予评价,后来我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尝试着进行评价哪个问题提得好,好在哪里,对那些有创新性的问题,我适时引导点拨,给予表扬和鼓励。“你真了不起!”“你真会思考!”“你的问题太有价值了!”“你的想法超过了老师!”等等,这些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进而也增强了学生提问的自信心。

总之,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从敢问到想问,爱问到会问,最后再到善问的过程。只要教师主动地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条件,并指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让他们带着有趣味和有价值的问题去思考、去探究,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才能极大地发挥学

2017-02-22 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篇:育新语文情知课堂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研讨总结

“语文情知课堂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研讨总结

育新小学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我们语文阅读课堂更多地体现了以教师为主体,关注的是对学生认知完成的认识,而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训练、学生学习热情的培养普遍不够重视。为解决这些问题,新学斯开始,我校开展了新一轮的“情知课堂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专题研究,教师首先确定了自己的研究专题,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演练,并结合情知教学课堂评价标准,反思教学、改进教学。

十月份,学校进行了“单元首课研磨”活动、数学学科情知课堂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语文教师也都参与其中。通过学习,语文团队老师对“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内涵与外延”认识更深了,教研活动中更注重强调情知教学这一主题。为了推进研究,做实课题,使“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的研究成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以落实;

九、十月间,语文团队在教师个人学习、演练、反思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阅读课堂教学研讨展示活动,使每位教师都学会运用“育新小学情知教学课堂标准”实施教学,整改课堂。

语文团队先后于开学第一周、十月最后一周在教研组内进行了“语文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理论研讨。教师占有了更多的理论资料,为团队11月6日专题研讨做了充分的准备,同时推进专题研究的深入。

2013年11月6日,在前期学习演练的基础上,语文团队进行了有关——“语文情知课堂教会学习方法”的研究。李琛老师执教了五年级语文《17.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后,语文团队全体教师进行诊评活动。在诊评活动中,李琛老师首先对个人教学进行了教学设计意图说明及教学反思,然后语文团队教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诊评。

看课的领导教师一致认为,李琛老师的课堂教学既对学生进行了学法训练,又重视了学生习惯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很好地贯彻落实了本学期我校“情知课堂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操作点。

特点一:教师教学有法。体现在:识字方面:体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学为了用。在浏览课文之后,让学生用上前面学到的生词概括主要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造句之类的训练。阅读中:重视情意目标的推进。能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李琛老师在教学设计时以反复诵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为主线,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基点,相机引导,引导学生体会父亲对儿子的爱,进一步感受地震中“父亲”的了不起;培养语感。

特点二:学生学习用法。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学。”所以,在本节课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绪饱满,通过“想”,“问”,“说”,积极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激情朗读始终贯穿于课堂的全过程;学生始终在教师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积累语言,在反复的多形式的诵读中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特点三: 学习目标明确。教会学生学习的前提就是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李琛老师的课堂体现明显。一是开课阅读单元导读,理清单元学习要求;二是细读评析过程中,通过品析“挖、满脸、双眼、衣服等动作、神态的描写,揣摩体会感情,境中悟情;三是运用写人的方法进行情景描写,抓住任务的动作、神情、内心、语言进行描写。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大家也在识字教学、阅读理解、拓展写作的时机与方法方面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一是识字教学的组词环节,可直接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而不是单一地进行组词。二是细读课文重点段时,应指导让学生自主地阅读。当学生学习有疑难时,再引发学生抓住前文各种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谈自己的感受,应运用抓重点词、联系上下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等的方法进行学习。三是对文章人的补白写作,可设计几种类似的场景,拓展学生的思维。评价写话时更要抓住对人物几方面的描写进行。

研究中,大家各抒己见。特别是主管教学的朱立辉校长,根据情知教学的策略原则及多年的高年级教学经验,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团队教师深感受益匪浅。安主任对语文课堂须教会学生的五种学习方法进行了强调,语文团队达成共识。最后,吕校长对本次研究活动给予了肯定,对骨干教师李琛的工作状态提出了表扬,并针对下一步“情知课堂教会学习方法” 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更加努力,使教学及研究更有效。

第三篇:情知课堂科研总结

情知课堂“我会议”课题总结叶澜教授的教学理念是“四个还”!着重体现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成为智慧的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呈现勃勃生机。”本着一切为了孩子这一理念,结合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回首过去的一个学期,我们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求进。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严格按照课题研究计划进行工作

