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学作业

时间:2019-05-13 04:42: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宗教学作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宗教学作业》。

第一篇:宗教学作业

宗教学作业

佛教在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起着怎样的重要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的一次伟大理论创举,也是对人类历史上各种和谐思想的一次全新发展和最彻底的实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集中各方智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应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集中各方智慧,形成共同合力。

一、佛教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源

佛教认为人生有无尽的痛苦,而痛苦的原因是因为人们对世界上的各种事项都作了错误的认识,从而导致错误的人生追求,由此引起无尽的烦恼。而错误认识主要表现在一种执著性的极端化的认识,例如对人与我、物与我以及高低、左右、动静、美丑、同异、贫富等采取一种绝对差别的、对立的、固定的看法。在人的认识层面,构建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和谐,并以此作为其他各类和谐的认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佛教还有关于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也有关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于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佛教论述最多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亲近、相互尊重、彼此帮助、彼此依赖的关系。

佛教的和谐理念以主客观关系的和谐为基础,以调整人们的认识为前提,在理论和实践之间、静态与动态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构建重重相融、环环相扣的和谐关系,从而于实践之中倡导人们在分歧中协调,在差异中求同,在冲突中共存,在动态之中不断进趋和谐的境界,而在理想之中,则激发人们憧憬泯灭分歧、对立和冲突的和谐境界。虽然佛教和谐理念中有许多绝对的和理想化的特色,但它关于和谐的基本思路对于抵消流行一时的斗争哲学的负面影响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从而为当今的社会和谐事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

二、佛教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广大的群众基础

佛教信徒的群众性社会力量:我国信仰佛教的人数一般估计约有一亿左右,这是一个庞大的人群,分布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行业。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社会现象,佛教具有许多独特的社会生活领域,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民族关系等许多方面。在这些领域内,佛教因为直接参与其中或为其中的主要因素而比其他社会要素具有更加独到的优势,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

三、佛教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具体的实践借鉴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目前全社会共同关心的大事。佛教的修道体系中的许多论述和方法可以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宏观上来看,佛教为了实现其解脱的目标,制定了极其丰富的修道体系,号称八万四千法门。佛教对其曾有过各种不同的总括,如小乘佛教的三十七道品和八正道,大乘佛教的四摄与六度,大小乘共同遵行的三学等等。我们从构建和谐这一角度出发,对佛教修道体系进行清理,可以看出佛教的缘起论、缘分论、慈悲论、和合论、平等论、戒律论、济世论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和谐的达成途径与方法问题。

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一、宗教与科学的本质对立关系

从人类社会进程来看,宗教似乎一直在禁锢科学的发展,而科学则一直试图挣脱宗教的束缚,并不断给宗教领域带来冲击。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人类认知能力的限制,对于众多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人来采用了想象等方法,同时在人类解释宇宙起源以及人类起源的思考过程中构思出众多神话,而所构造出的这些超自然现象最终慢慢发展成了宗教。

而科学具有与宗教完全相反的看法。科学不认同任何超自然的对象,同时,科学把对超自然现象的信仰与崇拜当做是迷信。科学研究的是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际,同时,科学家们努力探求的是自然界所遵循的客观规律,而对于超自然现象的崇拜,他们多数持反对态度。

对超自然力量的肯定与否定, 决定了宗教与科学二者在本质上的对立。宗教对超自然力量的肯定与科学对它的否定, 都是不可改变的, 因为这种改变意味着自身的本质规定性的丧失。也正是由于这个缘故, 宗教与科学的对立是不可调和的。

宗教与科学的另一个对立反映在认识方法上。宗教的认识方法是反对经验与理性的信仰主义,而科学的认识方法是经验与理性的结合,强调怀疑与逻辑而反对信仰。科学如要认识自然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就必须在经验与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推理与分析,通过逻辑思考分析得到事物的本质或者规律。科学的认识方法是经验与理性,科学实验与逻辑推理的结合。与之相反,宗教会用一些超自然现象解释客观世界。宗教的认识方法不强调实验、理性与逻辑推理,它主要依靠的是信仰、履行宗教形式、反复参悟宗教教义来认识客观世界,最终实现心灵满足。对于宗教中的超自然现象,人类无法去证明是与伪,更无法通过感官与知觉去感受,也无法通过科学实验来使这类超自然现场重现。二者在认识方法上的不同导致,宗教与科学将在本质对立的起点上分道扬镳,越去越远。

二、宗教与科学的相互推动关系

1、宗教与科学的起源与目的一致性

宗教与科学的本质对立,只是就学科之间的关系而作的形式逻辑判断,并非对人所作的价值判断。要知道在人类社会之初,宗教与科学具有相同的 科学的发展,是以探寻自然界的本质与规律为基本目的,其最终目的是为人类谋利。但我们也应意识到,宗教的发展也并不是为了损害人类的利益,它同样具有为人类谋利的最终目标,基督教试图拯救人类的苦难,佛教则教导人们无我的思想,让人们放下执着,放下生活的枷锁;而伊斯兰教也教导人们心地干净、相互帮助并富有同情心。宗教与科学的共同目的正是协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并为人类谋利。在社会功能方面,宗教与科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宗教与科学的相互推进作用

