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年度十佳全科医生吴浩勇于实践创新服务模式
解放思想锐意改革的努力开拓者
“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更快、更多、更方便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这是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浩常常说的话。
吴浩,2010年被任命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上任后,吴浩带领领导班子认真进行调研,提出了“以学科建设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以科研教学提升社区卫生服务品质、以管理铸造社区卫生服务品牌、以服务赢得社区百姓信任”的发展理念,从制度建设抓起,从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着手,引进优秀人才,开展学科建设,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全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
2015年,中心全年门诊量达42万人次、业务收入13亿元,人均门诊量达到三级医院同等水平,基本实现了方庄地区70%的签约居民首诊在基层。方庄社区卫生服务踏上了全面健康发展的高速路,各项业务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普遍赞誉,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
注重质量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的科学管理者
“服务质量是社n211生服务发展的根基,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只有注重内涵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吴浩提出,要把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成受到社区居民信赖、社会广泛认可的品牌中心就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
在吴浩的带领下,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完善制度建设,通过各部门协商研讨重新修订了《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度汇编》,持续改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不断加大对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力度,奖惩分明,提高职工优质服务的积极性。2010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之年。作为北京市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试点单位,在丰台区“片儿医”工作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内涵,率先在全国探索家庭医生式服务签约和与三级医院双向转诊分级诊疗模式,为北京乃至全国医改提供了基层样板。2013年中心进行全科医学规范化诊疗流程再造,利用信息化手段大力推行家庭医生式服务签约和预约就诊服务,落实家庭医生式服务内涵建设。
为适应科技进步、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吴浩领导方庄社区中心紧密结合社区工作的实际需要,凝练社区卫生服务学科方向,打造学科团队,构筑学科基地。中心依托高校,以社区教学基地有效运行为主导,逐步提升师资队伍的医疗及教学能力,完善各学科梯队建设,培养了一支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有影响力的医教研学术团队。
坦坦荡荡爱岗敬业的无私奉献者
“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这是吴浩的座右铭。作为一个管理型专家,吴浩并没有放松自身的提高与进步,而是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创新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模式。成功的甘霖,是由艰苦奋斗的汗水酿成的。没有人能够计算出吴浩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他几乎没有什么个人爱好,工作就是他生活的全部,无论是午餐时间、出差途中,只要有同事在身边,他谈话的主题就离不开工作,只要是一个人,他就离不开书。对知识的广泛涉猎、对政策的深入研究使他对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在社区卫生服务及全科医学方向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吴浩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理念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及学术界人士广泛认同,他从来没有固守着自己取得的成绩,而是以宽广的胸怀将多年来总结的社区卫生服务经验积极与同行分享。他积极探索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新模式、新方法,使方庄社区卫生服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曾多次接受国内外代表团参观及境内外主流媒体采访。2011年4月25,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曾亲临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视察工作,对中心的发展理念和工作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2013年6月17日,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安顺等领导的陪同下,莅临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研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刘延东副总理说:“如果全国的社区医院都像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话,那老百姓看病就太方便了。
第二篇:全科医生制度
全科医生制度
(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有关负责人员领导下和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门诊、巡诊、出诊、家庭病床、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等工作。
