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学专业 - 北京大学哲学系

时间:2019-05-13 04:42: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宗教学专业 - 北京大学哲学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宗教学专业 - 北京大学哲学系》。

第一篇:宗教学专业 - 北京大学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 宗教学专业

一、宗教学专业简介

该专业成立于1982年,到1995年成立宗教学系。学制4年,毕业授予哲学学士学位。

二、专业培养要求、目标

宗教学专业,注重培养兼具宗教学知识与哲学知识背景的综合型理论人才和宗教事务管理人才。经过四年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原典阅读与独立研究能力,具有较高的理论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三、授予学位

哲学学士

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总学分:136学分,其中:

1.必修课程 82 学分(包括:全校公共必修课、全系必修课、专业必修课)

2.选修课程 48 学分(包括:文科大类平台课、全校通选课、专业选修课)

3.学年论文 1学分;

4.毕业论文 5学分。

并须同时满足下列选课要求: 1)全校公共必修课程:28学分

课程号 新课号 课程名 周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03835061

大学英语

(一)4 2 秋季 03835062

大学英语

(二)2 2 全年 03835063

大学英语

(三)2 2 全年 03835064

大学英语

(四)0 2 全年 0403166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全年 0403168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下)2 2 全年 0403173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 4 全年 00831610

文科计算机(上)3 3 秋季 00831611

文科计算机(下)3 3 春季 60730020

军事理论 2 2 全年 ――――

体育系列课程 - 4 全年

注1:哲学系学生可免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上)”,共修8学分。

注2:新生入学,英语要分级考试;此后如果通过北京大学四级考试,可任意选择公共英语系的课程,毕业时须达到8学分。

2)文科大类平台课:16学分

至少选择8学分外院系课程,即中文系、历史系、考古学院、外语学院与艺术学院开设的文科大类平台课;

其余学分是选修本院系提供的平台课(平台课与专业类型必修课不得重复计算)。

3)院系课程

全系必修课程:20 学分

课程号 新课号 课程名 周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02330000 PHI-0-000 哲学导论 2 2 秋

高等数学/古代汉语(任选一门)4 4 秋

02330025 PHI-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上)2 2 春

02330026 PHI-0-102 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下)2 2 秋

02335071 PHI-0-201 中国哲学史(上)2 2 春

02335072 PHI-0-202 中国哲学史(下)2 2 秋

02335061 PHI-0-301 西方哲学史(上)2 2 春

02335062 PHI-0-302 西方哲学史(下)2 2 秋

02330161 REL-1-000 宗教学导论 2 2 秋

注1:高等数学由数学学院开设,古代汉语由中文系开设。

注2:第三学期末选择宗教专业的同学必修“古代汉语”,选择哲学专业II(科技哲学和逻辑学方向)的必修“文科高数”,哲学专业I的方向可在这两门课程任选一门。

专业必修课程:34 学分

课程号 新课号 课程名 周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PHI-*-*** 哲学类(可含逻辑学类4学分)

REL-1-0** 宗教学基础类

REL-1-1** 基督教类

REL-1-2** 伊斯兰教类

REL-1-3** 佛教类

REL-1-4** 道教类

REL-1-5** 宗教史与现状类 注1:专业必修课程实行“类型必修”,以学分控制,不再指定具体的课程。

注2:哲学类课程采用哲学专业相应的课号;逻辑类可选:现代逻辑基础、逻辑与批判性思维、逻辑导论、数理逻辑等。

选修课:20学分

不限课程类型,在导师指导下选修。

注:此处的20学分,学生选修本系(包括哲学系、宗教学系)所开课程的学分总量不得低于12学分。其余8学分可选修其他院系课程。

4)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12学分 A.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至少4学分 B.社会科学类:至少2学分 C.哲学与心理学类:至少2学分 D.历史学类:至少2学分

E.语言、文学与艺术类:至少2学分

注1:C类通选课,只能选心理学类;本系提供的通选课只能算入选修课学分。

注2:学校要求E类通选课,至少一门是艺术与美育类课程。

5)实践实习:必修,无学分

在导师指导下,主要在寒暑假从事社会调查活动,写出调查报告。?? ?? ?? ??

第二篇:北京大学哲学系考研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哲学系考研参考书目、考研参考书目(参考。。)

中国哲学

①《中国哲学史》(上下册)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出版,80年左右版。

②《中国哲学资料选辑》(上下册)北大哲学系中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出版,81年左右版。

③《中国哲学史》(1-4册)人民出版社出,任继愈主编。

④ 《中国哲学史》(上下册)人民出版社出,肖萐夫、李锦全主编。

⑤ 《 中国哲学大辞典》方克立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西方哲学

(哲学系非西方哲学专业考生只参考带***号者)

1***《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北京

2《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读(上册)》,洪谦主编,商务印书馆,1993年北京 3《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读》,陈启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北京 4《存在主义哲学资料选集(上)》,熊伟主编,商务印书馆,1997年北京 5***《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

6《新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等编著,人民出版社

7《现代西方哲学新编》赵敦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

8施皮格伯格《现象学运动》商务印书馆

9《西方哲学通史(第一卷)》,赵敦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0《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美)梯利著,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马哲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 历史唯物主义(新编本)北大出版社92年版,赵家祥等主编。

② 辩证唯物主义北大出版社89版,赵光武、芮盛楷主编。

马哲史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三卷本)北大出版社87年版,黄楠森主编。

中国现代哲学

①《中国现代哲学史》(教材)北大出版社。

②《中国现代哲学史教学资料选编》北大出版社。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6、7卷北大出版社。

④《毛泽东哲学思想精髓》北大出版社。

伦理学原理

①《伦理学简明教程》魏英敏、金可溪编,84年北大出版社。

②《伦理、道德问题再认识》北大出版社90年版,魏英敏编。

③《新编伦理学教程》北大出版社93年版,魏英敏主编。

④《伦理学》人民出版社89年,罗国杰主编。

⑤《良心论》上海三联书店,1994版,何怀宏著。

⑥《中国伦理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89年,张岱年编。

美 学

① 美学原理用《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出,王朝闻主编。

② 西方美学史用《西方美学史》人民出版社出。

③ 中国美学史用《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出,叶朗主编。

逻辑学

1、《数理逻辑》华东师大出版,86年汉密尔顿著,朱水林译。

2、《模态逻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5月,周北海著。

3、数学

(三)是国家教委统一出题。

宗教学原理

序号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版本号 备注

01 宗教学通论新编 吕大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02 走向神圣—现代宗教学的问题与方法 张志刚 人民出版社 1995

03 宗教学是什么 张志刚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04 宗教社会学 孙尚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05 基督教会史 沃尔克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

06 基督教哲学1500年 赵敦华 人民出版社 1994

07 基督教与明末儒学 孙尚扬 东方出版社 1994,1996

08 东正教 布尔加科夫 商务印书馆 2001

09 当代东正教神学思想 张百春 上海三联书店 2000伊斯兰教概论 金宜久 青海人民出版社 1987伊斯兰哲学 沙宗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佛学概论 姚卫群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2中国佛学源流略讲 吕澂 中华书局 2002印度佛学源流略讲 吕澂 上海人民出版社 Sept 1 2002中国道教史 任继愈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中国道教史(四册)卿希泰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9-1994

科学哲学:

主要考两方面的内容,自然科学史和科学哲学。

自然科学史:1.从古到今科学史的基本线索,以西方科学的历史为主;

2.重点时期:近代科学革命:从哥白尼到牛顿;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重大事件和人物。

参考书:〔英〕S.F.梅森著,自然科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英〕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名著] 吴国盛著,科学的历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注意:书目仅供参考,除上面列举的外,也可参考其它科学史通史或断代史著作)科学哲学:1.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科学哲学的主要学派的思想。

2.从中产生的科学哲学的主要问题。

参考书:舒炜光,邱仁宗主编,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述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江天骥著,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美)亨佩尔(Hempel,C.G.)著,陈维杭译,自然科学的哲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1986。

