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孔子和苏格拉底谈话法教学差异分析
孔子与苏格拉底谈话法教学差异分析
江苏省宿迁中学
王伟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谈话法有共同的特征:首先,孔子和苏格拉底的谈话法都强调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思维规律和知识准备,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教学中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中心,但主体地位的获得不是教师刻意赋予的结果。教师的教学过程表现为人格上的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发掘和浇灌的过程,亦师亦友。其次,孔子和苏格拉底的谈话法都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如何激发和解决学生思维中的矛盾,巩固和增加知识关系到主体性教育思想能否得到实现。孔子让学生对某个问题积极地进行思考,不能完全想通的时候给予启发,当学生对某个问题思考已有所得,但还不十分明确,还表达不出来的时候给予开导。苏格拉底在教育学生时,,首先表现自己一无所知,向学生请教一个问题,然后顺着学生的思维逻辑一步步地追问;当学生思维逻辑混乱或者知识不足时,他并不急于告知答案而是举出一些实例,引导和启发学生从混乱中理出清晰的思路,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独立地思考问题,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使学生自觉地多方面地思考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原则,从而辩证地、具体地看待问题而非绝对地、笼统地对某个问题下结论。所以苏格拉底自称是 “思想的催产婆”。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谈话法又存在差异性:孔子坚信人的先天素质差别很小,人性的差别是由于教育和环境的不同而造成的。这就是“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句古老命题的含义。虽然孔子说过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上智者,“生而知之者”也,下愚者,“困而不学”者也,而中人则是“学而知之者”。但他又马上否认,“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所以事实上孔子是在主张包括他本人在内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学而知之的“中人”,重新肯定了教育育人的作用。孔子主张谈话中运用“叩其两端”的追问的方法,从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去寻求知识。他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于能提出深刻问题的学生常给予褒奖。孔子明确提出教学过程应划分为学、思、习、行等四个阶段,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要“躬行践履”。谈话是促进学习和增加知识的途径,也是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孔子的谈话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教学的可操作性。而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的时候,并不是直截了当地把概念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 生“请教”,然后通过讨论问答甚至是辩论的方式来揭露对方回答中的矛盾之处,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新的问题,从而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苏格拉底作为教师,在讨论中充当一位与其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只是在讨论中出现问题时才进行指导,使讨论沿着一定的线索有效地进行下去。这使得讨论的氛围显得融洽活跃,所有参与讨论的人都较少拘束,讨论就像是真正的交谈一样,每个人都可以适时地进行发言和提问,活跃的教学气氛也反映出了师生思维的活跃。采用苏格拉底式教学法的优点之一就是能够让学生体验到课堂参与的乐趣,学生会为得到总结出自己的观点而兴奋不已。因此,苏格拉底式教学法也就是引导学生清楚表达思想,进行批判性思考,援用各种参考材料支撑自己的观点,有效地进行提问以及与别人进行沟通交流的一种方法。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谈话法对于学生知识获取存在不同的问题:因为孔子的对话则近是独白,他看重的是结论,而完全不重视反复的辩难,一般是一问一答为一个小节,孔子的对话则近是独白,他看重的是结论,而完全不重视反复的辩难,一般是一问一答为一个小节,少有两个以上来回,“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吾道一以贯之”但他是如何由故而知新的,思的思路究竟如何,又是怎样用他的道来贯穿他所有那些观点的,却从来不曾交代。所以说出来的只是结论而不是过程,他注重的是告诉受教育者一种观点方 1
