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谈文学作品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谈谈文学作品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寒亭第六中学 钟济华 杨桂凤 管惠媛
摘 要:优秀的文学作品大多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唐诗、宋词、元曲、散文、小说、日记、戏剧、回忆录、对联、民谣、谚语、快板、新闻乃至影视文学、流行歌词等也都属于文学作品的表达形式。依托课题《文学作品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的有序开展,在多年的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了“四性”。即:可行性──充分的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是前提;必要性──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目标;有效性──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是关键;启发性──“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是追求。
关键词:历史教学;文学作品;应用
历史学科独特的人文科学性质决定了它拥有异常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很大一部分并不是严谨而枯燥的史学论证,相反处处蕴藏着琅琅上口、回味无穷、意味深远的文学作品。“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事实上,优秀的文学作品大多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不管是哪种文学题材,哪种文学体裁,文学作品都是对鲜活的社会生活的反映。
中学生熟悉的文学作品除了语文课本经常涉及到的唐诗、宋词、元曲、散文、小说、日记、戏剧、回忆录等之外,对联、民谣、谚语、快板、新闻乃至影视文学、流行歌词等实际上也都属于文学作品的表达形式。这些文学作品不管外在表达形式如何,都忽明忽暗闪烁着历史的背影,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就是把历史与文学很好融合起来的典范。
有鉴如此,依托厦门市思明区十一五规划课题《文学作品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的有序开展,在多年的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我们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探索。现在就来谈谈文学作品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四个“性”。
一、可行性──充分的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是前提
1.课程改革的大背景
《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正是在这史无前例的课改大背景下,广大历史教师纷纷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自主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教学实践活动,同时这些教学实践行为也直接促进了课程改革向新的更高层次进一步推进。而这些新型的教学方式无一例外都主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励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建构正确的学习方式。”这样的课改大背景为我们开展文学作品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课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机遇。
2.课程资料的大搜集
文学作品有史料价值,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可以应用到历史教学中来,也不是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文学作品的辅助。现在的中学生知识面很广,但课外阅读仍然很有限,所以引入文学作品必须以学生熟悉为前提,最好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篇目,或者是流传甚广,学生耳熟能详的一些名家名著。通过对小学4-6年级和初中7-9年级语文课本(不含自读课本)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我们发现至少有115篇文章可以直接为中学历史教学服务。同时,我们在对中学7-9年级的历史课本的知识点进行搜集和整理的同时,惊喜地发现有将近600篇之多的文学作品可以应用到历史教学中去。同时,根据学生对这些语文课程资料或者其他文学作品的熟悉程度,我们把它们分别划分为“重点渗透”、“一般渗透”和“忽略”三个层次,三者的比例分别是42.5%、48.3%和9.2%,这些文学作品资料都将作为日常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参考。而且,新课标版的教材明显加大了文学和文化内容的分量。根据统计,七年级上册的《中华文明的勃兴(二)》和《昌盛的秦汉文化(二)》、下册的《灿烂的宋元文化
(二)》和《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二)》;八年级上册的《新文化运动》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二)》、下册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九年级上册的《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和《世界的文化杰作》、下册的《现代文学和美术》等课程内容几乎全部是有关文学作品的教学。如此丰富的文学发展史内容,如果离开了文学作品来辅助教学的话,这种教学行为绝对是无本之木的空中楼阁。
3.学生兴趣的大调查
在针对有关学生兴趣的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许多中学生的视野非常开阔,想象思维非常灵敏,文学功底也很扎实。而且只要是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实践,能够让学生享受学习快乐和快乐学习的教学方式都会受到他们的热烈欢迎。不可否认,有的青少年学生难免会受到“快餐文学”、“低俗文学”的影响,但是唐诗、宋词、元曲、散文、小说、日记、戏剧、对联、民谣、谚语等名篇、名著、名言这些属于传统文化范畴的文学精品也同样受到大多数学生的青睐和眷恋。为了引导和加强学生的文学写作兴趣,学校专门成立了《汉语言文字研习社》和《思飞》文学社。“两社”的成立为学生的文学兴趣培养、创作和研究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也为我们把文学作品应用到历史教学实践提供了训练机会和良好氛围。
二、必要性──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目标
《历史课程标准》强调中学历史教学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因此,历史教师应该千方百计使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提高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需要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历史教育的灵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青少年中产生困难的最重要原因,就在于教育行动以赤裸裸的方式出现在他们面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中学生的自主意识与批判思维明显加强,他们对生硬而僵化、简单而纯粹、抽象而久远的道德说教显得有些麻木茫然和无可奈何。但是,如果历史教师在呈现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时候,注重创设历史情境和丰富情感体验,深入挖掘俯拾即是的能够涵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文学作品素材,就一定能够对他们的思想情感起着强烈的熏陶、感染和内化作用。例如,在讲述抗日战争之《血肉筑长城》一目的时候,就可以利用作家光未然的《黄河颂》(《语文》七年级下册)来展现抗战烽火燃遍中国大地时,壮丽的山河和英勇的战士使诗人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在讲述《普法战争》的时候,就可以利用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同上)来重现阿尔萨斯地区在遭受普军侵占以后,师生们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那种愤怒而沉痛的情形。这种有血有肉的文字描述能够很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一种或欣喜愉悦或振奋鼓舞或悲壮凄凉的教学氛围之中,也一定能够使爱国主义这个主旋律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与历史老师一起产生强烈的震撼。
2.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唐诗、宋词、元曲、对联、民谣、谚语、快板、成语等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艺术奇葩永远在世界文化之林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这些传统的文学作品无论翻译成哪种语言或者文字都会味同嚼蜡,因为离开了它们的诞生故地和时代特征就一定会失去原有的神韵。例如,成语“风声鹤唳”和“草木皆兵”就生动描绘了淝水之战中前秦皇帝苻坚战败而仓皇逃跑的狼狈情景;“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首对仗工整的对联就生动描绘了霸王项羽破釜沉舟的豪情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壮志;“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首散曲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也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的血迹斑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把文天祥舍生取义的精神刻画地淋漓尽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民间谚语就深刻揭露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和堕落。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在历史课堂中经常引经据典大量使用传统文学中的精华,这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将功莫大焉,对于培养大批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继承人也会功莫大焉。
3.培养学生思维和想象能力的需要
“学史可以明智”。文学语言极具风格的逻辑结构和极富想象的表达形式,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从而激起学生浓厚的求知欲望。例如:“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两首诗对隋朝大运河作出完全不同的评价,很明显,这对于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全面看待和分析历史问题具有积极作用。在讲授辛亥革命的时候,可以用林觉民的《与妻书》中“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来帮助学生理解革命志士为正义而献身的爱国精神,同时也还可以利用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来揭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和政治家,也是伟大的诗人。在学习完红军长征这一节内容以后,让学生欣赏并朗读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样,可以让学生领略到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藐视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当然,学生在受到深刻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同时,也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来重走长征路,并借助思维活动深刻记忆红军长征途中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爬雪山和三军会师等知识点。
三、有效性──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是关键
著名教育理论家赵亚夫教授在《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中说:“当历史上那些曾经鲜活的事件、人物、制度、艺术等转化为文字,特别是脍炙人口、生动形象的文学作品的时刻起,它们就凝固了。„„历史课堂便是把这些看似凝固的历史一丝丝地抽出,从生活中,从我们的性格中,从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抽出,使它们成为可以触摸、可以感知、可以聆听、可以继承、可以实践、可以畅想、可以创造的活生生的素材!”
