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袭人人物形象分析及其价值

时间:2019-05-13 04:45: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红楼梦》袭人人物形象分析及其价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红楼梦》袭人人物形象分析及其价值》。

第一篇:《红楼梦》袭人人物形象分析及其价值

《红楼梦》袭人人物形象分析及其价值

摘要:《红楼梦》中袭人的形象在历代红学研究中具有极大争议,褒贬分歧极大。评论者对她也颇有微词,甚至罗列罪状视她为小人、黑暗封建制度忠实的奴才而大加鞭策。通过深入探究,我们发现,曹雪芹虽然客观地写出了她人格中的弱点,但总体上还是持肯定态度的。她温柔贤淑、忍辱负重、仁至义尽,为自己规划人生并以自己的不懈努力追求着遥远的幸福。

关键词:袭人;忧患意识;目标;努力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这是贾宝玉梦游警幻仙境时见到袭人的宿命。花袭人原名花珍珠,宝玉听闻她姓花,遂取陆游诗句“花气袭人知昼暖,鹊声穿树喜阴晴”,为其改名为袭人。她是宝玉的贴身丫头,无疑是丫鬟里面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同时也是《红楼梦》一书中着墨最多的人物之一。

自古以来,文学评论家对袭人的议论有好有坏。好的方面是:处处表现温柔宽厚、忍辱负重、仁至义尽、谦虚谨慎的品性,是难得的贤良女子;坏的方面是:当面宽厚姐妹情深,背后暗算,工于心计,邀宠主子出卖姐妹,向王夫人告密致使芙蓉花仙子晴雯被逐。但是从贾家上上下下、老老少少、主子奴才对袭人平时的为人处事来看,大家总体上对她是认可的。“贾母素喜袭人心地纯良、克尽职任”,“王夫人一口一个‘我的儿’,并且含着眼泪说:‘你们哪里知道袭人那

中国的奴婢制度由来已久,在清代已经发展得相对完备。虽然贾府的丫头们个个都“穿锦罗绸缎,吃细米白饭,每日肥鸡大鸭”,但主子们让她们享有这样的待遇,其目的是为了显示家族奢华气派或收买人心,这并不能改变她们身上的奴性,她们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在封建社会做奴婢不易,尤其在“一个个像乌鸡眼,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你了”,主子、管家、奴仆纵横交错,结党私营,争权夺利的大家族中做丫头更是不易。她们小心翼翼侍候主子,一有疏忽便遭惩罚。主子出了状况是奴才服侍不好,主子有错也是奴才教唆。

贾府的这些丫头们吃的是青春饭,一旦失去了装饰烘托公子小姐的作用,原先享有的较优厚的待遇也就随即被取消。丫头们年纪大了,就由主子或管家做主拉出去配小子,所嫁非人更是常有的事。例如:越发出挑好看了的丫头彩霞却做了“容颜丑陋而且酗酒赌博”的旺儿之子。“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谁能守谁一辈子呢?不过三年五载,个人干个人的去了,那时谁管谁呢?”贾府中丫头小红觉悟较高,看破世道早早为自己做打算。她凭借超常记忆口才能力赢得凤姐的欣赏和信赖,攀上高枝,不把自己前途锁定荣国府,选准时机冲出贾府樊笼,营造自己的自由生活,最后终于得以和贾芸成婚过上了好日子。

按照贾府有“凡爷们大了,未娶亲前先都放两个人服侍”的规矩,例如赵、周姨娘两个人早在王夫人嫁至贾府之前已是贾政的跟前人了。姨娘来自丫鬟,但只有个别丫鬟才能当上姨娘。在主子苛刻的标

袭人以前曾在贾母跟前服侍,因见她伶俐、温柔、和顺便给了宝玉。袭人“服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如今服侍了宝玉,心中眼中只有一个宝玉”。第33回中,宝玉挨打后,当太太派人找一个跟宝玉的人,并没有提她,她却不请自留,并且非常地及时上折子表明自己的忠心,更是取得贾母的喜欢。

她懂得揣摩主子们的心理,王夫人的核心性格特征甚至可以高度浓缩凝练两个字——“爱子”,即无比关心疼爱自己的亲生儿子、命根子一样的宝玉。府中何事只要与宝玉的利害无关,一般来说她能以正常心态对待和处理。但只要与宝玉利害有关,她立刻会变得非常警觉、敏感。在她看来谁对宝玉尽心维护、侍奉、关爱,她就对谁格外垂青与器重。

第33回“宝玉挨打”后,王夫人叫人回话。袭人回道:“论理,我们二爷也须得老爷教训两顿。若老爷再不管,将来不知做出什么事来呢”。王夫人一闻此言,便合掌念声“阿弥陀佛”,由不得赶着袭人叫了一声“我的儿,亏了你也明白,这话和我的心一样。我何曾不知道管儿子,先时你珠大爷在,我是怎么样管他,难道我如今倒不知管儿子了?只是有个原故:如今我想,我已经快五十岁的人,通共剩了他一个,他又长的单弱,况且老太太宝贝似的,若管紧了他,倘或再有个好歹,或是老太太气坏了,那时上下不安,岂不倒坏了,所以就纵坏了他。我常常掰着口儿劝一阵,说一阵,气的骂一阵,哭一阵,出极喜爱的样子。并且又说道:“我就把他交给你了,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我自然不辜负你”。

袭人的话引起王夫人极大的反应,对宝玉教育问题上王夫人与她堪称知音,两人推心置腹,这就是她抓住王夫人爱子心理,取得了信任和应有的承诺。从此她享有了更多的物质待遇,月钱也成了姨娘的待遇——每月二两银子,这无疑是王夫人对袭人的肯定。