法,具体如何实施却没有明确体现。苏格拉底的诘问使学生在错综复杂的困惑中被迫去自我思考 , 在一筹莫展的 “思”的痛苦中 , 激发学生产生自己独立的判断力 , 但同时学生如果不能从诘问中顿悟 , 找不到内心 “已有的真理” 就会陷入困惑和尴尬。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苏格拉 底是以挫折感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是一种挫折教育。挫折教育对教育对象的要求比较高,不但要有良好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 还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耐受性。否则过度的挫折感容易导致学习兴趣减退和其他的心理问题。苏格拉第的对话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容易走到启发式教学的反面, 即以教师为中心 , 学生完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谈话法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因为孔子和苏格拉底的谈话法虽然都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但是两者处理思维矛盾的方法则完全不同。孔子谈话法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去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一种矛盾而又无法解决时,教师才去点拨一下。然后又让学生自己继续去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二种矛盾且无法解决时,教师又再点拨一下,“循循善诱”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孔子的谈话法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顺序出现两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或者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苏格拉底则是通过教师连续不断的提问迫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状态,从而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入,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整个诘问的过程,教师一直追问,寻找学生回答中的逻辑错误和知识漏洞。其实教师是用一个又一个彼此相关而又不相同的问题,带着学生构建关于提问知识的逻辑链条,让学生在一筹莫展的 “思”的痛苦中,产生自己独立的判断力。
在教学过程中因地制宜地借鉴孔子和苏格拉底的谈话法把教学过程转变为师生互动、相互配合。当学生在阐述自己观点时,是学生在表达对所受教育和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见解,包括疑惑,这时是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最佳时机。因此,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应该预留一段适当的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表达想法的机会,并以一种欣赏的眼光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说完。不应频繁打断学生话题,急急忙忙地对学生的回答横加指责和干涉,不要长篇大论,只能进行适当地诱导 和提醒。教师可以通过追问、补充和评价学生的回答,从而让学生觉得教师对其回答的重视,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热情。教师只有倾听学生发言,才能做到教学相长以退为进,把握教学主动权,从 而依据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还能通过倾听来判断学生是否已基本交流 完他们所能想到和理解到的一切,从而果断地决定在何时介入讨论,以何种方式介入;通过倾听学生,教师还能对各学生的理解水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判断由教师对问题的分析深入到什么程度才是在学生的接受范围之内的。倾听,是对学生思考行为的鼓励,同时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动力,同时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发展。再加上根据课堂反馈信息重新形成的教学资源来源于学生自身的思考和讨论,会使学生感到亲切,也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和习惯,更容易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育内容本身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教育过程,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智慧是否得到发展,对事物的判断力是否得到增强,这才是教育的目的。
第二篇:孔子与苏格拉底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比较
人大附中 高一八班
作者:徐倩凇
指导教师:苏沛然
摘要
孔子和苏格拉底都被喻为人类历史上的明星,他们对人类步入文明、思想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着巨大的作用和帮助。作为各在东西遥距万里,并且相隔近一个世纪两位思想家、教育家,他们竟然有着如此相似的背景、如此相似的作用,这不得不让人感到巧合,并惊叹历史的神奇。为了更好地研究他们二人的思想,并使研究角度更具可比性,笔者选取了两个角度,即他们的德治思想与教育思想。
孔子的‚德‛的内涵就是指‚仁‛了。苏格拉底认为‚德‛是通过理性的思考所获得的知识。孔子的德治的切入角度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苏格拉底的切入角度则是每个公民自己内心的灵魂。对于德治与法治的关系,两人的观点不尽相同。孔子的观点大致是‚德大于法‛。而苏格拉底的观点大致是‚德等于法‛。孔子理想中的政体是开明的君主制。与之差别很大地,苏格拉底的理想社会则更接近一种民主制。并且笔者认为,这两种思想不存在明显的先进与落后的关系。
