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年云南大学自命题科目 346-体育综合 考试大纲大全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考研真题资料
www.xiexiebang.com 体育综合(346)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体育专业硕士学位入学考试体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三门体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体育专业所涉学科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理论分析、解决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社会体育指导等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运动训练学 100分
学校体育学 100分
运动生理学 10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简答题: 12小题,每小题10分,共120分
分析论述题:6小题,每小题 20分,共120分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考研真题资料
www.xiexiebang.com
三、考试内容
(一)《运动训练学》 第一章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1、竞技体育概述
2、运动训练概述(1)运动训练释义
(2)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3、运动训练学概述 第二章 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
1、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素
2、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构成
3、运动员状态诊断与训练目标建立(1)状态诊断与目标建立的重要意义(2)起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完整体系 第三章 运动训练原则
1、运动训练基本原则概述
2、竞技需要原则
3、有效控制原则
4、周期安排原则
5、适宜负荷原则
6、区别对待原则
7、适时恢复训练原则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考研真题资料
www.xiexiebang.com 第四章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1、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概述
2、运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1)重复训练法(2)间歇训练法(3)持续训练法(4)变换训练法(5)循环训练法(6)比赛训练法
3、运动训练常用手段 第五章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1、运动员体能训练概述
2、力量素质及其训练
3、速度素质及其训练
4、耐力素质及其训练
第六章 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
1、运动技术与运动员技术能力概述
2、技术训练常用的方法
3、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第七章 运动员的战术能力及其训练
1、竞技战术与运动员的战术能力
2、战术训练方法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考研真题资料
www.xiexiebang.com
3、战术方案的制订
第八章 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
1、运动员心理能力概述
2、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的常用方法
3、几种心理现象及其克服方法
4、运动智能概述 第九章 运动训练计划
1、运动训练计划概述
2、多年训练计划
3、年度训练计划
(1)年度训练中的周期安排(2)大周期训练计划的基本构成模式
4、周训练计划
(1)基本训练周的计划和组织(2)赛前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3)比赛周的计划与组织(4)恢复周的计划与组织
5、课计划与组织(1)训练课的种类(2)不同类型训练课的特点(3)不同任务训练课的要求(4)训练课的结构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考研真题资料
www.xiexiebang.com(5)训练课的负荷量度 第十章 运动队伍管理
1、运动队伍管理的主要任务与组织实施要求(1)运动队管理的主要任务
(2)运动队管理工作中必须处理好的各种关系
2、教练员与运动员(1)教练员(2)运动员
(二)《学校体育学》 第一章 学校体育概论
1、学校体育发展简况
2、学校体育与现代社会
3、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4、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 第二章 体育课程
1、体育课程的含义
2、体育课程的编制
3、体育课程的实施
4、体育课程的评价
5、我国体育课程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改革趋势 第三章 体育教学
1、体育教学的概念与特点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考研真题资料
www.xiexiebang.com
2、体育教学构成要素
3、体育教学目标
4、体育教学过程
5、体育教学方法
6、体育教学计划
7、体育教学实施 第四章 课余体育
1、课余体育的地位和特点
2、课余体育的功能与价值
3、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和原则 第五章 学校体育管理
1、学校体育管理体制
2、学校体育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3、学校体育管理的内容
4、学校体育管理法律法规 第六章 体育教师
1、体育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2、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
3、体育教师的条件与职责
(三)《运动生理学》 绪论
1、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任务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考研真题资料
www.xiexiebang.com
2、生命的基本特征
3、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 第一章 骨骼肌机能
1、肌肉收缩的原理
2、肌肉收缩的形式
3、骨骼肌不同收缩形式的比较
4、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
5、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的形态、生理及代谢特征
6、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
7、肌电的研究与应用 第二章 血液
1、血液概述
2、血液的功能
3、渗透压和酸碱度
4、运动对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影响 第三章 循环机能
1、心输出量和心脏做功
2、血管中的血压和血流
3、运动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第四章 呼吸
1、呼吸运动与肺通气
2、气体的交换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考研真题资料
www.xiexiebang.com
3、氧气的血液运输与氧解离曲线的意义
4、呼吸运动的调节
5、运动时的合理呼吸 第五章 物质与能量代谢
1、肌肉活动与物质能量代谢的相关概念
2、糖代谢与运动能力
3、脂肪代谢与运动
4、蛋白质代谢与运动
5、水的代谢
6、人体运动的能量供应 第六章 肾脏机能
1、运动性蛋白尿
2、运动性血尿 第七章 内分泌机能
1、激素及其生理作用
2、几种主要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3、兴奋剂及其危害 第八章 感觉与神经机能
1、视觉器官
2、听觉与位觉
3、本体感觉
4、肌肉运动的神经调控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考研真题资料
www.xiexiebang.com 第九章 运动技能
1、运动技能的形成(条件反射学说)(1)运动技能的概念和分类
(2)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3)体育教学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章 有氧、无氧工作能力
1、能量代谢有关的几个概念
2、有氧工作能力
3、无氧工作能力 第十一章 身体素质
1、身体素质概述
2、力量素质
3、速度素质
4、耐力素质
5、灵敏与柔韧素质
第十二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
1、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
2、极点与第二次呼吸
3、稳定工作状态
4、运动性疲劳
5、恢复过程
第十三章 特殊环境与运动能力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考研真题资料
www.xiexiebang.com
1、高原环境与运动
2、热环境与运动
第十四章 运动机能的生理学评定
1、安静状态下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
2、定量负荷时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
3、极量负荷时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
4、运动结束后恢复效果的生理学评定 第十五章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与体育运动
1、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与运动
2、儿童少年身体素质的发展
同等学力加试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体育专业硕士学位入学考试同等学力加试课目为:体育概论和运动心理学二门课程,要求考生掌握体育专业所涉学科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考研真题资料
www.xiexiebang.com
(三)试卷内容结构
体育概论和运动心理学各占5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 15分,共30分
三、考试内容
(一)《体育概论》
《体育概论》侧重于体育发展及系统构成知识的考查。考试内容包括体育的本质、现代体育构成、体育的功能、体育目标、体育手段,以及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等的发展规律、现状与趋势。
(二)《运动心理学》
《运动心理学》侧重于运动心理学综合知识的考查。考试内容包括国内外运动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体育运动中的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特点及其规律;运动技能学习;运动训练中的心理学问题、运动竞赛中的心理学问题;体育运动中管理心理学的问题;以及简易体育运动
心理学测试方法等。
本文档来源于布丁考研网(www.xiexiebang.com),全国最真实、最全面的考研真题及资料库。
第二篇: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及名称:836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考试目的及要求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课程考试是为招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类硕士生而实施的选拔性考试。其主要目的是训练选拔对象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历史观与方法论的理解能力,理解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从马克思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思想体系相承的脉络和独创性的方面,提高选拔对象历史的思维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上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
马克思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1835年)
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春)
马克思和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1845—1846年)
马克思和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1848年)1872年德文版序言 1883年德文版序言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摘自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
马克思
《资本论》第一卷(节选)1867年第一版序言、1872年第二版跋
马克思
古代社会史笔记(节选)(1879年10月—1881年6月)(选读内容:马·柯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第1册,1879年莫斯科版)一书摘要、路易斯·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
恩格斯
流亡者文献(节选)(1874—1875年)
恩格斯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80年)
恩格斯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883年3月17日)
恩格斯
致约·布洛赫(1890年9月21日)
列宁
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节选)
列宁
辩证法的要素(摘自《黑格尔枙逻辑学枛一书摘要》)
列宁
谈谈辩证法问题(1915年)
下编(毛泽东、邓小平著作)
毛泽东
反对本本主义
毛泽东
实践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毛泽东
论持久战(节选)
毛泽东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节选)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节选)
毛泽东
改造我们的学习
毛泽东
