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时间:2019-05-13 04:09: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第一篇: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淮阳县鲁台二中

徐勇

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如《草原》一文,老舍先生用新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以及草原上生活的人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草原蓝蓝的天、绿绿的草,蓝天上的朵朵白云,草地上白色的羊群,这些明丽的色彩深刻体会“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体会“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同时也认识了“那么……那么……”、“既……又……,既……又……”的句式。又如教学《桂林山水》,通过朗读描写桂林山水的句子,漓江静、清、绿的水,桂林奇、秀、险的山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认识到用这种句式表情达意的妙处。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二、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美丽的不兴安岭》、《火烧云》、《五彩池》、《观潮》、《草原》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如《火烧云》“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天空着了火。”“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通过朗读,学生脑海出现:晚霞斜照大地的瑰丽的画面。“火烧云的变化极多,红通通的、金灿灿的……”“又像这个……又像那个……”诱发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又如《观潮》,潮来了“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于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教师用绘形绘色的朗读,让学生感到这的确是“天下奇观”啊!文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在语文教材中,还有为数不多的诗歌。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感、音乐美。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是通过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地吟诵才能体现出来。通过朗读,品味诗句,让学生逐步学会欣赏诗歌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三、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想象、体会熊熊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的危急和痛苦。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我”对战友被火烧的极度痛苦焦急的心情。而此时此刻邱少云为了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也不动,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邱少云的意志是何等的坚强,他严守纪律和献身的精神让人钦佩。让学生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又如《小珊迪》,也是一篇情感浓郁的课文。在教学时,可指导学生在朗读上下工夫。如小珊迪“恳求”、“请求”、“哀求”、“乞求”,“我”买他的火柴的语言,再从事情的结局,深切了解小珊迪的悲惨命运和诚实的品格。学生对邱少云的崇高精神的赞美,对小珊迪的同情,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学生不断提高认识,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学生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判断事物。此时,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

在教学中,由于学生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差异,各年级的训练要求不大相同,其侧重点也不同。但从训练手段上来说,小学阶段不管哪个年级,都应当突出读的训练。其中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必不可少。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生从中受感染,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叶老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篇: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摘 要: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热爱读书,还能够深化对文字的理解,并且促进听说写能力的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以朗读为主,辅以适度的讲解,达到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

关键词:语文教学;朗读;重要性

朗读作为学习汉字最直接的方式,是人们必备的技能之一。朗读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朗读能够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的激情

对于刚入校的学生,认识的汉字本来就少,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仍以讲授为主,将知识点、重点、难点强行灌注给学生,不关注学生的反应,教学中常常读得少甚至是不读,这样填鸭式的教学导致学生只能应付考试题,学生也会越来越不敢朗读课文直至不热爱朗读课文,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那什么是朗读呢?在现代汉语中对朗读的解释是:“朗”指声音清晰响亮,“读”是依字去念,朗读即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把文字读出来。为了鼓励学生热爱朗读,在低段时我课上范读课文,课下面对主动到我这里读书的孩子们都打百分给予鼓励。渐渐地在课上,学生也由安静的听转变成后来的小声跟读,在?n下学生都喜欢拿书到我跟前读课文签字。甚至有一回在课下,我听到一个孩子坐在位置上骄傲地给同桌说他语文书上的百分比同桌多好几个呢!琅琅的书声开始萦绕在教室里、操场上,一股热爱读书的热浪正在洗涤着学生的心灵。

