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议初中数学与信息化的教学整合
浅议初中数学与信息化的教学整合
石家庄市元氏外国语学校
梁景虎
摘要: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教育改革中的一个亮点,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有机“融合”,为此要求:信息技术要和数学学科的特点结合,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化”能力;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环境,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现实”;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尝试多种教与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促进评价的多元化;加强适应多媒体教学需要的高素质教师的培养。关键词: 信息技术;数学;整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教育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它要求突出作为整合主动因素的人的地位,并且以实现人与物化信息之间、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融合。将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有机“融合”,必将对数学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以及师资等方面带来深刻影响,但在如何“有机融合”的问题上,许多教师仍感到茫然。下面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信息技术要和数学学科的特点结合,不断提升学生的“数
学化”能力
数学是一门推理演绎的科学,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是数学的学科特点。传统的数学教学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强调以数学基本概念、原理为骨架和知识体系的构建,追求绝对的逻辑化、形式化。因此这样的教学往往以“会解题”为终极目的,很少站在数学思想、数学文化和数学审美这一层面上,充分体现和展示数学课程对人的品性和人格养成方面的育人功能。
我们说,数学教育的目标是无止境的,是不断从低层理解走向深层理解,从具体做法提升到思维模式直至树立观念的过程,是将数学能力迁移并泛化的过程,是追求提高数学地组织客观世界即“数学化”的过程。正如特级教师马明所说,数学教学有四个层次:解题术,解题方法,数学思想,数学观念„„,我们追求的不能是低层次而是所有层次。
信息技术可把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充分地展示给学生,如通过生动的视听创设情境进行概念教学,使某些抽象的概念几何化、直观化;通过动画表现出一般与特殊、运动与变化,让学生领悟解题教学中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具体来讲,从常量到变量的过渡问题,如代数中的函数教学;从静态到动态的过渡问题,如圆锥曲线概念教学;从平面图形向空间图形的过渡问题,如立体几何的教学;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问题,如数形结合教学等,都可以“融合”多媒体技术去解决,使学生从“听”数学变为教师指导下“做”数学,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概括地说,数学学科“融合”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数学化”能力过程中,既要重视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技能,也要不断追求方法技能的观念化、策略化,甚至于哲学化。使学生不仅更快地掌握基本技能,而且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模式,塑造健全的精神品格,而不是将数学教学的目标固化于“会解题”。
二、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环境,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现实” 我们赞同这样的观点,引入一个新概念,却缺乏足够的具体事实作为基础,或者反复介绍一个概念,却没有具体的应用,这都无法使学生产生求知的冲动;过早地形式化不可能有效果,而过早地抽象化也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因为他们希望知道这究竟有什么用处,又为什么是互相关联的。因此数学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现实”,因材施教,利用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超文本技术、网络传输技术,构筑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指导学生在“现实”中自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也在探索中学习数学技能,形成数学观。
第二篇:信息化与初中数学联系
信息化与初中数学联系
摘要
数学相对于文科来说不够生动、形象,比较枯燥、抽象,一直以来,初中数学教学一直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有利于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联系,对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法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传统的教学方式手段单一,只强调知识的灌输,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信息化教学大量运用多媒体技术,既丰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又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 多媒体技术
自主能动性
现代信息技术
一、传统方式与信息化教学的优劣
传统教学方式,是教师通过语言,板书、挂图等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课堂和书本为中心。其优越性:一是在课堂上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及时地更改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并利用教师丰富的阅历和经验讲解。二是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情和反应随时调整授课方式和内容,师生交流的机会较多,师生关系较融洽。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教学过程机械,教学内容往往会脱离现实生活环境,枯燥乏味,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过于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的理解、消化。三是学生学习依赖性较强,缺乏独立性,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互助合作、团队协作精神。
信息化教学方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它直观形象的展示知识,又注重信息的反馈,强调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其特点:一是节省板书时间,充实教学内容。二是增加了教学的连贯性。三是活跃教学气氛。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其声、关、图像等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
二、数学信息化教学的优点
(一)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创新的教育与学习环境,来完善数学导学模式,信息化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新的环境中,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个能动的过程,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能动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在可能的场合采用随手可得的信息和知识自主进行进修,随时获知、获能;学生成了教学过程中的认知主体;教师可以对学生起引导作用,学生的学习可以是灵活、多样、开放的。充分体现了导学模式中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变教师的“包办”为“主导”,变学生的“被动”为“主动”的思想。
(二)信息化教学具备强大的交互功能,更方便教与学双方实时和非实时交互的实现。网络技术的网络辅导教学则更有独到的功能,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作用:计算机网络可以完全实现学习过程的个性化,有利于建构有效的个体知识结构;计算机网络所具有的多种功能在训练创新思维(如形象思维、整合思维、决策思维、批判思维筹)中有其独特的优势;计算机网络有利于激发创新动机,有利于刺激求知欲和独立精神,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在发展良好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个性品质过程中有着特有的功效。
(三)利用信息化教学具有许多优势:能为学生提供多方位、开放性的获取知识的途径,利于学生对学习的主动参与、自主控制,使学生不一味地依赖于课堂、书本获取知识,而是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制定学习进程。