(二)经常深入社区居民住户,及时了解掌握社区人口动态、居民健康状况,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多种形式卫生服务,满足群众基本卫生需求。
(三)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对病人进行体格检查和相应辅助检查,并提出诊断和制定治疗、康复方案,负责病人的治疗,指导、帮助其康复。
(四)进行急、重、危病人的现场抢救,并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确定病人的转诊,应按要求书写病历摘要,记录处理情况,协助转诊。
(五)认真、及时完成有关医疗文件书写。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亲自操作或指导护士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
(六)开展流行病、传染病的预防、监测与处理。开展社区妇女保健、儿童保健与老年保健。开展健康教育与心理卫生咨询。
(七)建立家庭卫生保健合同制及家庭病床,主动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八)参加在职全科医学学习和社区专项技术服务培训,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技能。
(九)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各项登记、统计、分析总结工作,完善社区卫生服务。
第三篇:我国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分析
我国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分析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正式引入全科医学:1989年首都医科大学成立了国内首家全科医学培训机构—全科医生培训中心;1989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全科医学学术会议,促进了全科医学概念在中国医学界的传播,为全科医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但从根本上说,全科医学在中国仍是一项新事物,历史较短。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以5年制本科为主体的医学教育,自1988年开始试办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近年来又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随着社区卫生服务在我国的兴起,我国也在积极探索全科医生培养模式,但是由于目前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全科医生培养体系,以至于全科医生培养的形式及内容、年限等还未制定出一个标准模式。
1.全科医生培养的现状和问题
1.1 全科医生培养的数量不足质量低下
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执行者,全科医生通常被大家誉为“健康的看门人”。按国际上每名全科医生服务5000居民的低限标准,我国5亿多城市人口需16万多名全科医生,但目前我国全科医生不到4000人,尚不足低限标准的4%。据卫生部基妇司提供的资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师的构成以大专及中专学历为主,分别占41%和49%,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师职称构成:高级职称占12%,中级职称占39%,初级职称占47%,无职称占2%,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技术水平偏低,缺乏服务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尚难以适应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要[8]。
1.2 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我国已基本改变了卫生人力资源短缺的状况,现有医生总数151.4万人,每10万人口约有医生116名,但乡村卫生人力资源短缺和城市卫生人力资源过剩仍然并存。社区医生特别是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人员的数量相对不足,这种状况严重地影响了广大农民就医的可及性。
1.3 全科医生培养工作滞后
自卫生部发布《关于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等一系列办法和规范以来,我国的全科医生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9]。截至2002年底,全国有
近1.4万人参加了全科医生岗位培训,1000多人通过了全国全科医师资格考试。然而,在全科医生培养取得一定进展的同时,也反映出一系列问题,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技术水平低;大专院校对全科医生的培养,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满足不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要求;继续教育及规范化培训涉及的师资、经费、基地等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由于没有完善职称、福利待遇等政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缺乏有效的吸引力,优秀卫生技术人才“下不去、留不住”,全科医学人才不足成为制约社区卫生服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1.4 还没有建立全科医生“守门人”制度
20世纪70年代,我国建立的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在开展初级卫生保健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市街道卫生院和农村卫生室的“赤脚医生”作为最基层的卫生服务提供者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20多年来的经济改革使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70%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占30%人口的城市,尤其是优秀医师主要集中在二、三级大医院。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慢性病的增加和医学模式的转变,迫切需要加强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培养大量合格的全科医生和建立全科医生的“守门人”机制。由于体制的不健全,各级医院职责不清,没有建立有效的转诊机制,加之城乡社区医生的素质影响,在初级卫生保健中还没有真正发挥全科医生的“守门人”作用,大医院看小病,医院与社区争病人,对本来就缺乏的卫生资源造成新的浪费。
