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题 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中小学(五篇)

时间:2019-05-13 04:16: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作业题 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中小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作业题 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中小学》。

第一篇:作业题 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中小学

中学音乐远程继续教育培训作业

作业题

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中小学音乐 史捷

1、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交流基本功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请你设计一节音乐综合课,突出说明你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选择不同教学语言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2、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你常用的教具基本功有哪些?对照《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还存在怎样的不足?

3、设计课堂要把握的“三个基本点”、“两个关键”、“一个核心”是什么?

4、课堂教学中建立学习组织遵循的原则和策略是什么?

5、如何认识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音乐课在其中承担怎样的角色与任务?

6、请你根据教学实践,写一篇关于在音乐课堂教学管理中采用激励与惩戒进行教学的教育叙事。

7、谈谈你对指导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的做法或设想。

8、就你所带年级的音乐课程,命制一套可以在40分钟内完成的具有创新性的音乐学科试题。

9、在音乐课堂中追溯学生生活与经验的现实意义何在?

10、你是如何理解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的?举例说明。

11、结合自己的实际课堂教学,写一份课堂教学叙事案例,并提炼出教学理念。

一、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交流基本功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请你设计一节音乐综合课,突出说明你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选择不同教学语言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答: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交流基本功的主要内容包括讲述与讲授,是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自己的口头语言向学生描述事件、论证道理、说明事物,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

《爱我中华》

教材分析《爱我中华》是一首乔羽作词,许沛东作曲的集中我国南北地区较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歌舞音调创作而成的歌曲,4/4 拍, B调式,带主歌和副歌的并列单二部曲式结构:第一部分主歌唱出了五十六个民族像兄弟姐妹一家亲的欢快情绪;中间补充部分是加上衬词,节奏很紧凑的演唱.使歌曲增加了民族色彩和生活气息,音调欢快明朗,增强了歌曲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第二部分是带附点四分音符节奏的运用,力度的加强产生了号召性的效果,与第一部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结束句前像”绕口令”式的旋律反复成了一种马鞍型的感觉.体现出集体舞的欢快和热烈.整首作品有张有弛,一气呵成.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对待流行音乐

2、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少数民族音乐和舞蹈的魅力,学生从而能够热爱民族音乐,了解民族音乐风格。

3、在欣赏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各民族的民风民俗,理解“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感悟到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

4、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感觉、欣赏的环境;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体验的机会;给学生提供感觉音乐美、创造音乐美的时机;还音乐课堂以快乐。)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播放一段“少数民族服饰展”片断,请同学们抢答他们分别属于哪个少数民族?

提问: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呢?分别有哪些呢?总结学生答案后导入新《爱我中》.二、展开(带着问题欣赏歌曲《爱我中华》)

1、这首歌曲的速度和节奏有什么特点?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在歌曲的MTV中看到了什么景象?

2、跟着歌曲哼唱

三、深入

1、处理歌曲开头的力度.歌曲内部哪里应有力度变化,怎样变化?

2、如果用领唱,齐唱的演唱形式,应该哪里领唱,哪里齐唱?

3、分个人和小组领唱和齐唱

4、随着老师的伴奏有表情地,自信地演唱(对于歌曲中段及衬词部分的后半拍起句学习,老师示范教唱)

四、拓展

歌曲《爱我中华》引入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简介,并欣赏部分民族歌舞音乐。

师:我们刚才学习了《爱我中华》这首歌,也基本熟悉了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的特点,那么我国的这些少数民族的歌舞音乐都分别有哪些特色呢?请看资料。接下来我们就欣赏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歌舞音乐。

五、音乐的表演与再创造学习

随着歌曲的情绪,有舞蹈基础的学生把自己会的民族舞蹈进行即兴表演,剩下的同学以领唱和齐唱的形式随着录音再唱歌曲《爱我中华》.六、小结.学生互相谈谈对这首歌曲的认识,音乐与歌词结合后产生的联想和感情.老师做最后简单归纳.二、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你常用的教具基本功有哪些?对照《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还存在怎样的不足? 答: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常用的教具基本功有以下这些:

钢琴、多功能播放、机黑板、小黑板与墙壁的利用,学具、教具的使用与开发,课堂演示技能,PPT 课件的使用与制作,图片、音频、视频教具的采集与下载

对照《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PPT 课件的使用与制作还存在技术问题,5、图片的采集与下载还不够充足。其次,重视课堂纪律,忽视学生的积极参与,三、设计课堂要把握的“三个基本点”、“两个关键”、“一个核心”是什么?

三,答:设计课堂要把握“三个基本点”,以人为本,以音乐为本,以教学为本;“两个关键”,提出好的问题,设计自然的过程;“一个核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课堂教学中建立学习组织遵循的原则和策略是什么?

答: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组织遵循的原则(1)主体性原则。贯彻主体性原则就是说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只有遵循主体性原则,才能使学生成为教学认识的主体,实现他们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2)开放性原则。开放性是指教学内容是开放的,学生在课堂中的心态是开放的。音乐教师不应局限于教材和自身固有的知识水平,而应该灵活地富有个性化地开发新的教学资源,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开展教学。音乐没有统一的标准,只有不一样的感受。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感受和见解,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学生只有在宽松自由、不受压抑的环境下,才能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愉快地体验音乐,完成学习任务。

(3)差异性原则。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个体,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多设计独立的自主的学习活动来代替集体的统一的活动,给学生更多的适合其个性的学习活动的机会,使不同的学生都能享受参与和成功的喜悦。

(4)活动性原则。皮亚杰强调:“高度集中注意的活动是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也是认知发展的最直接的源泉。”贯彻活动性原则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根据目标对具体的内容进行整体的设计,在活动过程中要关注不同层面不同水平的学生的需要,注意活动的系统化和可操作性,要监督学生自我检查和自我评价,及时进行反馈,注重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完美结合。其次要坚持活动的自主性。要运用各种方式、途径和策略引导和鼓励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参与。再次,要促进学生之间的有效交往。

合作学习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科学分组、科学选择内容与科学组织分工是合作学习有效性的保证。如科学分组,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科学分组,其目的是为了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2)充分性原则。所谓充分性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否则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交流、探究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

(3)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就是把小组学习管理的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管理和学习的主体,从而自己管理自己,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交往是活动的支撑系统。合作学习的过程也是交往互动、情感交流、思想碰撞、信息沟通、资源共享的过程,学生主体活动与人际交往活动需要相互支持,人际合作交往确保了学生主体性活动的实现。

(4)全体性原则。合作理论认为合作的价值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合作学习管理必须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在合作中,小组的成员都应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并适时互相轮换,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分组合作策略:1)适时调整分组的策略 2)把握最佳合作契机策略 3)有效指导调控的策略。4)合理评价的策略。

五、如何认识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音乐课在其中承担怎样的角色与任务?

答:

1、非智力因素是认识活动的动力系统,并以其整体的相互渗透来影响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进学生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

2、音乐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它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通过建构人的审美心理达到对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因此,以美育为基本目的的音乐学科在教学理念、教育形式、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上都与其他学科有着显著的区别。新课程倡导“淡化那种赤裸裸的知识传递过程,取而代之的是师生双方主动投入、互相吸引的情感交流活动,并视这种活动本身为教育目的之一”。教学中机械枯燥的训练必然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不可能产生积极的审美体验,而以情感人,才能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音乐表现的内容就是情感,音乐教育的过程就是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部好的音乐作品可以影响学生终生,帮助其树立崇高的理想。因此,音乐教育在对学生的情感和人格塑造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另外,学生在音乐表演中增强了自信心,在与他人合作中培养了协作精神,在探索活动中锻炼了毅力。可以说音乐教育的全过程都始终贯穿着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所以,通过音乐教育,发展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是音乐教师的职责所在。

由于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以外的对学习活动起着起动、导向、维持和强化作用的个性心理,因此,心理学家们把那些个性心理作为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内容。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内容有:

1.兴趣与爱好;

2.愉快的情绪、对事业的热情;

3.对挫折的忍受性与意志力;

4.活泼的性格、宽阔的胸怀;

5.自信心与好强心;

6.远大的理想与目标;

7.高抱负;

8.焦虑。

(二)非智力因素的结构

非智力因素的结构是指不同成分的非智力因素的整体构成。根据非智力因素对心理活动的调节范围以及对学习活动直接作用的程度,可将非智力因素划分三个不同层次。

第一层次,指学生的理想、信念、世界观。它属于高层次水平,对学习具有广泛的制约作用,对学习活动具有持久的影响。

第二层次,主要是指个性心理品质,如需要、兴趣、动机、意志、情绪情感、性格与气质等,这些属于中间层次。它们对学习活动起着直接的影响。

第三层次,指学生的自制力、顽强性、荣誉感、学习热情、求知欲望和成就动机等等,它们是与学习活动有直接联系的非智力因素,对学习产生具体的影响。这些因素充满活力,对学习的作用十分明显

答:个人的智力水平会对方法的形成有影响,智力水平高的学生更容易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但在现在的中小学中,学生的智力水平差异都不太大,因此,它对方法形成的影响是有限的,学习方法不当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一些非智力因素上,如认识水平、动机水平、意志状况等。有:认识水平、动机水平、意志状况等。青少年学生尽管初步具备一些现在性品德,如越来越鲜明的主体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公平意识、和竞争意识等,但这些品质还并不成熟、完善、特别是在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公德意识、法制意识和心理素质等方面还有待于加强。在现在社会,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尤为重要。一个人成才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往往起主导作用。创造力包含许多非智力因素。一个智商很高的人,可能是依赖性很强、性格很脆弱的人。但一个创造力必须是有独到见解、困难面前百折不挠的人,同时还必须具有很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清晰的判断力等。音乐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具有潜移默化、美化心灵的作用,是中学生生活、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不仅能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还是使他们身心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

六、请你根据教学实践,写一篇关于在音乐课堂教学管理中采用激励与惩戒进行教学的教育叙事。

突然响起的手机音乐

那是一次有关标题音乐的学习。惯例性的“实践”开始,一位女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资料从容地介绍道:“我给大家介绍的是门德尔松的《芬格尔洞》。作品以极其鲜明的标题展示了大西洋赫布里底群岛那海水拍岸、群山屹立的壮美情景„„就在这一刻,不知从哪里传业了一阵清脆的乐声„„和所有的学生一样,刚才还沉浸在祥和的学习氛围中的我猛地一怔:音响出故障了,不按自鸣?不对,机器不是好好的待机状态吗?再寻声望去,教室的后侧方,一位男生神情异样地盯着我,感觉使我走近了他,没错,他的手里握着个手机,音乐正是从这个手机传出的。一瞬间,一种无名的情绪突涌胸中,联想平时一直教育学生要给予优美的音乐以一个安静的环境,同学们也一直很遵守纪律,严肃时严肃、活泼时活泼,可这位学生倒好,竟然堂而皇之地违反纪律玩耍起手机来!我立刻用责怪的眼光逼视他。与此同时,班上所有的同学也将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他。那一刻我多么希望这位男生知错能就改,马上关掉手机以平息事态。出乎意料的是,他没有任何反应,倒是脸上的神情变化多端:潇洒而略带不安、自豪又略带内疚。难道这音乐?„„我开始把注意从手机移向音乐:

啊,这不就是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吗?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那男是在补充正在实践交流的女生的发言将作者与作品对号呢!说不清是音乐的优美还是„„,眼前这戏剧性的一幕竟让我有了些感动,这不是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学习吗?我忽然发现,以往我所理解的“实践”过多地追求的形式,似乎学生手、脚、口、脑动起业就算是在自主学习了,就能体现教学的互动了,殊不知,学生的一举一动其实都是在按照老师所设计的行动轨迹运行着。譬如老师要学生去查某方面的资料,学生听从;老师要学生做一个电脑演示文稿,学生照办;老师学生唱歌跳舞,只要学生会唱会跳,学生依然服从。这样,同学们实践了,教室里也热闹了,但细细想来,这些举动具有自动成份的又有几多呢?而没有了这种自发性,花哨的行为又怎么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呢?想到这儿,我有些激动了:既然男生所议长的音乐教室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我为什么要迁怒于他而把他拒之门外呢?为什么我不能乘此机会,因势利导地鼓励学生的创新实践,并让其对知识作一些必要的延伸而使这次欣赏成为学生的一次真正的自主欣赏呢?马上,我调整自己的情绪,趁着手机音乐的短暂休止,我破例地恳请男生道:“你的思给真活跃,你的提醒很及时,老师今天没有带《婚礼进行曲》的音响,你能响亮地为大家再放一遍吗?”“哗”伴随着同学们热烈的掌声,那先前还面露羞涩的男生兴奋地调整了手机音量,立时,《婚礼进行曲》那动人的旋律再一次回荡于教室的四周、流淌于学生的心田„„

音乐课结束了,然而教室里曾经发生过的一切似乎还在脑海回响:手机的奇妙音乐、男生的异样神情、学生的热烈掌声、我自己那一波三折的情绪„„,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已处于高峰时期,他们的阅历已变得丰富了,思维已变得活跃了。他们有的是自己的新观念、新设想,他们还有着丰富的感受力、想象力、表现力与创造力。这一切决定了中学生有权力也有能力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学习音乐文化、参与音乐活动,而音乐的认识也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个体行为的。手机音乐的出现不正是学生已有经验的显现、认识内化的结果?其行为不就是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内心体察和外向表现吗?

