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难忘的启蒙说课稿
难忘的启蒙 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难忘的启蒙》是人教版第十册第四组的第二篇讲读课文。本课是一篇回忆启蒙老师的文章。重点回忆了抗日讲演比赛、老师对“我”的两次批评、对日语课的抵制等三件事,表现了启蒙老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表达了作者对启蒙老师的崇敬、感激和怀念。
2、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设计。因而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标准》的要求,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启蒙老师的美好品质。(3)继续指导学生从文章的内容联想开去,即联想自己的小学生活实际。
(二)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反复朗读感悟。(2)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热爱祖国,尊敬师长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要勤勉,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
(2)从作者以美好的心态回忆自己的小学生活中受到美的熏陶。
3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文章中的语言文字,体会老师对学生真诚的情感;唤起学生对美好的小学生活的回忆。难点:从“抗日讲演比赛”和“抵制日语课”两件事中理解启蒙老师的爱国品质。领悟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二、说教法、学法
教师思考:
本文语言朴实自然,情节贴切近学生生活,情感纯真质朴。但于平易之中引发着读者的思考,感动着读者的心灵。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读书,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为此,本课教学主要采用自学探究的课堂结构,并辅以“情境教学法”。1.自主探究
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根据自己的经验积累参与讨论、交流、归纳、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因,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变繁琐的“讲”和“问”为适时的“启”和“导”,变牵着学生走为服务于学生;学生变被动的“听”和“答”为主动的“说”和“思”,变少数人的发言表演为人人参与的主动学习。2.情境教学法
崔峦说过:“在一定情境之中训练语言事半功倍。”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课堂上,我会引入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的感受,体会文章朴素的情感。
三、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寒假中我走访了母校。当我踏进熟悉的校门,看着熟悉的操场,走入熟悉的教室,童年时代的学习生活又历历在目,启蒙老师的音容笑貌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此时此刻我不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就在那一瞬间,我想到了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吗?
2、播放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从这首歌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同学们说出了我的心里话,其实,像我一样对启蒙老师不能忘怀的人还有很多。北大教授沙健孙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所不同的是,他把感激写成了文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沙老的这篇《难忘的启蒙》。(板书课题)
3、由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什么是启蒙?为什么是难忘的启蒙?)确定本节课探究的主要问题。
(二)初读感悟
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文中,看看自己又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作上记号。
2、师:你感受到启蒙老师们具有怎样的品质?
(三)精读品味
1、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诵读,边读边联系生活实际想,可以圈圈、画画、作旁注,在旁边写写心得。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点拨,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1)热爱祖国(抗日演讲比赛)
A生读--B师引导: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老师的爱国主义精神?(很近,只有二百来米 专门放哨 残忍地虐杀 勇敢 无限的敬佩)
C有感情地朗读。(要知道,这件事一旦被日本侵略者发现,那些老师就可能人头落地。老师可能不知道这一点吗? 但为了在孩子们心灵里播下爱国的种子,他们显然已置自己的生死于度外,这是一种何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啊!让我们包含深情地读读。)
宽严之间
只有对一门课,老师们的态度特别宽容,那就是翻译官上的日语课。即使逃课,老师们也是不管的。
A生读--B师引导:对什么宽?对什么严?宽严间,你领悟到了什么?(原因在于:这门课是日本侵略者强迫中国孩子上的,目的是借助语言课灌输侵略者的思想,把中国孩子变为他们统治下的驯服工具。对日本侵略者,不能屈服,更不能做他们的顺民,要永远记住自己是中国人。)
C有感情地朗读。(谁想读就站起来读)
(2)治学严谨,教育严格
① “嗅觉特长”
教师引导:你对这件事怎么看?你由此想到了什么?
