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剑走偏锋——《我不是李白》中的潜主题流露
剑走偏锋——《我不是李白》中的潜主题流露
戏剧《我不是李白》中插入了大量的大众文化因素以迎合大众心理,吸引了观众,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这种向大众文化倾斜的方式也是很有其必要性的。就一个小剧场剧本而言,《我不是李白》无疑是一个优秀的作品。但是由于过分迎合大众庸俗心理,部分情节的设置使戏剧主题发生了潜在变化,尤其是剧中李响与护士的关系问题——特别是他们最终的结合,致使戏剧在“光明”的正面主题之下,流露出它的潜在主题。
全剧围绕着李响的心理状态进行,即“李响——李白——李响——李白——李响”的心理变化过程,由此折射出现实社会的信任危机,最终戏剧通过李响解开心结、精神病院拆除、枯树发芽等情节来寓示勇敢面对现实、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主题。戏剧最终给人光明的一面——精神病院的病人都出院了,精神病院也拆了,枯树发了芽,连李响也跟护士结合了——然而,在我看来,由于戏剧过于向大众文化靠拢、向大众心理依附,使得戏剧有了新的潜在主题,一个并非“光明”的走向,或者说戏剧主题发生了潜在变化,走向了另外一面。
一、“理想化”的原主题
《我不是李白》讲述了主人公李响被兄弟欺骗后重新找回“理想”、勇敢面对现实的故事。李响是一个孤儿,自幼和一个好兄弟在孤儿院长大,两人步入社会之中,开始营造自己的理想。两人合伙做生气,公司出现了问题,他相信兄弟,作为法人,自己进了精神病院躲债,把外面的一切都交给了兄弟。本以为在精神病院只需要几天,兄弟筹集资金之后就可以出去,结果兄弟却申请破产,将公司卖了,寄给他一封信,离开了。他只能留在精神病院了。他开始主动逃避,经过护士的拯救,他最终还是走出了精神病院。
李响的名字是有其寓意的,即“理想”,而李响最终承认自己是“李响”,即是象征着主人公找回了理想。结合剧本内容看,《我不是李白》这出戏的主题是很明显的,即撕掉人的伪装,对现实地勇敢面对,走出阴影,找回自己的理想。
我们来一层层分析李响心理过程的发展变化,以印证戏剧的主题。李响的变化是反复性的,李响——李白——李响——李白——李响的心理变化过程。首先,李响是带着躲债的目的故意装病进精神病院的。他宣称自己是大诗人李白,这种行为本质上是对现实的逃避,是现代社会的欺诈行为。就像剧中“领导”的话:“我发现现在生活中有许多人在装!有装孙子的,有老装孙子的,有装老孙子的。”现代世界就是自私自利的一群人相互欺骗的世界。李响在这段时间还感到很有趣。他逃避债务、装疯卖傻,对护士也是油嘴滑舌,这时的李响自我感觉很好,在精神病院的日子很舒坦,装精神病装得很开心,骗别人的感觉让李响自得,他几乎沉浸到这种感觉中来了,他甚至有点舍不得离开那里。
然后,后来李响发现被最亲的兄弟给欺骗,没有人来接他出精神病院,他直觉的反应是宣称自己不是李白,自己没病,要求出院。可是弄假成正,护士相信李响是真的患了精神病,不让其出院。李响在发现兄弟的手机打不通后,自己想出院而不得,承认自己没有精神病,自己是装病,由嬉皮笑脸、神经兮兮顿时变得强硬正经,他向护士解释,可护士不信他,认定他有病,直到李响的兄弟来信,李响晕倒。
接着,李响被打击之后万念俱灰,再次假装精神病,不愿出院。而这时护士却相信李响没有精神病,是假装的,因而力图劝李响出院。李响为何要再次假装精神病?按照剧本的逻辑,李响是对现实的极度失望,对人性的怀疑,因而不愿面对现实,因此躲在精神病院。
最后,也是整个戏剧的高潮部分,李响走出心结——不是李白。在护士的带领下,精神病院的一群人,在会诊中,通过讲自己经历的方式来激发李响讲出自己的故事,从而让李响面对现实,走出心结。在会诊中,三个精神病人——领导、白兰度、某某分别讲述了自己的悲惨人生经历,激起李白的内心体验。三人讲的故事各不相同,领导的是妻子的欺骗背叛;白兰度想成为演员却屡次遭骗;某某本是一个单纯的小伙子,屡次遭人骗,后来也骗别人,最后不想再骗了,却又被人骗。这是一连串骗与被骗的结合。
这些故事由于都掺入了“欺骗”成分,因而都扯动了李响的心,但是并不能完全击败李响的抵抗力。最后关键的一击是慧芳阿姨的故事。这是至亲之间的“背叛”与“欺骗”,这真正触动了李响的心,让他立即想起了自己,并且情不自已。然而慧芳阿姨为了儿子,明知是欺骗却甘愿付出忍受。慧芳阿姨每天都给一棵枯树浇水,这显示了她对现实的包容与爱,对世界的期待,对未来的信心。这让李响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情境的困斗之中。护士动用了极大的人力来帮助李响摆脱阴影,这也可以看作是月人与人之间美与善的表现。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戏剧企图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李响解开心结、精神病院拆除、枯树发芽等情节来寓示勇敢面对现实、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主题。戏剧最终给人光明的一面——精神病院的病人都出院了,精神病院也拆了,枯树发了芽,连李响也跟护士结合了。然而,由于戏剧过于向大众文化靠拢、向大众心理依附,使得戏剧有了新的潜在主题,使得李响的解脱并不是出于对现实的勇敢面对,而是出于自己潜意识里对护士的喜爱。这就是我在下一个部分将论述的问题。