学期初,我们精心制订学期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努力做到合理、有序、有效,保质保量、扎实推进。坚持每月进行课题组讨论,交流汇报课题开展情况,总结实验进展,布置新的工作任务。同时课题组注意做好各项科研档案的整理与管理工作,认为课题实验老师要能围绕自己的研究上好一节研究课、学期末完成实验小结;并对实验教师提出要求,要撰写优质教学案例、经验点滴、教学反思、教育故事等。这些课题研究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使得课题研究得以顺利、正常地开展。

二、加强课题理论学习。

研究型队伍建设是课题研究的关键。鉴于此,课题组加强对实验老师的培训,采取多种形式的理论培训,努力提高实验老师的理论水平,做“科研”的先行者。本学期,结合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①、建立固定合作小组,如何引导学生会议

②、进行学习方式培训,向学生介绍各种先进的学习方式。如:介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优点、一般的操作方法,使学生产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③、如何激发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我们注重自我学习,每位教师在一学期中均自学了多本课改方面的理论书籍,能够及时做好笔记,撰写心得体会。

三、下面总结一下本学期进行课题研究取得的一些经验成果。

首先,针对学生方面:

1、在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要想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就应该引导学生首先学会倾听别人的说话。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先在同桌间进行讨论。比如在教学一课新课文时,我就经常让同桌的两个小朋友一起学习。先由一个小朋友拼读课文,另一个小朋友听好,假如那个小朋友读错了,可以帮助他纠正。读好后再由另一个小朋友读,第一个小朋友帮助他纠正。这样的训练反复多次后就可以扩大到小组。我给全班的小朋友分成四人一个小组。平时在读书的时候就让他们进行小组读书,当然在讨论一些问题时,也可以让小组的同学一起进行讨论。

学生光会说话还不行,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还一直引导学生敢于提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因为敢提问题也是课堂讨论成功的前提。例如在每教完一篇新的课文后,我就经常让学生提提问题,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还想知道点什么?这样的讨论还有许多,基本上学生学好一篇课文后都会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内容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提问题进行课堂讨论,刚开始的时候我经常让一组的小朋友提问题,另外小组的同学就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当学生的思维达到一定的深度,就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进行争论,当然这种争论是在合作的氛围中进行的,教师始终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而课堂的讨论活而有序。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小学生是最喜欢活动的。作为教师就要想方设法组织一些有效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如在教口语练习《悄悄话》时,我就让学生自己组织这个活动。由小组长想好一句话,请他进行小组的传话练习。比一比哪个小组传话的速度最快。在传话过程中,小组内出现了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好局面。完成这个练习后,我又让小组讨论:在传话过程中,你们有什么发现?许多同学纷纷表示:在传话时,要想传得又快又准,一定要互相配合好,不然会将传的话传错,这样就会影响自己小组的成绩。学生讨论的气氛热烈而融洽,课堂效果事半功倍。可见,合作交流是否成功,教师设计的活动是很关键的。

3、在激励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心理学上说:学生学习情感的获得,一方面是来自学习内容的本身,从不知到知的成功感。另一方面还来自他人的评价,特别是教师、同学、家长的评价。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群体合作的作用,我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还建立了一套比较有效的激励方法。例如每次讨论中哪个小组讨论得好,发现的问题多或在活动中表现好的,奖励每人一朵小红花,积满10朵小红花就到老师那儿换一颗美丽的“金星”,积满10颗“金星”到老师那儿换一个“成功章”。同时对于进步特别大的小朋友,就在家长来接孩子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这些办法极其简单,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合作交流,使学生获得了合作快乐的情感体验。

总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行“我会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应和其他学习尤其是独立学习有机的结合,在培养合作精神上又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仍将继续学习有关情知理论,不断开拓进取。

第四篇:关于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要注意什么

问题是课堂的生命,没有问题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课堂提问是指教学活动中提出问题来问,它是 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课堂提问的要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兴趣,引起他们的思考、探索,以此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

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良好的提问能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的提问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1、随意提问,没有针对性。

2、单向提问,学生只被动回答。

3、提问成了考验学生记忆的手段。

4、提问脱离实际,超越学生认知水平。

5、提问反复,数量过多。

这样的提问在教学活动中不但不能很好地发挥提问的价值,完成活动目标,而且会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动,与开发孩子的智能目标背道而驰。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呢?我认为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把握教材,注意课堂提问的目的性、层次性和系统性。