作为两名伟大的教育家,他们教育的对象都具有广泛性。二人教育的方法同样有异曲同工之妙。孔子提倡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通过老师点拨的方式而让学生自己悟出更多的道理。苏格拉底更是创立了一套完善的教育体系,他称之为‚助产术‛,即借助他的帮助,由对方自己来生产出自己的思想。他们不约而同地秉承了一种‚述而不作‛思想。
对于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笔者其实了解得不是太多,因此只能通过看过的有限的书籍中总结提炼出一些观点,辅之以一些不懂装懂的语言,再加上自己独家突发奇想的一些偏僻观点,导致了意见虽具一定的参考性,但是也仅供参考的结果。通过做这次研究性学习,笔者对孔子和苏格拉底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粗略了解了他们的思想内涵,认识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理解了历史发展的过程。笔者会继续努力的。
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比较、德治、教育研究目的孔子和苏格拉底都被喻为人类历史上的明星,他们对人类步入文明、思想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着巨大的作用和帮助。作为各在东西遥距万里,并且相隔近一个世纪两位思想家、教育家,他们竟然有着如此相似的背景、如此相似的作用,这不得不让人感到巧合,并惊叹历史的神奇。
研究哲学即是爱智慧,探究哲学问题并不需要更多特殊的目的和理由。通过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我们可以发现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共性与个性,并希望能够找到出现如此相似思想的背后的秘密。为了更好地研究他们二人的思想,并使研究角度更具可比性,笔者选取了两个角度,即他们的德治思想与教育思想。研究方法及过程
1.初期查阅资料,明确研究方向并具体确立课题;
2.参考各种文献,在已有研究方向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
3撰写结题报告。.3 研究成果
3.1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简介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开创了儒家学派,并培养了‚弟子三千‛。孔子生平热衷政治,希望统治者实行自己的治国方法来使天下大同、百姓安居乐业。他提出了‚仁‛的思想,希望民众能具备‚仁‛的品质,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也对统治者提出了‚仁‛的要求,并根据‚仁‛提出了人人都要遵守‚礼‛来使尊卑有序。
苏格拉底(英译: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他一生致力于将雅典从已经衰微的‚民主制‛中解脱出来。他提出了要使公民有道德,并且把国家的荣辱放在第一位;他还提出了‚贤人政治‛,即领导人要由有知识、有美德,而不通过随意抽签产生;他同时认为知识即美德。
孔子与苏格拉底所处的背景惊人地相似。孔子是处于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周室衰微,诸侯纷纷谋权夺位;苏格拉底处于曾经辉煌一时的民主制已经陷入低谷的时期,秩序混乱、道德败下,民众自私自利、愚昧无知。在这种情况下,两人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方略,号召人们过有道德的生活,以改变国家的现状。Confucius and Socrates in the background a striking similarity.Confucius is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falling of ceremony, the Zhou Dynasty declined, states have the right to seek Duo;Socrates in the once glorious democracy has been in the doldrums period, order confusion, moral defeat, egoistic, benighted people.In this case, two people both proposed “rule of virtue” strategy, called on the people to live a moral life, to change the national situation.作为人类历史上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人物,他们各自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弟子,虽然他们作为时代的先锋都没能够看到理想被实现的一天,但是他们的弟子却携着这份思想改变了整个世界。
3.2 德治思想比较
(一)德的内涵与切入角度比较
(1)德的内涵
孔子的‚德‛的内涵就是指‚仁‛了。‚仁‛,既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仁者就要做到爱人,拥有忠义孝悌、温良恭俭让等品质。仁就是孔子给这个乱世开出的一剂良药,如果人人都能达到‚仁‛的标准,过有道德的生活,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变得和谐美好。
而苏格拉底的‚德‛则更加复杂,他认为‚德性是人的本性,因而人人都具有德性。
但人人都有‛德性‚,并非指现实地拥有,而是潜在地拥有。换言之,人并不是生来就符合人的本性,只有在理性的指导下认识自己的德性,才能使之实现出来。‛[1]‚因此,他把德性与知识等同起来,得出了‘知识即德性,无知即罪恶’、‘无人有意作恶’的结论。‛[1]其中包括正义、节制、勇敢、虔诚等等。
