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充分体验”(二年级下)
《课标》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数学”。根据课标精神,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有效的,充分的体验。努力把学习过程科学而有质量地展现为一个可供学生经历的时空,让学生在自我充分体验中学会数学。本文就结合课例如何让学生得到充分的体验作些阐述。
一、融入实际
体验生活实践
数学教学中,应尽量优化以“生活”为背景的教学内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情景作为重要资源,引进和提供给学生去理解去体验。
在教学“克与千克的认识”本节课前,我先让学生进行课前调查,目的是充分开发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生的感情认识,分散学习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了解克和千克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走进超市调查,发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质量,学生很自然地认识了各式各样的秤,学习了怎样看秤等,在体验性学习中学生学得扎实、主动,有效,充分感受了数学的价值。教学中,学生通过掂一掂、比一比、称一称、说一说、估一估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自经历和体验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的质量。学生估计并验证课本,苹果、鸡蛋等实物的质量,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二、尊重个性
体验自主探究 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经验,生活背景,思维方式的不同,对知识的学习也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这种独特的理解和感受,欣赏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探究学习过程,使不同的学生都通过自主探究,获得充分的学习体验。
在“克与千克的认识”教学中,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触摸“千克”,充分感受1千克的质量后,小组间互相列举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在汇报交流时,有的学生说一袋洗衣粉的质量大约重1千克,有的学生说一袋奶粉的质量大约重1千克,而有的学生说他曾给爸爸买回约重1千克的酒,有的学生说他家人每天大约要吃重1千克的大米„„由于不同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的学生有了对1千克的质量观念的感受。无疑这些学生的感受都是具体而真切的。
在教学“克与千克”的关系时,有些学生独立操作先掂两袋盐(每袋盐重50元)的质量,再掂一掂1千克的洗衣粉的质量,从体验中领悟“1千克=1000克”的关系。而有些学生采用合作交流方式学习,将重1000克的大米或重1000的水果等其它物品放到盘秤上验证,观察指针是否指着“1”千克,从而悟出“克与千克”的关系。新课标所提供和鼓励的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尊重学生的选择,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自我探索的价值和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实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拓展时空
体验知识生成 给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他们眼、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参与各种数学活动,从中充分体验知识的动态生成。
在教学“克与千克的认识”之前,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的有关问题,也明白要知道物体的轻重不能光靠眼睛去观察,必须要用秤来称一称,说明学生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他们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特别是对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还是比较困难的,如果只凭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建立起质量观念。在教学时,我充分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所熟悉的事物来进行教学,如进行市场调查,超市购物等。让学生带着有关的数学问题置身于一定的生活情境、活动情境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受。将操作与思考有机结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猜测,再进行小组操作、交流,这样的交流讨论是在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的,因而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
四、引导反思
体验互动感悟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判断、想法甚至思维方式进行反思,能使学生真正抓住数学思维的内在实质。因此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在反思中自悟自得,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体验的重要举措。
如教学“克与千克的认识”,在学生已亲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获取过程后,应适时地引发学生回忆,刚才我们采用了什么方法获取新知的?(估量、分析、讨论、动手操作)这对你以后的学习有什么帮助?反思后,体验更深刻,学生易于形成一定的学习方式。又如在课尾的巩固练习中,我设计了一道思考题:“1千克的铁与1千克的棉花比较,哪个重一些?”个别学生认为1千克的铁和1千克的棉花是不相等的。在现实生活中,铁是又重又硬,而棉花是又轻又软。针对这种情况,我将准备好了的一袋重1千克的棉花和重1千克的铁带到课堂。学生纷纷上台用手掂或在秤上验证,终于明白1千克的铁和1千克的棉花是一样重的。这样让学生自己在反思中得到感悟,留下深刻的印象。
