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本课叙述的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汤灭夏建商、武王伐纣建立西周的经过,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史实,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其次,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过程
难点:分封制
三、教学过程: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上节课讲到的几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最后一位是禹。大禹除了治水有功外,他还做了什么大事?
生: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国王,建立了夏王朝。
师: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夏朝,以及夏之后的商、周,看看他们的兴衰更替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朝代兴亡史。所以一个朝代我们必须了解它的方面主要有:起止时间;都城;君主:开国、末代。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夏朝是在哪一年建立的?
生:约公元前2070年
师:那禹把都城建在哪里了?看课本回答 生:阳城
师:在现在的哪里? 生:河南登封
师:好。那我们凭什么说夏朝就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呢?大家想一下,一个国家的建立需要哪些条件? 生发言
师:监狱、刑罚、军队、官吏,是组成国家的基本成分。从考古的遗址和古书的记载中证明,夏朝建有政府机构,有宫殿、军队,监狱,并有刑法《夏小正》,其中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比较符合的是位于河南偃师的二里头遗址,大家可以参照课本25页的自由阅读卡,复原的宫殿虽然没有我们现在的宫殿那么富丽堂皇,但它开了我国宫殿建筑的先河。请三位同学来念一下这段话。
师:这段话中的“理”指的是什么?“世道变了”变成什么样子? 生: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师:从禹到他的儿子启,子子孙孙继承王位,经历了四百多年。传说有一次,有人向禹进贡了一坛美酒,禹喝得酩酊大醉,醒来后对人说:“酒太好了,正是因为如此,后世一定会有人为他家破人亡的。”禹的智慧洞察入微,在后世的朝代中,许多君王包括他亲手建立的夏王朝都因为酒而灭亡。夏朝的最后一位国王桀正是如此。夏桀并不是姓夏,桀是商汤给他的称号,表示残暴的意思。我们在课本上一起找到他残暴的罪行。(让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夏桀残暴统治的文字,并看《夏桀把人当作坐椅》图,使学生理解为什么人民要反抗夏桀。)教师:夏桀不得人心,自比太阳,引起了百姓的愤怒。那大家想,夏朝他的周边都是一些归附于他的部落,一旦夏桀失去百姓的信任,是不是会有人来夺取他的王位?他就是商部落的
汤。汤逐渐强大,并于公元前1600年灭掉夏朝,建立了商朝。(结合多媒体动态展示)
汤是位有名的明君,他重用有才能的家奴伊尹,关心百姓,勤于政事,使得商朝很快强大起来。(*商汤“网开三面”的故事。)
商朝建立后,把都城建在亳,在今天的河南郑州。但是在商建立的初期,政局比较不稳,经常会有贵族造反。同时我们说商位于哪个流域? 生:黄河流域
师:黄河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是什么? 生:水患
师:大禹治水都花了13年,但是黄河经常改道泛滥,严重威胁都城的安全,有时甚至会淹掉都城。因此,商的第二十个王盘庚便把都城迁到了哪里? 生:殷
师:盘庚迁殷后,商朝的都城就再也没有迁过。因此我们把商朝也成为“殷商”,它的遗址称为“殷墟”。二十世纪初,在河南安阳出土了许多商朝的遗物,包括甲骨文和很多的青铜器玉器等等。商的版图比夏朝相比扩大了很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经过了中兴,到了商朝晚期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有名的暴君,这就是谁啊?就是商纣王。
学生可根据课外阅读,如封神榜等谈谈对商纣王的了解。教师补充:
商朝的最后一位国王叫商纣王,他的原名叫子受辛,他在位三十年,在他统治的初期,重视农业,社会生产发展,并且用兵东夷,扩大了商的版图。但是许多战俘和奴隶却没有得到好的安置,加剧了商朝的不稳定。在统治后期,商纣王居功自傲,他重蹈夏桀的覆辙,兴宫殿,酒池肉林,奢侈享乐,不愿听取大臣的意见,且残害忠良,挖叔叔比干的心,迫害自己的两个哥哥,也不把百姓放在心里,用炮烙酷刑来镇压百姓。因此,民怨增生,商朝的统治也走向末路。
西边渭水流域的周部落逐渐强大,周文王重视农业,开仓赈济百姓,修德行善,同时他任用一位贤人姜尚作为他的军师。大家一定听说过这个成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其实姜太公钓的不是鱼,是国王。(播放视频姜太公钓鱼)。正是这么一个年逾花甲的“老头”,凭借他满腹的经纶与才华,用一根鱼竿,“钓”来一朝军师之要职,施展了自己的才能,实现了自己的抱负。
如果姜尚没有满腹的经纶与才华,如果姜尚没有立志为国的抱负,或者如果姜尚没有为远大理想而煞费心计,用一根鱼竿“钓”来一朝军师之要职这样的行动,那么,周国当初兴盛的历史就要被重新改写了。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发是显而易见的。作为年轻的你们,首先要努力学习,培养能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其次要有立志为国干一番事业的远大抱负;再就是要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心和适时展示自己的办法。[板书]
