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经》中的思想与艺术

时间:2019-05-13 04:56: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诗经》中的思想与艺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诗经》中的思想与艺术》。

第一篇:浅谈《诗经》中的思想与艺术

中国古代文化专题选讲

浅谈《诗经》中的思想与艺术

10东会计3班 邵纯虹 学号:10851515 电话:*** 《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它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年即公元前1100-600年左右的诗歌305首,其中6首为笙诗,只有题目,没有诗,故又称“诗三百”。按用途和音乐分“民间歌谣(风)、士大夫作品(雅)、祭神的颂辞(颂)”三部分,其中的《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直陈其事)、比(譬喻)、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诗经》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我国文学的光荣起点和现实主义文学代良传统的源头就是《诗经》。它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两方面伟大成就都充分说明我国文学历史悠久,发达很早,对后也文学的重大影响决定了它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应该享有的崇高的地位,《诗经》奠定了我国古代文学特别是诗歌在发展上一些带规律性的基础,无论在诗歌史文学史或文化史上其影响之大使它以后任何一部作品无可比拟。

一、思想内容

《诗经》中的作品,内容十分广泛,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世态人情、民俗风习等等,在其中都有形象的表现。其主要内容有: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农事、诗宴诗、怨刺诗、战争徭役诗、婚姻爱情诗等。

《诗经》中的内容远不止以上六类。总而言之,《诗经》的内容十分丰富。它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极少超自然的神话。祭祀、宴饮、农事诗是周代社会经济和礼乐文化的产物,怨刺诗、战争徭役诗、婚姻爱情诗则是当时政治状况、社会生活、风俗民情的形象画卷。《诗经》是我国最早的富于现实主义的诗歌,奠定了我国现实主义的传统。

(一)劳动人民集体口头创作

《诗经》中价值最高的主体部分是《国风》、《国风》绝大部分是来自民间的公民歌,其次是小雅,小雅中也收入了许多的民歌,《诗经》的“十五国风”的大部分和“小雅”中的一部分作品,原来是流传在人民口头的作品,它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诗》的出现确立了劳动人民创作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意味着劳动人民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综观文学史上出现的第一文人及创作也就是屈原及《楚辞》,屈原的《楚辞》与《国风》有深厚的血肉关系,他在学习楚歌民歌的基础上吸收中原文化的精神,创造了他的骚体诗,《九歌》基本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加工改造的,这以后汉魏乐府直接继承了《国风》的优良传统而深刻影响了建安文学。汉魏乐府可说《国风》影响下的直接产物,而魏晋五言诗是汉乐府学习的结果,六朝的歌谣与《国风》

中国古代文化专题选讲

汉魏乐府一脉相承,推动唐诗的发展,形成了我国诗歌史上的鼎盛的一页达到光辉顶点、唐五代诗人学习民间曲子词促进词的发展,五代以来的词,曲对无杂剧的影响都是这种关系的继承和发展,“倾”、“大雅”对统治者的歌功颂德直接影响汉代大赋。

(二)现实主义精神

《诗经》中的作品广泛而真实地描写了当时社会现实生活,特别是其中的“国风”和“二雅”里来自民间的部分,更是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当时社会中不同的阶级,阶层人民的思想感情,思想内容主题广泛,几乎包括上当时社会上所有重大问题,有对劳动、爱情的讴歌,有对被压迫被剥削痛苦生活的描绘,有对黑暗现实政治的揭露讽刺和批判,也有对神权统治的怀疑反抗,广泛性真实性特别体现在国风当中,成为国风反映现实生活的两大特点,大至阶级矛盾小到家庭生活,展现了广阔的生活画面,从本质上讲,正确地反映了阶级关系,“诗”这种现实主义精神推动后也至今天诗人作家关心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民歌所以是现实主义,因为它是人民讴歌自己的生活,思想感情在生活中扎根很深,有极其雄厚的生活基础,无论政治深远还是歌倾劳动热爱生活的乐观诗,还是表现劳动妇女悲惨生活的诗,都是人民生活的写照,是他们极为悲愤或欢乐迸出的诗,创作是现实主义《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初步建立了我国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

二、《诗经》的艺术特点

《诗经》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特色,无论是在形式体裁、语言技巧、还是在艺术形象和表现手法上,都显示出我国最早的诗歌作品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

(一)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在前人研究《诗经》的著作中对赋、比、兴有种种解释,朱熹《诗集传》写道:“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在今天看来,赋比兴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太师》把它与风、雅、颂台为“六义”其实这二者之间有区别:风、雅、颂就其思想内容,写作来历,作品作用以及配乐类型的不同而划分出来的基本种类。因此,风、雅、颂是分类名称,而赋、兴是根据这些作品思想内容创造出来的不同表现方法。《诗经》在使用它们时,往往是交叉的。赋是一种基本的表现手法,赋中用比,或者起兴后再用赋。另外,比兴也常常分不开,比中有兴,兴中有比,它们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赋就是陈述铺叙之意,或是敷陈,直截了当地抒情、叙事,《诗经》的雅,颂诗中多采用这种方法,风诗中较少,但也有以此见长者,如《七月》所谓“比”就是譬喻比拟,使作品形象更鲜明,如《硕鼠》以鼠拟人来比喻统治者可憎,可鄙,以突出其贪婪狡黠的本质,借以加强讽刺的力量,《相鼠》、《氓》用桑树由繁到落来比喻夫妇爱情的变化,《离黍》用酒醉来比喻人内心的惶惶惚惚借以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还用比来丑化仇人如《南山》揭露黑暗现实。

