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英语教学人文素养培育功能的研究
高海燕 张彬 李倩(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深受工具论的影响。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我们往往只看到功利的浮躁而看不到精神的升华;只看到知识的积淀而看不到对探索的渴望;只看到记忆与理解而看不到质疑与批判;只看到按成人对世界的理解被强行塑造而看不到创新潜质火花收到精心呵护;只看到学会的成果而看不到会学的收获、乐学的感受;只看到语言教育工具性的特点而看不到其人文性的属性。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必须加强英语教学的人文素养培育功能。一 语言工具论背后的原因剖析 语言一直都被定义为是一种交际的手段、沟通的途径、交流的工具,这种观点被人们普遍接受,语言工具论的背后有其深刻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从历史上来说,过去大规模的外语教育都脱离不了工具主义的影响,经常是为殖民主义、军事扩张、宗教信仰或者科技传播服务的。有的学者在论述
高海燕 张彬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深受工具论的影响。
李倩(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长期
第二篇: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之我见(推荐)
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之我见
------由单立勋教授培训所引发的思考
周三下午,又到了新教师培训时间,本次培训校方为我们请来了单立勋教授和王诺斯主任,两位老师分别从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为我们进行了讲解。单立勋教授分别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三个方面向我们传授了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性,单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使令大家受益匪浅,培训后也使我对这一之前并不十分敏感的话题产生了许多思考。
21世纪的高等教育既要承担起培养“专才”的“专业教育”使命,又要承担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人文教育”使命,以努力把人培养成为“现代人”21世纪的中国要在国际竞争中实现伟大复兴,不但需要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而且需要深厚的文化积淀。这就要求担负着国家高素质人才培养使命的高等教育不但要培养大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特别注重其人文素养的提高,同时也要求像我们这样的高校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培育。
在精英教育时代,能够进入高校的往往是极少数素质非常高的学生。这尽管不能说是一种正比关系,但是高素质的学生一般来说也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因为良好的人文素养会导致积极的学习效果,而对精英荣誉感的维护本身也需要较高的人文素养,这就对精英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供了内在激励和约束,使其有可能主动地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能力素养和人文素养在这个时候能够较好地相互促进。但是,我国自1999年以来连续多年扩招,除少数名牌大学外,以前存在的精英教育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以我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为例,学生多,情况复杂,学生的人文素养参差不齐,精英教育的荣誉感也不复存在,这就使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问题进一步暴露并加深。
在我国除少数综合性大学外,高校划分为工、农、医、财经、法律、管理、师范等几大类,每个学校又分设不同的系和专业。在各专业课程设置中,除了开设几门公共政治理论课之外,有些学校几乎没有其他人文学科的教育内容。人文传统被淡化,人文教育被削弱。科技教育基本取代了人文教育,现代文化教育基本取代了传统文化教育,单一专业教育基本取代了人格整体教育,像我校这样的财经类院校便存在着显著的财经专业教育色彩。
面对上述问题,充分发挥教师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高校教师在学校的人才培养中对学生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高深的学科造诣、丰富的人文知识,同时又要讲究教学方法。这里高深的学术功底是根本,文学修养是灵魂。人文精神不是生硬地加入到专业课中去,而是与专业知识融合在一起,渗透到专业知识教学中,它的渗透使专业课更加丰富,更显得富有生机和个性,这样就会在激发学生追求科学知识与兴趣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其人文素养。
因此,借着本次培训的契机,作为一名新入职教师,我定当积极接受单立勋教授的建议,首先从自身的人文素养抓起,做到多涉猎、多汲取,再用最为直接的方式教授给学生,注意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进一些人文思想,希望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三篇:英语教学中融入人文素养论文
一、回顾历史
(一)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学习外语的大潮风起云涌,全国人民上上下下开始学习外语,学生阅读的教材多是一些小故事、对话、短剧等等。内容不外乎讲述的是工人、农民、解放军,都是中国人的事情。由于我们长期对外封闭导致的社会制度、传统历史文化所培育的世界观、价值观与国外有很大的差异,学习外语的主要目的局限于学习外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和工作管理经验,社会对英语知识的需求只限于在阅读理解和翻译层面上。
(二)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的速度加快和国际经济和贸易的交往日益增加,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交通、通讯日益发达,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们与外国人面对面交往的机会越来越多,社会对英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也明显提高。然而,由于在外语教学领域中,社会文化因素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严重脱节,学不致用,因此这期间就以交际法原则为指导,改善课堂教学,把单纯的升学教育转变为以发展学生能力和个性、培育社会人才为宗旨的教学模式。