爱因斯坦在晚年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科学没有宗教,是跛足的;宗教没有科学,是盲目的。”

宗教的发展似乎并没有阻碍科技进步,相反,他们对科技进步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宗教信仰使科学家对人生充满自信与希望,这推动科学家能够安心将精力奉献于科研工作;同时宗教能够消除人内心的焦虑,并且教人以真诚、善良、尊重自然的美好品德,这一方面有助于推动科研工作,另一方面保证了人类将科研成果用于正当的事业,避免科学的进步带来自然界以及人类的灾难。另外,如上文所述,宗教的发展有助于培养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想象能力,这种能力对于科研工作至关重要。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很多的科学成果,尤其是心理学方面的成果,都是受到宗教思想的启发取得的。

近代科学曾给宗教带来很大的冲击,但是我们看到在当代宗教的发展依然如火如荼。为什么呢?一方面,科学的发展让人类愈加认识到宗教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科学的发展也带来了宗教的发展,也就是说科学也推动宗教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宗教与科学是人类社会发展所衍生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它们在本质上相互对立,不可调和。但同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的手段保障。

道教的信仰特征及其现实意义

道教最根本的信仰是“道”。一切教理教义都是由此衍化而生。道教认为,“道”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是一切的开始。与“道”并提的是“德”,即道之在我者就是德。道教认为信徒要“修道养德”,并认为“修道”可以使人返本还原,长生久安,生活康乐。道教是一种以生为乐、重生恶死的宗教,因此长生久安、全性葆真就是道教的基本教义和信仰,以《道德经》思想为主要教义,倡导尊道贵德、重生贵和、抱朴守真、清静无为、慈俭不争和性命双修。所谓长生久视,既道教相信人生只是一个有限的时间过程,却要想方设法使自已长寿。“长生”就是高寿,年龄大视力却很好就是“久视”,才是健康的长寿者。而真正的长寿者是对道的体悟,正如老子所说;“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得道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全性葆真就是永远保持自已的天性,做“赤子”、“婴儿”类的真人。道教认为,得道之人,不是权势、地位显赫之人,而是“赤子”、“婴儿”类的真人。他们无知、无为,真正处于纯真、朴实、自然的状态,却不被外物所伤害。

道教文化的现代意义至少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对当代科学的发展有启示意义,从中可以“温故而知新”。道教对自然、对人体自身的探索,产生了一系列中国古代的科技成果,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道教含有古代的科学成份,为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可以说,“道”对于当代化学、物理学、宇宙学、人体生命科学等都具有借鉴意义。道教对于老庄之“道”的诠释作了许多创造性地发展,丰富了“道”的内容。可惜的是,当代科学家只注意到道家之道,而道教所演化发展的“道”尚未被当代科学所开发运用。相信从中可以探到宝藏,带给当代科学新的财富。

第二,道教十分重视生命,并在生命问题上高扬人的主体能动性,强调“我命在我不在天”,依靠人的自我修炼改变命运,提高生命存在的数量与质量。道教依据“道”的生命法则,提出“生道合一”,认为修道者如能炼养而与大道相合,则将超越生死之限。道教的心理疗法,对当代人无疑也是有效的方剂。放眼当今商品化社会,竞争激烈,令人心理紧张,情绪焦虑,心理病人数量增加。如能学习借鉴道教的心理疗法,忙中偷闲,可以缓释个人的焦虑情绪,减轻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第三,道教中不乏人类生活的经验总结,可供现代人借鉴。道教给人一种安身立命的智慧,它教人知道生命的价值意义在于归真返朴,要安顿我们的生命,便应过一种清静无为的生活。这是种超越的人生观,恬适自在的人生观,它向往自然纯朴、自足和谐的生活。道家道教的人生哲学能起到安慰人们精神上遭遇的幻灭与痛苦的作用,象服镇痛剂,使人以豁达平静的心态对待失败,维系人生的平衡。道家道教这套大智大慧的人生哲学对于当代人正确冷静地处理人生得失成败,保持和谐平衡的生命情调,重振生命活力,不无启示意义。无论人生的失败者还是成功者皆可凭借它诗意般地栖居在这大地上。

第四,道教中的生态伦理观,对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精神,自然保护主义意识,都值得现代人吸取。道教认为人与自然是有机的同构互感整体,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对自然界的开发应遵守某些道德准则,应充分认识自然界的规律,如果反其道而“妄作”,势必危害人类自身。在道教看来,人和自然万物之间存在因果报应关系,人与宇宙万物是互相感应的,感应的基础是人和万物都有灵性,人与物信息相通。在人类面临新发展、走向未来的进程中,道教关于尊重、服从、歌颂自然的人天观和生态观,发人深省,对解决人类生存危机是有其现代意义的。

