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试卷第九册要点难点 古诗词三首
第二单元 浓浓的乡情
5.古诗词三首
知识小屋
语言积累 1.字词全解
要求学会的字。
2.难句解析
①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这是诗人在瓜洲遥望家乡时所见所想。他看到的是跟瓜洲一水相隔的京口,想到再过几重山就是钟山,而钟山就是诗人的家乡。一道长江水,数重大山,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可谓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觉得只是“一水”相隔呢?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产生的巨大反差,正好说明了诗人在途中,却心系家乡。恋乡之情跃然纸上。
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句点明了诗人离乡的时间,正是草长莺飞的春天。诗人看到春天满目的新绿,想到春天去了有再来的时候,而自己离开了家乡,什么时候能再回来呢?这一思乡的愁绪像春天的草一样,很快地滋生、蔓延起来,当春风吹绿江南岸的时候,诗人的心里也充满了乡愁。诗句中提到了明月,一是因为诗人夜宿瓜洲,二是月亮蕴涵着团圆之意。
③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地拆开信封。“复恐”二字,对诗人的心理刻画人微。而这种并不确切的“恐”,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诗人没有写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撷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这个细节,正显示出他对这封“意万重”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
④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词的下阕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细致描写将士的心理。夜的静谧更显出了风雪声之聒耳,睡梦被无情地打断,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睡意全无。听着帐外的风声雪声,感受着袭来的阵阵寒意,更加怀念故园的温暖、宁静和祥和。“故园无此声”虽然寥寥几字,却把将士的内心世界袒露无余,使思乡之意自然酣畅地流淌出来。篇章解读
这三首古诗词都是写游子们思乡怀乡的绝唱。《泊船瓜洲》写诗人在瓜洲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秋思》写了诗人在洛阳城给家人写信,无奈信短情长,无法尽诉;《长相思》是一首词,写到戍边打仗的南方将士,在北方的风声雪声里因思念家乡,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三首古诗词表达的主题一样,但表达的方法各异,《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秋思》则是叙事来抒情,而《长相思》则融写景叙事于一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方法快递
疑难探究
疑难:《秋思》一诗中,诗人为什么在捎信人要走时,又将封好的信拆开呢?
探究:联系上一句“复恐匆匆说不尽”来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态。家信是在匆忙之间写就的,无奈信短情长,哪能将满腹的话都写到信里去呢?也许是诗人写完信后,记不清是否把要说的都写上了,要再检查一遍,也许是忽然又想起了一件事,想把它再补写上。他的心情因思乡而纷乱,所以才出现了“又开封”的情景。这个细节描写,是对诗人心理细致入微的刻画,表现他对这封“意万重”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阅读感悟
读了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的人,都觉得“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的确用得传神。“绿”本是形容词,诗人把它作动词用,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了。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字炼得好,往往一字能使全诗生色,意境大开。有名的“推敲”,讲的是唐代诗人贾岛的故事。据传,一日贾岛骑驴访友,在驴背上得诗:“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对“僧推月下门”这句他不满意,觉得将“推”改成“敲”似乎更传神。他一时拿不定主意,便在驴背上边吟诗边举手做推敲之状,旁若无人,如痴如呆。这时,迎面有一大官被人前呼后拥着过来,沉迷诗中的贾岛不知避让。这位大官是京兆尹韩愈。贾岛被众卫士带到韩愈的面前。韩愈听贾岛解释后,不但不怪罪他,还在路上和他探讨起来。韩愈觉得“敲”比“推”好。韩愈和贾岛,就此成为诗友。而“推敲”也成为中国人一个颇有涵义的生动词汇。时空链接
思乡古诗八首
(一)(二)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来日倚窗前,寒梅着花未?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王维《杂诗》)
(宋之文《渡汉江》)
(三)(四)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薛道衡《人日思归》)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五)(六)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刘皂《旅次朔方》)
(李白《静夜思》)
(七)(八)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归。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王建《十五夜望月》)
(刘禹锡《秋风引》)课后题解
课后练习2:①“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意思是: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照着我回到家乡?②“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意思是: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③“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大意是: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
第二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05古诗词三首 练习
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练
习
一、读拼音写汉字。
luò yánɡ yú guān jiānɡ p{n wén zhànɡ
()()()()
二、照样子写词语。
例:昔(猎人)(借债)(错误)(蜡烛)
白()()()()各()()()()俞()()()()半()()()()
三、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钟山只隔数(shǔ shù)重(chónɡ zhònɡ)山 ..行(xínɡ h|nɡ)人临发又开封 .身向榆关那畔(bàn pàn)行 .聒(guō ti|n)碎乡心梦不成 .
四、咬文嚼字(解释加点的字义)
1、明月何时照我还().
2、欲作家书意万重().
3、复恐匆匆说不尽().
