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两代课程《第一章幼儿感觉运动能力的培养》教案

时间:2019-05-13 04:28: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牵手两代课程《第一章幼儿感觉运动能力的培养》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牵手两代课程《第一章幼儿感觉运动能力的培养》教案》。

第一篇:牵手两代课程《第一章幼儿感觉运动能力的培养》教案

牵手两代课程:《第一章:幼儿感觉运动能力的培养》教案

教学内容:

1.我不想做操,2.我就喜欢抱她们 教学目的:

目前,有不少家长包括幼儿教育工作者误把幼儿早期教育看成是文化教育,其实,幼儿阶段首要的教育是幼儿感觉运动能力的培养,感觉包括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这些感觉能力是孩子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因为对知识首先需要感知到,然后才进行进一步的认知活动,如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但家长和幼儿教育工作者普遍忽视幼儿感觉运动能力的培养,给幼儿以后的学习造成极大的障碍,为了端正家长的认识,重视幼儿感觉运动能力的培养,设计本章。

通过本章教学,让家长了解幼儿应具备的感觉运动能力,弄清楚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原掌握训练幼儿感觉运动能力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培养幼儿感觉运动能力的方法,难点是对幼儿感觉运动能力障碍的原因分析。教学方法:

采访对话式、案例分析式、教师演讲式 【教学过程】

(开课之前,由主持者强调会议纪律)各位家长:

你们好!

今天,我们为“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再次聚在一起,共同讨论教育孩子的策略、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探讨需要解决的问题。非常感谢你们能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个家长会,这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你们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或者用你原来的的谈话,但是要简洁。)

一、问题导入新课:

各位家长,您的孩子是否有下列现象:

1、贝贝的妈妈早年不育,很大年龄才有了贝贝。也因为这样,贝贝的妈妈比一般的妈妈都更要宝贝孩子,对贝贝的各个方面也特别注意观察和

留神。即便这样,在家的时候,妈妈也没发现孩子有什么异常。贝贝上幼儿园之后,每天回家妈妈会问孩子老师今天问了什么问题啊,和小朋友做了什么游戏啊之类„„慢慢妈妈发现,贝贝每次都回想不起来任何内容。

等到幼儿园上公开课的时候,妈妈发现:当老师提问的时候,贝贝第一个举手,可是等老师请贝贝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贝贝的回答却是典型的所答非所问。若说是孩子还太小吧,可问题是别的同龄孩子就不这样。

您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内心里有怎样的感受,是不以为然还是突然意识到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二、教师讲解:

对于这些现象,您都知道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等我们学习完第一章《幼儿感觉运动能力的培养》,我想您就明白了。

三、请家长听一段录音

妈妈:“儿子,快穿好衣服,妈妈一会送你去幼儿园。” 孩子:“妈妈,我不想去上学。”

妈妈一惊,这孩子怎么了,以往,到了点自己就早早爬起来,从没出现这种情况呀?

妈妈:“儿子,不舒服吗?”妈妈赶紧摸摸孩子的额头,一切正常,没问题。

儿子只是摇摇头。

见儿子不再说话,肯定是有不顺心的事情发生,按照以往的经验,儿子一定会在饭桌上说出来的,所以,妈妈也就没再追问。

吃饭的时候。

儿子吃了两口饭后说:“妈妈,我今天不想去幼儿园了!”

妈妈早有了心理准备,温和地问儿子:“能不能告诉妈妈是怎么回事啊?”

儿子噘着嘴说:“今天我们要进行广播操比赛。” 妈妈继续温和地说:“那你积极地参加不就行了吗?”

儿子低下头,很不情愿地说:“可是,我不想参加。” 妈妈不解地问:“你不是挺喜欢活动的吗?” 儿反驳说:“我是喜欢活动,但我不喜欢做操!”

妈妈看了看儿子说:“我想不是你不喜欢,是你根本不会做吧?特别是跳跃运动,你总是手脚不一致。平时让你多练一练,你总是偷懒,现在受难为了吧?”

儿子不高兴地说:“反正我今天不去了,你怎么说都不行!” 妈妈的眉头不知不觉拧紧了„„

四、分析对话:

(一)案例中的孩子因为不会做操,她发生了哪些变化? 1.情绪上:不高兴

2.行为上:不去幼儿园,出现退缩行为

3.心理上:挫败感,自卑感(潜在的,幼儿自己是说不出来的)

(二)如果家长不帮助孩子解决这个问题,会给孩子带来什么不良影响呢?

1.影响孩子和伙伴的交往 2.孩子容易产生无能感

3.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容易产生回避行为。4.孩子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5.会影响孩子的认知能力„„

五、教师讲解:

家长们,一个小小的活动,却可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这样那样的问题,也许过去您没有意识到,但现在意识到了,我们就得抓紧时间给孩子补上这一课。

下面我们就请这些家长分别来谈谈,您的孩子喜欢做操吗?孩子是怎样学会做操的?做操给孩子带来了哪些好处?

六、家长发言,教师总结

1.锻炼了身体; 2.扩大了交往范围 3.增强了意志力 4.提高了认知能力

七、教师讲解:

做操仅仅是孩子感觉运动的一种,不会做操的孩子说明感觉统合能力发

展不足,甚至造成统合能力失调,感觉统合失调的种类还有很多,比如大家继续看的本章的第二篇《我就喜欢抱她们》,这一篇反应的是孩子触觉失调的问题,因为时间的关系,其中的案例和教育故事,大家课后阅读,剩下的时间,我们一起来分析,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原因和矫治对策。

(一)、感觉运动统合失调的主要表现及特征 什么是感觉统合呢?

我们举一个例子,当我们想把看到的文字记录下来时,文字作为一个信息被准确无误地传入大脑,通过大脑的统合、分析、组合、加工后,大脑再指挥我们的手将笔拿起,将这段文字准确无误地记录下来。这个过程就是感觉统合。

什么叫感觉统合失调呢?1975年,美国的艾乐丝博士首次提出了感觉系统功能失调的理论,认为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孩子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使整个机体不能和谐地运作,久而久之,便会造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与疾病。

比如说:大脑在接到记录文字这个信息后,不能有效地指挥手去行动,出现跳行,添字漏字,颠倒顺序,多字少字的现象,就是感觉统合失调。

儿童出现感觉统合失调一般会有以下几种表现:

1.前庭平衡功能失常:前庭器官控制人的重力感和平衡感,出现前庭平衡功能失常,常表现为左右不分,方向感很差,协调能力差,动作笨拙,易摔倒、磕碰、撞人,转圈时容易头晕,怕上高处,不喜欢被高举,爱做小动作,注意力不能集中,常写错字,不能考虑别人的感受。

2.视知觉不良:表现是孩子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但不喜欢阅读;就是在读书的时候,也会经常跳行,添字漏字,颠倒顺序,无法做到流利地阅读;经常多字少字;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甚至不认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常抄错题等。

3.听知觉不良:表现为不喜欢和别人讲话或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4.动作协调不良:表现为平衡能力差,容易摔倒,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滚翻、系鞋带、骑车、跳绳和拍球,不会使用剪刀和筷子,不敢登高 4