总之,道教所提出的某些问题与当代人面临的人生问题、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其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对当代人也有参考价值,道教的现代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第二篇:宗教学导论作业

宗教学导论作业  向死而生——基督教视角下的少年

维特:罪、爱与救赎

博雅哥说

本期推送,为北京大学元培学院2015级本科生王东宇同学于北大哲学系吴飞老师“宗教学导论”课程的习作。《少年维特之烦恼》是歌德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出版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却历久不衰。这部饱含人性与情感的作品,在很多方面都能引起热烈的讨论,它有关时代,有关政治,也有关人心。本次推送的文章,来自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2015级王东宇同学的《宗教学导论》课程作业。文章借助基督教的思想,从不同的视角分析维特的死与永生,爱与救赎。文末我们还附上了作者王东宇同学的照片与简介,以及他对通识教育的体会。图为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Vol.108含英咀华 向死而生

——基督教视角下的少年维特:罪、爱与救赎王东宇北京大学元培学院2015级本科生

1信仰与背离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讲述着这样一个悲剧故事:受过良好教育又心向上帝的少年维特,在对爱慕对象绿蒂难以解脱又难以成全的爱欲驱使下,与曾经平静的幸福生活渐行渐远,最终在爱而不得的痛苦中选择自杀结束了自己生命。在这样爱欲与死亡的强烈悲剧冲突中,我们似乎能从维特身上看到一种非常强的张力——对上帝的信仰,对善与美的事物的热爱和犯下罪行主动寻死之间的张力。而对于其身上这种张力的理解恰是我们分析这一人物形象的关键与认识基督教文化中原罪与救赎观念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即意在从这组张力入手,通过对《少年维特之烦恼》故事的分析,透视维特身上所体现的罪,爱与救赎,由此实现对基督教原罪与救赎思想对西方文化观念影响的更深的理解。要分析维特身上这种张力,需要理解的最核心概念便是死亡。对小说的文学性而言,维特之死将故事情节的冲突推向了高潮,最淋漓尽致地表现着其身上的种种观点看法与行为特征,是理解其人物形象的核心事件;而对基督教思想而言,死亡这一概念同样不容忽视:一方面,它随原罪产生,只有在人类背叛了上帝,身体背叛了灵魂之后人才会为恶魔所引诱控制,在身体与灵魂的冲突中走向死亡,在这一层面上死亡是人类罪性的永恒标志,所以无论自杀还是杀人都被视为严重的罪行;而同时它又是通往救赎与复活的手段,人类的救赎一定要通过基督耶稣的受难才能完成,基督的信徒们需要通过圣餐礼加入耶稣的身体,不断重现圣子的死亡以实现灵魂的复活完成救赎,在圣子身上,其主动的受难正是上帝仁慈的最高体现。图为米开朗基罗所作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创世纪》的逐出伊甸园(部分)因而对人而言,死亡不仅是因罪而生的,还作为罪行的表现而存在,主动追寻死亡的行为作为一种罪行绝对不可被人接受;而对神而言,神第二位格的主动献祭则体现出了神的仁慈,死亡成为了神与人之间关系的一面镜子映照着人类的道德判断在神面前的无谓以及人类的渺小与无知。

毫无疑问,少年维特是作为人的形象而存在的,并且是作为基督徒的形象存在的。他信仰上帝,不是矫揉造作地伪装,而是真实地在自己的日记中向上帝倾诉,身处绝望时向上帝祷告。在将死的时候,他向上帝深情祷告:“上帝啊,您看见我的眼泪了吧?……我们相信您就像相信能治百病的仙草和浇愁解忧的美酒,相信您具有为人类减轻痛苦的力量,而我每时每刻所需要的正是这种力量。”[1]可以看出他对于上帝的信仰是真实的,作为基督徒的虔诚是无疑的。然而问题是,为何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最终会不顾一切地犯下罪行而去追求死亡呢?难道这是对于上帝公然的背叛吗?我们不妨深入文本去分析他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整个历程。2罪与爱在故事的开端,维特的生活平静而幸福,他描述到“我感觉到万能的上帝无处不在,正是他根据自己的意愿才创造了这诸多的生命。我们博爱的天父支托着我们,浮游在茫茫的欢乐海洋中”,他每日的生活便是去感受眼前大千世界的美并“用灵魂反映万能上帝的意志”[2]。他不被情欲干扰,没有旁杂的心思,只是全心地从上帝的受造物——自然那里去感受美,接受上帝的引导。宛如未曾犯下原罪的人类在伊甸园中幸福生活,心中全是对主的信仰,了无罪的念想。而这一切都在他邂逅绿蒂之后都永恒地改变了。他于1771年六月十六日的书信中记述道:他遇到了一位令他倾心的女子,而她已经订了婚[3]。从此他平静的生活中便有了对一个个体的爱欲,一个从一开始便不为习俗与律法所接受的爱欲。这爱欲对他有着无穷的魅力,引诱他不断前进,永恒地追求着一个追求不到的爱,也引诱他突破重重习俗与律法的限制。一如亚当在对夏娃的爱的驱使下吃下禁果,为求个人之爱宁肯犯罪。尽管维特所面对的习俗和律法并非上帝的法而是人间的法,不论行为是否合乎律法的规定,人若虔诚信仰上帝便能得救。但维特摒弃人间的律法,不是因其对上帝的信仰,而是因其对自身满足的欲望,以故他对习俗律法的违背亦是其对自身之罪的忽视,对上帝的背离。因而这引诱他前进的爱欲,也便是原罪的象征。在原罪之下,维特同亚当一般将自由意志指向了自己而非上帝,堕落与黑暗便随之开始。傲慢与爱欲一同结束了他无忧的生活,一切宁静便将不复宁静。