掌握知识 + 远大抱负 + 展示自己 = 姜太公 = 成功
在姜太公的支持下,周文王收服了周边小国,史称“三分天下有其二”。但是很可惜的是,周文王并没有完成灭商大计就过世了。他的儿子周武王姬发继位,继续以姜尚为军师,同时继续他的灭商大计。终于,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带领军队,与其他小国在盟津会师,讨伐商朝。商纣王听说消息后,马上召集了七十万大军,双方在牧野展开会战。双方的力量
悬殊,大家想谁的胜算会大一点。生:商纣王
师:但是商朝军队里很多都是被商俘虏的战俘和奴隶,本来就对商的统治不满。因此在兵刃相接之时,纷纷掉转方向一齐攻打商纣王的军队,商纣王兵败,逃到鹿台自焚而死。
师:周朝建立后,把都城迁到了镐京,历史上进入了西周时代。讲了夏商周的故事,大家想一个问题,商汤灭夏跟武王伐纣为什么取得胜利? 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
三、西周分封制
师:周的版图比商更加扩大,那么如果你作为统治者,在“家天下”的社会,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广阔的疆土? 生发言
让学生带着“周朝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分封了哪些人作诸侯?它们与周天子之间的关系如何?分封制的效果如何?”等问题阅读教材并加以讨论:学生能够回答出: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和巩固统治。周朝对建国功臣、亲属和先代贵族等进行分封。诸侯与周天子的关系是:周天子是最高的统治者,诸侯是天子的臣属,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见天子,并向天子纳贡,带兵随天子作战(即听王令,纳王贡,随王征,见王面)。其效果是:西周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疆域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师:分封即封邦建国,周天子除了王畿归自己统治外,把其他的领土分给自己的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周武王刚开始封了六个诸侯国。分到土地的大多是周天子的亲属,如当时辅佐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就被分在鲁国;少数是功臣,如姜子牙当时被封在齐国,还有一个小国例外,那就是宋国,他是由商朝的遗民组成的。在诸侯国内,诸侯有怎样的大权? 生:土地、军队等等。还可以对下一级进行管理。
师:在得到的同时也要付出。诸侯对周天子有怎样的义务? 生:服从命令,交纳贡品,镇守边疆,跟随周天子打仗。想一想:周天子或诸侯死后,谁来继位?
师:嫡长子继承制。即正妻生的第一个儿子。不管这个儿子的年龄比其他儿子大还是小,智商高还是低,他都有这个权力来继承王位。通过这个制度,可以避免父子兄弟之间的流血冲突。在诸侯之下,还有卿大夫、士,每个阶层各司其职,同时只向上级负责。这些统治的少数人我们把他们称为统治阶级。底层的平民和奴隶,他们是被统治的大多数人,我们称为被统治阶级。分封制有效地巩固了统治。但是,分封制是否有不好的地方呢? 生讨论,发言。师:在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继位后,分封了七十多个诸侯国,之后又变成了一百多个诸侯国。大家想一下,我刚开始分封时,都是分封我最亲近的亲属大臣来镇守我的疆土,彼此有信任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演,分封的土地越来越零散,彼此间的关系越来越淡漠,诸侯掌握的大权使得他可以在自己的领土里为所欲为,甚至谋划造反。因此,周天子实力的衰微,诸侯割据,从而为我们之后要讲的春秋时代埋下了导火线。
在西周统治后期,政局混乱。在周厉王统治期间,在公元前841年爆发了国人暴动,百姓冲到宫殿里,周厉王逃到黄河边上不敢回来。于是,太公召与周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记载时间的事件。西周的最后一位国王是周幽王,他的故事是“烽火戏诸侯”,为了取悦宠妃褒姒,周幽王不惜点燃烽火,戏弄诸侯前来。经过这次事件后,周天子如同狼来了的小孩子,威信丧失,势力完全下落,公元前770年,犬戎入侵,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公元前771年,其儿子周平王把都城迁到了洛邑,由于镐京在洛邑之西因此镐京时代称为西周,洛邑时代称为东周。同时因为这时鲁国有位孔子写了一本《春秋》,时间与东周时期差不多,所以又称为“春秋时期”。
课堂小结:夏商西周都城、起止时间、开国、灭国君主。
第二篇: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1.“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项政治制度的出现。这一制度是()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2.《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一史料反映了西周的社会制度是()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3.下列各项中,属于西周时期诸侯对周王的义务的是()①交纳贡品;②交纳租赋;③派兵作战;④服从命令。A.①②③④;B.②;C.②③;D.①③④。
