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传统和方法
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传统和方法
同时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教育方法:
一、突出慈严相济的教育方法。
宽与严是家庭教育中的一对矛盾,由于父母与子女的血缘关系,父母在子女教育方面比学校和社会教育更为有效和直接,同时也正是这种关系,往往使父母爱子过度,造成放任和溺爱,结果反而害了孩子,这就是家庭教育中爱与教的矛盾,也是家庭教育中的难点。在处理爱与教的矛盾方面,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中形成了慈严相济的教育方法。中国家庭教育慈严相济的传统,主要源于儒家,孔子曾提出“为人父,止于慈”的观点。有“严父莫大于配天”之语,可见,儒家既讲慈,亦讲严,讲究“慈严相济”。颜之推明确把“慈”与“严”结合起来,提出“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还说“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矣”。司马光更进一步地发展了这方面思想,在爱与教的矛盾上,提倡慈训并重,爱教结合。他说,“慈而不训,失尊之义,训而不慈,害亲之理,慈训曲全,尊亲斯备”。即父母只讲慈爱而不严加训教,便失去作为尊长的大义,只严加训教而不慈善,则伤害了骨肉相亲相爱之理,只有慈严结合,才具备了大义和亲情,是完整的家教。清代学者在处理家庭教育中宽与严的关系上,更强调“教子宜严”,但“严”不是动辄打骂,而是严格要求,“严”不仅包括对子女的严,也包括对家长的严,为父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这就更全面地阐述了慈严相济的教育思想。因此,慈严相济的教育方法在我国家庭教育中成为优良传统。
二、重视以身示范的教育方法。
由于家庭成员长期生活在一起,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有着特殊的作用。正如颜之推所说,“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也就是说,同样的一句话,人们总是相信亲近的人,同样一个命令,人们总听从所敬佩的人,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子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中,修身是基础,因此,儒家十分重视个人人格的培养塑造,并通过个人人格来影响他人。孔子就主张“正人先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继续发展这种思想,他说“吾未闻枉己而能正人者也”,在家庭教育中,他更是提出了易子而教的主张,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即君子之所以不教子,是因势所不行,教者必以正道,如果儿子不肯听从,为父的必然发怒,伤害儿子的感情,儿子感情受到伤害,又会责怪父亲,你要我走正道,你自己却不如此,这样儿子又伤害父亲的感情,造成父子相伤,感情恶化,这就从反面说明了父亲的言行对儿女教育的重要性。
颜之推在家庭教育中广泛地使用了身教示范的方法,他说:“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也就是子女在家庭中接受教育,大都是在活动中无意识地接受的,家长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因而,我国古代很多人写的家训、家书中,比较普遍地采用了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亲身感受来教育子女的教育方式。
由于我国古代家书家训都是家庭中德高望重的长辈写子女的教育材料,因此,很多观点都从自己切身体会说开去,这样无形之中对子孙起到了一种榜样的示范作用。
三、崇尚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孩子性格和能力发展不同特点实施教育。孔子十分注意因材施教,据〈论语先进〉记载,孔子的学生冉求做事胆小畏缩,而仲由胆大冒进、好胜,针对他们两人不同性格特点,孔子采取不同教育方法,对冉求,孔子鼓励他要敢于前进,对仲由,孔子教育他要先退一步,不要冒失行事。这两个学生向孔子请教同样的问题,孔子作不同的回答,有弟子不明白为什么,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因材施教的方法在家庭教育中也备受推崇,宋代袁采提出“性不可以强合”的思想,他认为世间最亲密的关系莫过于父子兄弟了,但为什么还会造成家庭不合呢?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重视对方个性。其性不可得而合,则其言行亦不可得而合,此父子兄弟不合之根源也。既然父子兄弟个性各不相同,不可强求,就应求同存异,因材施教。为父兄者通情于子弟,而不责子弟之同于己,为子弟者仰承于父兄,而不望父兄惟己之听,则处事之际必相和协,无乖争之患。教育是一种个体化的实践活动,因为任何一种教育活动都必须通过受教育者自身而发生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教育活动都需要自我教育这个环节才能完成,都应根据受教育者本身的特点实施教育。
四、运用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
循序渐进是指根据子女不同时期发展特点进行教育,同我国重视早期教育的优良传统相一致,我国在很早就发现儿童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并根据这些发展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如早在西周时期,周代贵族家庭就有一套按儿童年龄安排教育的程序,〈礼记内则〉对这一程序作了介绍:“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记。”宋代司马光根据〈礼记内则〉的记载,还制定了幼儿教育的十年教学安排,如一至三岁学习数与方名,研练书法,七岁读〈孝经〉〈论语〉,八岁诵〈尚书〉,九岁诵〈春秋〉及诸史,十岁就读〈诗〉〈礼〉〈传〉,略通大意,逐步通晓经史之学。〈三字经〉中教育子女的程序为:“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始终”。正是通过这样由浅入深,由经到子再到史的学习过程,为子女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尽管我国古代在实施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时有过于僵硬的倾向,但总的来说,根据儿童不同发展时期身心发展的情况实施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的。
现代心理学已证明,人的思维发展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阶段性,应依据不同层次和阶段特点实施教育,因而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在我国现代仍有广泛的借鉴价值。
五、注重环境塑造的教育方法。