人一朝堕落,便为魔鬼所控制,成为魔鬼的奴仆拜倒在欲望脚下。他的理性的灵魂为身体所背叛,便难以控制他身体的冲动。维特被她的爱欲驱使着向前,尽管他在爱欲与习俗之间挣扎,他尝试远离绿蒂,但在他反复的斗争中对绿蒂的爱却在日复一日地强化,这爱欲逐渐充斥了他的内心。他1772年12月6日的日记记述到:“她的倩影把我追逐地走投无路!无论是在梦中还是在醒来的时候,我的心里只想着她。每当我合上眼睛,她那一双乌黑的眸子便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4]而这原罪象征的爱欲对他的充斥正是他身上罪性一步步加重的过程,与之同步的是,他身体与灵魂的冲突一步步的深化。当这冲突激烈到不可避免之时,维特的自杀便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若循上段的逻辑解释,那么维特便是一个背叛了上帝的罪人了。而自杀则是其罪的最高表现,因而他将确定无疑地在末日审判中被投入地狱,走向永死。然而这样的逻辑是断然不能说通的。歌德在对维特的死亡的抒写中充斥与流露着最大的悲悯与同情,而这绝不是一个罪人应有的待遇;小说中的种种细节都暗示着维特之死的神圣而非罪恶,则小说之中必有剖析维特的另一套逻辑。那么维特之死若不是一步步堕落的结果,又是什么呢?图为1774年第一版《少年维特之烦恼》在这里我们不妨先插一段文中维特对青年农民的评价以帮助我们对维特的所作所为进行理解。维特在瓦尔海姆曾遇到一个恋着女东家的青年农民,他再次回到瓦尔海姆时得知这青年农民已因对女东家的不轨行为而遭到解雇。“人家不让他做的事,他做了;而人家吩咐他干的工作,他偏偏就忘了,仿佛恶魔附了体”。但在此般罪行之后维特却给出了如此评价:“不过上帝作证,他的一颗心是坦荡光明的,没有一点私心杂念,只是想娶她做老婆,和她一道过日子”[5],并且深深同情他的命运。他以这农民内心的善念为标准评价,因其没有一点私心杂念而认可他。而这样的评价则充分体现着维特的道德观:只要心底的念想是善的,并且是“上帝作证”的善,那么人的种种离经叛道的行为便仿佛都可被谅解。一如“因信称义”对知识与律法的超越,凡信仰上帝的必称其为义,维特的道德观也完成了对习俗律法的超越。而这超越的道德观亦以对上帝的信仰为基础展开,维特这里对上帝的信仰体现为对“上帝作证”的善的追求。那么这上帝作证的善是什么呢?直引文本的话,是“娶她做老婆,和她一道过日子”,或者简单地说,是爱,正是那驱使着维特一步步走向死亡的爱,那被视为原罪象征的爱。3死亡与永生细究文本我们可以看出,对维特而言,爱欲不仅无罪,反而神圣。爱欲是人的灵魂的本性与圣灵的作用,是对幸福与欢乐的珍视。追寻爱欲不是身体背叛灵魂的表现。相反的,这恰是身体对灵魂的听从与灵魂对上帝的听从。文中维特多次强调这种爱,他说:“假如我们心胸开阔,好好地享受上帝赏赐给我们的欢乐,那么,我们即便遭受到了灾难,也能够逢凶化吉转危为安”[6]。因为爱欲是对灵魂的遵从与听信上帝的表现,所以这“爱”便同“信”一道将使人得救,令人在灾难面前转危为安。他以爱为信,将爱超越与所有习俗律法之上,如圣徒保罗一般地抨击僵守习俗律法而心中无爱,心中无爱却以知识与律法的傲慢自命不凡的人:“人世间的万般事物终究都是虚无缥缈的梦,只有傻瓜才违背自己的心愿,为了迎合别人而去聚敛财富、追求功名”[7]、“他们崇尚权贵,斤斤计较蝇头小利,遇到好事便蜂拥而上,其可悲可怜的本性真是表现得赤裸裸”[8],“他们把大道理讲得娓娓动听,但干的事情却令人作呕。有时我真想跪下双膝,恳求他们不要利令智昏,昧着良心去徇私舞弊”。在他眼中,没有爱欲的人便没有活着的灵魂,便不存对上帝的信仰,他们的傲慢之罪决定了这些人终于是难以得救的;而只要一个人心中充盈着爱欲,敢于向着爱欲无畏追求,不论他采取怎样的方式,他都将以他对爱欲的珍视,对上帝的信仰而最终得救。图为歌德也正是在这样的信念下,维特义无反顾地向着他对绿蒂的爱进发。因为这爱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他的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情感,还代表着那对上帝的信仰以及对这信仰坚决守护的决心。而最终驱使维特走向死亡的则全然不是前文所分析的灵魂与身体冲突。将他推向死亡的,是在这充满罪的世界上难以实现对上帝的信仰的尖锐矛盾。维特在1772年11月30日邂逅一个疯人时发出感慨:“上帝呀,你为什么赋予人们这样的命运——只有在超脱之际和丧失理智之时,他们才能获得幸福。”[9]超脱同丧失理性,都是人类同充满了罪的社会失去联系的表现,意即唯有脱离了这罪的环境,人才能获得幸福。人类的原罪与堕落造就了城邦,而在傲慢弥漫的城邦之中真正的爱欲无处存身,因为哪怕是那爱欲的对象绿蒂也被习俗律法所控制着。不能释放爱欲的维特无以表现对上帝真正的信仰,而只有脱离了这带着原罪的躯干他才能与他的灵魂同上天国。“一个人如果为了彻底摆脱心中的悔恨和精神上的痛苦,就会进天堂寻找归宿。要是我们对这样的人讽刺挖苦,觉得自己高他们一等,那我们就不得善终。”[10]

