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储蓄爱心成为一种习惯
当储蓄爱心成为一种习惯
有人,把储蓄硬币当作一种习惯,于是日久天长那一罐罐沉沉的财富便是他的快乐;有人,把储蓄知识当作一种习惯,于是日久天长“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智慧便是他的骄傲;有人,把储蓄信用当作一种习惯,于是日积月累“四海之内皆为兄弟”、“朋友遍天下”的信赖便是他的欣慰。而我们,应该把储蓄爱心当作一种习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手牵手心连心,才能众志成城风雨同舟,才能用生命挽起生命,用爱心感动你我,感动世界。
当储蓄爱心成为一种习惯,我们才会对亲情更加珍惜。“红罗帐里春色晚,冬夜听雪不觉寒”的温馨,举案齐眉、相濡以沫的互敬,对老人嘘寒问暖的体贴和对孩子毫无保留的信赖尊重,都源于“爱心”。我们可以在动针线时储蓄爱心,敬茶膳时储蓄爱心,添冬衣时储蓄爱心,在每一个表达爱心的角落储蓄爱心,拾起心底丝丝缕缕的顾念怜惜,拾起我们早已熟视无睹的浓浓亲情,拾起储蓄爱心的习惯。
当储蓄爱心成为一种习惯,我们才会对师长更加敬重。居里夫人连获两次诺贝尔奖却从不居功自傲,作演讲时总是请出老师以表感恩;中国科学院院士、肝类外科专家吴孟超虽身为治好肝外血管瘤的第一人,也每每以各种形式表达对恩师裘法祖的敬意。对师长的那份爱心,有敬重,有感恩,有祝福,有亲切。在师长面前无论我们身居何职、名耀何方,我们依然是懵懂学童、无知学子。唯有将储蓄爱心作为一种习惯,每时每刻不忘将爱心注入心灵,我们对师长的感恩才是发自肺腑、感动你我的。
当储蓄爱心成为一种习惯,我们对陌生人也会报以微笑。曾有一篇《和陌生人说话》,其中爱和陌生人说话的母亲就用自己早已储蓄下的爱心来温暖陌生人的心,温暖周边的环境,点燃他人心底的爱。还有最近的印度洋海啸中,素不相识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走来伸出援助之手,这不也是人们用帮助他人的方式来储蓄爱心的行为吗?
当储蓄爱心成为一种习惯,微笑与友善将把爱心的世界点燃;当储蓄爱心成为一种习惯,互敬互爱的感动将把世界60亿人的心联得更紧;当我们随时随地记住储蓄爱心并将它作为一种习惯传送于四面八方,这个世界才会有感动,有希望,有企盼,有鼓励,爱心的火炬才会常亮不败!
第二篇:让储蓄爱心成为一种习惯范文
观《后天》有感
——让储蓄爱心成为一种习惯
《后天》这部科幻灾难电影,向观众们展示了人类在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的渺小与悲哀,同时也向观众们传递了“爱”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处处闪现着人性的光辉。
因为有亲人之间的关爱与眷恋,萨姆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回到父母身边;因为有爱人之间的相互搀扶和支持,有同伴的关心帮助,劳拉能够在恶劣的条件下战胜败血症,最终与家人团聚;因为有战友之间的团结友爱和精诚合作,萨姆一行才能战胜诸如洪水、狼群、饥饿、寒冷等一切灾难;因为有舍己救人的大爱,南极考察队的队员才能在冰块裂开之时决然地割断绳索,将活下去的希望留给同伴;影片中,我们也看到萨姆父亲对职业的热爱和对真理的追求,在研究成果遭到驳斥时仍不放弃,当然我们还看到新闻工作者不顾生死在灾难现场发回报道的动人场面。。这一个个关于爱的片段,一次次让我们感动、将我们震撼。无论大爱也好、小爱也罢,亲人的关爱也好、同伴之间的友爱也巴,最终都汇聚在一起,转化为一种必胜的信念、凝结成为一种坚强的力量,让人们欣慰看到希望。