经历了这样一次突发事性,重阅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一个更大胆的想法跳出我的思维:既然“实践”的自主性不仅仅能待命式的行为形式,而列强调的是学生自发性的内心体察,那么,我能否在“实践·示导”模式中的“实践”板块中,给予学生更大的空间,将此板块从形式到内容到组织交由学生自己操纵,以真正体现音乐欣赏的自主性?

原来意义上的“实践”是不是应该有它更新、更丰富的时代意义?在这点上,我要感谢那个男生,感谢他课上放送的《婚礼进行曲》,是那一曲手机音乐使我明白“实践”原来是姓“体验”、“合作”、“探究”、“创造”等,而且这些行为的前提是主动的、自发的。

七、谈谈你对指导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的做法或设想。

答:指导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的基本功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的教育教学能力,加强这项基本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通过创建成长记录袋,展示成长成果、描述成长过程、评估成长水平、树立成长目标、沟通成长信息,最后达到激励自我、不断完善自我的目的。成长记录袋能够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记录袋的创建过程既是教育过程,又是学习过程,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自我激励、自我评价,引导他们在自我修正中不断走向完善。如何指导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这是每个教师的必修课。

新课程标准提出,实施评价,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同时还要注意让学生的家长积极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成长记录袋评价法能够将以上的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生在创建和维护成长记录袋的过程中,在自主选择比较满意的作品时,也在反思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果,这样能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成长记录袋一方面能够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真实地反映他们在成长中的成功与挫折,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进步的艰辛与快乐;另一方面,成长记录袋也为教师、家长和他人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评价材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更加全面、开放、多元的评价。

结合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精心为每个孩子设计一个成长记录袋。每个袋子的封面都要非常考究,封面的字体、颜色、图案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爱好角度去思考,伴随着学

学习

程的始终。

1、体现学生特点的“学生一般情况登记表”,表上贴有学生自己最喜欢的照片,填有学生的身高、体重等。这个栏目的设置使教师了解学生的一般情况。

2、体现主题互动化的有“爸爸妈妈对我说”这个栏目由家长写。有的家长这样写:“希望你不要忽略音乐这门课程,上课认真听,把老师教的口琴曲目吹给爸爸妈妈听,把老师教的歌唱给爸爸妈妈听。”在“我对自己说”这一栏目中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学生的自我认识,它主要记录学生对自己的综合评价。附样表:

音乐课堂──自我说说

很棒:★★★ 较好:★★ 一般:★ ①有不明白的问题,我会问同学、老师。②跟别的同学讨论,我能和他们友好相处。

③小组讨论时,我敢在同学面前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

④我能认真倾听老师讲课,积极举手发言。⑤遇到我会回答的问题时,我都会举手。⑥回答问题时,我的声音很响亮。⑦同学回答问题时,我能认真倾听。

⑧老师讲课时,我的注意力、想象力都能发挥。

3、体现过程性评价的有“同桌眼中的你”。同桌之间是十分了解的,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一举一动都置身于同桌眼中。借助同桌之间的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所学的知识、情感动态等。我设计的“同桌眼中的你”评价内容有音乐作业、课堂上认真倾听等,每一项目后有五颗星,一周5天每天一颗。如果该同学在一天中某项表现突出,就把其中的一颗涂上红色,表现一般的涂成黄色,待努力则不涂。评价表周一发给学生,同桌负责填写,周五同桌交换后交给老师。应用此表引导学生对同桌进行评价,在评价别人的同时也和自己比较,双方受益。

4、“课堂教学检核表”能使学生了结自己,也能使学生及时了解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我应用“我的音乐课堂学习评价表”

附样表:

5、注重发挥评价激励功能性评价“成长树”:学生为自己妆扮一棵“成长树”,与自己相伴成长,“成长树”上挂满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收获的果实。如:教师奖励的“星星”、“苹果”、“笑脸娃娃”„„期末后,学生将自己的“成长树”从墙上摘下来,放入自己的成长记袋。

“荣誉台”:由学生自己动手,将自己所获得的奖状、奖品或学习进步的情况资料(自己得意的作业、同学的夸奖、家长及老师的表扬资料)收集于“荣誉台”,展示自己。

八、就你所带年级的音乐课程,命制一套可以在40分钟内完成的具有创新性的音乐学科试题。

答:

七年级第一学期音乐期中测评

一 感受与判断 :听音乐判断歌曲的演唱形式和人声分类 《好日子》

《天路》 《今夜无眠》

《共青团歌》 《假如我要认识你》

《知心爱人》 《跳蚤之歌 》

《祖国颂》

二 创造

用“同头换尾”的方式,看谁创造的乐句最美

四二拍 1=F 3

│5

│ 2 │3 —

三 感受与鉴赏

说出你喜欢的一首歌曲或乐曲的感受{音乐要素、表现意境、情感体验} 四 表现

看谁唱奏的最动听{3选1} 《大海啊,故乡》《啊!朋友在见》《雪绒花》 1,歌曲演唱 2

乐曲演奏

五.请你讲讲青春期的嗓音保护

九、在音乐课堂中追溯学生生活与经验的现实意义何在?

答:(1)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这个资源不仅对他本人的成长起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其他同伴也是一种资源,同伴可以从他那里获得知识和经验,丰富对同一问题的看法,这对于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有着重大的意义。

(2)为新知识的产生提供良好的增长点。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情形 1 中的教师通过让学生模仿洗澡这一日常生活活动,为新知识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增长点。

(3)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新知识意义的理解,可以加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进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如学生在生活中都有大扫除的生活体验,因此情形 1 中教师通过让学生模仿大扫除中的各种角色,来解决教学难点,轻松地学会了歌曲中较难的节奏。

(4)提升学生的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讲述生活中的故事,谈自己与家庭、社会、自然各方面的接触,甚至是冲突、调整等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明白真假善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家庭、社会、自然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

十、你是如何理解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的?举例说明。

答:

1、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具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生成性资源以其具有的主体性、互动性、真实性、丰富性、开放性等特点逐渐被人们认识。生成性资源是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在积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思考和共同发展中产生的,超出教师教案设计的新问题、新情况,表现在言语、行为、情绪上为出现“节外生枝”的情况。由于它稍纵即逝,教师应及时捕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心中有学生,眼中有资源”。正如叶澜教授所言:“教师,要把孩子们的思维看成是丰富的教学资源,生头脑中发出的‘波',集‘波'成‘澜',再推给学生,这便是生动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应该树立动态生成教学资源的理念。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可以使学生体味到音乐学习过程的乐趣,享受音乐学习过程的愉快感受,从而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增强对学习的兴趣。

(2)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因为是亲自建构音乐知识和能力,学生可以掌握建构的方法和探究的方式。这种学习的方法一经掌握,就具有强大的迁移价值。

(3)有助于学生保持记忆。生成性教学过程是使学生能发现知识、组织知识并活用知识的学习过程,因此所形成的记忆能长期保存下来。

(4)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索比跟随教师亦步亦趋地学习更加有利于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5)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大量的信息,只有对信息的掌握和处理准确、迅速,才能获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达到自己满意的结果。

《东方之珠》教案

例如: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东方之珠》,体验歌曲的内在情感,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并在听辨、学唱、思考、交流、探讨的过程中,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主动了解香港的相关历史知识,能够用歌声体验期盼祖国统一,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通过实践初步学会分析歌曲结构,主动去参与学习,进而获得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突出本单元 “ 祖国统一 ” 的思想教育主题,深刻体验歌曲中所蕴含的思归、盼归的真切情感。

教学过程

伴随《七子之歌》优美的旋律,学生走进教室,做好上课准备。、师生问好。、导入新课: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上节课我们所学习的《七子之歌》,同学们还知道 “ 七子 ” 除了澳门以外,还有哪些吗?(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师:闻一多先生在这部组诗的每一首末尾都有 “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 一句话,以抒发作者对祖国的眷恋之情。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大家也深深体会到了词曲作者心向祖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那么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来欣赏一首同类主题的歌曲----《东方之珠》。、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香港有特点的景点、建筑图片。(课件背景音乐为《东方之珠》)

师:我们先来欣赏一下香港美丽的景色、风光。

(师生互动,共同欣赏香港的典型建筑、景点等图片,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初听歌曲《东方之珠》)、展示学生自己搜寻的相关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及相关的历史知识。

师归纳小结:香港地区位于珠江口东侧,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以及周围岛屿。因盛产沉香而得名香港,又名香江、香海。是我们祖国美丽的 “ 东方之珠 ”。、欣赏录音《东方之珠》

教师播放录音,(出示投影《东方之珠》词谱)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这首东方之珠,注意边欣赏边体会,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和意境?