(澳)艾伦·查尔默斯著,邱仁宗译,科学究竟是什么,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注意:(书目仅供参考,除上面列举的外,也可参考其它内容相近的著

作,如现代西方哲学书籍中有关科学哲学的部分)

以上书目只作复习参考,除以上列出的书目外,没有列出的有关书籍也要看,考试内容不限于列出的书内。

第三篇:佛教空性观 ——北京大学哲学系演讲

主持人致辞:

今天非常荣幸能请到索达吉堪布,给我们讲一讲藏传佛教的思想。

堪布这次能来北大,是一个很殊胜的因缘。大家都知道,藏传佛教有许多非常优秀的东西,也有它的教育思想,可是当今学术界,对此研究得还不充分,在教学上有欠缺。而且,藏传佛教与藏文化有着深厚的关系,在这方面,我们了解得也不是很多。同时,堪布的修证境界非常高,若能从另一个层面上介绍佛学,跟我们这些大学老师讲述佛学,可能完全不一样。

北大历来推崇多元文化兼容并蓄,我们的学生在学术上也有一种包容和热爱,所以今天真的很荣幸能请到堪布到北大哲学系作一个讲演。这次的活动,很大程度上,是由热心于藏传佛教研究的一些同学发起的。他们的这种热情,我们一定要悉心爱护,这对我们老师也是一种鞭策。我们这些老师,基本上都是研究汉传佛教、印度佛教的,所以同学们的热情,鞭策老师们也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下面,我们师生一起来听堪布的开示,掌声有请——

缘 起

今天,很高兴来到北京大学哲学系,跟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探讨藏传佛教空性与如来藏方面的道理,并将自己的一点心得与大家分享。我本人而言,虽然跟你们的身份不同,但也是从事教育、当老师的,至今教书传法将近二十多年了。在座的各位教授、老师,大多数也一直在教书育人,从事伟大神圣的教育事业。所以,我们彼此之间共同研讨、共同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我是第一次来北京大学,发现这里的学习氛围很好,尤其是禅学社、耕读社等许多社团,对宗教的研究比较深入,所以这次跟大家交流,是十分有意义的。其实,人与人之间互通有无非常重要。我作为一名藏族僧人,除了研究藏传佛教以外,也需要学习汉传佛教,以及现在大学里有价值的科技知识;而你们作为高等大学的老师和学生,也应把目光放在藏传佛教及其他宗教的甚深领域上,通过这样互相了解、取长补短,对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等都会有很大帮助。

所以,下面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一方面会介绍自己对佛教的了解,同时,大家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把心里的怀疑、不解说出来探讨。我们佛教徒有一种毛病:刚开始学佛时疑惑重重,但到了一定时候,就好像问题都没有了,最后什么也不想问,这种行为不可取。你们作为北京大学的学者、才子,相当有才华,智慧也很敏锐,因此,希望通过这次的研讨、沟通,每个人都能得到一些利益。

一、学习空性的必要性

大家都清楚,人类在如今的21世纪,物质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不管是科技、经济都发展得极为快速。可是在这背后,人们的伦理道德却不断下滑。就传统文化而言,孔孟思想曾是汉地的主流思想,对道德规范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六七十年代的一场“文革”,却让它受到了历史性的毁灭,现在虽有许多有识之士想把它恢复过来,但就像奄奄一息的病患无法马上痊愈一样,仅仅靠几个人的努力,很难真正力挽狂澜。

因此,大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非常重要,而且,这些美德不仅要在理论上精通,更要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去。否则,你连基本的人格都没有,为人处世、接人待物也不过关,那即使学问再高、智慧再尖锐,到了社会上也会举步维艰。

如今在这个物质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内心越来越空虚,精神压力越来越大,烦恼痛苦也越来越多。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很多人没学过空性法门,对世俗中的东西有强烈实执。因此,人们要想获得快乐、安逸,就一定要对空性法门有所了解,不然的话,始终随着欲望而奔波,一辈子会成为欲望的奴隶。

而若要了解空性法门,最好是系统地闻思藏传佛教,因为它完整地保留了2500多年前佛陀的清净思想。这些思想虽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但至今仍然完好无损。正因为如此,现在东西方的许多学者,都把目光或好奇心纷纷投向于藏地,希望能一探其中的奥秘。

那么,佛教的思想究竟是什么呢?就是佛陀所宣讲的八万四千法门,归纳起来即是三转法轮的内容——第一转四谛法轮、第二转空性法轮、第三转如来藏法轮。其中,第二转法轮中宣讲空性的经典,最全面的是《大般若经》,它的内容相当深广,今天短短的时间内不可能三言两语就讲完,但我还是会用些简单的语言,尽量概括一下它的要义。

二、佛教怎样抉择万法皆空

你们若想通达般若空性,最好能先学龙猛菩萨的《中观根本慧论》,这部论典用非常甚深、精细的推理方法,抉择了一切万法皆为空性。藏传佛教虽分为格鲁、宁玛等不同教派,但实际上每个教派都要精通该论。而在汉地,尽管不像藏地一样,有广泛闻思中观法门的传统,但历代大德也要学习《中观根本慧论》、《十二门论》等诸多论典。

其实,学习空性法门,靠的不是信仰或崇拜,而是智慧的观察。中观有许多推理方法,归摄起来有五大因,下面就对此作个简单介绍:

1、金刚屑因:是观察万法产生的“因”无自性,也就是说,一切法不是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进而抉择诸法是无生空性。具体来讲,倘若万法是自己产生自己,就会有无穷生的过失;若是依他而生,黑暗中也可以产生光明……这种推理方法,在月称论师的《入中论》中讲得很细致。既然万法的“产生”无有实体,那么它的“存在”也不成立,最后的“灭亡”也没有,通过这种金刚屑因,就可以抉择一切为空性。

2、离一多因:首先观察“一”是否成立,通过详细分析,就会发现根本没有“一”的实体,这样一来,由“一”组成的“二”等多体法也不存在。比如说,这里一个人也没有的话,便不可能有十个人,因为“十”是以“一”为基础安立的。

那么,“一”怎么不成立呢?就拿一个人——众生最执著的“我”来说,这只不过是虚妄分别念假立的,真正去剖析时,头不是“我”,手不是“我”,脚不是“我”……如此一一观察下来,根本找不到一个实有的“我”。这时你才明白,原来人们只是把五蕴聚合妄执为“我”,实际上“我”的本体绝不存在。依此类推,万法的本体皆可抉择为空性。这种推理方法,在麦彭仁波切的《中观庄严论释》中有广泛叙述,大家可以去参阅。

3、破有无生因:是抉择万法的“果”无自性。其观察方法是“有法不应生,无亦不应生”,也就是说,果若在因位时存在,就不必再生,因为已有之故;果若在因位时无有,则永远不能生,犹如石女的儿子。这种推理,在《中观根本慧论》中讲得比较多。

4、破四句生因:是同时观察“因”与“果”,在《中观二谛论》里运用过。其观察方法归摄起来有四种:一因能否生多果,一因能否生一果,多因能否生多果,多因能否生一果。通过这种方式观察,可以破除对因能生果的实有执著。

5、大缘起因:是抉择万法的“本体”为大空性,一丝一毫也不可得。此推理在《中观根本慧论》、《宝积经》、《楞严经》、《华严经》中,都直接或间接提到过。我们平常所执著的身体、生活、感情及山河大地,虽然看似实实在在,但这只是迷乱显现前的假象,倘若用智慧去观察,包罗万象的一切法决定不存在。这种境界相当甚深,宗喀巴大师在《缘起赞》中也讲了,在这个世界上,唯有我等本师释迦牟尼佛才能通达并宣说。除此之外,外道虽然也讲了一些空性,但这种空性只是单空,而不是缘起性空,故并不究竟。所以,大家在认识空性时,千万不要把空性等同于“不存在”,否则就会堕入另一个边。要知道,不管是有边、无边,皆为实有的执著,有了这种执著,就会产生痛苦而不得解脱。诚如《六十正理论》所言:“若许有实法,则生大贪嗔。”你只要承许一个法是实有,就会因此而产生贪嗔烦恼,进而依之造业,流转轮回。反之,假如你想获得解脱,息灭自他一切痛苦,就要希求空性法门,开启无我智慧,斩断任何执著,《入行论》中也说:“故欲息苦者,当启空性慧。”

