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创新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大全)

时间:2019-05-12 03:13: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创新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创新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大全)》。

第一篇:浅谈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创新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大全)

浅谈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创新能力是人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一种能力。一个孩子将来有多大成就,关键就在于他的创新能力如何。江泽民总书记最近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眼下,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正越来越重视,这是十分可喜的。其实,作为家长,也应该重视对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且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最长、接触的生活面最广。那么,家长应怎样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呢?具体可从这样几方面着手。

一、营造宽松愉悦的家庭氛围

校有校风,班有班风,家应该有家风。有利于孩子创新能力培养的家庭氛围必须是宽松愉悦和谐的。不管家庭成员是多少,也不管地位及年龄差距有多大,孩子与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应该是自由自在的,而不应该是压抑的、紧张的,甚至是恐怖的。就目前而言,孩子与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恰当的表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老子说了算,一切都得听家长的,孩子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包括孩子对自己的事的决策权;另一种是孩子说了算,孩子是太阳,是小皇帝,所有的家庭成员都是围着孩子转,孩子怎么说家长就怎么办。这两种家风都不利于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宽松愉悦,有事大家商量,共同想办法,谁的主意好就听谁的,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积极开动脑筋,从而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经常带领孩子接触新鲜事物

知识是一切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对外面的世界一点儿也不了解、不熟悉,即使智商很高,也是不会有创新能力的。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和生活环境,经常利用节假日带领孩子接触各种新鲜事物。是农村的,可带孩子去城市,让他们认识认识城市的建筑、交通等设施;住在城市的,可带孩子去农村走走,让他们认识认识农作物、家畜家禽以及欣赏欣赏田园风光,了解花鸟草虫的生存特性等。认识事物越多,想象的基础就越宽广,就越有可能触发新的灵感,产生新的想法。那种只想把孩子关在家里,只想让孩子写字、画画、背诗的方法,只会把孩子培养成书呆子,绝不可能培养成有创新能力的人。

三、鼓励孩子大胆进行探索性玩耍

玩是孩子的天性,不会玩的孩子不可能是聪明的孩子。家长要积极鼓励孩子进行探索性玩耍。积极鼓励,就是要创造条件,必要时,也可一道参与玩耍;探索性玩耍,就是要鼓励孩子玩出新的花样,尝试各种各样不同的玩法。在对孩子的玩耍方面,要纠正三种不正确的做法:一是为了安全,不让孩子玩。安全当然是重要的,但不能杞人忧天或因噎废食,而且安全也有个程度问题。二是怕孩子弄脏衣服而不让孩子玩。有些家长把孩子打扮得花枝招展,有的全身名牌,生怕因玩耍而弄脏衣服。卫生确实需要讲究,但不能影响必要的玩耍。三是怕损坏物品和玩具。有些家长虽然给孩子买来了各种玩具,但不让孩子自由地玩。有些家长不准孩子摸或摆弄物品,动辄以“要弄坏的”相威吓。教育孩子爱护东西是对的,但不能要求过严。总之,孩子不能不玩,因为玩不但可以增长智慧,还可以直接培养动手能力。

四、正确对待孩子的各种各样的提问

提问是一种思考和钻研,是具有探索意识的表现。孩子从会说话起,就开始会提问。由于年幼,所提的问题往往十分荒唐,有的可能无法回答,但不管问得

怎样,孩子都是渴求得到解答的。作为家长,都应该心平气和地、认真地对待。在这个问题上,要避免出现以下三种错误态度:一是强行压制提问。如“你怎么问题那么多?”“你没看到,我正忙着?”“你怎么会问出这样的怪问题?”等,这类话语应力求禁止。二是欺骗搪塞。有些家长对孩子的问题回答不了,但又怕丢面子,就胡编乱造一些所谓的答案来欺骗和搪塞孩子,这不但会影响孩子的思维发展,也会影响家长自身的威信。三是解释得太深太难,让孩子听不懂。这三种态度都不利于孩子创造精神的培养。对孩子的提问,家长有的可直接回答,有的可启发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家长如不能回答,可实话实说,也可和孩子一道探索。

五、不时启发孩子多角度思考问题

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要经常引导孩子多角度看待事物和分析事物,逐渐养成换一条思路想想的好习惯。家里买了一条鱼,可问孩子:除了蒸以外还有什么吃法?茶杯除了喝茶的用途外,你还能说出别的用途吗?突然下了一场大暴雨,树倒了,菜淹了,这些害处是明摆着的,那么,这场暴雨就没有一点儿益处吗?等等。其实,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每一个事物,都可以作为启发孩子多角度思维的内容。多角度思考问题,实际上就是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培养发散性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因此,家长要注意从小引导和培养。

