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追寻教学的本真(南通班异地研修报告)
追寻教育教学的本真
------师从李庾南所悟所获
2012年区骨干教师赴南通异地研修班初中数学组
2012年10月,为了进一步促进广东佛山南海区中小学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区教育局及教师进修学校组织了 “2012广东佛山南海区中小学骨干教师赴南通学习研修班培训活动”。教育局安排全区共8名初中数学教师在启秀中学跟岗学习两周,在这两周里,我们感受了这间百年名校的文化底蕴,非常幸运地零距离接触人民教育家、全国特级教师李庚南老师。这个过程给予了我们在专业成长中深度觉醒的机会和平台。非常感谢区教育局举办这样的培训。
时光流逝,岁月峥嵘。虽然跟岗人民教育家李庾南老师学习回来已一年了,但李庾南老师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生活处处皆德育”等教育、教学理念时时刻刻在我们的脑海中浮现并指导着我们不断实践。
一、名师印象 儒雅严谨
李庾南,南通市启秀中学数学教师,江苏省中学数学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名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74岁的李庾南老师,担任教学工作55年,同时也担任班主任55年。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李庾南连续主持开展了8轮数学教改实验,出版专著7部,发表论文100多篇。她总结、提炼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荣获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在全国初中数学教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在和李老师一起的两周里,我们所见的她每天忙碌不停,上完课还要马不停蹄地外出参加各类教研活动,但她的脸上永远挂着让人难以忘怀的微笑,快速稳健的步伐看不出她的高龄。
李老师从普通的中学教师成长为名师,是因为“天道酬勤”,她的端庄、儒雅、谦恭都给我们留下特别美好的印象。
不断向上、向前,就是李庾南最为宝贵的精神。她是不懈的登山者。
以下记录的是一年前我们一份描写李老师的通讯稿(节选),愿与大家一起分享: 2012年10月15日这一天,对于我们南海赴南通研修班初中数学组的同学们来讲,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日子。在这一天的上午,我们一行8人带着急切的心情早早来到南通启秀中学,我们就要见到仰慕已久的李庚南老师了。昨天我们听报道知道她已经74岁了,仍然
站在教学的第一线,55年班主任生涯,现已申报吉尼斯记录,目前还承担两个班的班主任---这些,足以让我们震撼!我们刚在招待室坐下,就听到门外传来响亮的好听的女中音,大家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果真是李老师------一个大约1米67的风姿绰约的脸上带着女性味十足的迷人笑容的中年女士健步走了进来!天哪,太美丽了!太有气质了!怎么如此年轻?!我们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
接下来我们听了李老师的一节随堂课。收获的不仅是学习到了教学模式操作层面上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这节课及时给予了我们再度关注和重温数学课堂教学多方面须关注的细节的平台和良好机会!这是一节功底十足的课!一下课,大家都不由自主地凑到一块议论纷纷,这节课处处都留下“美丽”的痕迹。
这节课,李老师的板书没有擦一个字,直到下课,黑板上仍保留了完整的教学重点、知识框架、思维导图。在指导学生建构知识网的时候,李老师从旧知识联系到新知识,从三角形联系到多边形,从性质联系到判定,纵横驰骋,陪着学生徜徉在数学知识的海洋,让我们仿佛看到多年后学生深入钻研数学尖端领域的“美丽”景象……
二、名师风格 高端大气
(一)思想引领
李庾南开创的“自学·议论·引导 ”教学法荣获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在全国初中数学教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它的核心是帮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创造性地学习、享受学习,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同时,这种教学法也承载了育人功能。
1.以学定教,因材施教
李庾南特别强调以学定教,强调教为学服务。“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既有教法,又有学法,根本上还是学法,是为了学生学会学习服务。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简明具体,操作性很强,比如仅仅“独立自学”、“群体议论”、“相机引导”12个字,基本上就把操作要义说明白了。李老师的课最大特点:关注学生学的行为。她的课互动性强,学习氛围浓厚,在45分钟里,学生看、听、问、练、记、议形成一道和谐、美丽的风景。她的课绝不是形式上的操作,其自学指导不仅落实到课前、还落实到课堂上,通过指导,学生学会接受知识、自主建构、拓展延伸。合乎规律的引导使学生的学习超越中考、高考,在当地重点高中南通中学的前50名学生中至少有三分之一为李庾南老师的学生。
李庾南指出:精心设计的教学课堂要把握“度”,不能程序化,要看学生的情况。将生
活情境融入数学课堂很好,但不必每节课都这样,对于难以做到的教学内容,可以单刀直入。这才是灵动的课堂。
2.挖掘规律,直抵“本质”
听李庾南的课、琢磨“自学·议论·引导”,总觉得她的教学法是立体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直抵数学教学的本质,准确把握数学学习的规律。李老师每节课都认真备课,她的备课依然很朴实地抓实两点:⑴研究教材,⑵研究学生。在研究中挖掘数学教学的规律,掌握教材体系及编者的编写意图,又不囿于教材内容。她善于组织单元式教学,通过整合课本的知识,将一个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引导学生弄清知识的背景,挖掘数学的规律、内涵及其延伸发展,充分遵循学生思维发展的逻辑顺序。同时,备课时她很用心地研究了学生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情感、态度,寻找到与讲授内容的最佳结合点,到了课堂教学时便能通过有的放矢、有效引导,让学生找到研究的路径、方法,明确研究方向,在头脑中形成思维导图,自主、自觉、快速进入自主学习的进程,这时学生能做到积极思维、独立判断、互助合作、自我调控。
李庾南强调:教师应先夯实自己的根基,课堂上应用另一只眼睛看课堂,尽量多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索数学规律,自觉感悟、体验、总结。
3.春风细雨,浸润心灵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是李庾南教学思想生成的一棵大树,是融铸她人格的一首诗。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她形成了庄重大气与温婉细腻相互渗透、相互统一的教学风格,这也使得她的教学法有了实用与美感相和谐的特征。同时,她以独立的学识、智慧和人格魅力肩负起育人使命。
她在课堂教学中的严谨示范、不间断的互动、严爱交织的微笑,都给予学生终生影响。我们听课时,能看到她的学生面对新问题会分析、能迁移,在李老师的引导下独立探寻,将知识内化为学习潜能,在这一过程中她的学生既获得了学习的乐趣,品尝了成功的喜悦,更增强了自主学习的信心、培养了克服困难的坚毅精神。
她每天忙出忙外,但每天一早出去前和傍晚开会回来后,一定要到课室与学生见面,利用课前、课后走到学生中间,与他们聊几句,及时反馈近期的状况,轻声提醒、赞扬。
我们发现,李老师每一次进课室,同学们都会大声和她打招呼:李老师好!声音里充满了尊敬、亲切和依恋。
我们认为,“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是草根原创与时代精神的高度统一。
(二)教学实操
1.从风格别致的教学流程谈李庾南课堂
