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对六年级学生进行习作指导(小编推荐)
如何对六年级学生进行习作指导
三穗县
台烈镇中心小学
王兆春
六年级学生,马上就要毕业统考了,学生们想考出好成绩,好进入一个好的中学,老师也想让学生考好一点,好风光风光。然而,该写的写了,该记的记了,该背的背了,什么生字、词语、句型、句式,修辞手法,阅读练习都做了。可是,作文,好多老师都讲了又讲,练了又练,学生还是写不出几个字来。一到考试,作文要么写个三两句,要么空白。老师是伤透了脑筋,学生也无可奈何。那么,该如何对六年级学生进行习作指导,他们才不怕写作文,才会写作文,才乐意去写呢?对此,我根据几年教六年级语文的经验和在网上查找到的学习资料,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教给学生习作的方法
1、让学生学会审题
写好习作,审题是至关重要的。审题清楚了,习作的内容就能紧扣题目,习作内容就能与题目浑然一体;相反,如果审题不清,对习作的类型、内容、材料、范围等方面的要求没有想清楚,就匆忙下笔的话,习作就会离题,甚至文不对题.离了题的习作,即使写的内容丰富,文句优美,也不能算好文章。习作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告诉学生什么叫审题,怎样审题,然后就是训练,最好是专门训练,直到形成审题的能力为止。明确了什么叫审题,知道怎样审题,通过训练形成了审题能力,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够审“准”题。
2、.学会拟提纲
写好作文,拟好提纲也是关键,提纲拟好了,学生就能朝着明确的方向去写作了,写作时就不会离题、跑题。怎样指导小学生编写习作提纲呢? 首先得让学生了解提纲的内容
习作课上,知道一篇文章的题目后,先要确定好文章的中心,再想好选择哪些材料来表达中心,然后把选择的材料按一定顺序列出来。这就是作文的提纲。一篇作文的提纲大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①、作文题目 ②、文章中心 ③、材料安排。
再就是让学生区别作文提纲的类型
小学生的习作,大多以记叙文为主,写作提纲的类型,通常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按时间先后顺序。同学们都知道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季,一月中有上、中、下旬,一天中有早、中、晚时。写作时,时间在前的先写,时间在后的后写。第二种按地点转换顺序。这一种一般用于写场景、参观记、游记等,写作时一般是按地点的转换为序,先到那就先写那。
3、学会怎样开头、如何结尾和怎样写好中间部分
现在我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难忘的第一次》为例,谈谈怎样开头,如何结 尾和怎样写好中间部分的内容。
开头的几种方法:
⑴.直接回忆法。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如:
●我的生活中,有许多的“第一次”,但最难忘的是“第一次 ”。一想起“第一次 ”的事儿,我就觉得好笑。
⑵.交代起因法。就是开头直接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时间。如:
●妈妈正在烧晚饭时,接到爸爸的电话,让她立刻出去办一件事。临走时妈妈交待我,饭已经烧下去了,菜等她回来再烧,望着厨房里洗好的菜,一个念头闯进我的脑海,我何不把菜烧好,让爸爸妈妈回家吃现成的。要说炒菜,我可是一窍不通。平时,妈妈总是不让我做家务,再说我也认为烧饭炒菜之类的活儿没什么难的,今天正是我大显身手的好机会。
⑶.抒情回忆法。就是用抒情的方式来回忆往事。这种方法好处是开头十分新颖,有吸引力。如:
●童年是由纯真、幼稚的故事串成的美丽珠链那充满幼稚和欢乐的珠链中,一件件难忘的有趣的往事,就像一朵朵开放在我的心中,无比艳丽,无限诱人。想起来了,那是我第一次„„
●难忘的“第一次”,是多么诱人的字眼儿。一看到它,那一幕幕有趣的往事,像天上星星一眨一眨的,像街上的冰糖葫芦一串一串的,像小河里的浪花,一层一层的,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结尾的几种方法:
⑴.总结全文法。这种方法就是在文章的结尾进行总结,写出自己的启迪或收获。有画龙点睛 的妙用。如:
●有了第一次当“小老板”的经历,让我体会到了生活中的每一分钱来的都很不容易,更体会到了为了孩子、为了生活,父母付出了多少血汗。以后我要体谅父母,不乱花钱,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第一次当小老板》
●万事开头难啊!其实做事情只要有勇气、有决心,就一定能够成功。骑马难道不也是这个道理吗?想到这里,我鼓起勇气,一抖缰绳,像一名真正的骑士,向终点冲去。《第一次骑马》
⑵.照应开头法。就是文章的结尾,呼应开头,使文章首尾照应,结构严谨。如: ●这件事虽然过去好久了,但我一想起来还忍不住想笑。●学游泳这件事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大有学问的。
⑶.自然结尾法。就是在文章结尾时自然结束。这种有水到渠成的巧妙。如:
●没过几天,我的习作《名字里面的学问》在《铜陵报》上发表了。第一次投稿就被采用了,使我一连兴奋了好几天!