(欣赏过后,学生讨论回答问题,表述自己欣赏后的感受。)、随琴演唱 “ 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教师小结:作者以含蓄而富于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香港的地理位置、历史沧桑和迷人的夜色,并拟人化地表现了人们对香港的无限眷恋之情。、分析歌曲的情感内涵

师:通过刚才的演唱和欣赏,再加上你以前对这首歌曲的印象,你认为这首歌曲最好听、最感人的是哪几句?你能不能试着唱唱?(师生互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完成)

师: “ 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 ”----深切表达了炎黄子孙对东方之珠----香港的无比爱恋之情

“ 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多次的强调,深刻揭示了香港同胞同为炎皇子孙,渴望归依祖国怀抱、渴望统一的爱国之情,从而将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奉献给了亲爱的祖国。

这么深沉、这么情真意切的一首《东方之珠》是谁创作的?(学生回答----罗大佑)、作者介绍----罗大佑

师:你们对于罗大佑熟悉吗?(若熟悉由学生介绍,若不熟悉教师演唱《童年》、《明天会更好》)、课件演示罗大佑相关内容:创作歌曲《童年》、《明天会更好》等。、再次复听歌曲《东方之珠》,播放 VCD 影片,学生跟随演唱,并要求学生注意歌曲可分为几部分?(学生答)、实践分析歌曲的结构(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分析)

师:一首歌曲的结构跟它的旋律有关,根据歌曲中出现的各部分的旋律的不同,将其划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乐段,(就如同分析一篇文章,要将其分成几个段落或层次一样),再将每个层次或段落用字母表示出来,就成为歌曲的结构。下面同学们尝试分析一下《东方之珠》这首歌曲的结构。、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结构。

第一部分的旋律比较平稳、温柔、亲切,而后歌曲在 “ 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第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 时达到了高潮,把对东方之珠的爱恋,对祖国的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我们把它们分开成为两个乐段,用 A 和 B 来表示。

而后来的 “ 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 则是第二部分的完全重复,我们把它叫做补充部分,因此,这首歌曲的曲式结构就是带补充的单二部曲式。、表现歌曲,分组对歌曲进行实践创造

(1)在充分理解歌曲的基础上,分男女声部,随 VCD 伴奏进行演唱。

(2)男女生对唱表演,高潮部分大家合唱跟随。

(3)分组进行实践创造:伴舞、伴奏、伴唱、演唱等,对歌曲进行 “ 二度创作 ”。、过渡欣赏《鼓浪屿之波》

师:我们学唱了深情的《七子之歌》,欣赏了动听的《东方之珠》,也知道澳门和香港已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可我们国家还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台湾至今仍没有回归大陆,祖国人民期盼着台湾同胞的回归,台湾同胞也同样渴望着回到祖**亲的怀抱,你们听:(播放《鼓浪屿之波》)、启发学生情感

师: “ 鼓浪屿海波在日夜唱,唱不尽骨肉情长,舀不干海峡的思乡水,思乡水鼓动波浪 ” 表达了两岸同胞间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讨论回答)、小结:多少人用 “ 浓得化不开 ” 的乡愁,呼唤着亲人和故乡。而词曲作者正是用这情真意切的《鼓浪屿之波》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期盼祖国早日统一之情。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经苍桑,香港、澳门已经顺利回归到祖**亲的怀抱,台湾的回归也已指日可待,但回归的历程仍然需要我们做出艰辛的努力,期望就在你们的身上,为了祖国统一,为了民族的昌盛,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十一、结合自己的实际课堂教学,写一份课堂教学叙事案例,并提炼出教学理念。

教学案例:《行进中的歌》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音乐教材中,有这样一个单元:《行进中的歌》。教学目的是通过学唱《当兵的人》及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和《拉德茨基进行曲》等乐曲,向学生讲述进行曲的分类及其结构特征。按照我在备课时的设计,由于这前面的两部作品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比较熟悉的。尤其是《当兵的人》,在初一新生参加军训时军营中经常播放,那铿锵有力、雄壮坚定的节奏、激情豪迈的旋律,学生们早已非常熟悉。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没有直接地讲什么是进行曲以及与它相关的知识,而是做了如下的处理:

请六位同学站在一行,在老师的几首不同节拍、不同情绪、不同风格的钢琴曲的伴奏下进行齐步走,让他们亲身感受一下是不是所有的音乐都能让较多的人走得整齐?进一步感温室通风到什么样的乐曲能激发人们的情绪、振奋人们的精神,使大家的步伐更加统一?这样学生在最直观的亲身体验下出现了这样的情景:

(学生1答)不是所有的音乐能让大家走得整齐。

(学生2答)有的音乐虽然能伴随大家行走,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思考以下的问题:(1)能让较多的人步伐统一、振奋精神的乐曲叫什么?(2)它有哪些特点?

经过大家的热烈讨论,组织同学们对进行曲的概念以及它的基本特点作了小结:

(1)以整齐步伐节奏写成的、能在行进当中演唱(演奏)的、能统一步伐、鼓舞情绪的音乐作品就是——进行曲。(2)它的特点有:结构整齐、强调重音、多数的偶数拍子„„

就在强调偶数拍子时,有位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奇数拍子的乐曲为什么不能当进行曲?跳圆舞曲也有队形,而且也很整齐。当时他就例举了《蓝色多瑙河舞曲》在大型音乐会上进行队列变换的实例,同时特别强调了跳舞人的精神状态等。面对这种情况我就从实际出发,利用对比及举例的方法,有时甚至是反证的方法来让事实说明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首先讲清楚这里所涉及到的是指用于队列中统一步伐,其中特别强调表现雄壮军威,能鼓舞士气的队列音乐。而不单纯指队形整齐、是否有精神。其次,为了让大家能够更进一步加深理解,我给同学们弹奏不同的乐曲,待欣赏后让他们谈感受:

(1)拍的《我们大家跳起来》学生答:乐曲是三拍子,是舞蹈的。

(2)拍的《太阳出来喜洋洋》学生答:虽然是偶数拍子,但乐曲的情绪太快,我们的步子跟不上。(3)拍的《雪绒花》学生答:乐曲是抒情性的,没有那种坚定、雄壮的气氛。

这样,结合大家比较熟悉的音乐,边弹唱边让有疑问的同学进行实际演练,结果大家统一了认识。在教师诱导的基础上,趁热打铁,组织同学们齐唱了《咱当兵的人》这首雄壮激昂、荡气回肠、充满当代军人豪情壮志的歌曲。同学们情绪饱满,歌声整齐而嘹亮,有的情不自禁地打着拍子,教学效果非常好。

通过几个看似简单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使我充分认识到在音乐课的教育教学中,教育者若创设良好的音乐艺术教育氛围,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性、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音乐活动。尤其对中学生而言,在一定程度上音乐艺术主要还不单是一门知识,也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体验。对没有亲身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的人,是不可能获得这样一种体验的。音乐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那种“只能融入境界、品味艺术韵美;靠语言表述难以真正体会”的东西。只凭教师口头单一的传授,而没有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体验,都是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的。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要尽量把音乐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个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学生能主动参与的音乐活动。同时将有关的音乐基本知识融进音乐的各种活动之中,确保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明确学生是活动的主角而不是观众,教师既是策划者、设计者,同时又是欣赏者。

太原市第二实验中学音美组:史 捷

2010 10 29

第二篇: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作业题

《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体育)

作业题

第一章:语言交流基本功

1.教师应如何运用讲述与讲授的基本功?

(1)合理地选择讲述与讲授的时机。在交待学习目标、范围、要点和要求的时候,或者学习技术细节,介绍规则的时候,还有在练习中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都必须去讲,而不是让学生去研讨探究。有些时候,为了创设情境,也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述。

(2)精心组织讲述与讲授的内容。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的长篇大论势必会给学生带来思维的怠惰,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因此,教师讲述与讲授的内容要集中、凝练,中心要明确,重点要突出,目的是紧扣关键,突破难点,解决疑点。同时还要求教师语言准确、简明,条理清晰,深入浅出,更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

(3)适当调整语速语调,增强讲述与讲授的吸引力。教师要使自己的讲述与讲授具有感染力,不单要注意措辞用语,还需要注意吐字发音、语速、语调以及使用无声语言等。首先,发音吐字应准确、清晰,这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其次,教师的语调、语速也要根据说话内容和环境而确定。讲述与讲授的过程中,要根据课堂学生的数量控制音量的大小强弱,要根据话语内容的重要程度控制语速的缓急并适当停顿。教师的体态、动作表情的变化,也是传递信息的辅助手段。如目光交流、表情变换、手势辅助等。这些如果运用得好,就会增强表达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

2.在日常教学中,你常用的无声语言方法有哪些?

(1)面部语言使用方法。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必须重视面部表情的正确运用。因为它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建立师生间的心灵默契,能把学生带入丰富的情感世界,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可以使用“环视”,而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亲切的“注视”会给予学生鼓励和自信的讯号。例如上述情形 2 中,教师就适时恰当地使用了面部语言,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产生了强大的学习能动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课堂上为了集中学生注意力,也可使用环视目光提醒学生自律。教师在课堂上的微笑可以感染学生,使学生情感愉快,精神振奋,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而且教师的微笑会化作涓涓暖流,流向学生的心灵深处,从而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教育也就在这微笑的师爱中走向成功。

(2)手势语言使用方法。手势语言主要包括手指语言和手臂语言。体育课有很多手势,比如集合、解散、队形变换等,这些手势可以表达意图、传递信息。例如上述情形 2 中,教师在集合时的手势就对学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除了结合教学内容使用手势语言以外,还应注意在教学行进过程中采用手势语适时激励学生。例如当学生表现良好的时候,教师可以竖起大拇指表示“非常好” , 虽无声,但能让学生感受到这是发自内心的表扬和鼓励。(3)身体姿势使用方法。身体姿势语言主要指头部、肢体以及躯干各个部位体态语的运用。头部的体态语主要有“点头”、“摇头”等。“点头”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较多,教师在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表示满意时常常会使用“点头”。

第二章:教具展示基本功

1.你认为黑板、小黑板与墙壁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哪些作用?

现代教学中,黑板、小黑板与墙壁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板书教具和名言警句的公告栏,挂图、投影仪、多媒体的加入,使黑板、小黑板与墙壁等教具的内涵更加丰富。因此,教师要明确黑板、小黑板与墙壁分别在现代体育室内理论课堂和室外实践教学中的实际作用和现实意义。

(1)在体育室内课运用多媒体、挂图、悬挂实物创设教学情境,能够营造学习氛围。直观技术动作的视频,精彩激烈的各种比赛场面,配合合适的音乐,会将学生带入一个运动的世界,学生的眼球会立刻被吸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技术动作的热情,让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和喜欢的比赛充满期待,有利于学生对室外技术动作的学习。

(2)小黑板与室外墙壁的合理、科学、适度运用,配合教师讲解,能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理解动作要领,弄清运动路线。

(3)在体育教学中,将小黑板作为游戏的器材,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在体育游戏中,可以科学、合理地使用小黑板,进行各种竞赛游戏。如在《快速跑》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一个练习游戏,每个队伍前有一块小黑板,共四块,学生以快速跑接力的方式,在小黑板上用粉笔写诗,每个学生写一个字。这个游戏进行了学科整合,将语文的古诗词应用在游戏中,并利用了学生熟悉的黑板和粉笔,给学生新鲜、刺激的感觉,学生参与情绪高涨,课堂气氛活跃。

2.体育场地、器材的使用与开发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体育场地、器材的使用与开发一定要有安全性作保证。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使用、制作体育器材,并在运动中注重安全教育。

(2)体育场地、器材的使用与开发要有科学性。首先,使用与开发的体育器材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性别特点。例如,在排球练习中,基于对女生胆小、怕疼的考虑,建议女生学习时先用软式排球练习,男生用硬式排球。其二,要符合学校的运动场地和一些运动项目的特点。如场地小的学校投掷铅球就有潜在的危险,如果能利用沙包或实心球来练习,不但能满足学生的投掷欲望,还能避免意外发生。

(3)开发的器材要经济、环保。进行开发的体育器材中废物再利用的占多数,对环保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后,这些自制体育器材要及时处理,及时收集,不要到处乱丢,防止对校园、社区环境造成再次污染。教师或学生开发的场地和器材要尽量利用废旧物品,以减少学校和学生家庭的经济开支。(4)体育场地、器材的使用与开发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使用与开发体育场地、器材要符合实际,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定,让学生通过场地、器材的使用,更好地进行身体锻炼,掌握技术,以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第三章:教学实施基本功

1.简述设计课堂的基本过程。

(1)体育教师从“学什么”而不是从“教什么”入手,对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学习现状、学习内容和学习后应达到的目标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

(2)体育教师在对学习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安排“怎么教”,“怎么教”要满足学生“怎么学”的需要。比如,制定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确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选用适宜的教学手段,选择教学评价的方式等,都要以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

(3)进一步分析体育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注意其学习目标、学习内容、采用的策略与方法,注意协调好它们在各个教学环节的关系,做好统筹安排。比如教师的启发讲授与学生的活动体验就不能用一个单一的固定模式机械套用。

(4)系统分析体育教学中的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的关系,在时间安排上要处理好学习重点与非学习重点的关系,在空间上要处理好课堂小环境与社会大环境、课堂学习与课后学习延伸的关系。

(5)根据教学中的各种反馈信息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控,进一步改善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系统,以确保课堂教学系统功能的最优化。如:当教师让学生在场地内尝试练习篮球运球时,如果场面与教师的预设不符或教师想让学生恢复到常规状态,教师除了利用踏步口令与集合口令外,还可以创意地用木头人口令(村里有个木头人,不许笑来不许动),重复 1 ~ 3 遍后,学生会自动复到教学常规状态。通过全体一起唱口令,让学生们在愉快的歌唱声中齐心协力地达到预设效果。

2.在日常教学中,你对教学内容的调控方法有哪些?