五、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秋风”给人的感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诗中更能表达诗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山一程,水一程”是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词中更能表达诗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判断
语文5A-5 古诗词三首-1
1、“京口瓜洲一水间”中的“水”当“河流”讲,诗中具体指长江。()
2、“泊船瓜洲”的“泊”念“pō”,这里当“停船靠岸”讲。()
3、“复恐匆匆说不尽”中“恐”意思是“害怕,畏惧”,“尽”意思是“完,完毕”。()
4、“欲作家书意万重”中的“书”指书信“重”读“chónɡ”,可以解释成“层,种”。()
5、诗句“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和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中“行人”的意思都是指“走路的人”。()
七、选择
1、诗中“一水”指的是:()。
A、珠江;
B大运河;
C黄河;
D长江。
2、诗人“还乡”所经过的方向、路线是:()。
A、从北到南,先经京口,再到瓜洲。B、从南到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C、从北到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D、从南到北,先经南京,再到北京。
3、“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意万重”的意思是:()。
A、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很多。B、意义深远。
C、所表达的意见重重叠叠。
4、下面地名古今叫法相同的是()
A、榆关
B、京口
C、钟山
D、洛阳
5、对“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诗人在家书中漏写了一件重要的事,后来又打开信封补上了。B、因为“意万重”,诗人“恐匆匆说不尽”。
C、“临发又开封”,显示出诗人对这封“意万重”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唯恐遗漏了一句。D、“复恐”是对人物心理的细致入微的刻画,“开封”是对人物动作行为细节的描写。
6、古诗词朗读断句停顿不正确的一句是:()
A、洛阳/城里/见/秋风
B、风/一更,雪/一更 C、京口/瓜洲/一/水间
D、春风/又绿/江南岸
7、其诗常以梅花、苍松、劲竹相比,善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诗句的诗人是:()
A、白居易 B、王安石 C、张 籍 D、苏 轼
八、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复恐匆匆说不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5A-5 古诗词三首 练习-2
3、桃花潭水深千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片冰心在玉壶。
九、对号入座
1、将诗句、题目与思乡的表现连线
《长相思》 《泊船瓜洲》 《秋
思》
明月何时照我还 聒碎乡心梦不成 欲作家书意万重
万语千言 归心似箭 夜不能寐
2、像“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样借月亮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还有很多。请把下列与月亮有关的诗句连一连。
举头望明月
清泉石上流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明月松间照
低头思故乡
3、将古诗词与作者、朝代用线连起来。
《秋思》 《静夜思》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张
籍 李
白
宋 清 唐
十、说说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十一、课文回放。
语文5A-5 古诗词三首 练习-3
1、王安石评价张籍的《秋思》时说:“看是寻常最奇崛。”诗中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可以换成______、______、______等字,但“绿”字显得更加传神。“绿”字让我们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描写春天的词语,想到描写春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首古诗词都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这样一个共同的主题,但表达的方法各异:《___________》是写景抒情,《___________》是叙事抒情,《___________》则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4、在这三首诗词中,王安石的乡愁起自满目春色,张籍的乡愁起自肃杀的秋风,而纳兰性德的乡愁是由北方的风雪勾起的。下列诗句也表达了浓浓乡愁,写一写诗人的乡愁是由什么引发的?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3)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归。
()(4)平生最说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5)江南几度梅花开,人在天涯鬓已斑。()
5、根据不同的季节,抓住不同的景物进行描写,从而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是本课三首诗词的共同特点。(1)《泊船瓜洲》写的是______季,描写的特定景物是___________。(2)《秋思》写的是______季,描写的特定景物是_______________。(3)《长相思》写的是______季,描写的特定景物是_____________。
十二、文学常识
1、《泊船瓜洲》的作者是_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_”之一;《秋思》的作者是_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_的学生,他的诗颇得___________的推重,与王建齐名,并称“___________”。《长相思》的作者是___________,他是清大学士___________的公子,文学成就以___________为最,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下面的语句,你各想到了那一个成语?
语文5A-5 古诗词三首 练习-4
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
十三、品味赏析。
长 相 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词又叫___________,这一首分为___________两阕。
2、“山一程,水一程” 运用________的修辞方法,将“一程”二字叠用,突出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榆关”指的是___________,词人在这里强调的是“身”向榆关。“身”与心相对,那也就暗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可以看出作者是在行军途中。“夜深千帐灯”,“千帐灯”点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故园”指的是___________,“故园无此声”中的“此声”是指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6、“山一程,水一程”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一更,雪一更”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发挥想象,写一写将士们可能想到故园的什么?
8、读着这一首词,不由得使我想到了古代一些描写和反映将士戍边生活的诗歌,我还能将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这首诗默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5A-5 古诗词三首 练习-5
练习答案
一、读拼音写汉字。
luò yánɡ()
二、照样子写词语。
例:昔(猎人)(借债)(错误)(蜡烛)
白()()()()各()()()()俞()()()()半()()()()
三、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钟山只隔数(shǔ shù)重(chónɡ zhònɡ)山 ..行(xínɡ h|nɡ)人临发又开封;
身向榆关那畔(bàn pàn)行 ..聒(guō ti|n)碎乡心梦不成 .
四、咬文嚼字(解释加点的字义)
1、明月何时照我还(归,回);
2、欲作家书意万重(想要);
3、复恐匆匆说不尽(又)...
五、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秋风”凄凉_,飘泊异乡的孤独寂寞以及,思乡怀亲的心情。2.“山一程,水一程”路途遥远,诗人的思乡之情。
六、判断
1、(√)
4、(√)
2、“泊船瓜洲”的“泊”念“pō”,这里当“停船靠岸”讲。(×)
3、“复恐匆匆说不尽”“恐”意思是“害怕,畏惧”,“尽”意思是“完,完毕”。(×)
5、“行人”的意思都是指“走路的人”。(×)
七、选择
1、诗中“一水”指的是:(D)。D长江
2、诗人“还乡”所经过的方向、路线是:(C)。C、从北到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
3、“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意万重”的意思是:(A)。A、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很多。
4、下面地名古今叫法相同的是(D)D、洛阳
5、对“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
A、诗人在家书中漏写了一件重要的事,后来又打开信封补上了。
语文5A-5 古诗词三首 练习-6
6、古诗词朗读断句停顿不正确的一句是:(C)C、京口/瓜洲/一/水间
yú guān()
jiānɡ p{n()
wén zhànɡ()
7、以梅花、苍松、劲竹相比,善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诗句的诗人是:(B)B、王安石
八、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2、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唐朝诗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九、对号入座
1、将诗句、题目与思乡的表现连线
《长相思》 《泊船瓜洲》 《秋 思》
明月何时照我还 聒碎乡心梦不成 欲作家书意万重
万语千言 归心似箭 夜不能寐
2、。请把下列与月亮有关的诗句连一连。
举头望明月
清泉石上流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明月松间照
低头思故乡
3、将古诗词与作者、朝代用线连起来。
《秋思》 《静夜思》
纳兰性德 张
籍
宋 清
《长相思》
李
白
唐
十、说说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意思是:一年一度的春风在一次吹绿了大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意思是:洛阳城中又刮起了秋风,想给远在家乡的亲人写封信,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表达了作者思乡怀亲之情。
十一、课文回放。
1、王安石评价张籍的《秋思》时说:“看是寻常最奇崛。”诗中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诗句是: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4)平生最说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秋声)(5)江南几度梅花开,人在天涯鬓已斑。(梅花)
5、(1)《泊船瓜洲》春季,江南春景。
(2)《秋思》秋季,秋风。(3)《长相思》冬季,风雪。
十二、文学常识
1、《泊船瓜洲》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秋思》张籍,韩愈的学生,他的得白居易的推重,与王建齐名,“张王”。《长相思》纳兰性德,明珠的公子,文学成就以词为最,被誉为清代第一词人。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可以换成吹、过、到等字,但“绿”字显得更加传神。“绿”字让我们想到一碧千里、草长莺飞、千山一碧、柳绿花红等描写春天的词语,想到描写春天的诗句一碧千里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符合要求即可)
2、读下面的语句,你各想到了那一个成语?