1.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演示
如,《几何画板》就提供了一个十分理想的让学生积极探索问题的“做数学”的环境。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它来做数学实验。并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获得真正的数学经验,而不仅仅是一些抽象的数学结论。比如课列“求圆内接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就是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自己在动态变化中观察静态图形的变化规律,对图形进行定量的研究,通过交流、讨论,最终得到问题的解答。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注重的应该是如何引导学生,如何提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如何使学生与有关的资源联系起来,以便学生能够建构知识。教师不可能也不应该期望学生完全掌握与某个主题有关的所有内容。
2.利用多媒体复习、作业
在课后,可以利用一些数学辅导课件来巩固和熟练某些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课件中教学内容的组织多是按章节划分知识点模块,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选取进度,系统深入地学习,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内容。
利用计算机信息容量大的特点,可以和学生一起做一些智能题库。学生可以充分自主地选择教学内容进行练习,并能及时得到指导。
信息化教学可以使教师与学生进行多方位的交流与反馈,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全天候的交互协作,而不只限于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综合分析的机会,这样有利于对学习中的问题共同讨论,取长补短,最终实现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减少了教师的无效劳动时间,增加了单位时间教学信息的传播、师生之间的沟通及教学信息的反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自主参与精神,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趋利避害,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初中数学教学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寻找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展示要研究的领域,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针对问题,提
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计划。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建立信息资源库、相关链接、即时答疑等手段方式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结合亲身实践,通过分析,综合归纳,得出结论。
(二)营造数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多媒体数学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从传统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和知识建构的合作伙伴。学生根据其兴趣学习相关内容,并把所学知识通过制作课件、幻灯片等形式进行归纳、总结。这一学习行为,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是经过自我加工、建构完成的。有利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增长,形成爱学、善学的学习习惯;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它使学生能牢固的掌握获得的信息知识,同时提高了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再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崇尚合作,学生全员参与。全员参与是自主学习的基础。只有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一切学习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和发展,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要以师生合作为基础,建立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合作关系形成乐学氛围,让学生在强烈求知欲望的驱使下开动脑筋,各抒己见,让学生敢想、敢说、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其次要改变单一的师生交流,创建“兵教兵”的机制,学生对存在的问题通过互相讨论,养成同学间的协作精神。形成师生间、生生间多向交流、多边协作、有效互动的课堂教学新格局。
可以说,“数学信息化教学系统”给数学学习带来的变革是巨大的,它以适合数学学习要求、适合学校教学、适合学生能力的提高为研发和推广的出发点和归宿。信息化作为新的因素加入到学校环境构成因素中来,绝不仅是设备的简单增加,我们追求的也不是信息化环境本身,而是信息化能够给我们带来的于学生成长、学校发展有利的深层次的内涵,我们要使这套系统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使其成为数学教学的新手段。
参考文献
[1] 《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祝智庭,《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2月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的若干思考》孙名符,刘岗, 2001年6月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4]周成平.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5]王晓丽.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及其变革[J].甘肃经济纵横.2004年(第33卷)第5期 [6]黎国胜.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第三篇:农村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_6
农村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 调查分析与发展对策
永登县第八中学
常清娥
关键词:农村 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 调查分析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辅助教学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利用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然而,这种高科技的教学工具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还是集中在城市和比较发达的地区,而对于那些经济不发达,教育水平比较落后的贫困山区的农村学校来说,在实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践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以下是作者本人近几年从本县的实际出发,整理出的本县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加分析和提出自己的一些对策方法。
笔者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已有二十五年,从乡村初中到县城重点初中,感受到城乡教育环境、师资力量的悬殊。在近期深入调查后真切认识到改变乡村教学的关键在于怎么利用信息化教学。唯有信息化,才能让乡村学生拓宽视野,让乡村老师提高知识量与教学技能,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彻底实现教育教学的现代化。
一、乡村初中目前教学现状:
我所在的永登县是甘肃省贫困县,虽然属省会兰州市管辖,但由于县域面积大,自然条件差距大,农村贫困人口依然很多,基础教育仍然很薄弱。全县有初级中学24所,只有二所在县城,大多分布在偏远乡村,由于交通不便,地方贫困,基础设施、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教学质量很差,教师基本没有应用信息化教学,教学方式单
一、古板,仍然采用传统的填入式、灌输式,缺乏信息化的开放、灵活、多元性的先进教学。大多数学校没有电教设备,大多数老师没有电教知识。县城二所学校虽然设备较完善,但利用率不高。造成初中的数学成绩普遍很低,与兰州市区相比,差距太大,高中升学率远远低于县城、市区。数学是基础学科,在乡村学校是个教学难点,对农村学生是个硬骨头。如何破解这个难题,笔者认为以信息化教学,引入先进设备、先进理念、科学方式,是最为关键有效的。
二、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
