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诗如画
古诗如画
东光县第三中学
八
(三)班
曲梦晨
初春,万物复苏,莺歌燕舞,于是便有了“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美景。深秋,枫叶似火,处处金黄,于是便有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景。品味古诗,让我们共赏美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品味着岑参的话语,你是否看到了一幅壮丽雪景图呢?大雪纷飞,朋友送别,多愁善感的诗人看到飘飞的雪花,却联想到了春光明媚时的满树梨花。也许,这鹅毛大雪不能抚慰他的离别之苦。或许,这飞扬的雪花更增添了他的丝丝愁绪。这冬之美景,包含了多少诗人欲归不能回的思乡之情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欣赏着陶潜的诗句,你是否看到了一幅田间采菊图呢?悠悠南山,坐落在诗人的草庐前。隐居田园的诗人辛勤劳作,在休憩之时却看到了芬芳的菊花。正值深秋,菊花开得正艳,闲适的作者满心欢愉地采下花朵,便偶然地看到巍峨的高山。“复得返自然”,这一串串优美的诗行又何尝不是诗人闲适旷达心情的自然流露呢?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读着龚自珍的文字,你是否看到了一幅落花缤纷图呢?乘坐在颠簸的马车上,行驶在悠长的古道上,忽见落红纷纷,飘落在路边泥土上,作者内心顿生一种爱国之情。诗人一生为国效力,还乡时仍满怀奉献精神,虽已暮年仍不忘为国做些贡献。品读这豪迈诗句,观赏这淡雅美景,让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心怀天下的仁人志士,不得不被他的奉献精神所折服。
翻开语文课本,走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殿堂,吟诵着一句句耐人寻味的古诗,一幅幅美景图展现在眼前。古诗如画,这些风景有的壮丽,有的豪迈,有的阳光明媚,也有的凄凉阴沉。细细品读,每一首古诗无不凝聚了诗人的思想情感,蕴含着中华文人的精神。那些风景深深地嵌进我的内心,留在我心底的都是美丽,都是美丽的浓郁的中华意蕴。
(指导教师 :陈金华)
第二篇:春天如画
春天如画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春天如画》。
历经几度寒暑苦,又是一年春来早。春天来了,小草笑了,桃花开了,一派迷人春色,一缕和煦春光,映衬着六中校园内的一对对师生,徜徉在这温暖的春风里„„
燕子回时,柳絮飞扬,美妙的大自然透出勃勃生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初中的学习生活是有序而又紧张的,优美的节拍敲打着师生们的奋进之心。看着同学们埋头演算,听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我很是高兴。尤其是看到我班的张凯同学时而苦读、时而沉思,我更是倍感欣慰。爱的种子已在他心中生根、发芽!还记得那天,我托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收拾完毕正准备辅导孩子学习。这时,张凯的家长打来电话说,“张凯到现在还没回家”。我心里不由一紧,这么晚了,会不会出什么事?于是我放下电话,安顿好孩子就拎起衣服急忙下了楼。一路我找遍了所有的台球室、打遍了所有同学的电话,最终在一间网吧里找到了脸黑的像小鬼一样的他,我当时是又气又恨。路灯下,看着他瘦小的身体,我不由得心疼起来:这孩子挺苦的,从小父母离异,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家境艰难。再加上平时自制力差,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不思学习、经常性的旷课迟到,是个典型的问题学生。送他回家的路上,我苦口婆心,他似乎爱搭不理。快到家时,他怎么也不让我进去,但我执意要去。进门后,他那风烛残年的爷爷奶奶不住地握着我的手向我表示感谢。环顾四周,我不禁一阵酸楚:这是怎样的一个家啊!屋里没一件象样的家具,黑黑的墙壁,薄的可怜的几床被子,一张面目全非的书桌孤零零地蜷缩在暗淡无光的角落里,一切都昭示着这个家庭的贫穷和不易。我掏出兜里仅有的一百元钱,塞到他手里意味深长地说,“张凯,要争气啊,别让爷爷奶奶再操心了。”临走时,他用发颤但却认真的声音说:“老师,我将来一定还你。”