三、现代科学对空性的探索

所谓“空性”,佛教大小乘有不同的理解。小乘认为,器世界的一切不可能无中生有,所以要有个最小的组成单位——极微,它是一种实有存在的色法。在他们看来,整个物质世界以极微而空,极微本身却不能空。因此,这种“空”并不彻底,小乘所证悟的空性,只是法无我的一部分。

现代物理学的理念,与小乘观点极为相似,他们也认为,物质的组成必须要有个最小单位。19世纪,人们认为最小的单位是分子;20世纪,发现分子可以再分为原子;随着高科技仪器的发明,依次又有了原子核、电子、中子、质子等概念;近年来,又发现了夸克、亚夸克等等。关于是否存在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当前物理学家分为两派:一派认为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夸克以下有亚夸克,亚夸克以下有亚亚夸克……;另一派则认为,物质微粒的分割必有一个极限,到了这个极限,就没有更小的粒子了。听说人们最近又在研究“场”,它包括电子场、量子场、磁场等几种。这种“场”看不见,也摸不着,只是一种能量,存在于真空当中。“真空”是一切都不存在的空荡荡的境界,当它瞬间积聚起足够能量时,便会形成物质的最小单位——粒子;当能量的密度不够时,粒子就会消失,变成不存在任何物质的虚空——场。因此,物理学家认为,“真空”和“场”互相起作用,是物质世界的根本来源。如果没有这个,就不会产生质子、中子等微粒,形形色色的物质世界也无从谈起。

总之,现代科学认为最小的单位必须存在,不然,最终什么都没有的话,就实在太可怕了。但从大乘佛教的角度来讲,只要懂得了缘起性空,解释万法的显现便没有任何困难。不过,现在的物理学家,尽管没有学过中观,但对物质的研究还是非常透彻,比前一代物理学家更接近空性。如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尔(Rene Descartes,1596-1650)说过:“我怎么知道自己不是在做梦?我又凭什么将梦境和现实区分开呢?世间上包罗万象、形形色色的东西,虽然一个也不成立,却能在眼前无欺显现。因此,完全可能有一个魔鬼,一直在欺骗我,让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是真的、什么时候是假的。”

其实,假如懂得了大乘教义,对此根本不会有任何担心、疑惑。正是因为万法的本体不成立,在空性中才可以显现;反之,倘若诸法本体实有存在,那实有的法是不能现前的。当然,这个道理相当甚深,要想真正通达它,研究中观空性十分重要。对我个人而言,在人生的诸多学问中,其他知识的价值与中观空性有天壤之别,只有明白了整个世界到底是物质构成的,还是缘起构成的,对自己一生才会有真正的利益。

此外,科学家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也说过:“时间、空间和物质,都是来自人类的错觉。”这句话,跟佛教“万法以分别念而现前”的观点如出一辙,《入中论》亦云:“如是一切法虽空,从空性中亦得生。”然而遗憾的是,科学家们绞尽脑汁研究的过程中,虽然也有一定收获,如量子力学的创始人玻尔曾深有感触地说:“谁不为量子力学感到震惊,那他就是没有理解量子力学!”但他们并没有认识到缘起性空。倘若他们学过《中观根本慧论》、《华严经》,就能轻而易举通达万法的最甚深之处。因此,在座各位在研究中观的过程中,务必要了知万法抉择为空性之理。

四、佛教自身的超胜之处

在抉择空性的时候,佛教不怕他人驳斥,也不怕自己的观点建立不起来。佛陀在有关经典中讲过:“不管比丘还是其他人,都可以把我的话当成黄金,切它、熔它、提炼它,仔细检视我的法教,不要只因为尊敬我而接受它。”对于佛陀的教义,若只是一种崇拜或恭敬,那叫做信心,而不叫智慧。其实佛教经得起任何考证、观察,无论是世间的因果轮回理论,还是出世间的中观、如来藏思想,都千真万确、颠扑不破,不怕被任何人驳倒。

至今2500多年过去了,历史上涌现过千千万万的文学巨匠,他们对佛教的评价如何,大家应该也很清楚。比如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哲学家罗素,他在《我为什么不是基督徒》中曾对基督教有所驳斥,在西方引起了极大轰动。他说:“无论从智慧或品德上看,我都觉得耶稣不像历史上传颂的那样高超。我看在这些方面,释迦牟尼佛和苏格拉底的地位要比他高。”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基督教不好,而是从公正的立场来看,佛教的智慧和慈悲确实超过其他宗教。从慈悲方面讲,尽管基督教也提倡仁爱,伊斯兰教也提倡平等,但他们所关注的范围,充其量只有人类,而不包括其它众生。对于动物,有些宗教认为可以杀戮,甚至对于异教徒,也号召用武力统统消灭。然而按照佛教的教义,这些众生都要平等关爱,哪怕怨恨的敌人要砍你的头,你也应以无尽的大悲心爱护他。所以,大家不妨想一想:在整个人类历史上,能够完全舍弃自我,一心一意、无有条件地利益所有众生,这样的宗教是否值得提倡?

而且从智慧上讲,我也看过世界上其他宗教的书,相比之下,佛陀的智慧实在无与伦比。在藏地,佛陀亲口宣讲的《大藏经》有108函,龙猛菩萨、月称论师等印度大德所造的论著有200多函,这其中都描述了万法的真相,看后令人大为折服。因此,我们崇拜释迦牟尼佛,并不仅仅是源于信心,毕竟信心分为迷信和正信,有信心不一定都正确。但如果你用智慧去观察,就会发现佛陀把真理揭示得清清楚楚,并且找不到任何过失,既然如此,那这样的佛陀为什么不去恭敬?

当然,佛陀最精华的思想,即是将万法抉择为空性。人们如果没有证悟空性,就会整天为了名利而忙忙碌碌,诚如志公禅师在《劝世念佛文》中所形容的:“有有无无都麻烦,劳劳碌碌几时闲,人生曲曲弯弯水,世事重重叠叠山。”所以,对空性一点都不了解的话,有时候看来,许多现象令人心生悲悯。其实人生如此短暂,几十年一晃就过,倘若一味耽著自己所谓的事业,到头来会得到什么?徒有一身恶业而已。因此,大家一定要对空性有所认识。

不过,如今很多人由于没有系统闻思过,始终对空性有一种误区。有些学禅宗的人认为:“既然万法均为空性,善恶就不必太执著了,放生等善行也不用做,因为这是一种执著。”这种观点大错特错。虽说一切法的本体是空性,但你还没达到这种境界之前,取舍因果、行持善法是很有必要的。

从前在藏地,汉地和尚摩诃衍来弘扬禅宗。尽管禅宗至高无上,从《唐高僧传》、《宋高僧传》、《续高僧传》的历史来看,许多利根者依此而一闻千悟,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但当时他弘扬禅宗却不成功。为什么呢?因为他一开始就提倡什么都不执著,有些藏族人听信其言,致使寺内原有的供佛传统突然间断,佛像前居然断了供灯。(你们若去过布达拉宫等地,就会知道藏地供佛的传统由来已久、十分殊胜。)这种做法让许多有识之士难以接受,他们就遵照菩提萨埵的授记,从印度迎请了莲花戒论师来跟他辩论。最后,以摩诃衍失败告终,藏地又重新树立起了次第修行的传统。

因此,次第修行相当重要。虽在禅宗或密法的最高境界中,万法都是空性的,不能有丝毫执著,但我们尚未证悟之前,还是应当放生、念佛、读经、行慈善、做功课……这些一定不能断。否则,积累资粮的门如果堵塞了,将来则很难趋入解脱。所以,你们若没达到最高的境界,就不能间断行持善法,尤其是要以菩提心摄持,这一点千万不能忘!