第四篇:国外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分析
国外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分析
1.美国家庭医生培养模式
在美国,全科医生又称“家庭医生”,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团体的健康维护者,能提供健康咨询、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等长期服务,并对慢性病人和康复期病人进行主动追踪观察,能处理病人85%-90%的健康问题。
1.1 全科医生的工作程序
美国全科医生占全国医生总数的60%,卫生业务量占一半以上。一个全科医生一般签约3000个左右社区成员,签约成员和全科医生的关系密切,成员有任何疾病一般都会首先咨询自己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对签约成员全程服务,如有必要,可以邀请专科医生会诊,但最后如何诊治则由全科医生而非专科医生决定。
1.2 全科医生的培养
美国的医学专业学生,必定具有本科学位,医学院教育没有专业方向,再经过四年学习,毕业后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要经过一年的实习医生培训才能参加行医资格考试。后再进行至少两年各科室培训实习,才能参加全科医生职业医师资格考试,加起来,美国全科医生培养,从上大学算起,至少需要11年。
1.3 全科医生的再教育
美国每年都要对全科医生进行深入的专科训练,以提高全科医生的整体素质。训练项目主要是提高操作技能和丰富专业知识,使全科医生可以在社区治疗更多的疾病,减少转诊。为了鼓励新医师加入到全科医生队伍,美国对全科医生的经济收入和福利也在逐年提高。
2.英国全科医生培养模式
2.1 全科医生的概况
目前,英国共有4万多名全科医生,平均每名全科医生服务1600个居民。全科医生是国家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其承担的社区卫生服务内容包括:初级医疗保健、健康促进、健康宣传、慢性病管理、免疫、麻醉等,其服务的范围要大于美国。
2.2 全科医生的培养
在英国,要成为全科医生,至少需要经过9年的医学教育培训。首先要经过至少5年医学院校的学习,毕业后经过一年临床实践就可以向英国医学会申请注册成为医生,注册医生中大约有48%最终成为全科医生,注册医生至少还需经过3年临床培训,一部分时间在医院临床实践,另一部分在有教学经验的高年资全科医生诊所学习,最后要通过皇家全科医生学院考试。澳大利亚全科医生培养模式
3.1 全科医生的现状
澳大利亚的全科医生是提供国家医疗卫生服务的主力军。澳大利亚每10万人口现有105名医生,其中全科医生就占70名,截止1997年,澳大利亚全科医生占医生总数的43.6%。他们作为私人医生存在,通常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工作,也有被聘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而单独开业的全科医生较少。全科医生是医疗保健的“守门人”,其职责主要是提供基本医疗保健、咨询和转诊等。
3.2 全科医生的培养
澳大利亚的全科医生培养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5年制的医学院本科学习,也有部分澳大利亚的医学院校招收其他专业毕业生再培训4~6年,在这几年学习中是不分专业的,学生将会学习一些临床医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第二个阶段是住院医师的培训,培训时间为3年,第一年主要在综合性大医院进行临床培训,第二、三年主要在社区全科医疗机构中接受培训和工作,对将在农村工作的全科医生还必须增加一年产科和麻醉专业培训,学生在完成3年的住院医师培训并且能通过执业医师注册考试者才可以注册行医;第三阶段是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凡注册行医人员必须终身的接受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并且要定期接受各自专业学会的评估和审核。由此可见,澳大利亚的全科医生分为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定向教育三个阶段来完成,全科医生的培养模式具备严谨化、全面化、规范化、科学化。.小结
社区卫生事业发展最好的英国,综合国力最强的美国,城市及农村人口与我国相似的澳大利亚,都是通过继续教育即通过对医学院校的毕业生进行若干年的全科医生培训,再考取资格证的形式来培养全科医生的。在国外,全科医学培训
己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以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及继续医学教育为主要形式的全科医学培训体系。
国外全科医生培养体系的成熟为我国培养全科医生提供了有效借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对全科医生的认识,加大宣传全科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政府加强对全科医生培养的投资力度,提高全科医生的社会地位和薪资待遇;改革现行的教育体制,发挥高等医学院校在全科医生培养方面的优势作用;重视对全科医生的继续教育,健全全科医生培训体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也要加强自身建设,培养一批高质量的全科医生队伍。
第五篇:儿科全科医生培训模式研究论文
在儿科轮转期间实行“导师制”,由临床经验丰富,带教能力强,责任心高的的副主任医师来负责每一名全科医生。这种一对一的指导模式,使带教老师能更好的帮助和指导学员在轮转期间的工作、学习,保证学员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有利于提高学员的整体素质。通过严格的管理和考核保证学员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并掌握一定的儿科相关知识和技能,不使培训流于形式。为保证培训质量,还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被选派参加主管部门组织的全科医生师资培训班的骨干医生在全科范围举办专题讲座或召开经验交流会,让更多医师了解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知识,不断提高带教水平[2]。带教老师在掌握一定的全科医学基础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按照全科医生的临床培养目标和带教要求,应用全科医疗临床思维模式在诊断和治疗中指导全科医生。
规范诊治常见病和多发病
针对全科医生的儿科教学,应包括不同年龄小儿主要卫生问题及社区保健,社区儿童疾病的综合管理等。学员在短期内进一步提高处理社区儿童常见健康问题的医疗技术,掌握正确的逻辑思维方法,其中,一般急诊急救技术、常见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及初级治疗与预防技术是重点培训内容。