适应性调控。适应性调控就是通过调控(包括教师对调控客体的调控和教师与学生双方的自我调控), 达到教师与学生相互适应、协调配合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 如发现既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深广度、教学进度、教学方法等不适应学生时 , 要进行自我调控 , 并适当引导,从而增强教学的适应性 , 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预防性调控。预防性调控是调控主体为防止出现偏差所进行的事前调控。其调控的方法有提示法和亮底法。提示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提示 , 以防学生在学习时出现偏差的调控方法。这种调控方法尤其适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亮底法是教师将有关利害关系预先告诉学生 , 从而进行课堂教学调控的方法。

目标性调控。目标性调控就是以确定的课堂教学目标作为依据进行课堂教学调控。其调控可采用激励法和检测法。激励法是教师运用各种激励手段 , 借以激发学生,使之振奋 , 从而保证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课堂教学调控方法。其激励的手段主要有表扬激励、批评激励、肯定激励、否定激励等。检测法是通过目标完成情况的检测来进行课堂教学调控的方法。检测可以是抽检 , 也可以是全检。从检测的形式上看 , 可以进行口头检测 , 也可以进行动作检测。教师在运用检测法调控时 , 检测的内容要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教学目标所含内容 , 检测的结果要作为进行课堂教学调控的重要依据。

反馈性调控。反馈性调控是利用信息反馈来调控课堂教学活动。其调控可采用直言法和暗示法。直言法是直截了当地将有关信息反馈给信息接受者,从而达到调控的目的。暗示法是通过语言或动作来进行课堂教学调控的方法。如某体育教师发现学生上课偷懒,不参加练习, 他没有直接批评 , 而是让这位学生做一个动作。当这位学生做得不好时 , 这位教师说了一句近似幽默的话 : “按说你做这样的动作应该不成问题。”这位学生当时红了脸 , 知道自己偷懒的行为被老师发现了。在这里 , 这位教师采用暗示法对学生的偷懒行为进行调控 , 取得了良好的调控效果。

第四章:学生学习指导基本功

1.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哪些措施?

(1)重视“三基”教学,让学生能问。学生问题的提出一般都是从自己的运动实践、体验和观察中产生的,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建立在对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动作的概念有所了解的基础上,缺少相应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问题意识必然贫乏,尤其是体育这门学科,如果没有基础知识作为积淀,学生很难提出有建设性的问题,基本都会停留在表面。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重视“三基”的传授,引导学生观察,指导学生掌握纠错的方法,使学生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敢问。目前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严重,根本不需要学生思考,只需要听话地跟着教师的示范做,按照教师的要求做即可,严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不敢提出问题。新理念下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与学生成为朋友,发自内心地了解学生,用欣赏的眼光注视学生,和学生形成互相信赖的关系。学生本身就喜欢上体育课,教师再为其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消除课堂上的紧张感,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同时对提出问题的学生及时表扬,对问错的学生随机引导,也可加以鼓励,更能使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个性得到张扬,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的热情更加高涨,这样学生自然就会主动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巧妙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想问。在体育教学中,情境教学应用较多,合理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好办法。教师要科学地应用语言、情境、活动等各种手段,采用激发式、情境式、对比式等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自主练习、体验和感受动作。在练习过程中,学生会有很多想问的内容产生,如在进行接力游戏时,教师没有讲怎么传接棒就进行了游戏,在激烈的比赛中,学生发生了掉棒、传接棒时互相撞在一起等情况,于是学生就发现了问题,问老师:“什么样的传接棒的动作是对的?”教师对比讲解几种正确的传接棒方法及应用,学生很快就会明白其中的奥妙,从而解决问题。(4)提供尝试和探索的空间,让学生会问、善问。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提问也是如此。所以教师要注意适时地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技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在教学的时候注意提问的艺术,逐渐辅导、引导学生会问。在教学中,要多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特别是让学生碰到困难或遇到疑难时主动提出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如学习排球双手垫球时,学生通过尝试练习发现:球为什么总打在手上?为什么控制不好球的方向?这时教师先进行适当的指导,再让学生去尝试和探索,学生就能很快地掌握动作。由此可见,创设尝试的机会、提供探索的空间能活跃学生思维,把练习过程变成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并在发现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善于把握机会,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2)给学生充分自主交流的时间;

(3)合作学习要保证课堂纪律;

(4)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要避免无实质性的合作与练习;

(5)合作学习不是身体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学生展示的舞台,而是互助互动、共同进步的学习方法;

(6)教师的引导作用和指导作用要凸显;

(7)多作鼓励性的评价及指导。

第五章:教学评价基本功

1.对学生可以惩戒吗?有何作用?

对学生可以惩戒

(1)惩戒教育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惩戒教育促使学生认识到人是生活在一个互动的环境中,没有绝对的自由,在尊重与维护个人利益的同时,要尊重他人利益;学会正确认知自我,与人平等相处;认识到作为集体的一员,需要在一个共同“游戏规则”的约束下进行个人活动,一旦违规,就会受到惩处。

(2)惩戒教育有利于学生养成维护规则,遵守法纪的意识。惩戒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提高教育效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因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而受到惩罚,会更深刻地认识到纪律的权威性,理解纪律既是对人们言行的限制,又是对人的权利和自由的保证,从而主动约束自己。(3)惩戒教育有利于学生养成勇于改过,承担责任的品质。惩戒教育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感受真实的生活,培养学生知错就改和负责任的精神,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人犯了过错就应受惩罚的道理,并且帮助学生认识到只有尽快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勇于改正,加强对自己的言行的节制,将来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4)惩戒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坚强的性格,提高抗挫折力。必要的惩戒教育可以使学生体验到许多赏识教育无法体验到的东西,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痛苦,更重要的是痛定思痛过程中的启发与锻炼。合理的惩戒有助于学生形成坚强的性格,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的尊严感,能培养学生抵抗诱惑和战胜诱惑的能力。

2.即时评价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1)个性化评价法。很多学生都有自己的体育特长和爱好,都渴望成为某些专业人才或体育明星,面对学生的表现,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进行评价。比如教师可以这样评价学生:“某球星,你的表现令我欣慰,你的确具有球星的气质……”教师也可以利用学生个性化的姓名进行评价,如某学生的名字叫“×帅”,教师可这样评价:“你的表现像你的名字一样帅。”这样的评价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又会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2)幽默评价法。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就是幽默。”风趣幽默的即时评价充满了“磁性”和魅力,学生在开怀大笑中接受的知识,往往能够铭记终身,永难忘怀。风趣幽默的评价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学生耳闻教师幽默风趣的“弦外之音”就能领悟到教师的意图和用心,从而做出知心、知情、知理的反应,并及时改正自己的行为。如我们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经常会组织比赛,许多学生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会有意或无意地违反比赛规则(如少跑、少做或漏做等),如果教师直接批评学生,既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影响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这时教师用幽默评价方式进行评价:××组是用“节省、节约”的方法取得比赛胜利的。这样的评价往往会取得意外的效果。

(3)“引用”评价法。就是当学生完成一个动作或回答一个问题时,不直接用好与不好之类的词语加以评价,而是引用学生熟悉的广告语、感兴趣的体育术语或者是流行的网络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比如,笔者在教篮球行进间“三步”上篮一课,重点练习“第三步”动作时,其中一位学生“第三步”动作做得很好,我让其示范展示,并这样评价:“特步,飞一样的感觉。”这样的评价,既凸现出了这一步的高、飘的重要性,又充分肯定了这位学生成功表演,还可以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4)比喻评价法。比喻评价法常用的格式为:你的回答(示范、展示)使我觉得你就像××(名人及优秀的人)一样聪明(优秀、能干,等等)。如:你的速度像刘翔一样快。学生听了这样的评价,眉宇间往往会透露着自信和喜悦。

(5)英语单词评价法。为了避免学生在回答问题或示范时紧张,体育教师可以用“ Very good ”、“ Ok ”、“ Yes ”、“ Well ”等英语来评价学生的表现,使学生觉得新颖有趣,使沉闷的气氛活跃起来。

(6)建议评价法。当学生的回答、示范、练习不是很正确时,为人师者一定要注意随时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答案和努力。当学生出错时,教师可以这样评价:“你的思维是活跃的,能够从××角度思考很不错,不过,从××角度思考可能会更好一点,试一试好吗 ? ”

(7)模糊评价法。这种评价方法主要用于学生的回答或练习错误的时候。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教师可以直接避开错误,调侃地说:“看来你很紧张,调整一下心情,等会儿再来好吗 ? ”“我觉得你很可爱,你的表现又一次启发了我。”这些评价既不颠倒是非,又充满人情味,何乐而不为呢 ?

(8)体态语言评价法。体态语言评价法是用特定的身体语言来支持、修饰或否定学生的行为,以此进行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的评价。比如教师可以用眼神、表情、点头、微笑、鼓掌、翘拇指、做 V 形手势等积极的体态语言加以评价,以此产生巨大的激励效应,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第六章:资源开发基本功

1.你认为在教学中,追溯学生的生活与经验具有哪些作用?

(1)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这个资源不仅对他本人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其他同伴而言也是一种资源,同伴可以从他那里获得知识和经验,丰富对同一问题的看法,这对于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有着重大的意义。

(2)为新知识的产生提供良好的增长点。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生活世界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案例中的教师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为新知识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增长点。

(3)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新知识意义的理解,可以促进学生提高学习的目的性,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如学生在生活中都有过运动损伤的生活体验,因此案例中的教师让学生先谈他们的认识。由于学生有着丰富的经验,谈论起来不存在困难,而且也非常乐意参与进去。

(4)提升学生的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讲述生活中的故事,谈自己对家庭、社会、自然各方面的接触甚至是冲突、调整等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明白真假善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家庭、社会、自然建立积极的互赖关系。

2.简述及时采撷课堂生成性资源有何现实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可以使学生体味到知识意义生成的乐趣,享受知识发现过程的愉快感受,从而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增强对学习本身的兴趣。

(2)促进学生智力发展。通过亲自建构知识意义,可以使学生掌握建构知识意义的方法和探究的方式。这种学习的方式、方法一经掌握,就具有重大的迁移价值。(3)有助于学生保持记忆。生成性教学过程是使学生自身能发现知识、组织知识并活用知识的学习过程,因此所形成的记忆能长期保存下来。

(4)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索比跟随教师亦步亦趋地学习更加有利于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5)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大量的信息,只有对信息的掌握和处理准确、迅速,才能获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达到自己满意的结果。

第七章:教学研究基本功

1.课堂观察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课堂观察的基本步骤为:准备阶段,即课堂观察前的准备,确定观察的目的和规划;观察阶段,即课堂观察,进入课堂及记录资料;分析阶段,即课堂观察后的工作,资料的分析和结果的呈现。具体实施可参见本节案例。课堂观察的分类及基本方法如下。

(1)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按是否借助仪器来划分。直接观察即凭借观察者自身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直接感知外界事物的方法;间接观察即观察者借助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进行观察活动的方法。

(2)参与型观察和非参与型观察——按是否参与研究对象的活动来划分。参与型观察即研究者要参加到被研究对象所在的群体中去进行观察,并参与他所观察的活动。参与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观察者隐蔽或改变自己的真实身份,与观察对象生活在一起,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让他们把自己当做自己人,在不影响对方行为和思想的情况下对他们进行深入的观察,这是完全参与的观察;另一种是观察者不改变身份进入被观察群体并参与活动,但可能被观察对象看作“客人”,是不完全观察。非参与型观察即研究者不介入被观察者的活动,而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置身于他所研究的课堂情境之外所进行的观察。

