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变味的感恩教育
真的感恩,是在自觉自愿中的欣赏和感谢,是感于内而行于人间的美好,而非基于亏欠基础上的还债。
变味的感恩教育
如今“感恩”是一个高频词汇。学校的德育活动有感恩,各种社会公益慈善活动中,受帮助者合唱《感恩的心》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仪式。
感恩是件好事情。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每天想出三件感到感恩的的是,有助于长期提高幸福感。如果是感恩拜访或者是感恩卡片之类的,可以立刻大幅度提高自己的幸福感。不过,学校在开展感恩活动时通常有一个前提:现在的孩子,从小养尊处优不懂感恩,所以要加强感恩教育。是孩子真的不懂感恩?还是我们自己也不懂什么是感恩呢?
我们在进行感恩教育时,通常是以激发内疚感为方式,比如让孩子发现自己居然不知道父母生日,居然没有为父母做过点滴小事,最后让孩子涕泪横流地下决心要回报父母。积极心理学家在谈到感恩的好处后,还提到感恩有一个不怎么好的“表兄弟”,就是亏欠感。亏欠感是一种债务、负担。而我们似乎就是在通过加强亏欠感、内疚感来激发感恩。很多时候。表面上我们在感恩,骨子里,其实有中国传统的孝道,还有中国式的感恩观念。
所有人的人际关系里有两件事很重要,就是爱与自由。爱是人和人之间的联结,而且是不以功利为目的,而自由是关系中彼此的独立。无论是孝道或是感恩,某种意义上把人际的付出视为一种债务。即贬损了爱,也束缚了自由。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永远是不对等的。家庭系统排列大师海灵格认为,健康的家庭模式是孩子接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并且将爱传递下去,好好地爱自己的子女。我们常常说爱,其实爱中还包括被爱的能力。子女知道父母给予自己的生命与爱是无法计量与偿还的,而在灾难关头他人给予自己的援手,如果说是债务的话,同样也无法偿还。对于一个人接受爱的人,能够用心感受他人的美好,自己带着被爱的感受好好地生活下去,在有机会是表达自己的感恩,在有余力是去帮助自己能帮助的人——那才真是懂得感恩的有情人间。
第二篇:变味的素质教育
变味的素质教育近两年,小学教育管理部门,通过考学生给老师排队的事情照常进行,且越演越烈,比如直接给绩效工资挂钩;比如考在全镇年级前几名直接给老师、给学校领导发奖金!因此,有些教师、甚至学校领导,为了考试排名朝前不垫底,简直是不惜使用各种下三滥的方法!诸如鼓励学生考试作弊,排学生考号时,优等生和差等生搭配,且给优等生定任务——要确保自己考90分,自己帮扶的这位差等生最起码也得考80分,否则……;老师想方设法进考场传纸条;阅卷时压低别人的分数,提高自己的成绩;甚至于在考试时换学生等等,个别“利欲熏心心渐黑”者竟然敢在电脑输成绩时造假!
为了提高个人及学校名次,个别教师和个别学校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
素质教育到底该怎样抓?非得排名次才能给老师、给学校定优劣、定好坏吗?这种做法,与中央教育部的义务教育阶段抓好素质教育的文件精神应该是背道而驰!可惜,“县官不如现管”,中央定的法律文件在某些地方不如地方官员的嘴!我们恨得牙痒痒且又无可奈何!
第三篇:变味批评1
变味批评
一天下午,学校课外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我来到乒乓球台处,见一群学生正专注地围观两个男生激烈的拼杀球,其中一个越打越激动,便在挥拍中“出口成脏”,我听见特别刺耳,于是立马把他叫过来。他一看是校长我,站在面前先是一愣,然后行若无事地问有什么事?顿时我心里一团火起,本想狠狠地教训他一顿,但克制了自己的冲动,便询问他的姓名、班级,并告诉叫他的原因。经我一提醒,他终于明白了刚才说了脏话,一时满脸通红耷拉下了脑袋,显出一幅大难临头的样子,因为说脏话要被政教处通报批评,将扣掉班上的积分而影响班级荣誉,又要受班主任和班上的同学们谴责,可能是想到了这些,他顿时满脸泪丧。鉴于他是不是有意的,为达到教育的目的,我便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道错了,改了就行,我也不报告政教处了,就做一件好事吧。他见我语气比较缓和,立刻口头认识了自己不文明的行为,并保证要做一件好事来弥补自己的过错,反省自身的缺点,到时来给我汇报,于是,他爽快的离开了。
第二天中午,当他走进办公室时,手里还多了一份检讨书,并汇报他已把我校中心花台的杂草除得一干二净。后来我便去查看,果真如此,并认真读了他的检讨书。检讨书中讲到他在平时说话时爱带“把子”,习以为常,还没有老师发现而批评过他。其中一句“校长,当时想到你会给我两耳光或受到你恶狠狠的批评,然后上报政教处,可你没有这样,并原谅了我,十分感谢你。请你相信,我现在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今后一定改正这种不好的行为习惯”。从这件事使我想到:作为教师,经常要面对学生的错误,如果教育方式过激或一味正面批评,可能达不到很好的教育效果,相反会引起学生的敌视,为了让学生接受老师的批评,何不改变一种口味呢?
