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英语教学目标的叙写
高中英语教学目标的叙写
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或标准,也就是教学活动后学生行为和特征的预期变化,这些变化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Mager从三方面阐述了教学目标的重要性:(1)教学目标是教师选择和设计教学材料、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基础;(2)教学目标可以检验教学效果是否达成;(3)教学目标给学生提供了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教学目标作为教学设计的先行军,在教学设计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导学、导教和导评价的作用。因此很多教学者都认为教学目标是构成一堂好课的第一要素,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然而在平时的听课、评课、说课活动中,有些教师却对教学目标的设计不够重视,在教案中省略了对教学目标的描述,直接描述教学过程;有的教师把“目的”当作“目标”,导致目标过于笼统、宽泛,甚至流于形式;有的老师任意降低或拔高目标。
这些问题和偏差给实际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的误导性。
二、教学目标叙写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研究大量教学实例和反思多年教学实践,笔者发现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叙写和设计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教学目标的界定不清楚 关于教学目标的英文表述有三种:Goals,Aims,Objectives。
但这三种表述却有着明显的区别。施良方、崔允漷认为Goals和Aims指的是目的,Objectives才指目标。他们指出,Objective一词原意是流水线上生产出的产品,把这个词引入教育领域,体现出用预期达到的教育结果支配教育行动的思想。
因此,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在具体情景下学生行为变化的结果,是用“学生学会了什么”的说法来表示的,通常是策略性的,是可观察、可明确界说、可测量、可评价的,而且还有时间、情景等条件限制,是目的的具体化。
而“目的”一词含义往往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等同,通常指某一社会或国家为实现教育目的,在教学领域给教师提出一种概括性的总体要求,因此它是一种应然状态的理想,一种方向、指针,而且还隐含着有可能无法实现的意思,时间跨度也比较长。
陈坚林则认为,Goals指的是笼统而远大的目标,是最终的大目标;Aims是要达到的远期目标,如在一定时期教会学生听、说、读、写四项英语语言技能等;objectives指的是中短期目标,比Aims更为直接和具体。
还有学者把Goals和Aims称为大目标,把Objectives称为小目标。从上述界定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按照层级划分,Goals是一级目标,是最大的目标或终极教育目标;Aims是二级目标,确切的讲是“目的”,是以教师为出发点的,更多体现的是教师的主观意向。Teaching aims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传统的教学目的。Objectives是三级目标,是以学生为出发点,是具体的课堂学习目标。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所确定的目标当属此种。在语言课堂教学中,Objectives又可细化为语言行为目标(behavioral objectives)、语言技能目标(skills-based objectivities)、语言内容目标(content-based objectives)、语言水平目标(proficiency-based objectives)、语言任务目标(task-based,problem-based,student-centered objectives)以及社会文化目标(culture learning objectives)。
教学目标主体错位 【教学内容】 人教版高中英语Module 2 Unit4 Wildlife Protection的Warming-up和Reading 【教学目标】 Help the Ss to get to know how to help wildlife and cultivate the students’ awareness of protecting wildlife.Train the Ss’ learning strategies, such as skimming and scanning.Get students to learn and use different ways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分析】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预期描述,是以学生为目标主体的,而不是教师。
判断教学有没有效果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所以,我们在关注教学目标时常见的help,train,get…to learn等描述都是不符合新课标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新理念的,取而代之的应该是“Students will be able to…”等课时教学目标描述,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真正指导课堂教学围绕学生进行。
教学目标描述不明确、不具体,形同虚设 【教学内容】人教版高中英语Module 4 Unit3 A Taste of English Humor的Reading 【教学目标】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Learn and master the useful words and phrases.Improve the reading ability.Learn to keep an optimistic attitude to life and foster sense of humor.〔分析〕目标1)的描述过于模糊和宽泛。一节课或一个单元中出现的新单词和新的词组往往较多,教师要列出要求学生掌握的具体词汇和短语,否则学生会因目标词汇过多而产生畏惧心理。目标2)提到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学生无法在短短的一堂课上可以学到或者说培养起来的。
这些都是一些虚设目标,没有可操作性,缺乏可评价性。三维目标不完全,忽视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等目标 【教学内容】人教版高中英语Module1 Unit 4 Earthquakes的Warming-up和Reading 【教学目标】 A.Knowledge aims: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learn the following useful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is passage: shake, rise, smelly, burst, injure, destroy, useless, shock, rescue, electricity, disaster, organize, bury, shelter, right away, at an end, lie in ruins, be trapped under sth, a great number of.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understand basic knowledge about natural disasters.B.Ability aims: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learn different reading skills.教学的三维目标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对教材知识与能力方面的目标考虑周到,却往往忽略制定情感目标(也称德育目标)。
