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科学《斜面的作用》说课稿
小学科学《斜面的作用》说课稿
一.说教材
《斜面的作用》是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工具和机械》单元第七课的内容,是本单元认识的最后一种简单机械。本课是按照“明确概念――比较实验(得出结论)――原理应用”的思路编写的。课文分三部分:
1、通过工人利用斜搭的木板往车上搬运重物的事实,告诉学生什么是斜面。
2、通过实验认识斜面省力的作用,而且知道坡度越小用力越小;越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大用力越大,越费力。
3、指导学生认识斜面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其中“用实验验证斜面是如何省力的”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运用对比实验进行验证,注意控制变量”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二.说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方面:认识像搭在汽车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反之,越费力。
过程与方法方面:制订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并用实验的可靠数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真实记录,用科学的方式思考出斜面的作用,其中小组合作时注重合作和交流.三、说教法、学法
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重视学生在实践操作的细节,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学习中成长。学生的学习主要采用合作学习法,合理,适当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既竞争,又合作的精神,实现每个学生都能发展的目的.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让学生解决如何把一桶汽油装在卡车上为引子,引导学生认识斜面的概念。继而问学生用斜面高处搬运重物真得省力吗?引出课题。
(二)新课:
1、讨论:你用什么办法证明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2、实验中只做一次够吗?为什么?
3、实验中应该注意什么?(师边演示边说明)
4、小组内实验。(师巡视)
5、汇报:说明了什么?(省力)
6、从这些数据中你还发现了什么?根据此你会提出什么问题?你认为是什么?
7、这个实验做几次比较准确?
8、生实验、观察、汇报。
9、小结:坡度越小越省力。
三、练习:
1、画一个盘山公路。
2、螺丝钉的原理。
3、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应用了斜面?(斧头、楔子、引桥等)
四、小结: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外延伸:
螺丝钉的螺纹是越多越省力还是越少越省力?
板书设计
7、斜面的作用
坡度越小越省力。
第二篇:斜面省力作用实验
斜面省力作用实验 实验材料:测力计、长方形木板、小木块若干块、小车。实验步骤: 1. 用测力计竖直提小车,读出读数。2.
3.4.
5.6. 7. 在长木板的一端垫一块木块搭斜面,在斜面上用测力计向上拉小车,使其均速运动,读出读数,并记录下来。
8. 在长木板的一端垫同样的两、三、四块木块斜面,在斜面上用测力计拉小车,使其均匀运动,读出读数,并分别记录下来。
9. 实验结论:竖直提小车用的力最大。斜面坡度越小,用的力越小;坡度越大,用的力越大。斜面有省力作用。
第三篇: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斜面》教学实录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斜面》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斜面》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18课。
教学目标:1.能用木块、木板、小车等简单器材做斜面省力观察实验。能用测力计等简单工具进行测量并做好实验记录。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示研究过程和结论。
2.愿意合作交流,认识到科学知识能改善生活。
3.知道利用斜面提升物体时的省力规律,了解斜面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简单应用,知道利用斜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过程与方法:用木块、木版、小车等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利用斜面提升物体时的省力规律。
教学重点:对斜面的作用和省力规律的研究过程
教学难点: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教学准备:小车、测力计、记录纸(学生)、长短不一的木版、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认识斜面
1.师:同学们,我听说你们最爱动脑筋,最爱帮助别人,是吗?(是)好!老师领同学们去公益劳动好不好?(课件:工人叔叔想办法运油桶)工人叔叔遇到困难了,你们有什么办法帮他们吗?(学生想办法:直接搬,用木板搭桌子上,用吊车)你们认为哪个办法比较好?(用木板搭桌子上)你们都同意?(同意)老师也同意,看,工人叔叔也采用了我们的意见。其实像这样抬起木板的一端而形成的斜坡,就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在科学上就叫做斜面。〈板书课题:斜面〉 2.谁能帮老师在黑板上搭个斜面?(斜面的高度、长度)
3.师:刚才你们为什么要用沿着斜面推而不直接抬呢?(用斜面有什么好处?)省力?猜的?感觉?(学生发言)今天我们就来亲自验证一下。
4.要验证斜面是否省力,用小车代替油桶,还需要准备些什么?(学生:测力计、搭个斜面)5.先搭个斜面吧(学生动手)
二、初步探究,斜面能省力
老师看每个小组都把斜面搭好了,你想怎样来研究呢?实验时,为了保证收集的数据更准确,老师给你一点小提示:课件出示 1.小组合理分工,密切合作
2.拉动小车时要均匀用力,让小车在斜面上做匀速前进,并在前进中读出数据。
下面开始实验!
