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新诗(二)》提纲(定稿)

时间:2019-05-13 05:19: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材《新诗(二)》提纲(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材《新诗(二)》提纲(定稿)》。

第一篇:教材《新诗(二)》提纲(定稿)

新诗

(二)提纲

三十年代的新诗出现了以殷夫为前驱、蒲风为代表的中国诗歌会诗人群,和以徐志摩、陈梦家为代表的后期新月派,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诗人群两大排辈相互竞争的局面。

一、中国诗歌会诗人群的创作:

本时期中国诗歌会的创作直接承续了上一时期蒋光慈等早期无产阶级诗歌的传统,是本时期所产生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一个部分。

中国诗歌会成立于1932年9月,本身就是“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

中国诗歌会诗人创作的基本特点: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有着直接的、自觉的血肉联系。

上海总会有机关刊物《新诗歌》旬刊(后改为半月刊、月刊),中国诗歌会发起人有穆木天、蒲风、杨骚、任钧等人。

中国诗歌会的诗人一开始即自觉与同一时期的后期新月派、现代派诗人相对立,要求诗歌自觉地表现带时代阶级斗争的“疾风狂雨”,要求诗歌缩短与大众的距离。

创作口号: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纪的意识、要使我们的诗歌成为大众歌调,我们自己也要成为大众中的一个。

诗歌观:要求诗人站在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的立场上去把握与反映现实;要求诗与诗人的大众化。本时期中国诗歌会创作的特点:

第一,及时、迅速的反映时代重大事件,表现工农大众及其斗争,强调诗歌对实际革命运动的直接鼓动作用。结果——扩大了诗歌的表现领域,表现了强烈的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色彩。不足——把诗歌的作用归结为直接的宣传与鼓动,忽视了诗歌本身的艺术特质;大都是急就之章,艺术上较为粗糙;诗歌存在单一化。

第二,强调诗的意识形态化,大大加强了诗的理性化色彩和主观性;强调自我在集体,小我在大我中的融合。不足——导致“群体”中的“我”的感情与个性的消失,诗人主观世界的消失和对艺术个性的忽略。

第三,在艺术表现上直接描摹现实,导致了抒情性因素减弱与叙事性因素加强的趋势,叙事诗得到了重视与发展;提出“歌谣化”的主张,强调诗歌应当与音乐在一起,成为民众歌唱的东西,目的在于要使诗歌成为群体的听觉艺术;对诗的形式上的变革采取激进的态度,关注现实与民间疾苦,表达平民百姓的呼声。

臧克家

始终关注现实,诗歌形式上受新月派影响,尽管并不直接表现工农革命斗争,但对下层人民表示了极大地同情。

坚忍主义:在精神上与中国农民有深刻联系,不肯粉饰现实又不肯逃避现实的清醒现实主义精神,眼光向下,注视着苦难中的中国大地和挣扎在死亡与饥饿线上的底层人民。

二、后期新月派的创作:

是前期新月派的继承与发展,以1928年创刊的《新月》月刊新诗栏及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基本成员有徐志摩、饶梦侃、林徽因等老诗人和陈梦家、方伟德等为基干的南京青年诗人群,以徐志摩为主要旗帜。

在诗的形式从格律向自由发展的转变趋势下,诗歌注重抒情,并向内心回归,提出“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

诗人的诗感发生了变化——字里行间流露出幻灭的空虚感,迷茫的感伤情绪,这是由时代造成的。后期新月派在诗的题材、诗感上与现代派趋近。

后期新月派诗人从事诗的形式试验,影响最大的是“十四行诗体”(商籁体)的转借与创造。后期新月派诗人正是在十四行诗体里发现了中西诗歌诗体形式的某种“契合点”,从而为新诗的形式创造提供了新的经验,为绵延至今的汉语十四行诗的写作开辟了道路。

三、戴望舒、卞之琳等现代派诗人的创作:

由后期新月派和20年代末的象征诗派演变而来,戴望舒的《雨巷》显示了由新月派向现代派过渡的倾向,1929年《我的记忆》是现代诗派的起点。1932年5月《现代》杂志是刊载现代派诗歌并使之独立与成熟的重要原地,约在1936、1937年间达到了创作的极盛期。代表作家有戴望舒、施蛰存、何其芳、卞之琳、废名等。诗歌主张:第一,追求纯诗的艺术观,走诗的贵族化道路;第二,病态的心灵,浊世的哀音。即现代人所感受的现代情绪。都市怀乡病;第三,拥有现代的词藻和现代的诗形。文言语入诗、诗的散文化,打破诗的格律,追求诗的朦胧美,即内容是诗的,形式是散文的;第四,现代诗的现代诗形更体现在表层的形式上,而在审美趣味和文化心理取向上则显示出鲜明的古典主义特征。意象抒情诗。

《汉园集》诗人——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这是更加注重东西方诗学融合的新一代诗人。

卞之琳此时期小处敏感,大处茫然,是最醉心于新诗技巧与形式试验的艺术家,最着力于是的欧化、古化或化欧、化古,是三四十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之间的一座桥梁。

卞之琳新的东西(新的智慧诗),一是由主情向主智的转变。他是一位具有自觉哲学意识的诗人,他接触到了许多现代哲学命题,却无意深究,这视为对早期白话诗以至更遥远的宋诗对“理趣”的追求的一个隔代回应与发展;二是诗的非个人化。将西方小说化、典型化、戏拟化的“戏剧性处境”与中国旧小说的“意境”融合,达到“个人”的隐匿,诗人主体的退出与模糊。

第二篇:如何写新诗

如何写现代诗歌

写作培训部

问题一:现代诗歌的写法

手法一:意 境。园中失窃的13号楼,那老人已病入膏肓……一只年迈的猫,静卧在窗台的角落里,肮脏的身体抖落最后的颤栗。我涕泗滂沱,坐在湖畔的丑石上,凝望一扇久未开启的门。初夏,不知名的小花开了,簇拥起许多沉积久远的思念。曲径的悲剧已上演,我只身躺下,守候曾经的柳絮落脚在泪湿的衣襟。