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体验”是一条认知线,它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要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用内心的体验来学习数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验。
《平移和旋转》案例分析
张锁俊
片段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
(课件出示火车、电梯、缆车、风扇的叶片、直升飞机的螺旋桨、钟面)师:这些物体都是静止的,想不想看看它们运动时的情境?(课件演示运动画面,学生边看边做手势)
师:看着这几幅画面,再想想你们做的手势,能按运动的方式将它们分分类吗?学生同桌交流 生:火车、电梯、缆车的运动是一类,因为路线都是直的;直升飞机的螺旋桨、钟面上钟摆是一类,因为它们都是转动的。
师揭示课题:平移和旋转
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分析】:
新课程标准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从中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课始,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火车、电梯、等图片入手,让学生观察画面上的运动现象,并通过做手势来表示平移和旋转的动作,让他们用独创的形体语言来表示这两种运动方式的特征,从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充分感知这两种运动方式。然后根据学生的感知规律,让学生按不同的运动方式进行分类,让学生经历观察对比的思维过程,最后让学生再通过举例来判断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帮助学生更深刻、更准确地理解概念。
片段二:探究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课件出示小房图)
师:你能看出小房是怎样移动的吗?(同桌讨论),交流 生1:小房向右平移了7格 生2:小房向右平移了6格 生3:小房向右平移了5格 ……
(生开始小声议论)
师:老师先不发表意见,请同学们看下平移的过程再做判断(课件演示)
生齐说:小房向右平移了6格
师:刚才是哪些同学看出平移了6格的?能不能上台来给大家讲讲你是怎样想的?
生上台数一数,讲一讲…… 师:谁还有什么好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继续请生上台演示和讲解……
师生小结:我们以后数一个图形平移了几格,只要在这个图形上找到一个点,看这个点平移了几格,它所在的图形就平移了几格。【分析】: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应体现活动化、自主化的学习方式。平移的距离是这节课的难点,但是学生很难想出要数一个图形平移的格数,只要数某个点或某条边移动的格数。在这个环节上,我给学生提供充分自主探索与交流的空间,当学生意见不统一,把目光投向我时,我并没有马上评价,而是课件演示让学生观察整个平移过程,再次思考。当学生异口同声说出是平移了6格时,我又让那些一开始数对的学生上台讲解和演示,并鼓励学生创新和求异,通过学生教学生的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参与与互动,教师省力了,学生参与了,课堂自然也就活了。
第二篇: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关注后进生
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关注后进生
相信很多老师都熟悉这样的场景,课堂上,当教师抛出一个精心设计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时,教室里立即沸腾起来。学生们争先恐后,七嘴八舌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好不热闹。然而,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那些后进生有的无动于衷,冷漠得像个局外人;有的瞪着眼睛当听众;有的甚至扰乱课堂纪律,开小差,做着自己的事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他们的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对数学的学习不够重视,不懂也不问,怕被人认为笨,长期的积累造成了基础知识的薄弱;学习习惯不良,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概括能力差,思维僵化,脑子只想一些没有解决的问题,不再去思维;学习不踏实,怕苦,不是知难而上,而是见难就退,缺乏坚强的意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教师和家长对他们的要求过高,造成他们的压力过大,结果屡试屡败,学习情绪低落,丧失了学习兴趣。
后进生长在数学学习中产生困难的原因,一是学习兴趣不浓,没有掌握好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的思考方法;二是反应较慢,跟不上教师讲课的进度。
1、自卑心理。这类后进生大多思维不活跃,注意力容易转移,加上学习不得法,缺乏学习动力,导致了他们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知思考。面临问题时,常常产生紧张、自卑、畏惧、焦虑等心理。他们对学习丧失信心,自甘落后,认为学习是个苦差事,报以厌倦、懈怠的消极态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他们实在提不出什么不同意见;另一方面,他们担心自己即使提出了意见,万一说错,会遭到同学的嘲笑和老师的批评。长此以往,自卑心理就转化为自弃心理。
2、惰性心理。这类后进生,并不是因为先天智力差,而是由于学习中的惰性造成的。与其自己动脑,倒不如听听人家的发言,坐享其成。课堂上,学习稀稀拉拉,动作迟缓,边学边玩。讨论问题时他们漠不关心,该想的不想,该说的不说,该动笔时,也懒于动笔,回答问题时人云亦云支照本宣科。
3、逆反心理。具有这种心理的后进生,是由于某种原因,如对教师的某些教育方法不理解或自己成绩差遭到同学、家长的冷遇等,导致逆反心理。课堂上扰乱纪律,注意力分散,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或装模作样,或闭口不答,即使是简单的问题,也不愿思考,冷漠得像个局外人。
转化后进生这个工作我们已经进行了许多年,甚至我们还要求对后进生进行课外辅导,力争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的成长。我不知道这位老师在课外是如何做后进生转化工作的,但课堂如此重要的转化后进生的阵地都被丢失了,课外的转化工作又有何意义呢?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学生接受新知、理解消化知识的过程主要在课堂。哪么,我们在课堂
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去做呢?
