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地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体会
在地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体会
肇东市跃进中学 张春影 肇东教师培训
5班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随着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确实可以发挥越来越优越的优势,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在我的实际教学中,结合我的初中地理教学经验,我发现在地理学科的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多媒体,可以大大提高地理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1.信息技术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大大节省了备课的效率,同时教师也可以充分发挥并且整合教学资源,为课堂注入新鲜的资源。
2.多媒体技术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包括影音,视频,课件,各种图片素材,丰富了课堂的形式,使得教学内容充满了立体感,学生可以多方位地接受知识,使知识变得生动,喜闻乐见的内容让学生学习更主动。
3.信息技术使教学评价更具系统化,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对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统一的记录和统计,能够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监督。
在信息技术应用中,我的信息应用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我要努力学习有用的多媒体技术,为地理教学注入新鲜的氧气和活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做一名与时俱进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第二篇:浅谈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地理教学
摘 要: 在《国家教育技术标准》中明确指出:课程与技术应用的整合在于将技术作为工具导入教学,以提高某一内容领域或跨学科情境中的学习,技术使学生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学习。地理作为一门自然和人文的综合性学科,在很多方面需要借助地理信息技术的帮助来提高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我教学实际经验,就充分运用现代媒体营造优质的课堂资源、培养学生思维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等方面谈了点自己的体会。另外,本文也针对目前信息技术应用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与看法。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
一、信息技术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广阔的交流平台和更多的信息来源
教学活动是一项复杂的教学业务工作。长期以来,教师的工作绝大部分局限于个体化的劳动,习惯于“单打独斗”,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合作,更多的时候都是在进行着简单机械化的重复劳动。信息来源更是少的可怜,不外乎《课程标准》、《教学参考》、《课本》和几本《习题集》。这就导致了教师的知识结构老化,教学方法陈旧,表现在课堂上就是:授课形式单调,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低下。
那么,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就弥补了这些不足。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各大教育网站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如新的教育理念,课件,试题,优秀教案等。这不仅大大节约了教师备课、制作课件和出试题的时间。同时,无形中还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其次,教师 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教育同仁交流教学方法,也可以学习教育名家的教育思想。这样才能使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使之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新课改形势下学生新的需求,自己的课堂才能做到“永葆青春”。再次,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时事新闻,如伦敦奥运会、今年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台风——海葵、印度洋海啸等。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把这些新闻适时地引入到课堂,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世界情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信息技术可以全面调动学生的感观,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教学手段主要通过“粉笔加黑板,板书加挂图”来完成的。教师在黑板上描来画去的也只是静态的图像。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学生对地理动态的变化规律也难以理解。科学家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时,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味觉占1%。这说明,视觉在学习中所起的作用最大。传统教育只有效的利用了听觉效果,而忽视了视觉。而信息技术集音频、视频、动画等教学手段于一体。这样,就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各类感观,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讲授《西双版纳》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西双版纳的自然风光,如望天树、绞杀植物、独木成林、亚洲象、绿孔雀、卷尾猴等,同时配上优美动听的葫芦丝,再播放一段傣族泼水节的视频。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学习兴趣油然而生,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这些都有是传统教学所无法达到的。
三、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的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
地理学科是一门领域宽广、内容丰富、学科思维综合能力强的课程。课本中有许多重、难点,学生如果单靠老师讲解来接受这些知识,就需要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事实上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阶段,智力发育还不成熟,学生听起来就如坠云里雾里,到头来还是一脸迷茫。而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它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从而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地球的运动》一课时,地球的公转特点及地理意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那么通过利用多媒体播放地球的公转运动,学生就能形象直观的看到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使以往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变的具体、形象、通俗易懂。