手法二:抒 情。从何处跌落下了这片梧桐,在哪年的秋天,黄昏的时刻?噢!难道我真的已忘却了,那嵌入眼底的天蓝与小道林荫。从何处跌落下了这片梧桐,在诗本的第几页,当成书签?噢!我怎么也无法想起,那披肩的长发和回眸时的笑脸。我的思念之地,阔别你太久,垂死坚持的梦已被稀释得惨淡。回到这棵树下,我真心愿意,把自己做成标本,将体肤都剔除,静静地、悄悄地葬在一册书里。

手法三:叙 述。自从有一天,突然间,我变成个一塌糊涂的人。那时,我的理想又获新生,接着就无知无畏地狂傲起来,简直象只花俏的公鸡,孰不知,在今后的战斗中即将要惨败而归。给自己起个了绰号,叫“诗痴”,设计个别别扭扭的口头禅“有影无”。揣着几本哲学书,戴副高度眼镜,一天到晚装模作样地出入在图书馆里。为附和自己的名,决定写点的东西,不管它算不算、叫不叫、成不成“诗”。我是个会生育的男人,十月怀胎,尝尽坚苦分娩出了属于自己的孩子。这些孩子全和我长得很象,一个一个,都高声疾呼着要有的“自由”和“理想”。当然,这是比方,“孩子”就是我的诗,这里没有高超的意象,也没有深远的隐喻

手法四:意 象。临行一别,我试问君知否,那未来之路可会有雄鹰盘踞?你把沉厚的手掌落在我的肩头,宛尔一笑,唤起了数年以后的我。苏醒时,我用双手搭个菱形,放在胸口匡扶一夜凄清的内心。黑暗已过去,闯过弥留之际的人,吮吸着来自远方的绿林制造的氧气。第26层,每层楼高约是2.5米,那么我该是在65米的高空眺望了。我见到身穿蓝色卡其布中山装的老人,轻而易举地用百年的智慧垒成了高山。而我,在先知的面前显得如此贫瘠,甚至不得其门而入,失了皈依的方位。我那同窗多年的朋友,你们在哪里,是否有同样的遭遇和渴望自由的心情?

手法五:隐 喻。我的骨,在停止了生长的时刻,学会了膜拜一种无限向上的力量。我曾是湖中的水妖,困在塔的倒影,春泥的芳香和青鸟的欢唱将我解救,我将以生命谱成高昂的诗歌以作报还。犯上失语症的人,多灾多难的生涯,被侵略的头颅忘却了属于种族的声音。敬请归于我金色的语调,依我磬声,在风雨飘摇的甲板上,整装待发,紧随我的号令驶向自由与理想的国度。别错失这一场战役,年青的人,应该手举武器为独立的灵魂斗争。冷落的秋千,畏葸不前的马儿,精神的旷野不曾弥散午餐的气味,十月的收获只为着流血的人而预备。

手法六:象 征。我在自己身上寻找,想看一看是哪里制造的,出厂日期是什么时候,以及保质期会有多长多久。我羞于找到这些答案,甚至害怕见到生产车间,以及流水线上统一的作业。我不想认模具作为母亲,更不愿意被贴上可恶的标签。我是产品吗?一张证书,恰恰标明这是件什么东西。真正的生命惨死在屠夫刀下,面目相似的傀儡一起手舞足蹈。莘莘征夫,新时代铸造的铁军,原来都只是一堆没有灵魂的废品。

问题二:写现代诗歌的几个步骤

A、心里有话要说

首先是创作者本人有一种思想或者情感想要表达(如爱党、爱祖国、恨腐败等等内容可以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管这种思想或者情感是清楚还是模糊(这里的模糊指到了一定的写作程度和水平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总之心里产生一种非要表达出来的愿望,想让这个世界知道自己的这种思想或者情感,当然你可以缩小范围只想让某个人知道(可以假定有那么个人)。于是,你觉得有话要说。那么,含蓄地说,还是直白地说,这就是你自己的选择了。

写不出来的时候,大家总说:我没灵感。实际上,就是心里没话要说,没话对任何人说。如果每天心里都有许多不同的东西要说出来,那么每天都会有东西可写了。

B、运用艺术感觉来表达

先作一个实验,以玻璃为题,写出你能够想到的词语、句子,或者一段话、一个故事,也可以是一句诗,或者意象、色彩、场景,总之是你看见玻璃所能够想到的东西,把它写出来。

一种色彩,一个场景等等,你想到什么写什么(5分钟)

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要通过语言来表达,那么,这种语言必须是提炼出来的艺术语言,艺术语言来自于创作者本人的艺术感觉。

艺术感觉和自然感觉是不同的。举例:大家根据玻璃写一句诗,或者写意象、色彩,场景,总之是你看见玻璃所能够想到的东西,写出来。

那么,这些发散性思维的语言所表达出来的情绪也是不相同的。这些情绪必须要与你所要表达的情绪相一致。梦穿过夜色在星光中微笑。任何人读了这样一句诗都会觉得愉快。这样你就用你的情绪在感染读者。你就这样一步一步地把他带入你的诗境之中。

艺术感觉就是用审美的感觉和眼光来看自然事物。看山不仅仅是山,看水不仅仅是水。看电灯不是电灯是钻石,看黑板不是黑板是一片绿色的草原或者是一块巨大的绿宝石。

用艺术感觉先把捕捉到的东西写出来,哪怕一个色彩,一两句话。但是那是你自己的独特的感觉。

艺术感觉是可以训练的,这种训练的方法与训练想象力是一样的。花十几分钟围绕一个物质去想,看你能想出多少种比喻来。坚持训练一段时间,可以有提高。

但是,不管你用怎样的艺术手段来表达,总要与你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相一致。所以说,一切景语(写景物的语言)皆情语。

如果是写一首诗,那么你就要尽量一气呵成,把你想说的话用艺术感觉来表达出来。然后才是下一步。

C、精简和提炼语句(修改)

