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一名快乐的小学生
做一名快乐的小学生
——新学期班主任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
当你们告别了愉快的暑假,重返美丽的校园时,当你们手捧崭新的课本,又一次坐进宽敞明亮的教室时,你们的心中是否也充满了希望,有一股新的冲动,一个新的目标在你心中涌起?面对新的征程,同学们,你们是否准备好了呢?在学校里,我们有许多共有的名字——我们都是民族小学的学生,我们都是六年级(3)班的一员。你一定会发现,当你在校外听到别人夸赞我们的学校时,你的内心也会觉得喜悦;当班级获得“流动红旗”时,你的脸上肯定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欣喜的笑容。这些体验,都带给我们快乐。快乐人人向往,老师期望你们每一名同学都能收获更多的快乐!那么
怎么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小学生呢?
首先,请你做到,相信自己!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请你相信,你在这个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你有你的特长,你有能力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所以当你面对任何学习上的困难时,请先不要害怕、退缩,给自己一个挑战的机会,让自己去尝试,去为之努力!快乐来自相信自己,超越自己!第二,请你做到,对自己负责!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有自己的行为规范,我们有自己的道德要求,请你以此为标准要求自己。让“讲文明、讲卫生、守纪律、尊长辈”成为你的生活习惯,让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成为你的学习习惯,当你发现你做到了对自己负责
这五个字的时候,你一定会感受到格外的轻松!
第三,请你做到,与人合作!在班级中,在校园里,我们有很多同伴。不论是读书、做值日,还是课堂学习、课外活动,我们都需要学会与人合作,与人相处。倘若你能在与人相处时做到将心比心,通情达理,就一定会在合作的过程中收获知识,提高能力,感受到共同学习的快乐!
另外,告诉大家一个能让自己变得快乐的小秘诀,那就是:常给自己制定一个个小目标,让自己做自己的老师,对自己的学习、工作做出及时的评价。比如,在做作业之前,先定个目标,这次作业我要拿满分!老师相信:对自己负责的你一定会为此而努力,认真地去完成作业!老师更相信:你的付出一定会帮你达成这个小小的心愿!
所以,我建议大家从今天开始:学会给自己制定小目标,你会发现成功离你很近,快乐就在你身边!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快乐是辛勤汗水耕耘的甜美结果,快乐离不开你的勤奋。祝愿六(3)班所有同学在本学年里能用心地把自己打造成一名快乐的小学生,让我们的班级充满快乐因子,让我们的校园洋溢和谐氛围,让我们在快乐中不断成长!
民族小学六(3)班班主任 :廖 伟 二0一二年九月一日
第二篇:做一名快乐的教师
做一名快乐的教师
你是否问过自己:做一名教师我快乐吗?
