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诗词中的中国传统节日串1(写写帮推荐)
小学生经典诵读
“诗 词中的中国传统节日”串词
甲: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乙: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上午好!
甲: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乙: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如长江黄河流淌千年,生生不息;
甲:博大精深的中华经典如天上繁星夺目璀璨,星光熠熠。
乙:那一曲曲动人心弦的经典,给了我们美好的艺术享受。甲: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给了我们无尽的教益。
乙:诵读中华经典,会使我们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甲:诵读中华经典,会使我们成为一个知书达理的人;
乙:诵读中华经典,会使我们成为一个洞察世事的人。
甲:今天,就让我们相聚在这里,传承千古文明。
乙:今天,就让我们相聚在这里,享受诗意人生。
甲乙(合):红城中心小学高年级部经典诵读展示活动现在开始!甲:本次活动我们将采用PK赛的形式举行。先由六年级三个班PK,第一名将与上期擂主再次PK,获胜者将成为新的擂主。
乙:此次活动我们还邀请了特别嘉宾——12 位小评委。他们分别是:五一班的_
五二班的:
五三班的:
六一班的:
六二班:
六三班的:
。请大家抱以热烈的掌声!甲:下面请评委代表()发言.(评委:我是来自
班的,能担任本次活动的评委,并作为代表发言,我感到非常荣幸。今天我们所有评委将根据朗诵的声音、节奏、和情感,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请大家放心!
甲:泱泱华夏,悠悠长河,酝酿了许多传统节日,乙: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甲: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乙:每个节日都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每个节日有着美好的记忆,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历代的文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乙:这些诗词名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诵,甲: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甲乙合:诗词中的中国传统节日。
甲:一年中最早的节日就是春节了,首先有请六一班为我们朗诵《元日》,大家欢迎!乙:同学们的朗诵让我们看到了一幅春节期间充满生气和希望的画面。谢谢!
甲:正月十五闹元宵,过了春节,就是元宵节,打灯笼、吃元宵、看花灯,好一派热闹的景象。
乙:请欣赏唐代诗人苏道味写的《正月十五夜》展示班级:六二班。甲:感谢六二班的精彩展示,请大家给予热烈的掌声。甲:清明时节,细雨纷纷,乙:思绪绵绵,情谊悠悠,甲:让我们和诗人杜牧走进他的——《清明》,掌声有请六三班!乙: 三个班的朗诵都不错。声音响亮,有感情,节奏感强,那么,究竟谁更胜一筹呢?相信12位小评委会作出公正的评价。甲:支持谁?就请站到你支持的班级前面。好,投票开始!乙:结果已经出来了。本环节获胜的班级是---请大家掌声祝贺!
甲:接下来,将由六(-)班与上期擂主五(4)班进行更为激烈的终极PK。先请两个班领读员抽签。
甲:清明时节,我们想起了爱国诗人屈原,乙:每年的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甲: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我们耳熟能详
乙: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这一天牛郎织女天上的鹊桥相见 甲:八月十五月儿明,中秋佳节人团圆,乙:古人总爱对月抒怀,玉兔,嫦娥,感慨万千,合:先请听---班朗诵-----《中秋月》
甲:中秋过去是重阳,每年的九月九日是九九重阳节,乙:重阳节人们爱登高望远,思念亲人。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表达了他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最后,请---班为大家朗诵。
甲:请评委们作出最后的评判。
乙;我宣布:今天的擂主是:------,掌声祝贺!甲:有请周主任为擂主颁发—优胜班级的奖牌。--------(谢谢周主任)!
甲乙:今天的今天的经典诵读展示活动到此结束,再见!
第二篇: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诗词
中国传统节日 唐诗宋词欣赏
《一》
【原文】
清
明(唐)杜 牧 清 明 时 节 雨 纷 纷,路 上 行 人 欲 断 魂。借 问 酒 家 何 处 有,牧 童 遥 指 杏 花 村。
【解说】
清明节是中国人踏青扫墓、祭念先辈的日子。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雨中清明图:纷纷细雨中,一群失魂落魄的扫墓人,匆匆赶路,疲惫不堪,到处打听哪里有可以避雨、歇息的酒家,一牧童用手指向,远处一片杏花盛开的地方!
【点评】
踏青扫墓,祭念先辈、亲人,是清明节的核心灵魂,正是怀着对先辈、对亲人一颗感恩的心,在外漂泊的游子才会奔走千里,回到家乡扫墓,这种不忘本、不忘根的精神才能代代相传。
《二》
【原文】
端
午(唐)文 秀 节 分 端 午 自 谁 言,万 古 传 闻 为 屈 原。堪 笑 楚 江 空 渺 渺,不 能 洗 得 直 臣 冤。
【解说】
端午节的起源是从谁开始的呢?从古到今都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可惜楚江,虽然长年奔腾不息,却不能为正直的大臣,洗刷掉冤屈!