春风化雨,滋润心田,爱无声,但有形。张凯由于成绩太差、习惯又不太好,所以在班里自然是大家取笑的对象。加之他在家里又不能享受到其他孩子所能享受到的爱。因此在失爱的天平下,他更没有了信心。但是,经过那次家访后,他似乎很在意我对他的评价,行为习惯有所收敛。但我清醒地认识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个年龄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反复性。有一次,课间班长来告诉我,“张凯把别人打了!”我赶紧跑到班里一看,他竟然打的是一个女同学,而且还挺严重。我不禁勃然大怒:张凯,你太野蛮了,他好像还挺委屈:“老师,她骂我!”我呵斥到:“你别狡辩了,等我回来再说”。说完我就领着这个女生去了医院,等安顿好这个女生,回到学校时已经是中午12点多了。学生们早已回家,我到班里一看,张凯正不安地站在教室里,看到我满脸疲倦,他愧疚地说道:“老师,对不起!”我余怒未息:“你为什么要打人?”只见他低着头,红着脸声音非常小地说:“她骂我缺爹少娘,是班里的垃圾,于是我就„„”说着,他一个大小伙竟哽咽起来。我不禁一怔,是啊!孩子的心灵是多么纯洁,又是多么的脆弱啊!他已经失去了家庭应有的温暖,在可爱的校园里不能让他受伤的心灵,再次摧残!于是,我首先带他到饭馆吃了碗面,然后送他回家。在那条熟悉的小道上,我不断地开导他,“你长大了,遇事要冷静。这样做,只能招致大家更多的反感。暂时的贫穷、命运的不公,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改变,以后要自信起来,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他人的尊重。老师相信你,你一定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盲区,走向光明。快到家门口时,我说,“老师不进去了,你勇敢地把事情和爷爷奶奶说清楚,明天勇敢地向人家赔礼道歉,以后昂首挺胸做人。他也会心地露出微笑:“老师谢谢你,我以后再也不惹你生气了。”
春雨细微,润物无声,真挚的爱可融化一切。从这以后,张凯显得更有信心了,尽管学习依然很吃力,但态度在变化,对班集体的热情也很高涨,每次打扫卫生他都累的满头大汗。其它同学对他的态度也改善了很多。于是,我也不断地鼓励他,在班里表扬他、关心他,留意他成长的每一个足迹,把更多的爱给了这个可怜的孩子。在一次运动会上,身体本不强壮的他竟积极主动地报了1500米长跑。竞技场上他硬是凭着顽强的毅力,取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当他气喘吁吁、遥遥晃晃地跌到我跟前说的第一句话便是,:“老师,我又为咱们班争的2分。”我一把拉过他激动地说到,“好样的!张凯,你是咱们班的功臣!”
绿树成荫下,我已看到了他活泼可爱的笑容;繁华似锦时,我已听到了他快乐的歌声。老师原来就是春的气息啊,老师的爱就是春天播下的种子。忘不了!
忘不了,小志敏的不幸遭遇;忘不了,小寒阳的病魔缠身;是谁?给了她们
春天般的温暖;又是谁?给了她们母亲一样的爱!
明天我们都会慢慢的老去,岁月的流失能改变我们年轻的容颜,但抹不去我们火热而又年轻的心。只要心中有爱,便会有关怀!
心中时刻装着学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他们成长的老师是可亲的!能把自己的爱无私地播撒在千千万万个孩子们的心田,这样的爱是高尚的!看看我们的身边吧:赵惠丽老师,几次晕倒在讲台上;屈雅文老师上手术台前心中依然牵挂着毕业班的孩子;已退休老教师尚玲凤,心里装着学生又回来了;年轻老师高海燕精心辅导学生,多少次忘却了幼小的宝宝还在幼儿园里,眼巴巴地盼着迟迟不来接她回家的妈妈„„
啊!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土地爱的深沉!
为什么春天美如画?那是因为有了你们!那是因为有了爱!
第三篇:如画读后感
如画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如画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如画读后感1《如画》以一个女孩的视角描写了从城市到乡村的许多小故事,主人公女孩如画随父母从遥远的银树谷,来到江海城,她本以为她会永远生活在这里。可是,有一天,她的爸爸要带她回到家乡,让妈妈和哥哥留在江海城……
初到乡村的如画还念念不忘那远在天边的江海城,可过了1年,她喜欢上了银树谷村,还热爱这里的一切。观看这本书,作者通过一部作品,即将“流动的花朵”与“留守儿童”两个需要特别关爱的群体,和“城市幸福”与“乡村幸福”两种并行不相悖的人类追求完美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使我更加了解了乡村的美。
是城市好还是乡村好呢?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直到读了《如画》这本书,我才明白了。城市和农村各有各的好处,我更喜欢乡村,尤其是这本书上的乡村,作者把描写的像银色的姑娘,银色的树叶,银色的房屋,到处都是银色的。除此之外,作者还写了主人公如画见证了银树谷村的变化与发展。从冷清到热闹,从狭窄到宽阔,从黑暗到明亮,从贫穷到富有,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着。
有人说,农村生活是很苦的,我以前也这么认为,直到读了《如画》,我才明白了,原来农村生活并没有那么艰苦,反而更加快乐,更加自由。清新的空气,翠绿的树木,蔚蓝的天空,构成了一幅田园风景画。
读了《如画》,我真正明白了“城市幸福”与“乡村幸福”的差别所在,城市虽比乡村好,但乡村也有自己的特点,《如画》这本书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读了《如画》我知道了乡村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一点都不比城市差,正是有了这本书,我才改变了对乡村的看法!
