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180个妙招》有感
读《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180个妙招》有感
读完了陈金铭老师的《小学语文教师要知道的180个妙招》,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这本书主要从方法与习惯、拼音与标点、识字与写字、词语与句子、积累与背诵、阅读与习作、作业与评价七个方面为我们提供了180个妙招,每个故事都是教师自己的亲身经历,给我们活灵活现、充满智慧的感受。拿到书后,我仔细翻看了其中的一些妙招,每每读到一些自己曾经遇到过的相同问题时,我总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下次我可以试着用这种方法,看看到时效果如何”。这些妙招中,有些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比如说《我向学生交作业》这个故事中,讲述了山东省无棣县第二实验小学的徐增红老师,为了培养学生认真写日记的习惯,他和学生约定,每个周末学生写一篇日记,自己写两篇日记,并在星期一的早上读给全班同学听,让学生为自己打打分,学生们都踊跃参加到当中来,等到下午老师批改日记时,发现同学们完成的情况比以前好多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徐老师坚持着每周向学生提交作业的做法,学生们的日记也写得越来越好。看到这个故事,我想起了自己现在所任教的班级,每周末我也会布置让学生写两篇日记,有一部分同学能认真的完成这项作业,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完成的情况很差,只言片语,甚至连句子都读不通顺,我也在班级说过很多次,也在私下里找他们谈过话,但是效果却很不理想,那些完成很差的学生一如既往的差,基本上没有多大改变,每次一遇到写日记,学生绞尽脑汁,老师也头痛无奈。读过徐老师的这个妙招后,我想我以后也可以试试这种方法。作为一名老师,由于职业的原因,我们可能习惯了“发号施令”,会在课后给学生布置各种练习,学生也习惯了“逆来顺受”的去完成老师的任务,长时间的单一模式,会让学生的积极性降低,越写越没劲,这个时候我们去换一种方法,给这个模式注入一些“新鲜的血液”,那么我们就会越来越有活力。
还有一个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故事,就是江苏省江都市小纪中心小学的钱小定老师的《学拼音别忽视语境歌》的故事,他给我们举了几个例子,比如说教学“d t n l”这一课时,语境歌是这样写的:“悟空本领特别大,天兵天将全不怕,打败哪吒三太子,乐得悟空笑哈哈”,“b p m f”这课“爸爸带我爬山坡,爬上山坡看大佛,大喇叭里正广播,爱护大佛不要摸”。苏教版一年级教材中每一课拼音基本上都有与之匹配的语境歌,学好这些语境歌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连续教了两年的一年级,对于拼音教学,这一点也是我自己一直在坚持着做的,基本上在教学每一课时,我都先交给孩子们语境歌,再由语境歌导入要学的拼音,对于教参上没有语境歌的,我也会请教同事、电脑,给每课都配上儿歌,我之所以一直坚持着这样做,不仅仅是因为在这些儿歌里可以找到本节课要学的拼音的发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可以让学生在这些语境歌里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懂得一些最基本的人文素养,比如说刚才的“b p m f”教学中有一句“爱护大佛不要摸”,告诉我们在参观旅游的过程中不要随便乱摸以免破换文物,又比如说在教学“zhchsh r”时“一轮红日上山头,狮子想来吃小猴,树上同伴有办法,伸下树枝来搭救”告诉我们遇到危险时,要见义智为而不要盲目的见义勇为,要不然不但救不了同伴,还可能搭上自己的生命。这些东西我在教语境歌时可能不会全点出来,但是学生在一遍一遍的朗读中就能或多或少的自己去感受到,我个人认为这种方法把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在愉快的学唱语境歌里了,既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也让孩子记得更牢了。
这本书里的妙招非常多,我还没有完全看完,但是我想我会把它一直放在办公桌上,闲暇之际打开来看看,一定会在里面找到很多可供自己参考的方法。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的照搬上面的一些方法,也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根据具体的事情来灵活运用,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第二篇:读《小学语文教师》有感
读《小学语文教师》有感
