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如何理解艰苦奋斗精神分析

时间:2019-05-13 05:42: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时期如何理解艰苦奋斗精神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时期如何理解艰苦奋斗精神分析》。

第一篇:新时期如何理解艰苦奋斗精神分析

新时期如何理解艰苦奋斗精神

首长、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话题是“艰苦奋斗”。大家一看到这个题目,都会说没新意。的确,自从我们踏入军营的第一天起,艰苦奋斗这个话题就一直与我们为伴。我一直认为,艰苦奋斗的道理大家都懂,也不用总去唠叨了。现在工资比以前高了,很多官兵花钱大手大脚,有的还互相攀比购买一些高档商品,有一部分同志还认为艰苦奋斗过时了。那么,艰苦奋斗到底有没有过时呢?

一、艰苦奋斗是否过时

战友小王疑问:“现在时代不同了,我们的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不能总像过去一样‘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再说了,就连国家都在鼓励扩大消费。据我所知,咱们不少同志买房,就是贷款买的,这不就是一种超前消费吗?所以我认为,现在谈艰苦奋斗是有点过时了。”时代在发展,生活在变化,那些艰苦的岁月似乎已经离我们很遥远了,难道说,艰苦奋斗真的已经过时了吗?

(一)艰苦奋斗是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

古代文学家李商隐有一句话:“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就是说,纵观历史,不论是一个家庭,还是一个国家,艰苦奋斗才能成功,骄奢淫逸必然导致失败。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失败教训,就可以证明这一点。起义初期,李自成的军队治军严谨,爱护百姓,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当时,有一句民谣叫做“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在群众的支持下,李自成很快推翻了明朝的统治。当他率领四十万大军浩浩荡荡进入了北京城时,百姓们都宰杀牛羊,夹道欢迎闯王进城。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李自成穿了龙袍,坐了龙椅,当了皇帝,他和他的军队已经忘记了起义的初衷,也开始欺压百姓、收刮钱财。百姓不再拥护他们,李自成很快就兵败,只带领18名骑兵狼狈地逃离了北京城,只在龙椅上仅仅坐了42天。后来,郭沫若先生写了《甲申三百年祭》一书,对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失败教训,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导致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最根本的原因是李自成和他的军队,在胜利后丢掉了艰苦奋斗精神,贪图享乐、骄奢淫逸,最终才导致了覆灭。

我们这支人民军队,是依靠艰苦奋斗的精神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同样是面对胜利,人民军队却始终保持本色,不断成长壮大。毛主席非常精通历史,而且善于总结吸收古人的经验教训,他清醒认识到,是否坚持艰苦奋斗精神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在中国革命胜利的前夕,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提出了“两个务必”,告诫全党同志,“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002年12月5日,党的十六大刚刚闭幕,胡锦涛就率领中央书记处的全体同志,来到西柏坡学习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党牢记“两个务必”,要求全体党员“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今年1月22日,总书记在十八届口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抓改进工作作风,各项工作都很重要,但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三个月后又在五四讲话中指出;我们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就越需要广大青年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地艰苦奋斗。”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历史告诉我们,艰苦奋斗是我们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兴旺发达的重要法宝,不论是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一刻也不能丢。

(二)艰苦奋斗的精神实质永远不会过时

“艰苦奋斗”这个词语,是一个偏正词组,中心词是“奋斗”,“艰苦”只是一个附加词。所以说,“艰苦奋斗”主要体现了一种甘于吃苦、不断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能简单理解为吃苦受累。

2006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部电视剧,叫《石破天惊》,是反映工程兵部队的。某部为了完成为某新型导弹筑巢的紧迫任务,部队官兵们加紧进行施工,非常辛苦。到了晚上天气又特别炎热,很多官兵睡不好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进度。部队首长发现这个问题后,就准备为官兵宿舍安装空调。这件事引起了很大争议,一部分人认为,“这样不是丢掉了艰苦奋斗的传统和作风了吗”?后来,经过部队党委研究,还是为官兵宿舍安装了这些空调。因为,使用空调并不是为了贪图享受,而是要保证官兵睡眠质量,官兵休息好了,战斗力自然也就提高了,这样做并不违背艰苦奋斗的精神实质。

这件事也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面对的物质生活条件已经大不一样了。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的方式是不是也应该发生一些变化呢?如果总是把艰苦奋斗的传统原封不动地“供奉”起来,肯定是不行的。前面同志所说的艰苦奋斗过时,也主要指这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形式已经过时了,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艰苦奋斗本身的精神实质。

艰苦奋斗的精神实质,是一种甘于吃苦、开拓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既然是一种精神状态,它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肯定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比如说,革命战争时期的“长征精神”和“南泥湾精神”,建国初期的“雷锋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新时期的“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我们仔细看看,它们当中是不是也都体现出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实质呢?所以,艰苦奋斗的传统不应当是静止的雕塑,而应该是流动的河流。我们应该始终牢记艰苦奋斗的精神实质,并结合实际勇于进行创新,这样才是对艰苦奋斗传统最好的继承。由此可见,艰苦奋斗精神不但没有过时,还需要我们创新地继承下去。

二、艰苦奋斗是否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战友小张曾提出疑问:“我认为,艰苦奋斗不一定就能取得成功,也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现在成功的途径有很多,尤其是在地方,有的人特别聪明,一个好的创意可以赚到几千万,有的人运气特别好,花2块钱就能中上500万大奖,不用艰苦奋斗也能成功。”