论人民民主专政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
邓小平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邓小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邓小平
为景山学校题词(1983年10月1日)
邓小平
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
邓小平
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
邓小平
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
邓小平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
三、考试题型及比例
论述题(100分)
四、考核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五、主要参考数目
1.许庆朴主编:《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2.柴毅龙主编:《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高教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3.王平主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第三篇:2017年云南大学自命题科目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考试大纲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考研真题资料
www.xiexiebang.com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相关的中外文化、教育学、心理学、跨文化交际的基础知识、基本素养及书面语表达能力。考试内容包括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案例分析与写作等方面的内容,要求考生掌握汉语国际教育的任务、特点以及学科定位和学科体系;了解学科理论基础中的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内容;熟悉西方有关语言习得的有关理论和假说;掌握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对外汉语教学论等。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评价目标
(一)要求考生具有与国际汉语教学相关的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二)要求考生具有与国际汉语教学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和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三)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和书面语表达能力。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考研真题资料
www.xiexiebang.com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满分及考查内容分数分配
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80分,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30分,材料分析写作40分。
(四)试卷题型比例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80分
填空题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判断题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选择题35题,每小题1分,共35分 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30分
填空题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题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选择题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案例分析写作 40分
写作题为论说文。论说文的考试形式有两种: 1.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题作文; 2.基于文字材料的案例分析。
每次考试为其中的一种形式。要求考生在准确、全面地理解所给文字材料和题意的基础上,写出思想健康、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规范、卷面清洁的文章,鼓励考生结合实际发挥创造性。
四、考查范围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能力考试由“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材料分析写作”三部分组成。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一、中国文化概论
(一)文化的含义、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中国文化的特点。
(二)中国文化所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及中国文化的发展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考研真题资料
www.xiexiebang.com 历程。
地理环境及其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三)中国传统文化分类
中国语言文字;中国古代哲学及学术思想;中国宗教信仰;中国古代教育;中国古代史学;中国古代典籍;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中国传统建筑;中国古代各类艺术
(四)中华民族及中外文化交流
中国姓氏与名、字、号;中华民族及风俗习惯;中外文化交流。
二、西方文化概论
(一)古希腊罗马文化
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希腊城邦文化;罗马文化;
(二)中世纪基督教文化
基督教的早期发展;基督教与西欧封建社会
(三)西方近现代文化
文化大变革的滥觞;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民族国家的崛起;西方文化的现代化;现代化转型的完成。
三、跨文化交际学
(一)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学
(二)文化与交际
(三)跨文化交际的过程
交际;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社会交往;人际关系;经营管理
(四)跨文化交际的核心 价值观
(五)提高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文化休克与跨文化训练
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一、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一)学科名称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考研真题资料
www.xiexiebang.com 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学科名称讨论,对外汉语教育学科。
(二)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
学科任务,核心内容,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各种语言教育体系模式,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系。
(三)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特点。
(四)学科定位与争论
小儿科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学科论,应用语言学学科论,语言教育学科论
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与现状
(一)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回顾
开创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确立对外汉语教育学科。
(二)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现状
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学科地位,学科教育体系和课程体系,学科理论体系,教师队伍建设。
(三)世界汉语教学的发展特点
新世纪语言教育的重要性,世界汉语教学的发展特点。
三、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上)
语言的基本特征与对外汉语教学,语言学的发展与对外汉语教学。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下)
功能主义与对外汉语教学,汉语的特点与对外汉语教学。
(三)对外汉语教学的教育学基础
教育的作用与教育的目的,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四、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和文化学基础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语言的生理—心理基础,记忆与第二语言学习,心理学的发展与第二语言教学。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学基础(上)语言与文化,语言与跨文化交际。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考研真题资料
www.xiexiebang.com
(三)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学基础(下)
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文化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原则。
五、语言习得理论
(一)语言学习与习得
学习与一般学习理论,语言学习与习得的区分。
(二)第一语言习得及主要理论和假说
儿童第一语言的习得过程,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
(三)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
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和假说,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异同比较。
六、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一)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
对比分析,偏误分析,运用分析和话语分析。
(二)学习者的个体因素 生理因素,认知因素,情感因素。
(三)语言学习环境
社会环境对目的语学习的影响,课堂语言环境与第二语言学习,充分利用语言环境提高学习效率。
七、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与发展趋向
(一)认知派与经验派教学法
语法翻译法,直接法,情景法,阅读法,自觉对比法,听说法,视听法,自觉实践法,认知法。
(二)人本派与功能派教学法
团体语言学习法,默教法,全身反应法,暗示法,自然法,交际法。
(三)第二语言教学法发展趋向
第二语言教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概况,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分析,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发展趋向。
八、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应用(上)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考研真题资料
www.xiexiebang.com
(一)对外汉语教学目的与课程设计
对外国学习者的教育目的,对外汉语教学目的,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教学原则
确立教学原则的指导思想,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教学原则。
(三)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和选用
教材的重要性,教材的依据,教材编写和选用原则,教材设计的类型,我国对外汉语教材的发展,对外汉语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九、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应用(下)
(一)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与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的重要因素,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特点与环节,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技巧,课堂教学的评估
(二)对外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教学 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汉字教学
(三)语言测试
语言测试的作用,语言测试的种类,语言测试的评析标准,标准化语言测试的过程,语言测试的内容和主要题型。
十、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
(一)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方法
学科研究的内容,学科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学科研究的具体方法。
(二)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的任务
改革和完善教学法体系,加强理论研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学科地位。
案例分析与写作
一、考查要求
掌握并能综合运用汉语国际教育相关理论和知识分析问题,能够在教育实践的真实案例分析中展现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分析问题的科学性、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具备教育反思能力。