三、善良和顺、大度宽容,赢得众人欢迎

府中丫头们虽然出身卑微,但一旦当上亲侍的大丫头,就会给予较好的待遇和尊贵的地位,这便是众奴仆眼中高高在上的“副小姐”。就像贾母身旁的鸳鸯,王夫人身旁的金钏,王熙凤身旁的平儿,黛玉身旁的紫鹃„„她们俨然都是“副小姐”的身份。在日常生活中,她们的物质享受是不必说的,精神享受也是必有的。地位低下的奴仆们见了她们也口口声声的“姑娘姑娘”地喊着,就连高贵尊荣的主子们有时也很尊重她们。但她们同时又具有半主半奴行事的复杂性,因为她们一方面直接服侍着主子;一方面也得接受众奴仆们的服侍并管理众仆,在主子与奴仆中周旋。然而袭人在这点上却做得四处逢源八面玲珑,在主子与奴仆之间做的妥帖周全。袭人、晴雯两人同为怡红院里的“副小姐”,并同为侍妾这一目标而努力。竞争的结果却是处处落后在下的袭人步步高升,如愿当上首席大丫头并享受姨娘的待遇,而条件优越的晴雯却惨遭驱逐,凄惨离世。这种现象就在于两人在如何做得、做好“副小姐”的处世态度上有着天壤之别。

也难得混开,像她那样的人又有几人能得上司赏识,得同事欢迎,得下属拥护。如果她像袭人那样与人为善、与人为伴、说话办事谨慎不张扬,最后也不至于落得带病被逐出大观园。这就是晴雯没有忧患意识的奴隶性悲剧。

四、温柔贤淑、伶俐体贴,赢得宝玉喜欢

当然要做到“争荣夸耀”,仅仅靠拉拢领导,靠近组织是不行的。袭人的目标是宝玉的准姨娘,只有抓住核心人物——宝玉,获得他的恩准才是。于是她工作主动积极,不怕吃苦,事无巨细毫不推诿,兢兢业业地侍奉主子,成为众奴仆中的模范,同时也成为了怡红院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在生活上,袭人对宝玉无微不至的照顾已达到了天衣无缝、滴水不漏的程度。她把怡红院打理的井井有条,掌管宝玉的衣服头面、四季穿戴、饥渴寒暑,诚然一个母亲式的成熟。这是换成任何一个想尽忠的人都难以达到的,就如她所说的,这院子离了她一天便乱了套。

宝玉作为贾府未来的接班人,贾府的荣辱兴衰系他一身。但宝玉性情怪癖,不喜读书。袭人对宝玉总是千依百顺,唯独对宝玉思想和意识上偏离封建正统观念、出格的言行时时给予规劝,常常逆其意而劝谏宝玉。作为一个奴婢,服侍主子日常生活也就罢了,但她却心思如此伟大。

婚姻大事总是冒死建议,表现出对主子的忠诚性。作为丫环,她表现出对主子的顺从性;作为与宝玉有云雨情的女子,又表现出对宝玉的爱慕性,她是有双重道德准则而又能完美结合的“贤袭人”!

袭人作为一名大家族的忠顺女仆,她的努力从人性上说是在追求自我尊重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一个资质平平、毫无后台背景的普通丫头,处处小心谨慎不张扬,落得一忠厚美名,以自己的不懈努力,追求自己美好前途,争取幸福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对她的奋斗历程发出由衷的赞美!

参考文献:

[1]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2]红楼梦学刊[M].河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4月版 [3]陈大康.古代小说研究及方法[M].北京:中华书局,2006.[4]刘心武.刘心武解读红楼梦[M].重庆:东方出版社,2005.[5]吴组缃.中国小说研究论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6]周汝昌.红楼梦新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1

第二篇:浅析《红楼梦》中花袭人人物形象

花袭人

袭人花

————浅析《红楼梦》中花袭人人物形象

在《红楼梦》一书中,袭人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丫环,是丫环中出场最早并始终贯穿全书的一个小人物,但作者在这个小人物身上似乎注入了很多矛盾的元素。在判词中有“温柔和顺,似桂如兰”的美赞,但在这美赞之前却用了两个“枉自”“空云”,在副册中偏又画了个破席(袭);在回目的“一字评”中有“贤袭人”之称,对她的规劝之词也冠以“情切切,花解语”或是“娇嗔”的美词,但宝玉在祭晴雯的《芙蓉诔》中却将袭人比作鸠鸩,蝎蛇,对她有“钳诐奴之口”的愤恨;在贾母和王夫人眼中,袭人“心地纯良”,但身边的姐妹却说她是“西洋花点哈巴儿”,李嬷嬷也说她是“小娼妇”、“狐狸精”。这一处处看似矛盾的地方,是作者的无心插柳还是有意为之呢?我们就从袭人在大观园中的种种行为入手,浅析袭人这朵开在大观园中的奇葩。

清朝是实行奴婢制度的封建社会,为了维护统治者的权益,他们从舆论、法律、规定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奴仆是“贱民”,奴仆不能与平民联姻;奴仆可以自由买卖;奴仆生的孩子是“家生子”,是“世仆”等等可以被随意处臵。经常会有打耳光,脚踢,用簪子戳脸,罚跪瓷片,捆绑了丢在马圈里,满嘴里塞上马粪,青年女奴随意拉出去“配小厮”,赶到庄子上去服劳役,甚至被夺去生命,他们是社会的最低层,过着非人的生活,《红楼梦》就真实形象地反映了这一残酷的现实,贾府的统治者们除了用凶残的手段来维护他们的统治之外,同时还施行了更为狡猾的手段来分化、欺骗奴仆们--那就是在奴仆们中间实行一套等级制度,即无论身份地位、月钱及所服劳役的轻重都有严格不同的等级,这就使得在奴仆中形成了十分浓厚的封建等级意识。主子们就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来施展驾驭手段。规矩差等定下来,浮在上面一点的许多人也就会自觉地维护它,因为对她们来说,这也是一种体面。自小在这高贵之府成长起来的袭人,贵族的生活方式、思想感情不断的熏陶她,使她的灵魂发生巨大的变化。聪明而现实的袭人看到“半个主人地位”的优厚待遇和下等奴仆们的悲惨生活,自然会努力去追求美好人生,因而做出的种种行为举止也就不足为奇了。袭人的悲剧是封建奴婢制度的产物。