望远,不敢荡秋千等。多动,但动作缺乏技巧,如很难安静下来,不能有效地约束自己,时常出现多余无效的动作等。

5.本体感失调:表现为缺乏自信,消极退缩,语言表达能力差,手脚笨拙等,说话发音不清,语速慢。

6.触觉过分敏感

(1)通常不喜欢他人触摸,怕人触摸;不喜欢被人拥抱,却喜欢拥抱别人;不喜欢拥挤,害怕人多的地方,甚至会拒绝进入教室与其他人接触;婴幼儿期怕擦脸、洗澡、剪指甲,常拒绝理发、洗头或洗脸;大热天也要穿长袖衣服,不喜欢碰触某些粗糙的衣物或物品。

(2)怕陌生人,陌生的地方;缺乏自信;常固执于熟悉的环境和动作中,对任何新的学习都会加以排斥;喜欢独处,不爱团体游戏;在团体中容易和别人争吵;朋友少,常陷于孤独中。

(3)爱哭;发音不清晰;胆小,容易惊慌、哭泣,爱玩弄生殖器;性格孤僻;嘴巴属于触觉敏感部位,所以幼儿会变得挑食、偏食、厌食、咬手指、咬嘴唇、咬衣襟。

(4)常出现很多令人无法理解的行为,神经质、容易惊慌;脾气固执;总有一种担心害怕,易受惊吓的感觉,容易紧张;注意力不集中;无法做有耐心和恒心的学习。

(5)触觉敏感的幼儿也会形成严重的语言障碍。7.触觉迟钝

(1)反应慢,动作笨拙不灵活,少动,做事缩手缩脚,大脑的细微分辨能力差。

(2)粘人(粘固定的人),寻求很多的搂搂抱抱,需要父母特别多的抚摸。过分喜欢碰触各种东西,有强迫性的行为(反复做某个动作)。(3)缺少自我意识,学习积极性差,有学习困难,感情比较冷漠。(4)遇意外碰伤或流血时,自己常未察觉;对打骂不在乎;常有冒险和自残自伤行为,不懂得总结经验教训。

(二)、感觉运动统合失调的原因

玲玲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像每一个家长那样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又健康。从玲玲还不满1岁开始教她学习识字卡片,然后教她背唐诗。玲玲也不负众望地在3岁时就能识数百个汉字,能背数十首诗词。然而,父母突然注意到即将上幼儿园的玲玲比其他小朋友显得动作笨拙,吃饭、大小便都仍需要家长照顾,说话的语速特别慢,而且语气单

一、缺乏声调变化,大人说话快一点或声音大一点,她都感觉很难受。玲玲还特别胆小,除了家里的长辈,她不敢和陌生人说话,甚至不敢与同龄的小朋友接触。她完全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这可把家里人急坏了,“聪明”的玲玲究竟怎么了?

通过检测,发现玲玲有感觉统合能力失调的现象。追踪她成长的过程,才发现玲玲感觉统合能力失调的原因:

家长保护过度

因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非常疼爱小玲玲,惟恐孩子遭受一点点伤害和疾病,所以总是让玲玲呆在床上,不让她在凉凉的地上自由行动,不让她接触任何未经严格消毒处理的东西,而且不论去哪里,常常把她抱在怀里。这些方式减少了她自主活动的机会,也就减少了其大脑经受锻炼的机会,使她表现出动作笨拙、遇事胆小的情况。

过早的才艺教育

玲玲从很小开始接受识字、背诵诗词的教育,而这些知识都是非常抽象的。婴幼儿时期本来需要大量具体的、形象的信息刺激来促进大脑的发展,加强大脑的整体功能。过早学习文字、诗词等抽象知识,使孩子花费大量的精力去识记,而没有机会去发展最基础也最重要的感觉功能。虽然,贝贝能背诵很多诗词,但这些诗词对于幼小的她都是空洞的、无意义的。

缺乏接触适宜刺激的机会

玲玲家住在高楼上,而且家长担心她在外面活动会感冒,所以她很少有机会到户外活动,所接触的环境非常单一,识字、背诗只发挥了大脑负责记

忆的细胞的功能,其他的神经功能没有得到良好的刺激,特别是作为思维等高级心理活动基础的感觉统合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造成儿童感觉运动统合失调的原因很复杂,概括起来主要与孕育过程中的问题和出生后的抚育方式有关。

1.母孕期因素

(1)母孕期的不良因素、围产期的不良因素如出生窒息、低体重、新生儿黄疸等、环境毒素如空气污染物、破坏性病毒及其他进入体内的化学物等都可能引起脑功能失调,从而造成感觉运动统合失调。母亲羊水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胎盘与子宫内壁的正常接触,可能会导致触觉敏感或触觉迟钝。

(2)烟酒、浓茶、咖啡等刺激物,会引起脐带毛细血管的萎缩,影响营养的输入,造成胎儿大脑发育上的不足,从而影响儿童的感觉运动统合。(3)胎位不正,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等都易引起儿童感觉运动统合失调。(4)孕妇的紧张心理可导致儿童感统失调。心理的焦虑,行动上的姿势不佳,运动不够都会影响胎位的正确变动,进而影响儿童将来的平衡能力的学习。

(5)早产:早产儿没有经过母体的正常孕育,使得婴儿的触觉系统发育不够完善。

(6)剖腹产:剖腹产的孩子在出生时,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缺乏必要的触觉和本体觉的学习。天山网讯(记者 孙红霞)在报纸上报道:乌市的孕妇60%都选择剖腹产。这很不好,剖腹产的孩子平衡能力差,感觉统合失常,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7)其他不正常生产:由于孩子难产而使用夹钳术,胎吸等方法,这样会导致婴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损伤,出生时出现产伤。

2.脑损伤和脑功能障碍

母亲在怀孕期间出现早产、先兆流产或采用剖腹产、电吸引等生产方式,既往病史如头部外伤、高烧、患脑炎等都可以导致儿童的感觉运动统合失调。尤其是早产或剖腹产的儿童,由于出生时触觉未受到特殊刺激,形成自我保护膜,使触觉的学习缓慢、迟钝。

3.抚育方式

(1)缺乏应有的游戏活动。当新生儿在接触母亲温暖的怀抱,听到母亲亲切的呼唤,吸吮母亲甜蜜的乳汁时,躺在晃来晃去的摇篮中时,他们便感知大千世界的光亮、颜色、声音、气味、温度等刺激;婴儿在“三抬四翻六坐,七滚八爬周走”时,幼儿在戏耍打闹“过家家”时,感觉统合功能就在逐渐形成、不断完善着。然而现在的家长对孩子从小宠爱有加,生怕孩子摔跤,该学爬时不让爬,该学步时还不让走,还老早就给孩子买好了童车。

另外,孩子静坐多,活动少,过分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家长(尤其是隔代老人)过度保护,家长繁忙,交由“电视保姆”,孩子从小缺乏运动或活动机会。

现在儿童玩具铺天盖地,孩子们很少有在室外奔跑、跳跃、爬树、翻墙、涉水、玩泥沙等体验,一些传统的游戏如打弹子、滚铁环、玩纸板、捉迷藏等,孩子也没机会玩了。孩子身体各方面的平衡控制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发展。结果到上学时,就容易发生抄写漏字,速度慢等情况,这是由于眼、手协调能力差,大脑无法有效地驾驭身体各部分,常常发生错误的判断与行为的缘故。