(三)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同全世界其他国家中231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发展经济和贸易往来的相互关系,并且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和多元化进出口经济贸易市场,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以及利用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全球化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交流加速。而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的推波助澜使得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中国的国际化语言服务的需求空前增长。由此产生的翻译文化和翻译内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一直以来我们是以将外国语翻译成汉语为主导,无论是历史上的佛经,还是清末民初以来的文学名著以及社会科学的经典翻译莫不如此。但今天随着全球各大领域交流的扩大深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现代化服务的意识不断创新,公共外交的内涵已扩大到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与外国人接触的公民。我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关心“中”译“英”的问题,越来越多地关心如何通过翻译把中国文化介绍给世界各国人民,让中国的文化走出去。中国的教育教学方式在逐渐地做着朝向更适合中国国情文化发展需要的方向调整,英语课程不在是单纯地填鸭式灌输或者是分数比对,改革的重点转向在发展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重点要培养学生的思维以及灵活运用的能力,不断地鼓励学生学习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宗教、经济、和科技方面的知识,学习他们的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掌握更多的文化交际能力。
二、存在问题
中国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变化的时代,世界的格局也正在悄然改变,新的国际秩序尚待建立,与此同时科技与网络的创新,正时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校园再不可能是梦幻的超现实的象牙塔,历史从未像今天这样,让校园生活与社会现实联结的如此紧密。校园是小环境,社会是大舞台,时代在变化,依托于时代的大背景之下,校园生活也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气象和面貌,时代的发展变化使学校人文素养教育受到更多的关注与重视,如何为人文素养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让老师不得不深入探讨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把人文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去,如何把人文价值教育的理念转化为具有自觉教学意识的课堂教学行。但现行教育状况却不容乐观
(一)新的教学改革内容把重点放在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上,但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却发现学生们运用英语语言存在很多的问题,而且很严重,除了他们的英语词汇量掌握的太少以外,即使知道懂得的词汇也是一知半解,不扎实,再叫上有些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语法知识。其表述语言前言不搭后语,无法表明一个完整的思想内容,英语单词读音不正确、其中文含义模糊不清楚、常常把单词的中文意义张冠李戴。语言交流相当困难,最基本的英语简单句学生都难表述。例如:What doyou do?Where are you from?Why are you late again?So on。如果讲一个复杂句型,就需要重复几遍学生才能听懂,别忘了这是在大学课堂,下面在座都是学了十几年英语的水平的大学生。每每看到这些让人心痛不已。我们国家的教育真的该好好深思深思,不光是财力和物力的浪费,人才的培养,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都会受到巨大的损害,看到这些,身为教师心情特别沉重!由于近年来各大院校扩招生源,学生上大学的门槛明显降低了,学生整体的文化素质都在下滑,其中班级之间和学生各自的基础文化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个别学生英语基础文化水平几乎是零。在这种情况下原定的让学生掌握基本语法和1800个单词(包括1200个单词的复义)的学习任务和相关要求根本无法实现。这样勉为其难的结果就是学生没有能力对所学课文进行阅读和翻译,课后习题更是无法自行完成。课堂形式趋于僵化。再看听说课,由于单词和语法基础都很薄弱,教学大纲要求掌握日常交际用语像天气、介绍、问路、问候、致歉、道别、饮食等。掌握商业信函、传真、广告、产品介绍说明等这些要求都在现行教学实践中大打折扣,其矛盾焦点在于相对于教学对象而言: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相对于教学实施者教师而言:教学任务重,教学实施力度大,增加了完成教学目标的难度。教师在择其必要的情况下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水平脱节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的知识不能真正得到提高,学习兴趣毁之一旦,教学效果成为一句空话。
(二)在几千年社会历史的传承和发展中,人类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这些精神财富包括文化知识、文学艺术、科技成果、现代化文明设施建设等精华得到广泛的传播、发展和创新,这些都不能没有教育,更不能没有教师。教师在人类社会的继承和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但是,在现代经济体制大潮的冲击影响下,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教师也不例外。现在大学教师的收人待遇完全与职称有关,而要想取得更高职称,就需要做教书以外的很多工作,其结果是相当一部分大学教师热衷于抓科研、抓项目、做课题研究、搞各种大赛、对无利可图的本科教育敷衍了事,造成了谁在本科教学投入时间精力越多谁越吃亏的现状。而这些轰轰烈烈的文化运动就像一阵风一样刮过就偃旗息鼓了。参与这些文化运动的人从中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利益,而与真正的教育教学无多大想干。因为这种活动没有什么深度,不具备什么影响力,更无从对现行教育起到指导和提升作用,那又何谈促进和发展教育事业,有点儿滑天下之大稽。试想这种教育教学制度和导向与我们的教育宗旨是一致吗?恰恰相反,它背离了教育教学的性质和教学任务,破坏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使我们的教育事业止步不前,最终损坏了我们的治国大业!要知道我们高校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一线人员,这就如同马路的清扫工,如果都去搞运动、去说教喊口号。那马路就会成为垃圾的海洋,说千句万句不如踏踏实实地干上一天更加有成效,所以能让教师为人才培养静下心做学问,踏实行做教学厚德载物才是正道。
三、落实人文教育
现代社会的文明特征很大程度体现在公民良好的人文素养上。而要提升公民的人文素养,关键在于教育。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提升,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具有时代特点的人文素养教育,已成为教师的重要工作。而人文素养的提升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努力研究、探索、创新。