(2)德治的切入角度
从他们对德的内涵的认识不同就可以看出来,孔子的德治的切入角度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主要是人与人之间遵守的美德,并用‚礼‛来约束人们,作为标准;苏格拉底的切入角度则是在唤醒每个公民自己内心的灵魂,通过理性的探索来获得美德。‚两人从不同的方向进行思索。一个从人的‘自我意识’,唤醒人的‘反思’;一个从人的‘群体意识’,呼唤人们之间的‘仁爱’。一个从人的内心的思想核心理性思维,去求得对普遍概念的认识,一个从人的外在的行为方式,躬行仁与礼。‛[2]
(二)德治与法治的关系比较
对于德治与法治的关系,两人的观点也不尽相同。孔子的观点大致是‚德大于法‛。‚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3]这句话不仅表现了道德的力量比法律更大,同样也表现了孔子德的内涵既是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发的;‚在成文法面前,一切人都被还原成一般的人、平等的人,尊贵者因此也失去其尊严,这是不利于维护尊卑、上下秩序的。‛[4]孔子认为成文法是对君主权力的漠视,并且认为它不利于灵活地管理,只有君主以身作则,才能得到万民的尊敬、仰慕乃至于崇拜,从而树立起君主的威仪。比起法制来,孔子更倾向人治。
而苏格拉底的观点大致是‚德等于法‛,法律就是道德的体现,二者是等价的。苏格拉底认为城邦的法律是公民们一致制定的协议,应该坚定不移地去执行,只有遵守法律,才能使人民同心协力,使城邦强大无比,严守法律是人民幸福、城邦强大的根本保证,它的价值远远高于个人的生命。苏格拉底还认为,‚法律同城邦一样,都来源于神,是神定的原则。法律最初体现为自然法,自然法也就是自然规律,它纯粹是一种神的意志或神有意的安排。后来城邦颁布的法律称为人定法。虽然人定法不像自然法那样具有普遍性,而具有易变性,但是,由于人定法来源于自然法,人们接受和服从人定法的指导就意味着人们接受和服从自然法的约束,也就是服从神的意志。‛[5]这就是苏格拉底一生的理想和信仰,大概也是他最后慷慨以身殉法的内在动力。
(三)德治与政体的关系比较
孔子理想中的政体是开明的君主制,总的来说还是传统的封建制度,最高统治者是天子,然后层层分封下来。但是他提出君主要有仁德的品质,要能够做到真正的关爱百姓,还要具备任贤举能的能力,要做民众的偶像,让万民归心,安居乐业;而其它各个阶层则是安分守己、人与人之间尊卑有序。‚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6]‚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7]这些都强调了君主作为榜样应起的作用,并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理想的小康社会的蓝图。
与之差别很大地,苏格拉底的理想社会则更接近一种民主制。但是,在目睹了雅典的过度泛滥的民主所导致的混乱、道德败下后,苏格拉底提出了一种新的民主体制。他认为国家的领袖应该是具备极高的美德和深邃的智慧,应该由善于治理国家、能为国家某福利的‚专家‛来担当,这样才能将国家治理得更好,而这个领袖应当是由公民选举出来的人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很像我们现在意义上的民主制。
有人认为孔子的封建制度与苏格拉底的民主制度比起来,表现出了明显的落后性与狭隘性,但是笔者不这么认为。首先,他们提出这个观点的背景就不一样,苏格拉底提出这种制度的时候就已经是十分民主的民主制了,他要改革也只能是在民主制的基础上;而作为孔子,他面临的是已经延续近千年的封建制度,他别无选择。还有,也许东西方此时发展出这两种制度并没有所谓的先进与落后之分,只是不同的地理位臵、不同的自然因素所造就的。欧洲那时是小国寡民,因此拥有民主的可能性,民主更便于管理;而对于中国来说,国家十分之大,民主是不可能的,反而是专制制度更利于管理。
如果我们说此时西方的民主制更先进于我们的封建制度,那么为什么这种民主制又在欧洲销声匿迹了,反而封建制度在欧洲盛行了呢?难道说历史倒退、人类退步了吗?鉴于此上几点,笔者认为这两种制度和思想并不存在明显的先进与落后的差别。
3.3教育思想比较
(一)教育的对象
作为两名伟大的教育家,他们的目的都在于培养救世的人才,因此教育的对象有很大的相似性。
孔子首次提出了‚有教无类‛
make no social distinctions in teaching;provide education for all people without discrimination;With education there is no distinction between classes or races of men.;Proper education levels all social classes.;
Confucius influenced our education because he believed that “in education, there is no class discrimination,” meaning that all students should be taught equally.,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8]这充分体现了孔子教学对象的广泛性。
苏格拉底也同样,他的学生处在各个领域,无论是老年人、年轻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都有涉及,他迫切地希望通过教育来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丰富他们的知识,从而拯救这个城邦。Socrates also, his students in all fields, both the elderly, young people, the rich, the poor, farmers, craftsmen, nobles are involved, he eagerly hope that through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citizen's moral, enrich their knowledge, in order to save the city.(二)教育的方法
