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作文教学的对策(本站推荐)
六年级作文教学的对策
凤县新建路小学刘来元
作文是伴随新一轮课改而诞生的一个新理念。新作文具有真实性、自主性、新颖性、情感性、灵活性、目的性、独特性、开放性、合作性、审美性等特征。新理念像一缕清新的春风,给新时期的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希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的理念,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引领学生写好新作文呢?
对策之一:真实为先──走进璀璨的现实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真实是学生作文的生命。只有真实的生活,才有真实的感受,也才能写出好作文。因此,必须引领学生走进璀璨的现实生活,要求学生用真情的眼睛去观察,用敏感的心灵去感受,用细腻的笔触去描写,这样学生笔下的作文就会多一层感悟,多一些色彩,多一点滋味,多一份理性,日久天长,就会写出具有浓厚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的新作文。
1.领略自然风光。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那奥秘无穷的日月星辰、变化莫测的风云雨露、新颖别致的楼房建筑、鬼斧神工的石崖溶洞、千奇百怪的飞禽走兽、婀娜多姿的树木花草、静谧质朴的田园湖泊、五彩缤纷的蔬菜庄稼等等,我们要引领学生去观察与欣赏、游览与接触,让他们尽情领略那异彩纷呈、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
2.走进现实生活。社会生活多姿多彩,动人心魂。我们要引领学生去周边的厂矿、工地、商场、车站、广场进行观察、采访与调查;结合传统节日、纪念日开展各种各样的宣传、庆祝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服务与实践活动;结合学生实际开展生动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等等。那蓬勃发展的现代社会、沸腾的现代生活,总会让学生产生新的认识,新的感受。
3.动手实践操作。实践出真知。引导学生开展车模和航模科技小制作、小发明、小实验,动手开展植物的小种植和动物的小饲养活动,动手剪贴、收集,动手办手抄报等等,以增长见识,获得亲身体验。
4.享受人类智慧。书报、影视、歌舞、相声、广播以及网络等都是人类的智慧结晶,要引导学生广泛涉猎,多读书多看报,多看电影电视节目,多看舞蹈小品,多听歌曲相声,多上网获取信息,以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活跃思维,从而更加聪慧。
对策之二:放飞想像──拥抱奇妙的理想世界 《课标》指出“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丰富的想象和幻想是创造的源泉和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师要砸开束缚学生想象的镣铐,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善于奇思妙想,畅想未来,拥抱奇妙无比的理想世界。
1.假设想象。引导学生根据某种假设的情况,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想象。如《20年后的我》《月球上的晚会》《海底漫游记》等题目,都极具超前性和挑战性,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能诱发想象的激情,写出新奇的作文。
2.拓展想象。以课文为基础,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对课文进行巧妙地加工、改造、嫁接、重组来塑造新形象,构思新故事。经常进行扩想、续想、补想、改想等想象性作文训练,能加深理解课文,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拓展性和创造性。
3.编童话想象。童话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幻想,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创作假想的故事。指导学生编童话,必须以观察为前提,以阅读为基础,以想象为主线,以情感为动因,以语言为凭借。
4.听音乐想象。好的音乐能激发情趣,让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比如让学生听乐曲《步步高》之后,他们情绪激昂,想象丰富,所写的作文《家乡巨变》生动具体,洋溢着真情实感。
对策之三:善待童心──张开生命的彩色翅膀 《课标》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作文是个性的张扬,更是生命的律动。面对习作,要多一些宽容,不要横挑鼻子竖挑眼;要多一些尊重,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评价;要多一些自由,不要用条条款款去约束。学生有了心理的安全和心灵的自由,才能尽情地叙述自我经历,描绘自我内心,抒发自我情感,畅想自我未来。
1.淡化主题意义。作文就是学生写自己对事物和生活的认识、感悟。只要写的是亲自经历的事情,发自内心的感受,即使是陈年旧事也可以写出好文章。教师不必过分强调积极的主题意义,他们毕竟还是小学生嘛。
2.淡化切题要求。叶圣陶说:“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并不是应付升学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过去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过分强调了切题。这种状况必须改变,要淡化切题要求。只要内容具体真实,语句通顺,有感而发,就是好作文。如果切题不足,给学生指出即可。这有利于学生写放胆文,写真事,抒真情,说真话。
3.淡化成人色彩。当前,许多书刊上的优秀作文,却少见学生那原本天真、坦白、直露、稚嫩的语言特色了,更多的是“小大人”的口气,显得老气横秋了。这种现象理当去关注,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经历的事物和心中的感受,活现出童真童趣。此外,还要淡化文学色彩,不宜过分强调作文的谋篇布局、表达技巧,只要能清楚明白地表情达意,就是好作文。
对策之四:张扬个性──流淌灵性的生命欢歌 放飞囚禁的情愫,张扬独特的个性,有利于唤醒沉睡的习作潜能,流淌灵性的生命欢歌,引领作文教学步入新天地,结出新硕果。
1.营造良好氛围。要营造一个能畅所欲言,充分显露自己思想情怀和个性特点的习作氛围,必须消除学生思想上的顾虑,保护他们的积极性,提倡写“放胆文”,鼓励他们随感而发,随情而抒,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喜笑怒骂皆文章”,对学生的习作要不拘形式,不求章法,不论长短;允许他们自由选择习作方式,允许用不同的思想方式自主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没有了约束,没有了禁锢,学生的主体精神就会得以焕发,自主表达的空间就会得以舒展,一篇篇异彩纷呈的佳作就会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2.拓宽习作时空。要拓宽学生的习作时空与训练途径,想方设法把学生的眼光引向时代发展的方向,引向校外那片无边无际的灿烂天空,引向沸腾的生活“超市”,让他们全身心地拥抱生活,真情透视世界,产生独特的感受,广开练笔渠道,增加练笔机会,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