在爱欲充斥下,维特的灵魂早已复活。因而肉体的死亡并不妨碍他在末日审判后的重生。而为了奔赴更永恒的爱欲,他则必须抛却肉体奔赴天国。形式上他向着死亡奔去,实质上这对死亡的奔赴却激烈地体现着他对永生的向往。他自杀因为他爱得纯洁,以至心中已容不下对其他事物的念想;他自杀因为他信得纯粹,对爱欲的绝对追求正是他对上帝的绝对信仰。而在这样的爱与信的驱使中,维特主动奔向了死亡,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对耶稣受难的模仿。他在不安中遭受折磨的肉体终于归为平静的同时,他充满爱欲的灵魂也终于告别了罪恶,得以纯粹地前往上帝的国。图为歌德故居注释:[1][德]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M],方华文 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13.12;P92。

[2]同上,P4。[3]同上,P14。

[4]同上,P94。[5]同上,P77。[6]同上,P28。[7]同上,P36。[8]同上,P59。[9]同上,P59。[10]同上,P92。王东宇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PPE)专业方向2015级本科生。热爱自己的专业,以及喜欢人文社科的一切专业,享受在园子里不带功利心地学习读书过程。通识教育于我而言核心在对人的生命困境之关切。就自身体会而言,我觉得如同哲学的反思追问一样,通识教育所指向的是人们对于自己生命最深沉的困惑与无力——对我们存在的合理性的追寻、对自身最深处欲望的洞察。于此般困惑我们难以寻得一个简单的答案,它们标注着我们在价值上最深刻的人生困境,而对这困境之痛的拿捏把握过程恰便是我们将自身注解为人的过程。通识教育所做的就是外在塑造完善这一过程。

第三篇:宗教学

1、宁玛派 Nyingma  它是最早传入西藏的密教并吸收原始苯教的一些内容,重视寻找和挖掘古代朗达玛灭佛时藏匿的经典。由于该教派僧人只戴红色僧帽,因而又称红教

 从寺院数量上看,宁玛派仅次于格鲁派位居第二,现有753座寺院,以四川的甘孜和阿坝地区为宁玛派的文化中心  可以娶妻生子

2、萨迦派

Sakya  由于该教派寺院围墙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菩萨的红、白、黑三色花条,故又称花教