然而,高中英语课本具有大量内容、思想丰富的阅读材料,它们对学生的情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该将这些显示出来。
因此,上述教案可以补充下列内容。
C.Emotional Aims: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know damages earthquakes bring about and the ways to reduce losses of earthquakes.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know how to protect themselves and help others in earthquakes and learn to never get discouraged in face of disasters.英语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 结合我国的教育教学实际,《英语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分为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内容。英语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前,要注重挖掘每个单元的编写意图,在深入分析和把握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的基础上,依据教材中的单元教学目标以及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科学地确定具体的多维度教学目标。根据Mager,教师在撰写教学目标时要把握ABCD原则: A---Audience(行为主体),一般而言就是学生,如: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B---Behavior(行为动词):对学生的行为、动作或者做事的结果的预设,这种行为或结果必须是可以观察或者听到的。在叙写教学目标时,我们可以参照《标准》里课程目标不同方面、不同级别所用的行为动词,如理解、抓住、听懂、提取、表达、列举、预测等;也可以参考布鲁姆等人提出的认知、情感、运动技能等领域目标分类所用的行为动词来叙写教学目标,如define, describe, identify, know, label, list, match, name, outline, recall, recognize, select, state, comprehend, convert, defend, distinguish, estimate, explain, extend, generalize, give examples等。C---Condition(行为条件):在何种条件下学生做事或开展活动,如:after debating,given a specific instrument等。D---Degree(表现程度):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生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根据ABCD原则,笔者在上人教版高中英语Module1 Unit 5 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阅读部分时,教学目标描述如下: Learning objectives: After this class,(1)most students can learn the key words and phrases by heart: e.g.period, advise…on, continue, be worried about, out of work, as a matter of fact, put in prison, equal by guessing, reading them and making sentences with them.(2)60% of the students can describe a loved or great person with the order of time, using 5-6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e passage after learning it.(e.g.their father, mother, former teacher or former classmate whom he/she thinks great).(3)students can make a list of the qualities to be a great person using at least five adjectives;meanwhile, it is hoped that learning the passage can arouse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to study hard and try to become a good or great person like Mandela.从目标(1)来看,教师要求学生学完本篇文章后,要记住具体哪几个词和词组,这是知识目标,但同时也明确要求学生通过上下文猜词、朗读并用它们进行造句活动等,这是学习策略。目标(3)要求学生至少列出5个形容词,来说明一个伟人所应具备的品质,同时希望学生通过学习本文能更努力学习,争取成为一名有作为或像纳尔逊·曼德拉那样的伟人。这里既有技能目标又有情感目标,教师将知识、技能、情感、策略等几个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目标很明确,学生也非常容易接受。同时,还可以看出本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预期描述,而不是以教师为目标的行为主体进行描述。从目标(2)来看,要求60%的学生学完课文后能较流畅地用文中所学的5-6个词或词组按时间顺序描述一位自己所爱的人或认为是伟大的人,可以描述父母亲、原来的老师或同学等。在描述该目标时,教师注意到用四个方面来进行叙写。即“60%的学生”是教学对象;“学完课文后”为行为条件;“较流畅地”为程度;“描述…” 为学生行为。这样的教学目标可向学生转达有关教师期望的具体信息,可以为教师保持教学活动的方向提供线索,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教师的期望相一致,又便于评价教学效果。
四、小结 总之,教学目标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是评价教学效果的直接依据,是学生学习的具体指向。合理、准确地确定教学目标是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就难以实现高效的英语教学,也难以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叙写方法不是唯一的,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作适当调整。但无论怎样调整,教师在设计和叙写教学目标时,要把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知识、技能、情感、策略和文化五个方面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并且要符合新英语课程的语言学习观和语言教学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
第二篇:目标叙写文档
