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杠杆的科学
《杠杆的科学》教学设计
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市花山镇中心学校
李庭梅
教材分析: 《杠杆的科学》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中的第二 课时,本课分为两部分:
1、杠杆的认识,2、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杠杆省力与不省力的规律。其中第二个活动是重点,活动选择了杠杆尺作为研究材料,采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经历杠杆尺的调试活动,通过观察、记录,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来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材料引起活动,活动引起思维。调试杠杆尺平衡,对于学生来说是不难的,希望学生在调试杠杆尺平衡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发现一些现象,并对此作出分析、归纳,在知识、思维、能力及科学态度等方面都有收获。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学生使用过杠杆类工具,例如螺丝刀、筷子、剪子等等,孩子们生活在农村,也见过村民用铁棍撬石头的情景,但对杠杆这种简单机械缺乏较为系统的科学认识,对杠杆的作用更是模糊不清。
设计意图:《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理念。因此,小学科学课堂应以探究为基础,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引导他们理解、认识、探索、发现,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
2.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通过对杠杆尺的探究,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教学难点:
深刻理解省力和费力杠杆的科学原理,知道其在生活中的合理应用。教学准备:
给每组学生准备:杠杆尺、钩码1盒、记录单。教师准备: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新课,初步认识杠杆
1、教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投影出示要求:请利用你们位置上的橡皮、塑料尺将文具盒撬起来,想一想:在这个活动中,有哪几个点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
2、学生游戏
3、你能说说3个重要位置分别是哪里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阻力点、支点、用力点
生1:手指用力的地方是非常重要的,师:是的,这个点非常关键,我们可以叫它用力点
生2:这块橡皮也很重要,师:橡皮起了什么作用?引出支点概念。
师:还有哪个位置很重要呢?(如学生不能答出,教师可直接给出:其实被文具盒这个重物压住的位置也很重要,我们可以叫它阻力点)
课件展示3个点的位置
4、其实,刚才我们组装的工具,在科学上有个名称叫做杠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杠杆的科学》
5、你觉得刚才我们组装的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能省力呢?怎么样的杠杆才能省力呢?我们可以借助杠杆尺进行研究。
二、研究杠杆的秘密
1、出示杠杆尺,说说它有什么特点。(围绕支点转动,静止时是平衡的,两边有小格距离相等)
2、现在老师在杠杆尺左边挂上重物,这个位置就是„„(阻力点)。如果要使杠杆尺平衡,我们要在哪边用力?(教师用手在右边按下),这个点就是„„(用力点)。但是我用了多少力呢?看不出来,同样我们也可以用钩码来表示,猜一猜我要在右边挂几个钩码,杠杆尺才平衡。(由学生猜一猜,说说理由,然后教师按学生说的挂钩码)
3、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试一试呢?我们来个规定:杠杆尺左边挂钩码的位置是阻力点,右边挂钩码的位置是用力点。等会研究的时候你们喜欢把钩码挂在哪个位置都可以,想挂几个钩码也随便你,但是挂好后一定要让杠杆尺平衡。
4、提出几点实验要求:
(1)、左右两边的钩码数一样多的,太简单了,每组只能出现一次。
(2)、杠杆尺左右两边都只能挂一串钩码,不能在一边挂好几串。
(3)、杠杆尺平衡了才算完成一种挂法,每位同学都要记录下来。(记录表1)
5、指导记录方法:怎么记录呢?比如说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这样记录。(投影出示记录方法:左边第二格上挂两个钩码,右边第四格上挂一个钩码)
记录好后还要想一想:这个杠杆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在表中填好,你认为这个杠杆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为什么?
等会实验时如果听见音乐声响起,就请整理好实验材料,静静地独立思考一分钟,然后完成讨论题
6、各组学生展开研究,教师巡回指导。听见音乐后,各小组整理好实验材料后,独立思考一分钟后,完成讨论题(记录表2)
7、请汇报员上台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汇报要求说出各个实验的挂法,说到省力或费力时最好能举例说明)„„如学生说到用力点上钩码数更少的是省力的,教师不能否定,可以说:是的,我们就是根据这点来判断它是省力的,老师请你再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用力点上这么少的钩码却能撬起阻力点上那么多的钩码?„„再请第二位同学回答。
如别的同学没有不同意见,课件出示3种情况: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费力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全班齐读,教师将3句话贴在黑板上)
8、汇报第二个讨论题:你还有其他什么发现?(由好几个学生说说,可以先让描述不完整的,或不正确的先说,然后由其他同学补充)
9、请看我们前面做过的游戏,你能想办法移动橡皮,使这个杠杆更省力吗?(学生说了移动方法后,教师课件演示,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移就会更省力)
三、联系实际,加深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1、我们再来看看生活中的杠杆,投影出示老虎钳和火钳,他们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2、既然火钳是费力的杠杆,人们为什么还要用它呢?(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好,能利用杠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
四、课堂小结
1、现在老师请你们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2、布置学生课后找一找生活中的各类杠杆。板书设计 杠杆的科学
三个重要点:阻力点、支点、用力点
杠杆类型:省力、费力、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做到科学与生活紧密结合。“从生活走向科学,让科学回归生活”,生活是科学教学取之不竭的资源库,也是一本学生具有亲身经历的活生生的教科书。在认识了杠杆的三要素之后,让学生认识生活用具中的变形杠杆,出示部分生活工具让学生辨别是否属于杠杆,再到生活中找杠杆;在认识了杠杆的省力与费力的原理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这些活动充分利用了生活中的资源,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
二是重视在实验中学科学。杠杆现象对六年级学生来说是屡见不鲜的,但孩子很少对其中进行过理性分析。有些孩子可能在生活对杠杆有所理解,但是孩子的这种理解并不清晰,他们所建立的更多的是感性的经验而不是科学知识。本教学设计让学生通过杠杆尺开展实验研究,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杠杆是省力还是不省力与它的三个点之间的距离有关,并在探究中认识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发展学生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能力。
第二篇:《杠杆的科学》教案
《杠杆的科学》教案
元坝区陈江乡小学 范永枢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工具和机械单元第2课《杠杆的科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杠杆有三个重要位置: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2、杠杆有省力、费力和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三种。过程与方法:
1、利用杠杆尺的模型做实验,研究杠杆的省力、费力和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情况。
2、学会正确收集实验数据,通过实验数据和结果的分析和归类,得出科学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科学实验中数据的胜利和分析的重要性。
2、养成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科学学习习惯。本课知识点
1、杠杆有三个重要位置: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2、杠杆的秘密:
①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
②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费力;
③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能正确判断常用杠杆类工具的三个重要位置。2.会通过动手实验,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验证杠杆的省力规律。
难点:通过科学实验,得到科学的实验数据,进而验证杠杆的省力规律。
教学准备
杠杆尺、钩码、学生的杠杆尺模型、剪刀、铁皮罐、开瓶器、擀面杖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创设情景: 活动1:趣味比赛
让全班力气较大的男生和一力气较小的女生进行比较谁可以在最段的时间内打开铁皮罐。其中,男生只能徒手进行而女生则可以借助工具(如尺、小木棒等)从学生的比赛结果来引出课题——杠杆。
活动2:神力搬大石
学生以笔代替杠杆,以字典代替重石,动手操作以最快最省力的方式搬动大石,其间不同的学生会用不同的方法,教师让几个学生介绍各自方法后从他们汇报中总结概括,笔在这个活动中的角色:
1、有力作用在它上面;2;能绕固定点转动;
3、是一根硬棒。由此自然引出了杠杆的定义。
二、读书提问、示范练习:
1、学生速读教材,提问解决杠杆的支点、用力点、阻力点等概念。
2、教师示范画杠杆结构示意图。
3、教师展示压水井的压杆、跷跷板等实物图片,引导学生分别找出三个点的位置。
5、展示我国古代使用杠杆的图片。是为了对学生进行爱科学的教育,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科学智慧。同时也体现了“从科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本环节中对于学生自己看书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边讲边练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而且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它有利于知识的落实。让学生找不同杠杆的支点,一是为了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杠杆;二是为了突破难点。
三、实验探究、分析归纳:
1、学生猜想、教师记录:杠杆的秘密,即: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在什么情况下不省力也不费力?