中国古代文化专题选讲

兴,其基本含义,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兴”的运用情况比较复杂:有的只是开头起调节韵律,唤起情绪的作用,兴句与下文在内容上的联系并不明显,作用只是为了引起下文,使诗歌曲折、委婉,不给人突兀的感觉。《诗经》中更多的兴句,与下文有着委婉隐约的内在联系,或烘托渲染环境气氛,或比附象征中心题旨,构成诗歌艺术境界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说比是托物喻志,那么兴就是触景生情,《诗》中的兴除几个别的例外,都用在一首诗的发端,兴在古代,现代歌谣中最常见的手法,在《诗》中用兴的地方比用经的地方还要多,赋、比、兴三者,赋是大量的,常见的,构成了《诗》、表现手法的主体,比、兴的运用虽然是《诗》民歌特色,但只在修饰上起作用,兴与诗正文的关系来看,基本分两类:

1、意义上与正文无联系,只是借来开头,从韵脚、语势、情调上引起下文。

2、与正文有意义上的联系,其中有的起到了比喻的作用,如《美睢》:“关关睢鸠之州”(有兴而比也之说),如《周南•桃夭》,以“桃之夭夭,灼灼其花”起兴,茂盛的桃枝,艳丽的桃花和新娘的美貌,婚礼的热闹喜庆互相映衬,而桃树开花(“灼灼其花”),结实(“有蕡其实”),枝繁叶茂(“其叶蓁蓁”),也可以理解为新娘出嫁后多子孙,家庭幸福昌盛的良好祝愿。兴中有比,“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髦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夭只,不识人只”。兴是《诗经》中比兴手法的运用,创造大大丰富了后代诗歌创作,它一直被继承和发展了下来。

(二)句式和章法(包括句式、重章、叠字、叠句等)。

(三)雅、颂与国风在语言风格上的不同。

第二篇:诗经 艺术成就

艺术成就

《周礼?春官?大师》云:“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六诗在《毛诗序》中又作六义。其中,风、雅、颂,是指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例如《豳风?七月》、《卫风?氓》都是赋体:前者铺叙了奴隶春耕、采桑、纺织、田猎、造酒、贮藏和准备过冬等一年四季的全部劳动生活,表现了阶级的对立和奴隶们的悲愤之情;后者倒叙了弃妇与氓由恋爱到结婚直至被氓遗弃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弃妇的哀怨和决绝。又如《魏风?硕鼠》、《邶风?新台》都是比体:前者把剥削者比作贪婪的大老鼠;后者把淫乱无耻的卫宣公比作大癞蛤蟆;二者都寄寓了极大的讽刺之意。另如《周南?关雎 》、《魏风?伐檀》都是兴体:前者以贞鸟雎鸠的“关关”叫声起兴,联想起人的男女之情;后者以奴隶们的“坎坎”伐木声起兴,联想到奴隶主阶级的不劳而获。在《诗经》中,赋、比、兴手法常常是交替使用的,有“赋而比也”,有“比而兴也”,还有“兴而比也”。如《卫风?氓》是赋体,但诗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显然是“兴而比也”。另如《卫风?硕人》,用铺陈的手法描写庄姜美貌,但其中“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传神地表现出庄姜的天生丽质,这显然又是“ 赋而比也”。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诗经》的影响还越出中国的国界而走向全世界。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很早就传入汉文版《诗经》。从18世纪开始,又出现了法文、德文、英文、俄文等译本。《诗经》中的乐歌,原来的主要用途,一是作为各种典礼仪的一部分,二是娱乐,三是表达对于社会和政治问题的看法。但到后来,《诗经》成了贵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学习《诗经》成了贵族人士必需的文化素养。这种教育一方面具有美化语言的作用,特别在外交场合,常常需要摘引《诗经》中的诗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叫“赋《诗》言志”,其具体情况在《左传》中多有记载。《论语》记孔子的话说:“不学《诗》,无以言。”“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可以看出学习《诗经》对于上层人士以及准备进入上层社会的人士,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诗经》的教育也具有政治、道德意义。《礼记-经解》引用孔子的话说,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论语》记载孔子的话,也说学了《诗》可以“远之事君,迩之事父”,即学到事奉君主和长辈的道理。按照孔子的意见(理应也是当时社会上层一般人的意见),“《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意思就是,《诗经》中的作品,全部(或至少在总体上)是符合于当时社会公认道德原则的。否则不可能用以“教化”。孔子言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就孔子所论来推测当时人对《诗经》的看法,他们所定的“无邪”的范围还是相当宽广的。许多斥责统治黑暗、表现男女爱情的诗歌,只要不超出一定限度,仍可认为是“无邪”即正当的感情流露。第二,尽管如此,《诗经》毕竟不是一部单纯的诗集,它既是周王朝的一项文化积累,又是贵族日常诵习的对象。所以,虽然其中收录了不少民间歌谣,但恐怕不可能包含正面地、直接地与社会公认的政治与道德原则相冲突的内容。

秦代曾经焚毁包括《诗经》在内的所有儒家典籍。但由于《诗经》是易于记诵的、士人普遍熟悉的书,所以到汉代又得到流传。汉初传授《诗经》学的共有四家,也就是四个学派:齐之辕固生,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亨、毛苌,简称齐诗、鲁诗、韩诗、毛诗(前二者取国名,后二者取姓氏)。齐、鲁、韩三家属今文经学,是官方承认的学派,毛诗属古文经学,是民间学派。但到了东汉以后,毛诗反而日渐兴盛,并为官方所承认;前三家则逐渐衰落,到南宋,就完全失传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诗经》,就是毛诗一派的传本。

第三篇:透视《诗经》中生态环境思想与环境变迁

透视《诗经》中生态环境思想与环境变迁

——以《邶风》为例

摘要:经典名作《诗经》中蕴含着丰富的先秦时期生态环境的信息。本文仅就《诗经·邶风》篇中所折射的环境信息来探讨诗经时代的生态环境思想、经济文化生态环境及地理环境变迁,藉此以窥当时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诗经