一、老师的爱,是鼓起后进生前进风帆的力量之源。
陶行知先生曾说: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列夫托尔斯泰也曾说:如果老师热爱学生,那他会是一名好教师;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才是一个完美的教师。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好的教师,首先意味着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一位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忧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记自己曾是一个孩子。
对于后进生来说,他们什么都不缺,唯独缺少了教师对他们的爱,试想,如果一节课老师爱的目光从来没有沐浴过他们,老师的身影从没在他们的身边停留过,老师魔力般的爱语从来没有光顾过他们。当老师把自己博大的爱无私的撒向那些成绩优异的好学生时,这些所谓成绩上的后进生又从哪里去激发自己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呢?因此,对后进生的爱是点燃学生课堂学习热情的星星之火,如果在课堂上老师也能用一颗热爱学生的赤诚之心去对待后进生,让他们感悟到老师的爱心和期待,从而点燃起希望之火,他们就会自觉将老师的爱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到那时,就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得那样: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人。
二、在课堂的大舞台上,给后进生更多展示的机会。
本节课,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只关注好学生,回答问题、讲台板演等所有的活动从没有后进生的份。我曾经问过一些老师,有的说后进生什么都不会,问了也白问;有的说课堂容量大、任务重、时间紧,后进生参与浪费大量的时间;也有的说,上课全凭心情,后进生参与往往会破坏上课的情绪,从而影响课堂气氛。但我却认为,正是老师们这种忽视,伤害了后进生可能曾经存在的弱小的自信心,伤害了后进生的自尊,久而久之,形成了自卑心理,产生了破罐破摔的想法,从而成绩越来越差。所以说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必须给后进生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必要时可适当降低难度和标准。对于后进生一点点好的表现,老师都要大力表扬。这样,后进生才能产生自豪感,树立自信心,从而焕发学习的欲望,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殊不知,我们这样做不但不会浪费授课时间、破坏课堂气氛;相反,水涨船高,对于班级整体成绩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三、因材施教,给每位后进生发展的机会。
后进生学科基础较差,加之学习习惯、学习方法都不太好,教学内容教的深了学生听不懂,教的浅了大多数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这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难度。首先,在上课前我们必须认真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实际,备教学方法,适当降低教学难度。对于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做不同的要求。其次,课堂上分层次教学,把整体教学目标分解为层次目标,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强化学习方法的指导,让每一类学生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按照学习要求,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这样人人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后进生也不会只停留在原由的基础上裹步不前,甚至越滑越远。
四、实行“低、小、多、快”的课堂教学方法,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信心。
学习困难的学生,主要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基础知识的薄弱及解决问题时反复失败造成了对数学学习的信心不足。但他们也同其他的学生一样具有很大的潜力,同样有获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作为教师,不能再有“教得好不好是教师的责任,至于学得好不好是学生的责任”的观点,应从自己教学方面寻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针对我校的情况,我采用了“低、小、多、快”的课堂教学方法:
低起点。备课时不仅备大纲、教材,而更应备学生,摸清学生相关准备的知识基础能力和心理准备的实际,减小坡度,把起点放在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上,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结,形成网络,确定适当的教学起点。
小步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能达到的实际进度,教学步子要小,把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然后分层渐进使学生每步都有进展,每时每刻都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感到自己有能力进行学习,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动机。
多活动。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注意力时间短,记忆容量小概括能力差的特点,改变教师大段讲解的倾向,使师生活动交替进行。调节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大量参与活动,自我表现的机会多了,能力的发展也逐步而得以实现。
快反馈。在每个层次的教学过程中,既有教师的“讲”,也有学生的“练”,还有教师的“查”,把学生取得的进步变成事实,使之受到鼓励,乐于接受下一个个任务,又及时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矫正乃至调节教学进度和教学手段。
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同时也是一门深奥的教学艺术。而后进生,这些教室角落里的花朵,他们也同样渴望阳光和雨露的洗礼。只要我们满怀爱心,充满信心,持有恒心,我相信这些花朵也一定会和其他学生一样开放的花枝招展、灿烂芬芳。
第三篇: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关注后进生
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关注后进生
