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九届四川省小学音乐现场展示课学习心得
第九届四川省小学音乐现场展示课学习心得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2013年12月16日—17日在南充举行的“第九届四川省中小学音乐课展示活动”。
这次学习主要分几个方面:开幕式、颁奖、专家讲座、观摩精彩的8节教学展示课、专家点评是不可多得的一次教学成果展示与学习的绝佳机会,让我对小学音乐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受益匪浅。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一谈这次学习的感受。
一、专家讲座
16日晚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兼人民音乐出版社的社长——吴斌进行了精彩的专家讲座。
(一)吴教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音乐教学的常用方法:音乐教学法第一原则——重复; 第二原则——整体方式(没有整体再好听的音乐也没有感染力);音乐学习的模式——音乐的体验(聆听、表现、编创)——音乐的分析(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音乐的再体验(体验、理解、应用);最有效的方法——比较(音乐概念的学习是通过对比,音乐中的概念尽量通过音响来获得);最常用的方法——听辨;最主要的学习方式——体验(体验包括直接经验和非音乐的体验);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探索;最好的检验方式——表达;必要的教学环节——强化(重复);个体化行为——想象和联想。
(二)吴教授向我们提出音乐怎样建立自己的学科体系。他举例说钢琴、声乐等老师都知道教学中每个阶段学生已达到的要求和程度而我们的音乐教师你对教什么和每个阶段孩子应达到的程度心中有数吗?这需要我们音乐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认真研读与执行,让它烂熟于心做到对音乐教学心中有数。
(三)吴教授还向我们介绍了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他说教音乐教什么?教学生对音乐要素敏锐的、独特的感受能力和对音乐要素正确的、创造性的表现能力。他给我们举了香港老师和大陆老师上《调皮的小闹钟》一课的不同。香港老师只提了四个问题:生活中什么东西是有规律的;听音乐,做有规律的动作,当听到不规律的节奏时举手示意;你们听到铃声响了吗?是什么乐器演奏的?怎么演奏;听音乐当有不规则音乐出现时举手示意,当铃声响起时模仿三角铁演奏。最后总结这首作品叫《调皮的小闹钟》为什么叫因为它有切分节奏,所以也叫《打切分节奏的小闹钟》。大陆老师首先让学生观 看大屏幕上的各种钟表及模仿他们的声音。然后拿出钟表头饰让学生们听音乐作动作。然后在和学生一起讨论时间对人的意义。两堂课的对比非常引人深思也提醒着我音乐教学的内容远比形式更重要。
二、课堂教学展示
(一)教师综合实力的展示。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深深感受到,音乐教师的综合实力的重要性。这次授课的老师在音乐教学方面的综合素质很好,无论是器乐演奏、钢琴伴奏还是歌唱表演都彰显了教师自身的教学专长。印象深刻的有 德阳市第一小学刘智老师用手风琴表演了《匈牙利舞曲第五号》一下抓住了大家的注意力。射洪县太和一小的李蓉老师,她的教态自然大方,舞姿优美整节课内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师生配合非常默契,充分展示了教师扎实的课堂基本功。西昌市第四小学的赵俊惠老师,通过自己美妙的歌声,让学生仿佛来到了彝族,并通过示范教学让学生的声音表现力得到了进步。成都龙江路的王鹏飞老师,他在导入时用小号吹奏《那不勒斯舞曲》让在座的学生和听课老师如此如醉。并且他的语言幽默,课堂轻松愉快,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来台下听课老师一阵阵掌声。
(二)对作品的深入研究
吴斌老师说对音乐的熟悉程度,决定了你上课的质量。备课时对作品的反复聆听,烂熟于心,那么最需要了解的东西才会出来。成都龙江路的王鹏飞老师,对《那不勒斯舞曲》的每个音符都铭记于心,即便是借班上课,他也显得淡定从容,让孩子们在他的牵引中走进了《那不勒斯舞曲》。
(三)创新
来自达州市通川区第一小学的胡庆华老师,在教学《拍皮球》时和学生时而围成圈,时而坐地上,还和学生一起拍皮球,让习惯了老师站着,学生坐着上课的孩子们,兴致非常高,教学效果也很好。
这次参赛老师在教学方式也有创新他们都在通过创设情境、编排游戏、开展竞赛等,为学生提供参与各种音乐实践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主动去探究。
(四)图形谱的运用
这次参赛教师充分运用了图形谱,形象生动的图形谱可以帮助学生感受音的高低、长短、强弱,感受节拍、节奏和乐句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学习。其中成都龙江路的王鹏飞老师,让学生通过图形谱理解音乐的变化和分句,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了对《那不勒斯舞曲》的打击乐合奏。
(五)多媒体技术运用
这次音乐展示课中,参赛教师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更注重实效性,多媒体的运用都恰到好处。例如:射洪县太和一小李蓉老师上的《金孔雀轻轻跳》,他将歌曲节奏制作了一个FLASH,让学生们随着漂亮的孔雀羽毛打节奏。使得学生对这首歌曲有了更深的理解,对音乐也有了更深的记忆。