四、信息技术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环境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思想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认识当今世界的资源、环境、人口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教学中,如果单靠教师讲,学生觉的枯燥无味,还认识不到当今社会严峻的环境问题。如,在学习《区域地理——南方地区》的时候,我在网上下载大量有关长江流域“乱砍滥伐现象”、“三峡水库漂浮垃圾”、“疯狂的采沙船”、“ 酸雨造成的破坏”等图片,学生个个看的目瞪口呆,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然后,我趁机展开了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该如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的事?学生热情高涨,畅所欲言,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地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信息技术的在教学中主要指的是多媒体的应用,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的效果。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对多媒体利用不当的话,课堂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一、课件的制作要符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切忌不加修改的抄袭。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对老师的素质也提高了要求。高质量课件的制作往往需要教师收集大量的图片、影像、音频等,然后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组织起来,而个别教师为了图省事,就在网上下载课件,不加修改的利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孰不知,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各不相同,每个班级的学情也不尽相同。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自己的课堂磕磕绊绊,不能顺畅的进行下来。所以,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得跟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学情精心做好课件,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做到游刃有余。
二、课件的制作要讲究实用,切忌花哨。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如果在课件制作中过分强调华丽外表,把一些中看不中用的东西引入课堂。如一些不恰当的动画等,在使用中就分散了学生的注意,结果显然达不到预期效果。其实课件作为一种教学必备的软件基础,它的制作和使用应以实现最终教学目的为宗旨,应避免出现重形式轻内容的不良现象。
三、教学过程中忌重多媒体的应用,轻教师作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而多媒体是作为一种先进的 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的。如果过分依赖多媒体,僵化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而忽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作用。那么教师就成为多媒体课件的放映员,学生成为缺乏活力的观众,课件成了简单的电子讲稿。我认为,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不应丧失的,教师的重要性始终存在,多媒体只能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辅助手段,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手段之一。
总之,信息技术的在教学中应用大大的改进了教学方法,丰富了课堂内容。只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科学合理地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应用中遇到的一些困难
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职业水平还很不高。近几年来,经多方努力,虽出现了一些优秀的教学软件,但难以应用到实践中去,其主要原因是各科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意识还比较差,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从而在教学中很难轻松的利用软件。可以说,提高各科教师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意识和职业水平已经成为当前最为紧迫的问题。可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中学课程的整合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目前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还只是处于个别学科、探索性研究阶段,还没有全面推广。当然,随着课程整合实验的深入进行,必将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技术的意识和现代教育观念,必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必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而大大推动中学教育改革的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将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作为新时代的地理教师,必须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掌握好现代教育技术,才能让它更好的为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张祖春 王祖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明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学地理课程标准》
3、《国家教育技术标准》
4、叶朝今:将CAI引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5、胡演生《中学教育学教程》
第三篇: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姚安县光禄中学刘家勇2016年9月
摘要: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是当今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多媒体教学硬件设施的普及,要求教师必须尽快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运用于教育教学。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具有形象、生动、动态、直观的优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有利于教学重点、难点突破。但在地理教学中具体应用时,常存在一些误区,使实际的教学效果与理论估价并不一致。如何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优势,这是每位地理教师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