(一)人文素养:是指由知识、观念、情感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它实质是一种精神,是人类个体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一种关怀。具体地讲,它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它推崇人的理性和情感,主张思想的自由和对个性的尊重,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
(二)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普世价值观与人文素养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价值观显然是两种思维体系,虽然在内容上存有不少交合。二者的关系自可以另谋篇幅深入论述,在此不做展开。但就他们分别与人文情怀的关系来讲,显然在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的观念里,西方普世价值观与人文素养的联系更为紧密。这乃是东西方文化、历史、哲学的发展进程不同,由此产生的客观差异而形成的这种状态:西方文化有距今二千五百年的古西腊文明做基奠,中世纪末有文艺复兴,十八世纪有以法国思想家伏尔泰为首的启蒙运动;而与古西腊文明同时代出现的,占中国传统文化统治地位的孔孟儒学几乎统治了中国家庭社会政治生活近二千多年,直至清末民初。中国传统文化在维护统治阶级的王权中不断完善着自身的理论,形成了许多值得传承的文化观念。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国家,在家庭秩序与政治稳定的关注中,人们忽略了对人性、个性及社会公共关系的关怀。所以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必须用客观、理性的思维去判断和取舍。
(三)教师不再是“工具”式的教书匠,而是一个闪烁着人文精神素养的导师。一个只会照本宣科的老师已经无法适应现时代教学的需要。在专业教学课程中常常可以挖掘出许多含有人文价值理念和人文精神情怀的素材。例如那些精典的美文或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无与伦比的美丽,或让我们体会到人世间情义的无价与珍贵。在历史与社会等人文科学中我们不仅了解到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前世今生,而且在跌宕变幻的历史风云、辗转浮沉的命运变迁、伟大睿智的思想光芒中常常沉入对世事、对自然与人性的思考;即使在表面看起来似乎有些刻板与枯燥的自然科学中,我们也会发现这样的认识其实只是一个误会,在这个永无止境的科学世界里蕴含着无所不在的逻辑美学;在对科学的学习与探索中我们领悟到自然的广博与神秘,并心生敬畏;在科学发现的道路上,成与败让我们懂得了坚韧与承受;而严谨而充满乐趣的推理与思考不仅让我们掌握了科学知识,更重要地是培养了我们在生活中客观、求实、讲道理的人生态度。
(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勤于思考、善于发掘自身专业中蕴含的这些人文价值观念和思想,用自己的学识和人文情怀积极、真挚地引领与感染学生,在美好的人文境界里徜徉。积极寻找课外素材,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提供更有针对的教学资料。比如在社会文化发展的历程中,积累的很多具有人文价值理想的文学、艺术作品,各领域名人的某些精彩的演说或演讲,一些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文艺影像作品等等。教师通过课前对这些素材的深入思考与总结提炼,在课堂教学中仿似信手拈来,实则经过了精心的准备,而学生则因为这些事就发生在或远或近地现实生活中而兴致盎然、思维踊跃。这些事件中所包蕴的各种人文价值理想和情怀———包括兴趣爱好、审美情趣、信仰尊重、家庭伦理与人类情感、社会公德与包容、平等与社会公正、人权与法律下的自由、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爱与保护等等,在观点的触碰和争论中,在教师的循循引领下,在轻松的氛围里融化、感染着我们的学生,并通过一次次这样的教学实践的积累,促进学生对人文价值的认识与思考,提升他们的人文情怀与素养,促进他们心智与思维的成熟。
(五)要使人文教育真正起到提高人的素养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还必须将人文知识转化为人自身内在的人文精神。潘懋元先生认为:“人文学科知识必须内化为人文精神,并外表为行为习惯,才能构成相对稳定的品质结构。所以,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内化’,即将人文知识转化为人文素养。”教师在终身学习方面身体力行,为学生树立榜样,因为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与素养———审美情趣、科学精神、社会关怀等,及教师在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思维模式、心理道德情感、处事性格方式、专业文化内涵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对学生无不都起着不可忽视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有人说过,一个班主任是什么样的人,她的班级整体班风就是什么样的,虽有笑谈之意,但理儿也在其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与熏陶是多方面的,有直接的,有间接的,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工作中要努力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用自身人文素养的魅力,引导和激发学生对人文理想和情怀的向往和追求。
(六)人文素养是人性魅力的体现,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需要。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反映了一个人融入社会、有益于社会和奉献社会的精神境界,它是接受与选择良好教育和自我实践修正的结果。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风度与教养,展现学生的人格魅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公共道德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是培养适应社会时代发展需要的综合性人才的需要。从另一个角度讲,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人文文化也可以理解为它凝聚着教师对教学的理解、感悟和教育的理想、追求,它闪烁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创造精神。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他需要长期不断的学习文化和专业理论知识,踏下心来钻研理论,研究教材,分析总结学生的教学活动,积极拓宽专业教学领域和视野,充实和丰富教学的内涵,真正地拥有广博的知识和激励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性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丰富教学课程的实践方式,不断优化教学内容设计水平。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地担当起培养符合祖国需要发展的外语人才的责任与使命!
