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为什么会产生教学变故2(写写帮整理)

时间:2019-05-13 04:34: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二章 为什么会产生教学变故2(写写帮整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二章 为什么会产生教学变故2(写写帮整理)》。

第一篇:第二章 为什么会产生教学变故2(写写帮整理)

培训内容:第二章

为什么会产生教学变故的学生引发和环境引发29页—40页。培训课时:4课时。

培训时间:2013年7月19下午、20日上午 培训地点:白泥田中心校、大坪中心校 授课人:杜欣 教学过程:

一、学生引发

学生是教学变故产生的主要源头,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容易引发教学变故。

(一)勤学多思起疑问

有些学生勤奋好学,爱思考,爱提问,他们的思维有时会“跑在”教师的前面,他们往往会对教学疑难问题或一些细枝末节加以注意和深入思考。这样的学生会突然提出一些教师备课时没有注意到或意想不到的问题;有些问题教师一时还难以回答。这类事件属于学生认知方面的教学突发事件。

【教例】《松鼠》的结尾是不和谐的音符吗?

学习法国作家布丰的《松鼠》时,在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让他们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或是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老师,我认为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最后两句话是这篇文章中的一个不和谐的音符。” 我笑着问:“为什么你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

“我没有亲眼见过松鼠,读了这篇文章,了解到松鼠原来是个漂亮、驯良、乖巧的小动物,我感觉自己喜欢它。可是,文章最后却说‘松鼠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它们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我在读到此处时,感到很别扭。如果我们真喜欢一个小动物,比如说小狗,我们在夸奖它一番后,会告诉别人它的肉可以吃,皮可以制成皮袄吗?”

作为老师,我欣赏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佩服他们读书时那种鲜活的感受,也在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于是,我进一步鼓励道:“你敢于向课本挑战,很了不起。同学们,你们当中有没有人同意这个同学的观点,认为这是不和谐的音符呢?”

陆陆续续有几个学生举起了手。教例中提问的学生显然是一位善于思考的学生,他所提出的问题也是教师没有想到的。教师采取了让学生讨论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二)认识偏差出错误

学习中,有些学生的认识会发生偏差,出现错误认识,导致教学变故的出现。【教例】我佩服白骨精

师:请同学仔细读读课文,要读出个性,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师:你佩服谁?

生:老师,我最佩服白骨精。

师:(惊讶地)为什么会佩服白骨精呢?

生:因为白骨精两次骗唐僧,骗不到,可是她不灰心,这种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精神,我十分佩服。

师:白骨精为什么要三骗唐僧呀? 生:想吃唐僧肉。

师:那是干坏事呢,还是干好事? 生:干坏事!

师:干坏事不泄气,坏事不就越干越多了吗?(众生笑)现在你还佩服她吗?(学生这才认识到自己的理解是不对的)

这个学生的认识,显然是出现了偏差,由此引发教学内容方面的教学变故。出乎意料的答案,令老师也表现出“惊讶”,但这位教师成功地运用了“追问”策略,在追问中,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理解的偏误。这个教例的启示是:进行教学应变,不能应付过去就行,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应变中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

(三)思维奇特超人料

有位老师设计了一个口语交际的话题:如果一只受伤的小鸟飞到了你家,你会怎么办?学生们纷纷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大致都是将小鸟养好伤,送它回归大自然。可一个男孩却说:“我会杀了它,拔了它的毛,然后吃了它!”这样的回答超出常规,甚至让人难以接受,而导致“教学变故”。学生思维奇特、与众不同,超出一般人的认识,也会引发教学变故。

【教例】摔碎杯子出来球

在小学一年级思维训练观摩课上,教师出示一题:“玻璃杯中有一个乒乓球,有多少种方法能将它取出?”

一只只小手纷纷举起:“用水灌出来”“用手抓着杯子出来”

„„

教师脸上露出笑容,学生们一时不知所措,听课教师也窃窃私语,主讲教师显然感到意外,尴尬了一会儿,这位教师认为该生是“出洋相”“冒风头”。是丢她的丑,立即呵斥道:“小聪明、烂点子,这是破坏公物,是根本不允许的事情。”

其实,教师开始并没有给出“不准破坏杯子”的条件,不管用什么办法,只要能把乒乓球拿出来就算达到目的了。这个男孩的想法,当然也是可以的,而且他的办法出乎众人的意料,是超出一般人思维的创新的办法,应该表扬才对。但由于教师认知不到位,胡乱处理,结果挫伤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也违背了“思维训练”的课堂教学精神。

(四)一不小心出差错

有时,学生会因为疏忽、粗心、不小心等而出现差错、失误,影响课堂教学。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想到错误也是一种课程资源,尽量变错误为课程资源。同时,教师需持宽容态度,因为学生并不是故意捣乱,而是无意出错。教师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想办法给学生台阶下,维护学生的尊严。

【教例】一鸣惊人

有一次,一位教师主持“一分钟演讲”,由于是初次搞这项活动,同学们都有点紧张,没有人愿意“打头炮”。教师只好点了名,那个被点名的同学犹豫了片刻,鼓足勇气“嗖”地站了起来。

“砰!”他把窗台上的一瓶宣传色碰到了地上。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那名学生尴尬地愣在那儿。看到这种局面,教师灵机一动,说:“哈!我们的第一炮打响了——一鸣惊人!好,请大家用掌声请他上台演讲!”

气氛扭转过来了,他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和善意的笑声中镇定了情绪,从容地走上了讲台。

这位要上台演讲的学生把瓶子碰到地上,事出无心,是实属意外,但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却给全班带来了不大不小的震惊,造成了教学变故。还好,教师妙语解围,使尴尬迎仍而解。

(五)好奇调皮两相有

中小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有的时候会以调皮的方式表现出来,即想用自己提出的有一定难度或挑战性的问题“为难”一下老师,这时就可能引发教学变故。

【教例】英语里有没有母鸡?

一次英语课上,教师正在教“cock(公鸡)”这个单词,突然,有个学生怪腔怪调地问:“英语里有没有母鸡?”顿时班上同学哄堂大笑,正常的课堂秩序给搅乱了。

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不动声色,仍然用平静地声调说:“有,而且还有小鸡这个单词。”接着他把这两个单词写在黑板上,带领学生一起读,很快滴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教学内容上来。那个发出怪声的学生感到自己的行动并未引起大家的注意,便感到很不好意思。

然后,教师把话题一转:“××同学不错,不但想学会‘公鸡’怎么读,还想知道‘母鸡’这个词,现在全班同学都多学会了两个单词,但是刚才你提出的语调不好。”接着教师又讲英语中的语调问题。

显然,这个学生的问题既有调皮的成分,也有好奇的心理。如果教师停止讲课,对发问的学生来一顿劈头盖脸的批评,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教师生气难受,其他学生的情绪受影响,还耽误上课。这位教师的处理,既向学生传授了知识(“母鸡”“小鸡”的英语单词和语调),又显示自己的“博学”多知,还教育了发问的学生(说话要注意语调),可谓一举多得。

(六)为引关注出风头

有的学生为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会故意出些风头。根据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学生故意出风头说明学生被关注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他希望通过一些声音或怪行为来引起大家对他的关注。

【教例】用自制的口哨学夜莺大叫一声

有一次,施伟东老师上《夜莺之歌》,才写完课题,一个调皮的学生就突然用自制的口哨学夜莺大叫一声,另有几个学生也跟着叫了起来,惹得全班哄堂大笑。

他先是很恼火,随即一想得克制自己的情绪,否则课无法上下去,便马上微笑着对大家说:“他们学夜莺叫像吗?”学生说“有点像”。他便把刚才学夜莺叫的几个学生请起来,比谁学得逼真一些,结果那个调皮的学生被评为第一。施老师表扬他模仿能力强,课前能自觉地预习课文,但同时又希望他以后要区分场合,注意遵守课堂纪律。

学生的“突然”行为,显然是想出风头,他的行为引发了跟随者的叫喊,引发了大家的关注。教师巧妙引导,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又使学生受到了教育。

通过出风头引起大家的关注是一种缺失性需要。如果缺失性需要得到满足,学生就会产生成长的需要。教师应该给予这样的学生更多的关注,通过目光交流、课堂提问、当众表扬、请其参与等方式给他以表现的机会,满足他被大家关注的需要,这样就会减少他在课堂教学中的风头行为。

(七)故意捣乱搅课堂

有些学生出于种种目的会在课堂上故意捣乱。这种故意捣乱直接针对教师,针对课堂教学,对教师的冲击和课堂教学的影响比较大。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加倍小心,要辨析学生故意捣乱的原因。对症下药。

案例:因为失败是——成功的妈!