二、潜主题流露
李响最终是在以护士为代表的一群人的劝解下走出阴影的。护士的劝说是围绕着“勇敢面对现实”、“对未来充满信心”、“找回自己”等一系列宏大的光明话语进行的,表面上看,李白也的确是在一系列悲惨故事和这些宏大话语的引导下走出精神病院的。然而我们细细分析,在这些宏大话语之后,有着一些更为隐秘的东西支撑着这一切。那就是李响与护士微妙的关系。
李响与护士两人在第一场即发生调戏性的对话。李响第一次对护士的轻佻言语,固然有装疯状态下的无所顾忌,但是不能说没有内心无意识对护士的疯狂表达,至少李响对护士有浓厚的好感。特别是表现在李响给兄弟打电话被护士发现后的那一段。
李
响:护士,你叫什么名字?(护士让李响看号牌)多大了? 护
士:不知道。李
响:哪年出生啊? 护
士:不知道。李
响:什么血型啊? 护
士:不知道。……
李
响:护士,你能给我留个电话吗? 护
士:想泡妞啊。李
响:啊… 护
士:没门!
李
响:你就给我留个电话怎么了… 护
士:每天都能看见我,要什么电话号码? 李
响:那万一我出去了呢?
护
士:象你这种情况,就别想再出去了。你给我回屋!
李 响:(李响转身走又返回)你知道吗护士,你给人感觉好men,好想让人依靠,我给你唱首歌(唱)"我靠在你的肩膀(好有安全感),脑海荡漾幻想(好厚实啊)"…(李响靠了过去,护士躲)
李响对护士的喜爱是显而易见的,两人的关系也渐渐发展。护士逐渐对李响产生好感,李响对护士也越来越喜欢。
李响与护士的结合是两人互相价值追求交集的结果。护士多次独白要帮助李响解开心结,而李响对护士的内心喜欢也正促使他帮助护士实现她的愿望——即让自己解开心结。
护
士:(音乐起,内心独白)天哪,他竟敢这么大声得冲我吼叫,在这个医院里,还从来没有人跟我这么说过话,这一瞬间,这个嬉皮笑脸、神经兮兮的男人在我眼里的形象顿时变了。一种说不出的感觉顿时掠过我的心头,在三秒钟之内,我做了一个连我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决定,我对他说:关禁闭!
……
护士:“这一瞬间,这个男人的这个举动就像一阵风把我的心吹乱了,我突然发现,原来在这个男人粗糙的外表之下还有一颗细腻而善良的心,这再次让我感到愧疚万分。于是,我暗暗下定决心,在我离开这间医院之前我一定要让他恢复正常。”
护士在此时是把自己的价值追求转移到了李响身上,而李响也渐渐地协助护士来实现她的这一价值理想。
两人最完美的内心配合是第五场护士劝李响去参加会诊。李响起初坚持耍赖不去,这时护士使出了绝招——以赖抗赖,自己先哭起来。要注意两人的微妙关系。女人爱哭,但女人是不会轻易在人面前哭,护士在李响面前哭,就是在向李响撒娇,双方需要足够的默契来配合,而李响看出了这一点,无赖之下便顺从着护士的心意去走,两人的心意完美契合。护士的一番大道理不能说服李响,而却通过这种无理手段达到目的,而这种成功的前提正是两人心灵的相通。
李白最终解开心结也是在这种状态下进行的。李响的人生有了另外一个价值,即是护士,这个价值完全取代了之前他与兄弟之间的感情。因而再加上后面四个故事的刺激,李响最终“崩溃”,就事论事,单凭后面四个故事是不能完全让李响走出阴影的。李响对这四个故事上演的目的十分清楚,他直接对护士叫嚷过,“你找这几个歪瓜裂枣在这给我编讲故事,你觉得有劲吗?”包括李响兄弟给李响的第二封信——即护士伪造的信,李响也清楚的知道是假的。然而李响最终还是接受了护士的“开导”。
护士是通过四个故事来刺激李响的,然而这四个故事击败李响是有一个特殊前提的,那就是护士与李响的契合。四个故事能够奏效的前提是李响对护士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喜爱,正是这种喜爱才让李响有了参加会诊听这四个故事的可能性。李响在来到精神病院时就喜欢这个护士,护士也是精神病院里唯一一个可以与李响正常对话的人。
护士最终能够劝说成功,是因为护士自己即将离开精神病院,而李白要想继续与护士在一起,就必须离开精神病院。这便同前面的情况相反,李白第二次装精神病不愿出去,除了受打击,原先的价值体系崩溃之外,是因为他单方面认为护士会一直留在精神病院。而一旦李白知道护士要离开精神病院时,他的心里也就有了离开的意识。
李响对护士的喜爱构成了李响企图装病留在精神病院的一个潜意识,而护士即将离开精神病院时,相反的也构成了李响走出精神病院的前提。因为李响在护士身上找到了“重生”的价值意义,不论李响的兄弟是否存在,是否欺骗背叛了他。
