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班制”背景下地理教学的挑战与对策

时间:2019-05-13 04:31: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走班制”背景下地理教学的挑战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走班制”背景下地理教学的挑战与对策》。

第一篇:“走班制”背景下地理教学的挑战与对策

“走班制”背景下地理教学的挑战与对策

2014年《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教基二[2014]10 号)中规定,从2017 年开始将实行“3+3”的高考改革方案,学生可以在完成必修内容的学习,对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有一定了解后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参加等级考,最终等级考成绩纳入高考总分。这意味着走班制教学将成为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的必然选择。毋庸置疑,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较之传统行政班教学模式在满足学生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拓宽学生的人际交往与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等方面有着超越之处。然而,这必将给老师的教学工作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学生差异化的挑战

从目前已公布的《2017年上海各高校高考选考科目要求》来看所有专业(类)中,要求最多的选考科目是物理,共有415个,占专业(类)总数的37.9%;生命科学,有222个占20.3%;地理选考科目为仅为47个,但历史、思想政治分别为41个、26个。因此从公布的数据来看,地理并不属于优势学科。但是与历史、思想政治相比较占有略高优势。又因随学随考的政策,大部分学校为了减轻学生高三时的学习负担,鼓励学生在高二参加地理和生物的等级考。这就使得一些理科不好的学生,和普通中学的学生选择地理的可能性偏高。

从选择参加地理等级考的考生原因调查来看概括起来有如下三种:

1、对地理学习感兴趣,或地理学科成绩优势明显。

2、对其他学科学习吃力,没有办法只能选择地理学科。

3、为了减轻高三学习压力。对于这三种状况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做好调查,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法。

二、管理制度的挑战

“选课走班制”是教育改革的一项创新,是指行政班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爱好和需求,选择不同的教学班级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坐在教室里的学生未必来自一个行政班级,这就使得原本行政班主任为核心领导的管理模式被打破。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课堂是不仅要完成一个任课教师的角色还要充当班主任的角色。如上课时的班级卫生、座位的安排、各班课代表的任命、本课程的学风建设等等,这些原本属于班主任的工作也都落在的任课老师的肩上,这无疑增加了科任教师的工作量。

“走班制”制度下,更多的依靠学生的自觉性,在混合的班级里也没有原来的班主任的束缚,因此学生更容易散漫这又给课堂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师生、生生磨合期的挑战

走班后课堂上的学生未必来自同一个班级,也未必都是以前教过的学生。以前教过得学生,由于已经适应老师的上课的风格,可以顺利的进行教学工作。但是对于以前没有教过的学生则增加的师生之间的磨合期。

此外每个原本行政班级的学风不同,课堂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有些班级的学生习惯课上安静思考,认真做笔记;而有的班级的学生个性鲜明,思维敏捷,回答问题迅速。不同的学习习惯使得生生之间也需要磨合。

四、教师专业化的挑战

“走班制”下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在增加,学生对老师的期待和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因此,观念新、素质高、能力强、方法活的老师将会大受欢迎,相反那些知识陈旧,教法单一,观念落后的老师则会受到学生的冷落。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学科教学能力,而且要建构鲜明的教学风格;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素养,而且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

“走班制”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但同时也是一种机遇,因此“走班制”教师要先行。

一、更新观念,关注学生个体

孔子早在五千年前就有“因材施教”的呐喊,学生性格不同,获取知识的方式也不同,教师授课的形式也必然有所不同。也无论学生出于什么原因选择参加地理等级考,作为教师我们都应该进行充分的个体关注,在此建议教师在上课前通过问卷和面谈等方式做好学生调查,并与班主任进行关于学生学习状况和行为习惯的沟通。

对于对地理学感兴趣的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多安排一些扩展知识的学习也可以布置有些难度的综合题目,促进学生地理思维的构建。对于对其他学科学习吃力,没有办法只能选择地理学科的学生则应该在日常教学中采用多鼓励的方法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对于为了减轻高三学习压力的学生,则应该侧重培养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二、苦练内功,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