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视环境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广为流传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生动的例证。据司马光〈家范〉记载,孟子家曾住在靠坟墓附近,孟子常嬉戏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所以居之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所以居之也,乃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戏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矣,遂居之。这充分说明孟母重视选择优越的环境教育儿子家庭整体环境对子女的成长也非常重要。
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中非常注重家庭传统家风的培养,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是注重家庭整体环境建设的表现。颜之推就强调,“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也”,司马光在〈家范〉中提出:“夫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毋正,犹生长于齐不能不齐言也,习与不正人居之,不能毋不正,犹生长楚,不能不楚言也。”我国家庭教育中注重环境塑造的教育方法,在当今仍不失其现实价值。
我国家庭教育优良传统和方法是我国传统教育中最有特色的一部分内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直接陶冶着我们民族精神,锻造着我们民族性格,成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动力源泉,对于我国当前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家庭美德教育,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后记】著名教育实践家皇甫军伟指出,家庭文化是我们几千年传统文化沉淀下来的一种潜规则,是一种民族意识。家庭教育的根本,就是家庭文化的传承,家庭文化决定了家庭教育的模式,家长的教育意识、教育观念以及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内容。家庭文化是家庭教育的魂,所以表征层面的东西都来自家庭文化在人们内心作用的结果,当下中国家庭教育缺乏的就是对魂的管理,以及对文化的探寻和回归。正是因为我们内心的经是乱经,所以导致孩子内心秩序的混乱。因此他认为,当今家庭教育的出路在于回归,从历史和文化的空间,去发现面对未来的方向和出路。
家长的教育眼光至关重要,现在家庭教育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们的教育眼光短视,我们的眼光放不出去,我们把有限理解成了终极,理解成了所有,所以才被局限。如果我们内心都有一种豁达和通透,我们面对孩子和面对自己,都要知道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有限的存在,教育只不过让每一个生命在不同的阶段去更饱满地体验自己。给这个国家人类带来这个个体本身生命价值的东西,这是教育所追求的,如果我们这么去看,不为一时的教育结果所喜所悲,那么我们的教育眼光就不会轻易被局限。
走进真正教育空间的人,他们是一种提前的觉醒,一种正面的力量,用一种让人舒服的姿态在推动教育。很多不醒的人,他们是以痛苦的力量在推动教育。教育如果是一台车,有人用手推,有人用嘴推,推得满嘴流血。父性文化和母性文化构成家庭的两极,父性文化和母性文化的共同作用才能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
中国的家庭教育不是更加西方化,而是去西方化,回归优秀传统。
教育要回归或寻找的不是“东方思想”或“西方思想”,而是教育科学本身。尤其在全球化的当下,地球已变成地球村,不要再在“中式”还是“西式”问题上纠缠;而是要区别出什么是正确教育,什么是错误教育。既要对传统文化有所坚持,又要博采众长,学习他人先进的东西。
第二篇:家庭教育学 我国传统家庭家庭教育思想(范文模版)
我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的批判与继承
讲稿整理
一、我国传统教育的目的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国、平天下是谈治理国家的事。怎样治理国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讨厌的,不加给别人;要得众、慎得、生财、举贤。“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见贤能举,举而能先。《大学》寄托了古人内圣外王的理想。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人教”文化(钱穆),在夏商之前,中国文化属于巫鬼文化,在周朝开始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以后,中国文化进入宗法文化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以血缘为纽带,以宗族为核心,以家庭为基础,维护父权、族权。在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孔子、孟子的继承与发展,形成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到了汉代,最高统治者“独尊儒术”,儒家文化得到高度的继承与发展,并代代相传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的文化。宗法制社会是由父系家族构成的宗法关系首先是家族关系,以家族为本位。孟子云“积家而成国”儒家的思想“天下国家”“家国一体”的伦理思想都确定了家庭、国家、社会的关系。这几句话的意思就是:在中国古代,国家是家庭的放大,而人伦关系本质上也就是家庭伦理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类关系中,父子、夫妇、兄弟是关于家庭中的伦理关系,而君臣是对父子的仿效,朋友关系是对兄弟关系的类推。
因为国家是家庭的放大,所以以“家”为本位再进一步具体化,就是以个人的治理为本位。儒家经典《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神秀而后假期,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于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准则。奠定了历代重视家庭教育的理论根基。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目的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同的社会阶层其侧重有所不同,统治者自西周开始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从其维护统治的角度出发高度重视嫡长子教育,家庭教育成为培养统治者的重要环节。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孔子对孔鲤的庭训,父亲的教诲)奠定了士大夫“诗书传家”“以礼治家”的传统。,明代中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家教伦理也逐渐由统治阶层向平民百姓普及。统治阶级认为通过百姓家教可以敦风厉俗,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和维护社会稳定。在我国传统家庭教育中,不同社会阶层有着不同的教育目的。历代帝王家教重在培养统治者,官僚士大夫家教以“修齐治平”为目标,倡导平民家教则为了敦风化俗、使百姓守分安命。