读书,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主要方式,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种方式。在我从事七年多年的教师生涯中,对我教育教学有帮助的书籍有不少,《小学语文教师》是其中的一本。《小学语文教师》风格朴素,内容实在,里面的文章短小精粹,实用性很强,非常贴近教改前沿。它给我的心灵带来巨大的震撼:原来教学工作是可以这样多姿多彩的。读《小学语文教师》,就犹如与许多专家、优秀的同行娓娓谈心。在无声的环境中,我的思想在与他们碰撞,心灵在与他们交流,教学水平在交流中提高,工作热情在交流中高涨。不管教哪个年级,《小学语文教师》都给我出谋献策。《小学语文教师》让我如获至宝,捧着她就舍不得放下,细细品味,慢慢揣摩,其乐无穷。她是我教学生涯中的一盏导航明灯,总在我迷茫、困惑时指点迷津,让我拨云见日。
现在,学校又为我们增加了许多书籍,这些书同样如一把把金色的钥匙,帮我打开阻塞前进的厚重之门。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是《小学语文教师》让我感受到读专业书的乐趣和好处,永远不会忘记是她把我领进了语文教学的另一个天地。这确实是一本对我专业成长有益的书。
《小学语文教师》这本书,它对老师们提高教学水平有着直接、切实的帮助,可以说,这本杂志已经成为我的精神伴侣、亲密朋友,它引领我不断的成长、发展。
“快乐工作的秘密,不是做你喜欢的事,而是此刻起,喜欢你正在做的事”。
“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最后看的,不是你的基础强不强、扎不扎实,而是你有没有全新的发现,与众不同的创造。”
“我不是骆驼也不是马,我或许是头驴,或许是头牛。那也不错。只要找到自己,活出自己。牛有牛的精彩,驴有驴的幸福。
“该做的就要做好,哪怕是自己不情愿的,也要强迫自己去做好。会强迫自己的人,才会管理自己。
“我始终认为,我们不缺少理论,我们缺少的是属于自己的记录,属于自己的教学故事。你有10个有意思的记录,一定能写出一篇有意思的论文。你有1000个有意思的记录,一定能写出一本有意思的专著来。”
这是我最近在阅读《小学语文教师》之管建刚特刊中的几句经典的话语。这些话看似简单,可问问现在的我们来说真正能做到的能有几人。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在渴望能在自己的事业上,能有所作为,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有理想固然很重要,可真正脚踏实地做事那才是真正爱自己的事业。
第三篇:读《小学语文教师》有感(本站推荐)
读《小学语文教师》有感
龙川县麻布岗镇中心小学学号:048杨志宏
读书,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主要方式,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种方式。因为我是一名语文教师,所以我喜欢阅读报刊、杂志,尤其是教育类的报刊。在我从事十多年的教师生涯中,对我教育教学有帮助的书籍有不少,《小学语文教师》是其中的一本。《小学语文教师》风格朴素,内容实在,里面的文章短小精粹,实用性很强,非常贴近教改前沿。它给我的心灵带来巨大的震撼:原来教学工作是可以这样多姿多彩的。读《小学语文教师》,就犹如与许多专家、优秀的同行娓娓谈心。在无声的环境中,我的思想在与他们碰撞,心灵在与他们交流,教学水平在交流中提高,工作热情在交流中高涨。不管教哪个年级,《小学语文教师》都给我出谋献策。《小学语文教师》让我如获至宝,捧着她就舍不得放下,细细品味,慢慢揣摩,其乐无穷。她是我教学生涯中的一盏导航明灯,总在我迷茫、困惑时指点迷津,让我拨云见日。
现在,我的书架上又增加了许多书籍,这些书同样如一把把金色的钥匙,帮我打开阻塞前进的厚重之门。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是《小学语文教师》让我感受到读专业书的乐趣和好处,永远不会忘记是她把我领进了语文教学的另一个天地。当我满怀热情地把知识教给学生,而回报的却是疑问的目光时,是她给我扬起信心的风帆;当我为课文中的只字片语而大伤脑筋时,是她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当我苦苦寻找教学设计时,是她让我灵光一闪,创意源源而来。这确实是一本对我专业成长有益的书。
《小学语文教师》这本书,它对老师们提高教学水平有着直接、切实的帮
助,可以说,这本杂志已经成为我的精神伴侣、亲密朋友,它引领我不断的成长、发展。
《小学语文教师》这个刊物的特点很鲜明,它特别关注基层一线老师的教学,注重呈现教师的实践智慧。刊物的广告这么说:哪里有小学语文教师,哪里就有《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师》发短小精悍的文章,发最贴近课改一线的文章,发信息含量大的文章,让老师们繁忙的工作之余,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信息。《小学语文教师》这本刊物的用稿特点是非常强调实践性,操作性的文章。比如课堂实录、课例研究,案例反思,教材研读,再比如教学随笔,园丁故事等等。而有些刊物则不同,可能更关注理论研究,比如人教社的《课程、教材、教法》,那就是一本很强调教育前沿理论的刊物。老师首先了解了刊物的特点,才能有的放矢。2007、12、18
第四篇:读《小学语文教师》杂志有感
读《小学语文教师》杂志有感
“国庆”假期里,闲来无事时,我喜欢拿《小学语文教师》杂志细细品读。其中有一篇《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给我流下了很深的印象,使我收益非浅。