可以说,如果护士在后来的生活中也欺骗了李响,李响一定会再次不可避免的成为李白。李响的解脱不是重新对世界的相信、对未来的相信,而是现实价值有了新的载体,这与枯树最终发新芽的光明主题并不相符。《我不是李白》这出戏由于过分趋于满足大众庸俗心理,追求商业利益,而使它的内涵主题发生了偏移,使这出戏最终在艺术上有了另外一面。
第二篇:剑走偏锋——小议辩论中的诡辩
剑走偏锋——小议辩论中的诡辩
兵者,诡道也。辩论就是唇枪舌剑的较量,在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一种特别的战争,因此在我们已经知己知彼,收集好海量的论据,已经想好怎样破题立论,确立了毫无漏洞的逻辑框架……后,必然要想到的,就是“诡计”。辩论中的“诡计”,就是诡辩。
也许有人会认为,辩论应该是“堂堂正正”的,是“讲道理逻辑”的,是为了“探求真理”的,混淆视听的“诡辩”应该拒之门外,避之千里。当然,如果你是这样认为,那么这篇文章可以不看下去。但是如果你想赢,那么我建议你最好还是看一看。其实,无论是正规的辩论赛,还是我们的日常生活,“诡辩”无处不在,有些我们甚至习以为常而不知道那是诡辩。下面你会知道,其实正规的辩论赛少不了诡辩,诡辩是辩论里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些诡辩也许和你常识中的那种“诡辩”相差甚远,不过那些的的确确就是诡辩,并不因为形式和使用者的不同就改变了本质。如果规定把这些“诡辩”完全剔除,有可能你都不知道怎样去辩论了。退一万步说,即使你不想用诡辩,也得知道如何破解别人的诡辩吧?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去了解辩论中的诡辩,这样才能利用诡辩或防范诡辩。
废话少说,下面开始正文。
什么是诡辩呢?一般来说,人们认为“混淆视听,颠倒黑白”的言论就是诡辩。其实不然。我举个例子:
《吕氏春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洧水发了大水,淹死了郑国富户家的一员。尸体被别人打捞起来,富户的家人要求赎回。然而捞到尸体的人要价太高,富户的家人不愿接受,他们找邓析出主意。邓析说:“不用着急,除你之外,他还会卖给谁?”捞到尸体的人等得急了,也去找邓析要主意。邓析却回答:“不要着急,他不从你这里买,还能从谁那里买?”
这就是诡辩史上著名的“赎尸诡论”。从逻辑上说,邓析对双方说的话都没有错,后世也一直找不出他错在哪里,只能归结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或者“不能穷尽选择支”或者“立场转换”。所以说,诡辩不一定是“颠倒黑白”的,也有可能符合逻辑。
因此,我斗胆在这里下个不甚严密的定义:所谓诡辩,就是企图让听者的思路按照某种期望运行的一类言论。
听起来好像很抽象,其实简单地说就是“糊弄”。
为什么要定义“诡辩”,是为了下面论述的问题打下基础。下面说到的一些技巧有些人会觉得不算是诡辩,但这里按照我的定义我把它们也归类进“诡辩”里,因为这些技巧实际上对证明己方的逻辑毫无帮助,但却能达到让人哑口无言的效果。
一、名人名言。
借用名人名言是所有的辩论中都会用到的诡辩伎俩。之所以说那是“诡辩”,是因为名人说的话并不等于是真理,引用了名言对“证明”己方的逻辑其实毫无帮助。注意到没有,几乎所有的辩论赛里正反双方都能找出证明己方观点的名言,这已经证明了名人们的思想是多么的混乱。
然而,我们一直在乐此不疲地借用各种名人名言,甚至在辩论之外,比如写作文,写小说等都大量地引用。下意识地,我们都以为名人说的话是一种有力的论据,一方一般也不会去辩驳另一方引用的名言,因为那可是名人说的话,除非你是更高级的名人,否则,哼哼,等着挨批吧。
不过,使用名人名言也是有限制的。一般我们认为既然是名人名言那么应该是说出来就没有人敢反对,其实不然。在不同的地区,因为教育状况的不同,对名人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有可能你认为某个名人是支持自己的论点的,但对方却不这样认为而予以反驳,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让引用名言的一方陷入被动。举个例子,1993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大决赛辩题是“人性本善”,反方复旦大学引用了荀子的话作为论据,因为在大陆的教育中,荀子是持性恶论的。但是正方的台湾大学马上予以反驳,因为在台湾的教育中,荀子所持的是无善无恶说。这时候,反方的引用就碰壁了,因为正方根本不卖荀子的帐。可惜的是,因为反方对荀子做的功课比较足,辩得正方无话可说,生生憋出一句“荀子他说错了”,结果痛失机会,妙笔变为败笔。如果台湾大学了解过大陆的教育,就能料到反方必然会引用荀子的话而做足功课,而93年的赛场是新加坡,评委对荀子的看法并不像大陆那般一边倒向性恶论,要么抛出比反方更多的,证明荀子持无善无恶论的名言,就能将场上的形势完全逆转过来,要么选择回避,即使这一点赢不了也不会丢分太多。