上课幽默、有独特教学风格、人格魅力高尚的老师往往深受学生的喜爱,而学生成绩的提高的前提也往往基于学生对老师的喜爱程度,因此才说教学的过程也是一场争夺学生的战争。“走班制”实行之后为广大的地理教师虽然提出了挑战,但也是一种机遇,对于只重视评优课,公开课不重视常规课的老师无疑是敲响了警钟。教师应该不仅能让学生“慕名而来”,还要让学生“满载而归”,不仅要“来的了”还要“舍不得走”。

三、适应角色变化,提高班级管理能力

由于学科的限制,地理学科任课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少之又少,因此地理教师在班级管理方面经验普遍不足。“走班制”后上课时的班级卫生、座位的安排、各班课代表的任命、本课程的学风建设等等,这些都要科任教师亲力亲为,不可能再依靠班主任。这无异议对地理任课教师提出新的挑战。对此,地理教师应该及时转变观念,平时与原行政班的班主任多沟通,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行为表现情况,并积极向有经验的班主任教师请教,来提高自身的班级管理能力。

第二篇:走班制背景下教学行政班的管理

走班制背景下教学行政班的管理策略

当阳二高 陈娅玲

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是通过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让高中生在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中实现有个性的发展。

为积极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规定,我校按照《普通高中课程规定》,在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选择机会的基础上,让高二年级学生自主选择物理(理科)、地理(文科)课程,并实行走班制教学试验。

分层走班教学对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的管理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因此,如何建立健全相关“分层走班制”管理机制至关重要,我作为高二教学行政班的一名班主任,为了管理好班级,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强化落实行政班级各项管理制度。由于行政班与教学班同时存在,教学管理难度明显增大。为此,我班重新对制度进行拟定,从早到校、早读、行政班上课秩序、午休、晚读、自习课、就寝等方面通过班级委员会重新拟定了制度。并且加强督、检查以及落实。

二、强化教学班学科学习的检查。首先与各位物理老师加强沟通,了解每位学生在各个教学班的学习和纪律情况。其次对每一个教学班的学生进行小组管理,这些组长就是该班该科的科代表。既负责收发该教学班学生的作业,且每周都向班级提供本班学生在教学班的情况。

三、强化及时处理教学班学生反馈的各种信息。为加强走班制教学班的管理,我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找学生谈话,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及时发现教学班内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分析情况,及时解决问题,使学生与教学班教师关系融洽和谐、使得在教学班班内秩序井然,确保良好教学效果。

四、积极配合学校构建“三位一体”的走班管理体系,形成“全员齐抓共管”的育人格局。一是与教学班任课教师协同管理本班学生;二是支持学生自主管理;三是配合年级实现导师指导制度。

五、建立家班互动的学情反馈机制。我把本班学生在各个教学班的名单、教学班教师的名单都告之家长,并建立了微信平台。家长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孩子在教学班和行政班的学习情况,并及时与任课老师进行沟通。

总之,走班制的实行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学习的机会,也给教学管理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我们也希望学生能更快地成长,能更快的适应新的教学制度。

第三篇:基于走班制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基于走班制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此文章不是作者本人所写,是别人所写,并且没有经过写作人员的同意,所以只能将文章发到网上,如果作者用这个文章评职称,将会告其侵权

新课改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搞一刀切的模式,学生学习成绩层次分明,成绩不好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出现偏科甚至厌学情绪,成绩好的学生没有太多兴趣投入到数学当中去,无法在总成绩中发挥出优势。这些都同我们当前的素质教育相违背的,实践发现,在教育积极探索中,分层次对学生进行教学,因材施教,能够有效的解决好这些问题。著名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强调有区别的对待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强调因材施教。这是现代教育理论意义上的一个重要理论,也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所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和个性特点是当前新课改教学组织形式改革中有价值有意义的探索。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在积极探索中应运而生。