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已迫在眉睫,这也需要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去引导学生在会读一本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博览群书,吸收名家名篇的语言精华。开展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而且也是学生积累语言,丰富知识的有效方法。
【摘录:《语文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规定:小学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 万字,以后逐渐递加。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语文课程标准》还提倡读整本书,并在附录中提出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那么,我们该做些什么?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指导孩子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让孩子们在一条有航标的书海中遨游。】
一、开展活动,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有书才可读,环境可育人。基于这种认识,我们首先因地制宜,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在班上营造一个适合读书的环境。
(一)在班级建图书角。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举全班之力,集小流成大渠,建成班级图书角。我们采取的方法是:
1、订书。号召班级学生收集起来的废纸和废品挣得的钱订阅书籍。
2、捐书。号召班级任课老师和学生主动捐出一些自己的精品收藏,存入图书角备看。3、借书。从学校图书室借来相关图书并定期更换。
有了这个图书角,大家也就有了一个资源共享、自由阅读、讨论交流的平台,课外阅读也就有了保障。
(二)挤时间博览群书。
时间是课外阅读的保证。
【摘录: 调查表明:大量的课外作业不仅占据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还造成了学生身心疲乏,降低了读书的兴趣。为挤出阅读时间,我们按照新课标 “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多读整部书”的要求,对课堂结构做了调整:首先,改革作业方式,将所有作业都在课堂完成,课间不留作业,家庭作业就是读书。其次是按排读书时间,午饭后的30分钟设定为读课外书时间。另外,我们还要求学生从班级书角中选择自己喜爱的书籍,不出班级自由阅读。至于阅读方式,不做特别要求,他们可以一个人静静地读,也可以几个人一块读。】
(三)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
读书是需要一种环境氛围的。为了让孩子爱上读书,学校在每个教室里贴几句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引发的是学生的理性思考;我也常组织讲故事比赛,激起的是学生的读书兴趣。通过班级环境的渲染和氛围的营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我要读书”的内在驱动力。
二、课外阅读需要正确的阅读方法来指导。
针对有些同学读书时走马观花,读多少、忘多少,就像竹篮打水一场空,不得长进。有些同学虽然读书很认真,当时凭脑子也记得一些东西,要用时,则什么都捕捉不到了。
【摘录:《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学生是“主人”,教师是“引导者和组织者”。】 那么,怎样指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呢?我采取了以下几步措施。
1、学习老前辈的阅读方法
① 毛泽东的“三复四温”式阅读和“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法 ② 王梓坤的抄读法
③ 苏步青的多读、精读法。
2、指导几种课外阅读的方法。
(1)浏览性的泛读。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2)探求性的速读。有时读书是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等,这就要求“一目十行”。速读能求得新知识新信息成倍成倍增长,赶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2)圈点勾画。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分别用各种符号做下标注。
(3)写读书笔记。可作摘抄、编提纲、写体会。
