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短文翻译练习解读

时间:2019-05-13 05:33: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言短文翻译练习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言短文翻译练习解读》。

第一篇:文言短文翻译练习解读

文言短文翻译练习

1.将下面文言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已若。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①乌在其为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好苦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泰然谓美莫己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文字,翻译划线的句子。

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臣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刘向《新序·杂事第一》)[注] 不谷:古代君王自称的谦词。

(1)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面文言文中划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至刖。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往夜告之,弥子矫驾君车而出。君闻之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与君游果园,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念我!”

4.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恶有不行而知者乎?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文字,翻译划线的句子。(5分)

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臣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刘向《新序·杂事第一》)[注] 不谷:古代君王自称的谦词。6.阅读下面一段古文,翻译其中的画线文句。(5分)

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持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古代的赌博游戏)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庄子·骈拇》)(1)问臧奚事?则持策读书;

(2)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

7.阅读下列文言文段,翻译画线部分。(5分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全失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1)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2)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译文:(1)

(2)

8.翻译下列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5分)

巫马子谓子墨子曰:“子兼爱天下,未云利也,我不爱天下,未云贼也,功皆未至,子何独自是而非我哉?”

子墨子曰:“今有燎者于此,一人奉水将灌之,一人掺火将益之。功皆未至,子何贵于二人?”巫马子曰:“我是彼奉水者之意,而非夫掺火者之意。”

子墨子曰:“吾亦是吾意,而非子之意也。”

翻译:(1)子何贵于二人?

(2)我是彼奉水者之意,而非夫掺火者之意。

9.将下面文言文中划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5分)

起拜左司郎中,转司刑少卿。与皇甫文备同按狱,诬有功纵逆党。久之,文备坐事下狱,有功出之,或曰:“彼尝陷君于死,今生之,何也?”对曰:“尔所言者私忿,我所守者公法,不可以私害公。” 《新唐书·徐有功传》

(1)与皇甫文备同按狱,诬有功纵逆党

(2)尔所言者私忿,我所守者公法,不可以私害公

10.把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5分)郑子产有疾,谓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卒。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聚人于萑苻①之盗。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①萑苻(huán fú)芦苇丛生的水泽,代指强盗出没的地方。(1)(2)

11.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将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华歆从会稽还都,宾客义故赠遗累数百金,歆皆无所拒,密各题识。临去,语众人曰:“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单车远行,将无以怀璧为罪,愿为之计。”众乃各留所赠。

(1)歆皆无所拒,密各题识。

(2)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

(3)众乃各留所赠。

12.请将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译文:。

13.把下列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垣墉两字都是墙的意思),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14.把下列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①先王之制,大都(都城城墙)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庄)公曰:“②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指庄公之弟共叔段。其不断请求封地以扩张势力)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15.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将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颜之推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选自颜之推《颜氏家训》)

16.阅读下列文段,把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七年,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①而驰,初不甚痰,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②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苛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四库全书·岳飞传》)注:①介:鞍甲,此指配上鞍甲 ②褫:解除

(1)此其受大而不苛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4分)译文:

(2)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译文:

17.阅读下列文段,把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于郑子阳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子列子见使者,再拜而辞。

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乐,今有饥色。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邪!”

子列子笑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庄子》)

18.翻译下列划线的句子。(4分)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①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发病死。苏子曰:“增之去善矣。②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

19.翻译下列划线的句子

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向利背义乎?”

20.翻译下列划线的句子

太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禺页 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①故世人未之奇也

②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1.①它的明察(表现)在哪里呢?(2分)②这(镜子)使我好痛苦(或:难受)。(1分)③还安然自得地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漂亮(或:还安然自得地认为没有像自己漂亮的了)。(2分)

2.(1)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三个分句,每句1分)(2)我们国家大概接近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两句话,每句1分)译文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

楚庄王谋划一件事情,做得很妥当,群臣没有谁能赶上他,退朝以后,脸上露出忧愁的神色。申公巫臣进前说道:“您在退朝之后面露忧色,这是为什么呢?”楚王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现在凭我这样没能耐的人,在朝廷上商量大事,群臣就比不上我了,我们国家大概要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

3.(1)弥子吃桃感到特别甜(译为“弥子吃到特别甘甜的桃子”也可以)。没吃完就把它献给卫君(译为“舍不得吃完而把它献给卫君”也可以)。

(2)不顾自己口味的满足却想着我(译为“因为一心想着我,竟忘记桃子已被自己咬过”也可以)。4.接触到它之后,才能了解它;[亲自]实践之后,[才]知道[什么是]艰难。

翻阅五岳图,认为了解了山,还不如砍柴的人[迈出去]一步[了解得多]。

5.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三个分句,每句1分)

(2)我们国家大概接近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两句话,每句1分)参考译文:

楚庄王谋划一件事情,做得很妥当,群臣没有谁能赶上他,退朝以后,脸上露出忧愁的神色。申公巫臣进前说道:“您在退朝之后面露忧色,这是为什么呢?”楚王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现在凭我这样没能耐的人,在朝廷上商量大事,群臣就比不上我了,我们国家大概要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