2、设计实验,交流方案:
3、实验探究,采集数据:
4、数据处理,分析归纳: 在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时,教师不进行提示,而由学生自主设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然后再全班交流,在交流中解决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板书设计
2杠杆的科学
一、杠杆的三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二、杠杆的秘密
①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省力;
②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费力;
③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第三篇:杠杆的科学说课稿
《杠杆的科学》说课稿
一、说教学理念
现代化教育注重全面素质教育,科学课要培废弃传统教育,用系统性、创造性、开放性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坚持让学生全面发展、整体育人的教育方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探究、理解和运用科学知识、创造性的感受、鉴赏科学知识。
二、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杠杆的科学》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第2课。在前一课,学生在实践中已经初步认识了简单机械,并初步形成区分工具是否省力的概念。本课专门引导学生认识杠杆,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杠杆省力与费力的规律。本课计划用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认识杠杆、研究杠杆的秘密。第二课时:杠杆类工具的比较、小杆秤的研究。今天我要向老师们介绍的是第一课时内容即认识杠杆、研究杠杆的秘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杠杆这种简单的机械,了解研究杠杆原理的5个专业名词:动力点、支点、阻力点,动力臂和阻力臂,能够收集生活中应用杠杆的事例,能用科学原理发现杠杆是否省力。
2、能力目标:在科学实验活动过程中逐步养成探究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在实验中使学生们喜爱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感受乐趣并锻炼独立思考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初步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与它的三个点之间的距离(动、阻力臂)有关。
教学难点:能根据三个点之间的距离(动、阻力臂)判断杠杆是否省力。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具准备:羊角锤、钳子、剪刀、镊子、带钉子的木块、杠杆尺、钩码、实验报告单
二、说教学方法
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实验法,引导学生利用探究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提出问题——大胆猜测——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从而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过程
本着以科学课标的精神指导科学教学的原则,遵循课标中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我对教材内容做了适当处理,将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五部分:
(一)、初步认识杠杆。
通过教师引导语:说到杠杆,大家都能想到什么?然后利用常见工具做演示:羊角锤起木块上的钉子、剪刀剪纸、钳子夹东西等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工具引入杠杆,把它与今天的课堂对接起来,这样学生既容易理解,又容易进入学习状态。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杠杆。
(二)、认识杠杆中的名词
出示课件、拿工人撬动大石头举例,工人用力的点叫做动力点;小石头和杠杆接触的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支点;承受重物的点叫做阻力点。讲到这里要让学生的思绪缓和一下,较容易吸收。然后单独把杠杆的原理图提出来,先提出“科学上讲: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叫做力臂”然后提出“那么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叫做什么”,绝大多数同学一下就能说出“动力臂”和“阻力臂”。都学完了以后再复习一遍这5个名词,加深记忆,使学生们更好的利用这5个名词来深入研究杠杆的原理。
(三)、通过实验了解杠杆原理
实验一:首先假设杠杆尺左边为动力,右边为阻力。在左边第三格放置2个钩码,分别在右边的第1、2、3、4、5格放2个钩码,仔细观察杠杆尺处在什么状态,并画图记录下来。
这部分内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在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时,我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自主探究成的方式学科学。在学生分组实验之前,老师先让学生想一想实验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最后补充总结。这就是实验的一些注意事项。让学生明白实验的注意事项及要求,才能更快更好更安全的做好实验。
做完实验一后,通过教师引导语:观察实验报告,刚才那5中摆法中,哪种情况是省力杠杆?哪种情况是费力杠杆?哪种情况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好,那么同样都是2个钩码,但是他们放置的位置不同,那这一段的长度是什么?这一段的长度又是什么?他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又和刚才所总结杠杆类型有什么关系呢?组内讨论2分钟
通过讨论,总结使学生发现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影响着杠杆是否省力,得出我们的实验结论:
当动力臂>阻力臂时为省力杠杆。
当动力臂<阻力臂时为费力杠杆。
当动力臂=阻力臂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实验二:实验一中3位置的时候时平衡状态,你能摆出其他方法使杠杆平衡吗?杠杆尺左右的钩码数和格数必须一样吗?
在这个实验中,学生通过各种摆法发现在某种特殊情况下,格数不同,钩码数不同也可以使杠杆平衡。这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杠杆的平衡。
列举2位同学的例子(一个省力一个费力)和实验一中3位置时的例子,强调通过“先找支点、动力点、阻力点,然后根据三点之间的距离得出动力臂、阻力臂,最后通过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判断是否省力的方法验证刚才我们得出的实验结论。
(四)、回归生活
教师引导语:科学来源于生活,科学应用于生活。我们已经发现了杠杆的科学原理,那么我们能把理论结合到实际吗?那我们来试一试
出示课件,练习。下面的工具是不是杠杆呢?省力还是费力?
让学生通过刚刚学到的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判断是否省力的方法上前用实物为大家讲解,讲解不错的大家鼓掌以示鼓励。讲解不好的大家帮他更正。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总结本堂课学到的科学知识并布置作业:
观察自行车上利用杠杆原理的部件有哪些?记在科学记录本上。
四、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通过板书,使学生能够准确、全面地掌握本课中教师所讲的精髓。
第四篇: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
篇一: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了解杠杆的三个点;一是杠杆的分类:省力,费力,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在生活中,学生其实对杠杆这种工具并不陌生,只是不清楚或没思考过它的工作原理.因此,我在教学时,认识杠杆采用了讲述的方法,学生也很快明白了它的三个点:支点,动力点,阻力点.研究杠杆的秘密时,采用杠杆尺作为研究工具,让学生大胆猜测,实验,不拘泥某个特定的结论.在实验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有效地利用和发展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实验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和正确的结论.但在数据的整理分析中,由于时间的限制,结论显得有些仓促.这应当是我们新手普遍存在的问题,精确把握课堂时间,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在课堂教学中组织活动收放自如.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我多加注意.篇二:六上第一单元第2课《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 《杠杆的科学》一课主要有两个内容,分别是“认识杠杆”和“研究杠杆的秘密”。这节课上下来,给我的感觉是不顺畅,很纠结!问题出在哪呢?作为教师,我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制作课件,安排探究活动,已经做得够到位了。反复斟酌,我觉得应该是这一课的教材存在问题,那就让我来给教材挑挑刺吧。
第一根刺:从撬棍引到杠杆,太急!
本课开头如下: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了。人们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右边是一幅卡通插图,画的就是一个人在用撬棍撬木箱的情景)然后马上就引出来: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作杠杆,并马上介绍杠杆的三个重要位置。
对学生来说,“撬棍”是个新概念,它有什么特点,它的工具原理是什么,在学生对这些知识还没有明晰的前提下,就轻率引出杠杆,还说“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作杠杆”,学生能知道哪些是像撬棍这样的机械呢?
我觉得,这个内容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教学点,标题为“撬棍的秘密”。让学生看图或者实践,充分讨论撬棍的工作原理,知道它能省力以及省力的原因,再类推出螺丝刀撬东西、开瓶器开啤酒盖,都是和撬棍相似,它们共同点就是有个支点,另外还有用力点和阻力点。这个时候,再提出“杠杆”的标准,就比较恰当了。
撬棍和类似撬棍的机械是由一根杆组成,那剪刀、钳子、筷子这些工具和撬棍形状明显不同,那它们是杠杆吗?学生肯定有争议,那就让他们继续深入讨论吧!当他们在这些工具上也找到了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我们就可以总结:这些工具也是杠杆。
第二根刺:概念名词不合理,烦琐!
中学科学老师抱怨,小学科学常常把错误的概念教给学生。这个问题出在哪?除了是因为许多科学老师的专业知识素养不高之后,还有就是教材编写中的问题,在教材中有些编者生造的概念名词,和通用的科学术语不一致。
比如本课中的“用力点”,在初中科学上描述为“动力点”,虽然意思差不多,但是名称不统一肯定会制造麻烦。还有在分析杠杆的时候,有一种情况是不省力也不费力,因为字多,学生常略写成不省力,导致表达不准确,我就纳闷了,为什么这里不用初中的“等臂杠杆”来描述呢?
第三根刺:问题描述不严谨,有歧义!
书本第4面有这样的一个问题:“下面的工具是不是杠杆呢?说说我们的理由”。下面出示了6幅图,分别是:羊角锤拔钉、老虎钳、剪刀、天平、螺丝刀、擀面棍擀面。
粗粗看,好象没问题。仔细分析,有4幅图仅仅出示工具的名称,容易产生歧义。比如螺丝刀,如果用来拧螺丝,那它就是轮轴而不是杠杆,可如果是用来撬盖子呢,那就要归类到杠杆了。再比如老虎钳,用来剪铁丝是杠杆,用来钉铁钉也是杠杆,用来夹拧螺帽就是轮轴。
延伸到我们的作业本和考卷,有些出题人小气的连图都不给,就提供一个工具名称让判断是不是杠杆,真的是很过分。
第四根刺:探究活动难掌控,耗时!