山一程,水一程(跋山涉水)
风一更,雪一更(风雪交加)
十三、品味赏析。
1、词又叫长短句,这一首分为上下两阕。
2、“山一程,水一程” 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将“一程”二字叠用,突出说明了身
3、思乡怀亲共同的主题,《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秋思》是叙事抒情,《长
离故乡之远,行军之艰难。
相思》则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3、“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进的方向,“榆关”指的是山海关,暗示身向榆关
4、(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明月)
(山海关),而心却在关内,在故园。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
4、从“夜深千帐灯
_”行军途中。“夜深千帐灯”,“千帐灯”点明了军帐之多,(3)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归。
(浮云)
此行队伍之庞大、壮观。
语文5A-5 古诗词三首 练习-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故园”指的是___________,“故园无此声”中的“此声”是指诗中的风雪声,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
6、“山一程,水一程”表示遥远,“风一更,雪一更”表示艰难。
7、想象:为什么他想到了“故园”?他可能想到故园的什么
8、读着这一首词,不由得使我想到了古代一些描写和反映将士戍边生活的诗歌,我还能将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这首诗默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理解感悟(文章阅读)。
1、指出下面各据分别应用了那种修辞手法。
⑴ 老人就象守巢的鸟儿。(比喻)
⑵ 有什么比孩子的健康快乐更重要呢?(反问)
2、比较短文和张籍的《秋思》内容上的不同之处。
本文主要是写父亲给身在外地的儿子写信;而张籍的《秋思》主要是写游子给家里写信。
3、想一想:下列句子文中各起什么作用?
①树叶变黄了,又一个秋天来了。暗示儿子离家的时间长,交待了父亲给儿子写信的原因
②这时,一阵秋风吹过来,掀起老人头上稀疏的白发,他感到一丝凉意。为下文父亲的“行人临发又开封”铺垫
4、如果我是老人的儿子,我一定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5A-5 古诗词三首 练习-8
第三篇: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试卷第九册单元测试中心四试题及答案
单元测试中心四
一、基础知识。(20分)
1.请读拼音写词语。(5分)yú ěr zhēnɡ biàn zhà yóu qǐ qiú tiǎo bō
2.请找出下边句子中的错别字,画上“_______”并改正。(3分)(1)根据市政府的抉定,人行横道上的建筑一律要折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们坚难地在大雨中行军,首长不断鼓厉我们刻服困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个冻疆的老战士,猗靠着光秃的树杆坐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成语补充完整。(3分)
安然()()()()万千 小心()()
心()手()()()不绝()()不断
4.火眼金睛,辨字组词。(4分)
竺()晦()沦()译()
竿()悔()论()泽()
虐()棠()矩()遐()
虚()党()拒()暇()5.连一连,读一读。(5分)
晦暗的 心灵 领悟 种子
难忘的 岁月 宣讲 老师
童稚的 教室 播下 道理
艰难的 集会 思念 信念
宽容的 态度 缔造 故事
二、积累和运用。(23分)
1.请给下列各句选择合适的词语。(4分)不管„„总„„ 不但„„而且„„ 只有„„才„„ 宁愿„„也„„
(1)我()把大鲈鱼放回湖里,()不愿违背道德准则。
(2)实践证明,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敢于创造,()能不断获得成功。
2.请在不是同类的词语下面画上“_______”。(3分)(1)游艇
油轮
船舷
军舰
客轮(2)蜻蜓
苍蝇
蝴蝶
昆虫
蛐蛐
(3)杨树
松树
树枝
桑树
柳树
3.请在括号里填上带点词的反义词。(3分)(1)小提琴奏出轻快柔和的乐曲,大提琴用低沉的调子和着。()..(2)为了避免对手受伤,他放弃了一次成功的辉煌。()..(3)即使是技术平庸的前锋,也能将这个球捅入网。()..
4.请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4分)(1)我最爱看的书有 神秘的南极大陆 外国文学家的故事 等
(2)挑山工 一文中 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 多年来不曾换掉 因为我需要它 这句话的意思是 我需要以挑山工不断攀登的精神激励自己奋发向前
5.看看下面的句子有什么毛病,将它改正过来。(4分)
(1)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寒假过去了,我们重新又回到了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春节晚会上,我们村举办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因为我的语文成绩好,所以我的数学成绩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句子补充完整。(5分)(1)榕树是鸟儿的天堂。
_____________是马儿的天堂。_____________是蜜蜂的天堂。
(2)语文是滋味甘甜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语文是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
语文是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
语文是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短文,然后回答问题。(17分)
生活中的小镜头
生活,宛如一部情节曲折的电影,一个个精彩的镜头,便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我热爱生活,也热爱那一个个小镜头,它们使我受到教育,得到启迪。然而,我更偏爱图书馆里那一个个小镜头。
清晨,图书馆的大门敞开了,各种各样的人便争先恐后地涌进图书馆。留披肩发的,梳辫子的,剃平头的,梳分头的,黑发的,白发的„„宽敞的图书馆似乎显得拥挤了些。
人们进了图书馆,都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欣慰地笑了笑,似乎这封闭了一夜的图书馆空气很清新似的。紧接着,那双眼皮,那丹凤眼,都各自盯上了自己的目标,那粗糙的手、细腻的手、宽大的手、纤细的手,都小心翼翼地拿下书,极温柔地抚摸着,就像抚摸着孩子光滑的脸蛋儿„„
图书馆里骚动了一阵之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只能偶尔听到翻书的声音,也显得极少,极短。人们完全沉醉在书的海洋里了。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一边看着,一边伏案疾书,有时还停下来皱紧眉头想想什么,时不时地扶扶那已滑落到鼻梁上的眼镜;一位梳披肩发的姑娘,此时已顾不得去整理那些散乱的长发,只是用大眼睛在书上贪婪地扫视着,不时地甩一下那束垂到额前的刘海儿,看那神情,要是有把剪刀的话,她一定把那束刘海儿铰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鼻梁上架着老花镜,眯着眼睛,把书拿得远远的,显得很费力,但仍旧舍不得把书放下;几个孩子趴在桌子上,用手指着字,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着,很吃力,却很专注„„
我,没有打扰任何人,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图书馆。但这生活中的小镜头,我却怎么也忘不了,它似乎告诉了我什么,到底是什么呢„„ 1.从文中找出两组近义词。(2分)
()——()
()——()
2.从文中找出两组反义词。(2分)
()——()
()——()
3.本文表示“人多”的写法,很有特色。如抓住人们的“头发”描写:“留披肩发的,梳辫子的,剃平头的,梳分头的„„”请仔细阅读文章,再举一个例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文章第四段描写人们读书的四个镜头,画上“ ”。(4分)