4.神话故事《封神榜》中塑造了姜尚、文王姬昌、武王姬发等人人物形象,那么这部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商汤灭夏;B武王伐纣;C大禹治水;D黄帝大战蚩尤。5.“桀把人当坐骑”放映的社会情况是()
A夏桀暴虐无道;B当时没有交通工具;C是一种体育运动;D奴隶地位低下。6.武王伐纣的性质是()
A民族间的相互征战;
B国家间的争霸战争; C奴隶主贵族领导的推翻暴君的战争;
D平民和奴隶的反抗战争。7.山西简称“晋”。下列选项与“晋”的来历相关的是()A大禹治水;B西周分封;C晋楚争霸;D商鞅变法。8.下列哪个王朝的建立标志是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A夏朝;B商朝;C秦朝;D汉朝。
9.西周时期出现的许多诸侯国,是通过哪一方式产生的()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争霸战争。10.“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因为他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到王和侯!下列哪位君王成了自愿上钩的鱼,上演了礼贤下士的佳话()A大禹;B商汤;C周文王;D周武王。
11.2011年8月4日商务,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司令员田中中将率领“郑和”号训练舰和“洛阳”号导弹护卫舰组成的训练舰编队抵达朝鲜元山港,开始为期5提前按的友好访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强大的国防作为后盾。那么我国历史上最早建立军队是在下列哪一时期()
A商朝;B夏朝;C西周;D东周。
12.亘古悠远的古代文明中发生了许多值得人们深思的典型事件。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禹建立夏朝;②西周灭亡;③商汤建国;④盘庚迁殷。A.①③②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②①;D.④③②①。13.伟大的民族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曾经大力提倡“天下为公”。古代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使“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的国王是()A启;B尧;C禹;D舜。
14.在明园艺术中心揭幕的“百壶珍藏特展”上,亮相的“镇馆之宝”是距今约有4000年历史的夏代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灰白陶人头壶。夏朝的统治中心是()A今北京周口点地区;
B今陕西西安的半坡村;
C今长江流域;
D今河南西部和陕西南部一带。
15.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了中国安阳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决定,至此,中国已有37处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因为它向世人展现了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16.下列事件发生的顺序是()
①国人暴动;②牧野大战;③商汤建国;④盘庚迁殷。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②③④①;D.④③②①。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夏朝已有政府官僚机构,古书上记载夏朝有“六卿”、“六事主人”、“三正”等官长。夏朝有军队,兵士称为“甲士”。还有“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的记载,说明已有刑法。夏朝的监狱称为“夏台”,据《史记·夏本纪》记载,这里曾拘禁过商首领汤。
材料二:关于夏桀的昏暴行为,古书记载很多,如《史记·殷本纪》与《尚书·汤誓》都记载了百姓这样的话:“时日曷丧,余及汝偕亡”。译成白话意为:“什么时候你这个太阳灭亡呀,我们愿意与你同亡。”
材料三:商朝最后一个国王帝辛,叫做纣,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荒淫无度,宠爱美女妲己,终日歌舞,他还造酒池肉林,酗酒无度。他大肆搜刮,粮食装满了巨桥的仓库,无数珍宝堆满了鹿台。他任用坏人,迫害正直的大臣。
材料四:周武王亲率大军伐商,在孟津会合各路属国,纣王遣回殷都,自焚于鹿台。纣王在此举箭连射三发,用铜钺砍下商纣的头,悬挂在大白旗杆上示众,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朝。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夏朝的国家机构由哪些部分组成?
2)从材料二、三可以看出,夏朝和商朝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3)材料四叙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在此事件中得关键战役是什么呢?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用简要的语言表述夏、商、西周等王朝更替的关系?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两千多年前,周武王决定起义打倒暴君纣王,就在出兵的那天,天忽然下起雨来了,许多人都觉得不吉利,建议武王改期。这时候,管占卜的人出来了,他说这不是坏事,这是“天洗兵”。请回答:
1)纣王是哪朝的统治者?如何评价他? 2)材料中的“两千多年前”大约是哪一年?
