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班级读书会的实践研究

时间:2019-05-13 04:09: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班级读书会的实践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班级读书会的实践研究》。

第一篇: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班级读书会的实践研究

我校自2009年被命名为杭州市小学语文班级读书会研究共同体实验校后,便将“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班级读书会的实践研究”作为重点课题,在单元整组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开展班级读书会活动,逐步使班级读书会走向常态化和课程化,取得了较好的整体教学效果。

一、依据语文教材的学习单元,有序推动班级读书会建设

班级读书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在语文课堂上开展的阅读活动。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班级读书会与一般的班级读书会相比,具有三大优势。

(一)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

让学生多读课外书,是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应付考试,仍然以课堂上教一本语文教材、回家后让学生多做作业为主,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无法保证。班级读书会虽然已经推行多年,不少教师教学随意性大,有时间就组织,没时间就不组织,难以全面实施。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是以单元来编写的,每个单元教学时间一般为两个星期。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班级读书会,要求教师每个单元必须挤出1~2节课来开展班级读书会,并作为教学常规要求教师备课,列入教学常规检查。为此,教师平时布置回家作业时不得不留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读课外书,这样就很好地保证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倡的“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教学要求。

(二)加大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

《语文课程标准》不仅积极倡导学生多读课外书,还规定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第一学段(l—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课外阅读量分别不少于5万、40万、100万字。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按照一本书10万字计算,小学生人均每年读书至少3本。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爱读书的民族才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班级读书会,要求教师每个单元指导学生至少读好一本书,组织一次班级读书会,那么一学期八个单元,最少指导学生读8本书,生均每年读书就可以达到16本以上,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积累,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三)实现课内课外阅读的整合

班级读书会不同于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教学,学生所读的书本需要教师到语文教材外去开发。现在学生可读的书有很多,教师选择的余地很大。但是不少教师在选择书本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之间没有联系,年段之间没有分层递进。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班级读书会,根据语文教材中的单元主题或课文内容选择学生课外阅读的书本,将课文阅读时体验到的思想情感在课外阅读中得到深化和拓展,将课文阅读时感悟到的学习方法在课外阅读中得到迁移和运用。这样就把班级读书会的课外阅读指导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阅读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加深学生的认识,又能提高学生的能力,使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互促进,并按照语文教材螺旋上升的结构循序渐进地阅读。

二、依据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有机确定班级读书会书目

“选书一读书一议书”是开展班级读书会的重要环节,其中选好书是基础。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班级读书会,为师生选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起到了很好的定向作用。

(一)从单元主题内容角度确定课外阅读的书目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以主题组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明确的学习主题,班级读书会的阅读书目就可以依据单元的主题内容来开发。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学习主题是“自然奇观”,可以选择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同步阅读《千纸鹤》中的《黄昏》《黄果树瀑布》等文章,引导学生开展同一主题的群文阅读,充分利用现成的教学资源:第四单元学习主题是“作家笔下的动物”,可以选择屠格涅夫的《麻雀》、赵丽宏的《麻雀》、曹文轩的《蚂蚁》等文章,继续指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发现不同作家的写作特色;第五单元学习主题是“我国的世界遗产”,第八单元学习主题是“科学成就”,可以分别选择吴国清写的《世界遗产之中国游》、叶永烈写的《小灵通漫游未来》等书,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学习整本书的阅读策略。随着学生年级升高,到了5—6年级,还可以围绕同一个单元学习主题,指导学生阅读不同内容的书本,给学生阅读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和思维空间。

(二)从单元课文拓展的角度确定课外阅读的书目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个单元,一般是围绕单元学习主题选编了四篇课文。我们也可以依据课文内容来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目,既可以是阅读同一作家不同内容的作品,也可以是阅读同一内容不同作家的作品。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学习主题是“成长故事”,其中首篇课文是写周恩来读书时的故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单元的班级读书会就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大地的儿子》这本书,凌皂学生更多地了解周恩来的成长故事和丰功伟绩,受到全面的精神滋养。

(三)从单元的资料袋等角度确定课外阅读的书目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除了课文资源以外,还有资料袋、阅读链接、课外书屋等语文教学资源,我们还可以从这些资源中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目。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主题是“观察与发现”,课文《蟋蟀的住宅》后面的资料袋主要介绍了法布尔的作品《昆虫记》;第三单元学习主题是“中外童话”,课文《巨人的花园》后面的资料袋主要介绍了《格林童话》这本书;第六单元学习主题是“人间真情”,课文《卡罗拉》后面的资料袋主要介绍了意大利作家艾得蒙多·德·亚米契斯的作品《爱的教育》。因此,第二、三、六单元就可以把《昆虫记》《格林童话》《爱的教育》这三本书分别列入单元班级读书会的阅读书目,从短篇课文的阅读走向整本书的阅读。

