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大家好!我今天报告的题目是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拟从四个方面来解读个人对“十八大”报告的认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
一是中国特色,世界风范。二是绿韵红脉,认识生态。
三是五位一体,建设生态。四是小康大智,和谐生态。
一、中国特色,世界风范
1.十八大报告的特色可用四个字来概括:民、生、和、信
听了锦涛主席的“十八大”报告,特别激动和振奋,我觉得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报告的特色:一是“民”,民生、民主、民心的“民”;二是“生”,生态、生产、生活的“生”;三是“和”,和政、和谐、和平的“和”;四是“信”,信心、信念、信实的“信”,报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科学发展的信心,以及对生态文明的信实。
2.十八大报告的“生态文明”靓点
“十八大”报告中有29次提到生态,12次提到生态文明(十七大报告分别只有12处和两处),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并提出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目标。
报告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总依据、“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社会现代化、民族大复兴”的总任务,以及“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体现了开拓、适应、反馈、整合的生态控制论机制。从十六大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到十七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到十八大把生态文明深深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去的“五位一体”,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升华,复合生态系统的整合,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化。其中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建设也不是平行的,生态文明是神态,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是形态,前者是纲,后者是常,需要将神融入形,纲贯穿常,合纵连横、潜移默化。锦涛主席在7.23讲话中特别提出了要深深融入和全面贯穿我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十八大”报告特别勾出了推进新兴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蓝图。指出我们要改革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和机制,实现城乡要素的平等交换,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与城乡关系,农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生态现代化建设必须在工业化主导下去系统推进。“十八大”报告把生态的内涵从过去只注意生物生态、污染生态上升到科学前沿的人类生态、社会生态,上升到生产关系、消费行为、体制机制、上层建筑和思想意识的高度,上升到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穿针引线、合纵连横的高度。
报告运用生态的、系统的、文化的视野和方法,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发展循环经济产业、保育区域生态环境、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四方面部署生态建设方略,体现了“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的整体论思想。
报告提出了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功能上解决环境问题,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体现了竞生、自生、共生、再生的生态控制论思想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育方略。
报告首次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以及“美好世界”、“美好未来”的生态建设目标, 体现中国人民的生活已从基本物质需求,走向精神生活和生态真善美的追求,彰显了中国人类生态的进步和对建设富强、健康、文明美好未来的强烈愿望。
报告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大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产业生态建设目标、人民民主不断扩大的政治生态建设目标,文化实力显著增强的文化生态建设目标,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社会生态建设目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自然生态建设目标。
报告特别强调了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深深融入和全面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报告还首次提出了全球生态安全,有八处提到全球问题,体现了中国以世界安全为己任的大国风范。当今世界,人类面临以气候变化、经济振荡和社会冲突为标志的全球生态安全问题;以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胁迫为特征的区域生态服务问题;以及以环境病加剧、适应力降低、人口超集聚为诱因的人群生态健康问题等三大生态风险。“大敌”当前,传统农耕文明封闭保守、无能为力,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工业文明更是回天无术、望洋兴叹。市场经济依靠竞生,社会主义强调共生,小农经济依赖再生,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自生。但任何单一的运行机制都解决不了复杂的人类生态问题,唯有四生合一、合纵连横、绿韵红脉、潜移默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风景这边独好,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深深融入和全面贯穿于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才有希望挑起全球生态安全的大梁。
但要真正把生态文明“深深融入” 和“全面贯穿”到四大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中去,我们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全党全民都来融贯生态文明、锐意绿色发展、凝炼中国特色、推进小康建设。
二、绿韵红脉 认识生态
1.绿韵红脉 相反相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中华民族正从农业经济走向工业经济,田园社会走向城市社会,神本文化走向人本文化,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是我们现在的这种经济,这种社会,这种文化还不是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我们需要从粗放型链式经济走向生态循环型经济,拥堵型城市社会走向生态统筹型社会,征服型物态文化走向和谐型生态文化。现在全社会都在讲生态。什么是生态?有人认为生态就是生物,有人说生态就是天蓝、地绿、水清,还有的说生态就是人,应该说都不准确。历史上,生态学的传统定义是生物和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问。随着最近这半个多世纪人类对地球,对环境开发规模和速度的增大,生态学研究对象逐渐从生物向人渗透,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已经不能忽视了,人不再只是生态系统的外部影响因子,而是事关人类命运、影响每个人、每个家庭、单位、每座城镇、村庄、每个地区、部门的主要生态组分。我们不光要考虑生态系统本身,还要考虑与其上层母系统和下层子系统的时、空、量、构、序耦合关系。
生态文明的生态,实际上是人的生态。是“绿韵”与“红脉”之间的关联。“绿韵”是光合作用赋予的生命力。植物大都是绿色的,自然的本色是绿,生命的活力表现在绿,人们都喜欢绿,人类活动的基础就是绿。还有“红”,人和高级动物的血液都是红的,人类社会能源开发利用的作功过程和热耗散表现出的是红色,它是生命的血脉,社会的基色。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化石能源,导致全球环境变化、城市热岛效应加剧,在遥感图上呈现一片红色。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都是绿韵与红脉关系没有协调好的缘故。我们要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绿色景观,运筹绿色社会,传承绿色文化,需要绿韵红脉整合的方法学。
2.生态的四种内涵