常用的教学目标分析,阐明的方法及编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1.常用的教学目标分析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对教学目标的分析与教学内容的分析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通常情况下,在确定了一门学科的总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我们需要硇定为完成总目标所必须的单元学习内容或学习模块。在确定了单元学习内容或学习模块的基础上,我们又需要进一步确定每一单元或模块的单元学习目标以及确定达到单元学习目标所需的知识点。因此,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分析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很难以线性的方式将它们截然分开。因此,以下介绍的1L种方法既可用于目标分析,也可用于学习内容的分析。它们是归类分祈法、层级分拆法、信息加工分析法和解释结构棋型法(lSM分析法)。
归类分析法主要用干分析言语信息类学习内容.言语信息本身不存在逻辑层级或程序,所以,只需直接对达成目标所需的信息进行分析。对言语信息进行分析的最有效的手段是确定信息的主要类别。如一个国家的省、市名称可以按地理区域的划分来归类人体外表各部位的名称可以由上向下,按头、颈、躯干、上肢、下肢分类等。确定分类方法后,可用图示或列提纲的方式,把需要学习的知识归纳成若干方面,从而确定教学内容的范围。
层级分析法是用来揭示教学目标所要求掌握的从属技能的一种内容分析方法.是一个逆向分析的过程。比如从已确定的教学目标开始考虑,要求学习者获得教学目标规定的能力.他们必须具有哪些次一级的从属能力?而要培养这些次一级的从属能力,又需具备哪些再次一级的从属能力?依此类推。可见,在层级分析中,各层次的知识点具有不同的难度等级——越是在底层的知识点,难度等级越低(越容易);越是在上层的,难度越大。
信息加工分析法由加涅提出.是将教学目标要求的心理操作过程揭示出来的一种内容分析方法。这种心理操作过程及其所涉及的能力构成了教学内容。信息加工分析不仅能将内隐的心理操作过程显示出来.也适用于描述或记录外显的动作技能的操作过程。
解释结构模型法(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筒称ISM分析法)是用于分析 和揭示复杂关系结构的有效方法.它可将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复杂、零乱关系分解成清淅的多级递阶的结构形式。当分析的各级教学目标不具有简单的分类学特征,或者其中的概念从属关系不太明确.也不属于某个操作过程或某个问题求解过程时.要想通过上面所述的几种方法直接求出各级教学目标之间的形成关系是很困难的,这时就要使用ISM分析法。这种分析方法包括以下三个操作步骤:①抽取知识元素——确定教学子目标;②确定各个子目标之间的直接关系,做出目标矩阵;利用目标矩阵求出教学目标形成关系图。2.常用的教学目标阐明的方法(1)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阐明方法
以研究行为目标著名的马杰(Robert Mager)强调应该以具体明确的方式说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能做什么。用马杰自己的话说,“假如你对要去的目的地清楚的话,那么你很可能会抵达另一个地点,而且不知道自己走错了路”。在l962年出版的(程序教学目标的编写》这本经典著作中,马杰提出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应包括三个基本要素(行为、条件、标准)的观点。在教学设计的实践中,有的教育研究者认为有必要在马杰的三要素的基础上,加上对教学对象的描述,这样,一个规范的学习目标就包括四个要素。为了便于记忆,我们把编写学习目标的基本要素简称为ABCD模式: A——对象(Audience):阐明教学对象。
B——行为(Behavior):说通过学习以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行为的变化)。C——条件(Condition):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D——标准(Degree)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即达到所要求行为的程度)。
从ABCD模式出发.在认知领域.教学目标的阐明相应地包括了对象的表述、行为的表述、条件的表述、标准的表述等方面,同时在实际操作中也要兼顾外显行为变化和心理过程变 化.弥补行为目标得不足。
ABCD目标编写对于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的编写是合适的。但对于情感领域的教学,编写? 具有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特点的学习目标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情感目标还需要通过思想意识的 外在表现来描述。(2)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阐明方法
培养学习者的某些态度.使他们树立某种观念、养成某种良好的习惯、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等,都是情感学习的目标,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情感领域教学目标的阐明要通过思想意识的外在表现来进行描述。艾思纳(E.W.Eisner)提出了表现性目标。例如,教学目标 是“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态度”,由于“热爱集体”的态度难以直接评价、判断,所以,必 须列举几方面的具体行为,通过对这些行为的现察,来判断学生是否“热爱集体”。例如: ①积键参加集体织织的各项活;
②主动参加教室的卫生工作;
⑤准时参加有关会议;④积极承担班委会布置的任务;⑤支持有利于集体利益的建议;⑥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3.数学目标分析与编写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具体的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编写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目标的整体性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教学目标是一个系统,它由教学目的决定,包括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三个层次。通过逐层具体化,这个教学目标系统构成一个上下贯通、有机联系的完 整体系。对于一线的教师而言,通常要分析、阐述的是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目标,即课时目标。在设计课时目标时.必须牢牢把握住教学总目标和学抖教学目标,还要以单元目标为依据,保证教学目标的整体性。
(2)教学目标的灵活性
由干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着差异,因此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教师要真钻研,在教材中区分出哪些是最低限的大纲材料,哪些是基本的材料,哪些是加深的材料,然后制定出灵活而富有弹性的,适合更多学生的课堂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教学目标本身有一定的层次关系,例如在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中,从识记开始,经过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到评价,这六个目标就是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关系。在设计和阐明教学目标时,婴注意这一层次性,并准确地进行分析和描述。
第三篇: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目标叙写
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目标叙写