三、依据单元整组教学的进程,有效组织班级读书会活动

按照“整体一部分一整体”的阅读规律,单元整组教学一般要经历单元整体导读、单元学习实践、单元总结提升三个阶段。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班级读书会,正好利用单元整组教学的三个阶段,让学生慢慢地阅读、细细地欣赏。

(一)在单元整体导读阶段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单元整体导读阶段,就是在学习语文教材中的一个新单元时,指导学生先浏览整个单元的导语、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内容,初步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做好学习规划和准备,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有意义地建构。在学生浏览整组学习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协商本单元班级读书会的阅读书本,并进行简短的课外阅读指导。如简介书本的作者,呈现相关的书评:通过封面、梗概、目录等阅读,指导学生想象、猜测书中的内容,鼓励学生到阅读中验证:明确整本书阅读后的交流方式,采用做好书推荐卡、精彩片段诵读等任务驱动方式,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班级读书会的导读课不一定要完整的一节40分钟的课,可以是20分钟左右,关键是激发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在单元学习实践阶段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单元学习实践阶段,就是在单元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开展单元中的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语文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班级读书会以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为主,一本书与一篇课文相比,阅读内容多,阅读时间长,需要学生持续阅读、自觉阅读。我们在单元课文、口语交际、习作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填写整本书阅读的读书单。低年级以记录自己读书的时间、读书的页码为主,中年级开始可以在此基础上记录读书的心情、精彩的语段等,高年级还可以记录读书的感受.读书的疑惑等。读书单的记录,要求不宜太高,任务不宜太多,不要让学生感到有很大的压力,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为班级读书会的交流讨论作好准备。

(三)在单元总结提升阶段发展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单元总结提升阶段,就是在单元学习即将结束时,指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学习收获,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同时适当地进行拓展延伸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单元总结提升阶段,一般可以安排完整的一节语文课来开展班级读书会。班级读书会主要内容有:交流书本的内容,指导学生运用故事情节梯、人物关系图等策略梳理书本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概括理解能力:讨论疑惑的问题,指导学生对书本的主题思想、表达方式等进行深入讨论,讨论的问题可以是教师预设的,也可以来自学生的读书单,以提高学生的赏析评价能力;展示阅读的成果,指导学生通过好书推荐卡、精彩章节诵读、小组剧本表演等展示阅读的成果,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班级读书会之后,也可以进一步指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鼓励学生自由阅读与本单元学习主题相关的书本,和学校的读书节、读书考级等活动结合起来。

小学语文教材是按专题分组编写的,将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教学内容有机整合,使整组教材乃至全册教材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单元整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外阅读应纳入单元整组教学之中,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班级读书会是落实课外阅读的重要途径。

第二篇:单元整组教学

单元整组教学

一、整体感知─用好单元导语

单元导语中的文字从低年级的一两句成为中年级的一段话,文字优美,语言涵盖力强。它虽然处在单元的首席位置,却常常受到不屑一顾的冷遇。原因就在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单元导语的内涵价值,以及对一个中高段孩子能起到的指引作用。整体感知就是在单元内容学习之前,进行单元“导读”。其具体操作为:以单元开头的“导语的文字”为切入点,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听录音、看录像、自己试读或同座互读互听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初步了解本单元内所有学习内容的大意,初步感知单元专题的情感意识,孕育求知欲望;与此同时,教师相机指导收集相关资料,为单课学习做准备。

具体模式:初步感知单元主题——了解单元课文的大意——明确单元课文的主要学习方法——感知单元专题的情感意识(单元目标)——相机指导资料的搜集

在单元导读课中,“导”要达到四个要求:

一导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为使学生在两周左右的时间里始终保持积极参与的良好状态,此环节至关重要。重点要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热情,在了解本单元所有课文内容大意的基础上,初步感知单元主题。

二导学,渗透目标。单元导语实际上是学习该单元的“路标”,几乎覆盖了学习整个单元所需要达到的三维目标的要求,把握了它,也就把握了学习该单元的方向。尝试之初,可以用教师引读来理清句序,提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读懂意思。逐渐,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划出要点。要点中往往既有“人文感受”,又有“学习方法”,还有行为实践的目标。

三导读,让学生浏览整个单元的全部内容,从总体上接触,感知教学内容。如:教师让学生选一段你喜欢的练习读读。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每篇课文虽然内容不同,但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同一个主题可以通过不同的题材来表达。”引导学生获得整体印象。形成整个单元的主旋律。这里要注意把握好导读的度,让课文更好地保持原汁原味,加深对整组课文的感受,避免把好滋味都先尝了,后面的十几个课时岂不是味同嚼蜡吗?