二、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内容
自先秦至近代,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内容表现出一定的承继性,具有重品德教育、重经纶教育、重胎教及童蒙教育等特点。
1.以“孝悌”为主的封建伦常教育
伦常,我国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封建时代称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关系为五伦,认为这种尊卑、长幼的关系是不可改变的常道,称为伦常。
春秋时期: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礼。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孩子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尊敬兄长,做人言行要谨慎讲话要讲究信用,广泛地与众人友爱,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
重视道德教育 以德为本的教育主张。真正的孝?体现他思想中有一定的民主性。(反对过度体罚,子女可以提建议)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这句话的白化文大意是: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讲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
战国时期: 孟子:
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朋友有信,夫妇有别,长幼有序”的五伦之道。
“父子不责善”——性本善。
荀子:
“隆礼”——在家庭中强调家长的至尊地位,重视家庭礼义,规定了繁琐的仪容举止规范,并对“子不从父命”规定了条件。——性恶论 其思想反映了封建家长制礼法束缚不断加强的趋势。
韩非:教子必须严,“爱不如刑”,提倡父亲常用体罚。——法家思想
秦代: 李斯 严酷的法家思想
以法令的形式强行推行家庭伦理 对后世影响深远。
汉代:(西汉 董仲舒): 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伦理纲常体系确立。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上下级)
五常:仁、义、礼、智、信。(平级)
两者合起来,成为处理纵横关系网的基本要求。
(东汉)《白虎通》——三纲六纪 三纲:君臣、父子、夫妇。
六纪: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
变成了单纯的上下级关系,形成了无处不在的服从制度。
宋代: 理学(儒佛道)理学将封建伦常提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家教伦理化倾向更加突出。
明清:
程朱的文教政策
强化了伦理道德教育 家教内容中充斥着伦理道德的说教。
顾宪成《家训》中将“五伦”视作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必须无条件服从,赞成“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的观点。
“孝悌为本”的封建伦常教育历经各个朝代统治者的矫饰,致使家教伦理化达到了顶峰。
2.以“勤、俭”为主的处世道德教育
在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勤俭”被看作一个人成长的最重要的品质。
(1)春秋时期“敬姜教子”——勤则善心生,逸则恶心生。唯“勤”故能思“俭”,俭朴则善心生
敬姜是鲁国大夫公文伯的母亲,有一天,公文伯朝见鲁君后回家,看到母亲正在绩麻,就对母亲说:像我们这样的家庭,您还要绩麻,季孙看了会生气的,以为我不能侍奉您老人家哪!敬姜听罢儿子的报怨,训诫道:“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她认为,上自天子、诸侯、三公、九卿,下至黎民百姓,都必须劳动,或劳心、或劳力,才能政清人和、国泰民安,这是治国安邦的基础和前提。在此敬姜阐发了一个最朴素的真理:勤勉不怠国则兴;逸乐怠慢国则败。敬姜的诫子家训是载于《国语》上的有名的家训,敬姜因这篇出色的《论劳逸》之文成为有名的贤母。
(2)“俭”常与“约”相连,一个人能处处节俭,说明他有很强的自制、自律能力。
北宋,司马光《训俭示康》(是司马光写给儿子司马康,训诫他崇尚节俭的一篇家训)中论述了:俭,为道德自律奠定基础,侈,为走向犯罪深渊准备条件。
“成由俭,败由奢。”
3.以儒家经典为主的文化知识教育
夏商周三代的家学普遍偏重于天文、历法等应用科技知识。
汉武帝“独尊儒术”将儒家思想确定为官方正统思想,百姓只有通儒经才能仕途荣达。
世传“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重儒学而轻科技的社会心理由此形成。
魏晋南北朝:儒经仍是家学的主要内容,但文学、史学、律学、医学、科技、玄学等也是家学的重要内容。
隋唐:科举制度确立 科举主要以儒家经典及诗赋等为考试内容,“取富贵”成为劝子读书的激励手段,这是当时普遍的社会心态。
宋代:文教政策 学校、科举更为发达,读书作官被人们视为振兴门户的必由之路。
明清时期:加强了思想文化专治 尊经崇儒的国策以及八股文的兴起,将人们的思想统一于程朱理学。
三、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方法
1、注重严、爱结合
《周易.家人》中有着丰富的家教思想,在教子之道上突出“严”字,为我国古代家教奠定了理论基础。这里的严并不是随意打骂,而是有四层意思:一是家长在家庭中有至尊的地位。二是家庭成员各正其为、各尽其责。三是指家教之严并非仅仅是事后惩罚,更在于防微杜渐。四指严爱结合。光有严厉并不能让人真正心服,真正的教子之道还应该有爱。五是指家长要有威信,不光威严。
南北朝时颜之推第一次提出较为系统的家教理论,其中家教原则中重要的一条即为“威严而有慈”。父子间应该严肃,不可以因为过于亲密而不庄重,会使孩子对父母心生怠慢。父母子女间必须有骨肉之爱,但又不可简略必要的礼节,否则就做不到父慈子孝。颜之推还提出要戒溺爱,严教才是真正爱子的体现。
2、强调以身作则。
《周易.家人卦》中就已提出“教子与律己相结合”。当家长的必须以身作则,才能有教子女的威信。以身做范虽主要是对家长提出的要求,但同时也是对全体家庭成员的要求。
在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中,修身是基础,因此,儒家十分重视个人人格的培养塑造,并通过个人人格来影响他人。