6.(1)(主人)问臧干了些什么?原来是拿着鞭子在读书。(2)两个人干的事情不同,但他们在丢失了羊这件事情上,却是相同的 7.(1)大概来说,获得人才的方法是,假如不能得到圣人,那就与君子亲近交往,与其得到有本领但奸邪的人,倒不如得到没本领但忠厚的人。(2)有道德的人往往被人们尊敬,有才能的人往往被人们喜爱,因为喜爱就容易亲近,因为尊敬就容易疏远,所以明智的人才能不外露又保持高尚的道德。

8.(1)您认为两人之中谁应该被肯定呢?(2)我(当然)肯定那端水灭水人的想法,否定那引火助燃人的想法。译文:巫马子对墨子说:“您(主张)爱天下一切人,谈不上有什么好处,我不爱天下(一切人),也谈不上有什么害处。(既然咱们的主张)都没有产生什么后果,您为什么单单地认为自己的对,而认为我的错呢?”墨子道:“比如有人在这里放了火,一个端着水,准备扑灭它,另一人拿着燃烧的东西,准备助长火势。(两人的行动)虽然都没成为现实,但您认两人之中谁应该被肯定呢?”巫马子道:“我(当然)肯定那端水灭火人的想法,否定那引火助燃人的想法。”墨子又道:“(如此说来)我仍然认为自己的主张对,而认为您的观点是错误的。”

9.(1)曾和皇甫文备一起审理案件,皇甫文备诬告徐有功放纵反叛朝廷的团伙。(2)你所说的是个人的私怨,我所坚持的是国家的公法,不应该为了私怨而损害公法。[参考译文]徐有功提拔为左司郎中,又调任司刑少卿。曾和皇甫文备一起审理案件,皇甫文备诬告徐有功放纵反叛朝廷的团伙。过了很长时间,皇甫文备因事获罪,被捕入狱,徐有功使他获免出狱。有人问:“他曾把你陷于死地,你现在反而救他的性命,这是为什么?”徐有功答道;“你所说的是个人的私怨,我所坚持的是国家的公法,不应该为了私怨而损害公法。”

10.(1)水性懦弱,人们轻忽它而在其中嬉戏(译成“接近而玩弄它”也可以),因此被水淹死的人很多。所以施行宽政是不容易的。(2)派遣步兵剿灭(译成“发兵攻打”也可以)霍荷的强盗,全部杀死他们。(郑国)匪患有所减少(译成“强盗稍微少了”也可以)。

11.18:(1)华歆全不拒收这些钱财,秘密地在各份钱财上写了标记。(2分)(2)我本来没有拒绝各位的心思,因而接受的钱财就多了。(2分)(3)众人于是各自留下了赠送的钱财。(1分)

12:我把不贪当作宝贝,你把玉当作宝贝,如果把玉给我,(就)都失去了宝贝,不如各人拥有自己的宝贝。得分点:以(把);尔(你);若(如果);人(各人);其(自己的)

13.(1)何不把它赶走呢?(2)这道理不是你所能知道的。(3)没有了鸡不是一种损失吗? 14.①先王的制度,大都城墙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都城墙不能超过国都的五分之一,小都城墙不能超过国都的九分之一。②姜氏想这样做,我怎能避开那灾祸?

15.注:求益:求得上进。便自高大:就自高自大。凌忽:欺侮和轻视。同列:同辈。疾之:怨恨他。鸱枭:chī xiāo,两种恶鸟,这是古人的看法。译文:学习,是为了求得上进。可是我见到有人读了几十卷书就自高自大,欺侮和轻视长者,轻视同辈。这样,别人自然象对仇人那样恨他,象对鸱枭那样讨厌他。象这样以所谓学习损害了自己,还不如不学呢。

16.(1)这大概是(它)需要的多却不随便获取;力量充裕却不喜表现(逞 强),(这实在)是到达远方的好马(材料)。(4分)(2)而且吃不选择饲料,喝不选择泉水,马辔还未放安稳,它便踊跃快奔,刚跑百里之地,便力尽喘气流汗,疲倦得像要死去的样子。(4分)17.(1)①您不是不爱好贤人了么?或:您恐怕(会被认为)是不喜欢贤人了吧? ②国君派官使拜访,送粮食给先生,先生不接受,岂不是命该如此啊!(5分。前句2分,后句3分。意思符合、表达通顺即可,有欠缺酌扣)(2)子列子认为国君行事无主见,听人言而送粮食,今后也会听人言而降罪我。国君的这种弱点会贻害国家百姓,“民果作难而杀子阳”证实了子列子的预言。子列子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具有远见卓识。(3分。意思符合即可,若另有创见且合理,酌情给分)18.①项羽疑心范增与汉有私情,稍稍削夺了他的权力。②如果不离开,项羽一定会杀范增,只是疑憾他不早点离开罢了。