【点评】
一代名臣屈原,才华横溢,忧国忧民,志向高远!却不断受到黑暗政治势力的打压,报效祖国、施展才华无门,投奔楚江而亡,遗憾千古!屈原虽然死了,但他那种忧国忧民的精神却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三》
【原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 维 独 在 异 乡 为 异 客,每 逢 佳 节 倍 思 亲。遥 知 兄 弟 登 高 处,遍 插 茱 萸 少 一 人。
【解说】
中国古代重阳节,有登高望远和喝菊花酒的习俗。本诗描绘的是一幅重阳节思乡图:一个人独自在异乡作客,每逢过节,就加倍思念亲人。又到了重阳节,又到了登高地时候,遥想兄弟们在分插茱萸的时候,一定会想到,今年比往年少了一个人,那个人就是我。
【点评】
思乡之情,人皆有知。故乡给我们每个人,都带来许多美好的回忆。但是,人在旅途,身不由己,要想常回故乡,谈何容易!故乡只能是我们心灵上的驿站,精神上的家园。
《四》
【原文】 水 调 歌 头
(宋)苏 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解说】
端起酒杯,问一问青天,明月是什么时候才有的?不知此时此刻,天上的皇宫里是何年何月?我想乘着东风飞到天上去,又害怕在天上的琼台楼阁中,承受不了寂寞和寒冷。在月光下起舞,身影摇曳,天宫哪里比得上美好的人间啊!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从雕花的门窗洒进来,照在失眠的游子身上。月亮不应该对人产生怨恨,为什么在人们离别的时候,却变得特别圆呢?人间有悲欢离合,月亮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又何必为离别而悲伤呢?但愿人们都能够健康长寿,在千里之外也能共同领略感受月亮的清辉。
【点评】
这是一首描写中秋的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作品紧扣人与月亮之间的关系,多角度全方位展现宇宙与人生的自然规律,大自然的月亮都有阴晴圆缺,难以保持长圆,人生又怎能苛求永远团聚、没有分离呢!最后祝福人与月亮的和谐共处。全词境界高远,构思奇特,感情真挚又极富有浪漫色彩,千年来传诵不衰。人生在世,不可避免受到环
境制约,悲欢离合也在所难免,只要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
《五》
【原文】
青
玉
案
(宋)辛 弃 疾
东 风 夜 放 花 千 树,更 吹 落 , 星 如 雨。
宝 马 雕 车 香 满 路。
凤 萧 声 动,玉 壶 光 转,一 夜 鱼 龙 舞。
蛾 儿 雪 柳 黄 金 缕,笑 语 盈 盈 暗 香 去。
众 里 寻 她 千 百 度。
蓦 然 回 首,那 人 却 在 ,灯 火 阑 珊 处。【解说】
这是一首描绘正月十五元宵节夜景的作品。描写树上张灯结彩,布满各种花灯,好象东风吹开了万树鲜花。满天飞舞的烟花,似繁星洒落人间。十五之夜,美女如云,坐着华贵的马车,香水味道弥漫一路。笛箫悠扬,令人心醉,明月当空,时光流转,一夜劲舞。尽情狂欢之后,身着华丽的美女们,说说笑笑,体态轻盈,暗香浮动,飘然而去。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千百次地寻找她的身影,结果在不经意间,忽然回首一瞥,她却独自一人,在远离众人之处。
【点评】
这首词将元宵节的繁华和热闹,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又展现了作者在茫茫人海中能够保持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第三篇:中国传统节日1
免费中国传统节日--教案
1类型:初三教案加入时间:2007年2月24日20:46
课堂学生管理利器(中小学学生学习跟踪软件)
2010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
2010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
初中朗读音频大全
高中朗读音频大全
免费下载新华字典
中国传统节日
一、春节
1、时间:农历正月初一
2、简介: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3、习俗:①扫尘,②贴春联,③贴窗花和倒贴“福”字,④年画⑤守岁⑥爆竹⑦拜年
4、春节的诗歌: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除夜(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二、元宵节
1、元宵节简介
元宵节(中国情人节):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叫“灯节”、“上元节”。元宵节吃元宵是中国民间的传统,寓意着团圆、吉祥如意。
2、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①关于灯的传说,②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3、元宵节习俗
①吃元宵,②观 灯,③猜灯谜,④ 舞狮子,⑤踩高跷。
4、元宵节诗词选
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上元夜(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三、清明节
1、清明节简介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
2、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①关于寒食.3、清明节习俗
①扫 墓,②荡秋千,③蹴鞠,④踏青,⑤植树,⑥放风筝,⑦插 柳,⑧戴 柳
4、清明诗句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5、清明对联
春风重拂地;佳节倍思亲。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
槐火光阳春替换;杏花消自雨传知。睹物思亲常入梦;训言在耳犹记
心。
山清水秀风光好;月明星稀祭扫多。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
禁火今年逢节早;飞花镇日为谁忙。寒食雨传百五日;花信风来廿四
春。
春风已解千层雪;后辈难忘先烈恩。
四、端午节
1、端午节简介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传说为了纪念屈原,人们在天这一天吃粽子、赛龙舟。是
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