一、“山寺桃花始盛开”

开始,贾府的主子们并不喜欢袭人。贾府最高掌权者贾母认为宝玉的丫头中晴雯甚好,一般丫头“言谈针线都不及她”,王熙凤也曾说过:“若论这些丫头,共总比起来,都没有晴雯生的好。”论才华,她没有小姐们吟诗作赋的修养。由此可见,袭人在贾府的小姐丫头里,无论长相,女红,言谈都不出众。不仅如此,贾政还特别不喜欢“袭人”这个刁钻的名字,甚至为此迁怒于宝玉,责骂他“作恶的畜生”、“不务专,专在这浓词艳赋上做文章”。这次事件对于袭人来说可是大罪过了。宝玉是贾府上上下下疼还来不及的人物,现在因为自己的名字,贾政就如此生气,宝玉也受牵连。素来宅心仁厚的贾政为个丫头的名字这种小事大动肝火,在书中是绝无仅有的,这就证明了贾政并不十分认可袭人。

从种种迹象看来,袭人最初的形势并不被看好,但这个女人的成功就在于她会就形势分析利弊,变不利为有利,她以女性独有的心思缜密,冷眼旁观者,审思着,分析着。她清楚地意识到:宝玉在这个大家族中有多么至关重要的地位;贾母,王夫人,凤姐三位虽然都是女眷,却能在大事上起着决定性作用,特别是王夫人,她爱子如命;此外,对于第一个握有实权最能影响凤姐又得人爱戴的丫头平儿,第一个受人尊重又能影响贾母的丫头鸳鸯,都要深相结纳。

为了能在大观园中立稳脚跟,她一千个小心,一万个涵养,事事求其妥帖,人人求其和好。对上,服侍贾母时,心中只有贾母,跟了宝玉,心中就只有宝玉了。宝玉的吃饭、喝茶、穿衣、盖被,无一不是袭人细心服侍。宝玉外出晚回来一点,她不是倚门而望,就是到处寻找;宝玉的面色神气稍有变异,她都先觉察到;宝玉那块“命根”的通灵玉以及宝玉所有用的东西,她都非常细心的保护着,看管着。她无时无处不为她的主人担着心,生怕他有一丝一毫的烦恼与灾难;她被宝玉踢伤,既不恼怒,又唯恐惊动别人,能忍辱负重,深知大体。对下,宝玉为李嬷嬷喝枫露茶、奶酪两次发火,袭人都加以劝阻,这就看到她不计较个人得失,息事宁人;她对晴雯的讽刺很少疾言厉色、反唇相讥,又感到她宽宏大量;她给贾芸派来的送花的小子的银钱,见到她能体谅下情。总之,如果把袭人的一些表现集中起来,虽不能评为“至善至贤”的人也是个温柔和顺的女性,言谈举止非常符合封建社会的妇德标准和封建礼法对奴婢的要求。

二、“花气袭人知骤暖”

袭人的工于心计不仅体现在善于打理人际关系,还体现在对自己的“出路”思考得很成熟。由于不在贾母或凤姐身旁,不能梦想得到鸳鸯或平儿那样当权的地位。而且一个普通丫头的命运无非是嫁给市井小民为妻,或是“配小厮”,“交官媒婆”万一稍有闪失,不是被撵就是遭横死!①所以,如果袭人不愿下降,就要努力上升。好在她现在已经获得了最有希望的处境——宝玉的贴身丫环,又已经赢得了上下的一致好评,连尖酸刻薄的赵姨娘都说她的好话,可见已比别人先下一城,只要抓住机会,乘胜追击,就有可能去攀取宝玉的次爱情——姨太太的地位。这才有了第三回中宝玉欲与她初试云雨情时她的半推半就,这不是羞辱,不是不尊重,而是一个天赐的良机。袭人是宝玉的陪侍,发生这种事亦是迟早,与宝玉有了肉体关系后,对宝玉来说更是一种情感的牵制与诱惑,宝玉也的确“视袭人比别个不同了”。但袭人这种通过肉体关系来牵制宝玉的做法是可悲的、卑鄙的,当一个女人只有肉体还能散发余香的时候,她迟早会被时间所吞噬。袭人虽是奴才身份,一切包括身体都属于主子,但如果她拒绝宝玉的要求,宝玉只会越发尊重她,因为宝玉本身就是一个尊重女性,懂得怜香惜玉,不同于一般须眉浊物的男子。但袭人选择了顺从,顺从了欲望,顺从了权贵,顺从了封建礼教套在奴婢身上的教条。

不可否认,袭人是爱宝玉的,宝玉是她生活的全部重心,是她情感的全部寄托,但她爱的方式却是单一的,只能照顾到宝玉的外部生活,而无法进入宝玉的内心,在这一点上不要说与黛玉无法相比,就连晴雯也比她更得宝玉的心。但袭人的性爱决不是单纯的生理上的要求,更主要的是体现着她的生活理想,因为占有贾宝玉,就有可能从丫环的地位上升为姨太太。所以袭人的这一行动意味着她已把未来的命运寄托在宝玉身上,袭人的意图越来越明显了。