(3)结构型观察和非结构型观察——按观察方式的结构化程度,也就是时间和事件行为被分解的细致程度来分。结构型观察即研究者根据研究的目的,事先拟定好观察计划,确定使用的结构性观察工具,并严格按照规定的观察内容和程序实施的观察(观察结果一般是一些规范的数据)。非结构型观察即事先不做严格的观察计划,没有预先设置分类,也不必制定结构性的观察提纲,观察的实施比较灵活,对事件和行为尽量广泛地做记录(文字记录、录音录像)。

(4)开放式观察与聚焦式观察——按观察情境的范围来划分。开放式观察即广泛记录一节课的情况,尽量全面客观地记录。聚焦式观察即观察记录一个具体问题或行为(如提问、评价学生、学生投入学习情况)。

(5)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以资料收集的方式和本身的属性来划分。定量观察即以结构化的方式收集资料,并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资料的课堂观察。定性观察即以质化的方式收集资料,并以非数字化的形式(如文字等)呈现资料的课堂观察。(6)自我观察、个体观察、团队观察——按观察者的角度来划分。自我观察即从授课者的角度观察课堂。主要观察的是学生的行为,包括学生的学习行为、人际间互动情况,对教师授课的反映等学习性行为表现,以及有关学生穿着、仪容、携带的物品、课桌上下摆放的东西等非学习性行为表现。个体观察即从观课者的角度观察课堂。一般在观察前确立观察主题、明确观察目的,以保证在观察中及时捕捉细节,重点记录,及时收集最直观、最突出、最有意义的资料,为观察后的反思、总结和提升做好前期准备。团队观察即从学科组的角度观察课堂,是指学科组、课题组等以团队的形式集体统一观课,对课堂进行有主题、有目的、有分工的观察。

2.课例研究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课例研究的过程一般分为以下步骤。

(1)组成研究小组,确定指导者、组织实施者、执教者和参与人员。研究小组的组成可以是本校的,也可以是跨校或者跨区域的,研究人员可根据实际研究内容和目标而确定。

(2)确定研究主题,分析研究背景。研究主题的确定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研究主题一定要是教学实践中感到困惑、难以解决的问题;第二,研究主题确定前要做好充分的调研工作,找出共性问题开展研究。

(3)围绕研究主题开展理论学习。

(4)选课、备课。

(5)围绕课例研究主题开展研讨课活动。此环节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上课教师与观课教师同为研讨活动的主体,研讨活动需要上课教师与观课教师共同参与完成;第二,上课教师要真实展现自己的教学设计,观课教师则要有针对性地、分角度地做好观课记录。

(6)上课教师与观课教师围绕研讨主题进行现场对话,对关注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具体的教学行为,总结经验并进行【理论提升】,发现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7)再度设计,再进课堂。根据改进建议,由上课教师重新设计教学,进行新一轮循环研究,直到满意为止。

(8)研讨总结,形成课例研究报告。

第三篇:初中地理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作业题

《初中地理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作业题

1.结合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运用讲述与讲授教学基本功的原则。

答: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学案例)

师:展示课件——山地不同部位示意图和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山地的不同部位,等高线和形态差别很大,那么怎样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这些地形呢?

教师指导学生按小组,将准备好的橡皮泥,对照山地的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示意图,制作成上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地形模型,自己总结各 种地形的等高线特点。

生:山地的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特点:

等高线凸向低处表示山脊

等高线凸向高处表示山谷

两个山顶之间是鞍部

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悬崖 师:(形象演示)

让学生伸出自己的左手,手背向上平扣在桌面上。用笔在手背上画等高线,手背部关节突起的部位相当于山顶,关节间的部位相当于鞍部,手指的背部相当于山脊,手指缝相当于山谷。向手背上撒些水,水顺着指缝向下流,说明山谷是集水的部位,往往成为河流的发源地。小指和拇指的外侧相当于陡崖。把手伸开就是平面的等高线图,握住拳头就是立体的地形。这样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坡、缓坡等都能一目了然。演示时,师生共同参与,边指部位,边提问,边回答,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和想像力。

紧接着展示山体模型,指认不同部位的地形和展示一张复杂的地形图,请同学判读地形。指图要准确到位,问题设计要精妙,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以此来突破难点。

从上述案例看出这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难点部分,比较适合采用讲授法,因为,讲授法有利于新知识的传授,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获得大量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讲述和讲授基本功的原则:

(1)讲述与讲授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讲述与讲授者,应当始终把学生看作是课堂的中心,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把知识讲解得很清楚明白的同时,还应当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同步参与,这样就把学生实际存在的疑问和障碍牵引出来。否则,学生不仅对知识本身掌握不牢固,更谈不上举一反三加以迁移应用,从而促进能力的发展。

(2)讲述与讲授要适当恰切

在课堂上,讲与不讲,讲多与讲少、讲深与讲浅、讲快与讲慢,都要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如本案例,一般地图判断方向可不讲,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可略讲,而特殊指向地图应详讲。

(3)讲述与讲授要讲究实效

讲述与讲授容易抑制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在讲述与讲授的同时,应当兼顾学生的倾听与思考,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多、更快、更好地接受,而学生是否能够接受,接受多少,更需要讲述与讲授者通过多种方式去判断、评估,并根据具体情况对进一步的讲述与讲授做出相应的调整。

2.结合初中地理课例,分析倾听与对话教学的主要策略。

答: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农业(教学片段)。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主要山脉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知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那么如何因地制宜的发展多种农业呢?请同学们说说你们的想法。

生1:我家住在宁武山区,那里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但我们那里却是山青水秀,所以我认为可以种树。

生2:我来自苛岚县,养羊很出名,过去是放牧,现在政府提倡把羊圈起来养。生3:我家在忻府区,地形较为平坦,挺适合种植各种瓜果蔬菜等。生4:我家住在黄河边的河曲县,我们那里正开展小流域治理。

师:好我知道河曲县是全国小流域治理的先进单位,但也不知道具体怎样治理,你能不能说说?

生3:垒坝,种果树和枣树,还有„„想不起来了 生4:还有修梯田,种草。生5:还有修水库

师:你们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生6:植树造林、种草能保持水土;将坡耕地改为水平梯田能降低水流速度。生7:修建水库能调节洪水,抗旱;打坝淤地能拦蓄泥沙,防止泥沙流入下游河中,把上泥沙淤积成“坝地”,可用于种草种树,种粮。

师:大家说了这么多,我都脑子都乱了,能不能给归一下类 学生讨论„„

从上述事例看出,看出倾听与对话教学的主要策略是: 1.教师在与学生沟通中应转换自己的角色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地位,作为一个讨论者以平等的身份、平等的心态、平等地和学生探讨每一个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才能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2.教师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应以引导为主,不妄加论断

在这个话题上,孩子很有可能会有合理的理由,教师应该加以鼓励,并可以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引导。

3.教师在与学生沟通中,应采取必要的倾听策略

首先,设计的话题应该让所有孩子都有话说;其次,当学生有意象发言,特别是一些想发言却不敢举手的孩子,教师应该及时地发现加以鼓励,肯定孩子的积极性。在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过程中,不随意打断孩子,并表达出对孩子表达观念的极大的兴趣和耐心,同时加以引导性的话语,引导孩子自信地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最后,肯定孩子观念中的积极因素,并把孩子的观念逐步引向这堂课所要表达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绝不对孩子表达的观念任意贴上自己的理解,等到把他的意思完全弄明白再进行分析。

3.举例说明运用黑板、小黑板与墙壁辅助教学的原则。

答:主要山脉和主要地形区教学片断: 师:先在白纸上描绘出中国轮廊图,现在我们根据走向的不同,把山脉分成下列几组填入你所绘制的图中。

出示板图轮廊:中国轮廊图

师:先画出东西走向的三列五条山脉,每画一条要求学生说出山脉的名称并注意所在的位置。

生:在记住五条山脉名称之后,学生试着在自己的图中确定山脉位置。依此法,学习完十六条山脉。

师:现在我们来画出阶梯的分界线,并填注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师生互动,在板图上完成这一任务。生:根据高原盆地平原的名称试着在图中标注

老师在黑板上画,同学们在空白图上画,老师画一笔,同学们跟着画一笔。学生看着老师的黑板,对比着同桌,训练有素地跟着老师画起来了。利用黑板、小黑板与墙壁等教具辅助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1)有效性原则

无论是利用 黑板、黑板与墙壁来创设情境,进行示范演示、互动活动,还是展示学生作品,都要遵循有效的原则。

(2)实用性原则

无论是板书、板图板画还是教室墙壁布局,每一个细节的设计都应该从学生发展和实际教学的需要出发。

(3)示范性原则

课堂教学中所呈现的内容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与理解,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我们示范不到位的话,学生们学的也可能不到位。如果教师板图板画示范时认真对待、技巧到位,学生的作品也会相应地水涨船高。教师良好的板图板画技能可以使学生赏心悦目,兴趣盎然,从而对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

(4)精炼性原则

课堂教学对时间、空间、精力等诸多方面 都有一定的限制,因此,教师的板书、板图板画等应具有典型性、针对性,不能面面俱到。首先,板书书写必须突出课堂教学的精华,提纲挈领,清晰醒目,可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其次,板图板画要力求简练,不求精美,以节省时间。第三,多媒体和挂图的运用必须合理适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启发性原则

无论是环境布置、情境创设、教师板书、板图板画、作品呈现,都应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为前提,教师在使用黑板、小黑板和墙壁之前应尽可能使呈现内容具有启发性,以 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4.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教学中如何建立学习组织的。在建立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你是如何改进的?

答:组建学习小组:第一、体现均衡原则。指在学习成绩、能力水平和课外活动能力等方面,各个小组的力量保持均等,大体相当。各组应有大体同等数量的A层生、B层生和C层生。各个学习小组中男女同学的人数也应尽量做到均衡分布。

第二、尽量尊重学生意愿原则。在保证基本均衡的前提下,教师在分组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同时注意不把彼此暂时排斥的学生编在同一小组,以免激发其逆反心理,影响小组学习及开展其他活动;C层生宜编入对他们持中间态度或欢迎态度的小组,以使他们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第三、适时调整原则。一个学习小组确定后,不是一成不变的,必要的时候可视情况而调整。这种变化包括组员之间的调整、学习组长和常务组长的调整,也包括小组组名、组规、组训及小组发展目标等的变化。只有适时调整,才能保证小组学习有序、持续地开展。

存在问题:组建小组时,女生与男生间,成绩好的与成绩差的间互相排斥。

改进办法:(1).步步推进。先建立班委会,选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强、威信高的男、女生各一名担任班长和副班长先负责与班内其它同学沟通。

(2)合理分工,明确职责,指导学生合作交流的方法和技巧。(1)加强组织人的培训,指导他们,如何在小组内分工,如何处理小组不统一时的矛盾等。(2)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

(3)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此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强化“合作小组”的集体荣誉感,以合作成绩评定个人成绩,开展评比 “最佳合作小组”、“最佳效率小组”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组际竞争,以增强组内合作的凝聚力,激发团队精神。

5.请你自己设计一个应用激发学生问题意识进行教学的实例,并说明应用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基本功教学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人口问题教学片断〉

师:我国人口众多,且人口分布极不均衡,有的地区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千米超过四百人,有的地区每平方千米不足一人,怎么办?我们能不能来个人口大迁移呢?