如画读后感2徐玲曾经以“流动的花朵”为题创作过一部小说,讲述那些跟随务工父母进城,被城里人歧视,但努力想做“本地人”的儿童的故事。时隔数年,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日益完善,社会主题开始从“逃离”变为“归来”,而徐玲对农村儿童的“家园”问题,也拓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于是形成了又一部关注农村儿童的重要作品《如画》。
“如画”既是书名,也是故事中主人公的名字。“江山如画”与小女孩美善人格“如画”意象的重叠,深刻地映现出徐玲纯正的儿童本位观与作为一名儿童文学作家的理想主义情怀。由于对童年问题的持续关注,徐玲一直在不断扩容她的儿童文学价值视野。从“小家”走向“大家”,从“家庭”走向“家园”,这是她新近对儿童文学价值本位的开拓。
故事讲述了如画跟随爸爸从城里返回乡下的过程。爸爸的创业道路虽然艰难坎坷,但他用勤劳的双手实现着重建家园的梦想。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系列成人形象贯穿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以支教身份来到银树谷的郝校长,为了将贫穷落后的银树谷变得富裕文明,来了就没有离开;从北京来的画家,用艺术的慧眼与五彩的画笔绘制出既有传统、又有自然的生态银树谷;还有小林书记,以及从城里来的房东爷爷奶奶等。正是这些具有高尚品格的成人的存在,才有了如画、如歌、大槐等新农村儿童健康成长的可能。在儿童文学中,成人形象是儿童形象的逻辑前提,徐玲对新成人形象的创建,既是她自我人生价值观念的外化表现,又是她对儿童文学价值关怀深化理解的产物。
儿童文学的叙事究其深层结构看,都是“在路上”的故事。《如画》设计了一次不同寻常的孩子“在路上”,它的特别性在于将孩子的自我成长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紧紧勾连了起来。徐玲完成了一次“宏大主题”的叙事,这种叙事风格在当下的儿童文学中并不多见。在已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社会转型发展进程中,作家们对乡村的发展尤其是乡村儿童的境况,倾注了更多的忧虑与批判性反思,但对于乡村和乡村儿童生活的重建却一直未能真正抵达。这次,《如画》用最纯粹的儿童文学笔法,率先作出了尝试,意义不言而喻。
徐玲的创作一直属于冷峻而暖亮的现实主义基调,她勇于直面现实,从来不放弃努力与攀越。她把其个人的精神气质,毫无保留地通过作品传递给千千万万的孩子。她与孩子们一起,将这种能量放大,成就了“如画”这样“大时代”中不平凡的“小孩子”。
这个“如画”的世界是由所有的“归来者”共同建造的。那些辛劳的农民工,曾背井离乡,受尽歧视与磨难,但“无根”的存在一直是不争的事实。新时代新农村建设的惠农政策,正在急切召唤着他们的归来,重建属于自己的幸福家园。徐玲以一个女孩“如画”的切身经历,为所有“农村”身份的儿童展示了巨大的可能,而孩子正是创造新生活的主人。从“流动的花朵”“留守儿童”到新家园的建设者,这就是“如画”形象内涵的特别价值所在。
如画读后感3《如画》这本书里的主人公叫李如画,她出生在银杏谷,之后跟着爸爸妈妈去了江海城。在江海小学里,她过得很快乐,令她最喜欢的地方是教学楼上被同学们称做“小白船”的天台。她还有一个哥哥,名叫如水,他也是跟随爸爸妈妈和如画一起来到江海城的。本来一切都很好,可是有一天,爸爸妈妈对他俩说:“我们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差,支撑不了你们两个人同时住在江海城,所以,我们决定将如画和爸爸送回银杏谷,如水和妈妈留在江海城。”这个决定让如画感觉是晴天霹雷,她久久不能平静……