诗歌往往是理性的思想或者说抽象的思想,用感性的语言或者说形象的语言来表达的一种艺术。思想是核,意象是外衣,词语是意象的符号。几个词语形成一个或几个意象,诸多意象构成一个清晰或者模糊的思想。

从古至今,一首好诗的标准一向是哲理和诗意的高度结合,换句话说,也就是艺术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结合。如果想让每一首诗都达到这样的标准,别说初学写诗的人做不到,就是老诗人也难以做到,因为写出一首好诗需要很多因素。任何事情都有规律,写作也有规律,必须有一个数量的积累过程,然后才有质量的飞跃。你想出语惊人,那么你就要有许多与众不同的知识结构和文化底蕴,还要有许多先进而科学的经验和方法(不管他人的还是自己摸索的),这样你才具备了这个条件,但是效果和结果如何,还是难以预测。

运用发散性思维方式再一次修改句子。修改没有模式,简单的可以修改字词,复杂点的修改整个句子,再复杂一些的可以重新考虑整体表达出来的思想,或者把整首诗全部推翻重新写一个。

往往初学写诗的人,懒于修改。或者自己看不出毛病来。

一般来说,初学写诗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没东西可写

办法就是如何让你的内心整天不安宁(如果你想捕捉生活中的诗意),没有浓烈的感情,诗歌很难写出来。不管你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是多么成熟和稳重,但是你要写诗,你就要保持这样一种心态,让这种心态至少持续到这一首诗写完为止。如果你想写很多,那么你就要整天琢磨事。日子过得表面上风平浪静,什么事情似乎都没有,但是你的内心如果也这样,那你就没东西可写。只有人的情绪在兴奋状态中,灵感才多。也许你对生活已经有了几十年的积累,但是那些积累似乎就是一堆柴草,也许这堆柴草在岁月的风雨中已经变得非常潮湿,需要的不仅仅是一根火柴,而是一把火炬才能把它点燃。这就是创作中常说的触发点,类似于导火索。

经常写,也存在偶尔会出现没东西可写的情况,就说没灵感。诗歌全靠灵感,基本上是凭借着灵感的火花来完成的。小说和散文是另外一回事。

关于在静中写,还是在动中写的问题,个人的情况不同,习惯不同,效果就会不同。

想做诗人,就要学会保留一颗诗心,不要求你对月伤心,对花流泪,但是至少你要对琐碎的现实生活、自然景色、以及世间万物保持着一种欣赏和审美的心态。

2、缺少诗意

缺少诗意说穿了,就是缺少艺术感觉。写作时运用的全部是自然感觉,因此就显得太实。办法就是经常训练自己的艺术感觉,这样就可以逐步提高。诗歌的意境完全是靠作者艺术感觉的升华来完成的。

有时候,整首诗都没有诗意,没有给人任何审美的感受。那么,克服这个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一样的题目,一样的内容,另外再写一遍。

3、不够精练

不够精练是指诗歌中多余的词语,这些词语让一首诗看上去非常不舒服,就像夏天一个人还穿着棉袄棉裤。也许有时候没那么严重,但是也穿着毛衣毛裤。

第三篇:教材《通俗小说》提纲

第二十四章

通俗小说

(三)一、雅俗对立的渐趋消解:

(一)40年代通俗文学境遇

1、三个独立的政治区域表现出了文化差异,但新文学的通俗化提上日程。

2、新文学作家主动团结通俗作家——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推举张恨水为理事。

3、左翼青年读者流失和“五四”现实主义文学先锋光芒隐灭,通俗小说大量采用变得常规化的现实主义写法,使得大面积的雅俗日渐消失。

4、新通俗小说家和受旧派文学影响的新小说家涌现出来。

(二)不同政治区域通俗文学的特点

1、沦陷区:因新文学地盘的空出,通俗文学市场需求突然增大而显得分外繁荣,以上海的言情小说和华北地区“北派武侠”的昌盛为代表。

2、国统区:用民间形式、旧戏曲形式进行创作,宣传抗战,创办通俗文学刊物和社团。显示了多样雅俗联手的过程。

3、解放区:文学更大范围的转入战时状态,读者对象转向偏僻农村的农民,通俗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强,运用行政手段鼓励写作包含新思想的农民读物成为当务之急。

二、各类型通俗小说的现代化:

1、张恨水、刘云若

A、张恨水(前述):将通俗文学创作旨趣的严肃性提高到从来没有的高度。

B、刘云若:用通俗形式写尽复杂的人性表现。(例《小扬州志》)

国统区和沦陷区的社会言情小说主要承续了30年代上海、北平、天津等地此类小说所达到的高度。因为张恨水、刘云若的通俗言情体比任何通俗小说体式都先一步显示了现代性特征。

2、秦瘦鸥

A、代表作:《秋海棠》

B、小说表面已无章回形式,多采用新小说手法

C、大量舍弃纪实部分,进行虚构

3、予且

A、代表作:《觅宝记》、《君子契约》、《七擒》等

B、用通俗小说探讨“现代事实”,赋通俗小说以现代品质。

C、把纯文学的创新成分迅速转化为大众的成分,例如心理分析法、侦探推理的结构等。

(二)武侠

1、“北派武侠”对武侠精神的现代阐释

A、表现武侠社会在现代社会的困境。证明了理想江湖世界的缺失和现代社会英雄气质的减弱。

B、以侠的世界来批判现实

C、以侠的人格、生命境界的开拓来肯定现代人的抗争和进取,肯定人性及人道主义思想。

1、白羽

A、代表作:《十二金钱镖》、《偷拳》等

B、按现实规律来描摹世态,使武侠处于现实社会的背景下活动,为武侠灌入了现代精神。

2、郑证因

A、代表作:《鹰爪王》

B、热衷纯技击小说,不完全写侠情

C、偏于写实,由实到虚

3、王度庐

A、《卧虎藏龙》、“鹤——铁系列”