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不仅要明确自己提什么问题,而且应预先知道学生该如何回答,这是课堂提问的最基本的原则。教师不能信手拈来,随意发挥,使学生思维突然脱轨,从而停滞、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这就要求教师做到:

1、问题数量要求少而精。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抓住新授知识的关键(重点、难点)与本质,避免问题过于繁琐、直白,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密度,达到以“精问”促“深思”的目的。

2、难度控制要适度合理。难易适度就是指的问题要切合学生实际。要考虑二个因素:一要切合学生的知识储备。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问题要求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缺乏有意义的、本质的联系时,问题就显得太难了;如果问题要求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有密切联系,又有中等程度的分歧,对集中学生注意力,动员学生积极思考最为有效,那么这个问题就显得难易适度。二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的问题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积极思考都能解答。

二、善于捕捉孩子的信息,适当追问,层层递进。

问题往往是教师在备课时事先设计好的,因此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课堂提问要灵活运用,根据孩子的反应即时调整,围绕教学要求进行适当的追问。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孩子进行逆向思维,要善于通过追问让孩子把行为背后的思考表达清楚。在预设活动中,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经验大多是无序的,零星的,因此,教师的提问设计应该有一定的逻辑性,对一些复杂的问题,教师必须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易及难,多层设问,层层递进。

三、注重开放性提问,努力营造双向提问的良好环境。

有效提问需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开放性提问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是要求学生只用简单的“是”或“不是”来回答,而要能够激发学生在自主的思维活动中萌发创新思维。当教师的提问缺乏基本的开放性时,教师的提问不仅不能给课堂带来生机,反而对课堂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满堂问与满堂灌相比,虽然形式上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实质是一样的,都没有把学生当做是学习的主休,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贵于思,学起于问。教学艺术在于放手让孩子提出问题,鼓励孩子质疑,从博问中多识,从多识中博问,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课堂提问观念,时时处处以学生为本,才能实现课堂的真正价值,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课堂提问的要求和原则

课堂提问的要求:

(一)设问得当。

设问的时候,要考虑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提问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知识内涵和知识的联系,又能解决问题,利于学生把握知

识,开阔视野,获得能力。

(二)发问巧妙。发问能很好地切入到知识的内涵,一语中的,与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课堂的思维实际巧妙结合。

(三)启发诱导。

提问,能引导学生从恰当的角度思考问题,启发学生利用相关的知识或已有的经验,一步一步地解开知识的之谜,最终获得知识,更好地解决问题。

(四)归纳总结。

课堂提问能很好地归纳知识的特点,总结出知识的特征,使学生牢固地

掌握知识。

课堂提问的原则:

(一)提问应有充分的准备。

课堂提出什么问题,备课的时候要有通盘的打算,并考虑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可能出现的哪些情况。什么时候提出什么问题,某一问题由哪一知识层次的学生回答,这些都应该有所考虑。

(二)提问应以学生为中心。

我们课堂教学是为了学生活动知识,开阔视野,提升思维能力。所提出的问题必须适合于学生的实际,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课堂的一切活动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所有的问题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三)提问宁精勿滥。课堂教学中,不是所提的问题越多越好,而是要精练,一个问题解题能使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让能准确理解知识,在较短时间内提升思维能力,这是最高超的提问高手。

(四)提问应兼顾各种类型的问题。提问不能片面,应该全面的关注各种问题。

课堂有效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思维,培养学生阅读感悟理解能力和想像能力,养成边读边想不断探索的好习惯。正如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我是一位在一线从事语文教学多年的老师,对此,我深表赞成,特别是对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有效提问有几点思考:

一、低年级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基础

低年级的学生对什么都十分好奇,脑子里好像装着十万个为什么,有问不完的稀奇古怪的问题,有时老师正讲得津津有味时,他脑子里突然蹦出一个问题,打断你的讲课,兴趣盎然地问了出来;有时你讲这,他问那;下课了,他们围着老师刨根问底,问个不停。这时,老师千万不要烦学生,要有耐心,倾听学生的问题,饶有兴趣的和学生讨论解答。老师要保护学生可贵的求知欲,好奇心,探究问题的兴趣,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敢问,想问,这是低年级进行课堂有效提问的基础。