四导行,全面铺垫。引导、鼓励学生去主动搜集相关资料(应进行指导,可分组进行,增强针对性),为后面的学习铺垫一种共同的学习情绪,营造一种共同的学习氛围,扩大语文学习的平台。做阅读铺垫,习作铺垫。

“整体感知”主要起到了这样一种整体导航的作用。可以说,进入单元教学的第一个课时,就是单元整体感知,时间一般设置在20到30分钟。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了解本单元内所有学习内容的大意,初步感知单元专题的情感意识,孕育求知欲望。从整体入手感知单元,可以让学生知道这个单元学什么,自己将要经历什么,兴趣点与疑惑点在哪里。

二、部分感悟──上好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

“部分感悟”指分课或分块学习,是我们比较熟悉的阅读课文教学。“单元整体感知”已经让学生对整个单元课文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与把握,我们就可以在教学中,或疏或密,有张有弛。

对于精读课文,我们就要在整体感知内容的基础上,凸显语言文字的学习,把重点放在对语言的理解、感悟与表达上。虽然学生已经对整单元的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但在课堂上还是要留时间让学生读课文。另外,还可以抓住学生在感知时候的兴趣点与疑惑点,以这个点为切入口,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往往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略读课文疏要疏在略读浏览处,在单元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我们的语文教学更无须面面俱到,篇篇细嚼。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可以说,在日常生活中,略读比精读应用更为广泛。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没有领会编者的意图,惟恐学生不会读,陪读到底,讲问到底,剥夺孩子应有的学习自主权,致使略读不“略”。

需要注意的是,在单元整组教学思想指导下的阅读教学,不要把各课又各自孤立开来,“你有你的目标,我有我的方向”。这就需要教师要从单元整体把握,一切都围绕单元人文内涵目标及知识能力目标展开。教材每一单元都有鲜明的人文主题,我们在关照单元整体目标的同时,提出单元核心话题,继而寻找各篇的研读话题,进行深入研读,最后统整到单元目标上来。也就是要注重整体目标对各篇的辐射,注重各篇课文对整体目标的回应。

三、整体回顾──上好“语文园地”

一个单元的学习犹如攀登山峰,到了尾声,就等于接近了山顶,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如果教师不去着力引导学生综观全局,发现新规律,那就错过了整体把握学习内容的最佳时机。教师要在单元整体回顾中增强思维训练的力度,实现一些置身山上或登山过程中所无法企及的学习目标。

“整体回顾”,即学完本单元后,进行整体回顾交流。它为学生展示学习整单元后的成果搭建了一个平台。这个环节主要是以语文园地为依托,探求学习规律,提升表达水平,丰厚学生积累,综合展现学习成果,同时也要对整单元进行查漏补缺,调整教学。它是一个小结、提炼、上升的过程。

单元总结课教学模式:回顾单元学习内容——梳理掌握的知识和本领——汇报阅读感受,交流积累收获体会。

如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中,读读背背这个栏目,就系统的编排了古诗、古诗中的名句、成语、名言警句、农谚等。其实我们不必在学完了整单元的课文后,再去读背这些语文园地中的诗句等。我们可以边学习课文,边引导学生搜集此类资料。

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与习作,我们不能直到教学完一单元的课文,才去涉及语文园地里的“口语训练”和“习作”,那是一种为交际而交际,为习作而习作的应命行为。”单元整组教学,旨在打通生活、阅读、习作的通道。事实上,“单元整体感知”的第一个环节,当师生开始围绕单元主题聊谈的时候,口语交际就已经开始了,习作训练也悄然酝酿了。单元整体回顾阶段,我们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表达的情趣,提升表达的质量。有“综合性学习的单元”,更要为学生搭建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可以结合语文园地中“展示台”或“宽带网”的栏目,运用不同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加以展示。

通过单元整体回顾,就能使学生融会贯通,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并带着成功的学习体验,浓厚的求知乐趣,积极投身到下一单元的学习中去。

第三篇:单元整组教学范文

重视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

常山县实验小学 陈正

说明:本文是我的一个资料整理,不是个人创造,重点参考了怀慈小学徐玉华老师的《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水牛bb的日志《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策略研究》,和liuxuejun的blog中《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的探索》,同时参考了其他教师和专家的论述。一并表示感谢。

2009年12月16日到17日上午在富阳市永兴学校小学部参加了浙江省小学语文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讨活动,第一次接触到“单元整组教学”这个概念,细听了主办方展示的“初识鲁迅”单元整组教学展示课和“父母之爱” 单元整组教学展示课共六节课,聆听了两位专家的主题报告,对“单元整组教学”教学有了一定的感受。回学校以后,通过学习本次培训会提供的材料和整理网络资料,自己感觉对“单元整组教学”有了更深的体会,于是有了下面的学习心得。