3.鼓励标新立异。苏轼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作也是如此,作文是心灵的放飞,情感的释放,个性的张扬,写法要不落俗套,标新立异。面对同一题目或题材,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去表达,尽量克服“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尽量写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好作文。因此,必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不要老调重弹,在作文时尽量写一点新内容,用一点新技巧,抒一点新感受,日久天长,学生的作文就会题材新一些,构思巧一些,写法活一些,情感真一些,语言甜一些。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的对策有:
(1)题目求新。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作文的题目要推陈出新,不落俗套,简洁形象,生动传神,让读者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2)立意求新。立意是作文的重要一环。面对同一题目,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掘主题,尽量确立有别于他人的新主题,不要步人后尘。这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奇思妙想,或高瞻远瞩,具有超前思维与想象能力,或回顾过去,具有变换角度重新审视事物的能力,从而提炼出一个富有创意的主题。
(3)选材求新。题材是作文的第一需要。面对同一题目或主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搜寻材料,并从中选择与众不同的或富有时代气息的新题材,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好作文。只要留心生活,注意发现,学生就能找到鲜活的作文材料。
(4)体裁求新。面对同一题材,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文体来表达自己的见闻与感悟。不论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还是书信、童话、诗歌、剧本、通讯,都力求别具一格,让学生的习作多姿多彩。
(5)表达求新。面对同一题材或主题,鼓励学生尽量采用不同的结构、表现手法、语言去表达,以求构思新、表达新、语言新,灵活多变,富有创新。
对策之五:发挥功能──共享习作的阳光雨露 《课标》指出:“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愿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作文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具有与人交流感情、影响教育他人、自我表现与教育等多种交际功能。注重发挥习作的交际功能,学生可以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感染,可以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共享以语言为材料砌成的色彩斑斓的精神世界,从而达到提升自我、影响他人的目的,步入乐写、会写的快车道。
1.促进内省。作文具有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激励的教育功能。引导学生用心写出佳作,以促进“自我”与“真我”之间的交流,达到自我教育与超越自我的目的。
2.交流情感。作文具有与他人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信息的功能。要努力营造良好的交际情境,以促使学生叙真事、写真物、吐真言、抒真情,让学生从一篇篇作文中体验到真挚的情意和无穷的乐趣。
3.影响他人。作文在交流中能发挥影响他人、教育他人的功能。学生的一篇篇佳作,各有自己的思想、智慧,各有不同的精妙之笔,各有不同的创新特色,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学习,可以达到影响、教育、启迪或改变他人的目的,进而写出好作文,实现不断超越这一梦想。
第二篇:浅谈六年级作文教学
浅谈六年级作文教学
广西百色市田东县第二小学 黄青松
邮编:531500
联系电话:***
E-mail:tdex@163.com
关键词:创设情境 善于发现 启发引导 激趣鼓励 认真审题 自由表达 内容摘要:为了培养小学生浓厚的作文兴趣,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顺应《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需要,因而,我主要围绕“小学生作文应该怎么写,写什么,为什么而写”这一核心问题来展开。通过对阅读与写作,主体性与写作,观察与写作,模仿与写作等方面简单阐述,初步探索了新时期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新思路,即置学生与写作的主体地位,使其在观察、阅读、模仿的基础上开拓视野,勇于创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能不拘形式地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
作文是一项创造性、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作文教学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其成效和质量是素质教育的一面最直观的“镜子”。它一直是我们教学中的难题。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通常是给学生创设的情境、适时引导,让学生有话想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能用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学生作文基于生活,高质量的作文又服务于生活。然而学生往往对丰富多彩的生活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写出的文章难免空泛。如何带领我的学生投入到灿烂的语言文学中去汲取丰富的营养?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
一、激趣入手,让学生乐写喜学。
作文难,历来是作文教学的通病。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现象比比皆是。六年级了,再不改变这一现状,学生考试成绩可想而知。其实,学生怕写作文的最主要原因是教师在课堂上生硬指导后,就让学生闭门杜撰,扼杀了学生作文的灵性,作文兴趣丧失了,由厌而生怕。怎样改变这一现状呢?