书第5面提出“用撬棍撬起重物一定能省力吗”,这个问题我觉得有些好笑,难道用撬棍还会故意采用费力的方式吗?然后提出用“杠杆尺”来研究杠杆作用,又说把“杠杆尺”当“撬棍”,我是真的被搞糊涂了,到底是研究杠杆呢,还是研究撬棍?
算了,还是按小标题“研究杠杆的秘密”来理解吧。问题是我们的实验材料不够精确,比如两边都挂一个钩码,左边挂在第三格右边挂在第四格,居然也差不多平衡。还有的学生在杠杆尺的一侧选了两个地方挂钩码。看来这个探究实验设计还需改进或更换。篇三:杠杆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课堂上我利用典型、生动且为学生熟悉的事实和生活体验引导学生进入猜想,要求他们不要盲目猜想,而应根据现有的知识或体会,进行有科学依据的猜想,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并自然地进入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巡视及时纠正学生操作上的错误,避免错误的数据误导学生,使每一组都能顺利完成实验。课上能及时对学生作出客观、科学、合理的评价,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探究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这一节课的关键是对数据的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但实验结论隐藏在数据中不易被发现,因而在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数据展示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寻找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地得出结论。通过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产生各种的猜想和结论,激发更多的学生发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个实验中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数据分析——归纳整理等。每个环节教师只作适当的引导,而大部分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发现、实践、归纳。通过该节的学习,学生不但学会了知识,还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领会了科学研究的方法,激发了主动探究的意识,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的精神。实验基本达到自己的预想效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学生使用的器材都是实验室提供的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以至各小组的实验数据十分类似。若实验中杠杆由学生自己制作,用身边的一些小物品作为阻力,实验的数据不会类同就更有说服力,实验的效果可能会更好,所以这一个探究实验还有待完善。另外,一下几点在教学中应该注意: 1.杠杆这节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根据杠杆的五要素把生活中的杠杆模型和理想的理论模型结合起来,比如剪刀、夹菜的筷子、指甲剪等。2.这节还有一个重点也是难点:画支点和力臂,这里既牵扯到数学点到直线距离,有涉及到物理的力的作用点和力的示意图,学生感到非常困难。3.画力臂并比较力臂大小是下面杠杆分类的基础,一定要多练并让学生过关。篇四:《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 本课从认识简单机械中的撬棍引出杠杆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杠杆的三个点:支点、用力点、阻力点。接着,引导学生区分杠杆类工具和非杠杆类工具。最后,用杠杆尺做实验,从而进一步探究杠杆什么时候省力,什么时候费力,什么时候不省力也不费力。教学时,我就是按照这样的步骤来的。结果,每个环节进行都很顺利,特别是一班的学生做杠杆尺的实验时非常有序,对操作步骤也是一点就明。课堂提问中,也是一班的学生对杠杆和非杠杆的认识最准确。而二班的学生,四个组中有两个组的学生操作中出现违规行为,有三个组在往杠杆尺上挂钩码时,竟然在支点两边挂了几处,相当于找出了很多个阻力点和用力点,没能准确理解杠杆的定义。而且,在距支点的距离把握上,不能发散思维,导致每次杠杆平衡时支点两边的距离和钩码的个数都是一样的,都成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给接下来的探究规律带来难度。分析一下原因,与学生的素质有关,也与班级的教学环境有关。科学就应该让每一个学生大胆推测大胆动手,可是有些学生却习惯于啃书本,读死书,这样就不利于科学的学习了。另外,二班上课的时候竟然还有一个学生在人家做实验的时候玩悠悠球被我逮到了,可见学习习惯的养成很重要,当然,我以后也应该注意科学实验时的引导,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进来,让每一个学生都乐于做实验,会做实验。最后一点不满意的地方时,课堂结尾总结杠杆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时,下课了,没能把这个让学生研究透,只能留到下节课。以后应该注意课堂时间的把握!篇五:《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 《杠杆的科学》是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在这一课时中,主要指导学生利用杠杆尺。钩码、记录表来研究杠杆省力费力的规律。通过实验,使学生养成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科学学习习惯,并且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但是在上这一课时,却出现了这几种不同的现象: 在上实验课时,我也注意到了在一组数据中有六个和七个钩码,小组之间肯定不够用。于是我就特意强调:老师今天只分给每个小组10个钩码,但是不够用,小组之间想想办法,看看那个小组最先做完实验?说完之后,学生开始做实验。学生们到底会怎样的?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在观察着。不一会儿,我发现第2小组的同学开始下位到别的小组借钩码。当走到9组拿起钩码的时候,这个小组的同学立马把钩码抢回来了,这个同学没有办法,只好又到别的小组去借钩码了。不一会儿,2组的同学把实验做完了。紧接着,我看到很多小组的同学都到8组那儿去借钩码用。这时九组的同学也做到这一组实验数据了,抬头看看其他小组都到8组那儿去借钩码用,也只好去借钩码了。看到全班同学都做完实验,于是我问八组的同学:“为什么你们小组的同学做的这么快呢?你们不是也只有10个钩码吗?”八组的李海星说:“我们是先做的这一组数据,先跟五组借了三个钩码,然后他们组用的时候再跟我们借的。”听到这个,我说了一句:“俗话说的好,众人捧火火焰高,既然我们做实验,要求小组之间合作,其实也是要求组与组之间进行合作。还有一句是: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在你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就帮助了自己,为什么不去帮助别人呢?看看五组和八组他们不是合作得很好吗?”。听到这儿,刚才几个不借钩码的小组的同学的脸刷的红了起来,低下头不再说话。通过学生实验,我发现学生用的时间很多,应该怎样改进呢?带着这个问题走进了下一节课。在给六年级一班上实验课时,我特意也强调了一组数据中有六个和七个钩码,同时为了节约实验时间,我特意提醒学生可以小组之间进行合作,例如一组和二组、三组和六组、四组和七组、五组和八组、九组和十组、十一组的同学可以自己想办法。这样一个小组从前往后做,另一个小组从后往前做,最后两个小组可以把实验结果合起来,我们看看哪个组做得快? 通过观察学生做实验,我发现有的小组做得很快,而有的小组却迟迟没有做完。通过询问,我得知:四组和七组、五组和八组的同学通过协商进行了合作,而其他小组的同学还是小组之间自己做自己的,根本没有进行合作,所以耽误的时间还是很长。针对这样的结果,我对全体同学说了这样一句话:“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做实验之前,老师已经做了提醒,小组之间可以互相商量一下,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为什么我们做不到呢?”听到这个,没有合作的小组低下头。我想他们一定是在为他们的做法做反思吧!但愿他们能从这节课中能悟出点道理来。给两个班上完这节课,我也想了很多: 第一:在上科学课尤其是在做实验时特别要求学生进行合作,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个实验,学到更多的知识。有的小组内能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把实验做好,而有的小组内却只有个别同学唱“独角戏”,其他同学在看热闹,坐享其成实验结果。小组之间都合作不成,何谈组与组之间的合作呢?这恐怕是在今后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第二:不同的班级学生情况不同,应如何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引导、教育,这给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又提出了一个难题。学无止境,教无定法,这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争取让自己的课堂效率得到更大的提高。
第五篇: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
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15篇
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1
《杠杆的科学》是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在这一课时中,主要指导学生利用杠杆尺。钩码、记录表来研究杠杆省力费力的规律。通过实验,使学生养成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科学学习习惯,并且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但是在上这一课时,却出现了这几种不同的现象:
在上实验课时,我也注意到了在一组数据中有六个和七个钩码,小组之间肯定不够用。于是我就特意强调:老师今天只分给每个小组10个钩码,但是不够用,小组之间想想办法,看看那个小组最先做完实验?说完之后,学生开始做实验。学生们到底会怎样的?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在观察着。不一会儿,我发现第2小组的同学开始下位到别的小组借钩码。当走到9组拿起钩码的时候,这个小组的同学立马把钩码抢回来了,这个同学没有办法,只好又到别的小组去借钩码了。不一会儿,2组的同学把实验做完了。紧接着,我看到很多小组的同学都到8组那儿去借钩码用。这时九组的同学也做到这一组实验数据了,抬头看看其他小组都到8组那儿去借钩码用,也只好去借钩码了。看到全班同学都做完实验,于是我问八组的同学:“为什么你们小组的同学做的这么快呢?你们不是也只有10个钩码吗?”八组的李海星说:“我们是先做的这一组数据,先跟五组借了三个钩码,然后他们组用的时候再跟我们借的。”听到这个,我说了一句:“俗话说的好,众人捧火火焰高,既然我们做实验,要求小组之间合作,其实也是要求组与组之间进行合作。还有一句是: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在你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就帮助了自己,为什么不去帮助别人呢?看看五组和八组他们不是合作得很好吗?”。听到这儿,刚才几个不借钩码的小组的同学的脸刷的红了起来,低下头不再说话。
通过学生实验,我发现学生用的时间很多,应该怎样改进呢?带着这个问题走进了下一节课。在给六年级一班上实验课时,我特意也强调了一组数据中有六个和七个钩码,同时为了节约实验时间,我特意提醒学生可以小组之间进行合作,例如一组和二组、三组和六组、四组和七组、五组和八组、九组和十组、十一组的同学可以自己想办法。这样一个小组从前往后做,另一个小组从后往前做,最后两个小组可以把实验结果合起来,我们看看哪个组做得快?