5.文末说,“但这生活中的小镜头,我却怎么也忘不了,它似乎告诉了我什么,到底是什么呢„„”请你思考一下,你认为是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习作。(40分)
在你参加的各种比赛中,一定会有使你印象很深,很有感触的一次,其中有比赛前的兴奋,比赛时的紧张,胜利的笑脸,失败的泪水。请用你的笔把这次比赛的过程记录下来。不少于400字,题目自拟。
一1 答案:鱼饵 争辩 榨油 乞求
2答案:(1)抉—决 折—拆(2)坚—艰 厉—励 刻—克(3)疆—僵 猗—依
答案
挑拨 杆—干
3答案:无恙 气象 翼翼 灵 巧 络绎 源源 4答案:略 5答案:晦暗的教室 难忘的集会 童稚的心灵 艰难的岁月 宽容的态度 领悟道理 宣讲故事 播下种子 思念老师 缔造信念 二1答案:(1)宁愿 也(2)只有 才 2答案:(1)船舷(2)昆虫(3)树枝
3答案:(1)高昂(2)失败(3)非凡 4答案:(1)《 》 《 》。(2)《 》,“,。” :
。5答案:(1)删“国家”或将“人口”调到“最多”之前。(2)删“重新”或“又”。(3)删“许多”或“丰富多彩的”。(4)将“因为”“所以”改成“虽然”“但是”。6答案:略
三1 答案:教育——启迪 宽大——宽敞 2答案:粗糙——细腻 宽大——纤细
3答案:紧接着,那双眼皮,那丹凤眼,都各自盯上了自己的目标,那粗糙的手、细腻的手、宽大的手、纤细的手,都小心翼翼地拿下书,极温柔地抚摸着,就像抚摸着孩子光滑的脸蛋儿„„
4答案:短文第四段第三句开始至最后。5答案:略
第四篇: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古诗词三首
一、设计意图:
古诗词是我们民族文化宝库里最亮丽的瑰宝,或喜或悲,或叙或议,浓缩在方寸之中,读来令人神思激荡。本课三首古诗词,分别是《泊船瓜洲》、《秋思》和《长相思》。这三首古诗词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本教学设计,在学习方式上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在情感的达成上,力求通过读、思、议,营造出一种浓烈的思乡氛围,使学者、教者、作者融为一体。在自渎自悟、合作交流中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促使学生吸纳、积淀丰富的文化素养。
二、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和《秋思》。2.认识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3.通过应用课后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三、课前准备:课件
四、课前预习: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
2.了解唐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的生平。
3.收集思乡的古诗词。
五、课时安排:3课时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知诗人,解诗题
导入: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杰出的诗人多如繁星,不胜枚举。北宋的王安石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颗。对于王安石,你了解多少呢?
1.简介诗人
指名介绍王安石,教师适当补充,特别强调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这位“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虽然出生在江西,却与南京有着不解之缘。他在南京度过青春时代,在南京三次任知府、两度守孝、两度辞相后居住,在南京先后生活了近二十个年头,逝世后又葬在南京钟山脚下,他的父母兄弟死后也葬在南京,他在南京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事迹和壮丽的诗篇。)
2.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王安石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泊船瓜洲》。
3.剖析题意
(1)这首诗是作者从江西出发,乘船经长江前往京城为官,途经——?(瓜洲)
简介瓜洲:瓜洲,在长江的北岸,离南京不远。(标注)
(2)诗题中的“泊”我们在哪首诗中见过?《绝句》(门泊东吴万里船)。在本诗中作何解释?(停靠)
(3)理解题目的意思。
(二)抓字眼,明诗意,悟诗情
过渡:此时,诗人就在自己故乡不远的瓜洲,他写下这首诗,想说什么呢?
请学生反复诵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1.初读古诗,感知内容
(1)大家轻声地读一读诗,读准字音,并想想这首诗的意思。
(2)指名读,正音:间、重、还
(3)说说古诗大致的意思。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你从哪几个字体会到的?说说你的理由
2.指导阅读——抓字眼,明诗意,读中感悟
(1)“间”什么意思?表示“隔开”的意思还可以组什么词?
诗中隔开了什么?看图。(点击,链接幻灯5)
瓜洲在长江的北岸,京口在哪儿呢?两地相距远吗?何以见得?(一水)
读一读,读出距离短。
(2)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在哪里呢?
“数重山”表示山多还是少?(“数人”、“数日”何意?“数”何意?)还从哪里知道山很少?(抠住“只”。补充介绍,点击“京口”。)
读一读,读出路程近。
师解释:一道长江水,数重高山,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可谓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觉得只是“一水”和“只隔”呢?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产生的巨大反差,正好说明了诗人人在旅途,却心系家乡。恋乡之情跃然纸上。
(3)齐读前两句,指名说诗意。
过渡:瓜洲和京口只隔着一条长江,离诗人的家乡钟山也不过隔着几座山而已,可以说,诗人身在瓜洲,已设计好回家的路线。可诗人虽然离家乡这样的近,他是否准备回到家乡呢?从哪里知道?(明月何时照我还)
(4)“还”什么意思?读什么音呢?说说这一句的意思。
诗人在什么时候想到回家?(春风又绿江南岸)
读读看,读出诗人心中此时什么感受?(思家不能回的无奈)
再读。
(5)谁能把这首诗完整的意思说一说?
(6)谁能把整首诗读一读?
(7)读完以后,你们知道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三)指导欣赏——入诗境,悟诗情
过渡:究竟是什么触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呢?让我们走入诗人的环境,见诗人之所见,听诗人之所听,想诗人之所想,看看能不能与诗人产生共鸣。
1.引入情境,引导学生想象:
诗人此时可能站在哪里?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耳边听到哪些声音?心中会想些什么?
2.体会用字的精妙,深入感悟诗情:
(1)而此时正是什么季节?诗人怎么说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2)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就住在钟山附近,又正值 春天,把我们所见到的春景告诉想家的诗人吧!
(3)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多美呀!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而诗人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那就是——“绿”,可见诗人用字之精妙。其实,诗人曾用过“满”“到”“过”十几个字,经过反复推敲,最终定为“绿”。诗人为何独独钟情于一个“绿”字呢?
指名谈看法,读出相应的感受。
教师交流自己的感受:(链接江南春图片)是啊!一个“绿”字使我看到了满眼的绿色,成行的碧树,荡漾的春水,还让我看到了烂漫的桃花,各色的野花,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千古名句,读。
(4)春天来了,春风仅仅吹绿了“江南岸”?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
从地理位置而言,江南春天固然早于江北,但也不可能一江分成两世界;因为诗人平生际遇、此时境况,使得诗人所思尽在江南,故心中只有江南的春景。
3.指导品读
(1)你们现在悟出了诗人的情感了吗?谁来读一读?