三、我的反思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非常感谢这次学习机会。通过学习我找到了 自己教学的问题和进步的方向。
以往每次备课都不知道怎么去思考,怎么去定目标,现在思路一下清晰,我可以从音乐要素的分析出发,自己去找到重难点,然后解决重难点。
做一个心中有数的音乐老师,我想只有真正的去研读课标,认真细心的上每堂课,观察学生的把握能力。这会水到渠成的。
注重教学过程的评价与反馈,我有时在教学中看不到学生学习的困难与学生学习后的进步,没有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批评与帮助。这样在精彩的一堂课也没有落到实处。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自身素质一定要提高。它不仅包括扎实的基本功,还包括个人的文化素养,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的应变能力等。
第二篇:2018年广东省第九届小学数学说课展示观摩活动学习心得
“2018年广东省第九届小学数学说课展示观摩”学习心得
2018年4月11至13日,广东省第九届小学数学说课展示观摩活动在惠州市江北体育馆C馆举行。经过闭门说课比赛,获得壹等奖的24位教师中的12位老师进行了现场说课,其中6位教师还现场执教展示课,专家还进行了点评。老师们精湛的说课艺术、专家精辟的点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起了我的反思,使我受益匪浅。
一、重视学情分析,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要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有效,教师不仅要清晰地知道教学内容及其价值,而且要准确把握学情,明确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可能遇到的学习困难是什么。从这次现场展示的说课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师们都非常重视学情分析,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起点和已有经验,很好地找到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切入点,充分预见学生的学习困难点,使教学更加有效。例如,中山市张丽媛的说课《认识负数》,教师为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通过课堂前侧,发现学生对负数基本已经认识,但是对于负数的产生和意义的理解不是很透彻,0作为正负数的分界点这一知识点并不知晓,最终才确定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由此可见,读懂教材、读懂学生是教学成功的保证。
二、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活动是学生喜欢的学习形式。这次学习中,我发现“数学课堂活动化”是一个共同的特点。通过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让学生置于“学玩”结合的活动中,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很好地促使学生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如,东莞市林细庆的说课《如何还原立体图形——观察物体
(三)》,通过创设4个从易到难、层层深入的“操作与推理”任务,让学生在不断地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具有直接深刻的影响,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抓住数学的本质,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等,从而数学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本次观摩活动中,各位老师都精心设计教学,通过设计多层次的数学任务,引领学生逐步把握数学本质。如,深圳市张婧老师的说课《填数游戏》,通过精心设计的递进的三个游戏:抢答填数——合作填数——独立填数,每次游戏提出一个有思考性的数学问题,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经历填数游戏的全过程,独立尝试寻求突破,小组合作比较辨析,交流互动质疑分享,掌握方法积累经验。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思维水平的孩子都会有自己的收获,推理能力也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得到培养。
除了以上几点,此次说课观摩还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一,老师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让人折服;第二,教学课件不再追求华丽,而是更加注重实效;第三,教师的语言富有感染力,课堂评价及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通过这次学习活动,我感触很深,在学习中也看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需要学习的有很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丰富自我,潜心教研,积极实践与探索,使数学课堂更加有数学味道,使学生的数学素养都得到提升!