二、低年级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来源

1、来自于课前精心设计

有效提问是教师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以及教材的理解和确定的教学目标、方法而设计的。

2、来自于课堂生成

学生在课堂的积极有效的学习中,边读边想时提出的问题;或者是在师生互动学习讨论中,生成的问题,老师要善于抓住这些问题,变为课堂的有效提问。

教师设计和课堂生成的这些有效提问,往往会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拨动他们思维的琴弦,激活学生的思维。如,我在上小学语文第二册园地的一篇短文时,课前设计问题:这个未来机器有哪些妙用?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短文,大脑是种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下,不断思考着,表达着自己的观点。有人回答,有人补充,积极参与,进入角色,有人情不自禁地小声说:“除了书上有的,我还想让未来机器有更多的妙用。”我马上抓住这个有价值的问题抛给同学们,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个小声说的学生这时挺高兴地和其他学生踊跃发言,这个神奇的机器还可以让人起死回生,暴雨时吸进水,干旱时喷出来抗旱,火灾时吸进火,又马上有人质疑,火和水吸在一起会打架吗?老师借势问:“那你怎么设计让他不打架呢?”有学生马上回答:“设计两层——”课堂上,一年级的学生天真,求知欲强,师问,生答,生问,生答,质疑,问难,回答,补充,由于我课前设计有效地问题,又能机智地抓住课堂生成地有效问题,真是酣畅淋漓地理解了短文,这个过程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过程,更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过程。

三、如何设计低年级语文课堂有效提问呢?

1、换位思考

实际教学中有些问题对学生来说是“非自主的”,但那是教师在备课时没有进行角色

换位,仍然以教师这一成人的感受去设计问题而造成的。备课时,教师应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化身,站在学生的角色地位上,用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法去洞察学生的学习心理,理解他们的情感、愿望,设计出最有效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射出智慧的火花。

2、巧设悬念

根据文本,学习的目标,把握文章的脉络,巧设悬念,展开学习的思路,一下把学生的思路集中在本课的学习任务上。如,我在教学 语文第三册《黄山奇石》时,课一开始我就设下悬念:“石头是我们见过的普普通通的东西,可黄山的石头却很神奇,你想知道黄山的这些石头到底神奇在哪里吗?”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老师调动起来,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随后的图文结合中,在合作探究的学习中,紧紧围绕着者课开始的悬念,深深地体会到黄山奇石的神奇,学生纷纷想像并描述“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的神奇模样。在整个课堂上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都特别浓厚,围绕着老师巧设的悬念,展开学习,理解课文内容,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3、层层剥笋

教师可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像层层剥笋一样巧设探究性问题,激发和维持学生主动

探究学习的兴趣,随着老师积极思考,理解课文内容,完成学习任务。如,我在教学小学第三册语文苏轼的诗《赠刘景文.》时,师问:诗的第一句描写深秋景色特征有,荷花、菊花都开败了,但菊花还有傲霜枝,作者在这里赞美了菊花残枝的什么精神?生答:赞美菊花残枝傲霜斗寒的精神,师接着问:为什么作者又写道:“一年好景君须记,”要记住的是什么美景?学生读诗后知道:“正是橙黄橘绿时,”师又问:这行诗把深秋的景色点缀得色彩斑斓,富有生气,那么作者要赞美的是深秋的什么?生答:赞美深秋是收获的季节。师追问:苏轼把这样的诗送给刘景文,能给好朋友什么美感和精神力量?生:感受到深秋丰收的美景,傲霜斗寒的气概,师总结:诗人一反悲秋的调子,在这首诗中赞美了深秋富有生气,是收获的季节,还有菊花残枝傲霜斗寒的气概,这就是伟大的诗人苏轼。教师通过这种层层剥笋的提问,让学生理解了诗意和诗人的感情。教师设计的这种层层剥笋的问题时,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提问突出知识的重难点,要有层次和前后衔接,相互呼应。

4、拓展想像

学完课文,教师朝深处拓展,让学生展开想象,激起学生深入学习的的趣味,培养学

生丰富的想象力,如,我上第二册《棉花姑娘》一课,在课尾,我提问:棉花姑娘会怎么感谢七星瓢虫呢?学生纷纷展开大胆的想像力,有个孩子作出了有趣的回答:“棉花姑娘会用棉花做成被子送给七星瓢虫让他冬天盖,好暖和暖和。”我给予了学生及时有效的评价:“你真懂事,是个心怀感恩的好孩子。”孩子听了,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想像创新的能力,又教育了学生做人要知道感恩。