第四篇:人文素养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文素养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郭建平
(武汉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湖北 武汉 430070)
摘要:开展人文素养培育,让文化内化为我国公民的自身素养,是推动公民文化建设,发挥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源泉作用的重要路径。价值观建设是人文素养培育的核心,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挥其指导作用,正确引领社会多元价值观,正确认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
关键词:文化 人文素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领
2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当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和关键时期,重视文化的作用,从科的的视角认识文化,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文化,以前瞻的思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在当下加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的背景下,实现文化凝聚和融合民族的功能,增强国家软实力,除了推动文化产业科学发展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充分利用各种路径与手段,开展人文素养培育,让文化内化为我国公民的自身素养,进而推动我国自身的公民文化建设。在公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务必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与导向作用。价值观建设是人文素养培育的核心,直接决定着人文素养培育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国家和社会最根本和最重要的价值观念,能够为我国建立现代公民社会确立基本价值取向和提供根本遵循的行为规范,进而能够明确社会主义公民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基本方向与有效路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之上,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我们民族长期秉承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 1基金项目:2007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课题编号:20070107
2郭建平,(1977--),男,湖北随州人,武汉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讲师,文法学院博士生,从事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和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念的理性集结体。它支撑着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的行为指向和行为准则,从更深层次影响着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中的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
关于价值,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3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立足于对人类对象性活动、主客体关系中的“两个尺度”的理解,用主客体相互关系的客观过程和结果,来说明价值产生的秘密和价值的本质。在马克思的视阈中,价值的本质是作为行为主体的人的需要、能力与行为客体属性的有机统一,是客观物质存在对于人本身的意义。在人的实践劳动中,人按照自己的尺度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由此价值这一范畴得以产生。
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复杂历程。而后的甲午战争失败,宣告了单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是不能挽救中国的,紧接着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说明了完全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同样也不能挽救中国。国人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就是社会主义道路。现时的中国与历史是何其相似,改革开放之后,大力发展经济,引进外资与西方先进技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初步完成。然而伴随着改革,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社会矛盾突显,利益格局有待打破,出现呼唤政治体制改革的呼声。前些时温家宝总理在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的讲话中提出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可以说这个时期的任何变革都将在我们这个国家的历史上打下印记。笔者认为现阶段在初步完成经济体制改革,探讨政治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对于“观念、文化”这一凌驾驭于“器物”、“制度”之上的事物需予以重视,正如马克思所言,人是在按照自己的尺度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而现时期这个“尺度”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的灵魂和思想的归属,是意识形态的内核,对社会主体行为的定向和引导,在现时多元化的思想文化领域里对各种社会思潮起到引领和整合的功能。在某种程度上讲,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能否顺利实现成功,我们的人民能否得到全面解放、实现全面发展,社会主义 3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3~54 2 核心价值观与价值体系的科学性得到贯彻是最关键的问题。
二、人文素养培育的实践与现状分析
20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浪潮和社会现实变化带来的冲击,对于人文精神丧失的忧虑,使得知识分子开始“自我审视”。1993年第6期的《上海文学》发表了《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一文,提出文学和人文精神危机的问题,引发了一场文化领域“人文精神大讨论”,吸引了从人文学者到社会学、经济学等社会学者纷纷参与讨论,持续3年之后进入尾声。主要参与者回顾该讨论时谈到,“大家当年讨论‘人文精神’,就是希望我们的社会在人与人的利益平衡之外,还能有一种价值认同上的维系。中国这么大一个社会,要是没有精神的根据,都是被利益追求主导着,那就稍有风吹草动,就要出乱子,非常脆弱。”
1994年9月,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周远清同志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做《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报告,提出大学文化(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文史哲学科的基本知识、艺术修养,国内外的文化精华”,并详细阐述了大学开展文化(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此后,以杨叔子、胡显章、王义遒为领军人物,“文化素质教育”理念横空出世,一百多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在国内各地高校建立起来,形成燎原之势。实践证明,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文化素质教育理念作是实践素质教育的最佳切入点。今年正值文化素质教育十五周年,杨叔子院士又提出“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主要解决人的价值取向问题,其锋芒是针对忽视人文教育,解决好做人的问题;其重点是加强民族文化教育,解决好做中国人的问题;其核心是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解决好做现代中国人的问题。”