有位教师讲课,提到不要怕失败。他说:“因为失败是——”他故意把“是”的读音拉长,让学生把下面的话说出来。一个学生便故意大声喊:“是成功的妈!”课堂秩序因此大乱。

这种行为对教学的影响较大,常常扰乱课堂秩序,往往把教师精心准备的课给搅得一塌糊涂。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必须沉着冷静、审时度势、巧妙化解,要用爱心硬化顽童,以理服人,进行说服教育。对于确实需要运用惩罚的,要注意惩罚的分寸和技巧,以制止学生、教育学生为目的,不能激发矛盾。

(八)不愿配合起尴尬

一般情况下,教师点名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都会给予一定的回答。但有时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不愿意配合,结果导致教师尴尬、学生等待的教学变故。

【教例】老师,现在我不想读 在一次公开课上,执教老师对一个胖乎乎的男孩说:“你将这段课文给大家读一下好吗?” “老师,现在我不想读。”这名学生不顾有听课老师在场,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你有权保持沉默。”执教老师笑容依然,“我们会耐心地等待,以后再欣赏你的精彩表现。”

果然在后半节课上,这个学生主动发言,以自己精彩的朗读获得了听课师生们的热烈掌声。老师对学生的尊重赢得了学生的支持。

在这个教例中,学生起初不愿意配合老师。学生不愿意配合自有其原因,教师没有必要究根问底。“你有权保持沉默”的应对真好,既给学生留下了空间,也给自己留出了转身的空间。这就是教学智慧,二、环境引发

外部环境的变化有时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课堂教学,并可能引发教学变故。根据教学变故的环境干扰源,我们把环境引发的教学变故分为闯入型教学变故和内变型教学变故。

(一)闯入型教学变故

闯入型教学变故是外界因素闯入课堂对教学造成一定程度干扰的教学事件。主要有以下类型。

1、他人闯入型教学变故

他人闯入型教学变故是由于他人闯入课堂而引起的师生注意力分散、课堂教学中断等的教学事件。

2、动物闯入型变故

动物闯入型教学变故是由于动物闯入课堂而引起的师生注意力分散、课堂教学中断等的教学事件。

3、声扰型教学变故

声扰型教学变故主要是指教室外或校园外的人为活动所产生的声音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师生注意力分散、课堂教学中断等的教学事件。

4、光扰型教学变故 光扰型教学变故是指由于强光或强烈光束进入课堂对师生教学造成干扰的教学事件。

5、天气型教学变故

天气型教学变故主要是指自然气候的变化给教学活动带来的不良影响的教学事件。

(二)内变型教学变故

内变型教学变故是由课堂内的因素引起的对教学环境造成干扰的教学事件。主要有以下类型。

1、设备型教学变故

设备型教学变故指由于教学设备出现故障而引发的教学事件。比如突然停电,设备运转不正常、失灵、停止等。

2、意外型教学变故

意外型教学变故指教学过程中发生的由师生不小心、不注意所引发的教学事件。这类教学变故既不与教学内容有关,孔不与教学纪律有关,但它们会吸引师生的注意力,影响整体的教学环境与教学进程,因此我们把它归入环境型教学变故。比如,学生从座位上摔下来、不小心碰倒了教室里的桌椅等。

3、文化型教学变故

文化型教学变故是指由于地区差异、文化差异或背景差异等社会文化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课堂教学的教学事件。

环境引发的教学变故多具有突发性、偶然性、不可控性等特征。这对教师的教学应变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运用更加灵活和有效的手段加以应对。

三、实战演练

(一)教例评析

正确、恰当的处理课上突发事件可谓是一种技能或是艺术,如果您就是一位教师,在课堂上遇到这些情况时通常怎么办呢?

A、矿泉水瓶子接连掉到地上。B、“不是果敢,是残忍。” C、发现某学生在写其他学科的作业。D、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激烈的鞭炮声

一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会教书,还要会育人,不仅要完成计划内的工作,还要随时做好准备解决突然发生的状况。一个偶发事件的解决方式也许会改变你在学生心中的印象。

对上述问题,您会怎么处理呢?请您莫吝笔墨畅所欲言。我对几个问题分别作了回答。供大家参考:

【 案例】矿泉水瓶子接连掉到地上。

今年新学期开学,马上开始的军训让学生养成了随身带矿泉水的习惯,并且将这一习惯带到了课堂上。新学期的第一堂课,我的课渐入佳境,“咚”,一个矿泉水瓶子掉到地上,但不知道是哪个同学掉的,我看了一下大家,“别着急,天很热,我也有点渴了,下课咱们再喝水,好吗?”,同学们轻声的笑了起来,我的课继续进行,刚讲了一会儿,“咚”,又一只矿泉水瓶子掉到了地上,同学们朝小新那边看去,他的脸腾的红了,站起来,“老师,我本来想。。”,课堂上时间是很宝贵的,我马上接上话:“小新,我知道你想把瓶子收起来,没关系,先听课,好吗?”他如释重负的坐下,同学们好象也松了一口气,毕竟是第一节课,他们对老师的脾气还不是很了解啊。离下课还有两分钟,“咚”,第三只瓶子掉下,这一次,同学们齐刷刷的看着我,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同学们,我们应该感谢这几位同学,他们在为我们的课堂伴奏呢,只是音调太单调了一些。” “哄”,同学们会心的大笑了起来,同时鼓起了掌。第二天去上课的时候,所有的矿泉水瓶子整齐的摆在教室后面的一张桌子上。

案例启示:处理这件事情,总共用了不到两分钟,既没耽误了讲课,又调节了课堂气氛,还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是一举三得的好事。老师你的理解以机智幽默的巧妙暗示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案例】“不是果敢,是残忍。”

一个青年教师在进行公开课《伊犁草原漫记》教学时,课文第二段第三层写秋天猎人猎熊的果敢,但一名学生没有按要求归纳猎人果敢的特点,而是说猎人残忍,同时指出猎人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原本课文中这一段是歌颂猎人的,学生却痛斥猎人的猎熊行为,这是教师所始料不及的。可喜的是,这位教师并不因为学生当着听课教师的面提出不同的观点而气恼或逃避,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意见。最后全班学生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出发,推翻了课文的观点。

问题:请对这位教师的行为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当学生的观点与课本、教师有不同之处时,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采取让学生进行讨论、比较或辨别,达到意见的统一,或者并不统一意见,留着悬念让学生课后进一步探讨。这样的教学方式打破了惟课本是准、惟教参是准的传统教学观念,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行为的转变。

【案例】发现某学生在写其他学科的作业。

可以走过他身边,轻轻敲一下他的课桌,示意他停下来。回到讲台继续讲课,并注意该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有需要提问的问题,可以向他提问,促使他保持注意力。课下,可找他个别谈一谈,告诉他这样学习不是好习惯,付出同样的努力却不会取得好效果。

这样处理,不用专门占用时间,也不会分散其他学生的注意力,轻而易举,效果理想。

【案例】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激烈的鞭炮声

例如,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小二黑结婚》时,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激烈的鞭炮声,搅得教学难以进行。此时一些学生的视线被吸引到窗外,甚至有的小声打听“什么事?”“干什么的?”学生注意力已游离教学目标。如果这时命令或强制学生听讲,不仅教学效果不好,而且会影响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这位教师等鞭炮一停,立刻说:“不要问干什么的,我敢保证,绝对不是小二黑和小芹结婚,因为小二黑和小芹之间还隔着几层障碍,究竟他们怎样冲破阻挠结合起来。请同学们认真学习课文。”

由于受环境的影响,加之学生好奇心强的年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他们很容易被教学内容以外的事物所吸引,从而引起他们学习的分心。这样,教师要根据具体情景,善于捕捉教学内容以外的信息,及时“现挂”,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从而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巧妙地借用了相声艺术中的“现挂”手法,把环境中的噪音变成了有利于教学的情景,顺应了学生的心理,使他们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学习中来。

(二)情境练习案例:p39 这只大麻雀不一定是妈妈

P40这一课,昨天我们不是学过了吗?

1、你如何认识这则教学变故发生的原因?

2、此时,如果是你,会怎么办呢?

(三)拓展思考

1、你认为导致教学变故的因素有哪些?

2、如何才能正确地对教学变故进行归因。

第二篇:第五章 应对纪律性教学变故

培训内容:第五章

应对纪律性教学变故102——114。培训课时:4课时。

培训时间:2013年7月29下午、30日上午

培训地点:白泥田中心校、大坪中心校 授课人:杜欣 教学过程:

第五章

应对纪律性教学变故

满足于管理本身而不顾及教育,这种管理乃是对心灵的压迫,而不注意儿童不守秩序行为的教育,连儿童也不认为它是教育。此外,如果不紧紧而灵巧地抓住管理的缰绳,那么任何课都是无法进行的。

——[德]赫尔巴特

在教学过程中,纪律性教学变故时令教师头疼甚至恼怒的。出现纪律性教学变故,会导致整个课堂教学混乱不堪,甚至会导致教师不可收拾、无法收场、无处下台。应对纪律性教学变故是教师教学应变能力的挑战与考验。越是如此,与需要教师妥善应对。

一、典型案例

P102-103一枝玫瑰花的故事

上课铃响了,我匆匆走进了小学四年级(2)班的教室。一进教室便有学生递进来一枝玫瑰花并说:“庞老师,这是小N送给小Z的玫瑰花,卡上还写了‘I Ioveyou!,玫瑰花是表示爱情的。”这句话使整个班级一下子沸腾了起来,大家七嘴八舌地向我告小N的状。