3.(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及时巡视指导。4.(交流实验结果)
师:我们请第一个做出实验的小组来交流一下他们研究的结果。
其他小组的研究结论一样吗?看来斜面的确有省力的作用!我们的推测是正确的。
三、深入探究,斜面的省力规律
1.(汇集各组的探究数据)
这是刚才几个小组的实验时搜集到的数据。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从中你有没有新的发现和疑问?(学生自由发言,师引导)垂直提力相同,为什么每个小组沿着斜面匀速前进,所用的拉力不同呢?我也有同样的困惑?你有什么想法?你认为斜面装置不一样造成的?能具体说一下,斜面的哪个因素可能影响拉力的大小?(板书:长度)可能是什么关系(斜面越长,越省力)。刚才这位同学进行了大胆的猜想,猜想可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前提,继续猜,还可能与什么有关系?(板书高度)有什么关系,具体说一下(高度越低越省力)。这只是我们的一种猜想,到底省力的大小与斜面的高度和斜面的长度有没有关系呢(同学们的观点各不相同,怎么办?)对了,让实验来说话。由于时间的关系,就请每个小组选择你们感兴趣的一方面来探究,小组讨论制定实验方案。2.(小组讨论方案)(集体交流方案)3.师:方案定好了,来交流一下,一组,你们想研究哪方面的?具体操作,其他小组有没有要补充的?你来,进行斜面高度的探究必须保证斜面的长度不变,做同样实验的小组请举手,明确方案了吗?那么剩下的小组就是研究斜面长度对拉力大小的影响了。各个小组定好方案了,我们就动手验证吧!
4.(小组实验)教师及时巡视指导参与小组探究活动
5.交流结果: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你们的研究结果,这是一组的,他们研究的是斜面长度不变,改变斜面的高度,结果是高度越低越省力,另一个小组的结论是一样的。再来看看研究斜面长度对省力大小的影响,结论是高度不变,斜面越长越省力。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科学探究,不仅研究出斜面有省力的作用,还探究出斜面的省力规律。
四、拓展延伸,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1.斜面能够省力,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这就我们要研究的第二个问题,谁能说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斜面?(身上的衣服拉链、教室里面的斜面)
2.老师这里也搜集到一些图片,你能从中找到斜面吗?
(1)出示图片(向车上运送货物,斧头,拉链,楼梯里有斜面吗?)(2)盘山公路图
想想,骑自行车上坡怎样比较省力?
(讨论交流,延长了斜面的长度省力。提醒:注意安全。)(3)录像展示生活中斜面的应用。
(出示螺丝钉图片)(板书:变形)你真了不起,连变形的斜面都找都找到了。你想不想真正体会一下斜面是怎样变形的?那课后请同学们参考课本,自己做一个螺丝钉的模型,不过,我们要来个比赛,看谁做的螺丝钉最省力。有信心挑战吗?