进入21世纪之后,整个世界的发展呈全球化的趋势,面对着中国如何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以及中国文明对於这个时代的人类历史能够作出怎样的贡献等现时性的问题,出于对当代中国现实和文化处境的关怀,国内民间组织中国文化论坛于2004年成立,每年都就某一具体问题举行一次或两次论坛和多次小型讨论会,围绕21世纪中国文明的历史处境,订立不同的主题,邀请各界人士,展开深入和跨学科的讨论,力求突出思想文化的内涵,提出前瞻的看法。中国文化论坛每年还与国内知名高校合作开办“通识教育讲习班”,在国内推广通识教育理 念。
今年7月23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笔者认为当下无论是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民间,对文化的重视,对培育人文素养的提倡都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特别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提出从制度上给予了前所未有的保障。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一点,即文化是有意识形态属性的,涉及到上层建筑的稳定性。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深化改革,需要保持头脑清醒、把握正确方向。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建设公益文化事业和经营文化产业时强调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我们在从事人文素养培育时,更要注意方向上清晰明确、行动上坚定不移,因为这是一项育人的工作,更直接关涉到公民自身素养的培育,关涉到社会主义公民社会文化的内涵建设。在实践中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涵盖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为国家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提供了根本依据。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文素养培育的三个维度 1.奠定人文素养培育的精神内核
整个人才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实践的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除去智商是天生的,其他一切非智力因素都是后天培养的、具有可变性,属于推动人才成长的动力系统,具有动力功能。作为人文素养培育的载体,无论素质教育或是文化素质教育,其教育效果实质上都是培养了人的非智力因素,发挥人的非智力因素的动力功能,促使人所天生具备的智力因素与后天所培养的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推进人才成长,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非智力因素的动力构成十分复杂,概况起来有两类:一类为内驱力,它是由有机体内部或外部刺激所唤起的,指向一定目标的某种内在倾向,这种倾向一般 是可以意识到的,另一类为情动力,同时伴随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体验而及激起的某种内在倾向,这种倾向既可以是意识到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4原初的行为诱因会转化为行为主体的一种心理需求,这种心理需求与行为主体的一定目标相结合,就产生了主体实施具体行为的动机。行为原初诱因既可以来源于主体外部的环境,也可以来源于主体自身,诱因必须经过内化的阶段转化为始动力量,才能驱动行为主体从事各种智慧活动。具体而言,在实现一定的目的、主张、任务的过程中,意识通过理想、信念、情感、意志等形式,对人们的行动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起着推动、激励和规范、调节等方面的作用。可见,任何智慧活动的产生,是由非智力因素来激发和启动的。因此,非智力因素对人的智慧活动具有定向和引导的功能。人在进行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劳动时,面临实践对象和实践路径的选择问题,人的动机、兴趣、情感、理想的倾向影响着实践劳动的方向。
我们进行人文素养培育,提高公民素质,应当重视理想、信念、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定向和引导功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内核,这样他们所从事的实践活动才会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符合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同努力、奋斗,他们也才能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并发挥作用。具体而言,首先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的过程中,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的任务就是要解决“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之间的矛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社会需要有效转化为个体需要 ,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和协调发展。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化过程的实质是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并形成习惯。这样一个过程并非简单而直接,其间必须经过情、信、意等三个中介。其中情是知、信、意的催化剂,行的推动力;信是知、情、意的合金,行的内在能力和精神支柱;意是知、情、信的体现,行的杠杆。为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教育促进了知、情、信、意、行的协调和统一发展。
历史和现实证明,我们所选择的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道路”既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成果,赋予了民族复兴以新的强大生命力。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所取得巨大成就,包括经济领域里的成果,也包括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都是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发挥导向功能的结果。2.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引领社会多元化价值观
4沈德立.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3 5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国内的思想界之中,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保守文化和开放文化、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等交织在一起,从而在社会各个领域同时树立了多种价值观,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与追求,并可以成为不同的价值主体,从而使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倾向。价值多元化是时代与个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它的实质就是容纳不同的价值标准与追求。
然而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看,改革开放之后的精神文明领域之中,价值观的变迁也是为热门话题。特别是改革三十年尾期,价值观的混乱成为众多学者眼中焦点。客观看待,当今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并因而引发一些冲突,实属正常现象。然而因为价值观的多元化,殃及整个社会价值观念的混乱,是非常危险的,上世纪苏联和东欧的社会裂变就是这种现象的产物。作为社会正常稳定发展需要该社会多元价值观念有序并存,诸多价值观中存有占主导地位的群体价值观念即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对其余多元价值观念予以正确导向。而价值观问题本身又属于社会意识方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属社会意识形态范畴,社会的意识形态又与国家利益,与统治阶级利益联系紧密。面对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及其引发的冲突,需要一种理性的反思。如前所述,社会要稳定发展,多元价值观必须有序并存,需要处于核心位置的核心价值观正确引领社会多元价值观。当下我们党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强调和谐,实质上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价值观的有序性,也是作为执政党在社会转型期,强调提高执政能力,对社会的意识形态进行反思的一种理性自觉。