 初期不禁止娶妻,只规定生子之后不再接近女人

 萨迦派对藏族文化的发展有重要贡献,萨迦寺至今仍是藏传佛教中藏书最为丰富的一座寺院

 萨迦派在四川德格贡钦寺设立了德格印经院,是藏区最著名的印经院。专门刻印藏传佛教经书、历法和医学等千多种典籍

 以西藏日喀则萨迦县城的萨迦寺为该派的中心寺院

3、噶举派 Kagyupa  是藏传佛教支派最多的教派因该派僧人按印度教的传统穿白色僧衣,故称为白教

 该派拥有寺院366座,以西藏和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为该派的中心 

4、噶当派 Kadampa  噶当派的奠基人,是古格时期从印度迎请过来的著名佛教大师阿底峡,热振寺是噶当派的主寺。该教派以修习显宗为主,主张先显后密

 该派教理系统化、修持规范化,藏传佛教中一切大论的讲说,也都源于噶当派,各派都向它学习

5、格鲁派——黄教 Gelug  “格鲁”意译为善规,指该派倡导僧人应严守戒律。此派戴黄色僧帽,又称为黄教  **转世制度的采用是格鲁派走向兴盛的转折点

 格鲁派寺院组织严密。较大的寺院一般分寺院、札仓、康村三级,学经制度健全。有系统的佛教教育体系和学位制度

 规定显密并重,先显后密,注重戒、定、慧三学并习的学经程序。同时还重视文法、修辞、工巧、医药、历算等学科,对藏族思想文化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 

10、灌顶传法 abhiseca

 这是藏传密宗传授密法的隆重仪式

 有传法灌顶资格的**或上师手持“本巴”(灌顶壶),将圣水洒于受法者头顶  这一仪规被认为是把一种神力注入对方的心里,并永远停留,发挥效力

 灌顶仪式有多种。有分散举行和同时举行几种形式。然而无论是采用何种形式,一般都应完成四个段位的传承: 

一为法器传力  二为秘密传力  三为传授神智之力  四为最高层次的传力

 灌顶传法仪式后,接受灌顶者便进人密宗修持阶段了 

11、**坐床典礼

 是藏传佛教寺院中最为重大的宗教仪式

 到处都清扫得干干净净。教区民众的屋顶上插挂起伞盖、经幡、五彩旗帜。家家预       

备了煨(火桑)祈愿的香料柏枝,僧俗大众一律穿戴一新,簇拥在寺院门前的路旁 当坐床典礼开始后,鼓声、钹声、号角声和成一片

转世灵童首先向佛祖释迹牟尼像献哈达,向藏族先祖松赞干布和宗喀巴等各教派传承祖师献哈达,并念《成就四业经》

在布达拉宫的日光殿上,**与驻藏大臣见面,彼此交换哈达,并向驻藏大臣赠送佛像、礼品等。接着即在日光殿上举行坐床庆祝大会。坐床 enthrone [in'θrəun]

举行盛大的庆祝大会,演藏戏表演精彩节目。教区内藏族男女载歌载舞,祝祷吉祥。有些地方还举行盛大的赛马和射箭比赛。

各界都举行噶卓**,向转世**献礼、颂赞辞。

教区内的大、小寺院,也都为**坐床举行乘布大会,念经祈祷

**坐床后,按照旧例,正式启用前辈**的大印,并开始学习佛学经典。直到学业合格圆满,到一定年龄即可正式主持教会

金瓶掣签制度

         是藏传佛教特有的宗教首领传承方式

乾隆皇帝制定

程序:

1、寻访灵童,向驻藏大臣禀报,请求转奏皇帝批准举行金瓶掣签

2、皇帝御批同意后,将确定的呼毕勒罕候选人及其亲属和师傅接到拉萨,并经驻藏大臣和摄政、各大呼图克图看验,认为确有灵异后,方能举行掣签

金瓶掣签 golden vase lottery

3、将金本巴瓶从大昭寺迎到布达拉宫供有乾隆皇帝的僧装画像和皇帝万岁牌位的萨松南杰殿,由大呼图克图率僧众诵经祈祷七天或九天

4、掣签之日,驻藏大臣和各大呼图克图、僧俗官员集会,用满文和藏文书写名签,核对无误后,由一名驻藏大臣封签(用黄纸包裹),放入金瓶中

5、由在场的呼图克图及高僧等诵咒祈祷,由另一名驻藏大臣摇动金瓶,然后掣出一签,当众宣读掣中者名字,并交给在场藏汉官员传阅,然后还要取出未掣中的名签传阅,以示书写及掣出的名签真实无欺。掣签后即派人去呼毕勒罕住处报信祝贺

6.掣签的情形和结果由驻藏大臣上奏皇帝,得到皇帝批准后,向呼毕勒罕宣读圣旨,才算完成金瓶掣签的全部程序

7.经皇帝批准并派大员主持,举行坐床典礼(**喇嘛在布达拉宫,**额尔德尼在扎什伦布寺),**转世灵童的寻访、认定、继位事务才最后结束。 

第四篇:作业 我眼中的宗教和宗教学

我眼中的宗教和宗教学

在学习宗教学这门课程之前,我对宗教和宗教学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一些琐碎的生活记忆:在食堂信奉天主教大妈的传教;寺庙里僧侣们虔诚地敬佛,形形色色的人在佛前烧香跪拜;电视新闻中因为宗教信仰发生的武装冲突等等。我并没有宗教信仰,但是宗教仍然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而我却对它知之甚少。这个学期的宗教学的学习也让我近一步了解了“神秘”的宗教和宗教学。