通过观察学生做实验,我发现有的小组做得很快,而有的.小组却迟迟没有做完。通过询问,我得知:四组和七组、五组和八组的同学通过协商进行了合作,而其他小组的同学还是小组之间自己做自己的,根本没有进行合作,所以耽误的时间还是很长。针对这样的结果,我对全体同学说了这样一句话:“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做实验之前,老师已经做了提醒,小组之间可以互相商量一下,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为什么我们做不到呢?”听到这个,没有合作的小组低下头。我想他们一定是在为他们的做法做反思吧!但愿他们能从这节课中能悟出点道理来。
给两个班上完这节课,我也想了很多:
第一:在上科学课尤其是在做实验时特别要求学生进行合作,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个实验,学到更多的知识。有的小组内能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把实验做好,而有的小组内却只有个别同学唱“独角戏”,其他同学在看热闹,坐享其成实验结果。小组之间都合作不成,何谈组与组之间的合作呢?这恐怕是在今后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第二:不同的班级学生情况不同,应如何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引导、教育,这给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又提出了一个难题。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这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争取让自己的课堂效率得到更大的提高。
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2
这一课的前半部分“认识杠杆”,我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也很容易理解杠杆的三个作用点:阻力点、支点、用力点。对略变形的双杠杆、支点在旁边的杠杆,学生也能自主分析和判断。其中,在判断螺丝刀是否是杠杆时,我认为学生的观点要比教参中的更完善。他们认为:在拧螺丝钉时不是杠杆,而用它来撬东西时就是杠杆。对于书中介绍的几种工具,我认为都需要学生找出它们的三个作用点,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这三个部位的熟悉,也有利于后面杠杆尺的研究中,学生关注这三个作用点之间的联系。
我把这一课的重点放在了“研究杠杆的秘密”。这一课的实验设计我觉得并不难,但是怎样判断这种杠杆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或是不省力也不费力却有点难度。
学生在讨论后,大部分同学提出的方法是:在杠杆平衡的情况下,可以看挂的'钩码数,如果用力点的钩码数少于阻力点的钩码数,就是省力杠杆,反之就是费力杠杆,如果两边钩码数相同,就是不省力也不费力。但这种方法在实验中是比较费时的。还有小部分同学提出来方法是:两边的钩码数相同,变化与支点的距离,如果用力点处下沉则是省力的,反之则是费力的,如果杠杆平衡则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他们认为:同样多的钩码数,说明两边用的力是一样的,而同样的力我可以把你撬起来,说明我用的力还可以比你小一些,所以可以判断是省力,反之道理相同。另外,还有个别同学提出在离支点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变化两边的钩码数。这种方法大家不赞同,理由是两边离支点的距离相同,那么只有钩码数相同时才会平衡,也即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而当两边钩码数不相等时就无法判断是哪种杠杆了。
在学生实验时,我没有强调哪种方法好,只是让学生按照自己认同的方法研究。实验后学生各有收获,两种方法各有所长。使用第二种方法学生实验速度比较快,而且也很容易就得出来科学结论,但更深一层的规律发现不了;而使用第一种方法的学生虽然实验速度慢些,但他们却发现了新的内容:左边的钩码数乘这个点到支点的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右边这个点到支点的格数。
这一课的教学中,汇报也是一个难点,由于每组学生的实验数据都比较多,按以往的将所有的数据都汇报出来,则是很费时,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因此,我在汇报时,要求每一个组分类进行,即先各组汇报杠杆省力的情况两组数据,并说明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根据大家的观点去判断自己组杠杆省力的几组实验数据是否符合,如果不符合提出来与大家讨论,重新判断杠杆的用力情况。其它两种情况也按照这个方法汇报。
关于实验中钩码的挂法,我主张左右各挂一个孔比较好。学生对杠杆的研究才刚开始,如果出现一边挂两个孔,实验结论就比较难概括了。如果想在实验结论得出后拓展,那可以尝试一边挂两孔的方法。建议书本封面的图修改成一边的钩码只挂一个孔的,以免误导学生
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3
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了解杠杆的三个点;一是杠杆的分类:省力,费力,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在生活中,学生其实对杠杆这种工具并不陌生,只是不清楚或没思考过它的工作原理。因此,我在教学时,认识杠杆采用了讲述的方法,学生也很快明白了它的三个点:支点,动力点,阻力点。研究杠杆的秘密时,采用杠杆尺作为研究工具,让学生大胆猜测,实验,不拘泥某个特定的`结论。
在实验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有效地利用和发展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实验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和正确的结论。但在数据的整理分析中,由于时间的限制,结论显得有些仓促。这应当是我们新手普遍存在的问题,精确把握课堂时间,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在课堂教学中组织活动收放自如。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我多加注意。
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4
今天进行了《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我想放手让学生做这个实验。可有不少学生做完以后还是糊里糊涂的。
事后我在想这一问题:让学生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很有难度的。
难度一:
学生可能还不太明白什么叫“平衡”。我在猜想人类认识杠杆的过程可能也不一上来就想研究“杠杆是如何平衡的'”,而是在生活中使用了杠杆,发出了他的有些规律,才会进一步研究什么情况下杠杆会“静止不动”(这也是一种杠杆平衡),到后来才会想到“什么情况下杠杆会在水平位置平衡”,再进一步研究“杠杆匀速转动”的条件,等把这些问题都有一个思考之后,人类才会来总结杠杆的平衡条件。这一定是一个长期而且很费精力的事情,要不怎么只有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才能总结出来呢!
难度二:
感觉出力臂。这不是一个一般人能想象得出的“构建出的科学概念”。也只有数学兼物理学家才能构建出原本无形的东西来。当然这一发现也许很多偶然(刚好处于平衡位置时),但能提出力臂的概念绝对是个创举。于99.9%学生来说,只需正确接受就够了,让他自己来研究只能是想当然的让学生去做。
难度三:
学生是否有猜想。也就是说学生是否能“形成”一个他有道理的猜想意见,然后再按猜想设计方案进行研究。
难度四:
实验设计方案能否完备。就算有一个猜想,学生能用控制变量法来设计实验方案吗?依据设计的方案得出的结论是唯一的吗?也就是说逻辑严密吗?
学生照葫芦画瓢也不完整。因为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必须得做二次以上实验,但学生绝大多数只做了一次。这不能怪学生,应该说也不能怪我这个老师,因为上面已经讲了实验探究的难度,学生要真想做得好,只有把实验报告上的实验步骤记下来才行,他们自行设
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几乎没有。如果只是为了考试,如果在事先我们知道这些是要考的,我肯定有办法让学生严格按标准来做。
从教材来看,让学生有探究意识就已经很够了,至于探究方法,只能介绍一些,让学生自己感悟吧!
所以我想说: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教一些探究方法是可允许的要求,要想真有什么探究教学,在很多章节上都只能是做个样子(当然这个样子也是必要的)。也就是说:传授这种教学方法,在很多时候是巨大价值的。
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5
本课接着上一课结束时,所提到的问题之一“撬石头”而引入。课前,找了根近2米的粗棍子,现场演示,请上来一位班级体重最重的同学,有100多斤,很费力地抱一抱,然后让他坐在椅子上,找块砖一垫,用撬棍很轻松地抬了起来。再请个全班最瘦小的也来试试,也非常轻松地把他抬了起来。这样,全班同学的学习兴趣高涨,又直观形象地再现了生活中的场景,对后续教学的顺利开展有很大帮助。
“区分各种常用工具是否杠杆”的活动。充分利用上节课让学生操作使用过的那些器材,进行分析交流。对于榔头拔钉子,学生比较好理解,支点、用力点、阻力点一下子就找到了,也确认它是杠杆的应用,但对于老虎钳、剪刀,有的学生认为不是杠杆,是因为他没有结合实际使用来体会理解,可以让学生用老虎钳剪段铁丝,用剪刀剪块木片,在这个过程中找找阻力点、用力点和支点,再来分析是不是杠杆,学生就较易理解了。对于螺丝刀,有的学生说它用来撬物体时就是杠杆了,也应予以肯定,但做为扭螺丝钉时的工具,它就不是杠杆的应用了。
本课的教学难点还在于杠杆尺的研究。在教学中,很多小组的探究活动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开展这个活动时,首先要强调教师的指导到位,要求明确。对于这个实验,有这么几点要求:
1、左边所挂钩码当重物,右边的钩码当作我们用的力的`大小。
2、每一次操作,两边的钩码都只能挂在同一个位置,这点很重要。
3、当杠杆尺达到平衡状态时,再记录实验情况。
4、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如何区分?