时下的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变化的基本特点,正体现着人文精神的时代特征。人文精神就是人的本性,人的本性则通过“人的类特征”的实践活动予以体现,即“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之上,强调“以人为本”,体现了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变化的基本特点,表征了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彰显了人文精神的时代特性。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人们在实践中意识层面上变化和发展的方向,已然赢得大多数人的价值认同,在最大限度上形成了社会的和谐共识。作为多元价值观中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了体现人文精神本质和被群众认同两个基本品格特质,必然能对多元价值观发挥良好的引导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考察一下号称文化、价值最多元化的美国,其繁华表象背后会发现核心价值极其坚强。比如好莱坞的电影拍得相当精彩和有剧情感,但是影片中的英雄人物永远是不会死的,好人也是不会死的。其“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塑造与我国文革期间的电影套路如出一辙。整个美国看似极为民主、自由,没有官方的话语和主旋律,但仔细深究会发现,其主流媒体和美国的 6 整个中产阶级所表达的是同一个核心价值观,都在为实现“美国梦”而努力奋斗,无论是居于庙堂或是江湖。再看看欧洲社会,类似的情况层出不穷。当下的中国有个别学者积极推崇西方的“普世价值”,笔者认为他们恰恰忽视了“普世价值”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时所表现出来的绝对权威和至高无上等表象,更不惶论“普世”是否“普适”?他们应该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内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已经发挥了惊人的能量,比如“汶川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之后的国人以举国之力赈灾与灾后重建,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3.正确认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
中国的发展,让我们认识了诸如肯德基、麦当劳、好莱坞大片等西方文化符号,我们极力汲取着着世界上各种先进的文化,享受着种种使人向往的文明,似乎感觉我们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愈走愈顺。于是有人说文化是文明与历史的沉淀,具有普适性,在文化领域里不要添加过多的政治色彩。笔者认为恰恰是持此言论者没有能够领悟马克思关于文化深刻的阐述,培育人文素养是不能忽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的。
马克思恩格斯对上层建筑特别是对意识形态问题的论述,实际上说明了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他们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恩格斯还指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些论述,阐明了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即一定的文化是在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基础上产生的,又对这一定的经济、政治发生影响。在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中,要高度重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当前世界处于相互之间紧密联系的状态,不同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方面融合中又存有碰撞,各种思想文化的声音在国际环境中激荡环绕,亨廷顿所言的“文明的冲突”在现实中实是有着相当程度的表象存在的。各个主体国家在竞争中都先后认同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中国要发展并在国际上立足,重建大国地位,必须增强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切实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和安全,高度重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
历史上苏东剧变之后,意识形态终结论曾达到高峰,福山认为,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成为了西方意识形态进化的终结和人类政府的最后形式,人类对于其他 7 社会制度的尝试已经失败。非西方的意识形态体系彻底崩溃,自由民主的理念是为普世价值的核心,适用于整个世界,历史的演进过程已到达终点,构成了历史的终结。在普世价值的覆盖下,世界将走向大同,意识形态从此终结。亨廷顿则强调冷战后世界政治结合、分裂和冲突模式不再是以意识形态为主导,文化的区别和差异将成为引发冲突的新的根源。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在中国的泛滥,不但在中国的政治、经济领域产生了严重影响,在思想文化领域也衍生出大量的奇谈怪论,比如,马克思主义终结论、消解主流意识形态论、意识形态多元论等,这就造成了人们思想的混乱,干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影响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影响到我国的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效果。
培育人文素养,为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而努力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践中有些学校在推行人文素养培育的时候,力主全盘采用西方通识教育的模式,认为学习人文经典不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不包括两课教学的内容,甚至主张去政治化,这是一个很片面的认识。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项工作,又是一门学科,也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也是我国在探索社会和人类进步的过程中所积累和开发的文化知识,其意义和价值已经经过了现实论证,我们不应该将其排斥在文化的范畴之外,并且要足够重视,因为这是我们引导学生熟悉和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其次,切忌在介绍、宣传各种文化作品时不加选择,特别是在对西方经典进行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带有批判的眼光,不能言必称希腊,倡导西学但是不能主张西化。在修习我国传统文化时同样也要有选择性,对于正面的,宣传民族精神的作品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而对于那些落后的,与时代不相符的糟粕及时剔除,不能一提“国学”,似乎所有封建时代的东西都是“国学”的范畴。西方的通识教育始终强调的是西方文化传统的教育,具有强烈的西方文化优越论的色彩,这与素质教育所强调的爱国主义、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三,时下中国是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并存、健康有益文化与腐朽文化共生,与历史发展方向一致的文化我们要大力提倡,与历史发展相悖的文化则必须坚决摒弃。由此要引导全国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信念,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消除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抵御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实践中开展培育人文素养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教育素材的选取问题,既要不能过于强调政治挂帅,鼓励多元的优秀文化形式进入教育领域,同时又要对于那些庸俗卑下的文化形式进行认真筛选、将其拒之门户之外。