B、使武侠小说进入“五四”以来“人的文学”序列,获得了社会悲剧、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的综合美感。

C、小说创作以性格心理、性格动作为重心,并在叙述中投入主观感情。

三、解放区文学的通俗化:

(一)解放区通俗文学的一般特点

1、通俗文学基本不受文化市场机制支配,由抗日民主政府的政权力量加以推行,服务对象是农民。

2、因为文化基础的不尽相同,各根据地之间通俗文学发展存在不平衡。

3、通俗文学不再由转型的旧派文人掌握,而成为一批革命新文学家手中的武器。

(二)解放区通俗文学的两大潮流

1、仿民间的通俗文学:以诗歌成就最为显著。

2、化民间的通俗文学:以赵树理为代表

赵树理的小说将民间评书彻底新文学化,而且能够容纳、表现农村变化中的人与人的关系,反映农村新问题、新面貌、新的历史进程,因此成为新型的革命大众文学体。

第四篇:教材解读提纲

教材解读提纲:

1、为什么我们要重视对教材的钻研,2、案例:通过对《两位数乘十位数》教材的认识理解怎样来读教材。

通过对《四边形的认识》怎样来分析教材,根据对教学内容承载的前后知识来确定教学目标。通过《小数的认识》《方程》等来深入地驾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3、我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学生一天 为孩子一生

——如何专业地读懂教材

万州区电报路小学

严 勇

各位老师,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我还是从上上周起就开始紧张了,这么专业的问题我真的无法驾驭,好在今天是抱着向大家学习的态度,我们来共同切磋交流,不当之处请多指正。

精心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要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关键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样学生才能当堂消化,理解,课后才会少些遗漏少些负担,从我们听了很多老师的课来看,一堂课的成败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对教材的把握理解是否到位,是否读懂教材要承载的那些东西?

一、对话意识

1、与《数学课程标准》对话

——课程标准作为课程的顶层设计,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基本理念、目标要求及内容标准必然对教师的教学产生重要影响,并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特别要全面深入的理解第一部分的“基本理念”和第四部分的“课程实施建议”,这两部分中的每一句话都隐含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我们来了解新课标的一些新东西,对四个学习领域名称的修改:

原课标: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应用 修改后: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主要的关键词:

——现称为“核心概念”

(6个)原课标:数感

符号感

空间观念

统计观念 应用意识

推理能力(10个)修改后:数感

符号意识

运算能力

模型思想

空间观念

几何直观

推理能力

数据分析观念

应用意识 创新意识

修改前:双基,基本知识

基本能力

修改后:基本知识

基本能力

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经验

2、与教材对话

教材是什么?张玉仁说:“在综合考虑数学本身的逻辑规律以及小学生认识规律和心理发展水平的前提下,用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事实和基本方法联系起来的整体。这个整体不是知识、原则的罗列和拼凑,也不是各部分数学知识的简单求和,而是一个上下贯通、纵横交叉、紧密联系的知识网络。”因此正确理解教材、用好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数学教学本质偏离与否。基于以上的理解,我认为现代数学教学要立足教材,深刻领会教材意图,挖掘教材内涵,从而使课堂教学回归数学教学的本质。

能否领会编者意图,是衡量教师理解教材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志。对编者意图理解得越深,越能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学过程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首先要读教材分析,弄清这个内容的地位、作用、前后联系,以把握新旧知识的联接点和学生认知结构的生长点。有什么良策帮助我们理解编者意图,更好的吃透教材呢?主要是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要出现这样的情境图?教材为什么这样安排?例题为什么这样设计?习题为什么这样编排,结论为什么这样引出?备课时主要思考为什么学?(价值)学什么?(本质)怎么学?(人本)例如,吴正宪老师执教的《搭配》,(插入电子课本图)教材就是几件摆放整齐的物品,我们就要思考:难道教材就是这些吗,它背后是什么,是不是学生会这6种搭配就行了,而吴老师在课堂上的表现是精彩纷呈,有意凌乱地出示有效信息 ——两件上装和三件下装,让学生思考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教材是整齐摆放),然后通过一个问题情境引出新课:每天起床都要做什么,小兰也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黑板上凌乱地贴出了5个图片,一件上衣一件下装有多少种穿法?学生自己独立搭配后,教师组织讨论,学生一开始的思维是非常乱的,说着说着就断了就不知道下面怎样摆放了,老师问:弄着弄着就。。这样是问到学生心理去了,学生:糊涂了,乱了,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一点一点看到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怎样建立了有序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如何将实物变成图形再转化成符号思考(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知有三个连续的阶段,即动作认知—图形认知——符号认知。思维发展有三个阶段,即经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这样去数学化,这样去建立数学模型。对于教材,你能多挖掘一步你的课就能再往前一步,搭配这节课吴老师没有仅仅满足于学生会6种搭配就够了,而是将符号,将分类都带进来了。(观看视频前1分钟+10到25分钟的视频)搜:吴正宪+搭配(第一个视频)

读教材时,可以把各种版本的甚至国外的都看看,拿来借鉴,这样会拓宽你的视野,你在设计教学时就会眼界更开阔一些,思路清晰一些,比如估算国内一般问:200元买下面的东西够吗?国外的教材是:有下面几个问题,你觉得什么时候估算什么时候精算?①收银员将费用录入计算机② 付账

③。经过这样的思考后教师肯定会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

钻研教材、处理教材的另一方面就是精心选编练习。如果你认为教材中配备的练习不合适就要自己选编练习,一定要克服在布置作业上的随意性,因为那样等于在浪费学生的时间,一个优秀的老师就应该具有根据教材灵活编写练习题的能力。

3、与同伴对话

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教师经常会遇到凭个人的知识能力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解决,这一点在我们学校体现相当充分,经常会看到老师们为了某一个内容的处理在讨论在争论,我们作为学校教学管理人员非常欣慰,感谢你们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的成长把好学放在第一位!