相信很多老师都熟悉这样的场景,课堂上,当教师抛出一个精心设计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时,教室里立即沸腾起来。学生们争先恐后,七嘴八舌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好不热闹。然而,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那些后进生有的无动于衷,冷漠得像个局外人;有的瞪着眼睛当听众;有的甚至扰乱课堂纪律,开小差,做着自己的事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他们的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对英语的学习不够重视,不懂也不问,怕被人认为笨,长期的积累造成了基础知识的薄弱;学习习惯不良,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概括能力差,思维僵化,学习不踏实,怕苦,不是知难而上,而是见难就退,缺乏坚强的意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教师和家长对他们的要求过高,造成他们的压力过大,结果屡试屡败,学习情绪低落,丧失了学习兴趣。
转化后进生这个工作我们已经进行了许多年,甚至我们还要求对后进生进行课外辅导,力争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的成长。但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学生接受新知、理解消化知识的过程主要在课堂。哪么,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去做呢?
一、老师的爱,是鼓起后进生前进风帆的力量之源。
陶行知先生曾说: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列夫托尔斯泰也曾说:如果教师热爱学生,那他会是一名好教师;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才是一个完美的教师。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好的教师,首先意味着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一位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忧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记自己曾是一个孩子。孟子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教师只有用自己诚挚的爱心去拥抱学生,才能真正感化学生,才有可能细致观察,正确评价,宽容对待学生们。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尤其需要教师有爱心、爱心是促进学生进步基础和情感前提,而缺少爱心,教育工作就失去了它的人性本质。
对于后进生来说,他们缺少的是教师对他们的爱,试想,如果一节课老师爱的目光从来没有沐浴过他们,老师的身影从没在他们的身边停留过,老师魔力般的爱语从来没有光顾过他们。当老师把自己博大的爱无私的撒向那些成绩优异的好学生时,这些所谓成绩上的后进生又从哪里去激发自己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呢?因此,对后进生的爱是点燃学生课堂学习热情的星星之火,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也能用一颗热爱学生的赤诚之心去对待后进生,让他们感悟到老师的爱心和期待,从而点燃起希望之火,他们就会自觉将老师的爱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到那时,就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得那样: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人。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和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高段教学内容的增多和难度的加深,大多数后进生怕吃苦,学习不主动,产生厌学畏难情绪。(必须采取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手段)。针对课堂中这群学习自觉性差,又爱面子,怕说错,不敢开口等,我总是为他们提供展示的机会,搭建活动的舞台。我在班上开展互帮互促的学习合作小组。“一帮一,一对红”让成绩好的学生明白“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的道理,请后进生虚心向组内成绩好的同学请教。小组合作讨论时,教师要深入到各个小组中去,特别关注后进生的思考、发言,引导、帮助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倾听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想法。其次,小组合作讨论结束后,在小组的汇报时,把教学的目标直接指向后进生,让他们代表小组来汇报合作学习的结果。并提问:“通过刚才的讨论,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你为什么这样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想法”等这样的问题。有的后进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想回答又怕回答时,这时,老师要给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你能行”的鼓励。会使学生的思维发生质的飞跃。这既是检查小组讨论的情况,又可检查后进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为教师及时调控课堂有很大的帮助。在每次单元,期中测试后,我会将成绩有进步的后进生名字当众表扬,并在试卷上批注上激励,鼓舞的语言“你是很有潜力的孩子,再加把劲,你能行!”“愿你和细心交朋友”“努力吧,你会成功的!”让自信扎根于心中。后进生在老师和同学们友爱营造的学习氛围内,学习心态,学习习惯有所改善,他们感到自己也是课堂的主人,也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从而焕发学习的欲望,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同时也是一门深奥的教学艺术。只要我们向孩子投入热情,无私奉献,用正确有态度对待工作,用爱心拥抱学生,孩子们的笑容将会是灿烂美丽的,愿这些教室角落里的花朵,会和其他学生一样开放的花枝招展、灿烂芬芳。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困惑与对策
课堂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基本形式。只有搞好课堂教学,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启动之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呈现出了崭新的面貌。课堂上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师正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内容的选取更加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学生的学习普遍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师生之间关系和谐、民主、平等。然而在这教育改革的明媚春光下,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有的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产生了一些困惑,导致了行为上的偏差,这不利于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困惑一:观念陈旧,方式封闭
