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学读书报告
心理学读书报告
教育心理学的确很重要,它不仅是教会一个人,更重要的是它会使那个人影响一批人,乃至影响的社会的发展。那么什么是教育心理学呢?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它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这是比较晚的事情,一般认为它产生于20世纪初期,发展至今大约经历了四个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为初创时期,在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从20年代到50年代末为发展时期;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成熟时期;80年代以后为完善时期。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有两条线索:一条位在实验室中研究人类及动物学习的规律;另一条则为在学校和社会现实情境中探索人类学习的规律,并提出改进教学和学习的主张。教育心理学主要关心以下两个方面:理解教与学的过程和发展促进这一过程的方法。它与教育学不同,教育学研究教育过程的一些基本规律,如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方针、目的、教育教学的内容及其方法、学校的管理与领导等等;教育心理学则要说明在教育教学条件下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其应用。它的研究也对教育学(特别是教学论、课程论和德育论)的理论发展起重要作用。
这本书从对新手与专家的教学方法的比较带我们进入了对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探讨。让我们从宏观上了解到教--学过程的四种变量(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教学环境),三种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在微观上,教--学过程又包括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基础),考虑学习过程的特点(学习/动机原理、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原理、教师特点、课堂环境),执行教--学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
美国《心理学年鉴》综合各方面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象应包括八个项目:教育评评价和测量;儿童发展的特点;特殊儿童及其教育;有关学习心理学的教育方法;特殊学科的学习;学习辅导和心理健康;教师人事和促成学习的教师行为;教育心理学的方法。
观察法是教育心理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观察的实施是在班级集体的活动中或在个别交谈中进行的,可以对外部的活动和表现进行观察,也可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反应进行观察或对学生的书面材料进行分析。
调查分普遍调查和抽样调查。前者是对全班级或全学校进行调查,后者又分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分群抽样、比重抽样等多种。调查的方式可分为问卷法和晤谈法。
问卷法是通过编制种种不同的测验,调查各种不同的教学效果,测量各种不同人的智商、性向和性格的方法比问卷法可更深入地了解受教育者在受教育后的心理特质的变化。各种测验的编制及各种量表的使用,应保证其效度和信度。
对比研究一般是在严格控制条件的实验中进行。把实验对象分成各种条件(智力、学力、年龄、心理素质等)基本相同的两个组,一组叫实验组,另一组叫控制组,在实验组的学生面前提供新的刺激物,例如新教材,而控制组则保留经常使用的教材。经过一段教学时间,然后测量两组的学习成绩、学习速度、理解程度,比较两组的特点和优劣。对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其他种种教和学的问题,都可以作不同的设计,进行不同的实验。
自然实验法是在日常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实验,这可以减除在实验室的实验中人为造成的不必要的压力,反映被试的正常心理状态,但对有关变量难以做到严格控制。
从书上和网上copy了这么多绪论的东西,下面我应该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想法谈谈。
我这学期才开始做家教,并且接了三个家教,两个初中生,一个小学生。开始我觉得这对我并不难,我有很多关于学习的好方法,只要我教给他们就行了。可实事并非如此。那个初二的女生是希望得到知识的,而且父母也注重学习方法的改进,我在教她时,告诉她的东西她会听,会做,感觉还算轻松。可令一个初一的男孩就不同了,他所在的学校给的家庭作业并不多,比那个女孩轻松多了,但她父母总希望他多学点,又给他报了网校,又找家教。似乎压力很大。我与他的沟通也有问题,问他什么他都跟我说不知道,让他跟着念课文也不好好念,我一直都认为是他这孩子不懂事,不过静下来想想,还是要因人而异,也不要急于求成。那男孩对学习没有兴趣,我就应该培养他的兴趣,先耐心的和他聊聊天,了解一下他的想法,而不应该先从具体的学习上着手。而且对待男孩女孩的教学方法也是不同的,我忽略了这一点,使得她现在很厌恶我,更不愿意和我交心了。而对那个小学生,我主要是陪他做做作业,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他的兴趣,而不是逼他记住什么。
并且其实我觉得教育心理学应该是每个人都要学习的课程,而不只是老师的必修课程。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影响着周围的人,也同样受周围人影响。利用教育心理学的方法,能让你周围的人被你好的言行所同化,而你也会在与人的交往中提高自己,这样,我们好的社会风尚便不难期待。
第二篇:心理学读书报告
文献阅读报告
一、本文主要内容:良好的友谊关系有助于青少年的积极适应,高质量友谊的青少年有更少的行为问题、更低的抑郁、焦虑及孤独感、更高的自尊、社 会 能 力和社会接纳等。良好的亲子关系或高父母支持与青少年更好的心理社会适应相关。因此,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来验证我们这样的假设:从早期到中期,青少年感知到的父母支持减少, 对情绪适应的影响作用减弱, 相反, 青少年感知到的来自朋友的支持增多, 并对情绪适应的影响作用增强;进入青少年中期, 父母与朋友两个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可能减弱, 两种支持系统对情绪适应的影响可能会遵循独立模式。我们预期:青少年女孩的友谊支持高于男孩, 父母支持的增强模式(即, 高父母支持将增强友谊支持对情绪适应的影响)更适用于早期青少年女孩。使用的研究工具主要有关系网络问卷、朋友提名问卷、友谊质量问卷、孤独感量表、抑郁量表五种量表。施测后收集数据进行分析,求出各个量表的平均数,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对其进行单变量方差分析,求得主效应,最后还进行了回归分析。讨论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父母支持、友谊支持、孤独感和抑郁的特点和成年人有所不同,父母支持和友谊支持对青少年的孤独感和抑郁有明显的相关,但是这两种支持系统对初一和高一的青少年的影响作用各有不同。这验证了实验的最初假设。但是在性别差异上,男生和女生对父母支持和友谊支持没有太大的差异。