4、与名师网友对话

5、与学生对话

这是我们目前还要努力的一件事,我们心中学生观还少了些,特别是对学生的知识起点的考虑少了些,学生已经掌握的是哪些,还没掌握的是哪些,掌握的程度如何,我们千万不能当学生是0知识起点。对教材理解不深入,对学生关注较少,我们更多的关注了这节课学生要会做哪些题,作业尽量少出错,考试考高分这些趋于功利的东西,这些将学生更多的作为机器作为工具的做法使我们的数学课就是缺乏发展性,延展性。“人课合一”是课堂的最高境界。树立这样的观念:

对数学教学内容的价值判断支配数学教师的全部教育过程!要把学生由操作工变成思想者!对教材本身的认识,对某个知识本质的认识是我们老师最应该补课的,因为我们大多是师范生,不比数学系数学专业的大学生。

行动研究案例一:《四边形的认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电子课本)见小学数学教师2011.7、8合期

在意的是“数学思考”

——“四边形的认识”教学解读及思考

一次“同课异构”的教学研讨活动。三位教师都执教了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四边形的认识”一节内容。综观三节课,基本流程相同:找四边形——初步小结特征——分四边形——讨论分法——总结特征——巩固练习。课中分类的环节都做得比较充分,现将分类环节的教学过程记录如下。

教例一

当学生把6个四边形从十多个图形中找出来后,教师提出新的要求:这些四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哪些四边形的特点是相同的?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

学生自主分类。教师巡视,有选择地请学生在黑板展示分法。一位学生分成两类:

教师请这位学生说说想法。生:直角的一组,没有直角的一组。师:这位同学是从哪个角度来观察图形的? 生:从角的特征。师:从角的特征,还可以怎样来分?„„

教师注意了引导学生关注分类时观察的角度,但对分得的结果却没有加以利用。笔者以为,仅仅分好类是不够的。“分”只是基础,引导学生以“角”或“边”的视角进一步认识某些四边形的特殊性,才是分类所需要达成的目标。

教例二

当学生从8个图形中找出四边形后,教师又重新出示了6个四边形。

师:你能介绍一下这6个四边形的特点吗?老师先来说一个,比如4号四条边的长度是一样的。

生:3号的四条边、四个角都是一样。

生:2号图形的两条边是一样的,四个角是一样。生:6号图形的四条边都不一样。„„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现在请你们把这6个图形分分类吧。学生自主分类后,反馈交流。

生1:A:

1、2一类

B:

3、4一类

C:

5、6一类 师:这位同学是按什么标准来分的?

生2:1、2、3号有直角一类,4、5、6号没有直角一类。师:还有其他分法吗?

生3:1、2、5、6一类,3、4一类。师:他又是以什么标准来分的? 生:四条边不一样长,四条边一样长。„„

这位教师注意了分类的标准,但在分类前对每个图形特殊性的观察与判定,给后面分类带来了框框。因为有了对每个图形特殊性的分析,在学生的认知意识中,自然认为每个图形都可以归为一类。所以,从分的一开始就有许多类产生。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节内容的学习应该是一个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先确认这些图形都是四边形,接着认识一些比较特殊的四边形。教例三

教师请学生在钉板上用橡皮筋围一个四边形。学生活动后,展示交流。学生呈现的基本是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师自己提供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师:你们围的四边形都—样吗?请你们把这些四边形分类吧。老师先给你们一些建议,首先想好分类的标准,需要时可以用尺量,同桌可以合作。„„

这位教师出现的问题,则是由于学习材料的不足所造成的,请学生用钉板围四边形,优点是学习材料的产生具有生成性,缺点在于:—、由于钉板的特殊性,学生围的大部分图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学习材料不够丰富;二,由于每个学生只围了一个图形,从心理上更为关注自己所围图形的特征,而缺少对其他图形的观察,从而造成对其他四边形的感知严重不足。此时,要求学生分类则有关注点分散的弊端了。

当然,从总体上分析,三位教师的教学过程似乎都在力求找到分的结果,而对分后结果的应用价值认识不足,课后与三位教师进行了交流,了解到他们的想法:把“分的方法”作为了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分类方法。于是。“分正确”便成为三节课共同的目标了。笔者认为,这样的理解是对教材例2“把图形分分类”的误渎。

“四边形的认识”到底是怎样的一节内容?

“四边形的认识”属于“空间与图形”学习领域中“图形的认识”这一内容,是学生在—年级“认识物体和图形”单元学习中,初步认识了特殊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学习的。对比北师大版、苏教版、西南师大版和浙教版等多种国内新课程实验教材发现.只有人教版教材单独安排“四边形的认识”这节课。经过研读人教版教材中与四边形有关知识的编排后发现,这与教材自身编排的序列有关。在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之前,单独编排“四边形的认识”一课,可以看作是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之前的准备课,体现了人教版教材“步子小、有梯度”的编排特点:又因为在人教版教材四边形内容的编排中。学生在学习长方形周长、面积之前,没有相应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时间,因此,在此安排这节内容,也有弥补教材“四边形内容序列”编排缺陷的作用。基于此,笔者以为,”四边形的认识”一课的目标定位不应仅仅是四边形基本特征的学习,也不是简单的“把图形分分类”,它还应该承载着以下两个方面的教学内涵。1.初步体验认识图形的方法和策略

从人教版教材的编写情况来看,“图形的认识”除了一年级初步接触一些之外,系统认识是从三年级上册“四边形的认识”开始的。因此,本节课既要在理解和掌握四边形特征等知识要点上有所收获,又需要给学生以学习方法上的引导。于是,引导学生体验以“角”或者“边”的角度来认识图形的特征,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目标。

2.基本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因为长方形、正方形基本特征的理解和掌握,是学生后续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面积等相关内容的基础,而教材对此又不再单独安排相应的教学时间,所以在本节课中结合四边形基本特征的学习,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边”、“角”的特征作进一步认识,也就显得很有必要。而这些知识要求,也正是认识四边形特征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有了以上的认识后,笔者对本节内容进行了重新设计,并进行了教学实践。教学过程主要通过“分一分”、“搭一搭”两个活动来展现。

活动一:分一分

本活动预设分为三个层次。

层次一:第一次“分”,找出四边形。通过对四边形的确认,初步得出四边形的基本特征是有四条直的边和四个角。

层次二:第二次“分”,把四边形分类。引导学生思考从哪个角度来观察图形,从“角”的观察度入手研究四边形,可以发现有些四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从“边”的观察角度来研究四边形,发现有些四边形的边是相等的,有些则不相等。无论是从“角”。还是从“边”的角度来分析,都会发现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

层次三:抓住学生分类过中分成三类的成果,作进一步梳理,引导学生体会长方形、正方形的联系和区别。当然这是一个机动的层次。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定。

1.第一次“分”:观察下面的图形,哪些是四边形?为什么?