五、空性并非为“无”,而是有光明如来藏

或许有人会问:“在究竟实相中,假如一切法皆空,那我们的起心动念、佛陀的功德庄严又从何而起呢?”是从空性中一种明清的部分产生,这个明清的部分就叫“如来藏”。

如来藏的见解非常甚深,它是佛陀第三转法轮的主要内容。关于这方面的教言,讲述最广的论典是《宝性论》,经典就是《如来藏经》;而密宗的《大幻化网》、《喜金刚》等中,对此也有非常细致的阐述。

既然如来藏是存在的,那它跟外道所承许的实有又有什么差别呢?学过《入中论自释》的人都知道,这部论专门引用了《楞伽经》等教证,说明如来藏的实有与外道有何不同,与小乘宗有何不同。实际上,如来藏是一切万法的实相,也就是禅宗明心见性时所见的“本来面目”,它与空性无二无别。要想获得这种境界,显宗通过推理或禅宗教言可以证入;密宗则以修气脉明点、观想本尊等途径,很快就能获得这种状态,或者也可依靠最殊胜的大圆满修法,通过上师的加持和窍诀,迅速认识心的本性,现前如来藏光明。

假如以窍诀的方式来讲,不管是外在的器世界,还是你内在的心识,本体皆为空性,这是第二转法轮的教义;而在本体空性的同时,实际上它光明不灭,有一个明清部分,这就是第三转法轮的教义。当然,万法的本体也并不单单是一个空性,或者一个光明。这样的本来面目,如果以我们的分别念、语言表达,就像用小小的仪器测量整个宇宙,或者用小鸟的翅膀丈量无尽虚空一样,是根本不现实的。只有真正证达了那种不可思议的境界,你才会明白这是什么感觉,正如禅宗所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如来藏的境界既然如此甚深,那我们在凡夫地时,有没有机会了解它、认识它呢?有的。全知麦彭仁波切、宗喀巴大师等高僧大德,都在各自的论著中,讲过空性和光明的相关教义。所以,我们现在虽不能像圣者一样完全通达诸法实相,但依靠上师和大德们的这些教言,还是可以逐渐认识心的本体。

那么,如来藏方面的教言具体有哪些呢?显宗中有《辩中边论》、《辨法法性论》、《宝性论》等弥勒五论,及龙猛菩萨的《赞法界颂》等。在此基础上,大家若想进一步了解,就要学习密宗的《大幻化网》,以及最殊胜的大圆满、大手印。

当然,你们作为北大师生,要一开始就直接通达大圆满的境界,可能有一定的困难。但即便你不能通达,也要知道世间上最甚深的学问,就是空性和光明,亦即第二转法轮和第三转法轮的究竟教义。从窍诀上讲,它分别是由文殊菩萨、弥勒菩萨开显的。所以,现在的知识分子若想真正通达佛教,需要了解的教义特别多。但你仅仅是了解还不够,还要看能不能在生活中将这些用上。

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有一部分人学过藏传佛教,也有一部分学过汉传佛教。你学过藏传佛教的话,就会知道它在中观和如来藏方面的论著相当多,我也翻译过一些,今后有机会、有因缘时,我们可以互相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你如果通达了般若空性,那解脱绝对没问题。相反,假如没有了悟空性,就不可能明心见性,获得阿罗汉、菩萨等任何圣果。因此,要想真正出离三界轮回,行持其他善法只是间接的因,唯有证悟空性才是直接的因。

六、对当代知识分子的点滴建议

1、培养利他的价值观

现在的世间上,不管是老师、大学生、企业家,都迷茫在实执中,沉溺在轮回的网里,所以,人们特别需要佛教的空性。只有证得了一些空性境界,他们对很多琐事才会看得淡,而不会无有限制地盲目追求,肆无忌惮地摧毁因果。

有时候看大城市里的人,跟我们山上修行人的目标完全不同,他们为了房子、金钱、感情、家庭,将难得的人身都浪费在这上面了。其实,人如果只为了生存而活着,就跟动物没什么差别了。现在很多人崇尚拜金主义、庸俗主义、享乐主义,不择手段地追求金钱,不要说关心自己的来世,就连今生中有价值的思想,他们也知之甚少。那今生中有价值的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知足少欲、恭敬父母、希求智慧等美德,这对一个生存于世的人来说相当重要。

然而,现在好多大学生根本不求这些,我以前去过不少大学,见许多人进入校园之后,有一种放松感,成天泡在网上看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所作所为对今生来世没有任何意义,这是非常不应理的。实际上作为大学生,身上肩负着整个人类、整个社会的未来。国外有些国家对小孩子教育时,刚开始会告诉他们:“人类未来的希望在你身上。”以警策这些孩子要行为如法。同样,你们北京大学的学生们,也要经常这样提醒自己。且不说佛教中特别甚深的空性、如来藏的境界,仅仅是帮助众生、利益他人的美德你具不具足,每个人也应好好观察一下。

记得爱因斯坦说过:“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是以别人的劳动为基础,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到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我也相信,简单淳朴的生活,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

可是,现在的大学生、公务员、老师、医生,一生的行为都为了自己,这很令人感到悲哀。当然,这种现象也跟如今的教育有关,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为了财富、地位、名声而奋斗”的思想,那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只能是所有人都自私自利,口头上虽然提倡和谐社会,但实际上却唯利是图、言行相违。

要想转变这种风气,大家理应从自我做起,一点一滴培养利他的菩提心。我学习大乘佛教这么长时间了,其实大乘的教义归根结底,就是“利他”二字,除此之外,再没有更甚深的法了。要知道,藏地、汉地的佛教都属于大乘,但如果没有利他心,所谓的“大乘”只是徒有虚名而已。尽管空性、如来藏的教义非常殊胜,有缘分、有信心的人去研究也可以,但你若没有专业性的指导,光是随便看一两本书,则很难通达其中密意。因此,我们作为修行人,如今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要培养利他心。甚至,就算你不是佛教徒,只是一个高等学校的老师或学生,利他心也必不可少。当你们这些学生毕业离开校门时,当老师们摄受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时,若能始终存有一颗利他心,那做什么事都是有意义的。

2、认清前后世的存在

此外,我还想强调的一点是:现在人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所谓人生观,指对于人类生存目的、价值、意义的看法,它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表现为苦乐观、生死观等。现在世间上的人,因为有不同的爱好、追求,故也有不同的人生观。但作为一个佛教徒,人生观务必要具备两点:第一要相信因果,第二要了知生死轮回。假如你有了这两点,那生活、工作的目标就会有原则性改变。否则,不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也不相信前世后世存在,所作所为就会非常盲目。

因此,从现在开始,大家对人生观一定要有新的调整,应该像佛教一样承认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以及前世后世存在。有人可能提出质疑:“佛教的人生观虽是如此,但所有人的人生观不一定都要这样吧?”然而,大家要明白,这种人生观对当前来讲相当重要,它可从根本上扭转社会的不良风气。有些人始终对前世后世不相信,但不相信并不能证明它不存在,除非你有充分确凿的依据。可是我看了古今中外很多书,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一个人有这种能力。多年以来,对于这个问题,我也跟不少学者、博士、大学教授、科学家探讨过,有些人尽管也不承认,但却无法举出合理的理由来。