邶风

生态环境 失衡

《诗经·风·邶风》一共19篇,篇数仅次于《郑风》。邶,周代诸侯国,子姓,周武王灭商之后,为安置殷商遗民,将商王畿之地分为邶、鄘、卫三地,封商纣王子武庚于殷地,称邶国。《说文解字》中:“邶,故商邑。自河内、朝歌以北是也”①,即位于原商都朝歌以北,淇水以东,古黄河道以西。范围在今河南北部、河北南部一带。邶风就是指邶这个地方的歌咏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民歌。

《诗经》是一部诠释生命主题的生态史诗。《邶风》中蕴含着诗经时代邶地先民朴素的生态环境思想,诗中歌咏表现现实生活的意象物如太阳、月亮、花草树木、动物、山川、河泽等,折射着先民对所生活的地域范围内的生态环境的深刻认识与理解,蕴情感于大自然,将情感物化于意象物中,书写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生态景 ① [汉]许慎 撰,[宋]徐铉 校《说文解字》卷6下,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33页。

观,却又显现着一种对自然既崇拜又敬畏的情怀,深深的承载着先民的殷切的希望与寄托。诗中的这些意象物与先民的经济文化生产活动息息相关,花草树木的歌咏叙写了先民在早期社会的经济生活背景,洋溢着浓厚的饮食信息。正所谓“四经皆史”,《诗经》里隐藏着丰富的历史地理环境信息,通过解读这些史诗来揭开诗经时代的地理环境变迁之谜。

一、朴素的生态环境思想

黄河与其支流是中国文化衍生繁荣的生命之河,是构成中国文化渊源的地理生态基质。也正如钱穆先生所说的“中国文化的发生,精密言之,并不依赖于黄河本身,他所依凭的是黄河的各条支流。每一支流之两岸和其流进黄河的两水相交的那一个角里,却是中国文化之摇篮”①,淇水正是这样的支流,淇水即今天河南境内的淇河,位于汤阴县东南。原是南流注入古黄河,属黄河流域,因于“汉建安九年,魏武王於水口下,大枋木以成堰,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漕运”②而成为白沟的一部分,为今海河水系卫河的支流。

西周邶国原为商代的王畿之地,此地区的开发可以说是离不开淇水的。据有人统计《诗经》里有关淇河“淇”字的出现平率仅次于黄河的“河”字。淇水两岸曾是殷商四朝帝都所在地,这里的特殊的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灿烂多姿的文明,先民们将生产生活融入大自然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思想,书写了一首美丽的创业史诗。有文人赞美道“淇河是一条文化河,被誉 ①②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4页。

王国维校:《水经注校》卷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23页。

为史河、诗河、爱情河、生态河”。是淇水孕育了邶风独特的文化内涵。

《邶风·柏舟》篇中“日居月诸,胡迭而微”,与《邶风·日月》中的“日居月诸,照临下土„„,日居月诸,下土是冒„„,日居月诸,出自东方„„,日居月诸,东方自出„„”。古人认为太阳、月亮有自己运行的规律,以便来照亮大地万物,其实这就是象征着人类生命不息,一代接着一代传下去的生命传递规律。在他们看来,太阳和月亮的光照是无私奉献的,认为“日居月诸”是一种自然变化规律,同时暗示了人们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要遵循自然规律。太阳月亮犹如自己的父母一样无私的养育下一代,作为下一代要有回报之心,同样对大自然也就不能只是一味的索取,要懂得回报,即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先民们已经认识到了以太阳、月亮为代表的大自然赋予了人们美好的生存条件和环境,人类才得以生生不息,子孙才得以繁衍,人类文明才得以传承,自然才得以恢复和发展。此诗彰显了古人朴素的生态环保思想和对其所生存的环境的一种朴素的认识。

在先民的思想观念里,人类与大自然中的鸟兽、花草树木、山川菏泽共同连结成一条生生不息的生命链,正是这种朴素的观念,《诗经》中所歌咏的意象物就是人类自己生命的真实写照,借意象植物的生长和存在状态及其本身的属性来表达对生命的敬意,将自己的情感物化为实实在在的生命实体。《邶风·旄丘》一诗中“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描写了葛的生长环境、存在状态和自身的属性,蕴

意着先民长长的思念和深深的祝福。

在人类早期社会里,先民们面对自然的种种情怀,将自己的情感物化于意象植物、动物、山川,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的敬意和崇拜,或者说是畏惧。到底怎么面对自然,先民们逐渐经历了从先前的畏惧到崇拜,然后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诗中歌咏动植物山川表达了先民朴素的自然认识观。《终风》中出现了“暴”、“霾”、“曀”、“阴”、“雷”等,诗中没有说是对大自然表现出了一种畏惧,而是和人们的思想情感联系起来,从而表达一种“中心是悼”、“悠悠我思”、“寤言不寐”的苦苦思念情怀。也就出现了人们对“习习谷风,以阴以雨”这种风雨交加的自然气候现象的理解,进而歌咏“雝雝鸣雁,旭日始旦”的殷切美好的希望,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着无比的自信。

二、经济文化生态环境

《诗经·邶风》篇中出现了一些植物,深深的透露着诗经时代邶地先民的生活饮食内容和饮食结构,同时也暗含着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邶风·凯风》中“凯风自南,吹彼棘心,„„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棘”指的是酸枣树,这是北方一种至今常见的一种果树,在当时可能还是一种野生的果树种,可以食用。所结的果称之为酸枣,未熟时带有酸涩,熟后味甘酸。

《邶风·匏有苦叶》:“匏有苦叶,济有深涉”,“匏”:即匏瓜,是葫芦科的一种,这种匏瓜在嫩小时可以用来入菜。

《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葑”:蔓青,叶和根、茎都可食,味苦;“菲”:芜菁类植物。“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荼:荼菜,一种苦菜,味辛苦。荼还有一种意思是特指茶,但在此诗句意境中应该理解为苦菜。“荠”:荠菜,味甜。这几种野生植物在民间多是作为食物,尤其是贫苦的下层民众。

《旌丘》中的首句“旌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葛”:葛根,又叫甘葛,是多年生藤本豆科植物,多生于山坡草丛中。可以食用,药用价值高。