通过听李老师的课和看她的书及与她交流,我们理解,在“自学·议论·引导”这三个环节中,“独立自学”是基础,“相机引导”是关键,“群体议论”是枢纽。三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贯穿教学全过程。独立自学的活动形式有“阅读”、“倾听”、“演练”、“操作”、“笔记”,等等,关键是学生的积极思维和独立思考。课堂的议论包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开展小组或全班的交流讨论,是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主要形式。教师通过议论推动合作学习。教师运用点拨、解惑、提示、释疑的方法发挥教师的作用。教师创设合适的情境,生成课题,激发研究兴趣,明确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根据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或是进行启发性的描述,使学生得以仿效和借鉴,或对有关问题的前景进行生动的描述,使学生打开眼界,拓宽思路,或是列举一些矛盾的现象,选编一些容易发生错误的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等等。引导使学生自学有内驱力、有内容、有方法,使议论有序、有激情、有见地、有深度,最终使课堂学习达到课程学习目标。
听李老师的课、看其教学流程可以发现,她的课体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教学过程不是简单固定的,不存在前后问题,每一环节都有其内涵,教中有学,学中有教。通过李老师的引导,学生参与度高,思维活动得到有效的推动,学习情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例如:我们看了一节李老师的录像课《绝对值》,教学流程如下:
①情境引入(用从学校到图书馆购书情境回顾“正、负;距离、路程”等概念,然后组织议论“什么是绝对值”,学生之前有自主预习,通过议论使学生在一种研究的氛围中共同找到知识的生长点。情境的设置使七年级学生对抽象概念有感性、直观的认识)---
②板书强化(李老师板书除了列出绝对值定义及表达外,同时还列出性质、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引入都是借助数轴推进、由师生共同发现进行的。李老师边板书边与学生交流。绝对值性质及有理数大小比较的同步学习,初步加强了学生对概念定义的理解)---
③巩固练习1(“说出以下数据上的点所表示的数的绝对值。”目的巩固绝对值符号表达。对于学生不规范的表达,及时给予纠正)---
④巩固练习2(“写出下列数的绝对值并说明理由。”主要目的是通过题目归纳概括出绝对值性质。老师不断个别提问,用规范语言复述补充学生不完整的表达,引导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
⑤巩固练习3(主要是研究“数的比较”的方法,老师引导学生议论,通过“从绝对 4
值角度”、“从数轴上”梳理归纳比较的途径,李老师在这个环节的引入语句为“熟悉了什么是数的绝对值后,我们来研究绝对值有什么作用”,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推动,有效培养其自主思考、研究能力。李老师没有在绝对值的定义学习后立即进行练习,而是将定义、性质、运用整体概括之后层层递进地进行练习,这样的课堂流程安排对一个概念的完整学习非常有益,帮助了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生头脑中会形成完整的思维导图)---
⑥小结梳理(此环节让学生去归纳。而黑板上的板书已将整个内容概括表达得很清晰了,学生的归纳小结更能促使全体学生用整体的思维去理解、记忆本节内容,对后续运算的学习起到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
⑦进一步拓展(李老师在这里又设置了一道绝对值相加的拓展题,在学生思考过程中,适时启发学生自主借助数轴这个直观工具,学生很快地将数进行了分类,从而比较流畅地解决了难题。学生再一次得到“整体思维”的训练)再如:《射影定理》一节课,李老师设计的教学流程与《绝对值》这一节就有所区别,流程如下:
①抛出问题(单刀直入,根据学生课前自学情况,抛出问题“过三角形三边中点作连线,所作中点三角形与原三角形有什么关系”、“作一直线截三角形,截得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这个三角形应满足什么条件”,无痕迹地铺垫平台复习与本课相联系的知识,巧妙地与本课内容衔接)---
②例题引入(直接推出例题,先画“射影定理”基本图及写出条件,让学生补充结论,鼓励猜想。学生勇敢探究,教师引导与前两个问题联系起来,学生情感上增添成就感或挫败感)---
③思维碰撞(在解题的过程中,李老师采取个别提问、追问等方式引导学生寻找思维形成的路径。这时的提问不是穷尽追问平行性的问题,而是引导学生向思维的重点实现突破。老师给予议论空间,引导学生怎样思考问题,使其实现自主体验、总结和内化,达到自学能力的提升)---
④挖掘规律(通过上述学习过程,推出了“射影定理”,李老师再次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射影定理的直观记忆、表达、变式、运用及推广意义,共同体验、感受、领悟思考的价值与魅力)---
⑤拓展练习(在“射影定理”基本图的基础上加一条高,创造另一条题目,通过独立思考,共同议论,学生把知识及方法运用起来,思维更加开放与流畅)
记得听过李老师的一次关于“如何处理教材”的讲座。她谈到:课程应成为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式的完整文化。我们的教学流程,只要符合发展需要的,就是有价值的。她说,我们如果要定性分析一节课成功与否的话,要从”参与度、情感、思维活动”等三个方面去分析。
2.从不可或缺的教学要素谈李庾南课堂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李老师的适时启发下,将知识与生活、新知识与旧知识紧密联系起来,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参与到各项听﹑说﹑读﹑写的活动中,积极思维,善于表达,努力实践和创新,从而获取新的认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她的课堂着眼于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逻辑思维启发、示范性指导、个别提问是她的课堂教学中最大的亮点。(1)注重示范性、启发性引导
李老师课堂教学的一个特点,在学生百思不解的情况下,教师作出深入浅出的讲解,讲解有见地,有深度,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能引导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向更高级阶段发展,使得学生听讲后,不仅在知识上得以释疑,更重要的是在如何观察、分析、思考问题方面受到启发,在自学中可以仿效和借鉴。
例如,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和“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后,引导学生研究命题:
求证: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与另一个三角形对应部分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版本与佛山教材不同)
在学生运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证得命题的结论后,老师讲思维方法如下:
ABA'AB'DA'D'DCC'ABC由三角形的中线联想到三角形的其他主要线段,如高、角平分线,得到新命题BA'DCB'D'C'B'D'C'反过来 想,作出逆命题研究新命题的真假性后,可得“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平分线对应成比例,不能证得两个三角形相似”,学生思考正确命题:“已知一边和这边上的一个相等的角的平分线对应成比例,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类似的联想相似三角形对应中线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对应角平分线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对应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对应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概括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引申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例如李老师启发学生研究“三角形相似的判定”的思路: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判定、性质基础上,知道相似三角形包含全等三角形,所以可知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判定、性质应当也适合于相似三角形,则我们可以用全等的判定方法来判定三角形相似,但不需要这么多的条件,所以我们可以研究如何把条件简化,用尽可能少的条件证到三角形相似。通过提问,讲授,让学生有明确的思维过程,从而通过自已或小组的合作提出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命题。
每节课中,李老师与学生共同互动的主要痕迹留在了黑板上,这是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一个知识链条,清晰、直观。一个字也不用擦,无论是数学科老师还是其他科的老师来听课,都形容这整洁严谨的板书是一种让人赏心悦目的艺术作品。试想,学生常年经过熏陶,思维及习惯不得到磨砺吗?!
(2)讲解清晰到位、逻辑性强
教师在课堂中讲解起到了组织交流、引导合作,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补充和完善学生的思维建构等主导作用。需要强调的是,李老师的讲解是在学生亲自经历这些过程后进行的,引导了学生自己做会和悟会的。并且做到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把握好恰当的时机。简言之,就是“讲在当讲处”。
例如:《相似三角形》的习题课中,一节课只训练了四道题,在学生思考后,李老师做到了:
引导学生看清题目,观察图形,首先和学生一起由结论开始进行分析,利用倒推法;又是利用两头凑的办法。
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分析思路的来源,让学生对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在讲析证明题中,首先让学生来说是怎么想,李老师跟随着他们的思路走,只在必要的时候作纠正。这样做,虽然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次失败(证到某一步条件不足了,只能另寻解决办法),但是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他们的头脑真正动起来了,学生在多角度思维的过程中也就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推理证明能力。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多角度的思维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推理证明能力,这种的讲解使课堂不会沉闷,让学生觉得有挑战性,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用课堂提问强化学生思维训练
李老师课堂上的提问是很多的,提问的目的是为学生指出自主学习研究的方向或是在学生百思不解时的点拔,内容富有启发性、有见地、有深度,让学生回味、思考、深省,好的提问多数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实际而设计问题,而且有些问题的答案也不是唯一的,它可诱发学生的多向思维,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
关于课堂提问,李老师非常关注以下几点:
提问关注到全体学生。提问内容设计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富有层次性,不同的问题做到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
提问有思考的价值内容,课堂提问选择一个“最佳的智能高度”进行设问,使大多数学生“跳一跳,够得着”;
提问的形式和方法灵活多样。注意到提问的角度转换,引导学生经历尝试、概括的过程,充分披露灵性,展示个性,让学生得到的是自己探究的成果,体验的是成功的快乐,使“冰冷的,无言的”数学知识通过“过程”变成“火热的思考”。
例如:《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一节,为了了解学生对相似三角形判定的掌握情况,我们一般会提出这样两个问题:什么叫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有哪几种判定方法?而李老师
是这样设计提问的:
如图,在△ABC和△DEF中,(1)已知∠A=∠D,补充一个合适的条件,使△ABC∽△DEF;(2)已知AB/DE=BC/EF;补充一个合适的条件
,使△ABC∽△DEF。回答这样的问题,仅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只有在真正掌握了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回答。这样的提问能起到反思的作用,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教学的有效性能够提高。
又如:《三角形相似的判定》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师问: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根据定义怎样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生答:三边对应成比例,三个角对应相等。
师问: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相似的预备定理,你能完整地说出这个定理吗? 生答:...师问:判定三角形全等有哪些方法? 生答老师板书:
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AB、AC边上,BCDAEDE//BCADE∽ABC
SSS、SAS、ASA、AAS、HL 师问: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吗?相似比是多少? 生答:相似,相似比是1.师问:具备全等条件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吗? 生答:能。
师问: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你能猜想出三角形相似有哪些判定方法吗? 生答老师板书:
三角形全等判定
猜想:三角形相似的判定 SSS
① 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三角形相似。
SAS
②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三角形相似。ASA
③ 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相似。AAS
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相似。
HL
④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的直角三角形相似。师点拨说明:以上是我们的猜想,猜想得到的只能说是命题,还不能说明它们的正确性,我们要经过严密的演绎推理来证明它们的正确性,如果一个命题经过严密的演绎推理证明是正确的,那么这个命题就可以作为定理来去使用。
师问:你能证明上述猜想的正确性吗?你想选择哪一个命题来证明? 生答:能!选择命题:“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三角形相似”。师答:好吧,我们接下来该做什么?