(2018年4月)
第三篇:音乐鉴赏课学习心得
音乐鉴赏课学习心得
一直以来我对音乐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以其独特、美妙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伴随我们每一天的生活。聆听一场音乐会,会使我们陶醉其中,观看一场歌舞晚会,会使们激动万分。演奏家精湛的表演,令我们羡慕不已,歌唱家动听的歌声,令我们跃跃欲试,这是因为音乐是美的艺术。追求美是人类的天性,高层次的审美追求会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情操受到陶冶,生活也将变得更加丰富而充实。
我记得小学的音乐老师是一位气质高雅的女教师,莫名的我们都很喜欢她,记得那时候课本叫唱游,一直都是跟着老师唱唱跳跳,后来我们还学了一学期口琴,那个时候能够吹出一首曲子非常兴奋。课堂上老师没教什么乐理知识,只是教我们唱,不过我的音乐老师组织了校合唱团,那个时候她说我的声音不错,她希望我去参加她的团,那个时候我很高兴,也去上了课,在那段时间我学了些乐理知识,包括识五线谱,简谱,不过只学了一学期就升学了,后来也就没再学,高中回老家念书,音乐课几乎被那些所谓的主课占用了,也没上什么课,也就荒废了。
本来这次选修音乐鉴赏课是因为学院要求修艺术类的课才选的,之前也是抱着一种随便听听的心态,不过渐渐地我被吸引了,它让我再次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课堂上老师不但教给我们一些基础乐理知识以便我们更好的学习,还叫我们视唱,还给我们能介绍乐曲和一些优秀歌唱家的作品。这不但使我们会唱,还让我们了解一些民族音乐,使我们受益颇多。一些优美的民族音乐一直萦绕在我耳边,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康定情歌》,以前一直听别人说起这首曲子,可从来没认真听过,也没唱过,在课堂上我不但听了,还会唱了。还有阿柄的二胡独奏《二泉映月》深感人心,我终于明白音乐给人带来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音乐是最能抒发人类情感的。
至于音乐鉴赏课有没有必要学习一些基础乐理知识和视唱知识,我不是很清楚,我个人认为如果仅仅就欣赏而言,不是很重要,音乐是作曲家(当然也包括演绎者)心灵的吟唱,所以,要用心灵去感受。如果过多的用乐理知识去分析一部音乐,那其实是对音乐的肢解。我认为,其实音乐的技巧即使对于作曲家来说也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内涵。就像那些世代传颂,脍炙人口的诗词往往不是那些格律谨严的诗词;那些精于格律的诗词家,其作品往往是苍白的、空洞的技巧的堆砌。音乐也是同样的道理。
周国平先生有过这样一段话,比较有趣。他说“音乐家用天国的语言叙说天国的事情,诗人用人间的语言述说天国的事情。诗人痛苦了,因为俗人根据人间的事情来理解人间的语言,总是误解了诗人。音乐家可以免于此患,反正俗人听不懂天国的语言。”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其最后一句,也就是每个人对于同一首音乐作品,会有各种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很多时候,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和心境下,对于同一首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也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差异。
适当的了解作品产生的时候作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曲家当时的处境,对理解音乐也许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也仅仅是“适当的帮助”而已。因为我们即使知道作曲家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生活环境,我们也不可能完全了解作曲家当时的心境。对于音乐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能不能引起你共鸣。再退一步讲,也就是能不能让我们觉得所听的音乐“好听”。伯牙与子期的“高山流水”的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钟子期以一介樵夫,应该也没有什么高深的乐理知识,但是,却能感受伯牙琴声中高山流水的意境。所以,我觉得,乐理知识对于欣赏(仅仅是欣赏)音乐而言,不是太重要。欣赏音乐,重要的是感悟,而不是知识。
但说到音乐鉴赏与基础乐理知识和视唱知识的联系时,我还是要承认他们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音乐知识是音乐鉴赏的重要内容之一,和其他门类的科学知识一样,由于高度理论,故难免显得机械、枯燥、单调、乏味,所以我们一般特别不喜欢音乐课上讲乐理。音乐知识可分为音乐常识和乐理两类,音乐常识很容易掌握,而乐理则缺乏形象性、生动性,咬文嚼字的概念往往可以让我们迅速失去对它的兴趣。然而,乐理又是音乐知识的核心内容,只有掌握了乐理,才能使我们的音乐欣赏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才能从“欣赏” 音乐提升到“鉴赏”音乐,才能做音乐的主人。因为乐理提供了解析音乐作品的武器、打开音乐神秘大门的钥匙。在艺术与心灵的碰撞中,激起知识的火花,真正感受知识的力量与魅力。补充与乐理完全对应的、美妙的听赏资料,只有在动听的音响活动过程中细细地、尽情地品味旋律特征带来的震撼,才能真正领略所谓“音乐的灵魂”那丰富的内涵,进而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视唱包含了丰富的音乐词汇,有节奏、旋律音调、和声、调式以及各种体裁,这些元素不仅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而且是音乐中的经典。而且在视唱的过程中培养了我们的音乐感觉,同时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因此音乐鉴赏课上学习一些基础乐理知识和视唱知识还是有必要的。