除了教育差异引起的问题外,有时候名言本身就有问题。有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言其实是被处理过的,简单说就是“断章取义”。比如“以德报怨”“99%的汗水”“巨人的肩膀上”之类。如果对这些名言的出处不甚了解,随便乱用的话可能会撞在对方早已准备好的枪口之上。比如95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半决赛第二场,正方引用康德的话:“法律和道德都是建立在理性命令的基础之上。”来论证反方“法律的核心是道德”是错误的,但反方随后却同样用康德的话回敬了他们:“理性就是道德性”,来了个釜底抽薪,让正方无言以对。
简单地说,引用名人名言是人们最常用也是最有力的诡辩,关键是没有人将其看做是诡辩,因此可以大量采用,但采用前必须先得对名人说名言时的语境和名言的完整版本有所了解,且要考虑到评委的教育状况和思维习惯。
二、事实论据。
我们为了论证己方的论点,一般都会列举大量的事实论据,比如故事、数据等。但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列举了事实并不等于我方的论点就得证。另一方面,为了论证对方的论点错误,我们也喜欢罗列反面事实,但其实在很多情况下也无法证伪对方的论点。能用事实来论证(证伪)的辩题只有两类,一类是关于某个因素是不是某事物的必要条件(比如“温饱是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这种情况下反方只需举一个反例就可证明己方观点。另一类是关于某个因素是不是某事物的充分条件(如“名师出高徒/名师未必出高徒”),只要反方举一个反例就可证明己方观点。而这两类辩题中,正方无论举多少正面例子,都无法根本上证明己方观点是正确的,这是归纳法的本质决定的。
因此,除非是上面两类反方的情况,其他所有情况下“某某事情可以证明我方观点正确……”都属于诡辩。
不过一般人不是这样理解的,他们看到的是每举出一个正面例子,相关论点的可信度就增加一分,而每举出一个反例相关论点的可信度就降低一分。因此,尽管罗列事实来论证这种手段,逻辑上有如此这般的漏洞,事实论据还是准备得多一点的好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双方的辩论水平难分伯仲,一般来说,观众和评委会倾向于列举事实较多的一方,也就是说,双方列举的事实是会“抵消”的,即使一方无法否定另一方列举的事实,只要数量上明显多于对方,评委和观众就会自发倾向列举事实较多的一方。
当然,时间是有限的,如果光顾着列举事实就没时间论述逻辑,逻辑链条就会薄弱,要列举多少事实请自己根据实际形势衡量。
三、二难推论。
二难推论是辩论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诡辩伎俩,之所以说辩论中的二难是诡辩,是因为辩论中的二难推论总是假定某个不合理的或是有偏向性的前提是正确的,也就是说问题本身就有问题,在错误的前提下当然怎样选择都是错误的。
一般来说,说到设陷阱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也是最容易想到的就是二难,其次是设口袋(口袋里还可以再装口袋,就是所谓的连环套),由于现在的辩手都不是傻子,一般都不会正面回答明显是诱导的问题,所以装口袋现在是比较少用了,现在来谈更为常用的二难。前面说了,二难总是假定某个前提是正确的,但是如果这个前提太露骨就容易被人揪出来,这样二难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关键就在于如何隐藏这个前提。
最佳的隐藏方式是利用人的惯性思维,这样问题里无需提及这个前提,对手因为惯性思维的关系会自动将前提补充进问题里,光是思考问题本身是看不出问题所在的。比如“万能的上帝能不能造出一块自己都举不起来的石头”,看似回答能还是不能都将推翻上帝是万能的这个前提。其实,这里还隐含了一个前提:逻辑高于上帝。我们的惯性思维总是认为如果推导过程正确,而结论矛盾,那肯定是前提错误,既然上帝经不起逻辑推理的检验,那么上帝是万能的前提就是错误的。但如果上帝真的是万能,那么他就可以不受上面的逻辑束缚,能且不能造出一块自己都举不起来的石头,也就可以理解了。
但是,也不是每次都能利用惯性思维,因为惯性思维是有其存在合理性的,不是在任何场合下都会出现破绽。另外一种隐藏方法是使用一些看似合理其实偏于我方的前提,用合理性(起码表面上是)来掩盖。东方朔偷饮了汉武帝求得的据说饮了能够不死的酒,汉武帝要杀他,他说:“如果这酒真能使人不死,那么你就杀不死我;如果这酒不能使人不死(你能杀得死我),那么它就没有什么用处;这酒或者能使人不死,或者不能使人不死;所以你或者杀不死我,或者不必杀我。”这里隐含的前提是,如果酒是假的,那么偷饮了对汉武帝没造成损失,就不必被治罪。其实偷就是偷,与酒是否为假无关,是应该治罪的,但汉武帝被这个隐含的前提给骗了,结果原谅了东方朔。