1、“单元整组教学”的理论依据

实施“单元整组教学”的可行性,主要从教材的编排特点来分析。“新课标”人教版的教材都是以专题组织教材,这些专题是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核心,以文化性或人文性为线索。每册八个单元,每组均以“导语”的形式点明单元专题,阅读课、语文园地都围绕本组专题合理安排,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有机整体,因此打破传统的课课教学模式,从单元思想出发实施“单元整组教学”应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单元整组教学”按从“整体感知”到“部分体验”再到“整体感悟”的模式进行设计,采用整组单元块状结构进行教学,为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余地和空间。单元整组教学由此应运而生。

2、“单元整组教学”的概念界定。

那什么是单元整组教学呢?单元整组教学,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一种单元整体备课、教学的理念和意识,即以主题型语文教科书的主题单元为依托,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与可链接的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盘考虑的单元整体备课、教学。

3、“单元整组教学”的一般操作流程: 整体感知(整体观照,确定目标)→ 部分感悟(关照整体目标,发挥整体效应)→ 整体回顾(把握规律,整体提升)有关各个课型的基本要求是: 整体感知—————— 依单元提示,上好单元导读课

部分感悟—————— 依单元课文,上好精讲课、略读课(单元课文教学)整体回顾—————— 回顾单元内容,上好单元总结课

4、各个课型的主要操作策略 A、整体感知─用好单元导语

单元导语中的文字从低年级的一两句成为中年级的一段话,文字优美,语言涵盖力强。它虽然处在单元的首席位置,却常常受到不屑一顾的冷遇。原因就在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单元导语的内涵价值,以及对一个中高段孩子能起到的指引作用。整体感知就是在单元内容学习之前,进行单元“导读”。其具体操作为:以单元开头的“导语的文字”为切入点,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听录音、看录像、自己试读或同座互读互听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初步了解本单元内所有学习内容的大意,初步感知单元专题的情感意识,孕育求知欲望;与此同时,教师相机指导收集相关资料,为单课学习做准备。

具体模式:初步感知单元主题——了解单元课文的大意——明确单元课文的主要学习方法——感知单元专题的情感意识(单元目标)——相机指导资料的搜集

在单元导读课中,“导”要达到四个要求:

一导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为使学生在两周左右的时间里始终保持积极参与的良好状态,此环节至关重要。重点要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热情,在了解本单元所有课文内容大意的基础上,初步感知单元主题。

二导学,渗透目标。单元导语实际上是学习该单元的“路标”,几乎覆盖了学习整个单元所需要达到的三维目标的要求,把握了它,也就把握了学习该单元的方向。尝试之初,可以用教师引读来理清句序,提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读懂意思。逐渐,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划出要点。要点中往往既有“人文感受”,又有“学习方法”,还有行为实践的目标。

三导读,让学生浏览整个单元的全部内容,从总体上接触,感知教学内容。如:教师让学生选一段你喜欢的练习读读。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每篇课文虽然内容不同,但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同一个主题可以通过不同的题材来表达。”引导学生获得整体印象。形成整个单元的主旋律。这里要注意把握好导读的度,让课文更好地保持原汁原味,加深对整组课文的感受,避免把好滋味都先尝了,后面的十几个课时岂不是味同嚼蜡吗?

四导行,全面铺垫。引导、鼓励学生去主动搜集相关资料(应进行指导,可分组进行,增强针对性),为后面的学习铺垫一种共同的学习情绪,营造一种共同的学习氛围,扩大语文学习的平台。做阅读铺垫,习作铺垫。

从本次观摩课来看,“整体感知”主要起到了这样一种整体导航的作用。可以说,进入单元教学的第一个课时,就是单元整体感知,时间一般设置在20到30分钟。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了解本单元内所有学习内容的大意,初步感知单元专题的情感意识,孕育求知欲望。从整体入手感知单元,可以让学生知道这个单元学什么,自己将要经历什么,兴趣点与疑惑点在哪里。

B、部分感悟──上好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

“部分感悟”指分课或分块学习,是我们比较熟悉的阅读课文教学。“单元整体感知”已经让学生对整个单元课文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与把握,我们就可以在教学中,或疏或密,有张有弛。

对于精读课文,我们就要在整体感知内容的基础上,凸显语言文字的学习,把重点放在对语言的理解、感悟与表达上。虽然学生已经对整单元的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但在课堂上还是要留时间让学生读课文。另外,还可以抓住学生在感知时候的兴趣点与疑惑点,以这个点为切入口,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往往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略读课文疏要疏在略读浏览处,在单元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我们的语文教学更无须面面俱到,篇篇细嚼。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可以说,在日常生活中,略读比精读应用更为广泛。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没有领会编者的意图,惟恐学生不会读,陪读到底,讲问到底,剥夺孩子应有的学习自主权,致使略读不“略”。

需要注意的是,在单元整组教学思想指导下的阅读教学,不要把各课又各自孤立开来,“你有你的目标,我有我的方向”。这就需要教师要从单元整体把握,一切都围绕单元人文内涵目标及知识能力目标展开。教材每一单元都有鲜明的人文主题,我们在关照单元整体目标的同时,提出单元核心话题,继而寻找各篇的研读话题,进行深入研读,最后统整到单元目标上来。也就是要注重整体目标对各篇的辐射,注重各篇课文对整体目标的回应。