《简兮》:“山有榛,隰有苓”,榛树,属桦木科榛属植物,又称山板栗、尖栗、棰子等。果实榛子可以食用。“苓”:一说是茯苓,为药材;一说是莲,即莲藕。在此应该取莲这个意思。根据《诗经·卫风·氓》中“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和《诗经·郑风》中“山有扶苏,隰有荷华”诗句意境和对仗来理解,隰这种低湿的洼地因该是很大的,才有可能种植莲藕。且茯苓还有指寄生菌类植物的意思,所以在此不应该理解成茯苓。枚乘的《七发》赋中有“蔓草芳苓”,其中“苓”就是指莲,明代梅膺祚编纂的字典《字汇》中有这样的解释:“苓读连,古莲字”。都说明苓指的是莲藕,从当时的食用的角度来说都应该是莲。

以上篇章诗句中有着丰富的采集渔猎方面的资料,如《邶风·新台》:“鱼网之设,鸿则离之。”凸显了那个时代的农业经济生活状态。诗经里提到180种左右的植物,能作为食物的近占半数,其中大部分是野外生长的食物,虽然《诗经》其他诗文中有很多关于农业种植作

物的描写。但以《邶风》中出现的食物来说,基本上是野生的,且均是可食用的。诗经时代邶这个地方农业生产水平还很低,尤其是在铁器尚未广泛应用,铜石并用的时代里,生产技术低,耕地面积有限,农作物产量低,采集食物应该说是占据着很大的比例,特别是普通民众的日常食物结构中,来源自然中的野生食物可以说是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野生食物来源广泛且较为容易获取,比起农业种植食物来说,野生食物来源可能不稳定,但对于处在黄河下游河患旱灾等自然灾害多发区的先民来说,野生食物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这说明作为原始经济部门的采集仍在西周社会经济结构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虽说黄河流域土壤肥沃经济较为发达,农业种植生产活动应该要占主导地位,事实上表明,此时期的农业还处在一种初始发展的游离状态,种植农业还未真正的从原始经济部门里分离出来。明显的能看出农业经济发展正从商代过度到周代的痕迹。但是不得不肯定的是,原始的采集活动是中国农业种植开发的始端,是构成中国经典文化生态的最原始基质。

有人说商代是因酒误国,而周代引前车之鉴禁酒。说明就在那个时代酒早已经走进了人民的生活中。《邶风·柏舟》:“微我无酒,以敖以游。”《邶风·简兮》:“赫如渥赭,公言赐爵。”酒的出现表明当时的农业生产技术较以前有了提高,且有了剩余粮食来酿酒。但在此笔者想说的是,虽然《诗经》中提到有关“酒”的诗很多,出现次数多达63次,却多在《雅》、《颂》中,饮酒者多是贵族(或者已死的祖先),由此可知酒在当时特别名贵,是一种奢侈品。有关劳动人民的

诗歌《风》160篇中极少出现“酒”相关的记录,出现次数仅7次,这就说明酒在一般普通民众的生活中是非常少见的。透出的本质问题是当时整体的农业生产水平不是非常平衡的,且技术含量较高的大部分生产技术被上层贵族垄断,不对下层传播,尤其是先进的生产工具掌握在上层社会中,一般的民众则只能过采集渔猎的原始生活。因此《诗经》中出现很多可食用的野生植物类是很正常的了。

三、地理环境变迁

在人与自然相处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先民所处的环境因相互影响而在变迁着,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历史时期的环境地理,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相应地发生着一定变化,而这种变化看起来又对人类产生新的,不同于原始地理环境的影响,反反复复,人类和环境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人类活动的作用下,环境或多或少已经出现了一些变化,《邶风》篇中就隐藏着这样一些环境变迁的信息。

《诗经》时代的历史地理环境究竟是什么样的状态,我们现在一般主要是通过考古学手段来分析得知,由于时代的久远,基本上很难通过文字史料来获知,但《诗经》中却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地理环境线索。诗中的动植物、山川、陂泽、气候等意象物的描写,为我们较深入地了解西周春秋时期动植物地理分布、地区植被状况、水文环境、气候、地形地貌等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察视角。从《邶风》里流露出 的点点滴滴,我们可窥见淇水流域或者其他地区的环境状况。

(一)和谐的生态环境

《邶风》开篇《柏舟》:“汎彼柏舟,亦汎其流”说明淇水水量充沛,可用来泛舟。能利用柏树来造船说明当时淇水流域内柏树很多,生态植被良好。《燕燕》:“燕燕于飞”《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睍睆黄鸟,载好其音。”《雄雉》:“雄雉于飞,泄泄其羽。雄雉于飞,上下其音。”《击鼓》:“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谷风》:“采葑采菲,„„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旄丘》:“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简兮》:“左手执龠,右手秉笛。山有榛,隰有苓。”《静女》:“静女其鸾,贻我彤管。自牧归荑„„”从这些诗句记载来看,在西周乃至春秋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淇水流域内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并且把一些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存在状态描述出来,注意到了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共生的一面,从而说明此时期该地域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生态环境良好。《匏有苦叶》:“有弥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雝雝鸣雁„„”,给我们描绘的是一幅济水滔滔、野鸡鸣叫、秋雁高飞的和谐生态景观,说明这一地域的生态环境非常的良好。

(二)人为主导下的生态环境失衡

历史的车轮在向前滚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了绚烂多姿悠久的华夏文明,伴随着人类的发展,我们所生存的自然环境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或呈现和谐或局部开始恶化。这种

变化也因人类自身生存需要的持续增长而对自然的开发利用程度加大,作用力越来越大,恶化愈来愈明显。生态环境的逐渐失衡,在先民的生产生活中流露出来,《邶风》中这样的记载描述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环境是否恶化提供了非常有力的佐证。