(2)要想读好诗,我们还要注意节奏,还要读出关键字。再读。
4.小结:
作者在此地——瓜洲;此时——明月;此景——春;自然想到了——还;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
5.齐读
(四)归纳学法,拓展学习
1.总结全诗,归纳学法
我们了解了诗人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理解了诗题的意思;
板书:知诗人,解诗题
通过抓住关键的字,理解了诗歌的内容;
板书:抓字眼,明诗意
最后通过体会作者的情境,领悟了诗人的感情;
板书:入诗境,悟诗情
这就是欣赏诗歌的方法。
板书:欣赏诗歌
2.拓展阅读余光中《乡愁》
过渡:王安石与南京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老师还要介绍一位漂泊海外与南京关系密切的现代诗人——余光中。
(1)教师简介余光中:
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就读于南京五中,高中毕业后选择了金陵大学。他的很多优秀作品表现出浓浓的思乡之情,就是因为《乡愁》一诗引起轰动,又被称之为“乡愁诗人”。
学生自读
通过自己读,听老师读,有什么感悟?
(五)作业设计
1.推敲文字(1)旺 浓 闹 红杏枝头春意()
(2)动 拂 翻 皱 起 风乍起,吹()一池春水。
2.默写古诗
3.作者把思乡情藏在哪些文字里了?
(六)板书设计:
欣赏诗歌
知诗人,解诗题
抓字眼,明诗意
入诗境,悟诗情
第二课时
(一)揭题,释题,读题
1.板书“秋”,一个“秋”字让你想到了什么?
是的,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但秋天也是万物萧条的季节。古人在造“秋”字时,把“秋”字画成了一个小虫子。当秋风吹起,落叶纷飞,秋虫便在草丛里悲鸣,它的叫声,在遍地黄叶,百草凋零的秋色里显得格外凄凉。所以,“秋”字包含了凄凉和悲哀的情绪。正因为这样,历代的文人经常借秋天的自然景象来表达自己伤感凄凉的心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张籍的一首《秋思》(板书:思)
2.读题,该怎么读,指名读
“思”读得长一点,带点幽怨和淡淡的忧愁,思念长长,不可短。
(二)读诗,知诗
1.读通诗句,正音“重”,理解为:堆积,一层压着一层,表示很多。2.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初步理解诗的意思 3.你们知道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4.小结:是啊,一封小小的家书,承载了诗人对家乡多少的牵挂啊!
(三)品诗,悟诗
1.你们看,诗题虽说写“思念”,但诗句里再也没有出现思字,作者把这个思字藏哪儿呢?现在请你们默读全诗,看哪些字词背后藏着作者的思念,把它们画下来。然后与同桌进行讨论、交流。
2.组织交流,品味诗情
(此一环节以“见秋风”开始为好。如果学生先找到“又开封”等,则可让学生将重点词语全部找出再依次品味。)
A 品读“见秋风”“意万重”。
(1)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先说“见秋风”。)
(2)秋风没有形状,难道真能看到吗?那么站在秋风中的张籍到底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3)那飘零的落叶,枯黄的草,凋谢的百花,它们都回到了大地母亲的怀抱!这叫叶落归根!而张籍的根在哪里啊?在洛阳吗?(4)课件:张籍简介
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人(今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人)。出身贫苦,常年过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生活。写这首诗时,他已离家将近十年,独自在洛阳生活。
(5)同学们,张籍的根在洛阳吗?在这些四处飘泊的日子里,张籍能见到父母慈爱的面容吗?„„他能得到妻子细心的照顾吗?„„他能听到儿女亲热的叫唤吗?„„
(6)他离家近十年,四处漂泊,就像秋风中飘落的„„(树叶)(枯黄的小草,凋谢的花朵)都说“秋风惹愁思,落叶断人肠”。毫无疑问,张籍想家了!但他能回家吗?想家却不能回,张籍怎么办!(写家书。)
(7)可是,离家近十年的张籍,那他该有多少话要在家书中说啊!同学们,你就是张籍,你在家书中会对谁说?
指名回答„„
(8)有这么多的话要对亲人们说!这就是——意万重!(板书!)(9)张籍在写下这“意万重”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 悲伤,忧愁,思念,痛苦,无奈„„
(10)就请你读一二两句,读出张籍的悲伤; 就请你读,读出张籍的忧愁;
那就请你用朗读表达出张籍的思念;
朗读指导:联系体会到的张籍的心情悲伤,忧愁,思念,痛苦,无奈„„注意速度、词气、表情„„)
B 品读“说不尽”“又开封”。
(1)原来,无论是“见秋风”还是“意万重”,词语背后藏着的都是张籍的思乡情!张籍的思乡情还藏在哪儿呢?(“说不尽”“又开封”。)
(2)同学们,他为什么会担心说不尽呢?
(3)张籍“又开封”是在什么时候?同学们,我就是捎信的人,可我怎么也不明白,张籍为什么要这样做?谁能告诉我?
(4)设计“行人”与张籍的对话:张籍啊张籍,我就要走了,我也急着要回家呀!你为什么还叫我停下,要把信打开呢?
(5)同学们,你们是否看到,张籍把信开封之后,他做了什么?(6)担心说不尽,所以又开封,这就是——
(7)同学们,心中想,手中做,放不下,因思乡。这正是——(8)千言万语说不尽,字字句句都是情。这正是—— 3.主题升华
(1)捎信人带着信走了,他带走的仅仅是一封信吗?还带走了什么?怪不得孟郊有诗云: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课件出示)
(2)张籍在瑟瑟的秋风中,望着捎信人远去的背影,不禁吟诵起:洛阳城里见秋风--------(3)秋思,一个游子说不完,道不尽的思乡情,齐读(配乐)
(4)秋思,不着一个“思”字,却道尽了天下所有游子的心,再读(配乐)
(四)课外拓展 1.教师引读: 同学们,这思乡怀亲的,何止张籍与孟郊!那时候山遥路远,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聚难啊!离乡的人们只好把满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写进诗中。你们看!
2.课件呈现:古人思乡名句。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在思乡人的眼中,故乡的月亮是最明亮的!难怪杜甫说——)(2)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cén shēn)(四处飘泊的游子再苦再累也只是默默承受,只因为不愿让家人担心。就像岑参说——)
(3)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李觏(gòu)(夕阳西下,鸟儿回巢,船儿归港,但诗人的故乡在何方?李觏不由得长叹——)
(4)家,永远的向往 刘和刚的《牵挂》
小结:同学们,家乡的山水总让游子魂牵梦萦,家乡的亲人总让游子牵肠挂肚!同学们,也许今天的你们还不能完全体会这种感觉。但是孩子们,你们终将长大,闯荡天涯,那时候你们一定会懂得这种无法割舍的牵挂。因为,家是我们永远的向往!就让我们把这一份思家思亲的美好情感珍藏在心中吧!