低年级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课堂有效提问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根据课前的准备和课堂生成的问题等变化,而灵活地变化,才能在课堂实践中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的教学课堂波澜起伏,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治理角逐的乐趣。

第五篇: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间交流信息的主要活动形式之一,它的设计能比较直观、综合地反映教师的学科素质和教育艺术水平,高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创造和谐、安全的学习气氛,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①。”然而在我们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行为却存在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提问方式单一,内容简单,只针对少数学生等。其原因在教师的教学观念存在误区。澄清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有利于教师更为科学有效地运用课堂提问,促进

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教师不良的课堂提问观念

(一)满堂发问、浅白直露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能够积极思考,培养同学们思维能力。但是,再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却忽略了提问的有效方法,设计的问题没有一点科学性,往往进行一些浅白直露的发问。看似一个问题,实则流于形式,学生根本不假思索,随口回答。学生被教师纷繁芜杂的“问”搞得迷迷糊糊,晕头转向。记得一次公开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某位老师总共设计了几十个问题。如、老师问:“邱少云身上是怎么烧着的?”学生答:“敌人打出的燃烧弹烧着的。”教师又问:“邱少云身后有什么?”学生答:“有一条水沟。”老师接着问:“邱少云最后怎么样了?”学生答:“牺牲了。”还有同学随口说:“死了” ……这样按教材内容推磨式的发问,虽然问得很多,但根本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不会去深入的思考,那学生的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因此,课堂提问并不能以问的次数的多少去评论,当然,我们也不反对教师课堂提问,但问题是否“问”的适宜、是否科学、是否有重点和层次性、针对性,关键是在情景中要有刺激思维的问题。

(二)只有部分学生具备学习潜能,只提问部分学生

闲谈之余,同事们经常说起自己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几乎都是异口同声。他们长叹自己班里只有少数学生还好,上课能积极配合老师回答问题,其他的都不行。像有些学生在课堂中提问他们,还不是耽误时间,一节课也讲不了多少,根本就完不成教学任务。其实这种说法却正好反映出教师认为只有部分学生具备学习潜能,是教师无意地对学生学习好与学习差的划分,并且他们对学生的这些期望已经在学生身上变为现实。教师认为某些学生有学习潜能时,就给这些学生的回答以更多的支持和表扬,给予更多的关注与耐心。这种态度被学生感受到并做出相应的反映。这样给予高期望的学生教师眼中的好学生会更加努力地学习,相信自己在学习上真的能行,于是在课堂中也善于表达;而给予低期望的学生教师眼中的差学生则会觉得自己在学习上的确没有潜力,倾向于自我放弃,于是在课堂中就沉默不语。这样,在短短的一堂课中,往往是那些好学生参与了课堂交流,而其余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课堂学习过程。于是,在课堂中,学习好的学生便成了主要“演员”,大部分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或“听众”。长此以往,这些学生就在课堂中就失去了锻炼和提高的机会,其后果就是班里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

明显了。

(三)、学生正确回答问题等于掌握了该内容

很多教师认为学生能正确回答问题就能说明他已掌握该问题涉及的内容。这看似合理,其实不然。课堂上,当学生回答出正确答案后,教师就按照自己认为的答案获得过程进行见讲解。课后,当翻开学生的作业,会发现好多错误之处。究其原因是教师只在课堂中注重了结果,但忽略了学生获得答案的过程。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正确回答问题并不等于已经掌握了该问题,学生有时只靠猜测获得了答案,有时可能答案正确,但过程错误;而有时,尤其是集体回答的情况下,一些学生可能根本不知道正确答案,但碍于班级环境的压力(如果不随声附和,老师和学生会小看他),对他人得出的答案加以附和,而其本身并