生态有耦合关系、整合学问、和谐状态和进化过程四种内涵: 一是包括人在内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命个体和整体之间,以及子系统和母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我们大家谈的生态不是生态学,而是一种关系,是生命,特别是人的生存发展、繁衍、进化所依存的各种必要条件和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二是包括人在内的生物和环境之间有机整合性的学问。首先它是人类认识环境,改造环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或自然哲学。在座很多听众都是理学博士,英文中理学博士就是哲学博士。你学习自然科学,不懂哲学,不懂生态学,就不能成为一个博士,所以我们的理学博士叫做哲学博士。生态学还是包括人在内的生物和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系统科学,是人类塑造环境、模拟自然的一门工程技术,也是我们养心悦目、陶冶情操的一门自然美学。以前在学校里我们受的教育是要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但没有教我们怎样品味自然,享受自然,这也需要正确的方法论,就是生态美学的指导,我们说生态既是哲学,也是科学,也是工程,也是美学;
三是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与环境关系良性循环的和谐状态。实际上从刚才的定义,生态既然是一种关系,它就是中性的,不好也不坏,但人们经常把“生态关系和谐的”,“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定语简称为生态,如生态城市、生态旅游、生态建筑、生态卫生等, 是约定俗成后被社会所公认的用语,表示人和环境在时空演替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然文脉、肌理、组织和秩序;
四是生命-环境系统一种定向的进化过程,生态系统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定向演化过程,物质流通量越来越低,信息反馈越来越畅通,有高的自组织能力,功能性有机发育等等,是一种定向的有机进化过程。
3.生态文明的作用机理
生态学有很多规律,将其用于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发展,其最基本的原理有四条,可以用拓、适、馈、整四个字来概括:
一是“拓”,开拓的拓,每一种生物,每一个生命有机体都有其内秉增长率,都能千方百计拓展生态位,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更适宜的环境,为其生存、发展、繁衍和安全服务;
二是“适”,适应的适,具有强的顺应环境变化的生存发展机制和变异能力,既能不失时机地抓住一切发展机会,高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又能根据环境变化,通过多样化和灵活的结构调整和功能转型调整自己的生态位,创造有利其发展的生存环境;
三是“馈”,反馈的馈,包括物质循环和信息反馈,物质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最后回到大自然中去,使世间一切资源都能物尽其用、一切生物都能占据一定的生态位;任何生物的行为通过生态链网形成信息链,层级传递,最后反馈到它本身,进一步促进或者抑制其行为,实现一种螺旋式的系统进化;
四是“整”,整合的整,生命-环境系统遵循特有的整合机制和进化规律,具有自组织、自适应、自调节的协同进化功能,能扭转传统发展中条块分割、学科分离、技术单干、行为割据的还原论趋势,实现景观整合性、代谢闭合性、反馈灵敏性、技术交叉性、体制综合性和时空连续性;营建一种多样性高、适应性强、生命力活、能自我调节的生态关系。三、五位一体,建设生态
生态文明建设是“十八大”提出的核心理念之一,要求全党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经济、环境、文化建设中去,五位一体建设生态。
1.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
传统生态学强调回归自然、保护自然,但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在了解自然规律以后,可以顺应自然规律、调节生态关系、培育生命活力、建设生态环境,使人能得到更好的生态服务的这就是 “十八大”提出的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深深融入和全面贯穿到人的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建设中去,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持续发展的五位一体战略的精髓。生态文明的这种“融”和“贯”将自生、竞生、共生、再生的生态规律与开拓、适应、反馈、整合的创新精神根植于新型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之中,推进生产高效循环、生活幸福低碳、生态绿色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2.人类社会是一类复合生态系统
人类社会的任何一个城市,一个农村,一个工厂,一个农场都是一类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经济活动,还有社会管理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首先,人类社会是以环境为体的,环境有五大生态因素:水、土、气、生、矿,水是水资源,水环境、土是土壤、土地,气包括气候资源、空气以及能源在使用过程中的热耗散导致的气候变化,大气运动等等。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等,矿就是人类从地球表层开发出来的大量冶金、化工建材等原材料,有宏量和微量元素,进入人类消费系统,为人所利用,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五个基本生态因子。
不过人不光是一种高级动物,他还有主观能动性和超级智慧,有生产、消费、流通、还原、调控能力,善于把地球上资源和环境利用起来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服务,这就叫“经济为用”。
人类社会是以人的知识、体制、文化为主导来调控自然生态系统,通过长期人与环境磨合的文化演变,积累经验和智慧,从中获取资源,改变环境,调节生态,由低级走向高级,由必然走向自然。自由的发展加必然的约束成为生态文明的“自然”,我们叫它“文化为常”。自然支撑子系统、经济代谢子系统和社会调控子系统这三个子系统内部以及各子系统之间在时间、空间、数量、结构、序理方面的相生相克、相反相成关系,组成了我们任何一个城市、社区或者一个工厂、农场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就是要管理、研究、贯穿和改造这些关系,实现绿韵红脉高效和谐的耦合。
3.五位一体的融入和贯穿
把生态文明融入和贯穿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建设,需要一定的切入点。
传统工业文明形成的产业基本上是链式产业,一个企业只要能从自然生态系统中获得资源,经过加工变成产品,排出废弃物、实现了利润,其生产过程就完成了。在这种产业生态关系中,每一个企业都设法获取最大的利润而不管资源的耗竭和环境的污染。但资源是有限的,环境容量也是有限的,结果是传统工业文明导致了很大的负面生态影响,特别是前面提及的三大生态危机。未来的生态文明要把传统的资源耗竭型工业变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新兴生态产业。这就要求我们从过程上、结构上、功能上去改变产业生态关系,促进增长方式的改变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十八大”提出的进一步推动经济改革,结构的改革和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用到生态学基本原理,比如说纵向闭合、横向联合、区域耦合、功能复合、软硬结合、人文亲和等等方法,有兴趣的听众可以参考产业生态的相关文献了解具体方法。
比如说未来的产业结构,不再是农业就是农业,工业就是工业,服务业就是服务业,而是第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耦合。产业活动有两大链条,一是生物质产业链,二是矿物质产业链。生物质通过太阳能的光和作用,动物的转化作用以及人的加工、物流和消费,最终变成废弃物回到自然生态系统中去。这个过程中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有的变成废弃物污染环境、环境影响比较大。产业生态文明就是要把种植业、加工业、物流业一直到最后的消费和废弃物再生以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闭合成一个生命周期全过程,进行统一规划、设计、经营和管理,使其生态经济效率最大化,生态足迹影响最小化。
举一个例子,当前,农村和区域水体的面源污染严重,农作物的食品安全也堪忧,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排放了大量的磷、氮,如化肥农药的过量或不适宜的使用和垃圾污水的不适宜的管理。农民不知道哪些是合适的化肥和农药,以及施肥的阈限,而另一方面农村传统的秸秆、粪便、有机生活垃圾都没有充分用上,而化肥厂、农药厂生产的大量化肥和农药又堆在仓库卖不掉。
未来的农田保健产业,将把化肥厂、农药厂和农民、农田、农业、农村结合成一个复合生态经营体,农民可以把土地在联合体里入股,享受土地资产产生的效益,同时可以当农业工人拿取工资。由规模化龙头企业管理大面积的农田,测土施肥、对症下药、把垃圾、秸秆与适量无机肥结合制成有机无机复合肥料或纯有机肥,使环境尽可能被少污染,农民不再愁打药、施肥问题了,化肥厂也不愁肥料的销路了,这样一来,农业效益提高了,环境也好管理了。这就是通过以工带农、以城带乡、以公司带农户、以生产带生态,实现三产合一、合纵连横,真正把生态文明融入和贯穿到农业生产建设中去。
举一个例子,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有一个可持续发展顾问委员会,其主席叫安德森,曾是一个大企业家,生产和经销地毯。90年代初,他的地毯生意濒临破产。申请破产前,他进行了社会调研,发现之所以地毯压在仓库里卖不出去,是因为僵化的产业体制缺乏创新性,用户不喜欢地毯花色的时候,还继续生产同样的花色。特别是大的展览中心和商场,地毯脏了很难洗,坏了很难换。他发现传统企业以产品为目标的经营理念错了,顾客要的是服务,不是要的地毯本身,就把卖地毯改为租地毯,用户需要什么花色就生产什么花色,脏了企业会定期上门清洗,坏了负责更换,但只更换容易受损部分,这在出厂时就量身定制了易损部分,换回来后循环再生再用回去。这样一来,租赁业务大大增加,最后不仅没有解雇员工,还增加了大量搞研究与开发、服务与培训的智力和体力劳动员工,增加了就业机会。由此他悟出一个道理:工厂不只是生产产品,更主要的是围绕产品提供社会服务,以及相关的软件、标准、技术、文化和人才。未来的生态产业,其经营目标应是产品、服务和文化三位一体,且后两项将逐渐代替产品成为企业的主导产出。