那些不讲影响,不符合人民群众健康有益的文化需求的文化形式,在某些方面管 8 理疏漏的情况下,即使暂时在社会上流行,赢得浅薄的掌声,最终会被边缘化直至被逐出受众的视域。时下抵制“三俗”之风 提高主流文化影响力的浪潮已经充分验证了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4.《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美]丹尼尔.贝尔著,张国清译:《事实形态的终结:五十年代政治观念衰微之考察》,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陈立思主编《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7.[古巴]菲德尔.卡斯特罗著,王枚等译:《全球化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8.张宏毅:《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高校理论战线》2001年第1期。9.秦在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11.潘维.玛雅主编:《聚焦当代中国价值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12月版。
12.韩迎春:《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机制——非智力因素的视角分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作者简介:
王威孚 武汉理工大学原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郭建平(1977---),男,湖北省随州人,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方向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文化素质教育。联系方式:***,邮箱:applesui@163.com Cultivation of Humanistic Quality and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Carrying out cultivation of humanistic quality and digesting civilization to be the attainment of the citizens in China is the important path to push along the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bring into play the effect of civilization to cohere the nations and the role of the spring of creation.The values construction is the core of cultivation of humanistic quality and it should guide everything.The diversification values should be guided by it and we can realize the ideology attribute of the civilization rightly.Keyword: civilization humanistic quality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guide
第五篇:浅谈优良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优良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 作者:张延
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08期
[摘要]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代代传承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体现,包括爱国主义、人际和谐、治学与修养、文化礼仪等多方面的内容。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原因,重理轻文、功利心重等因素使得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缺失。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建立和优化弘扬传统文化的社会大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革传统文化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使大学生受到优良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人文素养,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传统文化 人文素养 大学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230-02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代代传承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体现,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和概括,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快速进步的今天,人们的思想意识趋向多元化,一些不利因素使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出现某种程度的迷茫和空虚,人文素养缺失,甚至在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上出现了扭曲。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使大学生受到优良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人文素养,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现阶段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表现及原因
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贯彻在人们的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情趣等,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价值观和人生哲学。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部分大学生热衷过“洋节”,崇尚吃西餐,用“洋牌”,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一些大学生对“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等这样一些基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感到困惑、悲观、失望,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取向,这些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
(一)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具体表现
1.重理轻文,传统文化知识缺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目前高校大学生中几乎没有人不懂电脑等现代科技,然而缺乏人文素养,对祖国传统文化知识一问三不知的人屡见不鲜,这一现象在一些理工科大学生当中尤为突出。很多大学生对中国历史和儒家文化语焉不详,对一些人文文化概念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粗浅的表象化阶段,有的甚至望文生义,凭空臆断。
2.重技能,轻修养,功利心重。现在很多学生不愿意,也没有耐心阅读传统经典文学作品,业余时间往往就是上网、看电视或者参加各种对将来就业有利的培训班。不看书,不写字,使得一些人提笔忘字,读写技能退化。很多学生学习和深造的目的都是为了将来找一份好的工作,而不是真正热爱自己的专业。一些大学生甚至开口闭口谈钱,终日把名和利挂在嘴边。
(二)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分析
1.社会原因。社会生活的日益多样化,各种利益之间的相互摩擦,使人们的功利心理增强。市场经济带来的急功近利、网络快餐文化势不可挡的蔓延趋势,各类考级、考证等就业实用主义的现实需要,使得大学生无暇顾及人文素质的培养。分数、文凭、证书成为社会上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社会普遍对人文素质的重视程度不够,没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一部分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感到较为茫然。