小N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平时总爱恶作剧,上课时小动作特别多,甚至有校领导来听课,他也不以为然照样与同学打闹。这样的孩子,平时受批评的次数当然不会少,今天他又公然送女同学玫瑰花并写了“I Ioveyou!”,老师知道了当然不会放过他。因此,同学们纷纷向我诉说着,并尽可能把他们所知道的内情告诉了我。

看着同学们激动的样子,小N倒没什么声音,我静静地听着,不急着表态。同学们看我镇定的样子,他们倒也安静了下来,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注视着我。平时小N的“仇家”当然希望我痛责他一顿,以解心头之恨;一些胆小的受害者希望我能为他们“伸张正义”;另一些旁观者则在看我如何处置他„„

这时,教室里一片寂静,像是在等待我的“宣判”。直觉告诉我小N送花并无恶意,不能伤了他。于是,我用平静的语气说:“我想小N一定非常想和小Z交朋友,所以送花给小Z。”

这时,我用眼角看了一下小N。刚才还是大难临头的样子,听了我这句话,他微微抬起了头。我接着说:“其实,同学之间本身就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而卡上的那句话,也表达了小N想成为小Z朋友的一种心情。这种爱是同学之间的爱,也是一种真诚的友情,我想小N一定是这个意思,对吗?”他难为情地朝我点了点头。我又说:“小Z虽不接受你的花,但作为队长,她一定也愿意与你交朋友,在学习上帮助你的。小Z,是吗?”小Z爽快地点点头。我看看手里的花又说:“这枝花真美,小N,你就把它送给我吧!我想你也一定很想和庞老师交朋友,很爱我,是吗?”小N眨着眼睛笑着向我点点头,其他同学也笑了。“好了。我们开始上课吧。”课后,我悄悄与小N进行了谈心。

此后,小N不再扰乱课堂纪律了,而且学习也认真起来了。在这则教例中,小N并没有直接在课堂上捣乱,但由于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告状”,他成为课堂纪律的“干扰源”,全班学生都等着老师对他的处理。这时,问题就变成课堂教学纪律问题了。教师将原本掀起轩然大波的事情,通过艺术化的处理,使之趋于平静,关键在于对事情性质的认识,没有认定这是一个恶意事件。这是处理整个事件的前提与基础。再者,教师不是对学生进行批评和打击,而是给予了积极引导,不仅教育了两位当时者小N与小Z,协调了他们之间的关系,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其他同学如何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方向。教师敏锐地观察孩子的变化,洞察孩子的心理需求,在孩子感觉茫然时充当了引路人的角色,宽容而不放任,给予孩子尊重和理解。

二、应变要点

应变纪律性教学变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一)、制定课堂教学规则

在生活中立下种种规矩是我们的需要,这些日常规矩给我们带来了安全感。为预防课堂教学纪律出现问题,教师需要给学生们制订课堂教学的规则或规矩。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向学生设定规则,如明确课堂纪律以及控制行为的方法等。一旦各种课堂教学规则在教师心目中得到明确的确认,教师就应该想办法把这些规则明确、清晰、准确地传达给学生。通过合法化的程序获得学生认可,比如,通过召开班委会或班级代表讨论后在宣布。

教师也可以在自己制订规则的基础上,与全体学生协商,这会增强学生对规则的认同感,增加规则的合法性。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就运用“商量”的办法与全体学生一起制订班级规则。班级规则一旦制订就得有人执行、有人监督,坚决执行。

课堂教学规则对有效预防纪律性教学变故很有作用,也为处理课堂纪律性教学变故提供了可以信赖的条件。

(二)、辨别教学变故性质

辨别纪律性教学变故的性质对教学应变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根据其性质来决定何种措施的。根据学生引发教学变故的意图,可把纪律性教学变故分为五种类型。

1、善意为之,不意出错 有时,学生想做好事,但却弄巧成拙,或者不意出错,由此带来课堂的混乱。对这种出于善意而出错的突发事件,教师应宽容待之,并对其中的积极一面加以表扬,对其出错的部分加以指引,以防止类似事情的再次发生。

2、有意为之,并无恶意

学生的有些行为是有意为之的,不如大声回答问题、故意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等,但他们并无恶意,只是想引起老师或同学们的关注。对这种性质的行为,教师也可宽容待之,只要加以适当的引导,这类事件也可以很好地处理。教师对这类学生给予适当的关注以避免他们再次发生类似的行为。当然,也可把这类行为中的合理成分吸引、转化为课堂教学的资源。

3、故意为之,意在捣乱

有些学生故意在课堂上捣乱,但这种行为并不带有明显的恶意。对这类性质的事件,教师其实也没有必要较真,只要适当加以处理便可。

4、恶意为之,意在破坏

有些学生恶意在课堂上捣乱,甚至向教师挑衅,意在让教师难堪,让课堂教学进行不下去。对这样的情况,要坚决禁止,甚至可以采取必要的惩罚措施。教师在采取行动之前,一定要查明原因:学生为什么会恶意为之,是什么原因“得罪”了他,使他这样在课堂故意捣乱。只有查明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地加以教育,否则劈头盖脸地来一顿惩戒,反而会把事情闹得更加糟糕。

5、无意为之,事发偶然

有时,学生的一些无意行为也会扰乱课堂教学纪律,造成纪律性教学变故。学生无意的一些行为是由于学生的无知、分心、情不自禁等原因引发的。比如,课堂上睡觉发出响亮的打鼾声,不小心从座位上掉下来,上课分心情不自禁地发出声音等。对于这类无意为之的偶发事件,教师可以宽容待之,有时甚至可以一笑了之,或置之不理。

总之,纪律性突发事件属于恶意的是少数。只要教师能善意待之,妥善处理,都比较容易应对过去。

【教例】You are my girfriend 一个年轻的女教师在上英语课。

教师:某某同学,你能用You are 和I am造两个句子吗? 某某同学:不会。

教师:比如,You are a man.Iam a woman.你能模仿着尝试一下吗? 某某同学:You are my girIfriend.Iam your boyfriend.(全部哄堂大笑)教师:(短暂的尴尬之后)某某同学挺幽默,让大家在紧张的学习中放松了一下。下面我们继续上课。

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认为学生的回答是针对教师本人的也可以认为学生只是客观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如果采取前一种认识,那么教师就会感到自己受到了学生的调侃或者更为严重的对待,教师可能会生气或勃然大怒。当然,教师也可以理解为学生喜欢自己,只是借机表达了出来,教师应该暗自高兴。如果采取后一种认识,教师完全可以表扬学生回答问题正确。因为从教学内容的角度看,学生的回答完全正确,完全符合教师要求的用You are 和I am造句的要求,只是在内容上或许有些不太妥当而已。因此,教师对教学突发事件的定性,很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事件的自我。正确地、准确地理解突发事件的性质,是妥善应对纪律性教学变故的关键。

(三)、运用相关理论应变

1、运用“自己人效应”,拉近师生距离

“自己人效应”就是指在人际交往中把对方引为自己人,或让对方感觉彼此是自己人,这样更容易交往。“自己人效应”。可以缩短与对方的心理距离,取得对方的信任,受到对方欢迎与喜爱。

教师不仅把学生因为自己人,同样也要运用“自己人效应”,让学生把教师引为自己人。当学生把教师当做自己人时,就会和教师对着干;当教师处于困境中时,学生就会帮助教师解围。

【教例】和你们在一起,我就回到了童年

2、消除“标签效应”,防止错判误断 “标签效应”可以细分为两种:“成见效应”和“恶习效应”。“成见效应”,指我们对某个人在某一种情况下的行为印象良好的话,往往会友善地理解他们在其他环境中所做的努力。

“恶习效应”,指如果我们对他人已形成了不佳印象,那么我们往往会消极地理解他人此后的行为。

“成见效应”和“恶习效应”都会使教师的情感与判断发生偏离,都会影响教师对学生行为的分析与判断。

【教例】D放得最慢,怎么这么慢呢?

3、运用“破窗理论”防止恶习扩大

政治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

【教例】我就和你对着干!