3)在这次军事行动中,彻底打败纣王的战役叫什么? 4)武王伐纣后建立的朝代是什么?都城在哪儿? 5)武王建立的这个朝代在哪个国王统治时期灭亡?
第三篇: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说课稿
说课稿
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历史文化与民族学院08级历史教育的学生冉丽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我对这一课的理解和设计:
说教材
(一)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内容是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的一课,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是早期国家的产生,为奴隶社会的学习作了铺垫,所以比较重要.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1,夏朝的兴衰.2,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3,西周的分封制.(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我把现代信息技术与本课的内容进行整合,针对初一学生的现状,初一学生求知欲强,但知识积累不够丰富,对一些复杂历史现象和地理概念模糊不清,因此,本课以教师讲述为主,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夏商西周时期创造了光辉的文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并让学生认识到奴隶制度的进步性和残酷性。(三)教学重点
夏朝的建立和西周的分封制.(四)教学难点
西周的分封制以及奴隶制的进步性和残酷性.(五)教学手段
为了生动形象直观,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来完成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校兴趣,提高良好的课堂效果.说教法
采用问题教学法,围绕本课的重点难点设置了若干个小问题,以图说文,让学生在讨论中,在教师的指导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2 讲述法,对于一些能增强学生对历史课兴趣的内容,如“桀把人当坐骑”“牧野之战”“周文王访贤遇文王”等。图示法,对一些仅凭讲述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如夏朝的疆域等,需要用图来说话。
说学法
指导学生通过课文的阅读和理解,引导学生分析夏商西周灭亡的原因及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让学生学会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增强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故事导入,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嫦娥奔月的图片,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导入新课,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二)讲授新课
1、夏朝的兴衰
(1)、夏朝的建立
首先请同学回顾上节可所学的知识.请同学们看课文的前两段内容,看完后和同学讨论一下,回答几个问题:(1)夏朝的第二位君主是谁,并讲解世袭制。(2)夏朝建立后,组建了哪些国家机器?(3)夏朝奴隶制国家机构的实质是什么?并观看多媒体屏幕上《夏朝统治区域示意图》指出夏朝统治的中心地区.(2)、末代暴君夏桀
首先多媒体展示《夏桀把人当坐骑》插图以及材料,引起学生注意,结合书本,请同学讨论并归纳桀的暴政,自然能体会到夏朝的灭亡,并由此因此本节第二个内容――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2、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1)、提出问题:商汤为什么能灭夏?学生在讨论中得出结论,自然记忆夏的灭亡和商的建立。(2)、指导学生讨论:后世为什么把商朝又成为殷朝?当时商王盘庚为什么要迁都?引出商王盘庚迁都的内容。在讨论中加深印象。(3)、多媒体展示《商都城示意图》,请同学指出商的统治区域,设问这样的一个大国是怎样灭亡的呢?过渡到暴君商纣。
请同学讲述纣王的残暴,给商的灭亡打下伏笔。(4)、请同学表演“姜太公钓鱼”的故事,增加趣味性,并引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佳话,在表演中使同学了解文王求贤若渴重用人才的品德。
文王的做法为武王伐纣奠定了基础,过渡到牧野之战(5)、多媒体展示《牧野之战示意图》,请同学描述当时战争的景况,得出牧野之战导致商灭亡西周建立。
(6)、最后请同学分组讨论教材20页“动脑筋”分析回答: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取得胜利的原因,加深印象。并设问西周建立后怎样才能巩固统治,过渡到下一个内容。
3、西周的分封制
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难点。所以,我采用提问讨论的方法,让学生思考西周统治者怎样才能把被征服的广大地区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目的)对被分封的诸侯采取什么办法控制?(内容)分封制实行的结果如何?(作用)请同学自由讨论,然后选派代表回答,各组可以互相辩论,在辩论中掌握知识,并且有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 问题解决之后,多媒体展示西周等级示意图,让学生到电脑前标出每一等级的名称。
最后由学生讲述“道路以目”的故事,并表演“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总结出昏君误国的教训。
(四)、巩固练习
针对本课的内容和特点,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请同学制作一个夏商西周的大事年表,可以自己设计,并展示,教师给予评价。
四、五、板书设计
第四课
一、夏朝的兴衰
1、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特点
2、夏桀的暴政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1、商朝的建立
2、盘庚迁都
3、暴君商纣
4、文王任贤到武王伐纣
三、西周的分封制
1、分封制
2、等级制
3、西周灭亡
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四篇: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学设计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从“禅让制”到外为王位世袭制的演变;掌握夏商西周更替的相关知识;归纳三朝兴亡的共同原因;理解西周分封制与继承法。