同时袭人也深知,王夫人及贾政是希望宝玉走“正路”的,自己作为大丫头,与王夫人保持一致,才能使自己的地位巩固。于是她借母兄要赎她回家这件事试探宝玉,让宝玉留下她,并为其开展劝说打下基础。因此,当宝玉挽留她时,袭人就乘机提出了几个条件来要挟宝玉。袭人所提出的这些“毛病”,是不为正统所容、离经叛道的思想,袭人知道这些言行会招来别人的不满与打击,对宝玉不利,对宝玉不利的事情对袭人也是不利的,因为袭人已自觉地将自己的命运同宝玉联系在一起。她自觉地遵守着当时的所有礼教规矩,因为在她看来,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在宝玉跟前平稳的过日子。而且在当时对宝玉这样一个“百年望族”中子孙不孝、后继无人的唯一“略渴望成”的人物,袭人苦口婆心的劝谏、督促他走“仕途经济”、“科第出身”的方式,区别于贾政的粗暴的方法,袭人则用迂回、柔媚的手段,这正是袭人的“贤慧”之处。袭人心中认定的道理当时是堂堂正正之理,是封建礼法之“理”,是等级名分之“理”。作为奴才身份的袭人而信守主子阶级的“理”,当时认作是识大体、顾大局的正当、高尚的观点。

袭人深知只把握宝玉一个人仍不能获得全胜,她还要努力争取上层。在第三十四回中袭人趁王夫人找她问话的机会,冒着只怕“连葬身之地都没了的”危险,向王夫人大胆进言,此时恰逢金钏事件,所以她的这一席话犹如一根锋利的针,不错时机的扎在王夫人的敏感神经上。首先表示出自己清白纯良,忠于封建主子,骗取信任,有利升迁;其次,防止宝玉和黛玉搞自由恋爱。袭人虽把黛玉和宝钗相提并论,但矛头所向还是黛玉。因为在此不久之前,袭人给宝玉送扇子,就发现了宝玉和黛玉之间有私情。这次她不指实的提出两个人,即可避免承担诋毁黛玉的责任,又可达到斩断宝玉、黛玉的私情的目的。至于什么“男女大防”、“声名品行”这些冠冕堂皇的话都是逢迎封建家长的。也就是这次谈话,不但侧面打击了黛玉,还决定了后来担了个“虚名”的晴雯以及芳官、四儿等几个女孩子被撵出去。正如有的批注者所说:“偃旗息鼓、攻人不意者曰“袭人”。

袭人的第一次告密受到了封建家长的重视和奖励。王夫人对她充满了感爱之情,认为袭人的好处“比我的宝玉还强十倍”,当面委以重任,宣布“我索性就把他交给你了”。随即向凤姐道:“把我每月的月例二十两银子里,拿出二两银子一吊钱来,给袭人去,以后凡有周姨娘、赵姨娘的,就有袭人的,只是袭人的那一份,都从我的份例上匀出来。” ②短短的几十个字,却是向贾府的上下老小宣告:

一、袭人是宝玉未来的姨太太;

二、袭人在王夫人的羽翼保护下。凤姐心领神会,当袭人回家探视母亲的时候,满头“金钗珠钏”,身穿桃红百花刻丝的银鼠袄、葱绿盘金彩绣锦裙、石青刻丝八团天马皮褂子,跟随包括管家周锐家在内的奴婢共八人之多,分乘大小车两辆,住下来时不用娘家的铺盖和梳头用具,由府里专人送去。这样的势派岂是丫鬟所能有的。待袭人母亲死了,回家守丧时,特意派人派车照顾袭人,这一切说明袭人虽无姨太太之名,早有姨太太之实了。

到此,袭人终于完成麻雀飞上枝头这重要一步,但她并未就此安心,她知道当上了姨太太,并不见得就过上了好日子,赵姨娘、平儿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哪一个不是被原配压制得死死的,又看到尤二姐的可悲下场、香菱的不幸遭遇,引人为鉴,袭人敏感的意识到宝玉与黛玉在一起,她将日夜不得安宁,想到黛玉就是个“多心人”,如果再遇到个“厉害的”,自己便是尤二姐的后身。她不甘心听任别人的宰割,必须先了解黛玉对偏房的态度,她到潇湘馆去摸底,在对话中先向黛玉表明偏方地位低下,不敢欺负正房,所以正房和偏方发生矛盾,应由正房负责,同时也表白了自己不可能压制正房,希望黛玉放心。袭人的这番话既是维护姨太太的利益,也是求妥协的话,但并未被黛玉接受。黛玉斩钉截铁的回答,正房和偏房间的矛盾是永远无法调和的,只有一方压倒一方的前途。

袭人的这次摸底,虽然摸到的是一把冰冷而锋芒毕露的利剑,但也有收获,经过精心衡量,认为宝钗符合她的理想,她察觉到要想确保未来的安全,非采取拥薛反林的方针不可。于是袭人千方百计地为宝钗和宝玉建立感情创造条件,宝钗对她的穿针引线也心领神会。

三、“桃花又见一年红”

袭人得到怎样的结局呢?就在她以为稳操胜券的时候,宝玉的出走把袭人、宝钗这副婚姻自由的镣铐砸得粉碎,即将落到袭人头上的姨太太的桂冠又腾空而去,使袭人这个有“造化”的人变成最难堪的悲剧角色。袭人长期积累的一个又一个暂时的胜利加到一起居然成为彻头彻尾的失败!

还记得怡红夜宴时,袭人抓的诗签上画着一枝桃花,题曰:“武陵别景”,还有一首诗“桃花又见一年春”。“武陵别景”是作者预告袭人未来另有一番天地,“桃花又见一年春”是作者在说明她不仅会活下去,还会以粉面媚人。事实证明,袭人在嫁给蒋玉菡后的确活的很好,蒋家虽无贾家大富大贵,却也是殷实之家。正式的名分,新婚丈夫不计前嫌还温存体贴,哪一点都让她舍不得去死了,这就与她之前的“文死谏,武死战”的誓言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里,作者描写袭人几度想死,又几度“不得已”活下来,暴露了她当年以孽子孤臣、义夫节妇自诩的虚伪性。作者采用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有利的嘲讽了袭人。林黛玉为了不能与宝玉结婚,绝粒而亡,并不艰难。唱高调的袭人却在种种诱惑面前,要想摆脱名利而死可真难上难了。③而袭人的再嫁只能说明袭人当年发出豪言壮语,想做猛拚一死的忠臣,不过是欺人之谈。她忠的不是宝玉,而是个人名利。曲别真伪,只限于此。