六、有意识训练孩子的想象能力

想象是创造之母,没有想象能力就没有创新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想象能力。训练的方法一般有:1.多给孩子提供一些富有幻想色彩的书籍,比如童话、科幻作品、神话、寓言等。2.许多家长平时都给孩子讲故事,不妨在讲到一半时,戛然而止,让孩子根据前面的情节续接故事。3.看文字画画。可提供一些文字(或口语),让孩子把文字的内容用图画的形式画出来。

4.进行概念的联结训练。经常出一些毫不相干的概念,要让孩子通过相关的中间环节把两个不相干的概念联结起来。比如“石头”与“电脑”,这两个概念本不相干,但通过“玻璃”和“屏幕”,就构成了相关的概念链:石头—→玻璃—→屏幕—→电脑。5.鼓励孩子直接编创故事。孩子平时都爱听故事,听到一定数量后,可让孩子自己来编故事。

当然,家长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方法还有很多,因为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具体的经验只能从具体的生活中来。这有待于家长以及老师和专家们进一步探索和总结。

第二篇:青少年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青少年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个性品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期。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抉择,又是青少年成长的内在需要。因为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青少年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继承者,不仅要学会学习激增的知识,还要学会革新创造、开拓前进,才能在社会中立足发展,才能承担起建设国家的重担。因此,有意识的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十分必要。

第三篇:浅谈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浅谈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999年,国务院召开了“第三届教育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特别指出,人们应当重视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科技创新在人类发展历史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纵观人类发展历程,实际就是科技创新不断进行的过程。在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的发明、新的科技、新的材料、新的工艺层出不穷,社会在科技的带动下飞速发展,而科技又是这个速度不断加速。毫无疑问,科技创新已近成为当代的主旋律。作为21世纪新一辈的高科技人才,时代的车轮把我们推向了21世纪经济与信息时代的潮流之中。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已经成为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和时代的主题。

众所周知,我国已经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今后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将会在更高的层次和更广泛的领域直接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新的贸易规则的挑战,以及来自信息和资本市场的竞争。因此,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特别是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造就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新世纪尽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

科技创新能力是二十一世纪之声型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国家需要我们当代大学生具有科技创新能力。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曾经多次指出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江泽民同志曾经讲到:“创新是一个名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文明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无独有偶,党和国家第四代领导人之一温家宝同志在中科院视察时,也曾经指出:“科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是增强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战略高科技对科技能力的提升和相关长夜的发展具有几大的带动作用。

历史也一再的证明,一个国家,没有科技的强的就没有国力的强大,没有科技的创新就没有国家的发展以及长久生存下去的动力。中华民族向来是一个创新力极强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劳动人民的创新成果匪然,我国也一度代表着世界强国之巅。然而,到了近代,满足于现状的封建帝王们,不思进取,闭关锁国,拒绝新生事物,最终被中华民族所创造技术衍生而来的新技术打败了。在民国时期,当代的政府虽然也引进了不少先进的技术,但自己却没有大的创新,各项技术依赖于外国人,民族工业一直陷入困境之中。由此可见,科技创新已经上升到与国家兴亡有关的高度,当代大学生应注意对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国家拥有强大的国力和旺盛的生命力,以便在未来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国家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和时代的主题。进入21世纪,人才毫无疑问将成为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主导因素。作为一名优秀人才,科技创新能力是其必备的素质。

中国当代的大学生,有许多人重视理论而轻实践,因循守旧而不注重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事业上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大学生基本素质之一。新浪网的一则新闻指出,许多跨国公司认为,目前的中国大学毕业生仅有10%符合他们公司用人标准。谈及原因,这些跨国公司用人部门不约而同提到了大学生过于浅薄的创新能力。他们的眼中,最好的员工,值得公司用最好的待遇去挽留的员工是那些创新,勇于开拓的人,而不是那些空有满腹理论而不知如何去运用,去发挥的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经获得了普遍的社会认知,甚至已经成为人才取舍的标准之一。当代大学生要想在求职过程中觅得一个理想的职位,培养自身科技能力是关键之一。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对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往往与良好的专业基础,实验技能密不可分,即科技创新眼部都需要以专业学习为基础,以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为保证,善于学习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都会为科技创新的成功带来机遇。另