二、考查内容
1、基础理论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考研真题资料
www.xiexiebang.com 要求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与阐述,包括语言学、教育学、文学、文化学、传播学和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2、真实案例
汉语国际教育实践中真实发生的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或能够反映某一国际汉语教育基本原理的典型性事件,包括课堂教学案例、跨文化交流案例、文化传播案例、汉语推广案例、文化传播和汉语推广的管理案例等。
本文档来源于布丁考研网(www.xiexiebang.com),全国最真实、最全面的考研真题及资料库。
第四篇: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病理生理学
Ⅰ 考查目标
Ⅱ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Ⅲ 考查范围 Ⅳ 试题示例
Ⅴ 辅导书推荐、辅导班、网站推荐Ⅵ 主要参考文献
目
录
Ⅰ 考查目标
病理生理学专业课程考试涵盖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病理生理学各论(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实验等几部分内容。要求考生通过系统学习相关的基本概念、疾病的原因和条件、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机能、代谢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的发生机制,较系统地掌握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认识疾病的本质,具备运用科学的思维、逻辑推理方法举一反三地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Ⅱ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1、绪论和疾病概论:
健康与疾病、病因学、发病学、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2、基本病理过程: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细胞信号转导异常、细胞增殖和凋亡异常、应激、缺血再灌注损伤、休克、凝血瘀抗凝血平衡紊乱(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3、病理生理学各论(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
心功能不全、肺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脑功能不全
4、病理生理学实验:
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高钾血症、发热、水肿、缺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失血性休克、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急性右心衰竭、呼吸衰竭、氨在肝性脑病中的作用、酸碱平衡紊乱。
四、试卷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 48分
2、问答题:
90分
3、实验题:
12分
Ⅲ 考查范围
绪
论
【考查目标】
了解病理生理学的任务、性质以及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考查内容】
一、病理生理学的任务
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阐明疾病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病理生理学在研究疾病时侧重于患病机体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的原因和机理。
二、病理生理学的性质
与多学科密切相关的综合性边缘学科,既是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又是一门实验性学科。临床观察特别是动物实验在病理生理学的研究中起重要作用。
三、病理生理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沟通基础与临床医学,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四、病理生理学发展的历史。
疾病概论
【考查目标】
1.要求掌握疾病的概念,熟悉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2.了解死亡和衰老的概念;为以后各章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考查内容】
一、疾病与健康的概念
人类对疾病认识的历史演进,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健康、亚健康的概念及标准。疾病的概念及本质。
二、致病因素和疾病发生条件的一般概念
病因和致病条件的概念及特点。病因的种类。
三、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损伤与抗损伤,因果交替,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四、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神经机制,体液机制,组织细胞机制和分子机制。
五、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潜伏期、前驱期、临床症状明显期和转归期。康复的概念与分类。
死亡的概念,死亡的时相,死亡的标志和判定标准。
七、衰老
衰老的概念与主要的学说。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考查目标】
1.掌握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脱水、钾代谢紊乱)的一般病因发病学和机体变化的规律。2.熟悉水中毒、水肿的一般病因发病学和机体变化。3.了解机体对水和电解质代谢的调节机制。【考查内容】
一、脱水
(一)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
概念、原因和机制、临床表现特点、防治原则。
(二)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渗性脱水)
概念、原因和机制、临床表现特点、防治原则。
(三)正常血钠性水紊乱(等渗性脱水)
概念、原因和机制、临床表现特点、防治原则。
二、水肿
概念、分类、基本机制、水肿的特点、水肿对机体的影响。
常见水肿类型、特点和发病机制。
三、钾代谢紊乱
(一)高钾血症:概念、原因和机制、防治原则。
(二)低钾血症:概念、原因和机制、防治原则。
酸碱平衡紊乱
【考查目标】
1.掌握单纯型酸碱中毒的一般病因、发病学和机体变化规律。2.熟悉反映酸碱平衡的各项指标及其意义。
3.了解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病因、发病学和机体变化规律。【考查内容】
一、反映血液酸碱平衡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pH值、PaCO2、SB、AB、BB、BE和AG。二、四种单纯型酸碱中毒
(一)代谢性酸中毒
概念、原因和机制(AG增高型代酸、AG正常型代酸)、机体的代偿调节、机能代谢改变、防治原则。
(二)呼吸性酸中毒
概念、原因和机制、机体的代偿调节、对机体的影响、防治原则。
(三)代谢性碱中毒
概念、原因和机制(盐水反应性、盐水抵抗性)、机体的代偿调节、机能代谢变化、防治原则。
(四)呼吸性碱中毒
概念、原因和机制、代偿调节、机能代谢变化、防治原则。
三、混合性酸碱紊乱
相加型、相消性。
缺
氧
【考查目标】
1.掌握各种类型缺氧的病因及其特点。
2.熟悉缺氧时机体的机能和代谢变化及其发生机制。
3.了解常用的血氧指标及氧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考查内容】
一、缺氧的概念。
二、常用的血氧指标
氧分压、氧容量、氧含量、氧饱和度。
三、各类型缺氧的病因、血氧变化特点和组织缺氧的机制
乏氧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和组织中毒性缺氧。
四、机能与代谢变化、五、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年龄、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状态、机体代谢状态、锻炼适应情况。
六、氧疗及氧中毒。
发
热
【考查目标】
1.掌握发热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
2.熟悉体温升高的分类,发热时机体代谢与功能的改变。3.了解发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和临床处理原则。【考查内容】
一、发热的概念
区分发热、过热与生理性体温升高。
二、原因和机制
发热激活物的种类与性质
内生致热原的细胞来源和种类、内生致热原的作用部位(POAH和OVLT)中枢发热介质(前列腺素、环磷酸腺苷,Na/Ca2比值)
+
+发热体温上升的基本环节
发热的时相、热代谢特点和临床表现 热限及其成因、三、机能代谢变化。
物质代谢的改变:糖、脂肪、蛋白质、水盐及维生素代谢的变化。
生理功能的改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循环系统功能、呼吸功能及消化功能的改变。
防御功能的改变:抗感染能力的改变、对肿瘤细胞的影响、急性期反应。
四、发热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治疗原发病 一般性发热的处理 必须及时解热的病例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考查目标】
1.熟悉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过程和机制。2.掌握细胞信号转导异常发生的环节和机制。3.熟悉与信号转导异常有关的疾病。【考查内容】
一、细胞信号转导系统概述
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
受体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膜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通路(G蛋白耦联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型受体、丝/苏氨基酸激酶型受体、肿瘤坏死因子家族、离子通道型受体),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调节靶蛋白活性的主要方式:可逆磷酸化快速调节靶蛋白的活性、调控基因表达产生较为缓慢的生物效应。
二、信号转导异常发生的环节和机制
细胞外信号发放异常:神经体液因子分泌异常、病原体及其产物的剌激、理化因素剌激。
受体或受体后信号转导异常:遗传性受体病、自身免疫性受体病、继发性受体异常、受体后的信号转导通路成分异常。
三、与信号转导异常有关的疾病
胰岛素抵抗性糖尿病、肿瘤、心肌肥厚和心衰的信号转导异常的发生机制。
细胞增殖和凋亡异常与疾病
【考查目标】
1.熟悉细胞周期调控机制。
2.掌握细胞周期调控异常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3.了解细胞周期调控异常的防治。
4.掌握细胞凋亡的概念、过程、调控机制及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细胞凋亡调控异常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5.了解细胞凋亡在疾病防治中的意义。【考查内容】
一、细胞增殖异常与疾病
(一)细胞周期的基本概念、细胞周期调控的机制。
(二)细胞周期调控异常与疾病
细胞增殖过度:Cyclin的异常、CDK的增多、CDI表达不足、检查点功能障碍。
细胞增殖缺陷
(三)调控细胞周期与疾病防治
合理利用增殖相关信号
抑制Cyclin、CDK的表达和活性
提高CDI的表达和活性
修复或利用缺陷的细胞周期检查点
二、细胞凋亡异常与疾病
(一)细胞凋亡的概念、细胞凋亡与坏死的比较、细胞凋亡的生理学意义。
(二)细胞凋亡的过程:凋亡信号的转导、凋亡基因激活、细胞凋亡的执行和凋亡细胞的清除。细胞凋亡的主要变化: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细胞凋亡的生化改变(包括DNA片段化、内源性核酸内切酶激活及其作用、凋亡蛋白酶的激活作用)。
(三)细胞凋亡的调控:细胞凋亡的诱导因素和抑制因素;细胞凋亡信号转导系统的多样性、偶联性、统一性和多途径性;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氧化损伤、钙稳态失衡以及线粒体损伤。
(四)细胞凋亡与疾病:细胞凋亡不足引起的疾病;细胞凋亡过度引起的疾病;细胞凋亡不足和过度并存引起的疾病。
(五)细胞凋亡在疾病防治中的意义。
应
激
【考查目标】
1.掌握应激的概念,应激反应基本表现中的神经内分泌反应和细胞体液反应。2.熟悉应激原及其分类,全身适应综合症的概念和分期,应激反应中的功能代谢变化。3.了解应激反应与疾病的关系。【考查内容】
一、应激的概念
应激、应激原的概念与分类。
二、应激的全身性反应
(一)神经内分泌反应与全身适应综合征
蓝斑一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结构基础、主要中枢效应、主要外周效应、代偿意义与不利影响、与下丘脑—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的关系。
下丘脑—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结构基础、主要中枢效应、主要外周效应、代偿意义与不利影响。
其它激素:β一内啡肽、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抗利尿激素与醛固酮等的变化及其意义。
全身适应综合征的分期及主要变化:警觉期、抵抗期、衰竭期。
(二)急性期反应
急性期反应、急性期反应蛋白的概念,急性期反应蛋白的种类、来源及生物学功能。
三、细胞应激反应
热休克蛋白的概念、分类、生物学功能及其表达调控。
五、应激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代谢变化(高代谢率,糖、脂肪、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
功能变化(心血管系统变化,中枢神经系统变化,免疫系统变化,消化系统变化等)。
六、应激与疾病
应激性疾病与应激相关疾病的概念。
应激性溃疡、原发性高血压、应激相关心理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
缺血—再灌注损伤
【考查目标】
1.掌握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概念。
2.熟悉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原因与影响因素。
3.掌握发病机制中自由基、钙超载和白细胞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4.熟悉心肌缺血一再灌注损伤。
5.了解脑、肺、肠、肾的缺血一再灌注损伤,了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原则。【考查内容】
一、缺血—再灌注损伤概念
缺血—再灌注损伤、氧反常、钙反常、pH反常的概念。