二、朗读能够深化对文字的理解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课程目标的要求,又是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手段。山东密云一所中学的高中语文成绩一直不理想,校长发现是高中语文教师在课上讲解得过细过多,于是建议高中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但是一些高中语文教师非常不认可校长的做法,为了改变教师的观念,在高中一年级的一次考试中,校长请了校外的一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和一位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也来做试卷,结果,小学生和初中生的成绩均高于此次考试高中一年级的平均分。究其原因,两位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都非常喜爱读书,阅读量都非常大。后来,高一年级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改变观念,给学生课上课下充分的朗读时间,一年之后,这个年级的语文成绩也相应提高了不少。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以朗读为主,辅以适度的讲解,会使学生对文字有更深刻的理解。那么充分朗读怎么与适度讲解结合呢?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班级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然后在朗读的过程中适度给予点拨,让学生随着朗读时声音高低、快慢以及语气轻重的变化展开想象,充分体悟课文中角色,慢慢感受到文章中好词佳句的精妙之处,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教学《白鹅》一课,在分析白鹅的叫声特点是什么时,学生都能从文中找到叫声特点是: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但是怎样能够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白鹅叫嚣时的立体形象呢?在请学生起来读这段时,我没有过多的点拨启发,只是对学生朗读评价到:“这只鹅一点不厉害。”学生又一次读起来,这次他根据我的评价对“音调严肃郑重”和“厉声喝斥”进行重读,我又评价说:“这只鹅还是一点不厉害。”学生再读这段时不仅重读“音调严肃”和“厉声呵斥”,而且读这段时语速加快了。学生通过充分朗读感受角色,一只凶恶的白鹅形象跃然学生的面前,这种感受是我讲解和分析不能立刻达到的。

三、朗读能够提高学生的读和写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从小在一片人文的土壤和环境中,受到书香的熏陶和滋润,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逐渐提升。虽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最终成为诗人或是作家,可是任何一项工作都会用到能读会写,都需要具备良好的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就如同一个故事里讲到:两个人一起去公园的荷花池边散步,望着满池塘碧绿的荷叶,一个可能会随口说出: “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另一个人可能只会羡慕不已。两个人看到的是同样的景色,对于热爱读书与不爱读书的人而言,言语竟然会有如此大的差别。所以说,深厚文化经典的积淀可以带来动听悦耳的音色,表达出规范纯正的语音,也会自然而然地改变日常生活品质,人们也会更乐于跟热爱朗读的人交往。会读自然愿意把所思所想付诸于笔端,我经常利用班里的自习课,进行课外读物的展示。学生从最初的站在讲台前不敢说话,到后来的侃侃而谈他们自己读过的故事,慢慢地学生在周记里记述自己读书经历的人多了,也更加详细有条理起来,在后来的全国个性化作文大赛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当然也有的学生读了一些书后却说不出写不出,朗读时不认真便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朗读不是一件能急功近利的事,俗话说得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每一个学生对于文字的驾驭和把握能力也不尽相同。所以,我们要做到的是静待花开,学生总会做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情自笔下书。

语文教学是由听说读写构成的,在教学中激励学生主动朗读,主动思考,以促进听说写能力的训练,做到四者有机结合。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会得到提高,中华文化之美、汉字之美,也会滋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编辑 赵飞飞

第三篇: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三分诗七分吟”,诗词是凝练的语言艺术,内容高度浓缩,内涵极其丰富,需要反复朗读,才能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进而领略诗境。

诵读是学习诗词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因此,可以将“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作为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一条常用教学线索,精讲多读,以读代品,领略诗境。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下觑的:

第一,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能进行自我熏陶

第二,朗读能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能力

第三,朗读是不断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重要途径

第四,朗读是背诵的基础,是语文积累的重要方式,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说写水平

成功的朗读教学一定是层次细腻、过程生动、形式活泼。还记得徐世荣先生说:“朗读教学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教学朗读,指导学生朗读;二是通过朗读,辅助语文教学。朗读能打开‘听、说、读、写’四项要求的大门,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一以贯之’的作用”。

这学期,我用九年级的诗歌单元进行了一些不成熟的尝试,以《我爱这土地》为例,来谈谈自己在朗读教学上的设想与设计。

《我爱这土地》朗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并背诵诗歌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中的意象及诗歌的主?}

【教学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体会诗歌中的意象及诗歌的主题。

难点:探究诗歌中意象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查找艾青的相关常识。

教师:多媒体课件、名家诵读音频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一起齐读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我爱这土地》,如果要强调课文所表达的情感,那么应该怎么读?如果我强调爱的对象,怎么读?如果我强调的是主语,应该怎么读?我们会发现同样一个题目,重音不一样,强调的内容是不一样的,这就是重音的魅力。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艾青的脚步,一起来感受他对祖国的爱。

(二)初读,整体感知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注意字音和重音

2、再读课文,注意节奏尝试读出情感

3、结合屏幕提示齐读课文。(幻灯片展示)

(三)品读,体会诗的意蕴

1、诗人深爱的是一片怎样的土地,找出文中描写土地的诗句?