四、偷换
偷换也是辩论中常用的伎俩,而且符合一般人对“诡辩”的理解。偷换有很多种,一般有辩题的偷换和概念的偷换。这两种也不是界限分明,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辩题的偷换一般比较容易看出来,当然,是相对概念偷换而言,当争论的焦点不在辩题本身上而是在某个相似的问题上时,其中一方很有可能偷换了辩题。比如,“诚信主要靠自律还是他律”这个辩题,很容易就会被偷换成“诚信主要靠道德还是法律”。通常是反方进行这样的偷换,因为将自律偷换成道德对反方比较有利。而正方则通常偷换成“诚信主要靠内因还是外因”。
概念的偷换比较难看出来。一般来说,概念的偷换分为扩大(缩小)外延、更改指代对象两种。前者比如“考试是不是选拔人才的最佳方式”的辩论中,反方不停地论述因高考落榜而埋没的诸多人才,其实就是缩小了“考试”的外延,使其单单只指高考,用一部分的外延取代了全部外延甚至偷换了考试的概念本身。后者比如“决定幸福感是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反方这样说道:“幸福感等一切主观感觉的基础是大脑客观功能的正常,因而决定幸福感的是客观因素”这里是将“客观因素”偷换成“客观物质”来理解了。一般说来,每一场辩论中对于题眼(辩题中的关键词语),双方的定义、诠释多多少少都经过修改或选择,以利于进攻或防守。从这个意义上看,即使是以逻辑严密著称的雄辩,也不能完全摆脱诡辩。
五、循环
循环也是很常用的诡辩手段。辩论中的逻辑循环主要有两种形式:同义反复、循环定义。
同义反复是指定义某个概念时使用与这个概念相同或相近的概念。实际上这样的定义并没有在本质上阐述清楚概念的内涵,但却在辩论时有着别样的妙用。比如对“什么是温饱”的问题,复旦大学队是这样回答的:“温饱,就是饱食暖衣”。这个口答实际上是同义反复,没有提供任何新的东西,但它给人的感觉是,他们已清楚地阐释了这个概念,而对方又抓不住任何把柄实施攻击。这样,在后面的辩论过程中,当复旦大学队对“温饱”这一概念作出新的补充和说明时,他们就显得比较灵活、自由,不至于被对方抓住什么矛盾。
循环定义是指这样的一种形式:
A的定义:是xxx的B;
B的定义:是xxx的A。
除了以上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循环定义,还可以是三个,四个。一般辩论中最多用到三个概念的循环定义。
比如,什么是直角?直角就是平角的一半;什么是平角?平角就是直角的两倍。这种定义看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但如果对一个不知道几何学的人来说,这样的定义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他不能从这两个定义中搞清楚直角和平角到底是什么。
虽然没有实际意义,但在辩论中,循环定义有时是一种有效的防御手段。比如在“物质和意识那个更重要”的辩论中,物质方如此下定义:“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意识是物质的一种特殊运动形式”。辩论中意识方无论如何强调意识的重要性,如何举出意识影响物质的例子来,物质方都可以用这两个定义将问题引导到物质的基础属性上来。
六、强调(倒置)因果
在比较式的辩题里,经常遇到一种关于“基础”和“提高”,或者说“因”与“果”的比较式辩题。比如法律与道德啊,现实和理想啊等(为了阐述方便,这里默认对客观事物更有影响力的一方为“因(基础)”,如法律、现实)。这时候,就需要强调两者的因果关系,因为“无因则无果”的惯性思维,人总是倾向于认为“因(基础)”是更重要的,因此谁能抢占“因”这一个制高点,谁就占了优势。
之所以将这个也列进“诡辩”里,是因为谁是基础其实并不能说明谁更重要,争夺“因”的制高点只是利用了人的惯性思维“认为基础是最重要的”。
争夺“因”的手段有两种,一种是强调因果关系,另一种是倒置因果关系。
强调就不用多说了,这种手段主要是原本就是“因(基础)”的那一方使用,只要讲清楚对方的“果(提高)”是怎样从己方的“因”里产生,没有了因就如何没有了果,就行。
倒置是怎么回事呢?就是将“因”说成是为了“果”而存在,或者说 “因”是通过“果”生效的,或者将“果”提升到“因”的指导或动力的位置。这种手段主要是原本的“果”一方使用,目的是模糊因果关系,企图说服评委将“果”当做是“因”,“因”当做是“果”。(当然这是站在我的角度的阐述,事实上很多时候哪方是因哪方是果没有一定的标准。)
举个例子,在“诚信主要靠自律还是他律”的辩论中,自律方可以使用如下伎俩: 正:他律具有强制性,自律没有。
反:他律有强制性是为了人自觉遵守规则,这种自觉就是自律啊!
正:请问如果主要靠他律,为什么要制定法律和规则?
反:制定法律和规则就是为了让人去遵守,遵守正是自律啊!
正:要是自律不起作用怎么办?还不是靠他律制裁?
反:制裁不自律者正是为了让其他人自觉遵守法律,是为了能让人更加自律啊!