生答:按文字证明题的要求写出已知、求证,画出图形,然后给出证明。„„
以上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经历了猜想、证明等过程,渗透了类比等数学方法,教会学生思考、探索与证明,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节四十五分钟的课,李老师提问学生不下25人次,每个精心设置的问题都以启发学生思维为出发点,当一个学生回答不完整再提问另一个学生补充,学生则需要不断思考才能回答问题。她以74岁的高龄缓缓穿梭在同学们身边,仿佛一阵轻风送给同学们学习的智慧和动力。李老师的问题很有层次性,在这些问题的引领下,同学们很顺畅地达成每一课的学习目标。
每次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不到位时,李老师总是会复述1-2遍正确的语言表达,她的学生能较流畅地表达也是她坚持训练的结果。
(4)将教材重新整合
李老师上课还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在教学内容上采取重组教材内容,实行单元教学。在教学形式上,采用个人学习,小组(指邻座四个同学)学习、全班学习三结合的教学形式,课堂上独立自觉、相机引导、群体议论三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例如:在讲授“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时,她先让学生个人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全班交流研究把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命题猜想出来,然后引导学生利用两个依据,一是相似三角形的定义,二是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与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简称“预备定理”)来证明猜想的成立。她把整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整合来实现单元式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3.从可持续发展方面谈李庾南课堂(1)民主和谐,全面发展
李老师的“自学·议论·引导”是在教师指导下的预习备学,再进行互学,交流预习
备学的成果,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解决预习中提出的部分问题,进而鼓励学生争论,提出、发现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促使学生思考;教师再进而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给予学生选择,解疑解惑。学生全身投入,形成生动活泼、主动民主的浓厚学习氛围。“自学·议论·引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班级中形成民主思想和民主意识,极大地促进他们思维、能力、人格等各种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课堂上李老师特别关注问题学生,总是让他们回答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先锻炼他们的胆量,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给予及时肯定与表扬,这样问题生从中收获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同时也让学生养成认真听课的学习习惯,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李老师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全面发展。
(2)激扬生命,持续发展
李老师充分相信学生、组织学生、利用学生、解放学生,使他们大胆说话,发表自己的意见,把思维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李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励学生各抒已见,切实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允许学生标新立异,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讨的场所,让学生在课堂中张扬个性,展示自我,收获知识、收获自信、收获快乐、收获成功。李老师的教学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让学生从自身的最近发展开始,生成自主获取、自我构建,自主发展、自主超越的态度、知识和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教者授人以渔,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
李老师在教学教研领域取得的成就不是象牙塔一样那么高不可攀,而是些日常教育教学中不断地积累下来的经验、得失提炼出来的东西。包含着对孩子的爱,让她备课前看大量的资料,了解各种背景,尽量走进学生当中;包含着对孩子的爱,让她学会把传统化为时尚,她将学生的需求有机地融入到备课中思考,与学生相差60岁她仍能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思维热烈的碰撞。让我们无比敬仰!多年来孩子们对她的依恋、对她的爱,让她收获实实在在的欣慰。初三(1)班有个女孩子中午吃饭时告诉我们,这个班有几个学生的爷爷奶奶都是李老师的学生!多年来,她教着同一本书,面对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而她的教法依然那么具有生命力,这就是“时尚”,能经得起时代推敲的就是传统中的时尚。
三、收获与反思
我们观摩过她组织的一次科组活动。李老师没有因为我们这些外人而有所客套。当天科组有2节公开课,评课时李老师毫不客气地点出作课者不认真备课,然后指导大家学习
什么是“基本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方法”,提醒大家只有平时加强学习数学理论,在备课时多思考如何使思路上的讲解更有数学味,更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才是真正对学生负责的,她要求老师们教学时要注意保底不封顶地引导学生学习,并多关注学情,她说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教育素养,更要有不断学习、多思多想的意识,这样才能改变自己、提高自己。我们感觉到作为她的科组成员,应该是很幸运的,有这样的名师引领,有这样爱他们的长辈指导,他们没有理由不努力上进。
以下收集了我们几位老师培训回校后课堂实践中的学习应用,与大家分享。学习应用一:重视知识间联系的做法
初中数学知识一环扣一环,很多知识都是需要连贯性去讲授的,在今年初三总复习的过程中,我把初中阶段数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整合处理。例如在空间与几何的复习教学中,把证明一、二、三的内容纳入几何总体的知识版块,特别是重点强调证明一的六个证明公理,是产生证明二、三的所有定理的总纲,在复习时就通过例子讲解一些定理的证明逻辑推理过程,使学生从理论方向认识数学,更符合新课标的教学思想,也就是要教给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这个教学概念在此之前我是没有的,但今次研修学习真的是对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一个质的提高。这个教学方法对我校今年的中考数学真的有很大的帮助,命题的证明有一道大题,我们的学生感觉都很好,以后的教学我都会向这个方向走。
学习应用二:加强课堂提问艺术的做法
研修学习回来之后,我也用课堂多提问的这个办法,感觉效果不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不少,对数学的兴趣也增加了。但在实践过程中,提问的问题要有点拔的意图,所以要设计好提问的问题。李老师的“课堂提问”是款款精美点心,让听课的人和上课的学生课后悠然再品之,是一种美好的享受。我也要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使课堂提问更有效和充满艺术味。
学习应用三:加强做数学笔记的做法
做数学笔记这个方法是学习回来后实施的,我觉得数学笔记是学生会学习的表现,学生通过自己的记录,学会总结归纳所学知识,而严格的数学书写规范对他们的学习成长有莫大的帮助,通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书写习惯有很大的改善,中考数学答题规范没有出现不必要的扣分了。
学习应用四:化育心灵的做法
这两年我都是担任初三的班任,学校给我们的升学任务很重,除了着重抓好学生的学习外,更主要的是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不论学生学习成绩如何,我都公平对待,班会课更是着重这个方面的培养,社会上一些不良的现象拿出来大家讨论,这些现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我们应该怎样做,从而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行为。所以这一年来,我班的班风学风都非常优秀,2013年度学生(平行分班)考上区重点人数全校最多。
学习应用五六七....从李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我悟出了:
(1)课堂教学是否高效不是看学生做了多少题目,而是看学生课堂教学中的思维量;(2)教师要以人为本,以学定教,教师一方面心中要有学生,一方面心中要有数学;(3)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有效方法,要开展有效的讨论,组织“议论”时,要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实际出发,逐步使“议论”深入展开;
(4)例题习题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的能力,力所能及,有发散性、拓广性、可延伸性,学生要有兴趣;
(5)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思维,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包括良好的学习品质、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6)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可以调整顺序,也可以整合教材;(7)学生课前自学要有目的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首先要上得好课,每一节课都是精品,使学生每一节课都能快乐学习。需要老师懂学生,知道学生的需要,并具备渊博的学识、敏捷的思维、独到的见解。这只有通过不断学习,研读文本、磨教法,苦练教学基本功,事事追求完美,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受学生的欢迎。
......一师一堂课,一课一人生,欣赏一位大师的精彩演绎,享受着或大气,或婉约,或激情,或幽默的名师盛宴,如沐浴春风,心旷神怡,如赏画卷,流连忘返。此时,带给我们的何止是一堂课,更是一种人生的提炼。
第二篇:校本研修教学反思报告
校本研修教学反思报告
新时代呼唤新的教育理念,现代教师应当了解新的教育理念,只有用新理念指导实践,才会有新的教学方法,适应时代的要求。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不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很容易在改革的浪潮中迷失方向,在纷繁复杂的问题面前手足无措。虽然进行个人研修是辛苦的,但苦中有乐,它让我增长了不少教育教学见识,提升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了更好地做好工作,现将校本研修工作做一回顾,并总结如下:
一、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关键