一方面,科技创新是向综合素质,需要多领域学科知识的支持,如果不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科技创新就无从谈起,因此科技创新对知识的需要可调动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涉猎其他学科领域的主动性。

当今世界,科技技术日新月异,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大力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科技进步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结合我国现状来说,党是十七大已经确定了我们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观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继续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当代大学生是住过的未来,是国家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一环,我们应该加强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用自己的所学为、为早日实现党十七大提出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第四篇:关于学龄前儿童的兴趣、特长、综合能力的培养

关于学龄前儿童的兴趣、特长、综合能力的培养

写这个题目,感觉很大。不过最近碰了很多家长,都聊到了这个方面的问题,也有一些感受,所以想谈一谈。

先回忆一下和其他一些家长关于这些方面交流的一些细节问题。那么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说呢?似乎,是很家常的谈话,几个家长因为孩子参加了某些方面的培训,比如我儿子前一阶段参加的游泳班,以及一直坚持下来的在彩翼的美术训练。这些场合,我都能碰到很多的同龄孩子的家长,大家相互之间就会交流一些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在交流过程中,普遍的困惑就是孩子的兴趣问题,以及该给孩子报些什么班,如何培养孩子的问题,诸如此类。

是的,现在基本上每家都是一个孩子,三十来岁的家长也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有能力、也十分想把自己的孩子在学龄前给打好基础,或者培养一个有特长的甚至是“天才”的宝贝。而现在社会上各种学龄前的辅导班是出奇的多,很多社会资源已经把目光转向了孩子,孩子的钱真的很好挣。什么艺术幼儿园、舞蹈班、英语班、美术班、乐器班、轮滑班等等的,可以说,只要你想得到的培训方式,社会上就会有对应的培训机构供你选择。当然,这些机构也是良莠不齐,同时,孩子们的兴趣和爱好也是很多的,如何选择最适合他们的培训、辅导班,的确让家长们头疼。

真的很困惑呀,现在我们所面临的社会和我们小的时候真的很不一样了。那时候,一方面是社会上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学前培训机构可供我们选择,另一方面,那时的家长腰包里也真没有那么多的钱可以让我们去选择学什么。于是,作为“过来人”,我们几乎没有任何的亲身经历的经验可以遵循。那么,该如何给孩子在学龄前选择一个合适的培养方式呢?这就是我今天想要谈的这个问题了。

为了更好的论述这个问题,我将按照我习惯性的认知的方式从三个方面入手进行阐述。

(一)为什么

问题提出来了:为什么我们要研究学龄前儿童的培养?

呵呵,其实这个问题很废话,前面都说了一大堆,在这里又提为什么,有点颠倒和啰嗦。但是为了说明得更清楚,我将进一步发挥自己啰嗦的风格,深入阐述一下这个为什么。

首先,家长的重视我就不提了,引言里面我说得很多了:每家只有一个娃,腰包有些钱了,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发展得更好一些,所以家长们对于培养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不遗余力的。

其次,我要说的是学龄前的重要性所在,这也是Key Word(关键词)之一了。我们的孩子从生下来,到成人(按18岁或者22岁算都可以)之前,其实是很弱势的一个群体,是人生的一个起步阶段,在这个阶段,要接受家庭、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一系列的教育,掌握一系列的生存技能才能够慢慢的走向这个社会,适应和生存于这个社会。所以,这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关系着他一生剩下的四分之三甚至更长的路程的生存能力问题,因此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基础。而学龄前这个阶段,则是人生基础阶段的基础,是更为重要的一个时期。古人就说过,“三岁看到老”。的确,在这个时期,由于没有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思想和思维没有太过于定型,孩子们的可塑性是非常非常强的,甚至可以说,在这个阶段,他们的确是一块璞玉,可以完全按照设计师的构想去雕刻的(呵呵,我更愿意说,像是一块泥,想怎么捏就怎么捏)。同理,在学龄前,兴趣、爱好、特长都可以在这个阶段给初步构建、规划、形成,所以必须高度重视这个时期孩子的培养,否则,错过了,也就错过了最佳的(注意我所说的是“最佳”而不是“唯一”)培养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了。