与之相反,承认前世后世的理论,却特别特别多,包括牛顿也说过:“人死了之后,有神识存在。”当然,他可能是受当时基督教的影响,才有了这一番言论。据有些资料记载,牛顿一生的著作中,80%以上与神学有关,科学方面的连20%都不到。由此可见,科学家也并非都否认前世后世。此外,慈诚罗珠堪布还造过《前世今生论》,我将其翻译成了汉文,很多人看了之后,发现个别人前世做过什么、后世却能回忆起来,而且找不出可以反驳的依据,通过这些非常有力的公案、教理,他们的观念也有所改变。

所以,你们作为高等学校的师生,首先一定要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否则,你的世间学问即使再好,但不相信前后世的话,在短暂的人生中就不会积福行善,反而可能毫无顾忌地摧毁因果,做出种种可怕的行为来。要知道,你今生若是造了恶业,就算果报没有当下成熟,但就像吃了毒药一样,迟早会给自己带来痛苦。因此,正确的人生观对每个人来讲极为重要,有了它,你做任何事情都会有意义。

结 语

今天跟大家交流,我也没做什么准备,只是以平时的经验随便讲的。总而言之,对一个学佛法的人来说,在见解上,了解中观很重要,了解如来藏也很重要,而这样的学习需要长期闻思;在行为上,则一定要利他,这些我在讲《入菩萨行论》时详细剖析过,大家有时间最好能看一看,这本书肯定会对你有帮助。同时,希望每个人对自己的人生观重新观察:“以前我在这个世间上是怎么活的?如果前世后世真的存在,那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务必要关心。

今天就大概讲这些吧!非常感谢哲学系的老师提供这样一个机会。下面若有什么疑问、想法,我们可以互相探讨……

第四篇:宗教学

1、宁玛派 Nyingma  它是最早传入西藏的密教并吸收原始苯教的一些内容,重视寻找和挖掘古代朗达玛灭佛时藏匿的经典。由于该教派僧人只戴红色僧帽,因而又称红教

 从寺院数量上看,宁玛派仅次于格鲁派位居第二,现有753座寺院,以四川的甘孜和阿坝地区为宁玛派的文化中心  可以娶妻生子

2、萨迦派

Sakya  由于该教派寺院围墙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菩萨的红、白、黑三色花条,故又称花教

 初期不禁止娶妻,只规定生子之后不再接近女人

 萨迦派对藏族文化的发展有重要贡献,萨迦寺至今仍是藏传佛教中藏书最为丰富的一座寺院

 萨迦派在四川德格贡钦寺设立了德格印经院,是藏区最著名的印经院。专门刻印藏传佛教经书、历法和医学等千多种典籍

 以西藏日喀则萨迦县城的萨迦寺为该派的中心寺院

3、噶举派 Kagyupa  是藏传佛教支派最多的教派因该派僧人按印度教的传统穿白色僧衣,故称为白教

 该派拥有寺院366座,以西藏和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为该派的中心 

4、噶当派 Kadampa  噶当派的奠基人,是古格时期从印度迎请过来的著名佛教大师阿底峡,热振寺是噶当派的主寺。该教派以修习显宗为主,主张先显后密

 该派教理系统化、修持规范化,藏传佛教中一切大论的讲说,也都源于噶当派,各派都向它学习

5、格鲁派——黄教 Gelug  “格鲁”意译为善规,指该派倡导僧人应严守戒律。此派戴黄色僧帽,又称为黄教  **转世制度的采用是格鲁派走向兴盛的转折点

 格鲁派寺院组织严密。较大的寺院一般分寺院、札仓、康村三级,学经制度健全。有系统的佛教教育体系和学位制度

 规定显密并重,先显后密,注重戒、定、慧三学并习的学经程序。同时还重视文法、修辞、工巧、医药、历算等学科,对藏族思想文化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 

10、灌顶传法 abhiseca

 这是藏传密宗传授密法的隆重仪式

 有传法灌顶资格的**或上师手持“本巴”(灌顶壶),将圣水洒于受法者头顶  这一仪规被认为是把一种神力注入对方的心里,并永远停留,发挥效力

 灌顶仪式有多种。有分散举行和同时举行几种形式。然而无论是采用何种形式,一般都应完成四个段位的传承: 

一为法器传力  二为秘密传力  三为传授神智之力  四为最高层次的传力

 灌顶传法仪式后,接受灌顶者便进人密宗修持阶段了 

11、**坐床典礼

 是藏传佛教寺院中最为重大的宗教仪式

 到处都清扫得干干净净。教区民众的屋顶上插挂起伞盖、经幡、五彩旗帜。家家预       

备了煨(火桑)祈愿的香料柏枝,僧俗大众一律穿戴一新,簇拥在寺院门前的路旁 当坐床典礼开始后,鼓声、钹声、号角声和成一片

转世灵童首先向佛祖释迹牟尼像献哈达,向藏族先祖松赞干布和宗喀巴等各教派传承祖师献哈达,并念《成就四业经》

在布达拉宫的日光殿上,**与驻藏大臣见面,彼此交换哈达,并向驻藏大臣赠送佛像、礼品等。接着即在日光殿上举行坐床庆祝大会。坐床 enthrone [in'θrəun]

举行盛大的庆祝大会,演藏戏表演精彩节目。教区内藏族男女载歌载舞,祝祷吉祥。有些地方还举行盛大的赛马和射箭比赛。

各界都举行噶卓**,向转世**献礼、颂赞辞。

教区内的大、小寺院,也都为**坐床举行乘布大会,念经祈祷

**坐床后,按照旧例,正式启用前辈**的大印,并开始学习佛学经典。直到学业合格圆满,到一定年龄即可正式主持教会

金瓶掣签制度

         是藏传佛教特有的宗教首领传承方式

乾隆皇帝制定

程序:

1、寻访灵童,向驻藏大臣禀报,请求转奏皇帝批准举行金瓶掣签

2、皇帝御批同意后,将确定的呼毕勒罕候选人及其亲属和师傅接到拉萨,并经驻藏大臣和摄政、各大呼图克图看验,认为确有灵异后,方能举行掣签

金瓶掣签 golden vase lottery

3、将金本巴瓶从大昭寺迎到布达拉宫供有乾隆皇帝的僧装画像和皇帝万岁牌位的萨松南杰殿,由大呼图克图率僧众诵经祈祷七天或九天

4、掣签之日,驻藏大臣和各大呼图克图、僧俗官员集会,用满文和藏文书写名签,核对无误后,由一名驻藏大臣封签(用黄纸包裹),放入金瓶中

5、由在场的呼图克图及高僧等诵咒祈祷,由另一名驻藏大臣摇动金瓶,然后掣出一签,当众宣读掣中者名字,并交给在场藏汉官员传阅,然后还要取出未掣中的名签传阅,以示书写及掣出的名签真实无欺。掣签后即派人去呼毕勒罕住处报信祝贺

6.掣签的情形和结果由驻藏大臣上奏皇帝,得到皇帝批准后,向呼毕勒罕宣读圣旨,才算完成金瓶掣签的全部程序

7.经皇帝批准并派大员主持,举行坐床典礼(**喇嘛在布达拉宫,**额尔德尼在扎什伦布寺),**转世灵童的寻访、认定、继位事务才最后结束。 

第五篇: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学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以下的复习方法仅供参考,请根据个人实际情况修改。

一、宗教学原理

1、复习教材:主要看《宗教学纲要》(吕大吉老师),我只看了这一本,基本包括所有题了。充分利用他的目录,可以发现出题的重点,总结在后。

2、出题方向:题目侧重原理,理论,历史性的问题忽略,顶多在名词解释涉及,在大题不会有。

3、提纲记忆法:自己列思考的题纲,以简短的词提醒自己即可。先把提纲熟悉下来。再详细记忆。

4、详细答法举例 ① 名词解释

婆罗门:婆罗门是古代印度的四大种姓之一。印度四大种姓分别是……。婆罗门教是最高种姓。拥有的特殊权利是…… ?再展开介绍一下。然后接着三大纲领是……,展开介绍……?再可以评论婆罗门的功过,结束本题。