今年北京的7.21雨洪灾害,来了一场不是特大的雨洪,由于排水不畅,很多地方被淹,有77条生命丧失了。究其原因,是市政基础设施的生态整合不够,生态基础设施不健全,特别是涵养、缓冲雨洪和净化雨污的湿地大面积消失。城市是文化的积淀,要经过长期天灾人祸的生态磨合才能形成可持续的生态文明。经历了600多年风雨考验的北海团城和紫禁城地下集雨排水系统就是生态基础设施的案例。城市建设,楼很高,路很宽,车很多、街很亮、公园很绿只是形态建设,城市内在的生态品质、生态健康和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才是深层次的神态建设。当今中国,许多快速城市化地区湿地、耕地、生态服务用地被大量占用,地表被柏油水泥硬化,水回不到地下去,热岛效应强烈,城市的氮磷等营养物流失到郊区水体去,导致大面积的水华。这些都是湿地肾功能衰竭,绿地肺功能退化,地表皮呼吸功能失调(硬化屋顶灰化),肠胃消化不良(污染物排放口循环再生能力弱)、血脉经络不畅(摊大饼格局、交通拥堵)造成的。
把生态文明结合到城市生态建设中去,就要嵌入生态学的循环再生机制。传统市政基础设施,只能将垃圾清运到郊外,污水排放到区域水体就行了。以生态为纲的环境保护,需要形神合一、标本兼治,把末端污染防治、企业清洁生产、产业生态园区、政区生态管理、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多途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又如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当今这个,可以说还没有哪一个城市完全解决了生活垃圾问题。垃圾处理的途径有堆肥、填埋、焚烧,有政府、企业、社区居民的责任,但是光靠政府,光靠企业,光靠老百姓分类,或者光是焚烧,光是填埋,光是堆肥都解决不了问题。要开展适应性生态管理,比如说垃圾分类管理,多数居民现在还没有具备那样的生态意识,每家每户都自觉分类。这种情况下,只得请拾荒民工先简单分类,把生活垃圾分成干垃圾和湿垃圾,将湿垃圾中的塑料袋捡出来把水压掉后,进入社区堆肥池,或者家中备一个堆肥桶,24小时左右基本上变成肥料,让物业拿走。这样处理以后,垃圾减量化可达到60%左右。从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产业化、社会化,把这些结合起来,利用生态学的原理,可以综合社会、经济和环境管理的方法来解决生活垃圾问题。
再举一个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例子。传统城市道路绿化,其中央绿带一般高于路面,雨水经常把绿地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冲到路面,连同屋顶及其它硬化地表的径流一起通过下水道被冲到郊区水体中,相当于雨水给城市洗了澡后把脏垢都排到郊区去了。新型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将绿地下沉至低于路面,让路面的污水流到低洼绿带的土壤中,通过土壤生态工程的过滤后,变成干净的水回到地下,多余的渗滤过的干净水通过溢流管排到郊区水体,既大大减少了郊区污染的负荷,还能给城市绿地补充营养物,一举多得。
还有社会上讨论很多的“生态补偿”,现在的生态补偿,基本上是上下游之间,地区之间围绕生态损益的异地经济补偿。这里另外一种就地生态补偿却值得提倡。如一个楼盘占用农田或湿地开发了一批建设用地,原有的水文循环、气候调节、土壤生物质生产力、污染净化等生态服务功能降低了,增加了热岛效应和对外排污。大家在建筑密集小区感觉比在森林里要烦躁,就是生态服务功能退化的缘故。你占用了生态服务功能就要就地补偿,通过屋顶绿化、地表软化、下沉式绿地等措施进行生态修复。比如德国有关法规规定,每个家庭或社区的雨水只能渗到自家或本社区的土壤里,不能外流。如果我们每个社区都能把生态占用变成就地生态补偿,使每一块建设用地所丧失的生态服务功都能得到恢复,城市就会比今天更美好,这就是城市建设中的生态文明。
当今城市大多数新建楼盘都有物业管理,使小区秩序井井有条。但城市生态资产以及生态服务功能,特别是湿地是否被人占用、生态服务功能是否受损,基本没人监测、审计和管理。应该运用市场机制孵化生态物业管理产业,负责生态资产变化动态的常规监测、定期审计和综合管理,由所有新老用地单位按其对生态资产占用的程度上缴一定额度的生态物业管理费来支持该产业的发展。把生态学原理应用到资源管理中去,这是“五位一体”要做的事情,也是向传统问题导向型环境管理方法的挑战。
城市化需要建设用地,而18亿亩耕地的红线又不能动,所以耕地和建设用地的矛盾很尖锐。有的地方干脆就把湿地占用了,湿地既不是耕地,也没有非常严格的立法在那里保护着它。据不完全统计,解放60多年来,我国城市80%湿地丧失了。湿地是城市的肾,其功能丧失后,城市生态品质和生态服务功能就会降低。土地有生物质生产功能,建设用地功能,城乡居民生态服务功能,以及保障农民基本生产资料的社会稳定四大功能。土地功能审计结果,虽然你占用了耕地,但如果通过认真的就地生态补偿,仍能保持土地原有的生物质生产能力,而且空气净化,污染物降解、气候调节、水文循环等各类生态服务功能都能强化,则城市建设用地、耕地和生态服务用地的矛盾即可迎刃而解。
四、大智小康,文明生态
1.人类文明形态的生态演变
未来社会是一种智慧型社会,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乡人均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都要翻一番。
原始文明以采摘狩猎为特征,以发明用火和金属工具为标志,是一种自生式的社会形态;农业文明以种植养殖为特征,以发明灌溉和施肥育种为标志,是一种再生式的社会形态;工业文明以市场经济为特征,以大规模使用化石能源和机械化工产品为标志,是一种竞生式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以社会公平与生态和谐为理想,以社会公德和行政管理为手段,是一种共生式的社会形态。但是,以上任何一种单一的机制都不是可持续的,生态文明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以知识经济和生态技术为标志,集自生、共生、再生、竞生功能为一体的高级社会形态。其核心就是要把四个机制深深融入和全面贯穿到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建设中去。
2.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工业文明在推进物质生活的进步,认知能力的发展,资源的开发等能力强化了,但是从太阳能到化石能,从生物质链到矿物质链,从自生的人到寄生的人,社会的生态风险在增加,人群的适应能力在退化。
生态文明的文,指人(包括个体人与群体人)与环境(包括自然、经济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纹理、脉络或规律,是一种时间、空间的生态关联。日加月是明,指从暗向亮,愚昧向睿智的开化、教化和进化过程。生态文明就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在自然、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生态文明建设包括经济建设中生产和消费的物态文明、政治建设中组织和管理的体制文明、文化建设中知识和智慧的认知文明、以及社会建设中道德和精神的心态文明,把这四个文明抓好,就把生态文明贯穿到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建设中去了。如体制文明建设,要实现从十六大提出的区域统筹、城乡统筹、社会与经济统筹、人与自然统筹、对内与对外统筹等五个统筹,以及十七大补充提出的中央和地方、个人与集体、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四类关系的协调。这九个统筹关系如果协调好了,体制条块分割、决策就事论事,管理还原论主导等不文明行为就能有所改善。
物态文明包括物质生产、流通、消费、还原、管理的生产文明和消费文明,特别是消费文明。针对当今社会一些不健康的消费文化,物态文明将推进社会上以金钱为中心的富裕生活向以健康为中心的和谐生活转变,以数量多多为目标的占有型消费向以功效优化为目标的适宜型消费转变,以外显为中心的摩登消费向以内需为中心的科学消费转变,以利己为中心的物理型关爱向以爱它为中心的生态型关爱转变。
我们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往往把关注的重点放在改善物质生活、遵循市场经济的竞生和自生机制上,而生态学的共生与再生观相对薄弱,利他、爱他之心还有待进一步培育。必须大力提倡心态文明,让雷锋精神返回社会。心态文明是人对待和处理其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关系的精神境界,包括温饱、功利、道德、信仰和天地境界。要在这些方面要多多进行正面的引导和社会的关注。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态文明内涵
十八大报告重申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内涵。我认为前八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彰显的是一种物态文明,“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体制文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心态文明,分别处理人和周围物、事、人的生态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生态文明从客观世界的四生要求出发提高人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过来又必将推进全社会生态文明的水平。