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多加观察、思考,发现规律,但在实际活动中,很少有学生能进行认真思考来发现规律,更多的是随意地、一次又一次地尝试,通过增加钩码个数或移动钩码位置来达到平衡。还有的小组,总是在两边挂相等数量的钩码来实现平衡,探究活动没有深入。这些情况都需要老师在活动巡视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指导。并引导学生结合数学知识来分析数据以发现规律。
通过活动,分析实验数据,解决书中的三个问题,只要小组活动开展的充分,数据详尽,那么困难并不大。但对于“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更合理”?学生的思考并不多,充满随意性。同时,这一课时的教学时间也相对紧张,如果想要深入、扎实有效地开展杠杆尺实验,建议增加教学时间。因为只有将这个知识掌握了,懂得通过分析用力点、支点、阻力点三点之间距离的关系来区分杠杆是省力的,费力的还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才能使第三课的活动顺利开展。
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6
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了解杠杆的三个点;一是杠杆的分类:省力,费力,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在生活中,学生其实对杠杆这种工具并不陌生,只是不清楚或没思考过它的工作原理.因此,我在教学时,认识杠杆采用了讲述的方法,学生也很快明白了它的三个点:支点,动力点,阻力点.研究杠杆的秘密时,采用杠杆尺作为研究工具,让学生大胆猜测,实验,不拘泥某个特定的结论.在实验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有效地利用和发展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实验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和正确的结论.但在数据的整理分析中,由于时间的限制,结论显得有些仓促.这应当是我们新手普遍存在的问题,精确把握课堂时间,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在课堂教学中组织活动收放自如.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我多加注意.
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7
本课教学,是在上节课通过杠杆尺的研究得出杠杆如何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的前提下,探究生活中的各类杠杆类工具。对于此课教学,简单枯燥的说教起不了多大效果,我尽可能多的通过实物,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在游戏玩乐中体会科学的奥秘,掌握相应的科学知识。
如何区分杠杆是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我先告诉学生两步骤,1、先找到杠杆类工具的支点、用力点、阻力点;2、分析三个点之间的位置关系,依据杠杆尺实验的结论来区分。对于小撬棍撬开油漆桶盖、长夹子夹远处文具袋、开瓶器开啤酒瓶三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分析,前两项较易掌握,但是用开瓶器开酒瓶盖不少学生找不准阻力点和支点,我这里用大量时间加以引导分析,强调支点的位置和重要性。
生活中更多的杠杆类工具的分析,我准备了大量的实物,当学生不甚明了时,通过我的操作使用演示,亲眼看到了工作过程,学生就较易发现三个点,分析三个点的关系,从而能方便的区分是何种杠杆的应用。对于剪刀,我进行了补充,一是不同用处的剪刀,其阻力臂和用力臂的长短是不同的,如理发剪、缝纫剪、园林剪、手工剪等;二是对于同一把剪刀,使用方法不同,其省力或费力情况也是不同的。对于费力的镊子和筷子这两种杠杆类工具,利用生活中在面包店买面包的亲身经历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设计成费力的?”让学生明白费力杠杆也有好处,节约距离、卫生、方便。
在课中我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方式,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而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常见的形式。在本课教学,我要求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合作完成教材中要求的两组实验。学生对实验内容兴趣浓厚,探究过程中也非常的积极与配合。
本课我还采用了画图表示的方法,自己感觉还不错,用图示直观,可以让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容易让学生在杂乱的`实验数据中进行归类,从而找到规律认识到杠杆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省力。
对于“小杆秤的研究”,我另外专设了一节课来开展相应活动。因为如果在同一堂课内完成,时间很紧,顶多就布置学生课后去制作,而学生在课外制作,没有钩码类合适的称量工具,对于刻度的划分,有一定困难,也不便开展评价。因此,我先先通知准备相应的材料和工具,然后安排一节课时间用于制作、交流、评比,并能较好地探讨“提绳的位置对秤的使用有什么影响?”“秤砣的轻重对秤的使用有什么影响?”两个问题,作为对杠杆类工具探究的一个小结。
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8
今天下午的自习课,决定在六(2)班上新课《杠杆的科学》。由于昨天在六(1)班上课比较成功,所以对今天的课信心满满,让学生拿走实验器材就去上了。
第一步,认识杠杆和杠杆上的三个点,抽了不爱发言的学生到大屏幕前,就上面的跷跷板、天平、钳子、剪刀找三点,完成不错。对于正常使用情况下不是杠杆的擀面杖和锥子也进行了分析——找不到支点,所以不是杠杆,大家学得也不错。
第二步,研究杠杆的秘密。为了让同学们收集数据的时候能有规律,我先进行了示范,选定左边第二格,作为固定的`阻力点,分别在上面挂一个、两个钩码,看右边第几格挂几个时杠杆平衡,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们进行了尝试,成功后列出数据,让大家看我记录的方法。接下来就是学生动手的时候了。我在教室里巡视,这个组看看,那个组看看,发现没有章法的就指导一下。可是这一看不得了,二十分钟过去了,有的组只列出三四组数据,稍一仔细看,发现有的数据根本就不对。一共十五行呢,这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测完?放学铃响了,我等不及了,就让大家看着我在黑板上写的数据进行指导,得出左边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钩码数乘以格数,然后让大家加快速度继续测。我继续巡视,发现有的组把原来的数据全擦了,有的组组长和组员争执,有的组里一部分人在测,一部分人在打闹或者趴在那不动。这哪是科学实验课?于是,我叫停了测试,让大家就我在黑板上写的数据分析,生拉硬拽着总结了杠杆省力或不省力的规律,让大家放了学。
放学后,我的心情沮丧到了极点,费了这么大的劲,用了这么多的时间,连想要的基本效果也没达到,原因到底在哪呢?我在懊恼中反思着。
首先,天时不对,上这节课时已经是自习了,而且学生二节课后没下课休息,直接上的自习课,还学的是新课。
其次,地利不利,窗外面有一个办丧事的,鞭炮声、音乐声,念词的声音那么响,直接传到了教室里,学生难免分心。科学探究课,分了心怎么行?
第三,人和不和。作为教师,我没有考虑到以上具体情况,只认为自己准备好了,就能去上课了;在1班上好了,就能在2班上好。作为学生……算了,他们毕竟是学生,还处在可塑阶段,如果说学习习惯有待养成,或者合作状态有待磨合,那也首先是我这个教师该考虑的问题。也许,这个班就是锻炼我的一个班呢!抱怨没用!
接下来,想想补救措施。下节课上,
1、复习杠杆有三个点。
2、说说杠杆处在平衡状态时的意义(可以清楚地看到哪边力大)。
3、挂钩码,让学生尝试利用乘法口诀使杠杆平衡。
4、观察杠杆省力时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进行作比较,看能发现什么共同点;依次找出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时的共同点。完成这四步,学生难道还不会?那就得让会的去教不会的了。
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9
教材分析
本课是工具和机械单元第2课,在前一课,学生在使用工具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已经初步认识了什么是简单机械。从课本开始,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认识杠杆、轮轴、滑轮及斜面等几类简单机械。本课专门引导学生认识杠杆,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杠杆省力与费力的规律。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认识杠杆。从生活中的撬棍引入杠杆,与今天的课堂对接起来,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进入学习状态。通过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如压水井的压杆、跷跷板上的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分析出杠杆的特征,从而让学生能够那么右边又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
认识一些生活生产中的杠杆。
第二部分:研究杠杆的秘密。
这部分内容是本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通过杠杆尺开展实验研究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杠杆是省力还是费力与它的三个点之间的距离有关,如果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则杠杆是省力的; 如果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则杠杆是费力的;并让学生在探究中认识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发展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杠杆现象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屡见不鲜了,但孩子很少对其进行理性分析。有些孩子可能在其他书籍或电视上对杠杆有所理解,但是孩子的这种理解并不清晰,他们所建立的更多的是感性的生活经验而不是科学认识。本课的教学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分析使用撬棍的过程,观察撬棍工作的特点,从而认识杠杆类工具。并通过让学生亲自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认识杠杆这类简单机械可按省力情况分成三类:省力的杠杆、费力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杠杆有三个主要位置: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2.杠杆有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三种。
过程与方法
1.利用杠杆尺的模型做实验,研究杠杆的省力、费力和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情况。
2.学会正确收集实验数据,通过正确收集实验数据和结果的分析与分类,得出科学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科学实验中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
2.养成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科学学习习惯,并且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认识杠杆的作用,通过对杠杆尺的研究,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教学难点
了解杠杆的简单原理,利用得到的实验数据解释生活中的杠杆问题。
教学突破
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亲自感知,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是通过简单的说教和讲授给学生。本着以科学课标的精神指导科学教学的原则,遵循课标中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理论,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可以对教材内容做适当处理。在学生探究时,教师有扶有放,在教学活动中将讲解与指导相结合。在学生分组实验之前,老师先和一名同学合作完成实验,目的是让学生看清实验步骤,明白实验的注意点。在师生合作完成示范实验之后,引领学生分组合作,经历这么一个科学探究过程——多次实验、收集数据、初步结论、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
教师:木棍、大石块、撬棍撬石头图片等。
学生:简单机械盒、支架、杠杆尺、钩码盒、杠杆尺的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机械和简单机械。
2.活动: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讲台实在太重了,搬不动。(一个学生上来也搬不动)
哎,总得想个办法呀!能不能用我们学习的简单机械来帮我们完成这件事呢?用什么工具呢?