19.①将自己的衣裳给我穿 2吃人的粮食的人(就应该)为人之事而出力效死

20.①因此当时人并不将他看作什么了不得的人物 ②能够安定天下的,大概就是先生吧

第二篇:文言小短文 翻译

1.艾子行走在河边,途中遇到一间庙,庙虽小但装饰很庄严。庙前有一条小水沟,有一个人行走到水边,无法淌水过去,回头到庙里,然后拿了鬼王的雕像横放在水沟上,踩着他过去了。后来又有一人到了这里,看到了这情景,一再叹息着说:“竟然有如此亵渎轻慢神灵雕像的行为!”于是将雕像扶起,用自己的衣服擦拭雕像,捧着他放到神座上,再三拜祭才离去。一会儿之后,艾子听到庙中有声音说:“大王在这里是神仙,应当享受乡民的祭祀,却反而被愚昧无知的人侮辱了,为什么不施加灾祸给他来谴责他呢?”鬼王说:“如果要施加灾祸的话应该施加给后面的人。”小鬼又问:“前面的人用脚踩大王,再也没有比这更厉害的侮辱了,却不把灾祸施加给他;后面来的人是对大王很恭敬有礼的,反而施加灾祸给他,为什么这么做呢?”鬼王说:“前面的那个人已经不信鬼神了,我又怎么能加祸给他!” 艾子说:“真的是鬼害怕凶恶的人啊!”

ps,本文出自北宋无名氏《艾子杂说》,曾相传为苏轼所作,无据。

2.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留在沙滩上,自己去水边洗衣服。老虎从山上跑来,那妇人慌忙潜入水里躲避老虎,两个小孩仍然在沙滩上自在嬉戏。老虎盯着他们看了很久,甚至用头顶触碰他们,希望他们会有些害怕,可是小孩傻乎乎地不知道怎么回事,老虎最后也就离开了。估计老虎吃人必是先向人显示它的威风,但遇到不怕老虎的人,它的威风没有地方施展,也就吃不成了。

道理:

1、从字面意思来看是:天真的;没有踏入过俗世的人对外界的事物毫无戒心,不知道什么叫做危险,或许能够避免一场危险。

2、老虎不应该是在外表上欺软怕硬的,人对人倒常常是这样的。最终还是要凭实力决定一切的。

1、虎熟视久之 熟: 仔细。

2、至以首抵触 首: 头。

3、虎亦卒去 卒: 最终。

4、翻译句子

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译文:老虎要吃人,先用自己的威势吓唬人;对于不害怕的人,老虎也没有什么办法。

3.陈述古,字密直①,尝②知③建州浦城县。富民失物,捕得数人,莫知的④为盗者。述古绐⑤曰:“某寺有一钟,至灵⑥,能辨盗。”使人迎置后阁⑦祠之⑧。引囚立钟前,谕曰:“不为盗者摸之无声,为盗者则有声。”述古自率同职⑨祷钟甚肃,祭施以帷⑩围之。乃阴⑾使人以墨涂钟良久,引囚逐一以手入帷摸之。出而验其手,皆有墨,一囚独⑿无墨,乃见真盗——恐钟有声,不敢摸者。讯之即服⒀,遂承为盗。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①陈述古,字密直:陈述古,字密直,宋代侯官人,神宗时为侍御史,是王安石变法的反对派人物。密 直:即“枢密院直学士”的省称。枢密院是古代管理军事机密、边防等事务的官署。建州浦城:唐置州县名,今属福建省。

②尝:曾经。

③知:做知县。

④莫知的:不知道。

⑤绐(dai):谎称。

⑥至灵:特别灵验。

⑦ 后阁:我国古代一组建筑中位于最后的楼房,常作游息,远眺,供神佛或藏书藏物等用处。

⑧祠之:把它(钟)祭祀起来。祠:供奉。

⑨同职:同僚,同事。旧指同在一部门做官的人。

⑩帷:围幕。

⑾阴:暗暗的。

⑿独:唯独。

⒀服:认罪。

辨别加点字的意义

(1)讯之即服,遂承为盗 之:代词,代手上无墨的偷窃者

(2)引囚逐一令引手入帷摸之 之:代词,代涂了墨的钟

译文

版本一:陈述古,字密直,曾在建州浦城县当过县令。当时,有家富户被盗,丢失了不少物件,告到官府,捉住了几个人,但不知道谁是真正的盗贼。陈述古把那些囚犯带到钟前,骗他们说:“某寺里有一口钟,特别灵验,能辨认盗贼。”于是,就派人把那口钟迎到县府衙门的后阁里去。接着,把囚犯们带到钟前,当面告诉他们:“没有偷东西的人,摸这口钟,它不响,偷了东西的人一摸它,钟就会发出声响。”述古亲自率领他的同事向钟祷告,态度很是严肃,祭祀完了,用帷幕把钟围起来。然后暗地里让人用墨汁涂钟,涂了很久,才叫那些囚犯一个个地把手伸进帷帐里去摸钟。摸了一会,叫他们把手拿出来检验,只见手上都有墨汁,独有一囚犯手上无墨,这就是真正的盗贼,因为他怕钟发出声音,所以不敢去摸。经过审讯,这个盗贼立即承认了犯罪事实。