一、转变教学教育观念,促使学生想学数学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对于从单纯的传授知识还不能够一下子就转化到研究教育理论的方面上来,无法转变自己本身的教育观念和适应走班制教学模式。所以,首先教师本身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转变教育观念,不能过分注重学生的成绩,而言转而关注学生的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稳定好被分在较慢教学进度的数学班的学生情绪,表扬和鼓励学生们,促使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明白自身的优缺点,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数学。当然,教师观念的转变还应该体现在日常的教学当中,教师要积极注重的针对不同学生创设情境,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尤其是对于高中数学学科来说,这是一门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的学科。是各学科中教学、学习难度较高的一门学科,学起来比较枯燥,有许多高中生因此失去了兴趣,影响了成绩。因此我们迫切需要进行分层次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课集合中,教师应该对于刚刚步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和把握,要利用多媒体教具,从学生的实际入手来学习。“同学们,蓝蓝的天空,一群鸟儿在快乐的飞翔!清清的湖水中,一群鱼儿在自由的游泳!鸟群、鱼群都是同一对象汇集在一起。”由此来导入新课,播放多媒体,带给学生一个新奇的体验。再比方说,在接触到集合的时候,教师接着以生活为例,提问:“请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下你的情况。学校、班级、家庭等”从“学校、班级、家庭”几个词语入手,来学习集合的概念。

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使学生能学数学

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最直接和根本的途径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实施有区别的教学。A班、B班和C班是三个不同数学层次的班级,学生们的数学水平不同、能够接受的教学难易程度不同、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不相同。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教学目标、内容、计划和评价标准,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数学。例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数学“函数的概念和图像”一课中,教师要针对A班和C班的不同采用不同教学手段。在A班教学中,教师可以简单请同学们预习一下本节课的内容,并且在黑板上提出问题:“什么是函数?判断下列是否为函数:x→y2,x∈R,y∈R”,然后分组进行讨论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答案。而在C班也不同,教师要放宽教学进度,先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我们所学习的内容。“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如果给x一个值,y就有唯一确定值与他对就,那么x是自变量,y叫做x的函数。”接着讲解函数集合的定义,并举例子说明A={1949,1954,1969}B={542,603,705},对于集合A中的每一个数,集合B中都有唯一一个数与之相对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手段,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习数学。

三、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学好数学

学习数学并不是一时之间的兴趣和爱好,它是一个长期性的行为和习惯。教师在有区别的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流动性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营造好每一个班级的学习数学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观念、交流讨论,并且进行专门的课下帮扶辅导活动,一个学生对应一个学生,既能帮助学生共同学习,又能增加集体荣誉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兴趣不同,根据教材的内容不同制定出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做好不同学生的教学准备工作。

例如在苏教版高中数学教学“三角函数”一课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学习了三角函数的正弦、余切和余弦基本知识后,请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当知道sinx>o,tanx>0时,x为第几象限的角。学生们讨论回答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带领学生一起来补充答案,并且得出结论。在讨论过程中,气氛热烈的时候要适当鼓励平常不善于发言的学生来回答,并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热烈的学习数学的班级之中。

结语:分层次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是我国近几年来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一个助力。它的理论基础相当的丰富和扎实,国外对于这方面的教育改革已经成熟许多。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个性差异和特点,忽视学生主观感受的教育现状提出了一条发展的方向。它的实施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想学数学。同时,也能够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有区别的教学,不同的教学目的、不同的教学计划、不同的教育评价标准、不同的教学手段,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实现有价值的梦想和人生。

第四篇:走班制背景下教学班的管理

走班制背景下教学班的管理

高建 2009年7月18日 11:48 浏览数:88 | 评论数:2

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是通过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让高中生在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中实现有个性的发展。

为积极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规定,我校按照《普通高中课程规定》,在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选择机会的基础上,让高二年级学生自主选择语文选修课所学课程,并实行走班制教学试验,成效显著。无论是在学生学识、素养的提高上,还是在教学班的管理上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以后走班制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借鉴。

“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育都是不可能的。”(赫尔巴特)这句话道出了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而素质教育所倡导的走班制教学中的教学班与日常教学中所实行的行政班又有很大区别:

行政班中有一个班主任,教学班是按所选课程分的班,没有班主任;教学管理的重任就落在了任课教师身上。

走班制教学把全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重新排列组合,学生之间的交往范围虽然大了,但由于原班级的班风、学风不同,学生学习习惯、态度不同,也就相应加大了相互间的影响。由于学生大多不在原行政班中上课,原行政班班主任也就无法及时了解这些学生的情况,管理难度变相增大。