如画回到了家乡,觉得自己一切梦想都破碎了。可渐渐的,他发现银杏谷也有许多美丽的地方,而且,那里已经开始建新房、定新规,一直在改变。爸爸的羊、丝瓜、油菜花都成熟了,赚了好多钱,自己在银杏谷的名誉越来越高,老师和同学都很欣赏她。只是她一直不明白为什么爸爸妈妈要把如水留在江海城,把自己送回银杏谷,直到有一天她发现了一个银锁,上面刻着一个水字,还有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壬午年,甲辰月,戌申日,命缺水,父姓陈。叩谢!“父姓陈!”如画惊讶极了,想:难道如水不是我的亲哥哥?她带着这个问题去问爷爷,最后爷爷告诉她,如水是被收养的。如画顿时明白了为什么爸爸妈妈决定让如水留在江海城。谅解、惊讶、明白……多种情绪让她无法适应,这个谜解开了,嫉妒的感觉一下子消失的无影无踪,取代而之的是她对如水的爱。
很快,她就要上中学了,她发现,自己喜欢上了银杏谷,爱上了它。梦想又重新向远方眺望。
这本书的主人公里如画是一个有梦想并努力实现的人,他虽然一开始放弃了,可是她慢慢地又开始努力实现了,这告诉我们:有梦想并且去努力完成的人,生活便不会亏待你;虽然路上终究会有坎坷,但你只要勇敢并大胆地跨过去就一定会成功。
最后,对整篇文章,我觉得:人生就像一座巨大的迷宫,虽然有时候会走错,但是终究会成功走出去。只是看你敢不敢闯。
如画读后感4《如画》打破了我对儿童文学的认识。它的主题是关于“留守儿童”和“流动的花朵”两个特别需要关注的群体。不再是小故事、小感情和小启发。
它主要讲述银树谷打工的人陆陆续续回来了,“留守儿童”和“流动的花朵”也陆陆续续地减少了。
一开始,银树谷贫穷落后,许多年轻人到外面打工,出现了许多“留守儿童”和“流动的花朵”。几年后,银树谷开始“美丽乡村”的建设开始,也有一个木匠——如画的爸爸带着如画回来。如画的爸爸开始“吃螃蟹”——养波尔山羊,在它们即将出栏的时候,一百只朝气蓬勃的波尔山羊患上了一种罕见的病,是不治之症,结果“螃蟹”没“吃”着,还亏了一笔,大家十分失落。过了一阵子,如画的爸爸开始种植丝瓜,用丝瓜水做成化妆品。这次可得到了不小的利润,加上冬天和春天地是空的.,可以种植油菜,用油菜籽榨油也有可观的利润。于是村里成立了合作社,一些人回到银树谷种植丝瓜,一些“留守儿童”和“流动的花朵”幸福了起来。慢慢地,银树谷的房屋改造期也拉开了序幕,银树谷的房屋也别具一格。银树谷也出现了面包房、农家乐等,还新建了学校和村民广场。
《如画》告诉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家乡建设好,让“留守儿童”和“流动的花朵”减少。
如画读后感5三年级暑假,我得到了《如画》这本书。因为成为了自己的书,更重要的是我感觉不是很喜欢它,所以也没急着去看,反而将它搁置在高高的书柜上任其生灰尘。直到临近开学,在妈妈的提醒下,觉得非要看完不可了,这才拿起来翻开,认真地看起来,没想到一拿起它就放不下了。
这本书围绕着一个小女孩如画展开,写了她有一个哥哥叫如水,他们是双胞胎,跟着爸爸妈妈来到江海城,如画很喜欢这里。她以为她会一直在这里学习生活,但就在她们在城市快乐生活了五年之后,由于各种原因,如画又被带回农村乡下,哥哥和妈妈则依然留在城市。懂事的如画虽然觉得很委屈,但她还是跟着爸爸回到了正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的银树谷生活,尽管刚回家时有过失落、自卑甚至是对哥哥的嫉妒、抱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对家乡的人、事、物的接触,如画渐渐喜欢上了有山、有水、有故事的银树谷,喜欢上了家乡的一切,而且在这过程中变得自信、快乐,甚至是感谢她的爸爸将她带回家乡。
看了《如画》,我想了好多,想想我们,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对于条件还相对落后的农村,我们小县城的孩子就读环境是相当不错了,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有那么多经验丰富,和蔼可亲的老师,我们不愁吃,不愁穿,学习用具也不用愁,只管读书学习就行,但仍有好多城市孩子不懂得珍惜,不认真读书,还总是让老师、家长伤神。而对于农村像如画这样的孩子们,她们只希望在她们的家乡也能有城市一样的生活、学习环境,这点我感受比较深。我有两个小表妹也在农村,一到寒假或暑假,她们差不多都在我家度过,并央求我妈妈让她们和我一起上各种兴趣班,甚至有时连周末都会来,爸爸笑称我家是“幼儿园”,妈妈是“园长”。