(2)人工喂养:人工喂养的孩子因为缺乏和母亲身体充分接触的机会,致使孩子的手、口、脸等触觉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

(3):生活环境过于封闭,户外活动不足

与亲戚朋友的接触少,孩子的生活空间仅限于父母,祖父母,缺少了和小伙伴们的接触。0-3岁是建立感觉统合能力的最佳时期。而现在的孩子都是“独苗”,居室又都是“独门独户”,3岁以内缺乏同龄伙伴,无兄弟姐妹可模仿,孩子易养成依赖性强、独立生活能力差、孤傲任性的性格。如果到了3岁还舍不得让孩子进幼儿园,这对孩子以后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极为不利。这些孩子可能会有语言发育和社会交往方面的障碍。有的孩子父亲在外地工作,母亲工作也十分忙碌,孩子家住高楼,一个人跟年逾花甲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过。因此她的生活十分机械与单调,平时除了上幼儿园,就是回家看看电视,想要外出找小伙伴玩,老人们怕出事又 8

不许。这种封闭的生活自然使得孩子缺少了大自然的风吹、日照等外界感觉信息的刺激;缺少正常的接触性的游戏。

(4)其他因素:如洁癖症母亲会造成婴幼儿触觉刺激缺乏。牵手两代的主编孔屏教授的家里接收了几个感统失调较严重的孩子,这些孩子来到他家后,到处乱蹦,沙发上、床上都是,穿着鞋就上去了。她说这有什么要加紧的,不就是扯下来洗一洗吗。

4.早期教育。家庭、幼儿园教育中偏重认知、轻视孩子运动活动的教学指导思想等。

在目前的早期教育中,很多家长都开始认识到智力开发的重要性,注重对孩子进行早期智力的训练和挖掘、艺术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却往往忽略了对幼儿进行感统能力的训练。据报载,黑龙江省最近对7至11岁孩子的调查显示,有90%以上的孩子学过钢琴、电子琴以及舞蹈、美术等。同时,调查也显示,60%的儿童不会系鞋带,不会穿衣服,甚至连球也拍不了几下。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总是将成人社会的竞争意识,过早地转嫁到了孩子身上,从而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而孩子自己应有的、感兴趣的东西受到了缺乏理智的和无情的压制。在这样环境中学习与生活的孩子感觉统合系统怎么会不失调?

(三)、如何提高孩子的感觉运动统合能力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不是病理现象,而是生理现象。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在幼儿期有上述表现,在学龄期则表现为学习困难,而这些儿童多半是智力超常的。

如果你的孩子有上述表现,你也不必过于焦急,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后,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的。

1.儿童感觉运动统合训练应首先由心理专家测查和诊断孩子的感觉运动统合失调程度和智力发展水平,然后制定训练课程,通过一些特殊研制的器具,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参与,一般经过1~3个月的训练,就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

2.如果没有条件到专门的训练机构进行培训,家长也可以在自己家里

通过亲子游戏的活动对孩子进行训练,训练前要初步断定孩子是感觉运动统合中的哪个部分存在问题,并制定合适的训练内容,训练中要想方设法提高孩子的兴趣,训练要适度,以免造成欲速不达的后果,训练过程中要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孩子的安全,家长也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3.对触觉防御过当的孩子,父母可以在他们洗脸、洗澡或睡觉前,以手或柔软的毛巾轻轻地触压或按摩孩子的手、脚或背部。或用大毛巾将孩子包起来,让他在毛巾中滚动或扭动。

4.多爱抚孩子:儿童情绪稳定及人际关系的建立均依赖于安定的触觉系统,而爱抚是促进触觉系统安定的有效方法,父母用均匀的力度轻轻拍打孩子的手或背部,可增加孩子对周围环境的信任感。

5.提供干净、自由的游戏空间:让孩子能在地上自由爬行及接触周围物品,不要总把婴儿放在学步车或婴儿车内,使其丧失爬行和用手触摸环境的机会。

6.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让孩子多玩泥土,玩水,玩沙,家长可陪孩子玩抓痒游戏,梳头游戏等。

可以在家进行的感统游戏 刷子脱敏(1-2岁)

训练目的:加强肌肤的接触刺激,减少触觉防御。

训练要求:家长用刷子先刷孩子的手背、手指等触觉防御性较少的部位,然后渐渐过渡到刷孩子的手心。再刷脚的部位,先刷脚趾、脚跟,然后渐渐过渡到刷脚地中心部位。如果孩子抗拒,可每次只刷一下,反复地尝试,直至孩子习惯这种触觉刺激。

在协助下对墙推球和接球(2-3岁)训练目的:手臂的运动能力/手眼协调

训练要求:让孩子双手抱着中型球,蹲在地上用双手把球往墙角推。难度设置:开始时离墙的距离要在一步以内;逐渐拉大离墙距离,并要求孩子借助墙壁的反弹力接住弹回来的球。家长可手把手地协助,逐步撤销。

爬山洞(2-3岁):将硬纸板架在矮凳子或箱子上面,和家里的高椅子、桌子,做成好几种高度、形态不同的组合,让宝宝俯卧或仰躺着由硬纸板或桌椅下面钻出来。训练宝宝身体的灵活度,健全本体感觉。

(四)感觉运动统合失调的预防

预防感觉统合失调应该从胎教开始,在胎儿胎动时,妈妈可以抚摸自己的肚子,传导对腹中胎儿的爱意,这对宝宝出生后会有很大的帮助。

孩子出生后经常拥抱安抚有助感觉统合。注意观察婴幼儿行动,如果有易受惊吓、肌肉张力太低、不喜欢被拥抱、躁动不安、易怒、动作发展较慢等种种现象,也可能是感觉统合功能有障碍的信息,家长应多加留意与关心。

(五)感觉运动统合能力的重要性

感觉动作能力是人的最基本的学习能力,这是因为动作是智慧的基础,而且动作对于孩子的注意力和阅读、书写能力都有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感统失调的孩子在幼儿时期也许不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但是到了孩子上学以后就会在学习能力和性格上表现出这样、那样的障碍,他们各方面的素质与正常儿童相比有了较大的差距。跟其他正常孩子相比,存在感统失调问题的孩子在学习中也能集中注意力,但是,学习能力比较低下,不会和同学交往,心理承受能力也很差,造成孩子学习基础差、缺乏自信心、心理发育迟缓和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甚至还会出现厌学、逃学、撒谎等行为问题,让老师和家长非常操心。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父母们大可不必为此忧心忡忡。对于幼儿阶段,孩子表现出来的一些感觉统合能力失调的问题,家长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首先,既要关注孩子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的状况,对孩子进行一些必要的早期训练;又要充分认识到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尤其是幼儿阶段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是一种正常现象。

很多父母会误解,感觉统合训练是针对问题儿童而进行的训练和矫治,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和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早就提出过:0----6岁的学习主要以感觉学习为主。我们知道0---6岁是孩子各方面迅速发展的