(一)勇于冲破逆境才能成功

我分析,小张提出的这段话主要有两个疑问。第一个疑问是如果可以通过其它捷径取得成功,为什么一定要艰苦奋斗呢?我们先来看看这个问题。《孟子》中有这样一段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反映了古人对于成功与吃苦之间的关系具有深刻的认识,挫折与苦难都是成功之前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是为成功所做的准备。有一家研究机构,对纽约华尔街的亿万富翁们进行了一次调查,意外地发现,他们中多数人是运动员和军人出身。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他们的智商比别人高或者运气比别人好吗?通过研究发现,运动员和军人的AQ指数通常要高于普通人。IQ代表智力商数,EQ代表情感商数,AQ也是代表一种商数,它是逆境商数。逆境商数,主要体现不同人面对逆境时产生的不同反应。很多事实可以证明,逆境商数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成败。运动员要提高成绩,我们军人要练就过硬的军事本领,都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这种训练往往又是枯燥和苦涩的,汗水、伤痛、挫折也如同家常便饭一样。特别是我们军人,不但要面对生活和环境的艰苦,更多的还要忍耐孤独。正是这些,造就了我们军人不屈不挠、果敢坚毅的性格,让我们不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向困难低头。如果仅仅是依靠一时的聪明或者运气好,我们在这一刻,可能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功,但在下一个地点,很可能就会被接二连三的困难击倒在地。其实,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人生也免不了困难和挫折。所以,只有那些经历过艰难困苦,并且仍然能坚强地走下去的人,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

(二)成功需要苦干加巧干

小张还有一个疑问,是艰苦奋斗也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为什么还要艰苦奋斗呢?我分析,导致失败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点:一是遇到挫折,自己就中途放弃了;二是方法不对头,怎样执著也没有效果。爱迪生曾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所以,要想成功,苦干加巧干都是必不可少的。

《千手观音》这个舞蹈节目,很多人都看过,特别漂亮。但大家知道吗,这个节目竟然是由一群聋哑人表演的。舞蹈,是人们随着音乐节奏舞动的一种运动,没有音乐的舞蹈是很难想象的。《千手观音》这个节目,对于队员之间的配合要求特别严格,问题在于,聋哑人是听不到音乐节拍的。他们之间是怎样才达到如此默契的配合呢?答案就是一个字“练”。就是这样一群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人们,为了梦想执著地奋斗着,他们付出了比常人多十几倍甚至是几十倍的汗水,正是这些汗水,让他们距离成功的目标越来越近。

刘翔,曾经是奥运会110米栏的冠军,这个项目世界纪录的保持者,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短跑项目,一直以来都是黑人选手称霸的天下。刘翔是如何从中杀开一条血路的呢?《千手观音》成功的秘诀在于“练”。这回,是不是只要苦练就能解决问题呢?110米栏这个项目比较特别,不但要求运动员要有很快的奔跑速度,还要有很好的过栏节奏。如果刘翔只是通过苦练,同黑人选手拼奔跑速度,胜算不是太大。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通过巧练提高过栏节奏的。在刘翔身后,除了一个教练,还有一个由很多运动学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他们对训练录像认真分析,对每一个跨步大小和每一次过栏时的摆腿角度都仔细进行研究,找到了一种最适合刘翔的过栏节奏。刘翔再通过反复训练,将这种节奏逐渐稳固下来,不断提高成绩。通过这种苦练加巧练的方式,刘翔最终夺得了世界冠军。

刚才,我们一直都在讨论怎样才能取得成功的问题。我觉得,可以把成功过程归纳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是要树立一个正确的目标,第二步是开始为目标执著地奋斗,第三步是在经历多次失败后,总结经验教训,找到正确的方法,第四步就可以等待收获成功了。不难看出,艰苦奋斗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三、艰苦奋斗是否是快乐的

战友小李的疑问:“艰苦奋斗”,顾名思义就是在艰辛和苦难中奋斗,整个过程谈不上什么快乐,如果艰苦奋斗不能成功,我们的付出不更是白白浪费了吗?所以,艰苦奋斗是不快乐的”。我不赞同小李的观点。我认为,艰苦奋斗是快乐的。

(一)体味收获的喜悦。

艰苦奋斗可以让我们体味到收获的喜悦。每年,中央电视台都要举办《感动中国》的颁奖典礼。在2004年,《感动中国》的特别奖授予了“中国女子排球队”。我们看看,她们是怎样感动了13亿中国人的。在八十年代,中国女排赢得过五连冠的辉煌,但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夺冠后,却经历了长达20年的寒冬。在此期间,中国女排经历了太多的挫折和失败,队员也换了一批又一批,但“顽强拼搏、锲而不舍”的老女排精神,却一直激励着她们前进,终于在20年后的雅典奥运会,女排姑娘又一次登上了最高领奖台。有一首歌叫作《阳光总在风雨后》,是女排姑娘最爱唱的一首。她们相信,风雨过后肯定会有绚烂的彩虹,只要永不言弃,一定能够等到胜利来临的那一刻。当老将张越红大力扣球得到比赛最后一分后,所有的女排姑娘都激动的泪流满面,这幸福的泪水使整个中国都为之感动。这巨大的快乐仅仅是一次夺冠的喜悦吗?我觉得不完全是,这更是女排姑娘20年来所有的付出和默默的坚守。打一个比方,我们可以把艰苦奋斗看作是积累快乐的过程,那么胜利的一刻,就是快乐喷发的时候。如果没有艰苦奋斗这一个积累的过程,我们就无法体味到收获的喜悦。

(二)找到艰苦奋斗过程中的快乐

刚才我们谈到,一个成功的结果可以让我们快乐。那么艰苦奋斗的过程是不是快乐的呢?有人对于快乐总结了这样一个公式:“快乐=物质享受÷欲望”。一个人的物质享受,毕竟是有限度的,欲望却是没有界限的。如果人的欲望无限扩大,即使有再多的物质享受,也不会感到真正快乐。所以,快乐并不完全取决于金钱和物质享受的多少。快乐,只是人们内心的一种感受。

这有两张图片(显示图片)。左边这一张,是2007年,习近平任浙江省委书记到庆元县屏都镇考察,为养老院老人们做饭留下的;右边一张,是去年习近平同志考察南海舰队时与士兵在餐厅共进午餐。他作为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大国的主席,身上肯定承受着我们无法想象的巨大压力。但是,每当主席和我们老百姓一起、与我们基层官兵一道简朴生活时,主席脸上都会流露出内心的喜悦。这种喜悦是名和利能够带给他的吗?绝对不是!这种快乐,是源自于主席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艰苦奋斗的执着。