颜之推在家庭教育中广泛地使用了身教示范的方法,他认为子女在家庭中接受教育,大都是在活动中无意识地接受的,家长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因而,我国古代很多人写的家训、家书中,比较普遍地采用了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亲身感受来教育子女的教育方式,这样无形之中对子孙起到了一种榜样的示范作用。颜之推《颜氏家训》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3、重视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历来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原则,提出培养孩子要像处理、使用木材一样,做到“各得其宜” 孔子十分注意因材施教,孔子的学生冉求做事胆小畏缩,而仲由胆大冒进、好胜,针对他们两人不同性格特点,孔子采取不同教育方法,对冉求,孔子鼓励他要敢于前进,对仲由,孔子教育他要先退一步,不要冒失行事。
4、注重启蒙艺术
我国古代家庭的启蒙教育重在启蒙的艺术、方法和技巧,强调启蒙的途径和手段,甚至用现身说法来进行启蒙。如:岳母刺字。
5、运用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
循序渐进是指根据子女不同时期发展特点进行教育,同我国重视早期教育的优良传统相一致,我国在很早就发现儿童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并根据这些发展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
6、注重环境塑造的教育方法。
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视环境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广为流传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生动的例证。
四、传统家庭教育的近代转型
传统家庭教育:
正所谓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目的和内容。我国家国同构的政治模式和《大学》中所奠定的政治——教育逻辑,使我国传统家庭教育呈现出厚重的政治色彩。纵观历朝历代可以看出传统家庭教育以促进子弟修身养性、立徳成人为根本。
所谓“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父权家长制。“家国同构”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在家国同构的格局下,家是小国,国是大家。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
评价:传统家庭教育虽然在内容、方法、原则上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但其专制性对人性的压抑是严重的,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传统家庭教育的近代转型:
从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从封建社会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传统社会结构开始逐渐瓦解,与此相应,传统的家庭教育也逐渐崩溃,开始了转折和变革的历程:
1、从家庭教育内容上看:西语、西技、西艺被引入家庭教育内容之中。在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中时期,曾国藩在家庭教育中主张儿子曾纪泽和曾纪鸿学洋务西语和西技,后来曾纪泽成为清末爱国外交家,曾纪鸿则精通算学,说明西学对他们的影响很大。
2、从家庭教育思想上看:1898年维新运动时期,家庭教育全面引进西方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如民主平等思想;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蔡元培提出“培养共和国健全人格”的目标,传统的子女观受到更深刻的批判;经过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种符合时代精神的民主、平等的儿童观和子女管已在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家庭教育开始引进西方的教育理论和儿童心理学成果,从而把家庭教育建立在近代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其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是陈鹤琴。他以西方儿童心理学为基础,提出了一系列家庭教育的原则,成为我国家庭教育原则由经验型转为科学型的重要标志。
3、从家庭教育制度上看:受西方议会制度、法律制度影响,1903年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中有《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规定设立蒙养院,招收3-7岁的幼儿。标志着近代家庭教育法制化的开始。
继承和发扬:
近代地主阶级改良派及先进知识分子在重视学习西方家庭教育思想的同时,从未放弃对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精华的继承和发扬。他们继承古代爱国主义传统并结合近代社会发展特点,构成了近代家庭教育反帝反封建的时代新特点。林则徐曾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赵戌登程口占示家人》),林纾说“汝能心心爱国,心心爱民,即属行孝于我”(《畏庐文集》),鲜明地表现了当时家庭教育反帝反封建的特点。
总评:
我国家庭教育的近代转型是在社会结构近代转型的情况下逐步实现的,存在几千年的传统家庭教育在鸦片战争后百年间基本上转变为近代形态。但这种由外而内的被动转变是不彻底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近代家庭教育只在官僚、地主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及知识分子等社会阶层中存在。
2、传统家庭教育思想尤其是“长者本位”等思想的影响依然根深蒂固。
长者本位,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国传统社会,以长者为本位,‘所有小孩,只是他父母福气的材料,并非将来的‘人’的萌芽”。父辈长者的尊严、地位、权势至高无上;子辈幼者则毫无独立价值,只是父辈长者生命价值的体现和延续.长者把幼者仅仅作为传宗接代的工具。
第三篇:我国古代数学家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
我国古代数学家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
周髀算经的证明过程:
《周髀算经》算经十书之一。约成书于公元前二世纪,原名《周髀》,它是我国最古老的天文学著作,主要阐明当时的盖天说和四分历法。唐初规定它为国子监明算科的教材之一,故改名《周髀算经》。
首先,《周髀算经》中明确记载了勾股定理的公式:“若求邪至日者,以日下为句,日高为股,句股各自乘,并而开方除之,得邪至日”(《周髀算经》上卷二)
而勾股定理的证明呢,就在《周髀算经》上卷一[1] ——
昔者周公问于商高曰:“窃闻乎大夫善数也,请问昔者包牺立周天历度——夫天可不阶而升,地不可得尺寸而度,请问数安从出?”