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
板书:杠杆
二、新课探究
活动一:认识杠杆。
什么是杠杆?
1、出示撬棍撬石头图片。
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
2、示范用杠杆撬讲台。
3、结合撬棍撬起讲台和教材内容,分析杠杆各个部分的`名称和定义。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出示第四页的两张图片:压水井、跷跷板。
请大家在上面画一画,他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
5、学生画三个点,老师巡视指导。
6、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找出三个点的正确位置。
7、分辨杠杆
观察第4 、5页的这些工具,说说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并说明理由(分别找出三个点)
8、学生通过逐一的观察分析,说出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并简单说明理由。
9、集体交流,最后老师总结同学们的回答,给出正确答案。
活动二:研究杠杆的秘密。
1、刚才我们用杠杆轻松地撬起了讲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呢?
2、教师对杠杆尺的构造和使用方法进行介绍。
3、教师提问:如果我在杠杆尺的左边第六格挂上一个钩码,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我应该在杠杆尺的右边什么位置挂上几个钩码 ?还有其他方法吗 ?
4、老师刚才是在左边第六格挂了一个钩码,还可以怎么挂?那么右边又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
5、请大家在小组内合作开展实验,并且把数据记录在第6页的“杠杆尺的记录表”内。
6、学生动手实验,并按要求记录数据。
完成实验之后再把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填写:省力情况有( )种,费力情况有( )种;不省力也不费力情况有( )种。
7、学生对所得的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然后回答表格下面的问题。
(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8、学生分析数据,说出大体意思,但表达不够简洁和完整。
9、师生一起对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的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即
杠杆的规律:
(1)用力点的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的支点的距离,则杠杆是省力的;
(2)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的距离,则杠杆是费力的;
(3)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的距离,则杠杆是费力的。
三、拓展活动
1、思考: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哪种方法更合理?
2、学生思考,各组回答自己的操作步骤。
3、老师引导发现:左边钩码个数×左边格子数=右边钩码个数×右边格子数。
四、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总结。
教师补充完整:1. 杠杆的三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2.杠杆的规律:
(1)用力点的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的支点的距离,则杠杆是省力的;
(2)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的距离,则杠杆是费力的;
(3)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的距离,则杠杆是费力的。
3.发现杠杆尺:左边钩码个数×左边格子数=右边钩码个数×右边格子数。
五、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阅读资料库“阿基米德撬地球的故事”回答下面的问题。
阿基米德说:“只要给我一个_______,我就可以撬起地球。”
板书设计
2.杠杆的科学
活动一:认识杠杆
杠杆的三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活动二:研究杠杆的秘密
杠杆的规律:
(1)用力点的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的支点的距离,则杠杆是省力的;
(2)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的距离,则杠杆是费力的;
(3)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的距离,则杠杆是费力的。
发现杠杆尺:左边钩码个数×左边格数=右边钩码个数×右边格数。
教学反思
优点:在导入的时候,特别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整堂课学生的注意力都比较集中。在突破难点的时候,通过“左边钩码个数×左边格子数=右边钩码个数×右边格子数”的方法,使学生突然就明白了,这种“一点击破”的感觉很开心。
不足:学生做实验不能在我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以在分析与归纳时不能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做准确的表达。
改进: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把时间安排好,把时间留给学生,做到教师的引导作用。
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10
本节课的课堂上我利用典型、生动且为学生熟悉的事实和生活体验引导学生进入猜想,要求他们不要盲目猜想,而应根据现有的知识或体会,进行有科学依据的猜想,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并自然地进入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巡视及时纠正学生操作上的错误,避免错误的数据误导学生,使每一组都能顺利完成实验。课上能及时对学生作出客观、科学、合理的评价,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探究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
这一节课的关键是对数据的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但实验结论隐藏在数据中不易被发现,因而在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数据展示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寻找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地得出结论。
通过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产生各种的猜想和结论,激发更多的学生发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这个实验中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数据分析——归纳整理等。每个环节教师只作适当的引导,而大部分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发现、实践、归纳。通过该节的学习,学生不但学会了知识,还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领会了科学研究的方法,激发了主动探究的意识,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的精神。
实验基本达到自己的.预想效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学生使用的器材都是实验室提供的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以至各小组的实验数据十分类似。若实验中杠杆由学生自己制作,用身边的一些小物品作为阻力,实验的数据不会类同就更有说服力,实验的效果可能会更好,所以这一个探究实验还有待完善。
另外,一下几点在教学中应该注意:
1.杠杆这节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根据杠杆的五要素把生活中的杠杆模型和理想的理论模型结合起来,比如剪刀、夹菜的筷子、指甲剪等。
2.这节还有一个重点也是难点:画支点和力臂,这里既牵扯到数学点到直线距离,有涉及到物理的力的作用点和力的示意图,学生感到非常困难。
3.画力臂并比较力臂大小是下面杠杆分类的基础,一定要多练并让学生过关。
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11
第一单元
1、《杠杆的科学》
本学期新接手的这5个班级,由于上学期测评成绩很不理想,所以在经过了两堂课的课前交流后,决定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观察习惯入手安排教学,例如在本课的教学中,首先,因为杠杆的发明者是阿基米德,有必要在课堂上简单提一提阿基米德这个人物和他的故事,利用他要撬动地球的“大话”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一课教学的重点在于杠杆上的三个位置的教学,分析这三个点的位置关系,结合平时学生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让孩子先自我分析一下,分别将用力点放在杠杆前后不同的几个位置,那我们的用力情况会费力一点还是省力一点。如此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力的体验过程,在这同时也分析一下用力点离支点的距离关系是近了还是远了。这样的分析有助于学生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的那些距离关系。
等弄清楚这些关系之后再让学生在杠杆尺上挂一个省力杠杆和一个费力杠杆。把全班同学的省力杠杆拿出来分析一下是不是这样的情况,再把全班同学挂的费力杠杆拿出来分析一下是不是费力杠杆。最后总结科学概念。这一环节让全班同学共同完成表格,相当于把每位同学自己挂的钩码平衡状态的情况让大家一起来记录,并分析,然后让学生自己再体验挂不同省力情况的钩码。这样的操作时间上会比较节约,汇报的时候大家都能看到同类型的情况,有助学生仔细分辨。
尝试的发现:第一个班是让学生随意挂一个平衡杠杆,然后分析自己的杠杆是属于费力的还是省力的,这样的教学有阻碍教学概念的混淆,难以达成教学目标,所以,从第二个班起我改为让学生先分析省力杠杆的情况和费力杠杆的情况,然后再来挂杠杆尺上的钩码。
2、《杠杆》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目标是让学生认识杠杆,了解杠杆的作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确应用。