我们现在可以思考两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在艰苦奋斗中总是无耐地忍受痛苦?为什么有的人在艰苦奋斗中却能体会到无尽的快乐?苦与乐,就在亦正亦反之间,究竟是什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时我想到两个字——“意义”。大家都看过《士兵突击》这部电视剧吧。主人公许三多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台词:“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我们作为一名军人,军人就意味着牺牲奉献。咱们在这大山深处看守导弹阵地,生活条件艰苦,信息闭塞,工作也很平凡。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是没有意义的,那么无论成功或失败都不会带给我们真正的快乐。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献身事业的真正意义,快乐就不再只是一个地方,而是一个方向,我们就能够在为理想奋斗的过程中找到更大的快乐。

第二篇:对新时期艰苦奋斗的认识

对新时期艰苦奋斗的认识

如今,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有所抬头。很多人认为艰苦奋斗精神已经过时了。那么艰苦奋斗真的不需要了吗?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呢?下面是我的看法。

胡主席曾强调青少年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就有“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由此可见,艰苦奋斗的精神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应当继续发扬光大。

一、艰苦奋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

取得革命胜利的一大法宝。艰苦奋斗是作为一个积极生活的人总要有的最起码的一点精神,一点而已,人人应该有之,人人能够有之。对于我们在校大学生而言,就是在学习上要刻度

钻研,勤学苦练,勤于理性思维掌握建设祖国的本领;在工作上,就要积极进取,奋发图强,吃苦耐劳,善于拼搏,努力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在生活上,就要始终保持艰苦朴素,勤劳节俭的生活习惯,反对奢靡之风,珍惜劳动成果。对于共产党人来说,艰苦奋斗是一种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工作生活作风、伦理道德规范和人生价值取向,是一种创业、进取、奉献的牺牲精神。

二、艰苦奋斗不仅是个人的思想作风和品的修养问题,而且还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新的时期赋予了金库奋斗新的内容,艰苦奋斗也要与时俱进。当前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一个丧失了金库奋

斗精神的民族,尽管他暂时可能很强大,但却是一个没有前途和希望的民族。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和富裕创造精神的民族。虽然在历史上有过许多的艰难曲折,在近代史上有遭受过严重的外来侵略和压迫,然而,我们中华民族精神不但没有丧失,而且更加振奋;我们民族的凝聚力不但没有涣散,而且更加巩固。这不就是因为我们始终秉承艰苦奋斗的精神吗?

三、我认为当代大学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

去做:首先,树立艰苦,勇于拼搏,反对享乐的思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要杜绝奋斗过时的思想。其次,树立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生活作风。我们是创业者、奋斗者,而不是守业者,享乐者。

所以必须发扬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作风。再次,树立坚忍不拔、奋发向上的意志品质。

我也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提醒自己,在点滴中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力争培育自己一名合格的党员应有的素质和品质。希望每名青年都能牢固树立金库奋斗的意识,努力拼搏,奋发图强,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第三篇:谈新时期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

新时期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

艰苦奋斗精神自古就有。流传至今,历来为知识分子和有志之士所推崇,然而随着时代的改革和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和价值观渐有改变,而艰苦奋斗这个历来提倡的字眼,也逐渐被淡化。

正如先驱恩格斯所说:不同的时代自然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元素,也就必然被赋予不同的理念和精神。

而今我们身处的时代早已不再是毛主席号召上山下乡,体味艰苦的特殊时期,也不再是提倡埋头苦干的改革开放时期,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物质充裕而精神意志日益匮乏的多元化时代。

说起艰苦奋斗,自然会联想那些家喻户晓的典范——埋头苦干,努力钻研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家陈景润;不畏艰险,勘探油田的铁人王进喜;寒冬坚持扔手雷,拉单杠的好楷模雷锋。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艰苦奋斗精神,就是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奋斗目标中,不畏沿途的困难艰险,持久的坚持完成目的,实现理想。

艰苦奋斗精神使人具有持久的耐力和坚强的意志,催人奋进,从而也造就了中国历史上诸多的学术大家和伟人。春秋时孔子就有“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就而有道而正焉”的主张,而其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在困窘中依然钻研学问;战国说客苏秦以锥刺股,发奋读书三年足不出户,终于佩戴六国相印,执天下牛耳;越王勾践自会稽战败,率五千残兵回越地,痛死前耻,卧薪尝胆,终于灭掉吴国;晋朝文学家左思虽面容秽陋,然而闭门钻研十年之久,作成《三都赋》,一时间洛阳纸贵;北宋散文家苏洵年届三十方才幡然醒悟,遂闭门著作,终成一朝巨擘。

同样,现当代也有许多通过艰苦奋斗而终成伟业的事迹。

作家张恨水自小刻苦读书,十四岁前已背完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文集,终于写成《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登经典著作;开国总理周恩来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留学日本后,虽然家境贫困,依然刻苦读书,努力奋斗;无独有偶,散文大家林语堂立志到世界一流大学读书,尽管出生平凡农家,凭着刻苦读书终于走进哈佛大学。这一系列的鲜明典范,充分说明了艰苦奋斗的重要性。

然而,随着时代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悄无声息的发生了巨大改变。同时,人们对于成功的意义也产生了新的观念。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大多出身于生活充裕,平稳安定的和谐家庭。由于父母出自本能的关心和爱护,他们竭尽所能使子女在比较轻松氛围中成长,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成长模式导致学生本身在成长过成长中缺乏面对负担和压力的能力和意识,更没有挑战困难的精神和坚毅意志,也就导致了大学生缺乏面对困难时自主面对的能力和适应复杂社会的基本素质。加之90后的大学生从孩童时期便接触来自日本和欧美外来文化的熏染。同时,传统的那些工作模范或人民英雄的论调已经淡化,他们不知道王进喜,雷锋这些艰苦奋斗的杰出代表,而只关心日本的《火影》《海贼王》等动漫以及欧美的当红影星歌手。而这些外来的现代元素大多带有功利性和盲目流行的特点,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引导他们形成安于享受,不思进取奋斗的懒惰心理,最终与中国历来弘扬的艰苦奋斗精神渐行渐远。