可以对照着教材把这个完整的解释弄出来,以后的名解就照着这样的框架写。名解要点写上,一般包括基本含义,产生的年代,具体内容,功过评述。解释要点用一句话就可以了,但得写上,不写上太过简略。

古兰经:前面要介绍古兰经的基本内容五功什么的,后面可以写功能。

拜物教:书中内容不多,不过可以展开描述,比如举例,某部落发现了拜物教的遗迹,什么指甲啊,鳞片。

当你记得很详细的要点时,自然只用写主要的,当你觉得无话可说时,逮着一点展开论述啊,举例没问题。

太凝炼了分就低了,这种考试的模式基本是 名解当简答,简答当论述,论述当论文。

② 简答题

出世和救世:答完出世和救世的基本分别后,还可以再补上一个评价,出世和救世只是他们表现的一个态度,当救世型发现不能实现时,也会转为以彼岸世界为目的的出世;出世仅仅是为手段,救世是目的,这些都可以加进去,又多了一段,分就高点。

另外 在空白稿纸答题前最好还是抄写一遍题目。

宗教学就一本书,来回看个四五遍,再按技巧学会扩充要点。

宗教进化论:不止答进化论,奥地利的威廉神父,主张宗教退化论,也可以写。

③论述题

例如概说宗教社会文化功能。

一、宗教是一种社会文化形式

1、文化是人性化的自然

①解释为何文化是……

2、宗教是人们创造的文化形式 ①宗教是文化

②宗教和非宗教的区别

a总说区别 b何为异化 c分说宗教与非宗教

二、宗教发挥社会文化作用的方式

1、三种不同的宗教文化作用观 ① 宗教神学家 a观点 b评论 ② 启蒙思想家 a观点 b评论 ③ 宗教学者 a观点 b评论 ④ 辩证总结

2、从四要素说分析宗教的社会文化作用 ① 宗教观念 ② 宗教情感 ③ 宗教行为 ④ 宗教体制 ⑤ 总结

段落开头结尾的一定好好写,用书上的观点。中间展开论述时多扯点凑篇幅。其实真上考场可能记得那些,但可能次序会颠倒混乱,一时想到一个要点了,展开写一大段。然后又想起另外一个,又写一堆,最后记得结尾时一定得看似严谨,就是不能再扯。结尾开头部分务必保持正确,结构一般是开头综合介绍,结尾再重复开头的综合介绍,加上一两句评述。而且 名解一定马虎不得,因为是开篇,如果答的不好,会影响老师对后面大题的感觉。前面分过得去,到后面老师未必会认真的逐字逐句看,看你篇幅不小,就给高分了,很可能的。有些举例是比较好填充的,又好记忆又能占篇幅。

5、对于列举题,如,七种宗教起源论,三种宗教永恒论,二种宗教消亡论等等,每种观点的解释后,要加上评论。

6、记忆方法:短期重复,不要期待一天就背熟,而要一直复习到考前5天,才可以停,如果临考前还复习,压力很大,很紧张,觉得还有好多没看完,事实上也背不进去了,还不如放松心态,告诉自己,我就会这些了,爱咋咋地。

7、达到效果:重点是提纲,提纲十分清晰,合上书可以源源不断地白胡出来。

二、宗教通史

1、复习教材:《中国宗教通史》《世界十大宗教》(复印的新祥旭内部讲义汇编,很好还不贵,该有的重点都有了,不该有的也有了)

2、题目侧重历史,三大部分最重要,一是各个宗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二是各宗教关键人物的历史贡献,三是第十三章中国宗教史的简要回顾。题目范围列举在后,自己总结的,仅供参考。

3、抓主要放次要的原则:如果您想自己总结重点,要把握抓主要放次要的原则。因为宗教通史内容太多,而且历史性的东西不如原理性的好编,所以一定要先找出重点范围再记忆。前两遍看书可以通读,主要是划范围,有了范围后就要有针对的记忆,不能再从头看到尾了,会很浪费时间。

4、并列原则:对于呈现并列关系的问题,抓主要放次要。例如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呈并列关系,那么前两者可能出大题,后者只在名解里有。敬安月霞太虚并列,太虚是重点。如果太虚还没有被考过,可以复习太虚,其他两者可以忽略。我只是举个例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能够分出一二三点的题可能考,流水账的史不大考。

三、考场经验

1、模拟答题:现场确认之后我就在家开始模拟答题了,因为复习到后来,就感觉眼睛是在机械地看书,并没有在用心。模拟答题可以很好地调动你的思维,写出满满一篇答案也很有成就感,让复习过程更愉快。

2、时间分配与篇幅设计:以下为最理想的设计,①名词解释共五个,每个5分钟,一共控制在半小时之内。每道题大概150-200字之间,A4纸一行30字的话,5行,所以每分钟写一行。以下也是时间和行数相同,这个按照每个人写字速度而定。

②简答题共三个,每个20分钟,一共一小时。每道题600字左右,20行左右,一篇A4纸左右。

③论述题共两个,每个40分钟,每道题1000-1200字,40行,A4纸两篇。④还余下10分钟,以防万一。

⑤为了卷面的工整度,需要提前练习下写字,要让人能看的清。此外,要学会控制行间距,行间距差不多和每行字同宽,这样看上去行成行,显得很整齐。

3、考试期间:可以先在头脑中形成个框架,然后用铅笔大致划分下每部分写多少,写什么内容,两个字标在旁边。先用提纲把卷面划分好,然后再填充。最好不要想到那写到哪,毫无逻辑。把时间严格控制在刚才我说的时间范围内,如果这道题规定的时间已到,速速收笔,然后开始下一个。如果时间有余,那么就稍慢一点,把字写工整。反正剩下的时间也无用。专业课的考试,很多人提前交卷,你不要心急,交卷的人说明他们没有将纸写满。或者你提前写完20分钟也可以。最理想的结果是你写到最后一篇纸的最后一行,然后还很挤,这是告诉老师我还有很多话想说,可是我没纸了。这是可以达到的。考试中间可以上厕所,借这个机会清醒一下,冷静一下,回来状态会更好。四 就业方向

自我总结的,仅供参考。

1、考博,到高校当老师或进研究所。

2、国家宗教局,统战部和各省市的宗教局,民族事务委员会,这是需要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

3、中国佛教协会,道教协会等各协会也会有招聘。

4、宗教研究机构,例如北京高级藏语佛学院也会有招聘。

5、以研究生学历应聘高校非教师岗,例如政治辅导员一类,还有其他岗。

6、宗教杂志社。宗教学纲要

一、名词解释

(部分涵盖在宗教通史中,此处未写)

1、拜物教

2、缪勒

3、泰勒

4、道德天赋论

5、万物有灵论

6、前万物有灵论

7、一神教

8、多神教

9、宗教经验

10、图腾崇拜

11、塔木德

二、简答及分析题

1、宗教学研究的内容

2、三种宗教本质论及评价

3、马克思主义的宗教本质论

4、以四要素说分析宗教定义

5、三种宗教观念

6、神灵的种类和神灵世界的结构

7、神性观念的含义和表现

8、关于天命观念

9、关于神迹观念

10、宗教经验的类型和获得的途径

11、巫术的种类和作用

12、宗教禁忌的种类和作用

13、祈祷的类型

14、宗教组织的类型和作用

15、宗教修行的目的和法门

16、宗教礼仪的类型和作用

17、各种宗教起源论

18、各种宗教发展观

19、图腾观念的内容 20、宗教的社会文化功能

21、宗教与经济

22、宗教与道德

23、宗教与政治

24、宗教与艺术

25、宗教与科学

26、宗教与哲学

27、传统宗教的演变

28、新兴宗教

29、宗教的对立与对话 30、宗教永恒论

31、宗教消亡论

32、马克思主义对于宗教发展的贡献(包括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宗教本质论,宗教发展观,宗教消亡论)《中国宗教通史》