1、开展作文诵读活动,善于发现学生作文的点滴优点,及时鼓励。一开学,就组织一次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说说暑假里的新鲜事。这个年龄的孩子,心里是装不住话的,是好于表现的,是急于想把自己心中的苦与乐与别人分享的。抓住这一特点,不仅让学生说,还让他们说得精彩些,把话说得通顺些。要做到故事引人入胜,不先写一写不行。不须强求的、纯天然的作文就出来了。
一、两节课的口语交际怎能让人人都发言,该活动就自然延伸开来。每节语文课的前三分钟,让一位学生来读读自己的作文,同学评一评,老师再鼓励鼓励,自信心有了,习作兴趣上来了。学生日记不用教师要求,次数也多起来,质量也渐渐提高。
2、创设情境,多写情境文。新颖的、变化的、活泼的学习方式最能诱发学生的“内驱力”,学习起来也不会感到疲劳。这就需要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把主动活泼的场面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身临其境,乐在其中,获得感性的习作材料,下笔时有话可写。作文前的活动是学生习作的最好切入点。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一)仔细审题。
学生在得到作文题目后,总是急于下笔,往往写得精彩却不符合题目要求。因此审题时一定要教学生审清对象、审明范围、审准重点。
(二)认真拟题。
一篇作文,题目就是它的灵魂,是引人入胜的灯塔,可有时候学生“题不对文”,题目空泛,华而不实。有些同学担心文章标题字数太少说不明白,就硬把题目拉长。我要求学生拟题要切合文章的思想内容;拟题要具体;拟题要醒目,有新意,要精练,不要累赘。
(三)写好开头和结尾
写好开头段,才能紧紧抓住读者的目光。开头方法多种多样,我教给学生一条,那就是:简洁明了迅速入题。对于结尾也没有固定格式,我让学生一定掌握好常见的几种方法,有概括全文、交代结果、写出感受篇末点题、表达感情和愿望、首尾呼应给读者留下思考和回味的余地等。
(四)书写习惯方面:字迹工整,保持规范。
三、作文教学,重在积累。
学生写作文时教师要从题目入手,在内容上、体裁上多角度的进行指导。如学生在写《童年趣事》时,我从题目“趣”字入手,让学生多角度的理解“趣”字,有情趣、乐趣、傻趣„„这样学生就可以抓住童年有事可写。然后让学生从例文中总结写法,从而指导怎样写。如文章的开头有“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引用式”“启发式”„„接着把事情经过具体的写清楚。在写结尾时可以“自然结尾”“总结式结尾”“启发式结尾”„„学生弄清写法后,就鼓励学生写片断,然后在全班评价交流学生写的片断,或把几个片断连成一篇文章再交流。让学生在有成就感中再来完成自己的作文。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怎样把想表达的意思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叙述清楚。又如学习《山中访友》一文时,作者到山中访问了那些朋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他的写法上有哪些不同。再看文章整个写作顺序是怎样的,与我们写什么样的文章顺序差不多。然后让学生进行“游——”小练笔。事实证明,作文教学平时要加强积累,教师要多训练。变换角度让学生在作文时去发现和创新。多角度作文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使学生想象丰富,学会全面地考察事物。
四、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叶圣陶老先生指出:“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因此,“读”是“写”的基础和前提,读和写是不能分开的。在教学中阅读中,要引导并教会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和层次去分析、理解课文,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讨论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重点写什么。例如,我在教学《落花生》一文时,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学生分组讨论:这一课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重点写了什么?抓住了什么来写?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加以引导、点拨,最后学生归纳。