看完这部电影,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一直在思考着我们组工干部应该怎样用爱来面对家庭、面对工作、面对社会……我觉得我们应该将储蓄爱心作为一种习惯,用满满的爱心面对家庭、面对工作、面对社会。下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珍惜亲情,让关爱家庭成为一种习惯。组工干部只是一个身份符号,在芸芸众生中,首先是个社会的人,是家庭中的一员。古人云:“齐家治国平天下”。组工干部只有带头弘扬家庭美德,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才能在其他方面有所成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为子女操劳一辈子不容易,但他们从不会向子女索取回报,作为子女要常怀感恩之心,工作再忙都应抽出时间常回家看看,陪他们吃吃饭、聊聊天、听听教诲,与之共享天伦之乐。爱人是自己一生的伴侣,要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举案齐眉、同舟共济”,尊重自己的另一半,多一点情感上的相互信任,多一点生活上的相互关怀,多一点事业上的相互帮助,面对困难并肩战斗,面对成功共同分享,真正做到相濡以沫,不离不弃,有始有终。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作为家长要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培养他们成才。要在工作之余多陪孩子,多引导孩子,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让他们健康成长。
努力工作,让遵守职业道德成为一种习惯。组织工作是人民的事业,时刻被人民关注。组工干部就要肩负责任,努力工作,关爱群众,情系人民,绝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具体来讲就是要按照“讲党性,重品行,树组工干部新形象”的要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即“对内严格、对外平等、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工作中要有孜孜以求、永不懈怠的态度,不要总在过去的成绩中沾沾自喜,而要在谋划未来的工作中开拓创新;要甘做党员、干部、群众的“人梯”,树立“别人进步自己高兴、别人提高自己欣然、别人成功自己喜悦”的宽阔胸襟;特别要营造“公道正派、公平正义、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一身正气、铁面无私,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按党的组织原则和工作政策办事,不拿原则换赏识,不拿原则换人情,不拿原则作交易,做到始终坚持原则敢于同一切不良行为做斗争,捍卫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回报社会,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常怀感恩之心的人,一定是内心善良、充满爱心、常常回报社会的人。在我们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组工干部的楷模王彦生、小岗村村官沈浩、新时期的道德楷模郭明义。。还有多少不知名的人,他们就像一面面旗帜,一盏盏明灯,让爱的阳光洒满大地,温暖了你我,感动了社会。我们组工干部理应义不容辞地向他们学习:常怀感恩之心,把责任和奉献始终放在心头,对社会多一些爱心,对弱者多一些同情,经常性地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带头做到遵纪守法、关心社会公益、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我们设身处地地为他人考虑、奉献社会之时也会收获深深的感动。
(最后我想说的是)当储蓄爱心成为一种习惯,微笑与友善将把温暖传递;当储蓄爱心成为一种习惯,互敬互爱将把我们每个人的心连得更紧;当储蓄爱心成为一种习惯,希望的火炬才会永远闪光!让储蓄爱心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
请批评指正!
第三篇:当微笑成为一种习惯
当微笑成为一种习惯
前两天与一位几年不见的老同学通电话,老同学询问我的近况如何。我心底里泛起的快乐和幸福,伴随着微声笑语,使老同学深受感染,手机的听筒传来的是“老同学,我欣赏你的微笑!”
早上起床,我轻轻的拍起又在懒床的女儿,女儿朦胧着眼睛跟我说:“妈妈,我最爱你的微笑!”
办公室里,我与一个上课时很不遵守纪律的小同学谈心,很快,他主动向我承认了错误,在离开办公室的时候,他的一句话令我感触颇深:“老师,我喜欢你的微笑!”