初中地理教学优势存在问题 途径
地理学本身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涉及内容极广,包含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经济、人文等内容,具有研究对象的联系复杂性、空间多维性、地域广阔性、时间漫长性等特点,这些因素的综合,使初中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概念、发展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困难。而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文本、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组织编制成交互性、实用性强的教学课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课件进行教学,不但可以充分体现地理学的特点,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诸多的优势。但是在实际的地理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客观及主观的原因,地理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不尽如人意。下面就将自己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感受提一些肤浅的见解,和大家 分享交流。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1、教育改革的要求
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要求地理教师提高信息技术素质,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为学生学习发展提供丰富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也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地理教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学习环境。地理多媒体课件作为信息技术与地理课堂整合的主要载体,必将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促使地理教育理论和观念、地理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发生深刻地变革。
2、互联网的发展
目前,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在互联网上发布了大量的高品质的地理课件,地理课件的交流渠道更加便捷,再加上地理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日益提高,对各种地理课件的应用也日趋熟练,课堂教学应用技巧增强,应用频率增加,对地理课件不断创新,从而为地理教师运用地理课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3、国家对教学硬件设施的普及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家对教育投入的比重逐渐加大,多媒体技术的硬件建设在各地学校日益完善,广大城镇学校基本普及多媒体教学硬件设施,这就为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创造了必要条件。
4、教师能力的要求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地理教师要积极应用多媒体开展教育教学,以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利用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地理教师不仅要掌握单纯的地理知识,还必须具有熟练操作计算机、LED一体机的能力。
5、学生的要求
由于学生所掌握和了解信息技术知识日益丰富,眼界逐渐开阔,要求地理教师能够提供丰富的地理信息资源,改变教学方式,特别是改革课堂教学,以满足学生对更高、更深层次知识的渴求。
二、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
1、激发兴趣、活跃课堂
美国教育家布鲁诺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动机就是对所学的材料本身发生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运用地理课本、地图册或一些教学辅导材料进行地理教学,地理课堂显得枯燥、呆板,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大,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运用能力亦较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地理教学,可以利用地理课件本身具有的特点,模拟显示地理景观,有效地解决学生无法感知的地理现象,同时能够有效地 创设教学情境,把知识融于新颖别致的形式中,通过传递大量优质新异的情景,对学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大脑较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从而达到开发智力的效果。
2、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传统地理教学是教师通过讲授、板书以及教材等辅助材料,把地理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在根本上忽视了学生是否能够获得真正的地理知识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则不同,它是以学生为中心,把计算机网络、教材等辅助资料作为学生获取知识、探索问题、协作讨论、交流认知的工具。加强了学生的自主性、交互性和个性化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老师仅提供学生资源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教师须确定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进度;另一方面是要给学生恰当的指导,使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的背景下学习。教师由原来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3、发挥优势、创造情境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以其显著的优势为素质教育拓宽了新的天地,它以声、形、色等表现形式刺激感官,使学生能眼见其形、耳闻其声,从而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形成兴奋的优势中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它能实现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各种信息的交互传递,如色彩能增加感染力,音响和动画的结合能增加逼真效果,从而能使抽象的理 论生动化、具体化,使教学内容更富吸引力,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创设一种探秘情境,吸引他们走入想象的空间,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地理学的认知范围大,许多是学生无法亲见和亲身体现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模拟实验,能很好地弥补语言、文字描述的局限性,弥补实践难以体验的局限性,能促使学生去推理、想象,把书本中的文字转化为一种动感显现,把远的场景拉到眼前来,往往能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理解地理信息、地理现象和地理原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增加课堂容量。
4、灵活运用、突破难点