●有了这次难忘的“第一次”的经历,经过一段努力,我渐渐摸到了作文的门径,再上作文课,我也变得越来越喜欢作文了。中间部分
中间部分就是把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交代清楚,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按先后顺序划分成几步,再一步一步写下来。同时运用一些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一些修辞手法;使内容具体丰富。
4、知道怎样修改作文
学生写好后,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
首先得让他们明确作文内容,掌握批改要求:
(1)思想内容积极健康,(2)语言文字通顺流畅,(3)作文格式正确;(4)标点使用正确;(5)没有错别字;(6)书写干净、整洁、工整,篇幅适中。这样学生在自改时就有纲可依、有本可扣,不至于在批改是无所适从。
其二是分组批改、进行个别指导
平常安座位顺序把学生分成几个组,然后学习委员把作文本编好组发给学生,(本组不改本组)人手一本自己参照评分标准批改,若遇到问题,小组内部讨论解决,小组内部解决不了的可以请教老师,这时老师可以适当进行个别指导。最后给出合理分数,写上评语,写评语要格式正确,语句通顺,书写整洁,不能有错别字。
最后是展示优秀习作
作文批改完成后,把写得好的习作收起来由老师进行把关审阅,然后让作者上台朗读,并谈谈自己的写作成功经验和同学们一起交流。这样让学生学到了写作方法的同时,又提高了她们的写作兴趣。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即完成了写作又完成了批改。
二、多对学生进行鼓励
刚开始不管学生写得怎样,写得多少,都要对他们进行鼓励,表扬,习作的分数打高一点。不管学生的习作有多烂,都想办法给他修改成一篇好文章来,在班上念一念,说:“这是某某写的,老师做了一点点修改,不是一篇好文章吗?你看,他真棒!”这样,能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去年,我班有一个学生,叫吴才亮,父母都外出打工,跟奶奶一起住,奶奶管不了他,从三年级起就学会了上网,经常逃课去网吧。每次考试都只得二三十来分。去年六年级,我接管了他。我对学生很严格,不管是什么作业,必须得交。第一次习作,他交了,但是只有一百来字,写的是他第一次走夜路,才写了不到一半,不写了,交上来了。而且错别字特别多,标点符号乱 用。我当时打开本子一看,好气,哪有这么懒的学生,写得差还不写完。但看他的内容,还有点意思,说他去同学家玩,晚了,一个人回家,在路上看见一条草绳,以为是一条蛇,吓得汗水只流。于是,我帮他修改了,补充了。拿到班上一念,全班同学大笑过后,说他写得太好了。他也在那洋洋得意。这时,我对他说:“你看,你写得多好,可惜你的原作没写完。以后一定记得写完整。”在以后的写作中,多次对他进行提醒鼓励,在毕业考试时,语文成绩居然得了八十多分。
此外,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别让它空着,变着花样把学生的习作分期分批地展示出来,让全班同学去读、去看、去欣赏,让每个同学都有成就感。“嘿,我的习作在那呢。”写作时,就会认真去写,如果写不好,展出来,同学会笑话的。展示的同时,让学生进行评价,对写得好的同学进行一定的奖励,一个本子、一支笔,都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和写作的兴趣。学生喜欢了,就自然会主动的学,乐意去学,成绩也就会好起来。
第二篇:浅谈如何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
浅谈如何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如何做好作文教学方面的工作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接受的挑战,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呢?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近些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摸索,使我深深感受到作文教学中培养“乐之者”的重要性。为了让学写作文的学生能轻松拿起笔,写下生动优美的作文,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不鲁纳指出;“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看来,要改变学生苦不堪言的作文状况,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首先,针对学生的畏难情绪,培养自信心,相信自己一样可以写出成功的文章。叶圣陶说过:“把无形的语言写下来成为有形的的文字,只要是会写字的人,谁又不会呢?”学生好的作文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读,哪怕学生写得很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读,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作文兴趣。其次要注意发现学生每一次作文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其叫好。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进。第三是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把优秀的篇、段张贴在上面,供全班学生学习、品赏。
心理学认为:“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小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如开展课前读报活动,让学生到讲台宣读自己的优秀习作,或者宣读从作文选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段等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为了表现自己,在课外时间他们就会趣味盎然地寻找或写出自己满意的习作。又如开展作文竞赛活动,竞赛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由于竞赛中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长,因而多数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学习和工作一般比没有比赛的情况下好得多。