版本二:陈述古,字密直,在建州浦城县当县令。当时,有人家被盗,捉住了几个人,但不知道谁是真正的盗贼。陈述古就骗那些囚犯说:“某个庙里有一口钟,能辨认盗贼,特别灵验!”于是,就派人把那口钟迎到县府衙门的后阁里去。(陈述古)把囚犯们带到钟前,说:“不是偷东西的人,摸这口钟它不响;偷了东西的人,摸它就会发出声响。”述古亲自率领他的同事向钟祷告,态度很是严肃,祭祀完了,用帷幕把钟围起来。然后暗地里让人用墨汁涂钟,过了很久,才叫那些囚犯一个个地把手伸进帷帐里去摸钟。摸完后叫他们把手拿出来检验,只见手上都有墨汁,只有一囚犯手上无墨,经过审讯,这个盗贼立即承认了犯罪事实。因为他怕钟发出声音,所以不敢去摸。

中心题旨

善于心理分析,有益于提高工作效率。

告诉我们

陈述古巧妙的抓住了犯罪嫌疑人害怕被识破的心虚心理,切中要害,虽然没有经过繁琐的调查取证,却不战而屈人之兵,直接找出了真正的盗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那些聪明睿智的古代官吏们确实有他们独到的审案方法,能够巧用犯罪心理学,审不厌诈,至今看来都有着绝妙的艺术性和欣赏性。

4.从前,有个人看见大雁在飞翔,准备拉弓把它射下来,并说道:“一射下就煮来吃。” 弟弟表示反对,争着说:“走在地上的大雁适合煮着吃,飞翔的大雁适合烤着吃。” 两人一直吵到社伯那儿。社伯建议把大雁剖开,一半煮食,一半烤食。等到再次去射大雁时,大雁早就飞远了。

注释

1.睹:看见。

2.援:拉。

3.烹:烧煮。

4.舒:指在地上随意走动的。

5.宜:应该。

6.燔(fán):烹烤。

7.竞斗:争吵;争吵。

8.讼(sòng):裁决。

9.社伯:古代二十五家为一社,社伯是一社之长。

10.索:寻找。

道理

不要一味无休止去争论做一件事的方法,而错过完成它的机会。

引申其意是完成一项事业,实现一个理想,就像猎雁而烹一样,不但有阶段性,而且还有时效性。不完成前一个阶段的任务,是无法进入下一个阶段的;不把握时机即使条件具备了,同样无法达到目的。

寓意

事情要分清本末主次和轻重缓急,否则一事无成。

5.强项令:指东汉光武帝时洛阳令董宣。董宣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杀人,匿于主家。后公主出行,用他为骖乘。董宣候之于途,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诉于帝,帝大怒,召宣欲棰杀之。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即以头击柱,帝令小黄门止之,使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因敕强项令出。……葬以大夫礼。事见《后汉书·酷吏传》。

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在今河南开封县陈留镇)人。……后来被特例征召为洛阳县令。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了人,因为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无法抓捕。等到公主出门,而用这个家奴陪乘,董宣在夏门外的万寿亭等候,拦住(公主的)车马,用刀圈地,大声数说公主的过失,呵斥家奴下车,接着便把家奴打死了。公主立即回到宫里向光武帝告状。光武帝极为愤怒,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董宣磕头说:“希望乞求说一句话再死。”光武帝说:“想说什么话?”董宣说:“皇帝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臣下我不等鞭子打,请求能够自杀。”当即用脑袋去撞击柱子,(顿时)血流满面。光武帝命令扶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答应,(光武帝命小太监)强迫他磕头,董宣两手撑地,一直不肯低头。公主说:“过去弟弟做百姓的时候,隐藏逃亡犯、死刑犯,官吏不敢到家门。现在做皇帝,威严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光武帝笑着说:“(做)皇帝和(做)百姓不一样。”当即命令:“硬脖子县令出去!”赏赐三十万钱。董宣把它全部分给手下众官吏。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之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京城称之为“卧虎”。歌颂他说:“没人击鼓鸣冤的是董宣。”

(董宣)当了五年洛阳县令。七十四岁时,死在任上。(光武帝)召令派遣使者探望,只看见布做的被覆盖着尸体,(董宣的)妻子和儿子相对而哭,家里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光武帝很伤心,说:“董宣廉洁,到他死我才知道。”因董宣曾经做过二千石,便赏赐(系印钮的)绿色丝带,并按大夫的礼节安葬。

题目解说:

【题目】:强项令

【注音】: jia`ng xiàng lìng

【解释】:强项令,硬脖子县令,指董宣。

形容一个人极其刚直不阿、刚强不屈,绝不低头。

[作者]:范晔

1、《后汉书》——南朝刘宋时范哗编著,原有十纪八十列传,共九十卷。北宋时,把晋司 马彪所著《续汉书》八志三十卷,合编成为现在流传的《后汉书》,两书合为一百二十卷。本篇选自《后汉书?董宜传》。