1.基于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具有浓郁情感色彩的文学语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生动素材。《走进新时代》的歌词抒发了中国人在世纪之交的昂扬情怀,特别是“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这几句点睛之词依次歌颂了党的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明的丰功伟绩。2004年CCTV《感动中国》的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以优美的现代诗歌形式讴歌了毕生梦想消除饥饿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丰功伟绩。还有,“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业精于勤,荒于嬉;行之于思,毁于随”、“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苟利国家生死也,岂因祸富避趋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等古今中外的格言警句,又从道德修养的许多方面给学生以启迪。教学实践证明,在历史课堂上广泛使用这样精练、优美、诗意般的文学语言会比单纯的思想教育更能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
2.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如果能够时常沐浴在经典文学语言的环境里,通过长期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影响,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必定大有裨益。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表现了古人以救国为己任的远大抱负。“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这副至今仍然矗立在黄埔军校校门的对联成了“黄埔精神”的最朴素诠释。在评价诸葛亮的时候,引用杜甫的诗句《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也可以引用他的《蜀相》“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表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其实,“诗圣”杜甫用了不下10首诗来讴歌他对这位伟大政治家的景仰。宋词《虞美人》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揭示了南唐后主李煜对国破家亡的遗恨和无奈。《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集中表现了豪放派代表词人苏轼即景抒情,气势恢宏的写作风格,从而将读者带到历史的沉思之中,唤起人们对人生的思索。“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通过排比这种气势恢弘的文学表现手段表达了梁启超对国家的拳拳热爱之情和对少年的殷殷期待之意。
3.利于增强历史课堂的生动具体
建构主义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一定的学习材料,希望把学习置于真实、复杂的情境之中,从而使学习能适应不同的问题情境,在实际生活中能有广泛的迁移。古今中外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正是历史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材料,也是历史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应用的教学辅助材料。例如,讲到“诗仙”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特点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齐声朗诵《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种个性化的教学行为在让学生感受“唐诗”文学魅力的同时,也让历史课堂更加生动具体,更加富有情趣。当讲授“开元盛世”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借用杜甫的《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以及《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通过“诗圣”这些爱国、忧民、真实的诗歌描绘,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唐玄宗统治前、后期社会面貌的巨大反差,也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凤阳地多不打粮,磙于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和“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迈出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如此对比强烈的花鼓词真实而生动的展现了改革开放前后安徽凤阳的巨大变化。另外,“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同样是深刻影响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伟大人物,爱迪生和牛顿却都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科学最坦荡的谦虚和最执着的追求。
4.便于消化和巩固相关的语文知识
历史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巩固和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例如,结合孔子是个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的史实来复习《论语十则》;结合秦朝末年大泽乡起义的史实来学习《陈涉世家》;结合曹操在东汉末年统一北方,继而希望统一全国的“不已壮心”来学习《观沧海》;结合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根据地军民进行坚苦卓绝的抗战史实来学习《芦花荡》(孙犁);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史实来学习《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结合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史实来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很显然,波澜壮阔、扣人心弦的历史画面可以为许多语文教学课程提供良好的情景铺垫,这样的语文教学效果会比简单的死记硬背或者字词讲解理想许多。宋代诗人林升的代表作《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把南宋统治者腐败无能,醉生梦死,偏安江南,不图恢复北方失地和中原故都的丑恶面目刻画得淋漓尽致。但是,这首诗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两宋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史实,这是因为两宋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在空间上打破“市”、“坊”的界限,时间上也打破“日中为市”的限制,商业才会空前繁荣,从而造就了北宋的都城汴梁和后来南宋都城临安这两个繁华的商业中心。如果学生对两宋的这段史实比较了解的话,就能充分运用相关的历史知识来深刻体会诗人对南宋朝廷的痛斥和失望,达到消化和巩固相关语文知识的目的,避免了无病呻吟式的空洞说教。
四、启发性──“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是追求
把文学作品应用到历史教学绝对不是要把历史课变成语文课,而只是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借助一些与历史知识相关的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文学的艺术熏陶中感受历史、认识历史、评价历史、思考历史,追求一种师生“双赢”的教学形式。
1.理论跟进,行动研究
从课题的申请、立项、开题到调查研究、资料分类、阶段总结、活动开展、反思升华,都必须始终重视对相关理论的学习,要用 “建构主义理论”、“动机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有效教学理论”等全新的课程理念来作为日常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指南。这种理论跟进为先导的研究方法,配合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主题活动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的补充渗透,可以使课题研究和历史教学处处充满着智慧与活力。实践中,特别要注重将行动研究法贯穿始终,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探索出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方法,积累一定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例如,通过历史成语故事演讲比赛和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演讲比赛这两种“同类不同质”的活动开展,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写作水平和演讲表达能力都大有裨益。但是,前者重在学习和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后者重在启发学生要以史为鉴和珍惜和平,通过对这样目的不尽相同的演讲比赛方式的实践、总结、完善和提高,为以后开展相关的比赛活动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经验。
2.坚持不懈,探索创新