二、关注生活,积累素材。很多学生一看到作文,最头痛的就是不知道写什么内容。记得我是学生的时候,我的老师就告诉我,要想作文写得好,就要关注身边的一切,当时就特别注意身边的事和物了,到写作的时候,好像不管什么样的作文,自己都有内容可写。今天自己当老师了,也同样把这个方法告诉我的学生。其实生活中很多的素材都是我们写作的元素,多数孩子觉得没什么可写主要是没用心去关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同时我认为这样的积累,对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敏锐度也有很大的帮助,久而久之的积累,作文内容就丰富多彩了。生活是写作素材的源泉,只有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提取素材,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学生由于条件的限制,生活经验有较大的局限性,为了让学生间接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我指导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即每日讲一个故事,每日写一篇日记,每周读一篇好文章。书报杂志刊载了大量的信息,学生读书读报不仅能了解到外界的情况,还可以学到不少写作知识。
三、指导学生进行比较观察
观察事特要抓住特点,这是观察的一处重要品质。生活中有这种情况:孤立的看某种事物,往往不能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它,若拿同类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作比较,它们的异同点就会明显地显示出来,即突出特点。这种比较观察法,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指导学生写密桔果实时,我采用了以上方法。首先,是整体与部分的比较,引进录像资料,先播放远处山坡上整个桔园绿树红果的画面,让学生感受金秋时节桔园的色彩之美;再播放近处一棵棵桔树并定格指导观察,体会桔子之多。这一比较,学生明白自己观察的立足点不同,获得的信息就不同的。接着通过画面,指导学生观察树上单个和成团的桔子,躲在林中和显露枝头的桔子。边观察边想,两两之间进行比较,把握它们各自不同的姿态,抓住其不同的特点,产生联想和想象。然后指导学生比较观察未熟的、半熟的、熟透了的桔子,把握其颜色特点。学生兴趣极浓,思维非常活跃,表达准确、生动。最后利用实物将密桔和普通桔比较,学生通过“摸”、“剥”、“闻”、“数”、“看”、“捏”、“尝”的过程,调动视觉、嗅觉、味觉多种感官,准确深刻地把握了密桔的内部特征。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剥开密桔那发泡的皮,一股特殊的桔香扑鼻而来,使人精神为之一振,顿觉神清气爽”。“十来片桔瓣紧紧围在一起,真如亲密无间的好兄弟。桔瓣月牙状,捏一捏,胀鼓鼓的,似乎要破裂了。吃时咽得稍慢了点儿,汁水就会溢出来挂嘴角,味道酸甜可口,真是棒极了。”
四、注重情境教学
一堂作文指导课,情境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情境氛围,就如鲜花招引蜜蜂那样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使他们在美好的情境中能展开思路,从头脑中提取已经储存的信息作为题材,写出自己的起初经历和真实感受。我认为,让学生进入情境,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听一听,想一想,学生就能较准确地抓住事物的特征,从中发现美,感知美,唤起表达的欲望,从而激发起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在作文教学中,我采用音乐小品、话剧、编故事、猜谜语等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将所要表达的主题告诉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视野和认识能力组织材料,组织故事在脑子里,然后把各类故事由学生组成小组改成话剧表演出来,学生很有兴趣。他们经过讨论,都能根据剧情,塑造自己的角色,因为表演是生动的,又是直观的,再由学生把故事用文字叙述出来,就容易做到有内容,有个性,有文采。通过情境教学,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使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作文练习之中。
五、积极的做好批改工作
学生和老师花费那么大心思完成的作文需要同学和老师的认真对待,特别教师的批改直接关系到学生再次写作的积极性。老师应该从眉批、段批、总评三个大的方面对学生的作品做出评价,指出学生作文中的优缺点,方便老师和学生一起共同改正进步。事实证明认真负责的作文讲评是学生作文水平进步最快的环节,而没有讲评这一环节,就意味着你之前所做所有努力都白费了。作业讲评时,可以选取写的很好的作文做为范文,师生一起分析为什么写得好。再找出写的差的同学共同的主要问题一起探讨,切记单个打击同学,容易使他们丧失学习的积极性。每一次的作文练习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训练和提高的过程。观察和写,让学生得到作文本的训练,而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则是在教师的一次又一次的批改和讲评中不断提高的。这一阶段,是师生共同总结本次作文的经验教训,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阶段。另外,值得我们注意的还有一点,那就是学生的期待心理。凡是认真写作文本的同学都希望能尽快知道老师对其作文本的评价。如果时间拖久了,这种期待心理就会逐渐淡薄以至小时,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作为老师,就应该即使批改,利用学生的期待心理,趁热打铁,使批改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从而促进学生作文本水平的提高。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抓好学生的习作,是当前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教学中,语文教师有义务想尽办法使学生不认为写作文是一件苦事、难事,要培养学生作文兴趣,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乐”写,不断提高习作水平。