(4)这节课老师收获很多,你们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这节课谁表现的比较好,好在哪些方面?(引导学生自评、他评、小组评等进行评价)
《斜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用木块、木板、小车等简单器材做斜面省力观察实验。能用测力计等简单工具进行测量并做好实验记录。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示研究过程和结论。
2.愿意合作交流,认识到科学知识能改善生活。3.知道利用斜面提升物体时的省力规律,了解斜面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简单应用,知道利用斜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过程与方法:用木块、木版、小车等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利用斜面提升物体时的省力规律。
教学重点:对斜面的作用和省力规律的研究过程
教学难点: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教学准备:小车、测力计、记录纸(学生)、长短不一的木版、教学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课件情境:重物水桶、卡车,用哪些机械能解决问题? 引入“斜面”是一种简单的机械。
重物模拟,学生亲自体验,得出:用斜面比较省力。
(二)学习新课
环节一:如何进行验证斜面有省力的作用。(实验一)授课过程:
你能用手中的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斜面能省力吗?先和学生一起认识认识实验材料,提示弹簧测力计使用方法。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数据,教师查看各组实验情况。通过实验,发现实验中斜的木板有省力的作用。(板书)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指导学生认真写好实验记录。
汇报:简单汇总几个小组的实验数据,通过数据对比。从不同的结果中猜想斜面省力大小跟什么有关系。可能跟斜面高度、斜面长度有关,以此导入下一个环节。
环节二:指导学生认识斜面坡度与省力多少的关系。做好对比试验。(实验二、三)
(三)、深入探究,斜面的省力规律
1、利用学生猜想,提示他们自己进行省力大小与斜面高度关系的对比实验。明确对比实验过程中的改变条件和不改变条件。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汇报结论。
2、指导学生进行省力大小与斜面长度关系的对比试验,汇报结论。
实验得出:斜面省力跟高度、斜面长度的关系,总结引入坡度的概念。
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跟踪观察、指导学生进行对比试验。3.指导学生认识斜面在实际中的应用。
(1)讨论: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省力作用? 观察课件中的图片,讲解斜面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让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培养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2)演示(螺纹是斜面变形示意)
教师演示,拉开螺纹成为坡度平缓的斜面,了解螺旋是一种变形的斜面。
讲解:螺钉是利用斜面省力的原理制成。螺钉是一种简单机械──斜面。
(四)、拓展延伸,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1.留意你的周围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省力的特点?
2.思考:斜面虽然能省力,但有什么缺点?高楼中的电梯,虽然费力,但有什么优点?
斜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自主探究研讨活动,认识斜面能够省力,且是越平缓越省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模拟实验,培养设计实验,处理数据科学严谨的态度。
2、通过严谨进行模拟实验,学生能初步认识到能量守恒大科学观(用斜面省力,路程长,费时,不用斜面费力,路程短,省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合作的精神。
重点:通过模拟实验,培养设计实验,处理数据科学严谨的态度。难点:学生能初步感受建立大科学观。
材料:小车(上加钩码),测力计,斜面板子,铁架台,数据记录表,量角仪。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朗读《挑山工》一文中有关挑山工怎样登山的句子,并提问:你们有什么样的想法?
课件展示:工人叔叔将一只笨重的油桶沿着斜面推上一辆汽车。
提问:工人叔叔为什么要沿着斜木板推,而不直接把木桶抬上汽车?请作出你的猜想。
教师导出课题:斜面
1、学生积极思考。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2、学生认真观看并积极思考。
3、各小组讨论,并由小组代表汇报猜想结果——省力。
二、新课:
(一)设计模拟实验证明斜面省力
1、明确模拟实验:你如何能证明斜面省力?
(1)让学生充分讨论:如何模拟工人运油桶?也就是说,在这个模拟实验中,谁模拟谁?(意识到小车模拟油桶,测力计模拟等于推力,铁架台高度模拟汽车货斗高度,木板模拟工人用板子。更要明确用测力计在木版拉上模拟用斜面向上推,用测力计直接拉模拟直接抬)对照情境图
(2)模拟实验设计:你如何能证明斜面省力。
孩子讨论,明确对比实验斜面推比直接抬(提)省力。注意对比公平性问题,什么是唯一不同的条件(直接用测力计拉与用斜面拉),什么是必须保证相同的条件(同样高度,同一个测力计,同一个小车,同样匀速拉动)。
2、小组实验,并进行实验记录。
要求: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尽量保证实验的公平性,并且及时记录下自己的实验结果。提问:我们在实验中只实验一次就记录一次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可不可以?