未理解该问题。

(四)、鼓励学生猜测

在教学工作中不难发现,老师提出回答有关对于错、是与否之类的问题,学生回答不出,便让学生去猜测。特别是代数学的老师,总是教给学生一些解题的窍门,如猜测。他们认为猜测不仅会让学生学会了一种做题技巧,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直觉思维。这种想法是极度错误的。首先,“直觉思维是根据对事物现象及其变化的直接感触而做的判断。它往往是在逻辑推理思维的多次运用和熟练后压缩、略去许多中间环节转化而成的。其结果是需要通过逻辑思维或实践活动来加以验证的,这与没有根据的盲目猜测截然不同。”②虽然有时庆幸猜对,只是偶然的结果,如果题型稍加改变,那就无法去猜了。其次,对于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对事物的计划性,组织性和逻辑性都较差,老师应该平时也要注重培养这些不足之处。然而,教师却鼓励学生做题猜测的方法,无疑是进一步强化了学生无计划性,无组

织性和无逻辑性的倾向,阻碍了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五)、“我不知道”等于我不理解

在课堂提问中,常常会碰到学生回答“我不知道”的现象,而教师对此也往往很无奈。很多教师虽然清楚有些学生可能只是不想回答该问题而不是不会,可有担心继续追问下去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只好到此为止,或停止提问或转向其他学生。显然这样的提问无形中浪费了时间,却没有效果。这类现象其实是“从众效应③”(即由于真实或臆想的群体压力,个人在认识或行为上不由自主地趋于和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俗称“随大流”)。因此,当学生认为回答“我不知道”要比潜在的回答错误有更大的好处(比如避免了同伴的嘲笑和教师的讥讽)。并且该课堂已经形成说“我不知道”的氛围时,学生出于两全其美的心理,就会

更倾向于说“我不知道”。

(六)、学生不会回答时应给予过多的提示

具体教学时,当学生不会回答某问题时,教师常常按照自己的思路给予学生提示,引导学生最终得出答案。这一现象,教师普遍认为合理。因为学生不会回答问题时给予一定的提示,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回忆所学的相关内容,而且可以保护学生的面子,节省教学时间。这一观点似乎很正确,可是慢慢就会发现,当学生已经习惯教师提示时,就不再会自己主动进行思维去寻找答案,也就没有任何回答不出而造

二、改善教师课堂提问的策略

(一)、营造一个心理安全、宽松的班级氛围

课堂中,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主动回答和提出问题的学生人数逐渐减少。其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越来越在意外在标准对自己的评价。怕他们回答不出问题或提不出高质量的问题丢面子。因此,只有在心理上感觉安全,宽松的环境氛围下,个体更倾向真实地表现自己的想法。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相互信任,支持,他们之间不担心说出个人看法后会带来不良的后果(如丢面子,受到嘲笑与批评等)提高课堂提问的效果,教师应对学生少评价,多支持,真诚地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给学生创造

一个宽松、和谐安全的班级氛围,以增强学生的情绪安全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提问要有广泛性,平等性

这里所说的广泛性是指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性是要对全体学生有同样的期待。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提问少数学生(如好学生)而忽视其他学生,这样使除好学生以外的学生思想更加消极,有的教师虽然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提问,但提问时却有意无意给“差生”提出较容易的问题。殊不知学生极可能从中获得这样一种“暗示”:“我不行,我只有回答这一类问题的能力。“但在教师的眼里对差生降低提问的要求可能是因材施教,可有时却未能达到目的。因为这些学生可能会因意识到教师对自己提出了简单一些的问题而进一步确认自己的学习的确很差,从而消极地对待自己和学习。同时,好一点的学生对简单的问题由己知道答案而不再思考。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要坚持以同样的期待来面对全体学生。尽管有些

学生可能回答不出,但只有相信所有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确认他们都能回答出问题,这样,才可以促使

每一个学生都用心思考,才能最好地引导学生最高的表现,使他们得到最优发展。

(三)提问后要留出适当的思考时间

课堂时间虽然有限,但是教师提出问题后不能急于找学生回答,而要根据问题的性质留给学生适当的考虑时间。一般来说,“对于考察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记忆性的问题,等待1秒左右为宜,而对于比较难一点的问题,等待时间要稍长一点。研究表明,当教师把等待时间从秒增加到3至5秒时,课堂就会出现许多有意义的显著变化,好学生给出更详细的答案,会提出更多的问题,学生的成就感会明显增强等④。”但在等待时需要注意,因为随时间的延长,课堂气氛会变得异样,很多学生开始处于思维游荡状态中,即

已偏离了课堂教学的问题范围。因此,教师要把握好提问后的等待时间。

(四)应对“我不知道”回答的策略

针对学生回答“我不知道”的原因,除了给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的班级氛围外,教师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改变这种状态。