而同时,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却展现出主动勤奋,活跃上进的精神面貌。因为欧美家庭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采用薪酬的方式来教育子女,即鼓励子女从事劳作,做家务活,父母会根据其工作成果给予报酬,而不是中国式地随意给子女零花钱,或者就是鼓励孩子打零工,例如发报纸,卖可乐,到运动场捡高尔夫球,即使是家境优越的家庭也会让孩子体验这种经历,从而培养子女自小能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性格和素质,此外,欧美国家另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挑战项目和体验活动,由此为他们营造磨砺自身意志,敢于直面挑战和困难的社会背景,在这样的家庭情况和社会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自然会具有艰苦奋斗,积极面对困难的素质。

而与欧美国家大学生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中国大学生中日趋严重的“富二代”现象,近年来诸多的富二代事件和一些深刻的评论,使得公众不得不深思当代青

年的观念和价值问题,而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大学生们从未接受磨砺自身的活动,没能具备艰苦奋斗的精神。

许多大学生自以为艰苦奋斗的精神大可不必,可谁又知道,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在创业之前已经连续编程七年之久,学时达五千小时以上;俞敏洪在新东方之前已经在北大当了五年的助教,在民办培训机构干了三年,更是花费两年时间背完一部牛津字典。倘若没有艰苦奋斗的努力,没有坚强的意志,他们如何能取得成功?

尽管当前大学生出现很多问题,但国家也在努力地构建良好的大学生培养环境,例如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ACM程序设计大赛,国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加强大学生的面对困难,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艰苦奋斗精神。

由此可见,艰苦奋斗精神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处理困难的心理素质,也是追求理想目标的阶梯。

我坚信,通过国家和各大学的一系列项目和培养计划,当代的大学生必定养成良好的艰苦奋斗精神,定能担当起国家的重任,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第四篇: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解 论文 选修

选修课论文

院系:体育学院

专业:体育教育

年级:10级

班级:体育教育二班

学号:20105131208

姓名:肖克凡

论文题目: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解

指导老师:孙天义

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解

当人们怀着眷恋与惆怅回顾20世纪、心怀忐忑憧憬面对新世纪的时候,弗洛伊德悄然再度进入人们的生活。谁让上个世纪的评论家们,把“弗洛伊德”称之为“幽灵”呢?在那眷恋之中,人们给与弗洛伊德以“充分”的怀念:在世界主要媒体所评价出来的影响20世纪的100个人物中,弗洛伊德亦然显得耀眼;人们把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放在20世纪开始的第一页,公认它为“改变历史的书”。

100多年过去了,弗洛伊德的智慧仍然闪烁着璀璨的光芒。从出版《梦的解析》为20世纪心理学揭幕,到高呼“生命的叫喊来自爱欲的争斗”;从通过梦境探察人类的潜意识,到运用催眠消除人们的内心压抑;从“潜意识如海下冰山”的经典比喻,到“男性”伪装成为“雨伞”的释梦理论……

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构造分为能意识到的部分和不能意识到的部分,而无意识更为重要。无意识是深层心理活动,它发源于人的本能需要,以本能冲动和欲望的形式表现出来,具有强大的心理能量。压抑到无意中的心理冲突是产生心理疾病和精神障碍的根本原因。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有意义的,需要给予“解析”的并不是外在(显在)的内容,而是隐藏在内的意图、需要和欲望。无意识中的本能冲动、需要和欲望等的表现,就构成了梦,梦是愿望的达成。

他认为人类的一切生活都要以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为依据,人的一切冲动也都要受这两大原则所制约。所谓快乐原则,是指人类的原始冲动,以情感、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求为其主要冲动,这种冲动永远是为了寻找各种快乐。所谓现实原则,是人类考虑到现实的作用,其作用是使个体能适应实际的需要。快乐原则是个体的原始本能的原则,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的关系是合作或者对立的。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中,无意识(unconscious)或潜意识是最重要的概念与思想。我们之所以用作潜意识,是基于弗洛伊德所赋予它的特殊意义。弗洛伊德的发现与创造,在于发现无意识在精神疾病治疗中,乃至在人类心理活动中的深远意义,以及创造了发现无意识作用的方法,而并非发现与创造无意识本身。

在弗洛伊德之前,就其西方思想的发展脉络而言,莱布尼茨(1646—1716)曾通过他的“单子学说”,试图阐述“无意识”的存在及其作用。低微的单子所呈现的“统觉”,已经是莱布尼茨心目中的“无意识”现象。莱布尼茨百年之后,赫尔巴特(1776—1841)提出了“意识阈限”的概念,能够有效地把意识阈限之外的“意识”归之为“无意识”。同时,赫尔巴特也曾用意识的协调与冲突解释无意识主要是受排斥的结果。对此,波林曾经指出,莱布尼茨预示了无意识学说,但是,这种学说实际上是由赫尔巴特兴起的。

潜意识在弗洛伊德手中是充满动力特性的,包含着巨大的能量。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能量守恒”思想的延续。实际上,主张能量守恒及其动力作用的赫尔姆霍兹和布吕克,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左右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研究。前者力持能量守恒说,后者则直接把人看做是受种种遵守能量守恒原则的力所推动的。这两种观点的综合,一直是弗洛伊德的动力说与潜能说的基础。弗洛伊德是布吕克的学生,曾在其手下工作,深深敬重他的学识与为人。弗洛伊德曾回忆说,布吕克在其一生中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当潜意识的能量,融会与运作在心理层面的时候,传统中的唯乐主义思想,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注入了部分生力。尽管西方唯乐或求乐思想的源起,多被追溯到希腊时代的亚里斯蒂波斯(公元前435—公元前356)和伊壁鸠鲁(公元前341—公元前270),但是在单纯的“追求快乐与逃避痛苦”的原则中,杰里米·边沁(1748—1832)则发挥出更适用于他那时代需要的“功利主义”,以及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在“进化论”的体系中所发展的求乐动机。在心理学史家们看来,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以及性欲及其压抑的理论,都与这唯乐主义的思想传统有着不解的渊源。