在杠杆应用的探索这部分,教学参考中有两种方案:一是通过实验,不改变重点到支点距离和物重,只改变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判断拉力的大小,从而判断是否省力,学生也能很容易看出两个距离的大小关系,但是这样学生参与的很少;二是像课本那样不给任何数据,学生自己填,又感觉太难,学生会无从下手。所以我选择了第二种情况,出示多种数据,让学生归纳总结,通过课堂实践,发现还是没有找准学生的位置,致使这个环节实验速度缓慢,时间被耽误了,草草结束,学生还不是很理解。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给我的最大的感触是上课时教师一定要有时间观念,要随时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改变教学方案,使课堂变的灵活,本节课最大的缺陷就在于我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在应用的探索部分可以通过一个小游戏让学生用直尺撬本子先感受一下何为省力何为费力,再进行实验探索,效果会更好,考虑的`也不够全面。还有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还忽略了学具的使用,这就是我对本节课的自我评价与反思。
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本课教学的难点在于不规则的杠杆工具研究,关键要让学生体验典型几种杠杆的情况。经过我的课堂教学感受除了让学生动手体验,更要用视频播放来分析
杠杆的三个点会更好,原因:第一,学生自己在操作的时候,自己虽有体验,但有时自己不太容易找到在做这些动作的时候直观的一种感受。第二,其余同学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学生一般不去注意。所以,我觉得不仅要让学生感受,还要让学生看视频,这个视频当然是重复做开瓶或者撬开奶粉罐的动作。
杠杆类的工具的寻找在书本上有10个例子,这些例子有些比较简单,有些比较难,对于像切纸刀、筷子、核桃夹、订书机这些要做具体的分析。
本课的拓展知识点就是费力杠杆作用,生活中有省力杠杆,为什么还要造一些费力杠杆呢?这一点的分析对于学生深入杠杆概念很有好处,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范畴。
4、《轮轴的秘密》
本课教学“轮轴”的秘密,对学生而言,轮轴虽是一个新的简单机械知识,但生活中的应用却相当广泛,在教学中,要努力唤起学生的潜意识,当他学完这课后,他会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个道理啊!”,并会去关注生活中更多蕴含着科学道理的事物和现象。
为了让学生能有切身体会,我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水龙头和一把螺丝刀。水龙头是去五金店里借的,学校可没有,最好找那种“轮”可以卸下的水龙头,这样可以让学生体会一下,在轴上用力扭水龙头那费力的感觉,就对“轮上用力可以省力”有更深的印象了。
最后,让学生例举生活中应用了轮轴的现象,学生能说出很多很多,除了书中五种,还提到了:自行车的龙头、钥匙、电扇开关等等,开红酒的开瓶器等等。充分体会到了生活中的机械应用无处不在,机械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本课教学,也更使我感觉到科学课的材料准备很重要,课前教师自己的操作体会很重要。如果没有这些准备,上课时就要事倍功半,就要出洋相。
5、《定滑轮和动滑轮》
这一课的教学目标相对比较简单,课堂中着重让学生理解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概念,这是上好这节课的关键,否则学生会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相互混淆。
通过实验学生很容易得出相关的结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省力情况学生能从实验数据中很快就发现,只是这里教师要提醒孩子去分析用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的方向之间的关系,从而更明了改变力的方向问题。学生在写结论的过程中有一小部分学生喜欢把“改变用力的方向”简写成“改变方向”虽然只相差几个字,但这几个字在这句话里的含量还是很高的,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最后要强调这点。
从课的深度来看,本课挖深一层就可以从杠杆的原理来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省力情况,这让学生在理解滑轮的概念的时候又增加印象了。
6、《滑轮组》
滑轮组一课的教学我在课堂上还是有所欠缺,唯一的遗憾是实验材料不够,没能做多组滑轮组提升重物的实验。
如果放弃了多组滑轮组的实验操作,那势必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一组滑轮组提升重物的实验操作。根据实验盒内的材料要装一个滑轮组是能完成,但是跟书本上的装置略有一点不一样,为了看看检测学生的能力,我让学生自己看着书本
上的装置,然后从实验盒内选取相应的材料来进行操作,通过课堂实践有一半的学生能完成这个装置,这一过程花费的时间稍长一些,近10分钟,但我觉得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还是有所提高的。
7、《斜面的作用》
斜面的作用一课的实验不难,根据六年级孩子的水平应该可以很轻松通过自己设计实验计划并完成实验。
我在选择材料上得到集体备课时大家的建议,最后选择用塑料盒加钩码当做重物来进行实验,斜面则采用《光学实验盒》的盒盖当做斜面。选择材料的意图:第一,选择斜面与重物之间的摩擦力要尽量缩小。第二,重物方便直接提升和加钩码。第三,大小要适宜。材料的选择跟实验的成功以及上课时的效率有很大的关系,通过实践,这样的材料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对于这一课的教学目标的制定,我有自己的想法:除了研究斜面的作用和坡度大小与拉力之间的关系外,我还重点设定让学生理解到达同一高度,选择不同斜面坡度的方法,分析选择不同坡度的理由是什么,从而进一步学习坡度大与坡度小的利弊关系,这跟生活实际是紧密相关的。
通过课堂教学25分钟时间完成斜面的作用和斜面坡度与拉力大小之间的关系,剩下的15分钟探讨斜面的作用,生活中利用斜面的例子,以及分析斜面坡度大小的利弊关系。这样的课堂结构安排时间紧密,效率提高,内容落实到位。
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对于这一课的教学自然要把自行车搬到教室里了。
通过教学发现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有些难度。难度一:学生寻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的部件只能找到几处地方;难度二:这些部件利用的简单机械比较难把握。这样的两个难点让学生来发现,有些勉为其难了,经过调整,我将自行车上的部件告诉学生,让学生来分析这些部件利用了什么简单机械来工作,这样就降低了难度,学生学习起来会更加有信心。
以后的教学建议:1、这一课中有几个部件比较难判断它属于什么简单机械的类型,我们可以采用视频播放的形式,让学生再次分析他们的类型,有:手刹、制动架、后座夹,视频的效果应该会很不错。2、踏脚用力带动后轮转动的整个过程是由链条和齿轮来完成的。建议拆卸挡板,把齿轮和链条全部露出来,这样会更加清楚观察到里面的结构。
第二单元
1、《抵抗弯曲》
本节课,我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认识柱子和横梁;第二部分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即探究横梁的宽度与厚度和抗弯曲能力的关系;第三部分则是综合运用研究横梁平放与竖放。课后,经过自己的思考,我发现了很多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反思。
上好这节课,我认为在实验中要使学生很好地把握控制变量法。因此,在实验之前,我让学生讨论为使实验公平的开展,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经过学生的讨论,有的学生说“垫纸桥的高度都要统一即桥的高度相同”,有的也提出“桥架空的长度要保持一致”,有的学生补充“垫圈要放在中间,并且要轻放”。在我的引导之下,又得到了统一的弯曲标准——纸梁中间接触桌面。这些回答,很好地
解决了如何控制变量法。为了使学生更清楚明白这几点,我综合概括后以课件的形式放映。但是,由于我的仓促,学生看的时间过于短。经过这次实验,我发现在今后实验素材的准备上,我要更加地仔细,清楚讲明要求。
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本课是在上一课研究了“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改变形状对增强抗弯曲能力的作用。本课的实验操作仍比较简单,教学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上。在教学安排上,从生活现象入手,通过实验,应用结论再分析解决生活中的事物。
上课初,让学生看看生活中将各种钢材、铝材加工成各种形状的图片,最好是生活场景图,如屋顶雨篷、铁路铁轨等,这样学生更能明白这些形状的材料应用在哪里,而书本中的插图是堆放着的材料比较抽象。如果能找些这样的材料给学生看看,就更好了。我找了些塑钢窗的边角料、角铁等,丰富学生的认识。由此引入思考:为何要加工成各种形状?解决这个问题,开展验证性实验。实验的操作很简单,实验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想象,让他们设计出各种形状,不要仅局限于书本中的几种形状。这个实验,只能改变纸的形状,其他各项条件均不能变化,所以给学生提供数张大小、材质一样的纸,同时,考虑到某些形状上面无法摆放垫圈测试承重力,我给学生提供回形针,可以将回形针折好挂在纸桥上挂垫圈测试。对于实验数据的分析,让学生意识到,同样的纸,改变形状就能大大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就可以了,不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分析哪种形状的抗弯曲能力会更大,这并不是本课所追求的,如果有学生提出,可以让他们课后再开展这方面的探究,不应再课堂上深究。为何改变形状就能大大提高纸的抗弯曲能力?引导学生结合上一课的研究结论进行分析,还是比较容易能够解决的,改变形状后,虽然因为减少了宽度而损失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所以大大提高了纸的抗弯曲能力。
3、《拱形的力量》
拱形这一形状,学生还是认识和熟悉的,但拱形有多大的力量,学生却没有太多太深入的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但要认识到拱形承重的力量,还需要知道拱形为何能承受较大压力的原因,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这个难点的突破,必须借助于实验,通过实验现象,通过实验数据,使学生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了解。
本课实验在操作上并没有什么难度,重在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进行思考分析,从而推理得出结论,解决问题。搭一个西瓜拱的活动,有必要稍作改动。第一,这个季节,西瓜是挺贵的,教学成本太高;第二,西瓜拱的效果也不见的最好;第三,课堂上操作存在一定难度。我的处理是:1、教师用冬瓜演示搭一个冬瓜拱,然后压重物,如钩码盒,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其也去尝试一下。之所以选用冬瓜,是因为其即便宜易得,而且操作也方便。教师演示指导时,要特别说明冬瓜块的切法:刀口指向圆心。2、课外要求学生回家用冬瓜也搭个冬瓜拱试试,做完后冬瓜仍可烧菜吃不会浪费。
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12
《杠杆的科学》一课主要有两个内容,分别是“认识杠杆”和“研究杠杆的秘密”。这节课上下来,给我的感觉是不顺畅,很纠结!问题出在哪呢?作为教师,我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制作课件,安排探究活动,已经做得够到位了。反复斟酌,我觉得应该是这一课的教材存在问题,那就让我来给教材挑挑刺吧。
第一根刺:从撬棍引到杠杆,太急!