也许很多人会无奈地摇头,甚至有人会怒气冲冲地说:“我不快乐!”是的,无形的竞争,工作的压力,学生的吵闹„„这一切也许会让你感觉身心疲惫、烦恼不已。
美国西雅图有一个著名的鱼市,这个鱼市每天笑声不断,每一个工作人员都非常快乐地从事各自的本职工作,因而,到那里去买鱼的人也感到是一种享受。他们的看法是,在多数情况下,并不是生活亏待了我们,而是我们期望太高以至忽略了生活本身。想到一些不快乐的教师,或者觉得自己付出太多而得到较少;或者认为学生难教,又或者是觉得工作烦琐,总是在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斤斤计较;或者感到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等等,因而经常闷闷不乐、情绪低落、牢骚满腹,使自己的生活少了许多的快乐。其实,在多数情况下,都是源于我们自身对教育和生活的态度及认识。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当是快乐的,我们应该以幸福的眼光去认识教育。其实让自己快乐的理由和方法有很多。布置好一个整洁明亮的教室欣然一笑是一种快乐,上一堂令自己满意的好课是一种快乐,看到学生写出了一篇好作文是一种快乐;熬上两个深夜写好一篇教学论文是一种快乐,帮助同事也是一种快乐;与孩子们玩个游戏是一种快乐,把生活的感悟与朋友分享也是一种快乐„„帮助别人之后的快乐是温馨的,努力付出之后的快乐是充实的,收获成功之后的快乐是甘美的。
一个不快乐的人,绝不会是一名好教师。因为我觉得他们本身缺乏一种热情和自信,冷漠地看待周围的一切。其实,满腹牢骚并不能改变什么,只会使自己变得更加狭隘偏激;只为一份薪水毫不情愿地工作着,只会使自己越来越走向退化和堕落。费尽心机地争名夺利,结果失去的却更多,最终快乐也会将他们无情地抛弃。
生活中你是否在享受着除教书以外的快乐。你的职业是教师,但你的生活并不仅仅只有教书。比如,在教书之外,你是否有心情在灯下静心地读你所喜爱的书籍,并将你的读书心得用恰当的方式转达给学生,让学生来分享你的快乐。同时,你是否通过阅读来不断地扩充你自己的知识面,从而使你能在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能不断地向学生讲解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东西,虽然这些东西让人看起来与你所教的学科知识并无太大的联系。这样,你总能与学生找到一些共同之处,一起享受着学习与生活的快乐。
为什么我们心目中的于永正总是那么童心未泯?为什么我们眼中的窦桂梅总是那么和善美丽?为什么我们面前的王崧舟总是那么激情澎湃和充满诗意?因为他们心中有爱,他们在爱的付出之后更得到了爱的回报——他们已经在教育工作中找到了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
做一个快乐的教师,不仅将教学和科研当作职业,当作事业,更当作一种乐趣,甘之如饴,才可以从根本上激励自己,感染学生,去热爱工作,热爱生活。快乐教学原本可以很简单。它需要的只是我们心态的转变:选择你喜欢的,爱你选择的。保持一颗平常心和进取心,快乐就在其中了。而快乐地工作,是对自己最好的奖励!
只有真正快乐的教师,才会给学生真正的快乐。让我们忘却心头的烦恼,淡化自己的得失,不断追求做老师的快乐。做永远快乐的教师,给学生真正的快乐!
人生的真谛就在于追求幸福和快乐。作为教师,我们没有理由整天紧锁眉头在自怨自艾中消磨生命,那样的人生太没有价值。其实,快乐只是一种心理的满足,一种由衷的喜悦。只要我们调整好心态,主动地去追求那份属于自己的快乐和满足,做个快乐的教师并不难。
工作着是美丽的,努力着是快乐的!
第三篇:做一名快乐的教师
做一名快乐的教师,传递着幸福 枣阳市经济开发区茶棚小学万淑莲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教师,在教学的路上风风雨雨走了20余年,一路上,有坎坷有泥泞,有成功有失败。然而,我从没有放弃在忙碌和清贫中寻找着那份属于自己的、平平淡淡的“快乐”。这次学习培训,我颇有一些感触。现体会如下:
一、做一名快乐的教师
我快乐,因为我始终有一颗年少的心。成天与学生打交道,和他们一起快乐地游戏,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深奥的知识、成熟的情感早已化成蹦跳的精灵,在我心底快乐地跳动!