2、学生自由观察。并把序号写在本子上。反馈时,先找出四边形,然后说明哪些

3、不是四边形.把不是四边形的图形隐去。问:这些图形都是四边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得出:四边形都有四条直的边,四个角。

2.第二次“分”:把四边形分类。

师:这些图形虽然都是四边形,但它们的形状一样吗?(不一样)你能把这些四边形分类吗,请你试试看;

学生活动后反馈(先反馈分成两类的)。

结果一:

师生共同确认这是根据角的特点来分的。

师:第一类中的四边形,同学们都认识吗?原来是老朋友了,这里有——(长方形、正方形)师:长方形和正方形原来都是四边形中的一种。它们是怎样的四边形呢,(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结果二:

师生共同确认这是根据边的特点来分的。

师:第一类的图形中,哪些边是相等的,分别是什么四边形呢? 3.第三次“分”:分成三类的展示交流。结果三:

师生再次确认是根据边的特点来分的。

师:在四边形中,最多可以有几条边相等,(这些分别是什么四边形?)活动二;搭一搭

本活动的意图在于,通过先想后搭的“搭四边形”活动,引导四边形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认识一些四边形的特殊性。让学生体验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分好后,教师有意识地追问“它们是怎样的四边形”、“这些分别是什么四边形”等,正是意图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特殊四边形的特征。

2.关注图形认识中学生空间能力的培养

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里指出,“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数学思考”的目标则是“丰富对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显然,空间观念的培养是图形认识的重要目标之一,前面谈到的三节课中,明显弱化了这一日标的设计、笔者的实践则通过“搭一搭”这个活动,组织学生想象和验证,突出了这一教学目标。

课堂上实际操作时,有学生禁不住喊出了:“斜了!斜了!”这正体现了“先想后搭”活动既是引导学生对各种四边形特征进一步认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将学生的认识水平从形象上升到抽象。又从抽象转化为直观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过程,无疑有利于在引导学生关注图形之间联系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

案例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电子课本图)见小学数学教师2009.4

调查访谈

在教学前我们走访了一些老师和学生,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口算12×10时,都习惯于用小蘑菇的思路,教材所附其他三种方法几乎不会出现。这是情境图出现问题呢,还是教材编写预设方法时考虑得过于复杂呢?

四、再读教材

我们再仔细阅读教材和教参。教参中的一段话启发了大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有的知识经验,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倡导算法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一方面,当面临新的计算问题时,教材引导学生或把新的计算问题转化为已经学过的计算,或依据对数和运算的理解进行类推,或对给出的新算法进行必要的解释,让学生始终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中探索算法,而不是被动机械地接受算法。另一方面,注意呈现不同算法积极交流的场面,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策略去探索算法,并在交流中相互启发,选择更加合理、有效的算法。”对学生来说:12×10的计算是新的计算问题,如何将新的计算问题转化为已经学过的计算呢?教材预设的12×5、12×9、60×2、108+12是已经学过的计算。利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整十数乘一位数的计算”、“三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来探讨“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计算”是科学合理的,不应该忽视这样的方法。那么如何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策略去探索算法呢?

再读教材情境图,我们发现,图可以这样理解:A、已经搬来的是9箱,又搬来1箱;B、右边一摞为5箱,左边一摞加 送奶工怀里抱着的一箱也是5箱。

仔细研读教材后,我们对教材进行了适当加工,在尊重原图的基础上,充分 利用原图,将静态的情境图改为动态分步呈现,使情境图发挥最大的教学信息传递功能。

五、课堂回放

师:今年8月,北京承办奥运会。我们每个中国都为之骄傲自豪,运动员们抓紧一切时间进行训练,为祖国争光(出示运动员训练图)看,运动场上共有117名运动员正在训练,牛奶场还专门为他们送来了牛奶。(出示送奶图,图中显示5箱牛奶)送奶的叔叔先搬来几箱?

生:搬来5箱。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搬来5箱,每箱12瓶。

出示问题:117名运动员,每人一瓶牛奶,搬来5箱够吗? 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生:12×5=60(瓶),60<117,所以5箱不够。(师板书算式:12×5=60(瓶)师:估计再搬几箱就够了?(生有猜再搬4箱,有猜再搬5箱)师:(动画演示又搬来4箱)又搬来几箱?现在一共有9箱,共多少瓶? 生:12×9=108(瓶)。(师板书算式)师:够了吗? 生:还不够。

师:猜猜再搬几箱就够了。生:再搬一箱。师:为什么?怎么想的?

生1:一箱12瓶,9箱是108瓶,再搬一箱就是108+12=120瓶,120>117。生2:9箱是108瓶,117-108=9瓶,12>9。

生3:先搬的一摞是5箱,共60瓶,再搬一箱,第二摞也是5箱,10箱是60+60=120瓶或者60×2=120瓶,120>117。

生4:再搬一箱就是10箱,12×1=12(瓶),12×10=120瓶,120>117。(学生回答时老师适时板书算法)

师:同学们真聪明,自己想出了120×10的计算方法,来回顾一下这几种方法,谁愿意解释算法?

