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常用的修辞方法及例句

时间:2019-05-13 05:26: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常用的修辞方法及例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常用的修辞方法及例句》。

第一篇:小学常用的修辞方法及例句

小学常用的修辞方法及例句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基本结构】:本体+比喻词+喻体

【常用的比喻词】好像、仿佛、像„„似的、如同、像„„一样、„„是„„、„„成了„„

【例句】

(1)、梧桐树叶 像 手掌。

(本体)(比喻词)(喻体)

【分析比喻句方法: 把(本体)比作(喻体);或者 用(喻体)比喻(本体),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区分把或用。】

把 梧桐树叶 比作 手掌 ; 用 手掌 比喻 梧桐树叶

【练一练:说一说下列各题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或者用什么比喻什么】(2)十五的月亮像玉盘一样。(3)火红的太阳好像大火球。

(4)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的辛勤园丁。(5)大榕树成了“鸟的天堂”。(6)党是阳关,我是花。

(7)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8)蒲公英的花好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9)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10)我家的后院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2、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人写。【例句】

(1)小树在向我们招手。(2)花儿向我们点头。(3)小鸟在树上唱歌。(4)天空中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5)夜晚,蟋蟀在平台上弹琴。(6)金鱼悲伤地在鱼缸里游来游去。(7)小河唱着欢快的歌儿向东流去。(8)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排比:排比就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和意思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起来。

【例句】

(1)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2)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3)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4)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5)当手指跳跃,风儿便不再悲伤;当黑白流淌,思绪便将痛苦遗忘;当旋律激扬,天地便只在我的心泉徜徉……

(6)一张贺卡,就是一份温馨的友情,一份热情的祝愿。它把春的信息捎来,它把爱的种子撒播,它把美好的祝福传达,它把人间的真情传递。

4、设问: 设问就是自问自答。

(1)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是田间玩耍的孩子们。(2)他在呼唤什么?在呼唤和平。(3)大海会呼吸吗?会。

(4)什么东西最宝贵?时间最宝贵。(5)数学真的很难吗?我看不是

(6)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7)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5反问: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2)你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3)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4)这难道不是真理吗?(5)吸毒难道是正确的吗?

(6)我难道不是好学生吗?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方法具体见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改】 例:武松打死老虎,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武松打死老虎,这是事实。

6、夸张:夸张是一种对事物作“言过其实”的描述的修辞手法。(1)说话的声波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碰到蓝天。(2)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3)教室里安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4)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5)他呀,心眼儿小得只有针眼儿大。(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7)我风一般的跑回了教室

(8)他一声吼得天塌地陷

小学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今天学习了说明文《太阳》一课,课文在介绍太阳的远、大、热特点的时候,用到了说明方法,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说明文,也是第一次接触说明方法,所以在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残缺也是一种美”。虽然课文的内容没有讲完,只解决了课文的第一部分,但是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应该已经掌握了说明方法,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定的基础。这一点让我感到很高兴。下面我就小学阶段的说明文的方法及其作用进行整理,以便指导今后的教学。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事理进行介绍、解说的一种文体。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引资料(引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作假设这11种。小学常见的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下定义。

(1)举例子

定义: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运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

好处: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生动形象,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例句:云能预示天气。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云就代表将要下雨。——《看云识天气》

(2)列数字(列数据)

定义: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好处: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用列数字的方法进行说明,既能准确客观的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例句: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中国石拱桥》(体现准确性)

(3)打比方

定义: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用这个方法,可以使抽象复杂说得浅显易懂,具体生动。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

好处: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或把事物的特征解说得确切具体、浅显易懂。

例句:①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中国石拱桥》(可以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生动。)

②蚕的小小身躯是一座非常奇妙的“加工厂”。(4)作比较

定义: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好处: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例句:①别的动物都吃生的,只有人类才会烧熟了吃。

②大礼堂顶上藏着比北京新扩建的长安街路面还要宽的十二榀钢屋架。③太平洋所占的面积差不多等于其它三个大洋的总和,比最小的北冰洋大十四倍。

(5)分类别

定义: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好处: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例句:①图书馆的藏书,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时代分,有古典的、现代的;按性质分,有科技的、文学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

②按屏的建造材料极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说“屏”》

(6)下定义

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表述的方法:①......是什么。②......叫什么。

好处:使人们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明白、理解。例句:①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②肥料是能供给养分使植物生长的物质。

作文开头十二妙法

高尔基曾说:“写文章,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一篇好文章,注定要有个好的开头。别开生面、新颖别致的开头,才有震撼力、吸引力,让人产生一种欲读之而后快之感。所谓“凤头”,亦是这个道理。然而,文章开篇的方法众多,归纳如下几种常用的。

一、开门见山落笔扣题

所谓“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直截了当地切入要旨。

如《白杨礼赞》一开头就触及题旨:“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枝不蔓,所以受很多同学所青睐。