(至少三次,取平均数才比较科学,如果其中一次数值差距太大,还应该进行第四次再求平均数)
3、学生小组合作,开始实验,教师巡视。
4、小组汇报:要求:汇报实验结果和你们组的发现,几组汇报后,大家讨论得出结论。
5、组织学生反思:你是否很好地模拟了工人运油桶这个情境了呢?如果学生说不上来,可找一个小组到前边来演示,让学生找存在问题。重点找直接拉的高度问题,找出关键谁跟谁比也就是直接拉到底拉到哪?如果学生做得多数有问题,那就不着急,给学生时间再来做这个实验,看看学生有什么新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直接拉省时间。
6、板书:斜面可以省力。
(二)证明斜面更省力
1、刚才我们通过动手研究发现斜面可以省力,那么斜面怎么样才能更省力呢?(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来)
2、让学生自己提出猜想:并且记录下来。简单交流(角度设计,如果有重物猜想,各组的重物是不同的,可以两组配合用相同角度实验)
3、设计实验:如何证明自己的猜想?(主要设计不同坡度的对比实验,设计斜面角度实验只能改变斜面角度,不能改变高度,高度必须保持不变才能保证是模拟实验,因此板子可以抬高,但是测量高度不能变)。
4、观看微课视频
5、学生小组合作,动手研究不同情况下斜面用力大小,及时记录。
6、汇报数据和自己组的发现。
7、汇总数据,说一说我们有什么共同的发现。你还有什么别的发现(能够意识到斜面平缓省力费时,斜面陡费力省时)
板书:斜面越平缓越省力
三、巩固:
1、情境,抬空水桶到车上,你会怎么做?为什么?(在实际生活中不是越省力越好,省力与省时我们要根据实际需要。)
2、说一说,生活中都哪些地方用到了斜面。可以出示山路、立交桥、螺丝钉等图片让学生理解。
四、板书设计
斜面
省力
斜面越长越省力,斜面越光滑越省力。
五、作业:找一找生活中用到的斜面
第四篇:小学科学说课稿
小学科学说课稿模板
余干县古埠初中
王诚文
本人参加教师招聘后,心中感触颇深,为了应对教师招聘,节省大量时间,结合工作实践,设计了一套说课模板,供有关人员参考。
《
》说课稿
引言: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你们好!我的说课内容是
版
年级
册,第单元第课的《
》。本节课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学情、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
之后,进而发展为对
(观察、学习、研究)的课。《
》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让学生通过
认识的慨念。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为今后学习
提供感性认识和理性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本单元的教学特点,并考虑到学生现有的认识结构和心理特征,这节课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科学概念):学习了解,知道
,掌握的方法,培养
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和体验
的过程,观察和描述
的现象,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研究的乐趣,激发的兴趣,意识到,培养
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共性、重要价值的内容)难点:(不易理解抽象复杂的内容)
四、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利用以下材料辅助教学。
1、小组器材
2、演示器材
五、说学情、教法和学法
1、说学情:
年级的学生对于
有的认识,在学习本课之前经历了
对
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敢于
,乐于
学生的困难在于
。本课期望学生通过学习
发展对的理解与认识。
2、教法:新课标指出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根据《
》
一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层面,让学生轻松地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a、探究研讨法
b、分组讨论实验法 c、观察实验法 d、多媒体辅助法
3、学法: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探究为主线、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思想,为学生创设情境,创造科学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提问、设计、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六、说教学过程
依据本节教材的编排顺序和学生的认识规律,以上述分析我指导,以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扣重点,突破难点,整个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五个部分。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师生互动,新课传授
3、课堂练习,巩固新课
4、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5、布置作业,预习新课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设计就像一份好的微型教案,我的板书设计力图全面简明地将授课内容传递 给学生,结构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既有我的一点小小体会,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恳请多多指正,谢谢。
第五篇:小学科学说课稿
《×》说课稿
引言: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你们好!我说课的课题是《×》。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首先讲讲我对教材的理解,《×》是教科版科学×年级×册,第×单元的
①第一课的内容,(实验探究型的课),是整个单元学习的基础。只有掌握了×的相关知识,学会了×,学生们才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完成接下来章节的学习。
②第×课内容,(实验探究型的课)。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之后,进而发展为对×(观察、学习、研究)的课。
《×》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让学生通过×,认识×的慨念。本课题的理论、知识为今后学习×提供感性认识和理性基础,是学好×课题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很好的体现了教材编排的连续性和逻辑性,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本课有两个探究活动:一是×,二是×。第一个活动是第二个活动的前提和基础,第二个活动是第一个活动的发展和深化。通过这两个探究活动,要帮学生建立的科学概念也有两个:一是×,二是×。在探究过程中,还要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预设——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归纳——发现”的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过程,培养学生尊重事实、能充分运用实验数据的科学品质。同时,在探究活动中对学生渗透节(约木材资源、保护环境)×的教育。
二、学情分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我的教学则始于对学生的认知。
①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对于新的知识有着比较强的求知欲,对于科学现象也非常感兴趣。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思维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所以制作一些直观的教具、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建构×的概念。
②本课面临的是×年级的学生,(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它们将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的科学课学习)他们在学习本课之前对×已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许多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有一定的发展,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乐于探究,敢于在活动中提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学生的思维逻辑性不强,考虑问题不够深入;另外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有待提高,而且在他们已有的知识系统中还没有建立起×的相关的科学概念,而这些也正是我们在本课时要完成的目标之一。
