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导入 第六课挫折1
导入
第六课教学:
教师讲述张海迪的故事(见教材71页的引言)。
张海迪,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随后,使张海迪成为一种道德力量,一种不畏艰难险阻,不怕失败挫折,勇于奋进拼搏,努力为社会做贡献的象征和标志。
张海迪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供职在山东作家协会,从事创作和翻译。同学们,在了解张海迪的生平事迹后,你有什么感受?„„
教师引导分析:同学们,张海迪的事迹是很感人的,她不畏艰难险阻,不怕失败挫折,勇于奋进拼搏,靠自己坚强的意志战胜了病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应该学习她的这种顽强拼搏、奉献社会的精神。同学们,你也想象张海迪这样成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吗?„„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磨砺自己的意志,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呢?这就是我们在第六课“为坚强喝彩”将要学习和探讨的内容。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坚强意志的表现,认识坚强意志的作用。教学重点:坚强意志的表现和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坚强意志是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教学过程 :
导入
第六课第一框教学: 同学们,要想成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我们首先必须要真正弄清坚强的意志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样的重要作用和意义。那么,坚强的意志对我们的成长和成功有什么重要作用和意义呢?这就是我们第一框题“让我们选择坚强”将要学习和探讨的内容。
一、坚强意志的力量(板书)
同学们,张海迪的事迹是很感人的,她靠坚强的意志战胜了病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社会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像她这样的人。所有对人类有较大贡献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有————坚强的意志
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73页“冼星海的故事”,思考课文中的问题:冼星海是凭着那些优秀的心理品质进行音乐创作,谱写出经久不衰的音乐作品的?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同学们,我们在座的同学有哪些知道《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的作者是谁吗?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归纳引导:冼星海是我国一位伟大作曲家,下面我们来听听他的故事吧!„„冼星海正是依靠不怕挫折、不怕困难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坚强的意志进行音乐创作,才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谱写出经久不衰的音乐作品的。实际上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否则,意志软弱、不坚强,就会半途而废、一事无成。那么,意志坚强的人有哪些表现呢?
2、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73页第2至第5自然段的内容,思考:意志坚强的人有哪些表现呢? ①意志坚强的人,对自己的行为动机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正因为如此,他们在困难面前,就不会退缩和逃避,而是迎难而上,勇往直前。
②意志坚强的人,能在复杂的情境中,冷静而迅速的做出判断,毫不迟疑的采取坚决的措施和行动。
③意志坚强的人在碰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可以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控制自己的言行,不灰心、不丧气、不焦躁;面对成功和胜利,不骄傲、不自满。
④意志坚强的人,能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困难和挫折,实现自己的目标。
3、组织学生阅读和讨论教材第73-74页的材料,并思考:材料中的四个小故事分别体现了坚强意志品质的哪一方面?你还能列举出几个类似的实例吗?(学生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以下内容)
①材料中的中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自觉性比较高、不怕苦、不怕累、不畏艰辛;②材料中的下岗工人——面对下岗不气馁、不灰心,果断、机智地另寻自强之路;③材料中的博士 ——有理想、有志气(一定要作一个不受外国人欺负、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自制力强(给自己立下一个严格的规矩,保证要有充足的时间学习);④材料中的柏拉图——顽强、有韧性、有毅力;
二、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板书)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坚强意志的表现,也初步了解了坚强意志在获得成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下面就让我们来将进一步探讨坚强意志品质的作用有哪些?
1、学生活动:(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75页的活动内容)寻找坚强意志品质的作用。学生讨论,代表发言,教师归纳讲解:坚强意志品质的作用(有助于我们战胜困难、克服弱点、完成学业、取得成功)
2、坚强意志品质的作用有哪些?