暂时的偶然的教学行为不能成为教学特色,必须有系统、有计划地长期坚持和探索创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新,人新我特”才是形成学科教学特色的不二法则。例如在讲授北魏孝文帝学习汉族优秀文化进行改革的时候,可以指导学生使用排比的文学手法,强调只用4个字而且还要带一个“汉”字的6句话对改革内容进行归纳概括。激烈的讨论探究之后,老师和学生共同概括出了“学说汉话;改穿汉服;使用汉姓;与汉通婚;采用汉制;学习汉俗”。在讲授人民解放军开展渡江战役一目的时候,指导学生创作“解放军三路进攻,占领南京;国民党一败涂地,败退台湾”这种对仗工整的对联来描述战况。同样,讲授《海峡两岸的交往》的时候,引导学生利用《鼓浪屿之波》的歌词和台湾诗人余光中的散文诗《邮票》来辅助教学,通过两位作者身在大陆家在台湾和身在台湾家在大陆的典例来表达对骨肉同胞分离的痛苦和对海峡两岸交往的期盼。黑奴制度成为美国南北战争的焦点问题,引导学生创作《拍卖黑奴现场会》并即兴表演出来,可以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增添教学靓点。事实证明,长期坚持这种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无疑对于师生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提高思辨的能力都大有帮助。
3.日常渗透,活动推动
教学实践必须始终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日常的历史课程教学中,诗歌朗诵、故事演讲、情景再现、辩论比赛等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行为屡见不鲜,有利于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管如此,仍有学生觉得依靠渗透这种生机勃勃、其乐融融的学习方式有些分散和随机,有些意犹未尽。为了激励和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重点活动的组织就很有必要了。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之余,我们坚持开展了诸如历史成语故事演讲比赛、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演讲比赛、文史知识竞赛、历史情景剧创作暨表演比赛、历史辩论赛等许多大型活动。这些活动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结合学校一年一度的科技节和读书节创造的浓厚氛围精心设计组织的。活动开展中,始终注意坚持活动形式必须为历史教学内涵服务,必须和文学作品息息相关,必须有的放矢有所启迪。而且,这些大型的重点活动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做到由容易到复杂,由简单模仿到尝试创作,使学生在老师搭建的活动平台中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和展现。实际上,课堂渗透与活动推动的本身也是教师和学生继续学习、教育和共同探究的过程,也使这个基础之上的教学行为更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启发性。
综上所述,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强调运用文学作品,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理解并提高写作水平。诚然,“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的客观反映。它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者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然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和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发展,并随之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但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大文学作品的渗透也是当前历史课程教学改革向纵深推进的有效手段之一。当然,也只有具备这种求真求新求精的教学理念与实践行动,才能与时俱进,才能无愧于时代对教育和教师的要求。
第二篇:文学作品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优秀的文学作品大多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唐诗、宋词、元曲、散文、小说、日记、戏剧、回忆录、对联、民谣、谚语、快板、新闻乃至影视文学、流行歌词等也都属于文学作品的表达形式。依托课题《文学作品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的有序开展,在多年的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了“四性”。即:可行性──充分的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是前提;必要性──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目标;有效性──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是关键;启发性──“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是追求。
关键词:历史教学;文学作品;应用
历史学科独特的人文科学性质决定了它拥有异常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很大一部分并不是严谨而枯燥的史学论证,相反处处蕴藏着琅琅上口、回味无穷、意味深远的文学作品。“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事实上,优秀的文学作品大多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不管是哪种文学题材,哪种文学体裁,文学作品都是对鲜活的社会生活的反映。
中学生熟悉的文学作品除了语文课本经常涉及到的唐诗、宋词、元曲、散文、小说、日记、戏剧、回忆录等之外,对联、民谣、谚语、快板、新闻乃至影视文学、流行歌词等实际上也都属于文学作品的表达形式。这些文学作品不管外在表达形式如何,都忽明忽暗闪烁着历史的背影,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就是把历史与文学很好融合起来的典范。
有鉴如此,依托厦门市思明区十一五规划课题《文学作品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的有序开展,在多年的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我们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探索。现在就来谈谈文学作品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四个“性”。
一、可行性──充分的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是前提
1.课程改革的大背景
《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正是在这史无前例的课改大背景下,广大历史教师纷纷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自主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教学实践活动,同时这些教学实践行为也直接促进了课程改革向新的更高层次进一步推进。而这些新型的教学方式无一例外都主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励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建构正确的学习方式。”这样的课改大背景为我们开展文学作品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课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机遇。
2.课程资料的大搜集
文学作品有史料价值,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可以应用到历史教学中来,也不是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文学作品的辅助。现在的中学生知识面很广,但课外阅读仍然很有限,所以引入文学作品必须以学生熟悉为前提,最好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篇目,或者是流传甚广,学生耳熟能详的一些名家名著。通过对小学4-6年级和初中7-9年级语文课本(不含自读课本)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我们发现至少有115篇文章可以直接为中学历史教学服务。同时,我们在对中学7-9年级的历史课本的知识点进行搜集和整理的同时,惊喜地发现有将近600篇之多的文学作品可以应用到历史教学中去。同时,根据学生对这些语文课程资料或者其他文学作品的熟悉程度,我们把它们分别划分为“重点渗透”、“一般渗透”和“忽略”三个层次,三者的比例分别是42.5%、48.3%和9.2%,这些文学作品资料都将作为日常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参考。而且,新课标版的教材明显加大了文学和文化内容的分量。根据统计,七年级上册的《中华文明的勃兴(二)》和《昌盛的秦汉文化(二)》、下册的《灿烂的宋元文化
(二)》和《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二)》;八年级上册的《新文化运动》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二)》、下册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九年级上册的《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和《世界的文化杰作》、下册的《现代文学和美术》等课程内容几乎全部是有关文学作品的教学。如此丰富的文学发展史内容,如果离开了文学作品来辅助教学的话,这种教学行为绝对是无本之木的空中楼阁。
3.学生兴趣的大调查
在针对有关学生兴趣的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许多中学生的视野非常开阔,想象思维非常灵敏,文学功底也很扎实。而且只要是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实践,能够让学生享受学习快乐和快乐学习的教学方式都会受到他们的热烈欢迎。不可否认,有的青少年学生难免会受到“快餐文学”、“低俗文学”的影响,但是唐诗、宋词、元曲、散文、小说、日记、戏剧、对联、民谣、谚语等名篇、名著、名言这些属于传统文化范畴的文学精品也同样受到大多数学生的青睐和眷恋。为了引导和加强学生的文学写作兴趣,学校专门成立了《汉语言文字研习社》和《思飞》文学社。“两社”的成立为学生的文学兴趣培养、创作和研究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也为我们把文学作品应用到历史教学实践提供了训练机会和良好氛围。
二、必要性──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目标