看过《如画》,我懂得了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做一个品学兼优、自信、快乐的人,将来才有能力回报社会,回报父母,将来才能让自己过上好的生活。
如画读后感6我认真的读完了《如画》,而且得到了很大的启发。
从文章中我看到了祖国对美好环境的迫切追求。地球是所有人赖以生存的地方,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应该存在每个人的意识中。
整篇文章围绕着绿色所写。绿色代表着活力,象征着生命力,对于自然界中的绿色,很容易让人想到森林、草原等一些绿色植物。可如今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造成绿色植物的严重破坏,导致荒漠化。蝴蝶、小鸟、鱼儿的生存环境不复存在,空气污染,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受到了影响。
我们生活在一个美丽的世界里,物种繁多,资源丰富,山川秀美,景色奇异。可是,近来人类造成的大气、水质、噪声、食品的污染,以及过度的开发自然资源等,使得严酷的环境问题,步步紧逼的威胁着生态平衡、危害着人类生存环境,制约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如果不加以重视,它很快就要让人类陷入困境。
我们只要时刻切实的保护环境,加强治理环境的措施,相信地球村将依然是我们美丽的乐园。可以想见:未来的马路上全是很环保的汽车;有清洁型尾气零排放汽车;有新型无轨电车;超级电客车和蓄电池混合动力汽车。在一尘不染的世界中,人们开心、快乐的生活。不用空气净化机、不用吸尘器、不用氧气制造机……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绿色融入生活。我非常愿意生活在“江山如画”中所描写的环境里,我们人类愿意认真的保护环境,相信不久的将来,整个世界,将会是我们所期盼的乐园!
如画读后感7暑假,我认真阅读了一本有关我们永安的红色故事读本——《风展红旗如画》,真切的感受自己家乡的人民英勇抗战的故事。《风展红旗如画》中有为永安播撒革命火种的许瑞芳、有笑对生死的“乞丐牯”、还有小小年纪就能宣传革命精神的八个“红小鬼”等等。里面的故事令人回味,让人感动。
如今,我们正无忧无虑的享受着革命先烈用热血换来的幸福生活,当我们享受着这美好时光的同时,更不能忘记这些革命烈士。如果没有他们,何来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有时候我常常在想革命英雄们为什么有这样的勇气和坚持呢?现在我知道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信念,心中有信仰,知道只有坚持革命,才会有美好的幸福生活!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怎样才能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呢?我想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好好学习,奋发图强,这样我们的祖国才会变的更加繁荣富强。只有祖国强大了,才不会被人欺负,弱国无外交。如今的中国正是腾飞的长龙,高铁,航天,通信等等均领先世界其他国家;如今的中国在发展的同时,还不忘帮扶和支持落后国家;如今的中国,在这次的全球性新冠疫情中体现了我们的大国担当。
合上书本,这些鲜活的人物和红色故事顿时涌入我的脑中,相信这红旗漫卷,锵锵热血,中华民族从苦难中百死后生的壮丽史诗也将成为记忆铭刻在历史的长河!
让我们从中吸取力量毅然前行!
让艳丽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吧!