商高曰:“数之法出于圆方,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于九九八十一。故折矩,以为句广三,股修四,径隅五。既方之,外半其一矩,环而共盘,得成三四五。两矩共长二十有五,是谓积矩。故禹之所以治天下者,此数之所生也。”周公对古代伏羲(包牺)构造周天历度的事迹感到不可思议(天不可阶而升,地不可得尺寸而度),就请教商高数学知识从何而来。于是商高以勾股定理的证明为例,解释数学知识的由来。
《周髀算经》证明步骤“数之法出于圆方,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于九九八十一。”:解释发展脉络——数之法出于圆(圆周率三)方(四方),圆出于方(圆形面积=外接正方形*圆周率/4),方出于矩(正方形源自两边相等的矩),矩出于九九八十一(长乘宽面积计算依自九九乘法表)。
“故折矩①,以为句广三,股修四,径隅五。”:开始做图——选择一个 勾三
(圆周率三)、股四(四方)的矩,矩的两条边终点的连线应为5(径隅五)。“②既方之,外半其一矩,环而共盘,得成三四五。”:这就是关键的证明过程——以矩的两条边画正方形(勾方、股方),根据矩的弦外面再画一个矩(曲尺,实际上用作直角三角),将“外半其一矩”得到的三角形剪下环绕复制形成一个大正方形,可看到其中有 边长三勾方、边长四股方、边长五弦方 三个正方形。
“两矩共长③二十有五,是谓积矩。”:此为验算——勾方、股方的面积之和,与弦方的面积二十五相等——从图形上来看,大正方形减去四个三角形面积后为弦方,再是 大正方形 减去 右上、左下两个长方形面积后为 勾方股方之和。
因三角形为长方形面积的一半,可推出 四个三角形面积 等于 右上、左下两个长方形面积,所以 勾方+股方=弦方。
三国赵爽的证明过程:
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以勾a为边的正方形为朱方,以股b为边的正方形为青方。以盈补虚,将朱方、青放并成弦方。依其面积关系有a^2+b^2=c^2.由于朱方、青方各有一部分在玄方内,那一部分就不动了。
以勾为边的的正方形为朱方,以股为边的正方形为青方。以赢补虚,只要把图中朱方(a2)的I移至I′,青方的II移至II′,III移至III′,则刚好拼好一个以弦为边长的正方形(c„„2).由此便可证得
a^+b^2=c^2;
第四篇:古代传统春联
堂门春联
太平真富贵
春色大文章 梅花开五福
竹叶报三多 富贵三春景
平安两字金 五云迎晓日
万福集新春平安即是福
太平天下福
青陽呈麗色
日月思光照
竹报平安日
旭日芝兰茂
红梅多结子
太乙临朱户
东阁春光满
啓户登黄阁
鱼水千年和
春信梅花报
满门增吉庆
庆堂迎五福
寿同山岳永
寿高风亦古
春风先及第 和乐便为春 仁让里中春 黄道集家祥 乾坤喜气通 花開富贵時 春风琴瑟和 绿竹广生孙 长庚绕画堂 西京瑞气盈 开门见紫微 芝兰百世昌 秋芳桂子登 四序纳祯祥 华阁祝三多 福共海天长 福寿德尤新 旭日正当朝 三阳从地起
五福自天来 福禄同春至
祯祥共岁来 旭日临门早
春风及第先 天赐平安福
人迎富贵春 福如东海水
寿比南山松 阳春千里到
桃献三千岁
福如东海大
四时多吉庆
彩衣迎五福
梅传春信早
人随春意泰
为从宽养福
四序开新律
满门天赐平安福
天上四时春做首
寿比南山松不老
福禄寿三星共照
春入华堂添喜色
吉人永享平安福
世间好事忠合孝
尽人伦曰忠曰孝
光景一时新
榴开百子图
寿比南山高
八节永平安
春酒祝三多
竹报日平安
年共晓光新
务积善留芳
三阳应庆期 举室人迎富贵春人间五福寿为先福如东海水长流天地人一气同春花飞玉座有清香华堂深藏富贵春天下良图读与耕家业以俭以勤
守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 绵世泽莫如为善
振家声还是读书 修厥德自求多福
慎乃俭微怀永固 心田种德心长泰
福地安居福自多平安竹报千科綠
富贵花开一品红 欲高门第须为善 臈去好花开富贵 入世须才更须节 传家有训惟存厚平安即是满堂福 元鹤苍松双献寿 紫荆花下兄宜弟 四时和气春常在 欢心绕膝芝兰茂 元日共登仁寿域 天开美景春光好积善堂中无限乐 传家万事皆宜忍松柏年年茂 绣户香风暖 琴瑟调和正 苍松多秀色 要好儿孙在读书 春来喜鹊报平安 传家积德还积书 行事无奇但守真 和乐便为长寿春 玉麟丹桂两呈祥 彩服堂前子悦亲 一家安乐庆有余 如意齐眉日月长 新春同庆孙子堂 人庆丰年节气和 长春花下有余香 教子千方莫若勤