就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心理学层面来说,我们可以将他作为独立的创造,而不是冯特意识心理学的影响,但是,仍然可以通过布伦塔诺来追溯有关的思想发展。弗朗茨·布伦塔诺(1838—1917)是弗洛伊德在维也纳读书时的老师,同布吕克一样,弗洛伊德也曾对他十分钟情,一口气选修了布伦塔诺的六门课,大有凡是布伦塔诺的课就要必修的劲头。布伦塔诺当时是哲学教授,希望用自己生命与实践,来重新展现亚里士多德的智慧。1874他年出版了《经验观点的心理学》,提出与冯特《生理心理学》(1873)的不同主张,引发了心理学史上有关“意动”与“内容”的争论。在布伦塔诺看来,冯特所研究的只是“心理”的生理学或物理学的层面,而他则是直接面对心理本身。比如,若是用“我看见一种颜色”做比喻,冯特所研究的是颜色及其内容,而布伦塔诺则是要探索“看”及其“意动”的意义。对于布伦塔诺来说,经验与意动是心理学的根本。“只有经验影响着我,好像情人一样。”这是布伦塔诺的名言,也是弗洛伊德的实践。

叔本华和尼采对于精神分析的影响也常被人们所提及,他们的哲学思想、各自对于无意识领域的探索以及对生命冲动的发扬,都使弗洛伊德受益匪浅。此外,莎士比亚与歌德也都是对弗洛伊德深具影响的思想家。在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俄底浦斯情结”、“自恋”和“升华”等许多精神分析的重要方面,都可以看到莎士比亚和歌德的思想与影响。此外,达尔文及其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以及费希纳及其1860年出版的《心理物理学纲要》,也都是给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思想及其心理学实践带来重要影响的人物和事件。当思想转化为实践,影响转化为现实,再由实践产生新的思想或理论的时候,则更显弗洛伊德的英雄本色。这样就涉及到其精神分析理论背景的另外一个方面:来自精神医学方面的影响与临床实践。

精神分析典型地表现了西方人的精神危机以及谋求解决这一危机的意图。在精神分析学说的最新发展中,在“人道主义”的或“存在主义”的分析中,明显地呈现出这一趋势。但在讨论我自己的“人道主义的”概念之前,我要说明的是,与大多数人所认为的完全相反,弗洛伊德本人的体系超出了“疾病”与“治疗”的概念,关系到人的“拯救”,而不仅仅是对精神病人的治疗。从表面上看,弗洛伊德是新精神病疗法的创始者,他的主要兴趣和毕生为之努力的主题也在于此。但是,若进一步观察,我们可看出在对神经症进行治疗的医疗观念背后,有着一种完全不同的兴趣,这种兴趣弗洛伊德很少表明,很可能连他自己都未曾意识到。这一隐藏的思想并不涉及精神疾病的治疗,而是涉及一种超出疾病与治疗观念的东西。这种东西是什么呢?他所发起的“精神分析运动”的性质是什么呢?弗洛伊德对人类未来的看法是什么呢?他的运动赖以建立起来的教条又是什么呢?

弗洛伊德对上述问题最明确的答案可能是:“哪里有本我,哪里就得有自我。”他的目标在于用理性控制非理性的、无意识的欲望,在于使人从他的无意识力量中解放出来。人想控制自己的无意识力量,就必须对之有所认识。他的目标是对真实有恰如其分的知识,这种知识乃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指路明灯。这些目标是理性主义、启蒙哲学与清教伦理的传统目标。不过,当宗教与哲学以一种可以称之为“乌托邦”的方式提出了这些自我控制的目标后,弗洛伊德却是(或自己相信自己是)第一个通过无意识的探测把这些目标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并指出如何实现这些目标的人。弗洛伊德代表了西方理性主义的顶点,与此同时,他又以他的天才克服了其中虚假的理性主义与肤浅的乐观主义方面,创造性地把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起来。而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以其对人的情感的非理性方面的热衷和崇尚,本来是与理性主义相对立的。

至于对个人的治疗,弗洛伊德比一般人所想象的更为关心哲学与伦理上的目标。在《精神分析引论》中,他谈到某些神秘实践用来导致人格根本转变的种种尝试。他接着指出:“我们不得不承认,精神分析的治疗结果亦选择了类似的方法。其目的在于加强自我,使其日益从超我中独立出来,扩充其视野,以便从本我中夺取更多的地盘。哪里有本我,哪里就得有自我。这是一种像开拓须德海②一样的文化工作”。他又以同样的口吻说道,精神分析疗法意在“把人从神经症症候、压抑及变态性格中解放出来”。他也同样看到,精神分析者的作用并不限于作一个“治病”的医生。他说:“精神分析者必须在某种意义上处于超然的地位:在有些分析情境中,他是患者的楷模;在另一些情境中,他得做患者的教师。”他又写道:“„最后,我们不可忘了,分析者与患者的关系,建立在对真理的爱上面,即建立在对现实的认知上,它排除任何形式的虚伪与欺骗。”

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概念中,还有一些超越通常疾病与治疗概念的因素。熟悉东方思想??特别是禅宗??的人,将会注意到下述因素与东方思想中的概念并非无关。首先要指出的是弗洛伊德关于知识导致转变的概念,他认为理论与实践密不可分,在认识自己这个行为中,我们也就改变了自己。毋庸赘言,这一观念同弗洛伊德当时和我们这一时代科学心理学的概念有多大的不同,在这种科学心理学中,知识本身仅停留在理论上,对知者却没有转变的作用。

弗洛伊德的方法还有一点与东方思想(特别是禅宗)密切相关。弗洛伊德并不赞同给有意识的思想体系以高度评价,而这恰恰是现代西方人的典型态度。相反,他认为我们有意识的思想只不过是我们整个精神过程中的一小部分,同渊源于内心深处的巨大力量相比,实在微不足道;这种力量是隐秘的、非理性的,同时又是无意识的。为达到对人的真正本性的洞察,弗洛伊德用自由联银的方法,打破有意识的思想体系。自由联想绕开逻辑的、有意识的、通常的思维方式,它把我们导向人格的新渊源,即无意识领域。不管对弗洛伊德无意识领域的内容有什么样的批评,事实上他已因强调自由联想方法,而超越了西方通常的理性思维模式这一基点,从而转入新的趋向,这在东方思想中已有更彻底更长足的发展。