(四)、避免发生正面冲突 在应对纪律性教学变故时,教师很容易被学生的不守纪律的行为所激怒,由此可能会产生一些过激行为。进行教学应变时,教师一定要把握一个原则:避免与学生发生正面冲突。

【教例】借解诗教育学生

教例中的教师,委婉地批评了这个学生,让学生自愿接受了教师的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五)、变纪律问题为资源

教学应变就是要消除教学变故的消极影响,扭转不利局面使其向着积极的、美好的一面转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变故也是教学资源。当纪律性问题出现时,教师可以巧妙地把纪律问题与教学任务或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变纪律性变故为教学资源,使之为教学服务。其中的关键是要找到联系点,把两者有机地联系起来。教师能够把教学中的突发情况与教学内容有机联系起来进行处理,往往能收到较好的应变效果。

【教例】冷不丁猛打一个响喷嚏 教例中,教师很巧妙在讲《孔乙己》时,一个学生冷不丁猛打了一个响喷嚏,怪声怪气——引发众人笑——联系到课文中的笑。教师很快地把握了这种联系并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教学内容上,很快消除了突发事件给学生教学造成的干扰。

三、教例分析 1、【教例】闭着眼睛听政治课叫“垂帘听政”

有一节政治课,有几个学生在政治课上打瞌睡,周围还有几个学生看着他们发笑。为了使学生专心听课,老师问“同学们知道 ‘垂帘听政’是什么意思吗”?学生回答完之后,这位老师说:“闭着眼睛听政治课叫‘垂帘听政’”?引得全班轰堂大笑,瞌睡的学生完全清醒了。

2、一只乒乓球与青蛙的叫声。

中午因一点小事情情绪不是很好,下午第一节去十八班上课。虽然不断告戒自己一定不要带情绪上课,但潜意识里仍然带着明显的不快。正讲到一个英语的知识点,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一只乒乓球“哒哒哒”地从教室中间一直蹦到我的面前,我的火一下子上来,“是谁在故意捣乱,给我站起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把那个同学狠狠地批评了一顿,结果课也没有讲完。下课后,我看到十八班每一个同学都带着乒乓球拍和乒乓球去上体育课时才恍然大悟:今年新课程改革,他们都选修了乒乓球啊,原来每个人都带了乒乓球,那只乒乓球肯定是那个同学没放好不小心掉出来的。这时很后悔自己带情绪上课和修养不够啊,只得第二天的课上向全体同学以及那个掉乒乓球的同学道歉。无独有偶,有一次,也是情绪不是很好,到十七班去上课,同学们正在默读,“呱呱”,竟然从一个同学的桌子上传来清晰的青蛙的叫声,同学们哄堂大笑,我正转到那个同学的旁边,笑着说,“这个时候,很少能够听到青蛙的叫声了,毕竟,现在已经是深秋了,青蛙也该冬眠了”。同学们笑了,那个同学也笑了:“老师,对不起,我忘记了关掉声音”。哦,险些又酿成了冤假错案,险些又失态。

心得体会:在课堂上一定要冷静沉着,不要主观臆断。你一个轻率的批评很可能就冤枉了学生,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会造成大的损失,同时也完不成课堂教学任务。

3、【教例】 同样是上课学生睡觉

案例 A:记得我上中学时,一天下午第二节课我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老师迅速走过来,“啪”,用力在课桌上拍了一下,气冲冲的说:“怎么,困了回家睡去。躺在床上比在这舒服,睡一年也没人管你,这就可以走,我不稀罕你这一个学生。”说完就走回了讲台。我抬头瞪着他的背影,慢慢的低下了头,没有再睡觉,更没有听课。

案例B:一次听一位老师的课,一位同学打磕睡,那位老师笑呵呵走过去用手指敲敲他的桌子说:“快别睡了,再睡我可要唱《霍元甲》的主题歌了,说完还真唱了起来:“睁开眼吧!小心看吧!我唱的对吗?”学生都被他逗笑了,连打磕睡的同学也来了精神,专心致志的听起课来。

同样是上课学生睡觉,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影响也不同,这两位老师都是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纠正其错误。但是前者老师居高临下的严肃批评,使学生很难接受,特别是高中阶段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逆反心理,严肃批评可能会导致学生厌倦学习。从此,对你是“敬而远之”,甚至有意识的“捣乱”,结果招来你更严厉的训斥和批评,如此恶性循环,使师生双方都受到伤害。而后者变严肃为幽默,不但没有损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觉得老师给我留了“面子”,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是在提醒自己,从而彻底改正自己的缺点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育效果。这会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当今社会流行的一些新词,如:网虫、拷贝、内存、擦边球、遥控、充电、煽情、作秀、大牌、大腕、另类、白色污染、可持续发展、特别行政区、自然保护区、未成年人、脱困、KTV、AA制等,在教学中、与学生笑谈时都可以用上;还有一种在学生中流行的所谓的时髦词,如:那还轻、盖冒、哇噻、我 kao „„ 若适时的用一用,也会起到不错的 “ 艺术 ”效果。

四、实战演练

(一)、案例评析

1、闭着眼睛听政治课叫“垂帘听政”

2、老师的画像

3、学生突然说出了四个字:“先奸后杀!”

(二)、情景练习

(三)、拓展思考

1、回忆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纪律性教学变故以及自己是如何应对的,总结自己的应变经验。

2、除上面讲到的纪律性教学变故的应变方法和应变故事外,你还知道哪些?

三、应变方法

(一)、明示应变法

就是教师用语言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应对纪律性教学变故。根据个别学生纪律问题与群体纪律问题的不同情况,明示应变法又包括一些具体的方法。

1、提问引导法

2、当头棒喝法

3、适当表扬法

4、幽默调侃法

5、一分为二法

6、各个击破

(二)、暗示应变法

暗示应变法是指教师有意识地、自觉地运用暗示原理,以含蓄间接的方式影响学生。

1、态势语暗示(1)、眼神暗示

在教学中运用又分环视法、注视法和虚视法等。通过眼神暗示,教师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传达信息、控制局面的目的。

(2)、表情暗示

表情暗示即教师用表情透露出自己的教学意图,让学生从教师表情中读懂教师的意图。

教学应变中,教师根据不同的表情,表露或传达自己的意图,给予学生以暗示,以达到应变的目的。

(3)、手势暗示

手势暗示就是用特定的手势向学生发出某种暗示以使学生向着教师指引的方向努力。

(4)、行为暗示

行为暗示就是教师用较大的身体动作把自己的用意、愿望表露出去,让学生明白并从中受到教育。

案例:p124轻轻敲了一下学生课桌

教师这样处理,既没有影响其他同学,占用课堂教学时间,也较好地教育了学生,取得了理想的教育效果。

2、言语暗示(1)、提醒暗示(2)、商量暗示(3)、警告暗示(4)、停顿暗示(5)、遗漏暗示(6)、声音暗示

3、沉默暗示

(三)、委婉应变法

1、以褒代贬法

2、指桑骂槐法

3、谐音妙解法

4、表扬反衬法

(四)、延后应变法

1、课堂延后处理

2、课后处理

四、实战演练

(一)、案例评析

1、闭着眼睛听政治课叫“垂帘听政”

2、老师的画像

3、学生突然说出了四个字:“先奸后杀!”

(二)、情景练习

(三)、拓展思考

1、回忆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纪律性教学变故以及自己是如何应对的,总结自己的应变经验。

2、除上面讲到的纪律性教学变故的应变方法和应变故事外,你还知道哪些?

第三篇:三农问题是什么__为什么会产生

三农问题是什么 为什么会产生

1、答: 三农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和农业问题。

我国加入世贸后,参与国际竞争,使得三农的矛盾更为突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如加快结构调整,改革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等。但都无法回避由于农业人口过多而导致的生产能力过剩、商品化需求不足、人均占有资源过少限制收入增长,以及转移支付由于人口基数太大形成的财政压力等。因此,关键在于减少农民,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以此带动农产品的商品需求,促进结构调整,从增加非农就业和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两个方面,提高农民收入,降低中国加入世贸后对农业带来的风险。

2、何谓“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总称。为何“三农”问题成为关注热点

影响社会稳定 据国家统计局等11个部委抽样调查,平均每个乡镇党政内设机构为16个,其人员平均158人,超过正常编制的2-3倍;平均每个乡镇下属单位为19个,其人员290余人。严重超编的吃饭人头给农民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一部分政府机关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入不敷出,而这种财政状况正是农村滥收费的根源之一。另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农村的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2124扩大到0.3361,增幅过快,也远远大于城市的增幅(0.16-0.295)。能否在201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是看“三农”问题能否得到很好解决。“三农”问题不解决,长期来看,不利于社会稳定;从短期来看,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劳动力过剩 就业压力大 据测算,中国的土地最多只需要1亿农业劳动力,而目前农村总计有劳动力约5.5亿,以吸收1.2亿计,依旧有近3亿剩余劳动力。以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和提供的劳动机会,至少在四十年后,中国还依然面临着的劳动力严重过剩的问题。众多的劳动力农村无法消化,只能向城镇转移,如何解决3亿人口的就业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巨大困难。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关于“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学者们争论不已,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观点,因为,每种观点都既有说服力又有其难以应答的“死穴”。但是学者们却对“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上完全一致,即,所谓的“三农问题”的其实就是农民问题,而中国的问题根本上是农民问题。城镇化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发展部副主任徐宏源认为要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城镇化,创造有效的就业岗位,把劳动力转移到制造业和服务业上,最关键就是要提高制造业的效益。从国外的发展历程来看,都是通过实现现代化来带动城市化,最后解决农村问题。徐宏源还指出,对于现在各大城市实行放开城镇户口的户籍改革,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城镇户口放开以后,农民只不过是从农村潜在的失业人员变成了城市流民,反而对社会造成了更大的危害。印度和墨西哥都有这样的先例。治标也很重要,但从长期来看,还是要治本。

国民待遇 相对城市居民而言,农民在政治权利和经济待遇上都截然不同,一个农村居民无论是刚出生还是年过百岁都得交纳税费。另外在义务教育的权利、社会保险、医疗等一系列权利的落实上也有待完善。减税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我国的农业税、特产税加在一起大约400亿元,而我国一年有1万亿元左右的税收,完全可以免掉几百亿的农业税。农村费改税的问题,以后主要要靠完善制度来保证,农民减负涉及的农村教育、政府经费问题也要妥善解决。厉以宁还认为,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应该是政府加大投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良种基地的建设;二是农田水利的投入;三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四是对农民的技术培养。其次是要发展优势产业,如蔬菜、水果、花卉、茶叶、中药材、养殖等。各地可以积极推行“公司+农户”的模式,农民按订单安心生产,公司负责销售。政府措施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 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加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下了很大功夫:一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二是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三是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四是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五是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六是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三农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产业出现的几个重要问题:农民、农村、农业问题。这三个问题的统称即为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最早由经济管理学博士温铁军于1996年正式提出。中国共产党于2003年正式将“三农问题”引入正式工作报告,并随之迅速成为中国政府需要解决的头号问题。