[摘要]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叙写是新课程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的界定,清楚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掌握科学的教学目标叙写方式,突出教学行为主体,体现新课程的语言学习观和语言教学观,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新课程;英语教学;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对实现英语课程总体目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目前基础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们在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叙写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 以近年国内部分中学(高中)英语教学观摩课堂教学设计(以下简称“观摩课”)中教学目标叙写为例对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叙写进行探讨,分析教学目标叙写存在的 问题,并依据新课程所体现语言学习观和语言教学观的教学目标叙写提出一些建议。
一、教学目标叙写存在的问题
笔者随机选取了参加观摩课的31位高中优秀英语教师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进行统计分析,这些教师来自全国各地,而且都是省市级优秀教师,他们的教学设计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和示范性。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的界定不清楚
从总体叙写情况来看,用来描述教学目标的术语有:Teaching aims(14人),Aim(1人),Teaching purposes(1人),Teaching goals(3人),Overall teaching goals(1人),Objectives(3人),Teaching objectives(2人),教学目标(2人),无目标部分(4人)(因这几个人没有目标描述,在以后的分析中不把他们统计在内)。尽管教师们用了不同 的术语,但从所描述的内容和方式看,近80%的教师所描述的目标趋于一致。绝大多数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界定还不清楚,对上述几个表示目标、目的的词的真正内 涵还不清楚。
(二)学生的主体性没有突出
在27个有教学目标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以教师作为行为主体的有 21个,把教师和学生合在一起的有2个,以学生为主体的仅有4个。教师大体用以下相同的方式来叙写教学目标,如:To develop the students' ability of„„;To improve thestudents'„„ability;To help the students„„。从这些例证我们清楚地看出这些教学目标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可能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活动中安排的学生 活动会多一些。但潜意识中还是摆脱不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
(三)教学目标表述过于笼统、空洞,缺乏可操作性
这些教师在教学目标叙写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教学目标表述过于笼统、空洞,缺乏可操作性。如前文所述,大多数的教师用“To develop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reading To improve the students'speaking ability
To help the students acquire infor-mation through reading and listening”等形式以及诸如“cultivate, enable, train, build up, equip, en-courage, enhance ”等动词来表述教学目标。这些表述形式以及所用动词非常抽象,模糊,无法去测量其效果。这些目标是整个基础英语教学阶段的目标,一节课内是很难实现的,而 且这些目标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目标,可以适用于任何课型。因此,我们认为这些目标形同虚设。
(四)过分强调宏观的语言技能。忽略了语言知识目标
《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语言教学观之一就是强调知识与技能相结合。在《标准》中,知识和技能既是语言教学的内容,也是语言教学的目标。但在上述教师的教学目标当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教师都没有对具体语言教学目标进行描述。这似乎是观摩课的一个基本特征,可能教师在平时授课时并非如此,但 这样一来就会影响到整体的课堂教学效果。有的教师一节课内学生的活动非常多,但由于没有明确的语言目标,教师既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语言输入,也没有对学 生的语言输出质量给予指导和把关。表面上课堂气氛活跃,但最终课堂教学效益却大打折扣。
教学目标叙写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 几点。一是教师们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传统教学观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教师在备课时要确定教学目的。教师的潜意识中还是关注“我在这节课要干什么”“我要 教给学生什么”。二是缺乏对《标准》认真研读和充分理解,没有领悟《标准》中的语言学习观和语言教学观。三是缺少教学目标叙写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 法。
二、教学目标叙写的基本原则
确定和叙写教学目标的基本原则是:主体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第一,学生主体性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是指教学目标要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的中心地位。教师在设计目标时要考虑学生学到什么、学会什么,而不是我要教什么。
第二,综合性原则。这里的综合性就是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考虑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教学目标要涉及知识与技能、语言目标与非语言目标、过程与结果的各个方面。
第三,系统性原则。教学目标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从系统论的角度整体上把握,不能孤立地就课时而设计课时目标,而是要“学科课程目标、学段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逐层具体化,上下贯通,相互关联。这样才能明确每一个目标在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四,可操作 性原则。所谓可操作性,就是要求我们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必须明确、具体、可操作,即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把教学目标具体化;同 时还要求正确理解和把握学习水平要求,准确选择和使用行为动词。要熟悉各学习目标水平以及相应的行为动词,使用意义比较单一的行为动词,力求目标的陈述明 确具体,可以观察、测量和操作,最大限度地克服教学目标的陈述模棱两可现象。
三、教学目标叙写的方式