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使学生弄清课文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的: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然后让学生按照这样的顺序练习说话,进行仿写。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运用好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仿写,从而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
五、优秀作文,共享成果。
“共享”是指把所有学生的优秀作文成果在班级里展示出来,供同学们欣赏、交流、借鉴、学习。我的做法是指导学生人人设计“优秀作文选”封面,并统一挂在教室里。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得意之作誊抄在纸上,粘贴在“优秀作文选”里,供大家阅览。经过实践,我体会到:优秀作文共享,不仅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学生的习作兴趣,而且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取长补短,提高整个班级的作文水平。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之路是艰难的。只有不断努力,不断创新,才能让学生从“厌”写变“乐”写,由被动变主动,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2014.7.3
第三篇:作文教学现状及对策
作文教学现状及对策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能力的高低最能体现语文综合素质的优劣,《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总目标做出了这样的规定:“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一总的目标要求,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有不同的表述。小学低年级的写作称为“写话”,中高年级称为“习作”,其目的是为了消除学生对写作的不良情绪,让学生在自由、轻松的心态下学会书面表达。
作文教学是所有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或者说是根本任务,因为我们知道,平时我们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训练,主要目的是为作文教学准备的。有人常把习作训练比作建造一座房屋,土、石、砖、瓦、钢筋水泥则是日常阅读教学所做的一切繁琐准备,阅读教学做得越扎实、充足,这座房子便会盖得越高大、坚实。仅有充足的材料准备还不够,还得有熟练精湛的技术,于是各种写作技巧应运而生,诸如以小见大,欲扬先抑,首尾呼应,承上启下,开门见山„„写作专用术语铺天盖地。是不是掌握这些写作技巧便可以如法炮制出一篇精美的作文?恐怕不是,有的学生提起写作技巧,口若悬河,可一旦让他下笔写文章,便是笔拙语塞,吞吞吐吐,东拼西凑。看来只学技巧还远远不够。分析其中的原因,恐怕还得追溯源头――作文教学的课堂。
一起来看看现在作文的教学实际状况吧,有的教师在第一节课读一两篇范文(作文选中的标准作文),然后让学生谈谈这篇作文如何精彩,最后再让学生写同题作文;有的教师读几篇上次作文的佳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好在哪里?有何启发收获,再布置这次作文的题目,学生只管埋头写,下次作文课亦是如此,循环往复;还有的教师布置好作文题目,大谈特谈这篇作文该写什么,该怎样写,甚至第一段写什么,第二段写什么„„把每段的提纲都列出来,再列举出一大堆写作技巧、手法,好像这样就锦上添花,美不胜收了。也有用些心思的教师,先用两三分钟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谈谈自己的理解或联想到的内容,剩下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写作„„不少语文教师都是这么上作文课的,谁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假如没有校本培训,或许我也会这么一直教下去。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校本培训学习,使我意识到这种作文教学方式需要反思。
那么,这样的作文教学存在哪些问题呢?