为什么正方无论怎么样都攻不破反方,是因为反方紧咬这样一个论点:“一切他律都通过自律起作用。”自律方将自律当做是他律能对人起作用的“前提”,将“形成自律”作为他律制定的终极意义。因此,反方在应答中紧紧扣着这样逻辑框架,就会让正方感觉像是老鼠咬龟,无从下手。七,借势压人。
说实话这是最无圞耻的诡圞辩技术。何为借势压人呢?就是借用某些“权威”的“势”来打圞压对方,迫使对方不得不承认我方的一些论点或前提。名人名言也算是一种借势压人。由于这是一种比较暴圞力但又十分有效的诡圞辩伎俩,建议最好少用,不然不利于辩论思维的养成和辩论的健康发展。
一般来说,在中国大圞陆,可以借到的大“势”有马圞克圞思主圞义、国圞家政策、民圞族情结三种。我们通常借用马圞克圞思主圞义中的唯物辩证圞法(物质与意识,内因与外因,矛盾)和政治经济学的一部分内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资本主圞义);而国圞家政策则有教育现状(高考的普遍性,科教兴国),经济发展方针(可持续发展,市场经济,),领圞导在大圞会的讲话等;民圞族情结是利圞用孔子孟子、唐诗宋词、鸦圞片战争、**战争等激起国圞家自豪感、爱圞国情感、文化认同等民圞族情结。通常一抛出以上的论据,对方即使不同意也是不敢直接反圞对论据本身的(你总不能说马圞克圞思主圞义错了,或者国圞家政策有问题,或者鸦圞片战争是活该),只能旁敲侧击,要么攻击对方引用错误,要么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也从别处借势来还击。比如现在的大学生辩论,就很喜欢引用或偷用唯物辩证圞法来立论和攻击。
不过,借势要慎重。首先,要看清楚场合。在中国大圞陆,因为马圞克圞思主圞义的广泛传播,已经成为了人们心中默认的“标准”,因此你可以大胆地使用唯物辩证圞法,或者大肆攻击资本主圞义。但如果评委主要是外国人(包括外籍华人),或者比赛就是在国外举行,那么就不能这样做了,因为马圞克圞思主圞义在国际上并不是像中国大圞陆那样得到广泛的认同。同样的,国圞家政策,爱圞国(中国)情结也是一样的道理。然后,要看看借回来的“势”有没有空子可钻,能不能将人家逼进死胡同,如果能让对方巧妙化解,那么“势”就像拳头打在了棉花上,失去了攻击的威力,成了浪费时间。
比如,1999年国际大专辩论会上,正方马来亚大学为了说明美是客观存在的,举了一个所谓的例子:“即使不懂华语的外国人都知道《唐诗选集》的美。”因举办地点是北圞京,本来他们是想借中圞华文化情结的“势”迫使反方承认这个论据。可是他们估计错误,反方西安交通大学大胆指出没有学习过唐诗的人不会感受到唐诗的美,且不觉得唐诗美也不是不正确的,仅仅是审美标准不同。正方对反方文化情结的估计有所偏差,所以攻击失败,反倒是急于进攻时说漏了嘴,陷入了“承认不存在的美圞人鱼美”的口袋之中。
第三篇:警惕教育实践活动剑走偏锋
警惕教育实践活动“剑走偏锋”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不少地区和部门抓严抓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党风政风的积极变化。但也有一些地方存在“走偏”问题:有的下达正负面典型指标,着急忙慌于定样板、找案例;有的绞尽脑汁搞“创新”,吹拉弹唱却无关实际;更有甚者,开会学习竟要求统一着装„„种种“走偏”现象,表面看热热闹闹、一派繁忙,实际上无所成效、甚至离题万里。说白了,就是形式主义的变相升级。的确,任何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载体,任何内容都需借助一定形式来呈现。典型案例、学习心得、文件材料,这些载体和形式都可以用,但内容是根本和精髓,只抓形式不顾内容,流于表象忽略本质,那就是典型的买椟还珠。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形式不是内容的形式,那么它就没有任何价值了”。
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四风”问题。如果学习教育只重形式不接地气,学习材料再多也不过是纸上谈兵;如果把关督导只盯着开会、下基层次数,又能有多大意义?如果关起门来查摆问题,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步路”又如何打通?在这个意义上,不联系实际,教育实践活动就会跑偏;不解决问题,就是最大的形式主义;不严格要求,就是典型的不负责任。
一些“走偏”现象的存在,也充分说明了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许多时候,目标并不容易实现,但手段可以变换花样摄人眼球;内容并不容易掌握,但抓形式容易做出许多表面文章。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对形式主义乐此不疲。避免活动走偏,就要始终贯彻“三严三实”要求,严格质量把关,坚持知行合一、力求实效。需要一把手以身作则、力戒空虚,当好向群众学习、为群众办事的标杆;需要督导组严格督导,引领党员干部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上;需要发挥媒体和社会的监督作用,形成对“四风”问题的有力震慑。