关于教学目标的英 文表述有三种:Goals,Aims,Objectives。但这三种表述却有着明显的区别。施良方、崔允漷认为Coals和Aims指的是目 的,Objec-fives才指目标。他们指出,Objective一词原意是流水线上生产出的产品,把这个词引入教育领域,体现出用预期达到的教育结果 支配教育行动的思想。因此,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在具体情景下学生行为变化的结果,是用“学生学会了什么”的说法来表示的,通常是策略性的,是可观察、可明 确界说、可测量、可评价的,而且还有时间、情景等条件限制,是目的的具体化。而“耳的”一词含义往往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等同,通常指某一社会或国家为实现 教育目的,在教学领域给教师提出一种概括性的总体要求,因此它是一种应然状态的理想,一种方向、指针,而且还隐含着有可能无法实现的意思,时间跨度也比较 长。陈坚林则认为Goals指的是笼统而远大的目标,是最终的大目标。Aims是要达到的远期目标,如在一定时期教会学生听、说、读、写四项英语语言技能 等。objectives指的是中短期目标,比Aims更为直接和具体。还有学者把Goals和Aims称为大目标,把Objectives称为小目标。从上述界定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按照层级划分,Goals是一级目标,是最大的目标或终极教育目标。Aims是二级目标,确切的讲是“目的”,是以教师为出 发点的,更多体现的是教师的主观意向。Teaching aims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传统的教学目的。Objectives是三级目标,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具体的课堂学习目标。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所确定的目标 当属此种。在语言课堂教学中,Objectives又可细化为语言行为目标(behavioral objectives)、语言技能目标(skills-based objectivities)、语言内容目标(content-based objectives)、语言_水平目标(proficiency-based objectives)、语言任务目标(task-besed,problem-besed,student-centeredobjectives)以 及社会文化目标(culture learning objec-fives)。
根据布鲁姆、马杰等的教学目标分类,完整的课堂教学目标一 般包含四个要素:行为主体(Audi-ence)、行为动词(Behavior)、行为条件(condition)和表现程度(Degree),简称 ABCD式。在具体叙写英语教学目标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用objectives(learning objectives)替代aims,teaching aims,teaching goals,teaching objec-fives。
像Teaching aims,teaching goals,teaching ob-jectives之类的词,不管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主体都是教师。英美国家的课程教案里我们很难找到类似teaching aims之类的术语,描述课堂目标时几乎都使用objectives。因此在描述目标时,合适的、贴近意思的词应该是 objectives(learning objectives)。objectives还可再分为behavioral objectives,skill ob-jectivities,content objectives,proficiency objectives,culture objectives等,我们认为在叙写目标时可以细分,也可不再细分,根据需要在目标里涵盖相关方面就可以了。
第二,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也不可以将二者混在一起。
规范的写法应该是:
Objectives:
Students will:
1)hare opinions„
2)Learn about changes„
3)Prepare estimated budgets„
4)Research the actual costs„
第三,行为动词要细化,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不能是模糊、抽象、不可测的。
在叙写教学目标时,我们可以参照《标准》里课程目标不同方面不同级别所用的行为动词,如理解、抓住、听懂、提取、表达、列举、预测等;也可以参考布鲁姆 等人提出的认知、情感、运动技能等领域目标分类所用的行为动词来叙写教学目标,如de-fine, describe, identify, know, label, list, match,name, outline, recall, recognize, select, state,comprehend, convert, defend, distinguish, estimate,explain, extend, generalize, give examples等。
第四,要有必要的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行为条件是 指影响学生残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如:“根据地图”“看完全文后”等。教师对条件表述有四种类型:一是允许不允许使用手册与辅助手段;二是提 供信息或提示;三是时间限制;四是完成行为的情景。表现程度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生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四、教学目标叙写范例
以上是有关英语教学目标设计理论的研究和设计要求,笔者下面以人教版新课标高一必修(Ⅱ)Unit2“The Olympic Games”为例,提供教学目标设计的范例,供读者参考。
Learning objectives:
At the end of this lesson, 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1)use the vocabulary of sports to describe the world-famous sports games.2)tell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ancient and modem Olympic Games.3)re-tell in his/her own words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Olympic Games with the help of some key words.4)understand what the Olympic spirit is.5)have a rough idea of the genre of the interview.从该范例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目标涉及到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等,明确具体,操作性强,在课内可以实现,在课后可以测量和评价,因此具有较强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是评价教学效果的直接依据,是学生学习的具体指向。但人的发展的高层次目标在本质上具有不可预测性,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 目标的叙写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内容做适当的调整。但无论怎样调整,教学目标一定要符合新英语课程的语言学习观和语言教学观,符合学生 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程晓堂,龚亚夫.《英语课程标准》的理论基础[J].课程·教材·教法,2005(3):66-71.[2]施良方,崔允漷.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38-143.[3]陈坚林.现代英语教学组织与管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78-80.[4]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61.