第三,关于一些实例。

先说我儿子吧,今年四岁8个月了,幼儿园中班,从三岁开始,除幼儿园外,他还参加过美术、游泳、mini网球的专业培训,多次参加各种兴趣培养活动,并根据他的兴趣爱好,我们也计划为他再选择一些他喜欢的培训。现在做几个对比,纵向来说,他和他表姐对比,表姐今年8岁,小学二年级,由于家庭条件限制,在学龄前没有得到很系统的辅导和教育,当他们两个在一起的时候,不光是美术,在其他方面上也都表现出差距,比如说表达、理解能力等,表姐明显若于弟弟。认真分析原因,固然有接受教育、知识面、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但是很明显的是基础不一样,导致了接受能力开始产生了差别。比如说,同样念一段小学二年级的课文,弟弟的理解能力居然要比姐姐强一些。从横向来说,儿子和他幼儿园的同学对比,在美术方面,他比同班孩子表现出更强的观察能力、控制能力和理解能力,直观来说,从绘画中对笔的控制、对颜色的感觉,受到过专业培养和幼儿园基础培养的孩子区别是明显的。同时,儿子跟在美术班的同班同学对比,他有个同学是在“红黄蓝”幼儿园(应该是一个教育相对更全面一些的幼儿园)上学,同时在外也报了很多的兴趣班,据我所知好像还有钢琴班、英语班等等的,这个孩子在美术方面和我儿子的作品体现出了两个完全不同的风格,我儿子的作品我感觉比较大气或者写意一些,而那个孩子的作品中规中矩、比较精致、工整,甚至可以体现出她在其他方面的教育痕迹。

通过上述的三个对比实例,很明显看出受到培训不一样,所表现的效果其实是不一样的,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差别将越来越明显。当然,我也并不是说受到培养的孩子就一定好,没有受到过系统培养的孩子就会很差。我所要表达的只是这种差别的存在,至于孩子今后的发展,其实还有他本身、社会等等方面的因素所左右,所以好与坏并不是结论。而我的结论是:经过系统的培养和训练的孩子,其发展是可见、可控、可期的,没有经过系统培养和训练的孩子,在发展过程中会有很多不可控、不可预见的因素;同时,经过系统培养和训练的孩子,能够取得基础上的优势,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如果能充分利用这种基础将发展得更快一些,而未经过系统培养和训练的孩子,在未来要取得同等成绩,所要付出的努力和代价将会更大。因此,一定要抓住学龄前这一宝贵时期,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系统的培养和训练,打好基础。

(其实,这个结论并不严谨,但是一考虑到语言的学习,我们似乎觉得在学龄前学要比在成年后学更容易一些,当然,孰是孰非,在目前也还是没有定论的,这个结论也许只适合我或者我的儿子,呵呵。)

(二)是什么

这是我解题过程中比较喜欢的一个步骤,而拿这个题目来说,即兴趣、特长、综合能力是什么?刚才已经说完了为什么,说明了培养学龄前儿童兴趣、特长、综合能力的重要性。那么到这个步骤,我会进一步对这三个词语进行比较,进而才能得到最后的“做什么”的方法。

要注意,兴趣、特长、综合能力是三个完全不同方面的培养目的。

首先,说兴趣。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基础,虽然说这么说有点绝对了,但是,对于低龄儿童来说,的确是如此的。比如说男孩子如果没有兴趣,我相信他是不会去喜欢芭比娃娃的,相反,如果你给他一个变形金刚,相信多数男孩子都是会喜欢的,这就是兴趣。所以,我们要了解孩子的兴趣,孩子喜欢什么,对什么敏感。我们要从生活之中去观察,去寻找孩子的关注点,兴趣点,进而对其进行引导。比如说,我邻居家有个孩子就很喜欢各种车子,才两岁多,就能告诉你各种车子的型号,每次来到我们家的时候,看到车子就体现出一种莫名的狂热,这就是兴趣。当然,多数孩子的兴趣是共通的,比如说男孩子喜欢喜欢奥特曼、铠甲勇士,女孩子喜欢毛绒玩具等等的。所以,对于兴趣,我们只需要关心的是他不喜欢什么,我们想要他喜欢什么。呵呵这似乎很绕,但绝对是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他们不喜欢的东西,就没有兴趣,这时你要让他们去学,相信他们也很难会去学好的;而我们想要他喜欢什么,这是我们的意志所在,前面我说过,学龄前的孩子是块泥,你想怎么捏就怎么捏,所以,你可以根据你的意志去培养他喜欢的东西,比如说你想让你的孩子去喜欢音乐,那么首先你就可以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多放些音乐,和他一起欣赏,经常对他说音乐的美,在潜移默化之中,他会逐渐对音乐发生兴趣,当然,这是需要耐心和过程的,但是对于可塑的学龄前儿童来说,可行性非常高。