对策:发散思维,实行开放式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的教学方式名义上是开放式的,教师主动让学生回答问题、动手操作等,学生与教师的合作使教师很满意。如一些教师在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页“$以内的加法”时,先让学生看图片回答:%&'左边的小朋友手里拿着几个纸鹤!%”'右边的小朋友手里拿着几个纸鹤!%#'一共有几个纸鹤!接着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算式后,再用同样方法教学#(&)$。最后教师指挥学生完成书上的做一做,教师说一学生动手做一,教师说二学生动手做二„„这些老师的教法看上去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其实学生还是在老师的框子内转动,这种过于统一、注重封闭的教学都是不利于他们的发展的,不但桎梏了学生思维的发散,而且在心理上依赖或习惯于跟着老师走。
小学生发散思维活动的展开,其重要的一点是要能改变已形成的思维定势。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在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过程中,由于身心的特征等原因,往往难以摆脱已有的思维方向,也就是说学生个体乃至于群体)的思维定势往往影响了对新问题的解决,从而产生错觉。所以要培养与发展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必须十分注意培养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如,进行语言叙述的变式训练,即让学生依据一句话改变叙述形式为几句话。这将有利于学生不囿于已有的思维定势,使学生在训练中逐渐形成具有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法与能力。
新课程教学体现的是开放的文化,只有开放才有空间,才有选择,才有合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求知,学生能想的让他们想,能说的让他们说,能做的让他们做,真正实行开放式教学,以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的发展。
困惑二:定理背诵,缺乏理解
对策:自主构建,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一些教师为了让孩子们更快地掌握知识,就要求他们背公式、背定理,这一拔苗助长的做法不但不能帮助孩子们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而且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了恐惧甚至是厌恶。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客观对象的理解各不相同。正如奥苏伯尔所说:“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旧知识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不同的认知结构导致新知识的固着点、同化和顺应的途径、方式、方法、习惯自然各不相同。因此,课程标准多次指出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这一思想。只有这样获得的数学才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活的知识,有用的知识。
在实践中我们看到,有的学生擅长于用形象思维立体地理解数学;有的学生更趋向于用逻辑思维抽象地理解数学。因此,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在适应学生思维特点的基础上,理解数学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如《时间》一课中,有学生对1时——1时半这一过程是这样理解地:长长瘦瘦的是分针是叔叔,他跑步跑得快;而那个矮矮胖胖的时针是老公公,他跑得慢。叔叔已经跑半圈了,老公公还只有跑了一小格里的一半。显然,孩子是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数学的,所以很容易掌握。
因此,只有自主建构过的才是学生自己的,教师教给学生的东西对学生来说存在着距离感,不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得有多深刻和透彻。对于学生来讲,他们需要的是经过重组后在头脑中留下的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些东西。由此可见,学生需要的是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数学,而不是单纯地死记硬背。
困惑三:方法单一,效率低下 对策:贴近生活,增强实用性
为什么学生越学越没有了灵气和活力?为什么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能体验到快乐?我们发现有的教师不善于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往往习惯于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认为只要学生在做题时都能做对,那就是好的教学。把本应活泼的课堂变成了传授知识、灌输知识的课堂。
据香港的一项针对当地学生的调查表明,学生以数字、符号、公式等来形容数学,将数学简化成运算. 亦有一些响应带有“课堂数学”的强烈影子,例如认为数学是“用公式计算”和“背方法”的学科,以及“很多计算方法都能得到相同答案”和“答案准确”等,这大概是由于他们的数学观多来自于课堂教学,而“课堂数学”大多是教导学生如何去运用定理和公式,题目答案唯一。而谈到数学具有实用性的功能只有30%的学生。
因此,我们在选择教学材料时应尽量从学生实际生活中直接去提炼数学问题,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数学问题生活化!如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联系品德与生活课中的超市购物这一情境,规定每个小朋友只能带20元,又罗列了一些孩子们喜欢的商品,然后要求他们去购买。孩子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购买方案。紧接着又问,如果只能买三样东西,并且不能超过15元,你会选择哪三样?最后再问,如果要用最少的钱买数量最多的东西又该怎么买?这一系列问题的设计,激起了孩子们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必备的、常见问题的兴趣。正如古罗马教育家鲁塔克指出: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这就是说,只有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种,才能感动学生学习科学;在数学课程中只有超越“科学世界”,关注生活世界,才能感动学生学习数学。
困惑四:处理教材,舍本逐末 对策:根据实际,恰当处理