农民:是指中国共产党政府自20世纪50年代,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后,与城市居民形成对称的二元国民的弱势群体。占我国总人口近70%。非指自然意义上居住在农村,并从事种植、养殖业的农业劳动者。其划分的标准并非产业,而是以父母的户籍为唯一标准划分的群体。

农业:是指以土地、水面、草场、山林为主要生产资料的产业群的总称。与其它产业的区别有两点:一是其生产过程受自然资源制约,具有天然的弱质性。二是产业链条中断,农业只指其中间的生产环节,产前、产后环节则不属农业范畴。它是二、三次产业的基础产业,居民生存的原产业,农民的主产业,20世纪末,其创造的GDP占整体国民生产总值的15%以下。

农村:是指人口集居的城市的城区以外的广大国土地域。即人口集居远低于城镇的乡村,国土承载的公共产品价值量极低的地域。问题:是指系统中不相匹配的环节或子系统。即与其它环节和子系统在运动中不相匹配的外在表现。或者说是系统中某一环节或子系统存在状态与其他子系统或环节差距的描述。

三农问题:独立地描述是指广大乡村区域,只能以种植、养殖生产业为主,身份为农民的大部分国民的生存状态的改善与产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问题。系统的描述是指21世纪的中国,历史形成二元社会中,城市现代化,二、三产业发展,城市居民的殷实,受制于农村的进步、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小康相对滞后的问题。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且不论质的提升,仅从量上考察,中国的重大经济问题都依赖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突破。三农问题实质是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同步问题,结构不协调问题。

三农问题,并不是中国特有的,它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任何工业化国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问题的突出性主要是中国人口基数大,解决起来规模大;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单方面独进,三农问题积攒的时间长,解决起来难度大;新中国建国50年,许多城市政策设计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比较效益短时间内凸显,解决起来更加复杂罢了。

农业问题一直就存在,自工业革命以来就显得比较突出。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农业的补贴和各项优惠措施一直延续。如美国,联邦政府为了保证农产品价格,甚至让农地闲置,因此造成的损失由联邦政府补贴给农场主和农业工人。我国政府一直是在鼓励农业生产进步的,也有各种补贴措施和优惠政策。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百年三农问题再思考

新华网安徽频道 2004-11-19 15:43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百年三农问题再思考

安徽经济学院 江永红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针对三农问题2002年十六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2003年提出“重中之重”、今年又发出“一号文件”,中央的一系列举措说明一个全社会重视三农、关注三衣的氛围正在形成,但同时也反映了现阶段我国三农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下面从近百年来三农问题的形成与演变、性质与特,征、在当前的表现以及对策等方面来进 行论述。

一、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三农问题再思考的提出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学者就开始研究农业问题,到后来研宄领域扩大到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国内有关三农问题的研究成果很多,本篇论文运用科学的发展观对三农问题进行再研究,同时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

当前,我国现实中的三农问题情况复杂,矛盾突出,表现形式有多种,理论界的观点也众说纷纭,总的可以概括为一大问题、两大偏差。具体表现为:

(一)一大问题

总的来浣,我国当前三农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十个方面:

1、农民负担沉重,收入增长缓慢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从1997年到2002年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分别为4.6%、4.3%、3.8%、2.1%、4.2%、4 8%、4.3%,均低于“十五”计划年均增长5%的目标。造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业投入成本增长;负担重,据统计农民负担的税费项目共有200项,2000年税费负担占农民当年人均收入的11.8%;收入减,大宗农副产品价恪持续走低,如2002年上半年,全国三种粮食(小麦、稻谷、玉米)价格平均下降3.9%,棉花下降17.1%,蔬菜下降8.9%;灾害多,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打工难,农民的现金收入减少。

2、城乡贫富差距拉大

我国城乡差距改革开放初期为2:1,1995年是2.72:1,2001年扩大为2.92:l,2002年又扩大为3.1:l。2002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收入差距额为5227元。若考虑到城市居民的隐性福利(如奖金、住房补贴、公费医疗等)则城乡差距达到6:1。受收入增长的制约,农村市场需求明显不足,1990年农村市场消费在全社会中的份额是53.2%,1995年降到40%,2002年进一步降到36.7%。1978年城乡之间恩格尔系数的差值不高于4.5个百分点,2002年差值扩大到8.5个百分点,分别为37.7%和46.2%。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

农村目前约有7亿多劳动力,其中农业劳动力大约5亿人。按照现在的生产力条件农村只需要1亿劳动力,另外乡镇企业和农村工商户约能容纳O 5亿劳动力。因此农村有3.5亿剩余劳动力,这其中有1.2亿常年外出打工,余下的2.3亿则滞留在土地上。与此同时,乡镇企业年吸纳劳动力则由“八五”期问的700万人以上降到“九五”的400万人以下。

4、农村贫困人口众多

农村的贫困标准按625元人民币计算,截止2002年底,中国农村中的贫困人口为2800多万人,而在1993年这个数字为8000万。中国扶贫基金会认为,农村现在未解决温饱的人口有3000万人,低收入人口(也就是人均年收入以865元为准)为6000万人,两者相加为9000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1%左右。而中国城镇居民中的贫困人口的实际数量为2200万人。刚过贫困线的多数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强,生产生活仍很困难,极易返贫。如2003年返贫的人口就有80万。

5、农村教育发展滞后

目前,我国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在15-64岁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全国现有8500万文盲半文盲,3/4以上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危房改造任务很重,公用经费短缺,2001年农村小学生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是城市平均预算内的29%。

6、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

目前,农村社会保障的层次低、范围小、覆盖面窄,只有10%的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部分地区以合作医疗的方式向农民提供医疗保障,但这些保障仅仅达到社区化,远未达到社会化,因而保障功能差。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现阶段的社会保障基本模式是以农民家庭自筹保障为主、国家保障和集体保障为辅。当前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在城镇而不是农村。例如,占总人口75%左右的农民的社会保障费支出仅占全国社会保障费总支出的11%,而占总人口25%的城镇居民却占全国社会保障费的87%。

7、县乡村债务沉重

截至2002年底,我国仅乡镇一级平均负债已经超过400万元,总额在2200亿元左右。到2001年底,中西部10个省、市的49个县(市)累计债务达163亿元,相当于当年可用财力的2.1倍。权威数据表明,到1998年底,湖南省乡镇负债总额为85.4亿元,浙江省为36.4亿元,安徽省为59.23亿元,这还不包括乡镇政府下属的企事业单位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欠下的债务。

8、城市化进程缓慢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仅为30.4%,而世界平均水平为45%,发达国家为75%。相比之下,我国城镇化水平大为落后。有关研究表明,在非农产业就业比重达到50%的水平上,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应当为45%以上,而实际水平与同等工业化国家相差15个百分点。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进程。这将使得农民进一步依赖土地,降低农业劳动生产率。

9、干群关系紧张

一些地方基层干部为了政绩,搞形象工程,搞“数字出官,官出数字”,“三乱”屡禁不止,农民负担沉重,加上工作方法简单粗暴,造成农民与基层干部的矛盾日趋激化。据统计,近年发生在农村的暴力事件和刑事案件中,相当一部分涉及干群关系问题。2000年农民上访上告的总数第~次超过了城镇,这其中又多与征地纠纷有关。

10、二元结构依然牢固

虽然经过多年的改革,户籍制度仍然在多数地方实行,农民在进城就业、子女上学、医疗保险等方面还受到严格限制,近年来,城市因就业困难进一步加强了对民工流入的限制。据统计,巨前造成农民与其他阶层的公民身份差异的各种限制性规定达47种,其中任何一种都可以成为阻碍农民平等展开竞争的门槛。

(二)理论学术界认识偏差

一些学者在研究三农问题时,不深入农村、不调查研究、不深入农民,从统计到估计,从文献到资料,主观想象,提出的观点和对策与现实脱节,出现一些认识偏差,现归纳如下: l、认为增加农业投入就可以提高农民收入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是把当前复杂的农村体制矛盾问题仍然看作是农业生产问题。在现行体制条件下,在昕有与农业相关的产业领域里,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控制着赢利部分,亏损部分则由农民承担。因此加大农业投入时政府所控制的涉农部门就会得到投资,而当这些投资要求农户进行配套时,就会转化为农民负担,2、主张土地改革就是对土地进行私有化

一些人认为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实行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即土地私有,认为土地产权不清影响着转让、买卖,进而不能实现规模经营。这种观点没有认识到我国的特殊国情。目前土地在我国不仅是生产资料,更是农民进行社会保障的基础,承担着双重功能,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把社会保障私有化的。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前是不能对土地进行私有化的。当前最重要的是让农 民对土地拥有物权,可以用土地进行抵押,进行投资,要把农民现在的使用权变成一种准商品。