针对这种状况,我校在走班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教学班的理工作:

一、固定走班时间、地点、人员

1、固定时间(课程表):为使走班秩序井然,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我们把走班设在每周三、周五,上午前8个班、下午后8个班分别走班。

2、固定教室:根据学生选课组班后人数的多少,确定固定的上课地点。一是教室外要有明确的教学班牌,二要发挥学校多媒体教室的作用。我们在操作时就把选修人数较多的影视班放在了学校多媒体教室,这样教学场所明确,学生秩序井然。

3、固定班级(学生):根据学生选课人数把学生分成几个固定的班级,主要有——诗歌1、2、3、4班(188人);小说1、2班(114人);文化1、2班(79人);影视1、2、3、4班(303人);写作1、2班(92人)。(我校开设的语文选修课有《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小说欣赏》、《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影视名作欣赏》、《文章写作与修改》。)

教学班也要兼顾到相邻班级的学生尽可能地组到一个班内,以降低管理难度。

4、固定教师:根据任课教师原班选修情况并兼顾教师个人特长确立选修班的任课教师,原则上让选修同一门课人数多的相邻行政班的原任课教师担任该选修课的任课教师,以利于对进行学生管理。根据我校实际情况,高二语文组确定诗歌由张敬玲、殷红霞老师教授,小说由王荣美老师教授,文化由吴华老师教授,影视由亓伟亭、安增庆老师教授,写作由刘刚老师教授。

二、配套相应管理制度

1、健全教学班管理机制,明确要求

确立临时班长。对于新组建的教学班,我校各任课教师根据从各行政班班主任那了解的情况都确立了两名临时班长;临时班长主要负责教学班内日常事务的检查,包括点名、卫生、维持班内秩序——学分认定时的学习过程记录,更重要的是帮助任课教师制定相对固定的座次表并把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原行政班班主任,以便共同管理,确保教学班正常教学秩序。

确立课代表。任课教师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每班确立2——3名课代表,主要帮助教师收交作业并帮助教师做好记录——学分认定时的学习过程记录,同时及时把教师安排的作业传达给同学并督促同学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

确立卫生小组、组长。组长具体分配相应同学的值日任务督促值日同学做好值日工作。

2、明确作业检查制度

走班开始之初,任课教师公布本次选修作业次数、质量要求。作业次数依据选修课程内容教师自己确定;作业质量一般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次不合格学分认定为不合格)三档。教师随时做好记录,作为学分认定的重要依据,以此来敦促学生认真完成每次作业,圆满完成本次选修任务。

三、及时协调各种关系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在实施人性化的班级管理时要及时确立与调整教学班内的各种关系。

1、确立“人人负责”的观念:任课教师把自己看作教学班的班主任,学生把自己看成是教学班的管理者。任课教师、学生共同管理,及时与行政班班主任沟通信息,加强教学班的管理。

2、及时处理教学班学生反馈的各种信息。为加强走班制教学班的管理,我校任课教师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找学生谈话,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及时发现教学班内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分析情况,及时解决问题,使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班内秩序井然,确保良好教学效果。

正是基于上面的管理理念、方法,我校的语文选修走班制下的教学班管理工作正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向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意识和进取精神,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的高效课堂迈进。

现在我们学校的教师爱生而乐教,学生尊师而好学,教学相长;教师、学生的观念、思想焕然一新,素质教育得以充分的体现。

第五篇:走班制教学

什么是走班制?

指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历和兴趣愿望选择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不同层次的班级,其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不同,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不同。

走班制三种模式

1.按各校原有模式随机分班,根据选报意向适当增设分层辅导课或选修课;(行政班与走班共存)

2.按选择组合分班和开课,除数学、英语分层和选修课走班外,高一基础课原则上不走班,高二按所有科目适当走班;(行政班与走班共存)

3.完全取消行政班,根据学生意愿自主选择课程。(彻底走班)

哪些学校在走班?