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
2、端午节的由来
①纪念屈原说;②纪念伍子胥说 ;③纪念曹娥说;④起于三代夏至节说;⑤恶月恶日驱避
说,⑥吴月民族图腾祭说。
3、端午节的习俗
①赛龙舟,②端午食粽,③佩香囊,④悬艾叶菖蒲,⑤饮雄黄酒。
4、端午节诗选
端 午(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五、七夕节
1、七夕节的简介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
2、七夕的由来与传说
①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
3、乞巧七夕的习俗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4、七夕节的诗词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鹊桥仙(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七夕”又称“女儿节”。七月七日几乎全是女子的活动。这首唐代七律描绘了七夕晚
上的风习:全家聚宴,女子默默祈祷找个如意郎君。然后排成行,一位一位拜祭仙女,乞巧,热闹了整整一晚上。)
牵牛织女七夕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淡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霄中。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此诗虽短,但天上人间,欢情与离恨,都有涵盖,可谓言简
意赅。)
六、中秋节
1、中秋节简介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
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
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2、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
①嫦娥奔月,②吴刚折桂,③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3、各地中秋节的习俗
①祭月·赏月·拜月,②吃月饼。
4、中秋节诗词选
古诗·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影青诗》·无题
明月千年万里沙,秦关汉将没谁家?曾携劫火温寒酒,还指烽烟入浊茶。
故国数回悲血碧,宫楼几处笑君遐。京华夜梦笙歌起,塞上何人守落花?
中秋诗词欣赏——诗
(二)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
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
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
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
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中秋对联趣谈
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萧管乐中秋。
七、重阳节
1、重阳节简介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
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
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1989年,我国重阳节定为老人节。
2、重阳节的习俗
①登高,②吃重阳糕,③赏菊并饮菊花酒,④插茱萸和簪菊花,3、重阳诗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4、重阳节忧思:大力弘扬敬老爱老优良传统。
八、冬至节
1、冬至节简介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
节”、“亚岁”等。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
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2、冬至节的风俗
①吃馄饨,②吃汤圆,③有进补的习俗。
3、与冬至有关的诗词
小至(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邯郸冬至夜(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九、练习
1、春节期间,请拟一条短信,向你的朋友表达“平安”“快乐”“健康”的祝福。
2、端午节至,请你为同学发短信送上自己的祝福。这则短信应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也可
作诗词或对联,展现佳节风俗习惯,语言要有特色。(70字以内)
3、下面是一则“手机短信”中的节日祝福语,请你根据上下文内容,填充空缺的部分。
蓝蓝的天里有悠悠的白云,悠悠的白云拥裹着圆圆的月,圆圆的月里有淡淡的诗,;祝你中秋快乐!
4、我国每个节日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请从下面几个节日中任选两个,用一句话表现它
们的特点。
例如:重阳节,拄杖登山,老夫聊发少年狂。
清明节:
植树节:
端午节:
中秋节:
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之时。
(1)这首诗写了___________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本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
可以看出。(2分)
(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
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让平安坐上开往冬天的地铁,让快乐与你不见不散,让健康与吉祥一个都不能少,让温馨和幸福没完没了,祝新年快乐!②一封温馨,一包甜蜜,一袋幸福,一桶健康,一箱平安,一箩快乐,一粒爱心,加上我满满的祝福,愿你永远幸福如意,春节快乐!
2、包在棕子里的是我的祝福,载在龙舟上的是我的问候,通过电波传送过来的是我的祝语,端午节快乐!