3、认为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让政权退出农村

这是一种极为幼稚的想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是弱势群体,需要得到保护;农村公共品需要政府来提供,农村贫困问题需要政府来解决;农业的发展同样需要政府的支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表明,保护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向农村提供公共品,都是政府在农村的责压。当然,我们需要精简基层机构,减少“吃饭财政”支出,减轻农民负担。

4、认为市场化是农村改革的出路

从理论上说,市场机制能对包括土地、劳动力和资金等在内的农业生产要素进行合理有效地配置,劳动和资本之间可以进行替代。而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是还不具备实现市场效率原则的条件:由于人多地少,人地关系紧张,在土地事实上成为农民最后的依靠和“保命田”时,是不会轻易将土地永久转让给他人的,同时土地的分散也决定着转让的困难;二元体制的存在和城市化进程的缓慢,使得农民很难进城就业,只能守在仅有的几分土地上;前面两方面决定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价值剩余部很低,一般情况下只会是资金流出农业而非相反。因此,农业生产要素是很难实现自由流动的,也就不能指望通过“看不见的手”实现最终合理配置。

5、思维方式单一,就农业论农业

一些学者在研究三农问题时,将农业、农村、农民三者分割丌来讨论,提出的对策单一化、表面化、针对性强。事实上,目前我国三农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三者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因果,错综复杂,必须跳出农业看农业,把城市和农村、政治和社会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三农问题的解决主要在三农之外,要有全局观念和长期观念。(三)政策执行偏差

1、城市化发展思路的偏差

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很低,这与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失误有一定关系。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固实行优先发展小城镇战略。主张此战略的依据,主要考虑现有大城市容量有限,新建中等城市代价过高,而小城镇能“化整为零”。10多年来的发展证明,小城镇战略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还带来了负面作用:一是农业分散经营,商品化极低,乡镇企业发展速度放缓,吸纳的农村劳动力远低于预期;二是给基层财政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在此期间,全国新设建制镇多达1万多个,投资4000多亿元,近两年,乡镇裁撤合并,大部分投资成了“沉没成本”;三是占用大量耕地,浪费宝贵的土地资源。实际上,城市规模扩大,会产生“聚集效应”:一方面,土地、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提高;另一方面,在城市里,产业问会形成产业链,促进农业、加工业、商业的发展。边际报酬的提高又会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流进城市,人口流动总是从边效益低的区域,流向边际效益高的区域,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当然,城市觇摸过度膨胀,也会带来额外的代价,如交通拥挤、生态恶化等,但只要将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可以避免。小城镇战略是一种错误的战略选择和过时观念,实际上这是一种“离土不离乡”传统观念的延续,实质上就是不让农民进大中城市,不许他们分享大中城市积累的文明成果。纵观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无不伴随着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由农村向城市的大量转移。如美国,经济起飞时期农业人口下降了72%,日本二战后农业人口下降了65%。

2、农业结构调整需要重新认识,土地规模经营要适度

从短期来看,一个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可能增加农民收入,但放到全国范围内进行长期考察,结构调整并非治本之策。因为存在“个人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道理,经济学上叫“合成谬误”,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正如老百姓所言“你调我调他也调,调来调去卖不掉”。从长远来看,农民收入的提高主要还是依靠非农业收入,这就需要从农业之外考虑。当然,在积极发展非农产业同时,农业还 是应该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的,对某个地区而言需要考虑的是谁柬调、怎么调以及能否调等问题。与农业结陶调整相联系的是农业规模经营。提倡农业规模经营出发点是好的,是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进而增加农民收入,但必须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结合起来,否则不能成功。而我国的失误就在这里。在现实中,发生土地流转的并不多。同时,土地觇模经营必须是适度的,这是因为农业生产有自身特点,主要表现在农业报酬递减规律和家庭分散经营特性,有些地方大搞农业园区建设的做法是不科学的。

3、税费改革亟待完善

税费改革的推行是基于减轻农民负担的考虑,被称为中国农村的第三次革命,其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砍掉政策和法律部不允许征收的部分;二是把政策允许征收的部分转为有法律依据的税收,即“费改税”。改革成功后,可以使农民减少300亿到400亿元的负担。从试点结果来看,税费改革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严重短缺,即使中央财政补贴,也只是杯水车薪;二是县乡(村)债务沉重,很可能使基层组织运作停滞;三是“一事一议”开展难,“一事一议”在实际执行中往往变成了“一事不议”或“议而不决”;四是对农业确定的税负水平为8.4%,明显偏高,而目前我国个体工商户年应税所得不超过5000元的适用税率只为5%。新农村税制设计存在的缺陷在于:没有充分考虑农民负担的累退性越来越强是构成农民负担问题主要原因的事实,却主要把减轻农民负担看成是一个降低平均税负水平的问题;没有充分考虑基层财政的可持续性,上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没有在转移支付方面进行制度性和常规化安排;没有充分考虑建立健全地方公共财政体系,并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建立充足、高效的融资渠道。

4、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

虽然我国很早就提出了“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的口号,但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农村教育投资状况却不尽人意。掘育关调查分析,全国义务教育投入中,乡镇负担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而中央财政只负担2%左右。在基础教育中,农村小学和初中的平均经费部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2年,农村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城市平均水平的38%,农村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城市平均水平的40%。另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体短缺,公用经费更是极缺。据调查,我国约有一半的县生均小学公用经费支出不足lO元,18%的县不足30元。在医疗卫生公共事业方面,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费占中央财政支出的份额从未达到百分之一。掘世界银行调查,中国20%的城镇人口享受政府卫生支出的三分之二多,农村大部分人口只享受了不到三分之一。城乡之间和大城市与贫困地区之间的人均卫生总费用差距在3.4倍甚至6-7倍之间。1999年,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用于医疗保腱的支出分别为245.59元和70.07元。另外,我国还对农村医疗卫生制度进行了剧烈的市场化改革。1998年农村大约有36%的患病者由于经济困难而没有就渗,有61%的住院病人因经济困难而提前出院。

二、科学发展观在三农问题中的解读

当前,我国三农问题非常突出,已经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运用科学的发展现末认识、分折三农问题,以此作为制定政策的理论依掘。(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在实行传统的生产方式长期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传统的发展观。传统发展观注重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物质财富的绝对增加,“以GDP增长为中心”,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和改善。在这种发展观指导下,其结果是社会贫富差距拉大,两极分化严重;经济结构不协调;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环境破坏严重。其实质是进行简单再生产,实行粗放型经营,只追求经济增长的数量,而忽视质量。它是一个不可持续的发展观。我们在长期的实践教训中,经过理性思考,在认识上逐渐由传 统发展观转变为科学发展观。简单来说,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含五个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二)中国国情与三农问题

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也是一切问题产生的根源。因此,对三农问题的认识首先必须要清楚我国的国情。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人口众多,共十三亿,其中有九亿农村人口,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文化、技术素质低,这决定了在相当长历史时期,三农问题将始终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的根本问题。(2)主要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水、土地资源明显稀缺。(3)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环境基础脆弱,易于失衡恶化,自然灾害频繁,旱涝时有发生。(4)传统农业仍占主导地位。在农村,基本上还是用手7-32具劳作,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面广量大的小农经济的格局尚未根本改观。(5)呈典型的二元结幸勾。现代化工业与大量落后的工业并存;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与广大不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并存;具有工业化、现代化因素的城市与幅原辽阔的以传统方式生产和生活的农村并存。(6)支持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不足,能源紧张,资金短缺,科学技术落后,教育远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综上所述,中国国情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多,大部分是农民,人均资源占有水平低,人均国民产值居世界后列。

正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才有了三农问题。上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在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过程中,开始研究土地问题和粮食问题,然后研究剩余劳动力流动问题,现在扩展到就业、消费、农民收入等问题,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等领域,初步提出了三农问题的分折眶架,作为认识中国实践、分折现实问题的理论框架。

三农问题和三农理论是中国特有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产物。从世界他国发展轨迹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的实现一般是先从农业农村取得原始积累和农产品,然后发展工业:而与此同时,农忖劳动力大批进入工厂,继而形成城市,大批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所以工业化、城市化是同步的。等到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反哺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此同时,只占少数人口的农民,在市场和政府的共同干预下,农民收入也逐步提高,接近城市居民收入水平。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家财政积累,再反哺农村,对农村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所以在发达国家只有单个的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并没有三农问题。(三)三农问题研究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运用科学的发展观研究分析三农问题要做到以下几点: l、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

可持续的发展观要求我们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协调好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避免出现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现象,避免出现经济发展轻重不一状况;它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项经常进行产业间、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实现良性发展:它要求采取包括财政税收等在内的有效宏观政策,以防止出现财富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拉大等不良现象,保持社会稳定:它还要求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专业化、产业化、集约化、生态化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