坚强的意志是人们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中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的重要保障。(1)坚定正确人生方向,需要坚强的意志(板书)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与成功无缘,并不是我们不聪明,而是我们缺乏坚强的意志。我们每一天甚至每时每刻都面临着正确与错误、应该与不应该、放弃与坚持等种种选择。如果具备坚强的意志,就能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和思想的影响,做出正确的选择,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可列举一些学生身边常见的种种诱惑)(2)走出失败阴影,需要坚强的意志(板书)(可结合教材第76页巴尔扎克的故事讲解:)“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并不是绝对的,只有意志坚强、善于总结教训并能重新站起来的人,才能迈过失败这道门槛,走向成功。可见没有坚强意志,是不能把失败转化为成功的。(还要注意处理教材第77页的材料)(3)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坚强的意志(板书)
习惯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力量,无论是对我们学习还是将来的工作,都有巨大的影响,良好 2 的习惯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养成的,只有具有坚强意志的人,才能持之以恒,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
(4)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坚强的意志(板书)
(结合居里夫人的故事讲解)意志坚强的人,能不断战胜学习和工作中的困难,从而成就大业。无数事实证明,人们能否取得事业成功,关键取决于是否有坚强的意志。
3、学生活动:(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78页的活动内容)判正误、说理由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点评。„„
课堂教学小结:
今天我们主要分析了坚强意志的表现和作用,从而了解到坚强的意志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品质,是我们战胜困难、克服弱点、完成学业、取得成功的一把利剑,所以,我们要努力地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意志水平呢?这就是我们第二个框题“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要学习和探究的内容。课后活动:
一、名言欣赏:
1.尽管我们用判断力思考问题,但最终解决问题的还是意志,而不是才智„沃勒 2.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3.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园圃,我们的意志是这园圃里的园丁。不论我们插蓖麻,种莴苣,栽下牛膝草,拔起百里香,或者单独培植一种草木,或者把全园种得万卉纷呈,那权力都在于我们的意志„„莎士比亚
4、人最凶恶的敌人,就是他的意志力薄弱和愚蠢„„高尔基
5、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什么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丝毫的改变,而终于克服困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爱迪生
6、一个人必须经过一番刻苦奋斗的生活,才会有些成就„„安徒生
7、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有理想有出息的青年人,必定是乐于吃苦的人„„雷锋
8、成功的大门,从来都是向意志坚强的人敞开的,甚至可以说只是向意志坚强的人敞开着。思考:①上述几句话寓意是什么?②意志品质对一个人会有什么样的影响?③一个人的成功是靠高智商,还是其他?
活动:每个人先独立思考并相互交换看法,开展小型的讨论。教师归纳:意志能助我们走向成功,给我们力量。
二、请同学们列举与意志坚强相关和相反的词语。
1、表现意志坚强的词语:坚毅、顽强、智勇双全、当机立断、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滴水穿石、忍耐、克制、孜孜不倦等等。具有这些意志品质和精神的人,就是意志坚强的人。
2、表现意志薄弱的词语:畏首畏尾、裹足不前、人云亦云、谨小慎微、优柔寡断、得过且过、半途而废、虎头蛇尾、见异思迁、犹豫等等。具有这些弱点和问题的人,就是意志薄弱的人。
阅读书中73-74页小故事,分析各体现了坚强意志品质的哪一方面?
3、意志坚强的主要表现及其对立面:
①意志坚强的主要表现:富有主见-自觉性;处事果断-果断性;坚持不懈-坚韧性;善于自制-自制力。②意志薄弱的表现:人云亦云、缺乏主见;优柔寡断、草率从事; 虎头蛇尾、半途而废;鲁莽和冲动
三、想一想、议一议:
1、想一想:坚强意志能使人们自觉地按正确目的行动,制止不符合要求的行动。在我们的学习与日常生活中,主要有哪些行为是符合正确目的的;哪些是不符合要求的行动。我们应 3
该怎么办?
2、议一议:怎样才能战胜、克服困难?通常,会在哪几个阶段是最困难、最容易使人灰心的时候?
分析:a、万事开头难„„迈好克服困难的第一步;b、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知难而进,迎难而上;c、行百里者半九十 „„坚持到底,取得最后的胜利。
四、行为分析:
一次,一位著名的体操教练到业余体校去选拔队员,他觉得那里的孩子们身体条件都很好,在技术上也各有特长,实在是不分上下,旗鼓相当。于是,他二话没说,当即要求孩子们排成一排,靠墙倒立。而那位教练,却走到几十米之外,和别人聊天去了。时间就这样一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地过去了„„.教练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会挑选什么样的队员?他为什么要挑选这样的队员?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特点对他的成长会有哪些影响?而没被选中的队员又会怎样发展? 结论:拥有坚强的意志,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第六课第一框:“让我们选择坚强”
第二篇:第六课 飞呀飞
第六课 飞呀飞
教学目标:
1、对自然界中“飞”的奥秘产生浓厚的兴趣。
2、能学会演唱《飞呀飞》,并能大胆、主动地参与《飞呀飞》的创编活动。
教学重点:能学会唱《飞呀飞》
教学难点:能根据歌曲,即兴自编动作,从中体会自我表现、自我创作的乐趣。
教学准备:录音机、录音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动画)在天空中,大树上,有许多的小鸟在自由自在地飞翔,你看了以后有什么想法吗?