椿萱世世荣 兰房喜气新
麒麟化育多
丹桂有清香
春风来绣阁
和气满香闺 百福尽随新节至
千祥俱自早春来 天上庆雪呈瑞采
堂前旭日丽春光 南山献寿春光满
北厥迎门喜气多 户临太乙春光远 门对长庚瑞气多
大门春联
善门福厚 吉地春多 大门福到 吉地祥生 三阳开泰 五福临门 天清地泰 家吉人和 春安夏泰 秋吉冬祥 诗书事业 忍让家风 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 百禄是总 万福攸同 诗书继世 忠厚传家 厚德载福 和气致祥 阳春烟景 大块文章 文逢泰运 耕遇丰年 梅传春信 雪兆丰年 尧天舜日 甘雨和风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升平世界 耕读人家
平安世界 富贵人家平安是福 和乐为春 文章华国 诗礼传家 和平处事 忠厚传家 国恩家庆 人寿年丰 皇恩浩荡 人其永寿 花开富贵 乐唐虞盛世物我皆逢泰物华天宝日皇恩春浩荡帝德乾坤大忠厚传家远喜时和世泰善气钟仁里十分春色从天降天开奎壁文明日爆竹一声除旧岁大块文章还假我有足春随惠风至天泰地泰三阳泰文治光华 天亦降祥 竹报平安 庆天地长春 乾坤总是春 人杰地灵时 文治日光华 皇恩雨露深 和平处事长 庆人寿年丰 春风聚德邻 三锡鸿恩指日来人乐山河大地春梅花几点送新春十分春色总宜人无怀人合盛时中家和人和万物和
春回禹甸山河外 人在尧天雨露中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五风十雨皆为瑞 万紫千红总是春 九天日月开新运 一统山河际太平家居光天化日下 人在春风和气中 云呈五色文明盛
运际三阳世泽长
后户
欲求多福地 更进一重门 景星临吉地 瑞日照崇门 入户重重喜 登门步步高 再生登内阁 一转到中堂 从礼门出入 由义路往来 重门重庆至 吉地吉祥生 高阁花阴远 重门柳色新 大地留春久 重门赐福多 出入怀三省 行藏慎九思 联步趋三级 春风入二门 燕过重门喜 莺歌大地春 前门增百福 后户纳千祥 太平居有后 安乐福无涯 燕过重门留好语 花开上苑吐奇香 上苑春风先及第 重门旭日正当朝 福共早春临吉地 祥随新节入重门 香浮高阁花阴远
瑞绕重门柳色新 积德前程应远大 存仁后地自宽宏 前门欲大须存后
后户从宽在积深 风送鸟声来上苑
日移花影过重门 香浮春院梅花发根深叶茂
财联银汉
中和处事
生意春初草
义利资三倍
兴登同旭日
以义为利也
云山浮宝气
生涯从此盛
日进千乡宝
生意兴隆日
生意如春意
生意三春草
和悦人情广
生财有大道
翠绕重门燕子飞
生意
源源流长
利胜金城
大道生财
财源雨后花
公平悦四方
发达胜阳春
则财恒足也
泗水活财源
财利自今多
时招万里财
财源茂盛时
财源似水源
财源五色花
公平易利多
处世守中和
克己情交久
财明义不疏 利澤源头水
生涯锦上花
湖海客来谈贸易 缙绅人至讲经纶 登利途还由义路
治商业不违风 货殖长才聊小试
经营大业运奇谋 利如晓日腾云起
物阜财丰当泰运
一点公心平似水
大经纶官山府海
财联银汉三千里
生意兴隆通四海
大财源百川汇海
财联银汉三千里
德门富有三阳景
贸易不欺三尺子
主因信实千金托
架上不停连日货
贩缯喜气联湖海
四季财源春浩荡
钱因俭用财方聚
五湖寄迹陶公业
洪范五福先言富
财似春潮带雨来 地灵人杰际昌期 十分生意稳如山 真风流结驷连骑 利胜金城九万程 财源茂盛达三里新生意六和同春利胜金城百万家财地春生万倍金生涯义取四方财客为公平万里投厨中广进四方财结驷风流播古人一年生意快兴隆货不停留利自生四海交游晏子风大学十章半理财
以道接以一团和气近者悦远者来四海春风
孝
对
太初世泽
终古素风 天下皆春色
吾门独素风 守孝难还礼
思亲免贺年 玉梅含孝意
须尽三年孝
柳色黄金嫩
慎终须进三年孝 守孝不知红日上 雨滋杏蕊流红泪 亲恩未报难还礼 迎亲万象情皆乐 克勤克俭亲世泽 喜 乾坤定矣 关雎正始 瑞凝芝草 喜三星在户 礼重人伦始 吹箫堪引凤 共结山河固
金柳动哀情
常怀一片心
梨花白云香
追远常怀一片心
思亲惟望白云低
雪压松稍带素冠
孝服无除免贺年
守孝三年里暂疏
太初太素旧家风
对
钟鼓乐之
麟趾呈祥
祥发桐花
庆百辆迎门
诗敦风化源
奉桂喜乘龙
同盟天地长
人间合两姓
天上度双星 名花开凤阁
彩日绚鸾粧 齐眉举玉案
联句写霞笺 福来原是五
喜到自成双 为咏关雎句