作 者:高 喜 林 邮编编码:530413 工作单位:广西宾阳县洋桥镇中心学校联系地址:广西宾阳县洋桥镇中心学校
第三篇:如何指导四年级学生进行习作
如何指导四年级学生进行习作
新村小学:王永政
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语文教师要从“看”、“说”、“想”、“读”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指导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的习作定会下笔成文,语出惊人。
一、要教学生学会观察
如今的小学生生活丰富多彩,习作素材就在身边,无处不在。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往往对这些鲜活的素材熟视无睹,所以出现小学生习作最大问题——没内容可写。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只有一个——教会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比如,小学的语文课本中经常有让学生写小动物、自然景物、场景等的习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去观察:如观察的时间、方位、顺序以及抓住事物的特点等。只有先教会学生学会观察,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才能使学生“独具慧眼”积累习作素材。此外,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观察生活时,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细心体会,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这样,习作素材自然如泉涌。
二、要注重学生“说”的训练
小学生的习作归根到底就是用自己的笔写自己想说的话。那么,连话都说不完整,意思都表达不清楚的小学生,很难想象他的习作会有质量。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说”的训练,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如“看图说话”、“说一说”、“口语交际”等多种形式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还有,除语文教材中的方式外,教师要积极创设各种方式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比如:可以采取故事会、班队会、活动课等形式。学生会“说”了,习作自然会写了,学生的习作能力也就提高了。
三、要教学生会“想”
这里所说的“想”,即包括想象,又包括回想。小学生正是异想天开的年龄,教师要善于创造机会,张开学生想象的翅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发掘学生的智慧和灵感。
习作不可能每一次都是先观察再习作,多数是看到习作要求,再回想起合适的素材,加上自己的再加工、再创造而成的。这种素材的时间有长有短,在学生的记忆中各不一样。教师要教会学生“想”,选择合适的素材,加上适合的想像。教师可以教学生利用“身临其境”的方法,如“这件事的主人公假如是你,你会怎么想,怎么做”,还可以利用故事会等形式,展开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想像一些寓言故事、神话故事、童话故事等等,这样既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四、要指导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同时它也是习作的基础。有了丰富的阅读量,学生的习作自然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好的图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除了利用课余时间读书外,也可利用语文课堂指导学生阅读。一篇好的文章,教学过程结束了,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创造,再拓展,可以利用一些访写、改写、体会等形式进行再加工。教学生有了质和量的阅读,无论从习作的内容、形式上都会获益匪浅。
第四篇:如何对三年级学生进行作文指导
如何对三年级学生进行作文指导
首先我要求他们把作文写具体。这是起步作文的重中之重。三年级是中段学生,应该开始成篇成文,但是在一、二年级时,我们只要求写几句话或一段话,一般都是看图写话,只要能够抓住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就行,但是,三年级就不行,每次考试时作文版面很多,分数比例很大,如果还只要求写这四要素恐怕不行。那么如何过渡到成篇成文呢?所以我先要求他们写具体,并通过三种线进行类比:⑴一种是线段;⑵一种是稍长一点的线段;⑶一种是与上一条一样长的波浪线。问:哪条长?学生都说⑶长,为什么?拉直就长了。那么怎样才能把文章写成这样呢?我告诉他们,这就要设置矛盾,比如:从吕公岙到临海,⑴你可以直接经过邵家渡到临海,⑵也可以经过大田到临海,⑶或者绕到天边再到临海,总之都会到达。但是⑴就无话可说,而⑶在绕的过程中就长了,而且在路上的时间越长,就越有可能出事,这就是矛盾,这样的文章会“波澜起伏,很有味道”!