1.“终风且霾”看当时气候环境的变迁

全新世以来,中国气候经历了寒暖往复交替变化的波动,殷商时代是全新世暖湿期的最后一个时段,自此之后总的气候趋势是变冷、变干,虽说有暖湿气候的出现,但持续强度越来越弱。中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研究表明西周、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寒冷期①,寒冷期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气候干旱。虽较今天温暖潮湿,此时的寒冷期也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说明气候环境较为湿润,这诗应该是描述商代后期的气候状况。然而《邶风·终风》:“终风且暴,„„终风且霾,„„终风且曀,不日有曀。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出现了气候恶化的状况。诗文中说整天刮狂风暴,整天刮风又扬土,而且还整天阴沉沉,雷声阵阵。“霾”在《说文解字》里解释为“风雨土也”,根据甲骨文记载研究后,也是指沙尘暴。由此可推测商代后期至西周春秋时代,邶地经常发生尘暴天气,这说明该地区的环境出现了恶化,且呈现干旱的状态。我们在此还可以从以下篇章诗句中得到印证,《大雅·召旻》:“如彼岁旱,草不溃茂”;《大雅·旱麓》:“瞻彼旱麓,榛楛济济”《大雅·云汉》:“旱既大甚,蕴隆蟲蟲。”“旱既大甚,则不可推。”“旱既大甚,则不可沮。” ① 参看 竺可桢:《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 第1期。

《召旻》、《旱麓》、《云汉》都是整篇描述旱灾发生的铁证。这些信息说明当时的气候出现了干旱,且伴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恶化。

2.“泾以渭浊,湜湜其沚”看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失衡 《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有关到底是泾水浊还是渭水浊的问题争论由来已久①。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做了详细有力的论证,得出了各自的结论。本人较赞同史念海先生的观点:“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不同,两河的清浊也就有了显著的差异,不能一概而论”。但笔者认为他们的研究结论无一不在证明一个问题:那就是黄土高原在那个时代就出现了环境恶化,良好的生态植被开始人为的遭到大肆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才致使发源于且流经黄土高原的泾水浊亦或是渭水浊。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和中国历史文明发展的主线是一致的,因为中国的古老文明最早就是发端于黄河流域的,正好印证了早期先民农业开发的历史背景。由于开发最早,那么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也就最明显。以黄河为主的各自支流区域,由于开发不合理造成了一条“黄”河,因此“泾渭分明”也就成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典型力证。

另外,众多学者围绕这个问题的论述都是局限于泾渭河流域,但他们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忽略了《诗经·邶风·谷风》创作背景、和地域。我们知道邶风中的诗歌采自与邶地的民歌,而这些地域都是曾经商代的主要活动范围,那么这一地区的开发势必早于泾渭流域,① 参看以下学者论述,史念海:《论泾渭清浊的变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延军平,孙虎延:《“泾渭分明”的现代特点分析》,《地球科学进展》1999年第5期。钱正英:《在陕西研究西部大开发中有关水资源问题的讲话》,《中国水利》2005年第5期。凌朝栋:《泾浊乎,渭清乎,泾渭何所指?-对<诗经•邶风•谷风>的诗句歧解辨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33卷6期。

那么人们对环境的影响也就更深更早,环境变迁也就更为明显,诗歌的创作者是否有借泾渭清浊来暗比淇水和黄河,我认为不是没有可能的,因为从诗的意境来说,描写邶地的诗怎么会突然出现相隔甚远之外的地理环境现象,从诗经的描写手法来说是可以说明这个问题的。史念海先生在其论文里也只是说春秋时期是“泾清渭浊”,并未说西周时期泾渭河流是什么样的状态。况且当时的环境恶化现象应该只是局部地区出现,总体上来说生态环境是良好的。因而可能是用来暗指淇水流域的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进而醒示人们保护生态环境。

四、余论

《诗经》中丰富的历史地理环境信息为我们再现诗经时代的生态环境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资料,是我们了解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经典著作。《邶风》诗篇的解读使我们认识了诗经时代生态环境的冰山一角,那个时代有着朴素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和朴素的自然认识观。从歌咏的意象物中我们获取了一些先民经济文化状况,采集的野生食物仍然是当时饮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始的采集活动是中国农业种植开发的始端,是孕育和构成中国经典文化生态的最原始基本特质。也由此意识到当时的人与自然生态环境既有和谐发展的一面,也有因环境破坏而恶化的一面。《诗经》是我们全面认识了解诗经时代的生态史诗、百科全书。

参考文献:

[1]竺可桢:《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第29-38页。

[2]王国维校:《水经注校》卷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3]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4]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1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

[5]王玉德,张全明等《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6]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

[7]周振甫:《诗经译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8]周书灿:《<诗经>的历史地理价值新论》,《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 第41卷 第4期 第28—33页。

[9]刘毓庆:《<诗经>地理生态背景之考察》,《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 第2期 第107—112页。

第四篇:《诗经》的艺术特色

《诗经》的艺术特色

张欣然

摘要:《诗经》是我国第一步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词。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诗经》中的作品,反映了各方面的生活,具有深厚丰富的文化积淀,显示了我国古代诗歌最初的伟大成就。关键字:手法;句式;章法;语言风格

作为中国文学的主要源头之一,《诗经》一直受到历代读书人的尊崇,经历两千多年已成为一种文化基因,融入华夏文明的血液。《诗经》以现实为主,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实感情,拥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无论是在形式体裁、语言技巧,还是在艺术形象和表现手法上,都显示出我国最早的诗歌作品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

(一)赋、比、兴的手法

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如《七月》叙述农夫在一年十二个月中的生活,就是用赋法。赋是一种基本的表现手法,是基础。