4.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融合2020年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的生态文明走向是什么呢?从生态学视野预测,其经济过程将从物质生产主导型的物态产业向智能服务主导型的生态产业转型;空间格局将从大中城市集聚型向适度分散城乡一体新型城镇转型;生产工具从主要靠设备和技术向主要靠知识和智慧转型;生活导向将从物质财富存量型向健康幸福进化型转型;管理模式从树状自上而下管理型向网络合纵联横反馈型管理转型;社会诉求并将从公平性向和谐型转型。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小康社会转型,各类社会矛盾很多,大多由不公平性引起的。其实,任何一个生态系统总有不公平的地方,比如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是不公平的但却是和谐的,生态学追求的是和谐不是绝对公平。市场经济通过差异激励人们的创造力,实现新的增长,绝对公平和绝对均衡是不可行的,但差异过大必然会破坏和谐,所以我们要追求社会的和谐,降低宏观尺度的不公平,实现生态文明的大同小异、大智小康。
未来小康社会的测度指标不再只是GDP的总量和增量,还包括自然生态的健康,水、土、气、生、矿生态因子和生态过程的健康状态和生态资产的积累,还包括了生态服务,生态品质,生态足迹和生态安全等。社会生态的发展包括健康品质、文化素质、殷实程度以及平均期望寿命等。
我国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将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是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里面都需要生态文明的渗入。作为世界经济总量第二的强国,我们和一些后工业化国家的最大差距就是生态文明的差距。我们坚信在十八大精神鼓舞下,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之年,国民生态文明素质能有一个很大的进步。
5.小结:生生不息 一以贯之
今天的讲座就到这儿。总结一下,我讲了“生态”的内涵,生态的生是开拓竞生,整合共生,循环再生和适应自生;态是物态和谐,事态祥和,心态平和,智态悟和,这里的悟是人们的智慧思考。生态可以用十六个字来概括:“物竞天择,道法自然,事共人为,心和文化”。
学习、实践“十八大”精神,我们一定要“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把生态文明深深融入和全面贯穿到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建设中去,实现以下四个“一”:
一是道法自然、绿韵红脉、天人合一的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二是生产高效、生活适宜、生态美丽三生融一的一:发展是硬道理,包括经济、环境和人的综合发展;
三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归一的一:城乡一体化;
四是合纵连横、潜移默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一:一以贯之地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谢谢大家!
第二篇: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学习习近平重要论述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 周生贤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
一、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同志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他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这些重要论断,深刻阐释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表明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保障。习近平同志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就是发展后劲,也是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是世界上能源、钢铁、氧化铝等消耗量最大的国家。2012年,煤炭消费总量近25亿吨标准煤,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10大流域中劣V类水质比例占10.2%。如果继续沿袭粗放发展模式,实现十八大确定的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那么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将难以想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将化为泡影。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再造生态环境新优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生态文明建设是民意所在民心所向。习近平同志今年4月在海南考察时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头顶着蓝天白云,在清洁的河道里畅快游泳,田地里盛产安全的瓜果蔬菜„„这些是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最朴素的理解和对环境保护最起码的诉求。今年以来,我国一些地方的雾霾天气、地下水等污染问题集中暴露,群众反映强烈。人民群众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在治气、净水、增绿、护蓝上下功夫,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习近平同志指出,全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高度关注。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多年来,我们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绩。面对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面对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新趋向,面对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期待和诉求,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一项战略任务,持之以恒加以推进,不断抓出成效。
二、科学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
习近平同志结合新的实践需要,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加丰富、更加系统、更加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深刻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第一,作出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习近平同志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这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总方向、总要求、总措施。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总方向努力,严格按照这个总要求进行部署,抓紧细化实化这个总措施,全面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第二,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习近平同志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实践证明,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经济发展决定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态环境决定人们的生存条件。要坚持保护优先方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坚持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利用好改善环境质量、增进民生福祉的倒逼机制,实行从严从紧的环境政策,把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传导到经济转型升级上来。
第三,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习近平同志强调,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这是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要结合贯彻落实《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积极开展研究论证,尽快形成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的完整方案,抓好组织实施。