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候孩子的感觉器官本身的发展还不够完善,还处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感觉统合能力失调的问题,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而且为这个阶段的每一个孩子,提供一些必要的感觉统合能力的训练和游戏,可以帮助成长中的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感统训练对幼儿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八、教师总结:

在本章每一篇的最后都给出了很多亲子活动,这些活动实施起来很简单,但效果却很有效,无论是存在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还是不存在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家长只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孩子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相当大的提高,这对孩子今后的发展尤其是学业的发展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九、结束语:同时放《亲爱的小孩》的歌曲

各位家长朋友,谁不重视家庭教育,谁就是在破坏自己和家庭的幸福。如今的家庭教育是一次性的,一旦出错,很难有改正的机会。过去有些人老大没教育好,接受了教训,老二就可以教育好,现在没有这种机会了。孩子幼儿阶段没教育好,到小学阶段再来补救的话,效果就差远了。因为孩子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有它的规律和特点。所以,科学的、民主的、现代的家庭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这就要求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真正扮演好启蒙老师的角色。感谢家长在百忙中参与家长学校的学习。

第二篇:牵手两代教案

牵手两代教案(下学期)第六讲 学会竞争 学会合作

[教学目的]

1、让家长了解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竞争意识。

2、让家长知道如何教会孩子学会合作。[教学难点] 如何教育孩子正确处理竞争和合作的关系。[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 讨论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家长阅读《不能告诉他》这个案例及相关的教育故事,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添加一些与此相关的内容,以引起家长对此问题的重视。

2、走进专家课堂:

①故事中林林的表现有一定的代表性,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学习过程中离不开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切磋与讨论。将自己的解题思路说出来,不仅是对朋友的帮助,同时也是对自己思路的清理,使之更清楚、更明白;我们还可以体会到人与人之间合作的愉快和帮助被人后心理上的满足,获得成就感。还可以培养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为将来参加社会活动打下基础。

②当今社会,竞争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的熏陶和成长环境造就了孩子们争强好胜的心理,他们的竞争观念是增强了,但是却不懂得竞

争,不善于竞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不理解什么是竞争。例如有孩子把竞争理解为“你死我活”

“残酷无情”

等认识上的偏差。另一方面是不懂得如何竞争,即在竞争的方式方法上存在问题,如文中的林林小朋友,为了不让好朋友超过自己,便欺骗朋友,故意说自己也不会做那道数学题,很明显,这属于不知道如何竞争,对自己没有信心的表现。

因此,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合作,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从小就培养孩子能够正视竞争、勇于竞争、善于竞争的勇气和能力。

3、家长疑问及专家支招:(1)如何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了解孩子竞争心理特点,及时发现不良问题倾向。

●帮助孩子正确理解竞争的含义。让孩子明白竞争不是一方消灭一方,而是自身与环境(对方)的共存。竞争对手永远都会存在,假如没有了竞争对手,自身的发展也就停止了。

●培养孩子正确的竞争意识,教育孩子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让孩子明白,无论是什么样的竞争,自身的实力是决定结果的最重要的因素,提醒孩子要凭借实力和能力去赶超对手,而不是通过“旁门左道”去战胜对手,让孩子在合作中学会竞争。

(2)怎样提高孩子的竞争能力?

●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确定恰当的奋斗目标。过高的目标既加重孩子的负担,又容易使他们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择手段”,形成恶性竞争;过低的目标则不利于培养孩子的意志力,有可能使他们变的不愿意去竞争,从而降低了对自身的要求。

●帮助孩子对成功和失败进行正确的归因。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孩子把成功和失败的原因都归因与自己的努力,接的自己可以控制,那么他在参与竞争时就会有更强的动机,有更强的进去心和好胜心,也更容易获得成功;反之,如果归因于伙伴,认为自己不能主宰,那么他很容易在竞争中放弃努力,也有可能为了竞争而打击同伴。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学会正确的归因,使他们有一个健康的竞争心态。

●帮孩子建立和谐、稳定的同伴关系。●让孩子学会在合作中竞争。

(3)如何消除孩子在竞争中的嫉妒心理,让孩子树立自信心?

在竞争中如果孩子不能正确对待对手,对待同伴的成功,就容易出现嫉妒心理。在儿童中,妒忌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孩子的嫉妒往往表现为疏远同伴,说对方坏话,不给对方任何帮助或便利,有意拆对方的台等。嫉妒不仅会破坏同伴关系,也会似的孩子变得冷漠、孤僻、敌对。因此,要认清嫉妒给孩子的危害,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让他们正确看待自己的竞争对手。家长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防微杜渐,及时疏导,让孩子远离嫉妒。如正确的评价孩子的成败,不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无原则的与其他孩子做比较等。

第二、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三、学习《游戏失败了》案例,结合专家课堂让家长明白该如何教会孩子学会合作。

四、课堂小结:

诗人萧伯纳说过:“你一个苹果,我一个苹果,我们两个相互交换苹果,那么每个人还是一个;如果你一个思想,我一个思想,我们两个交换思想,那么你有两个思想,我也有两个思想。”教会孩子合作与分享,在合作与分享中体会竞争的乐趣是我们家长应该努力去做到的。

五、布置作业:

跟孩子或孩子的同伴一起玩两人三足走或三人三足走的游戏,体会合作的重要和乐趣。可以让孩子写写自己的感受。

第三篇:《牵手两代》教案

第三讲 教育即培养习惯(一年级)

【教学目标】

让家长了解孩子爱磨蹭的习惯和不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形成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办法,帮助家长解决孩子做事磨蹭,注意力不集中的

毛病。

【教学重点】

让家长了解孩子上课爱做小动作习惯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

如何针对孩子上课爱做小动作形成的原因做到对症下药。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谈话法、教师讲述法

【教学过程】 导入谈话:

成功的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孩子小时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一个公式:早期教育花一公斤的气力=后期教育花一吨的气力。说明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与家长交流:您认为自己的孩子有哪些不良

习惯呢?教师小结:看来让家长们最头痛的就是:“孩子做事磨蹭”和“做事无法集中注意力。”

第一节

妈妈说我小磨蹭

一、老师可跟学生演绎教材上的情景对话,结束后询问家长,究竟怎样做才能帮孩子改掉磨蹭的习惯呢?与家长交流,让家长出谋划策。然后学习课本上家长的成功做法。教师总结:爱磨蹭的孩子现在是比较常见的,磨蹭已经是孩子在学习中比较常见的毛病了。这种现象的产生有一个形成过程,不是哪一天突然磨蹭的。这位家长的做法固然有效,但实际生活中,帮孩子改掉磨蹭的毛病并不能单靠这一个办法就能解决,我们需要找出孩子磨蹭的成因,再寻求相应的对策。

二、与家长一起学习专家讲堂55到59面,请家长发言总结出孩子在学习、生活中磨蹭的几种主要原因:(出示幻灯)

1、天生的慢性子。

2、缺乏时间观念,不知道如何叫“抓紧时间”。

3、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4、家长要求太严或包办太多。

5、竞争意识不强。

6、注意力容易转移。

教师总结:矫治磨蹭要对症下药。如第三种情况要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提高责任心上下功夫。第二种情况要在专时专用、提高学习效率上努力。在教育活动这部分,专家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孩子改正磨蹭的方法,请家长阅读后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一谈你想采用的方法。教师与家长共同总结出纠正孩子磨蹭的方法:(出示幻灯)