二、引用经典彰显底蕴

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使人感到峥嵘、高远,达到吸引读者、突出中心的效果。如下例几种常用的:

1、诗词开头

以诗句开头,气势磅礴,震撼人心。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我的爸爸四十多了,白了头,可是依然很平凡„„

2、俗语开头

俗语是孩子们所熟悉的,以此开头,倍感亲切,激发兴趣。如:中国有句俗语说:“三棒槌打不出一个屁来。”我的爸爸就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

3、名人名言开头

这种开头法不仅使你所要表达的意思简明扼要,言简意丰,而且能集中地表达文章的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增色不少。如一学生写《自信》:著名科学家爱迪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是的,拥有自信,不断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4、故事导入

引用一则典故或现实生活中的小故事来开头的方法,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如一学生写《宽容》时,这样开头:“一位理发师正在给周恩来总理刮脸,由于周总理咳嗽了一声,理发师不小心将他的脸刮破了,这时理发师紧张不已,以为周总理会大发雷霆。想不到,周总理却很抱歉地说:'这不关你的事,要是在咳嗽之前给你打个招呼,你就不会刮破我的脸了。’这样一句暖人的安慰,我们可以从周总理身上看到可贵的品质——宽容。”

5、声音开头

对话、琴声、风声、雷声等等,都可以用来开头,信手拈来,渲染氛围。如:“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每当耳边响起这熟悉的旋律,自己就像遇见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感觉格外亲切。

三、精辟修辞韵味悠长

用修辞手法开头,易抒写作者心灵的感悟,引发读者赏读的情趣。

1、比喻

开头设喻,以引起读者对要说明的事物或道理的兴趣。如《中国石拱桥》开头:“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2、对比 用对比来开头的方法,可以加强文采,有力地突出主题。如:古今中外,凡是在事业上有所造就、取得成功的人,其成功没有不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反之,那些懒惰昏庸的人,则无法成就事业,由此可见,勤则成事,惰则败业。

3、排比

用排比句开头,句式整齐,语势铿锵,促人赏读。如:假如我是小鸟,我会记住那出生时的巢穴;假如我是树苗,我无法忘记那滋养我的土地;假如我是江河,那雪域高原成为我记忆中的烙印„„

4、设问

设问开头,铺排文气,先声夺人。如:为什么服装设计师总要千方百计地设计一套又一套的时装?为什么我们的祖国在前进的号角中总夹杂着这样一句话——提倡科技创新?为什么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不沿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筑的风格?一切的一切,只因为时代在变化,人的思想也在变化。时装要迎合时代潮流,发展要与时俱进,生活赋予了我们创新的动力。

四、借物联想引发情趣

文章的开头或从远到近,或由此及彼,从别的事物写起,再联想到要写的事物上来,借以烘托要写的事物。

如一学生这样写《路》:日常行走的路有大路、小路之别,人生之路有正路、歧路之分。人,应该择路而行。

五、巧设悬念曲径通幽

开头设置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现布局之美。如一学生写《感受生活之美》:“我快要死了——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静,偌大的房间里,只能听得见我微弱的呼吸声。”

六、名人作答启人深思

采用名人作答的方式展开文章,有利增强开端气势,给人高远之感。如一学生如此写《幸福》的开篇:有人问:幸福是什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尼采认为:“能把蜈蚣、碎玻璃、肉虫、石头一齐吞下肚,却毫不恶心,这种人是最幸福的。”而思多葛派却认为:“拥有无穷的财富和威力,而且能够处事不惊,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七、场景描写渲染气氛

描写法即借助某种修辞或某种描写技法,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渲染气氛,烘托氛围,为下文人物或事情的开端做好衬托铺垫。

请看《考试》一文的开端:教室外,呼啸着的北风挟着密集的雨点扑打在墙上,“嚓、嚓”地响,教室内,一场全能竞赛考试进行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八、交代要素引人入胜

交代要素式也是写作文较为常见的一种开头形式,即交代记叙文的几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如《捉鱼》一文的开头:“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小辰拿着小盆,拎着小桶来到一条小溪边围坝捉鱼。”这样开头可以让读者清楚地了解到记叙文的几要素,为下文展开故事情节作准备。

九、介绍背景蓄势待发 以介绍情况、交代背景的方式开篇,可以让读者充分了解事情原委,有利于对整篇文章的正确、顺利解读。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写一些事件或重要人物的文章。

如《火烧赤壁》一文的开头:“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东吴的周瑜调兵遣将,驻在赤壁,同曹操的兵隔江相对。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这个开头,使读者看了以后,对两军相对峙的形势、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即将发生的事一目了然。

十、概括内容凸显主旨

开头总领全文,下文则围绕着它进行“分述”,全文因此而比较有条理,而且可以让读者迅速了解文章梗概,一睹为快,为下文的阅读埋下情感基调。如作文《春花朵朵》一文的开头:

“五讲文明的春风,吹开了学校这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的朵朵春花。让我们从这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摘取几朵,领略一下那满园春色吧!”