第一种作文教学读标准范文,会极大限制学生的想象空间,学生很难从标准范文的框架中跳出来,难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出真实的作文。第二种教学法方法虽然关注本班学生的作文实际,但每次范读的优秀作文往往是班里的佼佼者的习作,久而久之,其他学生便会失去信心,认为只有那几个优秀生能写出好作文,自己再怎么努力也不会被教师欣赏,所以容易产生自卑自弃的心理,慢慢地便会对作文失去兴趣。第三种教学方法看似很专业,其实是在卖弄学识,学生既听不懂也不感兴趣,所以收效甚微。至于帮学生写好提纲的做法就更愚蠢了,这是一个学生在写一篇作文,是几十个学生在写几十篇作文,仅一个提纲怎么够用呢?学生的个性表达何在?学生的独特体验何在?第四种教学方法似乎进步了许多,但短短两三分钟不能引发学生太多的联想,而且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引发学生联想也要有方向,有深度。
古代著名文艺理论家刘勰在著作《文心雕龙》中曾说过“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可见写作是一种感情冲动,要解决目前学生作文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无理可达的现状,重视对学生写作情感的体验开掘,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学思路。
情感是一种心理因素,它不是客观能否满足主体需要引起的主体内在体验。情感的两极表现就是“爱”与“恨”。
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养。
一、加大名著阅读量,为写作奠定坚实基础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道出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勤于阅读,尤其是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一定是大有裨益的.阅读文学作品,关键是要领悟以下两个重要的心理素质。
一是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力和捕捉力。
二是胸怀诗意,对生活产生丰富细腻的情感。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激发和培养自身的这两种心理素质,“要有意识地使自己原始的,粗糙的、愚味的、麻木的感情进入一种艺术的、净化、发达、灵敏的个性化境界”。
如果契合语文教材中课外名著导读,培养学生多读名著,读好名著,做好读书笔记、摘抄、读后感,一定能激发起学生好读书的兴趣,读好书的兴趣。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课外阅读会带给学生受用一生的精神财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得正是这个道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每周都会布置学生课外阅读优美的文学作品,并要求摘录精彩语段或写几句感想,利用早读、自习课的时间检查、讲评,逐渐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不少学生的文笔都有很大进步。
每学期结束之时,我会布置学生利用寒暑长假读长篇名著,推荐1―3篇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的作品,如《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海底两万里》、《水浒》、《西游记》等中外经典名著,下学期开学时会利用两节课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学生常常是高谈阔论,兴趣盎然.有一次讨论古典名著《水浒》,学生们就梁山好汉是不是真英雄,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人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就是英雄,有人反驳占山为王,烧杀抢掠此乃草寇„„看他们争的面红耳赤,趁机布置他们写一篇评论文章,效果很好。
二、增强劳动锻炼和挫折体验,激发写作热情
鼓励学生参加劳动锻炼,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更能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和体验。“艺术源于生活”,而劳动创造着生活,学生如果每天只坐在教室里读书,只靠教师的讲解和传授来理解生活人生,那么他一定不能全面深切地理解。“听不如做”,学生适当地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可以促进对社会对生活的认识,可以体察劳动的辛苦和收获劳动的快乐,从而能体谅父母,体谅他人,这是写作中难能可贵的思想珍宝。
没有劳动,更谈不上挫折了,人在经历挫折时,情感往往最为丰富,古今中外的著名作家,几乎都是在经历种种挫折的过程中才勃发写作的欲望,作品往往真实感人。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这篇文章中谈到“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著《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蹶有《国语》„„《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可见挫折是激发写作冲动的最直接、最有利的情感因素。有一次,学生刚刚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活动,那节作文课让学生讲述活动经历和体验,许多学生感言离开家,没有父母的庇护,在外打工的日子太苦太累,根本不是想象中浪漫和潇洒的。还有一部分学生谈到对集体力量和团结精神的真切体会。学生畅所欲言,趁着兴致,布置他们写一篇《劳动的滋味》作文,学生欣然而作,效果极佳。
求知的挫折,实践的挫折,劳动的挫折都是写作的宝贵的情感财富,日积月累,也许就能产生非写不可的创作激情。因此,有意识地让学生经受挫折,体验挫折,反思挫折,会进一步丰富他们的情感,为他们的写作积累宝贵的财富。
三、培养学生爱心,丰富写作情感
有爱才有恨,一切艺术表现出来的,无非都是对生活、对人生、对社会的“爱”和“恨”。爱是一个人的情感基础,一个人只有有“爱心”,才会真正关注社会、人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中的一草一木。这样的情感写进文学作品,才会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美的心灵,美的事物,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关键是引导他们去发现,去认识。有计划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常带学生去田园野外观察感受,引导学生去敬老院慰问,尊老爱幼,关心集体,孝敬父母„„,以此来培养学生纯真、美好的心灵,提高学生创造美、鉴赏美的志趣和能力。记得有一回正在上课,窗外突然下起鹅毛大雪,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了。我灵机一动,让学生放下书本,去室外赏雪。学生欣喜若狂,欢笑着投入雪的怀抱„„回到教室,看满身是雪的孩子们激动的心难以平复,我让他们即兴抒怀,学生们边创作边朗读,“一场大雪染白了初冬的校园”、“雪是上帝派来的天使”、“雪的精灵欢笑在大地上”„„就连平时最恐惧写作的学生也动起笔杆来,描绘这美丽的雪景,我明白那场雪已经落入每一个学生的心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丰富饱满的情感正是作文源源不断的清澈泉水。只要你善于发掘,每一位学生心中都有一眼清泉。
第四篇:小学六年级语文语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六年级语文语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在新课标实验教材第十二册语文教学中,可能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惑,我们现就第一线教学中遇到的某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对于如何把握每个单元“习作”的侧重点以及习作指导 第十二册语文第一单元的习作中,有三个板块的作文,一个是《难忘的“第一次”》;一个是“选择一个是你有所感触的事物特点和感悟”;一个是写漫画《假文盲》。一个单元有三篇习作,究竟哪篇习作精讲?还是三篇都一样重要?自己挑一篇吧,担心其他两篇才是重点,三篇都讲吧,学生负担太重,老实说,很多老师心里真没底呀!对于习作的教学,该如何把握呢?