地理教学有它独特的特点,它需要学生能形成地理空间意识,能分析地理原理,能正确解释地理现象。但在自然地理部分的讲述时,学生明显地缺乏空间想象能力,这时借助多媒体就能有效的突破教学难点,弥补学生的独自获取信息的不足之处。如在讲述《地球的运动》一节中的“地球的自转的方向”时,我设计一个地球自转的动感画面,让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然后切换不同的角度,使学生形象地去理解,从而得出结论“地球总是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总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模拟演示,用定格、拉近、加快、放慢、闪动、语言提示等动感手段,根据需要把每一个过程或瞬间的各种情况展示得一清二楚并加以重复,既形象又快捷,大大缩短了学生对抽象地理原理的艰难认识旅程,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5、激发主体、培养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能利用计算机的强大的交互功能,能实现各个画面的任意切换,能在合理有效的范围里改变对事物不同角度的展示,以激发学生的同步思维活跃,即激发学生作为主体的参与性,从而突破传统教学中出现的“填鸭式”的学习方式。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过“真正的感觉观察比单纯的描述更为可取”。因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有助于学生凭借感性材料由形象思维迅速过渡到抽象思维,实现认识上的飞跃。通过多媒体对复杂事物进行分解、综合,对容易混淆的事物和现象进行比较鉴别,使学生能较快地通过思维活动形成概念,并从中学到正确的思维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多媒体的视频功能把“现实生活”推进了课堂,通过反复播放各种现实场景,让学生在不同的现实场景中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在真正现实中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很容易把课堂中的模拟训练的能力迁移到生活中去。如在野外,地理方向如何辨别方面的知识。地图是地理知识的综合载体,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对图的讲解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学生的识图、辨图、用图能力是地理技能的最关键的一个方面。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将地图挂在黑板上,老师指图讲解时,往往有学生看不见、看不清或看不准确的情况出现,严重影响教学效果。而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可以通过把图放大、某区域间闪动或色调加深等手段,使学 生更清晰地接受并掌握有关地图知识及图上信息。因此,有时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和不可替代 的作用。因此,在地理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运用中存在问题
1、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要以实用为主,切忌花里胡哨 现代信息技术的最突出的优势就是其视听效果的完美结合。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有时会出现片面追求花哨的视听动画效果的情况。忽视学生的注意规律,导致学生的注意力的最终落点不在教学内容而在媒体上,过多的花哨会使学生无法专心于视听媒体所蕴涵的教学内容,既不益于学生扎实掌握教材内容,又会削弱学生思考。
2、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要结合教学实际,切忌全盘照抄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如果课堂容量大,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却相对减少,就会出现一种新形势下的现代媒体灌输,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上课的节奏过快,一张图片接一张的播放,学生的反应根本跟不上,而且出现视听疲劳、思维受制的情况,最后学生只剩下看热闹的心理情绪,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学生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大容量的、快节奏的教学内容无法及时摘录,经常留下许多空白,而且课后无法全部回忆出来,从而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知识结构的理解程度。
3、强化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忽略优势传统教学手段
教科书、粉笔、黑板、挂图、模型等传统的教学手段,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声像、动作的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下,似乎一下黯然失色了,因此某些老师言必称多媒体,不管使用的多媒体是否是课文内容需要,都千方百计地使用。需强调的是,现在的各种评比课、观摩课等公开 课,似乎有不上多媒体课就肯定不好的趋势。
四、地理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发挥的途径
1、掌握原则,提高设计层次
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时,教师确实要尽可能搜集丰富的教学资源,但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这些丰富的资源全部都灌给学生,要考虑“最优化原则”。教师要从教学的目标、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等方面来选择资源,保证资源和教学过程的双重最优化。为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要舍得放弃一些干扰性的信息。在设计课程时,教师要注意掌握“主体性原则”。运用多媒体时,教师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最大限度地介入学习过程。要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兴趣、诱发学生思维,使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自我评价、自我调整,通过积极思维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课堂中应留有适当的“空白”让学生去思考、尝试与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避免由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现代化的灌输式教学。
2、协调关系,实现最佳效果
协调好“主与次”的关系。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中,地理教师一定要注意教师依然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是支配者,多媒体课件只是起辅助作用的用来突破教学难点、形象生动地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的。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是知识的讲解者,还具有情感的交流和世界观的渗透等功能,切忌主次不分。
协调“容量与效益”的关系。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能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较多的教学内容,加大课堂容量,提高授课效率。但从现代心理 学角度看,人在接受新知识、新事物时需要一个过程。大容量教学必然会造成一定的囫囵吞枣、一知半解,这样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注意“授与受”的双向高效。