《历史课程标准》强调中学历史教学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因此,历史教师应该千方百计使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提高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需要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历史教育的灵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青少年中产生困难的最重要原因,就在于教育行动以赤裸裸的方式出现在他们面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中学生的自主意识与批判思维明显加强,他们对生硬而僵化、简单而纯粹、抽象而久远的道德说教显得有些麻木茫然和无可奈何。但是,如果历史教师在呈现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时候,注重创设历史情境和丰富情感体验,深入挖掘俯拾即是的能够涵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文学作品素材,就一定能够对他们的思想情感起着强烈的熏陶、感染和内化作用。例如,在讲述抗日战争之《血肉筑长城》一目的时候,就可以利用作家光未然的《黄河颂》(《语文》七年级下册)来展现抗战烽火燃遍中国大地时,壮丽的山河和英勇的战士使诗人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在讲述《普法战争》的时候,就可以利用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同上)来重现阿尔萨斯地区在遭受普军侵占以后,师生们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那种愤怒而沉痛的情形。这种有血有肉的文字描述能够很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一种或欣喜愉悦或振奋鼓舞或悲壮凄凉的教学氛围之中,也一定能够使爱国主义这个主旋律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与历史老师一起产生强烈的震撼。
2.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唐诗、宋词、元曲、对联、民谣、谚语、快板、成语等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艺术奇葩永远在世界文化之林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这些传统的文学作品无论翻译成哪种语言或者文字都会味同嚼蜡,因为离开了它们的诞生故地和时代特征就一定会失去原有的神韵。例如,成语“风声鹤唳”和“草木皆兵”就生动描绘了淝水之战中前秦皇帝苻坚战败而仓皇逃跑的狼狈情景;“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首对仗工整的对联就生动描绘了霸王项羽破釜沉舟的豪情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壮志;“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首散曲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也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的血迹斑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把文天祥舍生取义的精神刻画地淋漓尽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民间谚语就深刻揭露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和堕落。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在历史课堂中经常引经据典大量使用传统文学中的精华,这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将功莫大焉,对于培养大批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继承人也会功莫大焉。
3.培养学生思维和想象能力的需要
“学史可以明智”。文学语言极具风格的逻辑结构和极富想象的表达形式,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从而激起学生浓厚的求知欲望。例如:“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两首诗对隋朝大运河作出完全不同的评价,很明显,这对于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全面看待和分析历史问题具有积极作用。在讲授辛亥革命的时候,可以用林觉民的《与妻书》中“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来帮助学生理解革命志士为正义而献身的爱国精神,同时也还可以利用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来揭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和政治家,也是伟大的诗人。在学习完红军长征这一节内容以后,让学生欣赏并朗读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样,可以让学生领略到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藐视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当然,学生在受到深刻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同时,也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来重走长征路,并借助思维活动深刻记忆红军长征途中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爬雪山和三军会师等知识点。
三、有效性──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是关键
著名教育理论家赵亚夫教授在《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中说:“当历史上那些曾经鲜活的事件、人物、制度、艺术等转化为文字,特别是脍炙人口、生动形象的文学作品的时刻起,它们就凝固了。„„历史课堂便是把这些看似凝固的历史一丝丝地抽出,从生活中,从我们的性格中,从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抽出,使它们成为可以触摸、可以感知、可以聆听、可以继承、可以实践、可以畅想、可以创造的活生生的素材!”
1.基于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具有浓郁情感色彩的文学语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生动素材。《走进新时代》的歌词抒发了中国人在世纪之交的昂扬情怀,特别是“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这几句点睛之词依次歌颂了党的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明的丰功伟绩。2004年CCTV《感动中国》的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以优美的现代诗歌形式讴歌了毕生梦想消除饥饿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丰功伟绩。还有,“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业精于勤,荒于嬉;行之于思,毁于随”、“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苟利国家生死也,岂因祸富避趋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等古今中外的格言警句,又从道德修养的许多方面给学生以启迪。教学实践证明,在历史课堂上广泛使用这样精练、优美、诗意般的文学语言会比单纯的思想教育更能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
2.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如果能够时常沐浴在经典文学语言的环境里,通过长期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影响,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必定大有裨益。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表现了古人以救国为己任的远大抱负。“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这副至今仍然矗立在黄埔军校校门的对联成了“黄埔精神”的最朴素诠释。在评价诸葛亮的时候,引用杜甫的诗句《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也可以引用他的《蜀相》“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表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其实,“诗圣”杜甫用了不下10首诗来讴歌他对这位伟大政治家的景仰。宋词《虞美人》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揭示了南唐后主李煜对国破家亡的遗恨和无奈。《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集中表现了豪放派代表词人苏轼即景抒情,气势恢宏的写作风格,从而将读者带到历史的沉思之中,唤起人们对人生的思索。“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通过排比这种气势恢弘的文学表现手段表达了梁启超对国家的拳拳热爱之情和对少年的殷殷期待之意。
3.利于增强历史课堂的生动具体