同时在作文教学中,每次批改学生写上来的作文时,总会发现很多似曾相识的作文。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是学生不写真文,不吐真情。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课堂上老师讲的方法,学生听了不用,写作时,懒得动脑,看到诸如单元同步的作文,想都没想就模仿着写下来,一点创造也没有,一点真情实感也没有。总之,学生们只是追求形式,反复模仿,兴趣受到严重的压抑,思想受到很大的束缚。这样下去,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难以提高,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真是教语文难,教学生作文更难。面对每个单元的作文,我们师生都会“谈文色变”,只能把作文看作一件苦差事。
怎么办呢?所谓“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从繁杂的事物和现象中,选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意义的人和事来写。只有观察得越认真,越深入,写出来的文章才越具体、越生动、越感人。多指导学生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从“我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起。例如:新课标第十二册语文的第一单元的第一篇习作《难忘的“第一次”》,我们做老师的首先必须强调要求学生:写自己经历的事,不允许造假,有第一次的字眼,有第一次的感受。其次是点评习作时,老师必须做到精挑细选,选那些写真事的,有真情的作文来点评。如有一个学生写自己第一次当班干部,其中读到自己管同学所受的委屈时,情不自禁地哭了。这样真情实感流露的文章,才能打动自己,打动别人。再次是学生写的如果有诸多雷同的,如很多学生都写到“第一次一个人睡觉,第一次走夜路”,那就要看这篇习作是否做到立意新。学生真的做到“旧坛装新醋”,还是值得表扬的。只要正确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熟悉生活并加以自己的思考,加进自己的看法,就一定能写出实实在在的好文章。
二、如何处理好文本的教学和考试的题型
1、问题:现在的教材每个单元只安排了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回顾 拓展、日积月累、成语故事(阅读链接、趣味语文),但关于句式的内容并没有出现,可考试又出现此类题型,如:直述句改为转述句。这样教学时需不需要教教材没有而考试又考的知识呢?如果要教,什么时候教?怎样教?因为书本没有明确的要求,教师会难以把握,特别是新老师。
对策:我们应该要统一教学思想,明确教学目标,落实每册书要补充的知识点,例如第十一册书补充比喻句等修辞手法的教学,第十二册书补充句式的转换。考试内容不能脱离文本,不能无限制延伸教学内容。
2、十二册教材最后安排了个“综合复习”,我们是否就按所提示的复习思路复习?