十一、巧用倒叙暗渡陈仓

即文章开头先写出事情的结果,再写出事情的原因和经过,以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请看一学生如何写《异乡情怀》:独立小院,月光如水,静静地流泻在我的身边,我感到了心沉水底的清凉,引起了对你的不尽的思念!曾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月色溶溶的夜晚,我把你送上了开往异乡的列车„„

十二、抒发感情先声夺人

即文章一开头就将作者的亲身感受和思想感情抒发出来,直抒胸臆,渲染气氛,达到以情感人。

如一学生在《诚信》开头写道:“如果人生是一趟奔驰的列车,那么诚信便是不可缺少的轮子;如果说人生是一条航行中的大船,那么诚信便是不可缺少的背囊,它将伴你永远前行。”

常言道:“文无定法”。是的,作文的开头往往是由作文的内容、体裁、读者对象、构思技巧和作者的写作功底等综合因素所决定,并无固定的格式。衡量好坏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看它是不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否为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服务,能否吸引读者读下去。我们学生朋友要善于结合实际,灵活变通,巧妙派生,才能写出好的开篇。

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模版(不限于小学)

一、音字词

1、【词义】结合语境说加点词语在文中的特殊含义。

“根据语境解释词语”题型

有两种答题方式,一种是通过对上下文的分析,直接写出该词语的意思;另一种更为完整,即在解释完该词语后,再加上:在文中指的是„„ 公式:

1、先解释这个词的本义。

2、„„描写了(或刻画了)„„

3、„„意思是„„

2、动词理解: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3、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注:有些是可以换的,不要一律写不能换,要先搞清楚再写能不能哦!)

4、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注:有些是可以的,不要一律写不能,要先搞清楚再写能不能哦!)

二、句子

(一)、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联系上下文,围绕主题,挖掘出句子深层含义,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就可以了。

1、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2、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1)、比喻、拟人、夸张: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用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①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地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形象生动

。)

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②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

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

(„„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

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7)、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8)、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二)仿写句子。

公式:

1、数清例句的字数。

②弄清例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没有修辞手法的除外)。

③读懂例句与所要仿写的句子在概念和现象上的联系。

【模版】景物描写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

(三)环境描写的作用。

1、找出文段开头或中间及末尾的环境描写语句。

2、公式:

①„„的景物描写,写出了„„的景色(或环境),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②„„的景物描写,结合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3„„的景物描写,反映了„„的情景,为全文定下了„„的感情基调。

(四)文章开头写景语段的作用。

公式:

1、分析所写景物的特色。

2、„„描写了„„,为下文写„„打下了伏笔。

“赏析优美语句”题型(主要有两种题型)

A、“××”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B、“××”词能不能删掉?

★答题方式:①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

②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赏析句段从三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1.比喻:生动形象 2.拟人:形象生动 3.夸张:突出特征 4.排比:加强语气 5.反问:态度鲜明,增强语气));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结构(在全文中的作用)。

段篇

某段起什么作用:

(1)开头,作用:

A、引起下文

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

C、照应文章标题

D、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E、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2)此段在文中,作用: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B、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

(3)结尾,作用:A、总结全文

B、揭示文章主旨

C、照应前文

D、照应题目

E、引人深思

6.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态、正面、侧面描写

(2)坏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作用:(1)人物:表现人物XX的特点,突出人物XX的性格(品质、思想)

(2)环境:烘托一中XX的气氛,表达一种XX的思想感情

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本文(某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用简洁的言语概括文章(或文段)内容: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

归纳文章的中心:

①写人为主: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

②记事为主: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

③写景状物: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

④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

⑤议论文:文章论述了„„阐明了„„

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特点:首先分析文章的结构,注意文中的连接词(首先、其次、还、然后、也、最后、此外„„),这些词语外面的句子往往就是事物的特点。

标题作用:

(1)

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

(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

写作方法

前后照应。公式:

1、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找出关键词。

2、„„与„„相互照应,表现了„„

巧设悬念。

公式:

1、在文章开头找出作者所设的悬念(关键词)。

2、„„,使文章情节曲折、跌宕起伏。

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

例题:请问这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读文章有何好处(意义)?

(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

(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

(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

(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

称谓变化。

公式:

1、找出人物称谓的变化词语。

2、采用第一人称,亲切、真实。

3、称谓变化也反映了情感的变化。

11、写作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记叙的要素的作用。

公式:

①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

②地点: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

③事件:以„„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

④人物:以„„的活动来写,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描写手法的作用。

1、读出描写手法在语段中的位置及目的。

2、明确描写类型及相关知识:

①外貌(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②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界

③动作(细节)描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

④心理(神态)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3、公式:

外貌: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

语言:„„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内心,表现了„„ 动作:用运„„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了„„ 心理:„„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

插叙的作用。

1、读出插叙的语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联系。

2、公式:

„„采用了插叙的写法,既对文章„„的内容加以补充,又突出了文章的„„的主题(或丰富了主人公„„的性格)。

记叙线索。

公式:

1、分析线索种类:

1、以“物”为线索;

2、以“事”;

3、以“人”;

4、以“时间”;

5、以“感情”。

2、以„„为线索,串连事例,塑造人物形象,集中表现了主题。

各种题型、对于选择题

选择正确选项方法有三:直选法、排除法、类推法。

直选法,即直接选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适合于一目了然的题目。答案是自己一下子能确定的。

排除法,通过排除不合要求的选项,将正确的答案显露出来。

类推法,通过合理推断迅速排除某些选项,或根据已知情况推断未知情况,迅速确定答案。、对于一些问答题、概括段落大意等题目

准确解答这类题目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这就需要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处理,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这就能准确解答。、对有关字、词、句的语境意义以及作用之类的题目。提供十六字诀的解题方法。

1、字不离词。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相当普遍。在理解词语中某个字的意思的时候,必须把它放到这个词语中去考察,即字不离词,这样才能准确的理解这个字的意思。如:

道听途说,道,指道路 ; 志同道合,道,指道理

2、词不离句。在综合阅读题中,常常要求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这类要求有以下几方面情况:

一词多义。这在文言文中是常见的。如:策之不以其道,策:驱使 ; 执策而临之,策:马鞭

在现代文中则多表现为语境义,这些,都应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即句子本身去推断它的意思,也就是词不离句。如: “见教”一词的本意是客套话,指教(我)的意思。它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则表现为不同的意义。在《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中举前面对胡屠户的“教导”,称“岳父见教的是”。

至于某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更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理解,而不能离开句子作单独解释。

3、句不离段。也就是说,对句子的分析理解不能离开具体的语段,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如果离开具体的语段,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许多句子只能狭隘的理解甚至于不知所云。只有结合具体的语段和语言环境,才会知道这句话在全文中占着什么样的位置。

4、段不离文。段落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因此,对语段的阅读理解不能离开文章的主要意思,不能偏离文章的中心。否则,对语段内容或作用的理解就会发生偏差。

题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1.是什么?

我们在回答“是什么”这种类型的问题时,应该问什么就答什么。要注意保持问题和答案的一致性,一般来说,“是”前面的语句都该保留。(例:《养花》的最后一句)

2.为什么?

我们在回答“为什么”类型的问题时,一般要讲清原因,再讲结果。讲清原因时,要写出人物是怎样做的,由此你感受到了什么。也就是要往中心上靠。回答问题时,要加入“因为„„所以„„”“由于„„因此„„”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例:《伟大的友谊》一文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我们可以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联系课文内容回答:“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长期的共同奋斗中,在创造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友谊是建立在共同革命目标的基础上的,所以说他们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

3.怎么样? 我们在回答“怎么样”这类问题时,一般要着重讲清过程或状况。(例:《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五壮士是怎样痛歼敌人的?”我们可以联系课文中描写五壮士如何引敌上山,而后又如何居高临下地打击敌人的过程进行回答,回答时还要把五壮士的神态、语言以及杀伤敌人的情况讲具体。)

八、读图题。

公式:

①分析画面构成要素。看清上中下或左中右各有什么,画面的主题词或标题是什么,画面中的人物语言有什么。

②给漫画写题目的公式:题目+内容+启发。

③结合画面含义,说自己的看法或得到的启示及提出自己的意见,要分要点来写(写成1、2、3)

④给画面定标题,要不能离开画面含义或寓意。

⑤说画面的寓意,也就是看到A联想到B,A、B具有共性。

九、探究题。

公式:

①分析所给的语段从中得出的结论。

②分析所给的图表数据变化情况,得出结论。

③用一句话来概括你的结论,但最好分1、2、3来表达。

④提出你的看法。

十、概括题。

公式:

①分析所给的语言材料要找出几则材料的共性,然后用一句话表达。

②分析所给的语言材料,找出每则材料所讲现象的重点,然后用一句话综合表达。当然也可以写成“我的发现是1、2、3点”。

③分析所给的名著阅读选段内容,然后从中找出关键情节或人物语言,动作,再用一句语言来概括人物的性格。? 公式:

1、要能写出1一6册名著导读内容相关章节里的人物特征性的语言。

②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③写出相关章节的故事情节。

④写出主人公姓名及著作名称。

⑤如果要求用精炼的语言从作品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写作手法中选择一个方面对文学名著进行评点,最好考虑人物形象上下手答题。

其他

名著阅读。公式:

1、要能写出1一6册名著导读内容相关章节里的人物特征性的语言。

②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③写出相关章节的故事情节。

④写出主人公姓名及著作名称。

⑤如果要求用精炼的语言从作品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写作手法中选择一个方面对文学名著进行评点,最好考虑人物形象上下手答题。要具体写明1、2、3点。

写信。公式:

①注意书信格式(开头称谓顶格写,“此致”、“敬礼”的位置,写信人的署名,写清年月日)。

②用简明的文字写明材料的事实。

③表示祝愿、希望等的内容放在书信内容最后面。

诗文佳句赏欣。

公式:

①推敲词语运用,注意用“生动”、“形象”、“逼真”等词语。格式为:„„用运的好,描写了(或刻画了)„„,十分形象、生动、传神。

②从修辞格来赏欣,见前面修辞格。

③从诗文整句的思想性来赏欣,要从诗文所具有的意境(思想境界,包含的哲理)上来写,类似于解释诗句。

说明文学家(或文学作品)风格。

公式:

①写明作者所生活的年代。

②写明作者作品的特征。

②结合作者具体作品中的“诗文句”来说明特点。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

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易混术语区分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第二篇:小学语文常用的修辞例句

小学语文常用的拟人、比喻、排比、夸张句汇总 | 期末复习

一.拟人句

1.风翻开了书!

2.小狗伸了一个懒腰。3.真理它却不会弯腰。4.白杨树笔直地站在路边。

5.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6.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8.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9.巨浪伸出双臂把我猛地托起。

10.收音机天天说个不停,令邻居十分讨厌!1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

12.春尚浅,几处山顶上的梅花却挣扎着吐出红苞来。13.微风柔和地吹,柔和地爱抚我的面孔。14.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打着朵儿。15.落叶随风高低起舞。

16.秋天又迈着沉稳的脚步款款地向我们走来。17.秋便以翩跹之姿踏碎了夏天的流言。

18.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19.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

20.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在对你微笑。21.向日葵不断地面向太阳公公做运动。

22.骄阳下,小草无精打采地垂着手,低着头,无声地叹息着。23.风儿清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4.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25.翠绿欲滴的椰子从叶间探出了头。

26.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着欢乐的歌儿。27.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

28.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我们点头微笑。29.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30.阳光透过窗子,射进了屋子,轻轻地对我说:“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好好加油吧!” 3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32.春天来了,小鸟放开歌喉,尽情歌唱。

33.调皮的雪娃娃飘到雪松爷爷的身上,雪松爷爷被逗得笑弯了腰。二.比喻句

1.远远望去,泰山峰上的松树连成一片,浓浓的,看上去就像人的颧骨上横着的一道剑眉。2.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3.像鹅毛,像芦花,像棉絮的大雪降落下来。

4.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5.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6.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一道亮丽的彩虹,像仙女飘舞的裙带,像一座七彩小桥,像一朵朵耀眼绚丽的云。7.天上的云像连绵的峰峦,像湍急的河流,像威武的雄狮,像奔腾的骏马。8.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9.秋天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10.火红的枫叶像火花一样纷纷飘落下来。11.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般向终点跑去。12.北极星像盏指路灯一样挂在天空。

13.梦像一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想捉他,他已经跑远了。14.梦像一片雪花,在空中飘舞,想抓住他,他已经融化了。

15.栀子花可真漂亮,它的花瓣是一层层的,颜色是白色的,好像白白的雪花。16.这是地雷花,你看中间的花蕊像不像小地雷?

17.月季花最里面一层包住花心,好像小姑娘在房屋里躲来躲去。

18.绚丽多彩的菊花千姿百态,有的像蛟龙的爪子,张牙舞爪;有的像小姑娘的发髻,含苞欲放;有的像节日的礼花,竞相绽放;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含情脉脉……

19.向日葵开着一轮金色的大花,花瓣上含着亮晶晶的银色露珠。20.中秋夜,一轮明月宛如一个圆圆的大玉盘挂在夜空中。

21.这些小蝌蚪大头大尾巴,像小姑娘的辫子,黑油油的,真好看!22.这条公路很长很长,就像一条长长的飘带一直伸向天边。23.美丽的彩虹就像一座七彩的桥一样高挂在雨后的天空上。

24.路旁的田野里、山坡上,野菊花金黄金黄的,像星星点缀蓝天一样,装饰着广阔的原野。

25.夏天的山也是绿色的,那绿色浓浓的,一片片树叶,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像被绿油彩涂过,连雨点落上去,都给染绿了。

26.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得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27.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28.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29.蓝蓝的天空,电线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日赞歌。

30.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31.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32.我们村子前面的小山包,远远看上去真像一个绿色的大绒团。33.天上的星星像宝石般晶莹。

34.天上的星星像小孩子的眼睛一样亮晶晶。

35.夜空中一闪一闪的星星就像钻石般镶嵌在这深蓝的夜空中。

36.星星璀璨耀眼,美丽动人,似白宝石般残留我心,令人无法忘怀。37.星星一闪一闪的,好像是一个水亮剔透的眼睛。

38.那沉甸甸的稻谷,像一垄垄金黄的珍珠,真是喜煞人啊!