本课开头如下: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了。人们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右边是一幅卡通插图,画的就是一个人在用撬棍撬木箱的情景)然后马上就引出来: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作杠杆,并马上介绍杠杆的三个重要位置。
对学生来说,“撬棍”是个新概念,它有什么特点,它的工具原理是什么,在学生对这些知识还没有明晰的前提下,就轻率引出杠杆,还说“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作杠杆”,学生能知道哪些是像撬棍这样的机械呢?
我觉得,这个内容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教学点,标题为“撬棍的秘密”。让学生看图或者实践,充分讨论撬棍的工作原理,知道它能省力以及省力的原因,再类推出螺丝刀撬东西、开瓶器开啤酒盖,都是和撬棍相似,它们共同点就是有个支点,另外还有用力点和阻力点。这个时候,再提出“杠杆”的标准,就比较恰当了。
撬棍和类似撬棍的.机械是由一根杆组成,那剪刀、钳子、筷子这些工具和撬棍形状明显不同,那它们是杠杆吗?学生肯定有争议,那就让他们继续深入讨论吧!当他们在这些工具上也找到了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我们就可以总结:这些工具也是杠杆。
第二根刺:概念名词不合理,烦琐!
中学科学老师抱怨,小学科学常常把错误的概念教给学生。这个问题出在哪?除了是因为许多科学老师的专业知识素养不高之后,还有就是教材编写中的问题,在教材中有些编者生造的概念名词,和通用的科学术语不一致。
比如本课中的“用力点”,在初中科学上描述为“动力点”,虽然意思差不多,但是名称不统一肯定会制造麻烦。还有在分析杠杆的时候,有一种情况是不省力也不费力,因为字多,学生常略写成不省力,导致表达不准确,我就纳闷了,为什么这里不用初中的“等臂杠杆”来描述呢?
第三根刺:问题描述不严谨,有歧义!
书本第4面有这样的一个问题:“下面的工具是不是杠杆呢?说说我们的理由”。下面出示了6幅图,分别是:羊角锤拔钉、老虎钳、剪刀、天平、螺丝刀、擀面棍擀面。
粗粗看,好象没问题。仔细分析,有4幅图仅仅出示工具的名称,容易产生歧义。比如螺丝刀,如果用来拧螺丝,那它就是轮轴而不是杠杆,可如果是用来撬盖子呢,那就要归类到杠杆了。再比如老虎钳,用来剪铁丝是杠杆,用来钉铁钉也是杠杆,用来夹拧螺帽就是轮轴。
延伸到我们的作业本和考卷,有些出题人小气的连图都不给,就提供一个工具名称让判断是不是杠杆,真的是很过分。
第四根刺:探究活动难掌控,耗时!
书第5面提出“用撬棍撬起重物一定能省力吗”,这个问题我觉得有些好笑,难道用撬棍还会故意采用费力的方式吗?然后提出用“杠杆尺”来研究杠杆作用,又说把“杠杆尺”当“撬棍”,我是真的被搞糊涂了,到底是研究杠杆呢,还是研究撬棍?
算了,还是按小标题“研究杠杆的秘密”来理解吧。问题是我们的实验材料不够精确,比如两边都挂一个钩码,左边挂在第三格右边挂在第四格,居然也差不多平衡。还有的学生在杠杆尺的一侧选了两个地方挂钩码。看来这个探究实验设计还需改进或更换。
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13
本课从认识简单机械中的撬棍引出杠杆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杠杆的三个点:支点、用力点、阻力点。接着,引导学生区分杠杆类工具和非杠杆类工具。最后,用杠杆尺做实验,从而进一步探究杠杆什么时候省力,什么时候费力,什么时候不省力也不费力。
教学时,我就是按照这样的步骤来的。结果,每个环节进行都很顺利,特别是一班的学生做杠杆尺的实验时非常有序,对操作步骤也是一点就明。课堂提问中,也是一班的学生对杠杆和非杠杆的认识最准确。而二班的学生,四个组中有两个组的学生操作中出现违规行为,有三个组在往杠杆尺上挂钩码时,竟然在支点两边挂了几处,相当于找出了很多个阻力点和用力点,没能准确理解杠杆的定义。而且,在距支点的距离把握上,不能发散思维,导致每次杠杆平衡时支点两边的距离和钩码的个数都是一样的,都成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给接下来的探究规律带来难度。
分析一下原因,与学生的素质有关,也与班级的教学环境有关。科学就应该让每一个学生大胆推测大胆动手,可是有些学生却习惯于啃书本,读死书,这样就不利于科学的学习了。另外,二班上课的'时候竟然还有一个学生在人家做实验的时候玩悠悠球被我逮到了,可见学习习惯的养成很重要,当然,我以后也应该注意科学实验时的引导,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进来,让每一个学生都乐于做实验,会做实验。
最后一点不满意的地方时,课堂结尾总结杠杆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时,下课了,没能把这个让学生研究透,只能留到下节课。以后应该注意课堂时间的把握!
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14
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是围绕着科学探究进行的。由于日常生活中的杠杆现象学生都非常熟悉,因此,我在本节课教学中并没有花大量时间进行详细分析杠杆的基本概念,尤其是对力臂的画法并未加强训练,而是将重点放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上。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我始终是把学生放在一个学习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只是引领着学生进行研究的一个主导地位。
现在的教学,不能像传授知识一样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要更多的创设机会,通过参与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从提出疑问到自主讨论再到作出猜想然后实验验证以至最后的得出结论。并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不再拘泥于某个特定的结论,要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来发挥自己的才能。我在教学中充当的是组织者、共同讨论者的角色,在实验中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积极主动性,有效地利用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实验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与正确的结论。不过在对平衡架进行研究的'时候,还可以大胆的突破教材原有的框框。让他们尝试在多个(两个以上)的挂钩上挂钩码,能否使杠杆平衡,结果又会如何?满足什么关系?另外,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受时间限制,实验探究2,没办法让每一组都能进行探究,需在下一课时,让学生继续探究。在对杠杆的力臂理解和作图上花的时间较少,还得以加强练习的方式来巩固和理解。
总之,本节课我是充分运用生活中的事例创设问题情境,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新课程的理念,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同时又通过列举利用杠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实例,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使课堂与社会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现再则就是通过学生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体现了注重科学探究的课程理念。
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15
这是第一课时,在设计上以探究实验为基础,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努力构建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课程文化,让研究性学习走进物理课堂,走进物理教学。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小组互助合作,并在物理教学中体现物理的艺术性、语言的激励性。坊子区教研室王局长对本节课评价中提到备课、讲课、学生互动常态高效、老师学生主动思考,教师环卫思想为了学生去指导,教师把学生思维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当作自己解决问题的重点。在学生的活动方面小组的活动不够大胆,学生的心声未能充分、大胆、积极的表达出来。对杠杆的平衡条件的结论未能充分的落实。通过全区物理教师同仁们帮助和指点我对本节课中存在的问题逐一思考并进行缜密的'思考特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1、关注与高中课堂知识的连贯如力臂的概念理解,支点的理解与高中的轴联系。
2、在对杠杆的概念进行总结使用“模型法概念”时,多给学生准备点可以动手操作的器械工具,如铁丝、钉子板、剪纸、细线等可以用杠杆器具操作时用到的一些材料。
3、在强化力臂的画法时结合中考,让学生对照实物进行练习。
4、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实验过程中要充分引导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充分对结论的分析进行讨论,对于结论中出现的问题如力与力臂相加的情况可以让学生去分析它的巧合性不要教师代办。(如果学生没有得到这样的数据教师可以举例动力等于阻力时的特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