2、坚持统筹兼顾的发展观

统筹兼顾的发展观为解决城市与农村差距、消除二元体制障碍提供了基本的指导思想和政府行为规范。城市失业增加在于工业品不能正常销售,城市工业品滞销在于市场消费需求不足,消费需求不足是因为农民收入下降,农民收入下降又在于不能进城寻找工作,这又是制度障碍造成的后果。从中可以发现,城市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是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统筹兼顾的发展观要求从农村之外看 农村,从农业之外提高农民收入;要求将城市和农村的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框架中,进行协调发展,在全国大市场中进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配置;要求在进行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条件下,增加对农村投入和农业支持力度。

3、坚持和谐的发展观

这一发展观要求我们在推行某项新政策时,要先进行试点,总结经验后推广到面上,最大限度降低对社会的震动和冲击;要求在对农民执行政策法规时方式文明、方法正确、态度温和,尽量少用行政手段,绝不能用暴力方式;还要求政府及时准确地向农民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政策,增加政策的透明度,减少执行阻力。

4、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农民占我国人口大部分,在一定意义浣,以人为本就是以农民为本,大力提高农民收入。所谓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是要让更多的农民有参与发展的愿望、能力和机会。这就必须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医疗等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获利能力:就必须给农民以国民待遇,消除一切不合理的制度障碍,让他们享受与市民同样的发展饥会、发展环境和文明成果;就必须保护好农民的合法利益,不得随意直接或变相掠夺农民财富,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审视百年三农问题

为了理清中国三农问题的发展脉络,找出其中的演变规律,现根据不同时期农村问题的主要矛盾及实施政策将近百年来我国的三农问题划分成六个阶段,并进行分析。(一)百年三农问题的阶段划分

l、以土地问题为主阶段(1911~1949)这一时期衣村存在多种势力和多个阶级,矛盾复杂。孙中山在旧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不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任何农业改良都是无法奏效的。“农民问题真是完全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在其提出的四大纲领中,平均地权被列为其中之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侵入,中国农业经济遭受空前沉重打击,出现“农村破产”。以梁漱溟等为代表,以实行一乡治”为目的乡村建设派形成,开展中华民族自救运动,其主要内容是建立政治和教育合一的乡农学校。认为中国的问题只是“文化失调”,不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在这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各革命根据地的广大贫苦农民,推翻旧的统治,建立人民政权,打土豪、分田地。1931年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旨在消灭剥削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这一时期的革命内容较多,但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故期间发生的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又称之为土地革命战争。

2、以粮食问题为主阶段(1950~1978)新中国处理初期,对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还不完全,对社会主义的建设还处在摸索实验阶段,这一时期中央在农村发起了一系列运动。1950年中央颁发《土地改革法》之后,在全国开展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群众土地改革运动,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工作基本完成。至此,在全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起农民土地所有制。从而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之后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经社敦运动(1963.1965)和文化大革命(1966—1976)等政治教育运动,结果是农民的生产资料被剥夺,生产积极性受到打击,农业生产力遭受严重破坏,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到1977年,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与1957年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市场供应紧张。1961年,我国开始进口粮食,逐渐成为主要农产品的进口固。从整体来看,这一阶段农村的主要矛盾是粮食供给不足,主要问题是农业生产问题,初期则是土地所有制问题。中央在1959年就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口号。这一时期,为了通过“剪刀差”形式给工业发展提供原始积累,我国还通过户口、粮油供应、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制度把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分割 开来,从而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制度矛盾,这一矛盾在今天依然是解决三农问题,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制约。

3、农业发展黄金期阶段(1979~198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民以自主权,同时提高粮食价格,在这两方面作用下,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6年里粮食生产由6000亿斤提高到8400亿斤,困绕我国多年的主要农产品供给问题随之得到解决。与此同时,农民收入也有了很大增加,这期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提高15.1%。农业的发展同时带动了乡镇企业的发展,中国经济处于黄金增长时期。由于流通体制改革滞后,后期开始出现第一次买粮难和各种农产品大战现象,如蒜台大战、蚕茧大战、柑橘大战等。

4、三农问题形成阶段(1985--'1991)从1985年起,我国国民经济收入分配的格局又开始向城市倾斜,工作重心又向城市转移,农村改革力度削弱。1985年农民在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自发进行第一次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1985年取消统购,实行粮食合同定购,打击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后又调整政策,到1990年农业获得第二个特大丰收,粮食总产接近9000亿斤。从1989年起,第二次出现农产品卖难现象,持续了三年。另外,同期乡镇企业保持快速发展,年均增速超过35%。80年代中期以后,伴随农村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基层政府机构开始膨胀,各地乡镇普遍建立起了七所八站,农民为此承担了县乡基层财政和义务教育的大部分,农民负担沉重开始出现。到1992年,各地关于农民负担沉重,干群矛盾紧张,冲突不断的状况开始反映到中央。总的来说,这一阶段农民收入在波动中缓慢增长,年均增长4-2%,总的趋势是增速减缓。其中1989年至1991年间农民收入增长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5、三农问题加重阶段(1992-1996)1991年底开始进行以“两高一优”为内容的第二次结构调整,但效果不大,真正的调整发生在邓小平南巡谈话后。1993年,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整,实行财政、税收、外汇外贸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同时出现农民自发进城打工潮流,卖粮难问题随之解决,并出现粮食抢购现象。1996年农业取得第三个特大丰收,粮食总产突破l万亿斤。同时随着3年宏观紧缩,1997年又出现农民工回流现象,从而出现了第三次卖粮难,这次农产品过剩比前两次更严重。同期,农民收入方面,依靠农业产出增加、农产品价格提高和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出现收入增长反弹回升,年均增长5.6%。但由于国家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投入太少,农村各种费用需要通过对农民集资或摊派来解决,农民负担问题再次凸显。题的新思路,即“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把三农问题和城市发展统一起来,纳入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框架中;将农村内部结构的调整与推进城市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净收入,这可以从增收和节支两方面考虑。为此,我们要彻底尽早破除二元体制,让农民可以自由进入城市打工,提高非农收入,并提供相应配套措旋;加快政府职能的根本性转变,对基层政府机构进行撤并和人员分流,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从源头上减轻农民负担。

5、消除一切歧视农民的政策,对农民实行国民待遇

二元体制是形成三农问题的根本原因,其实质是对农民实行歧视政策,其结果是造成市民与农民的发展机遇不平等,这种不平等体现在农民受教育的机会,享有社会保障的机会,就业的机会,发展的机会,享有医疗保健的条件等各个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在校大学生中,城镇居民子女约占70%,农民子弟约占30%,而在全国总人口中,这一数据正好相反。生存权和发展权是人人都应该享有的,农民及其子女不应该被剥夺发展权。三农问题的解决不是一个对农民如何补贴、如何保护、如何倾斜的问题,只要逐步减少对农民的束缚,给农民以国民待遇,许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这就要求我们 改革农业税收制度,尽快统一城乡税制;取消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给农民以平等的公民权;完善财 政转移支付制度,使农民和市民同等享有义务教育的权利;创造条件,便城乡居民逐步享受同样的社会保障;使农民工享受与市民同等的劳动权益和就业机会。

6、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解决三农问题要以农民为本

农民占我国人口的多数,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要以农民为本,我们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广大农民。农民是最大的弱势群体,广大农民的合法利益要求得到保护。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以实现农民收入最大化为目的,几十年的历史经验说明,什么时候农民收入增加了,农民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就能得到快速发展。建国后我国农民已经获得两次大解放:第一次是从人民公社体制束缚下解放出来,获得生产经营自主权和财产权;第二次是从极其有限的土地面积的禁锢下解放出来,获得自由选择就业的权利,这使农村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目前,正在进行着第三次大解放,即农民从城乡分割的制度中解放出来,与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公民的真正平等权利。

7、解决三农问题,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长期以来,一些领导受传统发展观影响,以为经济增长就是社会发展,大搞投资活动,上马各种项目,进行重复建设,而轻视对贫困群体的开发和培养,忽视对农民收入能力的提高。不少地方的干部无视已经发展了的社会经济客观规律,无砚人民群众的客观要求,继续沿用传统的思维、手段、方法和作风去做工作。一些预导为了所谓的政绩,喜欢搞“短平快”,倾力于搞“大活动”、“大动作”,其本质都是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形式主义”,给广大农民增加了沉重负担,加重三农问题。正确的政绩观要求领导干部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根本目的。

8、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目前三农问题的突出是由于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引起的,从近期看,想方设法提高农民收入就成为缓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增加农民收入,可以从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两方面入手,主要还是后者。在进行基层机构改革的情况下,加大对农业投入,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增加农民农业收入;同时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服务业等第三产业,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并消除制度障碍,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增加农民非农业收入。另外,必须切实保护好农民利益,这实际上就是防止农民已有财富的减少。例如,过去20年里,各级政府利用垄断一级市场的制度和征地廉价剪刀差总共从农民手里拿走土地资产2万亿元以上,这同时意味着农民收入的同等幅度减少。

四、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三农问题是因不合理的制度设计安排造成的,是经过长期形成和演变的结果,是我国特有的。从最初的以土地问题为主到改革前的粮食问题为主,再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的农民负担问题,现在已经演变成一个包括农民就业问题、城乡差距问题、农民负担问题和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等在内的综合性问题。三农问题已经影响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农村的发展、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党的执政基础,我们必须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认识、分析和研究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从农业、农村和农民之外来进行,通过多予、少取、放活等多种途径柬实现,要有城乡统筹观念、全局意识、长期眼光和l哉略思维,要坚持可持续的、统筹兼顾的、和谐的、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需要共同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总的来说,对于三农问题而言,广大农民是主体,土地制度是根本,增加收入是目的,扩大就业是途径,城市化是出路。