四、“横看成岭侧成峰”

袭人只是《红楼梦》中的一个丫环,是一直在为自己能成为主子而奋斗的一个人,是聪明现实的奴才。④袭人的“贤”,含有多种成分,当这贤以中国传统的美德体现出来时,的确受人敬爱,但当她处心积虑要合乎封建道德规范,甚至不择手段来维护封建制度时,她力求体现的“贤”就只会深得王夫人等的欢心,而遭到宝玉的厌憎。在阶级斗争中,她始终披着温柔和顺的外衣,混杂在被压迫者的队伍里,是一个不易被辨识的危险人物。虽然她忠心于封建主子,但封建主子毕竟是自私的,贾母还是因她居丧没过来侍奉而十分不满,最后又因没过明路被变相地将袭人逐出贾府。她的酸甜苦辣,种种行径,最终结局是客观现实的产物,是她性格需求的必然结果。在当时的社会,臣忠、子孝、妻节、仆义之类是天经地义,是值得旌表的观念。从当时社会的眼光来看,袭人是一个值得旌表的奴才。她的追求、所作所为是“正当”、“贤慧”的,是“不为越礼”的,是“识大体”、“顾大局”的,袭人规劝宝玉、向王夫人进言,符合“忠”、“义”的最高道德标准。但是在她酸甜苦辣的一生中,嘲讽否定无处不在,旌表是否定,否定这种美,也就否定立下旌表的统治者、否定这种制度、否定这种社会,这是一种悲剧。这是袭人的悲剧,也是旧制度的悲剧。⑤

袭人就像是一朵开在大观园中的桃花,绽放着美丽的姿态,释放着宜人的芬芳。但当有其他的花稀释了这美丽与芬芳时,她也会不甘示弱,全力反击,甚至主动出击,采用团结友军、排挤劲敌的战略法则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所谓“袭人”者,人如其名,确实有其攻击性,但在她自始至终的坚决战斗中,从来没有金鼓杀伐之声。看起来,“温柔和顺”,“似桂如兰”正是她在那个社会平步青云的好条件。她的聪明、明智也体现于此。但纵然再“温柔和顺”的“攻击”,也无法摆脱其悲剧性的命运。聪明的袭人亦是如此,何况那千千万普通的女性呢?不是她们不聪明、不温柔和顺。而是根本无法摆脱被社会吞噬、被牺牲的命运。这是时代的悲剧,女性的悲剧!

袭人如生活中真的人物一样,有着复杂多样性,在她身上,主观与客观因素、感性与理性因素和谐的统一在一起,我们不能用普通的道德规范来对她做简单的评语,她具有现实生活中的人可能有的优点和缺点,她的一切个性特征与其生活着的社会环境完全是同步发展的,是活生生的。袭人以全面丰满的生活魅力呈现在我们面前,给予我们深醇的审美享受。

注释:

① 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 第35页

三联书店

② 曹雪芹著高鄂续《红楼梦》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第三版 第三十六回 ③ 朱眉叔《红楼梦的背景与人物》

第364页

辽宁文学出版社

1983 ④ 红楼梦学会编 《红楼梦之谜》 第143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

⑤ 朱眉叔《红楼梦的背景与人物》

第366页

辽宁文学出版社

1983 参考文献:

① 曹雪芹、高鄂《红楼梦》

青海人民出版社

1998 ② 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

三联书店

1983

③ 红楼梦学会编《红楼梦之谜》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④ 朱眉叔《红楼梦的背景与人物》

辽宁文学出版社

1983 ⑤李建中《臣妾人格》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4年第一版 ⑥魏崇新著《狂娟人格》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第三篇:《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

导语:《红楼梦》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是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巅峰之作。曹雪芹到底在书中赋予了主人公们怎样的性格特点?下面就给大家分析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

一、贾宝玉

主人公贾宝玉是一个又奇又俗的人物。构成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叛逆。他行为“偏僻而乖张”,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他痛恨“八股”,辱骂读书做官的人是“国贼禄蠹”,懒于与他们接触拜会。

他不喜欢所谓的“正经书”,却偏爱于“杂书”,钟情于《牡丹亭》、《西厢记》。他还对程朱理学提出了大胆的质疑,认为“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了。”这充分显示出了他是封建君主制度的“逆子贰臣”。

他认为“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在这种骇世惊俗的思想指导下,宝玉终日“在内帏厮混”,并钟爱和怜悯女孩子,钟爱她们的美丽、纯洁、洋溢的生气、过人的才智,怜悯她们的不幸遭遇,怜悯其将嫁与浊臭的男子,失去了她们的圣洁之美。贾宝玉道:女子出嫁前为珍珠,嫁人后便失去光芒成了死珠,再老便与污浊男子同流,成为死鱼眼了。他甚至为自己生有一个男子之身而感到无可挽救的遗憾。

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无疑就是与林黛玉的相爱了。这场恋爱,一方面开始于叛逆性格,另一方面又促使了他的叛逆性格的最终形成。这是他生命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叛逆行为。宝、黛不但要求婚姻自主,而且在恋爱中背离了封建社会的人生之道。他们在反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导致了两人的悲剧结局。

二、林黛玉

林黛玉是一个才华横溢而性格孤傲的女子,“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则是她的写照。她从小失去双亲,寄居在荣国府,虽然贾母对她疼爱有加,但由于清高自尊的个性,她常生“寄人篱下”的伤感。

她多愁善感,常常为别人不注意的小事而悲伤流泪。正如小说中所描写的“黛玉葬花”一幕,就突出了这一点。花开花谢本来就是自然景象,但她却由此而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聚散无常。她为落花叹息,她把宝玉引为知己,同看《西厢记》,把人生的希望都寄托在宝玉身上。她深爱着宝玉,但又感到很难如愿。于是,她因想争取自己的位置但又多次失败而顾影自怜,暗泣于无人之处。