学生汇报。
二、学唱歌曲《飞呀飞》
师:你想像小鸟一样自由自在地飞吗?下面我们先来听一听,学一学。
师:我们先来听一听,认真看一看,小鸟飞的动作。(多媒体播放歌曲:《飞呀飞》,先熟悉旋律。)
师:你能跟着音乐,和动画中的小朋友小声得唱一唱吗?看谁最快学会唱。
(连续播放三次歌曲,让学生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跟着学唱,能很快就唱会的。)
师:你们都学会唱了吗?我们一起来唱一次,好吗? 全体齐唱,《飞呀飞》。
三、创作练习
1、让学生在小组里先自己来编一下动作,后小组里推选出一个表演得最好,来进行比赛。
2、参赛者出来表演,完后让学生来评价,看看谁表演得最好。
四、全体齐唱。
二课时
听赏《雁儿飞》
教学内容: 听赏《雁儿飞》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歌曲能表达对自然界动物的爱。
2、能积极地参与集体舞《雁儿飞》,并能与对集体舞的动作与队形设计,体验与他人团结协助、互助友爱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学会唱《雁儿飞》。教学难点:
能根据歌曲编排动作与队形。
教学准备: 录音机、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
齐唱《飞呀飞》
二、听赏新歌曲。
1、师:你们看,在大自然中,雁儿们像我们人类一样,做事有规有矩,不争先哄后。
2、我们一起看一看雁儿是怎样飞的,他们的队形像什么?
3、看完后,让学生汇报。
三、动作表演。
师:我们看了雁儿飞以后,有哪些同学愿意来扮演大雁,并试试他们飞的动作。看哪一个同学做得最像?
学生扮演后汇报。
四、全班同学一起再来听赏一下《雁儿飞》
五、课堂小结。
在音乐声中感受了飞、学习了飞、创作了飞、表现了飞,让我们展开飞翔的翅膀,唱着最喜欢的“飞呀飞”,飞向了快乐的世界。
第三篇:第六课 龙的传人
第六课 龙的传人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龙的文化、历史,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小组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塑造一个龙的新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体会龙的精神,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以我们是龙的传人为荣。通过集体完成一件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教材分析 1.设计思路。
本课是以“欣赏评述”为主,融“设计应用”、“造型表现”与一体的美术课。它是传承中国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激励学生创造、表现的良好契机。本课分4页面。前两页主要是“欣赏评述”,在选择内容及版式风格上主要体现了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气息。书中首先选择了故宫九龙照壁(局部),作品为了突出龙的形象,采取浮雕技术塑造烧制,富有立体感;并采用亮丽的黄、蓝、白、紫等颜色;使得九龙壁的雕塑极其精致,色彩甚为华美。冲击学生的视觉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其次是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玉龙,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龙”起源的久远,了解原始阶段龙的造型。隋代赵洲桥石栏上的双龙、明代北京故宫太和殿前云龙纹,为大家展示了不同时代龙的造型变化,以便了解龙的演变过程。在今天,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也是借龙的精神作为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了解龙各部位的分解图,并有鳄、蛇、马、鹰、鹿、云的局部和龙进行直观比较,了解龙各部分的象征。龙是观念意识物化的神灵造型,是人们千百年来虚拟的形象,自然界中并没有这样神奇的动物,但在人们的幻想中它腾云驾雾、翻江倒海、千姿百态。龙的图形虚拟、组合,集飞禽、走兽、水族及自然天象之精华于一身。龙身如蛇,灵敏矫健,龙鳞如鱼鳞,条理有序,龙爪如鹰爪,扎实气魄,龙角如鹿角,风华稳重。从以上不同部位我们可以看出,人为龙选用了不同动物的部位,是摄取了最精华、最完美的部位,集如此多的优势于一身的造型自然是万物之灵,同时也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本课在教科书第3页中集中介绍了几种民间的龙文化,元宵节舞龙灯,端午节赛龙舟,澳门市民为迎接回归祖国的怀抱进行舞龙活动。
教科书第4页中,集中反映了“造型表现”的内容。纸接龙舟,详细介绍了龙舟构成的基本元件的制作方法,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实践并采用小组竞争的方法比一比哪个小组的纸接龙舟最美丽、最牢固,这是培养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的良好契机。学生作业两幅,一幅是版画作品,另一幅是水彩笔绘画作品,这两幅作品都是描绘了赛龙舟的场景,也都体现了在赛龙舟过程中的集体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2.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对龙的欣赏,创作一条有个性的龙,并因我们是龙的传人而荣。难点: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是龙的传人,正确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龙的图片资料、身边动物的图片、水彩笔或油画棒。(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1.图片激趣,引出《龙的传人》。
(1)课件展示:北京故宫九龙照壁,激发学生的兴趣。(2)议一议:为什么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我们的祖国是中国,我们是炎黄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2.龙的由来(文化、历史)
(1)龙的形象已出现了六千余年,它现在的形象经过了三个时期的演化。课件:商周——秦汉,秦汉——隋唐,唐宋——明清 请学生说说这三个时期龙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龙的历史:红山文化遗址——玉龙,赵州桥栏板雕刻——双龙,北京故宫太和殿前云龙纹。
学生欣赏并判断分别处于哪个时期?