1、帮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

要想让孩子改变磨蹭的毛病,不能靠大嗓门,更不能打骂。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等方法帮助孩子认识时间,树立时间观念,让他们认识到是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家长还可以给孩子讲珍惜时间取得的成功的故事来激励孩子,还可以在墙上贴上名言警句提醒孩子。总之,通过各种途径让孩子认识到时间的价值,让孩子明白磨蹭会白白浪费许多时间。

2、让磨蹭付出代价。

孩子早晨起床磨蹭,家长急得不得了,又是嚷嚷,又是亲自给孩子系纽扣,可孩子却一点也不急。最后,家长还得赶紧骑车把孩子送到学校。其实,家长这种做法正是促成孩子磨蹭的原因之一。孩子会觉得,磨蹭点没关系,反正迟到不了,有爸爸妈妈呢。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当孩子磨蹭的时候,家长不要急,让孩子自己急。如果孩子迟到,老师肯定会问她迟到的原因。孩子挨了批评后,就会认识到磨蹭给自己带来的害处,第二天她就会自己加快速度。

3、增加计时性活动。

孩子磨蹭,不光在学习中表现出来,也反映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做作业磨蹭,穿衣、吃饭磨蹭。从孩子的实际表现出发,增加计时性活动是可行的方法。做某件事情,需要多长时间,事先设定,然后以最快速度保质保量地进行。孩子做事,家长为她计时,告诉并夸奖她今天比昨天又快了几分钟。这样,孩子会有很高的积极性。对于低 龄的孩子来说,如果家长跟孩子一起进行计时阅读、计时记忆、计时答题、计时劳动的小竞赛,会有更好的效果。

4、改善评价角度,少说“慢”。长期被说成“慢”,孩子会认为自己每次的学习时间都很漫长,自然而然地出现太多的“小插曲”:发呆、玩橡皮、上厕所、喝水等。在家里,家长要有意识地表扬她,并告诉她,你可以“快”起来,只要在学习的时候不做其他事情就可以了。如果孩子爱磨蹭是“手笨”造成的,父母就要想办法锻炼她的动手能力,帮助孩子提高动作的熟练和敏捷程度。父母可以与孩子玩一些小的竞技游戏,如比赛看谁穿衣服快,看谁洗澡快等。通过这些比赛,家长可以随时教给孩子穿衣、洗漱、收拾玩具等自我服务的技巧,教给孩子如何利用做事的先后顺序来提高效率、安排时间等。

5、利用“速度测定法”,感受“我可以快”。

记录单位时间里(如5分钟)能写多少个字,能做几道题目。然后算一算按这样的速度,做完所有的作业需要多长时间,结果肯定会使孩子惊讶:我能这么快完成呀!并且让她认识到“快得值得”。很快完成了学习任务,多出来的时间如何处理?许多父母会利用这些时间让孩子全面发展:增加练琴时间或者额外增加作业,反正不能闲、不能玩。孩子会觉得:还不如慢点好,反正越快任务越多。所以,你得让孩子感到“快得值得”,她才会去“快”。

6、任务适度,留有空闲。

孩子希望完成任务后就马上去玩,但许多父母却让他们接下来做其他练习,让他们看不到玩的曙光,所以孩子们就想出了磨蹭的招数。任务适度,保证孩子会加快速度。多激励,少催促。有些孩子做作业的确慢,但可能是作业的难度大,或者孩子已经养成了磨蹭的习惯,或者是智力有一定问题。如果是这些情况,父母越催,孩子越惊慌失措,反而更慢了。如果父母说:“你如果再快一点儿就更出色。”“如果考试时你更快一点儿,你可能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检查。”孩子受到正面的激励,就会在下次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快点儿。

教师小结:有些孩子的磨蹭行为还与爸爸妈妈平日里自身的行为有关,这些行为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此,希望家长们自我检查,为孩子做个榜样。

如何让孩子改掉“磨蹭”的坏习惯?

第四篇:牵手两代教案

牵手两代-----幸福路上

流河小学四年级

【教学目的】

1、针对初一孩子对新环境适应不良的表现,提出帮助家长解决此类问题的对策。

2、使家长进一步认识家教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不断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和水平。【教学重点】

使家长了解孩子适应不良心理的表现,帮助家长找出孩子对新环境适应不良的原因,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教学方法】

导入法,谈话交流法,总结讲授法。【教学过程】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全班51个学生感谢大家来参加这次家长课程的学习,感谢大家对我们学校工作的关注和对我的工作的支持。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已经成长为懂事的、有礼貌的有一定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中学生了。入学适应不良,是初中生常见的一种适应性障碍,尤其在初一新生中最为普遍。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和挫折,他们有的一时没有了精神支柱,甚至失去了信心,产生自我怀疑的消极情绪,变得心情抑郁;有的遇事难以自控,便采取种种激烈的方式来发泄。我们的孩子在这方面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今天这堂课我们将针对孩子这方面的问题,对症下药,力争帮助孩子解决这样的问题。

引出课题 《适应新环境------和孩子一同成长》

二、授课过程

(一)家长交流:初中生有哪些适应不良的心理表现?

结合孩子的表现观察孩子有哪些不良心理。教师总结:初中生适应不良的心理表现

1、紧张、焦虑 因为学习场所便了,同学便了,授课教师变了,住宿环境变了,初入学的学生难免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体验。适应力弱的同学有相当长时间会处在紧张、焦虑的状态中。

2、回避、退缩

内向、不善言谈、缺乏自信、没有安全感的学生在进入新环境后容易产生回避、退缩行为。

3、逞强、攻击

有一部分学生由于个性外向、性情急躁以及不安全的心理,在新环境下容易通过逞强、攻击的方式掩饰内心的脆弱。

4、敏感、多疑

因为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环境缺乏信赖感,从而表现的敏感、多疑。

5、寂寞、孤独

一些孩子刚入初中后由于没有知心的朋友,得不到教师的关心和关注会感到寂寞、孤独。

(二)初中生对新环境适应不良的原因

(1)环境变化是新生适应不良的直接原因 ①生活环境的变化

尤其是住宿生,有些同学甚至是首次单独离家,需要自己料理生活起居,遇到问题无法及时得到有经验的人的指导,无疑会增加学生的紧张感。

②人际环境的变化

同一年级的伙伴来自更大的范围,必须重新确立人际关系,重新组合朋友,这也是个新课题。

③学习环境的变化

学习内容和节奏的变化、学习要求的变化、学习氛围的变化以及学习方式的变化造成了孩子对学习环境的不适应。

(2)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是新生适应不良的内在因素 伴随生理的快速成长,心理活动的激烈、动荡,羞耻心和自尊感,初步的成人感,逐步增强的自尊心容易与教师和家长产生沟通障碍。情感和意志较为脆弱,较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支配。

(3)社会支持系统和社会期望的变化加剧了新生的适应不良问题

家长的不当教育,过分的期望值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造成孩 子适应出现问题。

(4)受关注程度下降造成心理落差是部分新生适应不良的直接原因

小学中的优秀学生、优秀班干部由于竞争对手的增加使他们失去了原来的优越地位,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会导致孩子抑郁、焦虑。

(三)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

家长交流:作为家长,怎样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初中生活,克服入学适应不良呢?