第四篇:教学目标叙写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上午好!感谢教研室为我们大家提供的这个共同学习的机会,我也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教学目标叙写事宜。一.教学目标叙写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或标准,也就是教学活动后学生行为和特征的预期变化。这些变化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具有可观测性。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及归宿,它又具有导向、调控、激励、评价等诸多功能,规限着课堂教学的运作。正是由于教学目标的这些功能,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显得十分关键。而目标虚设或目标错位都会导致课堂教学活动的无序、随意,有时会造成低效甚至负效。目标虚设等同于目标缺省,而没有目标的教学是不可想象的教学;目标错位就是标准误导,由此导向、调控的教学,其结果也是偏离方向的。
由此可见,教学目标的叙写是多么的至关重要。教学目标叙写方式的变化,会让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做到目中有人、关注学生,使一切教学活动都基于促进学生学习而展开,课堂有效教学的实现也会因此具有明确的标准与依据。二.教学目标叙写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三维目标曲解。
有些老师认为新课标要求不是三维目标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一个维度一个目标,这也是三个目标啦?这是一个理解上的误区,三维目标指的是一个目标的三个维度,不是三个目标,更不是三件事。如果把三维目标整合在一起,它的表述应该是“在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之下,通过什么样的过程,以何种方法,获得何种知识技能,塑造何种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个结果,不是说教,不是过程,过程和方法是习得的目标但也是过程,知识与技能也应该是学习的结果,是生成的。这样的教学目标本身已经很清楚地指明了教学不是以宣讲、说教和灌输的方式来实施,如果那样施教,势必会将知识、方法、态度割裂开来,而那样的做法恰好是新课标要求中要避免的、摒弃的不良教学方法。
2.教学目标主体错位。
新课程背景下,学习行为已经不再是教师作为主体,而是学生作为学习行为的主体,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所以教学目标的设定就应该体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例如,在以往的教学目标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通常以教师作为行为主体,有的是把教师和学生合在一起,极少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大致用以下相同的方式来叙写教学目标,如To develop the students’ ability of„;To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To help the students„即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比较多地关注到学生的学习,但是通过教学目标我们还是能够很清晰地看到教师还是把自己作为学习行为的主体,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现在我们已经逐渐在改变这种状况,绝大部分教师教学目标的设定已经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To know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o learn som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related to „;To learn how to „。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
3.教学目标太宽泛。
我们制定的教学目标常常是抽象概念而不具有可操作性。为了提高课堂的效率,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明确具体。准确选择和使用行为动词,要熟悉学习目标水平及相应的行为动词,使用意义比较单一的行为动词。如理解、懂得、体会、欣赏等这些词语是描述内部心理过程的动词,本身就无法检测观察。所以,我们在设置目标的时候要尽可能设想到怎么去落实操作,尽量使用行为动词,而且行为动词要细化,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不能是模糊、抽象、不可测的。举例说明:有个目标这样写道:品味朴素而含有深长意味的语言,体会作者的微妙心境。这条目标的核心思想是想表明“品味语言和体会作者心境”但是这两个化简后的目标都是动宾短语,只描述了行为,对实现程度没有量化。也就是说有几个概念还没有澄清——例如品味语言,什么是品味?怎样品味?品味到什么程度?这是一个无法清晰描述的和无法量化的概念,那么这个所谓的目标该如何判断它是实现了还是没实现呢?类似的例子还有如“整体感知、感受、体会等等,由此我们可以用一些可检测的行为动词比如说出、背诵、列举、复述、整理、归纳、总结等来叙写我们的教学目标。三.怎样进行教学目标的叙写
1.依据课程标准
学科“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知识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明确了课程性质、地位与作用,确定了课程目标、内容、评价建议等,他理所当然应成为拟定教学目标的基本理论依据。同时课程课标中都相应的写明了本学科的课程目标和单元内容目标,他们是课时目标需要看的上位目标,应该据此制定课时目标。一方面,我们编制的所有目标不应当超标,另一方面,全部目标的合成,也不能低于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理解本节内容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2.设计理念
教师的教学理念直接决定了教学目标制订的方向。教师要通过日常教育理论及英语课标的学习,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这是制订教学目标的前提和条件。在设计教学理念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灵活处理教材,有机进行整合,让教材为教学服务。但整合教材要注意课时的层次性,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少到多的原则,注意授课内容的整体性和完整性。(2)要体现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在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注重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科学系统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能力,注重学法渗透,让学生有意识地体会如何“学会学习”,形成自己的科学学习方法,真正迈入学习英语的大门。(3)注重学生自身价值的发展,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生命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是与教师在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交流,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挖掘自身的内在潜力。教师的着重点是在“育人”,而不是单一的传授。这样的课堂是师生共同学习与探究知识、智慧展示与能力发展,情景交融与人性养育的殿堂。