不仅二者教育对象均十分广泛,二人教育的方法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孔子认为学生学习要有好的学习方法如‚举一反三‛、‚温故知新‛,并且学思结合、不耻下问。他还提倡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通过老师点拨的方式而让学生自己悟出更多的道理。苏格拉底更是创立了一套完善的教育体系,他称之为‚助产术‛,也被他称为‚辩证法‛,即借助他的帮助,由对方自己来生产出自己的思想。一般分为四个环节:反讥、归纳、诱导和定义。大概的意思是‚通过反问来揭露对方谈话中的矛盾或漏洞,然后一步步地将其引向普遍的、确定的、真实的知识‛[9]。
他们二人的教育方法都侧重于让学生有自己真正的思考,而不是一味地机械地接受。只是苏格拉底是一反前人在自然哲学上的研究,而提出要关注、研究人本身;孔子则是极力倡导学生学习古代先贤、学习经典文章。
(三)述而不作
作为两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却不约而同地主动放弃了通过自己著作来教育后代的机会,他们都秉承了一种‚述而不作‛
;only elaborate the theories of the predecessors and do not have original ideas of one's own;pass on the ancient culture and not to;
思想。‚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10]即使是《论语》,也是他的弟子撰写的。苏格拉底同样是没有留下任何著作,对于他的思想,我们只能从他的弟子柏拉图和克赛诺封的著作中获得。
为什么他们都不愿意用自己的言语留给后人些什么呢?这是一个谜,一个神秘美丽的谜,或许只有多了这一点缺憾才完美吧。参考文献
[1]《西方哲学史》(第二版)人民大学出版社 张志伟/主编
[2]《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成人艺术比较》 出自《云梦学刊》 朱平珍
[3]《论语》 子路篇第十三 13.18
[5]百度百科 苏格拉底
[6]《论语》 子路篇第十三 13.1
[7]《论语》 为政篇第二 2.1
[8]《论语》 述而篇第七 7.7
[9]《西方哲学史》(第二版)人民大学出版社 张志伟/主编
[10]《论语》 述而篇第七 7.1
第三篇:当苏格拉底遇见孔子(英文)
In ancient Chinese and western, there are two education masters can be comparable to each other.one is Confucius [kənˈfju:ʃəs] in China and the other one is the ancient Greek Socrates[ˈsɔkrəti:z] , which up to now are still praised in the world.Imagine, when Socrates meets Confucius, what sparks will they collide out(碰撞出)? As we know, Confucius is considered as the greatest of theancient Chinese sages[seɪdʒz](圣人), and Socrates was an ancient Greek philosopher[fəˈlɒsəfə(r)](哲学家)who was regarded as a saint(圣人)dying for the pursuit(追求)of the truth.When it comes to educational mode[məʊd](方式), they have something in common,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still hold volume[ˈvɒlju:m](大量)of different views.From the perspective(观点)of Confucius, Confucius's teaching method is the gentleman type, although in the teaching he is an amiable['eɪmɪəbl](和蔼可亲的)old man, he established[ɪˈstæblɪʃt](建立)the basic specification of teacher’s absolute authority(权利,权威).In general, Confucius taught students by the knowledge-transference way.Although he also prompted[p'rɒmptɪd](鼓励)the student, what he did was intended to find ways to let them understand what the teacher said better.So he was not happy for students against the intention(意图)of their teacher.This educational mode is more to cultivate(培养)students to the teacher's loyalty and understanding, to believe in authority.However, Socrates’ teaching methods were quite different from Confucius’.He never taught students the ready-made answers, but took dispute[dɪ'spju:t](辩论), cross-examine and so on to force students to think for themselves, and finally found the answer to their questions.He didn’t care whether they thought the same with their teacher and they believe what the teacher said or not.The Socrates’ mode is more to cultivate students