“只要你脸上常带着微笑,人人就会对你友好,微笑代表着你没有烦恼,微笑表示你有礼貌。如果你常把笑容挂在嘴角,那是多么自在逍遥;如果人人能够互相带着微笑,这个世界是多么美好!”这是我非常喜欢听的一首歌,歌词很美,歌声很美,歌者邓丽君的微笑更美。
当微笑成为一种习惯,微笑就是一粒种子,谁播种微笑,谁就能收获美丽。我以为,微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表情,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微笑于我们,就象是阳光、空气和水一样重要。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给快乐者一个微笑,那是分享;给悲伤者一个微笑,那是安慰。微笑是黑夜里的星星,微笑是迷雾里的阳光,微笑是寒冬里的碳火,微笑是夏日里的冰凉。一个微笑,传递着快乐、真诚、信任、鼓励、欣赏、关怀或安慰,一个微笑,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一个微笑,让爱在空气中流淌。
“以人为本,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老师和学生之间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微笑着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微笑成为一种习惯。
有的人可能会说,微笑是天下最容易做到的事情。是啊,微笑原本不必如此吝啬,可真正发自内心的微笑又有多少?我给自己一个约定,无论在生活上遇到什么不如意的事,只要一踏进教室的大门,挂在脸上的,应该只有微笑。上课时,我向学生微笑,投去友善的目光,进行我的课堂教学;课余时,我和同学们微笑着谈心、说笑话„„慢慢地,我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成了良好、和谐的心理气氛。学生们都把我当作知心朋友,敞开心扉,让我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当微笑成为一种习惯,微笑的魅力竟然这么大。
我把这样一句话当做自己的座右铭:不管一切如何,微笑着面对生活!清晨醒来,从心底给自己绽放一个微笑,新的一天开始了,一切都是多么的美好。上班时见到同事,展露一个最真诚的微笑,微笑感染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高兴的时候,我对自己微笑,在微笑中让快乐渗透每一个细胞;悲伤的时候,我对自己微笑,悲伤便在我努力的微笑里渐渐地消散了;在挫折中,我对自己微笑,告诉自己,经历是一种财富,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更好;在得意时,我对自己微笑,告诉自己,其实什么事都要试过才知道,只要努力,许多事我都能做好„„
学会对别人微笑,学会对自己微笑,学会对生活微笑,学会对生命微笑,学会对人生微笑。当微笑真正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时,那便是一种快乐生活的热忱和自信,那便是一种直面人生的成熟与智慧。当微笑真正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时,无论好坏皆坦然,无论成败皆精采!微笑,你习惯了吗?(谢谢!)
第四篇:当写作成为一种习惯
当写作成为一种习惯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初探
湖南师大附中 刘爱国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最不愿看到的情况就是一提到上作文课,就听到很多叹气的声音。作文交上来,也大多只为较差。我知道学生害怕作文,而我更害怕他们的这种心理。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如果事先给自己设置心理障碍,那是做不好这件事的。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要想解决作文难的问题,首先应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先决条件,是获得成功的关键。
让学生对写作感兴趣,就得让他们有机会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新的语文教学大纲的修订,也为作文教改指明了方向 : 强调人文性、发展性、基础性。要求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这不仅是教学要求,而且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
在几年作文教学和研究中,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自认为有所收获。这让我看到了学生习作水平整体提高的希望,也坚定了我教改教研的信心。具体说来,我的作文教学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在阅读教学中捕捉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策略的选择”部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要关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和精神世界的建构;作文教学要生活化。要达到这个要求,个人认为,首先应该从教材入手。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挑细选的佳作,无论是从布局谋篇、语言文字上来评价,还是从文章的思想内容来衡量,教材所选文章都是首屈一指的,是公认的精华。因此要想提高学生习作水平,首先要学好教材,奠定写作基础。