C、整体回顾──上好“语文园地” 一个单元的学习犹如攀登山峰,到了尾声,就等于接近了山顶,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如果教师不去着力引导学生综观全局,发现新规律,那就错过了整体把握学习内容的最佳时机。教师要在单元整体回顾中增强思维训练的力度,实现一些置身山上或登山过程中所无法企及的学习目标。“整体回顾”,即学完本单元后,进行整体回顾交流。它为学生展示学习整单元后的成果搭建了一个平台。这个环节主要是以语文园地为依托,探求学习规律,提升表达水平,丰厚学生积累,综合展现学习成果,同时也要对整单元进行查漏补缺,调整教学。它是一个小结、提炼、上升的过程。

单元总结课教学模式:回顾单元学习内容——梳理掌握的知识和本领——汇报阅读感受,交流积累收获体会。

如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中,读读背背这个栏目,就系统的编排了古诗、古诗中的名句、成语、名言警句、农谚等。其实我们不必在学完了整单元的课文后,再去读背这些语文园地中的诗句等。我们可以边学习课文,边引导学生搜集此类资料。

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与习作,我们不能直到教学完一单元的课文,才去涉及语文园地里的“口语训练”和“习作”,那是一种为交际而交际,为习作而习作的应命行为。”单元整组教学,旨在打通生活、阅读、习作的通道。事实上,“单元整体感知”的第一个环节,当师生开始围绕单元主题聊谈的时候,口语交际就已经开始了,习作训练也悄然酝酿了。单元整体回顾阶段,我们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表达的情趣,提升表达的质量。

有“综合性学习的单元”,更要为学生搭建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可以结合语文园地中“展示台”或“宽带网”的栏目,运用不同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加以展示。

通过单元整体回顾,就能使学生融会贯通,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并带着成功的学习体验,浓厚的求知乐趣,积极投身到下一单元的学习中去。

5、“单元整组教学”的优势

“单元整组教学”与依课次逐一平力教学活动相比,有如下优势: A、有利于培养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新《课标》要求“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单元整组教学”便于从整体入手,借助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初级求知欲望(这个单元内容怎么都讲这个呀?一定还有很多类似的文章吧?),促其初步感知单元学习内容;在“部分体验”学习活动之后,再回到“整体”上对单元学习内容进行全面把握。长期如此循环渐进,学生的整体感知和把握能力会不断提高,良好的语感也将随....之逐渐形成。

B、有利于开发课程资源,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单元整组教学”,可依据儿童认知能力和获知范围,将课堂和其生活世界结合起来,依单元专题采取较为集中的方法途径,学习收集有助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料。让孩子通过与大量的语文材料(如图片、文字、他人语言、环境等)直接接触,开阔视野、积聚知识,逐渐形成整理并运用信息资料于课内外学习活动的能力。

C、有利于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培养恒久的学习兴趣。

“单元整组教学”可有效调剂孩子的学习“胃口”,有效“刺激”孩子的求知欲望。如“部分体验”课,可尊重孩子意愿,选择他们最喜欢的内容学起,若在选择上有分歧,可乘机开展学习竞赛;“整体回顾”课,为他们搭起“成果展示台”,进行擂台赛,让孩子们不断播种“兴趣”,不断收获“喜悦”,不断滋长“自信”。

总之,“单元整组教学”为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性学习,提供更多的余地和空间,为他们从模仿着学到创造性地学、从单一认知到多元思维创造了更多更有利的条件。

6、“单元整组教学”的困惑

单元整组教学,当然有其先进性,更具欣赏魅力,凸现人文性。但是我们也不要忘了,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高扬人文性是以牺牲工具性为代价的,传统的单元教学大多是以写作方法组块的,层层渗透。而新课程的单元整组教学写作方法的指导是掩含于教学之中,教师能适应吗?有几个人能够挖掘出人文性背后的工具性?特别偏远地区和农村小学的教师,本身的教学任务就很重了,培训机会又少,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个问题?意识到了,是否有能力适应?有能力适应,又是否有时间去克服?