(3)龙是中国古人对鱼、鳄、蛇、马等动物和云、虹、雷、电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形成的一种象征性神物。
①请学生找找龙的各部位各自分别具有由哪几种动物的特征? ②你还在哪里见到过龙的形象?
请学生介绍、展示、交流——“丰富感性体验”。
③“龙”作为吉祥的化身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你觉得龙还有其它动物的一些特征吗? ④根据你的思考你能用上其他动物的一些特征来创造一条,你心目中的龙吗? 请学生说一说或相互形容你心中的龙。3.创作实践,审美体验。
(1)根据你的理解和想象,创编你心目中的龙。
(2)自我评价,体验审美情趣,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一些龙的传说故事、龙舟赛的图片、水彩笔或油画棒。(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1.龙的传说故事——“激发兴趣”(1)龙的传说——“龙生九子” 20展示资料、交流:
(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龙的故事? 请学生说一说。(鲤鱼跳龙门)(3)“龙”作为吉祥的化身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我们是炎黄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2.民俗传统活动——“民族精神”。(1)澳门回归——舞龙庆祝。
墨西哥、日本华人舞龙迎新春,龙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
(2)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用鲜花堆成的巨龙,象征中华民族的腾飞。(3)端午节赛龙舟。
①简介端午节及爱国诗人——屈原。②赛龙舟怎样才能赢得胜利?——集体合作的团队力量。
(4)学生展示交流自己收集的赛龙舟图片资料,丰富体验和创作素材。3.赏析作品——“内化知识” 书中的学生画龙舟赛作业,请学生赏一赏、评一评。4.创作实践——“外化表现”
根据你的资料和你的想象,创作一幅激烈的龙舟赛的场景。请学生想一想、学一学、画一画。5.展示评价——“审美提升”
自我评价、同学建议、教师点评,体验审美情趣,感受龙舟赛精神。课后:布置学生做作“纸接龙舟”。
第四篇:第六课教案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2)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 2.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遵守纪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树立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3.能力目标
要求能够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理解法律是怎样伴随我们成长,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
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行为导向法、讨论法等。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候,检查出勤情况
(二)复习
(三)导入新课
展示学生乘坐公交车、考试的图片,通过熟悉的场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思考设置的问题,据此导入新课。(图片内容见课件)学生观察体味、思考。
1.在公交车上、考试的时候需要我们遵守什么纪律?除此以外纪律还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哪些方面?
学生上课要遵守课堂纪律,乘坐公交车要遵守相应的交通法规,外出游玩也要遵守相应的纪律。
引导学生明白,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集体活动,而有集体活动就需要有纪律约束。
2.纪律在我们生活中有何作用? 纪律保证了我们能够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引导学生理解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保证我们工作和生活正常有序进行而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引入学习的第一部分)
(四)授新课
一、纪律保证我们的学习生活秩序(板书)
(一)纪律的定义(板书)
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保证我们工作和生活正常有序进行而要求一定社会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看多媒体课件。观察体味、思考
我们应遵守怎样的上课和开会纪律?你遵守纪律的习惯是怎么养成的? 挖掘学生日常生活情景,唤起内心对知识的感知以及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从而理解自觉遵守纪律要持之以恒,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从身边小事做起。反问:遵守纪律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是不是就没有自由?(引入下一部分学习)
学生思考回答,并观看多媒体。
(二)纪律与自由的关系(板书)
请同学们分析漫画《他敢剪吗?》,大家说他敢剪吗?他为什么不敢剪? 他不敢剪。在图中,甲、乙二人的上与下是互相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处于平衡状态,构成矛盾的统一体。双方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互为存在的前提。因此是“不敢剪”。剪断绳子的后果会是什么呢?——失去矛盾的一方(乙),另一方(甲)也就不存在了。任何矛盾的双方都存在着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由问题引入纪律和自由好比甲乙两方,它们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自由离不开严明的纪律。自由是在纪律约束下的自由。另一方面,纪律是对自由的保障。真正的自由是在纪律许可范围内行使权利的自由。让学生开展讨论,充分理解纪律与自由的关系。
(三)纪律的作用(板书)
观看多媒体:交通事故。学生观察体味、思考。不遵守交通规则,后果是什么?