3、4、清明节:①雨也纷纷泪也涟涟,思也悠悠意也绵绵。②杏花村里酒飘香,清明时节人断肠。③逝者的生命在我们的心中续延,我们的思念如同细雨绵绵。
植树节:①今日栽下千棵树,来年形成万里荫。②种下绿色地希望,创造幸福的未来。③前人栽树,后人乘凉。④植一棵树,增一抹绿色,添一份期待。
端午节:①吃粽子赛龙舟,一缕英魂万古传。②龙舟竞发千帆舞,汨罗江畔吊屈原。
中秋节:①两岸共赏月,一心盼团圆。②月到中秋圆,年年岁岁盼团圆。③菊花香桂花香,时时刻刻望故乡。
5、(8分)(1)(2分)重阳节(1分),“九日”、“登高”、“饮酒”、“菊”(写出其中两点1分,每空0.5分)(2)(6分)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2分)诗人一是直抒其情,“遥怜”一词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担忧直接表现出来;二是以想像的手法描绘了长安故园纷飞的战火,断垣残壁间丛丛寂寞开放的菊花,以写故园菊来写故园长安,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幅鲜明的战乱图,从而形象地表达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4分,指出表现方法直接抒情和想像各计1分,分析正确各计1分)
第四篇:传统节日中的诗词文化
传统节日中的诗词文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尤其在古代是,人们更加注重传统节日与文化。而只有在诗词中,才能体会传统谇真正的韵味。
在农因三百六十五天中,传统节日最集中、最重要的当属正月。而才子佳人们,也十分注重在正月的诗词创作。最简单的一首——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看风送暖入苏。千们万户瞳瞳日,把新桃换旧符。”短短的十十八个字,却写出了春节喜气洋洋的气氛,写出了对未来的憧景,而同样是北宋词坛泰斗欧阳修却在他的《生查子》中用: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不见去年人,泪湿征春袖。这样感物怀人的方式来纪念这个传统节日。
在正月中,春节过后便是元宵节。元宵节的寓意同样也是团圆、喜庆。而元宵节的团圆、喜庆也同样能改变诗人的词风,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上半阙中,词人先用东风夜放花干树,宝马雕车香满路,一夜鱼龙舞。这样的句子渲染了元宵节热闹的气氛。而在下半阙中,身为豪放派代表,写出沙场秋点兵,坐镇东南战未休。这样宏大场面的辛弃疾竟也能写出:“众里寻他千百度,葛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样细腻的词风。可见中国传统节日与其文化对词人的影响。
元宵节被称为中国情人节这一,而另一个当属七夕。七夕这一天,由一个关于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而引起,而这则更能激了词人,诗人的想象力,从而写出更好的诗词。单是在《古诗十九首》中,便有两首是有关七夕的。第一首《迢迢牵牛里》是就着福州故事本身而写出了。而另一首,则是结合了一个女子的故事,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写出的,而在这着《行行重行行》中,更是出现了怀人的名句:“胡马倚北风,越朝南枝。说到七夕节的词,最负盛名的一首当属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一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硕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一着情词,但想比其余的情词,秦观的不但不艳,反而是更有深意。尤其是其最后一句,更是为千古佳人所传诵。
第五篇:2015中国传统节日主题班会串词
四(2)班主题班会——《我们的传统节日》
一、活动目的
让同学们了解我们的传统节日及其来历和风俗,增强同学们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激发同学们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
二、活动形式
组长钱晋 副组长张鎏阳 PPT播放邵逸轩 奖品发放宋浩哲 小组成员各主讲一个节日
竞猜、朗诵、观看PPT视频 等形式
三、班会过程
(一)开场白
(钱晋)敬爱的老师(张鎏阳)亲爱的同学(合)大家下午好。
(钱晋)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沉淀至今,形成了很多别具特色的民风民俗。
(张鎏阳)今天由我们感恩小队为大家主持本次主题班会,我们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我们的传统节日,去领略民俗风情。
(二)节日介绍
(邵逸轩)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节日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吗?知道的同学请快速举手抢答,(回答对的同学发放奖品,等同学们回答差不多以后总结)
(邵逸轩)同学们,从刚才的抢答中,我们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除夕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下面让我们带着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些传统节日的来历、风俗。
(三)各个节日介绍
1、除夕
(张鎏阳)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下除夕,先要考考大家,你们知道除夕的来由吗?(看同学们能不能答上来,有同学能讲出来的可以给奖品,讲完后放视频除夕)
2、春节
(张鎏阳)过了除夕就是春节,来,让我们了解一下春节,同学们,你们知道春节是哪一天吗?对,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就是春节,俗称“过年”。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家家户户走亲访友,放鞭炮、贴春联,可热闹了。最高兴的当属孩子们,穿新衣、收红包,各种好吃的、好玩的应有尽有。