their
own
reasoning
ability
and self-awareness[ˈselfəˈweənis](自我意识)
So Plato['pleɪtəʊ](柏拉图), who was good at thinking and pursued(追求)the dialectical [ˈdaɪə'lektɪkl](辩证的)way, became the heir[eə(r)](继承人)of Socrates' education style.From the way of education, Confucius transmitted(传播)knowledge while Socrates forced students themselves to get knowledge;Confucius taught people to believe while Socrates taught them to doubt.Of course, they both paid attention to the heuristic[hjuˈrɪstɪk](启发式的)teaching and encouraged independent thinking instead of the force-feeding teaching with results given directly.If they two learnt the teaching idea from each other, the world culture will be further integration[ˈɪntɪ'ɡreɪʃn](整合,一体化).Also, China's feudal[ˈfju:dl](封建的)culture bound[baʊnd](文化界)won't continue for so long.Last but not least(最后), the cultural conflicts will be reduced and the world will be more peaceful.
第四篇:当孔子遇到苏格拉底(英文)
When socrates meet confucious Good afternoon.Welcome to the scene of the moot, I'm jane,the monitor for today’s debating contest.It's a great honor for us to invite two heavyweight masters to launch a debate about education.First,let me introduce them ,the positive part is the metaphor for the father of philosophy , Socrates, and the opposite is from China which is the founder of Chinese Confucianism ,confucious.our topic is knowledge comes from the heart or gets by outside.Next, let us enjoy this language storm.Hello everyone, I am Socrates, my view is knoeledge just comes from our heart.The best person is yourself, know yourself, to know the life.Human’s potential is unlimited,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to stimulate people's potential.There is no absolute truth in the world, so I never told my students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I just proposed it, let them find the answer.it is because of people's creativity and imagination, make the world develop so quickly.so I think the knowledge comes from the heart.Dear students, I am confucious I believe that knowledge is acquired by the outside world, I am not one who was born in the possession of knowledge;I am one who is fond of antiquity, and earnest in seeking it there.I do not deny that the thinking of innovation, but we need the previous experience,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to inform you of their thinking.Only by standing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to see better.so I think knoledge just get from outside.Thank you.Listen to the great debate of two masters, I believe we will benefit a lot.Educate in realizing corpus society in the character of important role.learning without thinking is useless,thinking without learning is perilous.okay,our debate here is over, thanks to the support and welcome to see next time,goodbye.