多媒体展示了交通事故,案例说明,不遵守交通规则,就会出现混乱无序的状况,甚至失去宝贵的生命。
社会成员不能很好的遵守交通规则,就无法保证所有人有序正常的生活,甚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
纪律是维护我们正常生活秩序的重要保证。
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制定了哪些纪律规则来保证我们青少年学习与生活?(学生思考,引入下一部分学习)
二、法律保护我们的健康成长(板书)观看多媒体:与青少年相关的部分法律
1.法律的特征(板书)阅读教材案例,并思考。
这几名家长剥夺了几名孩子的什么权利?违反了什么法律? 法律有什么特征?它和纪律有什么不同?(思考,不作答)
观看多媒体,第一张图展示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我国宪法是由全国人大依照一定的法律程序直接创制的法律。此外,《民法通则》、《刑法》、《婚姻法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这一系列的法律也都是由国家的立法机关依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的。像这种国家制定法律是国家创制法律的形式之一。国家创制法律的另一种形式就是国家认可法律,即国家的立法机关,依据实际需要,对社会上已存在的风俗习惯、道德规则、宗教教规等加以确认。这就是法律的第一个显著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观看多媒体,展示的是一次公判大会。
根据图片,说说要对触犯法律的人予以制裁,哪些因素在起保障作用? 警察、军队、法庭、监狱等对触犯法律的人予以制裁起到保障作用,即国家强制力。只有以国家强制力作后盾,才能有效地解决社会成员之间因各种原因产生的纠纷,从而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稳定。因此说: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事实证明,依靠强制力对触犯法律的人予以制裁,是实施法律的必要措施和重要保证。总之,如果没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就会变成一纸空文。这正是法律最重要的特征。
观看多媒体,展示医院、街道等制定的相关规定。
这些相关规定是针对什么人制定的?这些规定和法律有什么不同?
医院制定的规则针对医生和患者,而街道制定的规则针对街道所管辖的范围人群。
使学生了解单位、部门行为规则,只限于特定范围的人群,而法律则是针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是法律的显著特征。观看多媒体,说明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由此,归纳出法律的四个显著的特征: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2.法律与纪律的关系(板书)
观看法律与纪律关系比较图,明确法律和纪律都是人们的行为规范,两者都 要求人们遵守,但违纪不一定违法,而违法必违纪,两者是有区别的。3.法律的作用(板书)
观看多媒体,展示案例一。观察体味、思考
(1)片中小偷实施了什么违法行为?应受到什么样的制裁?
(2)这个案例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小偷偷取公共财物属于法律禁止的违法行为,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该案例体现了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的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了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法律既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或方向,又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有效准绳。观看多媒体,展示案例二。观察体味、思考 婚姻中出现了财产纠纷怎么办?