了解宗教和宗教学首先要解决“宗教是什么”这个问题。但是对宗教这样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对象,要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宗教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也许不是没有答案,而是没有统一的答案。不同的人,对宗教的认识不同。有人说,宗教是一种信仰。有人说,宗教是心灵安慰,是心灵寄托。有人说,宗教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途径或者渠道。还有人说,宗教是以一种名义或某种好处引诱大多数人为少数人牟利行为的一个载体。或宗教是为了方便统治而乱编的吓人的谎言。有人把宗教当做是人最后一根稻草。也有人却说得更偏极:宗教是伴随人类社会进程产生的极卑鄙、极无聊的垃圾!

哲学家们对于宗教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柏拉图说,宗教是对待诸神的正确行为。康德说,宗教是关于作为立法者的上帝的道德律;是对我们的职责的认可,而这职责应被看作是神圣的戒律。费尔巴哈说,宗教是人类的心智之梦。伦理学家普卢塔克则认为宗教处于无神论和迷信之间的中途。

宗教学家站的角度不同,他们的回答要精典得多。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著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在人类早期一些社会中,宗教承担了对世界的解释、司法审判、道德培养和心理安慰等功能。现代社会中,科学和司法已经从有些宗教分离出来,但是道德培养和心理安慰的功能还继续存在。

宗教是一种社会行为,它包括指导思想,组织,行动,文化等等方面的内容。一种成功的宗教能够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并且对某一时代人类的社会发展形成较大的影响。

宗教是一种对社群所认知的主宰的崇拜和文化风俗的教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多数宗教是对超自然力量、宇宙创造者和控制者的相信或尊敬,它给人以灵魂并延续至死后的信仰体系。

总之,宗教有着各种各样的定义,多数定义试图在很多极端的解释和无意义表述中找到平衡。有人认为应用形式和理论去定义它,也有人更强调经验、感性、直觉、伦理的因素。

宗教本身是一种信仰体制。任何宗教都有一套体制把它的信仰巩固下来,以便得到全体信众的一致信仰和遵从。信仰体制的核心就是宗教的信条和教义。对于绝大多数宗教信众而言,这种保持着稳定性的、被赋予了权威性的宗教教义是非常必要的。他们需要教义和信条来安顿他们在世俗中的精神及物质生活。教义就像为他们那附着着无意识因素的心理能量所修筑的一条条引水渠。有了这些“引水渠”,他们那深藏于无意识深处的毁灭性力量才不至于泛滥。当然,也正因为这“引水渠”,他们的心理能量也就只能被用于预设的用途,而失去了很大程度的自由。

我认为,“信仰”是理解宗教的关键,它是对某种超越人类本身的绝对存在者的信仰是宗教得以产生的基础和前提。缪勒把宗教理解为一种“从感觉到信仰的力量”,如果没有信仰,“也就没有了宗教,甚至连最低级的偶像崇拜和物神崇拜也没有。真正的宗教,也许仅仅是对某种精神的敬畏和向往。它甚至不是谋求福报的手段。信仰本身就是目的。当它远远超越了世俗的功利之心,就更接的近于宗教本真。

第五篇:宗教学参考书目

1.王晓朝:《宗教学基础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英)拉德克利夫•布朗:《安达曼岛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3.(英)拉德克利夫•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和功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4.(英)弗雷泽:《金枝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英):《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6.(德)西美尔,曹卫东译:《现代人与宗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7.(美)贝格尔,高师宁译:《天使的传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8.(法)薇依,顾嘉琛、杜小真译:《重负与神恩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9.(德)舍勒,孙周兴译:《死、永生、上帝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10.刘师伯:《上帝在教堂内外:对广州基督徒群体人类学研究》,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11.刘昭瑞:《上帝的山葡萄园——一个天主教村的调查报告》,载刘小枫主编:《基督教文化评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12.吴梓明:《圣山脚下的十字架——宗教与社会互动个案研究》,香港道风书社,2005年.13.(美)孔飞力著,陈兼、刘昶译:《叫魂:1768年的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14.李安宅:《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5.吴飞:《麦芒上的圣言:一个乡村天主教群体中的信仰和生活》,香港道风书社出版,2001年。

16.周 敏:《动荡的围龙屋:一个客家宗教的城市化遭遇与文化抗争》,商务印书馆,1995年。

17.[美] 塞缪尔·亨廷顿,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

18.(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周昌忠译:《神话学:生食到熟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19.(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周昌忠译:《从蜂蜜到烟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20.(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周昌忠译:《餐桌礼仪的起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21.(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周昌忠译:《裸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22.(美)塞缪尔•亨廷顿,周琪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构》,新华出版社,2010年。