【摘录: 在这里,课外阅读不是将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而是通过活动的促进和引导,从而摆脱种种禁锢和牵制,放飞学生的心灵,让阅读回归语文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本来面目。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学习方式也同样在这里有了转变——启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大量地阅读,自由地阅读,放松地阅读,课外阅读成为真实的阅读,他们从而真正体会到阅读过程所产生的酣畅淋漓的心理感受以及由此引发的愉悦感,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地获取文意,品味作品的原汁原味。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在发现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把阅读过程由单纯的语言学习过程扩展为思考、创造过程,从而提高语感水平、认识思维水平,将触角延伸至比课本广阔得多、丰富得多的大千世界。】
第五篇:读《小学语文教师》有感
读《小学语文教师》有感
张素华
我读过很多书,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小学语文教师》。
一本书刊或杂志能够成为读者的朋友,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小学语文教师》就是我的挚友。我和它的相识其实很平淡无奇,当我初为教师时,为了走好以后事业的第一步,常常要做些准备,其中有一项就是到校图书室借阅书刊,摘抄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而这些,我都通过《小学语文教师》获得了,因此我一次次走近它。有人说:“一本教育杂志,也应当是一所学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切实、具体的可以给读者以启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务……”而《小学语文教师》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实用,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如今,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小学语文教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同时《小学语文教师》推出的“大语文教育文摘”,从大语文的角度,精选报刊精华,为我们及时地提供了各方面的教育信息,也打开了我们的教育视野。此外,“园丁故事”、“封面人物”,不仅有吸引人的故事,闪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艺术,还让我们认识和了解到像于永正、李吉林、支玉恒、徐根容等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
据了解,《小学语文教师》已走过20多个风风雨雨,滋润了无数语文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许多多的青年语文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她的风格十分朴素平实。务实、朴实、平实是其魅力的源泉。朴素、精致、人文是其独具的特点。她的园丁故事动人,教学点评中肯,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小学语文教改的冲锋号。
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风中,《小学语文教师》宣扬对学生做为“人”的尊重;宣扬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赏识;宣扬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用心灵感受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因此,每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小学语文教师》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每当遇到教学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小学语文教师》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每当我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时,都是《小学语文教师》为我导航,让我有所创想,寻到教学的“亮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一直坚信多读一些好书,一定会有许多意外收获,在这人生的黄金时间,我想我会一如继往地多读好书,在书的海洋中扬帆远航。同时我想《小学语文教师》也一定将与我携手同行,共同成长,共创未来!