随着经济的发展,婚姻关系中的经济纠纷也随之增强,依靠法律强有力的武器,就可以处理好这些纠纷。通过这个案例,了解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人之间的 纠纷或矛盾的作用。观看多媒体,展示案例三。观察体味、思考
根据国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营业性电子游乐场所在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外,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并应当设置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的标志。”案中网吧老板接待了未成年人进入,属于违法行为受到制裁。法律具有制裁犯罪行为、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作用。4.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制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工具。
总结: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回答,我们知道,解决纠纷和制裁犯罪需要通过法律,维护合法权益需要法律的支持。可见,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保护着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青少年要学习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其中,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引入下一部分内容)
三、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1.思想上高度认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板书)
青少年要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意识,把“一荣一耻”成为自己作为现代公民的基本原则,这是现代社会生活对每个人的道德要求,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道德义务。
2.把遵纪守法转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板书)(1)中职生应如何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树立远大理想,严格要求自己,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遵守校规校纪,依靠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怎样理解“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
遵纪守法必须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从细处入眼,防微杜渐;持之以恒,贯穿始终。一点一滴做起,成为一个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的人。
(五)课堂小结
按照本课时结构线索进行小结,通过小结,使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有一个更加清晰的思路,掌握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对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对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六)课后作业
1.搜集整理和青少年相关的法律,理解法律如何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2.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结合实际,每个同学列出一至两个要求自己改正的缺点错误,警示自己。
学生通过实践性作业,提高认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板书设计
一、纪律保证我们的学习生活秩序 1.纪律的定义 2.纪律与自由的关系 3.纪律的作用
二、法律保护我们的健康成长 1.法律的特征 2.法律与纪律的关系 3.法律的作用 4.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三、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1.思想上高度认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2.把遵纪守法转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
六、教学反思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2)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 3)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 4)理解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意义; 2.情感目标
遵纪守法,崇尚法治;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增强法律意识,自觉维护法律尊严。3.能力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依法治国
2)怎样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三、教学难点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四、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讲授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候,检查出勤情况
(二)复习
(三)导入新课
列举案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案例1:
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在境内外势力的精心准备、策划下,暴徒们在有着两百多万人口的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大肆打砸
抢烧,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为果断处置“7·5”事件,当地政府组织警力依法留置、审查打砸抢烧犯罪嫌疑人1 000余名。尽管“7·5”事件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公安、司法机关在处理这一事件时,同样贯彻了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没有受非理性因素影响而违反法律规定。案例2:
39岁的湖北京山县雁门口镇人佘祥林在背负“杀妻”之名服刑11年后,2005年4月初终于被中断刑期重获自由,(因为“被杀”的妻子张在玉又回到了家乡)并累计将获得70余万元国家赔偿。湖北法律专家指出,这个“离奇”的错案凸显出现行司法体制的一些漏洞,也势必促进司法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从而进一步促进刑事司法领域的人权保护。
(四)授新课
思考问题①:两个案例给你什么启示?
分析提示:案例一中公安、司法机关按照法律规定处理乌鲁木齐七五暴力事件;案例二中主人公的11年冤狱反映出司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存在漏洞,说明司法公正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明确司法公正的重要性,公正是司法行为的灵魂,是司法的生命。
思考问题②:两个案例判罚的依据是什么?
分析提示:依据相关法律。不管是处理暴力犯罪事件,还是佘祥林的冤狱、国家赔偿都要根据相关法律进行。
思考问题③:冤案的发生是否意味着法律失去了它的效力?谈谈你的看法。分析提示:没有失去效力,正是因为相关法律的存在,才能严惩暴力犯罪分子,佘祥林才能获得70余万元的国家赔偿。而冤案的发生恰恰是执法机关没有严格执法的结果。
教师在引导分析时要明确指出法律存在的重要性和普遍性,政府治理国家的方式是依法治国,引出本节内容。(使用案例时,授课教师可以丰富案例资料,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什么是依法治国? 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1)依法治国的基本概念
(教师可以按照以下顺序讲解)
①治国的两种基本方式:法治与人治;
②法治与人治的区别:法律与制度,个人意志;
③什么是依法治国?
定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
思考问题:怎样做到依法治国呢?(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过渡到下一内容)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依法治国中的“法”指的是法律与制度。依法治国离不开法律,依法治国是依照法律与制度治理国家。请学生回答问题,加深理解,引出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回答问题①:列举你所知道的法律名称?
分析提示:教师可在学生列举后进行补充,此问题是让学生知道社会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法律与制度的约束,做到有法可依。回答问题②:如果违反了法律将会怎样?
分析提示:受到法律的制裁,承担责任。如违反《民法》要承担民事责任,违法《刑法》要承担刑事责任,做到有法必依
回答问题③:谈谈你对“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理解。分析提示:违法犯罪的人都逃不脱法律的制裁。
学生看书本73页的依法治国必须做到的六条内容,并要求学生把74页依法治国基本要求用下划线划下来。
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2.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依法治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治国方略,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之一。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树立和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关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关系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本知识点可略讲)树立和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2)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意识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3)增强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 案例:
从2003年至2007年,全国纪检司法机关共计查办领导干部滥用职权、贪污受贿、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等案件67万多件,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13929人,其中省部级高官35人,尤其是陈良宇、杜世成、郑筱萸等高官严重腐败案件在全国引起极大震动。这组数字清楚地表明党和国家反腐败的力度在加大,任何腐败分子,无论职位多高,一旦违法,就严惩不怠,这充分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思考问题①:结合材料,怎样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思考问题②:结合材料,说明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重要性?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要包括: ①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
要求所有公民都必须平等地遵守法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②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以为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奠定基础,可以为我国公民同特权现象作斗争提供法律武器,可以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3.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案例分析:
2005年10月10日,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中华路上的白领大厦门前,一位农民工举着一块牌子,上面一行大字“急卖判决书”,下面一行稍小的字“653万元急卖550万元”。据媒体报道,这笔款子是开发商拖欠承建公司的工程款,法院判决后一直未能得到执行,承建公司因此无法向建筑农民工们兑现工资,无奈之
下农民工们打算自己亏出100万元换个现金救急。可是,与多数走此下策的债权人一样,他们至今尚未寻到买主。其实,公开叫卖(贱卖)判决书已经不算什么新闻了。近几年来,由于“执行难”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百姓手持生效的法院判决书当街叫卖的现象屡见于报端。
思考问题①:案例中的法院判决久久不执行,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分析提示:损害法律公信力,损害法律尊严,法院判决成“白条”。思考问题②:你如何理解法律权威和尊严?