第四,探索环境保护新路。习近平同志强调,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来看环境问题,其本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问题,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老路,要探索走出一条环境保护新路。我们既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治理污染的经验教训,又要结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改革创新,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来进行综合治理,发挥体制和制度优势,尽量缩短污染治理进程,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第五,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要复杂,解决起来的难度比任何国家都要大,任务更加艰巨。我们既要打好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逐步改善环境质量,让人民群众看到政府的决心,看到环境问题解决的希望,也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第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习近平同志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增加考核权重,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这些要求,催人警醒,意味着我们党将以更大勇气和决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进一步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强化党的领导、国家意志和全民行动。
一是从宏观战略层面切入,搞好顶层设计。生态文明建设是开创性事业,需要搞好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提出保障措施,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制定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构建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量、污染物排放量“脱钩”的经济模式,把节约环保的要求全面体现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每个环节。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全社会行动,坚持走群策群力、群防群控的群众路线,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大格局。
二是立足再生产全过程,制定完善环境经济政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利用资源、影响环境,单独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推行环境保护,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要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因子纳入相关税种设计,建立健全环境税收政策体系。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推动建立开发与保护地区之间、上下游地区之间、生态受益与生态保护地区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继续深化绿色信贷、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等政策。
三是强化制度建设,构建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建立科学快捷的立、改、废程序,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体系,强化环境执法监督管理,着力解决环保责任不落实、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等问题。开展区域联合执法、跨地区交叉执法,增强执法效能。加强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严肃处理,尽快解决。继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组织开展环境安全大检查,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积极配合组织、监察等部门,扭转一些地方仍以国内生产总值挂帅、在发展中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现象。
四是发挥主阵地作用,用新思路新举措推动环境保护新发展。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要遵循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继续探索环境保护新路。首先,要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要密切关注和从严控制“两高一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把环境保护作为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引擎和关键抓手,以环境容量优化区域布局,以环境管理优化产业结构,以环境成本优化增长方式,以环境标准推动产业升级。其次,以三项重点工作为突破口,改善环境质量。以细颗粒物(PM2.5)防控为重点,深化大气污染防治;以饮用水安全保障为重点,强化重点流域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以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深入推进村镇环境连片整治和土壤污染治理。再次,以深化生态体制改革为动力,加快环境管理战略转型。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导向,建立并完善适应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的环境管理体制,使环境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从控制局地污染向区域联防联控转变,从单纯防治一次污染物向既防治一次污染物又防治二次污染物转变,从单独控制个别污染物向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转变。
第三篇:走向建设生态文明新时代(模版)
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不仅要更新发展观念,凝聚社会共识,明晰目标取向,而且要创新体制机制,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格局调整,形成生态文明新时代的顶层设计、目标体系和基本格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的重大成果。
一、明确新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清醒认识实现目标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这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要进展,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融入和贯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落实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计划和项目建设中,特别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和前提性目标列入跟踪管理和督查中,落实节能减排、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管理等目标管理,以促进经济增长切实转到主要依靠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和内需消费上来。
二、树立新观念。当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相对落后,人均资源紧缺,环境承载力较弱,能源安全、资源安全、环境安全日益突出,资源能源的保障和环境的承载力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越来越重要的战略问题。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要摒弃传统发展观和社会意识,再构涉及长远发展的观念、政策和体制,在全社会普及生态文化、生态道德、生态伦理,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自觉地保护生态,推动绿色政策、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的逐步到位,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民自觉行动。
三、构建新体制。生态文明制度构建既是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也是体现新时代的重要标志。要加强顶层设计,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规划相互衔接。特别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法规制度设计,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形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导向。
四、践行新方式。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审视发展方式、消费方式,科学制定经济发展规划、计划,推动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用新思路新方式来解决资源环境新问题。