《数学教学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多媒体的优势,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丰富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因此,信息化必将融入到学校的教学当中,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逐步使农村教育完全适应现代化教育的理念,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的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信息化数学教学的优点如下: 1.创设良好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孩子们大多活泼好动,课上注意力不集中。静态的文字、课本及教师的口语满足不了孩子们的心理需求,他们在安静的教室里,认为老师是演员,自己是观众,是旁观者。信息技术引入数学教学可以帮助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信息技术环境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传统的教育思想也应当发生变化,把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创设了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从一定程度上消除听课造成的疲劳和紧张,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调节课堂气氛,形成学习动机。信息化教学具备强大的交互功能,更方便教与学双方实时和非
实时交互的实现。
2.主动参与,突破数学教学的难点
在课堂上,教学难点的突破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几何部分,初学时许多学生有畏难情绪,特别怕几何证明,这与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有关,也与传统教材的编排有关,电脑技术对图形图像强大的处理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变枯燥为生动。
3.提高课堂效率,增大课堂容量
例如初一数学应用题时用PowerPoint做的一个课件,各个知识点罗列清楚,上课时只须用鼠标“指哪打哪”每点到哪个知识点,相关的内容就自动展现出来。电脑课件还有一个优点是可重复性,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返回需要重复的内容。同时还可以把例题解析,课堂练习和答案都编到课件中去,让学生趁热打铁,透过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这样大大缩短了教师板书时间,加快了学生接受知识的直接性,准确度和深度,一堂课下来,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而这一节课的内容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就得用两到三节课才能容纳。一节设计优良的电脑数学课会比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容量和质量方面都要好得多。
4.数学中几何问题的直观演示
在平面几何的直线线段教学中,利用Authorware能把两者之间关系演示得非常清楚。首先在电脑上呈现一条直直的,向两边无限延伸的线,几秒钟后显示定义“直线”。接着电脑上又出现一条直线,线上闪动着任取的两点,利用动画光点,闪动两点之间的形状定义“线段”。对于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教学,传统教学因较难展现其发展过程,从而造成学生对其不好理解。利用计算机,可以在屏幕上作出三角形ABC及其角A的平分线,BC边的垂直平分线和中线,之后用鼠标在屏幕上随意拖动点A,利用软件功能,此时三角形ABC和“线”在保持依存关系前提下随之发生变化。在移动过程中,学生会直观地发现存在这样的点A,使得角平分线、中线、垂直平分线三线重合。
三、教师是实施信息化教学的主体
教育信息化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的产物,带给教育的不仅仅是便捷,更是挑战。基于数学学科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点,教育信息化在数学教学方面的应用,不仅仅是以一种演示工具(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形式出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它更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可视化的学习环境。教育信息化带来了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海量的信息资源,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育模式遇到了困难,教师作为“知识权威者”的身份遭到了冲击,转变教师角色,扩充知识储备,提升专业素养,是解决这一困境的当务之急。传统“一桶水”的教师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的要求了,教师只有不断的进行自我更新、自我发展,才能成为源源不断的“长流水”。“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全面发展的教师,才能教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关系整个教育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具有高水平专业素养的教师才能够有效地将教育改革的理念和方法贯彻实施,才能够合理地将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成果运用十教育教学实践,才能够自觉主动地寻求自身专业素养的发展以适应时代的需求。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重要体现,改变了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并且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确立初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标准,并提出合理的建
议和解决对策,为初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以达到促进初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目的。
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要不断的进行自我发展、自我更新,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和反思的过程。教育信息化强调教师要积极主动的进行自我反思,无论是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还是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这都是极其重要的。
四、数学信息化教学的具体应用
1.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创新的教育与学习环境,来完善数学导学模式,信息化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新的环境中,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个能动的过程,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能动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在可能的场合采用随手可得的信息和知识自主进行进修,随时获知、获能;学生成了教学过程中的认知主体;教师可以对学生起引导作用,学生的学习可以是灵活、多样、开放的。充分体现了导学模式中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变教师的“包办”为“主导”,变学生的“被动”为“主动”的思想。
2.信息化教学具备强大的交互功能,更方便教与学双方实时和非实时交互的实现。网络技术的网络辅导教学则更有独到的功能,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作用:计算机网络可以完全实现学习过程的个性化,有利于建构有效的个体知识结构;计算机网络所具有的多种功能在训练创新思维(如形象思维、整合思维、决策思维、批判思维筹)中有其独特的优势;计算机网络有利于激发创新动机,有利于刺激求知欲和独立精神,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在发展良好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个性品质过程中有着特有的功效。3.利用信息化教学具有许多优势:能为学生提供多方位、开放性的获取知识的途径,利于学生对学习的主动参与、自主控制,使学生不一味地依赖于课堂、书本获取知识,而是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制定学习进程。a.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演示
教师把传统教学过程中通过黑板、教具模型等展示的各种信息,由计算机加工成文字、图形、影象等资料,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如动画等)。课堂教学时,将计算机与大屏幕投影连接起来(也可在微机室进行)。利用这种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多种感官并用,提高对信息的吸收率,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大大提高课堂利用率。如:对于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教学,传统教学因较难展现其发现过程,从而造成学生对其不好理解。利用计算机,可以在屏幕上作出任意三角形ABC及其角A的平分线、BC边上的垂线和中线,之后在屏幕上随意拖动A点,利用软件功能,此时三角形ABC 和“三线”在保持依存关系的前提下随之发生变化。在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直观地发现存在这样的点A,使得角平分线、中线和垂线三线重合。进而发现此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但应注意,多媒体的演示只能是帮助学生思考,而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教师应当恰当的给予提示,结合计算机的演示帮助学生完成思考过程,形成对概念的理解。b.利用多媒体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环境下,传统的教育思想也应当发生转变。应发展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合作学习的思想,以问题共同解决为中心的思想,以培养能力为中心,强调终身学习的思想。计算机强大的处理能力为数学的发现学习提供了可能,它的动态情景可以为学生“做”数学提供必要的工具与手段,使学生可以自主地在“问题空间”里进行探索,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探索、分析、思考的任务交给学生去完成。