分析提示:社会主义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权威和尊严。法律权威就是法律所具有的尊严、力量和威信。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任何公民都有义务和责任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的威严。思考问题③:国家和公民个人如何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分析提示:此问题的回答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国家角度和个人角度,而个人角度又可以具体为中职生如何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1)国家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措施①: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思考问题:怎样落实?
分析提示:加强立法工作,严格执法,加强法制宣传,提高执政水平等; 措施②:消除损害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因素
包括:避免执法、司法腐败;避免冤假错案及不公正案件(佘祥林案)等(可以通过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的方式学习本知识点)2)中职生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①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不断增强法律意识; ②积极宣传法律知识; ③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朗读《普法歌》进行课堂小结:
人人要学法,法律用处大。社会各行业,处处需要它。做人要守法,约束你我他。办事懂规则,生活秩序化。用法护自己,理直胆气大。法前人平等,靠法走天下。胸中有良法,歪斜全不怕。正气大发扬,利民利国家。
(五)作业布置
撰写“学法、守法、用法大家谈”演讲稿,参与演讲活动。
六、教学反思
第五篇:第六课 京韵
第六课
京韵
教学内容:
表演《蝈蝈和蛐蛐》
《我是中国人》
欣赏《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京调》
教学目标:
一、感受、体验我国民族艺术宝库里戏曲中的京 剧音乐风格与韵味,进一步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二、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国粹京剧的基础知识,并通过角色和唱念做打的模仿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京剧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宏扬中国传统艺术。教学重、难点:
充分体验京剧的博大精深 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京剧、讲解京剧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一、听《戏说脸谱》
二、导入新课。
1、刚才这段音乐叫什么题目?(戏说脸谱)
你们在哪里看到过脸谱?
了解戏曲知识:戏曲是一种综合艺术。集文学、音乐、美术、表演、武术等为一体,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戏曲剧种有三百几十种。哪一种剧种最具影响力?(京剧)
2、我们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那么你对京剧有哪些了解呢?
3、学生回答京剧的有关知识。
(1)讲到动作时,教师抓住机会介绍京剧动作中的虚拟性,并请生一起模仿喝酒、开门、关门、骑马、摇船等;
(2)讲到服装时,媒体出示头饰、靴子、服饰等图片;
(3)讲到脸谱时,教师讲解脸谱所代表的人物个性;
脸谱是京剧特有的舞台化妆艺术,主色一般象征某个人物的品质、性格。
红脸——表示忠勇正直,如:关羽。
白脸——表示奸诈狠毒,如:曹操。
黑色——表现刚正不阿,如:包公。
蓝脸和绿脸——中性,表示草莽英雄。
金脸和银脸——表示神秘,代表神妖一类者。
三、京剧四大行当的介绍。
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
四大行当:
生:男性正面形象。可分为:老生、小生、娃娃生,还有文生和武生。
旦:女性正面形象。可分为:青衣、花旦、武旦、老旦。
净:性格鲜明的男性人物。可分为:花脸、武花脸。
丑:滑稽、幽默、机敏、活跃的人物。可分为:文丑、武丑。女的可叫丑旦。
“净角”和“丑角”两大类人物形象脸谱用的较多。生、旦角很少用。
四、介绍四大功夫,即京剧的表演形式。
1、京剧不仅在角色上内容丰富多彩,并且还有形式多样的表演形式,我们一般把它叫做四大功夫,那就是唱、念、做、打。你们谁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吗?