三、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在课堂教学中,碰到学生在朗读中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唱读”现象,也是朗读在流利方面最忌讳的现象,“唱读”破坏了作品行文的流畅性和节奏感,严重的甚至破坏了原文所要表达的情感。此现象主要是学生在朗读是过于随意,平均用力,拖长音等问题造成。而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的随意性,是因为他们对朗读的认识不够,对朗读在提高阅读能力上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他们认为只要文章中的字会读了,整篇文章就会读,就像吃饭那么简单,无需掌握什么技巧。改变学生这种认识的突破口是利用教师范读,以此为模范,让学生在自身“和尚诵经”般的朗读和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寻找差距,教师趁热打铁,点明一些朗读要领,传授一些技巧。特别是当学生自学性朗读时,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完、读好,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这样学生不仅提高了朗读能力,也养成了良好的朗读习惯。
第五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及对策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及对策
自贡市大安区回龙中学范永江
摘 要: 作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它不仅是学生用来交流思想和进行社会交际的重要手段, 也是衡量他们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准。所以,作文能力是一个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然而,目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却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学生写作态度不积极、教师的工作态度不够认真等原因导致初中作文教学不尽如人意。作文教学要想取得成效必须要从三个方面来把握: 一是教学方式上,二是平时的积累上,三是训练方法上,从这三个方面出发并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兴趣 积累 写作训练
众所周知,作文是一种高创造性、高度综合性的语言活动,是学生系统、清晰地表达知识和经验 ,交流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活动。它不仅是学生用来交流思想和进行社会交际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他们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准。
一.作文的性质
1.创新是作文的灵魂。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所以学生的写作过程也应该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是一个迸发出创新思维火花的过程 ,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那么,什么样的作文是有创新性的作文呢?个人认为,只要是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了真体验、真感情的作文就是创新作文。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放飞他们的思想。
2.真实是作文的生命。
每个人都有一些独特的生活感受, 都有一段不褪色的永恒记忆。所以,释放一个人的真实性情是写作文的最佳素材。学生在书写自己的内心的真情实感时 , 既可以求得心灵的慰藉,又可以为自己积累起丰富的情感体验,一旦真情迸发 ,就有可能文思泉涌,一挥而就,写出来的作文也会触人心弦。所以,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感情 ,并书写下来。
3.个性是作文的魅力。
没有个性就会失去魅力 ,没有个性就会流于平庸。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体验 ,所以也不可能存在两篇相同的作文。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表达出自己的个性 ,淋漓尽致地表现自己独特的作文风采 ,这样才可以让学生的个性奇葩含芳吐艳 ,让学生的作文充满个性魅力。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1.学生写作态度不积极。
每个学生都有写好作文的愿望,但是学生的生活空间毕竟有限,生活内容较为单调,而且初中学校多为封闭式管理,学生课业负担重,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籍,再加上初中作文多是命题作文,学生的心里话无处倾诉,结果只能是应付了事,写出来的作文言之无物,写作态度极不积极。
2.作文命题与学生的生活脱节。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由于初中写作教学常常与生活脱节,作文不能真实的反映生活,生活也不能转化为作文的题材,学生既没有丰富的词汇,又不能熟悉多样的题材,写作时文思枯竭 , 硬拼强凑,自然文不成篇,写作质量差。
3.教师的工作态度不够积极。
由于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不能得到有效提高,从而导致教师的工作态度不够认真。语文教师在教授写作时一般没有具体的教学计划。在作文教学中存在两种表现:一是走马观花,即写作跟着课文走,学什么课文就写什么作文,话题固定,题材固定;二是没有过渡,目标过高,即在教学中,把写作的基本技巧交给学生,就指望学生写出十全十美的作文来,学生没有切身体验,这对他们而言根本难如登天。
三.如何改进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一)转变方式,培养兴趣。
笔者认为,要想做好写作教学,首先要从兴趣着手,都说兴趣是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因此,作为教师,必须要在全班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写作氛围,让作文教学课变成学生满心期待的课堂。语文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好每一节作文课 ,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写作热情,唤起他们的写作动机,让学生感知到写作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写作不是为了应付了事,而是为了表达真实感情。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去写, 愿意去写。
1.将听说练习融入写作训练。
要将写作课融入到听说训练中,通过这个方式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比如,我有时候在写作课堂上要求学生们自己一人想一个故事,给每个人两分钟的时间来讲故事,这样不仅提高了他们写作课堂的参与度,也训练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类似的活动,有助于学生提高见识,扩展思维,积累写作素材。比如,平时也可以组织一些阅读比赛、诗朗诵比赛,让学生多读多说,激发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