我快乐,因为我始终有决心和信心。激烈的竞争让我看到自己有技不如人的地方,我去进修,我在反思,我下决心做好面前的每一件事。我经过多年刻苦。我取得了自学专科,我快乐;我冥思苦想,终于设计一个满意的教学方案,我快乐„„当然这些快乐是需要付出汗水和泪水的,在付出时,是艰辛的,是寂寞的,甚至是无奈的。也曾经想退缩,想放弃,真的,太累了,可第二天醒来,我问自己:还干吗?干!还行吗?行!正是这份执著的决心和信心,让我一次一次地挑战自己,一次一次地体验着快乐。
我快乐,因为我始终有一颗平常心。在许多的十字路口,我遇到许多陌生的面孔,那些不屑的眼睛里,流露出的是世俗、讥讽和不可理喻的眼光。但是,我无暇顾及,我们把名利和欲望埋藏在冬天的雪里,我们依然精神抖擞、满脸笑容地走进属于我的课堂!雪花易逝,却滋养着大地,孕育着再生;君子固穷,但比富贵权势有着更美好的心灵。
二、教学教学工作中传递着幸福
赞美和尊重能传递幸福。现在的课堂不仅是知识建筑的空间,更是学生活动的场所,它不再是静止的跑道,而是提炼生活、展示风采、体验人生、追求成功、感受欢愉、发展生命的过程。作为一名教师,始终用自己的“爱”去给学生传递快乐与幸福。一个细微的眼神,一
声轻轻地问候,一抹真诚的微笑,一次轻轻的抚摸,一份小小的礼物,都能给学生带来惊喜,带来笑容,带来感动,带来幸福,带来生机。在课上,总能看到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学生小手直举、小嘴长开;学生兴趣盎然、兴致勃勃。是什么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着,幸福着!“你提的问题连老师都没有想到,你的思维太敏捷了。”“你能联系上下知识点获得新知识,这种方法值得大家学习!”“你特别注意倾听别的同学发言,这既是种学习态度,也是对发言同学的尊重,”„„这样的赞美,这样的评价,充满了民主平等的意识,充满了对学生创造精神的肯定与呵护,充满了对学生发自内心深处的赞赏。学生敢于发言、热情高涨、幸福洋溢,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宽容和理解能传递幸福。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生的事例令人深思。有个女孩叫季娜,她的祖母病得厉害,季娜想给祖母采朵鲜花,使老人在病中得到一些快乐。但是,时值严冬,到哪里去找鲜花呢?学校的暖房里有许多菊花,其中最美丽一朵是全校师生都极为喜爱的“快乐之花”。季娜一心想着病中的祖母,竟忘了学校的规定,大清早走进了暖房,摘下了那朵“快乐之花”。正当这时,苏霍姆林斯基走进了暖房,他看到季娜手中的菊花,大为吃惊。但是,当他注意到了孩子眼睛里那无邪的恳求的目光。问明情况后,异常激动地他非但没有责怪季娜,反而让季娜再采三朵带回去。并对季娜说:“你再采三朵,一朵给你,为了你有颗善良的心,另外两朵给你的父母,为了他们教育出了一个善良的孩子。”从苏霍姆林斯基充满深情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一位教育家的教育艺术。花是美丽的,学校的规矩也是重要的。但教育家看到的是比花更重要的一片爱心!正是他的宽容、理解给孩子带来了快乐与幸福,它将永远铭记在这位孩子心中,成为她前进的力量。
关心与爱护能传递幸福。我曾经有个学生,父母因病去世,跟随着年迈的爷爷一起生活。学生面黄肌瘦,瘦的像一根豆芽菜。然而,这样一个穷苦人家的学生,那双炯炯的眼睛中同样透着对知识的渴望。为了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我常常嘘寒问暖,并发动学生为他
捐款、捐物。当那双小手接过同学们的一片爱心时,他热泪盈眶,深深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爱。他在他的作文中写到:“是老师和同学给我无私的帮助,给了我快乐与幸福。今后,我一定尽我的全力回报社会,给我和我一样不幸的人创造幸福。”
关怀的力量是神奇的,能让学生从内心真切地感受到老师的爱,从而树立信心,自信地面对失败和挫折,充满自信地迎接每一天。更重要的是体验过关爱的人不仅仅自己能获得幸福,更重要的是他能把这种“爱”、这种“幸福”传递下去!