1强化基本技能培训:全面、系统、正确的采集病史,系统、规范地进行体格及精神检查,规范书写病历的能力是医生最基本的技能要求,是得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信息来源。学员应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亲自操作,规范和强化此项技能。现代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是以患者为的中心,患者的感受受到重视,要求临床医生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2扩展思维,善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是全科医生教学培训的重点,当发现一种临床症状时,能够从多系统多视角去考虑、分析、鉴别,同时还要考虑患者心理和社会因素,逐渐建立起全科医疗的临床思维。例如:某一患儿出现呕吐、腹痛或皮疹等症状,不能单一考虑小儿内科疾患,扩展临床思维,考虑与儿科相关的其他疾病,如急腹症、传染性疾病等,予以鉴别并及时处理,以免误诊或耽误病情。
3正确选择辅助检查项目:检验项目是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必不可少的辅助检查项目之一,是指导医生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学员通过培训要学会正确选择相关检验项目和对检验结果进行正确分析的能力。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影像学信息更是医生诊断和鉴别诊断所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学员通过儿科相关科室轮转,如影像科、电诊科等,学会或提高在心电图、X线、CT、MRI等检查结果的分析技能,熟练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4合理用药:带教老师应按照严格的临床路径,规范诊疗患者。指导学员用药前正确阅读和使用药品说明书,不仅掌握药物的适应证,还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配伍禁忌,必要时应向家属交代可能出现的反应,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医患矛盾。近年来,滥用抗生素的使用问题备受关注以来,输中药制剂的患儿逐渐增多。因有些中药成分比较复杂,其所含蛋白质或生物大分子作为过敏原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率高,故输液时勿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特别是过敏体质的患儿更应该慎用[3]。还有,喘息患儿输氨茶碱时会出现烦躁、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严重可出现惊厥等,需严格掌握指证,输液时速度应缓慢,同时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因病情需要使用特殊药物时,应向家属明确交代可能的风险,经签字同意后方可使用。
正确评估病情,及时转诊
学员通过脱水、抽搐、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休克等重症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治疗转归的学习,掌握正确评估患儿病情的思路,如腹泻病、急性喉炎等疾病。初期虽然不严重,但时刻考虑其并发症的发生,需及时向家属交代病情及可能出现的后果,同时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使患儿争取在病情进入不可逆阶段之前能够在综合医院得到综合治疗,否则重度脱水伴有血压下降,进入休克失代偿期或喉炎加重出现极重度呼吸困难时,抢救成功率就很低了。对于新生儿,需正确评估高危儿,如有高胆红素血症风险的患儿,需积极查找原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干预,以免病情进一步加重和遗留胆红素脑病、脑瘫等后遗症的发生。因此,儿科专科医生带教时,应充分考虑社区的需求,帮助全科医生识别危急重患儿危险程度,熟练掌握转诊指标,准确有效地进行转诊。这些培训对确保基层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提高危重患儿存活率,减少后遗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积极开展儿科特色教学—儿童保健教学
目前,很多基层单位在儿童保健方面,关注范围过窄,不注重发育和行为问题。因此,充分利用综合医院儿童保健专业的优势,在培训期间,让学员了解影响儿童发育和行为的因素,认识各类儿童时期的发育和行为问题和疾病状态下的儿童行为,参与评估、提供并指导使用一些简单的筛查表格等,帮助受训者在以后工作中拓宽思路。此外,把儿童的躯体和心理行为统一起来,也有助于全科医生筛查出社区中有行为偏离或异常的儿童,尤其是有高危围产因素的婴幼儿,使其尽早地接受专科检查评估,并协助家属找出一些家庭、学校、社会等影响因素[5]。
加强继续教育
积极参加继续教育项目,让学员了解国内外儿科疾病诊断和治疗上的最新进展及循证医疗结果,以保证对新知识和技能的更新,特别是《儿科高级生命支持》培训项目是不可缺少的培训项目之一。全科医生是社区第一线医疗服务的提供者,难免遇到突发公共卫生医疗事件的发生,需掌握紧急处理或院前急救的基础知识和技术,但接受全科医生培训的学员主要来自具有一定临床工作经验,但知识面较窄、基础欠扎实的社区医生和缺乏临床经验的医学院校毕业生。他们缺乏最新的心肺复苏(CPR)知识,有的仍沿用目前认为是错误的CPR方法。因此,通过学习最新的CPR理念和方法,使他们对CPR有统一的认识,规范具体的实施措施,从而在临床上正确实施CPR,改善心肺骤停患儿的预后,使危重病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抢救。
建立专科医生和全科医生的交流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成为医学教育不可缺少的有益平台。我们科室承担的《儿科学》课程是省精品课程,学校的精品课程网站常年对外开放。在对外开放的《儿科学》精品课程网站里,开辟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交流的专栏,定期上传医院举办的“科内讲座”课件、儿科疾病诊治的最新研究进展等资料,做到资源共享,有利于全科医生的知识更新和提高。另外,综合医院定期免费举办由全科医生参加的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及时解决全科医生在日常工作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全科医生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才能培养出基层卫生事业急需的实用型人才。在综合医院全科医生培训过程中,将医院内系统性轮训和儿科特色培训相结合,认真带教、严格考核,有效发挥临床教学优势,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全科医生,使他们真正成为看病防病的“多面手”,居民健康“守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