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与条件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常见原因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因素(缺血时间,侧支循环,器官对氧的需求程度,再灌注的条件)
三、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
自由基的概念、分类、来源及其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钙超载的概念、发生机制及其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白细胞激活的机制及其损伤作用。
四、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机体的机能、代谢变化
(一)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功能变化、心律失常、心肌能量代谢变化、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的表现及发生机制。
(二)脑、肺、肠、肾的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表现及发生机制。
五、缺血—再灌注损伤时防治原则
消除缺血原因,尽早恢复血流 控制再灌注条件 改善缺血组织代谢
清除自由基、减轻钙超载、抑制中性粒细胞激活 细胞保护剂的使用。
休
克
【考查目标】
1.掌握休克的概念,休克发生的起始环节,休克的分期及各期微循环障碍的发生机制和相应临床表现。
2.熟悉休克常见病因及常见的分类,休克的细胞代谢改变,休克时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碍及发病机制。
3.了解失血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的特点及发生机制,休克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考查内容】
一、休克的概念
休克的概念 休克研究的历史。
休克的始动环节:血容量降低,血管床容量增加,心泵功能障碍。
二、休克的病因和分类
根据病因分类 根据始动环节分类 根据血液动力学特点分类。
三、休克的发展过程
休克的分期,微循环变化特点及发生机制(休克早期、休克期和休克晚期)。
有关微循环障碍发生的机制:神经机制一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的作用。体液体制一儿茶酚胺、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血管加压素、激肽、花生四烯酸产物、氧自由基等的作用。细胞机制。
四、休克时各器官系统功能变化
肾、肺、心、脑和肝胃肠等主要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及其发生机制,各器官系统功能障碍对休克过程发展的影响。
SIRS, MODS, MSOF的概念。
五、防治原则
病因学治疗 扩充血容量
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纠正酸中毒 防治细胞器官损伤。
凝血瘀抗凝血平衡紊乱
【考查目标】
1.掌握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基本概念、发病机制、功能代谢变化及其发生机制。2.熟悉DIC的常见病因,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DIC的分期。3.了解DIC的分型,DIC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考查内容】
一、DIC的基本概念
二、DI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激活凝血Ⅻ因子,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组织严重破坏使大量组织因子入血,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血细胞受损。其它促凝物质入血。
三、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 肝功能严重障碍 血液的高凝状态 微循环障碍
不恰当使用纤溶抑制剂。
四、DIC的分期和分型
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和继发性纤溶亢进期的主要特点及其发生机制。
分型:按DIC发生快慢分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按DIC代偿情况分型(代偿型,失代偿型和过度代偿型)。
五、DIC的临床表现及发生机制
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贫血的主要发病机制。
六、防治原则
防治原发病 改善微循环
重建凝血和纤溶间的平衡。
心功能不全
【考查目标】
1.掌握心功能不全和心力衰竭的概念,心力衰竭的病因和基本发生机制、心脏和心外的代偿反应。
2.熟悉心力衰竭的诱因与分类,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各重要器官功能的变化。3.了解心力衰竭时神经 — 体液的代偿反应,防治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基础。【考查内容】
一、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的概念
二、心功能不全的原因和诱因
心功能不全的原因:心肌舒缩功能障碍、心脏(容量、压力)负荷过重
心功能不全的原因和诱因:感染、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紊乱、心律失常、妊娠和分娩。
三、心功能不全的分类
按发生部位分类: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
按心肌收缩与舒张功能障碍分类:收缩性心力衰竭和舒张性心力衰竭。按心输出量的高低分类:低排出量性心力衰竭和高排出量性心力衰竭。
四、心功能不全时机体的代偿
神经-体液调节机制的激活:交感神经系统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 心脏的代偿反应:心率加快、心脏紧张源性扩张、心肌收缩力增强、心室重构 心脏以外的代偿:血容量增加、血流重分布、红细胞增多、组织利用氧能力增强的发生机制及意义。、五、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心肌收缩功能降低:心肌收缩相关的蛋白质改变,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
心肌舒张功能障碍:钙离子复位延缓,肌球-肌动蛋白复合体解离障碍,心室舒张势能减少。
心脏各部分舒缩活动不协调。
七、心功能不全时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心输出量减少:心脏泵血功能降低、器官血流量重分配的表现及发生机制。静脉淤血:右心衰引起的体循环淤血和左心衰竭引起的肺循环淤血的主要表现。
八、心功能不全的防治原则。
防治原发病及消除诱因
调整神经-体液系统失衡及干预心室重塑 减轻心脏前、后负荷 改善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改善心肌的能量代谢。
肺功能不全
【考查目标】
1.掌握呼吸衰竭的概念、病因、基本发病机制,呼吸衰竭时的机能代谢变化。肺性脑病用氧治疗时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2.熟悉呼吸衰竭时的血气变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概念、原因和发病机制。3.了解呼吸衰竭的防治原则。【考查内容】
一、呼吸衰竭的概念
呼吸衰竭的概念、诊断标准和分类。
二、呼吸衰竭的原因和发病机制
(一)肺通气功能障碍:限制性通气不足、阻塞性通气不足的常见病因。外周性气道阻塞引起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肺泡通气不足时的血气变化特点。
(二)肺换气功能障碍
弥散障碍:常见病因、血气变化特点。
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分类、常见病因、发病机制及血气变化特点。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
三、呼吸衰竭的机能代谢变化
酸碱平衡及电解质代谢紊乱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肺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
呼吸功能变化 循环系统功能变化 肾功能的变化
四、防治原则。
防止与去除病因 提高PaO2 降低PaCO2
改善内环境及重要器官功能
肝功能不全
【考查目标】
1.熟悉肝功能不全的概念、常见病因和机制。
2.掌握肝性脑病的概念,掌握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比较公认的几种学说。3.熟悉肝性脑病的影响因素。
4.了解肝性脑病临床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了解肝肾综合征的概念、分类及发病机制。【考查内容】
一、肝功能不全
肝功能不全和肝功能衰竭的概念 肝功能不全的常见病因和发病机制 肝细胞及肝非实质细胞损害与肝功能障碍。
二、肝性脑病
(一)肝性脑病的概念、分类。
(二)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氨中毒学说、假性神经递质学说、氨基酸代谢失衡学说、GABA学说的主要观点及各学说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地位。
(三)肝性脑病的影响因素
氮负荷增加 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
脑敏感性增高
(四)防治原则
防治诱因
降低血氨
左旋多巴、支链氨基酸的使用。
三、肝肾综合征
肝肾综合征的概念、分类
肝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肾交感神经张力增高,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激肽系统活动异常,前列腺素、白三烯的作用,内皮素的作用,内毒素血症。
肾功能不全
【考查目标】
1.掌握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概念、病因和类型。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病经过、少尿的发生机制和少尿期的代谢紊乱。2.熟悉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
3.了解急性肾功能不全时肾组织损伤及其机制,急性肾功能不全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4.掌握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和对机体的影响。5.熟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病过程;尿毒症的概念。
6.了解尿毒症的功能代谢变化、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考查内容】
一、肾功能不全的基本发病环节: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变化;肾小管功能障碍。
二、急性肾功能衰竭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概念、分类(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小管坏死的病因:肾缺血,肾中毒。
(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管阻塞、肾小管原尿返流、肾小球超滤系数降低。
(三)发病过程:少尿期(少尿或无尿、水中毒、高钾血症、低钠血症、代谢性酸中毒、氮质血症);多尿期,恢复期。
(四)非少尿型的基本病理变化及特点。
三、慢性肾功能衰竭
(一)慢性肾功能衰竭概念、病因。
(二)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展过程:代偿期、肾功能不全期、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期。
(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健存肾单位减少、矫枉失衡,肾小球过度滤过。
(四)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机能代谢变化:氮质血症,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夜尿、多尿、低渗尿,钠、钾、镁代谢障碍,代谢性酸中毒,高血磷,低血钙);肾性高血压;贫血;出血倾向:免疫功能障碍;肾性骨营养不良。
四、尿毒症
尿毒症的概念。
尿毒症主要临床表现的发病机制: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障碍,皮肤症状,物质代谢障碍(糖耐量降低,负氮平衡,高脂血症)。
尿毒症的毒性物质作用:甲状旁腺激素的作用,胍类化合物的作用,中分子物质的作用,其它毒性物质的作用(尿素、胺类、酚等)。
脑功能不全
【考查目标】
1.了解脑的结构、代谢与功能特征、脑的疾病表现特征。
2.掌握认知障碍和意识障碍的概念、脑的结构基础、产生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病因和发 病机制、对机体的影响。
3.了解脑功能不全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考查内容】
一、脑的结构、代谢与功能特征、脑的疾病表现特征。
二、认知障碍
认知障碍的概念 认知的脑结构基础
认知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病因和发病机制 认知障碍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三、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的概念
意识维持和意识障碍脑结构基础
意识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病因和发病机制、对机体的主要危害 意识障碍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病理生理学实验
【考查目标】
掌握病理生理学各实验的目的、实验设计原理、材料与方法、注意事项等。着重动手能力和训练独立从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考查内容】
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高钾血症、发热、水肿、缺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失血性休克、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急性右心衰竭、呼吸衰竭、氨在肝性脑病中的作用、酸碱平衡紊乱。【考查要点】
各个实验的目的、设计原理、材料与方法、注意事项等。
Ⅳ 试题示例
1、名词解释(共8小题,每题6分,共48分)试题示例: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2、问答题(共6小题,每题15分,共90分)试题示例:
何谓“I型呼吸衰竭”和“II型呼吸衰竭”?为什么对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主张低浓度持续给氧?