一、名词解释

1、社稷崇拜

2、巫术

3、宗法性宗教

4、绝地天通

5、明堂制度

6、祭祀

7、占卜

8、以德配天

9、封禅

10、董仲舒

11、太平道

12、五斗米道

13、佛陀/释迦穆尼

14、四谛

15、八正道

16、十善/十戒

17、十二因缘

18、大乘佛教

19、瑜伽行派 20、密宗

21、四十二章经

22、安世高

23、禅

24、般若

25、抱朴子

26、葛洪

27、寇谦之

28、陆修静

29、陶弘景 30、道安

31、鸠摩罗什

32、观世音

33、弥勒

34、阿弥陀佛

35、玄奘

36、藏传佛教

37、五信

38、五功

39、琐罗亚斯德教 40、阿维斯陀

41、萨满教

42、丘处机

43、也里可温教

44、经堂教育

45、罗教

46、门宦制度

47、王宽

《世界十大宗教》

48、世界宗教

49、古埃及宗教 50、古巴比伦宗教

51、祭司

52、摩尼教

53、三封十诫

54、婆罗门教

55、吠陀

56、梵书

57、奥义书

58、四种姓(婆罗门教)

59、印度教 60、耆那教 61、佛教 62、大藏经 63、僧伽 64、锡克教 65、神道教 66、犹太教 67、摩西十诫 68、基督教 69、圣经 70、登山宝训 71、因信称义 72、四福音书 73、基督 74、穆罕默德 75、伊斯兰教 76、圣训 77、什叶派 78、逊尼派 79、苏菲派 80、天师道 81、古兰经

二、简答和分析题

1、原始宗教五大崇拜

2、儒家宗教观

3、道教的宗旨与特色

4、道教的历史渊源

5、大乘空宗与大乘有宗

6、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整顿与完善

7、葛洪对道教的贡献

8、寇谦之的贡献

9、陆修静的贡献

10、道安的贡献

11、三教冲突与融合

12、隋唐八大宗派

13、宋代禅宗新特色

14、宋代摩尼教状况

15、全真道及其特色

16、藏传佛教五大派系

17、白莲教在宋元的发展

18、宗喀巴的宗教改革

19、利玛窦的贡献 20、南京教案

21、基督教与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

22、王岱舆的贡献

23、穆斯林与明朝文化

24、白莲教发展的三阶段

25、中国礼仪之争

26、民国时期佛教的现代化努力

27、太虚法师的贡献

28、陈撄宁的贡献

29、民国时期天主教的中国化努力 30、民国时期基督教的本色化运动

31、民国时期基督教的发展

32、佛教与藏族社会

33、三大宗教及犹太教摩尼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

34、中国宗教的特点

35、中国人信仰的三重结构

36、宗教与政治

37、唐代宗教政策及各宗教在中国发展状况

38、儒学还是儒教

39、弥勒信仰的社会内容及社会效果 40、沙门敬王之争

41、景教在唐代的流行及消失 世界十大宗教

原始宗教:指人类原始时期存在于原始氏族中的宗教,一般是多神崇拜,主要反映了原始人的生活与自然界的矛盾。原始居民在生存过程中,遇到不可理解的现象如雷电死亡等缺少正确的科学的认识,将其归为超自然的力量,产生了原始的宗教观念。原始宗教总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对人们生活联系密切的自然力和自然物的直接崇拜或神化崇拜,另一种是对臆想出来的,离开肉体的灵魂的崇拜。并伴随着出现了种种巫术、禁忌、宗教仪式等。

古代宗教:是指进入古代文明社会,即阶级社会形成国家以后的宗教。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包括中国殷周时期的国家宗法性宗教、古代巴比伦宗教、古代埃及宗教等,它们由原始宗教演变而来,保持着对自然物自然力的崇拜。后期包括婆罗门教佛教犹太教基督教等,这时期的宗教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神学和哲学体系。

世界宗教:世界性三大宗教为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占主导地位,而其它宗教则主要为民族性宗教或地域性宗教。也流行有基督教用语,出自圣经新约中的《基督教新教尤其是基督教教义,人自犯有原罪以来,没有办法实现自我的救赎.因而不能自行有正义的行为.成为正义的人。成为正义的人只能出于上帝的拯救而获得。因信称义包括上帝使人脱离罪恶(不义)而进入恩典(义);人脱离罪恶而变为义,在新教中则由人的忏悔蒙上帝恩赦成为基督教信仰的基础。相信与否定三位一体,是正统与非正统信仰的分水岭。

18、四福音书:是分别由圣经》,在新约中出现较多,意思是是对待自己一样地去对待他人,爱自己一样地去爱他人,要求自己与别人互换角色,去关心帮助一切有需要帮助的人,更要化敌为友,爱各人的仇敌。

伊斯兰教

0、穆罕默德:伊斯兰教创始人,生于阿拉伯半岛,于40岁时宣称接收了真主赐予的使命和《古兰经》的真谛,开始传播伊斯兰教。宣讲安拉为独一真神,以及末日审判和死后复活等观念。后来伊斯兰教发展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1、伊斯兰教:产生于7世纪初的阿拉伯半岛,主要流行于亚非,我国旧称回教,清真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以《古兰经》为遵行的经典。伊斯兰意为顺从,即顺从真主旨意,伊斯兰教是相信真主安拉的一神教,教义有三部分组成,宗教信仰五信,宗教义务五功,善行。基本信条是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伊斯兰教主张人死后灵魂不灭,安拉根据各人在世上的表现进行裁判其去天园还是火狱。

2、伊斯兰教教义有三部分组成,宗教信仰,具体指信安拉信使者信天使信《古兰经》信后世,除此之外,另加一条信前定,相信一切自然和社会现象,人的命运都是安拉预先安排好的。宗教义务,指穆斯林在宗教上必尽的5项宗教功课,善行,指穆斯林在在宗教上必尊的道德规范。

3、五功:是伊斯兰教五项宗教义务和修行功课。包括念礼斋课朝,具体是1表白信仰(念),念诵清真言,不断深化深信伊斯兰教的宗教信念,清真言为“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2遵行礼拜(礼),向安拉表示归顺感恩忏悔等,借此保持心灵纯净祈福消灾;3坚持斋戒(斋),每年伊斯兰教历9月斋戒一个月,穆斯林黎明至日落禁止饮食和房事;4缴纳天课(课),以安拉名义向教徒征收宗教课税;5朝觐jin4圣地(朝),凡身体健康有经济能力的成年穆斯林应在一生中至少去麦加朝觐克尔白一次。

4、《古兰经》:我国旧称天经,是伊斯兰教唯一神圣的经典,是伊斯兰教信仰及宗教制度、国家立法的根本原则,是穆斯林生活和行为的最高准则。穆斯林认为他是安拉通过天使启示给穆罕默德的天启经典,事实上是穆罕默德传教过程中以安拉启示的名义发表的言论,经后人编为经卷。内容包括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和宗教制度,穆罕默德的传教活动等伊斯兰教的社会主张道德伦理等。《古兰经》以篇幅从长到短编撰,不是按时间顺序,每一章的内容并没有关联性。《古兰经》被分为麦加章和麦地那章,对应穆罕默德不同时期的口述。

5、圣训:音译为哈迪斯,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言行录,记述了穆罕默德传教过程中非安拉启示的穆罕默德的言论、举止和活动,其弟子关于宗教的重要言行,经他认可和赞许的也被列为圣训的范围。圣训被视为仅次于《古兰经》的基本经典,起到了古兰经的注脚和补充的作用,它对整个伊斯兰教的教义、教律、教制、礼仪和道德作出了全面回答和论述,为伊斯兰的教法和法律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为伊斯兰教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受到穆斯林的高度尊崇。