(五)作业设计
1.找一找现代游子的例子及相关的文章。2.将《秋思》改写成小故事
中秋佳节的夜晚,深蓝的天空,万里无云,月亮格外美丽,它像一块巨大的白玉盘悬挂在天中,皎洁的月光给大地铺上了银装。星星稀稀疏疏、七零八落地只在天边闪闪烁烁。我漫步在洛阳城,只见秋风乍起,高高的白杨树在风中哗哗作响,几片黄叶极不情愿地离开大树,在风中飘摇了几番,落在了地上。此时此景,不禁蓦生思乡之情,便直奔寓所。
孤孤单单地坐在椅子上,非常烦恼,像蜘蛛肚里抽出的粘腻的丝,一圈圈地在我心上缠绕着,叫我心慌。就在这时,我突然想到:我何不写封家书,表达我思乡念亲的心情。便立刻点上蜡烛,铺纸研墨。可正当我提笔准备写下去的时候,我的头脑里出现了数不清的话语,不知道从何说起。心想:我要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就要多写一些内容。然后,我拿起笔,在那红彤彤的烛光下认真地写着这封信,把自己想到的事,想说的话语,想表达的感情全都写出来„„
忽闻公鸡打鸣,却还没有写完这封信,因为我要写的事实在是太多,我写好了这件事,又想起了那件事,好像永远都写不完似的。直到旭日东升,我才吹熄烛光,搁笔伸腰。尽管弄得我疲惫不堪,但我觉得值,因为我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了家乡的亲人。
我匆匆来到驿站,找到一位回乡的朋友,托他把信带给我的亲人。当他要走的时候,我担心自己在匆忙中没把想说的话说完,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看了看,才又封好交给朋友,与他抱拳相别。
此时,天空分外晴朗,白云绽露了笑容。高高的白杨树在晨风哗哗地鼓掌,几只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
1.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阵吹绿了家乡两岸的徐徐春风,而在张籍的心里,乡愁就是那一封拆了又拆,有千言万语又无法写清楚的家书。那么,在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词,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3.揭题:长相思既是这首词的题目,也是词牌名。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呢?(忆江南)
《长相思》分为上阙和下阙两个部分,内容多为思念家乡或者思念亲人。指出词中的上阙和下阙。
4.简介纳兰性德。(课件)
(二)初读,感知意思 1.读诗
(1)自由读,(指名读)谁来读一读?
正音:榆关 那畔,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2)齐读
2.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3.再读,解决诗歌节奏。4.读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你知道了什么? 5.请大家默读这首词,联系书上的插图和注解,想想这首词主要在讲什么?
(三)学习上阙
请一个同学读词的上阙。
1.谁来说说,作者身向何方?(板书:身)榆关(简单介绍山海关)2.那山海关是他们最终的目的地吗?你是从哪个词语知道的?(那畔)简介背景 3.“山一程,水一程”
(1)是啊,山一程,水一程,你从“一程一程”体会到了什么?(2)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万水千山,跋山涉水,山高水长,„„)(3)在这万水千山的长途跋涉中,他们可能遇到什么困难?(路陡,山高,水深 „„)
4.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词的上阙的意思? 5.指导朗读。
(1)指名读,读出行军的艰难。
(2)齐读。是啊,行军多难啊!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和纳兰性德一起艰难行军的将士们,来,把上阙读一读。
(四)学习下阙
是啊,夜深了,劳顿了一天的将士们本该在营帐里好好休息,为什么他们营帐里的灯还亮着呢?
请同学们轻声读词的下阕,边读边思考这个问题。1.为什么灯还亮着? 2.是什么声音勾起了他们的思乡之情呢? 3.这样的声音在将士们听来好听吗?哪个词告诉你声音嘈杂不好听?(聒)
你是怎么体会的?(出示风雪画面)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4.“故园无此声”
好一个故园无此声!那故园指哪里?故园会有什么?
想想故园会有什么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把它写下来。(故园有什么样的什么,有„„的„„,还有„„)5.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下阙的意思? 6.谁来读一读下阙
是啊,在这风雪交加的夜晚,故园那美好的画面全都碎了,故园那美好的情景全都碎了,纳兰性德连梦都做不成了啊!身向榆关,心却在故园,这是怎样一种身心分离的痛苦啊!指名与师合作读。
师:在这里,没有故乡那熟悉的小河,这里只有(生:读整首词风一更,雪一更„„)
师:在这里,没有故乡那熟悉的大槐树,这里只有„„ 师:在这里,没有故乡那慈祥的父母的呼唤,这里只有„„
7.谁还想再读?假设你就是纳兰性德,正在忍受思乡之苦的纳兰性德。8.齐读。
(五)配乐读,悟感情
1.纳兰性德身向榆关,心却在故园,他在忍受着身心分离的痛苦啊,同学们,身向榆关,心却在故园的仅仅是纳兰性德一个人吗?
2.全班一起读。(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正在风雪之夜苦苦思念家乡的将士们,我们有感情地读一读)男生女生读,齐读(配乐):
在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亲人的絮絮关切,这里只有—— 在这里,没有皎洁的月光,没有在皎洁月光下和妻子依偎在一起的那一份幸福,那一份温暖,这里只有——
在这里,没有牧童的短笛,没有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声笑语,这里只有—— 3.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
生:(齐读)长相思
师: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
生:(齐读)长相思
师:爱故园,思亲人,字字化作——
生:(齐读)长相思
4.拓展:
同学们,《长相思》读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那一颗破碎的心,读到现在为止,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纳兰性德:既然你这么想家,你为什么不回家呢?谁来替纳兰性德回答。
同学们,你们道出纳兰性德的心声。(板书:心系祖国)这个问题纳兰性德也曾问自己,就在这次征途上,纳兰性德还写了一首词,题目叫《菩萨蛮》其中 有这两句就是纳兰性德问自己的,谁来读一读?(出示课件)
(出示课件“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1)理解大意。(你知道他在问什么吗?)
(2)纳兰性德“轻离别”吗?从词中哪里看出不是轻离别?
孩子们,请你们再想一想,除了纳兰性德在问自己以外,还有谁要问一问纳兰性德“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妻子、孩子、父母、兄弟)(3)学生扮演各种角色问纳兰性德,并且用“夫”“儿”“父”等代替“君”。生:还有深深思念他的妻子。
师:对!你就是纳兰性德的妻子,你问一问纳兰性德,孩子你问。
生: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妻子问丈夫,那个“君”字改成——(学生说问“夫”)
师:是啊!孩子们,许许多多的人,他的父亲,他的妻子,他的儿子,他的兄弟,还有他的朋友都在问纳兰性德。我们再读
生齐问: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的,纳兰性德不是轻离别呀!他也舍不得离开亲人啊!但是他身为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他责任重大,他不得不离,不得不别啊!他的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化在了《长相思》中了。
(学生有感情朗读《长相思》。)
师:长相思呀长相思,为了他的壮志和理想,思念家乡的孤独和寂寞,就这样化做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六)作业设计
1.三首古诗词的乡愁分别是由哪些自然景物勾起的?