第四篇:美人如画观后感
美人如画观后感
断断续续终于把《美人如画》看完了。剧情跌宕起伏,作者颇具匠心。一开始就设置悬念,再步步展开,揭开身世秘密,并以此作为故事的线索。剧情介绍说的是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爱恨情仇的故事,也许这样说是为了吸引观众眼球,增加收视率。我到觉得它的看点还在这几个女人和几个男人的性格与命运上。
且说女一号江嘉沅,外表的乖巧美丽暂且不说,但凡女一号没有不漂亮可人的。就说她的性格,从一个殷实富足的千金小姐落魄到家破人亡、流落街头的流浪女,也完成了她性格的成长。从一个调皮任性,经常给家里惹祸的“祸头子”成长为一个重振家业、挑起家庭重担的女主人。这期间除了家庭变故外,还有这三个男人的成全。
指腹为婚的杭景峰,其实一直爱着沅沅,但他不够勇敢,不敢担当,没有勇气和力量去争取、去保护。在嘉沅决定嫁给他的时候,由于流言蜚语和杭家父母的诡计被搁浅。这时候的杭景峰,没有在沅沅需要他信任的时刻挺身而出,他那犹豫的眼神,躲闪的责任,让沅沅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他。沅沅的做法非常正确,如此一个没有担当,不敢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想法,更不敢用男人的力量去保护女人的男人弃之可嘉。他性格的懦弱和他的家庭有着极大的关系,他的内心永远没有真正的快乐,从而也导致他人生的悲剧。
徐恨以一个身份低微,但却有爱心、有能力的人的形象出现。由于出生环境的原因,他在杭家当长工,事事谨慎,但不失做人的尊严,在是非面前敢于挑战权威,敢于伸张正义。他默默地关心着沅沅,暗地里帮助着沅沅,本来没有想过得到任何回报,因为他知道沅沅是杭家大少爷杭景峰指腹为婚的妻子,也不敢生出非分之想。是他一路的关心帮助和默默付出打动了沅沅。在和杭景峰彻底分手后,沅沅选择了和徐恨交往。后来又由于徐恨身世的谜团,两人无法在一起。徐恨的“父亲”报错仇,害死了沅沅的父母;徐恨又因为保护沅沅母子,错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就在徐恨失手杀死自己“父亲”的那个雷雨交加的日子,两人彻底分开了。
方天羽是一个有妇之夫,生意场上的成功让他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并且自信、从容。他对沅沅的爱是最无私、最不求回报的,他所做的一切是只要沅沅过得幸福快乐就好,就算跟不了他,只要是沅沅内心真实的想法,他都会尊重,都会想着法子去满足。并且可以为了沅沅 和为了沅沅与徐恨的孩子,他连自己的命都可以不要,一切都为了沅沅。而方天羽还是一个很疼爱老婆的人,他的老婆生不了孩子,以他的身份地位随便可以娶三妻四妾,但他没有,依然疼爱自己的老婆,时刻呵护着她,不忍让她受一点点委屈。沅沅的出现,他本是以好朋友的身份施以帮助,但他的行动背叛他的内心,他不由自主地爱上了沅沅。为了救沅沅的孩子,他被染上了天花,差点丧命;为了救沅沅,他可以用整个家产去换,愿意到县衙去挨板子;甚至为了救沅沅的前夫徐恨,他也愿意到处奔走施以救援。他的良苦用心居然把他的原配老婆心宁也打动了,同意并积极操办把沅沅娶进来做二夫人。
故事的结局还是让江嘉沅和徐恨走到了一起。
剧里还有个杭景珍不得不提,她是杭家的二小姐,她把坏事做到了极致。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已被扭曲,杭家父母身上的劣根性在她身上得到了重组和发扬。为了保全自己她三番五次地对江嘉沅使坏,处处刁难她,整她。就因为她认为身边的人都喜欢江嘉沅不喜欢她,江嘉沅这个“祸头子”可以夺得“天下第一绣娘”的称号,而她却没能获得,她喜欢方天羽,而方天羽偏偏正眼都不瞧她,反而那么喜欢沅沅、那么帮助沅沅。她觉得她一辈子生活在江嘉沅的阴影里。她不能正确地处理这种嫉妒心理,而把它变本加厉地用来报复。而她父母的为人和家庭教育也让她从小没有接受到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江家父母就是极度自私而且卑鄙之人。