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自然段。
2.凭借课文语言材料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3.能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感受。
4.联系实际谈谈学了课文的体会,并试着写写自己的人生格言 【教学重点】
紧紧抓住苏格拉底的三段话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教学难点】
能够联系实际,理解“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意思。【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直奔主题
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穿越时空,与古希腊哲学大师苏格拉底进行对话,聆听他的教诲,感受他的智慧,一起到麦田去寻找那——(齐读)最大的麦穗。
过渡:有人说:哲学家的语言是深邃的语言,是智慧的语言。我们今天就从苏格拉底的语言入手,去领略他的风采。
二、活动导学,精讲点拨
(一)活动一: 1.出示要求:
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中苏格拉底一共说了几句话?动笔划一划,再放声读一读,想一想该分别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2.学生自学。
3.交流:同学们划得认真,读得用心,一共找出了几句话?谁来读第一句?
(一)第一句话 课件出示:
“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
鼓励:同学们学习得真投入!
请看——(课件出示: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说说你的想法: 8.交流:从“看看” “用心地挑挑拣拣”„„看出弟子们是很认真地对待的。体会“埋头”、“低着头”的含义(眼界不够开阔、目光短浅„„)是的,我们不仅要低头走路,更要抬头看路。从“摇了摇头”“又摇了摇头”“摘了又扔掉”等处可见他们挑麦穗时犹豫不决,不能当机立断„„„„
9.引读:是啊!就在挑挑拣拣中,你们已经到头了;
就在随手扔掉时,你们已经到头了;就在总以为机会还很多,无法定夺时,你们已经到头了„„
苏格拉底的一句话犹如当头棒喝,使弟子们如梦初醒,让我们再来读读苏格拉底那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来敲醒人生的警钟。齐读:
(三)、第三句
1.过渡:面对两手空空、如梦初醒的弟子们,苏格拉底说了第三句话,指名说。
课件出示:第六自然段
2.这时候,苏格拉底又会以怎样的语气说这些话呢?(语重心长、意味深长、循循善诱)
指名感情朗读。
(评价:苏格拉底的谆谆教诲语重心长!句句发人深省!)3.相机点拨:这段话中有两个“最大的”,意思相同吗?
遇到拦路虎了怎么办?和小组里的同学讨论讨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讨论交流:第一个“最大的”指的是整个麦地里确实存在着一粒最大的麦穗;而第二个“最大的”指的是弟子们在麦地里所能见到的、所能把握住的最大的麦穗。它是相对而言的。
4.现在明白了吗?让我们再一次来聆听苏格拉底这富有人生哲理的话语。指名读。
(二)活动二:
过渡:苏格拉底仅仅是在教弟子们如何摘麦穗吗?(苏格拉底用摘麦穗这件小事来教育弟子们,含蓄地告诉他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就在——(第七自然段)
出示活动二:
1.默读课文第七自然段,想一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
诱,巧妙引导,不愧是一位——大学者!
4.总结:这篇课文重在说明道理,但作者却花了大量的笔墨把事情写得非常生动、具体,这种表达方法就是“借事说理”。【板书:借事说理】
三、练习运用、迁移创新
1.今天这节课,我们走进了最大的麦穗这座精神殿堂,聆听了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谆谆教诲,懂得了“抓住机遇,把握当前”的道理。
2.交流搜集到的关于机遇的名言。
3.老师也要送给大家两句名言,让我们共勉: 课件出示名言:
(1)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碰到它。(达尔文)(2)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去利用(巴尔扎克)
第二篇:《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自主性,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学生在研读过程中学会交流,读懂课文。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节。
2.能前后联系,领悟最后一节语言文字,明白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错失良机的道理。
3.能联系实际,谈谈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这句话的理解。教学重点:
着重读好苏格拉底说的话,体会弟子们所悟出的道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读书导入:
让我们穿越2500多年的时光隧道,与苏格拉底和他的弟子们一同走进《最大的麦穗》这座精神殿堂,与大师对话、交流,让我们徜徉其间。(古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大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读出麦穗的“沉甸甸”,每一穗都是“颗粒饱满”的。)(这时正是麦子大熟的季节,粒粒饱满的麦穗沉甸甸的坠在秆上,多引人注目啊!这不,大学者苏格拉底带着弟子摘麦穗来了。不过他是有要求的)
二、明白要求 1.出示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生读:……
2.加上提示语,读,苏格拉底严肃地对弟子们说:……
我们读书就要根据他的提示语,读出感受。要重点突出读“只许进不许退”短句
这个短句表达苏格拉底的意思是没有回头重选的机会或者说没有商量的余地。该如何读中表达,生再读(分组):……()谁来做苏格拉底读一读——
3.过渡:弟子们听懂了苏格拉底提出要求后纷纷走进了麦地,去摘最大的麦穗,弟子们摘到了最大的麦穗了吗?结果怎样?你从哪儿知道的?