三、教学目标
根据我对教材和学情的理解,结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科学概念):了解×,知道×,掌握×的方法,培养×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经历和体验×(观察)的过程,观察和描述×的现象,能×。(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不同问题。
(3)将学习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
(4)掌握一种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实验法,感受实验验证的重要性。(5)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6)通过分析讨论,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获得亲近自然的情感体验,产生探究×(物质世界)的浓厚乐趣。
(2)培养用实验证据证实猜想的态度,树立起认真细致、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3)形成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体会细节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认识到实验数据(证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5)体会资源共享的快乐,提高合作意识,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科学态度。
(6)通过了解×的用途,体会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好处。(7)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8)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9)体验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的重要性。(10)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和形成不怕困难的积极态度。(11)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12)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13)激发像科学家那样从事科学研究的愿望。
四、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我确立的三维目标,考虑到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心里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为:
重点:学生能够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
难点:对实验过程的细心观察和概括
五、说教法和学法
①我认为小学科学是一门启蒙课,教学的重点就是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因此,我将积极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力求将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因素融为一体,并结合本科的特点,我讲主要采用活动探究法,实践表明:探究能力最好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我将通过创设情境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再辅以多媒体课件教学,谈话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建构新知。
至于学法,与教法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学生对生命有着天生的研究兴趣,于是我采用了“做中学”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做”中获得体验。“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能会。”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只作适当的点拨,着重从内容、方法方面作归纳总结,使“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得到真正的体现。
②1.教法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而不断变化。针对×的概念这种事实性知识,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我采用的是讲述法。而学习×时,我采用的是观察法(活动探究法),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③《小学教育学》告诉我们:直观形象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为学生所接受。本课教学中我通过直观生动的语言、图片、课件等把静态的课本材料转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大胆谈论、积极交流、探索研究。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研究,亲历探索发现过程,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
补充: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语境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课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例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课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六、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为更好地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①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上课一开始给学生出示一个谜语(“两个柱子一般长,光夹菜,不喝汤”打一生活用品)以此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课堂上。接着给学生用多媒体展示各式各样的×。等学生看完这些×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大屏幕上呈现的×?相信学生可以说出这些×,趁此提出本课的主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本部分利用直观的多媒体画面,结合教师的解说,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学习的欲望,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为参与后面的学习活动作了一定的铺垫。
②
(一)直接导入,明确课题 板书课题,并交代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这样的直接导入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目的性,让学生带着这样的任务来学习。以此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课堂上。
③因为是开始学习一个新的单元,我先通过谈话了解一下学生对于×已经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然后提出我们这个单元的学习是要探索×的秘密。
紧接着,我因势利导,马上进入第二个环节。①
(二)实验探究,认识新知
本部分是本节科学课的重点,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研究,亲历探索发现过程。根据这一理念,我安排了3个实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
第一个环节:认识材料
本环节一开始先让学生认识实验桌上的实验材料,相信学生会说出这些材料。先让学生思考2分钟,×,独立学习让学生有思考余地,知道自己哪些问题能自己解决,哪些不能。接着组织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可以使学生增强与人合作的意识、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