在具体操作时,可以把学生分成3-4 人一个小组,每组使用一台计算机。教师提供问题,学生利用计算机提供的环境,积极思考、讨论,动手演算,解答问题。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每一个小组中参加讨论,观察其进程,了解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解答,对有共性的问题组织全班讨论或讲解,努力创设一种探索研究的学习气氛。
如,《几何画板》就提供了一个十分理想的让学生积极探索问题的“做数学”的环境。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它来做数学实验。并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获得真正的数学经验,而不仅仅是一些抽象的数学结论。比如课列“求圆内接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就是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自己在动态变化中观察静态图形的变化规律,对图形进行定量的研究,通过交流、讨论,最终得到问题的解答。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注重的应该是如何引导学生,如何提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如何使学生与有关的资源联系起来,以便学生能够建构知识。教师不可能也不应该期望学生完全掌握与某个主题有关的所有内容。c.利用多媒体复习、作业
在课后,可以利用一些数学辅导课件来巩固和熟练某些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课件中教学内容的组织多是按章节划分知识点模块,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选取进度,系统深入地学习,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内容。
利用计算机信息容量大的特点,可以和学生一起做一些智能题库。学生可以充分自主地选择教学内容进行练习,并能及时得到指导。
信息化教学可以使教师与学生进行多方位的交流与反馈,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全天候的交互协作,而不只限于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综合分析的机会,这样有利于对学习中的问题共同讨论,取长补短,最终实现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减少了教师的无效劳动时间,增加了单位时间教学信息的传播、师生之间的沟通及教学信息的反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自主参与精神,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信息化教学的一般原则 1.解放思想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那必然有新的教育方法,新的教育理念作为支配。信息化建设特别是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能“新瓶装旧酒”,即走用新技术模拟老做法的“简单臵换”之路,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会劳而无功。因而我们教师不能简单视信息技术的运用就是运用电脑做几个动画进行教学,我们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增强学生的思维训练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信息技术成为良好的教学辅助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作用,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地的目的。2.技术性与使用性相结合
技术性是指在规定的运行条件下,各种信息技术能够可靠地运行,保证顺利实现教学过程,达到教学目标。而使用性主要表现在:使用时方便、快捷,便于学生和教师控制;操作简便、灵活、可靠、前后方式统一;容错能力强,纠错及时;移植方便、便于演示、传输、处理等。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信息处理的有效工具,但它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不是自然就有的,其技术的开发尚有不完善之处,这也是许多教师对“课题搬家”和“题库”式数学教
育软件不认可的原因。可见,信息技术进入数学教学并不是一件简单事,信息技术的潜力转化为胜过传统教学的优势还有待于教师加强技术平台的改进。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当然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只能是辅助工具,起辅助作用,通过特有的文字、声音、动画等表现方法。呈现事物的形象或变化过程,对学生多种感官提供刺激,以促进学生学习。虽然信息技术的运用较之于其他教学媒体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永远无法取代教师的地位,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这更加强了数学教师的核心与主导地位。教师是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创设者,即教师应创设多媒体辅助数学学习环境。使得学习者利用原有相关知识去顺应和理解新知识,获得认知结构。教师是信息技术的整合者,在整个整合过程中,教师应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现代文化之优势,解决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出现的问题。教师是信息技术应用的评估者,教师应加强信息技术整合数学教学的各个因素的综合评估,把知识、能力、情感、动作、技能等有机融为一体,并借助它有效地改善教学活动,保持教学平衡,而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应通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接触和感受各种生动直观的感性材料过程中把握科学认识的真谛,亲自去猜想、探索、验证,在行动上和思想上发生转变,获取知识。
4.理论与应用相结合
在进行基本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应尽可能地与具体典型性、鲜明性和适用性的实际问题相联系,设计课件要与现实生活更贴近,要使学生不仅将理论应用到课堂上,而且应用到课堂外,达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进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六、信息化与数学教学的有机整合 1.讲解与课件相融合
充分利用这些硬件设备,制作出适合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多媒体是不能代替讲解,学生所学的知识离不开教师的讲解,而现在有些数学课件多数是千篇一律,没有什么创新,而有些学校的教师为了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本来有些知识该讲解,而片面的运用课件,从而使得本就生动的教学活动变得干瘪无味。所以我们不能片面的运用课件,我们要用得恰到好处。充分发挥教学课件应有的作用。
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学生是主动参与、主动学习、探究发现为主体。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教学情境,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理解知识,发现知识.并通过有意义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获得新的知识. 2.演示与板书相融合
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板书的密切配合。当多媒体课件进入课堂后,有的教师把传统的教学手段排斥在外,把教学过程设计在课件上。上课时,教师不断地按要求操作鼠标,更换屏幕,学生只有被动接受,机械记忆,使课堂由“人灌”变为“机灌”,增大了注入的数量,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变成机械的电脑播放,这样就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导致课堂气氛窒息,使学生失去学习活动的空间,丧失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教师板书,解题演算过程的规范表达,对增强教学效果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只有计算机的演示,没有系统的、必要的板书不利于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因此,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时,板书不可少,板书还应体现一节课的整体结构,给学生以清晰的知识线索。