2、董宜——字少平,河南陈留人。东汉光武年间,曾任北海相,以打击豪强闻名,桩光武 帝征为洛阳令。

3、洛阳令——后汉首都在洛阳。洛阳令即首都地方的行政长官。

4、湖阳公主——光武帝刘秀的胞姐。

5、苍头——奴仆的通称,是从秦代“黔首”演化而来的。因为劳动群众面黑,头戴青巾,故称苍头。

6、骖乘——即陪乘。古时乘车,向导居左,御者居中,另有一人居右陪乘,叫骖乘。骖音 参(can),驾车的马。

7、数——音署(shu),列举、责备。

8、格杀——声杀。旧时代把行凶,拒捕或违犯禁令的人当场打死,称作格杀。对于上述行 为,不以杀人论罪,故称“格杀勿论”。

9、箠——音垂(chui),鞭子。这里指杖刑,用木杖鞭打犯人。

10、楹——音盈(ying),殿堂前的明柱。

11、黄门——在宫内侍从皇帝、传达沼令的官贝,为首的称黄门恃朗。后汉时黄门多由宦官 担任,以后通称宙官为黄门。小黄门,即小太监。

12、文叔——光武帝刘秀,字文叔。

13、白衣——古时未能取得功名,或者罢官归里的人,都叫白衣,相当于现代的老百姓。

14、勅——音翅(chi),皇帝的诏令。

15、强项——脖子硬,不肯随便向人低头。“强项今”是刘秀赐给董宣的称号。

16、悉——垒郎。

17、班——分发。

18、桴——音忱(fu),击鼓槌。

第三篇:文言《短文两篇》过关练习

文言《短文两篇》过关练习

一、课文过关

什么是神话

神话: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所以,神话作品通常具有超现实想象、夸张的浪漫主义特点。夸父逐日

1.字词过关 夸父与日逐走(竞跑,赛跑),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想要)得饮,饮于 黄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湖,传说其大纵横千

里,在雁门山北)。未 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桃林)。.2.你怎么看待夸父这一人物?

夸父是一个有胆量有决心,目标远大,气魄非凡,意志坚强的英雄人物。所以,现在人们常以“夸父逐日” “夸父追日” “逐日” 这些词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3.你如何理解这则神话的主题?通过神话,表现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自然、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公共怒触不周山

昔(从前)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碰,撞)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断)。天倾西北,故(所以)于此,于是);地不满积水)尘埃归焉。

2.了解文章的内容之后,在你的心目中,共工是一个怎样的人?

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具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3.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1)夸父和共工都很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

(2)夸父和共工改造山河。夸父死后弃其杖,化为桃林,为后人止渴;共

工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兴修水利,发展农耕,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华夏民族的英雄。

二、拓展练习

精卫填海

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反,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1、解释下列带颜色的词语:

⑴北二百里(向北)⑵曰发鸠之山(叫)⑶其状如乌(像)⑷其鸣自詨(呼唤自己的名字)⑸溺而不反(溺水)⑺以 堙没)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

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

(2)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3、什么是精卫填海的精神?

精卫填海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刚健有

为、自强不息的的精神!

第四篇:文言短文精选

文言短文精选(1)

1王戎识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掩耳盗钟

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邴原泣学

邴(bing)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苟欲学,不须资也。” 画龙点睛

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既飞去。”人以为诞,因点其一。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蛇衔草

昔有田夫耕地,值见蛇伤在焉。有一蛇,衔草著疮上,经日,伤蛇走。田父取其草余叶以治疮,皆验。本不知草名,因以“蛇衔”为名。《抱朴子》云,“蛇衔能续已断之指如故”,是也。对牛弹琴

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秦武王偏听

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战国策》)杀驼破瓮

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世人所笑。(《百喻经》)

9.司马光破瓮救友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宋史》)

10.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弔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弔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淮南子》)

文言短文精选(2)

11、曹冲称象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大象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太祖悦,即施行焉。

12、商鞅立木建信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13、草书

张丞相好草圣。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惘然而止,执所书问云:“此何字?”丞相熟视久之,恚曰:“何不早问?”

14、宋人偏见

宋国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韩非子》)

15、人啖一口

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能解。次至杨修,修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

16、义犬救主、华隆好弋猎。畜一犬,号曰“的尾”,每将自随。隆后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犬遂咋蛇死焉。而华隆僵仆无所知矣。犬彷徨嗥吠,往复路间。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隆闷绝委地。载归家,二日乃苏。隆未苏之间,犬终不食。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太平广记》)

17、高凤笃学

高凤,字文通,家以农亩为业。妻常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乃省。

18、齐人攫金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19、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渲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渲矣。

20、与狐谋皮

周人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太平御览》)

文言短文精选(3)

21、荆人袭宋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选自〈〈吕氏春秋〉〉)