“金灯也好,银灯也好,装上油才会发亮。”第二批活动在群众眼皮底下开展,是真抓实干,还是热衷作秀,人民群众一目了然。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形式上务实、内容上真实,不走偏不跑虚,才能打磨好基层干部这根“针”,穿引好基层治理的“千条线”。
第四篇:2015云南公务员面试高分必看:剑走偏锋 奇正相辅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云南公务员面试高分必看:剑走偏锋 奇正相辅
由于参加公务员面试的考生众多,如何脱颖而出是每个考生最为关心的问题。现在的考生对于面试基本都具备相应的了解和准备,所以要想赢得考官的目光,就必须应对得法。孙子兵法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在对面试还不够了解之前,中规中矩答好面试题就是最佳的应对方式,但如果考生对面试已经有所了解,那么如何与众不同就是出奇制胜之策了。
奇正相辅之“正”
对于公务员面试来说,奇正相辅中的“正”就是指对于面试基础知识的掌握。这部分内容包括面试内容的分类和测评要素的分类等,对于每类问题的相应答法,这些都是每一个即将走上考场的考生应该掌握的。在这部分内容中主要以综合分析和计划组织,以及协调能力为主,除此之外还有人际沟通、应变能力、举止礼仪等等。
在众多考生尚不了解面试本质的情况下,这些面试相关的知识是制胜法宝,但如果大多数的考生对此都了如指掌,那么这些重复性的知识就会导致考官对考生厌烦,反而不美,那么这种情况下,考生就要好好考虑“奇”了。
奇正相辅之“奇”
相对于“正”来说,“奇”对于考生本身素质有一个较高的要求,不是任何无厘头的说法都是剑走偏锋,也不是一些网络用语是为“奇”。所谓的“奇”在不同的面试题中有不同的体现,例如在综合分析中的“奇”体现为另辟蹊径,而在计划组织类题中则体现为创新性的举措。而这一切都基于对面试考试基本知识的理解。
何处方现“奇”
对于一个抽签抽到前几名参加面试的考生来说,过于“奇”只会让人觉得标新立异,反而会显得对问题认识不深刻,因此,“奇”只能在考官在对于前面考生答案过于类似,较为疲倦时使用。另外,在计划组织和应变类题中如果有比较新颖的举措也可不考虑环境剑走偏锋。
如何做到奇正相辅
首先是观点新颖:对于综合分析而言,观点新颖是最佳的“奇”,在保证和题干相关的前提下,找到与众不同的角度就是“奇”。在哲学中有这样一个观点:每一个事物都有正反两面。而对于一个社会热点来说,一般也有利弊两面,一般考生会将目光集中在有利的一面,而忽视弊端,比如说社会上“高调慈善”的问题,很多考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如何提升民众对于慈善的关注,甚至有考生会看到慈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透明现象,这些都是比较大众化的观点。作为前几位参加面试的考生来说,这样的答法无疑是充分且具体的,但如果是后几位考生,那么考官必然会觉得较为雷同,难以集中注意力。所以此时关注“高调慈善”的弊端就能让考官眼前一亮,比如说“高调慈善”会打击一些只能在慈善事业上做出自己微小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的一份贡献的普通民众,但慈善不分大小,社会应该对其他普通民众多一份关注,才能最为广泛地集中人民的慈善力量,给社会更多的关爱。
其次是举措新颖:这个“奇”主要体现在回答计划组织类题上,在此类题中,对于事物矛盾的把握和处理事物的条理性是重中之重。但对于每类事物,考生基本能够掌握相关的解题思路。所以要想鹤立鸡群,就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中的一点:一是能较为完备地讲述所有的步骤,并且条理性特佳;二是能在相关举措中列举一些其他考生难以想到的举措。比如在宣传活动中的宣传举措,计算机专业的考生可以强调网络等新媒体的作用,但如果是传媒专业的考生则可详细介绍相关步骤等等。
剑走偏锋虽得一时之利,但难以持久,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还是以掌握面试相关基础知识为目标,结合自己所报专业和考试时的排序来相应选择属于自己的“奇正相辅”,只有这样,才能百战百胜!
第五篇: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民间融资剑走偏锋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民间融资剑走偏锋
现如今宝马奔驰这样的豪华车在大城市已经很常见了,但是,如果你在一个贫困县的一个乡镇里,频频见到宝马、奔驰、凯迪拉克、保时捷、捷豹等等这些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世界级豪车,那么你会有何感想呢?