并且在板书时,给学生留下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留下反思、发问的时间和机会,这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此,把板书与计算机演示相融合是做好数学教学的关键所在。3.直观与抽象相融合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科学,对其抽象过程,直观是人的头脑运用形象(表象)进行的形象思维,而表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充分运用多媒体对数学事实的展现。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感觉和知觉发挥作用,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其体验直观与抽象的关系。在观察中感知,在感知中加深理解和认识,使学生的认识在从抽象到直观再到抽象的过程中达到对数学内容的深刻理解,直观虽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但直观不是最终目的。应该从直观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直觉能力,再过渡到抽象思维、理性认识。如果教师的教学过于直观,不恰当,过分地依赖多媒体的演示功能,则会降低学生思维水平,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研究表明,学生对图形、图像的依赖心理,容易形成思维的惰性和单线性,一味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迁就妥协,不利于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七、优化资源,推动农村信息化教学进程
农村初中是实现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关键所在,学校大多修建在村落较多的区域,便于学生就近上学,这样造成在全县面积内初中分布分散、条件不
一、学生多少不一的差距。为使学生在初中得到全面发展,接触更多现代新理念、新思想、新科技,信息化教学是最为直接的,它的意义和作用、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提高初中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攻克数学难关,信息化是必经的选择。
1.要整合学校优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乡镇为中心的初级中学,配臵优秀教师,完善电教设备,以师资力量、硬件设施、先进教学管理推动乡村教育发展。
2.加强教师培训与交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通过选聘优秀年青教师、教学模范带动学校教学,形成骨干力量。同时加大教师的培训,到省市县先进学校学习、借鉴先进教学方法、理念。另一方面邀请先进学校优秀教师到学校指导、授课、交流。
3.引进信息化教学方面的新秀、专业教师,传授信息化教学的技术,引导全校老师利用信息化,开展教学。
4.应用考核办法,推动信息化教学进程,鼓励老师用先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补足老师本身的不足。
总之,只有将信息技术应用与教育观念的更新结合起来,应用信息技术带动课程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特别是充分考虑计算机(计算器)对数学学习的影响,把现代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从大量繁杂、重复的运算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补足农村教师的能力不足缺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提高成绩,带动其他课程的全面提高
实践表明,信息化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尝试、探求、发现的境界之中,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主体作用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因此,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接受的信息量大,获得的知识多,并且能迅速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又成为他们接受新信息的认知前提。普及信息化、利用信息化,在当代农村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参考文献:
梁小满;中学数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现状思考[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叶伟;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曹宏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潘晓春;信息技术与平面解析几何教学的整合[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第四篇:初中数学个人信息化教学三年规划
初中数学个人信息化教学三年规划
袁文娣 2015年5月
随着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地用于教学。初中数学教学中适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能提高教学质量。教育手段现代化的有效性,是教师探索课堂教育方法、手段的方向。《数学教学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多媒体的优势,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丰富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由此可知,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因此,我们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面对这一问题,必须得认真思考。而且我们要大胆实践,不断创新,不断运用信息技术改变农村学校落后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逐步使农村教学实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作为数学教师必须把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利用信息技术参与数学教学全过程,改变数学教学信息传递的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满怀信心地实现教学目标。同时还能弥补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不足,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提高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基础教育的现代化,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结合我校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理解数学信息化教学的优点:
(1)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创新的教育与学习环境,来完善数学导学模式,信息化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新的环境中,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个能动的过程,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能动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在可能的场合采用随手可得的信息和知识自主进行进修,随时获知、获能;学生成了教学过程中的认知主体;教师可以对学生起引导作用,学生的学习可以是灵活、多样、开放的。充分体现了导学模式中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变教师的“包办”为“主导”,变学生的“被动”为“主动”的思想。
(2)信息化教学具备强大的交互功能,更方便教与学双方实时和非实时交互的实现。网络技术的网络辅导教学则更有独到的功能,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作用:计算机网络可以完全实现学习过程的个性化,有利于建构有效的个体知识结构;计算机网络所具有的多种功能在训练创新思维(如形象思维、整合思维、决策思维、批判思维筹)中有其独特的优势;计算机网络有利于激发创新动机,有利于刺激求知欲和独立精神,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在发展良好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个性品质过程中有着特有的功效。(3)利用信息化教学具有许多优势:能为学生提供多方位、开放性的获取知识的途径,利于学生对学习的主动参与、自主控制,使学生不一味地依赖于课堂、书本获取知识,而是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制定学习进程。
a.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演示