生:有说可以,有说不可以的,请同学们说出他的理由。师:既然不能人口大迁移,那我们怎么解决人口过多的问题呢? 生1: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生2:还要进行优生优育

师:是啊,自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们减少了三亿人的出生,为我国节省了许多费用。加快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呀。

激发学生问题意识时要注意

(1)更新教育观念。改变现实教学中认为提问是教师的专利的观念。师问生答,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而不考虑学生思维发展的观念,严重影响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具有自主能动性。如果只求课堂秩序良好,而不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与胆识,是很难真正提高教学质量的。另外,要改变只注重学习的结果、而不注重学生思维过程分析的观念,因为这种不利观念使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失去了很好的机会。再者,要注意提出的问题是否关键,是否有挑战性,如果不能激起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与当前研究问题的认知冲突,就会流于形式,这也会消磨学生问题意识产生的积极性。

(2)扩大和调整信息储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与思考,并不是学生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而是学生依据已经掌握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对问题进行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首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量的知识尤其是学科的基础知识,这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前提,学生如果在认知结构中缺少适当的基础知识,就不能很好的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思考、提出质疑,也无法对新知识产生好奇、渴望。其次要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创造机会学习一些地理学领域的历史内容、前沿内容及最新进展,并且重视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等,学习领悟和尊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汲取营养。因而,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扩大信息量,指导学生将储存的信息进行调整和分类,需要时及时调出,使问题更明确,这就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解放学生的脑、眼、手、时间、空间等,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协调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6.举例说明应用即时评价进行教学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在课堂教学口头评价中,常常听到一些教师机械地重复一些套语,如:“你真棒!”“你真了不起!”“真厉害!”“你真聪明”„„由此看出在应用即时评价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1)避免空泛性

赞扬固然重要,但不是任何表扬都能给学生以成功感的。完成一项任务并没有付出努力,就轻易获得了 “表扬”,学生会觉得这种“表扬”没有含金量。在这种空泛性的“表扬”中形成的成功体验是虚假和不堪一击的。

(2)注意目标性

就像前面案例分析中看到的:常挂嘴边的即时性评价已成教师的口头禅,不经意间就会脱口而出。它缺乏针对性、准确性,像顶大帽子,扣谁头上都行。这种漫无目标的评价必然会失去其导向性功能,评价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有效性作用。

(3)强化全体性

即时评价要在教学中面向每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获得阳光般的评价。因为学生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有能说会道的,也有不善言辞的,如果只是一味的关注优生,只会助长优生的嚣张,浇灭其他学生的自信。这种只关注个别学生而不顾及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感受的即时评价,是教师需要力戒的。

(4)使用适度性

即时评价固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过度的使用会使学生把学习目标置于脑后,更在乎当前的奖励。因此教师的即时评价不宜过多,要适度。

7.你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请举例说明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具有哪些作用。

答:关于中国地形这一节教学当中,打破原有的教学框框,改为先熟悉山脉地形区,再分析得出地形地势的特点,效果很好。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新课程倡导教师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运用教材,并且要求教师摆脱对教材的过分依赖和崇拜,以积极的心态去合理地选用和开发教学资源,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使用教材过程中,学习钻研教材内容、熟悉教材呈现模式、了解教材编排的优点和缺点,获得施展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机会。在分析、研究、整合和使用教材过程中,教师不但可以丰富自己的课程知识,创生课程经验,而且还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促使自己成为课程的实施者、研究者、开发者和评价者。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目的是为了更富有实效地开展教学,绝不仅仅局限在对教材的适当改变,需要有更高、更宽的眼界来统领把握学生、教材以及其他学科内容的整体的课程意识。很多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证明,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可能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完美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区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8.结合教学实例,谈谈你在教学中是如何开发和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的。还存在哪些问题。

答: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突发的事件:一天下午第一节课,我走进教室,正要上课,教室外喊“报告”“请进”,刚说,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话音未落,又一声“报告”“请进”,正准备转身板书,又一声“报告”此时下面的学生笑了,我心里非常恼火,质问“今天为什么这么多迟到的?一学生怯生生的说“今天学校调整作息时间,中午取消了午息时间,我忘了“,”呵原来如此“,我迅速调整情绪,“谁知道学校为什么要调整作息时间?”“天短了,下学晚了,路上不安全“。”白天为什么有时长,有时短呢?“”什么时间长,什么时间短?“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地球的公转运动“。

存在问题:没有预见,缺乏机智,导致“生而不成”。

9.结合教学实例,谈谈你在教学中是如何进行课堂观察的。

答:在教学实践中,教导处,教研组经常组织观课,议课活动。我一般从这几方面观课。(1)目标达成度的观察

观别人课,自己心中要有课标,要有目标,然后观察授课教师①本节课设计哪些教学活动?②这些活动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什么关系?③根据教学目标,活动的设计是否恰当?

(2)教学过程的观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①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有哪些?②这些活动的设计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③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

(3)教学程序与教学方法的观察

①教学语言的观察 ②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恰当 ③多媒体的使用

10.教师提升教学基本功的途径有哪些?

答:(1)要终身学习。教育教学工作相对于现实来讲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教育教学工作相对于未来讲又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及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学习力是教师一切能力的前提和根本,是教师综合竞争力的集中表现。通过专业学习和相关培训不断丰厚和提升自身专业底蕴、内涵。

(2)要学会创新:学会创新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改进和完善自己的风格,需要教师提高对教育教学问题的敏感关注度、敏锐洞察力、敏捷革新力,能够主动转换角度对那些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事情作出新的解读,能够对那些所谓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情抱以冷静的审视,能够对那些似是而非、以讹传讹的种种说辞予以深刻辨析和独立判断。

(3)要学会欣赏。欣赏学生,要做到“赏而无类”,要对所有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必须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唤起学生对美好人性的热爱,唤起学生对老师教育的认同,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4)要学会合作 :一是与学生的合作。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学生一起交流学习体会,一起讨论学习问题,一起研究学习方法。二是同学科教师的合作。学科内的教师经常交流教学信息,研究教学案例,讨论教学问题,这样有利于共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共同发展;三是学科间的协同合作。不同学科的教学各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相互联系,学科间教师经常相互听课评课,交流教学信息,有利于师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5)要学会科研 :教育科研能力是一项逐渐得到认同并且不断得到强化的基本功。(6)要学会反思。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是把自身作为研究对象的有效方式,也是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会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知反思,不愿反思,不会反思,常常在工作中只注重速度、进度、结果,不注重过程,更不注重师生投入与获得之间的效益,通常是某项工作完成后即抛至“脑后”,自己很少回头看,使得工作中的问题未能得到及时发现,及时补救,导致问题日积月累更加难以解决。学会反思,应该是每位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功,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应该养成写教学日记、写教学扎记、写教学随笔等习惯。

第四篇:教师教学基本功新修炼

《 教师教学基本功新修炼—小学语文》作业题 第一章 语言交流基本功

1、请谈谈讲述与讲授的意义和作用,并试述讲述和讲授需注意的问题。

2、提问与追问有哪些作用?结合您的教学实际,对照本节内容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提问和追问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还存在哪些问题? 第二章 教具展示基本功

3、学具、教具的使用有哪些作用?使用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4、图片、音频、视频教具在教学中使用时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应如何改进? 第三章

教学实施基本功

5、设计课堂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6、结合教学实际,谈谈你是如何引领学生走进教学的,还存在有哪些问题? 第四章

学生学习指导基本功

7、你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8、请谈谈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第五章

教学评价基本功

9、如何有效发挥作业批改的功效,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0、你认为指导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有哪些作用? 第六章

资源开发基本功

11、试谈谈开发课程资源的意义和注意事项? 第七章

教学研究基本功

12、你认为课例研究能够对教师专业成长起到哪些作用?

13、课例研究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章 语言交流基本功

1、请谈谈讲述与讲授的意义和作用,并试述讲述和讲授需注意的问题。

答:讲述与讲授的意义和作用

虽然讲述和讲授是课堂教学中最有争议的方法,但却是课堂教学中应用最为普遍的,它是其他教学方法的基础。讲述与讲授不但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信息,为学生搭建迅速通向知识的桥梁,而且与教科书、学具、标本、挂图、音响和网络这些 教师的讲述与讲授能使深奥、抽象的书本知识通过教师的语言变得具体形象,通俗易懂,同时,也更直接 , 使学生少走弯路。因此,讲述与讲授在传授知识方面具有省时和高效的特点。

讲述与讲授有助于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教科书。由于教科书的编写要受到书面形式等因素的限制,对学生来说,其所潜藏的内涵更是不易发现,而教师能够比较全面、准确地领会教科书编写意图,吃透教科书,挖掘教科书,通过教师的系统讲述与讲授,学生才得以领会和掌握蕴含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学科思想观点、思维方法和情感因素。讲述与讲授融入了教师自身的学识、修养、情感,是教师内心真善美的流露。可以说,讲述与讲授不仅是知识的输出,也是教师内心世界的展现,它引领学生以真善美的标准对

比人生,衡量世界,成为学生精神财富的重要源泉。因而,一个教师讲述与讲授的基本功,也就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讲述和讲授需注意的问题

(1)合理选择讲述与讲授的时机。讲述与讲授通常用在学习课文之初,交待学习目标、范围、要点和要求的时候,或者介绍作家作品的背景以及相关课外知识的时候,或者在分析课文中的某些重点、难点,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些时候,为了创设情境,也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述。

(2)精心组织讲述与讲授的内容。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的长篇大论,势必会给学生带来思维的怠惰,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因此,要求教师讲述与讲授的内容要集中、凝炼,中心要明确,重点突出,目的是紧扣关键,突破难点,解决疑点。还要求教师语言准确、简明,条理清晰,深入浅出,更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

(3)适当调整语速语调,增强讲述与讲授的吸引力。教师要使自己的讲授具有感染力,不仅要注意措辞用语,还需要注意吐字发音、语速、语调以及使用无声语言等。首先发音吐字应准确、清晰,这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其次,教师的语调、语速也要根据说话内容、环境而调整。讲述与讲授的过程中,要根据课堂学生的数量和教字大小控制音量的大小强弱。要根据话语内容的重要程度控制语速的缓急,选择适当的停顿。教师的体态、动作表情的变化,也是传递信息的辅助手段。如目光交流、表情变换、手势辅助等。这些如果运用得好,那么就会增强表达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

2、提问与追问有哪些作用?结合您的教学实际,对照本节内容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提问和追问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还存在哪些问题?

答:提问与追问的作用

(1)提问的作用。①设疑发问,是凸显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作用的重要途径。恰当的设疑发问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指向教师预期的目标,将学生关注的焦点引向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之处,保证学习的有效性。②通过课堂中的师生问与答,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在不断的互动交流中生成新的观点、深刻的认识,是课堂上最闪亮的思想火花。③高质量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培养积极探索的精神。④诙谐而富于艺术性的提问,还可以消除学生的学习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2)追问的作用。①追问可以避免学生仅对问题作“对与错”或“是与否”的表面回答,引导学生反思答案的根据,思维的线路,起到优化学生思维,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和辨析能力,提高应答的深度等作用。②追问能拓展学生思路,有序发散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考虑问题,进而提高思维的缜密性和创新性。③追问还能够挖掘出问题背后所隐含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建构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能力。④追问有时会为教师提供学生的某些学习信息,如学生知识的来源,思维的走向和模式等,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使问题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的教学活动中提问和追问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存在问题有:

(1)设计提问时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学生只是被动地回答,学生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由于自己钻研教材不深,设计的问题没有指向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之处,学习的有效性不足。

第二章 教具展示基本功

3、学具、教具的使用有哪些作用?使用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1)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种方法,其中,为学生创设操作活动情境,加强利用学具动手操作,不仅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也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为主的发展阶段,具有爱玩、爱动的思维特点,创设合理的适时的动手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活动的机会,他们的学习将变得快乐,轻松,高效。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否认真倾听、概括和吸收他人的意见,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调、合作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合作操作学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有助于知识的理解。我们知道,人们认识事物首先是感性认识,而感性认识主要是通过对直观材料的感知而形成的。恰当地运用学具,能够体现具体、形象的过程,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感知效果,为理解和应用知识建立坚实的基础。因此,对于那些用语言不易讲清楚或虽能讲清但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使用教具或学具,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顺利地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排除对知识理解的障碍,给课堂教学激趣添味。

(4)有助于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动手能力,是现代教学论十分强调的一个方面。国外一些专家在进行小学教学新体系的研究时,都把发展实际操作能力作为重点培养的三种能力之一。让学生画图、操作、演示等,有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促进其五育的全面发展。

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使用学具、教具的同时,要重视语言的作用。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富有启发性语言,学生对操作过程的描述,是有序有效操作的前提,是促进思维提升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利用教具、学具探索时,一定要把动手与动口结合起来,离开语言的单纯操作,是难以实现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的。

(2)学具、教具的使用,要注意引导学生及时进行观察思考,并返回到具体操作中检验。具体化和抽象概括是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的一般特征之后,引导学生回到具体的个别的事物上去,对抽象概括出的结论进行应用和检验,才能发挥教具、学具的最大能量,才能较全面地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3)学具、教具的使用,要符合实际,适合观察的需要,利于目标的达成。

4、图片、音频、视频教具在教学中使用时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应如何改进?

