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信息系统对高中生创新能力培养

时间:2019-05-13 04:02: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字化信息系统对高中生创新能力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字化信息系统对高中生创新能力培养》。

第一篇:数字化信息系统对高中生创新能力培养

数字化信息系统对高中生创新能力培养

摘 要:作为高中年龄段的我们而言,每天需要承受的学习压力是极大的,并且需要记忆的内容也是比较多的,在这种学习现状之下对于高中生创新思维及能力的束缚是比较严重的,同时对于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不利的。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除了枯燥的学习内容,更重要的是提升我们对学习的热情及趣味性,可以通过数字化的信息系统有效的实现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磨合才能更好的确保其优势作用的发挥。

关键词:数字化信息系统;高中生;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创新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的教学中加强各高中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我国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中,学校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学校教学方法与技术的不断革新,作为一名高中生也深刻的体会到了应试教育的变化。在信息技术与教学模式的逐渐渗透下,为在校的教师与学生们营造了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同时对于提升高中生的创新能力有积极的推进作用。以下本文围绕数字化信息系统对高中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展开了简要的探讨。

一、数字化信息系统

数字化信息系统其实质是一种便于教学的试验系统,它通过计算机的合理操作可以很好的满足教学中对数据的采集分析,并且可以很直观的帮助我们了解到整个的过程,这对于高中教学而言是非常实用的,且具有较强的优势。数字化信息系统下可以通过相应装置的使用,可以满足一些难以捕捉的数据模拟的需求,这种系统下的数据采集是非常的可靠的。相较于传统的教学而言更加的易于操作,可以很好的调动课堂的氛围,吸引更多的兴趣,因而对于我们的创新能力培养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数字化信息系统与传统实验的比较研究实验器材的比较。相同点:都采用真实的实验,来获得数据。因此,两者源头是一样的,也可以采用相同的实验原理,这就保证了两者同样真实可信。不同点:传统实验在仪器的精准度、数据的采集效率及准确性等方面远低于数字化信息系统。数字化信息系统系统是能快速、准确、动态地采集实验信息,并实现数字化信息系统显示。它的数据处理全由计算机进行,计算机软件中提供了大量的处理数据的工具,给探索带来了方便,也节约了时间。数字化信息系统有其独有的精度与动态显示的功能,大大拓展了经典实验的空间,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直观的精彩的学习创新世界。学习过程的比较。数字化信息系统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只要对该系统的软件有了充分的理解,从实验操作到软件操作,都很容易完成。很多实验,用经典器材很难做好,而用DIS数字化信息系统,则很容易操作。例如:我们在验证向心力公式,通过经典器材来完成,操作比较复杂,而且误差比较大,如利用力传感器与光电门传感器,并通过电脑能很快准确地得到向心力与速度、角速度的定量关系。数字化信息系统与传统实验的互动交流时间与操作时间的比例有很大的差别,利用数字化信息系统,我们讨论交流分享时间比传统实验也多一些。

三、数字化信息系统下高中生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对于社会的发展与个人价值的体现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当前信息化的发展背景下,有效的实现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实现其综合素养提升的必然途径,加强高中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的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学校也在逐渐的朝着人性化的管理方向发展,这也为我们营造了更加宽松的学习环境与创新氛围,教师团队的专业素养也在一步步的强化,这些都为我们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及氛围。以兴趣为导向激发高中生创新的积极性。兴趣对于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是有较大影响的,在兴趣的指引下可以极大的激发人们的潜能,这也是提升创新效率的有效途径。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中,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也是比较多的,并且对于原理使用的灵活性也是有要求的,因而怎样有效提高我们的创新兴趣也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数字化信息系统的运用,不仅可以很好的将一些传统教学实验无法呈现出来的东西清晰明了的展示在我们的面前,同时也可以实现动态下的数据收集,这种直观的方式可以很好的激发我们的创新能力,同时对于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实用的。这种优势的呈现对于我们不断提高自我的要求,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相应的知识,也可以通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来要求自己不断的进行能力的培养与知识的累积,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出数字化信息系统的优势。营造较好的创新培养环境。就创新建设而言,实践操作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将理论知识进行动态的呈现,这样才能更好的加深我们对于知识点的记忆。但是这种实践性较强的实验也是有其既定的流程的,因而这种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必须区分对待。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是需要多方面因素共同形成的,数字化信息系统下学生可以通过亲身实践与观察来提高个人的动手能力,并且依据自身的判断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质疑与猜测,并且在课余时间进行实践,及时的向专业老师求教,这对于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是比较好的。这样不仅可以很好的提升自身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先进技术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优势。数字化信息系统的使用对于我们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都是比较有效的,通过与创新建设的完美结合,还可以极大的发挥出其自身的优势。创新自身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并且部分知识与定律也是比较生涩难懂的,因而需要在实验中将其简化,并以动态的方式呈现在眼前。这种实验学习是其它课程无法实现的,因而需要抓住这个特点,然后在数字化信息系统的引导下实现高中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结语