22、主仆对 主人待仆甚薄,衣食常不周。仆闻秋蝉鸣,问主人曰:“此鸣者何物?”主人曰:“蝉也。”仆曰:“蝉食何物?”主人曰:“吸风饮露耳。”仆问:“蝉着衣否?”主人曰:“不用。”仆曰:“此蝉正好跟我主人。”(《广笑府》)

23、人有亡鈇者 人有亡鈇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列子》)

24、天雨谷 汉宣帝时,江淮饥馑,人相食。天雨谷三日。寻魏地奏,亡谷二千顷。(《太平广记》)

25、鲁人锯竿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太平广记》)

26、魏人钻火 魏人夜暴疾,命门人钻火。是夕阴暝,督迫颇急。门人忿然曰:“君责人亦大无理。今暗漆,何以不把火照我,当得觅钻火具,然后易得耳。”孔文举闻之,曰:“责人当以其方也。”(《太平广记》)

27、华佗治病

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可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嘱使勿逐。守 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三国志》)

28、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 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此也。(《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

29、唐太宗纳谏

贞观三年,太宗谓司空裴寂曰:“比有上书奏事,条数甚多。朕总粘之屋壁,出入观省。所以孜孜不倦者,欲尽臣下之情。每一思政理,或三更方寝。亦望公辈用心不倦,以副朕怀也。”

30、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王冕传》)

文言短文精选(4)

31、锡餳不辨 明名医戴原礼尝至京,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见其迎求溢户,酬应不暇。偶一求药者既去,追而告之曰:“临煎加锡一块。”原礼心异之,叩其故。曰:“此古方尔。”殊不知古方乃餳字。餳即糯米所煎糖也。嗟乎!今之庸医妄谓熟谙古方,大抵不辨锡餳类耳!

32、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33、李广射石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34、唐太宗令举贤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35、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36、李白之死 世俗多言李白在当涂采石,因醉泛舟与江,见月影俯而取之,遂溺死,故其地有“捉月亭”。予按李阳冰作太白《草堂集序》云:“阳冰试弦歌于当涂,公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为序。”又李华作《太白墓志》,亦云:“赋《临终歌》而卒。”乃知俗传良不可信,盖与谓杜子美因食白酒牛炙而死者同也。(《容斋随笔》)

37刘庭式娶盲女 齐人刘庭式未及第时,议娶其乡人之女,既成约而未纳币也。庭式及第,其女以疾,两目皆盲。女家躬耕,贫甚,不敢复言。或劝纳其幼女,庭式笑曰:“吾心已许之矣。虽盲,岂负吾初心哉。”卒娶盲女,与之偕老。

38、为者常成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而已矣。”

39、欧阳询学书 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40、颜氏家训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十数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文言短文精选(5)

41、房玄龄奏:“阅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义安,此乃朕之甲兵也。”(《资治通鉴》)

42、攘鸡者强辩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43、明日歌

后生家每临事,辄曰:“吾不会做。”此大谬也。凡事做则会,不做则安能会也?又,做一事,辄曰:“且待明日。”此亦大谬也。凡事要做则做,若一味因循,大误终身。家鹤滩先生有《明日歌》最妙,附记于此:“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44、割席分坐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拾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45、慕名失实 书生以囊萤闻于里,里人高其义,晨诣之,谢他往。里人曰:“何有囊萤读,而晨他往者?”谢曰:“无他,以捕萤往,晡时且归矣。”今天下之所高,必其囊萤者,令书生白日下帷,孰诣之哉?

46、教学相长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

47、各言尔志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

48、三镜自照 太宗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49、项羽不肯竟学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史记》)

50、顾炎武不释卷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马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文言短文精选(6)

51、魏武行役 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52、孟子对滕文公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

53、荀巨伯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也,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皆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54、字期清爽

有医人工草书者,医案人或不识,所系尚无轻重;至于药名,则药铺中人,岂能尽识草书乎?孟浪者约略撮之而贻误,小心者往返询问而羁延。可否相约同人,凡书方案,字期清爽,药期共晓。

55、鲁侯养鸟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56、州官放火 田登作郡守,怒人触其名,犯者必笞,举州皆谓灯为火。值上元放灯,吏揭榜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俗语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本此。

57、进学解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58、吴起杀妻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娶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

59、田忌赛马 忌数与齐诸公子驱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君取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60、前事不远

上谓侍臣曰:“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征对曰:“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上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

文言短文精选(7)

61、为将八弊 夫为将之道,有八弊焉:一曰贪而无厌,二曰妒贤嫉能,三曰信谗而好佞,四曰料彼不自料,五曰犹疑不自决,六曰荒淫于酒色,七曰奸诈而心怯,八曰狡言而不以礼。(《诸葛亮集》)

62、用兵之道 夫用兵之道要在人和,任何则不劝而自战矣。若将吏相猜,士卒不附,忠谋不纳,群下谤议,谗慝互生,虽有汤武之智,而不能取胜于匹夫,况众人乎?