回忆专家教授的讲座,一种幸福的感觉涌上心头,猛然觉得当教师的快乐奇妙无穷,所以,我骄傲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我快乐!耿耿园丁志,拳拳育人心;身处幽谷处,孕育兰花香。任凭岁月更迭世事沧桑,任凭青春流逝红颜憔悴,让我们一起保持着那份执著,那份勇气,那份永远不能失却的信心,一起享受这平凡而踏实的快乐吧!无怨无悔地“传递幸福”吧
作为教师,我很辛苦,因为每天都为一些烦琐的事而烦心着;作为教师,我又感到很幸福。每当我走在校园里听到孩子们向我问好,心底就会洋溢着一股暖流。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天真烂漫的小脸,听着他们一句句真切的话语,我感到无比充实。
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我幸福。我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的孩子们,应该说胜过世界上的一切馈赠。教师是一门神圣的事业,它的结果令人激动不已,它的过程也使人幸福无比。“备课”像是将各种知识的珍珠进行串联、编排,编成一条条完整而美丽的项链;“讲课”更是一种美的传播与发扬。每每看到孩子们脸上洋溢的满足的神情,就仿佛看到一棵棵小树在茁壮成长。
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我幸福。但在采撷幸福之果的路上,并不会一帆风顺。而当战胜困难之后的那份欣喜更值得珍藏,成功后的幸福感也就更浓烈。当我看到一个顽皮捣蛋的孩子上课能专心听讲的时候,我很幸福;看到孩子们能静静地坐在教室里认真看书的时候,我很幸福;当我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并有了很大进步的时候,那种快乐与幸福更是无法用言语能够表达。
我快乐,我幸福,因为我是教师,更因为我是一名与孩子朝夕相处的班主任。正如这首小诗所说的:“如果我让一个哭泣的孩子微笑了,我这一生就没有白过;如果我让一朵萎蔫的花儿重新撑起希望的枝叶,我这一生就没有白过。”
第四篇:做一名快乐的教师
做一名快乐的教师
-------观杨老师《玲玲的画》一课有感
店子镇中心小学 多素霞
12月12日上午,我有幸观看了杨昱婷老师《玲玲的画》一课的教学光盘、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了名师的教学风采,欣赏了名师的教学艺术。感受到:讲好课是一种快乐,听好课是一种享受。听名师讲课,就像在听前进的号角。他们点击的是孩子们的心灵,唤醒的是我们教师对教育的激情。杨老师的课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几点:
一、识字方法的巧妙。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讲,识字是主要环节,杨老师的识字方法令我大开眼界。在杨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是那样快乐,那样灵动,课堂依然是那样流畅。用她说课中的话来说,就是“随机识字,随文识字”。在《玲玲的画》这一课,她把形声字分成了三类:一类是生字和右边的字读音一样。如:叭;第二类是生字和右边字音节一样,声调不一样,如:玲;第三类是韵母一样,声母不一样,如:糟。另外,杨老师又编儿歌,把生字放在一个新的语境中,让学生乐读、爱读、会 读,多种多样的识字方法令我们耳目一新。
二、朗读教学的无痕 以往听课,我总有一种坐在观众席上观看精彩表演似的感受。而今天,我竟然觉得我和孩子们一块儿,在真真切切的感受 着这堂课的或紧张或舒缓的节奏。我看到了孩子们轻松的读懂、读透这篇文章,而且有感于心的时候,我是多么羡慕他们,我羡慕他们有杨昱婷这样的好老师,我羡慕他们熟练的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我羡慕他们尽兴的展示自己的个性,我多想成为孩子中的一员。看着杨昱婷老师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间坦露出师者坦诚而不张扬的自然风范。她象孩子们的朋友一样和孩子们完成一个个有情感的交汇,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没有了传统的那种“我教,你学,你必须学”的压抑感与紧张感。