我的做法是,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充分感知生活,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引发他们表情达意的心理冲动。换言之,就是在文本解读过程中与学生实现沟通,触动他们敏感的心弦,激发他们的写作冲动,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让语言的激流宣泄出来。我在教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为了让学生有更深的感受,我要他们齐读这一段: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学生读完后我要他们就生命和亲情,谈谈他们的感悟和想法。很多同学争着表达自己的看法。有同学说:“以前我从没想过这样的问题,现在我知道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坚强,要顽强地活着。”另一个女同学哽咽着说:“我想,我要去好好接受我的继母„„”课后,很多同学在课外练笔上把自己的感想写了下来。我看到了很多真挚感人的文章。受他们的影响,也因为情感的冲击,我自己也把这堂课的感受写成了散文《让我的感动感动你们》因为真挚感人,在一次全国性的征文活动中,获得一等奖。这就是课本上这些优秀文章的魅力,它可以感动你,还可以促使你去想,去写。
课本上有太多这样优秀的文章,每一篇文章我都喜欢让学生去深入思索。学《道士塔》一文,学生为文化遗产的流失而义愤填膺;学《灯下漫笔》,他们为我们鲁迅思想的深刻而叹服,为国人的奴性而叹息;学《泪珠与珍珠》,在感知作者情感的基础上,我替他们展示了一组感人的照片,学生在多种情感的冲击下无不感动得流泪。我也因此一次又一次被打动。而学生们的课后随笔也总是再次让我感动。
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习作欲望,既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又达到了练笔的目的,同时又使学生受到了思想教育并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真可谓一举多得。我乐在其中。
二、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让学生喜欢作文,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作文材料的问题。为了给学生准备充分的“粮食”,我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积累素材。
1.组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拓展视野,积累语言。
A.办好班级图书角。学期初,我将高中生必读书目及我推荐的书目打印好发给他们,要求每个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然后我帮他们用最低的价格购回。学生在书上先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再盖上班级图书角的章,放在一起统一管理,在班级之内流通。到学期末再各自领回自己的书。这样,每人买一本书,却可以读到五六十本书,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B.组织读书活动。充分利用每周的语文阅读课,组织读书活动。让学生朗诵自己喜欢的文章,或谈谈读书心得。语文课的前几分钟,我也常把我喜欢的文章读给他们听。
C.推荐好书。定期向学生推荐经典名著,每读到好的书或文章,也会在第一时间向他们介绍,跟他们谈自己的看法,来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
另外,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诗歌朗诵比赛、演讲大赛、读书笔记展览等活动。这些,都为写作奠定了文字基础。
2.充分选用课外时间,为学生创造条件,积累人生体验,从而获得鲜活的写作素材,产生一吐为快的创作欲望。
A.利用假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对社会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学会探究生活,从而形成比较深刻完整的认识。借助学生的研究性课题,进行扩展性的研究,让其他同学也参与讨论。如课题“由环境问题想到的”激发学生对我们的生存环境,对大自然的关注。“我们也来谈谈历史”的课题引导学生去思索,锤炼学生思想的深刻性。我从报刊、网络上获得的一些有关社会有关历史的话题,也会及时拿出来和学生一起讨论。从这些讨论活动中使学生受到教育,深化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从而也为写作提供素材。
B.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体验生活美,激发写作灵性。把学生带出校园,让他们在活动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也增长见识。不忽略每一次集体活动的大好时机,让学生与自然亲密接触,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进而激发他们表达美的欲望。每次这样的活动后,周记上出现相关的文字,我都会认真评点,同样写我的真实感受,这样的交流,学生最喜欢,下一次写作,似乎也就成了一种迫不及待的需要了。
三、指导与评价相结合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就是说,给予方法往往比只传授知识更重要。作文有“法”吗?有人说没有,作文不外乎是多看多练。可作文真的没有方法可言吗?我认为不对。“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有指导的义务,于作文也是。教师的点拨是一种艺术,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动笔之前,指导学生打开思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高中阶段,大纲规定每期的作文数量并不多,但是如果每期只写那么五六篇作文,又是远不够的。我的做法是,认真指导学生写好课本上要求的五篇作文,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再到课外练笔本上自由发挥,养成一种写作的习惯,进而培养写作的能力。