3.依据教学内容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钻研教材。我们制订教学目标,很重要的一个维度,就是要努力研究编者的逻辑起点。一篇文本选入教材,它便不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整个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外研版教材以模块为单位整合话题,我们需要明确模块在整个教材中所起的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以旧引新,新旧交替,达到学生熟练运用语言的目的。
4.依据学生实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对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学习能力必须予以充分考虑,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年级甚至不同的班级学生在认知水平、思维特点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要充分考虑到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的确定不能过高或过低。目标过高会打击学生学习的信心,目标过低则不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具体教学目标的制定
(1)教学目标叙写的主要类型:新课程提倡采用行为目标的形式陈述教学目标,有两种描述类型:
一种是采用结果型目标的方式,即明确告诉学生通过本课学习后应达到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主要应用于“知识与技能”维度,也可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我们在课堂目标叙写的过程中多采用此种方式。例如:在外研版七年级上册Are you getting ready for Spring Festival?中我们可以叙写教学目标之一为:依据现在进行时结构描述自己的同桌或者朋友正在做的事情。
另一种是采用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即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与体验,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这种方式指向的是无需结果化的或难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也可用于“过程与方法”维度。因为能力或情感是内化于学习者自身的,并不一定通过外显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对于这类目标我们通过描述外在行为来描述学习者的内在变化。如“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这一目标比较内隐,不好观察和评价。我们可以通过描述外在的行为的方式来体现这一目标:因此此目标我们可以重新叙写为:在小组交流中能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2)目标叙写需要注意的四要素:根据布鲁姆、马杰等对教学目标的分类,完整的课堂教学目标一般包含四个要素:行为主体(Audience)、行为动词(Behavior)、行为条件(Condition)和表现程度(Degree),简称ABCD式: A---Audience(行为主体),一般而言就是学生,在叙写教学目标时从学生角度出发,如: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B---Behavior(行为动词):主要是对学生的行为、动作或者做事的结果的预设,这种行为或结果必须要细化,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不能是模糊、抽象、不可测的。如说出、背诵、列举、复述、整理、归纳、总结等等。C---Condition(行为条件):即在何种条件下学生做事或开展活动。行为条件一般包括环境、设备、时间、信息以及同学或老师等有关因素。对行为条件的表述有四种类型:一是允许或不允许使用词典与辅助工具,如“可以(或不可以)使用英语词典”;二是提供相关信息或提示;三是时间的限制,如“在 5 分钟内,能做完 „„” ;四是完成行为的情景,如“在课堂讨论时,能叙述 „„ 要点”。
D---Degree(表现程度):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生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例如在八年级下册Module3unit2 We haven’t found life on other planets yet.中目标之一表述为“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学生至少能记住包含现在完成时的5个句子”等。表述中的状语部分,便是限定了目标水平的表现程度,以便检测。
根据ABCD原则,在外研版八年级下册Module1unit2 I feel nervous when I speak Chinese.阅读部分时,我所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阅读电子邮件的文本材料,结合上下文猜词,朗读并记住glasses, jeans, nervous, fair, pretty, proud, be proud of, stranger, message, hobby, at school, mark等词汇,并用它们进行造句活动。
2.找出文本中描写外貌和感受的句子,大声、重复朗读它们并能背诵出来。3.依据文本中描写外貌与感受的句子,口头或笔头描述自己同桌或朋友的外貌与感受。四.总结 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根本,是需要花大力气去研究的,甚至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来研究都是不过分的。教学目标设计的核心在于对国家课程标准的理解,对教材特点的分析,对学情特点的把握。课标是确定的,教材是熟悉的,学情是变化的,所以即便是针对相同的教材,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学目标并非一成不变,是需要设计的。教师应不断地研究教学内容,了解教学对象,科学地设置,正确、规范地叙写教学目标,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以上就是我对教学目标叙写所表达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希望各位领导老师能多多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第五篇:《蜀道难》目标叙写
《蜀道难》目标叙写
课程目标
3.引导学生走进古代的文学世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6.把握诗词中的意象,感悟其意境,理解诗词中抒发的感情。