第二,说特长。这个是相对于兴趣而言的,也就是说在兴趣的基础上,孩子在相对比较喜欢、比较爱参与并且控制能力较好的方面。我们成人其实也一样,可以有很多的兴趣和爱好,但是,特别专长的只是其中的某些个方面。而这种特长到了成年后更为突出。到了成年之后,甚至可以演化成为我们谋生的技能,所以我们往往说要有“一技之长”。而孩子的特长相对简单一些,按我的理解,其实就是控制能力比较突出一些的兴趣和爱好。比如说我儿子,喜欢表演、喜欢画画、喜欢游泳、喜欢打球、喜欢唱歌等等,但是,真正比较突出的其实只有两个方面,一是语言表达,二是画画,这就是现阶段他较其他孩子突出的特长。当然,这个“特长”并不是我们成人意义上的特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所谓的“特长”还是会变化的。所以,对于特长,我们需要根据需求给其提供条件帮助其保持直至成人,或者进行放弃,转而培养其他特长。前者意思是要重点培养特长,后者意思是,要根据其发展情况做好特长的取舍,毕竟术业有专攻,随着时间的推移,要不段去适应和变化。

第三,说综合能力。虽然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综合能力培养提得有点早,毕竟孩子在这个阶段由于身体条件、理解能力的限制,根本无法如同我们成人一样接受特别大量综合知识的教育和灌输。一般成年人的综合素质,也是在经过多年系统的学习和教育之后,才能逐步融汇、贯通和综合运用,形成良好的综合能力。但是,在这里我还是要提出这个提法,作为我在育儿过程中十分推崇的一个培养目的。当然,我也会遵循客观规律,不会按照成人的方式去强加对儿童综合能力的培养,而更多的是强调为未来综合能力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三者的关系我归纳为:

兴趣是根本基础,特长是即时成果,综合能力是长远目标。

(三)做什么

直到这个部分,才真正涉及到本文的方法论:如何培养学龄前儿童的兴趣、特长、综合能力?

这个部分的关键词是培养。

刚才也已经说过,兴趣很大程度取决于孩子自身的喜好,而家长可以通过潜移默化来影响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养成兴趣。培养兴趣的具体方法:一是观察,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从中找到其关注点;二是影响,通过父母、家庭、社会环境对孩子施加影响,比如说“孟母三迁”的故事,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后天施加影响的故事。

特长培养的问题,其实可以归结为孩子学前培训班、辅导班的选择问题。或者说如何选择一个好的学前培训机构,为孩子将来的一技之长奠定基础。这个问题,我不深入的展开说,只想简单说三点: 一是科目选择要符合孩子的兴趣,比如说孩子喜欢画画,你就可以让他报个美术班,喜欢打闹,可以报跆拳道班等等;二是学校选择要有系统、科学的教学方法,拿我儿子美术教育的例子来说,我让他学画的一个专业的儿童美术培训机构,对比一些大班授课、范画教学的儿童绘画培训班而言,具有比较突出优势,能够系统的掌握一些美术教育的理念和知识,教学环境、学校的氛围也不错,所以孩子去了之后进步很快;三是坚持度的问题,很多家长都很头疼孩子学两天兴趣点就转移了,结果家长只能放弃,其实这个问题主要原因还是在家长,一方面是前期对孩子的观察不够,对其兴趣把握不准,另一方面可能是选择学校的教育方法不适合孩子,还有一种可能是家长没有充分理解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孩子一说放弃,家长就放弃了,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放弃只是一中年龄小的心理行为,所以一定要能够充分理解和了解孩子的心理,帮助他坚持并逐步取得成功。

下面,我重点说说我最推崇的综合能力培养问题。

一是正确认识综合能力培养对孩子今后发展的重要作用。

这是一个意识问题,我认为作为家长必须首要树立的培养综合能力的意识。现在,很多家长在培养学龄前孩子往往都有这么一个观点,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话虽如此,但却不知道怎么才能不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有的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就多给孩子报班,条件差的也砸锅卖铁,想让孩子能上个好学校、幼儿园,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事实上,这么做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前面我也说过,报班这种方式,重点培养的是兴趣和特长,和综合能力是没有很直接的关系的,多报班,比如音乐类、美术类、体育类、益智类等等的都报,孩子的身体条件是有限的,从小就给孩子增加这么大的负担,也是十分不可取的。因此,关于报班是很讲究的,有针对性的,不能全面开花。所以,树立的这个起跑线的意识问题是很必要的,但是一定要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起跑线,在我看来,综合能力就是!