第二个环节:预测×
这个环节一开始便要求学生利用初步形成的概念对×进行预测:×?把预测的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单上。(任何的发现、发明都建立在大胆猜想的基础上。通过猜想活动,激活学生思维,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这样基础上进行的验证,学生印象才更深刻。)预测不但检验了学生们的已有经验,还可以使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做接下来的实验。(而且不同的猜测会引起矛盾冲突,在这样的情境下,激发学生用实验来验证他们的猜测,过程与方法活动就开始了。)
接着让学生对小组的预测进行汇报,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之后我提出“你们的猜测对吗?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他们的猜测?”这个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要得出一个正确的科学结论经过实验验证是唯一的办法。基于×年级的学生对正确判断×还有困难,我向学生演示×并讨论得出×标准,即×。接着提醒学生×
第三个环节:动手实验得出结论
等学生们明白了实验的注意事项,便要求他们开始实验。这时我走下讲台走向学生,这样一方面便于评价学生,另一方面对不了解实验要点的学生进行指导,使他们有第二次学习的机会。引导那些早早做完实验的学生知道要有实验记录,实验记录也是实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实验结束后,我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成果的展示“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实验结果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时学生一定会迫不及待的想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从实验成果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进而增加对科学学习的兴趣。(教师要鼓励学生听取做不同实验小组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接着是实验结果与学生的预测进行对比,最后师生共同得出×。我在这一环节的最后以问题的方式结束:×?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媒体演示,拓展新知
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提出×,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举例说说在×?先由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接着我向学生展示多幅×的图片,在学生欣赏图片的同时提出问题,×?×是学生在生活中十分熟悉的材料。他们对×比较了解,但×对学生来说有些困难,所以我在学生说×时给予他们一些提示,以引导他们正确说出×。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出示一篇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激发学生珍惜×、保护×的情感。
虽然×是有限的,但是人类的智慧是无限的,做为人类的我们已经开始×。你们还知道×?学生讨论后我及时总结,以升华情感目标。
②
(二)师生互动,新课传授
本部分是本节科学课的重点,亦是难点,我将次部分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
用多媒体出示一组图片:×。此环节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这样鲜明的图片,学生能够感到×,同时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第二个环节:×
在学生强烈的探究中得出×,那么,×?问题一抛,我们就进入了第二个活动:×。简单的找3—5名同学说说,可能说×。老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正确回答,接下来根据调查表,小组讨论研究填写报告单。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的目的是强化认识,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X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最后给学生一个探究的平台(网址),让他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更加关注以后的×。让学生回归课本,提高兴趣,积累更多的×知识。
这样的设计做到,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同时也在探究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将科学思维与亲身感受相结合,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我们的科学课堂!补充:
2、观察好后,学生汇报交流。根据学生汇报时的情况,我再适当补充讲完整。
3、×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独立完成有一定难度,所以由我和学生共同小结认识,使他们对×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6、把×和生活实际情境联系起来,使学生体验到科学和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从而体现了“生活中有科学,科学中有生活”的深刻内涵。
8、我把实验过程进行演示,演示完以后学生再进行分组实验,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我再加以指导和帮助。最后师生交流,得出结论 :
9、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只有通过实验来验证,这是一个×实验,关键是×。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交流,并撰写实验计划。通过充分讨论交流,使学生积极主动建构实验过程操作的规范性,实验条件的公平性。引导学生撰写出比较规范的实验计划。
10、实验要至少两个组同时进行这是为什么?这对学生理解科学实验的客观性和可重复性是十分必要的。
11、此环节由×到学生真实的体验,充分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把第一个活动推向高潮。
六、板书设计(见下页)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好的微型教案,我的板书设计力图全面简明地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结构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X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果完毕,谢谢!
一、立足课标,说教材和学情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四年级(上)《声音》单元第二课时内容。它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本课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基于前一节《听听声音》来研究、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为后面《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控制物体发出声音》等课时的探究活动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学情分析】在进行本课学习前,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声音生活中的声音现象已有教丰富的直观感受。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引起学生自主的探究性思考,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基于这样的思考,上课前可以由老师收集声音的录音材料,课一开始,我便在“熟悉”两字上做文章,让学生做“听声音,猜物体”的游戏导入本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生活在充满声音的环境中,激发学生想知道声音更多奥秘的兴趣。