3、实验题(共1小题,每题12分,共12分)试题示例:
回忆曾经做过的病理生理学的实验,试设计一个休克的动物疾病模型,并说明观察的指标及方法。
Ⅴ 辅导书推荐、辅导班、网站推荐
辅导书推荐:
《病理生理学》金惠铭,王建枝主编
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研究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辅导班: 无辅导班
网站推荐:
暨南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jnu.edu.cn/
广东省重点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网站:http://bsszd.jnu.edu.cn/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病理生理实验室网站:http://bszds.jnu.edu.cn/
Ⅵ 主要参考文献
1.《病理生理学》金惠铭,王建枝主编
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研究会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2.《人体病理生理学》王迪浔,金惠铭主编
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Guyton AG and Holl JE.Medical physiology.10th edition.Philadelphia: Saunders Comp, 2002.4.Mcphee SJ, Lingappa VR, Ganong WF et al.Pathophysiology of Disease: An Introduction to Clinical Medicine.Mc Grow-Hill, 2000.5.Poith CM, Kunert MP: Pathophysiology: Concepts of Altered Health States.Lippinott Willians & Wilkins, Philadelphia, 6th edition, 2002.
第五篇: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交通运输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一、806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
1.理解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系统的概念,了解电子商务系统发展中的热点技术。
2.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开发过程,了解软件生命周期,理解主流的信息系统开发建设方法及其对比,理解电子商务系统建设过程(SDLC)的阶段划分,掌握电子商务系统建设项目管理的过程、主要任务及包括配置管理软件在内的工具软件的使用。
3.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了解规划三要素及电子商务战略规划与系统规划之间的关系,理解电子商务战略规划的步骤和要点,掌握电子商务系统规划的步骤和要点。
4.电子商务系统的分析,理解系统分析阶段的目标、任务,理解系统分析的过程及其成果形式,掌握主流的系统分析方法及系统分析的主要工具。
5.电子商务系统的总体设计,了解信息系统设计的基本过程,理解电子商务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的内容与成果形式,掌握基础设施平台的设计。6.商务应用软件设计,理解软件体系架构,软件层次结构划分方法及多层结构的思想,掌握应用软件详细设计方法。7.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了解电子商务系统、企业信息门户及网站之间的关系,理解网站设计原则与设计过程。8.电子商务支付子系统的设计,了解电子支付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主要形式,理解主要的支付协议与认证体系。9.电子商务安全子系统的设计,了解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要求,理解主要的电子商务系统安全技术。
10.电子商务系统的实施和运行维护,了解电子商务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掌握系统测试的内容及评价标准。
二、807网络营销
1.因特网发展的历程,发展的推动力,发展的四个阶段,不同市场营销理念下的市场营销方法。
2.“位”的概念和摩尔定律,推动计算机、网络数字化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和数字环境的四个基本特性,数字化营销的三个过程。
3.网络对营销冲击的五个含义,梅特卡夫(Metcalfe)定律的个人网络价值和集体网络价值的测算及应用条件,信息增值的四个步骤;设计因特网的三个目标,保尔•巴兰网络拓扑图,因特网出问题的原因,影响因特网访问延迟的因素;公众因特网、外部网和内部网的不同。
4.企业对个人客户网上营销内涵,网上企业与客户的互动及影响因素,企业与客户的沟通模式;网上客户及行为。5.因特网给企业带来好处和利益,基于因特网的闭合营销。
6.企业投资因特网的目的,使客户满意的四个要素,评价网络营销效果的两个基本方法。7.个性化与网络营销的关系,实施个性化的前提条件,实现个性化的方法及途径。
8.因特网时代的两个重要特征和商业意义,基于因特网的模块化产品设计、开发方法和思想,因特网上两种标准和标准竞争的营销战略。
9.客户访问量对网站的重要性,形成客户访问量的要素,给网站创造访问量的四种主要方法,网站域名与品牌的关系。
10.网上虚拟社区的基本概念,两种观点,个人社区和扩展社区的关系,虚拟社区工具、运营规则和社区成员何合作。
11.因特网对价格灵敏度的影响,传统边际成本定价方法,因特网动态实时定价方法。
12.电子商务:订货和支付,价格、品种、便利和乐趣等;分销战略,传统零售商与因特网的竞争。13.网上营销潜在的法律问题
三、871运筹学理论与方法
1.线性规划。掌握和理解线性规划问题特点和基本模型、单纯形法、改进单纯形法、对偶问题、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影子价格的含义、对偶单纯形法、灵敏度分析的主要内容和计算。
2.运输问题。掌握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及表上作业法,熟悉产销不平衡运输问题及求解方法。
3.整数规划。重点掌握整数规划问题求解的分枝定界法、0-1整数规划的表示及指派问题的求解方法,理解并掌握割平面法。
4.动态规划。理解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程,掌握典型动态规划应用如资源分配问题与生产与存贮问题。5.图与网络分析。理解并掌握图的基本概念、最短路问题、网络最大流问题、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
6.排队论。理解并掌握排队论的基本概念、到达时间和服务时间分布、单服务与多服务台负指数分布排队系统、一般服务时间M/G/1模型。
四、941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1.计算机软件及算法概述。理解信息时代的特点、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过程、掌握计算机算法的基本特征、算法描述、算法设计基本方法、算法的复杂度分析,理解软件的分类与应用软件、计算机常用软件。
2.数据结构及其运算。掌握线性表、栈、队列的结构特点及其应用,掌握线性链表的基本运算,掌握数组、矩阵的结构特点,理解矩阵的压缩与稀疏矩阵的表示,掌握树、二叉树的结构特点与运算,掌握复杂数据结构(二叉树、图)存储结构及其运算方法,掌握基本的查找和排序技术、常用排序技术的算法表示、树的索引及其查找。
3.操作系统。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作用、任务、分类、特征及发展过程,理解多道程序设计的特点、进程与进程间通信,掌握存储空间的组织方式,掌握内、外存储器组织管理方式的异同。掌握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理解常见的操作系统。
4.数据库系统。理解数据库、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掌握关系代数、数据库设计的概念与方法,掌握关系数据库语言SQL,理解数据完整性及安全性。5.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协议。理解网络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类型、体系结构、互联方式,掌握局域网与Intemet基本技术与应用,掌握OSI参考模型、网络传输协议、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6.软件工程技术基础。理解软件工程概念、软件生命周期、软件支持环境,掌握软件设计的详细表达、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掌握软件开发方法、软件开发工具、软件测试与调试、软件维护,理解云计算技术及其它软件开发技术。
7.管理信息系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开发方法和步骤,理解近年来有代表性的研究技术。
8.信息与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保护。理解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的防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及防范措施。
五、942管理运筹学 1.线性规划
(1)线性规划模型的特点;(2)线性规划标准型;
(3)线性规划的可行解、基、基解、基可行解、可行解、最优解;(4)线性规划解的四种情况;(5)线性规划的基本定理;
(6)单纯形表的结构;检验数的概念和计算;最优性判断;(7)影子价格;对偶问题;对偶定理;(8)对偶单纯形法的基本原理;(9)灵敏度分析; 2.运输问题
(1)产销平衡的表上作业法
初始解的求解方法:最小元素法、差值法; 解的最优性判断:闭回路法、位势法;
解的改善:换入变量的确定、换出变量的确定、调整量的确定、解的调整;(2)非产销平衡问题
产大于销的问题;销大于产的问题;非典型运输问题转化为典型运输问题。3.整数规划
(1)分枝定界法;(2)割平面法;
(3)0-1规划问题的建模;(4)指派问题的匈牙利算法;(5)非典型指派问题 4.动态规划