为什么艾青用这些修饰语来形容土地,这首诗创作于什么时代?

2、结合写作背景,说说土地前面的修饰语“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有什么特殊含义?

3、除了土地这个意象外还出现了哪些意象,有什么象征意义?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合作探究

教师适时引导、点播

(预设(1)“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中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是哪个词,换成悲哀好吗?在这首诗中还有一个词与悲哀的情感类似,这个词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悲愤)

(2)是什么人激怒了?被谁激怒?这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不正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吗?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赞美)

(3)中华民族正遭受着苦难,但我们的民族正奋起反抗,你说这样的民族有希望吗,哪个词最能表达?说说这个词象征什么?诗人的情感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悲愤-赞美-对光明的向往))

4、男生读这几句并读出感情

5、诗人对土地如此深沉的爱,是借助什么形象来体现的?找出文中描写鸟的句子?诗中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6、女生齐读这几句

过渡:第一节中,诗人化为小鸟的形象歌唱这片被日寇欺凌的土地,歌唱土地上抗争的人民,歌唱中华人民对光明与未来的向往,可是诗人却是饱含泪水来歌唱,大家说说为什么?这句应该怎么读?(低沉)诗中说“常含泪水”这是怎样的泪水?(悲愤、激动、对未来充满希望)泪水背后充斥着什么样的感情――爱得深沉

(四)听读,聆听名家朗读

(五)演读,歌唱爱的赤诚

1、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练习朗读

2、小组合作展示朗读成果

(六)作业的设计:

假如你是一只鸟,联系我们的实际,你会唱些什么?仿照课文试着写一写。

【教学反思】

这堂课是以“朗读”为活动线索的一次教学尝试。

基于这样的设想,导入时直接采用读题目导入,一方面直入正题,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读题目的过程中体会重音在朗读时的重要性。接着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要求读准字音、节奏、重音并尝试读出感情,在朗读的过程中完成了学生对诗歌的初步感知。在初步的感知的基础上再来重点研读诗歌,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进而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即主题。通过品读这个环节,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为深刻,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听读名家朗读,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最后让学生个性演读,诠释自己对诗歌最真切的感受。整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

这次朗读教学的尝试,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同时也让我深刻的意识到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巨大作用,但仅仅有这样的一堂朗读教学课是不够的,应将朗读真真实实地落实到语文教学中,落实到每一堂语文课,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读”在语文课程中的巨大作用。

第四篇:浅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新疆奇台一中

桑伟

【内容摘要】高中语文教学走进了重分析轻感知的极端,所以我们要通过示范性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与作者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美;理解文章的深层意蕴,最终在感悟性朗读中发展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关键词】语文教学

朗读

表现 【正文】

如果把阅读分开来说,一般的科学的教科书应该偏重于阅,语言文字的教科书偏重在读。

——夏丐尊

中国人历来的传统是重感知轻分析,但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注重对文学“分析”的倚重:文学教学的内容少不了作者背景介绍,人物形象分析,情节结构分析,艺术特色分析。文学分析成为影响至今的一种课堂范式。我们又一度走进了重分析轻感知的极端。为什么这么说呢?现在高中大都在敢课,两年要上完三年的课程。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学生的活动相对较少,特别是文本的阅读,更别说朗读了。最近听课颇有收获,但也感受到了一些缺憾。一位教师上王勃的《滕王阁序》,教学过程流畅,为题设计明确,这堂课的重点在于赏析2、3段写景的句子。她也一遍一遍的引导学生从哪些角度来赏析“落霞与孤鹜起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学生分析的也不错,如此美的段落却只让学生齐读了一遍,实在缺少了些美感。由此我想呼吁各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能缺少的是朗读。

清末阅读家曾国藩在《谕纪泽》的家书中说“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不能得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朱自清亦在《朗读与诗》一文中指出:“语言不能离开声调,诗文是为了读而存在的”“只有朗读才能玩索每一词,每一语,每一句的意蕴,同时吟味他们的节奏”。洪镇涛先生也说,朗读是语文的第一教学法。下面就我在教学中体会到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好处,谈谈我的看法:

第一、朗读表现在小说中。小说篇幅较长,在课堂上通篇朗读已不再现实,所以我在授课时选一些精彩的片段让同学们分角色朗读,在朗读中分析人物形象能让学生更真切的感受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我在上《林黛玉进贾府》时,如果不是通过朗读学生们不能很好的理解林黛玉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的性格;也不能很好得理解王熙凤是一个精明能干,对上善于阿谀奉承,惯于玩弄权术的人,对下为人刁钻狡黠,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第二、朗读表现在戏剧中。我们知道,戏剧的语言与小说不同,它简洁生动,不仅能推动剧情的发展,还可以凸显人物形象,展示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戏剧语言中的潜台词的运用,还能帮助读者理解戏剧中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和主题思想。因此,培养学生鉴赏戏剧语言的能力也成了重点和难点。既然戏剧的语言如此重要,那么我在教授课文的时候,就非常注重对学生的诵读要求。例如我在教授《雷雨》这篇课文时,第一堂课,我就让几个学生站起来分角色朗读这篇课文。读完以后,我会播放这篇课文的配音,让学生仔细听,看配音中是怎样朗读剧中男女主人公的语言的,然后,再让同学诵读,通过对比,他们就会发现自己哪些地方读的不好,哪些地方没有读出主人公的心理。这样多读、多念,同学们眼前鲁侍萍和周朴园的形象渐渐地明晰起来,对这篇课文的兴趣也变得越来越浓厚。另外,我还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播放电影《雷雨》片段,这样学生对人物的理解就更形象了,对人物的语言也有了更好的把握。我们上完戏剧单元,还组织了一次戏剧表演大赛,通过亲身实践,同学们不仅对所学的课文感受更深了,还了解了许多课外的知识。

第三、朗读表现在诗词中。朗读是诗歌传播的很好的形式,更是诗歌学习的初步和主要途径。朗读是感知教材的重要方式,是获得文章内容的主要途径,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读,小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大者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例如,学生学习李清照的《醉花阴》,当我介绍李清照写作的该词的背景时,学生势必对词人后半生命运多舛寄以同情,带着这种感伤,再多读几遍“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学生会不自觉地沉浸在李清照营造的“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中,自主地染上了伤感的愁绪。这远比教师那无病呻吟的陈述更具效果。还有在赏析杜甫的《登高》时,学生初读时,对这首诗的基调把握就是“悲”通过分析“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黄河滚滚来”学生再次朗读时就不仅仅是“悲”了,而是能准确的表现出“悲壮”的情怀了。

高中语文教材中诗文辞赋的大量出现,如果仅仅是默记来背诵还是远远不够的。经验证明,我们记忆知识,朗读,吟咏的效果远比默记理解要好。多读多背,反复朗读,刺激大脑,加深记忆,读得多了,积累声音的语言材料,形成良好的语文素质,从而提高语文能力。如对《陈情表》的学习,如果我们只是理解,默记,不知这样一个艰涩的文章什么时候才能学会。如果我们用朗读的方法,就会迅速地把这篇古文背下来,其中的许多难点也会迎刃而解。

高中学生认为朗读费时费力,得不偿失。其实,他们不知道:只有读,才能领会文章的神韵,才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才能“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意若出吾之心。”如果不读我们就体会不出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展现不出戏剧角色的个性;品味不出诗歌和谐的韵律,鲜明的节奏,丰富的内涵。

总之,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学语言用词追求立体感,分寸感,句式讲究节奏美,整齐美,我们只有通过朗读才能表现出文学语言就是艺术语言。

第五篇: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三分文章七分读。这句话流传至今不难看出古人对读的重视。它不仅在读书的量上给出一定的指标还深层次地强调了读书方法的重要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此也提出十分明确的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新的语文教材重大改动之一在于强化诵读明确地增加了背诵的数量。由此可见朗读在整个语文活动中有着不容小觑的地位。那么朗读究竟有什么重要性呢

一、朗读促语感

语感能力的培养涉及对词义的理解、词语的选择、句子的规范和变化、语言色彩、语言风格等诸多方面但不论哪个方面都是学生在听过、读过之后在头脑中留下的印象感觉。从语文教学角度来说笔者认为语感教学就是使学生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朗读是语感培养的基本方法。