北宋王安石就有一首诗《元日》,写的就是春节的情景。(请同学背诵,背诵出发奖品)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应熠蕾)在春节家家户户焕然一新,每个人的脸上都笑容满面。说到这里,大家似乎回到了那段快乐的时光,那么,你们春节都做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说一说后放PPT)。拜年是春节期间最普及又极富人情味的传统礼仪。新年里人们扶老携幼,出门走访亲戚朋友。你们会拜年吗?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一学。(请同学来学学拜年,一起来做手势,口中说祝福的话,比如:祝爷爷新年快乐,祝奶奶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做得好说得好发奖品)
3、元宵节
(王怡安)放鞭炮,拜完年,收好了红包,让我们走进第三个节日——元宵节。北宋欧阳修有一首诗《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衣衫袖。”
多么美的诗句啊。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元宵节人们都在干些什么。(放PPT,按PPT内容念)元宵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元宵节里我们会吃汤圆,猜灯谜,踩高跷。下面有个灯谜请大家猜一猜(放PPT,请同学回答,再放PPT中的答案,答对发奖品)
4、清明节
(宋浩哲)春天到来后,马上就是清明节,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节日。那么有谁知道清明节的来由吗?(放PPT大屏幕显示资料,按PPT给大家介绍)清明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清明节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意思就是说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开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基祭”之礼,后来民间也开始仿效,在这天祭祖扫墓,历代沿袭下来,而成为中华民族一个固定的风俗。
(一)(夏超男)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及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 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宋浩哲)清明踏青又叫春游。古时侯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清明放风筝,古人认为,放飞的风筝可以带走邪气与晦气。(宋浩哲)在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中,端午节要吃粽子喝雄黄酒、中秋节要吃月饼、元宵节要吃汤圆,那清明节应该吃什么呢?其实清明节饮食并没有统一品种,各地的习惯差异比较大,所以饮食各有偏好,内涵也更加丰富。在我国江南一带就用艾草的汁拌进面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便成了青团。
俗话说:“清明螺,赛只鹅。清明节也有吃螺蛳的习惯,这天用针挑出螺蛳肉,农家有清蛳肉烹食,叫“挑青”。吃后将螺蛳壳扔到房顶上,据说屋瓦上发出的滚动声能吓跑老鼠,有利于清明后的养蚕。
(夏超男)曾有一位诗人写下关于清明节的诗,请大家跟我们一起吟诵下(放PPT清明杜牧)。
(宋浩哲)接下来又个关于清明节民俗活动的谜语(放PPT)请大家猜一猜,想要奖品的同学要注意啦,机会又来了,猜一个春天室外活动的谜语,(放PPT,猜出发奖品),4、端午节
(张鎏阳)过完了清明,我们迎来的是端午节。传说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而
来的。有古诗为证:唐文秀《端午》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我们会赛龙舟,吃粽子,(放PPT)。
5、中秋节
(钱晋)同学们,在上一次班会中对中秋节做了详细的介绍,这次我们就不多讲了,但我要考考大家,请大家念一念有关月亮的诗句(能说的都给奖品,发了奖品后在总结),静夜思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知月,呼作白玉盘),水调歌头苏轼(人又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宿建德江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大家真棒,能讲这么多的关于月亮的是诗句,我也来首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què),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重阳节
(张鎏阳)接下来这个节日 还是我来给大家念一首关于下一个节日的古诗,请大家仔细听,念完后我会让大家猜一猜这是什么节日,古诗作者和诗名是什么?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回答出发奖品)
今日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再过5天就是重阳节了,希望同学们在重阳节给自己的长辈送去祝福,陪伴他们,做个有孝心的好孩子。
7、腊八节
(邵逸轩)农历十二月(古称腊月)初八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的做法:红小豆、胡桃、松子、柿、粟、黄米、糯米、小米、菱角米、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加桃仁、杏仁、瓜子、花生及白糖、红糖等。
(四)结束语
(一齐上台)
(钱晋)正月初一(齐)——春节(张鎏阳)正月十五(齐)——元宵节(王怡安)四月五日(齐)——清明节(宋浩哲)五月初五(齐)——端午节(夏超南)八月十五(齐)——中秋节(邵逸轩)九月初九(齐)——重阳节(应熠蕾)腊月初八(齐)——腊八节(齐声)大年三十儿(齐)——除夕夜
(张)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钱)希望我们今天的主题班会,能带给同学们更多的知识。谢谢大家
最后请沈老师给我们总结,大家欢迎(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