五、形成新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坚持数量管控、质量管理和生态管护并重,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节约用地和土地管理制度,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六、建立新秩序。当前,生态安全的跨国性、相关性、突发性日益增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全球化紧密相连。强化国际视野,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全球化,加强资源环境生态领域的国际合作,创建和遵守生态文明共同准则,制定鼓励绿色发展的国际贸易政策,携手应对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全球变暖等难题,承担一个发展中大国应该承担的环境责任,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生态文明国际新秩序。(作者系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第四篇:绿色发展,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环保水处理工程就找“武汉格林环保“
绿色发展,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治国理政新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述评
又是一年春来到。生机盎然的春天一步步走来,中华大地的绿色一天天增多。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维度,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3年多来,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从顶层设计到全面部署,从最严格的制度到更严厉的法治,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有序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深刻认识到:保护与发展并不矛盾,青山和金山可以“双赢”。
3年多来,环境保护合力集聚形成——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日趋完善,“生态”“环保”“绿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词,广泛的生态共识落地生根,转化为积极的行动和巨大的合力。
3年多来,绿色发展底色日益亮丽——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美丽中国的绿色底色,一天天愈发清新养眼。
遵循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期待,彰显执政担当,密集推出一系列顶层设计与战略部署——
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空前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人民群众普遍富裕起来。但是粗放的发展方式,也使我们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沉重代 价。马路宽了,高楼多了,钱包鼓了,可是清澈的河水、洁净的空气却成了奢侈品,这是我们追求的现代化吗?高能耗、高排放难以为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蓝 天白云,青山绿水,成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
环保水处理工程就找“武汉格林环保”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资源约束趋紧的严峻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遵循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期待,彰显执政担当,将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视为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融入治国理政宏伟蓝图。
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观点,振聋发聩——
十八大以来,无论考察调研,还是重要会议,大江南北,国内国外,总书记走到哪里,就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讲到哪里: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
“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顶层设计与战略部署,密集推出——
201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十八大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写入党章,作为行动纲领;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去年金秋十月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成为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最新成果。
超越和扬弃了旧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模式,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引领社会各界形成新的发展观、政绩观和新的生产生活方式。
政绩考核,去除“GDP紧箍咒”。
环保水处理工程就找“武汉格林环保“
政绩考核的“指挥棒”,越来越清晰地指向绿色低碳。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2013年底,中组部印 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规定各类考核考察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政绩评价的主要指标,要求加大资源消 耗、环境保护等指标的权重。
去年8月出台的《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强调显性责任即时惩戒,隐性责任终身追究,让各级领导干部耳畔警钟长鸣。
发展取向,从追求“数量”变成注重“质量”。
各省份的两会正密集召开,这是观察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一个窗口。北京不以GDP论英雄,要求领导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发展质量、优化发展 环境上,明确了今年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5%左右等多项较高的生态环保目标;福建强调要保住“清新”,决不能要了金山银山丢了绿水青山,那样做 对不起老百姓,对不起子孙后代。丢了绿水青山,金山银山也不会长久,最终也会丢掉。
各地政府的施政纲领中,代表委员的建言献策里,“生态文明”成为高频词。面向经济新常态,循着发展新思路,各地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转方式、优结构、改善生态环境上,努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增长。
公众参与,厚植绿色发展根基。
“爷爷,别给我买烟花,我今年不放了!”11岁的乐乐从重庆回天津过年,临行前提醒爷爷。乐乐经常拿爸爸的手机查看空气质量状况,知道放烟花爆竹会污染环境。
放烟花爆竹的少了,参与“光盘行动”的多了。“中央八项规定”“光盘行动”同时被评为2013十大新词语。3年多来,干部戒奢尚俭,民间反对铺张浪费蔚然成风,低碳环保正成为新时尚。
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能效家电,减少塑料购物袋等一次性用品使用,“随手拍”拯救家乡河流„„越来越多的公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共识度不断提升,“最大公约数”正在形成。
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更严厉的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牢牢守住生态环保红线
如何破解“生态环境保护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状况?“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环保水处理工程就找“武汉格林环保”
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措施陆续发布实施,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高屋建瓴全面部署。
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这是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顶层设 计后,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全面部署。《意见》首次提出“绿色化”概念,并将其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并列,赋予了生态文明建设新 的内涵,明确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路径。
2015年9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印发,明确提出到2020年,构建起由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等八项制度构成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严厉法治重拳出击。
1月21日,备受关注的江苏泰州“天价”环境公益诉讼案尘埃落定。最高人民法院裁定驳回泰州一家企业的再审申请,被告企业被要求赔偿环境修复费用1.6亿余元的审判结果维持不变。社会各界拍手称快:新环保法,确实有钢牙利齿!