国内北京、浙江等地多所高中近几年正在尝试走班制,广州近几年也有学校实行分层教学。其中,北京11学校将国家的课程校本化,设置了数百门学科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和职业考察课程,学生可以自由搭配,私人订制自己的课程。

在广州,越秀外国语学校和恒福中学正在试行走班,知用中学也计划推行。

高考改革政策一落地,走班是一定要做的。现在来看,即使高考不改,走班也可以推广,这激发了学生自己选择,自主发展的潜能。

北大附中和北京十一学校是北京市较早实行“走班制”的两所中学,北京十一学校面向全校4000多名学生,开发出了200多个课程,随着“选课走班制”的推进,课程建设能力将成为校际之间拉开距离的关键因素,“因此,学校必须具备课程建设的能力,教师也需要有开发课程的本事。”

现状:

1.对于学校来说,完善与走班教学相配套的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学生和教师的行为,也显得更为迫切。

2.“分层走班”可能会导致学校必修课程无法按照行政班“齐步走”的方式开展教学,各个教学班在教学进度上会出现快慢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校的教学管理产生影响。“分层走班”为排课带来困难。一些课程要求具有同步性,而国家规定的课时又固定,在教师人数少和个人时间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学校在排课上需要排除很多干扰因素。

3.“走班制”不但会加大教师个人的工作量,而其还会为学校的硬件建设、师资数量等带来很大的压力.老师们不仅要分层备课,还要备好每一名学生,平时更要多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更出有效的教学形式。

4.因为教室容量所限,“标配”教室根本容不下,因此就会面临两个问题,要么扩容教室,要么增加教师。

措施:引入学分制,在具体操作上,将学生日常考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日常学段检测成绩作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考试共同构成学科成绩,用于学分认定。

理论基础:分层教学最初是教学法改革中提出的一个全新的理念。国内外教育家、教学研究工作者展开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分层教学最初的形式是“班内”分层,有一定的效果但弊端很明显。随后借鉴国外西方国家的一些先进成熟的模式和实施办法后,提出“走班制”分层教学改革模式。

引言:“走班制”分层教学基于“因材施教”原则而产生,它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体现了个体化教学。它的来源是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但它又是分层教学法的创新和扩展。关于分层教学的研究,国内外尚有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的贡献。“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意义:

2.1 理论意义

美国学者卡罗尔提出“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或是学习机会),再具备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走班制”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进行分层,体现了“学生学习为主体”、“因材施教”等理论。分层教学研究过程中已有大量的文献,从理论角度、实际运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对其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修改理论当中不完善的地方。这使“走班制”分层教学在理论上更加完善,更好的体现个性化教学。

2.2 现实意义

分层教学法已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各大中小学校,并积累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国外也有不少中小学、职业院校进行“走班制”分层教学的实践。在实施过程中,对“走班制”分层教学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并研究分析,寻找各种对策与解决办法,用实证经验证明“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弊端。从国内外实证文献中了解并获取前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从产生的矛盾与问题中来研究这一理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更具有现实意义。“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国内外研究:

3.1 国内研究

“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在我国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阶段较晚,并且名称也不统一。分层教学法的起步和研究则较早,始于二十世纪初。最初是以“快慢班”形式出现。分层教学法的探索与实验研究,给“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基础。从1916年开始,分层教学法研究开始,并大量展开。虽然分层教学法在教育理论研究上是一个颇受争议的话题,但大量的学者和教育家都一直致力于其研究,以期待找出适应我国国情和教育改革的有效方法。

分层次递进教学,是“走班制”分层教学的前身,它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初中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研究”课题组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提出并进行了研究。河南省鹤壁市淇滨中学2003年开始推行“走班制”教学,在全年级占一半数量的6个班级的语、数、外等部分学科实行了“走班制”的尝试。此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众多中等职业学校纷纷开展分层教学的实践和探索。十几年来,“走班制”分层教学的试验多数在中职院校内进行改革与研究,中小学也引进。在中小学和中职院校的实践中经过不断地经验总结和改进,为分层教学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通过图书馆、知网、万方数据以及Internet网查询,研究分层教学法的相关著作、文献共计1550多篇。专门研究“分级教学”或“走班制”分层教学法的论文有1000多篇。通过文献调查发现分层教学研究多应用于中小学校以及中等职业学校,而且以“走班制”分层教学的形式居多。这些研究方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有一定的弊端,并遇到难度,可操作性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以高职院校为背景进行“走班制”分层教学的研究与探讨相对较少,但也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国外文献资料中,提及分层教学法的著作有20余本,论文文献有100余篇。