通过一学期的音乐鉴赏课学习,我对我国民族音乐又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前我一直觉得民族音乐不好听,或者说是听不懂,不了解。像大多数青年人一样,我们喜欢当今的流行音乐,我们对港台流行音乐更是趋之若鹜,不喜欢民族音乐,对民族音乐知识可以说了解甚少,说不出几种民族乐器的名称、叫不出几位中华民族音乐家的姓名。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的优美、动人,我被吸引了,我国民歌浩若烟海,内蒙民歌的豪放、辽阔,江南民歌的婉转、秀丽,陕北民歌的高亢、奔放,云南民歌的明丽、清新,新疆民歌的活泼、欢快,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从中得到丰富的体验,体味到各民族的风俗民情和鲜明的地域色彩。民族音乐风格上地区差异而不同,这也是它们的魅力所在,因为只有这样,音乐的元素才会丰富起来,否则再有内涵的歌曲总有一天也会听“腻”的,歌曲的最高境界我认为还是音乐元素的多元化。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生活的调和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乐的意义所在。在情绪低落时适合听激情澎湃的音乐如交响曲与进行曲,在心情烦躁的时轻音乐是不错的选择能让人平静下来,认真的思索。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音乐,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感情重要的存储和表达方式,必定将会更受我们的欢迎。
第四篇:第九届全国小学语文研讨会学习心得
第九届全国小学语文研讨会学习心得
小河中心学校 张丽
缺少故事的童年是苍白的,没有书香的人生是灰色的,荒疏阅读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时代呼唤阅读文化,中国呼唤文化阅读。
——题记
总书记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也是教育梦。要实现中国梦首先要实现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这是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用四个词表明自己心中的“中国教育梦”。2014年10月24日至26日,陕西教育学会在丝绸之路起点西安举办“新丝路,托起中国教育梦---“名师之路”第九届全国小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我与曹代香,徐先琴三位老师有幸参加了这次学习,收获颇多。下面,我将本次学习情况向大家作以简单的总结:
一、会议情况。
本次会议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礼堂进行。这次活动引进国际先进儿童阅读教育理念,交流国内外最新儿童阅读教育成功经验,构建全国儿童沉浸式阅读教育交流平台。本次活动内容包括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多种教材版本的教学。邀请了吴琳、王林波、张学伟、赵志祥、周其星、陈延军、将军晶、薛法根、何绮华、韩心娥、武凤霞等当今国内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语文特级教师、名师大家的示范课及专题讲座、点评。
二、学习感受。
这一次外出听课学习回来,总会有一种被“刷新”的感觉,除了教学理念得到更新,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学习能重新燃起我的教学激情,鞭策着我努力向前行。这些专家、名师的课、或设计精美、或朴实自然、或幽默风趣。我时常被他们的独到设计所折服、被课堂的情绪所感染,同时也为学生思维的火花所欣喜,在这些课堂中,让我领略了大家的教学风采及他们扎实的教学功底和精湛的教学技能,让我对新课改的理念又有了一次升华。特别是吴琳老师教学的《獾的礼物》、张学伟教学的《螳螂捕蝉》将军晶教学的《文成公主进藏》、赵志祥的《笠翁对韵》印象最深。
吴琳老师教学的《獾的礼物》,这堂课,吴老师指导学生看图编童话故事,让学生从獾先生怎样教动物们做剪纸、滑冰、系领带、做面饼说起,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及想象能力,继而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在此突然悟到:学生的习作与作家的创作是不同的,学生的习作是一种训练,就像学开车,先有种种限制,后才能自由。听了吴老师的课,我明白了学生的“习作”重在“习”,学习写作,先要学各种方法,先要进行各种练习,要先“限制”后“自由”。同时,吴老师在结束了送了孩子们这本绘本,老师用行动诠释了课文的精髓。