建构主义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一定的学习材料,希望把学习置于真实、复杂的情境之中,从而使学习能适应不同的问题情境,在实际生活中能有广泛的迁移。古今中外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正是历史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材料,也是历史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应用的教学辅助材料。例如,讲到“诗仙”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特点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齐声朗诵《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种个性化的教学行为在让学生感受“唐诗”文学魅力的同时,也让历史课堂更加生动具体,更加富有情趣。当讲授“开元盛世”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借用杜甫的《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以及《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通过“诗圣”这些爱国、忧民、真实的诗歌描绘,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唐玄宗统治前、后期社会面貌的巨大反差,也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凤阳地多不打粮,磙于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和“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迈出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如此对比强烈的花鼓词真实而生动的展现了改革开放前后安徽凤阳的巨大变化。另外,“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同样是深刻影响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伟大人物,爱迪生和牛顿却都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科学最坦荡的谦虚和最执着的追求。
4.便于消化和巩固相关的语文知识
历史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巩固和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例如,结合孔子是个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的史实来复习《论语十则》;结合秦朝末年大泽乡起义的史实来学习《陈涉世家》;结合曹操在东汉末年统一北方,继而希望统一全国的“不已壮心”来学习《观沧海》;结合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根据地军民进行坚苦卓绝的抗战史实来学习《芦花荡》(孙犁);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史实来学习《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结合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史实来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很显然,波澜壮阔、扣人心弦的历史画面可以为许多语文教学课程提供良好的情景铺垫,这样的语文教学效果会比简单的死记硬背或者字词讲解理想许多。宋代诗人林升的代表作《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把南宋统治者腐败无能,醉生梦死,偏安江南,不图恢复北方失地和中原故都的丑恶面目刻画得淋漓尽致。但是,这首诗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两宋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史实,这是因为两宋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在空间上打破“市”、“坊”的界限,时间上也打破“日中为市”的限制,商业才会空前繁荣,从而造就了北宋的都城汴梁和后来南宋都城临安这两个繁华的商业中心。如果学生对两宋的这段史实比较了解的话,就能充分运用相关的历史知识来深刻体会诗人对南宋朝廷的痛斥和失望,达到消化和巩固相关语文知识的目的,避免了无病呻吟式的空洞说教。
四、启发性──“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是追求
把文学作品应用到历史教学绝对不是要把历史课变成语文课,而只是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借助一些与历史知识相关的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文学的艺术熏陶中感受历史、认识历史、评价历史、思考历史,追求一种师生“双赢”的教学形式。
1.理论跟进,行动研究
从课题的申请、立项、开题到调查研究、资料分类、阶段总结、活动开展、反思升华,都必须始终重视对相关理论的学习,要用 “建构主义理论”、“动机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有效教学理论”等全新的课程理念来作为日常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指南。这种理论跟进为先导的研究方法,配合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主题活动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的补充渗透,可以使课题研究和历史教学处处充满着智慧与活力。实践中,特别要注重将行动研究法贯穿始终,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探索出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方法,积累一定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例如,通过历史成语故事演讲比赛和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演讲比赛这两种“同类不同质”的活动开展,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写作水平和演讲表达能力都大有裨益。但是,前者重在学习和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后者重在启发学生要以史为鉴和珍惜和平,通过对这样目的不尽相同的演讲比赛方式的实践、总结、完善和提高,为以后开展相关的比赛活动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经验。
2.坚持不懈,探索创新
暂时的偶然的教学行为不能成为教学特色,必须有系统、有计划地长期坚持和探索创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新,人新我特”才是形成学科教学特色的不二法则。例如在讲授北魏孝文帝学习汉族优秀文化进行改革的时候,可以指导学生使用排比的文学手法,强调只用4个字而且还要带一个“汉”字的6句话对改革内容进行归纳概括。激烈的讨论探究之后,老师和学生共同概括出了“学说汉话;改穿汉服;使用汉姓;与汉通婚;采用汉制;学习汉俗”。在讲授人民解放军开展渡江战役一目的时候,指导学生创作“解放军三路进攻,占领南京;国民党一败涂地,败退台湾”这种对仗工整的对联来描述战况。同样,讲授《海峡两岸的交往》的时候,引导学生利用《鼓浪屿之波》的歌词和台湾诗人余光中的散文诗《邮票》来辅助教学,通过两位作者身在大陆家在台湾和身在台湾家在大陆的典例来表达对骨肉同胞分离的痛苦和对海峡两岸交往的期盼。黑奴制度成为美国南北战争的焦点问题,引导学生创作《拍卖黑奴现场会》并即兴表演出来,可以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增添教学靓点。事实证明,长期坚持这种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无疑对于师生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提高思辨的能力都大有帮助。
3.日常渗透,活动推动
教学实践必须始终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日常的历史课程教学中,诗歌朗诵、故事演讲、情景再现、辩论比赛等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行为屡见不鲜,有利于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管如此,仍有学生觉得依靠渗透这种生机勃勃、其乐融融的学习方式有些分散和随机,有些意犹未尽。为了激励和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重点活动的组织就很有必要了。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之余,我们坚持开展了诸如历史成语故事演讲比赛、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演讲比赛、文史知识竞赛、历史情景剧创作暨表演比赛、历史辩论赛等许多大型活动。这些活动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结合学校一年一度的科技节和读书节创造的浓厚氛围精心设计组织的。活动开展中,始终注意坚持活动形式必须为历史教学内涵服务,必须和文学作品息息相关,必须有的放矢有所启迪。而且,这些大型的重点活动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做到由容易到复杂,由简单模仿到尝试创作,使学生在老师搭建的活动平台中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和展现。实际上,课堂渗透与活动推动的本身也是教师和学生继续学习、教育和共同探究的过程,也使这个基础之上的教学行为更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启发性。
综上所述,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强调运用文学作品,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理解并提高写作水平。诚然,“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的客观反映。它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者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然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和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发展,并随之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但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大文学作品的渗透也是当前历史课程教学改革向纵深推进的有效手段之一。当然,也只有具备这种求真求新求精的教学理念与实践行动,才能与时俱进,才能无愧于时代对教育和教师的要求。
参考资料:
1.历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欧阳芬.多元智能与建构主义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4.赵亚夫.学会行动.高等教育出版社.5.文史互动:试说如何把文学作品融入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年第4期.