7、主要教派:哈瓦利吉派,什叶派,逊尼派,苏菲派

8、什叶派:是伊斯兰教的一个派别,什叶意为追随者,是拥戴阿里的信徒组成的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关于伊玛目的思想是什叶派教义的核心,什叶派认为伊玛目不是凡人而是超人,具有神性,是全体穆斯林的领袖,地位和权利有安拉确立,他不会死而是隐遁。什叶派因此怀着期待伊玛目复临的想法,渴望改变生活处境。什叶派人由于在长期的政治斗争中遭受挫折,因此充满了强烈的受难和自我献身的宗教感情。什叶派产生了十二伊玛目派、伊斯玛仪派、载德派等支派。

9、逊尼派:是伊斯兰教中人数最多的主流派,他们承认哈里发是执掌政权的领袖,并且还有保护伊斯兰教信仰的重大职责。逊尼派人视穆罕默德的言行为其行为准则。由于逊尼派曾获得历代哈里发和统治者的支持,被称为“正统派”。

10、苏菲派:是伊斯兰教的神秘主义派别,是一些对统治阶级奢华和世俗倾向不满的人群,希望通过放弃现世物质财富,苦行禁欲来实现精神上的慰藉和解脱。后发展为神秘主义,宣扬通过神秘的直接经验和对安拉的爱达到认识安拉,接近安拉,最后与安拉融合为一。

11、伊斯兰教法:又称沙里亚,意为道路,后泛指通过安拉的启示,穆斯林在宗教上道德上和法律上应遵循的一整套义务制度,即伊斯兰教律法之总称,其基础是伊斯兰教义,偏重于人的行为,具有宗教伦理性质。伊斯兰教法内容包括宗教礼仪、民事法律、道德规范等。具有强化穆斯林信仰,保护伊斯兰教的作用。

12、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

伊斯兰教自唐代传入我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唐朝与阿拉伯帝国长期友好往来,阿拉伯国家不断有正式使节和穆斯林商人来华,很多穆斯林留华不归,与当地居民通婚。他们保持自己的习俗,推选蕃长,领导宗教活动,调节穆斯林的民事诉讼,并建有礼拜寺和墓地。安史之乱时期,肃宗向大食借兵,时候允许大食世居华夏,并繁衍出众多的中国本土穆斯林。宋代,我国和阿拉伯的海上贸易兴盛。很多在华的大食商人,经济实力强社会地位高,为伊斯兰教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

五代北宋之际,伊斯兰教传入我国西北边陲维吾尔族回鹘,后传遍新疆地区,成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全民信仰的宗教。

成吉思汗帅蒙古军西征时期,调集了一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西域人,战争结束后,他们与当地人通婚,伊斯兰教随之遍布我国广大地区。元代,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的畅通无阻,吸收了大批海外穆斯林留居在沿海和内地的大城市,形成“大分散小集中” 的特点。

元代时对伊斯兰教持宽容态度,设立回回国子学,保护礼拜寺。穆斯林的社会地位仅次于蒙古人,高于汉人,擅长经营,经济实力强大,不少人在朝廷担任要职。穆斯林中不少学识渊博之士,促进了我国和阿拉伯的文化交流。

元朝末年,人民起义中,许多穆斯林积极参加,成为明朝的开国功臣,明朝统治者对穆斯林采取怀柔政策。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基础上,形成回族,伊斯兰教作为共同信仰在回族形成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纽带作用。

清朝时期,统治者对伊斯兰教采取歧视压迫为主,怀柔为辅的政策。由于统治阶级残酷的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各地穆斯林奋起反抗,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是由于统治阶级的**等原因,起义大都归于失败。

民国期间,封建军阀和国民党当局经常制造民族矛盾,挑起教派战争,穆斯林受压迫和歧视的处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伊斯兰教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一些新特点。

在组织形式上,前期穆斯林在聚居区内以清真寺为中心,实行互不隶属的教坊制。教坊制促进了寺院经济的发展,加速了穆斯林社会的分化。明末清初随着经济发展,阶级分化加剧,一批教长兼地主要求打破原有教坊,以扩大自己的权势范围,于是形成了门宦制度,即一种把政治经济宗教合为一体的宗教性的封建宗法制度。在宗教文化上,明末清初出现了据有中国特色的寺院经堂教育和汉文译著活动,推动了中国伊斯兰教学术的发展。胡登州阿訇把伊斯兰国家以清真寺为中心附近设立学校的制度与我国传统的私塾教育相结合,倡导建立寺院经堂教育,由此北方清真寺办学之风渐开。南方众多穆斯林学者对伊斯兰教义进行汉文译著及介绍伊斯兰文化的活动空前活跃,促进了伊斯兰教的自立自强和教外人士更多地了解伊斯兰教。

13、门宦制度:是清朝年间,由于西北穆斯林阶级分化加剧和苏菲派的传入相结合而产生的。门宦制度是扩大的教坊制,其特点是各门宦教主兼宗教领袖与大地主,形成高门世家,教权世袭,具有封建特权,在宗教等级之下实行封建剥削压迫。上有教主,下有清真寺,组织严密,清真寺教长由教主委托和领导,教徒要绝对服从和崇拜教主。清初以来,我国西北地区形成四大门宦,虎非耶,嘎的林耶,哲赫忍耶,库不忍耶。(简)

明清之际,在伊斯兰教内部出现的一种制度,由于人口增长,封建经济的发展,以及阶级分化的加剧,一批教长兼地主要求打破原有教坊,在更大范围上扩大自己的经济政治宗教权势,于是形成了门宦制度,即一种把政治经济宗教合为一体的宗教性的封建宗法制度。苏菲派神秘主义思想同中国传统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紧密结合,为门宦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做了准备。门宦制度吸收了苏菲派的圣徒和教主崇拜制。把门宦的教主神化为教徒与安拉接近的媒介,在门宦内具有至高无上的封建特权和宗教特权,集教主圣徒地主于一身。

教主多为世袭接替,在家族享有特殊地位。门宦内等级森严,有一套封建宗法管理制度。各门宦十分重视自己的道统世系,并采用苏菲主义的修炼功课,齐克尔仪式和宗教节日。在组织上,门宦一般以清真寺为中心划分为若干教区,由教主委派代理人掌管。有些门宦强烈排他,成为封闭性的集团。这种状况解放后才有所转变。我国西北地区,明末清初形成四个较大门宦:虎非耶,嘎的林耶,哲赫忍耶,库不忍耶。(繁)

下载宗教学专业 - 北京大学哲学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宗教学专业 - 北京大学哲学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年人民大学宗教学考研专业指导

    2018年人民大学宗教学考研专业指导 一、专业解析: (一)学科简介 宗教学是属于哲学的二级学科,是认识宗教现象的本质,揭示宗教产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宗教学所研究的对象是作为......

    志愿填报之宗教学专业解读

    www.xiexiebang.com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宗教学 开设课程: 中国哲学史、外国哲学史、宗教学导论、佛教史、道教史、基督教史、伊斯兰教史、民间宗教研究、宗教社会学......

    宗教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010107)

    宗教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010107)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个人品德良好、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

    宗教学专业个人简历1(共5篇)

    宗教学专业个人简历模板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大学**系宗教学专业 所学课程:中国哲学史、外国哲学史、宗教学导论、佛教史、道教史、基督教史、伊斯兰教史、民间宗教研究、宗......

    宗教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010107)

    宗教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010107)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个人品德良好、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

    宗教学作业

    宗教学作业 佛教在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起着怎样的重要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的一次伟大理论创举,也是对人类历史上各种和谐思想的一次......

    宗教学参考书目

    1.王晓朝:《宗教学基础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英)拉德克利夫•布朗:《安达曼岛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3.(英)拉德克利夫•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和功......

    宗教学参考书目

    宗教学参考书目 万俊人:《寻求普世理论》,商务印书馆,2001年。 大卫·弗里德里希·施特劳斯:《耶稣传》,商务印书馆,1981年。 马昌仪:《中国灵魂信仰》,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马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