教师把传统教学过程中通过黑板、教具模型等展示的各种信息,由计算机加工成文字、图形、影象等资料,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如动画等)。课堂教学时,将计算机与大屏幕投影连接起来(也可在微机室进行)。利用这种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多种感官并用,提高对信息的吸收率,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大大提高课堂利用率。如:对于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教学,传统教学因较难展现其发现过程,从而造成学生对其不好理解。利用计算机,可以在屏幕上作出任意三角形ABC及其角A的平分线、BC边上的垂线和中线,之后在屏幕上随意拖动A点,利用软件功能,此时三角形ABC 和“三线”在保持依存关系的前提下随之发生变化。在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直观地发现存在这样的点A,使得角平分线、中线和垂线三线重合。进而发现此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但应注意,多媒体的演示只能是帮助学生思考,而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教师应当恰当的给予提示,结合计算机的演示帮助学生完成思考过程,形成对概念的理解。b.利用多媒体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环境下,传统的教育思想也应当发生转变。应发展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合作学习的思想,以问题共同解决为中心的思想,以培养能力为中心,强调终身学习的思想。计算机强大的处理能力为数学的发现学习提供了可能,它的动态情景可以为学生“做”数学提供必要的工具与手段,使学生可以自主地在“问题空间”里进行探索,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探索、分析、思考的任务交给学生去完成。
在具体操作时,可以把学生分成3-4 人一个小组,每组使用一台计算机。教师提供问题,学生利用计算机提供的环境,积极思考、讨论,动手演算,解答问题。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每一个小组中参加讨论,观察其进程,了解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解答,对有共性的问题组织全班讨论或讲解,努力创设一种探索研究的学习气氛。如,《几何画板》就提供了一个十分理想的让学生积极探索问题的“做数学”的环境。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它来做数学实验。并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获得真正的数学经验,而不仅仅是一些抽象的数学结论。比如课列“求圆内接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就是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自己在动态变化中观察静态图形的变化规律,对图形进行定量的研究,通过交流、讨论,最终得到问题的解答。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注重的应该是如何引导学生,如何提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如何使学生与有关的资源联系起来,以便学生能够建构知识。教师不可能也不应该期望学生完全掌握与某个主题有关的所有内容。
c.利用多媒体复习、作业
在课后,可以利用一些数学辅导课件来巩固和熟练某些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课件中教学内容的组织多是按章节划分知识点模块,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选取进度,系统深入地学习,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内容。
利用计算机信息容量大的特点,可以和学生一起做一些智能题库。学生可以充分自主地选择教学内容进行练习,并能及时得到指导。
信息化教学可以使教师与学生进行多方位的交流与反馈,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全天候的交互协作,而不只限于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综合分析的机会,这样有利于对学习中的问题共同讨论,取长补短,最终实现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减少了教师的无效劳动时间,增加了单位时间教学信息的传播、师生之间的沟通及教学信息的反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自主参与精神,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信息化教学的一般原则
1、解放思想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那必然有新的教育方法,新的教育理念作为支配。信息化建设特别是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能“新瓶装旧酒”,即走用新技术模拟老做法的“简单置换”之路,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会劳而无功。因而我们教师不能简单视信息技术的运用就是运用电脑做几个动画进行教学,我们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增强学生的思维训练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信息技术成为良好的教学辅助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作用,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地的目的。解放思想是基础,开拓创新是作为解放思想的进一步升华。在教学中,应结合数学特点,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进行思想教育,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学中。因而教师必须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好好的利用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进行知识传播与思维培养。
2、技术性与使用性相结合
技术性是指在规定的运行条件下,各种信息技术能够可靠地运行,保证顺利实现教学过程,达到教学目标。而使用性主要表现在:使用时方便、快捷,便于学生和教师控制;操作简便、灵活、可靠、前后方式统一;容错能力强,纠错及时;移植方便、便于演示、传输、处理等。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信息处理的有效工具,但它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不是自然就有的,其技术的开发尚有不完善之处,这也是许多教师对“课题搬家”和“题库”式数学教育软件不认可的原因。可见,信息技术进入数学教学并不是一件简单事,信息技术的潜力转化为胜过传统教学的优势还有待于教师加强技术平台的改进。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人们经常提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要相结合,当然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定位也是一样的,它只能是辅助工具,起辅助作用,通过特有的文字、声音、动画等表现方法。呈现事物的形象或变化过程,对学生多种感官提供刺激,以促进学生学习。虽然信息技术的运用较之于其他教学媒体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永远无法取代教师的地位,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这更加强了数学教师的核心与主导地位。教师是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创设者,即教师应创设多媒体辅助数学学习环境。使得学习者利用原有相关知识去顺应和理解新知识,获得认知结构。教师是信息技术的整合者,在整个整合过程中,教师应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现代文化之优势,解决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出现的问题。教师是信息技术应用的评估者,教师应加强信息技术整合数学教学的各个因素的综合评估,把知识、能力、情感、动作、技能等有机融为一体,并借助它有效地改善教学活动,保持教学平衡,而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应通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接触和感受各种生动直观的感性材料过程中把握科学认识的真谛,亲自去猜想、探索、验证,在行动上和思想上发生转变,获取知识。
4、理论与应用相结合 在进行基本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应尽可能地与具体典型性、鲜明性和适用性的实际问题相联系,设计课件要与现实生活更贴近,要使学生不仅将理论应用到课堂上,而且应用到课堂外,达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进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四、信息化与数学教学的有机整合
1、讲解与课件相融合
目前,很多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与以往相比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充分利用这些硬件设备,制作出适合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多媒体是不能代替讲解,学生所学的知识离不开教师的讲解,而现在有些数学课件多数是千篇一律,没有什么创新,而有些学校的教师为了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本来有些知识该讲解,而片面的运用课件,从而使得本就生动的教学活动变得干瘪无味。所以我们不能片面的运用课件,我们要用得恰到好处。充分发挥教学课件应有的作用。
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学生是主动参与、主动学习、探究发现为主体。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教学情境,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理解知识,发现知识.并通过有意义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获得新的知识.