三、直奔摘的结果
1.多媒体显示“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
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2.那些词让你感受最深?
轻声读,你体会到弟子们此时的心情了吗?(他们可能会说什么?)
四、感受摘的过程
1.弟子们到底是怎样追求最大的麦穗的呢?让我们读一读课文2-4节。出示要求:划出弟子们摘麦穗时表现的有关语句,怎么做的用“﹏﹏”,怎么想的用“----”。思考你从中体会出什么。2.小组讨论:
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3.大组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师适时点拨:弟子们怎么做,怎么想,你认为该怎么读?)
同学们请你对他们的做法发表意见,谈谈你的看法。
4.我们再看一下老师的要求,作为旁观者你想给他们提个醒吗?
五、读悟道理
(一)学习苏格拉底的话 过渡:同学们提醒得对,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我们看看苏格拉底是怎么说的?投影出示: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见到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1.讨论:“有一穗是最大的”与“最大的麦穗”是不是同一穗?为什么? 2.师小结:是呀,真正最大的麦穗是很难得到的,在麦地里寻寻觅觅,最终一无所获,还不如抓住颗粒饱满的那一穗。
同学们听到这儿有什么感受。(最大的一穗是我们的追求,而眼前的穗才是我们要紧紧抓住的机遇。)
3.想一想,苏格拉底此时说话时的语气?(语重心长意味深长)集体语重心长地朗读苏格拉底的话。……
师:读到这,同学们谁能用上“虽然……但……”、“即使……也……”说说说当时弟子们的感受。
生:虽然弟子们两手空空,但从师傅的话中弟子们一定受到了教育。在人生路上,即使错失了良机,我们也不应叹息。虽然麦地里有一穗是最大的,但弟子们未必能碰到它。即使苏格拉底教训弟子们严格了一些,也是为了他们的成长。过渡,苏格拉底用摘最大的麦穗这件小小的事来教育学生们,含蓄地告诉学生们一个很深刻的道理,他的学生听懂了吗? 苏格拉底只是在教学生摘麦穗吗? 过渡:他的循循善诱、良苦用心弟子们领悟了吗?
(二)学习道理
1.出示:人的一生仿佛也是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轻声读一读,你最喜欢哪句,为什么?
请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体会到了什么?读出什么问题? 2.解决问题。
先自己读书,再小组讨论,最后讨论。
第一句: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人的一生”与“在麦地中行走”有什么相似?“最大的一穗”指什么? 第二句: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
这里说到了哪两种人不同的生活态度?如果你们就是苏格拉底的弟子们,此时听到老师说“你们已经到头了”,会怎么想?“麦穗”为什么加引号?“颗粒饱满的麦穗”指什么?
第三句: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联系第6节体会,发现了什么?