(1)阶段;状态(状态变量、允许集合);决策变量(允许决策集合);状态转移方程;指标函数(阶段指标函数、后部子过程);
(2)动态规划模型结构;
(3)实际问题转化为动态规划问题(资源分配、生产与存储和设备更新问题)。5.图与网络分析
(1)图、点集、边集、有向图、无向图;相邻、相关、简单图、多重图、偶点、奇点、链、路、简单链、初等链、回路;树、支撑树、割集、网络;邻接矩阵、关联矩阵;图的同构;网络计划、时间参数、关键路线;(2)掌握最小支撑树;最短路径的算法(Dijkstra法、floyd法、ford法);最大流的算法;最小费用最大流的算法;网络图的绘制方法、时间参数的计算; 6.排队论
(1)三个基本组成部分:输入过程、排队规则、服务机构;最主要的、影响最大的三个因素:顾客到达间隔分布、服务时间分布、服务台个数;Kendall记号:X/Y/Z/A/B/C,符号的含义;
(2)单服务台负指数排队系统:各种指标的公式、状态转移图、状态概率的方程;
(3)多服务台负指数排队系统:状态转移图、状态概率的方程、一般服务时间M/G/1模型、P-K公式、排队系统的经济分析。
六、945自动控制原理
1.基本概念,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反馈控制原理,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控制系统的基本分类等。
2.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控制系统数学描述的概念和方法,运动对象的微分方程描述,微分方程求解,拉普拉斯变换与反变换,自动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描述模型及求解方法,利用梅逊公式、信号流图、结构图简化求解系统传递函数。
3.线性控制系统的运动,系统稳定性、静动态特性的基本概念,运用稳定性判据和系统性能指标分析的方法,控制系统静动态性能指标的计算方法。
4.线性控制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法,奈奎斯特稳定判据、控制系统的稳定裕度,线性控制系统频率特性函数的基本概念,绘制频率特性波特图,应用频率特性波特图分析系统性能。
5.线性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方法,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根轨迹的绘制方法,利用根轨迹分析系统性能。
七、04101控制理论与方法
1.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解并掌握控制系统的相关基本概念、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主要工作原理与区别、闭环控制系统的主要构成和方框图绘制。
2.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掌握控制系统建模方法、时域模型与频域模型的转换、基本单元的传递函数、传递函数的等效变换和梅逊公式。3.线性控制系统的运动。掌握稳定性分析、稳态误差分析、典型输入作用和时域性能指标、一阶系统动态性能分析、二阶系统动态性能分析等方法。
4.控制系统的频率分析法。了解频率特性的物理意义,掌握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频率特性的绘制、稳定判据及其应用、闭环系统频率特性指标及性能分析。
5.根轨迹法。掌握根轨迹方程、绘制根轨迹的基本准则、根轨迹的应用。掌握根轨迹的绘制与性能分析。
八、04102最优化理论与方法
1.最优化问题基础知识。掌握最优化问题的基本概念、凸集、凸函数的概念。
2.线性规划。掌握线性规划数学模型及其性质、单纯形法、改进单纯形法、对偶问题、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对偶单纯形法。
3.无约束优化问题。掌握无约束优化问题基本概念、最优性条件,了解一般算法的基本思路。4.一维搜索。掌握一维搜索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思路,了解一维搜索的试探法、插值法、二分法。
5.约束优化问题。掌握约束优化问题基本概念、最优性条件,了解一般算法(制约函数法)的基本思路。
九、04103信号与系统
1.基本概念。掌握连续时间信号、离散时间信号的数学模型、基本运算、典型常用信号等内容,掌握连续时间系统、连续时间系统的数学模型、线性时不变性以及典型系统。
2.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理解连续时间LTI系统时域模型的建立方法,了解连续时间LTI系统的自由响应与强迫响应和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并掌握连续时间LTI系统的冲击响应与阶跃响应,同时理解分析中的卷积法。3.傅里叶变换。理解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分析、典型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同时掌握傅里叶变换、典型非周期
信号的傅里叶变换,理解冲激函数和阶跃函数的傅里叶变换以及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抽样信号的傅里叶变换、抽样定理。
4.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分析。理解拉普拉斯变换与逆变换,系统函数及其s平面分析以及连续系统的因果性与稳定性分析方法,并掌握拉普拉斯变换求解法。
5.傅里叶变换应用通信系统。掌握频域响应系统函数、无失真传输、理想低通滤波器,理解调制解调、从抽样信号恢复连续时间信号,了解脉冲编码调制、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电信网络的认识。
6.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理解离散线性时不变系统时域模型的建立方法、离散线性时不变系统的自由响应与强迫响应和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离散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冲击响应与阶跃响应,并能够理解分析中的卷积和法与反卷积和法。
7.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能够理解z变换与逆变换、z变换求解法、系统函数及其z平面分析以及离散系统的因果性与稳定性分析方法。
8.离散傅里叶变换。理解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与频谱图和连续时间信号的傅立叶变换与频谱,能够掌握离散时间信号的傅立叶变换和快速傅里叶变换,并能够理解信号的能量与功率密度谱。
十、04104系统工程
1.系统及系统理论。了解和掌握系统的概念、分类与特性、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当今系统理论的新进展。
2.系统工程概述。了解和掌握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系统工程的技术内容、系统工程方法论、三维结构方法论、系统工程的成功实践。
3.系统分析。了解和掌握系统分析的概念及结构、系统分析的内容与逻辑过程、管理系统工程的意义、系统分析的程序构成、系统分析中的信息传递。
4.系统预测。了解和掌握系统预测的概念、种类和程序、德尔菲预测方法、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法、系统预测与一般预测的区别、其他有关的定性和定量预测方法。
5.线性规划。了解和掌握线性规划的建模方法、单纯型求解的一般方法。
6.网络分析。掌握网络图的组成及绘制、网络时间参数及其计算;了解规定总工期的概率评价、网络图的调整与优化、工序时间参数。
7.系统评价。了解和掌握系统评价概念、目的及步骤、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原理、系统评价中评价方法的选择。
8.系统决策。掌握系统决策的意义及决策过程、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多阶段决策和决策树模型;了解决策树分析的逆向归纳法,贝叶斯(Bayts)决策等。
十一、04105 计算机应用基础
1.计算机基础知识。理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软硬件的关系,掌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指标,掌握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和存储方法,熟悉数制及其转换、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编码。2.Windows 7操作系统。理解Windows 7系统的基本设置、Windows 7的启动与关闭,掌握Windows 7基本操作、管理文件和文件夹、资源管理器、应用程序管理、磁盘管理以及控制面板的使用。
3.计算机网络基础。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类和网络体系结构,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协议、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术,掌握Internet的发展和基本技术。
4.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掌握创建、编辑、管理文档,掌握制作图文混排文档、文档格式编排、表格的设计与制作、目录的自动生成。
5.电子表格制作软件Excel2010。掌握Excel 2010的主要功能,掌握创建、编辑Excel表格,掌握管理工作簿数据、编辑工作表、格式化工作表、表中数据的计算、公式和函数的使用、图表的制作。
6.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 2010。掌握创建和编辑演示文稿、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演示文稿的格式化操作、演示文稿的外观设置、演示文稿的动画效果设置、演示文稿的播放。
十二、04106铁路运输综合测试 《铁路运输组织学》
绪论:了解铁路运输生产过程及其特点,铁路行车组织各部分内容的相互关系。第二篇 车站工作组织,第一章概述:理解技术站办理的列车、货车种类及货车的技术作业过程和作业地点(站内运行径路),掌握用图解方式说明不