63、包拯家训 包孝肃公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又十四字。珙者,孝肃之子也。

64、司马光论俭素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垢病。嘻,异哉!(司马光《训俭示康》)

65、千泉 素叶城西行四百余里,至千泉。千泉者,地方二百余里,南面雪山,三陲平陆。水土沃润,林树扶疏,暮春之月,杂花若绮,泉池千所,故以名焉。突厥可汗每来避暑。中有群鹿,多饰铃环,驯狎于人,不甚惊走。可汗爱赏,下令群属,敢加杀害,有诛无赦。故此群鹿,得终其寿。(《大唐西域记》)

66、王充论文 繁文之人,人之杰也。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有实核于内,有皮壳于外。文墨辞说,士之荣叶、皮壳也。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意奋而笔纵,故文见而实露也。人之有文也,犹禽之有毛也。毛有五色,皆生于体。苟有文无实,是则五色之禽,毛妄生也。(《论衡》)

67、鉴秦而止 上谓公卿曰:“昔禹凿山治水而民无谤读者,与人同利故也。秦始皇营宫室而人怨叛者,病人以利己故也。夫靡丽珍奇,固人之所欲,若纵之不已,则危亡立至。朕欲营一殿,材用已具,鉴秦而止。王公以下宜体朕此意。”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素朴,衣无锦绣,公私富给。(《资治通鉴》)

68、郭氏之墟 昔齐桓公出,见一故墟而问之。或对曰:“郭氏之墟也。”复问:“郭氏曷为墟?”曰:“善善而恶恶焉。”桓公曰:“善善恶恶乃所以为存,而反为墟,何也?”曰:“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彼善人知其贵己而不用,则怨之;恶人见其贱己而不好,则恨之。夫与善人为怨、恶人为仇,欲毋亡得乎?”(桓谭《新论》)

69、丑妇效颦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庄子》)

70、求解 竹原高一丈,末折着地,去本三尺,问竹还高几何?(《九章算术》)

文言短文精选(8)

71、受谏谏人 贞观五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古帝王多任性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是以天下丧乱,莫不由此。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恒欲公等尽情极谏。公等亦须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

72、储粮备荒 夫天地之大计,三年耕而余一年之粮,率九年而有三年之畜,十八年而有六年之积,二十七年而有九年之储;虽涔旱灾害之殃,民莫困穷流亡也。故国无九年之畜,谓之不足;无六年之畜,谓之悯急;无三年之畜,谓之穷乏。故有仁君明王,其取下有节,自养有度,则得承受于天地,而不离饥寒之患矣。若贪主暴君,扰于其下,侵渔其民,以适无穷之欲,则百姓无以被天和而履地德矣。

73、二喜一惧 上谓侍臣曰:“朕有二喜一惧。比年丰稔,长安斗粟直三四钱,一喜也;北虏久服,边鄙无虞,二喜也。治安则骄侈易生,骄侈则危亡立至,此一惧也。”

74、名落孙山 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之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75、林之栋画兰 林之栋善画兰,好游,闻兰所在,则必大寻之。樵者或告:某山大壑中,常闻兰花气特多,茅棘虎豹,不可行。林乃募壮士执刀矢火攻,具裹粮,鸣金入深谷中,若当劲敌者。至则兰叶长丈许,花大如掌。自是所画兰益奇变。

76、王羲之学书 晋王羲之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少,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书断》)

77、一傅众咻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齐也不可得也;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也。”(《孟子》)

78、王勃拟腹稿 王勃所至,请托为文,金帛丰积,人谓心织舌耕。每为碑颂,先磨墨数升,引被掩面而卧,忽起,一笔书之,初不窜点,时人谓之腹稿。

79、独夫民贼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

80、曹操败走华容道 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备寻亦放火而无所及。(《三国志》)

文言短文精选(9)

81、石崇杀人如儿戏 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饮酒不尽者,使黄门校斩美人。王丞相与大将军尝共诣崇。丞相素不能饮,辄自勉强,至于沉醉。每至大将军,固不饮,以观其变。已斩三人,颜色如故,尚不肯饮。丞相让之,大将军曰:“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

(《世说新语》)

82、嗟来之食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履,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礼记》)

83、南辕北辙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伸,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战国策》)

84、曹冲智救库吏 太祖马鞍在库,耳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崇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崇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崇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

(《三国志》)

85、多多益善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否,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86、学弈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87、响遏行云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勿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列子》)

88、以邻为壑 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

(《孟子》)

89、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

90、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路,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列子》)

文言短文精选(10)

91、宋濂正直 宋濂曾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唯举其善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92、桥玄论曹操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93、佝偻者承蜩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耶?”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橛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打,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帝子曰:“用志不分,乃疑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

94、程门立雪

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颐尺矣。

(《宋史》)

95、子贡论孔子 齐景公谓子贡曰:“子谁师?”曰:“臣师仲尼。”公曰:“仲尼贤乎?”对曰:“贤。”公曰:“其贤何如?”对曰:“不知也。”公曰:“子知其贤而不知其奚若,可乎?”对曰:“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皆知高,高几何,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

96、三人成虎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97、炳烛而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柄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98、顾况戏白居易