杭老爷年轻时盗用江学文(江嘉沅的父亲)“天下第一绣才”之名骗取了神绣坊绣娘徐璟(徐恨的母亲)的信任,并为此怀上了孩子,杭老爷当时已有妻子,谎称自己要回来找徐璟,却害得徐璟在生下徐恨后被族人活活烧死。这也导致了徐恨“父亲”徐雷的报仇之路。徐雷实际上是徐恨的舅舅。因为当时是杭老爷冒充的江学文之名,而徐雷根本就不知道,后来报错了仇,害死了江家夫妇,害的江家家破人亡。杭家二小姐杭景珍的手段不在其父之下。她甚至为了保全自己可以害死自己的父亲,谎称陷害自己的母亲与江家下人通奸。赶自己的母亲出家门,露宿街头,遭人唾骂,受尽凌辱。杭母最终吃下了自己种下的恶果,替自己的女儿顶罪,被砍下头颅。杭母临刑前在狱中写的两封信唤醒了自己的一对儿女。但所有的结果都无法换回,世上没有后悔药。杭景珍终于再也承受不了巨大的阴暗心理的腐蚀,疯了。他的哥哥杭景峰就用下半辈子重振家业和照顾好自己患失心疯的妹妹。
家庭教育至关重要,性格确定命运在这个剧情里得到了极好的体现。
第五篇:青春女子,如诗如画
青春里的女子,有一种阴柔之美。美貌而苦命的西施,在两国的交战中充当棋子一般的角色,忍痛离开了苦情郎,归国时却情不能圆,名不能保,徒有美貌空余恨。历史对她的评说,倾向绵长的苦命,而我说,西施的一生是带着优秀气质的美。为了祖国,不惜远稼他国,不惜立马挥剑断情丝,柔柔心肠,滴滴断肠泪,又有谁知?然而,她的毅然绝然的精神,为国舍身的大义,为国断情的决心,实在是令人佩服.青春里的女子,有一种坚强刚直贞烈之美。自古红颜多薄命,昭君的故事在我心里永远传唱。别离了千年古都,带着绪绪的离愁,含泪披上华丽的皮貂衣,身着一裘红装,穿过风尘滚滚的沙漠,为了汉朝和匈奴短暂的和解,自愿充当被利用的角色,那些可恨的男人们,竟然为了一时的安宁,把千斤的重担,一个女子所不能承受的使命,重重压在她的肩上,心灵里。为保贞洁,昭君纵身一跳,光辉地结束了自己苦命的一生。不知,多少个秋天,昭君坐在沙漠的柏杨树下,抱着自己的孩子,看阳光下那飞翔的雄鹰,心里一定飞跃千里沙漠戈壁,穿越茫茫草原,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她在想那里的秋光应该更加明媚,更加简单直接,有阿爸阿妈憨厚的笑容,有一树一花的绚烂明了,也许还会遇见一位衣着干净朴素的公子,两人于桃花源里相恋,生儿育女,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郎读书来,我织布„„向往简单,向往美好,却只身一人承受背井离乡的痛苦。
青春里的女子,有一种外柔内刚之美。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的女子,也有她们别样的神韵。黛玉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位。乌发浓稠,柳眉杏眼,略施脂粉,肤色雪白,小巧鼻,樱桃唇,眼神里闪着天真忧愁的泪光,步态盈盈的向宝玉走去。大家都觉黛玉心里藏事,弱不禁风,不然怎么总要捧着药罐子维持性命?我倒觉黛玉天生有一股倔强和韧劲,她不喜欢谁,谁就不能走进她的心。什么时候见她比宝钗合群?她宁愿自己孤寂,也不愿与不合眼缘的人在一起玩闹。倒是宝玉,她一见便喜欢,合眼缘,能玩到一块,闹到一起,时常有一种心有灵犀的感觉在她心中荡漾。黛玉是死心眼的,一根筋地读着她的书,一根筋地将心事埋藏,一根筋地生着闷气,一根筋地爱着宝玉,一根筋地与封建势力暗暗较劲。
青春里的女子,内心燃烧着熊熊烈火。那时的我,走进了琼瑶的时光里,不能自拔。一个个琼瑶女孩,在我梦中时隐时现,一个个故事,在我心中绵绵回味。琼瑶是多情的,在她描写的每一个女孩里,都种下了追求自由爱情的种子;琼瑶是美丽的,她笔下的女孩,有的气质清纯,比如《窗外》的林青霞;有的楚楚可怜,比如《婉君》里的喻小凡;有的灵动秀气,比如《六个梦》里的曹雪华„„太多太多经典而又外貌气质性格都不一样的女孩,可是她们都拥有青春少女的同一种情怀:拥有一颗滚烫追求爱情的心,拥有诗一般美好的心灵。