② “写大字”
A教师引导:老师说“我”时,“我”的心情怎样? B在学习生活中,你也一定有过受批评的经历,回想一下,当老师批评你时,你是怎么想的? 当你不完成作业时,老师对你发过脾气;当你违反纪律时,老师对你板起了面孔;当你学习总是不用心时,老师或许说过过激的话……面对老师的这些行为,你还会认为老师爱你吗?为什么呀?(出示资料)
小结:批评也是爱。这批评和惩戒一直深深地铭刻在沙老的心中,我相信它也一定会铭刻在同学们的心间,它将激励着对待学习和做人要老老实实,不搞虚假,不投机取巧。
师:正是启蒙老师的教导激励着他,鞭策着他,才是沙老也走上了和启蒙老师相同的岗位,成了一名教师。
假如你就是沙健孙,你会怎样表达自己的感受?(指名读)
(四)倾诉情感 拓展延伸
同学们老师用歌声倾诉思念,沙老用文章表达情感,你们准备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对启蒙老师的感激呢?课后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或写一首诗,或画一幅画,或写一篇文章。(《每当走过老师的窗前》)
(五)板书设计
难忘的启蒙
讲演比赛 热爱祖国
受到申斥
(严)严格要求
宽容日语课(宽)
板书设计一方面显示了文章的脉络,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理解文章内容;另一方面呈现了情感的渗透教育,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第二篇:难忘的启蒙说课稿
《难忘的启蒙》说课稿
授课教师:六苴中心学校丁晓燕
指导教师:金碧小学谢红香
一、说教材。
《难忘的启蒙》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十二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中的课文。课文通过回忆启蒙老师的三件具体事例,赞扬了启蒙老师机智勇敢、严谨认真、热爱祖国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启蒙老师的感激、敬佩与怀念。是教学生写《难忘的老师》很好的范文。
二、说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老师们的爱国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感受作者对启蒙老师崇敬、感激和怀念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是语文课的一个基本要求,要求人人都会。根据课文内容我确立了教学目标 2,课文标题是“难忘的启蒙”,只有领悟了启蒙老师的爱国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才能理解为什么难忘,理解文章内容。并从中感受作者对这样的启蒙老师的崇敬、感激和怀念。)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品读重点句子,体会人物的品质。
(设计意图:
1、从读中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只有读熟了,别说内容,就是字里行间充溢的感情也体会得到。小学生更是如此,多读才能熟悉文 章内容,才能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从这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明 说的某些道理”。在作者的印象里,老师是很严格的,不容丝毫马虎,比如对作文课和大字课,但却唯独对日语课的态度特别宽容。对于当时处于抗战时期的人们不难理解爱国的“身教”,对于今天的学生可能就不太容易理解,另外,对此句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启蒙老师的爱国精神,因此我把它作为难点。)
五、说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小学快毕业了,在这几年里,给你印象最深的老师是谁呢?(生交流)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关于启蒙老师的课文。(板书课题)
2、说一说什么是“启蒙”?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出示学习要求
(一)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思考:课文讲了启蒙老师们的哪三件事情?学完后与同桌交流。(方法:读——思考——交流)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我会读词语:童稚、晦暗、虐杀、沦陷、惩戒、申斥、羞愧、遐想、音容笑貌
(2)、交流思考题:课文讲了启蒙老师们的哪三件事情?
(教师预设答案:课文讲了抗日演讲比赛、老师对“我”的两次批评、对日语课的抵制三件事情)
(设计意图:达成目标一,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课文内容,归纳出课文中所讲事件,为后文学习做铺垫。)
(二)、再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品质。
1、出示学习要求
(二)快速读课文,并在小组内讨论:
(1)作者回忆的这几件事情表现了启蒙老师们什么样的品质?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2)“从这种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说明的某些道理。”从这种宽严之间我们领悟到了什么道理?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指名回答问题1,生互补,师点拨(勇敢机智、严谨认真、热爱祖国)
(2)、指名回答问题2,生互补。(要爱国、要勤勉、要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
(3)、指导情感朗读句子——(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是他们,在我童稚的心灵里播下了美好的种子,教导我:要爱祖国,要勤勉,要做一个正直的、诚实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品读句子谈体会等方式突破重难点、达到三维目标,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三】、拓展训练。
同学们,学习这篇课文后,你想到哪位老师,用一件具体事例说说他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并写几句话送给你最尊敬的老师。
【四】、学习反思:师生共同小结课文(结合教学目标)。
八、说板书设计:
17、难忘的启蒙
组织抗日演讲比赛--------------------勇敢机智感激 对“我”的两次批评-----------------严谨求真敬佩 对日语课的宽容-----------------------热爱祖国
思念
第三篇:难忘的启蒙说课稿
难忘的启蒙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难忘的启蒙》是人教版第十册第四组的第二篇讲读课文。本课是一篇回忆启蒙老师的文章。重点回忆了抗日讲演比赛、老师对“我”的两次批评、对日语课的抵制等三件事,表现了启蒙老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表达了作者对启蒙老师的崇敬、感激和怀念。
2、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设计。因而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标准》的要求,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启蒙老师的美好品质。
(3)继续指导学生从文章的内容联想开去,即联想自己的小学生活实际。
(二)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反复朗读感悟。
(2)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热爱祖国,尊敬师长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要勤勉,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
(2)从作者以美好的心态回忆自己的小学生活中受到美的熏陶。
3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文章中的语言文字,体会老师对学生真诚的情感;唤起学生对美好的小学生活的回忆。 难点:从“抗日讲演比赛”和“抵制日语课”两件事中理解启蒙老师的爱国品质。领悟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二、说教法、学法
教师思考:
本文语言朴实自然,情节贴切近学生生活,情感纯真质朴。但于平易之中引发着读者的思考,感动着读者的心灵。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读书,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为此,本课教学主要采用自学探究的课堂结构,并辅以“情境教学法”。
1.自主探究
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根据自己的经验积累参与讨论、交流、归纳、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因,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变繁琐的“讲”和“问”为适时的“启”和“导”,变牵着学生走为服务于学生;学生变被动的“听”和“答”为主动的“说”和“思”,变少数人的发言表演为人人参与的主动学习。
2.情境教学法
崔峦说过:“在一定情境之中训练语言事半功倍。”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课堂上,我会引入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的感受,体会文章朴素的情感。
三、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寒假中我走访了母校。当我踏进熟悉的校门,看着熟悉的操场,走入熟悉的教室,童年时代的学习生活又历历在目,启蒙老师的音容笑貌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此时此刻我不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就在那一瞬间,我想到了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吗?
2、播放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从这首歌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同学们说出了我的心里话,其实,像我一样对启蒙老师不能忘怀的人还有很多。北大教授沙健孙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所不同的是,他把感激写成了文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沙老的这篇《难忘的启蒙》。(板书课题)
3、由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什么是启蒙?为什么是难忘的启蒙?)确定本节课探究的主要问题。
(二)初读感悟
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文中,看看自己又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作上记号。
2、师:你感受到启蒙老师们具有怎样的品质?
(三)精读品味
1、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诵读,边读边联系生活实际想,可以圈圈、画画、作旁注,在旁边写写心得。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点拨,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1)热爱祖国 (抗日演讲比赛)
A生读--B师引导: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老师的爱国主义精神?(很近,只有二百来米 专门放哨 残忍地虐杀 勇敢 无限的敬佩)
C有感情地朗读。(要知道,这件事一旦被日本侵略者发现,那些老师就可能人头落地。老师可能不知道这一点吗? 但为了在孩子们心灵里播下爱国的种子,他们显然已置自己的生死于度外,这是一种何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啊!让我们包含深情地读读。)
宽严之间
只有对一门课,老师们的态度特别宽容,那就是翻译官上的日语课。即使逃课,老师们也是不管的。
A生读--B师引导:对什么宽?对什么严?宽严间,你领悟到了什么?(原因在于:这门课是日本侵略者强迫中国孩子上的,目的是借助语言课灌输侵略者的思想,把中国孩子变为他们统治下的驯服工具。对日本侵略者,不能屈服,更不能做他们的顺民,要永远记住自己是中国人。)
C有感情地朗读。(谁想读就站起来读)
(2)治学严谨,教育严格
① “嗅觉特长”
教师引导:你对这件事怎么看?你由此想到了什么?