优点:
1、使用的量表比较全面,有较好的信效度。能够得到全面的信息,从而更好地了解青少年的友谊和父母支持的情况。
2、初一和高一的青少年在友谊支持和父母支持上各有不同,这说明父母应该区别对待孩子,用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特征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同时,父母支持和友谊支持对孩子的身心影响都比较重大,这也要求父母要重视这个问题去进行教育。
缺点:
1、施测的问卷比较多,分多次施测,其中可能会有误差变量混进去,不能较好地控制。收集的数据信息虽然也很多,但是进行统计分析时,并不能都完全用上,造成了对数据的浪费。
启示:在做问卷调查设计的论文时,要考虑到受试者的身心特征,让受试者做的问卷在量和质方面都要恰当,这样收集的数据才比较有效。同时,论文的研究意义要明确这是非常明确的。
参考文献:父母支持、友谊支持对早中期青少年孤独感和抑郁的影响(田录梅、陈光辉、王姝琼、刘海娇、张文新)
二、本文主要内容:高情绪调节能力的儿童更容易获得良好的同伴关系,且具有更高学业成就,而情绪调节困难是导致学龄期儿童问题行为的易感因素,情绪应对方式缺乏或不当的小学儿童表现出更多或更严重的抑郁症状。
本研究通过采用元情绪理念量表、情绪调节困难量表、儿童情绪调节问卷来验证这样的假设:母亲情绪教导理念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而母亲情绪摒除、情绪紊乱和情绪不干涉理念对儿童情绪调节具有负向预测作用;母亲情绪调节在其元情绪理念与其儿童情绪调节间具有中介作用。在收集数据后,对其进行分层回归和路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元情绪理念结构中,母亲秉持情绪教导理念有助于促进儿童的情绪稳定性和调节能力的发展,但其情绪紊乱可能导致儿童情绪不稳定性的增强。母亲情绪教导理念的形成有助于控制其不良情绪的表达,有助于形成自身更加灵活多样的情绪调节策略,而对自身不良情绪的有效控制和更灵活的情绪应对策略,将有助于促进其孩子情绪能力的发展。优点:
1、母亲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在很多研究中都有表明,这篇文章比较有新意的强调母亲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
2、这篇论文的研究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因为母亲在孩子的身心发展和教育中起着非常重大的影响,情绪调节能力也是孩子必备的一种能力。因此,母亲自身的情绪调节在潜移默化中就影响了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缺点:
1、论文最后没有具体教导作为孩子的母亲,该如何采用比较具体的方法去调控好自己的情绪。我觉得这算是一种缺憾吧。
启示:在做比较有教育意义的论文时,文章最后可以适当提出一些比较有建设性的建议,让大家学会正确的教育方法,这样研究就不会白做了。文章中的路径分析显示了母亲情绪调节在母亲元情绪理念与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关系中的中介作用,这让我思考了一个问题,如何去寻找中介关系。参考文献:母亲元情绪理念与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关系: 母亲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黄会欣 李银玲 张 锋 李伟强)
三、本文主要内容:留守儿童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导致他们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容易导致心理健康发展问题。本研究主要探讨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亲子依恋、同伴接纳、教师接纳三种社会关系是怎样影响其孤独感的。通过采用依恋量表、同伴提名法问卷、教师接纳、儿童孤独量表四种量表进行收集数据,对不同类型的儿童的社会关系和孤独感进行差异检验分析,对留守儿童的社会关系和孤独感进行相关分析,社会关系对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同伴拒绝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教师接纳、母子依恋、父子依恋、同伴喜欢显著于非留守儿童。这可能是由于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导致他们与父母的交流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变得非正常化,时间上表现为长期间断性,由随时可以的交流沟通变得不确定,空间上表现为远距离性,由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变成非面对面,他们无法拥有完整的家庭,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亲子依恋与其孤独感存在显著负相关。留守儿童的教师接纳、同伴拒绝、父子依恋依次进入因变量为孤独感的回归方程中,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三种社会关系共同影响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较低父子依恋水平的留守儿童体验到的孤独感会因较高的教师接纳和同伴接纳而降低。
优点:
1、留守儿童在农村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研究者能够深入去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状况,有利于社会和政府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促进农村儿童的健康成长。
2、本文区分了母子依恋和父子依恋的情况。因为在农村很大一部分是存在母亲在家照顾孩子,父亲一人在外打工的情况,会导致孩子只和母亲关系亲,和父亲关系疏远。在研究中对这一具体情况做出区分,体现了研究者的细心。
缺点:留守儿童可能由于缺乏较好的母子依恋或者父子依恋,会导致同伴接纳和教师接纳的程度减少。但是针对目前父母必须外出打工赚钱养家这样的客观情况,作为老师能为留守儿童做些什么呢?