她的内心世界似难捉摸,但也常常将其显露于外。若宝玉“得罪”了她,她便生气,泪水涟涟,甚至为他而生病。表面上这样,其实内心仍是挂念着他,借口去看他。宝玉一病,她为之而伤心,为之而哭泣。但由于封建礼教道德的约束,她不得表白,不得自已,最终在宝钗出阁之日郁郁而死,没能了却自己的心愿。

曹雪芹深爱他笔下的林黛玉,爱她的一切,爱她的笑和泪,爱她的喜与悲。正是由于这种刻骨的爱,才使他将黛玉对宝玉的一段痴情演绎得美丽异常,刻画得入木三分,为世人塑造了一个“心较比干多一窍”、反封建礼教的光彩照人的形象。

三、王熙凤

荣府内,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她便是王熙凤。王熙凤的阴毒可谓人人皆知,作为荣府“总管”,她弄权作势,两面三刀。她用毒计害死贾瑞,又阴谋逼死尤三姐。她生性尖酸刻薄,到最后害了全家。她的个性是泼辣的,文中处处都不忘点明这一点,像她过生日那天,与那淫妇拼命,向老太太求救,足以见得。但毕竟她很能干,荣府上下大小事务都得她说了算,又善于迎合贾母,深得老太太的宠爱。又因此遭到嫉妒。

四、探春

贾探春,贾政之女——她没有黛玉的纤细怜人,没有宝钗的乖巧伶俐,没有香云的活泼开朗,却有卓超的才干,过人的智慧,深僻的见解,远大的眼光,这些在第五、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中精彩地表现出来了。

王熙凤因病卧床不起,便由探春、宝钗,李执等人主持家务,此期间,探春查看家中大小帐目,发现发放给各个房的月钱和发放给买办的重叠了,便想出了两全的办法,与宝钗等人商议.“年里往赖大家去,与她们那儿的姑娘闲谈,才知她们吃的笋菜鱼虾,一年还有人包了,年终足有二百两银子,从那日我才知道,一个破荷叶,一根破草根子都是值钱的。”发放月钱重叠之事于贾府已早有弊,可满园子的姑娘丫头无一人能指出个一二三来,探春却从赖大家中得到启发,和自家的情况对比,最后提出好的办法,岂不是足以见她的办事能力和精干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素质。谁怪宝钗说“真真膏粱 之谈!你们虽是个千金,原不知道这些事”而后宝钗又玩笑似的说“你才办了两天事就利欲熏心,把朱子都看虚了。你再出去,见了那么利弊大事,越发连孔子也都看虚了呢。”探春闻此言,却一本正经地回答“你这样一个通人,竟没看见姬子书,当日姬子云:‘登利禄之场,处运等之界者,穷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如此一番精辟的言辞,岂是一位普通女儿说得出的,非有政治眼光能矣!

第五十六回中的探春,以处事的果断干练显示出了她卓超的才干,而宝钗的嬉言却引出了她政治性的言论,真是叫人回味无穷,拍案叫绝!

五、薛宝钗

纷飞蝴蝶绕楼院,暖逐东风扑几回。扇影乱摇忙玉腕,粉痕斜溜湿香腮。偶因游戏间消遣,岂为迷藏暗捉来。恰怪亭中私语久,防人忽把绮窗开。薛宝钗在《红楼梦》中份演着重要的角色。她是封建各种礼束的守卫者,并且自身深受其害。她在家中与人关系甚好,受众的喜爱。她的性格中有王熙凤为人的圆滑,林黛玉小心和与贾宝玉完全对立的封建束缚的思想。如在每四十八回中,薛姨妈道:“……莺儿一个人,不够伏侍的,不要买一个丫头来你使。〃宝钗道:“买的不知底细,倘或走了眼,花了钱事小,没的淘气。倒是慢慢打听着,有知道来历的人买个还罢了。〃这里表现出她的处事小心。又如香菱向宝钗道:“我原要和太太说的,等在爷去了,我和姑娘做伴去。我又想恐怕太太多心,说我贪着园里来玩,谁知你竟说了!〃宝钗笑道:“我知道你心里羡慕这园子不是一日两日的了,只是没有空儿……,所以趁着机会,越发往上一年,我也多个做伴的,也遂了你的心。〃这里表现出宝钗了解家人心里,为人圆滑。总之,薛宝钗是个深受封建束缚的人。

六、刘姥姥

红楼梦》中出场人物有四百多位,而且个个栩栩如生,就是那些着墨不多的次要人物,也是写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就拿刘姥姥来说说吧。

出身乡村的刘姥姥来到了贾家,凤姐导演了一幕闹剧,在贾母那里吃饭的时候,丫鬟只捡了一个鸽子蛋放在刘姥姥那里,刘姥姥不知羞耻地说:“老牛,老牛,食量大如牛”,此时老刘那种直爽,快直的农民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然后刘姥姥又说:鸡蛋俊,小巧”,说明她见识敷浅,只知道吃。到后来鸽子蛋滚到地上,刘姥姥赶紧去拣,其农家那种艰辛勤俭穷酸的形象跃然纸上,与高贵阔气的贾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封建官僚与穷苦百姓差距之大,讽刺了当时的封建社会。最后,她与众姑娘对联,用的都是粗俗的言语,可见她文化甚少,引得大家一阵大笑。

总之,刘姥姥这种封建、贫穷、可笑的形象通过作者的笔墨,全部体现出来。

七、晴雯

晴雯乃贾府内又一封建礼教的叛逆者。他天生的叛逆,直率,任性以及无所忌惮的言辞给读者呈现出了又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

晴雯并未因为宝玉是她的主子而谦虚,忍让他的无理大骂,而是以理辩驳。例:“平日坏了多少宝贝也不心疼,今儿一把扇子惹发了这么大问题”。“今儿一把扇子就这么着”。“何苦来呢。嫌我们就打发了我们,再调好的使”。“我是一个蠢材,那里陪打发吃果子呢?倘或在砸了盘子,更了不得!”。只见她的反抗精神。而袭人的好心劝解又被她冷嘲热讽地反驳一翻,可见她的直率。而她又以撕扇子来取乐,不顾他人的看法,尽由自己开心,事后会做何评论,造成何种影响他都不会去理会。还有几句:“我不敢惹爷”“既这么说你就拿了扇子我来撕”等。这一切刁酸无忌的语言把她的任性,也是我行我素的反叛精神就表现的淋漓尽致了!