还歌雀巢篇 锦堂双璧合良缘由夙缔 彩笔题鹦鹉 易曰乾坤定矣 诗歌杜甫其三句 彩笔喜题红叶句 且看淑女成佳妇 才女欣为才子妇 玉树风前夸并倚 喜有关雎成雅化 晋甎五鹿宜孙子 南国休风鸠雀化 五色云临门似彩 挥毫且作鸳鸯赋 豫卜他年高及第 金屋笙歌偕引凤 瑶阶甫印莲花步 玉树万枝荣 佳偶自天成 綠桐奏凤凰 诗云钟鼓乐之 乐奏周南第一章华堂欣颂采蘋章从此奇男已丈夫名流喜对名壻家绣帏月下看双飞愧无喜酒宴嘉宾汉洗双鱼大吉祥秦楼明月凤凰飞七香车拥轡如琴索纸还题蝴蝶诗且看今日小登科洞房花烛喜乘龙绣门初描柳叶眉
梧桐枝上棲双凤
菡萏花深倚并鸯
客
屋
杨柳歌官路
梅花操客心 静坐常思己过
闲谈莫论人非 开琼筵以做花
飞羽觴而醉月 鹤鸣知客至 斗室留知己 座上客常满 敲棋消客况 酒倾无限月 浮云游子意
落月窥残梦
邮亭聊驻马
家认红桃岸
花径不曾綠客扫
一庭花鸟王维画
学浅自知能事少
诗情半夜梅花月
长途有客皆羊叔
乾坤到处皆堪友
云牵客思横舟楫 客当日暮方停轡
梅放觉春来 杯茶可谈心 樽中酒不空 酌酒叙乡情 客醉几重云
落日故人情
行车促晓装
旅食漫歌鱼
马嘶绿柳亭
蓬门今始为君开 四壁云山杜甫诗 礼疏常觉慢人多
乡思孤村树叶风 逆旅无人识马周风雨谁家不是邻柳送乡心入酒楼
月转山隈始到门
邮亭共处连床卧
旅社相逢接席餐 静坐常思新旧事
闲中细味古今情
学
门 出交天下士
入读古人书 雨过琴书润
风来翰墨香 教亦多术矣
一帘花影云拖地
一庭花发求知己
草秀连科綠
红杏春啼鸟
友如作画须求淡
养成大拙方为巧
精神到处文章老
大
牛行如虎步
牛行千倍利
牛行千觔力
小
日进千乡宝
一身龙虎力
玉带肩头讬
一轮行满天下
学而时习之 半夜书生月在天 卷书开见古人
花开及第红
青藜夜照书 似看山不喜平学到如遇始是贤 教问深时意气平
车动似雷音
轮转万贯金
车载万石粮
车
时招万里财
两耳凤凰声
金轮地面行
两手掌定乾坤
万
文
车
牛
驴
马
棚 报主无多技
服耕有寸长 势大人皆笑
声高物尽惊 产驹同八骏
酬价值千金 槽头多骏马
厩内有龙驹 春秋皆戮力
冬夏始悠闲 只宜频进草
不必对弹琴 槽头多兴旺
六畜永平安 骡生驴作父
马降种为龙
窓
聫
皓月临窗近
银河入户斜 窓虚先得月
室静自藏春 蘭径香风暖
松窓夜月虚 一窗风月
半榻琴书 惜花春起早
爱月夜眠迟 室小留香九
窓虚得月多
新
筑
迁
居 高岗凤翥(ZHU)
乔木莺迁 如竹笣也
如松茂也 鸟之革兮
翚(HUI)之飞兮(诗:如鸟斯革,如翚斯飞。革,鸟张翼也,翚,野鸡,羽毛很美。形容宫室华丽。)美轮美奂
肯构肯堂
(比喻子能承父业。堂,立堂基,构,盖屋。《书.大诰》若考作室,既底法,若子乃弗肯堂,矧(SHEN)肯构。孔传:以作室喻治教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为堂基,况肯构立屋呼?)
欲择居仁里
因迁近德邻 燕喜来新筑
莺鸣到上林
竹笣秀起云为室
蓝玉香生锦作堂 吉星高照平安宅
上梁欣逢黄道日
日耀紫微迎瑞气
择处原求仁作里
祖
绳其祖武惟修德
聪听祖考之彜训 水源木本承先泽
创业当思先祖德
洋洋乎如在其上
祖功宗德千秋远
创业不忘先世德
创业维艰当思祖功宗德 神仙留玉珮
醉里乾坤大
红夺桃花紫
闻香须下马
福曜常临积善家
竖柱正遇紫微星
天开黄道进嘉祥
迁居最爱德为邻
先
贻厥孙谋在读书 先知稼樯之艰难
春露秋霜起孝思
守成惟愿后人贤
绳绳兮宜尔子孙
子孝孙贤百世长
传家惟愿后昆贤 成不易但愿子孝孙贤
卿相解金雕
壶中日月长
綠分竹叶青
知味且停车
守
开坛十里香
隔壁三家醉 三杯可遣千般兴
一斛能消十日閒 刘伶每到欢无极
李白频来乐不休 穿花蝶影寻香逐
唤酒莺声隔叶闻 蕉叶洞中渔鼓闹
杏花村里牧箫声 李白问道谁家好
刘伶回言此处高 愁深似海千杯解
事大如山一醉休
财
神
天下财源主
人间福禄神 司理人间福禄
掌管天下财源 宝鼎呈祥香结彩
银台献瑞烛生花 执金鞭时时进宝
跨黑虎日日生财 兴家立业财源主
治国安邦富贵神 富国无须设九府
足民何必待三余 宝马驼来千倍利
钱龙引进四方财 白镪赠君还赠我 青蚨飞去飞复来
(白镪古代指钱或白银。青蚨,古代传说中的虫。《搜神记》卷十三:南方有虫名青蚨,……子必依草叶,大如蚕子,取其子,母必飞来,不以远近,虽浅取其子,母必知处。以母血涂钱八十一文,以子血涂钱八十一文,每市物,或先用母钱或先用子钱,皆复飞回,轮转无已。《太平御览》有青蚨还钱之说。)
三
堂
神
前
通
用 朝暮三拜礼
晨昏一炷香 三圣堂前增吉庆
九重天上降吉祥 宝鼎呈祥香结彩
银台献瑞烛生花 人果自求多福泽
神应默佑广财源 香烟篆就平安字
烛焰开成福寿花 金炉不断千年火
玉盏长明万岁灯 香烟缥纱通霄汉
烛影辉煌映画堂 海上神仙赐吾福
堂前宝鼎聚财源 持杨柳秉春秋人间府库 坐莲花思汉室天下财源