通过校本研修学习,我们真正地认识到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每一个学生都发言就是参与吗?专家的观点是:“应该说,站起来发言是参与,但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行为的参与,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建立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要看参与是不是主动、积极,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学生交往的状态,思维的状态,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在发言,而要看学生有没有独立的思考。”
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专家认为,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二、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积极研修,深刻感悟。
我积极投身校本研修的学习当中,切实做到了三个“自觉”:自觉参加上级组织的网络学习培训,自觉参加讨论,自觉上交作业。通过研修,使我明确了现代教育的本质,明确课改对于教师提出了什么样的素质要求。我通过深入学习,从而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否则就要被时代所淘汰,增强了自身学习的紧迫性,危机感和责任感,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不断进行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校本研修培训,这是我人生历程中一段含义深刻的文化苦旅,也是生命与智慧迅即聚核与绽放的过程。我通过课程视频聆听了专家的专题讲座;通过课程文本加深了对专题的理解;通过课程作业反思了以往和展望即将启动的教学改革;通过网上探讨寻找到了思想的沉淀和共鸣。没有震动就没有觉醒;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评价体系,都使自己对历史教学与教研工作不得不重新审视和重新思考。
三、继续努力,力求完美。
我的研修虽然己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待加强和完善的内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工作,为自身修养的提高而不懈努力。
四、自主学习,交流研讨。
观摩研讨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五、师徒结对,实践反思。
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倡导反思性教学和教育叙事研究,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六、课题研究,专题讲座。
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学校和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落实研究过程,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成长。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理论讲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个人研修已成为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平台,本学期,我从实际出发,把坚持个人研修作为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努力做到从实践困惑出发,在研修思想的引领下,引发学生的积极性,力求提高课堂效率。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一转眼几个月的就要暂告一段落,这此期间了很多让自己受用终生的东西。虽然校本研修活动时间即将告一段落,但并不意味的结束,这只是我新的征程中迈出的第一步,我还要远航。回顾我的研修活动,有许多需要思考的地方,需要我去细细的反思。
最后,还要感谢所有专家组的领导和教师。正因为有了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指导老师的跟踪学习,学员们的主动,在研修专家的指导下,学员们在理论知识、学习状态、教学技能上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收获。在这个知识舞动的平台上,我们所有参加研修的学员们互帮互助,积累并快乐着!
第三篇:初中政治教学研修报告
初中政治教学研修报告
在这一个多月的网络远程多媒体的学习过程中,我积极参与网络学习,参加各项研讨活动,这个过程中有幸能够与诸位同仁共同探讨、互相学习,受益匪浅。国培计划让我从教学内容的改进、还是教学方法的完善方面都有了很大收获。
每次学习我都及时反思了自己以往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所在,我归纳总结了自己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在国培课程中也得到了相应的指导:
1.过度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了教学实际,人为地分割了教与学的有机联系,造成的教学负面影响也是不可估计的。初中学生因其知识层次、思维状态、价值观念等尚未达到成熟、稳定的状态,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渴求很强烈,加之受接收信息渠道所限,因此,从课程要求中,我体会到应该把教师的“教”放在首位,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主导地位,不能本末倒置。
2、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盲目性。我提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他们讨论、辩论、模拟等多种教学形式的应用。但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无视知识的难易程度,一概交给学生去交流、讨论,这也是不好的。这会导致学生对很多问题无从下手,完成不了学习任务。因此,国培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提倡适当的自主、合作、探究是必要的,但要掌握好分寸和问题的难易程度。
3、预设问题难度较高,学生参与度不高。在这种氛围下,教师是知识的权威者、掌握者,甚至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充当主角作用。设计问题如果没有梯度,会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所以,《初中思品课的而教学导入》一课教会我在备课过程中老师必须把握问题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利用导入,水到渠成、轻松巧妙地融入课本知识点。4.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应用不合理。我会使用新型教学形式和手段,如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情境设置、视频音频、多媒体动画声色并茂,但是也容易导致课件成了中心,教室成了电影院,学生成了观众,教师成了放映员。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重问题预设而轻知识生成,重媒体表面功能而轻媒体深层功效,教学设计空洞无物,课堂效果大打折扣。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以后的工作、教学更好的展开,我制定的个人发展规划如下:
首先,树立正确的师德修养观念。作为政治教师,个人的道德品格、人格对学生的成长甚至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无私奉献,是一个教师必须树立的师德观。掌握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方法论,用爱心对待学生,同时加强业务理论的学习,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争取做到用人格培养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
其次,作为政治老师,在学识上“广开门路”、“广种博收”,努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要积极听各种讲座,参加各种培训,坚持不断学习,尽快提高专业化水平,力求扎实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知识、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适应今天新时代对老师的更高的要求。
再次,我积极了解教育改革的趋势,关心教育新动向,努力更新教育理念,积极贯彻实施教育教学新理念。在总结以往问题的基础上,以问题为纽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最后,认真钻研教材上好每一节课,坚持经常写教后感不断总结教学的得与失,积极听课以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秀的教学方法,认真对待每一节公开课并主动积极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教好政治课,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要责任在教师,我们每个政治教师一定要有教好每个学生的责任感,同时要在提高自身素质上狠下功夫,充分利用好现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手段。政治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才的奠基石。没有受到良好的政治教育,要想在其他方面的学习中取得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政治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发现有的班级学生普遍喜爱政治课,但也有的班级学生普遍厌学政治。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我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不同所造成的。部分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没有进行认真研究,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手段缺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厌学政治课,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教师态度过于严肃,语气生硬,课堂缺少温声和谐气氛,师生之间较少有感情交流,学生对教师的敬畏在不自觉中移植到对政治学习上,长期以往便导致学生厌学政治。
二、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一课课,教师设计好环节,让学生一步一步按老师的思路去走,串问串答,过程简单,程式化;一本书,一支粉笔,便是整堂课的教具。
三、学生的课业负担沉重,繁琐重复的读、背、抄、写成了学生的政治作业固定模式。
如何针对以上症状,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注重自身形象,威严之中应不乏亲和力。尊重爱护学生,建立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的感情 慢慢移植到对政治学习中。
二、改变教学结构,丰富课堂内容。40分钟的课堂,应统筹安排,将听、说、读、写穿插并进,眼、耳、口、手多种器官交替进行。因此,课堂应引丰富多样的现代教学设备,如挂图、幻灯、录音机、录像、多媒体等。