二、围绕目标,说教法与学法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过程与方法: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声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教学重点】通过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的关系。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鼓、音叉、装水的水槽、课件。学生分小组准备:鼓、豆子、钢尺、皮筋、小木架。教法、学法
1、教法
情境激趣法:以“听声音,猜物体”的游戏导入本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辅助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声音文件、图片文件进行直观演示,将科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为一体,启发学生主动去探究声音的产生。
层层推进法:从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来分析,探索性实验不适合大步子教学,宜采用步步深入、层层推进的方式设计教学。
实验演示法: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创新能力。
2、学法
(1)实验探究法:让学生在实验中自主探究声音的产生,主动获取信息。
(2)小组合作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深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并在活动中提高科学素养。(3)交流讨论法:让学生在实验中充分交流讨论探究声音的本质。
三、抓住主线,说板块与环节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恰当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教学创造最佳的学习氛围,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烈的心理特点,上课伊始,我设计了“听声音,猜物体”的游戏,引起学生对声音的关注:“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样特殊的礼物,请你们闭上眼睛,认真聆听。”(播放声音)生听后,汇报听到的声音:汽车声、火车声、风声、雷声、雨声等。让学生初步感觉到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环境中,激发学生想知道声音更多奥秘的兴趣。接着谈话:“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关于声音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肯定会提出许多问题:比如,声音是怎样来的?我们怎样才能控制声音等问题。——从而揭示了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二)分组实验,步步引导。活动一:使物体发出声音
如何步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提出猜想并逐步验证猜想呢?我设计如下环节(1)明确目标和要求(2)分组实验,完成表格(3)反馈交流,评价点拨(4)提出质疑,产生冲突
(5)观察实验,初步建立“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的概念。
在第一环节,我会和学生进行如下谈话: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来寻找答案,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好了鼓、钢尺、皮筋,你能想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吗?下面分小组进行实验,做实验前请大家共同来看看实验目的和要求。(课件出示)
在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之后,便进入到第二环节的活动中,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完成表格的填写,教师巡视指导。这个环节可能会出现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制造声音的响度上,这时我会提醒学生:“老师不是看哪组同学制造的声音响,而是看哪组同学想到的让物体发声的办法多。”这样既可以管理课堂,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并完成表格之后,进入“反馈交流,评价点拨”环节,我提出本课要探究的核心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时学生的回答还是在他们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做出的。学生的猜想可能是“声音是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产生的”或 “声音是由于物体运动产生的”。当然,这些猜想并没有探究到声音的本质。但只要是建立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所见所思的回答我都会给予肯定,并让学生相互评价补充。此段教学中,我并不急于马上将“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这一概念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下一环节的“质疑”,让学生的猜想与事实之间的产生强烈冲突,从而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所以,在第四环节,我会向学生提出质疑:“如果声音的产生是像你们猜想的那样是因为‘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或是‘由于物体运动产生的’,那为什么对物体用力按压时、弯曲时、拉伸时并没有发出声音呢?”这个质疑会让学生动摇之前的猜想,当学生困惑之时,教师抛出新的任务:“再做刚刚的实验,并仔细观察:不同物体发出声音时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再做实验并观察实验之后,进行交流汇报。多数学生可能都发现“尺子和橡皮筋在发出声音时都会动”,有可能会说是颤动,这时我会告诉学生用“振动”这个词更为准确,并对“振动”一词进行板书。(板书 振动 声音)
随后,我进一步追问:我们通过实验看见了发声的尺子、橡皮筋在振动,那么鼓发声时是否也在振动呢?你能想办法看到鼓面是否振动?学生可能会提出用手摸等办法,教师给予肯定的同时,可引导学生借豆子来观察鼓发声时鼓面是否在振动。当学生看到发声的鼓的鼓面的豆子在跳动时,教师乘热打铁,以提问的形式过渡到教学过程的第三部分——观察实验,形成概念。
(三)观察实验,形成概念 活动二:观察发声的物体。
1、教师出示音叉并击打,问学生:音叉被击打后发出了声音,你能想一个办法让眼睛看到音叉是否在振动吗?在听取学生的方法之时,适时引导学生用借水来观察——把振动的音叉放入水中,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从而判断音叉是否在振动。
2、让学生自由谈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教师适时总结:当一个物体(如音叉、鼓、钢尺、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之后引导学生总结出“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这一概念,教师完善板书。
为了强化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我设计了一个趣味小实验:怎样使鼓声立即消失?通过实验学生发现当鼓的振动停止时声音也随即消失。至此学生已认识并理解了“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这一科学概念。(四)拓展设疑,铺垫后续学习
“音乐家能利用琴弦的振动,演绎出许多美妙动听的曲子,请听!”(课件播放音乐),听后我们问:听了刚刚这一段曲子,关于声音,你们有什么想知道的吗?学生可能会提出“声音是如何让我们听到的?” “声音为什么有高有低”等问题,这时我会告诉学生,他们提出的这些问题是接下去将逐步学习的内容,引导可以先自己通过多种途径寻找答案,以便在后面的学习中与老师和同学一起探讨。最后,我会以这句话结束本节课:关于声音的奥秘还有很多等着我们去探究,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节科学课吧!
四、紧扣课题,说板书和小结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
以上是我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节课的教材认识和教学分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指导思想。并且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使学生的探究活动逐步深化,既习得了科学知识,又学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还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