传统教学强调“教师应当紧扣教材”,而新课标强调必要时适当地突破教材。后者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结合学生实际和当地环境,小则更换一些简便易行的题目,大则适当地改变教科书中某些课时的编排次序等,这确实能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有的教师认为新课程标准提倡创造性处理教材,不但把教科书上的教学内容搞得支离破碎、无重点,并且将教科书上很好的内容也处理掉了。
如有位老师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不利用课本上的题目,不按照教材编排意图,而是先出示一个长方体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掌握特征,然后出示一个正方体实物用同样的方法教给学生。最后教师问学生:“正方体是一种怎样的长方体!”学生都答不上来,教师只能自己说出“特殊的”三个字。这样的教学表面上看起来是教师把教材处理后进行教学,是新观念下的教学行为,但实际上是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对立起来让学生学,把课本上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密切联系的“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等重要句子都给“处理”掉了,造成了不良后果。因此,笔者认为,教学中教师不能盲目追求处理教材“热”,以致舍本逐末,而要根据实际的需要恰当地处理教材,以求高效率。
实施新课程过程中,需要教师按新的理念和新的要求设计教学方法。教师首先应当反思一下,以往我是怎样教学的,通常的教学方法是怎样的?这样的教学方法的特征是什么?是否有助于学生发展,是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再看一些教学改革的案例,就会发现,原来教学还可以这样组织,学生还可以这样学习。思考一下,以往教学中学生是什么角色,教师是什么角色,是不是可以尝试改变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并想一想,如果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之后会发生什么。把思考付诸于行动之后,迎刃而解地不单单只是困惑„„
困惑一: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吗?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此我在教学时,总是试图使每一个人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每当提出一个问题,我会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都想把自己的想法介绍给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有的即使别人已经说过了,自己也要说,课堂上虽然很热闹,好像人人参与,但实际能提炼出来的内容并不多,层次也不深。为了尊重学生、维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我又不能中途截断,造成了课堂时间的浪费,有时也不能按计划完成预定教学内容。
困惑
二、课堂上应怎样设置小组合作学习?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很多公开课中也充分体现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但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的那种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可是小组活动中却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不听取他人见解,固执己见的现象。还有一些性格内向的,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只作为一个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在小组汇报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能得到更多的锻炼。困难的学生基本没有发言的时间,而且他也不想发言。久而久之,困难的学生学习越来越困难,优秀生越来越好。两级差距越来越大。另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看似简单易学,但稍有不慎就会使课堂气氛得不到较好的调控,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自我管理能力差,还没有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如果教师不及时提醒和指导,他们不知道该怎样相互讨论和交流,每个人都争先发言,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但没有学会真正倾听、理解并吸收他人意见,缺乏实质性的合作。同时,小组活动中还出现一些放任自流的现象,教师不易发现学生开小差。最后,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不好把握。由于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合作学习能力不同,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时,有的小组很快完成任务,有的小组还在激烈交流,各抒己见,完成的组开始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甚至出现打闹现象。课堂纪律非常松散。怎样解决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问题呢
第五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小课题阶段性总结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解决”初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解决”初探 内容提要: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围绕“数学问题”这一主题,寻求切实可行的解题策略,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生活实践,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灵活的理解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并能合理地应用问题。从问题提出——解决及应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解决正 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课程具体目标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基于这一基本要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围绕“问题”这一主题,寻求切实可行的方法,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生活实践,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灵活的理解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并能合理地应用。