协调“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关系。每种教学手段都有其优势的一面,也存在其不足之处。地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根据教师和教学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段,进行合理的安排。如多媒体会变抽象为具体,但它仍代替不了老师板书、语言、教态的变化传递给学生的知识信息和情感信息。切记要择优而用,因势利导。
综上所述,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地理教学中可以更好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这种技术是我们地理教师教学的一种现代工具,有其先进的一面。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学媒体的有效性是依赖于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尤其体现在教师对新技术新方式的掌握与运用,这是对教师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让我们更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作用,使之能更佳地服务于地理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中学地理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地理教学中的
应用体会
门源县第三初级中学
贺萍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摘要 : 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辅助媒体,具有传统教学辅助媒体的功能,同时也具有其独特的应用功能和交互功能,笔者在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相对于传统媒体教学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所具有的优势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 地理教学 教学互动
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辅助媒体,具有传统教学辅助媒体的功能,同时也具有其独特的应用功能和交互功能,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现代学习方式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了生动活波的学习环境,可以说交互式电子白板给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无限空间。在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相对于传统媒体教学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平台具有如下显著优势:
一、改变了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地理信息的浓缩和直观表达,更是获取地理知识以及进行地理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最主要差别。与教学挂图相比,电子白板上不仅可以指读,还能填绘;与板图相比,电子白板可以利用现存的底图,既位置准确,又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与暗射地图相比,更换地图更加方便;与多媒体中的电子地图相比,利用电子白板进行地图教学,教师和学生可以直接在图中填绘,教师不需要面对电脑操控课件,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大大增强。如讲解黄河各河段的特点时,教师可以暂停播放中的动画,然后把静止下来的画面作为底图,在上边用彩色笔(可用不同颜色、粗细还可以调节)描出黄河的各河段,可以一边描、一边问学生黄河流到了哪个省份,可以一边绘、一边注,还可以马上擦掉重绘。再如在讲我国的世界遗产时,教师可以用图标在相应位置将世界遗产标出来。在讲中国的地形时,可以将青藏高原、华北平原等地形区所在的区域用彩笔勾画出来,再用斜线来表示。在讲授中国交通时,可以在中国铁路空白图中让学生填注铁路线的名称,或者让学生在空白图中画出铁路线来。这些描、绘、填、涂等都可以马上擦除,既可以是教师操作,也可以让学生操作。综合以上各点,笔者认为电子白板对地图教学带来的变革主要由下列功能实现:描——线状地物线条;涂——面状地物颜色;绘——专题要素符号;填——点状地物名称。
二、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使媒体与教学结合更加紧密。交互式电子白板走进地理课堂,电子笔在电子白板上随意书写、修改、缩放、拖曳,教学所需的图片、动画视频、色彩声音等,信手拈来,这是对沿袭已久的“黑板+粉笔+板擦” 传统教学模式的一场革命性突破,也是对多媒体技术的升级提高。与传统的多媒体课堂相比,利用电子白板教学,教师不再是“鼠标的点击者”和“放映员”,学生也不用再当“录音机”和“观众”。教师省却了在电脑操作台、大屏幕和学生之间来回走动,教师把电子笔当作鼠标,把电子白板当屏幕,随意对投射到白板上的地理信息进行书写填注、描绘缩放,直接面对学生进行充分交流,优化了课堂教学的节奏,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促进了课堂互动生成,使课堂教学更加流畅和谐。总之,交互式电子白板是把黑板和多媒体计算机的功能进行了有效整合,功能强大。例如在学习“地球的公转运动”时,教师可以在演示地球公转动画时,适时停止动画,讲解标注二分二至,增强了教学实效。又如在学习中国政区时,学生可以把相应省区的轮廓拖动到相应位置,也可对某省区放大,填注省会和简称等。如在学习“锋面”时,可以让学生在白板上画出冷锋和暖锋天气图,并进行验证修改,在课堂小结时利用存储功能回顾和再现本节重点难点,也可用概念图概括知识结构。甚至可以利用录屏功能,将一节课在电子交互白板上的操作过程录制下来,以备课后评价反思之用。
三、支撑教学方式转变,促进课堂教学的互动生成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种新工具、新技术,我们常说:技术搭台,教学唱戏。交互式电子白板利用了多媒体教室具有的全部教学功能,同时构建了一个类似于传统黑板教学的学习环境,教师教学时不再注视电脑屏幕,而是面向学生,在交互白板上演示或操作:用电子笔在地理文本上划线、圈注,在地理图像或视频上批注、绘画,讲解重点、分解难点;保存屏幕上批注和绘图,供以后浏览,增强教学效益;应用电子笔操作地理图片、文字的移动、翻转和聚焦,提高兴趣,加深印象;应用交互白板资源库,便捷调用多媒体资源,创建、修改和完善教学设计,及时根据教学进程和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调整,实现课堂的动态生成。比如在地理教学中辨认世界主要国家地理方位时,可以在交互白板上呈现6幅不同投影的地图。学生分组合作,利用拖曳功能把国旗挂到地图相应的位置上,实现逐步开展对话和交流的情境。比如有位教师在“水资源”教学时,在交互白板上,利用概念图技术进行教学,适时调用地理教学资源,围绕概念图充分开展对话和交流,师生共同生成、建构知识,促进了学生的有序认知。这样的互动生成性是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的亮点,它解放了教师和学生、解放了教材,照亮了课堂,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生命活力。
以上是我对 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的几点认识,虽然 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但也应注意到 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要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和教师相比,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仍处于教学中的辅助地位,即使 交互式电子白板完成了许多人力所不及的任务,也不能代替教师的全部工作,教学过程的诸环节仍需教师来组织实施,因此,教师应通过精心认真的教学设计,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媒体资源、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优势,才能够构建出高效的地理课堂!