青春里的女子,跌落在美丽诗行里。那时的我,跌落在人间四月天里。徐志摩一首《再别康桥》,让康桥的小河,变成世界上最柔情蜜意的涓涓细流;让他与林徽因的暧昧感情成为世人传颂的佳话;让他柔美轻灵的诗句成为咏物抒情的经典。“悄悄的,正如我悄悄的来„„悄悄的正如我悄悄的走”。徐志摩在康桥初遇林徽因,她是他初见的美好。他的气质是儒雅的诗,她的气质是灵秀的画,一诗一画揉碎在康桥的柔波里,缱绻着他们一生的情谊。
青春里的女子,从烟雨里走来。那时的我,深情地朗诵着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读着他的诗,我想像着一幅美丽江南烟雨图:绿瓦青砖的江南小镇,淅淅沥沥的下着绵绵细雨,天空是青色的,房屋颜色透着一股湿漉漉的气息,显得有些古朴、陈旧,想来也有好些年的历史了。一个身着白色衣衫,围着灰色围巾,头戴黑色圆帽的白脸青年,撑着一把宽大的棕色雨伞,期待着,遇见丁香一样的姑娘,想像着她那紫色的忧郁、紫色的旗袍、花一样水灵的面容,雨滴一样水灵的眼睛„„当刹那的图像飘过脑海,他就真的在雨巷的拐角处遇见了那位丁香气质女孩„„故事的结局,太多太美也太凄凉,不禁闭上眼睛一个劲的傻笑,原来最美是初见。
青春里的女子,是神采飞扬的女舞者。那时的我,有着最美丽激昂的梦想,跳着青春的舞蹈,舞出人生不一样的精彩。想做像沈培艺那样出色的舞蹈家。她的舞蹈,是民族的,她敏捷而灵动的演绎着苗族采茶女的灵敏聪慧;她的舞蹈,是形象生动的,一条蛇精的千般姿色、万种妩媚,在她高难度的动作里竟是展现得天衣无缝、游刃有余;她的舞蹈,不仅是高难度的技巧,更多的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展现体态美、神韵美,心灵美、青春美,每缝接触到她的眼神,便觉得触电似,不得不称赞,她是一个极具青春美的舞者。
青春里的女子,热爱生命、顽强不屈。那时的我,将时光倒流,回忆童年美好的瞬间,在大院的空地上,天空多么蔚蓝,白云朵朵,轻风吹拂,荡起海浪似的绿波。风轻云淡,姹紫嫣红,都在我与她的舞蹈中仿佛变得更加美好。只是,甜美浪漫、阳光明媚的日子在经历了人情冷暖、爱恨情仇的磨搓下,溶化成为花季雨季少年的一个结,结里的世界,冰冷而忧伤,痛苦而纠结。日子长了,终归像黛玉一样,展着愁眉,病泱泱卧倒在病榻上,暗自流泪叹息。偶然,翻开儿时读过的张海迪的故事,心中隐隐地痛了一下,她的青春,在冰里火里走,学医写文,治病救人,顽强抵抗病魔。为了实现文学梦,她努力学习,笔耕不辍。青春,就应该像她那样,在逆流中奋勇前行,在痛苦中寻找寄托,拨开迷雾,追寻梦想。将悲与苦,化作前进的动力,微笑面对发生在青春里种种不如意,忘记疼痛,展望未来。
青春里的女子之美,无处不在。它可以是暖人心灵的温柔,可以是像针一样闪烁的明眸,可以是一个人的外貌,可以是一个人的服饰,也可以是一个的行为或心灵。青春里的女子之美,不仅是外表,还有内心;不仅是一个场景,还是一种心境;不仅是一个故事,还是一种神韵。它包含了世间许多种干练明确的态度、行为和感情,包含了许多感天动地的不朽传奇。
拥有青春的女子,时而羞涩,时而多情,时而沉醉在墨香迷漫的爱情故事里,时而穿越诗行的时空,徜徉在艺术的光辉天堂里,时而梦想着自己的梦想,时而羡慕着别人的羡慕。
青春,微笑着向我们走来,我们迎着着风,迎着雨,在灿烂的春季里,以一颗柔情而火热的心,缠绕着生命之树,向上长,向上长,最后成长为一位德才兼备、心善妩媚的女人。
青春是流光岁月里的最宝贵的年华,在这如梦似幻的时光里,我们这些如花似玉的女子,踏着人生之春的祥云,往天之涯,海之角飞去。盈盈顾盼,蓦然回首间,才发现,原来青春里的生命之花,是如此的绚烂夺目,笑语步态间藏着多少奔放而羞涩的情怀。
青春,很短暂,让我们经历了从豆蔻少女到完美女人的转变。只是一春的光阴,青春之花从收拢到开放,必定经过阳光雨露的滋润,吸取天地灵气,花开无百日,青春无法重来,少女的情窦初开,掩卷的爱不释手,梦想的华丽激情,都将成为青春里最美好的回忆。
青春女子,如诗如画。她若天上的彩虹,绚丽雨后清新的世界;她如春天的杨柳,飘过暗香浮动的时光,回眸一笑总倾城;她像烟雨仙境中的仙子,给人间唱上一曲淡淡的唐诗宋词,挥墨倾心如雨的山水画卷。
文:小健 落笔于2016年9月4日 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