② “写大字”
A教师引导:老师说“我”时,“我”的心情怎样? B在学习生活中,你也一定有过受批评的经历,回想一下,当老师批评你时,你是怎么想的? 当你不完成作业时,老师对你发过脾气;当你违反纪律时,老师对你板起了面孔;当你学习总是不用心时,老师或许说过过激的话……面对老师的这些行为,你还会认为老师爱你吗?为什么呀?(出示资料)
小结:批评也是爱。这批评和惩戒一直深深地铭刻在沙老的心中,
我相信它也一定会铭刻在同学们的心间,它将激励着对待学习和做人要老老实实,不搞虚假,不投机取巧。
师:正是启蒙老师的教导激励着他,鞭策着他,才是沙老也走上了和启蒙老师相同的岗位,成了一名教师。
假如你就是沙健孙,你会怎样表达自己的感受?(指名读)
(四)倾诉情感 拓展延伸
同学们老师用歌声倾诉思念,沙老用文章表达情感,你们准备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对启蒙老师的感激呢?课后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或写一首诗,或画一幅画,或写一篇文章。(《每当走过老师的窗前》)
(五)板书设计
难忘的启蒙
讲演比赛 热爱祖国
受到申斥
(严) 严格要求
宽容日语课 (宽)
板书设计一方面显示了文章的脉络,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理解文章内容;另一方面呈现了情感的渗透教育,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难忘的启蒙说课稿2
一、说教材
㈠、教材分析:
《难忘的启蒙》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的第17课,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回忆启蒙老师的课文,课文重点回忆了抗日讲演比赛,老师对“我”的两次批评,对日语的抵制三件事,表现了启蒙老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表达了作者对启蒙老师的崇敬、感激和怀念。
㈡、教学目标
1、学习字词,能流利有感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老师们的爱国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感受作者对启蒙老师的崇敬,感谢和怀念的思想感情。
㈢、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启蒙老师的优秀品质,唤起学生对美好的小学生活的回忆。
难点: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二、说教法、学法
自由读课文,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读书,在读中思考、领会,划词划句、动脑、动口、动手,弄懂课文内容,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内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三、说教学程序
㈠、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你的启蒙老师是谁,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播放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㈡、板书课题,理解“启蒙”的意思
㈢、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理解文中的生字词
2、思考:看看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3、同学合作交流
㈣、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2~5自然段
⑴、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抗日演讲?想想写了老师启蒙我什么?
⑵、那时我还小,不大懂这件事可能带来的后果,老师知道吗?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指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自己的看法。
2、学习第6~7自然段
⑴、批评是老师常用的教育方式,即使好同学也不例外,作者在小学时有两个强项——作文和写字,为什么在这两个强项会受到批评?
⑵、小组交流
⑶、指名汇报
⑷、小结
3、学习第8自然段
⑴、老师对对学生的要求一向很严格,唯独对一门课程的学习态度特别宽容?为什么?
⑵、让学生联系课文讨论,使学生明白老师是用这种方式在抵制日语。
4、学习第9~10自然段
⑴、出示最后一句话。
既然我的老师们播下的种子,在他们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了,为什么我们播下的样子不会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呢?
⑵、理解句子意思。然后换一种说法而不改变句意。
5、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作者为什么思念他的启蒙老师呢?
⑵、美好的种子指的是什么?
四、总结全文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起到有条理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线索清楚,简单明了,概括性强。
感知、思念
抗日讲演 爱国 勤勉
难忘的`启蒙 受到申斥
抵制日语课 正直 诚实
开花结果
难忘的启蒙说课稿3
一、说教材。
《难忘的启蒙》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十二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中的课文。课文通过回忆启蒙老师的三件具体事例,赞扬了启蒙老师机智勇敢、严谨认真、热爱祖国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启蒙老师的感激、敬佩与怀念。是教学生写《难忘的老师》很好的范文。
二、说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老师们的爱国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感受作者对启蒙老师崇敬、感激和怀念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是语文课的一个基本要求,要求人人都会。根据课文内容我确立了教学目标2,课文标题是“难忘的启蒙”,只有领悟了启蒙老师的爱国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才能理解为什么难忘,理解文章内容。并从中感受作者对这样的启蒙老师的崇敬、感激和怀念。)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品读重点句子,体会人物的品质。
四、(设计意图:
1、从读中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只有读熟了,别说内容,就是字里行间充溢的感情也体会得到。小学生更是如此,多读才能熟悉文章内容,才能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从这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明说的某些道理”。在作者的印象里,老师是很严格的,不容丝毫马虎,比如对作文课和大字课,但却唯独对日语课的态度特别宽容。对于当时处于抗战时期的人们不难理解爱国的“身教”,对于今天的学生可能就不太容易理解,另外,对此句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启蒙老师的爱国精神,因此我把它作为难点。)
五、说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小学快毕业了,在这几年里,给你印象最深的老师是谁呢?(生交流)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关于启蒙老师的课文。(板书课题)
2、说一说什么是“启蒙”?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出示学习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思考:课文讲了启蒙老师们的哪三件事情?学完后与同桌交流。(方法:读——思考——交流)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我会读词语:童稚、晦暗、虐杀、沦陷、惩戒、申斥、羞愧、遐想、音容笑貌
(2)、交流思考题:课文讲了启蒙老师们的哪三件事情?