第五篇: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的几点体会
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的几点体会
通钢第三小学 都书砚
“信息技术教育既不是单纯的技术教育,也不是以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为目标的教育,其内涵是由信息技术教学和与其他课程整合两大部分组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与劳动者。”美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项文化必修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种种可能,这里,仅就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谈几点体会。
一、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教学,改变了把美术课上成绘画课的状况,更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以往的美术教学,教育者习惯于偏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学生也约定俗成地致力于绘画技法的临习、绘画技能的运用,这样的教学易于管理,易于评价,易于学生“学有成效”——人们习惯于有形的评价,一幅画、一件手工作品,“有形”成为一种依据,而其他潜在的体验和尝试往往被忽略,这对于学生来讲,无异于是多种学习机会的丧失、多种创意的扼杀。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教学方式有了巨大的改变,教师改变了以往的一块黑板,一只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改变了“一味听,只会临”的学习习惯,教师既可以最有效地实现程序化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新的教育思想渗透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比如《适合纹样》这节课,我提供给学生的 1 是一系列的图片,需要学生用心观察,找出规律,发挥创意,动手尝试,理解含义,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以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计算机操作获得直接经验,又在自己设计制作过程中使思维纵横驰骋,间或还会有意外的效果让人惊喜,既巩固了电脑的应用技能,又有丰富的作品诞生,对于学生来讲,这样的美术课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是新鲜的、生动的、自由的,而电脑的魅力还在于,它可以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这是避免教师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知的非常有效的手段,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不仅会导致小学美术教学从内容到形式的变革,而且还会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乃至教育理论和教学思想带来冲击。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基础教育的改革走向更深的层次的一条新路。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生的创造性的培养创设了有利的环境,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促进了小学美术教学改革。
经过多年进行教育工作的实践,国内外专家不断总结信息技术在教学工作中的地位、作用,不断深化对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专家们认为:包括视听、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内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兴起是教育领域里进行信息革命的最有代表性的产物,标志着为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在教育领域进行新的一次教育革命的开始。任何一个教学模式,都会在教学实践中检验其教学效果,在实践中证明它是否正确,而且也会在时间和研究中逐步建构出反映本学科教学特点和规律的教学模式。与过去的教学模式相比,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另一方面随着教学模式本身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也要求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例如《适合纹样》这节课,学生在可选的诸多待加工的图片面前,可以通过电脑自由发挥,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纷繁的色彩、意象 2 的形体、巧妙的组合等,是一种自觉的、主动探究,也是表现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感受,其优势是其他方式无法替代的。
三、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增加了美术教学的文化含量。
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一种视觉艺术,作为艺术门类,它具有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在教学中却体现得微乎其微,或是以往的教育教学导致,使人们对该门类的认识也无法深刻,尤其小学,特定的智力发展阶段使教学内容的设计在形式上显得很匮乏,而忽略了文化内涵的教育教学便显得太苍白,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多媒体软件不但可以增加教学内容的容量,更提高了教学内容的质量,如美术欣赏课,古代绘画艺术图文并茂,系统连贯的展现了艺术的源远流长,这是文化情境的创设,对于学生,更是一种人文素养的渗透和积累。图片、动画、音响等情境代替教师口干舌燥的讲解,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更容易触发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学生的记忆。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不断推陈出新,人们对它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对它的学习探索的需要也在不断加强。