2、方法与技能
课前准备,课堂质疑讨论的方式学习本课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
认识到我国是历史悠久、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树立努力学习成为祖国栋梁的伟大抱负;认识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伟大进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夏商西周的兴衰;国家机器的实质;世袭制与禅让制;分封制与继承法。
难点:从禅让制到世袭制的演变;对国家机器的理解。对本课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难度极大。
三、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1)通读全文,大概了解全文内容。(2)搜集相关成语故事、图片等资料。(3)制表:a、夏商西周大事年表;b、夏商西周的建立者及暴君。(4)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选出小组长,负责本组学习活动。
2、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课件、挂图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朗读《尚书》中的一句,“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
教师: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它是说,夏朝时人们恨透了夏桀,宁愿与他同归于尽。大家了解夏朝多少呢?为什么人们那么痛恨夏桀呢?(引出新授内容)
(二)教与学
1、多媒体展示——学习板块一:“家天下”的形成——夏的建立
教师:展示问题:(1)、谁来说说夏朝的建立?(2)、说说“世袭制”与“禅让制”的区别?(3)、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吗?
学生:分组讨论,班上交流。
教师:多媒体展示答案。并小结。
教师:展示问题:(4)、夏朝是怎样统治人民的?(5)、国家机器指的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并交流后,教师小结并多媒体展示答案
2、多媒体展示——学习板块二:夏商西周的更替
学生:展示、交流课前准备的“夏商西周大事简表”
教师:展示问题:(6)、夏商西周都曾经兴盛,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它们的统治者都重用人才,请你举例说明。(7)、分别说出夏商西周的建立者,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执意寻求人才?(8)你怎样理解人才的重要性?
学生:分小组讨论,再交流。
教师:小结,多媒体展示问题答案。
教师:展示问题:(9)、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10)、三个朝代的暴君各是谁?说说他们残暴的程度。
学生:分组讨论,推荐一人在班上交流。
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夏桀把人当坐骑》、《炮烙之刑》等,认识暴君之“暴”。
学生:列举还有哪些例证?
3、多面体展示——学习板块三:西周分封制与“继承法”
教师:多媒体展示《西周初期形势图》、《夏商形势图》
展示问题:(11)、比较分析两图有什么变化?(12)、西周是采取什么办法来巩固国家的统一的?
学生:讨论、作答。(引出对分封制的学习)
教师:展示问题:(13)、西周采取分封制的原因、目的、内容各是什么?(14)、分封制有什么意义与作用?
学生讨论后,教师多媒体展示答案并小结。
教师:多媒体展示《西周等级示意图》(引出对“继承法”的学习)
展示问题:(15)、怎样理解“继承法”?(16)、“继承法”有何主要特征?(17)、“继承法”对当今社会生活有哪些影响?(18)、“继承法”与分封制的关系怎样?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4、本课小结
教师:展示问题:(1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哪一个?(20)、夏、商、西周最终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1)、试给本课列一个提纲。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并展示本课提纲。
五、板书设计
第一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
一、夏的兴盛:“家天下”的形成——世袭制与“禅让制”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1、兴盛的共同原因:重用人才
2、灭亡的共同原因:实行暴政
三、周的分封制
1、分封制:国王分封诸侯,诸侯在封国内又层层分封
2、国人暴动
3、“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六. 教学反思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①本课采用三段式教学模式,采用问答式教学方式,设计的问题简单易懂,层层深入,衔接较好。有利于学生理解识记本课内容。
②本课多采用表格归纳法,锻炼学生阅读分析归纳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更为系统的掌握历史知识。
③多处体现了我校的“课程整合”,例如:课内整合:为解决西周的末代之君特意将第六课的前沿放到此处来学习。课间整合:历史与语文的整合如亳和殷的读音和写法和成语歇后语;历史与多媒体的整合如动画设计。
④多处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把时间、能力、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
第五篇: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七年级历史教师万玉玲,我说课的内容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我对这一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说教材
(一)、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内容是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的一课,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是早期国家的产生,比较重要。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
1、夏朝的兴衰。