三、评价语言的精湛。在杨老师的课堂中,孩子们个个都活泼、自信,没有拘束,没有紧张感,他们的心情却是舒畅的、明朗的,表达的愿望是急切的。这一切都缘于杨老师及时而富有魅力的评价语言,其中既有对孩子们的真诚鼓励,也有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如: “你既勇敢,又有水平,真不错!” “你就是写字小冠军!”对于站起来读的同学,她这样评价: “你就是整篇文章的冠军!”孩子们叽叽喳喳,急于回答,她这样评价: “听清老师的要求,也是一种学习的品质” “要有思考,思考好了再回答也不晚”等等。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学生何乐而不为呢? 杨老师的课,不做作,不刻意,给人以浑然一体的感觉。
赞叹、称颂之余,更多的是深深的沉思,为什么杨老师会有如此的魅力?为什么学生乐此不疲?原因有二: 其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杨老师的语文功底非常扎实,语文素养很高,深入研读教材,灵活掌握识字教学的方法和规律。(2)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很高。巧用心思,精心设计,根据教材设计教法、学法,形成自己稳定的教学风格。这是我作为一名普通教师下一步要努力的。
希望自己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多多学习名师的经验,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不断地站在不同的高度上审视自己,要求自己,完善自己,超越自我。虽然我不能成为一位功成名就的大师,但我至少是一名快乐的教师!
第五篇:做一名快乐的老师
做一名快乐的教师
要做一个快乐的老师,保持一颗健康快乐的心,并且把这种快乐传递给学生,带动整个课堂快乐起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教师们必须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尽量保持一种轻松自信的教学情绪,这种良好的情绪是保证做一个快乐老师、保持师生良好沟通的重要条件。
生命的快乐在行动,教育的快乐在主动。从教要经常心动,没有心动哪有感动?最近我读到一篇文章叫做《主动:教育工作的快乐源泉》,是呀,一个教师不主动,只是被动地去完成各项教学任务,他又怎么会快乐呢?
教育的主动体现在哪里?该文给出这样的答案:
1、教育学生。在教育的人生空间里,交融了生命的对话与互动。教师要主动做一个充满童心、放射活力、给学生快乐的人。
2、课堂创新。课堂是一个从灵魂深处氤氲着丝丝甘泉滋润精神家园的圣地,教师如果陷于被动应付之中,哪会有快乐呢?
3、教育科研。当一个教师真正进入教科研的神圣领地时,蓦然回首,就会发现这是从事教育工作的真正幸福之路。
4、学习进取。教师应主动把学习当作生活的一部分,终身学习,把时代的新发展、新变化引入课堂,并在实践中激情满怀。
5、积累成长。教育教学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不断地积累中,体验成长的过程,这本身就是快乐的歌唱。
6、吃苦磨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一生都交给了帕夫雷什中
学,贡献给了教育,奉献就是一种最大的快乐。
也许这些还不够,教育有多少苦,难以尽数。但我想,教育有多少苦,教师就会有多少乐,可这苦与乐的转化并非是轻易的。作一个优秀的教师很难,做一个快乐的教师也很难,做一个以苦为乐的教师更难。老师们,让我们不断思索,勇于实践,在行动中成为一个快乐的教师吧。
“做一个快乐的教师”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意境呢?下面这段诗或许有助于我们理解,我把它送给大家,并与大家共勉:
把教书的呐喊当作欢歌,把育人的耕耘当作舞会,把科研的探索当作旅游,把奋斗的甘苦当作咖啡……
光和影》教学反思
亮点:
在探究影子的成因过程中,学生找得比较准,也能认识到遮挡物和屏的作用。
在判断光源的环节,学生能准确地利用光源“自己发光”和“正在发光”的特点,作出正确判断。
不足:
在自学探究影子特点规律的实验方法环节,有流于形式的痕迹,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自主学习未达到透彻明了的程度。
在探究影子特点规律的实验环节,实验材料的选择存在一定的问题。研究影子的方向和长短时,使用了铅笔头;研究影子大小时,使用的是乒乓球;研究影子形状时,使用的是小长方体。这样,由于材料的不统一,可能会误导学生认为:只有在特定的材料上才能体现影子某方面的特点,或是某些材料产生的影子只具备一种特点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起始课《光和影》,教学内容不错,重点内容是以前教材所没有的:用手电筒研究光和影的内容很有意义。