张学伟老师所教学的《螳螂捕蝉》更让我耳目一新,课中张老师让学生读故事,悟道理;扮吴王,练表达,学得有情、有趣、有效。课堂上,张老师不仅激情四射,而且幽默风趣,尤其是朗读的指导更是独具匠心。逐字逐句的为学生指导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加上动作进行表演,和学生一起表演课文,让学生挑选角色,看似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其实学生却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同时,张老师把一个大故事拆分成两个小故事,“螳螂捕蝉”,“少年智谏”。从小故事一步一步拓展最终使学生明白课文,了解吴王内心的变化以及想法上的变化。张老师以有效的朗读促成了高效的课堂。
蒋军晶老师的阅读示范课─《文成公主进藏》,通过抓住文成公主进藏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了解故事进过感受文成公主勇敢、智慧、不畏艰险的美好形象;研读想象神奇的情节,体会民间故事语言生动、详细神奇的特点。蒋老师不但讲课文,还通过对比,让学生了解民间故事,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蒋老师通过抓住文成公主进藏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了解故事进过感受文成公主勇敢、智慧、不畏艰险的美好形象;研读想象神奇的情节,体会民间故事语言生动、详细神奇的特点。蒋老师不但讲课文,还通过纵深对比,让学生了解民间故事,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特别是赵志祥老师所教学的《笠翁对韵》,觉得这是一堂容量大,趣味浓,知识、技能和情感自然生成的课堂。学生在赵志祥老师亦诙亦谐的曼妙语言的引领下,走进了一个轻松而又厚重、有趣而又深刻的语言殿堂。这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的课堂,而是语言提升、知识积累的愉悦之旅,是浑然天成、生成建构的精神乐园。整堂课,妙趣积累,自然生成,潜移默化地让“经典”在课堂上慢慢地浸润,润物无声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灵世界。不仅充满富含知识技能的训练,也有饱含深情的沉重,给学生以多方位、多角度的阅读冲击力。
总之,从这些专家精彩的课堂和讲座中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有理性,还要有智慧,老师真正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这个课堂上尽显自己的风采。老师们以学生的长足发展为目标,将听说读写相结合,同时还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大量阅读。
三、努力方向
听了专家的课堂和讲座,我认为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时常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现在我们的教学不能紧紧地被课堂束缚,要放开我们的眼光,要学好语文,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要重视母语学习,必须加强汉语拼音教学,识字写字教学、经典文学作品教学,写作教学等。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语言。要让学生敢说,会说,想说,说得好。课上,要把主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尽情得读,回顾我们的课堂,平常我们也引导学生读,但只是“隔靴搔痒”,泛泛了事,与“有感情”差之千里。学生知道的所谓情感也是老师硬灌进去的,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非常重要。其次学习语言的主要途径是习得。也就是让学生多写,“我手书我心”,常写,常练。另外,学习语言的主要做法是课内得法、课外得益。还要让学生大量阅读,多给学生读书的时间,不要局限于课文上的教材,所谓的课外阅读,不是课堂以外,而是课本以外。
2、改变过去单一的“一课一文本”的阅读教学,要把内容延伸到课外。
首先要压缩教教材的时间:教材学习很重要,是培养读写能力的主要依据。但是仅凭教材的教学也是行不成都谢能力的。读写能力的形成还需要靠海量阅读的实践。目前,孩子的阅读量跟不上,语言文字运用实践效果普遍不高。所以,我们要大胆改革课堂,将原来的语文教学时间尽量压缩,将专门大部头书籍的阅读指导课与语言运用实践课引入课堂教学。其次,精读课和阅读课相济,文本学习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对于名家名篇要引导学生精读,就是讲好,讲透,不走马观花。略读课文要提高速度,教给学生粗略地、大体地读的本领,培养眼动的速度。第三是,大部头书阅读要走进课堂。语文课本的学习是“一掬水”,老师讲的再好,讲的再透,学生得到也只是一捧水。而大量的海读,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江河湖海。我们要提倡多读书,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到江河湖海去游泳。扎得越深,胆子就越大,视野就越开阔,经历就越丰富。