2、演示与板书相融合 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板书的密切配合。当多媒体课件进入课堂后,有的教师把传统的教学手段排斥在外,把教学过程设计在课件上。上课时,教师不断地按要求操作鼠标,更换屏幕,学生只有被动接受,机械记忆,使课堂由“人灌”变为“机灌”,增大了注入的数量,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变成机械的电脑播放,这样就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导致课堂气氛窒息,使学生失去学习活动的空间,丧失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教师板书,解题演算过程的规范表达,对增强教学效果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只有计算机的演示,没有系统的、必要的板书不利于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因此,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时,板书不可少,板书还应体现一节课的整体结构,给学生以清晰的知识线索。并且在板书时,给学生留下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留下反思、发问的时间和机会,这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此,把板书与计算机演示相融合是学好教学的关键所在。
3、直观与抽象相融合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科学,对其抽象过程,直观是人的头脑运用形象(表象)进行的形象思维,而表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充分运用多媒体对数学事实的展现。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感觉和知觉发挥作用,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其体验直观与抽象的关系。在观察中感知,在感知中加深理解和认识,使学生的认识在从抽象到直观再到抽象的过程中达到对数学内容的深刻理解,直观虽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但直观不是最终目的。应该从直观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直觉能力,再过渡到抽象思维、理性认识。如果教师的教学过于直观,不恰当,过分地依赖多媒体的演示功能,则会降低学生思维水平,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研究表明,学生对图形、图像的依赖心理,容易形成思维的惰性和单线性,一味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迁就妥协,不利于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摘自《数学教育学报》
因此,数学教学运用信息技术要适度,要有典型性使用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形成抽象结论,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当学生由具体事实抽象概括而形成数学概念或结论时,一方面要清楚有关事实背景,使所学知识成为有源之水。能从抽象的过程中发展观察、比较,归纳、抽象的能力;总之,直观与抽象相结合,是为了使学生对数学理论理解得正确,认识得深刻,运用得顺利。运用多媒体直观形象地进行教学使学生思维活动积极化,能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行抽象和概括,把认识提高到理性阶段。从而在教与学的全过程中,不断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五、数学信息化教学的误区
虽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使用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但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过程中也明显存在着误区: 第一,不恰当地追求信息技术手段,而忽视其对教学的干扰比如,有些多媒体课件,把声音、图像、动画、文字组合在一起,有时就会适得其反,不仅不能增强教学效果,反而会干扰学生的思考,干扰课堂教学,削弱课堂教学效果。
第二,过分追求课件的“外在美”,而忽视“内在美”如所用颜色过分亮丽、鲜艳,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学生的观察,不利于认识问题的本质。
第三,重视电脑的运用,而忽视其他媒体的运用把原先低效的“人灌”变成高速的“机灌”有些教学内容用其他媒体进行教学并不比用电脑差,比如,讲解二面角时让学生折纸;讲经度、纬度用地球仪进行教学;等等在教学中能用黑板和语言表达清楚的,尽量不用电脑。第四,重视演示现象、说明问题、传授知识而忽视揭示过程、培养能力等。
第五.重视形象思维,而忽视抽象思维的教学等
因此,我们要将信息技术应用与教育观念的更新结合起来,应用信息技术带动课程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要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特别是要充分考虑计算机(计算器)对数学学习的影响,把现代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从大量繁杂、重复的运算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践表明,信息化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尝试、探求、发现的境界之中,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主体作用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因此,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接受的信息量大,获得的知识多,并且能迅速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又成为他们接受新信息的认知前提。
第五篇:浅淡初中数学信息化
浅淡信息化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华容四中
熊
容
信息化融入到学校的教学当中,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作为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要认真思考,大胆创新,勇于进取,与时俱进。逐步使农村教育完全适应现代化教育的理念,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的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数学教学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多媒体的优势,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采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丰富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下面我就信息化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信息化数学教学的优点如下:
一、创设良好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孩子们大多活泼好动,课上注意力不集中。静态的文字、课本及教师的口语满足不了孩子们的心理需求,他们在安静的教室里,认出老师是演员,自己是观众,是旁观者。信息技术引入数学教学可以帮助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信息技术环境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传统的教育思想也应当发生变化,把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把图、文、声、动画视听合一地带到课堂上。如用“几何画板”作函数图象、点的轨迹等等,可以做到由静止的状态到运动的状态;利用flash动画功能,图文并茂、丰富多采的人机交互方式创设了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从一定程度上消除听课造成的疲劳和紧张,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调动课堂气氛,形成学习动机。信息化教学具备强大的交互功能,更方便教与学双方实时和非实时交互的实现。网络技术的网络辅导教学则更有独到的功能,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作用:计算机网络可以完全实现学习过程的个性化,有利于建构有效的个体知识结构:计算机网络所具有的多种功能在训练创新思维(如形象思维、整合思维、决策思维、批判思维等)中有其独特的优势;计算机网络有利于激发创新动机,有利于刺激求知欲和独立精神,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在发展良好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个性品质过程中有着特有的功效。
二、主动参与,突破数学教学的难点 在课堂上,教学难点的突破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几何部分,初学时有许多学生有畏难情绪,特别怕几何证明,这与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有关,也与传统教材的编排有关,电脑技术对图形图像强大的处理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表态为动态,变枯燥为生动。
利用信息化教学具有许多优势;能为学生提供多方位、开放性的获取知识的途径,利于学生对学习的主动参与,例如:
1、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淙
2、利用多媒体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3、利用多媒体复习作业
三、提高课堂效率,增大课堂容量
例如七年级数学教学应用题时用powerpoint做的一个课件,各个知识点罗列清楚,上课时只须用鼠标“指哪打哪”每点到哪个知识点,相关的内容就自动展现出来。电脑课件还有一个优点是可重复性,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返回需要重复的内容。同时还可以把例题解析、课堂练习和答案都编到课件中去,让学生趁热打铁,透过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这样大大缩短了教师板书时间,加快了学生接受知识的直接性,准确度和深度,一堂课下来,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而这一节课的内容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就得用两到三节课才能容纳。一节设计优良的电脑数学课会比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容量和质量方面都要好很多。
四、数学中几何问题的直观演示
在平面几何的直线线段教学中,利用Authorware能把两者之间关系演示得非常清楚,首先在电脑上呈现一条直直的,向两边无限延伸的线,几秒后显示定义“直线”。接着电脑上又出现一条直线,线上闪动着任取的两点,利用动画光点,闪动两点之间的形状定义“线段”。对于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教学,传统教学因较难展现其发展过程,从而造成学生对其不好理解。利用计算机,可以在屏幕上随意拖动三角形ABC及其角A的平分线,BC边的垂直平分线和中线,之后用鼠标在屏幕上随意拖动点A,利用软件功能,此时三角形ABC和“线”在保持依存关系前提下随之发生变化。在移动过程中,学生会直观点发现存在这样的点A,使得角平分线、中线、垂直平分线三线重合。
虽然我们深知信息化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存在许多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希望我们要走出信息化教学的误区。
1、课件的合理选择设计和使用 电脑辅助中学数学教学已被普遍接受,但市场上现成的课件很少又不太适应实际的课堂教学。于是教师大多自制课件,但在设计制作课件时,存在着误区,有许多教师不适当地追求“多媒体”,只注重课件的“外在美”,忽视“内在美”。课件做得漂亮华丽,却少了科学性和实效性,况且课件的色彩过分鲜艳亮丽,往往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干扰学生的观察思考,不利于看清问题的本质,削弱了课堂教学效果。数学课件,始终应以解决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放在第一位,“包装”终究只是一种形式而已。
2、演示与板书相融合
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板书的密切配合。当多媒体课件进入课堂后,有的教师把传统的教学手段排斥在外,把教学过程设计在课件上。上课时,教师不断地按要求操作鼠标,更换屏幕,学生只有被动接受,机械记忆,使课堂由“人灌”变为“机灌”,增大了注入的数量,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变成机械的电脑播放,这样就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导致课堂气氛窒息,使学生失去学习活动的空间,丧失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教师板书,解题演算过程的规范表达,对增强教学效果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只有计算机的演示,没有系统的、必要的板书不利于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因此,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时,板书不可少,板书还应体现一节课的整体结构,给学生以清晰的知识线索。并且在板书时,给学生留下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留下反思、发问的时间和机会,这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此,把板书与计算机演示相融合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所在。
3、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粉笔加黑板是传统教具,教师在黑板上板书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一段时间是学生审题思考的时间,利用信息技术,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认为许多东西呈现给了学生,很快就过去了,没有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表面上看整堂课信息量很大,学生反映良好。其实许多内容学生是一知半解。
4、直观与形象相融合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直观虽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但直观不是最终目的。教师应该从直观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直觉能力,再过渡到抽象思维、理性认识。如果教师过于直观,不恰当,过分地依赖多媒体的演示功能,则会降低学生思维水平,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数学教学运用信息技术要适度,要有典型性使用的目的使学生能形成抽象结论,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我们要将信息技术与教育观念的更新结合起来,应用信息技术带动课程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要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特别要充分考虑到计算机对数学学习的影响,把现代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