从问题提出——解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初步探索,获得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地探究,对于真正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有积极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呢?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问。生活蕴涵着大量的数学知识,数学问题多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产生。教师要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根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背景材料,从学生熟悉的事物、事件等入手,采用现实再现、猜迷、讲故事、游戏、竞赛等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自主产生问题,激发探究的欲望。如:在教学《连乘应用题》时,教师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星期天,你妈妈让你去买两箱牛奶,那时你会思考那些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纷纷发言:每箱牛奶多少钱,至少该带多少钱?;也可以是每瓶牛奶多少钱?每箱牛奶有几瓶?至少带多少钱?······这样,学生提出了许多切题的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及时提问,“你准备怎样解决以上问题?”通过讨论得出两个方法:看标价说明;问售货员。这时可呈现两种情境: ①通过调查知,每箱牛奶48元,买2箱。②通过调查知,每箱牛奶24瓶,每瓶2元,买2箱。并提问:“你能根据以上两条信息,解决哪些数学问题?学生马上提出:根据调查①可解决买两箱牛奶共需多少钱?;根据调查②可解决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买一箱需多少钱、买两箱需多少钱?等数学问题。接着教师组织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形式解决了以上问题•……这样,教师通过创设学生熟知的生活中的购物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自主的、全方位的、多角度的思考问题。
2、发扬民主意识,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能力。“好学多问”是孩子的一种天性,学生提出问题标志着其思维的萌发,小学生数学问题的提出直接体现他们对生活中数学的思考能力。但是,由于小学生没有掌握好提问的方法和技巧,课堂表现为“怕提问”。要学生提问,就要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勇气和胆量。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言行、态度,给学生一个个安全、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实现自主提出问题的学习行为。曾有这样一个课例: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位学生对“四万万同胞”的“四万万”提出了疑问,许多学生发出哄笑。这位教师不但没有责怪学生愚昧无知,反而鼓励了他,同时在解决“四万万”就是“四亿”概念的基础上,进行“为什么用四万万而不用四亿“的研究,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使提问学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培养了学生敢于提问的决心。可见,只有当学生能积极思考,大胆表述时,教师才知道学生“疑”在哪里,“惑”于何处。才能对所教知识进行有效的指导、点拨和调整。反之,如果教师把学生的一些发自内心却又异想天开的问题,看作是旁门左道,是“有意捣乱”采取压制的方法,那么,久而久之,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将会大大降低,甚至被扼杀,成为真正接受知识的“容器”。所以,发扬民主意识是学生敢于提问的前提,是开启思维之门器官的钥匙。
3、引导学生积极反思,进一步掌握提出数学问题的针对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反思是学生以自己的学习活动过程作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引导学生对本堂课所涉及的数学问题进行自觉反思,逐渐明确哪些问题是有价值的,哪些问题是无关紧要的,使以后提问更贴近所学数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善于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仅仅是教学的开始,“问题解决”的核心内容就是要让学生灵活地解决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其活动的价值不只是获得具体的结论,更多的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体验知识产生的原始状态,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每一个人都应当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这样,在鼓励个性发挥的意义之下,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才成为可能。怎样丰富学生“问题解决”的实践过程,在灵活多样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尽量使每位学生发挥其思维的最大潜能,使他们感到脑力劳动中取得成功的喜悦,已成为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思考的重要课题。首先,要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寻求方法。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生进入角色以后,教师应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探究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有一位教师在叫“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时,一改往常教材中的“讲解式”(摆小棒)的呈现方式为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发现式”,这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爸爸让明明计算18+7,明明冥思苦想了一会儿,向同学们求助,谁有妙法帮我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顿时情绪高涨,积极思考,此刻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同桌互说等形式,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体现团结合作的精神,让每个学生都有主动参与的机会,加强了学生间多向交流。