答: 图片、音频、视频教具在教学中使用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①过多追求图片的“外在美”。一些图片所用色彩比较亮丽、鲜艳,这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学生的观察,失去了教具辅助教学的作用。我们提倡教具应该是操作简单、方便,应该把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放在第一位,追求教学教具的内在作用,而不是所谓的外在“美”。②只重视图片、音频、视频教具的运用,忽视了传统教具的运用,甚至有的一堂课下来,黑板上一个字也没有。③机器播放的课文朗读录音固然比较标准,但是与教师的那些富有感情的朗读和亲切的话语绝对不可以等同,能用黑板、嘴巴等其他传统媒体讲清楚的,就不必使用过多的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具,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提高教学效果。

改进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使用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但决不能摒弃传统教、学具,它们各有所长。形式固然重要,但内容是灵魂,再好的教、学具,也代替不了教师的劳动,教师仍得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教师的素质和魅力才是最能吸引学生的力量,决不能以具代教。

第三章 教学实施基本功

5、设计课堂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1)教学目标设计是否有实效。(2)教学情境创设是否符合课程要求。

(3)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4)是否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

6、结合教学实际,谈谈你是如何引领学生走进教学的,还存在有哪些问题? 答: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引领学生进入教学的关键是精彩的课堂引入,课堂引入时应寻求能激发学生最佳动机的方法。“引”有法,但无定法,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一些方法:联旧引新,利用学生的已知,把他们的注意力和思路引导到追求未知上来;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渲染气氛,通过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或音像资料,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中,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设疑问难,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创设问题情境;直观演示,通过展示直观教具,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引经据典,利用历史上的成语典故或名人名言,引起学生的联想;联系实际,挖掘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精心地设计教案,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都清晰地列出来,决不打无准备之仗;

(2)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法,并有针对性地运用合适的教、学具;

(3)教学过程中,绝不死死按照教案照本宣科,而是根据学生的动态,随时调整教学策略。

存在的问题有:(1)教学方法偏重于讲解,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2)课堂练习一视同仁,缺乏针对性,导致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喧宾夺主,占用时间过多。脱离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水平。内容不妥,偏离了本节课的重点。导入与结束呼应不好。

第四章 学生学习指导基本功

7、你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答:(1)营造民主氛围促使学生敢问。(2)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想问。

(3)构建自主探索,培养学生会问善问。

8、请谈谈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答:非智力因素具有动力作用,引导作用,维持作用,调节强化作用。语文教学中,定向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确立学习目标。在语文教学中维持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调节作用可以支配自己的行为,强化作用可以可以帮助学生振奋精神,不断进取以饱满的情绪刻苦探索。

第五章 教学评价基本功

9、如何有效发挥作业批改的功效,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答: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也被看成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续。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业也是师生交流的重要载体,教师通过作业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认识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强弱,根据这种了解及时地进行矫正和补漏、调整教学。批改作业是新课程下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一种有效方式,是教师督促学生正确掌握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熟练程度 , 锻炼思维的必要手段;同时,学生通过教师对作业的批

改,能认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并领会教师对自己的期望与评价。合理布置作业与有效批改作业,使之更有效发挥巩固延伸知识,发展能力、反馈教学信息的功能,是新课程下教师所应掌握的又一项重要技能。传统作业设计形式单一,以书面作业为主。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善于在学生活动中捕捉时机,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内容。新的作业设计应可写、可读、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让每项活动增加目的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这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和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能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参与学习。

新课程教学重在实践,而非“言说”。在教学过程中,布置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和开放的实践性语文作业,不但能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作业的批改作为教学评价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能有效地帮助教师接收学生作业反馈的信息,发现并弥补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树立其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它是对学生学习评价的重要依据,也是提高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

(1)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作业评价的过程,可以采取如下方法。一是学生互相批改法。如课堂进行的生字、词语的听写,一般采用同学间相互批改法,学生完成后,由教师指定学生相互批改。批改后,教师统计作业情况。二是随堂批改作业法。对于复习课,题目设有基础题、中档题、有一定思维度的题。这些题一般当堂完成,采用及时反馈答案、当堂批改的方式批改。若教师全讲,对学优生的思维没有帮助,而学困生又得不到提高。采用这种做法对学生来说,既可以让他们及时知道对错,又可以提高他们做作业的积极性;对教师来说,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作业情况,又可以减少自己课外批改作业的时间。三是小组批改作业。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有时可以采用小组互相批改法,即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成前后两桌,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小组内互相批改,并把批改的情况向教师汇报。这样学生既可了解自己作业中的问题 , 又能从其他同学的作业中学习到新颖的思路和方法 , 锻炼提高其改错和辨析能力。四是师生共批作业。采用这种方法,要集中几个学生典型错误的作业,教师事先把学生作业放在投影上,然后师生共同批改。通过这样的共评,师生可以互相启发,互相争论,真正弄懂错误原因及纠正的方法,同时又可以大大提高作业批改效率和再次作业的正确率。

(2)发挥教师引导作用,让师爱体现在作业批改中。教师可采用以下方法。一是鼓励式批改。当学生通过努力,在作业的某些方面有所进步时,或者在特殊困难面前没有退缩,能照常完成作业时,就可以不失时机地适当抬高评价等级,对他们进行鼓励,使其体会到战胜困难、获取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二是协商式批改。有些作业可以采用小组互相批改法当面了解具体情况,与之协商批改的策略。在这个过程中,常能有意外发现,或是学生思想上的问题,或是学生解题的创新思路。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策略,对学生有创意的解题方法给予表扬,并让其在班中介绍思路或方法,鼓励大家开拓思维,求实创新。三是延缓式批改。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是不同的,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达到相应的目标。为此,教师可以采取第二次评价或暂不评判等级的方式。这种“推迟判断”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了学生的纵向发展,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热情。四是面批式批改。这种批改方式能使教师及时发现学生作业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及时面对学生做出反馈,这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且还能使师生的关系融洽。

(3)应用评语式批改。一是评语指导,思考改错。当学生由于马虎在作业中出现错误时,可以用评语指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回顾、检查,找出错误原因及正确答案。如学生出现理解性错误,可批上“认真审题,想清意思,再解题好吗?”学生根据评语能很快找出错误原因,并能因此留下深刻的印象。二是评语激励,增强信心。“评价应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通过评价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当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写出前面一部分答案时,应该激励“你一定行的,再想一想就能想出来了!”此外,“真聪明,这么有创意,上课大胆一点说出你的想法就更好了”等语言既能让学生信心倍增,又能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提出的建议。三是评语点拨,拓宽思路。利用评语适当给予点拨,以帮助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创新意识。四是评语促进,养成习惯。教师对学生作业的书写、格式要严格把关,这些是体现良好学习习惯的外在标准。要及时用恰当的评语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易于学生接受并加以改正,如“你很聪明,如果字写得再好一点 , 那就更好了”!

总之,灵活运用批改形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解答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自尊、自信的作业环境,使学生乐在学习中做,喜在批改中学。

10、你认为指导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有哪些作用?

答:(1)学生可以反思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果。(2)能培养他们得自主性和自信。

(3)成长记录袋能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真实反映他们的成功与挫折,让他们体验成功的艰辛与快乐.(4)成长记录袋为家长、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多样评价材料,使每个学生都能更好全面的发展。

第六章 资源开发基本功

11、试谈谈开发课程资源的意义和注意事项?

答:开发课程资源的意义;

(1)促进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2)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丰富课堂教学资源。(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4)有助于学生保持记忆,为新知识的产生提供良好的增长点。(5)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开发课程资源的注意事项:

(1)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充分把握教科书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进行,不得随意改变教学目的,违背学科教学特点。

(2)必须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有效教学为出发点。(3)必须是“实”与“活”的高度统一,不能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4)应最大限度地避免主观行为,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5)必须量力而行,不可一蹴而就,急于求成。

(6)不要超越学生能力和偏离教学目标。开发与利用生成性课堂教学资源应当立足于“合理”与“有效”做文章,立足于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无序和有序的统一。

(7)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营造“生活”氛围,让学生体验语文价值,不要有悖于文本的人文内涵。

第七章 教学研究基本功

12、你认为课例研究能够对教师专业成长起到哪些作用?

答:课例研究可以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的脚步,有效地将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行为,提升常规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水平,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有效的课例研究是以教师教学能力增长为导向的。在这个意义上,课例研究为提升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增长教师的实践智慧提供了导向性的策略,它的出现也使教师真正成为研修活动的主人。

13、课例研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课例研究是校本教研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但由于实施者观念偏差、理解偏颇及操作不当 , 使得当前研究出现了盲目模仿、主题泛化、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把握不准确等种种弊病。

(1)课例研究要以真实为前提、以解决教学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判断和实践智慧为目标。在进行课例研究时,要注意不要盲目模仿他人的研究操作程序,要结合自己的自身发展需要确定有针对性的研究主题。

(2)进行课例研究时要注意克服主题泛化的现象。很多教师的课例研究没有实效性的主要原因就是主题的确立“大”而“空”。

(3)要明确课例研究的目标。教师在确定研究目标时要注意:一是针对学校教育培养目标及教学宗旨,制定出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具体目标。有了具体目标后,教师通过交流讨论找出学生实际情况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差距并锁定目标,开展研究,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来缩小差距。二是课例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教学活动找出培养学生品质或能力的最佳教育方式,而不是简单地改善教学效果或者是提高学科成绩。

(4)要深入了解学生以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路和行为。一是要着重了解学生的学习思路和学习行为,要自始至终把注意力放在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挖掘潜力的调查研究上,放在如何让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潜能上,而不是授课教师的教学表现。二是教师的研究过程一定要遵循先探讨“学生是怎么学的”,即观察和分析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每一个具体行为再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探讨“教师应该怎么教”这样一个思路,达到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第五篇:教师基本功新修炼

《教师基本功新修炼》(小学语文)思考题:

前 言

1、语文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功?

2、为什么要注重教师基本功的积累与修炼?

3、教师强化基本功的途径有哪些?

教学设计基本功

什么是教学设计基本功?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教师应该掌握哪些教学设计基本功?

第一节 设计恰当的教学目标

1、结合案例分析中小学教师设计教学目标中的问题。

2、结合自己的学科背景,选择某一教学内容,科学合理的设计其教学目标。

3、如何才能够实现教学目标设计的优化?

4、设计教学目标应该掌握哪些策略和技巧?

第二节 准确地锁定教学起点

1、什么是教学起点?为什么说准确锁定学生的学习起点是教学成功的前提条件?

2、在具体操作时,可以借鉴哪些策略有效锁定学生的学习起点?

3、你如何理解动态生成的教学起点?教学起点的动态生成性与准确定位教学起点矛盾吗?请说明理由。

4、结合所属课程的内容,选取某一节课设计其教学起点,并作出相应的评析。

第三节 科学设计教学过程

1、怎样设计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和素质的提高?