A、它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单元整组教学”的主要思想注重整组教材内容的纵、横向联系,教师随时要根据学生学习活动需要将学习内容有机整合,适时适度地调整教学计划。教学时空、教学方法、课程资源的全方位开放,来自学生方面的许多知识信息、方式方法,随时会涌进课堂。教师必须做到对整组教材心中一盘棋,对孩子的意见要能虚心采纳,而且要灵巧地选用。教师的关注点就必须从以前的单篇课文教学转移到单元、整册甚至整个小学阶段。

B、它更需要重视家庭语文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虽然我们一直认为农村孩子的家庭条件较差,但是城镇孩子的家庭条件也参差不齐,学生不会主动的去搜集资料。但语文教育资源是丰富多彩的,若能积极....开发、充分利用,学生的语文学习将获益匪浅。教师应高度重视这块资源地,共同帮助孩子走上自主获取知识的坦途。

C、它更需要潜心“因材施教”的研究。

“单元整组教学”注重整体感悟、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注重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巩固知识,注重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对天资有差距、家庭条件在短时间难以得到改善的孩子来说无疑是挑战。如果把握不好,良莠距..离会越来越大。其次如果每个单元甚至整个小学阶段都进行这样的教学,学生是否会感到厌烦。这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面向全体学生,做到爱心一致,要求不一,方法有别。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将本组教材当作一个整体,深入研读,从而对本组教材的在整体上和细节上都有深入了解后,进行创造地处理教材,盘活语文资源,设计整合的教学活动,从而优化教学内容和时间,最终达到优化教学效率。

D、它更要求处理好扎实基础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

“单元整组教学”,注重语言形象的整体把握,易使词句理解过于淡化;注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易在学习时间分配上本末倒置„„时间一长,有可能使部分学生或养成惰性,读书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或只追求思维猎奇,对语文基础知识、语言基本功则不屑一顾。这需要教师始终不忘“语文教育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依存的,注意在打好语言基本功的起始年段,力避“揠苗助长”和“南辕北辙”现象的发生。

第四篇:单元整组教学

单元整组教学,我们实践着

武安市南关小学 郝东平

经过几年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单元整组教学”早已不是什么新名词,部分语文教师正在积极地尝试这种整合,简约高效的语文教学新模式。可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单元整组教学”仍然是老师们不敢轻易尝试的教学模式,因为它的确需要教师首先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站在更为宏观的角度审视教材,整合教材、甚至重组教材,这对于教师无异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学校也是首次掀起了“单元整组教学”的盖头,亲历了这样一个充满挑战、极富研究价值的实践过程。在实践研讨的过程中,有喜有忧,有得有惑,但同时也更进一步激发了我们要继续深入开展“单元整组教学”研究的信心与决心。

1、有效预习,夯实交流基础

到了小学高年级,预习应当已经成为学生自觉的一种语文学习习惯。但对于单元整组教学,教师所提的预习要求应当有别与平时的预习。平时的预习,学生都是单篇课文进行,而现在则要求学生进行整组课文的充分预习。这里的充分预习是指指导学生不仅要用“审题、读文、写批注、质疑解难、查阅、摘抄相关知识”的方法来预习课文,还要弄明白整组课文的主题是什么,编者从那几个方面来选编教材,自己能从中感悟到些什么。还要通过预习初步思考整组课文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在导读课之前,让学生充分地预习整组课文,除了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会增强,从而大大缩减课堂读文时间,为导读课各板块紧凑的教学提供了有利的学习条件。

2、寻求方法,把握文章主干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能用精炼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一项重要的能力,也是教师应当有意识地进行强化训练的一项语文基本能力。可是如果初读课文后就让学生自主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在每组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从课题入手,说说自己的发现,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阅读提示语,采用“我从《 》中了解到了()。”的句式来尝试概括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比较轻松而充满兴趣地去完成对整组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

3、点击精彩,推动学习情绪

单元整体感知中,教师还应当强调学生学习中的“经验穿透”。在学习课文时,教师就可以采取点击文章中最为精彩的片段,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来积极推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和田的维吾尔》一文精彩点击时,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和田及维吾尔的感受,随之引入维吾尔人的具体特点,作者是如何介绍清楚的,并体会作者的情感。随之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交流,了解描述性语言对介绍起到的作用,激起对民俗风情的了解的兴趣。又如在引导学生感悟《藏戏》一文的特点时,截取关于介绍藏戏的记录片的片段,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探求藏戏历史的欲望。这些精彩点击,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不知不觉间给学生拓宽了更多的学习途径,为深入品读语言文字做了良好的情绪铺垫和方法铺垫。

4、确立目标,拓展学习途径

有了积极的情绪铺垫,接下来就要进入学习方法的指导,单元导语中的文字优美,语言涵盖力强。学生通过读好单元导语,多了一份理性思考,也多了一份阅读期盼。学习目标确立起来的同时,学习主人翁的意识也随之大大增强。如每组课文,学生通过单元导语明确了本单元的的学习目标是具体到某一篇文章的学习方法时,教师又引导学生归纳出了“解读(写什么)——细读(如何表达)——品读(品评,感悟到了什么?)——赏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欣赏的读)”的学习方法。

通过在这一次“单元整组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单元整组教学”最大的优势,就是整合学习内容,让学生整体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减少重复劳动时间,充分利用节省下的时间将课外阅读引入课内,课内引导课外,相得益彰。

但进行“单元整组教学”,构建有效的课堂,任重而道远,这片芳草地等待更多的老师来开辟!