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做比喻。其中整首诗都以拟物手法表达感情的比体诗,如《豳风•鸱鸮》、《魏风•硕鼠》、《小雅•鹤鸣》,独具特色;《诗经》中比的手法多样,有明喻、暗喻、借喻、博喻等。明喻是“比”句中既有“彼物”又有“此物”,两者之间还有一个关联词“如”字充作比喻的标志。如《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所以孔颖达说:“诸言如者,皆比辞也”。暗喻是“彼物”与“此物”之间没有“如”一类的关联词。如《卫风·氓》“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等。借喻是只说“彼物”,不说“此物”。如《卫风·氓》“桑之落矣,其黄而殒。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博喻是用一联串的“彼物”来比喻一个“此物”。如《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连出五个比喻,比喻事业的蒸蒸日上。《大雅·板》中“天之庸民,如埙如箎,如璋如圭,如取如携”,连出六个比喻,比喻上天帮助下民。总之,《诗经》中大量用比,表明诗人具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够以具体形象的诗歌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出发了诗人的感情,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兴”的运用情况比较复杂,有的只是在开头起调节韵律、黄芪情绪的作用,兴句与下文在内容上联系并不明显。如《小雅• 鸳鸯》第二章:“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兴句和后面两句的祝福语,只是在诗歌开头协调音韵。有的“兴”既要起情,先言之物一定要与下文有某种意义上的联系。这种联系或者表现为先言之物能隐喻下文,或者表现为先言之物能渲染气氛烘托下文,或者兼而有之,构成诗歌艺术境界不可或缺的部分。如《郑凤•野有蔓草》、《周南·关睢》。“兴”的艺术滋味与艺术魅力主要在于它通过触景生情、睹物有感或因情设景、因事借物往往为诗歌创造出形象生动、画面鲜明、情景交融、自然委婉、蕴藉深厚的意境。比和兴都是以间接的形象表达感情的方式,后世往往比兴合称,用来指《诗经》中通过联想、想象寄寓思想感情于形象之中的创作手法。

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中,往往交往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诗经》中赋、比、兴手法运用得最为圆熟的作品,已经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相谐的艺术境界,对后世诗歌意境的创造,有直接的启发。如《秦风•蒹葭》是起兴后再以赋法叙写,将凄清的秋景与感伤的情绪浑然一体,构成了凄迷恍惚、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二)句式和章法

《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至八言的不等。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只有个别诗是以杂言为主的,如《伐檀》。以四言句为主干,可以由此推想当时演唱《诗经》的音乐旋律,是比较平稳和比较简单的。

《诗经》常常采用重章叠字的形式,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这是歌谣的一种特点,可以借此强化感情的抒发,所以在《国风》和《小雅》的民歌中使用最普遍,《颂》和《大雅》,以及《小雅》的政治诗中几乎没有。如《周南•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撷之。

三章里只换了六个动词,就描述了采芣苢的整个过程。复沓回环的结构,多样的用词,把采芣苢的不同环节分置于三章中,三章互为补充,在意义上形成了一个整体,一唱三叹,曼妙非常。《诗经》中的叠字,又称为重言。“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小雅•伐木》),以“丁丁”、“嘤嘤”摹伐木、鸟鸣之声。《诗经》中双声叠韵运用很多,双声如“参差”、“踊跃”、“栗烈”等,叠韵如“委蛇”、“差池”、“绸缪”、“栖迟”等,还有些双声叠韵用在诗句的第一字第三字或第二字第四字上。如“婉兮娈兮”(《齐风•甫田》)、“如切如磋”(《卫风•淇奥》)、“炮之燔之”(《小雅•瓠叶》)等。《诗经》的押韵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是一章之中只用一个韵部,隔句押韵,韵脚在偶句上,这是我国后世诗歌最常见的押韵方式。还有后世诗歌中不常见的句句用韵。《诗经》中也有不是一韵到底的,也有一诗之中换两韵以上的,甚至还有极少数无韵之作。

(三)风、雅、颂不同的语言风格

《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诗“最初都是乐歌,只是由于古乐失传,后人已无法了解风、雅、颂各自在音乐上的特色了。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国是地区、方域之意。十五国风160篇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凤、豳风。“雅”即正,指朝廷正乐,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是西周的作品,小雅共74篇,除少数篇目可能是东周作品外,其余都是西周晚期的作品。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

《诗经》的语言不仅具有音乐美,而且在表意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从《诗经》中数量丰富的名词及对动作描绘具体准确,可以看出诗人对客观事物有充分的认识及具体细致的观察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总之,《诗经》的语言形式形象生动,丰富多彩。但雅、颂与国风在语言风格上有所不同。雅、颂多数篇章运用严整的四言句,极少杂言,国风中杂言比较多。小雅和国风中,重章叠句运用得比较多,在大雅和颂中则比较少见。国风中用了很多语气词。如“兮”、“之”、“止”、“思”、“乎”、“而”、“矣”、“也”等,这些语气词在雅、颂中也出现过,但不如国风中数量众多,富于变化。过风中对语气词的妙用,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达到了传神的境地。雅、颂与国风语言风格的不同,反映了时代社会的变化,也反映出创作主题的差异。雅、颂多为西周时期的作品,是贵族所写,体现了“雅乐”的威仪典重,国风多为春秋时期的作品,许多采自民间,更多地体现了新声的自由奔放,比较接近当时口语。

“风雅”在思想内容上被后世诗人立为准的,比兴则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为后代作家提供了学习的典范。《诗经》对我国后世诗歌体裁结构、语言艺术等方面,也有深广的影响。曹操、嵇康、陶渊明等人的四言诗创作直接继承《诗经》的四言句式。所以,《诗经》对我国两千年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广的影响,同时也是很有文学和史料价值的古代史料。

参考文献: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李白的诗歌具有豪放飘逸的风格,主要特点有:

1、强烈的主观色彩,浪漫主义色彩:充沛气势,感情充沛,瞬息万变 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惊人的夸张,借助神话、幻想

2、语言清新俊逸,朴素自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3、诗体上,较少用律诗,多用乐府体为主的古诗 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