3.2 国外研究

分层教学法的研究最早始于西方欧美发达国家。它最先出现于美国。到20世纪50年代,英国实行了分层教学法,在中小学校中将学生根据能力分出不同的层次,并且学生始终待在这个层次的班级里学习所有的课程。但因这种方法对不同能力的学生采取了区别对待,受到来自各界的批评,认为它加强了种族间的不平等,会造成了对“低能儿童”的歧视,使他们的身心受害。由此,分层教学陷入了低谷。到了90年代,美国政府开始重视对精英人才的培养,大部分学校又重新开始了对分层教学的实践和研究当中。

根据现有的研究,美国教育界提出的“分层教学”实际上结合了“小班化”教学方式,与“主体教育”、“赏识教育”结合起来,更加重视学生的个体化差异,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国外,分层教学的形式多样化,有基础班,提高班等,并逐渐形成走班的选修制。就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国外分层教学法的最初形式是按智力、能力和学习成绩进行分组分班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其研究也多是基于中小学校各班中进行分小组的实践研究,并且主要针对教学教法的研究改进。

总结

从对国内外文献研究综合来看,国内外关于“走班制”分层教学法的直接研究较少,但间接研究和相关研究――即教学教法研究较为丰富。由于国情和学生数量的不同,国内虽然对分层教学法的研究也较多,但起步阶段多引用了国外的研究。许多学校在学科教学中采用 “班内分组、分类教学”的方式。但近几年面对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班级人数逐渐增多的情况,班内分组分层教学不能适用于人数较多的班级进行优化教学。因此出现对分层教学的新探索,即“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的出现。

期待更多大量的文献,给各类学校、高等院校在“走班制”分层教学研究提供更多有价值、可借鉴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经验。

参考文献:

[1](英)班克.中等学校的成败[M].人民教育出版社,1977:7.[2]Gordon Dryden.Jeannette Vos Ed D.The Learning Revolution [M].Jalmar Press,1994.[3]李默,郭炳德.“走班”分层打破“快慢”分等[N].中国教育报,2005-11-9.[4]黄晓颖.国外分层教学的历史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17):126.

下载“走班制”背景下地理教学的挑战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走班制”背景下地理教学的挑战与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分层走班制教学

    “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构建 (2012-11-07 15:41:31)转载▼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文摘 一、分层走班制教学的概念 分层走班制教学,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基础以及对学科的......

    体育走班制教学

    实现“学生熟练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 技能”的教学模式:体育走班制教学 3.1“体育走班制教学”的基本概念要素 所谓“走班制教学”就是:同一年级的体育课排在同一时间,上课时打......

    分层教学“升级”走班制

    分层教学“升级”走班制 林梦如 没有固定班级,没有统一、固定的课程表,学生学习时间和内容完全自定,整天行走于各个授课教师的实验室……为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能力,我校......

    高中必修课分层走班制背景下化学教学模式创新性探索(范文)

    高中必修课分层走班制背景下化学教学模式创新性探索 一、问题的提出 2012年,浙江省教育厅颁布了《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方案提出了课程改革“调结构、减总量、......

    高中必修课分层走班制背景下物理教学模式探索[权威资料]

    高中必修课分层走班制背景下物理教学模式探索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 要:必修课分层走班是当前浙江省教育改革的趋势。传统的班级授课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无......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摘 要】在新课改环境下,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讲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本文则对新课程环境下的小学语......

    选课走班背景下高中教师教学转变及其应对[模版]

    选课走班背景下高中教师教学转变及其应对 在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鼓励并促进学生自由选择和优势发展,是新高考改革的基本精神。为促进新高考改革顺利落地,2014年12月,《教育部......

    走班制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范文

    走班制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当人类昂首步入21世纪的时候,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出现,已悄然改变了社会形态和经济形态,这对未来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化社会使终身学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