四、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更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了教学中的双边关系,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划时代的影响,计算机的应用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鲜明的标志,教师的不断完善和提高成为一种自觉的、迫切的需要,美术学科也一样。
美术教师的素质决不能单纯以绘画水平作为衡量标准,不能以专业素质的尺度评价美术教师。美术教师首先是教师,教师则必备师之素质,3 在此基础上,另具备美术专业素质,唯专业素质论者教学也往往唯专业,而小学是儿童期与少年期特征典型的阶段,学生感性思维较强,理性思维较弱,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思想素质、语文素质、学科素质,具有应用信息技术服务教学的能力、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强烈的感召力和对事业的热情。要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自己首先就得跟上时代,适应社会需求,有自学能力,有研究问题的能力。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加强自身素质、自身修养,切忌固步自封,保守僵化。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后,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创造、能动地积极地对待美术学科,对待其他学习,乃至对待生活。
我经常感叹于学生活跃的思维,学生大胆的创意,辅导电脑绘画过程中,学生对计算机“金山画王”软件的熟练程度让我意识到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重要性,而教师要树立自己的威信,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但是教师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不是课堂教学的主角,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更证明了这一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师也有未知的领域,而学生也有强烈的表现欲望,适时以学生为师不但不会有损教师的形象,还可能同时对教师和学生都有促进,孩子敏锐的接受能力让我深深的体会了力不从心,那种“敲山震虎,拍桌子吓唬猫”的方式只能是情急之中的下策,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教师可以摆脱重复性劳动,而把精力用于更有创造性的教育活动中去,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使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五、利用多媒体软件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加迅捷有效的学习。
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网络日益普及,使Internet这个知识宝库展现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面前,如果给学生以加工信息的能力,他们 4 就能享用不尽的知识资源,而这种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满足学生学习心理、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更加爱学、乐学,促进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加强了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那么久而久之,形成良性循环,对学生的意义就决非仅仅是美术这一门课程了。
参加“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应用研究”课题组后,对当前学校美术教育的现状作了自省式的分析,一是对于美术教育的研究不够,在教学中,有些美术教师不能正确认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不能从素质教育的大方向出发,仍沿袭以往的“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方法,即使部分教师在实践中受到矛盾的冲击,意识到教育弊端,仍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任由惰性支配,得过且过;二是教师缺乏自觉性,在公开课、示范课等要求下,一些教师能够切实的从素质教育出发,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研究教学内容,研究教学对象,研究教学方法,但不能贯彻到日常教学中,加上缺乏一些指导和监督,又会自然而然地回到已经习惯了的习惯当中,而教师缺乏自觉主动地冲破这种自我束缚的精神;三是美术教育者缺乏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对自身使命的了解,尤其小学美术,家长重视什么教师要么不关注要么盲从。学校考试不算成绩导致家长漠然,学生更是随心情,而美术教师也就自然产生了轻视自己、轻视本学科的心理,给“主科”成绩创造方便条件,“科任”课适当点缀,这样怎能利于美育的实践,利于提高学生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在很大程度上更新了教学者的观念,发挥了网络对教育的支持功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必将有力地促进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推动教学方法的革新,并将逐步改变,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
教育改革的步伐与时代的需求同步,随着世界各国教育形式的变化与发展,我国的教育改革,已充分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广泛深入到教学领域以后,给教学思想、教学过程、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带来的重大变革。“信息技术教育既不是单纯的技术教育,也不是以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为目标的教育,其内涵是由信息技术教学和与其他课程整合两大部分组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与劳动者。”这段阐述,给了非信息技术专业教师概括了研究课题,作为课题组的研究成员之一,我自豪的同时也感到了压力。对于计算机与美术学科的整合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但将研究深入到日常的每一节课堂教学中是我的目标,希望在共同的协作、努力下,为基础教育的发展尽一点微薄之力。
200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