23.万俊人:《寻求普世理论》,商务印书馆,2001年。

24.大卫·弗里德里希·施特劳斯:《耶稣传》,商务印书馆,1981年。

25.马昌仪:《中国灵魂信仰》,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26.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李安宅译,中国民间出版社,1986年。

27.马贤、马忠杰主编:《伊斯兰教基础知识》,东方出版中心,上海,1997年。

28.孔汉思、库舍尔:《全球伦理:世界宗教议会宣言》,何光沪译,1997年。

29.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88年。

30.王月清:《中国佛教伦理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31.王作安、卓新平主编:《宗教:关切世界和平》,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32.王晓朝:《希腊宗教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33.王晓朝:《罗马帝国文化转型论》,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2001年。

34.王晓朝:《神秘与理性的交融》,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

35.弗雷泽:《金叶》,《金枝》选译本,汪培基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

36.休斯顿·史密斯:《人的宗教》,刘安云译,海南出版社,2001年。

37.吕大吉主编:《宗教学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9年。

38.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98年。

39.卓新平:《西方宗教学研究导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90年。

40.池田大作、威尔逊:《社会与宗教》,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41.约翰·托兰德:《基督教并不神秘》,商务印书馆,北京,1982年。

42.何光沪:《多元化的上帝观》,贵州人民出版社,第2版,1999年。

43.牟钟鉴:《中国宗教与文化》,巴蜀书社,1989年。

44.陈麟书:《宗教学原理》,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45.孙尚扬:《宗教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46.坎默:《基督教伦理学》,王苏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47.张志刚:《宗教文化学导论》,东方出版社,北京,1996年。

48.李申主编:《高科技与宗教》,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49.李兴华等合著:《中国伊斯兰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98年。

50.沃尔克:《基督教会史》,孙善玲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91年。

51.陈兵、邓子美:《二十世纪中国佛教》,民族出版社,北京,2001年。

52.麦克斯·缪勒:《宗教学导论》,陈观胜、李培茱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53.威廉·詹姆士:《宗教经验之种种》,唐戊译,商务印书馆,1947年。

51.帕林德:《非洲传统宗教》,张治强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

55.彼得斯、江丕盛、本纳德编:《科学与宗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2年。

56.罗伯逊:《基督教的起源》,宋桂煌译,三联书店,北京,1958年。

57.罗素:《宗教与科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

58.罗斯特:《黄金法则》,赵稀方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

59.秦惠彬主编:《伊斯兰文化与现代社会》,沈阳出版社,沈阳,2001年。

60.梅多、卡霍:《宗教心理学》,陈麟书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成都,1990年版。

61.董群:《禅宗伦理》,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62.潘尼卡:《文化裁军》,王志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63.潘尼卡:《宗教内对话》,王志成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

64.穆尔:《基督教简史》,商务印书馆,北京,1981年版。

65.霍伊卡:《宗教与现代科学的兴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

66.戴康生、彭耀主编:《宗教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2000年。

67.牟钟鉴:《中国宗教与文化》,巴蜀书社,1989年

下载宗教学作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宗教学作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宗教学参考书目

    宗教学参考书目 万俊人:《寻求普世理论》,商务印书馆,2001年。 大卫·弗里德里希·施特劳斯:《耶稣传》,商务印书馆,1981年。 马昌仪:《中国灵魂信仰》,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马林......

    宗教学英语单词

    glossary ['ɡlɔsəri] n. 术语(特殊用语)表;词汇表;专业词典 [ 复数glossaries ] inheritance [in'heritəns] n. 遗产;继承;遗传 famine ['fæmin] n. 饥荒;饥饿,奇缺 assign [......

    宗教学复习资料

    麦克斯·缪勒(1823—1900)是英国语言学家,西方宗教学的创始人。1846年他组织翻译梵文本印度宗教经典《梨俱吠陀》,此书不仅为西方人了解古代印度宗教文化打开了一扇重要的窗口,而......

    宗教学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 宗教:宗教是人们用幻想反映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这种力量既包括自然力量,也包括社会力量。在宗教里,这些力量是以超人间的形式表现。对这种力量人们往往......

    宗教学总结与分析

    宗教学总结 一、神灵观念的主要类型 1、自然神:人类最早的宗教。——在人的想象力的作用下,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自然力或自然物,变成了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物,成为了宗教信仰和崇......

    宗教学教案(共五则)

    宗教学教案 第一章 宗教学的简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宗教学的定义 2、宗教是怎么起源的? 3、宗教的本质 4、宗教有哪几个基本要素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宗教的本质 2、宗......

    宗教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宗教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宗教学概论 A Survey of the Study of Religion 课程编码:Z211206 总学时/总学分:54/3 理论学时/理论学分:54/3 实验学时/实验学分:0 适用专业:......

    宗教学专业 - 北京大学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 宗教学专业 一、宗教学专业简介 该专业成立于1982年,到1995年成立宗教学系。学制4年,毕业授予哲学学士学位。 二、专业培养要求、目标 宗教学专业,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