3、还要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大家风范我们学不来,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现在师生的关系,构建和谐课堂。
对于海量阅读的方法,我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慢慢地摸索,总结经验,不过榜样就在身边,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我们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也会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第五篇:音乐鉴赏课学习心得
音乐鉴赏课心得
在本学期,我选择了《音乐鉴赏》课作为选修课。起初我选修《音乐鉴赏》课,也仅仅是因为觉得鉴赏音乐时不用动脑子,不用写字,只要用耳朵去听就行,上课时会很轻松。其实我本人自认为我自己是一个严重缺乏音乐细胞的人,甚至可以说我对音乐是一无所知的。但是在现代这个音乐无处不在的社会熏陶之下也或多或少的接触了一点音乐。当然我接触的音乐也只是皮毛而已。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当心烦意乱的时候,静静的聆听音乐,心情就会好很多。我想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带给人的有时候不仅仅是美感,还有精神的吧。
当然了,虽然我平时很喜欢听音乐,特别是在流行音乐方面,但也仅仅是停留在喜欢听的层次方面,而不是会去欣赏或鉴赏它。但在上过几堂课之后,我的想法有了些变化。我渐渐地就被它吸引了,它让我再次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课堂上老师不但教给我们一些基础乐理知识以便我们更好的学习,还叫我们学会聆听,还给我们介绍了好多经典的乐曲和一些非常有特色的民族乐器。这不但使我们了解一些民族音乐,也使我们受益颇多。甚至到现在还有一些优美的民族音乐一直萦绕在我耳边呢!就这样,渐渐地我对鉴赏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懂得了鉴赏音乐的方式方法,并且在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以及我利用业余时间增加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之后,我的音乐文化知识增长了许多,了解了更多种形式的音乐。同时,我的艺术修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老实说,我在学习《音乐鉴赏》课前,对音乐的认识更多的是在流行音乐方面,仅仅是喜欢一些歌手的声音和一些歌词的意蕴。当然了,我之所以更关注流行音乐,也是因为它的语言比较生活化、节奏也比较明快、更加贴近生活、易于让我接受。而对于其它方面的音乐,我则是一知半解,而这次《音乐鉴赏》课使我开阔了眼界。在《音乐鉴赏》课上,我们是以“聆听”的方式进行学习的,聆听是沟通的开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觉得老师就像是一个导游,一直引导着我们直接面对音乐,体验音乐,同时也给我们留有想像的空间,这使我们能够很好的感受音乐、欣赏音乐。在课上,我们都欣赏了民乐、管弦乐、钢琴曲、圆舞曲、小夜曲„„
同时,为了更好的使我们欣赏音乐,了解音乐家的故事。老师也为我们准备了一部以音乐为题材的电影:《出水芙蓉》。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一直在猜测,这部片子里面的很多演员应该都是真正的艺术家。因为他们的才情和对音乐的感悟随着旋律和表情动作挥发的淋漓尽致。他们对乐器的驾驭能力和歌唱才华让我看的欣喜万分。影片看起来很轻松,但那些甜美的男中音歌唱、由慢独奏《霍拉舞曲》、女音乐老师的双键盘演奏、学生们合唱《苏格兰民歌》、歌舞剧《水上圣典》等场面却让我映象很深刻。
记得周国平先生好像有过这样一段话,比较有趣。他说:“音乐家用天国的语言叙说天国的事情,诗人用人间的语言述说天国的事情。诗人痛苦了,因为俗人根据人间的事情来理解人间的语言,总是误解了诗人。音乐家可以免于此患,反正俗人听不懂天国的语言。”我觉得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其最后一句的话,应该就是每个人对于同一份音乐作品,会有各种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很多时候,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和心境下,对于同一份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也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差异的吧。
另外,适当的了解作品产生的时候作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曲家当时的处境,对理解音乐也许有一定的帮助的。但是,那也仅仅是“适当的帮助”而已。因为我们即使知道作曲家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生活环境,我们也不可能完全了解作曲家当时的心境。对于音乐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能不能引起你共鸣。再退一步讲,也就是能不能让我们觉得所听的音乐“好听”。伯牙与子期的“高山流水”的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钟子期以一介樵夫,应该也没有什么高深的乐理知识,但是,却能感受伯牙琴声中高山流水的意境。所以,我觉得,乐理知识对于欣赏(仅仅是欣赏)音乐而言,应该是不算太重要得。个人认为欣赏音乐,重要的是感悟,而不是单纯的依靠知识。