批评教育学生的方法多式多样,但能让学生很愉悦的接受批评,并感悟错误、改正错误,这才是目的所在,这不由得让我想起这样一个故事:法国盛产葡萄,有一年葡萄大丰收,采葡萄的工人紧缺,很多葡萄园主请不到工人,只能看着熟透了的葡萄束手无策。这时,一名叫皮尔斯的葡萄园主却没有坐以待毙,他来到
城里一家报社刊登了一个启事:“如果你想体验亲自采摘葡萄、酿造葡萄酒的乐趣,请速与皮尔斯联系,每天只需20欧元”。结果,许多客人纷至沓来。他们以每人每天付给皮尔斯20欧元的价格,摘下了皮尔斯所有的葡萄,还热情高涨地完成了酿造葡萄酒的工作。同样是葡萄园主,皮尔斯只不过让思维转了个弯,说法变个味,不但葡萄全部采摘完毕,而且还额外赚了一笔钱。他的这种做法恰好给我们批评教育学生带来许多启示。
在后来的接触中,被批评的这个学生十分尊重老师,随时遇到老师都打招呼,显得十分亲热。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改正起来必然需要时间和过程,我们绝不能像包公审案那样对簿公堂,然后拍板定罪。态度上要有耐心,语言上讲究严宽结合,这样学生才容易接受,进而逐步改正错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家的意图越隐蔽,就越容易转化为教育对象的内心需求。若直接让犯错误的学生去干这干那,变相是一种惩罚,学生绝对不乐意,故变味批评正是对教育意图的巧妙隐蔽,由此带来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第四篇:警惕变味的“劳动合同”
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逃避劳动执法监察,竟强迫就业者签订虚假劳动合同,给职工上“三险”、节假日上班有加班费等等,这些劳动合同上的白纸黑字,实际上只是做做样子。遇到有关部门的执法监察,员工们也是缄口不言。
签订了劳动合同,却不按劳动合同执行,只是把合同当作应付执法监察的挡箭牌。这是近日媒体披露的在某企业发生的咄咄怪事。一位业内人士说:类似该企业的做法,在许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用人单位抓住求职者急于找工作难的心理,不仅提出的招聘条件十分苛刻,而且还强迫职工签订“霸王条约”。有的单位为了应付和逃避劳动监察,甚至采取了签订虚假劳动合同的伎俩。劳动合同上明明写着给职工办理“三险”、每月休息8天、法定假日加班按规定支付加班费等条文,可在实际工作中却拒不执行,并威胁职工说:“谁敢说出去,一切后果就由谁承担!”
求职者在职场上成了弱势群体,为了能找到一份工作,他们不得不屈服于用人单位。一位劳动问题专家指出:更重要的是,许多从业人员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对《劳动法》知之甚少或根本不了解,不知道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面对加班加点不加薪、福利待遇低、劳动安全保护设施不健全等违法现象,一味迁就忍让,不敢理直气壮地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而虚假合同往往又比较隐蔽,一旦被劳动执法部门发现,这些单位多会千方百计找各种理由逃避责任。
在此,笔者呼吁,有关部门要标本兼治,加大《劳动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教育引导职工树立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敢于通过正当渠道向有关部门举报单位的违法违纪行为。同时,对签订虚假劳动合同的现象,要依法予以严厉打击,以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张治良)
来源:上海人才市场报
第五篇:变味的“蛋奶工程”
变味的“蛋奶工程”
自2009年9月起,陕西省开始在全省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早餐计划,即”蛋奶工程”。
据渭南市早前的一项调查显示:当地农村有1/3的学生不吃早餐,另外吃早餐的学生,也多是用盐水泡馍或成菜夹馍,极少有学生每天能吃到鸡蛋和奶制品,造成农村孩子营养不良,发育迟缓。
为了改善农村儿童营养状况,陕西省经试点后实施了“蛋奶工程”。按照每生每天两元的标准,采取政府出大头、家长拿小头的模式,让每个学生每天能吃上一个鸡蛋,喝上一杯牛奶(或羊奶、豆奶)。这一工程覆盖全省200多万学生,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寄宿生基本实现全覆盖。
“蛋奶工程”实施半年多来,一直处在不断改进之中,有的学校因条件有限,给学生发的是生鸡蛋,喝的是凉牛奶,有关方面便及时给学校配了电饭锅。但是,在个别地方,“蛋奶工程”却渐渐变了味儿,有的学校用乳饮料代替牛奶j有的学校没有从省上定的“定点企业”购奶,而是自行选购外地企业没有商标注册的奶品;有的学校甚至将变质的牛奶发给学生喝。
4月19日,汉中勉县、安康旬阳部分学校200余名中小学生,在饮用学校配发的“人人高”牌牛奶后出现食物中毒症状。经陕西省和宝鸡市质监、药监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调查,事故原因系生产商陕西人人高乳业有限公司灌装机密封不严,灌装牛奶时空气进入包装袋,导致牛奶发生变质所致。
4月23日和24日,西安周至和汉中洋县80余名小学生喝了牛奶后,也出现腹痛、呕吐等不良反应,其中周至学生喝的是“蒙牛”核桃奶。
一项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民心工程,却在少数地方变成了“黑心工程”、“变味工程”,这肯定是该工程设计者当初未曾想到的。也许设计者会感到很窝火,很委屈,甚至很后悔,做了好事却没有得到好的结果,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并非设计者的错。
4月27日,陕西省政府召开全省中小学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副省长朱静芝在讲话中要求各地各部门明确责任,加强监管,形成长效机制,确保“蛋奶工程”有序推进,形成全社会“关注孩子营养改善,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最新的消息是,由陕西省教育厅、卫生厅、农业厅等六部门联合制定《陕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已于近日颁布,6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明确提出,不得用含乳饮料、面包、馒头、稀饭、方便面或营养价值较低的其他食品替代蛋奶:专供奶(蛋)必须经过政府采购才能进入校园,严禁假、冒、伪、劣蛋奶产品进入招标范围:有关部门对组织实施工程出现重大责任问题的主管部门和相关责任人将追究行政责任,对违法操作造成严重后果的,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显然,“蛋奶工程”有了这样的“紧箍咒”,谁再出错,可就要倒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