39.那稻子换上了富丽的金装,羞答答地低垂着头。微风吹拂,金涛滚滚。

40.这一路种的都是高粱,已经长得高过人头了,绿油油的像一堵没有止境的围墙。41.红红的高粱,像无数支火把,映红了天际。

42.那一片片火红的高粱穗子缀满了圆饱饱的珍珠一样的果实,在微风中向着勤劳的人们点头微笑。43.过了几天,仙人球上的花骨朵露出两瓣洁白的花瓣,像要挣开蛋壳的小鸟,十分惹人喜爱。44.仙人球花,像是一个长长的喇叭,正对着蓝天吹奏着欢快的乐曲。

45.仙人掌是黄沙中的碧玉,是枯海中的岛屿,是荒漠上的英雄;它们给炽热如焚的沙漠带来了生机,带来了繁荣,也带来了神秘的希望的色彩。

46.芦苇开花了,芦花飘飘,白白的,软软的,像一簇簇轻盈的羽毛,在风中摇曳。

47.野花遍地都是:杂样儿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48.芦苇着花了,芦花飘飘,白白的,软软的,像一簇簇轻盈的羽毛,在风中摇荡。49.雨后的草田,野花竞放,像一块刚浸过水的花头巾,连露水都是五颜六色的了!50.一艘银灰色的气垫船,像一匹纯种烈马,在金波粼粼的海面上飞掠而过。三.排比句

1.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2.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3.下课了,操场上一下子热闹起来了,同学们有的拍皮球,有的跳绳,有的打篮球,玩得可开心啦!4.图书室里的书可多啦,有童话书,有科学书,有漫画书。

5.友谊像春风,徐徐吹来;友谊像炭火,雪中送来;友谊像雨水,旱中下来。

6.老师的教导,像阳光,洒向我们心的角落;像清风,吹散我们心底的阴霾;像钥匙,打开我们知识的大门。

7.天上的火烧云真美啊!有的像咆哮的狮子,有的像奔驰的骏马,有的像雪白的羊群……真是多彩多姿啊!8.爱心是一股甜甜的泉水,使不幸的人忘记生活的苦涩;爱心是一首动听的歌,使生活枯燥的人感到生活的乐趣;爱心是一汪潺潺的溪流,使饥渴的行人感受到生活旅途的甘甜。

9.宽容的朋友一定情同手足,宽容的家庭一定幸福美满,宽容的民族一定强盛不衰,宽容的世界一定和平美丽。

10.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则是流转的美;直线是流畅的美,曲线则是婉转的美;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宁静的乡村则是淡雅的美。

11.生活是一杯酒,散发着迷人的醇香;生活是一支歌,奏着高低不一的音符;生活是一首诗,充满着“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

12.小溪永不止息、奔向大海是一种坚持;野草冲破乱石、钻土而出是一种坚持;梅花不畏严寒、迎风怒放也是一种坚持。

13.自私是一面镜子,镜子里永远只看得到自己;自私是一块布匹,蒙住了自己的眼睛,看不见别人的痛楚;自私是一层玻璃,看上去透明,却始终隔开了彼此的距离。

14.微笑是大海上的一盏引航灯,给人希望,给人力量;微笑是一缕阳光,能够穿透乌云,温暖大地和生灵。15.友谊是你受伤时的一张创可贴,友谊是你劳累时的一杯清茶,友谊是你摔倒时伸出的一只温暖的手,友谊更是雨天为你撑起的一把伞。

16.母爱是温暖心灵的太阳,母爱是滋润心灵的雨露,母爱是灌溉心灵的沃土,母爱是美化心灵的彩虹。四.夸张句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3.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5.农民们说,看到绿油油的麦苗,就闻到了馒头的香味。6.广场上人山人海。7.他的歌声响彻云霄。

8.场上响起了排山倒海般(雷鸣般)的掌声。9.这座楼高耸入云。

10.教室里安静得连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11.学校的操场只有巴掌大。12.他的心痛如刀绞。

13.他的心眼儿只有针眼那么大。14.那个巷子里的酒香飘十里。15.看到这个蛋糕,我垂涎三尺。

16.我端起碗,觉得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17.他觉得度日如年。18.他的成绩一落千丈。

19.一眨眼,我们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20.他饿得可以吃下一头大象。21.风大得把大地都揭了一层皮。22.他太重了,摔倒在地上,两个人都拉不起来,要超重机才能吊起来。23.他家穷得揭不开锅了。

24.这个桔子把我的牙齿都酸倒了。25.他口渴得可以喝下一条江。26.他口渴得嗓子直冒烟。27.这辆车开得像蜗牛一样慢。28.礼堂里挤得连一根针也插不下。29.爸爸气得火冒三丈。

30.他一点胃口也没有,饭还没入口,就已经饱了。

第三篇:小学语文8大修辞+例句详解

小学语文8大修辞+例句详解

小学语文必学八种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借代。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一 一讲解。

比喻

(一)什么是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二)比喻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

(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似、仿佛、犹如、是、成了、变成”等。

(三)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词,但未必就是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四)典型例句

(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山水)》

(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美丽的小兴安岭》

拟人

说到拟人,应先了解一下比拟,比拟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前者叫做拟人,后两者叫做拟物。

小学阶段主要掌握拟人的修辞方法。

(一)什么是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或动作。

(二)判断要点: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三)拟人的作用

把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事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

(四)典型例句

(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舞蹈。

排比

(一)什么是排比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

(二)判断要点

排比的特点明显,句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

(三)排比的作用

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有力地说明道理。

(四)例句

(1)晏子回答说:“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人肩膀檫着肩膀,脚尖碰着脚尖。大王怎么说没人呢?”