第五篇:关于单元整组教学的研究与总结

关于单元整组教学的研究与总结

福春小学 陈艳萍 2008.12

关于单元整组教学的研究与总结

“单元整组教学”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一种单元整体备课、通过导趣、导学、导行进行教学的理念与意识。也就是以单元主题为依托,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教学活动内容、联系内容与可链接的丰富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面考虑的单元整体备课、教学。

“整体感知——部分体验——整体感悟”是单元整组教学的流程。

“整体感知”是在单元内容学习之前,进行单元“导读”。其具体操作为以单元开头的“导语”为切入点,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初步了解本单元内所有学习内容的大意,初步感知单元专题的情感意识,孕育求知欲望;与此同时,教师相机指导收集相关资料,为单篇课文学习做准备。

“部分体验”指分课或分块学习。它依据教材特点,可顺课次学习;也可依学生意愿,从多数学生最感兴趣的一课开始,进行精读训练,其余内容可根据深浅难易度酌情采用不同学习方式;还可根据学习需要(如:或利于训练朗读的,或利于练习口语交际的,或利于启迪心智的,或利于丰富想象的等等)进行学习内容的重组。同时在进行单课或分块学习时,注意课外资源的充分利用——课外积累为课内学习服务。

“整体感悟”,即学完本单元后,进行整体回顾交流: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识字,写字,词、句、段、篇的积累,课文内容的理解,美、情、理方面的教育与熏陶等等。我们掌握了哪些学习本领?识字、写字的本领;背诵、积累的本领;听、说、做的本领等等。在此基础上相机向课外拓展:一面组织汇报课外阅读感受,交流积累收获;一面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基于上面的理念设计单元整组教学思路,让学生在导读课上站在整体角度充分感知整个单元的内容,明确学习任务,做好学习计划,为整个单元的学习做充分的准备。在接下来通过精读课、略读课、口语交际课、习作和综合性学习课的学习体验中,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单元主题的呈现,很好地把握住各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学习起来就会省时高效,有的放矢。最后的环节是整体感悟阶段,以单元总结课的形式去实施,以达到从整体上来深化、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一、把握整组教材主题,统筹安排教学计划。

今天我想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把我理解的单元整组教学与大家交流一下。本组课文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由《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文章组成。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既有描写生活中的人物故事,也有神话故事;既有对古代建筑的介绍,也有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描述。使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的时候,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本组还安排了一次与单元主题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学习,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来展开。通过课内学习和课外生活,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和传承。

二、以单元“导语”为切入点,整体感知整组内容。

我们强调单元导读课重在导,以单元导语为切入点,带领学生对整组内容进行整体感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导趣,引发情感参与。学习本单元要一周多的时间,为使学生在这段时间里始终保持积极参与的良好状态,此环节的设置至关重要。

2、导读,全面感知内容。这里的读,是指整体的浏览感知,是将课文、资料袋、插图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对整组内容获得整体印象,形成单元主旋律。

3、导学,明确学习任务。导语中对本单元的教学在人文目标、学法目标、实践目标上均提出了要求,应引导学生去发现、总结。

4、导行,课内延伸课外。引导、鼓励学生去主动搜集相关资料。我对学生进行指导,自愿组成小组分组进行,增强针对性,为后面的学习铺垫一种共同的学习情绪,营造一种共同的学习氛围,扩大语文学习的平台。

三、以单元“主题”为线索,部分体验整组内容

每一单元教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不仅围绕本单元的专题合理安排,而且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在教学中各课型教学既要突出单元文化主题的共性,又要突出课型本身的个性。精读课上要抓住重点句段,研读感受,指导学法,研究写法,要体现“精”讲;略渎课上自读理解,培养能力,要体现“放”练;精读课、略读课上学习生字新词,语文园地中复习巩固积累;精读课、略读课了解语言现象,语文园地归纳领悟运用。

四、以单元总结课的形式,整体感悟整组内容。

单元总结课与单元导读课有着质的不同。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性质要从导读课的整体感知转变成完善性感知和整体归总上来,是一个寻找反馈、缩短差异、追求提高的过程。单元总结课要在思想、情感、品德层次上对本单元的总结:还要在章法层面,包括布局、设段、谋篇、置序等的总结;文法层面,包括遣词、造句、用字、辨音等的总结;学法层面,包括自主、探究、合作及搜集运用等的总结。单元总结课应大体遵循“回顾与交流——联系与归总——延展与深化”的过程。回顾是对本单元重点的必要重现,交流是同化肯定、异化矫正、差异补救。联系要注意课课联系(横向),字词句段篇章的联系(纵向)。归总是对联系环节所得的质性整理,要扎实。延展与深化,要求教师注意不要为了总结而总结,要为知识巩固而总结,为能力成长而总结。通过单元总结课学生的成长要蕴涵许多潜在的东西,远远高于“可见物”本身。