教师总结:克服不良心理的做法

1、及时进行心理调节

2、让孩子学会主动交往

3、帮助孩子调整学习动机

4、及时疏导孩子的不良情绪

5、让孩子学会自理、自立

6、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

四、家长交流

家长相互交流在教育孩子适应新环境方面的心得和经验,谈谈今后的具体做法。

五、小结

孩子对环境适应不良直接影响他的学习,作为家长要真正理解孩子,帮助孩子成人、成才,要经常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要多关心孩子。只要我们摆正心态,积极引导,相信孩子的问题会越来越少,也希望我们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越来越优秀。

六、家长作业

1、观察孩子有哪些适应不良的心理表现。

2、找出孩子对新环境适应不良的原因,并帮助孩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帮助孩子制定合适、合理的学习计划。

《牵手两代-亲子课程》

第二章做学习的主人——指导孩子学会学习

东盘中学

王恒旭

[教学目标]:

1、帮助家长掌握和提升分析学生学习中一些问题的能力。

2、帮助家长了解初一学生学习的特点和方法?

3、帮助家长明确初一学生在学习上需要做好那些适应?

4、指导家长如何有效地帮助孩子做学习的主人?

[教学重点]:引导家长客观冷静地分析孩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家长耐心科学有效的指导孩子做学习的主人。

[教学方法]:故事启迪 共同讨论 问题分析 总结归纳 专家课堂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首先欢迎你们的到来!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走进我们家长学校,来到家长课堂。今天,我们将要探讨的话题是:《牵手两代-亲子课程》初中第一册第二章《做学习的主人——指导孩子学会学习》。在讲课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二、故事切入:故事一

[学生小明]:小明满载着小学的回忆,步入了初中的大门.①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幻想,幻想着初中轻松愈快的学习生活,幻想着和蔼可亲的老师同学.但是好景不长,七门功课气势汹汹地“大军压境”,②繁重的作业量与小学相比更是有天壤之别。老师的授课方式和小学相比改变了很多,教学进度很快,课堂上改成了以记笔记为主的记忆性教学.小明往往是记的时候常常忘了听,听的时候又常忘了记,一节课下来就跟打了一场恶战一样累。

回到家本应该是放松一下了,可是作业又迎面扑来,还得奋笔疾书、挥汗如雨,有时候连古人的“头悬梁、锥刺股”的方法都得用上。但老师还是说,学习单单完 成作业是不够的,③预习是最重要的环节,不预习的话第二天的课就会听得很吃力。于是小明再硬着头皮预习,每天都要弄到很晚才能睡觉。第二天迷迷糊糊上学,又是满满当当的一天。

后来小明仔细观察,发现像他这样忙乱的同学并不多,有好多同学学得很轻松,在学校里神采奕奕的。就连他小学同学李阳现在也比他强了,原来他的成绩可一直没有小明好呀。细打听才恍然大悟:原来李阳上过小初衔接班,差不多第一学期的数学、语文、英语三大主科在入学前就已经学完了,而小明却痛痛快快地疯玩了一个暑假!于是小明越想越后悔,越想越恼怒,本来基础就差,这样一来我可就更完蛋了。本来还想凭自己的聪明,到初中后会摘掉落后生的帽子,却不料这“仗”还没打就先输了。哎,④灰心,丧气,感觉学习真没有什么意思。小明也知道爸爸妈妈着急,也不是不想学好,可他压根儿就不知道怎么学好啊![小明的家长]: 明明这孩子呀, ①从小就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让人操碎了心。原以为孩子进入初中后,会有所改变,他自己也向我们保证,只要小学毕业后的暑假能让他玩个够,他就会好好学习,可是结果呢?他完全忘记了他说过的话,根本不把学习当回事。我们做家长的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孩子哪有什么出路啊,这个不争气的,我们可怎么办哪? [家长讨论]:

1、各位家长您从上面这个故事里看到了什么问题?

2、如果您面对这样的问题,那么您怎么去解决这些题的? [案例分析]:

一、我们来分析小明的案例:①的这句话的背后有什么问题出现?说明小明事先就没有提前预习的意识和习惯.我们再看②课业量增加,课堂形式的改变.使没有预习和提前做适应的准备的小明措手不及.我们再看③事实证明了预习对初中学习的重要性.④这样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会使小明恶性循环,使本来想学习,上进的学生,因为方法和不能快速适应学习环境而厌学.二、我们来分析小明家长的案例: 这段话的背后说明, 这个家长自己都搞不清孩子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更不要说有效的指导方法了,在孩子走在十字路口的时候, 这位家长不仅没有很好的正确的呵护孩子的小学到初中的适当转型,反而不负责任的给孩子扣上了“从小就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的帽子和更多的责备.真想问问这位妈妈,难道您从小就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吗?您操心的结果就是包办了孩子的一切,剥夺了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故事二 : 不要轻易给孩子转学

家长:我的孩子刚上初中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提出来要转学.你可是不知道啊,我为了能到这所学校读书,我们费了好大的劲,花了好大一笔钱,哪能说转就转呀?可是,孩子说,如果我们在一个月内不给他转学,他就再也不上学了,你说我可怎么办? [家长讨论]:1.各位家长你能给这位家长出出主意吗?

2.分析一下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分析总结]: 在这个案例中,主要问题是出在孩子学习目的不明确.我们不难看出孩子在要挟家长,这个孩子属于违拗类型的孩子.那么这种违拗的性格脾气是从哪儿来的?天生就有的吗?当然不是的,大家都知道”人之出,性本善”,那么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出来的,特别是在孩子反抗期的时候,没有正确的对待孩子提出的不合理的要求和条件时,孩子养成的坏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孩子的脾气会更大,同样提出的要求也会让家长更棘手的.我们就这个案例来分析,本来孩子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可是家长和孩子都习惯了条件的交换,使孩子错误的误认为他的学习是给家长老师学的,所以出现了今天的问题.所以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清醒了,孩子身上毕竟承载着父母和祖国的希望,而孩子的成长就这么几年的功夫,一旦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时机,想弥补就很难了!所以天下的父母一定要理性地教育孩子,不要剥夺孩子自己成长的机会,更不能代替包办孩子成长,每一个孩子都应该为自己的成长负责.故事三