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审题是第一关键,让学生认真读题,明白作文要求,区别本次作文与以往有什么不同,怎样写出新意,怎样写得更深刻。
具体到写作指导,我主要从三方面入手:
A.拟个好题目。俗话说:“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传递显要信息的重要部分。由于它位居文章结构之首,所以文章题目的优劣也会直接影响读者对文章的第一印象。有了好题目,才能使读者对文章产生阅读的兴趣。多次阅高考试卷的经验也告诉我,作文题目的好歹也直接影响到文章的得分。
B.写好开头。高尔基说过:“(开头)好像音乐里定调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也是作者花功夫的所在。”精彩的开头,最突出的效果是吸引读者,给读者留下好的印象。
C.写出真情实感。每次作文,我给学生不变的要求是:“写出你的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表现主体的真情、真体验和真感受,这样才能体现学生作文的个性。同时,只要是来自生活,发诸真情,就不愁写不出感人的好文章。古人说,作文“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也就是这个道理。
2.在评价中获得提高,在赏识中体验成功。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还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是的,每个人都
需要善意的赞美。老师赞美学生是一种感情投入,是驱使学生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源泉。具体到作文的评价上,对每个学生的习作,在不同程度上,采用多种方式给予赏识,可以刺激他们更上一层楼。
每次作文讲评,我尽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写作的信心,从而不断进步。我还经常采用面批的方式评讲学生作文。这虽然很费时间,但面批的针对性最强,把在文中存在着相同问题的几个学生找在一起,以一个同学的问题为例进行指点,其他几个同学的问题也都迎刃而解了,这很容易收到实效。而且,这样面批,老师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他们感到亲切,也易于接受老师的意见。
从心理角度分析,学生是喜欢高分的。苏霍姆林斯基比喻得好:“教师给学生写一个坏分数,等于在他们的书包里放一条‘鞭子’。”他把作文与挨打联系在一起,认为低分如同一种打击,阻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常因作文评分的高低而与别的老师有着不同的意见。在作文批改中,我充分肯定学生作文的优点,给学生较高的分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尤其是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努力发现他们作文中每一个细微的闪光点,开头结尾写得好,或者哪怕只是一个句子写得好,一个词语用得恰当,也都给予肯定和表扬,给他一个高分数,谓之提高分,以此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写作兴趣。
总之,通过几年的作文教学和研究,我付出了努力,也有所收获。学生不再谈“作文”色变,很多同学喜欢把作文写在周记本上给我看,然后期待着我的评点。越来越多的同学把写作当作一种习惯,随时记下自己的所思所感。他们的文章中常有思想的火花闪现,我很欣慰。
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说过: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绿叶,才将世界装扮得如此美丽。”精彩纷呈的众多文章好比一座森林,而写出自己独特感受的每一篇作文就是那森林里丰富多彩的片片绿叶。有了能写真情实感的作文,于学生而言,写作不再是一种苦差;于老师而言,则犹如在作文教学的漫漫征途中找到一盏指路明灯。虽然前路漫漫,我将不断求索,让写作真正成为每个学生的习惯!
第五篇:当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当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记高级教师、优秀共产党员莫维平
也许是儿时的英雄电影已深入骨髓,一提起共产党员,尤其是还要在前面加上优秀二字的,我就会情不自禁的想到董存瑞、黄继光,想到刘胡兰、江姐,想到焦裕禄、牛玉儒,总固执地以为能与这个崇高的称呼划上等号的人,一定得线条刚硬、神情坚毅,必须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经历是传奇的,他的事迹是让人泪湿沾巾的——直到我走进了你——我才发现,原来优秀的种子也可以扎根于平凡的土壤之中!
你长着和我一样淹没在人群中得让人找半天的容貌,可你谦和的笑容、优雅的谈吐让我知道了什么才是亲和;你轻捷的步履、敏捷的思维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做效率;你发现学生的畏难情绪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别急,别急,慢慢来。于是,你可以始终保持着高亢的嗓音、温和的笑容将复杂的题目化为简单的演算、使单调的数字变成丰富的理解;你可以保持着耐心的情绪讲解完在有些学生看来如李白登蜀道一般的难题并将其作为最好的食粮让学生带着满足的笑容走出教室之后,在食堂门可罗雀的时候从容地刷着饭卡;于是,一些原来对数学畏而远之的学生渐渐走进了这座曾经陌生的殿堂,热烈地讨论伴随着欢笑与激情充溢着你的课堂,你让学生在你引领下懂得了快乐坚持的收获:无论是小测试,还是高考成绩,你的学生成绩总能排在平行班的前列并且和平行班一起保持着杭州地区的领先!还记得那个01届开始看到数学哭丧着脸觉得大学希望渺茫的高玮吗,两年时间,你以平和、耐心与科学的方法让他找回了自信,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与动力,现在已是浙大新闻系研究生的他也许不会忘记曾经有那么一位教师,在他的人生路上狠狠地带了他一程!难怪你的学生会感慨道:神,真神!