二是正确处理综合能力培养和兴趣特长培养之间的关系。这一点,从大来说是对自己孩子的一个系统规划,从小来说是处理好各种兴趣班和幼儿园、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问题。

所谓系统规划,就是从我们成人的角度,对孩子的今后所需要掌握的知识、能力进行构架。比如说,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觉得今后孩子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团队合作、组织领导、创新创造、知识整合等方面的能力,那么,在学龄前,一定要针对这些能力给孩子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比如说沟通协调能力,进一步细化到孩子的表演、表达、阅读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如果有条件的家庭,可以通过报各类声乐班、演讲班进行强化,当然,我更乐意的是在脑海里存在这么个意识,然后在日常的生活中刻意的去锻炼孩子这方面的能力,举个沟通协调能力的例子,我会给儿子讲一个故事,然后在故事后和他去交流,让他表达听完故事之后的感受,我会把他表达时候的样子用DV给录制下来,回头让他自己去观看,从中体会到表演、表达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和需要提高的方面。事实上,通过这种方式,我完全不需要孩子去参加什么演讲培训班,他同样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之中接受到表达能力的训练。对于组织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也可以通过日常和小朋友们玩乐的时候逐步进行训练,我们所要做的是在孩子玩之前和之后,用适当的方式对他进行提醒,比如说在玩游戏之前,我会对儿子说,你是不是可以去组织一下某些同学玩个什么游戏?这时,好玩的他会很乐意去做这件事情,在多次组织之后,不用大人说得很细,在接下来的过程中他会尝试如何去组织、玩好这个游戏,这也就是组织领导能力的一个培养方式了。当然,还可以举更多的例子,但这些的前提就是要有个系统的规划,只有系统规划之后,我们才能在生活中,或者报班的过程中去重点培养一些他这些方面的能力。

再说说兴趣特长班和综合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其实这二者并不矛盾。我觉得,适当的兴趣特长班对孩子综合能力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比如说我儿子在彩翼的美术学习,这是他的兴趣和爱好,我很鼓励他,每周他妈妈都坚持带他去那里上课。而从我的观点看来,特长培养只是一个方面,更总要的是在这个特长培养过程中综合能力的培养。首先,学美术,他肯定是能学到一门技能的,但我更看中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审美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坚持度、创造力的培养,对于各门艺术类的培训而言,审美是很重要的,通过美术的学习,他能正确了解什么是美的、什么是协调的,而这一切都基于观察和学习,最后还可以通过自己手中的画笔进行表达。在绘画过程中的一些困难和挫折的克服,以及一坐半个多小时一个小时的耐性培养,以及通过画笔创造出一幅作品等等的,这些都十分有助于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此外,这个学校也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儿子到那里之后,接触的是于幼儿园完全不同的同学和老师,对于锻炼他的沟通表达能力等等也是十分有帮助的,此外还有很多的好处,我就不一一列出。总之,我赞同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适当报一些好的兴趣特长班,在兴趣特长班中,除了培养孩子的特长之外,同时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有针对性的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

三是方式方法和目的意义。

方式方法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是千差万别的,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但我们的目的和意义是相同的,就是要培养一个综合全面,而且有一定特长的孩子。下面,我进行总结,列几种常见的方式方法和实施步骤:

step 1.了解自己的孩子。所有后面的一切都基于对自己孩子的了解之上,我们一定要通过日常的生活和观察,深刻了解自己孩子的一些喜好、品性等等,相信有心的家长这一点是不难做到的。

step 2.制定系统规划。在了解的基础上,对于孩子实施“捏泥培养工程”。这个过程完全体现的是我们成人的意志,我个人推崇综合培养。当然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实际情况选择特长培养,比如专门就领导能力进行培养等等。

step 3.选择培养方式。这个是一个实施的过程,也是具体报什么班、日常该怎么做的过程。相信通过规划,家长心中一定会形成了一些主动的意识,所以选择什么样培养方式,一定会是水到渠成的。

step 4.伴随共同成长。这一点是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孩子的成长需要有家长的陪伴,不管前面设计得再好,孩子也不能是完全放养的,交给某个培训班之后就可以不管了,其实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很多变数,需要我们的家长在过程中不断去观察、修正,直到孩子能够越来越少的依靠我们,独立发展起来。