当前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是比较大的,并且这对于社会的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提升也是有明显的作用的。高中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改善当前的现状是非常有利的,在这个阶段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及较强的思维能力,对待事物的判断能力比较客观,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数字化信息系统下可以很好的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也要注意把握好尺度,尽可能的降低其弊端的干扰,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其应有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陈燕.应用数字化实验平台优化高中物理教学的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10.[2]王玉璇.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创新的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第二篇:数字化信息系统

D、数字化信息系统(DIS)

一、本节知识点要求

1、DIS实验的基本组成结构。

2、基本传感器的识别与简单的原理。

3、练习DIS实验的基本连接。

4、用DIS研究物体的运动图像。

二、知识点的说明:

1、拍摄计算机、数据采集器、传感器的图片。

2、动画展示各部分的接口连接形式。

3、认识运动传感器(发射和接收),简介它们的作用。

4、实验操作前先简单介绍操作的步骤。(打开软件前各仪器所处的状态应加以说明和强调)

5、展示运动传感器(接收)的固定操作。

6、DIS测距离的注意事项传感器要正对。

7、演示物体运动的s-t图像,明确个坐标的含义,以及图像的物理意义

8、研究在s-t图像中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时,选取一定间隔的距离应适当大些。

9、瞬时速度的测量利用光电门,基本原理应该明确,重点微元的利用,挡光片由大到小更换。

10、本节要体现信息化的功能作用,基本原理简要明确,不必深究。体现某仪器的功能作用。

11、可适当增添部分探索研究的内容,引领学生利用运动传感器研究日常生活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本节重在培养学生了解DIS和应用DIS做实验的初步能力。操作过程应该细化。

13、部分实验采用实验仪器进行测量的物理原理应给于介绍,培养学生选择仪器的能力。

第三篇:浅谈音乐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音乐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激发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创造能力的核心

创造能力的培养,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发展创造性音乐教育,要求音乐教育的引导者能够使学习者充分发挥创造力,用音乐打开学习者想像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认识社会。

1、培养形象思维,发展想像能力。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及想像能力,应从“听”入手。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教学中以听觉为先导,可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美感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音乐情感,发展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音乐教学中的“听”,应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联想和想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中,去发现、去探索。“引导”就是教师让学生在聆听的基础上利用谈话、讲授、讨论、图画、演示、创设意境等多种手段点拨、启发学生,通过音乐艺术实践.使学生感受乐曲特点,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欣赏经验去联想、想像、体会、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表现形式。低年级可采取游戏情景模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乐曲的情感和音乐形象,对中高年级采取活动参与模式,引导培养学生在随意和注意中感受和发现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之分,有音色和音区等各种区别。初中阶段采取体验评价模式,要引导学生从音乐现象的感知积累中,逐步认知和掌握音乐的规律,发展音乐想像能力,逐步探索音乐要素表现特征和作用。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又要注意给予正确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以富于启发性的提问,留给学生充分联想、想像和思考的空间,通过教

师的启发和引导,将学生领入音乐情景之中,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想像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2、培养发散、聚向和逆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是一种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而聚合思维是运用已知信息.转一个方向聚敛行进,去获取正确答案的过程。前者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但二者必须的有机结合,才是高水平的创造性思维。为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如,在音乐课中常有创作音乐结束句的练习,这类练习一般没有固定的答案。对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思维想像,让他们根据问题的要求展开各自的想像,大胆尝试进行音乐创作。鼓励学生完成多种不同乐句(结束句)的创作练习。然后,通过音乐实践(演唱、演奏)分析,确定更为合适和较为合适的答案。这样,就会使学生逐步学到思维的方法,进而逐步形成提高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能力。

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它常能引发创造性思维,取得创造性结果。如司马光砸缸,司马光想到“使水离人”(逆向思维),砸缸放水,救了小孩,成为千百年来人们的佳话。而司马光的小伙伴想的则是“使水离人”(顺向思维),可当时的条件做不到。司马光砸缸救人的办法,在当时的情况下可说是一种创造性的效果。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和重视学生的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协调发展,引导和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加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又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能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思维。

二、找准创新的途径,优选创新的方法

在音乐教学中要牢牢把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要注意不同学段、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目标,依据音乐学科的特点及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体验、感悟、记忆、积累、表达,发展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主动获取知识与能力。