下面就以我所上的单元总结课为例,说说具体的设计意图:

(一)回顾并交流课文内容。

同学们,一个单元的学习愉快地结束了,谁来说说这个单元的学习主题是什么?(中华传统文化)

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围绕“中华传统文化”这个主题认识了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老子、教育家孔子、开天辟地的巨人盘古,又了解了世界闻名的赵州桥和那幅名扬中外的《清明上河图》。通过学习,我们从多个侧面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使我们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下面请你们再次浏览一下本单元的四篇课文,简单介绍一下你喜欢的课文。

(生简介,教师板书)

在这四篇课文中,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你能告诉大家你喜欢的理由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从自己喜欢的人物入手,全面回顾单元学习内容,通过教师的板书再次感受四篇课文的主旨。

接下来让学生自选读的最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再把背得很熟练的段落背一背,展示一下自己的风采。接着拿出日记摘抄本把自己摘抄的喜欢的段落和句子读一读。最后,说一说在学习中都运用了什么学习方法来理解这些课文。

设计意图:由读到背、到摘抄、到总结学习方法,是为全面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而抓重点词、读中感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喜欢的句子和段落、收集资料等都是平时语文学习中经常用到的学习方法,将它们总结出来就是为了帮助学生今后能更好地学习语文。

(二)巩固字词,提高能力。

1、学生领读词语。

2、反义词词语填空,仿照词语拓展。

3、写本单元易错的生字。

设计意图:三年级是低年段向中年段过渡的时期,字词训练依然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我结合学生年龄和年级特点设计本环节,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展示交流,汇报成果。

在学习这个单元的过程中,我们搜集并整理了不少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字、图片、实物,我们也听到了很多古代神话,看到了很多古代建筑和绘画,那么,谁想把你们小组了解的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向大家介绍展示一下? 设计意图: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是单元总结课的一大靓点,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果得以展示,这样的教学设计会让学生更加喜爱语文这门学科。

在本节单元总结课中,我始终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以“导”促“精”,以“精”促学,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再次精益求精,从而更好地学会学习。课堂上能做到融口语交际、习作和综合性学习于一体。如回顾单元学习主题,在朗读、背诵中再次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从而使学生的“认知”在训练中深化,“能力”在训练中培养,“情感”在训练中陶冶。课堂上,与学生一同复习了生字词,朗读、背诵了课文,将自己摘抄的好词好句读出来,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美,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作为教师,我力求在课堂上体现学生始终处于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力求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尊重他们,让他们自选喜欢的段落、课文,自选同学组成小组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使课堂教学做到了环环相扣。

通过教学,我深深体会到:单元整组教学就像一个结构完善的整 “体”,各种课型合理地穿插运用就像是若干个侧“面”,每节课精心设计就会理出若干条“线”的组合,“线”是由每个教学细节中“点”运动而成的,点线面科学构建,九九归一,就会形成晶莹通透的水晶体。当我们以单元整体运转的取向鸟瞰一篇篇课文时,就能够很清楚地分辨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一个个教学训练点就会在整合中找到位置,逐步落实。

下载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班级读书会的实践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班级读书会的实践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四年级语文 摘要:【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热爱生命为主题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这个单元共安排了四篇主体课文《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

    “单元整组教学”尝试

    整体教学一线牵 自主品读“香”满园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第二小学 我国当代教育家、新教育创始人朱永新说:“一个不喜欢读书的民族很难成为远离贫穷和平庸的民族,一个没有阅......

    单元整组教学案例

    四年级下五组单元整组主题教学案例 何黄甫小学 万海英 第一部分:单元导读部分 明确单元主题 生命的真谛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这是人类思考的永恒主题。本组教材 是围绕“生......

    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吴姬玲 文章来源: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摘 要:在三年“单元整组教学“实践与反思的基础上,本研究提炼总结出”单元整组教学“的五种实施策略,......

    班级读书会教学设计(推荐)

    《格林童话》班级读书会教学设计 作品分析: 《格林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的瑰宝,具有永恒的魅力。自问世以来,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影响极为深远。作者以......

    班级读书会教学设计

    10月份班级读书会 教学目标1、 通过课外阅读的交流、推荐,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课前准备:1、要求同学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

    班级读书会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夏洛的网》班级读书会 教学设计 姓名:陆瑞娟 工作单位:安宁区孔家崖第一小学 联系地址:安宁区孔家崖街道刘家庄村67号 邮编: 730070 联系电话:*** 、......

    班级读书会

    “班级读书会”系列活动资料 班级读书会启动(班会) 教学目标 1、汇报读书成果,享受读书乐趣,用《伊索寓言》和《绿野仙踪》中发人深省的故事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为人处世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