„„

六、分析

这样设计将静态的情境图稍作加工,动态呈现了送奶工搬牛奶的过程,使学生轻松地通过已知经验“12×5=60”、“12×9=108”和“60×2=120”、“108+12=120”解决新的问题“12×10=120”。几种方法不是教师强加于学生,而是学生通过阅读情境图逐步思考得出,而且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算法的同时不忘培养学生的估算意 识,通过逐步呈现情境图,让学生猜一猜是否够。

值得追述的是,教师在得到这几种算法后生“对给出的新算法进行必要的解释,让学生始终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中探索算法,而不是被动机械地接受算法”。这位教师有对算法进行刻意优化,而是通过“试一试”中12×30的计算,让学生自主选择更合理、有效、普通、适用的算法。

七、反思

课改以来,老师们不再将教材看作神圣,“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理念已深深烙在许多教师心中。但凡上公开课、展示课或者竞赛课,很多老师不是考虑如何去钻研教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而将重点放在如何占改编教材,如何创设自以为更好的情境,认为用教材中的情境就不能体现新意,就不能发挥创造性,就会步入俗套。

对教材作适当改编,这是新课改赋予教师的权利、问题是教师在改动教材之前。是否对教材进行了认真研读、特级老师沈重予曾说过:“教材是执行课程标准与体现课改精神的载体,也是众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帅智慧的结晶。粗线条的阅读肯定是不行的,因此在解读教材时我们应沉下心来,弄清教材中的主题图和例题中每个问题、每句话所蕴涵着的意图、明白每道练习题所要达到的目标,真正走进教材,切忌浮光掠影,只有首先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刻感悟教材资源的优越性。用好教材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领略数学的内在魅力。使之享受思考的快乐!如果不认真研读教材,没有走进教材就随意臆断,轻率地改动教材,就会画虎类感犬,弄巧成拙,教不到点子上,当然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了。

本校数学课堂尚存在的问题:

1、简单问题复杂化

2、不善于利用先进的数学思想方法,如;猜一猜、估一估等来组织教学

3、计算课对学生的学习水平估计过低,往往当学生0知识起点来设计教学

4、对教材的把握欠精准

第五篇:旧诗和新诗

旧诗和新诗的美

郭思英

旧诗指的是五四文学革命兴起之后,对中国传统的格律极严的诗体,包括五七言绝句、五七言律诗等多种体式的一种通称。它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指新诗出现以前,自《诗经》以来的辞赋、古风、律绝、词曲等,与“古典诗歌”的意思相近。二是指新诗诞生后,现代人用古典诗歌形式创作的诗歌作品。而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旧诗和新诗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们有共同的美丽,也有不同的精彩。

一 共同的美

中国文学的大厦,是以汉字为基石构建起来的。张传彪先生曾说:“可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一字一格整齐美观的方块字,就不会有至今还散发着诱人魅力的中国古典韵律诗的格局。”我们知道,无论是旧诗,还是新诗,都需要通过汉字来传情达意,来表示它的艺术性。所以,我认为,新诗和旧诗共同的美之一在于汉字的美。同样是用汉字表述,因此也就具有了汉字的美。汉字独字单音,就使诗的句式一定,一首诗每句整齐划一,从而形成句式一致的各种体制,如四言、五言、七言等,并使诗中一联对偶成为可能,这对旧诗而言尤其重要。汉字独字单音音节构成的简单,也使得旧诗和新诗读来都能节奏感十

足,音律优美,琅琅上口,为中国诗歌的传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例如旧诗中李绅的《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古诗我们在小学就学过,近十年后依然记得十分清楚,这样的效果与它强烈的节奏感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再如新诗中这样的一句“平凡是最美的荡气回肠”。“凡”字和“肠”字是押韵的,短短十个字,读起来使读者觉得很有感觉。而且“汉字义项丰富,往往一字多义、多字同义,或同字反义,这些都为作诗造语的下字拣择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而多数字义的表情达意功能具有深厚的人文内蕴、连通人的生命感受,非同概念的精确表述。”在同一首诗中同样的字有不同的意思,或者不同的诗中同样的字有不同意思的情况是十分常见的,如“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又因为汉语没有成体系的时态、语法的束缚,所以不论是旧诗还是新诗,都因此有了高度灵活之美。正如绿原所说,“它没有过去式,过去的一切都发生在眼前;也没有未来式,未来的一切也都发生在眼前”。汉语的这些模糊性使中国诗歌高度精练、意境深远。汉字极其有利于中国诗歌的遣词造句,用字可变动,顺序可调整,至于适当而止。我想,从这一个角度上来说,回文诗的出现与汉字的优点是分不开的。在这里举出旧诗、新诗各一首回文诗来说明。旧诗中有明代沈宜修的“月圆空有长离别,别离长有空圆月。虫露泣残红,红残泣露虫。竹敲风弄菊,菊弄风敲竹。愁夜一声秋,秋声一夜愁。”新诗中有著有《雨巷》的诗人戴望舒的另一

首佳作《烦忧》,《烦忧》这首回文诗采用了另一种形式,是以诗行为单位的回文。诗中字的顺序调整了,诗行的顺序调整了,变成了别具一格的回文诗。而我们知道,在英诗中是很难找到一首回文诗的,更别说是称得上精彩的回文诗。

旧诗和新诗的另一处共同之美在于其内容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美。思想感情的美在于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环境,百姓的处境。一首好的旧诗或者新诗是不能与社会脱轨的,即便它是一首关于爱情的诗歌。人们可以从这些诗歌当中看见那个时代的历史和发展,看见一些社会永存的诟病。无论是新诗还是旧诗,无论是五四运动前还是五四运动后,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内涵总是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有些主题更是千古不变。例如,在黑暗的社会环境下对当时社会或者对主政者的评判,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展示作者远大的抱负。这些思想感情不会因时代的变化而消失,也不会说因社会的发展就沦为众多思想内涵之中诗人不愿握笔提及的一项。因为诗歌中的主要内涵是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读者在阅读诗歌的同时,不仅愉悦了身心,更是对社会或者个人进行了思考。