1、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教学氛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首先要创设一个能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个性的教学氛围。这包括如下三方面内容:(1)形成富有创造性的班集体。处于这样的集体中,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开动脑筋,使创造性思考成为一种习惯。(2)形成宽容、理解的气氛。创造型的课堂教学始终充满着温暖宽容的气氛,学生在思维上是紧张的,但在情绪上是放松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好的想法和方法应给予鼓励,不成熟的想法也不要嘲笑和指责,从而使学生都能轻松、愉快地阐述自己的主张。(3)形成良好的教学情境。情境,是音乐教学情感化、审美化的前提和基础。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生理特征,运用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创设音乐审美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保证。创设良好的音乐教学情境,目的是唤起学生的音乐注意,熏染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作心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在课前播放一些相关的音乐作品或音响资料,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之中,一种与音乐审美注意相伴的那种特定教学情境,即学生对音乐创作学习期待的、渴求的良好的教学情境就随之形成了,从而为创

造性教学的有效展开作了铺垫。

2、挖掘教材的创造因素价值。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内容的时代性、教育性、趣味性、实用性,不仅着眼于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充分理解和挖掘教材各项教学内容中的创造因素的内涵。如自制简易打击乐器、听音响做体态动作、昕音响绘画、听音乐故事、结合器乐教学为歌曲编配简易伴奏、结合歌曲教学进行抒发音乐情感创造性的表现和处理。结合欣赏教学有创造性地回答学生在音乐欣赏中提出的问题等,使学生对音乐产生并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养成爱好音乐的良好态度,树立学习音乐,学好音乐的信心。

3、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积极改进教学方法。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主动、探索、刨新、个性化学习的过程。把握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帮助者和领路人。课堂教学活动要变单向传授、被动接受为多维互动、主动高效学习。要积极引导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问题能力的培养。了解音乐艺术及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联系,理解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特征,根据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知识,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使其具有感受音乐、表现音乐、鉴赏音乐的能力,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主要阵地,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灵活选用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等先进教学方法,针对音乐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经常变换教学方法,如

体感运动法、节奏(旋律)问答法、曲式结构体验法、符号表达法、二度创作法、即兴演奏法、指挥练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积极探求,形成主动性。让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动口表达,动手操作,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他们的创造力得到较好的培养和发展。

4、针对学科特点,恰当选用教学手段。科学适宜的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科学、合理地选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使用教学手段要针对音乐学科的特点,突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教学中应采用优化的音源器材和资源,在使用CAI课件时,要注意其不可替代性、交互性和效益性。特别是课件是否发挥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作用。防止出现用现代教育技术为旧教学观念服务的现象;避免以视觉形象代替听觉感受,盲目追求形象化,忽视学生想像力的做法。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针对学科特点,结合教学实际恰当地选用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体验音乐、感悟音乐,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做到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利用校园网,使学生通过多样化的信息资源学习音乐、获得创新的学习效果。

5、加强音乐活动教学。音乐活动课是音乐课的延伸,音乐活动课这种特殊的课堂教学形式,使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更为广阔。活动课除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外,更多的是要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编创歌、舞、音乐剧等活动。音乐活动课特别注意音乐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它有助于学生扩大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和

感受,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能力。开展音乐活动课可以有效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有利于智力发展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

6、努力改进评价方法。对学习效果的科学评价,会影响到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仅局限于音乐知识和技能的范围,那么,音乐学习将变得失去意义。因此,教师应将学生在音乐学科知识、技能方面的进步与学习品质和能力的提高,以及整体人文艺术修养的深化等各方面结合起来。考核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重视学生的自评,要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和音乐情感的表现。教学评估要体现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要根据各学段不同的目标及学生不同的音乐水平恰当选用评价形式和评价方法,在众多的考核项目中,让学生自选有兴趣、有特长的项目进行考核,可以让学生根据个人的能力,扬长避短,满足表现欲,发展特长。

音乐教育是活力、激情;是创造;是不断追求,同样新的世纪要求人他们是有活力、不断创造的一代。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深入进行音乐课创新教学研究,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创立更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与学的音乐实践方式,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体现创新能力培养的各种课型的音乐教学模式,培养出21世纪需要的开拓型、创新性人才。

第四篇: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意识,信息技术的“养分”