(2)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夸张

(一)什么是夸张

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

(二)夸张的种类(1)扩大夸张

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如: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2)缩小夸张

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如:只能看到巴拿大的一块天地(3)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如: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三)夸张的作用

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给人启示,加强渲染力,引发联想。

(四)例句

(1)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能踢球呢?(2)十几天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

设问

(一)什么是设问

说话、写文章时,为了强调自己的看法或结论,有时先提一个问题,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然后由自己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二)判断要点

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三)设问的作用

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四)例句

1、她敢从成把的火柴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反问

(一)什么是反问

反问就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中。疑问句是四种语句中的一种(其他三种是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

(二)反问的作用

反问表达的意思更坚定,使读者确信无疑,毫无辩驳、怀疑的余地,进而达到强化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三)例句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2)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对偶

(一)什么是对偶 对偶又叫对仗,是一种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相近或相反的意思。

(二)判断要点

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同或相反。

(三)对偶的作用

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表意凝练,易于记忆。

(四)例句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借代

(一)什么是借代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本体事物的名称,而借用与本体事物相联系的其他事物来代替本体。

(二)判断要点

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三)典型句子

(1)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2)几十把雪亮的刺刀闯进来。

修辞手法练习

一.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2.看他的样子,好像有什么喜事似的。()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朋友了。()5.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6.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7.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8.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

9.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10.这个地方我似乎已到过了。()11.星星像孩子的眼睛眨呀眨。()12.他的性格很像他爸爸。()

13.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14.敌人用了燃烧弹,邱少云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二.分析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5.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7.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8.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9.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三.指出下面比喻句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1.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像一把火炬,时刻把光明洒向人间,让自己的生命燃烧不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缝纫鸟的窝是一种精致的工艺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待检阅的依仗队,整整齐齐地站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鲜红的队旗像燃烧的火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玉屑似的雪末随风飘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孩子简直成了泥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按要求写句子。

1.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比喻句)

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水哗哗地流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寒风吹到脸上很痛。(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___________ ________(改为拟人句)7.躺在草地上,望着变幻莫测的云朵打扮着蓝色的天幕,一会儿飘来了

;一会儿跑来了

;一会儿

。(排比句)8.考场上静得很。(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高粱成熟了。(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在括号里写出一到两种。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5.渐渐的,天边的鱼肚白变成了淡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红晕一样。()

答案

一.1、4、5、7、9、11、14是比喻句。13是拟人。

二.1、夸张

2、拟人

3、比喻

4、排比、5、反问

6、夸张

7、拟人、排比

8、比喻、排比

9、比喻

三.1.把水比作翡翠,或用翡翠比喻水

2.把老师比喻成火炬,或用火炬比喻老师

3.把缝纫鸟的窝比作工艺品,或用工艺品比喻缝纫鸟的窝 4.把玉兰花灯柱比喻成仪仗队,或用仪仗队比喻玉兰花灯柱 5.把队旗比喻成火焰,或用火焰比喻队旗

6.把雪比喻成玉屑,或用()比喻()

7.把孩子比喻成泥猴,或用()比喻()

四.略。要有相同特征。

五.1、比喻

2、反问

3、排比、拟人

4、比喻、拟人

5、比喻

第四篇:小学常用修辞方法教案

小学常用修辞方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辨析常见修辞手法

2.常见修辞手法表达效果领会与理解 3.了解答题思路规范答题

二、教学重难点:常见修辞手法判断,规范答题

三、教学用时:一课时

四、教学设计:

(一)猜一猜:

头顶戴红帽,身穿白棉袄;

走路像摇船,说话像驴叫。(打一动物)

(二)整体感知

修辞手法:是一种为了增强语言表达效果,借助特定的语言环境,对语言进行特殊运用,具有一定格式的言语形式。

(三)小学阶段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对偶。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利用不同的两种事物的 相似点,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一种事物的方法。

2.拟人 :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 语言、神态、动作、行为、性格、思想、感情等。

区别:

比喻的重点在“打比方”,它突出的是两个事物之 间的相似点;拟人的重点在“当作”,它直接把物当作人来描述。3.夸张

夸张就是把所要描写的事物作必要的扩大或缩小。

如: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 不到嘴边。4.排比: 排比是把内容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接连说出来。5.设问和反问

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反问是“问中有答”,常用肯定形式来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6.对偶

对偶是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法。

例: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四、习题

(一)给下列的句子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

排比

拟人

比喻

夸张

对偶

反问

设问

1、桃子高高地挂在枝头,笑着唱:“我多美呀!”