2、唱:演唱
念:念白,具有音乐性,象唱歌。
做:只表演,不出声,有节奏性,象舞蹈。打:打斗时的表演动作。
五、简介戏曲音乐的主要因素。
1、地方语言:戏曲唱腔的产生是以地方语言为基础的。
2、伴奏特色:京剧的伴奏特色是三大件,即京胡、月琴、小三弦及锣鼓点等。
3、唱腔风格:唱腔是区别剧种的主要标志,京剧是以西皮腔和二黄腔为主的音乐风格。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欣赏一首西皮唱腔的现代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2、初步感知
能听懂吗?
3、简介剧情后,再听感受剧中人物的高尚品格
4、分句反复的学唱,体验京剧的韵味。
(1)提醒学生用假嗓演唱,音量不要太大。
(2)适当加以点拨每句的情绪的起伏。
(3)拖腔出要提醒学生仔细聆听,认真模仿,这是唱出京剧韵味的关键。
5、介绍京剧的发展,激发学生对京剧的自豪感
京剧虽然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却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的发展。在现代,京剧除了古装的传统戏以外,还编了许多现代戏,象著名的《红灯记》、《沙家滨》、《智取威虎山》等,但它们的唱腔并没有变。因此京剧被外国人称为东方歌剧,还有的被改编成歌曲的演唱形式,很受大家欢迎,象《唱脸谱》、《我是中国人》等,已传唱大江南北。在座的同学如有兴趣,可在课外多听,多看,多学,为宏扬我国传统的京剧艺术出一份力。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一、表演《蝈蝈可蛐蛐》
二、欣赏《京调》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表演《蝈蝈可蛐蛐》
1、初步感知歌曲《蝈蝈和蛐蛐》。
设问:这首歌曲的演唱情绪是什么样的?
这首歌曲的演唱风格和我们以往学习的儿童歌曲有什么区别?
(诙谐、幽默;像京剧)
同学们的感受能力非常好。《蝈蝈和蛐蛐》这首歌曲就是将京剧元素和儿童歌曲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的一首京韵儿歌。
3、再听,主要伴奏乐器是什么?
4、学唱歌曲
(1)带着刚了解的知识再次欣赏、感受,并可轻声哼唱。
(2)划分,并说出每段的演唱情绪。
(3)逐段学习。(解决音准、节奏问题,强调旁白部分的调值)
5、完整连唱
6、分角色演唱全曲。(男生扮演蝈蝈,女生扮演蛐蛐,老师扮演大公鸡。)
三、欣赏《京调》
1、再一起欣赏《京调》
2、初听第一主题的笛子主奏曲调与第二主题笛子的曲调。
3、哪一主题的曲调舒展悠长,哪一主题的曲调活泼、紧凑?
4、复听全曲,完成教材下方的作业。
四、课堂小结
本堂课你有哪些收获?
(认识了蝈蝈和蛐蛐、知道了做人的道理、学会了一首京韵儿歌)
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有许多优秀的音乐人将京剧元素、现代音乐元素融合,创作出了具有时代性的优秀作品。希望我们同学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京剧这门古老的艺术发扬光大。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表演《我是中国人》 教学过程:
一、欣赏《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1、简介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知道《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是选自其中的唱段。
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叙述了东北解放初期,我人民解放军侦察员杨子荣大智大勇、深入匪巢,在匪徒群中沉着机警巧作周旋,在人民群众的支持配合下,接应部队一举歼灭匪帮的故事。
《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是剧中的一个唱段。人民解放军刚来到匪徒盘踞的威虎山周边的村庄,就进入深山老林访贫问苦,打消深受匪害的老乡们对人民解放军的疑虑。这时,参谋长唱起了这个唱段。
唱腔的旋律质朴简洁,唱腔显得格外亲切感人,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对老百姓真挚、深厚的感情。
唱段开始采用二黄原板,最后,唱出“到这里为的是扫平威虎山!”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地表明了人民解放军的坚定决心。
2、初听,感受其韵味。
3、欣赏《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录像片段,学生仔细观看,感受京剧的“做”。
4、结合课本再次聆听,模仿演唱其中的经典唱段,以体验京剧的音乐风格及剧中人物的品格。
二、表演《我是中国人》
1、聆听范唱。
2、分句跟唱。
(1)点着“板”跟唱曲调。
(2)点着“板”跟唱歌词,注意唱好最后的一个字“人”的拖腔,尽量做到“字正腔圆”。
3、跟着范唱,完整地唱好全歌。
4、以自豪的情感跟着伴奏带唱好京歌《我是中国人》。
三、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