——浅谈信息技术中创新能力的培养1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1 龚秋云 摘要: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如何在现代教育中推行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历史使命。教育教学中所提的创新,并不仅仅是指学生进行什么样的发明创造,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探索式的学习进程中,体验、发现知识、技能中的“新”,突破自己知识技能的局限,创造学习方法的“新”,这些“新”都可以归结为在学习、探索、研究、合作中摆脱不合理的种种束缚,成长为新式的独立的“学习者”和“创造者”。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阐述了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创新能力 能力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命力的直接体现,如果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是不会发展和壮大的,相反,如果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民族,最终会超越其他的民族而强大起来。所以我们国家提出来,创新是国家的灵魂,创新教育是最基本的素质教育,是教育的关键所在。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教育教学中所提的创新,并不仅仅是指学生进行什么样的发明创造,更重要的是指学生在探索式的学习进程中,成长为新式的独立的“学习者”和“创造者”。

计算机是一门崭新的学科,并且其发展速度也是日新月异,所以与那些传统的学科相比,教师对其掌握也不全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运用启发式的创新教育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学习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

一、目前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计算机是一门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学科,具有难以掌握,且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快的特点,有的时候还没看懂、学会它,它已经过时了,又有新的知识和技术出现,所以要用一种有别于传统学科的授课方法和授课思维来引导学生学习。但是,由于我国计算机技术起步较晚,并且教师资源、教学实验经费等教育资源的相对不足,导致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1.教师教学观念方面。有些教师认为计算机只是一个辅助工作的工具,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就可以了,如果进行计算机方面的研发和创造,那是计算机专业人士的工作,与大多数人无关。孰不知,计算机已经走进了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就像我们离开了水、电不能够生活和工作一样,离开了计算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也会陷入一团糟。所以掌握相当的计算机知识,不只是计算机专业人士的事情,而是新时代中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的。

2.教学手段方面。部分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中还在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本教材、一份讲义,一支粉笔,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的单向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因为计算机学科的特性是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仅仅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会造成那种课堂上好像听懂了,下课后

好像不懂了,用的时候就什么都不知道了的结果。

3.教学经费方面。国家管理体制和教育体制的原因,办学要兼顾到教、学以及学生和老师的生

活等,既要保证老师和学生的工作和学习条件,又要给他们的生活、安全等提供保障,等等,学校承担着他本来不该承担的社会功能,再加上本来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就不足,一直没有达到《教育法》里法定的国民生活总值的比例。所以学生的学习设施、实验设施等相对不足,学生的学习实践环节一再被压缩。这一问题在计算机学科的学习中矛盾更为突出。

二、作为一名计算机课教师,要具有创新的教育观念

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增强创新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责任心,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创新的教育,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不要拘泥于一种答案,充分发挥想象力,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引导也很重要。教师不只是创新教育的主导者,更是实践者。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创新教育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创新性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使学生从创新的教育走向创新的人生。

1. 树立全新的教育观。树立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首先,明

确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他们的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其次,明确素质教育的实施,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教育是指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推行创新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再次,创新能力需要终身培养,创新动机需要终身激励,因而创新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2. 树立全新的教学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产生了重大变

革。首先,传统的班级教学发展成为班级教学、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远距离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组织形式的教学。其次,由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基于知识归纳型或演绎型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转变为基于“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会话协商”“问题提出”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树立全新的教学观,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了客观条件。

三、创设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阵地,应当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摇篮。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迅速,在这发展过程中计算机的运用可以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计算机技术和功能也在迅速地发展和增强,计算机可以说渗透到了人们的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可以给介绍学生目前计算机应用的领域,以及向学生描绘计算机未来可能具有的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认识到计算机在以后的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作用,认识到计算机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另外告诉他们计算机发展的快速性和未来的不确定性,给他们创设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环境,激发他们的探索未来的欲望,培养其创新能力。

四、推行问题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问题式教学模式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学习者通过互相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发现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应克服扼杀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行为,注意挖掘教材内容中潜在的教育因素,采取问题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宽松、民主、和谐、平等、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情境。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设计出针对性、启发性较强的问题,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对于在回答疑难问题时出现的不同主张和见解要“沙里淘金”,肯定其中的合理成份。要改变教师“一言堂”或“唱独角戏”的老方法,还学生以自我学习和钻研的时间与空

间,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独辟蹊径,敢于质疑发问、想象猜测,敢于打破常规、不拘一格。