1、现实主义风格,用诗歌反映现实

2、高度的爱国精神

3、利用各种诗体,创作性的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

4、将议论引入诗歌,对韩愈“以文为诗”的观点产生影响 苏轼诗歌的艺术成就:

1、数量多,各体兼善,取材广泛,内容丰富,风格多样

2、议论化、散文化倾向严重

3、诗歌艺术技巧得心应手

第五篇:诗经的艺术成就

五节 《诗经》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教学目标

分析《诗经》的艺术成就,介绍《诗经》对后代文学的影响。

重点难点分析

在《诗经》的艺术成就中,重点是赋、比、兴的手法,难点是比和兴的区别。要在阅读讲义的同时,联系朱熹的解释和作品中的实例去用心体会。

教学内容

《诗经》的艺术成就

《诗经》产生于北方,风格平易质朴。除少数史诗中含着民族起源神话以外,《诗》中一般不表现超现实的事物,也没有浪漫的奇想和荒诞的情节。这一点与后起的楚辞有明显区别。在此基础上,《诗经》在艺术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这些成就突出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鲜明的形象性

《诗经》中大部分作品是抒情诗。这些诗不以刻划人物为主,但其中有了较为鲜明的主人公形象。诗人往往通过感情的直接倾诉,使人感受到他们的不同个性。同是思念恋人的歌,《郑风·狡童》中的姑娘在失恋时悲伤地唱道:“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而《褰裳》中的女主人公则诙谐地戏谑对方:“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思我,岂无他人”。同是弃妇诗,《邶风·谷风》中女主人公的哀婉缠绵和《卫风·氓》中女主人公的刚毅果断,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有的作品在抒情中带有一些细节和行动描写,使主人公的情态宛然可见。《周南·关雎》的主人公因思念心爱的姑娘而“寤寐思服”,“辗转反侧”;《邶风·静女》的主人公因找不到前来约会的恋人,急得“搔首踟蹰”;《卫风·伯兮》写女主人公在丈夫离家后无心膏沐,以致“首如飞蓬”;《王风·黍离》写主人公走在路上忧思满怀,“行迈靡靡,中心摇摇”,都很有生活气息,使主人公的形象更为鲜明。

《诗经》中有的作品运用了景物和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感情。如《小雅·采薇》用“杨柳依依”反衬主人公离家服役时的悲愁,用“雨雪霏霏”来烘托他远戍归来时的哀苦;《王风·君子于役》用傍晚禽畜归窝的景象衬托女主人公思念丈夫的愁绪;《陈风·月出》以月光和美女相映衬,把主人公幽邃的情思和空灵淡雅的画面融为一体。这方面最为突出的作品是《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遡洄从之,道阻且跻;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遡洄从之,道阻且右;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中把萧瑟的秋景、凄迷的夜色和主人公怀人不得见的怅惘心情交织在一起,情景交融,魅力无限。

2、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前人把《诗》中的表现手法概括为赋、比、兴。宋代朱熹对赋比兴的解释最为妥贴。他说:“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诗集传》)赋就是直言其事,直抒其情。在《诗》中,它是一种积极修辞手段。诗人往往用这种手法对客观事物展开具体细致的描绘,《豳风·七月》用赋的手法,以时令和物候的变化为背景,详细描写农夫们一年四季的生活状态,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农村风俗画。《小雅·无羊》用赋的手法,把牧场上牛羊和牧人的情态刻划得栩栩如生: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尔羊来思,其角濈濈。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或降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餱,三十维物,尔牲则具。

尔牧来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麾之以肱,毕来既升。

„„

这种描写可谓穷形尽相,笔笔如画。赋的手法用于抒情,则有利于充分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把倏忽变化的情感和浮想联翩的思绪呈现在读者面前。有时,诗中还用赋来表现人物对话,构成意趣盎然的生活情景,如《郑风·女曰鸡鸣》、《齐风·女曰鸡鸣》就采用对话的形式,写夫妻间的床头絮语,表现了融洽和谐的家庭生活气氛。赋对构成《诗》的写实性和形象性起到了重要作用。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同上)比就是比喻。《诗》中的比喻生动贴切,丰富多样,并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例如,诗人把心爱的姑娘比作美丽的木槿花,比作皎洁的明月;把丑陋的统治者比作癞蛤蟆,比作老鼠;用“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比喻意志坚定;用“中心如醉”、“中心如咽”形容内心的忧伤;用“墙有茨,不可扫也”比喻宫廷内的丑事难以讲述;用劈柴离不开斧子比喻娶妻不能没有媒人。或用明喻,或用暗喻,或用正喻,或用反喻,都十分生动形象,富于情趣。有时,诗人运用博喻,把一连串比喻排列在一起,从不同角度突出事物的特征。如《卫风·硕人》中用“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来刻划庄姜的美貌;《大雅·常武》中用“王旅啴啴,如飞如翰,如江如汉,如山之苞,如川之流”来显示周朝军队的强大气势,非常精彩传神。《诗》中还有通篇用比的作品。如《豳风·鸱鸮》假托一只小鸟诉说其不幸遭遇,以比喻下层人民的生活惨况,是一首新颖别致的禽言诗。

朱熹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同上)兴用于一篇或一章的发端,用以引出后面的句子。有的兴句与后面的内容没有内在的联系,只是起个引子的作用。例如有的作品用“山有„„隰有„„”起兴,就是民歌中一种常见的套语,并不包含什么实际含义。但多数兴句具有类比、象征的意味,能使人产生联想,或用于烘托、渲染气氛。如《周南·关雎》用雎鸠鸟的和鸣起兴,引出对窈窕淑女的赞美;《邶风·谷风》用“习习谷风,以阴以雨”开端,给全诗笼罩上一层阴暗色彩,预示着矛盾的爆发和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有些起兴的意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可在诗中产生多重艺术效果。如《周南·桃夭》的第三章分别用“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之夭夭,有蕡有实”,“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起兴,祝福新娘出嫁后“宜其室家”。鲜艳的桃花烘托出一种喜庆红火的气氛;同时,桃树果实丰满,枝叶繁茂,又象征着主人公婚后生活美满,家族兴旺。巧妙的起兴使这首诗生趣盎然。