也正是这一系列语言使晴雯这一鲜明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了。

八、平儿

要说《红楼梦》里丫环最漂亮的,还得是平儿,由于她被贾琏收了二房,所以地位也就不同于别的一般的丫环了,但她的出身低微这个事实却一生也抹不去,这也就决定了平儿在大观园中的地位不会太高。

平儿天资聪慧,可偏与王熙凤成主仆关系,则显得有点儿“小巫见大巫了”,不过在日常事务处理上,平儿可是帮了凤姐的大忙了,所以说王熙凤对平儿也挺好。

但虽说跟着王熙凤吃香的喝辣的,但也有不如意的地方,比如说平儿实际上去贾琏也有爱幕之情但是有王熙凤在,她也不敢太过于表露,而且由于凤姐婚久不孕,使她更加看管贾琏,不让他和别的女人相处太密切,当然,这一切都不是从表面上能看出来的。所以有时贾琏和平儿乘着王熙凤不在,偷偷亲热一番,被凤姐发现了,还要冷嘲热讽一番。

但是平儿还是比较善良的,当贾琏在外面沾花惹草,勾搭上尤二姐后,王熙凤假惺惺的去把尤二姐接回来,却在背地里使坏,使二姐已经成形的胎儿堕掉了,二姐也不堪忍耻辱而自缢身亡,在这期间,贾府里唯一对她好的便是平儿了,一直对他百般照顾,还把好死时将要交给贾琏的二百两银子一文不少的交给了贾琏。由此可见,平儿的心地是十分善良的。这样可爱的姑娘谁能不为之动心??

平儿在贾府没落后出家为妮,一生遁入空门,从此与世俗无缘,唉,平地儿啊,可怜,可悲,可叹的平儿呀!

第四篇:红楼梦探春人物形象分析

红楼梦探春人物形象分析:养在深闺梦红楼 红楼梦里面探春的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这副判词寥寥数笔,却是很好的关于探春性格特征的初探,江边别送,千里梦遥,是完全系于东风之上的凄美苍凉与匆匆过往,这留给读者分析人物形象以多少广阔无垠的情感延展与想象空间......毋庸置疑的是,曹雪芹先生为我们展现的红楼人性大观园中,宝钗察颜观色的精明世故,黛玉寄人篱下的谨小慎微,迎春无奈于困顿而不得以木讷的明哲保身,惜春撵走无辜小丫头入画到削发为尼的藕榭清肠,还有湘云醉卧生流连的潇洒达观;然而,在这红楼众生迷醉中,探春却始终在某一层面上扮演者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的清醒者角色,比如在红楼梦七十四回里面"惑奸谗抄检大观园,矢孤介杜绝宁国府",当得知王夫人被王善保家进的谗言迷惑,由凤姐间接参与对内发起这场声势浩大的抄检运动时,探春早就领着一众人等,早早的收拾好箱柜,摆好架式进行严阵以待,在面对王善保家的婆子和凤姐时,声色俱厉而又不无神内黯伤地说出:"咱们倒是家子亲骨肉呢,个个不象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这话听起来很尖刻,可以说是把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里面的所有:夫人小姐,丫鬟婆子,甚至一草一木都囊括在内,但又确实是羞中带火,字字珠玑!读来使得这些沉陷于贾府这个封建大泥潭的众人等不由得脊背发凉,肝胆烹张!一番话说的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竟然令凤姐惶惶立于旁侧舒怀陪笑,好不厉害;然而这厉害的背后,透着无尽的苦郁凄凉!

还有当她面对人心离异,贾府外表的辉煌光鲜即将被无情的手给捅破,红楼的相守美梦要遭凄厉的寒风所遣散,封建大家庭的广厦即将在顷刻之间彻底崩塌的危局,便只能发出:"可知这样的大族人家,必是自取灭亡"这样的深刻感触,须知这对从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一个饱受封建礼教熏陶,或者说是荼害的大家闺秀来说,是极为难得的意识品质,这也就是后世的红学家们,始终在红楼这个封建大环境中,对探春另眼相看的很重要的原因;玫瑰花探春的性格魅力,确实是中国几千年文学这座百花园中的一朵亮丽的风景,她生命里的那种明朗的刚毅,是一位处身于封建礼教环境中绝不对命运低头的象征!

面对危局,她想要通过一系列"兴利除弊"的片面改革来拯救一切,然而终究因为自身力量的绵薄而宣告失败,因此很多红学家评论探春时往往给予的是同情与怜惜,对探春这种敢与命运殊力抗争的行为经常是表达出一种深深的遗憾,探春的这样一种 知困难而后进的努力是一种极大的勇气,她就像是漫漫的长夜里一缕微弱的萤火,挣扎着带给生活中那些快要失去信念的生命以温暖的希望......而最后探春的结局是远嫁海疆,某的佳婿,华衣还家,可以说是"金陵十二钗"里面结局较好的一个红楼女儿了,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她自己所争取的结果......