如教《在大海中永生》一课在范读课文时注意把握总的情调掌握好基本感情色彩以真挚、深沉、压抑的基调以轻而缓的语气将学生带入那无限哀思的情境中。如第一段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然后穿过云层飞向祖国的辽阔大海指导学生用低沉、悲伤的语调朗读让学生体会到环境描写侧面烘托了人民对邓小平爷爷的哀悼之情。这句话中的低低地缓缓地两个词读重音使学生在感情朗读中也和人们一样沉浸在对邓爷爷的崇敬、爱戴之中。这样引导学生在画线的地方作较长停顿及感情基调的适当处理表达情深、真切之感。

二、朗读强记忆

记忆是人脑的一种特殊功能是人类储存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学语文从一开始教师就要求他们大声朗读因为朗读能加深记忆巩固记忆能呼唤人们的感知和想象起到联想记忆的作用。只有通过大声朗读才能够背诵。朗朗读书声自古以来无论是学本国语文还是外国语文中国学生都大量采用朗读这个办法。日本心理学家高木重朗曾说过一般来说朗读比较好记。尤其是头脑不清醒的时候更应该清楚地读出声来这是因为朗读会给大脑以刺激思想容易集中到一点整个身心好像进入了临战状态。教材中有些文质优美的文章要求小学生背诵有几个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总也背不出放学后笔者就把他们留下来背。每次到这个时候他们当中有几个就站在办公室里大声地读没几分钟就背下来

而另外几个喜欢在心里读的学生却迟迟背不出来。

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语言表达方式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能力。

三、朗读利领悟

朱自清先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他指出要增进学生理解和写作的语文能力得从正确的诵读教学入手文章要由老师、学生反复读有时还得背诵。只有让学生反复朗读充分熟悉那些感性元素后才可能调动脑中已有的语言背景和经验进入对文章的深层的、整体的把握。因此教师必须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学生的朗读上。学生反复朗读才能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背景经验激发出思考的热情从而获得深刻的语言洞察力和透视力。

四、朗读助写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象地说明读书量的积累会产生质的飞跃。笔者以为要完成从读到写的过渡模仿不失为一条捷径。而要走出模仿走出自己的写作路子精读、朗读乃是不可或缺的前提。精读细赏过的文章烂熟于心会转化成人的语言背景一旦有相似的情景它就会渗透出来迁移到诱发物上去利用现成的形式表达新的内容。

如在教学《北大荒的秋天》一课时先是大量呈现北大荒的秋景图有一碧如洗的天空也有清澈见底的小河、丰收的原野等然后让学生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使学生对北大荒的秋景有一种特别深刻的感受。再让学生学习课文细细品味文中描写天空、小河、原野的句子他们就能体会到秋天带给作者的心灵震动。带着这样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就能对他们并不是很熟悉的散文语言有较好的理解和感悟。然后再出现声像资料秋天的公园秋天的山林秋天的田野秋天的校园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学过的语言细细描摹他们就不会感到困难。

朗读是培养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因为读是前提读是接受信息而写作是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如果没有信息处理信息就无从谈起。对背过的东西写文章时若能用到它便能召之即来呼之欲出。



下载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文最简单的理解就是语言和文字,所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就是教学生如何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最重要的一个途径。但是在我们现实的教学中,却偏......

    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摘要】朗读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好方法,是语文教学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基本训练方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其对学生的普通话、语感素质......

    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五篇]

    2014——2015学年度(下) 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文,何物也?语者,语言也,文,文字也。从某种层次上说台湾的“国文”似乎更符合语文这门课程本身的含义,因为这是我们中国国内......

    浅议朗读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议朗读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文山州富宁县花甲乡中心学校初中部 龙庆锋内容摘要: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朗读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汇编)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朗读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作者:郭元菊 来源:《校本教研》2012年第05期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朗读是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要重视......

    浅析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精选)

    浅析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桂英子 ﹙ 内蒙古 包头 014040﹚ 摘要: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是以理解文字作品的意义为目的的一种出声阅读形式,即把书面语言转变为出声的口头......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范文大全

    朗读在高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泗泊河小学 何学平高效的语文课堂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而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

    浅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会口小学张建民 摘要:朗读教学历来是语文学习的关键,离开了朗读,语文课就成了脱离实际的纸上谈兵,老师一味地讲字词句,学生机械地进行记忆,时间一长,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