第四篇:三农问题是什么__为什么会产生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百年三农问题再思考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针对三农问题2002年十六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2003年提出“重中之重”、“一号文件”一年又一年,中央的一系列举措说明一个全社会重视三农、关注三衣的氛围正在形成,但同时也反映了现阶段我国三农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科学发展观在三农问题中的解读

当前,我国三农问题非常突出,已经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运用科学的发

展现末认识、分折三农问题,以此作为制定政策的理论依掘。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在实行传统的生产方式长期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传统的发展观。传统发展观注重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物质财富的绝对增加,“以GDP增长为中心”,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和改善。在这种发

展观指导下,其结果是社会贫富差距拉大,两极分化严重;经济结构不协调;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发

展滞后;环境破坏严重。其实质是进行简单再生产,实行粗放型经营,只追求经济增长的数量,而忽

视质量。它是一个不可持续的发展观。我们在长期的实践教训中,经过理性思考,在认识上逐渐由传

统发展观转变为科学发展观。简单来说,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含五个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是科

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

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

(二)中国国情与三农问题

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也是一切问题产生的根源。因此,对三农问题的认

识首先必须要清楚我国的国情。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人口众多,共十三亿,其中有九亿农村人口,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文化、技术素质低,这决定了在相当长历史时期,三农问

题将始终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的根本问题。(2)主要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低于世

界平均水平,特别是水、土地资源明显稀缺。(3)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环境基础脆弱,易于失衡恶化,自然灾害频繁,旱涝时有发生。(4)传统农业仍占主导地位。在农村,基本上还是用手7-32具劳作,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面广量大的小农经济的格局尚未根本改观。(5)呈典型的二元结幸勾。现代化

工业与大量落后的工业并存;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与广大不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并存;具有工业化、现

代化因素的城市与幅原辽阔的以传统方式生产和生活的农村并存。(6)支持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

不足,能源紧张,资金短缺,科学技术落后,教育远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综上所述,中国国情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多,大部分是农民,人均资源占有水平低,人均国民产值居世界后列。

正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才有了三农问题。上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在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过程中,开始研究土地问题和粮食问题,然后研究剩余劳动力流动问题,现在扩展到就

业、消费、农民收入等问题,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等领域,初步提出了三农问题的分折眶架,作为

认识中国实践、分折现实问题的理论框架。

三农问题和三农理论是中国特有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产物。从世界他国发展轨迹看,一个国家或地

区现代化的实现一般是先从农业农村取得原始积累和农产品,然后发展工业:而与此同时,农忖劳动

力大批进入工厂,继而形成城市,大批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所以工业化、城市化是同步的。等

到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反哺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此同时,只占少数人口的农民,在市场和政府的共同干预下,农民收入也逐步提高,接近城市居民收入水平。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家财

政积累,再反哺农村,对农村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所以在发达国家

只有单个的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并没有三农问题。

(三)三农问题研究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运用科学的发展观研究分析三农问题要做到以下几点:

l、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

可持续的发展观要求我们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协调好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避免出现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现象,避免出现经济发展轻重不一状况;它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项经常进行产业间、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实现良性发展:它要求采取包括财政税收等在内的有效宏观政策,以防止出现财富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拉大等不良现象,保持社会稳定:它还要求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专业化、产业化、集约化、生态化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

2、坚持统筹兼顾的发展观

统筹兼顾的发展观为解决城市与农村差距、消除二元体制障碍提供了基本的指导思想和政府行为规范。城市失业增加在于工业品不能正常销售,城市工业品滞销在于市场消费需求不足,消费需求不足是因为农民收入下降,农民收入下降又在于不能进城寻找工作,这又是制度障碍造成的后果。从中可以发现,城市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是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统筹兼顾的发展观要求从农村之外看农村,从农业之外提高农民收入;要求将城市和农村的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框架中,进行协调发展,在全国大市场中进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配置;要求在进行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条件下,增加对农村投入和农业支持力度。

3、坚持和谐的发展观

这一发展观要求我们在推行某项新政策时,要先进行试点,总结经验后推广到面上,最大限度降低对社会的震动和冲击;要求在对农民执行政策法规时方式文明、方法正确、态度温和,尽量少用行政手段,绝不能用暴力方式;还要求政府及时准确地向农民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政策,增加政策的透明度,减少执行阻力。

4、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农民占我国人口大部分,在一定意义浣,以人为本就是以农民为本,大力提高农民收入。所谓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是要让更多的农民有参与发展的愿望、能力和机会。这就必须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医疗等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获利能力:就必须给农民以国民待遇,消除一切不合理的制度障碍,让他们享受与市民同样的发展饥会、发展环境和文明成果;就必须保护好农民的合法利益,不得随意直接或变相掠夺农民财富,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从农业、农村和农民之外来进行,通过多予、少取、放活等多种途径柬实现,要有城乡统筹观念、全局意识、长期眼光和l哉略思维,要坚持可持续的、统筹兼顾的、和谐的、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需要共同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总的来说,对于三农问题而言,广大农民是主体,土地制度是根本,增加收入是目的,扩大就业是途径,城市化是出路。

第五篇:近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产生

近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产生?中国共产党怎样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怎样的伟大历史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段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是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的必然。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其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要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那么什么是党的历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呢?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两大历史任务,这两大历史任务就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党的历史的主流本质是党的历史,是党的领导,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是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考验发展,壮大的历史概括起来说就是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把握了党的历史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就抓住了学习党的历史和,总纲就可以起到,提纲挈领 纲举目张的作用,还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

第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以,党的历史中汲取知识和力量,这些重要论述主要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历史的重大问题事件和重要人物的纪念或庆祝活动,以及在地方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我们党为中华民族作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的历史贡献,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从理想信念检验真理,唤醒民众开创新局四个方面对长征的伟大意义进行了新的概括,在庆祝中华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军队在党的旗帜下前进发展壮大,形成的历史经验进行了高度概括,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三大里程碑的重要结论,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九个方面的重要经验,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总书记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结合新的形势和新的历史条件进行了全面深刻,解释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总书记对邓小平同志的理论思想,精神风气,以崇高品格,伟大情怀,理论品质,政治勇气,战略思维,博大胸襟等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三、学习党的历史要达到什么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坚持不懈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探索实践推动工作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要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坚持一切为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总结运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不断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要教育引导,从党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坚持不一向党中央看齐,确保,全党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概括起来就是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明学史,力行,第一,要坚持理想信念,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党员领导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第二,要站稳人民主场,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主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我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第三,要勇于攻坚克难,总书记指出,越是伟大的事业,就越是充满艰难险阻,越是需要开拓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国内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决起自己头顶的那片天,要发扬斗争精神,斗争本领敢打硬仗,善打胜仗,不断开拓出新局面。

下载第二章  为什么会产生教学变故2(写写帮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二章 为什么会产生教学变故2(写写帮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哪些原因会导致疝气产生

    疝气俗称“串气”是常见的一种病,多发于男性儿童,下面内容是疝气的基本常识,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疝气的的形成原因: 疝气多是由于咳嗽、喷嚏、用力过度、腹部过肥、用力排便、妇女......

    读《地藏经》为什么会产生功德

    南无大愿大悲冥阳两利地藏王菩萨 《地藏经》是一部记载着万物众生其生、老、病、死的过程,及如何让人自己改变命运以起死回生的方法,并能够超拨过去世的冤亲债主,令其究竟解脱......

    巧妙应对教学变故,涵养数学教学机智5篇

    巧妙应对教学变故,涵养数学教学机智 摘 要: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者在教学过程中或许会遇到一些意外状况,这些突发事件阻碍或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尤其是在一些......

    推进会 2范文大全

    ***学校 召开 “三项建设活动”推进会10月25日下午,学校召开了 “三项建设活动”专题会议。学校党总支书记***同志出席了会议并讲话,翰林支部书记何兴明主持会议,学校全体班子......

    班队会2

    老师,您辛苦了 一、 目的 召开《老师,您辛苦了》主题班会,是对学生进行尊师重教的一个良机,也是发现人才锻炼人才的好机会! 通过学生对教师发自肺腑的讴歌和赞美,更加激起学生对......

    阳宇会村后备干部产生办法

    阳宇会村后备干部产生办法 后备干部产生条件 1、年龄文化。村班子内主要干部的后备干部一般应在45岁以下,班子外后备干部一般应在35岁以下,文化程度都应在初中以上,重点吸纳具......

    会产生误导的经典爱情格言5篇

    生活中,我们时常听说一些恋爱的高论,比如“爱你,不需要理由。”“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等;也看到过很多关于爱情的名言,比如,“爱情里没有谁对谁错”、“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

    耶鲁校长:未来中国会产生世界一流大学

    耶鲁校长:未来中国会产生世界一流大学 3 (左),就当前美国的大学教育问题,接受采访。 尹炳炎 摄 耶鲁校长理查德·莱文昨在杭谈中国大学——未来10至20年,中国会产生世界一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