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名次

一个初中女生很痛苦的在日记中诉说自己的担忧:“我从小到大,爸爸妈妈就一直强调,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考上好的大学,只有考上好的大学将来才能有好的出路,所以,我一直很看重我的学习名次.每次考试后名次一旦下降,心里就发慌的不行.分班考试我考了年级前十名,但是刚刚过去的单元考试,我在班级里名次就下降了三名,年级下降了十七名,我很担心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我会考得更惨,那我非崩溃不可.怎么办?怎么办?谁能告诉我怎么才能保证名次不下降啊??”.[家长讨论]:1.案例中出现的问题说明了什么? 2.谁能告诉她怎么才能保证名次不下降啊? [分析总结]: 我们不难看出这个女同学走入了学习目的误区,对学习的真正目的并不明确.家长的片面的引导使孩子从心理和精神上受到压抑,致使孩子错误认 为只要名次好考上名牌大学就有了保证.这种强化心理意识,使孩子很难承受的了学习中的挫折.还会因承受不了这种失败而导致惶恐和抑郁.从而会影响到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我们也经常在一些媒体上看到,一些著名学府的学生,几乎每年都有走上自毁灭亡的道路的.可见,一个人有没有好的出路并不是非要考上什么名牌大学,而是在于她有没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的自我认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名次,而是为了更好的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三.结合讨论,教师归纳、总结

从以上三个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着很多共同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了解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初一学生学习的特点与方法

初中是孩子由小学向高中过渡的时期,也是学生的身心发展由少年期向青春期的过渡期,既是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最佳时期,又是为今后发展创造条件的重要时期,帮助孩子有效地进行学习、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会使他一生受益无穷。但是,我们必须了解初中的学习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表现出以下明显的差异: 1.学习内容逐步深化,学科知识逐步系统化。

学科增加,内容加深,课业量加大.从小学直观性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识变得更完整更系统了.所有学科的设置又都是初中学生所必要文化素质的积累.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不同于小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而是更注重传授知识的严密性和注重学生思维方式、思维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2、学习成绩分化日趋激烈。

由于个体的差异性,使得初中生的学习成绩波动很大,出现了极大的分化.因此在小学的尖子生进入初中领先的地位减少;相反,小学成绩平平的由于适应能力强,学习方法得当,却成为冒尖者.而那些依赖性强,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则越来越吃力,学习便成了负担,从而致使学习成绩分化日趋激烈。3.学习中的自主能力越来越重要。

对初中生的指导更侧重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意志品质的培养.进入初中以后,学生在学习上的独立性逐步增强,同时独立思考的能力也相对增强.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减少对学习的直接帮助.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自学能力的强弱往往直接地决定了孩子的成绩.7 4.学习的自觉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并存。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在校依靠老师的安排,在家依赖家长的督促,带有明显的依赖性和被动性.对于初中生来说自觉性和主动性相对增强.但是由于个体的差异,许多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还不能够持久,所以家长还是不能过早的放手.总之,初中生还处在学习的自觉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并存的年龄,家长要注意帮助孩子排除干扰,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兴趣,明确的学习目标,使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以巩固。

(二)、初一学生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适应?

根据以上我们分析的初中生的学习特点,那么,我们家长应该指导孩子做好哪些方面的适应?初一新生要想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适应。1.学习方法、思路不同,需要全新的适应练习。

(1).初一的前半年是初中学习的起跑线。一门课如果上来你学的好,就会感兴趣,老师也会重视你,自然而然今后这门课的学习就会轻松很多,所以,课堂上的知识虽然简单,但也不要掉以轻心。应该找一些有点难度的题目,开拓思路,锻炼自己思维,为初二初三奠定基础.(2).培养系统的做题技巧。初中是学生锻炼头脑、学习技巧、形成做题方法、做题思路的最重要的时期!好的做题方法积累会对学生今后以至高中的学习起到至为重要的作用!

(3).养成刻苦钻研问题的习惯。到了初中,大家都面临一个新的学习内容,不能遇到困难就放弃,而是利用刻苦的意志坚持了下来,就会占得先机,成绩自然就会越来越好。

(4).锻炼抽象的思维能力。初中的学习不同于小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它需要有较强的发散性思维。很多孩子在小学阶段就只喜欢直线式的做题方法,平日里一看到拐弯抹角的题目就尤为头痛,甚至知难而退了!这就说明孩子对抽象思维还是很不适应的,而这恰恰是初中学习的要点!

2.老师的讲授方法不同,管理方式也不同,需要适应老师。

(1).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遇到新困难,要学会自我调节,多跟老师、父母沟通。(2).不会的东西要及早向老师请教,及早解决,不欠账,不断努力,持之以恒。3.班级之间、同学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需要适应压力。

进入初中以后,因为有升学的压力, 班级之间、同学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无形有形地带来了压力.家长应该指导孩子树立要想取得好成绩,就要经历困难和挫折的思想.面对各种压力,躲避只能使自己变得更懦弱,解决困难的能力越来越差.所以,保持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不在困难面前低头,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四.[专家课堂]指导家长有效的帮助孩子学会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指导孩子学会学习,做学习的主人,可帮助孩子进行人生规划,制定初中三年的总目标,再制定初一的小目标,再制定本学期的子目标,做到有计划,有目标的学习.以下的学习方法体系,我称它为“成功八步”。第一步:制定计划

要学习好,首先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用以指导自己学习.古人说的好: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其次是定学习目标,设定的目标要恰当、明确、具体.恰当就是不能过高或过低.高了无法实现,容易丧失信心;低了,无需努力就达到了,不利于进步.明确就是便于检查和对照.具体就是每一个细节.第二步:课前自学

课前自学和预习是学生取得高效率学习成绩的基础,也是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有效途径.如果没有新课前自学和预习,上新课的时候就心中无数不得要领,就不能够轻松驾驭课堂,往往会力不从心.第三步:专心上课

上课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关键环节,养成专心上课的习惯,是学习的重要保证.第四步:及时复习

课后及时复习能加深和巩固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系统地掌握新知识已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第五步:独立作业

作业本身就是对新学知识的巩固和训练.独立完成作业是学生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自觉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的过程.如果抓好以上几个环节,独立完成作业是不成问题的.9 第六步:解决疑难

疑难问题是在学习过程中新旧知识的冲突和对新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的不牢固形成的.解决疑难问题就要查清问题及时解决,避免对下一个知识的学习受到影响.第七步:系统小结

对学习系统小结是学生通过积极地独立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例如:要在本章节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主,笔记、作业、有关学习资料进行。抓住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进一步的巩固并检查学习计划的进度情况,并制定下一环节的学习计划,这样持之以恒、循序渐进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就不愁学习不好!第八步:课外学习

支持和鼓励孩子积极参加课外学习。课外学习是学生课内学习的拓展和外延,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加深巩固课内知识,而且能满足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升和培养学生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激发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

五、课后作业

1.您的孩子的长处(兴趣、爱好、特长)是什么?在什么事情(学习环节、学习科目、某个生活事件和某项工作等)上他(她)最有思路、最有办法、最能胜任?

2.升入初中后他(她)的主要长进是什么?包括思想观念、知识能力、行为习惯及学习工作等方面的长进。取得长进的经验是什么?

3.这段时间他(她)的主要问题(过失)是什么?改变它的初步思路和方法是什么?

4.您的孩子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是什么?他(她)将来想获得什么成就?有什么价值?

六、课堂总结语

各位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是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做家长的只要能冷静的分析和思考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且不断的学习正确科学的教育方法,我们的孩子总是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的。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参与,下一家长课堂的内容是:初中一年级《第三章一个篱笆三个桩---帮助孩子学会交往》,欢迎各位家长准时到来!谢谢大家!再见!