2、在教学过程设计中怎样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3、科学设计教学过程,从操作程序上讲,应该遵循哪些环节?

第四节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

1、如何理解教教材和用教材教?

2、为什么说认真钻研、准确理解教科书,是创造性使用教科书的前提和基础?

3、为什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在分析、使用教科书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4、在教材资源与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相互补充方面,你有哪些成功的案例或失败的教训,试选一例进行阐述。

第五节 设计有价值的问题

1、课堂教学中,教师所提问题的价值在于什么?

2、有价值问题的提出必须注意哪些因素?试分析案例中提问的教学价值。

3、有人发明了等你十秒钟的提问小策略,具体内容是:

在课堂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举手的学生十分踊跃,可当真正提问某一学生时,该生常常结结巴巴不知所云或干脆一语不发。怎样对待这种现象呢?我的策略是:给你十秒钟。

你如何评价这个小策略?

4、教师提问后如何引导,才能发挥提问的最大作用?

第六节 教学过程的预设

1、举例说明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2、怎样预设才能为生成留下空间?

第七节 教学设计的留白

1、语文教学中应留下哪些空白,应怎样留白?

2、怎样处理好预设与留白的关系?

第二章 教学实施基本功

第一节 教学情境的创设

1、在教学中,你是如何应用情境创设基本功的? 你还有哪些好的做法?(激疑导趣、以疑引思、以情传情、设置障碍、曲折尝误等)

2、在教学中应用情境创设基本功,应注意哪些问题?(提示:创设的教学情境应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创设的教学情境应能调动、启发学生的思维,创设的教学情境应严谨、运用要适度等)

3、当前,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情境创设基本功还存在哪些问题?你认为应如何解决?

第二节 对主导主体关系的理解与处理

1、你是如何理解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理念的?

2、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注意哪些问题?

3、在教学中你是如何发挥教师的组织指导作用的?

4、就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问题,采用观察研究的方式,观察并分析同伴的一节课。

第三节 民主课堂的营造

1、谈谈营造民主课堂环境的重要性,分析案例中课堂环境民主与否。

2、良好课堂环境的特征有哪些?

3、结合实际,谈谈民主课堂环境营造的有效策略。

4、在精心设计课堂环境方面,你有哪些有益的探索?

第四节 师生间的合作与交往

1、合作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除听中学、看中学外,还有哪些学生学习的方式?试阐述其中一种学习方式的优势。

3、谈谈你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合作交流的经典案例。

第五节 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

1、课堂管理的操作方法有哪些?谈谈应如何提升教学管理技能。

2、在进行学生管理时,如何做到学生自我约束与外部纪律约束的恰当结合?

3、结合实际,谈谈预防和干预学生问题行为的有效策略。

4、有人主张建立班级管理的ABS系统,ABS是好车中的自动防锁死系统。它可以防止刹车太急而出现险情,一刹一放,保持直线行驶,避免意外。班主任要保持班级工作正常开展,对学生管理就应该做到一收一放,收放自如,既不能把学生锁死,也不能锁死自己。你对这个主张有什么想法?

第六节 教学活动的反馈及调整

1、为什么说教学过程其实质是以信息反馈为基础的控制过程?

2、教学中有哪些易于获得反馈信息的教学方法?

3、结合实际,撰写一篇教学中运用信息的反馈与调整的案例。

4、有一条教学活动的反馈及调整策略是采用科学的控制方法,说说你对控制的理解。

第七节 教学实验能力的培养

1、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2、教师在指导学生做分组实验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谈谈您在创新实验方面有过哪些尝试。

第三章 教学策略选择基本功

1、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重要一万倍,你对这个说法有哪些思考?

2、在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应注意哪些问题?

3、说说你在阅读(识字写字、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教学中,是怎样注重学习方法指导的。

4、学好语文,学生应掌握哪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第三章 教学策略选择基本功

第一节 不做讲师做导师

1、讲师和导师分别比喻怎样的教学行为与教学方式?

2、做讲师与做导师有哪些差异?

3、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导师?

4、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想想自己的教育行为哪些符合讲师行为,哪些符合导师行为。

第二节 引导学生从质疑走向探究

1、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谈谈应如何引导学生质疑与探究。

2、谈谈如何提高质疑、探究的实效性。

3、反思自己的教学经历,写一则引导学生质疑或探究的教育故事。

第三节 在对话教学中问题的设置

1、你是如何理解对话教学的?

2、对话教学中问题的设置要考虑哪些因素?

3、举例说明什么样的问题才是一个好问题。

4、分析相关案例中对话教学中问题的优劣。

5、对话教学中通过师生协商来设置问题有哪些方法?

第四节 合作学习的指导

1、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应注意哪些问题?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有人说合作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可有可无,试分析这句话。

第五节 开放课堂的创设

1、什么是开放课堂?创设开放课堂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2、如何提高教师对开放课堂的引导能力?

3、结合实际,谈谈创设开放课堂的有效策略。

4、举例说明创设开放性课堂时如何把握好放与收的分寸。

第六节 教学内容的建构

1、结合实际,谈谈构建教学内容的有效策略。

2、倡简的其中一项策略是简化教学内容,说说阅读教学如何简化教学内容。

3、举例说明你对模块式设计策略的理解。

4、你同意在教学活动中,''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的说法吗?试述理由。

5、教学内容等同于教材内容吗?试判断并分析。

第七节 任务驱动学习方式的运用

1、任务驱动学习的基本环节有哪些?设计一个教学片断,试体现任务驱动学习的基本环节。

2、设计合理有效的任务,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3、如何提高任务驱动学习的任务设计能力?

4、结合实际,谈谈提高任务驱动学习效率的有效策略。

第八节 随机进入策略的掌控

1.如何理解任务驱动与随机进入的关系?

2.什么是随机进入?教学中随机进入应该注意什么?

3、结合实际,谈谈随机进入的有效策略。

第四章 教学技能基本功

第一节 学科教学语言的运用

1、结合实际谈谈教师的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2、教学语言的运用原则有哪些?举例说明你是怎样运用其中

一、两个原则的。

3、结合日常教学,设计一些化枯燥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的语言片断。

4、分析案例中教师课堂用语的特点。(参考下列评价内容)

(1)语言流畅、节奏鲜明、语速得宜

(2)吐词清楚、语句通俗、条理清楚

(3)正确使用学科名词术语和表达方法

(4)感情充沛有感染力,有启发性

(5)逻辑严密,思路清晰

4、说说你打算怎样提升教学语言基本功。

第二节 课堂教学的有效导入

1、你在教学实践中,曾采用过哪些导入方式?试举一例详细说明一种导入方法。

2、导入的设计和实施上应把握哪些原则?

3、分析案例中教师课的导入方式及其作用。

4、能根据相关教材设计课的导入。

第三节 板书板画的精雕细刻

1、板书、板画的设计原则有哪些?试运用板书、板画的设计原则评析教学案例中的板书设计。

2、板书只是老师的专利吗?阅读下面案例,写读后感。

小组合作学习后的集体交流时,小组轮流交流自己的观点,然后由其他小组或同学进行评价。但是也常常出现这种情况:学生往往记不住前面小组的发言,特别是发言小组比较多的时候,自然影响了交流的质量。

我们解决的办法是:

请小组成员将自己的观点直接记录于黑板上,也可以记录到大白纸张贴于教室四周,这样大家可以随时看到各小组的观点,自然也不会存在忘记了。

3、优化板书设计的操作策略有哪些?

第四节 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指导

1、自主学习与独立学习有什么区别?自主学习有哪些基本特征?

2、举例说明教师应怎样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实施有效指导。

3、自主=自流、放开=放任吗?试判断并分析。

第5节 教学突发事件的应对

1、描述并分析一个你处理教学突发事件的典型案例。

2、教师应怎样提高自己处理教学突发事件的能力?

3、在课堂上遇到这些情况时你会怎么做?

A、上课时突然飞进教室一只小鸟。

B、一位女生伏在课桌上哭了。

C、两个男生打了起来。

D、发现某学生写别的学科的作业。

E、正在上微机课时,某生把电源插座碰掉了。

第五节 作业的布置

1、举例说说怎样根据学生需要设计作业。

2、阅读下面的故事,写一篇你自己的类似的故事。

趣味作业

在布置作业时,老师要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以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时,我给学生留了这样一道作业题:请你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张双龙洞游览示意图,看谁画得精确、形象。这道饶有趣味的作业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虽然示意图画得有很大差别,但是大家都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达到了预期效果。

3、有时间的话,可以上网或到书店查阅《作业的革命》(刘春生编著)一书。

第六节 作业批改方式的灵活使用

1、反思总结您的作业批改方式,比较其利弊。

2、结合自己的作文批改方式,谈谈如何提高作文批改的实效性。

3、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作业对学习的评价功能,一位老师应用了错题本的小策略,就是让学生把每次的错题收集起来,经常复习。您认为这样做如何?

第七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1、举例说明现代教育技术有哪些功能。

2、教师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时,为什么必须坚持适时、适当、适度的原则?

3、您是怎样在教学中利用校园网的资源的?

4、您是怎样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资源的?

第五章 教学评价与教学研究基本功

第一节 教学的即时性评价

1、在教学中,你成功地运用了哪些评价的手段?

2、在教学中运用即时性评价,教师应注意什么?

3、课堂教学中,你怎样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

4、你使用过惩戒的方法吗?说一说你的故事。

第二节 教学的激励性评价

1、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恰当地、有效地使用激励性评价?

2、激励性评价就是不能批评学生,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试述理由。

3、怎样处理好激励与批评的关系?

第三节 教学的形成性评价

1、什么是形成性评价?实施形成性评价时应该注意哪些关键问题?

2、什么是安置性评价?什么是表现型评价?

3、在指导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第四节 教学的终结性评价

1、谈谈您对终结性评价意义的理解。

2、为什么说命题的质量和改革方向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改革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如何使命题充分发挥正确教学导向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4、在命题创新方面,你有哪些好的做法或建议?

第五节 教学的反思研究

1、为什么提倡教师自我反思?

2、谈谈提高教学反思研究能力的有效策略。

3、什么是教育故事?你撰写过教育故事吗?选一个典型教育故事写下来。

第六节 教学的评课研究

1、把听课评课的称呼改成观课议课,您对这一变化怎样看?

2、怎样提高课堂观察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课堂观察研究也有自身的弊端,试谈谈您的看法。

下载作业题 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中小学(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作业题 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中小学(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作业题

    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作业题 1.结合初中数学案例片段分析运用讲授教学基本功的原则。 答:运用讲授教学基本功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体性原则。新课程实施......

    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

    《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音乐》读书心得 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是素质则其人教育的灵魂。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因素,......

    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

    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 课程简介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是教师实施优质高效教学、实现精彩专业生活的前提和基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和教......

    教师教学基本功新修炼——初中语文

    教师教学基本功新修炼——初中语文 1、 对话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师的对话,从语言形式看,有赞美式、含蓄式、渲染式等,从理答方式看,有简单肯定、引申评析、追问、转问、换问、讲解;......

    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

    《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小学数学作业题长治市长治县西火联校 赵守仁 第一章 语言交流基本功 1、教学中应用讲述与讲授应体现的原则有哪些? 答:( 1)讲述与讲授要以学生为主......

    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

    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 教学基本功修炼是一个长期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是一位接近退休的老教师,通过聆听《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讲座,自己体......

    教师教学基本功新修炼——初中语文

    教师教学基本功新修炼——初中语文 1、 对话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师的对话,从语言形式看,有赞美式、含蓄式、渲染式等,从理答方式看,有简单肯定、引申评析、追问、转问、换问、讲解;......

    初中历史教师基本功新修炼

    《初中历史教师基本功新修炼》作业题 作业一:你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提问与追问具有哪些作用?请反思你自己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问与追问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还存在哪些问题? (1)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