三、布置常规作业,培养良好习惯。政治学习贵在积累,我采取“强制-督促-自觉”的连贯作法,让学生准备一笔记本,命名为《每日随笔》,要求学生每天坚持随手笔录,不拘一格,可写心得、体会、杂感、笔记等。
四、组织丰富的活动,如参观、访问、演讲、知识竞赛……使学生身临其境,触发写作灵感。
政治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才的奠基石。没有受到良好的政治教育,要想在其他方面的学习中取得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政治教学的重要性。
新版初中政治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在内容编写,体例,结构等方面作出了大幅度的调整和修订。更贴近学生生活,更人性化,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新教材为政治改革创造了契机。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谈谈对新教材教学的几个体会。
一、荣誉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教材图文并茂,设计生动活泼,美观大方。增强了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内容简练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贴近生活实际。案例,材料新颖,突出时代感,生活化,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果教师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更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改变过去教学的枯燥无味。而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大家谈,谈论式、探究式、小品、游戏等,让学生进入学习角色,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二、创设师生互动的氛围 通过活动探究,变过去教学中的师—生关为师—生、生—生、生—师之间的多向交流。构建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形式。在师生互动中,更突出学生的动。如“人生难免有挫折”教学设计,就“挫折”是好事还是坏事,让学生进行谈论。然后分正反两方辩论,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教师再加以点拨,在辩论中,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到了知识,既锻炼了口才,又提高了能力。学生积极思维,踊跃发言,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中感悟到了与老师主动交往的快乐,师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三、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新教材充分给学生一个自由学习的空间,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想,能干,能说。新教材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系列开出一层空间,启发学生进一步谈论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自由发展,多理解,肯定。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等。
四、对新教材建议
新教材的容量不是很大。对学生早恋和迷恋网络方面内容较少,而这两个方面是目前学生较为突出的问题。新教材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的作用。总之,新教材,新理念,新标准,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从实施新教材为突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素质。
关于评课
评课是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水平的重要一环。对政治课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价,是提高政治课教学的一项必要措施。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评课首先要评教学目标。
首先,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指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确定;具体,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适宜,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大纲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其次,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2.从处理教材上分析
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授课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我们在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得是否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 难点,抓住了关键。要看,教学目的的确定是否明确、全面,有针对性、导向性。教学重点是否把握准确,教学过程是否做到突出重点。教学难点是否把握准确并得到突破。教材的组织、处理是否精心。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必然、教学目的、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心理特点,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充实与处理,重新组织、科学安排教学程序,选择好合理的教学方法,使教材系统转化为教学系统。
3.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教学目标要在教学程序中完成,教学目标能不能实现要看教师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因此,评课就必须要对教学程序做出评析。教学程序评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看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我们评教学思路,一是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合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不符合学生实际;二是要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能不能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是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平时,有些老师课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个程度就是教学思路不清,或教学思路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实际等造成的。所以评课,必须注重对教学思路的评析。
(2)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则侧重教法设计,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课堂结构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可见课堂结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一节好课的结构是: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
计算授课者的教学时间设计,能较好地了解授课者的授课重点。授课时间设计包括: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与衔接是否恰当。
①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要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要看有没有“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的现象,要看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
②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分配:要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没有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的现象。
③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要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没有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太少的现象。
④计算优差生活动时间:要看优、中、后进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没有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后进生占用时间太少的现象。
⑤计算非教学时间:要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没有脱离教学内容,做别的事情,和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
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评析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是评课的又一重要内容。所谓教学方法,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但它不是教师孤立的单一活动方式,它包括教师“教学活动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统一。评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会令人生厌。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我们评课,既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化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既要看常规,更要看改革和创新。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体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中国德育资源网》上载的《中学思想政治课评课说明》指出:教学方法的设计科学、合理、周到、灵活,体现着改革、创新的精神,适合中学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要注意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实际,情理结合,有的放矢,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说理应透彻、巧妙,帮助学生分析是非,并学会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方法,分析观察问题,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培养良好的品德。(4)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现代化教学呼唤现代化教育手段。“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陈旧、单一的教学手段早已经发生了改变。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了很多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那么评课时就要看教师是否适时、适当地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