目标分解:
1.引导学生走进古代诗歌的世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提高审美鉴赏能力。2.指导学生理清诗歌思路,把握诗词中的意象,品味诗歌语言,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想象夸张的艺术特色,初步掌握诗歌常用的艺术手法。4.背诵诗歌。
目标叙写:
1.引导学生走进古代诗歌的世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提高审美鉴赏能力。2.指导学生理清诗歌思路,把握诗词中的意象,品味诗歌语言,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想象夸张的艺术特色,初步掌握诗歌常用的艺术手法。4.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和难点: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文本研习,品读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由唐诗的文学地位谈到李白的诗歌的艺术风格,引入本课教学。二.回顾李白生平和作品特点。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先世隋时因罪徙西域。他生于安西都护府之碎叶城,约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之青莲乡。李白自青年时,即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均及贺知章推荐,曾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即遭谗去职。安史之乱发生,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被牵累,长流夜郎,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殁当涂。李白性格豪迈,向往于建立功业,对唐玄宗后期权贵当国,政治腐化,深为不满。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文学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为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诗歌,现存900多首,诗集有《李太白集》。三.研习品读第一层: 1.词义点拨:
①危:高。②于:比。③何:多么。④当:挡。⑤钩连:沟通相连。⑥回:使动用法,使……回转;回旋。⑦度:越过。
诗歌的语言受押韵及平仄限制,词序有所颠倒,让学生指出哪些地方是颠倒的,应如何顺句。2.段落解读:
(1)“噫吁嚱……难于上青天” 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势。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这是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也显示了感叹的强烈。“噫吁嚱”是惊异之辞。“危”“高”,一义重出,极言蜀道高峻。“乎”“哉”,皆可有延长音。“蜀道之难”,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2)“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一层写蜀道来历,当用叙述调读。“蚕丛”四句说秦蜀两地长期隔绝,无路可通;“西当”两句说“太白鸟道”,意即无人能攀越——这些,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应当读得轻而平缓。最后两句为正意所在,应着意加以渲染,如同亲眼见到那怵目惊心的场面,表明蜀道的开通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
这一层紧承上文,写蜀道的高峻,含虽有道而人难行之意,当用咏叹调诵读。“上有”二句从不同角度展示蜀道的概貌,要读得慢些,使听者产生视线移动的感觉,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冲波逆折”二语上。“黄鹤”二句,有徒唤奈何之情,读后可稍作停顿,为下文蓄势。最后四句近似特写专叙人在青泥岭上行走的情形,读时须有身历其境的设想,“百步九折”“扪参历井”二语可重读,速度不宜快,至“仰胁息”作一顿,再读末句并作较长停顿。四.研习品读第二层: 1.词语点拨:
①但:只。②从:跟随。③凋:使动用法,使……凋谢。④去:离。⑤盈:满。⑥倚:靠。⑦湍:急流。⑧砯:拟声词。2.段落解读:
(1)“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
诗题下未注明送何人入蜀,所以这里的“问君”无妨假定实有其人,可以读得亲切一些。将行而问“何时还”,已有不可行之意,重音要落在“不可攀”三字上,当用劝说的语气读。以下四句借鸟声渲染旅途中悲凉凄清的氛围,读时要放低声调,有干里孤身之感,至“愁空山”徐徐而上。然后用感喟的语调读主旨句,至“凋朱颜”略作一顿,以示意犹未尽。(2)“连峰去天不盈尺……胡为乎来哉!”
仍是说不可行,但内容加深了一层,因为说的是蜀道的险恶。前四句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读时须设想这是旅游者攀援于“连峰”“绝壁”之上置身于“飞湍瀑流”之间,要使听者感到惊心动魄。读后可作稍长停顿,再用“其险也如此”缓缓收住。末句是诗人借用蜀人的口气,对历险而来的游者深表叹息——“胡为乎来哉”不是询问,当用降调读,暗含“何苦而来”之意。五.研习品读第三段: 1.词语点拨:
①夫:人。②当:挡。③匪:同非。④朝……,夕……:互文见义。⑤虽:虽然。⑥长:深深。2.段落解读:
“剑阁峥嵘而崔嵬……化为狼与豺。”
读第一句当突然振起,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一夫”两句应读得顿挫有力,表明剑阁有易守难攻的特点。但重点是最后两句,这是告诫西游的人:剑阁既为蜀之门户,形势又如此险要,自然易生军事叛乱,决不可以久居蜀地。(2)“朝避猛虎……不如早还家”
开头四句直承上文,写蜀地军事叛乱中的残酷景象。全用四字句,节奏短而有力,读时当两字一顿,有惨绝人寰之意。稍作停顿后,改用诚恳劝说语气读最后两句。(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是全诗的结束语。主旨句第二次出现,要读得缓慢些,有深沉的慨叹意。“侧身西望”后稍作停顿,再用渐慢渐弱的声调读“长咨嗟”三字,若有余音,以发人深思。六.再次朗读全文。七.分析诗歌艺术特色: 1.善用反复:
文中三次反复“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每出现一次就给读者带拉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2.丰富而神奇的想象:
文中所想象的蜀地与其山峦、山路的情形使人觉得怵目惊心,毛骨悚然,大有见蜀山而回转之意。
3.夸张到极至的技巧:
(学生寻找出诗歌中的夸张语句,谈出感受)4.多样的诗歌意境:
为了表达主观感受与目的的需要,诗歌中构织不同的意境:高峻、宏伟、神奇、凄清、恐怖等各种意境均有描绘,而这些意境又统统表现一个“难”字。5.神秘的传说:
“五丁开山”“太阳神回车”“子规哀啼”等传说的出现,使全诗笼罩一种神秘气氛,也从另一个角度表现出了一个“难”字。八.分析文章的主旨与情感:
教师列出“寓意三说”(见教师用书),学生讨论。
共识:胡震亨的说法。“蜀地不可去,不可居”是其表达的要义。九.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