乐天初举,名未振,以歌诗投顾况,况戏之曰:“长安物贵,居打不易。”及读至《原上草》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曰:“有句如此,居亦何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99、颜回好学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100、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缗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第五篇:文言翻译断句强化练习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3、宗悫乘风破浪

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拒贼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独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4、画家赵广不屈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画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虏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适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

5、顾炎武手不释卷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6、陆游筑书巢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7、智永与“退笔冢”

永公住吴兴永欣寺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人谓为铁门限后取笔头瘗(yì)之号为退笔冢

8、叶廷圭与《海录》

余幼嗜学四十余年未尝释卷食以饴口怠以为枕士大夫家有异书借无不读读无不终篇而后止常恨无资不能尽传写间作数十大册择其可用者手抄之名曰《海录》

9、为人大须学问

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往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墙面莅事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10、林逋论学问

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又必欲知其方不独欲知其方又必欲为其事而以既问于师又辩诸友为当时学者之实务盖学以学为人也问以问所学也既为人则不得不学既学之则不容不问

11、欧阳修诲学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12、贪污者不得归本家

包孝肃公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又十四字珙者孝肃之子也。

13、陶母责子退鲊

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鲊饷母母封鮓付吏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14、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5、墨子怒耕柱子

耕柱子曰我无愈于人乎子墨子曰我将上大行驾骥与牛子将谁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子墨子曰何故驱骥也耕柱子曰骥足以责子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责

16、陈万年教子谄谀

(陈)万年尝病召咸(其子)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

17、曾参不受鲁君邑

曾子衣敝衣而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18、贤妻桓少君

勃海鲍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宣不悦谓妻曰少君生富骄习美饰而吾实贫贱不敢当礼妻曰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约故使贱妾侍执巾栉既奉承君子唯命是从宣笑曰能如是是吾志也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着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拜姑礼毕提瓮出汲修行妇道乡邦称之

19、魏徵论自制

太宗问魏徵观近古帝王有传位十代者有一代两代者亦有身得身失着朕所以常怀忧惧或恐抚养生民不得其所或恐心生骄逸喜怒过度然不自知卿可为朕言之当以为楷则徵对曰嗜欲喜怒之情贤愚皆同贤者能节之不使过度愚者纵之多至失所……伏愿陛下常能自制以保克终之美则万代永赖 20、吕蒙正不记人过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

21、石勒不计前嫌

后赵王勒悉召武乡耆旧诣襄国于之共坐欢饮初勒微时与李阳邻居数争沤麻池相殴阳由是独不敢来勒曰阳壮士也沤麻布衣之恨孤芳兼容天下岂仇匹夫乎遽召与饮引阳臂曰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因拜参军都尉

22、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益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23、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言虽近而旨则远矣无如人之常情恶劳而好逸甘食媮衣玩日愒岁以之为农则不能深耕而易耨以之为工则不能计日而效功以之为商则不能乘时而趋利以之为士则不能笃志而力行徒然食息于天地之间是一蠹耳夫天地之化日新则不敝故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诚不欲其常安也人之心与力何独不然劳则思逸则忘物之情也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之贤且惜分阴又况圣贤不若彼者乎

24、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 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 矣

25、物之所以有韬晦者防乎盗也故人亦然夫盗亦人也冠履焉衣服焉其所以异者退逊之心正廉之节不常其性耳视玉帛而取之者则曰牵于寒饿视家国而取之者则曰救彼涂炭牵于寒饿者无得而言矣救彼涂炭者则宜以百姓心为心而西刘则曰居宜如是楚籍则曰可取而代意彼未必无退逊之心正廉之节盖以视其靡曼骄崇然后生其谋耳为英雄者犹若是况常人乎是以峻宇逸游不为人所窥者鲜也

下载文言短文翻译练习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言短文翻译练习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普通话短文朗读练习解读[定稿]

    二 短文朗读练习材料一: 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

    文言短文100篇

    文言短文100篇 1、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

    《世说新语》文言短文

    《世说新语》文言短文节选诵读 (一)晋文王功德盛大,坐席严敬,拟于王者①。唯阮籍在坐,箕踞啸歌,酣放自若。【注释】①晋文王:司马昭,封为晋公,后又封为晋王,死后谥为文王。阮籍在世时......

    文言短文15篇

    文言短文15篇(原文与译文)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

    文言翻译

    《大同》: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是公有的。选拔贤明的人,推举能干的人,讲 求诚信,修习亲睦。所以人们不只是亲近他们的亲人,不只是疼爱他们的子女,使老人能够安享天年,青年人能够不吝......

    文言翻译

    文言翻译 一、刘恕,字道原。刘恕做学问,从历数、地理、官职、族姓到前代官府的公文,都拿来仔细分析认真求证。刘恕为了得到书来读,即使跑几百里路也不怕远,亲自接近书,一边读一边......

    短文翻译

    When we look at famous people, especially movie stars, their glamorous lives seem far removed from anything average people experience in their lives. Yet, a dee......

    短文翻译精选

    翻译1-4全文,完成第5小题的训练: 1、 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食。庄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 5、张仪受笞 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