5.从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保证。所以我们评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所谓教学基本功,笼统地讲,是指教师从事教学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堂教学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运用。教学只要是有准备、有计划地进行,就必然存在一定的基本阶段和格局的顺序,存在一定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的组合。教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能优化课堂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衡量:一是体现启发性原则。因为它主张的是意义学习,反对机械学习,这是现代教学模式的一个起码标准。二是体现目标性原则,即模式的选择要与教学目标要求相符。
2)
教学组织能力。模式的选择只决定教学的基本形式和框架,而要使教学过程“活”起来,关键要看有效的教学组织。教学组织分为教与学的组织,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组织。对于课堂教学组织,目前尤其要注重学生学的组织。因为学生的“学”未组织起来,教学活动就不可能按照既定的目标进入“状态”,教学目标就不可能较好地达成。
3)
教授行为策略。教授行为策略主要是指课堂提问的策略、处理学生回答问题的策略、激发学习动机的策略、提示信息的策略(包括板书、演示、视听方法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策略、引出见解的策略、作出结论的策略等等。孔子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中讲“道而弗牵,开而弗达”,以及西方古代教育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等,都强调在启发引导和作出解答上,要把握“火候”,讲究教授行为策略。教师的教授行为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教学组织的效果。并且,教师只有讲究教授行为策略,教学工作才可能达到艺术般的高度,给人以艺术般的享受。要特别提出来的是,有些课堂教学自始至终一问一答,热热闹闹,问题频繁而肤浅,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这种看似“启发式”教学的“有序”开展,其实不仅不能真正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还将导致学生日后更大、更深刻的思维混乱。
4)
教学机智与表现力。教学机智即教学活动中的应变力和即时组织力,主要体现在对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上,能否因势利导而又使教学活动不越轨。教学表现力即教师运用各种教学工具的能力,它包括语言表达力、情感表达力及运用教学仪器设备的操作能力等。教师只有做到身心一体化的表达,教学要求和教学影响才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
5)
理论功底与知识面:教师的理论功底,一方面表现在课堂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实用,另一方面表现在课后自己说课的理性分析,能否据理“自圆其说”。教师的知识面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中,能否根据当时的教学需要,信手拈来相关知识充实教学,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课堂教学更加丰满。教师表现知识面广,还有利于“博学多才”形象的建立,为教师多增添几份教学魅力。
6)
教师的气质表现。教师的精神状态、仪表体态、举手投足的风格等都对学生产生着重要影响,教师以自己的整个人格决定教学工作。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融洽。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首先,要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当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其次,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此外,也有提到要看板书:好的板书,首先,设计科学合理,依纲扣本。其次,言简意赅,有艺术性,再次,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
6.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效益是否高效。要看课堂上学生反映(如语言、思维、情绪等)是否活跃?学习兴趣如何?发言是否踊跃?敢不敢大胆地质疑?
二是学生受益面程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否基本能够掌握?不同类型的学生是否均有所收获?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培养和提高。三维目标是否都能达成。
三是有效利用40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第四篇: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校本研修报告(范文)
校 本 研 修 报 告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倴城初级中学 张宝兰
中学英语教学的任务是通过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初步具有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其中,英语词汇是我们进行基本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新目标教材的普遍使用,词汇教学更是困难重重。新目标初中英语词汇量大,其中七年级上册有词汇700个左右,下册约450个,八年级上册约450个,下册约400个,九年级全册约500个,合计2500个。新目标教材的生词量大,呈现则不拘一格,大多都隐藏在课文中,学生不易察觉。因此对于刚进入中学的学生,特别是小学英语学习没过关的农村学生来说,词汇学习成了英语学习的最大障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自然这些也就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在此背景下,我选择了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作为研究课题。
一、研究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重视英语词汇学习,从而获得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一)检查学生学习英语的情况,以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从中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二)以培养能力提高全面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增强学生的互相了解,互相帮助,具有良好的群体合作精神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通过让学生参与英语学习,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并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和课外活动,树立起能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二、研究团队
1、主持人:张宝兰
2、参与人:秦秀辉、肖军、梁建芳、张艳艳、李艳梅、刘瑞军
三、研究方法:
1、教师充分挖掘文本,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做到用好课本,而不是教好课本。
2、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自主学习”理论与经验的学习研究,对“自主学习”的内涵和外延更加明确的认识,确立课题的理论支撑,加强理论学习,使我得到理论的提高。
3、比较法。选定实验班,以平行班为对照班,进行纵向、横向的比较。
4、调查法。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调查,发现问题,研究对策,及时施加变量,控制无关变量。
5、个案法。对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个案分析,分类研究,跟踪调查评价,写出个案研究报告。
6、适当采用计算机、网络等辅助科研手段。
四、研究策略及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 1.形音结合
教师要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语音规则及运用读音规则记忆单词的拼法。“多数单词的拼写都是符合读音规则的„„只要把单词读准了,根据读音规则就可以把单词拼正确”。因此,能准确拼读单词,往往就可以记住单词的拼写形式,即做到发言正确,以形发音,以音记形。这样就能比较牢固地记住单词的拼写形式。
2.运用记忆规则减少遗忘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则:遗忘进程并不是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后来逐渐缓慢,到一定的时间,几乎不再遗忘”。因此,对刚学过的词汇应及时不断重现,不断加深学生对词汇的进一步理解,并在运用中强化记忆,而不应等到已经遗忘后再来追忆或重新学习。
3.列表记忆
列表这个形式可用来对单词进行分类记忆,不一定画表格。分类可按主题内容把单词分成若干类,如:卧室用具、起居室、亲戚名称、人体部位名称、文具名称、交通工具名称、动物名称等等。这些词有些有某种联系,由一个会联想到另一个。
4.加大阅读量,提高单词重现率
单词必须经过多次重现,才能记住。阅读是最有效的语言输入途径之一。学生通过阅读能在具体的语篇环境中接触更多的词汇,增大输入量,重新与学过的词汇见面,再一次加深记忆,同时,这也是对词汇的一种运用过程。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用语言做事的能力,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借助语境推测掌握词的真正含义。
5.以旧带新
这是一种广泛的联想,在已有知识上建立新的知识。随着学生词汇量的增多,有可能利用构词法分析讲解新词的意义。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自然地理解词义,借助构词法知识记忆单词,同时还可培养学生分析语言的能力。例如,由已认识的单词组成的复合词,利用词根、词缀组成的新词等。在记单词过程中,“以旧带新”起很大作用,它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旧的越多,新的越容易建立起来。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的时间定为2010年9月--2013年8月,具体分为:
1、研究准备阶段(2010年9月--2011年2月)
这一阶段完成课题酝酿、资料积累、文献研究;实验班和对照班的选择、测试;实验的整体设计。调查现状、分析成因。
2、研究实施阶段(2011年2月--2013年2月)
这一阶段,实验班和课题研究教师根据课题总体设计方案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确定目标内容,确立实验方法在实验进行中期,教师对前段实验进行小结,邀请专家对实验进行评估,相对调整计划,取得中期研究成果。
3、研究总结阶段(2013年2月--2013年8月)
这一阶段,对实验结果进行测试;分析总结,深化研究;撰写实验报告、完成论文。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1、个案研究资料;
2、有关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的调查结果、实验报告;
3、学生英语学习成绩评定的“增值”数据;
4、相关论文;
5、结题报告。
在课题研究的总结过程中,我们既感受到了课题研究有收获的喜悦,也发现了一些在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课题理论内涵的理解、问题的分析以及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操作可能不十分精准,有待完善的地方。
2、课堂提问教学的研究,由于受应试因素的制约,难以取得较理想的成果,同时缺乏较为客观的量化评价标准。
3、作为教师角色的研究者,科研素质需进一步提高。不断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和
观念的更新,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强化自主性教研意识,重视平时教学中研究资料的积累,从而使教学研究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总之,如何进行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它尤显重要。英语课教师都要尊重和遵从英语课的教学规律和学生的思维特点,高度重视词汇教学的重要意义,力求掌握和发掘词汇教学的技巧。只有不断探索新的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才能确保英语课的教学效果。从而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自学能力的水平,奠定良好的词汇基础。也才能真正把学生领进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英语课学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一位真正优秀的英语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重视词汇教学,在英语课中充分发挥词汇教学的作用,才能实现课堂真正的活而有效。
第五篇:骆娟 生本教学研修报告
生本教学研修报告
骆娟
生本理念(又称生本教育理念),是指“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育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的多种方式的自主学习。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学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行为,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并以其为归宿。语文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树立全新意识,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需要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关注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语文素质的形成,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三、“生本”课堂模式的构建:
1、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语文教师必须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特点出发,完整准确地把握主体教育的实质内容,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最终实现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要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给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条件和机会,不断强化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自主的时间。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一个主要原因是教师占有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学生在课堂上基本上是在老师的教学监控之下学习,学生即使有主动性也没有发挥的余地。马克思讲得好:人的工作时间越来越短,人也越来越自由。同理可知,课堂上如果老师讲话的时间逐渐缩短,学生活动时间逐渐加长,学生的思想就会越来越自由,课堂上就容易形成真正的民主气氛。
给学生自主的时间,不是让杂乱无章的内容耗掉学生的自主时间,而是指导学生在一定的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开展自学活动。如一节阅读课,教师用15分钟来引导学生读书并不算多。能看到学生伏案读书思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这样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才能有所领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并学以致用。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铺路搭桥。学生主动性的发挥,离不开外界刺激物的调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为学生提供能调动学生求知欲的情景,想方设法地让学生思考和行动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解决知识的无限性与学生学习时间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就必须采用优化策略,即教师必须为学生选择好最佳的学习路径,为学生架起语文一座贯通思维活动的桥梁。路是靠人走出来的,桥则是靠人的思维创造出来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鼓励学生自己走出一条学习之路,又要为学生造桥,使学生排除认知障碍,实现思维的过渡。
2、以生为本,改革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就不应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感到压抑、紧张、单调、被动,甚至是痛苦。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发现式教学法、示范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谈话法、讨论法、提问法、练习法等等。当然一个教师掌握的教法越多,就能选择最适合特定教学实际的最有利于自身发挥的教学方法组合,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这无疑是有益于培养学生主体创造精神的。例如,《苏州园林》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典范的说明文,文字通俗易懂。如果上课反复的讲,势必会使学生兴味索然,因此必须另劈蹊径。
理想的《苏州园林》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导入→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总结。首先,我精心设计了一段富有启发性的导语:“同学们,只要你们留心,就会发现,美到处存在,美就在你身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中,有美;我们整修一新的校园中,有美;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有美„„所以我们要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叶老的《苏州园林》虽然是一篇说明文,但文章处处充满了美。”接着我投影了几幅苏州园林的景物照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体会苏州园林的美,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发现美的景致。接着我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分组讨论:叶老怎样用高度概况的语言,自然、真切地再现了苏州园林的风貌?谈谈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苏州园林的美?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言、相互补充,我边引导边明确边板书,把苏州园林的各种美展示出来,文章的“总-分-总”结构也就一目了然了。教师小结:“苏州园林大处讲究布局美、配合美、映衬美、层次美,小处注意图画美、图案美、色彩美,使‘浏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也正显示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和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为进一步感受、欣赏苏州园林的美,我让学生挑选好自己喜欢的段落,伴随着我提前录制好的优美音乐朗读。
3、以生为本,艺术地组织课堂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去?除了科学的教学程序,教学内容外,还需要艺术地组织学生学习。
学生的学习,不是靠一种机械的顺从,而是靠一种热心的专注的情绪。赞可夫说:“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教师在组织教学中首先想到的就应该是学生学习情绪。例如读课文,教师扫视全班学生,发现注意力都比较集中,教师便说,某同学读完后,大家找一找读错的地方,看谁发现的多。但如果发现有几个同学心不在焉,教师则应说,某同学读完后,我要找几位同学给某同学找读错的地方。两种情况两句话,教师的目的都是一个,振奋学生的精神,使学生的注意力朝正方向发展。这与那种“某某同学读课文某段”的生硬指令或直接对某某同学提出斥责的做法显然是不同的。
此外,在学习讨论中,谁先发言谁后发言,甲同学发言对乙同学会起一种什么影响;一个问题是让学生讨论还是不让学生讨论,用哪知方式为好,都需要教师巧妙地处理。课堂实践告诉我们,有时教师一个微笑的暗示要比大发雷霆效果还好,这是因为有着艺术的效应。
因此,在教学的组织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做到: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学生的童趣,培养学生的志趣和情趣,让学生始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使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以确保调动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