第三篇: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应用
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宕昌县实验中学 付占桃)
论文关键词:现代多媒体技术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
[摘要]自从多媒体介入教学之后,为历史教学开创了新天地。当然计算机只是一种辅助工具,在历史教学中要“恰到好处”地应用,千万不能滥用。
历史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所有的历史都不能重演,不能再直接体验。历史学习只能通过保存下来的文字材料、考古文物、音像资料等来间接了解过去的人类历史。历史学科的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大量资料,尽可能形象地、直观地、真实地将遥远的过去移于现在,再现出来。但是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课本中的文字内容大大减少,而要求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却大大提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更新教育教学方法,而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的特点就是集文字、图像、视频、声音为一体,向学生传递丰富的信息,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教学气氛,提高了教学效率,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提高了学习兴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打破时空界限,突破了课堂狭小天地,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面卷。让历史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质,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使枯燥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已过去的历史现象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压缩了空间感和距离感,能够主动地学习。
比如我在讲授《六王毕四海一》一课中,我制作一幅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割据称雄的动态地图,七国分别用不同的颜色表示,通过变色的方式动态模拟秦陆续灭六国,统一天下的过程,配上雄壮的背景音乐,很好地解决了用语言和挂图难以解决的大规模统一战争的问题。然后再插入一张秦始皇的画像,形象地展现了“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神韵和气势。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老师再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秦国为什么能够统一天下?统一的意义何在?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学史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教学效果也大大提高了。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改变课堂,扩大学生的视野
历史的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是历史学科的一个最显著和最根本的特点,教师无法通过实验去重现,更无法使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但历史又是具体、生动、形象的。不管教师具有多么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都不可能使学生的脑海中产生真实的历史表象。要在课堂教学中仅靠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是不可能实现大容量信息传播的,也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的理解、记忆和消化。因此教师利用多媒体存储量大,容纳教学信息多,执行速度快,能在短时间内呈现大量的形声材料.使学生在相同时间内接受比传统课堂教学多得多的教学信息。故而,利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拓展学生视野。如在教《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时,精心制作了题为《归来吧,浪迹天涯的游子》的课件。开始时通过播放台湾歌手费翔演唱的《故乡的云》渲染了一种浓浓的情感氛围;结束时又由幻灯打出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一诗,让同学们带着感情集体朗诵,从而激发了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中间通过一幅幅画面重点讲述了香港的变迁及台湾的历史与现状。自始至终,学生情绪激昂,课堂气氛活跃。由此,同学们对“三项条约”、邓小平在香港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一国两制”的由来与含义,台湾与大陆实现和平统一的有利条件与主要障碍及两岸关系将如何发展等问题,学生都有了深刻的印象。这样就加大了课堂教学密度,增加了课堂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视野。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时空限制,提供丰富逼真的视觉表象
历史是人类社会已消失了的过去.因此,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的特点,而这种“过去性”往往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种隔膜感和距离感。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应用,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化远为近,真实、形象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为学生提供丰富逼真的视觉表象.把学生带到当时当地的情景中.增强历史的真实感,更便于深刻理解历史知识。例如:我在讲“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时,让学生仅听教师的精彩讲述是不够的.正如教育家布鲁纳所说:“语言描述的再直观都是抽象的,”对于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我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分别演示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过程。在路经重要地点时,能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并配以声音讲解。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效果很好,大多能讲清楚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为学生提供多感官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使学生如身临其境、缩短时空距离,加大信息容量。从而使学生可以细致、全面地进行观察思考及剖析历史,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原历史,传递情感,加强思想教育
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拓宽教育渠道,更好地发挥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帮助青少年形成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情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教师就应充分依据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德育因素,根据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优化历史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德育情景、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以达到深化学生道德情感的思想教育效果。如讲《鸦片战争》内容时,适时播放电影《林则徐》中的几个镜头:官兵吸食鸦片,战斗力削弱;政府白银外流,出现银荒;人们吸食鸦片,造成家破人亡。短短几个镜头,不仅形象地再现了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灾难,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毒品的认识,了解了毒品的巨大危害,使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自觉地接受了防毒反毒的教育。如在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模范人物”时,在课件中加入介绍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人先进事迹的影片片段,并在看完影片片段后设问“我们应向这些英雄模范人物学习什么?”典型感人的片段剪辑,虽然只有很短的时间,却能引起感情上的广泛共鸣,不仅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课,而且总结出的向英雄人物学习的内容、要点,培养了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如:讲南京大屠杀时有一教育要点,即让学生认识日军侵华罪行并牢记这一国耻,在这一教学环节,我利用了计算机的幻灯片功能,展示了一组图片,配以悲愤的解说.低沉的音乐,一幅幅惨绝人寰的画面.一张张日军耀武扬威的嘴脸.短短几分钟,学生个个疾首蹙额,义愤填膺。他们的心灵被撞击,被刺痛,纷纷表示恨透了日本鬼子,真切领悟到落后必定挨打的道理。通过多媒体不仅把爱国主义情感潜移默化地传导给学生.更加强了思想教育。
总之,多媒体教学比传统的教学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知识容量扩大,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兴趣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知识掌握更加牢固,甚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延伸到了课外,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课下自觉地预习课文,但前提是,我们应充分发挥其优越性,妥善解决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并充分体现素质教育与创新教学的现代教育改革新理念,让多媒体这种现代先进教学辅助手段更好地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
第四篇:浅谈启发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启发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豪洋中学 初中部 赵武
启发式教学原则是各种教学方法的灵魂,应渗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并贯彻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在典型示范与一般要求相结合、讲授与引导相结合、肯定与补充相给合的原则指导下,可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启发。下面就启发式的形式谈点肤浅的认识。