2.三首古诗词表达的主题都是乡愁,但是表达方法却是不同的?分别是怎样的?
3.选择其中一首古诗或词进行改写。
(七)板书设计
身向榆关(难)
长相思 心系祖国
心在故园(苦)
第五篇: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3.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重难点:重点应放在品位诗句,背诵、积累语言上。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家乡,在游子的心里,永远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让人魂牵梦萦绕的地方,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组课文,去感受一下游子的情怀吧!
1.一起读读单元导读,想一想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师:思乡是一种平凡而又高尚的情怀,它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我们名族的历史中,自古至今,从未间断。今天我们来学习三首思乡的诗词,首先学习前两首诗。
2.解题:谁能来说说“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注意:泊是什么意思)。
3.介绍作者: 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泊船瓜洲》一诗,据说是诗人被罢官后回到故乡钟山,应召再次赴京任翰林学士,途径瓜洲泊船时而作。4..同桌互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读给同桌听,注意读准多音字、诗句读通顺。
5.指名读:读诗,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当然要读得好,必须要先理解古诗的意思、蕴含的感情。
二、深究悟情
(一)学习一、二句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想想:京口、瓜洲、钟山在什么地方?教师板书:(师标画瓜洲和钟山的位置),生指出位置。
1..提问:王安石的故乡是? 2..看板书理解:瓜洲在长江的北岸,京口在长江的南岸,他们两地相距远吗?何以见得?(一水)
a.“一水间”一水指?间什么意思?谁能用“间”组词。
b.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与京口隔着什么?
“数重山”什么意思?(表示路途近还是远?从哪里知道?(抠住“只”补充介绍。)
一道长江水,数重大山,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觉得只是“一水”“只隔”呢?(板书:只隔。)
3..感情朗读指导:读一读,读出路程近的味道。(“只隔”重读。)
师解释:一道长江水,数重高山,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可谓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觉得只是“一水”和“只隔”呢?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产生的巨大反差,正好说明了诗人人在旅途,却心系家乡。恋乡之情跃然纸上。
(1)齐读前两句,指名说诗意。
过渡:瓜洲和京口只隔着一条长江,离诗人的家乡钟山也不过隔着几座山而已,可以说,诗人身在瓜洲,已设计好回家的路线。可诗人虽然离家乡这样的近,他是否准备回到家乡呢?从哪里知道?(明月何时照我还)
(2)“还”什么意思?读什么音呢?说说这一句的意思。
诗人在什么时候想到回家?(春风又绿江南岸)
读读看,读出诗人心中此时什么感受?(思家不能回的无奈)
再读。
(3)谁能把这首诗完整的意思说一说?
(4)读完以后,你们知道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三)指导欣赏——入诗境,悟诗情
过渡:究竟是什么触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呢?让我们走入诗人的环境,见诗人之所见,听诗人之所听,想诗人之所想,看看能不能与诗人产生共鸣。
1.引入情境,引导学生想象:
诗人此时可能站在哪里?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耳边听到哪些声音?心中会想些什么?
2.体会用字的精妙,深入感悟诗情:
(1)而此时正是什么季节?诗人怎么说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2)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就住在钟山附近,又正值春天,把我们所见到的春景告诉想家的诗人吧!
(3)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多美呀!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而诗人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那就是——“绿”,可见诗人用字之精妙。其实,诗人曾用过“满”“到”“过”十几个字,经过反复推敲,最终定为“绿”。诗人为何独独钟情于一个“绿”字呢?
指名谈看法,读出相应的感受。
教师交流自己的感受:(链接江南春图片)是啊!一个“绿”字使我看到了满眼的绿色,成行的碧树,荡漾的春水,还让我看到了烂漫的桃花,各色的野花,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千古名句,读。
(4)春天来了,春风仅仅吹绿了“江南岸”?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
从地理位置而言,江南春天固然早于江北,但也不可能一江分成两世界;因为诗人平生际遇、此时境况,使得诗人所思尽在江南,故心中只有江南的春景。
3.指导品读
(1)你们现在悟出了诗人的情感了吗?谁来读一读?
(2)要想读好诗,我们还要注意节奏,还要读出关键字。再读。
4.小结:
作者在此地——瓜洲;此时——明月;此景——春;自然想到了——还;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
5.齐读
(四)归纳学法,拓展学习,并板书
(过渡)同学们,其实从古至今,像王安石这样身在异乡,思家心切的诗人还有很多,也写下了无数感人肺腑的思乡诗。大家可以收集有关思乡的古诗,读一读,背一背。
欣赏诗歌
知诗人,解诗题
抓字眼,明诗意
入诗境,悟诗情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你眼里,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呢?(生谈)然而在诗人张籍眼里,秋风却是树叶凋零、残荷片片、萧条凄凉的季节,我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张籍写的《秋思》(板书课题)。请同学们翻开书22页。
二、介绍背景。
1.张籍,唐代诗人。他出身贫苦,常年过着四处漂泊,漂泊异乡的生活。在唐朝安史之乱时,兵荒马乱,名不聊生,离家十年的诗人身陷洛阳城,却不知战乱中家人是否安全,他急切的盼望着得到家人的消 息,正在此时,他在洛阳城遇到了老乡,他便拖他捎信个家人,在此情景下,写下了这首诗。
2.“秋”是指秋天,“思”是指思念。秋天的思念是悠长的,把这思念读的长一些。读课题。
三、初读古诗,读懂诗意。
1.自由朗读古诗,按照自己的速度和节奏读,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指名朗读。(这首诗同学们都读得字正腔圆了。可单单会读还不够,还要理解诗意。让自己也成为诗人。)
3.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书中的插图、注释,也可以借助工具书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与同桌交流,研读诗意。
四、再读古诗,品悟诗情。
师:谁能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读懂了词语的意思、诗的意思、知道了作者是看见秋风刮起就想家了。„„)2.可是秋风看得见吗?那作者看见的是什么?
(叶子飘落、草黄了、雁子往南飞„„)
师:是呀,落叶要归根、雁子要南飞,作者也想家了。那他看不见什么?(父母、孩子、妻子„„)
师:十年哪,那瑟瑟的秋风绞碎了诗人思乡的心,诗人难以回乡,愁肠百转,他纵有千言万语又该如何倾述呢?写家书
a.可这是一封怎样的家书呀?你能从诗中找出句子吗?
欲作家书意万重。(板书:意万重)意万重是什么意思?你能跟 它换个词吗?