第五篇:孔子与苏格拉底之比较解读
东西两位先哲——苏格拉底与孔子教育思想之比较
风铃草(云南师范大学)
摘要:苏格拉底和孔子是处在同一时代的东西方先哲,二人在教育思想上有诸多的相似点。在教育的对象上,二人都主张“有教无类”,推动了教育和文化的普及。在对教育作用的认识上,二人都高度肯定教育的重要价值,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在教育方法上,二人都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受教育者独立思考,反对直接给出现成结论的灌输式教学。
关键词:
孔子
苏格拉底
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前399)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与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基本上处在同一时代。和孔子一样,苏格拉底既是一位充满睿智的哲学家,也是一个诲人不倦的教育家。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活的时代,东西方还是彼此相互隔绝的,但是二人在教育思想上却有很多惊人的相似之处。
一、在教育的对象上,二人都主张“有教无类”,推动了教育和文化的普及。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教育仍然沿袭着“学在官府”的传统,教育为贵族子弟垄断,一般的平民子弟是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孔子则大力在民间举办私学,求学者不分身份等级,来者不拒。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①。意思是说只要有愿行“束脩之礼”,愿意在孔子门下接受教育的,孔子是不会拒绝的。“束脩”就是腊肉干,是当时拜见老师的礼物,这并不是说孔子向弟子受学费,而仅仅是一种象征性的礼仪。“束脩之礼”并不是什么负担,一般平民也都出得起。这样以来,孔门的弟子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各行各业的都有。不仅如此,还有父子二人同为孔子门下弟子的,如孔子弟子中“七十二大贤”之一的颜回,与其父颜路,曾参与其父曾点都是孔子的学生。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更能够说明孔子对受教育对象的看法。据说当时有一个叫互乡的地方,此地之人不善,难与言。互乡一童子愿拜谒孔子门下,孔子竟然接受了。很多弟子非常疑惑孔子所为,孔子则耐心解释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②这就是说,只要他愿意进步,我们就应该接受他,不管其曾经怎样,现在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以求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我们就不应该放弃他。孔子的学生冉雍,其父“贱而恶”,冉雍却甚有德行,孔子以为,这样有德行的人是神明也不会放弃的,谁也不能剥夺他受教育的机会。这就是孔子坚持的“有教无类”原则。
与孔子一样,苏格拉底也坚持“有教无类”的原则。苏格拉底生活的时代,正是雅典城邦民主制盛行的时代。城邦民主政治的发展,凸显了人的作用。当时具有人文主义思想滥觞意义的“智者学派”产生了,但他们讲学是要收学费的。与智者学派不同,苏格拉底不收学费,来者不拒,教无定所,广场、作坊、甚至市场上都是他从教的场所。苏格拉底说过:“我愿意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听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
③乐于奉陪,”“不仅不索取报酬,而且愿意听我讲,我愿意倒付钱”。苏格拉底一生培养了许多杰出的弟子,如柏拉图、伊索克拉底、色诺芬等。柏拉图将苏格拉底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发扬光大,成为影响世界哲学史的宝贵资源;伊索克拉底于公元前392年创办了一所专门教授雄辩学的学校,这被认为是西方第一所以传授专业知识为宗旨,具有高等学校性质的 1 教育机构。色诺芬是古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军事家和政论家,一生作品众多,其历史著作是研究古希腊的重要资料。
孔子和苏格拉底这种“有教无类”的思想,以博大的胸襟将原本只属于贵族的教育无偿向平民开放,对于当时各自国家教育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在对教育作用的认识上,二人都高度肯定教育的重要价值,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指的是人的天赋资质,天性,是人生来具有的共同本性。相近,指既不是完全相同,又不完全相异。“习”是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随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形成的新特点,也就是指人性的社会化方面。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先天之性,人类是很相似的,差别不大,但由于后天环境不同,使人与人之间的习性发生了重大差异。正是由于认识到这一点,孔子非常重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论语》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通过与冉有这段对话,孔子扼要地阐明了他的“庶—富—教”的治国施政大纲。从庶、富、教三者的关系上看,孔子已直观地认识到治理好一个国家,要有这三个条件。即劳动力、发展生产、进行教化和发展教育事业。孔子的教育目的不是培养一般的专业人才,而是要培养有德行,能够推行德政礼治的治国人才。在一个国家推行德政礼治,要靠圣君、贤臣和良民。圣君、贤臣、良民不是天生的,但可以通过教育培养出来。