最后,学生想出了多种方法:有把18看成20(20+7-2)的;有把18分成13和5(13+7+5)的;有把7分成2和5(18+2+5)的;有数手指的;也有用竖式计算的,等等。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后,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正是学生自主创新的一种体现。问题一旦经过一番努力后被解决,学生就会有紧张愉快的体验,有成就感、自豪感、价值感,这些心理倾向是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源动力。其次,可建立学习小组。学生的发展存在者不平衡性,无论哪个班的学生,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所具有的能力以及他们对生活、对数学问题的认识是各不相同的。在课堂上,面临着要解决的一个个数学问题,学生的解决方法是各不相同的。为了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解决问题,我们可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建立学习小组,小组中学习水平上、中、下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推荐一个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担任组长,让不同水平的层次的学生的信息联系和反馈信息在多层次、多方位上展开。这样,小组成员对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进行适时的合作交流,互相探讨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与方法,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达到圆满解决问题的目的。在经常性的合作交流中,提升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要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探索中解决数学问题。皮亚杰认为:“认识一个客体,必须动之与手”、“一切真知都应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重新„发明‟,至少由他重新构建,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因突破教材的局限,变传递结论为鼓励发现新知。事实证明,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很多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操作探究而获得。如针对学生所提问题“圆柱上下两个底面的面积相等吗?”教师可以不直接告诉学生,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对自己的圆柱模型进行自主操作,讨论“有什么方法验证圆柱两个底面是否相等?”这样学生通过剪、量、叠等多种方法,进行积极地讨论、探索,得出“把上下两个底面剪下叠起来,是否完全重合”;“量上下两个底面的直径、半径、周长,是否相等”;“上下两个底面的对称轴是否相等”等多种检验方法,并从中得出“圆柱上下两个底面面积相等”这一结论。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动眼,解决了问题,使其即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又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这一内容时,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题:“请在下面平行四边形上画一直线,使分成的两部分面积相等。”于是学生纷纷投入“如何分”的学习活动中,热烈地讨论、大胆地尝试、独立地操作、积极地思考……结果找到了不同的解题方法。(如图)……得出,这样的线可画无数条。但教师并不到此为止,而是接着提问:这些平分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再次激起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学生通过讨论明白了只要是通过平行四边形中心点的直线,都能平分这个平行四边形,同时孕伏了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这一知识。这样的处理使学生获取知识、拓展思路、培养能力有机的结合起来了。
三、引导学生合理地应用知识,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学生的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现实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数学课程标准)学生学习数学不但要弄清课堂所提的问题,掌握现成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知道如何运用课堂上所解决问题的方法自觉地、有意识地认识周围的事物,理解并处理有关问题,使所学知识成为与生活和社会有密切联系的内容,真正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再用之于生活”。在这方面,教师要自觉做到学生“用数学”的引导者。例如,学了“统计知识、价格与购物计算、长度、面积、体积、容积等测定”后,我们要尽可能提供给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把数学用之于生活,我们可以让学生量一量教室的长、宽;量一量黑板、课桌、书本的长和宽;量一量家中家具的长和宽、爸爸妈妈的身高;测一测爸爸妈妈的体重;算一算逛街所购货物的价格等,在“用数学”中,体验所学知识的作用,更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又使学生从中品尝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又如,在学习了“利率、利息”等概念后,一位教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沟通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他编制了这样的题目:“今天,爸爸把这月领到的工资1850元存入银行,所存定期三年,那么三年后的今天,爸爸取钱时,可取回多少元?” 这样的问题,与生活非常贴近,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他们通过调查,了解银行利率,并应用自己刚学的百分数知识,通过实际计算,学生不仅巩固学习知识,了解了金融知识,从而增长了见识,培养了实际应用数学的能力。学生的数学知识就是在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探究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不断地应用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和谐地发展。
201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