2015年元旦开始实施的新环保法,被誉为“史上最严”。“公益诉讼”“按日计罚”“查封扣押”等撒手锏,成为沉重打击环境违法者的有力武器。据环保部统计,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国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案件611件,实施查封、扣押案件3697件,实施限产、停产案件2511件;环保与司法部 门通力合作,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478件。
《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通过,并于今年元旦开始施行;立法机关正加快推进《水污染防治法》修订;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前期工作紧锣密鼓开展。中国生态环境法治体系不断完善、加严。
督促地方推进环保。
1月中旬,环保部约谈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等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地方政府,要求坚决制止破坏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
以敦促地方政府落实环保责任为目的的综合督查及环保约谈,在过去一年备受瞩目。河北廊坊市、江西九江市、安徽铜陵市、云南昭通市等地的党委“一把手”,先后出现在当地的综合督查情况反馈会上。
环保水处理工程就找“武汉格林环保“
从“督企业”到“督政府”,综合督查及环保约谈推动各地加强环境治理,严格环境执法,加大监管力度,一批突出的环境问题得到解决,一些地区的环 境质量得以改善。困扰河南焦作市民十余年的山阳区龙源湖公园养殖场污染彻底消除,呼和浩特市查封了沙尔营煤炭物流园区内56家无证照、无环保设施的煤场。
治污攻坚初见成效。
中国坚决向污染宣战,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被称为“气十条”和“水十条”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先后发布实施,各有十个方面35项具体措施,为打赢治污攻坚战提供了充沛“弹药”和真金白银。
各地多措并举防治大气污染,提升了“气质”,减轻了公众的“心肺之患”。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338个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同比下降7.4%;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50微克/立方米,其中161个可比城市同比下降11.3%。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后,各地以水环境质量考核为抓手,突出重点流域、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一些地方一度不能洗涤、不能灌溉的河流,水质改善,恢复生机。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取得显著进展,充满盎然生机的中国呈现在世人面前——
赢得永续发展光明未来
河北省武安市活水乡,高如增兄弟7人早些年一直开铁矿,现在华丽转身搞旅游。七步沟景区2012年开始运行后,游客数量从不足15万人次,逐年 递增到去年的50万人次,今年春节期间来自省内外的游人络绎不绝。“铁矿资源总有釆完的时候,七步沟这个自然资源,祖祖辈辈不会用完!”高如增对未来充满 信心。
随着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持续推进,无数人的生产生活乃至命运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个日益变绿变美、充满盎然生机的中国,呈现在世人面前。
这是发展日益低碳节能的3年——
“最大的决心会产生最高的智慧。”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通过《巴黎协定》,成为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的里程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高度评价中国作用,认为中国对《巴黎协定》的达成作出了历史性的突出贡献。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中国行动”可圈可点。
环保水处理工程就找“武汉格林环保”
中国把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通过法律、行政、技术、市场等手段全力推进。目前,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总量的24%,新增装机容量占全球增量的42%,已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第一大国。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中国承诺”作出表率。
面向未来,中国向国际社会宣布了低碳发展的系列目标,包括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等。“虽然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但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实现我们的承诺。”
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积极承担应尽的责任,倡导并推动各国携手应对生态危机、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共同守护地球家园,得到国际社会“点赞”。
这是国土绿化加快推进的3年——
“森林是我们从祖宗继承来的,要留传给子孙后代,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深化林业改革,充分调动各方面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扩大森林面积,提升森林质量。
据国家林业局最新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国共完成造林4.5亿亩、森林抚育6亿亩,分别比“十一五”增加18%、29%;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
绿进,沙退。最近发布的我国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14年,与第四次监测结果(2009年)相比,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年 均减少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1980平方公里。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状况,呈现整体遏制、持续缩减、功能增强的良好态势。
这是生态保护力度空前的3年——
白雪覆盖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柴河林业局卫星林场,春节期间家庭旅馆生意红红火火,白雪变成“白银”。2014年4月,全省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林场职工们纷纷办起了家庭旅馆。“比拉木头强多了!”忙碌着的“大潘客栈”老板娘胡秀英,乐呵呵地说。
从黑龙江到吉林、内蒙古,广袤原始森林里,多年不绝的伐木声已戛然而止。数以十万计的林业工人放下斧锯,从“砍木头”转为“种树看林子”。中共 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明确“三步走”,到2017年实现全面停止全国天然林商业性采伐。重点国有林区从 “开发利用”转入“全面保护”的发展新阶段。
环保水处理工程就找“武汉格林环保"
前所未有的生态保护投入和力度,使得我国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面积持续增加,居于世界前列。截至2014年底,全国自然保护区数量达2729个,占 陆地国土面积14.8%。90.5%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种类得到保护,大熊猫等一大批重点保护和濒危的野生动植物种群恢复壮大。
春潮滚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进入决胜阶段。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们一定能让美丽的家园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奇迹”,为中华民族赢得永续发展的光明未来!