这一课的引入就很有意思,做手影游戏,学生一下子就被引入到光和影的研究中去。然后是分两步:
一、影子产生的条件;
二、影子变化的特点。
第一个内容中关于光源的内容在教参中指导得比较明确,“自己发光、正在发光的物体才是光源”。但这个概念在教材上却没有体现,不知道为什么。教学中我加上了。
第二个内容是本课重点。经过思考、推测,实验验证,学生对于生活中那么常见的影子及其变化规律有了更深入了理解,同时也理清了思路,发现平时常见的影子有那么多方面的特点可以研究:影子的方向、长短、大小、形状,都受到一些因素影响而变化着。
不过书上那三个结论用三条线的形式写出来我个人觉得不太好,三个结论应该是这样的:“影子的长短随着光源的位置和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影子的大小与光源与遮挡物的距离有关”,“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除了最后一个答案可以作为结论,其他两个都是笼统地没有“怎样变化”的意思,事实上我们的学生在没做实验和没看书时,已经推测出了前两个结论,这一点我觉得很满意,说明学生对这些问题都有所了解的。所以在上课时,除了指导学生进行这样的归纳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影子的长短、方向、大小到底与光源、遮挡物、屏幕三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上课实况证明,学生对这三个实验的操作能够掌握,结论也能够基本归纳总结,教学效果不错。
但第三个实验中,学生对于“影子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很难说清楚,需要引导。五年级四个班中只有五(3)周方易用很接近的语言来表达了这个结论。很厉害。其实我个人觉得用“所照射物体侧面的形状”表达不是很确切,形状一般指物体表面,凹凸不平也会形成一种形状,但其实应该是与“影子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物体侧面的轮廓有关”我觉得这样表达更确切些。所以五(2)班上课时我就这么说了。
另外本课中关于“投影”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有有难度的,他们只想到了皮影(书上这张图出示得好)把播放电影的投影仪、液晶投影仪等作为投影在生活中应用,但都没想到WC门口的男生女生像,交通的一些标志的投影应用,更别说工程图纸的物件投影了。我自己觉得放电影、液晶投影仪等不是我们今天讲的这“影子”的概念。但应该也是“投影”的意思,所以有点复杂化了,书上这个投影是不是应该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出示呢?值得思考。
光和影教学反思
光和影对于学生们来说都不陌生,但却从来没有仔细去思考过他们的产生原因和特点。所以这堂课,学生虽然有良好的知识储备,却需要老师引导他们去探索,去发现。
上课导入环节中的皮影视频和手影游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纷纷探讨皮影是如何产生的,并积极地模仿课件中的图片做出各种手影图像。所以,在探讨影子是怎样产生和探究影子的特点环节也很顺利。课件上我制作的一些标志也很好地解决了本堂课的难点。但从本堂课的教学情况来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在课堂的小结中,我还是按照平时那样问学生学到了什么,但这个方式比较简单和枯
燥,课下我反思,如果当时我能选用知识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会更好。比如我可以请学生上台一边做手影,一边复述影子产生的条件,并且让学生改变手影的大小来加深光源和遮挡物的距离变化会影响影子的大小的印象,这样更能让学生接受,做到在生活中发现科学,把科学运用到生活中。
另外一点就是在突破“投影”这个难点上,书上给出了投影的概念,学生们也能认识到手影、皮影是投影,然而对交通的一些标志、卫生间门口的男女生相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更别说工程图纸的物体投影了。虽然我出示了一些图片,希望学生认识生活中运用投影的例子,但从学生反应来看,还需要在下节课上再次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