你走着每一个教师都在走的路,可是这条路却让你走出了别样的风景。当我们感叹着做班主任难,做优秀班主任更难,做重点中学的优秀班主任难上加难的时候,你却在我们疑惑的眼光中以一名数学研究生的身份走出湘湖师范那个在我们看来没有高考压力、无须为成绩犯愁的“安乐窝”,在做了9年优秀班主任之后毅然决然地走进了我们这所要有扎实的业务功底、过硬的心理素质、一定的人格魅力、健康的身体和一种永远追求创新精神的学校,在班主任这个位置上一站又是5年,而且站得热情真诚、站得爱心满怀,站得让我们高山仰止:每天早晨,无论严冬还是酷暑、风霜还是雨雪,你总能在7点以前走完学生寝室与食堂,看看学生新一天的精神,与学生聊聊天气聊聊饭菜,然后站在教室门口迎着同学一个一个走进教室;每天午后,你又是一遍寝室、教室,微笑地敦促学生好好休息;许多个晚上,你或是在教室里解答着学生的提问,或是站在教室外面默默地看着你的学生,或是踮着脚尖从寝室的门口走过——这样的动作,你重复了整整5年!在你的案上永远放着厚厚的一本笔记,上面密密麻麻地记载着学生每一个成功与失败的足迹,记录着你对每一位学生成长道路中点点滴滴的思考;在高考的钟声渐渐敲击学生的耳鼓、追赶学生的脚步,紧张的气氛开始慢慢弥漫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时,你总是红着眼睛对同学们说,注意身体,一定要注意身体啊。没有华丽的辞藻,可你的关怀却如同春风化雨一般滋润着学生的心灵;没有高深的理论,可你学生的表现却向我们见证了什么才叫做优秀:你的班级每学期的各项考核都是第一;你文科特色班的高考重点率接近100%!当许多老师以一辈子带出一个清华、北大学生为目标时,你却在一届里带出了三个!
可我们从未在你的眼神里看到骄傲,在你的话语中听到炫耀,你澄澈的笑容与匆匆的步履仿佛永远都在说着这样一句话:我最好的成绩,在下一届!
去年,你在班主任任上高票当选为学校的政教处副主任,主管高三年级。繁杂的事物让你忙得不亦乐乎,你像一个铆足了劲的陀螺,在高三所有班级的教室、寝室高速旋转,以致于许多时候你如同了解自己一样了解高三的每一个班级,许多班主任说,我们跟得气喘吁吁,跑得汗流浃背,总算没有掉队——从家长们肯定的评论中我们看到了艰辛之后收获的喜悦。
知道你要去西藏支教的消息,已经距你起程不足十天了,当我以惊讶的神情求证时,你以最简单的方式回答了我,恩,是的——你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淡定。后来,我慢慢了解到,早在去年9月,在学校接到杭州市要选派一名数学教师去那曲支教的文件后,你,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毅然向组织报了名并成为了浙江省第二批援藏教师人选;尤其在今年三月,当你得知第一批援藏教师方崇安得急性肺水肿,被三次发出病危通知时,你似乎觉得这个担子你得挑起来,于是,8月11日,你踏上了那片陌生而遥远的土地。还清晰的记得,本来想去领略一番那里蓝得纯粹的天空感受藏民虔诚的宗教信仰的朋友回来之后像祥林嫂一般反反复复向我倾诉:那里的饭因为沸点低煮出来都是夹心的,那里空气干燥得喉舌干涩嘴唇只起泡泡,那里氧气稀薄、强烈的高原反应让人胸闷气喘,头晕脚软,听得让人禁不住生出阵阵寒意,是啊,江南水乡,草长莺飞、姹紫嫣红、落英缤纷,连小狗睡觉都能笑出声来的地方——可你为什么又毅然决然的做出了这样一个选择呢?你的孩子刚上小学需要你陪伴,你的母亲已经年长需要你照顾,而你却说,孩子嘛,要学会独立,母亲嘛,身体还硬朗——又是那么轻描淡写地将可能或即将存在的困难如蛛丝一般地被你轻轻抹去了。于是,你到了那曲第一高级中学,成为了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承担着今年10月接受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重点中学”评估验收的重任,开始了每周六天工作两天值班的忙碌。
从刚刚与你的通话中,我听到了你沙哑的声音急促的呼吸,我知道你正在经受着每一个走进西藏的人都必须经受的考验,那里教师少高级教师更少,那里学生贫寒学习底子又薄,面对着身体与工作的双重压力,真为你担心。你却依然那么从容,说别急,看看我的邮件吧。我急迫地打开,看到《援藏,不悔的选择》,我看到了 “生活都一样赐予我们一道道困难,但我有征服它们的信心和勇气”,看到了“我要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带进西藏,在辽阔的高原上撒播新的希望”。
廖廖数行,却在我心头生出沉甸甸的敬意,突然想起古希腊那位智慧老人亚里士多德说过的一句话,优秀是一种习惯。是啊,在你,优秀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所以你能将优秀的品质自然外化为优秀的行动,你让共产党员这个名字牢牢地扎根于你灵魂深处并将其演绎得如此丰富多彩;当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你能拒绝外界的诱惑,坚守内心的操守,执着崇高的追求,牢记自己的责任。
当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一切变得那么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