目前湖北武汉市有多家企业选择了将污水处理交第三方运行管理的模式,帮助企业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安全运行、达标运行、经济运行是格林公司的愿望和目的,武汉格林环保设施运营有限责任公司,也将继续为您关注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污水处理外包、污水处理运营的行业动态。
第五篇: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写写帮整理)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维度,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3年多来,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从顶层设计到全面部署,从最严格的制度到更严厉的法治,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有序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深刻认识到:保护与发展并不矛盾,青山和金山可以“双赢”。
3年多来,环境保护合力集聚形成――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日趋完善,“生态”、“环保”、“绿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词,广泛的生态共识落地生根,转化为积极的行动和巨大的合力。
3年多来,绿色发展底色日益亮丽――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美丽中国的绿色底色,一天天愈发清新养眼。
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空前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人民群众普遍富裕起来。但是粗放的发展方式,也使我们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沉重代价。马路宽了,高楼多了,钱包鼓了,可是清澈的河水、洁净的空气却成了奢侈品,这是我们追求的现代化吗?高能耗、高排放难以为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成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资源约束趋紧的严峻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遵循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期待,彰显执政担当,将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视为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融入治国理政宏伟蓝图。
十八大以来,无论考察调研,还是重要会议,大江南北,国内国外,总书记走到哪里,就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讲到哪里:“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2015年金秋十月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成为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最新成果。
超越和扬弃了旧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模式,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引领社会各界形成新的发展观、政绩观和新的生产生活方式。
政绩考核的“指挥棒”越来越清晰地指向绿色低碳。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2013年底,中组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规定各类考核考察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政绩评价的主要指标,要求加大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指标的评价权重。
各地政府的施政纲领中,代表委员的建言献策里,“生态文明”成为高频词。面向经济新常态,循着发展新思路,各地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转方式、优结构、改善生态环境上,努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增长。
牢牢守住生态环保红线
如何破解“生态环境保护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状况?“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措施陆续发布实施,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这是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后,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全面部署。《意见》首次提出“绿色化”概念,并将其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并列,赋予了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内涵,明确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路径。
2015年9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印发,明确提出到2020年,构建起由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等八项制度构成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2015年,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通过,并于2016年元旦开始施行;立法机关正加快推进水污染防治法修订;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前期工作紧锣密鼓开展。中国生态环境法治体系不断完善、加严。中国坚决向污染宣战,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被称为“气十条”和“水十条”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先后发布实施,各有10个方面35项具体措施,为打赢治污攻坚战提供了充沛“弹药”和真金白银。
各地多措并举防治大气污染,提升了“气质”,减轻了公众的“心肺之患”。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338个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同比下降7.4%;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50微克/立方米,其中161个可比城市同比下降11.3%。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后,各地以水环境质量考核为抓手,突出重点流域、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一些地方一度不能洗涤、不能灌溉的河流,水质改善,恢复生机。
赢得永续发展光明未来 随着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持续推进,无数人的生产生活乃至命运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个日益变绿变美、充满盎然生机的中国,呈现在世人面前。
“最大的决心会产生最高的智慧。”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通过《巴黎协定》,成为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的里程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高度评价中国作用,认为中国对《巴黎协定》的达成做出了历史性的突出贡献。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中国行动”可圈可点。中国把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通过法律、行政、技术、市场等手段全力推进。目前,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总量的24%,新增装机容量占全球增量的42%,已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第一大国。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中国承诺”做出表率。面向未来,中国向国际社会宣布了低碳发展的系列目标,包括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等。“虽然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但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实现我们的承诺。”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积极承担应尽的责任,倡导并推动各国携手应对生态危机、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共同守护地球家园,得到国际社会“点赞”。
据国家林业局最新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国共完成造林4.5亿亩、森林抚育6亿亩,分别比“十一五”增加18%、29%;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
绿进,沙退。最近发布的我国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14年,与第四次监测结果(2009年)相比,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1980平方公里。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状况,呈现整体遏制、持续缩减、功能增强的良好态势。
从黑龙江到吉林、内蒙古,广袤的原始森林里,多年不绝的伐木声已戛然而止。数以十万计的林业工人放下斧锯,从“砍木头”转为“种树看林子”。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明确“三步走”,到2017年实现全面停止全国天然林商业性采伐。重点国有林区从“开发利用”转入“全面保护”的发展新阶段。
前所未有的生态保护投入和力度,使得我国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面积持续增加,居于世界前列。截至2014年底,全国自然保护区数量达2729个,占陆地国土面积14.8%。90.5%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种类得到保护,大熊猫等一大批重点保护和濒危的野生动植物种群恢复壮大。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持之以恒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们一定能让美丽的家园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奇迹”,为中华民族赢得永续发展的光明未来!
病假单模版,病假条范文,住院病历
http://www.bingjiadan.net 安觅柔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