苏格拉底也高度重视教育的价值。他认为:“只有愚人才会自以为不用学习就能分辨什么是有益的什么是有害的事情。也只有愚人才会认为,尽管不能分辨好歹,但凭财富就可以取得自己梭向往的,并能做出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只有呆子才会认为,尽管自己一无所知,④但由于有财富就会被认为是个有才德的人,或者尽管没有才德,却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在苏格拉底眼里,人与人的差别不在于财富拥有的多少,而在于是否受过良好的教育,是否拥有知识和智慧。在教育目的上苏格拉底也与孔子观点相类似,认为教育重要的目的是培养治理国家的人才。苏格拉底认为,治理国家者应当是德才兼备,具备各种知识。所以,苏格拉底特别重视各种专门知识的学习。他认为多数人的意见不一定是正确的,在判断是非善恶时应当受有专门知识的人的意见所支配,对有专门知识的人的敬畏要甚于其他所有的人。
孔子和苏格拉底对教育价值的认识,为后世尊师重教树立了典范。
三、在教育方法上,二人都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受教育者独立思考,反对直接给出结论的灌输式教学。
“启发”一词,最早源于孔子的经典性论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意思是说:一个人不到了因自己所知不足而愤懑的时候,不要去开导他;一个人没有到为求知而惆怅的时候,不要去启发他。告诉他一种道理,他不能举一反三,那我就不再教他了。孔子在这里提出的启发诱导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实行启发式必须抓住教育的时机,把握好施教的火候。“愤”和“悱”,都是形容受教育者追求知识的一种急切的心理状态。“愤”是受教育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就是经过思考理解了其中一部分含义,但又未能彻底弄清楚,很着急的时候。孔子认为,只有在这个时候,教师在关键的地方给予指点一下,受教育者就有很大收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受教育者还没有经过自己的反复思考,没有急切的求知欲望,教师就先不必给学生讲课。“悱”是“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受教育者经过思考想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可是又找不到恰当的语言,说不清楚,很着急。教师只有在这时候给予指点一下,才能对其有较大的帮助。如果受教育者不是处于这种状态,教师是不必告诉学生应当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的。
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被称为“苏格拉底问答法”。它由讽喻法、归纳法、助产法等几个步骤组成。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他经常佯装无知,向受教育者设下巧妙的诘问,⑤ 2 通过对话暴露对方观点的破绽和自相矛盾之处。第二步是定义,在反复诘难中引导受教育者进行归纳,从而对探寻的问题得出明确的定义或概念。第三步称为助产术,引导受教育者自己进行进一步的思索,自行得出要探寻问题的结论。苏格拉底自谦说,他虽无知,却能够帮助别人获得知识,就像自己的助产婆母亲一样,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够帮助别人诞生新的生命。因此,苏格拉底这种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又被称为“产婆术”。苏格拉底倡导的问答法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今天,问答法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卢梭、布鲁纳等人提倡的“发现法”,也明显受到苏格拉底问答法的启发。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学习的理念,他突出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是教育以人为本理念在教学方法上的具体体现。
通过以上对孔子和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简单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尽管东西方当时还处在相互隔绝状态,但是两位先哲在教育思想上竟然不谋而合,或许这就是教育的“自然法则”。孔子和苏格拉底这两位东西方先哲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在探寻教育真谛之时,在厌倦了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理念刺激之时,不妨去重温一下久远的先哲们对教育的质朴而又充满睿智的看法,或许我们会从中顿悟许多道理。
注释:
①出自《论语·述而》 ②出自《论语·述而》
③柏拉图著:《苏格拉底最后的日子——柏拉图对话集》,转引自檀传宝著《西方教育经典导读》,开明出版社,2006.10.第一版
④色诺芬著:《回忆苏格拉底》,转引自檀传宝著《西方教育经典导读》,开明出版社,2006.10.第一版 ⑤出自《论语·述而》
作者简介:
王周燕 吴江市盛泽中学
中学一级教师
刘松柏 吴江市盛泽中学
中学一级教师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06级教育硕士
通讯地址:吴江市盛泽中学历史组
215228 EMAIL:zanny7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