(“眼前的一穗”、就是“刚刚摘下的”一穗,我们要实实在在地拿在手中。“最大的一穗”,“最大的”指远大的目标。“眼前的一穗”或者说“刚刚摘下的一穗”对每个人来说是不同的,请举例说说。)
3.联系生活实际和课件中的相关名言,说说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相机完成补充习题第四题)
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碰到它。——达尔文 机遇只垂青那些懂得怎样追求她的人——查理·艮科尔
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巴尔扎克
4.小结:我们应该要有远大的目标,但更要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这样,一穗一穗积累起来,就会得到一堆闪光的金子,就获得了最大的成功。背诵课文最后一节。
我的追求是想成为一名最优秀的教师,但今天对我来说摘取最大的麦穗就是认真上好这堂课,明天又有新的挑战。这些对于我们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是最大的一穗。人生的目标是永无止境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把握住身边的每一次机会,踏踏实实地干好每一件事,我们才能有所收获。
六、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兴致勃勃地走进最大的麦穗这座精神的殿堂,我们徜徉其间,我们流连忘返,不知不觉当中我们发现自己变了,变得聪慧,变得有个性,变得更有创造性!
七、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第五题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弯腰的谷穗》 板书设计:最大的麦穗(追求)眼前的一穗(实实在在)(要抓住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
第三篇: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自然段。
2、凭借课文语言材料,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3、能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感受。
4、联系实际谈谈学了课文的体会,并试着写写自己的人生格言
【教学重点】
紧紧抓住苏格拉底的三段话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教学难点】
能够联系实际,理解“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意思。
一、质疑导入:
1、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古希腊的哲学大师苏格拉底,今天,就让我们跨越时空的隧道,再次聆听他的教诲。上文讲到在苏格拉底的引导下,弟子们领悟了这样的一个道理,(出示最后一段)
2、请同学们小声地读这段话,如果有疑问,请提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指名说)
过渡:弟子们是在听了老师的话后,才悟出这个道理的,要想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关键在于读懂老师说的话,请同学们细读课文1-6自然段,划出苏格拉底说的话语。
二、解读第一句话
课件演示:
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1、指名读,评议。
2、加上提示语读,苏格拉底严肃地对弟子们说--
3、作为苏格拉底的弟子,你听懂了老师的那些要求?指名说。
4、该怎样读,才能让弟子们听懂我的要求呢?谁来做苏格拉底读一读?
过渡:苏格拉底提出要求后于是他们纷纷走进了麦地,去摘最大的麦穗,弟子们摘到了最大的麦穗了吗?结果怎样?你从哪儿知道的?
三、解读第二句话
“你们已经到头了。”
1、苏格拉底说这话时,弟子们完成任务了吗?他们表现如何?
2、苏格拉底用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敲响了弟子的警钟,带着自己的理解读,想象苏格拉底的心情。
白板出示:苏格拉底_________说:“你们已经到头了。”(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
3、弟子们如梦初醒,想想弟子们明白了什么?
4、弟子们不能完成任务,是因为他们没有认真对待吗?
白板出示: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5、这段话对弟子们进行了什么描写?仔细体会弟子们的表现,揣摩弟子们的心理,呆会儿老师要进行现场采访。
6、采访不同表现的弟子,体会抓住时机的重要。
(埋头前行的;摘了又随手扔掉的;光看光摇头的;两手空空的)
7、随机采访麦地里的小麦,强化抓住时机的重要性。
(颗粒饱满的;比较瘦小的;准备嘲笑的;摇晃脑袋的)
8、我能理解弟子们此刻的心情,他们“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固然我们可以像小麦一样嘲笑弟子们,但我觉得弟子们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善意的提醒,我们能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他们刚才的表现提一些建议吗?
9、小结 送上培根的名言:人在开始做事前要像千眼神那样察视时机,而在进行时要像千手神那样抓住时机。
四、解读第三句话
“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1、苏格拉底是怎么对弟子们说的呢?白板出示,以不同的语气指名读
2、明确两个“最大的麦穗”不同的含义
3、醉翁之意不在酒,苏格拉底仅仅在说“麦穗”吗?还在说什么?