据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这些车都是那些放高利贷买的,已造就“宝马乡”。作为民间融资的一种方式,民间借贷其实在泗洪很早就有了。但从2011年春节过后开始,忽然刮起了一股“放爪子”(放高利贷)的风潮,石集乡几乎98%以上的村民都参与到了这场疯狂的游戏当中。泗洪县石集乡村民说,当你看到别人都开着豪华轿车,买这些车的有的甚至还不到20岁,自己还在那里干的话,你心里就会觉得有一种不平衡,慢慢地一个一个的就都接着进来了,这都是最底层的人。
那么放爪子究竟是如何放的呢?据知情人介绍,处在这座高利贷金字塔最底层的老百姓,以3到5分的利息也就是月息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放给上一级的中间人,中间人再以1毛左右的利息放给更上一级的中间人,就这样层层累积,到了爪王那里,利息已经高达5毛,甚至更高。以10万为例,按5分的利息计算,普通老百姓一个月能得5000块钱的利息,这在当地可是笔不小的收入,正是在高利息的诱惑下,所有的村民开始疯狂入局。如今,泗洪县民间高利贷资金至少有几十亿的规模,这样一笔庞大的资金,究竟借给了谁呢?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调控政策的出台,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银根日益紧张,在银行贷不到钱,一部分开发商开始盯上了民间借贷;另一方面,一些人用集资来的钱无度的挥霍、甚至是参与赌博,本金都无法返还;再次,中小企业整个资金链比较紧张,很多企业从正规的金融机构取不到贷款,被迫地转向民间借贷。转向民间借贷以后,因为融资成本非常高,导致一些企业没办法承受这个成本,个别的企业就逃跑了。这样子造成一些企业的停工、半停工,甚至有的就倒闭了。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在微博中说,温州36万家中小企业中已有20%歇业或停业,如果下半年外部环境得不到改善,国内存量中小企业中的40%将会停产甚至倒闭。虽然这样的结果包括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工人的加工资,结构调整,税务负重等等各种各样的因素叠加,但融资渠道的不畅,高利贷的危害不可小觑。
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叶金强认为,你借钱给别人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对方的资产和信用,不要受那种高利的诱惑,有可能你短期内可能从你的本金当中拿取利息给你,但将来你本金根本要不回来。
财经评论员叶檀认为,民间金融是把双刃剑,第一很多人省吃俭用几十年的财富就没有了;另外没有一个传统制造产业可以支撑30%以上的利率,像闽北这些地方很多民间的借贷者开始出逃,当地的金融生态已经彻底坏掉了。但也要承认民间金融的客观存在,让它有一个正常的身份,把它纳入监管体系,以免在体外恶性循环;另外国家要大力发展像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这些跟民间紧密联系的草根的金融公司,因为只有这些的金融公司,它跟中小企业才是匹配的,才是配套的。
究其治本之术,还是要放开利率管制,第一步要放开利率的浮动区间,因为高利贷跟正
常的利率相差的倍数非常多,甚至相差十倍左右,如果把正常的利率区间打开,使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利率的上浮或者下调,跟市场相匹配,这样的话,官方合法的金融机构和民间的金融机构,大家一起来来进行市场定价。到最后会有一个正常的价格出炉。【即时通会员如是说】
对个中规则不甚了解,但利益诱人确实具有很大迷惑性。不过有几个问题是明确的:目前我们国家的资金流不够健康,中小企业受到差异化待遇,贫富分化加剧使人更容易为眼前利益所诱惑,而社会道德尤其是诚信问题日益严峻„„——小迷
无规矩是不成方圆的,民间资本“高利贷”式的剑走偏锋是不在经济规则之内的,也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尽管在经济生活中,民间资本是很强的一股力量,但是如果不正确引导,这股力量反而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种桎梏。在国家经济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我们是该尽力引导民间资本促进经济发展的,并且在法律方面进行规定,这样才能更好促进民间资本和市场经济的相互促进的发展。——杨文
虽然不能绝对地说“存在即合理”,但民间借贷大有市场,至少可以说明一点:正规融资渠道已经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了。既然民间有闲置资本可以弥补这一缺口,又何必非要围追堵截呢?现在的问题不是民间借贷固有的“原罪”,而是缺乏监管和保障,自发金融市场的混乱无序导致的。没有规矩,就难免有逐利之人在内浑水摸鱼。政府要做的不是简单封杀,而是要加强管理和监督,引导民间资本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才是疏导之道。——西铭
有一段时间经常在央视看到关于民间融资的报道,甚至地下钱庄高利贷等现象时有发生。有人会说,怎么不去银行贷款,这恰恰说明了我们的社会融资渠道不畅,而催生了民间融资的“繁荣”,抵押贷款,而且还有限制,程序还很繁琐,这让许多想创业甚至救命需要融资的人望而却步。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需要让我们的社会融资渠道更畅更广,需要更加人性化,也需要对民间融资进行监管,防止高利贷和地下钱庄影响我们的社会稳定。——倪卫校
很多小城市的福利其实比大城市高很多,比如说小地方的村长比大城市某个区的领导所拥有的权力要大,因为小城市的所谓土皇帝土霸王上面没有人权衡,权力自然大到无极限,尽管工资和大城市不成正比,但是灰色收入自然来得很快。高利贷现象也不是独有。融资在我的家乡成为赚钱的手段,也成为大多数所谓的有钱人吸取财富的一大途径。——胡倩
在报纸上看到这则消息,的确很惊讶,不过恍然想来,这也很正常嘛。在目前社会中,其他类似这样的现象真的不少,小地方有许多值得学习的有条有理的致富之道的乡镇,也有一些类似于这样的小镇。——李斐
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只给国企或者那些规模很大的非国有企业,而众多的中小企业却根本拿不来贷款,但是企业要发展就需要资金,从银行拿不来就只好去融资了。民间融资如此疯狂还不是因为国家的政策问题?如果中小企业能够从银行拿到所需的资金,他们会愿意去民间拿高利贷吗?——李特
紧缩银根是为了抑制通胀,其另一个直接后果是中小企业、民企融资难,融资难导致部
分企业资金链断裂进而破产倒闭老板逃跑,中国经济陷入了两难的选择。这应该是经济结构长期不尽合理积累下来的结果,已经到了不解决不可的地步了。——周明欣
其实,民间的资本如果合理有效地汇集起来,力量非常大。但是,有两个决定性的前提条件,一是有政府层面的引导管理,只有政府才有资格担当起这个重任,二是建立规范公开透明的运作平台和运作机制,决不能再像以前的红十字会等慈善基金那样了,要给这些资本的物主以公开透明和很高的信誉,有安全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