一、正问启发 这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启发形式,即依据教学的重点、难点,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它 往往在教材的关键处、转折处和引申处等提出“为什么?”提问要问到“点子”上,要有一定的分量,也要难易适度,有利于师生间的共鸣。同时,也要指给学生正确的思考方法,从正确的立场分析问题。例如,讲《匈 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时,提出:十月革命的道路是什么?匈牙利革命是不是暴力革命?在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是否违背马列主义原理?为什么?当时匈牙利具备哪些历史条件使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这些可能性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最终使学生认识到:主要问题是国家机器问题。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剧烈变化,造成国家政权不稳定,旧的国家机器软弱、瘫痪。而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又没有外力压制人民,这就给和平发展提供了可能。这样一环扣一环地提问,使学生对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是无产阶级在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有个深刻、完整的认识。
二、反问启发 这是教师从问题相反的角度或其他角度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 本质的认识和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讲《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时,教材上讲:“中国禁烟的消息传来,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可反问:如果林则徐不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侵略战争了,这种观点对否?为什么?学生跃跃欲试,有的讲禁烟是借口,没有这个借口就找别的借口,或者直接发动侵略战争。有的讲是由当时国际、国内情况决定的。教师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后,进一步提出:战争发生的必然性是什么?(是英国要打开中国的大门,变中国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战争爆发的偶然性又是什么?(中国禁烟。)这样使学生从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来分析问题。
三、观察启发 这是利用图片、实物、幻灯和录相等增强学生直观形象的渲染力,形成历史表象和形象思 维,然后在教师点拨和启发讲解下向逻辑思维转化,使学生找出规律或加强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例如,讲《 黄海大战》时,让学生观看《邓世昌和直冲敌舰的致远舰》这幅插图,启发学生思考:致远舰上面为什么有那么多烟团?为什么这些烟团向右倾斜上升?从而说明它多次中弹,而又是坚持战斗,宁可葬身鱼腹,也要开足马力向“吉野”舰冲去的果敢行动。接着再问:为什么致远舰撞不到“吉野”舰而反中鱼雷呢?经教师讲解致远舰制造技术不如“吉野”舰先进后,启发学生认识“落后就要埃打”的道理。
四、情境启发 这是教师用高尚激越的情感、妙趣横生的艺术语言,或用电教的手段来渲染气氛,烘托主 题,使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形成一种意境,来增强情绪记忆,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例如,讲林祥谦、李大钊、方志敏和刘胡兰等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而献身的英雄人物时,将他们在敌人面前英勇斗争,视 死如归的神态,用铿锵有力的语言进行情境启发,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诱发学生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和为人类的进步事业而献身的雄心壮志。同时提问:他们为什么敢于斗争、大义凛然、慷慨牺牲呢?经过启发,使学生认识到:他们坚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一切反动派必然灭亡。他们具有这样的“大志”,才会有这样浩气长存的“大勇”。
五、推理启发 是依据历史发展中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启发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例 如,讲《资本主义萌芽》一课时,依据休养生息政策→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的逻辑推理进行启发。可提问:①明太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背景、目的、措施和作用是什么?②农业、手工业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结果如何?③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表现在哪些方面?结果如何?④资本主义最初萌芽的时间、地点、标志、特点和局限性是什么?同样,也可以依据④③②①的顺序进行逆向推理启发。不管是哪种推理,都会使学生对明朝经济发展的来笼去脉有个系统、全面的认识,明确为什么到明朝中后期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六、判断启发 是依据史实,经过点拔,把认识提高到能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高度上,来判断历史结论的 是与非。例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科学论断,就是对民主革命时期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一一判断总结出来的。这个问题涉及大量史实,可让学生简要回答下列问题:①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与失败原因;②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目的与作用;③辛亥革命的目的与失败原因;④北洋军阀和蒋介石集团要把中国引向何处?⑤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及其政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中国人民斗争的?以上中国近代 的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各种政治力量(农民、资产阶级、新老军阀)除中国共产党外,都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 的重任。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七、对比启发 这是将一个问题对应的两个方面,或截然不同的历史知识加以对比,经过启发,使学生加 深对知识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例如,讲“商鞅变法内容”时,可提问每点内容“废”的是什么?“立”的又是什么?①土地制度(生产关系中有决定性作用):废的是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立的是封建制的土地私有制。②奖励耕战:废的是奴隶主贵族的世袭制,弃农经商的旧俗;立的是耕战之功,重农业生产的新风。③建立县制(上层建筑变革):废的是奴隶制的分封制,立的是中央集权制。通过一“废”一“立”的对比启发,不仅使学生彻底理解了变法的内容是使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而且清楚地看到:变法是适应经济变革和阶级关系变化而产生的,也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变法的意义和性质。
八、类比启发 是将某些有共同属性的历史知识归类,进行比较,启发学生找出异同,使学生准确地把握 历史知识的真谛。同时,对提高学生鉴别能力也大有益处。例如,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与“鸦片战争” 进行类比;引导学生从参战的国家、战争爆发的原因、性质、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条约的内容、战争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找出相同之处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比鸦片战争侵略程度加深的内容。从而得出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使中国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这样纵向类比可以显示历史发展的轨迹,揭示历史发展的深度。此外,也可以横向类比启发。例如,将东西方在公元前5世纪的两位有辩证思想的哲学家老子和赫拉克利特的观点进行比较。横向类比启发可以显示历史发展的相互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广度。
九、辐合启发 是将某些历史事实进行综合,经过启发,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由感情 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获得深刻、牢固的概念或理论。例如,讲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时,让学生回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然后提问: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一个共同的规律是什么?使学生认识到:两次世界大战都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固有矛盾和帝国主义为争夺世界霸权、瓜分殖民地及势力范围的利害冲突引起的,这种帝国主义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从而得出“帝国主义就是战争”的结论。
十、扩散启发 是以某个问题为中心,多角度发问,让学生层层深入思考,重新组合知识,多方掌握知识,是一种有多种答案的思维启发形式。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变通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例如,讲《明治维新》一课时,在学生掌握了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意义和局限性后,围绕这一问题指出: ①如何评价明治维新?②日本历史上两次重大改革对日本社会有什么影响?③比较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改革 的异同。④为什么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而中国的戊戍变法却不能?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 生多方思考问题,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基础知识,又学会了灵活运用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启发式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原则只有一个:就是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以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教育为目的的。
第五篇:启发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启发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启发式教学原则是各种教学方法的灵魂,应渗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并贯彻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在 典型示范与一般要求相结合、讲授与引导相结合、肯定与补充相给合的原则指导下,可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进 行启发。下面就启发式的形式谈点肤浅的认识。