钱
招财问到哪里好
龙从东海啣珠至
宝马驼来千倍利
张
弓影斜飞天上月 供圣喜得安乐子 弓开月满麟儿产 金箭飞翎誅恶犬 挟弹云中邀桂子 金弹打回天狗去
福
福德福有德
德居五行末
庙貌隆千古
受一方香火
土功能育物
龙
利市回言此处高
凤自西山代宝来
钱龙引进四方财
仙
弹丸拾得掌中珠 奉神永葆寿长儿 弹放星飞凤子生 玉堂转瞬抱佳儿 悬狐天外祜龙孙
玉弓引进贵子来
德
正神正是神
位列三才中
威灵振一方
保四季平安
地德可参天
一方沾福德
众姓赖神扶 地灵宏化育
土厚广资生 位列上中下
才分天地人 福德居福地
正神佑正人 祈福德风调雨顺
祝土地国泰民安 千处有求千处应
一方诚敬一方灵 鸡鸣犬吠无人问
雨洒风吹有谁平庙中无僧风扫地
殿前无灯月长明
仙
人
堂
上德垂恩远
仙灵锡福多 奉名香多求福泽
祝大仙永锡财源 四季平安沾上德
合家吉庆仰仙灵 一烛名香通上座
合家鸿福感仙功
古代楹联大全之十四
堆
房
发福生财地
堆金积玉门 綠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乃积乃仓富
爰居爰处安 仓中不断千年谷
户内常存万石粮 筑室处卜云其吉
堆仓地终焉允藏
染
房
濯鲜花草质
润色太平春 调就三江水
染成五色云 百尺杆头悬翠色 千层瓮底起金花 架上似苍山叠翠
瓮中如沂山脱蓝
裁
缝
皇猷资黼黻
天语重丝纶 胸中含锦绣
手内转玑珩 浣纱溪上成翚翟
濯锦江头制鷫鸘
剃
头
一年生意从头起 四季财源顺手来 克整丈夫德貌
聿修君子雍容
茶
馆
惠风清竹叶
疏月淡松萝 茶香佳客至
花笑雅人来 雀巢未经三月雨
龙牙先占一枝春
浴 室
金鸡未唱汤先热
玉板轻敲客自来 客来细把金身洗
浴后还将玉趾修 只因玉体层层垢
愿与同侪日日新
开
坊
对
主因信实千金讬
客为公平万里投 湖海客来谈贸易
缙绅人至讲经论
饭 铺
庖
厨
(侪音CHAI)腹饥人自至
味美客重来 调和须伊尹
宰割待张飞 君旨倾筐倒
我能爨火吹 纵有庖丁能解割
还须伊尹善调和
鞋
店
珠彩光文履 面
礳动如雷响 饼 云开珠箔捲
琼肌一片如团月 银
来麗水神能店 铁 生风吹旺火 锤似摇钱树 盘下烘炉生烈火 扬起锤钳威似虎 打造不坚因欠火 风吹红火祥光耀 问人文何所事
花明锦绣龙
磨
羅鸣似雪飞
店
风动玉旌飘
玉屑千层怕见风
匠
化出青蚨力自飞 匠
炼铁变成金
炉如聚宝盆
打来顽铁作祥金
打成芒锷耀如霜
锋铓欲锐只加钢
炉炼乌金宝气腾
卜
天上亦知名
生
药 店
青囊春暖 丹灶烟浮 杏林虎啸 桔井龙蟠 伏天补化 为国培元 取外国长生草 炼中华不老丹 壶里长生日
囊中不老丹 採就长生草
炼成不老丹
金炉练就长生药
宝鼎练成不老丹 花发东垣开仲景
水流河涧接丹溪 药采千般和露种
丹成九转带花香
春暖带云锄芍药
秋高和露种芙蓉
第五篇:家庭教育方法
家庭教育方法
对于学龄前幼儿,父母对他的言语刺激,这跟家长平时的教育方法是有直接影响的。那些话语很容易伤害他的自尊心。
孩子的自尊受到外界环境的直接影响。当今大量伤害自尊的个案研究表明,对于学龄前幼儿,父母对他的言语刺激,这跟家长平时的教育方法是有直接影响的。那些话语很容易伤害他的自尊心;对于年纪大的学龄幼儿,父母、教师、朋友对他表现上的反应,也很容易伤害他的自尊。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应注意以下的原则。
一、不要作弄孩子,这是家长平时教育孩子时使用的教育方法中最容易忽略的一点。也许父母开玩笑只是希望孩子感到羞愧,以求他的改进;但是,孩子很容易信以为真,使他自身感觉不好意思。
二、重视与孩子相处时的礼貌。命令、怒骂、责怪式的家庭语言,使孩子感到成人对他的轻视,故而没有自我意念,这是错误的家庭教育方法。如果父母常对孩子保持应有的礼貌交流,使用礼节语言,便让孩子享受到父母对他的尊重。
三、父母也向孩子承认自己偶而犯的错误。
四、注意接受孩子的观念。与成人的交流中,孩子很容易产生自身意念。尝试各种观念是孩子自信的重要行为过程,这是与家长平时的教育方法有关。只有父母赞同、接受孩子的观念,才能进一步开发、引导他的意识水平。
五、减少孩子的难过情绪。在他人面前倾诉孩子的缺陷错误是使孩子难堪情绪强烈的表现,而过多的难堪情绪造成孩子这样两种个性心态:一是不去思考,我行我素;一是情感思维,羞愧无比。这两者都不是父母所愿看到的。所以,大人在纠正孩子荒唐行为时要留意孩子的难堪情绪、注意自己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