同种类列车在站内走行径路。第二章调车工作:理解并掌握牵出线调车作业方法种类、含义、用途、驼峰调车与牵出线调车比较具有的特点、驼峰作业方案与设备条件、机车台数的关系及其采用条件和优缺点,掌握摘挂列车调车作业计划编制办法。第六章技术站工作组织:理解并掌握货车集结的概念及货车集结停留时间的计算原理与方法、货物作业车技术作业及其合理取送顺序和取送次序的确定方法。第八章车站作业计划、调度指挥及统计分析:掌握车站班计划、阶段计划内容编制依据和方法。第三篇车流组织,第一章铁路车流组织概述:理解编组计划、车流径路的含义和货物列车的分类方式。第二章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了解装车地直达列车的形式和条件。第三章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掌握分析计算法的理论基础、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和绝对条件的含义及数学描述、直线方向五个技术站的表格计算法的计算装车地直达列车的形式和条件。第四章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确定与执行,了解违反编组计划的概念。第四篇列车运行图,第一章列车运行图概述:掌握列车运行图概念、分类及特征。第二章列车运行图要素:掌握车站间隔时间概念,τ不、τ会、τ连的含义及在运行图上的表示形式、追踪间隔时间概念、种类、运行图上表示方法列车运行图分类及特征。第三章区段管内工作组织:理解区段管内货物列车铺画方案编制原理。第四章机车运用工作组织:了解机车长交路的计算、机车全周转时间的计算方法等。第五章动车组工作组织:了解动车组周转计划的编制原理。第六章重载货运专线列车运行组织:了解重载列车运行组织的原理。第八章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掌握列车运行图编制步骤及所解决的问题。第五篇铁路运输能力计算与加强,第一章概述:了解铁路运输能力的概念和构成;理解能力瓶颈的观念。第二章铁路区间通过能力计算:掌握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计算方法,掌握全区段列车会车方案图(无技术作业停站),可以运用其计算区段的通过能力。利用扣除系数计算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的方法。第六章 铁路运输能力加强:掌握n需与G能的计算方法,加强通过能力措施的分类及三个途径的具体内容。第六篇铁路运输生产计划,第一章铁路运输生产货运计划:了解铁路运输生产运输生产计划、货运计划的概念。第二章铁路运输生产技术计划:掌握技术计划的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的计算办法。第七篇铁路运输调度工作,第一章概述,了解运输调度工作的概念、作业和调度调整的一般原则。第二章车流预测及车流调整:掌握车流预测及车流调整原理。第三、四、五、六章 铁路运输调度工作:了解有关概念、原理和方法。
《铁路站场与枢纽》
第一篇站场设计技术条件,第一章线路种类及线间距离,掌握线路种类、铁路限界及相邻线路间的中心距离,了解电气化铁路车站内接触网架设;第二章线路连接,掌握道岔、线路连接形式、车场和站场咽喉的概念;第三章车站线路全长和有效长,掌握车站线路全长和有效长的规定,了解警冲标、信号机位置,坐标及线路实际有效长的计算方法。第四章站场平、纵断面及排水,了解站坪长度、站场平面、纵断面、进出站线路与车站两端加、减速地段、站场路基和站场排水概念。第二篇中间站,了解中间站分布、会让站和越行站布置图、会让站布置图、越行站布置图形式及优缺点;第三章有客货作业的中间站布置图,了解中间站的作业和设备、中间站布置图;第四章中间站的设备设置,了解车站线路、客货运业务设备、安全线和避难线的设置办法。第三篇技术站,第一章概述,了解技术站分布及分类、技术站作业及设备;第二章布置图分析及选择,了解区段站、编组站布置图分析及选择原理;第三章车场及线路设计,了解 编组站车场中轴线的确定,各车场线路数目的确定,编组站各车场及线路的平、纵断面设计,车场咽喉区的布置及设计,辅助调车场及箭翎线设计的原理;第四章机务和车辆设备,了解机务设备和车辆设备。第五章车站通过能力,掌握车站咽喉通过能力、车站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第四篇调车驼峰,第一章 驼峰设计基础,掌握驼峰的组成及分类,了解现代化驼峰设备、驼峰溜放钩车运动和驼峰调速系统原理;第二章驼峰平、纵断面设计,掌握驼峰溜放部分平面设计,驼峰高度计算,驼峰溜放部分纵断面设计,峰顶平台及有关线路平、纵断面设计,调车场平、纵断面设计方法。第三章驼峰调速系统设计,掌握减速器制动位的设置、驼峰间隔制动位减速器制动能高计算、点连式驼峰三级制动位减速器制动能高计算、调车场内减速顶设置原理;第四章驼峰检算,了解检算方法;第五章车站改编能力计算,掌握驼峰解体能力、调车场尾部牵出线编组能力、车站改编能力的确定方法。第五篇客运站,第一章客运站作业、设备和布置图,了解客运站的作业及设备,客运站、客车整备所、客运机务段和车辆段的相互位置,理解典型客运站布置图优缺点。第二章客运设备,了解客运线路、站房、旅客站台及跨线设备和车站广场。第三章客车整备所,了解客车整备所的作业及其方式,理解客车整备所的设备及布置图优缺点。第四章高速铁路客运站,了解高速铁路的车站布置图优缺点、动车段(所、场)典型设计要求;第五章客运站通过能力,了解客运站到发线通过能力、客车整备场通过能力概念及计算方法原理。第六篇货运站,第一章综合性货运站,了解货运站的作业与设备,理解货运站布置图、货场设计原理,了解货运设备能力计算方法。第二章集装箱办理站,了解集装箱办理站的分类、作业及设备,理解集装箱办理站的平面布置和集装箱场设备能力
计算原理。第三章换装站,了解换装站分类、作业及设备,以及换装站布置图。第四章工业站、港湾站,了解路企交接方式及工业站、港湾站设置方案及布置图。第六章轮渡站,了解轮渡站的作业、设备及布置图。第七篇 铁路枢纽,第一章铁路枢纽总布置图,了解铁路枢纽总布置图影响因素和铁路枢纽布置图形;第二章铁路枢纽内主要设备配置,了解铁路枢纽内编组站、客运站和客车整备所、货运站和货场、机务和车辆设备的典型配置方案。第三章铁路枢纽内主要线路配置,了解枢纽引入线、联络线和迂回线、枢纽环线和直径线、枢纽进出站线路疏解的概念及布置原理;第四章铁路枢纽总体规划,了解铁路枢纽规划与路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配合、与自然条件的配合原理;第五章铁路枢纽通过能力,了解铁路枢纽通过能力的基本概念、铁路枢纽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原理;第六章车站及枢纽设计方案比选,了解方案比选的一般原则。
十三、城市交通综合测试
涵盖交通规划和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两方面内容。交通规划范围:
1.基本概念。理解并掌握交通规划、出行、出行链;
2.交通调查。掌握数据统计、取样方法、数据收集方法及最新调查技术; 3.交通与土地利用。了解汉森、劳瑞、统计回归模型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交通网络布局与设计。理解并掌握网络布局理论与评价方法;
5.交通发生与吸引。掌握原单位模型,类型发生模型,模型参数稳定性及其校正等; 6.交通分布。理解概念和模型,掌握增长系数法模型及重力模型法及参数标定; 7.交通方式划分。掌握最大效用理论、交通方式划分模型,Logit模型;
8.交通流分配。掌握概念和内涵,理解Wardrop第一、第二原理,非平衡模型和平衡模型。分配结果服务水平评价指标;
9.常用的交通规划软件。掌握常用软件的功能和使用。交通管理与控制范围:
1.基本概念,理解管理与控制的概念,新技术和新方法;2.道路交通管理概论。了解行车、行人、单向交通、停车需求管理;
3.路口与路段交通管理。掌握路口管理原则和方式、渠化、提高通行能力对策;
4.道路交通控制基础理论。了解交通流理论、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交通仿真技术等;
5.单点交叉口的信号控制。掌握信号控制概念、类型,定时控制、感应控制原理和方法,配时方案设计; 6.干道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掌握协调控制基本方法、智能协调方法;
7.区域交通信号控制。掌握区域控制概念,定时式、自适应式联机操作信号控制; 8.高速干道交通控制。了解高速干道交通特性,匝道控制、干道控制基本方法。9.城市智能交通管理与控制。了解路线导行、交通信息服务等系统功能。
十四、04108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测试
1.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概况。了解世界范围内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概况、最近进展,重点掌握不同类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技术经济特征,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综合交通中的作用与地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社会经济属性。2.城市轨道交通的构成。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基本构成,各子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主要功能,各子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中的作用。
3.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客流预测。了解城市轨道交通不同发展阶段对客流预测的要求,重点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基本思路、主要指标及其内涵,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误差概念、误差形成机理及其降低方法。
4.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法。了解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程序以及线网规划、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重点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的形成、评价指标与推荐方案的论证方法。
5.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计划及其编制方法。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计划体系,重点掌握列车运行图的主要指标、运行计划编制及评价方法,掌握乘务计划、动车组周转计划的主要指标及其编制方法。