2.学校原因。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得不到人文教育的普及和滋润。高考指挥棒下,课业分数就是学生的命根,一切唯考独尊。大学校园本应是增加学识,提升修养,净化心灵的场所,但现在大学生主要看的书籍除了专业课本,就是外语、计算机、经济管理类书籍以及面试求职技巧、社交方面的书,至于提升自身素质的人文类书籍则少有问津。很多大学生读书与求职的目的和心态非常明确和务实,他们考虑的只是获得文凭和如何适应这个社会,因而急于掌握各种工具性知识和未来工作中必须具备的经济管理和人际交往知识。
3.家庭原因。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孩子身上寄托的期望很高,在当前社会竞争、就业压力的促使下,积极配合学校的应试教育,从小就给孩子灌输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才能出人头地的思想意识。很多家长“唯分数论”“唯结果论”,只要孩子能考高分,毕业后能找份又体面又薪酬丰厚的工作,就是孩子的胜利,父母的成功,其他事情则置之不理,概不关心。
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思想的精华。
(一)整体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及其一贯思想,就是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祖国、为人民的整体意识和爱国思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群体的关系上,儒家传统伦理认为应当“义以为上”“先义后利”,反对“重利轻义”和“见利忘义”。因此,传统文化有助于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教育与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把个
人前途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坚持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反抗外民族的压迫与侵略,开创中华文明、建设祖国大好河山都是爱国的集中体现。
(二)“仁爱”思想和人际和谐
传统文化提倡“仁爱”,注重人际和谐,进而推广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天人合一”,强调宽以待人,与人为善。效法天的刚健之德,君子以自强不息;模仿地的广厚之象,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种思想教育大学生不断提升自我,包容万物,奋发图强,争创一流,促进社会和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同时,能够使学生确立人与大自然、与社会和谐共处的理念,尊重并爱护大自然,保护自然资源,为开创人类美好生活空间而奋斗。
(三)治学方法与道德修养
我国从古至今的大学问家数不胜数,传承下来的治学方法和态度能够有效改进当今大学生的学习效果。“立志”“一寸光阴一寸金”“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力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大学生的求学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传统文化中非常看重人的道德修养,在人生价值上推崇“立德”“立功”“立言”,在个人修养上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心”“慎独”,把精神和道德的需要看成是人的最高需要,把道德价值看成是最高价值,把精神幸福看成是最大的幸福,对他人、对社会做贡献,而不是一味地向社会索取。
(四)传统文化礼仪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传统文化中对于中华礼仪的论述极为精辟和富有哲理。“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荀子曰:“礼者,养也”。礼仪是每个人内在修养的外部表现,能够体现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明发展、社会文化风俗。“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对长者、师者恭敬有礼。礼仪对我们的日常活动加以规范,以确保社会秩序的有序、平稳、健康,让人们和谐共处。学习传统文化中礼仪的相关知识,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礼仪和道德修养。
三、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一)建立和优化弘扬传统文化的社会大环境
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强化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建立和优化传统文化的社会大环境势在必行。历史上形成的文化环境是传统文化得以薪火传承的最重要因素,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社会、高校都应当积极参与。要纠正轻视传统文化的不良风气,形成全社会重视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使大学生随时随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在社会公共舆论和大众传播的领域内,要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在弘扬优良传统文化中的作用,鼓励影视剧、报刊书籍、网络等传媒,严肃而有责任感地负起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责任。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对于学生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磨炼意志、塑造人格具有重要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要影响力。在校园的花坛草地、广场楼房等的景观设计中,用古人名言、古典名句装点和美化环境,使大家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品味传统文化美的内涵。结合时代主题、爱国情怀,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可以利用传统节日、爱国纪念日、各种宣传日、开学典礼、升国旗仪式等时机,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教育。例如,利用教师节,在学生中开展尊师重教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利用中秋节、重阳节,开展尊老爱幼、民风民俗教育;通过诚信教育、礼仪规范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培养大学生团结友善、真诚相待、关爱他人的品格。
(三)改革传统文化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传统文化课堂教学和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递。通过开设中国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课程,一些学校还专门开设了国学课程,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和学习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不断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高校应该像重视英语和计算机等课程那样重视人文课程,加强投入,纳入制度化管理。教师的行为举止和治学态度对学生会产生很大影响,甚至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家庭和社会。教师不但应该作为学生的榜样,也应该作为社会的榜样。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应该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通过实物形象、图片、声音、画面等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充分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罗英侠.关于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7(5).[2]赵峰峰.试析现阶段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与提升[J].湘潮,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