(教师预设答案:课文讲了抗日演讲比赛、老师对“我”的两次批评、对日语课的抵制三件事情)
(设计意图:达成目标一,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课文内容,归纳出课文中所讲事件,为后文学习做铺垫。)
(二)、再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品质。
1、出示学习要求
快速读课文,并在小组内讨论:
(1)作者回忆的这几件事情表现了启蒙老师们什么样的品质?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2)“从这种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说明的某些道理。”从这种宽严之间我们领悟到了什么道理?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指名回答问题1,生互补,师点拨(勇敢机智、严谨认真、热爱祖国)
(2)、指名回答问题2,生互补。(要爱国、要勤勉、要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
(3)、指导情感朗读句子——(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是他们,在我童稚的心灵里播下了美好的种子,教导我:要爱祖国,要勤勉,要做一个正直的、诚实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品读句子谈体会等方式突破重难点、达到三维目标,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三】、拓展训练。
同学们,学习这篇课文后,你想到哪位老师,用一件具体事例说说他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并写几句话送给你最尊敬的老师。
【四】、学习反思:师生共同小结课文(结合教学目标)。
第四篇:难忘的启蒙
难忘的启蒙
王禹琪
岁月匆匆而过,蓦然回首,我已经走过了小学六个年头。念及往事,不胜唏嘘。那人生道路上无数个老师,就像春天的雨露,滋润着我的心田。是那样的亲切而又熟悉;又是那样的美好和谐。三年级的李老师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个风和日丽凉爽的下午。我拖着沉重的步子,走进了教室。然后慢悠悠的拿出课本,趴在桌子上,开始心不在焉的写起了中午作业,那天我的心情总是乱糟糟的,像阴雨天。看什么,什么不顺眼。“哒哒。。。”,人生鼎沸的教室听到老师的脚步声后戛然而止。老师走进教室后,大家本以为会遭到老师的严厉批评,谁知道老师却用带着笑的眼睛,环视一周,扫过了我们每个人的脸。那双眼睛里有批评也有期许。
片刻后,老师叫到了我的名字,让我过去一下。我一惊,心像一只小兔子“咚咚”的快跳着,边走边想:我最近做错什么了?走到老师面前,老师和蔼的问:“怎么了?”摸着我的头又说:“不高兴?为什么 ?可以和老师说说吗?”我涨红了脸,像个大苹果。但又不好意思拒绝,只得说了句:“这次考试没考好,心里不舒服。”我支支吾吾的,比蚊子哼哼的声音还小。老师把脸凑近了我,拍了拍我的肩膀,然后轻轻的牵着我的一只手说:“考不好没关系,下次继续努力。但如果心里有什么话想说,可以向老师,朋友,父母倾诉一下。也许这会让你的心情好些。人生道路还长着 呢,不是因为一次两次的暂时失败成功而定的。人生贵在坚持。只要肯于付出,肯于面对失败,成功总会敲门的。“听了老师的话,我感觉自己心中的那一口闷气终于喷出去了。虽然这件事只是短短的发生在一瞬间,但老师那双会笑的眼睛,上扬的嘴角,还有那双温柔的手,我每每想起,都历历在目。那次,是我第一次从老师身上感觉到了妈妈的味道,它慢慢的沉浸了我的心头,并时刻激励着我。后来也真的像老师说的那样,我体会到了成功的滋味。
老师,这一切也许您已经忘了,因为您为学生做的太多太多。而我却永远忘不了。在这流年漫长的岁月里,谁也说不清您为学生付出多少心血,谁也数不清您为国家培养了多少人才。只有您头上的银丝和您眼角上的皱纹是您辛勤耕耘的见证。此刻,我仿佛看见其中一根头发是为我而白,一丝皱纹是为我而生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第五篇:难忘的启蒙
主备教师陈 梅教研组长罗丽娜教学主任周 来家长签名制作时间: 2012年5月9日使用时间:2012年月日学案编号:S62010201
难忘的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