还有一点是弗洛伊德与当代西方态度完全不同的。这里指的是,他愿花费一年、两年、三年、四年、五年,或更多时间为同一个人做精神分析。这种疗程事实上使弗洛伊德受到诸多非议。毋须多说,我们应当力求使精神分析尽可能迅速有效;但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弗洛伊德有勇气说为一个人花费穷年累月的时间是有意义的,只要这种努力能帮助他了解自己。从功利观点、盈亏的角度来看,这样做是不值得的。人们会说,从社会效果上看,为了一个人的转变花费这么多的时间去做这样一种冗长的分析,是不值得的。要理解弗洛伊德的方法,只有超越现代的“价值”观念,超越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的现行观念,超越收支平衡表。如果我们认为一个人不可与任何物相比拟,如果他的解放、他的安宁、他的觉悟??无论我们愿意使用什么样的说法??乃是我们的“终极关怀”本身,那么我们就不能用时间和金钱来量度这一目的。提出这样一种寓含着对一个人巨大关切的方法,是具备着远见卓识和勇气的,尤为重要的是,它所体现的态度超越了西方的传统思想。

上述评论,并不意味着弗洛伊德已自觉地接近东方思想,尤其是禅宗思想。前面提及的许多因素,在弗洛伊德心中,与其说是有意识的,倒不如说是无意识的。弗洛伊德完全是西方文化、尤其是18??19世纪思想的产儿,他不可能接近禅宗中表现出来的东方思想,即使他熟悉这种思想也是徒然。弗洛伊德对人的描写,本质上是18一19世纪的经济学家与哲学家所描绘的图像。他们把人根本上看作是竞争的、孤立的,与别人的联系仅仅出于交换上的需要,满足经济与本能的要求。在弗洛伊德看来,人是一个受力比多驱使的机器,由将力比多兴奋保持在最低限度的原则控制。他认为人基本上是利己的,只是为了满足本能欲望的需要,才各自与他人发生关系。在弗洛伊德看来,快乐是对紧张的松弛,而不是对喜悦的体验;人被看成知性与情意截然割裂;人不是完整的人,而是启蒙哲学家所说的知性自我;友爱是一种与事实背离的不合理要求;神秘体验是一种向婴儿期自恋的退化。

我所力图说明的是,弗洛伊德的体系中虽有这些同禅宗明显相违之处,却仍然有一些因素超越了通常的疾病与治疗的观念,超越了关于意识的传统理性观念,这些因素导致精神分析进一步的发展,这一发展与禅宗思想有着更为直接和肯定的联系。

不过,在讨论“人道主义的”精神分析与禅宗的联系之前,我想指出对理解精神分析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的一项变化,即要求进行分析的患者及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发生了变化。

在本世纪初,来找精神病学家的主要是患有病症的人。他们或者是一只手震颤瘫痪,或者是有强迫性的清洗痛,或者为某些强迫性的念头所折磨。换言之,按照“病”这个字在医学上的意义,他们是生病了;某种东西妨碍了他们不能像所谓正常人一样行使其社会功能。如果这就是他们患病的原因,那么他们的治疗概念是与疾病概念相应的。他们想排除这些病症,他们的“健康”观念就是??不要生病。他们要求与常人一样健康,或许可以这样说,他们不想比社会上通常的人更不快乐、更不安宁。

这些人现在仍求助于精神分析家,精神分析对他们仍是一种排除病症、发挥其社会功能的治疗方法。不过,他们以前在精神分析家的病人中占多数,现在却成了少数??或许这并非因为他们在绝对数量上的减少,而是与许多新„编人”比较,在比例上成了少数。今天的这些新“病人”能发挥正常的社会功能,并非通常意义上的病人,但他们确实患着“时代病”,即我前面所说的那种压抑和麻木不仁。精神分析家的这些新“病人”,并不知道他们患的是什么病。他们抱怨着内心沮丧、失眠、婚姻不幸福、工作无趣味,以及其他诸如此类的烦恼。他们通常相信,这种或那种特定症状即是症结所在,只要排除这些症状,就会一切如常。但他们通常未曾看到,他们的问题不在于沮丧、失眠,以及他们的婚姻或工作。这种种抱怨只是我们的文化允许他们表达内心深处某种东西的自觉形式,在人们的内心深处,有着所有自以为患着这种那种特定病症的人所共有的疾病。这个共同的疾病,即人同人自己、同他的同胞、同自然的疏离,是感觉到生命像砂子一样从手中流失,还未懂得生活就将死去;是虽生活在富裕之中却无欢乐可言。

精神分析能对这些“时代病”患者提供什么帮助呢?这个帮助是??而且必须是??不同于以往那种排除症状、使患者重新发挥其社会功能的“治疗”的。对于那些在异化中受苦的人,治疗并不在于使他免除疾病,而在于使他获得幸福安宁。

然而,对幸福安宁下定义,却是相当困难的事。如仍停留在弗洛伊德体系中,则幸福安宁就不得不用力比多理论来界定,这不过是能够充分发挥其性功能而已;或者换一个角度,是对隐藏的俄狄浦斯情结的察觉。这些定义在我看来,只触及真正的人类存在问题及完整的人所达到的幸福安宁的边缘。任何对幸福安宁的尝试性回答,必须超越弗洛伊德的参考系,导向对人类存在的基本概念的讨论??尽管这个讨论必然是不完整的;人类存在的基本概念乃是人道主义精神分析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为比较精神分析与禅宗思想奠定基础。

弗洛伊德对于潜意识心理机制的发现,是借助于其临床的实践。他与布洛伊尔合作的《癔症研究》,是精神分析的开端,也是人类意识接触潜意识的一场遭遇战。实际上,在这场足以改变人类历史的艰苦探索中,布洛伊尔(J.Breuer)与弗洛伊德并肩作战,其间,还有热心观众与鼓励者与弗洛伊德保持多年友谊的弗利斯。