2.将美文鉴赏融入写作训练。
鉴赏和写作是分不开的两个部分,通过鉴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学生了解文学常识以及一些文学写作技巧。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老师应对文本中的一些好的文章加以引导,从作者的谋篇布局,重点词句上去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鉴赏,让学生体会其中的隐含的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体悟到遣词造句的玄妙之处。现在的语文课除了教学课文之外,都会在书本后面附有名著导读的部分,老师应要求学生结合相关课文去阅读,看应该如何对名著进行分析和鉴赏,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课外针对教科书,阅读相关的名著。比如,在谈到《忆读书》这篇课文时,我会将跟冰心有关的作品拿出来跟学生一起探讨鉴赏,同时为了鉴赏的时候不枯燥,我会讲解一些冰心老人生平的趣事,以便帮助学生记忆,培养兴趣。
3.将写作训练融入生活,表现个性自我。写作与真实的生活是密切不可分割的,作文必须要从真实的生活出发,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比如,我有次在作文课堂上要求学生利用周末回家做一次饭,然后把感想写出来。到了周一,果然学生们纷纷把自己的感想交了上来,而且基本上都写出了真情实感,有的写的是对父母的理解和体谅,有的写的是自己做饭的技巧和做事的技巧相互比较带来的心得感悟,有的写的是第一次做饭的心情„„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只要学生真正从自己真实的生活出发,就不愁没有东西去写。
此外,还要注意学生构筑交流和表现的平台。例如,搞一些学生自己的作文报,在班上一起交流和学习,定期将一些优秀的作文报贴出来,让学生完全拥有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这些无疑可以促进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
4.将写作训练融入大自然。
生活是五彩斑斓的 ,生活中的人和事是丰富多彩的。为了写好作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勤思考的习惯。为此 ,教师可以经常带领学生走出教室, 走进大自然 ,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收集写作素材。比如,春天到了 ,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踏青, 走进山间田野,走进大自然的怀抱。让他们观察花草树木的生长状态 ,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春天。这样,学生就能描绘出一幅幅春意盎然的“春景图”,视野开阔了,写作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明显地提高了。
(二)厚积簿发,重视积累
写作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在有了写作兴趣的情况下,只有不断的积累,才能使学生在写作方面有所进步,才能厚积薄发,积累的习惯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生受用的。
1.博览群书,陶冶学生性情。
纵观古今中外在写作方面有所成就的人,无一不是有着博览群书的积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断积累的同时,书香也能陶冶学生的写作及性情。此外,我也推荐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来阅读有关的名著及文本,比如说对于红楼梦,我推荐学生可以结合电视剧《红楼梦》一起看,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名著本身的理解,也能加深对名著主题的理解。2.摘录名句,凝聚哲理华章。
有些好习惯是一生受用的。我培养学生们在平日的阅读中,准备一个小本子,可以将一些优美的句段随手摘抄下来。久而久之,那些平时自己摘录的优美句段成了他们文章中的华章妙语,写作也不再担心没有文采了。传统的写作教学往往是一种僵化的教学方法,过分注重了作文技巧的学习,这些所谓拿作文高分的“技巧”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路,更束缚了学生大胆创新的脚步。而所谓“功夫在诗外”,就很好的说明了学习写作、提高写作的根本在于自身的积累,如果可以学习到书中的精华,也就达到了阅读的目的,还训练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随写随记,喷发写作灵感
叶圣陶说:“有所积蓄是一回事;怎样用文字表达所积蓄的,使它恰到好处,让自己有如量倾吐的快感,人家有情感心通的妙趣,又是一回事。”所以,我主张学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要不断用自己的心灵感悟生活,遇到有想法、有感悟的时候就应该拿起手中笔,把感想、感言记录下来。还有位作家说:“只有写,才会写。”也说明了这个道理,所谓“不吐不快”的境界,也是说这种有感而发、随性而记的写作激情。比如我每周会给学生布置写周记的家庭作业,有些学生甚至一周内交给我好几篇周记,这就是学生在用心生活的时候,用手中的笔将有感而发的瞬间及时记录了下来。
(三)巧练多思,多评多论
兴趣和积累都是为最终的写作所服务的,我要求我的学生要巧练习,多用自己的观点去评论,看到一些作品,一些新闻事件要有自己的想法及看法。在写作教学中,我通常会给学生布置仿写任务。仿写是“以读促写”的一种形式,阅读作为写作的基础,不去仔细的品读,是很难领悟到写作中可以运用的技巧及知识的。我在闲暇之余,把自己所认同的名篇中的一些名句、优美的富有哲理的句段摘录下来,以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进行仿写,在仿写的过程中,学生们能深刻仔细地去品读那些优美的字句,对于句子的结构、段落进行细致的研读,并且能融会贯通。仿写的量不大,也有助于学生迅速的掌握写作的技巧。
四、结语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打好作文基础,对于今后形成个人的习作风格、形成良好的阅读及思维习惯,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作文教学会对学生的发展、主体意识的强化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又是一项长期的艰辛的系统工程,我相信,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勇于实践,教学实践会开出更加美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 彭海涛.初中语文作文探究 [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1(6).[2] 赵伟.浅谈初中英语作文教学 [J].教育教学论坛, 2011(24).[3] 庄素芳.主题作文教学的拓展与延伸[J].上海教育科研 , 2011(3).[4] 马苏云.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0,(3).[5] 周学武,张梅兰. 初中作文评改策略与反思[J].宁夏教育,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