同时,通过音乐鉴赏课学习,我对我国民族音乐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前我一直觉得民族音乐不好听,或者说是听不懂,不了解。像大多数青年人一样,我们都很喜欢当今的流行音乐,我们对港台流行音乐更是趋之若鹜,不喜欢民族音乐,对民族音乐知识可以说了解甚少,说不出几种民族乐器的名称、叫不出几位中华民族音乐家的姓名。而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的优美、动人,我被吸引了!我国民歌浩若烟海,有内蒙民歌的豪放、辽阔,江南民歌的婉转、秀丽,陕北民歌的高亢、奔放,云南民歌的明丽、清新,新疆民歌的活泼、欢快,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我开始觉得我可以从中得到丰富的体验,甚至体味到各民族的风俗民情和鲜明的地域色彩。另一方面,民族音乐也因地区的差异而有不同的风格特色,这也是它们的魅力所在,正是因为这样,音乐的元素才会丰富起来,否则再有内涵的歌曲总有一天也会听“腻”的,歌曲的最高境界我认为还是音乐元素的多元化。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生活的调和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乐的意义所在。在情绪低落时适合听激情澎湃的音乐如交响曲与进行曲,在心情烦躁的时轻音乐是不错的选择能让人平静下来,认真的思索。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音乐,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感情重要的存储和表达方式,也越来越受我们的欢迎。
如今的音乐鉴赏已经开始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活中总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音乐节奏,如同生命里的行进步伐一般。伴随着自己喜爱的音乐,寻找那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音乐是一种消遣娱乐的表现形式。音乐作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帮助人们舒缓工作中的压力,减轻了精神上的负担。
从另一方面来讲,音乐鉴赏对人的性情也有着极大的陶冶作用,它会使人成为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一个有格调和品位的人,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一个拒绝暴力的人。因为音乐能陶冶人的性情,当你真正沉浸在音乐中时,你会忘掉世俗中一切繁杂的事,尽情的畅游在音乐中!恰当的旋律总能引起人们的欢娱感或者悲伤感,令人振奋或者令人如痴如醉,能够调节人们生活、工作、思维的节奏,可以提高这些人处理事务和学习的效率。
我们每天都会听到各种各样的音乐,或喜或悲,或激扬或低沉,我们感受着音乐的种种,然而很多人都把音乐仅仅当做歌来听,而并不懂得音乐的内涵、魅力、作用。音乐不仅是简单的几首歌,几个曲子,它有着深刻的意蕴,它包含了很多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音乐但却能起着巨大的作用,让我们变得更加睿智,更加敏锐。还有音乐能开发一个人的思维,启迪一个人智慧。法国大文豪雨果有一句知理名言: “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可见音乐对一个人的智力的开发有着重大的作用,很多人胎教选择的就是用音乐,就因为音乐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心理感应,从而开发一个人的思维。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学期的选修课就要结束了。虽然《音乐鉴赏》课学习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我的收获却非常多,这门课程对我的影响也非常大,我对欣赏音乐的看法不再是那么简单了。通过上《音乐鉴赏》课激发了我对音乐的兴趣,使我更加注意去听、去想、去感受、去体验音乐,使我懂得了在欣赏音乐中去陶冶性情和品格。
我想,今后我会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学习音乐知识,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最后,我想说:音乐是一种美好的特殊的听觉艺术,不同的音乐形式就像是各式各样的色彩,只有你接触的越多、越广,才会给我们在生活中增添色彩,使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因而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这就是我学习了《音乐鉴赏》课后最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