潜意识已经是通过催眠现象,在向人类的意识挑战。沙可与让内等杰出的精神病学家,在使用催眠术来治疗病人的时候,实际上也都在不自觉地发挥着潜意识的治疗效果。但是,面对“潜意识”的时候,弗洛伊德是自觉的,表现着其独创的性格。他不是像其老师沙可或让内那样,仅仅是使用催眠术来治疗病人(在这里,病人是被动的,是被治疗的客体),而是关注于催眠治疗过程中病人的“回忆”和“宣泄”。于是,被动的被催眠的病人从被动成为主动,“潜意识”也就借助于“主动的病人”,来向弗洛伊德表现其自身的存在与意义。

面对病人的弗洛伊德,敏感地感受到了潜意识传来的消息。他在其《癔症研究》的埃米夫人个案报告中,便提供了这样的想法:病人的意识中并不存在焦虑的真正原因,而只是发现了焦虑。怀有决定论情结的弗洛伊德,致力要寻找导致病人焦虑的真正的原因。或许,这也是潜意识对弗洛伊德的吸引,将其引至人类内心深处的秘密。

在其《精神分析中潜意识的注释》(1913)中,强调了潜意识概念的动力特性:“它不但指一般的潜伏观念,而且特别还指那些具有一定动力特质的观念;这些观念尽管强烈而活跃,但仍不能进入意识。”那么为什么强烈而活跃的观念而不能进入意识呢?在弗洛伊德看来,主要是“压抑”的作用。弗洛伊德说:“潜意识观念是被一些活力排斥到意识之外的,这些活力反对它们自己被意识所接受。”

在弗洛伊德早期理论的描述中,我们的人类的心理结构是由三部分组成的: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潜意识主要是被压抑的欲望和本能冲动,由于压抑的作用而不能进入意识;前意识则介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受压抑的强度不大,较为容易再度进入意识;意识则是我们觉察到的心理内容,也是我们心理存在的表层。弗洛伊德及其理论的解释者,往往用浮现水面的“冰山一角”来形容我们的意识,而把潜伏水下的庞大的冰山根基作为潜意识,而前意识似乎就是介于水面上下的一种“中间存在”。

弗洛伊德喜欢用形象的马与骑马,来形容他的潜意识和意识、伊底与自我的抽象理论。在这里,“马”是“伊底”,是“潜意识”,而“骑手”则是“自我”,是“意识”。若就赛马而言,那么,规则与裁判,大概就是“超我”了。于是,这三者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就非常重要,涉及到“成功与失败”,涉及到一个人心理健康或精神错乱。因为三者之间的冲突,往往是诸多心理病症的重要起因。

第五篇:精神分析

(2014-2015学年第 2 学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神分析疗法

一、理论基础

其基本理论核心是:人的精神活动可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1、潜意识理论,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3个层次 , 即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被压抑在潜意识里的各种心理冲突,虽然感知不到,但并未消失,而是潜伏在潜意识之中,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某种转换机制以病态的方式表现出来,形成各种心身症状或精神疾病。

2、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假定人格是由3部分构成的,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弗洛伊德认为,在一个健康的人格之中,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的作用是平衡的。如果本我、自我、超我三种力量不能保持这种动态平衡,则将导致心理失常。

3、性欲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有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本能要使生命得以延续和不断发展,而死本能要使生命回复到无机状态,两种本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生命就在它们的冲突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

4、神经症的精神病理学,弗洛伊德把焦虑视为理解神经症的关键所在,为防止焦虑的加剧,就要设法干预、抑制或消除本能的冲动。

二、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心理疾病患者的异常行为表现以及他们所意识到的内心体验仅仅是一个表面现象其真正原因在于来访者早年生活的心灵创伤以及由此遗留下来的被压入潜意识的矛盾冲突。也就是说,潜意识中未解决的心理冲突,是日后发病的根源。

三、心理治疗的原理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 幼年情绪发展中遭受挫折, 并由此形成情结是后来一生各个发展阶 段上出现心理问题或障碍的原因。潜意识和意识或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 在自我中的表现, 或在自我中被体验到就是心理问题或障碍的症状。比如发展观点, 如果哪一个阶段发展不力, 就可能在那个阶段留下情结对个体后来的性格形成有很大影响。再比如适应观点,自我防御机制不良, 就可能产生现实性焦虑、神经症焦虑以及道德性焦虑。精神分析的几种理论是针对改 变一个人的人格或个性的构造而设计的。在这一过程中, 病人要努力解决他们自身内部无意识的冲突, 并发展更多令人满意的方式来解决他们的问题。精神分析学派旨协助求助者能够去 发现性行为的潜意识。并且认为其行为是受了过去的因素(潜意识)所支配, 精神分析学帮助他们了解过去,以便了解现在, 从而解决问题。

四、心理治疗的方法

1、梦的分析。发掘潜意识中心理资料的另一技术就是要求病人在会谈中也谈谈他作的梦,并把梦中不同内容自由地加以联想,以便治疗者能理解梦的外显内容(又称显梦,即梦的表面故事)和潜在内容(又称隐梦,即故事的象征意义)。

2、阻抗分析。阻抗是自由联想过程中病人在谈到某些关键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自由联想困难。其表现多种多样,如正在叙述过程中突然沉默,或转移话题等。阻抗的表现是意识的,但根源却是潜意识中本能地有阻止被压抑的心理冲突重新进入意识的倾向。当自由联想接近这种潜意识的心理症结时,潜意识的阻抗就自然发生作用,阻止其被真实地表述出来。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当病人出现阻抗时,往往正是病人心理症结所在。

3、梦的解析。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梦的解析》中,认为“梦乃是做梦者潜意识冲突欲望的象征,做梦的人为了避免被人家察觉,所以用象征性的方式以避免焦虑的产生”,“分析者对梦的内容加以分析,以期以发现这些象征的真谛”。所以发掘潜意识中心理资料的另一技术就是要求病人在会谈中也谈谈他作的梦,并把梦中不同内容自由地加以联想,以便治疗者能理解梦的外显内容(又称显梦,即梦的表面故事)和潜在内容(又称隐梦,即故事的象征意义)。

4、移情,移情是病人在沉入对往事的回忆中,将童年期对他人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移情有正移情(Positive transference)和负移情(negative transference),正移情是病人将积极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负移情是病人将消极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借助移情,把病人早年形成的病理情结加以重现,重新“经历”往日的情感,进而帮助他解决这些心理冲突。