不是结语的结语:

洋洋洒洒好几千字,回头仔细看了一下,似乎还有很多东西没有说到,但是,作为我培养孩子的一个理念,我想已经也说上了一些。好的方法,会让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形成一个正反馈的循环过程(奠定了好的基础,在好的基础上更快更好的学会更多的东西,学会更多东西后形成更好的基础),我们所需要做的其实只是第一步,打好第一个基础。

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长起来,相伴相随,直到下一个人生,生生不息,这也许还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哟!

第五篇:浅谈音乐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音乐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激发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创造能力的核心

创造能力的培养,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发展创造性音乐教育,要求音乐教育的引导者能够使学习者充分发挥创造力,用音乐打开学习者想像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认识社会。

1、培养形象思维,发展想像能力。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及想像能力,应从“听”入手。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教学中以听觉为先导,可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美感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音乐情感,发展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音乐教学中的“听”,应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联想和想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中,去发现、去探索。“引导”就是教师让学生在聆听的基础上利用谈话、讲授、讨论、图画、演示、创设意境等多种手段点拨、启发学生,通过音乐艺术实践.使学生感受乐曲特点,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欣赏经验去联想、想像、体会、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表现形式。低年级可采取游戏情景模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乐曲的情感和音乐形象,对中高年级采取活动参与模式,引导培养学生在随意和注意中感受和发现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之分,有音色和音区等各种区别。初中阶段采取体验评价模式,要引导学生从音乐现象的感知积累中,逐步认知和掌握音乐的规律,发展音乐想像能力,逐步探索音乐要素表现特征和作用。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又要注意给予正确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以富于启发性的提问,留给学生充分联想、想像和思考的空间,通过教

师的启发和引导,将学生领入音乐情景之中,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想像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2、培养发散、聚向和逆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是一种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而聚合思维是运用已知信息.转一个方向聚敛行进,去获取正确答案的过程。前者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但二者必须的有机结合,才是高水平的创造性思维。为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如,在音乐课中常有创作音乐结束句的练习,这类练习一般没有固定的答案。对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思维想像,让他们根据问题的要求展开各自的想像,大胆尝试进行音乐创作。鼓励学生完成多种不同乐句(结束句)的创作练习。然后,通过音乐实践(演唱、演奏)分析,确定更为合适和较为合适的答案。这样,就会使学生逐步学到思维的方法,进而逐步形成提高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能力。

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它常能引发创造性思维,取得创造性结果。如司马光砸缸,司马光想到“使水离人”(逆向思维),砸缸放水,救了小孩,成为千百年来人们的佳话。而司马光的小伙伴想的则是“使水离人”(顺向思维),可当时的条件做不到。司马光砸缸救人的办法,在当时的情况下可说是一种创造性的效果。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和重视学生的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协调发展,引导和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加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又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能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思维。

二、找准创新的途径,优选创新的方法

在音乐教学中要牢牢把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要注意不同学段、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目标,依据音乐学科的特点及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体验、感悟、记忆、积累、表达,发展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主动获取知识与能力。

1、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教学氛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首先要创设一个能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个性的教学氛围。这包括如下三方面内容:(1)形成富有创造性的班集体。处于这样的集体中,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开动脑筋,使创造性思考成为一种习惯。(2)形成宽容、理解的气氛。创造型的课堂教学始终充满着温暖宽容的气氛,学生在思维上是紧张的,但在情绪上是放松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好的想法和方法应给予鼓励,不成熟的想法也不要嘲笑和指责,从而使学生都能轻松、愉快地阐述自己的主张。(3)形成良好的教学情境。情境,是音乐教学情感化、审美化的前提和基础。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生理特征,运用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创设音乐审美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保证。创设良好的音乐教学情境,目的是唤起学生的音乐注意,熏染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作心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在课前播放一些相关的音乐作品或音响资料,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之中,一种与音乐审美注意相伴的那种特定教学情境,即学生对音乐创作学习期待的、渴求的良好的教学情境就随之形成了,从而为创