一、正问启发 这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启发形式,即依据教学的重点、难点,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它 往往在教材的关键处、转折处和引申处等提出”为什么?”提问要问到”点子”上,要有一定的分量,也要难 易适度,有利于师生间的共鸣。同时,也要指给学生正确的思考方法,从正确的立场分析问题。例如,讲《匈 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时,提出:
十月革命的道路是什么?匈牙利革命是不是暴力革命?在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 权是否违背马列主义原理?为什么?当时匈牙利具备哪些历史条件使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这些可能性中最 主要的问题是什么?最终使学生认识到:主要问题是国家机器问题。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剧烈变化,造成国 家政权不稳定,旧的国家机器软弱、瘫痪。而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又没有外力压制人民,这就给和平发展提 供了可能。这样一环扣一环地提问,使学生对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是无产阶级在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有 个深刻、完整的认识。
二、反问启发 这是教师从问题相反的角度或其他角度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 本质的认识和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讲《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时,教材 上讲:”中国禁烟的消息传来,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可反问:如果林则徐不禁烟,英国就不会
发动侵略战 争了,这种观点对否?为什么?学生跃跃欲试,有的讲禁烟是借口,没有这个借口就找别的借口,或者直接发 动侵略战争。有的讲是由当时国际、国内情况决定的。教师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后,进一步提出:战争发生的必 然性是什么?(是英国要打开中国的大门,变中国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战争爆发的偶然性又是什么?(中国禁烟。)这样使学生从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来分析问题。
三、观察启发 这是利用图片、实物、幻灯和录相等增强学生直观形象的渲染力,形成历史表象和形象思 维,然后在教师点拨和启发讲解下向逻辑思维转化,使学生找出规律或加强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例如,讲《 黄海大战》时,让学生观看《邓世昌和直冲敌舰的致远舰》这幅插图,启发学生思考:致远舰上面为什么有那 么多烟团?为什么这些烟团向右倾斜上升?从而说明它多次中弹,而又是坚持战斗,宁可葬身鱼腹,也要开足 马力向”吉野”舰冲去的果敢行动。接着再问:为什么致远舰撞不到”吉野”舰而反中鱼雷呢?经教师讲解致 远舰制造技术不如”吉野”舰先进后,启发学生认识”落后就要埃打”的道理。
四、情境启发 这是教师用高尚激越的情感、妙趣横生的艺术语言,或用电教的手段来渲染气氛,烘托主 题,使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形成一种意境,来增强情绪记忆,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例如,讲林 祥谦、李大钊、方志敏和刘胡兰等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而献身的英雄人物时,将他们在敌人面前英勇斗争,视 死如归的神态,用铿锵有力的语言进行情境启发,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诱发学生热爱祖国、追求真理 和为人类的进步事业而献身的雄心壮志。同时提问:他们为什么敢于斗争、大义凛然、慷慨牺牲呢?经过启发,使学生认识到:他们坚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一切反动派必然灭亡。他们具有这样的”大志”,才会有这样 浩气长
存的”大勇”。
五、推理启发 是依据历史发展中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启发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例 如,讲《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一课时,依据休养生息政策→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 的逻辑推理进行启发。可提问:①明太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背景、目的、措施和作用是什么?②农业、手工 业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结果如何?③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表现在哪些方面?结果如何?④资本主义最初萌芽的 时间、地点、标志、特点和局限性是什么?同样,也可以依据④③②①的顺序进行逆向推理启发。不管是哪种 推理,都会使学生对明朝经济发展的来笼去脉有个系统、全面的认识,明确为什么到明朝中后期会出现资本主 义萌芽。
六、判断启发 是依据史实,经过点拔,把认识提高到能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高度上,来判断历史结论的 是与非。例
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科学论断,就是对民主革命时期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一一判断总 结出来的。这个问题涉及大量史实,可让学生简要回答下列问题:①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与失败 原因;②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目的与作用;③辛亥革命的目的与失败原因;④北洋军阀和蒋介石集团要把中 国引向何处?⑤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及其政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中国人民斗争的?以上中国近代 的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各种政治力量(农民、资产阶级、新老军阀)除中国共产党外,都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 的重任。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 利。
七、对比启发 这是将一个问题对应的两个方面,或截然不同的历史知识加以对比,经过启发,使学生加 深对知识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例如,讲”商鞅变法内容”时,可提问每点内容”废”的是什么?”
立”的又是 什么?①土地制度(生产关系中有决定性作用):废的是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立的是封建制的土地私有制。②奖励耕战:废的是奴隶主贵族的世袭制,弃农经商的旧俗;立的是耕战之功,重农业生产的新风。③建立县 制(上层建筑变革):废的是奴隶制的分封制,立的是中央集权制。通过一”废”一”立”的对比启发,不仅 使学生彻底理解了变法的内容是使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而且清楚地看到:变法是适应经济变革和阶级关系变 化而产生的,也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变法的意义和性质。
八、类比启发 是将某些有共同属性的历史知识归类,进行比较,启发学生找出异同,使学生准确地把握 历史知识的真谛。同时,对提高学生鉴别能力也大有益处。例如,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与”鸦片战争” 进行类比;引导学生从参战的国家、战争爆发的原因、性质、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条约的内容、战争的结果进 行了比较,找出相同之处和第二
次鸦片战争比鸦片战争侵略程度加深的内容。从而得出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 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使中国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这样纵向类比可以显示历史发展的轨迹,揭示历史发展 的深度。此外,也可以横向类比启发。例如,将东西方在公元前5世纪的两位有辩证思想的哲学家老子和赫拉克 利特的观点进行比较。横向类比启发可以显示历史发展的相互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广度。
九、辐合启发 是将某些历史事实进行综合,经过启发,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由感情 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获得深刻、牢固的概念或理论。例如,讲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时,让学生回忆第 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然后提问: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一个共同的规律是什么?使学生认识到:两 次世界大战都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固有矛盾和帝国主义为争夺世界霸权、瓜分殖民
地及势 力范围的利害冲突引起的,这种帝国主义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从而得出”帝国主义就是战争”的结论。
十、扩散启发 是以某个问题为中心,多角度发问,让学生层层深入思考,重新组合知识,多方掌握知识,是一种有多种答案的思维启发形式。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变通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例如,讲《明治维新》一课时,在学生掌握了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意义和局限性后,围绕这一问题指出: ①如何评价明治维新?②日本历史上两次重大改革对日本社会有什么影响?③比较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改革 的异同。④为什么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而中国的戊戍变法却不能?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 生多方思考问题,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基础知识,又学会了灵活运用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启发式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原则只有一个:就是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
提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以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教育为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