假期里,闲来无事时,我喜欢拿《小学语文教师》杂志细细品读。其中有一篇《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给我流下了很深的印象,使我收益非浅。
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已迫在眉睫,这也需要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去引导学生在会读一本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博览群书,吸收名家名篇的语言精华。开展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而且也是学生积累语言,丰富知识的有效方法。
当前,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大多由老师自行组织安排,由于缺乏统一组织规划,难免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学生在阅读的质和量上都难以得到保证。
【摘录:《语文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规定:小学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 万字,以后逐渐递加。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语文课程标准》还提倡读整本书,并在附录中提出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那么,我们该做些什么?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指导孩子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让孩子们在一条有航标的书海中遨游。】
一、开展活动,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有书才可读,环境可育人。基于这种认识,我们首先因地制宜,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在班上营造一个适合读书的环境。
(一)在班级建图书角。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举全班之力,集小流成大渠,建成班级图书角。我们采取的方法是:
1、订书。号召班级学生收集起来的废纸和废品挣得的钱订阅书籍。
2、捐书。号召班级任课老师和学生主动捐出一些自己的精品收藏,存入图书角备看。
3、借书。从学校图书室借来相关图书并定期更换。
有了这个图书角,大家也就有了一个资源共享、自由阅读、讨论交流的平台,课外阅读也就有了保障。
(二)挤时间博览群书。
时间是课外阅读的保证。【摘录: 调查表明:大量的课外作业不仅占据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还造成了学生身心疲乏,降低了读书的兴趣。为挤出阅读时间,我们按照新课标 “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多读整部书”的要求,对课堂结构做了调整:首先,改革作业方式,将所有作业都在课堂完成,课间不留作业,家庭作业就是读书。其次是按排读书时间,午饭后的30分钟设定为读课外书时间。另外,我们还把每周五的最后一节课定为自由读书课,学生从班级书角中选择自己喜爱的书籍,不出班级自由阅读,看不完也可以带回家继续读;也可以到学校网络教室,去畅游学校网上“书库”。至于阅读方式,不做特别要求,他们可以一个人静静地读,也可以几个人一块读;可以边读边议,也可以边读边记。】
(三)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
读书是需要一种环境氛围的。为了让孩子爱上读书,学校在每个教室里贴几句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引发的是学生的理性思考;我也常组织讲故事比赛,读书征文竞赛等活动所激起的是学生的读书兴趣;在教室的花架上放几盆别有情致的花卉和盆景,营造一个美的环境,让学生在欣赏时,不觉中舍弃顽皮和浮躁,使内心回归平静与闲适。通过班级环境的渲染和氛围的营造,对同学们而言,潜移默化中使之产生“我要读书”的内在驱动力。
二、课外阅读需要正确的阅读方法来指导。
针对有些同学读书时走马观花,读多少、忘多少、丢多少,就像竹篮打水,结果一场空,不得长进。有些同学虽然读书很认真,当时凭脑子也记得一些东西,要用时,则什么都捕捉不到了。【摘录:《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学生是“主人”,教师是“引导者和组织者”。】
那么,怎样指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呢?我采取了以下几步措施。
1、学习老前辈的阅读方法
① 毛泽东的“三复四温”式阅读和“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法
② 王梓坤的抄读法
③苏步青的多读、精读法。
2、指导几种课外阅读的方法。
1.三读法
(1)浏览性的泛读。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2)探求性的速读。有时读书是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等,这就要求“一目十行”。快速阅读的奥秘在于让大脑跑在眼球前面,掌握快速阅读的孩子每分钟能读200多个字,未受训练的每分钟只能读八九十字。速读能求得新知识新信息成倍成倍增长,赶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3)品味性的精读。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像人吃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要反复地读几遍,甚至熟读成诵。
(4)圈点勾画。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分别用各种符号做下标注。
(5)写读书笔记。可作摘抄、编提纲、写体会。
(6)作卡片。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鼓励学生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断、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以随身携带,随时翻阅、背诵。
【摘录: 在这里,课外阅读不是将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而是通过活动的促进和引导,从而摆脱种种禁锢和牵制,放飞学生的心灵,让阅读回归语文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本来面目。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学习方式也同样在这里有了转变——启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大量地阅读,自由地阅读,放松地阅读,课外阅读成为真实的阅读,他们从而真正体会到阅读过程所产生的酣畅淋漓的心理感受以及由此引发的愉悦感,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地获取文意,品味作品的原汁原味。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在发现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把阅读过程由单纯的语言学习过程扩展为思考、创造过程,从而提高语感水平、认识思维水平,将触角延伸至比课本广阔得多、丰富得多的大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