比和兴都是形象化的诗歌表达方式,二者的区别是什么?一般来说,比是用一种事物比喻另一种事物,两种事物之间一定要有某种较为直观的相似性。而兴则是通过具体物象来感发意志,引起联想,物象与诗义之间不一定要有什么逻辑上的联系。凡是触景生情、托物言志、启发感悟、引申发挥等,都属于兴。比兴手法常常在结合在一起,引譬连类,含蕴无穷。

3、富于表现力的诗歌形式

《诗经》中主要是四言诗,每句二拍,每拍两字。这是在原始歌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期诗歌样式,适应了当时劳动、舞蹈的节奏和语言发展水平。但不少作品又突破了四言的格局采用从二言到八言不等的句式,形成了参差错落,灵活多变的诗体。

《诗》与音乐配合密切,普遍采用了回环复沓,重章叠唱的形式。每诗由若干章组成,每章字句基本相同,只是对应地更换几个词,反复咏唱,造成回环往复,层层递进的艺术效果。例如前面提到的《柏舟》、《无衣》、《蒹葭》等诗。又如《周南·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夫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夫苢,薄言捋之。采采夫苢,薄言袺之。采采夫苢,薄言襭之。

全诗共12句,两句一组,反复歌唱。通过动词的变化,表现了迅速敏捷的采摘动作和收获物有少到多的过程,展现了热烈欢快的劳动场面。清代方玉润称赞此诗说:“读者试平心静气涵泳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之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

《诗经》的语言是经过提炼加工的书面语,其特点是准确生动,丰富多彩,特别是动词和形容词运用得巧妙精当。例如,光是表示手的动作的词汇就有50多个。众多的动词、形容词使作品对意思的表达极为精细准确。《诗》中还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词语,增强了作品的形象感和音乐美。双声词如参差、踟躕、栗烈、流离、悠远等;叠韵词如绸缪、辗转、窈窕、沃若、等;叠字如关关、呦呦、依依、采采、钦钦、苍苍、谆谆等,它们或刻画形态,或模拟声音,或形容色彩,或表示内心活动,都能做到“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流利婉转,音韵和谐。《诗》中有很多词汇,如“瞻望”、“伫立”、“翱翔”、“颠沛”、“一日三秋”、“忧心如焚”、“赳赳武夫”、“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等,至今还为人们习用。《诗经》的影响

《诗经》揭开了中国诗歌史上光辉的一页。它对后世的影响首先是它的写实精神,其中很多作品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产物。诗人直抒胸臆,敢于大胆地反映现实,旗帜鲜明地颂美与怨刺。这种强烈的现实性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一个优良传统。其次是《诗经》的赋比兴手法以及纯熟的创作技巧,被后代诗人大量借鉴。特别是比兴,在古代诗歌中已不单纯是表现手法,而是生动的形象与深厚的内容、蕴蓄无穷的风格的统一。它是我国诗歌史上最重要的创作原则。另外,《诗经》灵活多样的诗歌形式和生动丰富的语言也对后代各体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魏晋时期,曹操、嵇康等人都学习《诗经》,创作四言诗。文学史上的赋、颂、箴、铭等韵文也都与《诗经》不无关系。

同步思考题

什么是赋、比、兴?举作品中的实例说明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诗经》为什么大量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

小结

本节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诗经》的艺术成就。此外,《诗经》产生于北方,它的总体风格是质朴平易,注重写实。这些特点和成就同时也就是它对后世的影响。

阅读篇目

《小雅·无羊》、《周南·关雎》、《周南·芣苢》、《邶风·静女》、《郑风·狡童》、《郑风·搴裳》、《秦风·蒹葭》、《豳风·鸱鸮》

下载浅谈《诗经》中的思想与艺术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诗经》中的思想与艺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诗经》的艺术成就

    简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091003班 谢洋 20092738 《诗经》在艺术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并对后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论起艺术成就,主要分为三个个方面,一是现实,朴实......

    浅谈《诗经》的艺术成就

    浅谈《诗经》的艺术成就 大学: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专业:汉语言文学 姓名:朱瑶 指导教师:和肖毅 摘要:《诗经》是距今三千年前后创作的结集。它所抒发的情感是真挚的,无论从哪方......

    《诗经》的艺术成就

    《诗经》的艺术成就 《诗经》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奠基之作,作为一部乐歌总集,它的作者不一,地域不同,内容各异,艺术风格也多种多样。概括而言,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

    《诗经》的艺术成就

    《诗经》的艺术成就 《诗经》因作品众多,内容博杂,历时久远,作者不一,地域各异,艺术成就与风格自然是难以划一。但从总体而论,其艺术成就大体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实主义的创......

    《傲慢与偏见》中的思想艺术解读

    《傲慢与偏见》中的思想艺术解读 摘 要:《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自从出版便深受好评。深入分析小说的写作手法和解读人物思想特征,不仅能深刻地理解奥斯汀的反讽艺......

    论诗经的比兴手法与朦胧诗艺术

    论诗经的比兴手法与朦胧诗艺术 2017-3-1 目录 论诗经的比兴手法与朦胧诗艺术 ...........................................................................................

    论诗经的艺术成就

    论诗经的艺术成就 摘要:作为古典文学经典,《诗经》自然有其非凡的成就。在艺术成就上,亦是如此。鲜明的形象性,赋比兴手法的运用,富于表现力的诗歌形式,构成了这幅瑰丽的艺术画卷......

    诗经艺术研究报告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诗经》艺术探究 一、 课题组概况 课题名称: 课题组成员: 导师: 二、 引入 1.选题理由 台湾著名学者、诗人、散文家余光中先生在岳麓书院讲坛上说过的一段话——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