6.城市轨道交通能力计算及其加强措施。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能力概念,重点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能力构成及计算方法、列车能力及其计算方法,掌握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能力的主要技术与组织措施。
7.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枢纽工作。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主要类型、换乘站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与适用性,重点掌握车站客运组织工作的主要内容、换乘客流流线设计与客流组织方法、枢纽服务水平评价方法,掌握大客流
条件下车站管理的方法。
8.城市轨道交通的票制票价与补贴。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票制票价概念,重点掌握不同类型票制票价的适用性、城市轨道交通补贴机理与基本类型。
9.城市轨道交通辅助线及其设计方法。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辅助线种类及其主要作用,重点掌握相关标准与规范对辅助线设计的要求。
10.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可实施性分析。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联络线的类型与功能,重点掌握相关设计规范对车辆段规划、联络线设计的要求。
十五、04109运输物流综合测试
1.现代物流技术概论。物流的概念及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物流活动的领域范围;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物流技术的概念与分类。
2.现代运输设施设备与组织技术。运输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概念;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多式联运与国际多式联运的概念。
3.现代仓储设施设备与技术。仓储的概念;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概念和构成;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经济订货周期模型及数量折扣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AGV、MRP、MRP II、JIT、ERP的含义。
4.装卸搬运设备与技术。装卸搬运的定义与特点;装卸搬运作业合理化的原则。
5.现代物流配送技术。配送的定义、构成要素和基本流程;配送的现代化发展趋势;不合理配送的形式与配送合理化的措施;配送中心的定义和基本功能;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及其现代化管理;配送运输的基本作业流程。
6.包装与流通加工技术。包装的概念与作用;包装技术方法;流通加工的概念;不合理流通加工的形式及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方法。
7.现代物流信息基础。物流信息的概念和特征;条码、EDI的概念;RFID、GPS、GSM、GIS的含义;现代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构造基础和层次。
8.现代物流系统规划。物流系统的概念、特征与构成要素;区域物流系统的结构;物流系统化的概念。9.物流战略规划。物流战略的概念与内容。
10.物流系统模式与组织系统设计。物流管理组织设计的原则;企业物流组织机构的基本模式。11.物流网络与选址规划。物流网络的概念;物流场址选择的影响因素。
12.物流设施规划及其布置设计。物流中心规划与系统布置的要素;系统布置设计的步骤。
十六、04111交通安全工程
1.理解系统、人-机-环境系统、系统界面等安全系统工程相关概念;掌握安全、危险、风险、事故、隐患、危险源等安全科学基本概念及其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安全问题的基本特性;理解各类交通事故的定义、分类、构成条件及常用的交通事故评价指标。2.交通安全基本理论,理解可靠性、维修性和有效性等可靠性理论基本术语;掌握事故致因理论以及事故预防理论。3.交通安全分析和评价方法,理解交通安全分析和评价的概念和内容、各种分析和评价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掌握安全分析和评价的程序、作用和意义;理解风险接受原则;掌握安全检查表、事件树法、事故树法等交通安全分析方法以及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定量安全评价法、风险评价矩阵法、交通冲突技术等交通安全评价方法;理解多指标安全综合评价法的评价思路。
4.交通安全技术,了解交通安全技术的基本内容和发展趋势;掌握交通安全设计技术,理解道路线型和交叉口安全设计;了解基于预防和事故避免的交通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基于维护和维修的交通安全检测与诊断技术、交通事故救援技术。
5.交通安全管理,理解安全管理的概念、内容、我国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制度;了解交通安全法规管理相关内容;理解交通安全与心理现象的关系以及交通安全心理的保障条件、团队合作的内容;理解安全教育的意义、内容;掌握应急管理等概念及应急预案的内容;掌握交通事故调查的目的、原则、内容和方法以及交通事故处理的原则、程序;了解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基本原则,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概念及其相关规定,交通保险的概念和实施意义等。
十七、04112WEB服务器开发技术
1.Web服务器基础原理,了解Web服务器开发相关特点及软硬件技术体系,熟悉Web信息发布的基本概念及工作原理与服务器的结构与管理,掌握HTTP原理及应用(包括:基本概念、特点、相关基本规范、运作原理)、HTTP的请求与响应基本原理、相关技术(Session、Cookie、Application)特点;
2.Web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了解Web服务器管理基本内容,掌握IIS与Apache服务器基本配置方法,包括:虚拟站点管理、虚拟目录管理、站点属性管理以及站点安全管理;
3.客户端开发技术,掌握基本HTML语法,包括文字、版式、图像、链接与锚点、表格、表单等,能理解较复杂HTML代码;掌握CSS基本控制原理,能完成基本的控制代码,包括文字字体大小及颜色、各类背景、版式控制等,能理解较复杂的CSS代码;了解JavaScript的基本原理,能理解简单JavaScript代码;
4.JSP开发技术,理解JSP基本原理与语法规则,掌握JSP的基本输入/输出方法、常用内部对象的使用、Servlet及JavaBean的特点及基本应用以及JDBC技术,能完成一般难度JSP程序的编制,能理解较复杂的JSP代码; 5.ASP.NET开发技术,掌握ASP.NET的基本原理与特点,了解常用主要控件的使用方法以及数据库操作方法; 6.应用系统优化技术,了解Web应用系统优化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掌握基本的软硬件优化方法。
十八、04113电子商务概论
1.电子商务概述。理解商务与商务活动,掌握EDI的含义、系统组成,了解Internet的主要应用功能、商务价值,理解电子商务的定义、交易过程、分类。
2.电子商务商业模式。掌握商业模式、设计要素,理解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商业模式,掌握B2C电子商务各类商业模式,掌握B2B电子商务各类商业模式,掌握电子商务商业模式C2C。
3.电子商业与管理。了解电子商业的形式,掌握电子商店的结构与功能及购物流程,理解电子商店的经营管理,理解电子商店的经营策略。
4.网络营销。掌握网络营销中网上消费者行为、主要网络营销理论,理解网络营销技术的网站事务日志、数据仓库及数据挖掘、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掌握网络营销工具与方法,理解网上市场调研的方法,理解网络营销业绩评估的常用方法。
5.B2B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理解B2B电子商务及其价值,掌握第三方B2B电子商务平台的分类、组织、运营与管理,掌握企业B2B电子商务平台的分类、组织,理解电子供应链与协同商务。6.网络服务业:。握服务业的定义、分类及现代服务业,掌握网络金融涉及的网上银行、网上证劵、网上保险,掌握网上旅游的特点、要素及运作模式,理解网上招聘。
7.电子商务系统建设。理解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架构与设计要素,理解电子商务系统建设过程,了解电子商务系统中的WEB服务器软件、应用服务器软件、电子商务软件包,理解电子商务系统优化方法,了解电子商务开发主要技术。
8.电子商务安全技术。掌握电子商务安全要求、安全措施,理解防火墙技术的分类、技术、安全策略,掌握数据加密技术的加解密基本过程、对称密钥加密技术、公开秘钥加密技术及二者的结合使用,掌握认证技术及与数据加密技术的结合使用,掌握安全技术协议SSL与SET。
9.电子商务支付。掌握网上电子支付系统的构成、种类与功能,掌握网上信用卡、电子支票、电子现金支付方式,掌握第三方支付方式的模型、作用。
10.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系统。掌握物流概念与分类、物流系统与电子商务关系,掌握电子商务物流实现模式:自营物流、物流外包及物流模式选择,理解B2B、B2C、C2C电子商务物流解决方案,理解物流信息技术:识别技术、交换技术、跟踪技术及物流信息系统。
11.电子商务法律问题。理解电子商务法的概念及特征、电子商务的任务,掌握电子商务交易中的数字签名及认证、意思真实表达、合同成立的时间及地点、数据电文的证据效力,掌握电子商务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涉及的问题,理解电子商务中隐私权的保护,理解国外电子商务税收的政策,掌握网络案件的管辖及国外的司法实践,掌握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中法律界定、纠纷表现形式、虚拟财产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