二 不同的美

戴望舒和林庚,曾在旧诗和新诗的形式美孰优孰劣的问题上持不同意见。其实,在我看来,旧诗和新诗在形式上各有千秋。旧诗一般有其固定的语言格式,例如绝句、律诗,整首诗的字数和行数有严格的规定,讲究对偶、押韵,不可违反,不

可“自作主张,随心所欲”,又因为旧诗重音,新诗重义,因而,旧诗有一种格律之美。废名认为,旧诗之好,并不在于诗情,而在于格律,在于诗形式的增美作用。格律给旧诗带来了不同于新诗、散文等文体的美。例如,它能够增强诗歌的气势。“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诸如此类的诗歌若是将它变为参差不齐的自由的形式,其气势必定弱了不少,读来也失去了原有的激昂的感觉了。另外,这种格式的限制也使得旧诗形成了言简意赅,简单明要的特点。与新诗相比,很多时候读者在阅读旧诗时更容易从字面上推测和感受就能理解作者创作的意图。新诗更自由,但是很多时候解读也更难,需要读者有一定的功底和注意想象与联想。我想,旧诗的凝练和隽永、淡雅和整齐都是新诗比不上的。•

闻一多先生曾说:“律诗永远只有一个格式,但新诗的格式是层出不穷的”。与旧诗格律的严格限制相比,新诗在形式上有更大更广的发挥空间,诗人想写成多少行多少字就写成多少行多少字,没有人会说这是不对的。在这个角度上,新诗具有多变的美。诗行字数不固定,并且诗行随着感情的波动忽长忽短,最后成篇。不知可否这样说,世界上没有两首在形式上完全相同的新诗。新诗的多变,使得每首诗都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视觉效果,通过这种视觉上的效果,帮助作者表达主题、思想。例如林青的《默哀三分钟——写在中国四川·汶川5·12大地震期间》中,除“中国/下半旗/为”三行连为一个诗节之外,其余均

独行独节;而且,最后的三个“飞”字,错落排列,很好地模拟了“飞”的样子和状态。“飞”字的错落创造的视觉效果,增添了诗歌悲伤的氛围,好像中华民族的魂真的要穿越一切苦难飞翔似的。如果说旧诗是“戴着镣铐跳舞”的话,那么新诗就是脱掉鞋子在舞蹈。它不受拘束,随心所欲,那种一种自由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诗歌爱好者。

在我看来,新诗还有另一种美——散文美。新诗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白话炼字。蓝棣之曾说,口语是美的。它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它富有人间味,令人感到无比亲切。口语是最散文化的,很具散文美。例如徐志摩的《沙扬娜拉——致日本女郎》中的经典名句“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若将其改成“最是温柔一低头,凉风不胜水莲羞。”,读来感觉别别扭扭的,有不到位之感。就算是只去掉了 “那”、“的”二字,落差便很大,这两个字是口语化的,使得这句诗读来情调十足,散文的感觉出来了。

与之相对,旧诗有一种庄重之美。旧诗大部分运用的是文言文,再加上整齐的格律,旧诗便令人感觉有了一种庄重的气质。例如王维的《田园乐-其五》中的“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若将其改为口语化的“山下孤烟是远村,天边独树有高原”,不单变得不凝练简结,更是变得有油腔滑调、俗气之嫌。这种庄重的感觉使得旧诗中的意境更加深邃。我想,旧诗的庄重也与旧诗经过了漫长时间的积累有关,它是历史沉淀下来的产物。

从诗经算起已有两千多年了,旧体诗诗歌语言意境锤炼得很成熟了,什么字不能进入,什么字能入,基本上已经没有争议。

其实,无论是旧诗还是新诗,它们都有各领风骚之处,都是中国的诗歌,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我们不应该“弃旧诗”而“爱新诗”,或者只阅读旧诗,我们应当“不弃旧诗爱新诗”,去旧诗和新诗中的精华,去其糟粕,相互学习,共同将中国诗歌推向繁荣,让更多人来学习诗歌,喜欢诗歌,通过诗歌来陶冶性情,丰富人生。

下载教材《新诗(二)》提纲(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材《新诗(二)》提纲(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现代文学整理 新诗

    第一个十年 一、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 1、“诗界革命”的演变 梁启超 从“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的构想到“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让步; 黄遵宪 局限在......

    如何鉴赏新诗

    如何鉴赏新诗 新诗,它是相对于古代诗歌而言的。由于诗歌的特点所决定,很多诗其意义的理解带有诸多的不确定性和隐蔽性,因此,对新诗的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尽管近两年高考诗歌鉴......

    30年代新诗

    30年代新诗 1.政治抒情诗 后期创造社,太阳社 中国诗歌会(大众诗) 2.唯美诗(后期新月社+现代诗派)“纯诗”3.乡土诗歌(臧克家)踏实表现现实人生 现实主义诗派 后期新月派 现代......

    20年代新诗

    第四章 新诗 (一) (8学时) 教学要点: 1、“五四”新诗运动 2、前期新月派 3、早期象征派诗歌 教学内容: 第一节早期白话诗(2学时) 一、 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 1、 梁启......

    职业道德提纲二(大全)

    第二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世界观概念,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也包括人们对自身在世界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它决定人们以什么样的人生观把握自己,以什么样的......

    2008新年新诗会

    2008新年新诗会 2008新年新诗会《我们的家园》主持人:朱军和董卿 片头诗《给我》杨晓民 朗诵:任志洪 第一章 我们的家园:南与北1、《山雀子噪醒的江南》饶庆年 ——杨柳、方......

    新诗鉴赏训练

    新诗鉴赏训练浙江 金伟 1. 阅读艾青《镜子》,指出对其风格评价不准确的一项是( )仅只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它最为真实/决不隐瞒缺点它忠于寻找它的主人/谁都从中发现自己......

    新诗会主持词

    新诗会主持词男;朋友们:在这舒缓悠扬的旋律中,我们想起一百年前中国古典诗歌徐徐谢幕,送别了一个时代 女: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新诗走过了近百年历史,百年新诗是人民艰苦搜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