如果麦地是我们的人生,麦穗是机遇的话,苏格拉底的话还可以怎么说?白板出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在______里肯定有_____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_________就是你们刚刚______的。”
4、现在你还认为弟子们走出麦地,手中空空如也吗?他们收获了一个重要的人生道理。这就是......五、解读最后段落
“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齐读
2、体会分号的用法,麦穗为什么要加上引号呢?体会双引号的作用
3、理解“最大的麦穗”、“饱满的麦穗”“眼前的一穗”不同含义
4、再读几遍,看看这里哪句话在你心中占据的分量越来越大?
突出显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这样的道理苏格拉底直接跟弟子们说了吗?潜移默化间给弟子影响,这种教育方法可以用哪一句诗形容。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明白道理,真是一个高明的老师!
5、老师示范理解: 我的追求是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今天对我来说摘取最大的麦穗就是认真上好这堂课,只有上好每一节课,把握住身边的每一次机会,脚踏实地地干好每一件事,我才能离我的追求更近!
你能联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6、指名联系实际理解。(教师点评)
7、创设情境,多反复诵读:“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六、欣赏创作,感悟内化。
1、欣赏有关“机遇”的名人名言,再次体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道理。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曾经有过的错失良机的事。
3、创作名言,送给那些需要提醒的人。
七、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课外搜集有关“机遇”的名人名言。
2、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板书设计:
最大的麦穗
最大的麦穗(追求)
眼前的一穗(实实在在)
第四篇: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doc
最大的麦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能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感悟。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领悟到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2、能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感悟。教学难点:
领悟到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沉甸甸 挑挑拣拣 错失良机 两手空空 如梦初醒 你能用上其中的词语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2、讨论交流:第一个“最大的”指的是整个麦地里确实存在着一粒最大的麦穗;而第二个“最大的”指的是弟子们在麦地里所能见到的、所能把握住的最大的麦穗。它是相对而言的。
现在明白了吗? 让我们再一次来聆听苏格拉底这富有人生哲理的话语。指名读。过渡:苏格拉底仅仅是在教弟子们如何摘麦穗吗?(苏格拉底用摘麦穗这件小事来教育弟子们,含蓄地告诉他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就在——(第七自然段)
一、课件出示课文第七自然段,想一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1.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你的困惑,分享你的收获。
2、学生活动。
3、合作探究。
学贵有疑,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 预设:
(1)为什么“麦穗”上加双引号?
(这里的“麦穗”,指的是 出现在眼前的机遇。)
(2)为什么说“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 ?(比喻很形象。麦穗就是机会,麦地就是人生。人生追寻理想,就像弟子们在麦地里选取最大的麦穗
(3)“最大的一穗”指什么?“眼前的一穗”又指什么?
“最大的一穗”是追求,是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而“眼前的一穗”是实实在在的,是已经出现在眼前的机遇。相机板书:最大的一穗眼前的一穗 追求机遇
(4)为什么说“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指名说。
小结:是啊,我们不但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更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把握当前,脚踏实地地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相机板书:抓住机遇把握当前
我的追求是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但今天对我来说,摘取最大的麦穗就是认真上好这堂课,只有把握住今天,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呢?谁来说一说?
(同学们说得真好,足以证明了你们已经真正读懂了苏格拉底的话语!)【设计意图】:通过对这段文字的品读,学生已经理解了本文揭示的哲理,教师的示范理解降低了学生联系实际交流心得的难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通过交流有关把握机会的事例,让文本与学生之间产生心灵撞击,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产生情感共鸣。教学难点自然解决。
引读:同学们让我们默默地记住这句话,在心里默默对自己说:“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让我们自信地、大声地对自己说:“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5)为什么苏格拉底不直接把这个道理告诉学生?
是的,让弟子们自己去实践!这就是苏格拉底的智慧之处,他循循善诱,巧妙引导,不愧是一位——大学者。
(6)同学们这是你们现在十二、三岁对这段话的理解,当你们二十二、三岁,三十二、三岁,有了一定的人生经历后,会有更深的理解。让我们把这段话记下来,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好吗?