2、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3、西周的分封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说出西周的分封制,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2)、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我把现代信息技术与本课的内容进行整合,针对初一学生的现状,实行开放式教学模式。初一学生求知欲强,但知识积累不够丰富,对一些复杂历史现象和地理概念模糊不清,因此,本课以教师讲述为辅助,把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定为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夏商西周时期创造了光辉的文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并让学生认识到奴隶制度的进步性和残酷性。
(三)、教学重点
夏朝的建立和西周的分封制。
(四)、教学难点
西周的分封制以及奴隶制的进步性和残酷性。
(五)、教学手段 为了生动形象直观,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来完成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校兴趣,提高良好的课堂效果。
二、说教法
1、采用问题教学法
围绕本课的重点难点设置了若干个小问题,以图说文,让学生在讨论中,在教师的指导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自主探究式教学法
对学生进行分组导学,采取精讲深化、分析综合、设疑辩论教学方法,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3、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运用多媒体课件,提供有关历史资料,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加深学生对各知识点的印象。
三、说学法
引导学生分析夏商西周灭亡的原因及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让学生学会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并充分利用自学、讨论、辩论、表演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增强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故事导入,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嫦娥奔月图片,并配以音乐,由同学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导入新课,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讲授新课
1、夏朝的兴衰
(1)、夏朝的建立
首先请同学观看多媒体屏幕上《夏朝统治区域示意图》并阅读课后自由阅读卡,为学生设疑:这些历史资料说明了什么?(夏朝已是早期国家了),并由此让学生总结出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特点。
然后提出问题: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请同学分组讨论,得出结论。(2)、末代暴君夏桀
首先多媒体展示《夏桀把人当坐骑》插图,引起学生注意,然后阅读教材,请同学讨论:夏桀比得上禹吗?表现在哪里?这样学生在讨论中得出结论,自然能体会到夏朝的灭亡,并由此因此本节第二个内容――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2、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对这部分内容我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讲述;(1)、提出问题:商汤为什么能灭夏?学生在讨论中得出结论,自然记忆夏的灭亡和商的建立。(2)、指导学生讨论:后世为什么把商朝又成为殷朝?当时商王盘庚为什么要迁都?引出商王盘庚迁都的内容。在讨论中加深印象。(3)、多媒体展示《商都城示意图》,请同学指出商的统治区域,设问这样的一个大国是怎样灭亡的呢?过渡到暴君商纣。
请同学讲述纣王的残暴,给商的灭亡打下伏笔。(4)、请同学表演“姜太公钓鱼”的故事,增加趣味性,并引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佳话,在表演中使同学了解文王求贤若渴重用人才的品德。文王的做法为武王伐纣奠定了基础,过渡到牧野之战(5)、多媒体展示《牧野之战示意图》,请同学描述当时战争的景况,得出牧野之战导致商灭亡西周建立。
(6)、最后请同学分组讨论教材23页“动脑筋”分析回答: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取得胜利的原因,加深印象。并设问西周建立后怎样才能巩固统治,过渡到下一个内容。
3、西周的分封制
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难点。所以,我采用提问讨论的方法,让学生思考西周统治者怎样才能把被征服的广大地区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目的)对被分封的诸侯采取什么办法控制?(内容)分封制实行的结果如何?(作用)请同学自由讨论,然后选派代表回答,各组可以互相辩论,在辩论中掌握知识,并且有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
问题解决之后,多媒体展示西周等级示意图,让学生到电脑前标出每一等级的名称。
最后由学生讲述“道路以目”的故事,并表演“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总结出昏君误国的教训。
(三)、课堂小结 利用歌谣来小结:
(五)(二)夏朝开国是夏禹,早期国家已建立。
商汤灭夏建商朝,盘庚迁殷到殷商。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世袭。
有名暴君是纣王,武王伐纣灭掉商。夏朝经历470年,暴君夏桀被商取。
(三)武王伐纣灭掉商,西周定都镐京上。分封制度定国策,天子统治有加强。暴君厉王无人道,前771年周灭亡。
(四)、巩固练习
针对本课的内容和特点,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请同学制作一个夏商西周的大事年表,可以自己设计,并展示,教师给予评价。
(五)、感悟历史 学习了商朝的历史,对于商朝灭亡的史实,你有什么感想?如果你是商朝的一个国君,你将如何使商朝摆脱灭亡的厄运?
五、板书设计
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夏朝的兴衰
1、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特点
2、夏桀的暴政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1、商朝的建立
2、盘庚迁都
3、暴君商纣
4、文王任贤到武王伐纣
三、西周的分封制
1、分封制
2、等级制
3、西周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