第五篇:《牵手两代——家长课程》第三册教案

《牵手两代——家长课程》第三册教案 各位家长:

上午好!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探讨的是《牵手两代——家长课程》第三册《慢慢走,欣赏孩子呦!》的教材内容。这册书紧扣三年级段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结合现代家庭教育现状,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从促进孩子德、智、体、个性等全面发展的角度,用自然而富有觉悟的心灵对白、真实情景下的心灵对话、美好而耐人寻味的亲子教育故事、典型的教育案例分析和点评,自然提示并深入解决在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是家长朋友及众位读者不可多得的家庭教育指导丛书。

本册教材共分为八讲:即《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强化孩子的自我管理》、《帮助孩子在阅读中成长》、《增强孩子的劳动意识》、《孩子的成长需要自信》、《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教会孩子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孩子需要欣赏》。

第一讲 《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这一部分的设置主要是针对孩子由二年级升入三年级后,课程增多了,加了英语和科学、品德与社会三门课程,需要重点记忆的东西多了,孩子可能会在一时间内感觉有些慌乱,有点力不从心,因此,教材安排了两部分内容,一、做不完的作业,烦。

二、我的学习有点难。

一、做不完的作业,烦

教学目的:找到孩子认为作业多的症结并对症下药。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案例导学法、互动交流谈话法。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帮助家长找到孩子认为作业多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纠正孩子的心理定向。教学过程:

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计

如,(一)阅读教育故事

首先引导家长阅读教材中的教育故事并展开讨论,评价学习故事中这位“爸爸”的做法:在发现孩子抱怨作业多时没有一味的着急上火,更没有去指责孩子,而是非常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通过了解同学和老师,理智地寻找孩子之所以出现这种消极心理情绪的原因。并和老师达成共识,制定解决方案,由老师负责孩子在校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完成课堂作业,整理学习用品和做好值日等,家长负责培养孩子专心完成作业的习惯,并督促他加快生活节奏,提高学习和做事的效率。然后由家长朋友各抒己见,述说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在这一方面遇到的困惑。

(二)走进专家课堂

和家长朋友一起通过学习教材,从理论和实践中了解孩子抱怨作业多的原因,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作业的确多,这就需要家长在感情上要顺应孩子,并适时的给予安慰和同情,同时,家长要帮助孩子正确看待,以免产生抵触情绪。二是作业并不是很多,只是个别孩子感觉多。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则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认真分析并寻找孩子认为作业多的原因。大体说来有这样三方面的原因:孩子有厌学情绪,效率低,学习上吃力。找到孩子抱怨的原因后就要对症下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了。家长朋友一定要关注孩子积极和孩子沟通,切忌用指责和大道理把孩子的抱怨堵回去,让孩子的不满情绪得到宣泄,心情趋于平静,从而寻找到又快又好完成作业的有效途径。

专家建议:

(关于家长)

1、让孩子分阶段完成作业,保证孩子劳逸结合。

2、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孩子树立榜样。

(关于孩子)

1、书桌摆放整齐,不放与学习无关的器物。

2、不要边学边玩,更不要边学边吃。

3、把作业当作考试,抓紧每一分钟。

4、进行专项训练,提高思考和书写速度。

(三)交流总结。

教师针对家长的困惑和专家的建议进行总结。

(四)作业:

和孩子做一次心灵沟通,了解孩子升入三年级后对于作业的真实感受,和孩子一起努力。

二、我的学习有点难

教学目的:帮助家长寻找孩子认为学习困难的原因并帮助其克服难关,进入轻松学习状态。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案例导学法、讲述法、互动交流谈话法。教学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孩子进入轻松学习的状态 教学过程:可分为以下环节

(一)阅读教育故事,达成心理共识。

教材中为我们安排了一个教育故事,故事中的妈妈在发现孩子学习困难后,积极帮助孩子寻找原因。她采取的做法是带孩子拜访成绩优异的孩子,寻求好的学习方法。如课前的预习,课中的专心听讲,回答问题积极,课后的及时复习,以及学科“不会本”的建立都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好方法。

(二)倾听同伴呼声,共谋解决方案 教师可以针对教材中提供的教育故事,请班级内在这一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学生家长谈谈他们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是如何引导的,介绍他们的先进经验。然后教师加以总结,共同进入第三环节。

(三)走进专家课堂,聆听专家教诲。

在专家课堂里,除以上方法外,还给我们指出,要培养孩子养成自学的好习惯。同时,提醒家长朋友要注意以下方面

1、不要让作业挤掉了孩子玩的时间。

2、明确成功标准,让孩子真切地看到自己的进步。

3、多肯定和鼓励孩子,维护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4、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帮助孩子端正学习动机。

5、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能力。

6、及时与老师沟通,尽量取得老师的帮助。

(四)教师总结,与家长取得共识。

在家长朋友从理论上找到如何帮助孩子进入轻松学习状态的基本方法后,教师加以总结,并与家长达成共识,从在家和在校两方面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孩子愉悦学习,轻松学习。

(五)作业

了解孩子的学科学习特点,分析孩子在学科学习上的喜恶,和孩子做一次畅谈,并在生活中做好引导、疏导。

下载牵手两代课程《第一章幼儿感觉运动能力的培养》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牵手两代课程《第一章幼儿感觉运动能力的培养》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牵手两代家长课程教案(5篇可选)

    牵手两代家长课程教案:“三岁—发现自我的年龄” 【教学目的】 1、帮助家长认识三岁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2、解释孩子在三岁发现自我年龄这一阶段......

    牵手两代家长课程四年级教案

    《孩子的问题 教育的契机》 ——《牵手两代——家长课程》培训班讲义小学段第四册 【开场白】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非常有幸借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交流有关家庭教育的话题......

    《牵手两代》家长课程一年级教案

    《牵手两代》家长课程一年级教案 为人父母,哪个不望子成龙?靠自己的无私付出和精心抚育,早日把儿女培养成人,成就一番事业,是每一位家长的心愿。但是这个看似简单的目标,实施起来......

    二年级牵手两代家长课程教案[定稿]

    家长课程教案 第一讲、事物皆有正反面、心态亦分正与偏 第二讲、自古娇儿无孝子、溺爱后患悔不及 第三讲、恩爱慈爱家之幸、人和家和万事兴 过程: 一、提出课题:事物皆有正反......

    《牵手两代》家长课程一年级教案

    《牵手两代》家长课程一年级教案 第五讲 让孩子自主发展 一、导入 给家长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国内某高校的一位的大学生,是家中的独子,从小备受宠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甚至上了大......

    牵手两代课程授课总结

    牵手两代课程授课总结赵仕小学“牵手两代”家长学校开课活动总结 为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努力构建和谐家庭、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 联系,形成学校......

    一年级牵手两代家长课程

    第五讲 让孩子自主发展 【教学目的】 生活中经常看见有的家长送孩子上学,替孩子背书包,有的家长甚至替孩子检查书本、文具有无带全,诸如此类的行为都极易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有......

    六年级牵手两代家长课程

    第二讲 接纳自己完善自己 【教学内容】 1.我要是外向就好了 2.我为什么不漂亮 【教材分析】 通过学习《我要是外向就好了》和《我为什么不漂亮》,指引家长正确了解内向和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