1、重复该问题

当教师感到学生其实可以回答该问题,可是却用“我不知道”来逃避回答时,一字不变地重复该问题比仅仅消极接受学生“我不知道”的反复更为有效。重复该问题时,教师注意不能带有消极情绪或明显的对抗

意味,以免使学生产生抵触与焦虑情绪。从而造成逃学、厌学。

2、原意不变,改变问题的措辞

恰当的做法是适当改变原有问题的措辞,这样既没有降低问题的难度,保证了对全体学生高标准的要求,而且也能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压力促其认真思考该问题,做出尝试。

3、缩小提问的范围

当重复问题和改变问题的措辞都不能使学生有所回答时,那说明学生真的不理解该问题或只是部分

理解该问题。这时恰当的缩小提问范围是合适的。

还是大部分学生都不会?然后继续课堂教学活动,但需要在课下单独对不会的学生进行补习,坚持在学习上“一个都不能少”的思想。如果其他同学也不能正确回答。这时教师对该问题涉及到的内容进行回顾,以

找出学生没有理解的环节,重新释疑,使学生完全理解。

即便上述几个相互关联的策略没有成功,教师也要按这一系列的程序来应对。因为坚持的结果是让学生意识到说出自己知道的部分要比仅仅说“我不知道”容易的多。即当学生说“我不知道”后他还要面对教师的一系列询问。

总之,课堂提问看似简单,但实施起来往往有相当的难度。它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难预料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

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

在各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提问始终是不可缺少的,对于某些具有思考价值的东西,学生不容易发现,经过教师提问就会引起学生的注意;有的知识较难,学生不易懂,教师就把难点和关键之处用疑问句式提出,引起学生不定向思维,便可以化难为易,深刻理解。一个教师在课堂上乐于提问和善于提问,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会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课堂提问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系统性、艺术性。以下是我在课堂教学中的点滴体会:1.提问要新颖,要有新意例如学习完“有理数”后,呈现问题:“桌子上有3只杯口都朝上的茶杯,每次翻转2只,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使3只杯子的杯口全部朝下?7只杯口都朝上的茶杯,每次翻转3只呢?如果用„+1‟„-1‟分别表示杯口„朝上‟„朝下‟,你能用有理数的运算说明其中的道理吗?”学生觉得有趣,积极动手、动脑,积极思考。2.所提数学问题要注重知识的难度水平所提数学问题的难度水平要根据学生对所提问题是否能够回答来确定,上课前应该进行充分的学情分析,了解学生对将要教授的内容的掌握程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年龄、原有认知基础和能力实际进行适度提问,即问题的难度要符合心理学所谓的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的现有水平与学生经过思考可以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既非伸手可及,但是跳一跳又能够得着。3.提问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因人而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难易适度的问题,让全体学生都可获取知识营养,满足其“胃口”的需要,使不同程度的......

下载浅谈情知课堂如何教会学生提问(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情知课堂如何教会学生提问(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堂提问[定稿]

    《课堂提问技能训练》摘录 一、课堂提问概述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等设计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说,每一位教师都......

    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初探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好的课堂提问就是一种教学艺术,“凡善教者,必善问”,问题设计得好,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一旦问题......

    如何提高学生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定稿)

    提高学生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凉州区四坝镇九年制学校 刘 纳 【内容摘要】: 合理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学生提供的学习资源的基础上教师借助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来提问学生,对教材深......

    重视课堂提问 激活学生思维

    重视课堂提问 激活学生思维 昆山市第二中学凌敏 [摘要]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过程及方法,重视课堂提问首先要了解提问的要求,其次应结合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掌......

    数学课堂中的情知教学

    数学课堂中的情知教学 陶行知先生说过,“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是啊!教学不是一个死板的套路。学生是千......

    企业文化课堂提问

    一、海尔企业文化的内涵海尔文化是一种价值观,这个价值观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16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四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保......

    课堂提问类型

    初中物理中心教研组学习材料2012-2-28 课堂提问类型 一、记忆型 1、目的:考察学生对概念、字词、公式、法则、定理等基础知识的记忆情况。 2、思维特征:要求学生对已有知识进......

    加强课堂有效提问

    泰州市教育学会论文评比叁等奖 加强课堂有效提问,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摘 要:好的课堂提问具有增进师生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等教育功能。但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