师:是呀,十年了,那是多少个日日夜夜呀?年迈的父母、翘首遥望的妻子、幼小的孩子,家中的一切一切,张籍只能把这深深的思念化在信中,那他会在信中说些什么呢?同学们拿起笔来,把张籍想说的话写下来吧!(课件出示小练笔)
b.哪一位小张籍愿意把你的思念读给大家听。(师生互动交流,生读完写句再读诗。)
师:把我们所有的话加起来张籍觉得够吗?(不够)
是呀,纵有千言万语也表达不了诗人的心,这真是——(欲作家书意万重)
领悟: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师:信写好了,我们来看看张籍寄信的画面。(课件出示诗句)
c.同学们张籍寄信时,他心情如何?你能从诗中找出这个字吗?
1.“恐”是什么意思?他在担心什么?
2.可临行为什么又开封?“开封”是什么意思?“又开封”呢?
(“开封”就是把封好的信拆开。“又开封”就是把信合上又打开,又合上又打开„„)
3.诗人把信打开几次?(一次,两次,三次„„)
师:第一次张籍把信打开,为何呀?——生:复恐匆匆说不尽
第二次张籍把信打开,为何呀?——生:复恐匆匆说不尽
第三次张籍把信打开,为何呀?——生:复恐匆匆说不尽
张籍呀张籍你已经看了一遍又一遍,为何呀?——生:复恐匆匆 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五、回读,深化情感。
师:是呀,小小的一封家书怎能承载一个游子浓浓的乡愁呢!请读《秋思》。信带走了,可带走的仅仅是信吗?那他还带走了什么?
(带走了作者的心„„)
师:张籍此刻的心情他的朋友孟郊也深深懂得,他曾写下: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归信吟》(点击课件呈现)读诗。
师:魂去也,空一身哪!现在陪伴张籍的只有——洛阳城里的秋风。于是一首千古绝唱就在张籍脑中诞生,这就是《秋思》(音乐响起)生读诗;信走心也走,就像此刻的张籍身在洛阳,心在故乡。这是一份刻骨铭心的思念呀!请读《秋思》。秋风乍起,思乡涌起,写不完的思念,说不尽的乡愁,再读《秋思》
六、交流思乡名句同学们这思乡怀亲又何止张籍和孟郊而已。那时候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离乡的人们只好把满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写进诗里。生交流思乡的古诗,进一步感受乡愁。
师总结:同学们家乡的山水总让游子们魂牵梦绕,家乡的亲人更让游子们牵肠挂肚。也许今天你们还不能完全领会,但是孩子们你们终将长大,闯荡天涯,那时候你们一定会懂得这种无法割舍的牵挂。因为家是我们永远的向往。
《秋思》道尽了天下所有游子们的心,让我们再一次吟咏这首传世之作吧!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
1.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阵吹绿了家乡两岸的徐徐春风,而在张籍的心里,乡愁就是那一封拆了又拆,有千言万语又无法写清楚的家书。那么,在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词,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3.揭题:长相思既是这首词的题目,也是词牌名。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呢?(忆江南)
《长相思》分为上阙和下阙两个部分,内容多为思念家乡或者思念亲人。指出词中的上阙和下阙。
4.简介纳兰性德。(课件)
(二)初读,感知意思 1.读诗
(1)自由读,(指名读)谁来读一读?
正音:榆关 那畔,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2)齐读
2.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3.再读,解决诗歌节奏。4.读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你知道了什么? 5.请大家默读这首词,联系书上的插图和注解,想想这首词主要在讲什么?
(三)学习上阙
请一个同学读词的上阙。
1.谁来说说,作者身向何方?(板书:身)榆关(简单介绍山海关)2.那山海关是他们最终的目的地吗?你是从哪个词语知道的?(那畔)简介背景 3.“山一程,水一程”
(1)是啊,山一程,水一程,你从“一程一程”体会到了什么?(2)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万水千山,跋山涉水,山高水长,„„)(3)在这万水千山的长途跋涉中,他们可能遇到什么困难?(路陡,山高,水深 „„)
4.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词的上阙的意思? 5.指导朗读。
(1)指名读,读出行军的艰难。
(2)齐读。是啊,行军多难啊!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和纳兰性德一起艰难行军的将士们,来,把上阙读一读。
(四)学习下阙
是啊,夜深了,劳顿了一天的将士们本该在营帐里好好休息,为什么他们营帐里的灯还亮着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词的下阕,边读边思考这个问题。
1.为什么灯还亮着?
2.是什么声音勾起了他们的思乡之情呢? 3.这样的声音在将士们听来好听吗?哪个词告诉你声音嘈杂不好听?(聒)
你是怎么体会的?(出示风雪画面)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4.“故园无此声”
好一个故园无此声!那故园指哪里?故园会有什么?
想想故园会有什么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把它写下来。(故园有什么样的什么,有„„的„„,还有„„)5.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下阙的意思? 6.谁来读一读下阙
是啊,在这风雪交加的夜晚,故园那美好的画面全都碎了,故园那美好的情景全都碎了,纳兰性德连梦都做不成了啊!身向榆关,心却在故园,这是怎样一种身心分离的痛苦啊!指名与师合作读。
师:在这里,没有故乡那熟悉的小河,这里只有(生:读整首词风一更,雪一更„„)
师:在这里,没有故乡那熟悉的大槐树,这里只有„„ 师:在这里,没有故乡那慈祥的父母的呼唤,这里只有„„
7.谁还想再读?假设你就是纳兰性德,正在忍受思乡之苦的纳兰性德。8.齐读。
(五)配乐读,悟感情
1.纳兰性德身向榆关,心却在故园,他在忍受着身心分离的痛苦啊,同学们,身向榆关,心却在故园的仅仅是纳兰性德一个人吗?
2.全班一起读。(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正在风雪之夜苦苦思念家乡的将士们,我们有感情地读一读)男生女生读,齐读(配乐):
在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亲人的絮絮关切,这里只有—— 在这里,没有皎洁的月光,没有在皎洁月光下和妻子依偎在一起的那一份幸福,那一份温暖,这里只有——
在这里,没有牧童的短笛,没有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声笑语,这里只有—— 3.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
师: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
师:爱故园,思亲人,字字化作——长相思 4.拓展: 同学们,《长相思》读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那一颗破碎的心。让我们再一次一齐读一读这首词。
(六)作业设计
1.三首古诗词的乡愁分别是由哪些自然景物勾起的?
2.三首古诗词表达的主题都是乡愁,但是表达方法却是不同的?分别是怎样的?
3.选择其中一首古诗或词进行改写。
(七)板书设计
身向榆关(难)长相思
心在故园(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