5、解释。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的中心工作就是向病人解释他所说的话中潜意识含义,帮助病人克服抗拒,而使被压抑的心理资料得以源源不断地通过自由联想和梦的分析暴露出来。解释是逐步深入的,根据每次会谈的内容,用病人所说过的话做依据,用病人能理解的语言告诉他的心理症结的所在。解释的程度随着长期的会谈和对病人心理的全面了解而逐步加深和完善,而病人也通过长期的会谈在意识中逐渐培养起一个对人对事成熟的心理反应和处理态度。

6、自由联想。自由联想是让人们在一个舒适的环境自由联想, 可以借助投射测验, 把内心的念头和潜意识中的东西通过投射来了解当事人现在行为的现象。当要求病人作自由联想时, 他们意识、无意识里产生的一切有关事情都被咨询师所斟酌。自由联想的内容可能是身体的感觉、情绪、幻想、记忆、近来的大事件等等。

7、投射测验。投射测验是指向被测试者提供一些未经组织的刺激情境, 让他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下, 自由地表现出 他的反应, 分析反应的结果, 便可推断出他的人格结构。投射法作为一种测验, 主要探讨个体隐蔽的行为或潜意识的、深层的态度、冲动与动机。

五、评价 精神分析疗法既是一种医疗技术也是一研究方法, 它的研究价值就在于它能够发掘各种深藏于潜意识中的关系, 而它的医疗价值则在于它能够使求治者借助于医疗家的解释来理解这些关系。由于精神分析疗法与精神分析学派理论在医疗实践中的紧密联系, 使得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比其他心理学派显得更富有生命力。

精神分析的咨询效果来看, 精神分析理论与技术对心理咨询与治疗做出了巨大贡献。首先, 它使咨询师可以进入求助者的内心世界(潜意识),发现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深层原因, 从而有的放矢解决其矛盾与冲突;其次, 人格理论, 梦的解析虽然未必完全正确, 但却开风气之先, 使得许多学 者借鉴它的精华,发扬光大, 并弥补不足, 以后的大多数心理治疗理论是从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衍生出来的;

再有, 精神分析从早期经验、病例史, 从人生的各个阶段发展来了解, 它的理论又是相当周全的。神分析疗法把心理问题产生的症结追溯到一个人早期生活经验, 特别是童年的精神创伤和经历 , 让求治者认识到当前的病态与幼年经历的关系 , 帮助求治者克服用幼年的方式解决成年人的心理困难的幼稚行为, 这对心理治疗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最后,精神分析理论与技术比较艰深, 学习不易, 需要耐心多下苦功才行。精神分析疗法的历史意义和贡献还表现在 它对其他心理治疗理论和实践的影响上。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疗法对以后的一些相关心理疗法 , 例如荣格的心理分析法, 云恩的分析心理学, 阿德勒的心理分析法, 约翰罗森的直接分析法, 以及认知学派和人本主义的某些疗法, 包括中国学者钟友彬的“认知领悟疗法”等, 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精神分析理论有其长处也有其不足。它通过演绎推理得出结论, 认为症状是经过化装的无意识的症结。因此, 精神分析的咨询与治疗着重在寻找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 使之意识化。就是通过分析,使求助者自己意识到无意识的症结所在, 产生意识层次的领悟, 使无意识的心理过程转变为意识的心理过程, 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 使症状消失。但这一过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效果关键在于咨询师的经验技术以及当事人的配合程度, 这是比较困难的一点。它也比较主观,太注重病理性的因素, 不够科学。

随着传统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开始更多地从重视纯生物转向重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由于精神科药物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以及新药费用的昂贵等因素,精神分析疗法显得相对经济和实用 , 精神分析疗法毕竟属于深层次的对因治疗 , 一旦有效便可实现根本意义上的治愈。而且在改良的精神分析疗法中, 病人也无须一定要睡在躺椅上, 且每周只需会晤1一2次, 每次一个小时, 并能够在3一6个月内获得疗效,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精神分析疗法过于费时费力的弱点。因此, 对精神分析疗法取其精华的学习和研究, 对解决现代人的心理问题还是很有意义的。

下载新时期如何理解艰苦奋斗精神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时期如何理解艰苦奋斗精神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议新时期务必在党内重振艰苦奋斗精神

    浅议新时期务必在党内重振艰苦奋斗精神 张晓云 摘要: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取得各项成就的重要法宝。新时期,更要抓住艰苦奋斗精神的基本要领,要求......

    新时期共产党员应当保持艰苦奋斗作风(5篇材料)

    坚守艰苦奋斗“高地” 永葆共产党员“本色” 刘晓华 2016年6月25日 从1921年到2016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的波澜壮阔的95年,回望95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艰苦奋斗,是我党......

    新时期要继续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精选五篇]

    沿赤边防派出所党课教育授课材料 新时期要继续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我们公安边防部队是一支年轻的队伍,许多单位都处在改革开放的第一线,周边可能就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

    精神分析(五篇)

    精神分析 参考书目:1、黄龙保,王晓琳著,人性升华——重读费洛伊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3.成都 2、Irving stone著,关颖译,费洛伊德——精神分析大师(上、下册),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7.......

    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又称心理分析或心理动力学,是探讨人的心理(主要是潜意识)和精神疾病治疗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精神分析治疗的原理 基本原理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心理疾病......

    精神分析经典语录

    精神分析经典语录 1、世界上只有不知道的事,但没有不可能发生的事。 2、“人是给自己自称为人的一种动物。” 3、如果精神分析不研究因果关系就是非科学的。 4、一漂亮母亲抱......

    经典精神分析案例

    简要病史 个案是个15岁的初中男学生,被父亲从外地带来看病。主诉是怕东西脏、有毒,反复洗手,将近半年。根据患者叙述,发病的初始是跟被学校教官处罚的事件有关。即上军训的最后......

    精神分析(精选五篇)

    精神分析技术发展的历史 李孟潮 1900-1920    弗洛伊德 : 释梦,自由联想,移情阿德勒 :心理教育,辩论荣格: 释梦,技术上整合平衡 1920-1940 克莱因《皮皮的故事》      兰克、费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