五、在计算机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

主体性和创新性密不可分,创新是主体性的最高体现。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就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要创设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去主动参与,把他们智慧的火花尽量激发出来。在课堂中,由于时间有限,倾向于训练基本功,掌握基本操作,而课外则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发挥,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把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延伸到课外,把课外这个第二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课外成为课内所学知识有益的巩固、补充,从而促进课堂教与学,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六、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发散思维是指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形式,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为走出传统教学中“重求同,忽视求异,重集中思维训练,忽视发散思维训练”的泥滩,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砸碎应试教育的模式和框架,克服单纯传授知识的倾向,注重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创新性。具体来讲,就是要通过挖掘教材中能一题多解、一法多用、一题多变的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的思考朝多种方向扩散,提出各种设想、多种解答。如在讲授 windows的目录操作和文件目录属性的设置后,可故意将学生以往建立的文件拷贝到一个隐含的目录中,学生上机时便发现自己的文件不见了,纷纷提出为什么?此时再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他们便可能找出“被删除、被设置为隐含属性、被复制到其它目录中后再删除源文件”等多种答案。教师再对他们的想法给予进一步分析,肯定其正确的方面,通过这样的学习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计算机教学中还可以进行创新设疑启思,不仅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思维,而且还培养他们的收敛思维。收敛思维是在解题中,尽可能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众多的方法进行比较,从中确定出最佳方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利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开阔思路,找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然后在众多的解法中,经过归纳、判断和比较,最终得出一个最优化的结论。比如在教学生如何灵活进行文字编辑时,学生要思考用几种软件进行编辑文字,是在 Word 中,还是在记事本中,或是在窗口画图中等问题,这时,学生充分发挥了发散思维,思维活跃,思考着究竟用哪种方法比较好呢?这时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文字编辑。这种教学方法,学生掌握得很好,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应用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举一反三,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使学习活动顺利进行。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在教学中的有机结合和应用,更有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当今世界,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入。现代教育技术所强调的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在计算机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全而深化素质教育,为学生将来发展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白鲜霞.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科技信息,2007.13.[2]童之慧.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考试周刊,2008.24.[3]周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1.

第五篇:如何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机关幼儿园李慧宇

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需要。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在平时教学中不断培养和训练孩子的创新思维和能力,那如何有效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让幼儿感受创新的存在。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经常参与到幼儿活动之中,以平等的身份参与交流协商,以宽松的心态,鼓励、引导和挖掘他们言行中合理部分,对幼儿的表现给以肯定,并积极提供创新氛围形成的“土壤”和“气候”,有意地给幼儿创设自由安全活动的小天地,设置多种材料:石、沙、棒、纸等,鼓励幼儿去玩、去发现、去想象。

二、让幼儿体验创新的快乐。首先教师要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兴趣。当幼儿用橡皮泥捏成各种动物造型时,当他们用大型积木垒成城堡等,尽管这些作品质量不怎么样,但教师应捕捉住幼儿的活动过程,激起他们的创新激情,切忌用成人的思维标准、评价标准限制幼儿,应允许他们的行为超乎想象。教师要毫不吝惜地用美丽的语言激情地描述幼儿作品,让他们受感染,受启发,把自己当成一个小创造家,从中体验到创新的快乐,从而使他们的动手能力、创造新力、合作能力等得到全面发展。

三、小心抓住幼儿的创新火花。教学中,幼儿会提出各种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应主动、耐心面对幼儿这种大胆提问的行为,启发、引导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并提供一些富有幻想色彩的童话、科幻、寓言等,这些“精神食粮”将会有助于他们学习别人成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给幼儿提供半制品的游戏材料,半制品的游戏材料优点在于重新去组合,拼装新物体。这些材料给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创新的空间较大,并能做到“一物多用”、“以物代物”,不断激发出灵感,闪现出创新的火花,从而敢于创新,不断提升综合能力。

下载数字化信息系统对高中生创新能力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字化信息系统对高中生创新能力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

    浅谈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创新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大全)

    浅谈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创新能力是人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一种能力。一个孩子将来有多大成就,关键就在于他的创新能力如何。江泽民总书记最近说过:“创新是......

    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河北省邯郸县代召中心校 高丽香 邮编:056108 江泽民总书记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

    浅谈和谐教学法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和谐教学法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莱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王银玲 创造力如同种子,需要从小给孩子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在小学数学课上,笔者尝试运用了和谐教学来培养孩子的创......

    培养高中生的地理读图能力

    培养高中生的地理读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知识最有效地载体之一,被称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学生一旦掌握了读取地图信息的方法也就等于拿到了打开地理知识宝库的一把“金钥匙”......

    农村高中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 2009-7-25 10:42:22 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份,它是语文水平和素质的重要尺度和综合表现。我校高中阶段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学生由于经济、文化等诸方面......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工作流程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工作流程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整合多项数字城管技术,应用信息实时采集传输的方法,创建......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生数学学习和创新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生数学学习和创新能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重视教育。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几年了,从教学上看,这次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