造性教学的有效展开作了铺垫。

2、挖掘教材的创造因素价值。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内容的时代性、教育性、趣味性、实用性,不仅着眼于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充分理解和挖掘教材各项教学内容中的创造因素的内涵。如自制简易打击乐器、听音响做体态动作、昕音响绘画、听音乐故事、结合器乐教学为歌曲编配简易伴奏、结合歌曲教学进行抒发音乐情感创造性的表现和处理。结合欣赏教学有创造性地回答学生在音乐欣赏中提出的问题等,使学生对音乐产生并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养成爱好音乐的良好态度,树立学习音乐,学好音乐的信心。

3、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积极改进教学方法。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主动、探索、刨新、个性化学习的过程。把握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帮助者和领路人。课堂教学活动要变单向传授、被动接受为多维互动、主动高效学习。要积极引导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问题能力的培养。了解音乐艺术及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联系,理解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特征,根据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知识,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使其具有感受音乐、表现音乐、鉴赏音乐的能力,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主要阵地,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灵活选用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等先进教学方法,针对音乐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经常变换教学方法,如

体感运动法、节奏(旋律)问答法、曲式结构体验法、符号表达法、二度创作法、即兴演奏法、指挥练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积极探求,形成主动性。让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动口表达,动手操作,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他们的创造力得到较好的培养和发展。

4、针对学科特点,恰当选用教学手段。科学适宜的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科学、合理地选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使用教学手段要针对音乐学科的特点,突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教学中应采用优化的音源器材和资源,在使用CAI课件时,要注意其不可替代性、交互性和效益性。特别是课件是否发挥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作用。防止出现用现代教育技术为旧教学观念服务的现象;避免以视觉形象代替听觉感受,盲目追求形象化,忽视学生想像力的做法。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针对学科特点,结合教学实际恰当地选用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体验音乐、感悟音乐,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做到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利用校园网,使学生通过多样化的信息资源学习音乐、获得创新的学习效果。

5、加强音乐活动教学。音乐活动课是音乐课的延伸,音乐活动课这种特殊的课堂教学形式,使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更为广阔。活动课除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外,更多的是要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编创歌、舞、音乐剧等活动。音乐活动课特别注意音乐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它有助于学生扩大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和

感受,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能力。开展音乐活动课可以有效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有利于智力发展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

6、努力改进评价方法。对学习效果的科学评价,会影响到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仅局限于音乐知识和技能的范围,那么,音乐学习将变得失去意义。因此,教师应将学生在音乐学科知识、技能方面的进步与学习品质和能力的提高,以及整体人文艺术修养的深化等各方面结合起来。考核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重视学生的自评,要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和音乐情感的表现。教学评估要体现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要根据各学段不同的目标及学生不同的音乐水平恰当选用评价形式和评价方法,在众多的考核项目中,让学生自选有兴趣、有特长的项目进行考核,可以让学生根据个人的能力,扬长避短,满足表现欲,发展特长。

音乐教育是活力、激情;是创造;是不断追求,同样新的世纪要求人他们是有活力、不断创造的一代。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深入进行音乐课创新教学研究,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创立更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与学的音乐实践方式,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体现创新能力培养的各种课型的音乐教学模式,培养出21世纪需要的开拓型、创新性人才。

下载浅谈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创新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创新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字化信息系统对高中生创新能力培养

    数字化信息系统对高中生创新能力培养 摘 要:作为高中年龄段的我们而言,每天需要承受的学习压力是极大的,并且需要记忆的内容也是比较多的,在这种学习现状之下对于高中生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意识,信息技术的“养分” ——浅谈信息技术中创新能力的培养1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1 龚秋云 摘要: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如何在现代教育中推行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中心的......

    如何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机关幼儿园李慧宇 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需要。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在平时教学中不断培养和训练孩子的创新思维和能力,那如何有......

    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

    绘画活动对幼儿能力培养和发展的重要性

    绘画活动对幼儿能力培养和发展的重要性 在不断进步、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据社会学家预测,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头脑敏锐、思路独特,同时又是积极进取,对社会......

    学龄前儿童的阅读习惯的培养

    学龄前儿童的阅读习惯的培养 营造气氛 为了增进幼儿的阅读兴趣,家中要多放图书,少看、甚至不看电视。儿童从书堆长大总较在电视熏陶中长大的爱阅读。也许家中有多少书,对孩子一......

    学龄前儿童的学习习惯培养

    学龄前儿童的学习习惯培养 幼儿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而培养良好习惯的根本在于规范意识的培养。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学龄前儿童即将面临的是幼......

    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河北省邯郸县代召中心校 高丽香 邮编:056108 江泽民总书记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