其次,教给方法。谁都知道:作文应该做到“凤头、猪身、豹尾”,顾名思义:文章的开头像凤凰一样漂亮,才能吸引人,而重点部分要具体,像猪那么胖,有内容,而结尾部分要简洁有力。那么,如何做到这一切呢?所以我就从开头、结尾方法有几种再分门别类,以及如何谋篇布局等等,其间还夹杂着:观察,推理,想象等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的训练,而且教给一些表达方法,如“欲扬先抑、点面结合、反面烘托”等等。并且每一篇都做到面批,如果出现问题,就当面交流,学生再及时修改,因此,学生的写作能力大幅度提高。
第三,学生每次作文以后,我都给他们一些激励性的评价。《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需要保持兴趣和意志力,渴望得到他人的关爱和激励,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和成功的信心。所以我的评价就围绕着“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个主目标展开,“加油”,“能让书本的语言为我所用,真了不起!”“看到你的文章真是一种享受,把秋天的快乐与大家分享!”“我为你骄傲!”……这些激励性的语言,就像面对面的交流,也可以说是心灵的碰撞,在学生的心里,激起一阵阵涟漪,所以学生的作文也就越来越好,因此好词佳句不断!
总之,我认为起点作文应该过渡自然,不能强加给学生太多的压力,这样学生就会写好的!
一面山小学:尹德英
第五篇:浅谈如何指导六年级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浅谈如何指导六年级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第三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新型课程。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确实向老师提出了挑战。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从学生提出问题、到确定主题、到提炼小主题,分组,再到制定研究计划,商讨活动方案,接着进入活动过程,最后到课题交流展示、评价,都有始有终,进行了全新的尝试。在此我谈谈自己在指导六年级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一、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实践活动课题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如何真正发挥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综合活动课题的选择尤为重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选取能让学生感兴趣的、“心动”的主题,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范围越小越好。那么,我们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如果学生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越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经验、贴近学生的兴趣、学生就能够较好地操作,就更有有积极性。例如我结合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即将毕业离开自己的母校),为此我专门指导我任教的六年(2)班的学生围绕“聚焦母校”这个课题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后分组确定小主题。《聚焦母校》这个课题有点大,学生在实施过程中有点困难,小组讨论后,确定他们感兴趣的主题,分别有《寻找母校的历史》《难忘的小学生活——成长的足迹》《依依惜别——师恩难忘》等课题。学生确定主题后,制定小组活动计划,收集与母校有关的信息,采访从母校毕业的父母、校友并记下他们对母校的感言,并动手制作母校荣誉榜,既有照片又有文字说明;罗列出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任教过过自己的老师;写下自己在母校的美好时光,比较感性而且具体。学生表现出来的兴趣更大,积极性更高,而且在活动过程中有的学生对母校儒林的历史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二、重视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不是学生活动的旁观者,而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和领导者,而且还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实践的过程。教师的指导任务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课题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教给学生各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例如在指导学生开展《环境与我们》这个活动时,结合现在多个国家频频发生地震的自然灾害,有个小组提出研究地震降临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这个小组的同学在网上查询地震的相关资料时,先要教给她们如何在网上“搜索”的方法,而学生面对着纷繁复杂的有关地震的各种资料和信息又无从入手,于是又要指导他们如何从引发地震的原因、地震前的征兆、避震的方法、避震的技巧等几个方面将资料分类保存。到学校的图书馆又要教给他们进行资料查阅的方法,并要指导他们对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类整理。此外,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下一阶段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
可见,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导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要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恰到好处地给予指导和帮助,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正确方法的指导下有效地进行探究活动。
三、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实践,注重体验。他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在“动手做”、“考验”、“试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六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安排了《我与广告》这个主题,学生对广告很感兴趣,广告和我们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都见广告。如果能留心观察,就能收集、整理到许多广告。广告语言独具特色,对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有着极强的召唤性。所以培养学生模仿,创作一些广告,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我设计了一个《生活与广告》为主题的一个综合活动。活动设计如下:
1、活动准备阶段。以博采众长为目的,我与学生们融入到生活中去,让他们涉及到各种场所收集第一手资料。
2、初识广告阶段。让学生们通过口头交流、汇报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进行资源共享。同时使学生初知广告的
形式,传播方式等。
3、再识广告阶段。通过教师和学生的汇报、总结,使学生更全面的认识广告。如广告的作用、广告常用的媒体、广告的类别、设计广告的注意事项等。
4、创作广告阶段。在全面了解广告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自己有意义的事物或单独或小组创作广告。
5、活动延伸阶段。通过“广告设计大赛”评出最佳广告设计师,进一步提高学生做研究的兴趣,真正让他们在实践研究中有所收获。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是单纯从书本学习知识,而是让学生通过自身亲身体验了解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的综合课程,是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性课程。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寻找学生可亲可感的活动内容和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我们要努力让每一位学生亲历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究的品质;我们要像导师那样给学生的实践活动以适时适当的指导,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也只有这样,学生的探究能力才能在有内容、有形式、有指导、有实践、有体验、有收获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