第五篇:红楼梦妙玉人物形象分析

红楼梦妙玉人物形象分析

常有人评价妙玉是清高善良的世外高人,据我看却不是如此。今天我单从刘姥姥到访栊翠庵这一章节对妙玉作一定评价。

刘姥姥乃一介乡野村妪,大字不识一个的她从乡间来到了大观园。她跨越了层层社会阶级,迈入了大方之家贾府的门槛。现在我们大致回顾一下曹公描述的情节。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中,讲到刘姥姥贪杯喝多了酒,贾母因要带着刘姥姥散闷。当下走至栊翠庵,我们看这妙玉如何应对。妙玉忙接了进去。素日众人皆知妙玉性情极冷,且不善于迎宾送客、应酬他人。今日难得这贾府最高权利中心齐聚他栊翠庵,出于客气,妙玉理应迎接,但依据他素日的脾气禀性,这忙忙地接了进去,想来又不符合妙玉的性情。这看来似乎矛盾。接下来,贾母等人要吃茶,妙玉竟揣摩贾母的喜好。贾母不吃茶味较为浓烈的六安茶,妙玉清楚贾母吃茶的习惯,清香淡雅的老君眉是最符合贾母的要求。从这一部分来看,妙玉是如此惠质兰心,清楚明白掌权者的喜好,竟不像一个出家人的淡泊静心。

另一边,伺候了贾母等人吃茶。妙玉将宝钗黛玉二人单独悄带至耳房,宝玉也随后跟了过来。妙玉为他三人另沏了一壶“梯己茶”,并用了上好的茶具。用现在的话来说,这相当于给他三人开小灶,算是他这一六根清净之人对宝黛二人及宝玉的另眼相看。想来那时的妙玉,也不过是一个长期修行的普通人,只是眼界与品位略比旁人高一筹罢了。《红楼梦》中,宝黛二人着实算当世的奇女子,文采非凡,气质独特。而宝玉更是“富贵闲人”“多情公子”,且他“女子是水做的,见了女子便觉浑身清爽”的言论,自然思想境界又比旁人高出一截。由此看来,妙玉对这三人的欣赏也表达出妙玉清高孤傲的思想境界。

如果拿出妙玉请宝黛等三人吃茶这一部分的细节来讲,又着实有趣。这里妙玉总共拿出四只茶具,两件是宝钗黛玉手中的“古玩珍器”,一件是妙玉常用的绿玉斗,另一件是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大海,除此之外,即使是“金玉珠宝” 来作茶具他并不稀罕。单单是这四样,便可看出妙玉平日的品味不凡,他也是出身名家书香门第,对于审美与收藏这方面有自己独特的爱好和标准。我们再看他煮茶的水,不是旧年的雨水,就是珍藏几年的梅上雪。中国人自古尊崇茶道,以茶敬人,茶比人生。懂茶道、重清修的人不光对茶叶茶具有很高的要求,对煮茶的水也有着严格的标准。妙玉用来煮茶的水都出自自然纯净之地,洁净之水更加养身修性。连黛玉这一贵族小姐尚且尝不出这类雪水的独特,可见这梅上雪水的来之不易,更突显出妙玉的生活品位之高。

要全面地评价一个人,仅仅讲他的优点那就叫奉承了。妙玉对刘姥姥的态度可就不能让人敬服了。妙玉作为一名修道之人,应该更加懂得众生平等的道理。可是,实际作为中,妙玉对刘姥姥更多的是嫌弃,嫌弃刘姥姥的出身贫寒,嫌弃刘姥姥的粗野鄙陋。他不但要将刘姥姥用过的一整套茶具扔掉,还要宝玉提水来洗被刘姥姥这等粗笨之人踩过的地。这是他对劳苦百姓的不屑与践踏。当宝玉提出要将那套即将被扔掉的杯子送与刘姥姥,妙玉明确说明若是自己用过那杯子,砸碎了也不给那村妇,这里,妙玉将自己对乡野之人的厌恶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妙玉自恃清高,生活质量优越的他丢失了对劳苦人民的同情,他将自己的身份等级安放在与贾府同等的位置,他认为自己是高人一等的,自然也就瞧不起刘姥姥这一路人。一方面,他奉承贾母等位高权重者,一方面又嫌弃刘姥姥这等乡野村妇,在这一点上,妙玉可以说相当势利,竟是不折不扣的俗人了。

然而,俗也罢,雅也罢,功过对错自然留与人评论,妙玉,只要做好你自己就好!上一篇:红楼梦妙玉结局分析

下一篇:红楼梦之妙玉人物分析

下载《红楼梦》袭人人物形象分析及其价值word格式文档
下载《红楼梦》袭人人物形象分析及其价值.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红楼梦》之袭人有感

    读《红楼梦》之袭人有感 2008020339 杨栋 国贸2记得几年前初读《红楼梦》时,对于书中人物,除了贾宝玉之外,印象最深的就是袭人了。袭人原名花蕊珠,从小就卖给贾府做丫鬟,一开始服......

    《红楼梦》之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解析

    《红楼梦》之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首,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是我国小说史上不可超越的顶峰巨著。《红楼梦》是以宝......

    红楼梦 夏金桂 人物形象分析

    夏金桂形象之我见 ——读《红楼梦》有感 读《红楼梦》,最吸引人的就是宝黛爱情及其大家族的兴盛衰亡,这种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值得后人去鉴赏和结构,那么除了宝玉、黛玉、王熙凤......

    红楼梦读后感之袭人莫轻看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情。” 记得几年前初读《红楼梦》时,对于书中人物,除了我们那位多情的玉兄之外,印象最深的就是袭人了。 这么说来自己也觉......

    论红楼梦的人物形象

    论红楼梦的人物形象 目录 一、《红楼梦》的概括 .........................................................................................................................

    红楼梦王熙凤人物形象赏析

    《红楼梦》王熙凤人物形象赏析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

    浅析《红楼梦》中林黛玉人物形象

    浅析《红楼梦》中林黛玉人物形象 在《红楼梦》百花斗妍的女儿国大观园里,黛玉牵动人的衷肠,她强大的艺术魅力与动人之处主要源于她的悲剧美。曹雪芹怀着深挚的爱意和悲悯的同......

    人物形象分析

    人物形象分析: 《水浒传》 天雄星豹子头林冲,早年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因他的妻子被高俅儿子高衙内调戏,自己又被高俅陷害,在发配沧州时,幸亏鲁智深在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