4、总结:这篇课文重在说明道理,但作者却花了大量的笔墨把事情写得非常生动、具体,这种表达方法就是“借事说理”。【板书:借事说理】
【设计意图: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将文章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情感的过程。对自己“默默地说”是语言的内化过程,“大声的,自信的对自己说”是内化之后,情感“井喷”的过程。】
四、走出文本,回味无穷(小练笔)
1、同学们,走出那金灿灿的麦地,回首今天的快乐智慧之旅,想想自己的所得所获,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你会怎么说?写下来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在这节课上所得到的收获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落实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学生在字里行间中自由生成,真情流露出对文本的个性化的感悟与创造性理解。同时既是对文本的再次回顾,也是本节课重点难点解决的反馈。体现了高效课堂。】
2、今天这节课,我们走进了最大的麦穗这座精神殿堂,聆听了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谆谆教诲,懂得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把握住现在,也就掌握了未来。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好好利用它,记住,机会不会来敲第二次门。在此,老师送给大家两句名言,让我们共勉:
(出示)(1)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碰到它。(达尔文)(2)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去利用(巴尔扎克)【设计意图:读名人有关机会的名言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又是课外积累的好机会。】
板书设计:最大的麦穗 最大的一穗眼前的一穗 追求实在 抓住机遇把握当前 教学反思:
第五篇:《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佚名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2.能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感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件创设情境,语言导入
师述:悄悄的,前天花儿开了又落了,昨天柳儿绿了更绿了,今天虫儿叫得更欢了,蛙儿唱得更乐了,萤火虫也上班了„„夏天来了!
“夏景一夜无人见,十里麦穗迷人眼。”正是麦子大熟的季节,阳光四溅的正午,黄灿灿的麦田更是流光溢彩,粒粒饱满的麦穗沉甸甸的坠在秆上,多引人注目啊!
这不,大学者苏格拉底带着弟子摘麦穗来了。不过他是有要求的二、多媒体显示苏格拉底的话
谁来做苏格拉底读一读——
你认为这个老师读得怎么样?(评读结合,体会语气)
弟子们听懂要求了吗?
过渡:于是他们纷纷走进了麦地,摘到最大的麦穗了吗?
你从哪儿知道的?
三、多媒体显示“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
轻声读,你体会到弟子们此时的心情了吗?
那些词让你感受最深?(他们可能会说)
四、学习2—4小节
弟子们到底是怎样追求最大的麦穗的呢?让我们读一读课文。
出示要求:划出弟子们摘麦穗时表现的有关语句,思考你从中体会出什么。
小组讨论
大组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师适时点拨:弟子们怎么做,怎么想,你认为该怎么读?)
同学们请你对他们的做法发表意见,谈谈你的看法。
我们再看一下老师的要求,作为旁观者你想给他们提个醒吗?
五、学习苏格拉底的话
过渡:同学们提醒得对,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我们看看苏格拉底是怎么说的?
多媒体显示内容。
轻声读课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谁来读一读?(评读,体会其语重心长)
苏格拉底只是在教学生摘麦穗吗?
他可真是一位——
过渡:他的循循善诱、良苦用心弟子们领悟了吗?
六、学习第7小节
多媒体显示内容,指读。
轻声读一读,你最喜欢哪句,为什么?
你身边有这样的例子吗?
小组讨论。
大组交流。
让我们再次感悟品读这段话——齐读。
师小结:我的追求是想成为一名最优秀的教师,但今天对我来说摘取最大的麦穗就是认真上好这堂课,明天又有新的挑战。这些对于我们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是最大的一穗。人生的目标是永无止境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把握住身边的每一次机会,踏踏实实地干好每一件事,我们才能有所收获。
所以,很多人送给我们这样的名言警句(欣赏多媒体课件)
让我们也拿起笔,写下些什么送给刚才那些需要提醒的人。
学生写。
大组交流。
机动:
背诵课文最后一节。
《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