()

2、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往下流。()

3、她的心眼比针尖还小。()

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5、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6、清清的溪水,照着蓝天的影子,照着彩霞的影子,照着行人的影子。()

7、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8、太阳露笑脸,红旗把手招。()

9、小兴安岭是一座天然宝库。()

10、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财富,时间就是力量。()

(二)按要求写句子。

1、喜鹊在屋檐下叫。

(改为拟人句)

2、这片稻田很大。

(改为夸张句)

3、树上的梨花真白。

(改为比喻句)

(三)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这个人我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似的。”是比喻句。

()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即是夸张句,也是对偶句。

()

3、“这次旅行真不容易,要坐汽车,要坐火车,要坐轮船。”是排比句。()

4、“远远望见了一条迂回的名如玻璃的带子——河!”是比喻句。

()

5、“春风一吹,芦苇就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小脑袋。”不是拟人句。

()

6、“有的人活着,为什么说他死了呢?” 是设问句。

()

五、美文欣赏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 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 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六、能力展示:

给一组图,用一段话把你看到的、想到的情景写下来,用上二至三种修辞方法。

第五篇:小学修辞方法练习及答案

一、按要求写句子。

1、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____________。(改为比喻句)

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改为比喻句)

3、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改为拟人句)

4、河水哗哗地流着。(改为拟人句)

5、寒风吹到脸上很痛。(改为夸张句)

6、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________________(改为拟人句)

7、躺在草地上,望着变幻莫测的云朵打扮着蓝色的天幕,一会儿飘来

;一会儿跑来了

;一会儿

。(排比句)

8、考场上静得很。(改为夸张句)

9、高粱成熟了。(改为拟人句)

二、按要求写改写下列句子。

1、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用比喻手法)

2、鸟儿在树枝上跳动。(用拟人手法)

3、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用夸张手法)

4、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用拟人手法)

5、树叶很绿。(用夸张手法)

6、他在我的心目中有重要的位置。(用比喻手法)

7、这里很适合鸟儿生活。(用比喻的手法)

8、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用比喻的手法)

9、沉甸甸的稻子垂下来了。(用拟人手法)

10、鲜花盛开。(用拟人手法)

答案

一1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一条晶蓝色的龙,守护着村庄的平安。

2天空中的一轮明月,好似一个神奇的玉盘,发出明亮的光。3窗外,风吹翠竹,奏出一首首悠扬的笛曲。4河水一边跑,一边唱。5寒风吹到脸上如刀割一般。

6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唱着一首首欢快的乐曲。

7躺在草地上,望着变幻莫测的云朵打扮着蓝色的天幕,一会儿飘来了一架威武的飞机;一会儿跑来了一匹快乐的小马;一会儿又驶来一艘帅气的船。8考场上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发出的声音都听得见。9高粱长大了。

1老师不辞辛苦,如园丁般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

2鸟儿在树枝上跳舞。

3我觉得这个碗像山一般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4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

5树叶绿地流油。

6他在我的心目中的位置如我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

7这里像森林一样很适合鸟儿生活。

8颗颗珍珠般的水珠在荷叶上滚动。

9沉甸甸的稻子弯了腰。

10鲜花绽开了她的笑脸。

下载小学常用的修辞方法及例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常用的修辞方法及例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方法及作用

    小学常用修辞句子 1.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例:a.大河小河,纵横交错,好像渔网上的丝。 b圆圆的池塘就好像一面大镜子。d. 弟弟......

    语文基础知识(修辞例句)[小编整理]

    语文基础知识D校对 修辞 修辞:是研究如何选用各种语言手段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门语言科学。主要包括选词、炼句、运用修辞方法等内容。 修辞要求:准确、鲜明、生动。 常......

    比喻修辞方法

    修辞方法—比喻运用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 了解比喻的特点及运用比喻的方法。 2、 学习运用比喻构造句子。 教学设想 通过比喻句和非比喻句的比较,认识运用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修辞方法及练习

    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及练习 一、常见的修辞方法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为了使事物或道理说得形象或具体而采取的修辞手法。一般是把不常见的事物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

    修辞方法题库

    一、用横线标出下列比喻句中的本体,用波浪线标出喻体。1、沙丘上一阵混乱,匪徒们都兔子似的缩到沙丘后面去了。2、她们从小跟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3......

    常见修辞方法

    常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一、中考考点: 掌握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8种修辞方法,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别并理解其作用。 二、知识梳理: 1、比喻: 比......

    常用修辞方法12种范文

    常用修辞方法12种 常用修辞方法12种 推荐修辞手法主要有: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借代、反语、对比等。 1.比喻: 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

    小学语文复习资料 修辞方法1

    小学语文复习资料 修辞方法——练习(一) 一、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1、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2、水帘落下来,犹如片片锦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3、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