启示:做研究要细心观察我们要研究的对象,先观察再设计研究方法,这样有利于帮助我们做出的研究符合实际情况。
四、本文主要内容: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探索延迟匹配任务范式下面孔识别工作记忆的脑电位特征。实验以面孔图片为刺激, 在校大学生被试完成靶匹配工作记忆任务。我们采用延迟样本匹配任务范式,以面孔作为刺激物,分别考察对熟悉靶面孔、新靶面孔的追踪匹配,以及长时记忆对工作记忆的影响,目的在于:考察面孔识别脑电 n170 成分在熟悉靶和新靶、靶与分心物、以及左右枕颞区的异同,分析面孔识别 n170 成分对应的加工阶段及其脑区优势效应;探索工作记忆中面孔识别的 erp 特征,验证工作记忆的 erp 测量方法。实验的刺激材料为修饰整齐的240张人物照片,实验程序为分18组,采用“abbaab”方法平衡各组的实验顺序。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计划比较分析的方法,方差分析的 p 值采用 greenhouse-geisser 法校正,脑电地形图由 64 导数据得出。先前的学习对面孔识别 n170 成分未产生影响,但会影响工作记忆过程中大脑对追踪靶和拒绝分心物的反应。此外,面孔识别工作记忆的脑电特征与相同实验范式下的物体识别(guo etal., 2008)相比,存在明显不同。物体识别工作记忆中靶与分心物脑波在 200 ms 左右出现分离,时间比面孔识别早;新靶与熟悉靶之间的差异,物体识别工作记忆表现在额区和中央区,而面孔识别表现更广,还包括中央区、顶区及枕区,熟悉分心物与新分心物之间的“旧/新效应”,物体识别时出现在顶区和枕区,而面孔识别反映在额区,新旧工作记忆方面,物体识别在 200~400ms 表现出新工作记忆的波幅更正,而面孔识别是在 450~650ms 新工作记忆的波幅更正。这些差异都暗示着面孔识别和物体识别可能是相互独立的两种加工过程,两者在脑机制上可能不同。结果发现,被
试识别靶面孔及分心物面孔时均在枕颞区两侧诱发 n170,且靶与分心物的 n170 振幅在相同电极上都没有显著差异,在颞区两侧的 p7和p8上差异显著;无论靶面孔还是分心物面孔,工作记忆的 erps 均产生了p300 成分。在分别追踪新靶和熟悉靶的工作记忆任务条件下,靶与分心物的 erps波形在250ms后出现分离,且靶刺激波幅均比分心物更正,新靶比熟悉靶更正。熟悉分心物与新分心物之间显示出 250~650ms 的前额区旧/新效应,在晚期的 450~650ms 时段,新工作记忆比旧工作记忆波幅更正。这些结果表明, 面孔识别的 n170 效应可能反映的是面孔知觉的整体加工,且 n170 的右半球优势具体为颞区的右侧优势;先前的面孔学习会影响工作记忆期间大脑对面孔的识别反应。
优点:
1、在实验的具体设计上,细节做得很全面,在照片处理上做得很仔细。
2、e-prime和脑电结合使用,发现面孔识别和物体识别可能是相互独立的两种过程,两者在脑机制上可能不同。
缺点:面孔识别和物体识别两者脑机制的不同说明了什么呢?论文中没有具体说明。启示:脑电的实验设计对很多文科生来说有一点难度。做这种研究虽然不需要大规模的进行调查,但是在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中,都需要注意,避免参入误差变量,导致实验结果无效。
参考文献:人类面孔识别工作记忆的脑电位特征
孙天义、许远理、郭春彦
五、本文主要内容:亲子亲合对儿童的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具体体现在,亲子亲合对儿童发展的独立的、直接的保护作用,发现亲子亲合能够直接降低儿童的偏差行为。亲子亲合对压力的抵抗作用,亲子亲合能够显著抵抗压力对儿童青少年的偏差行为的消极影响。亲子亲合在降低儿童偏差行为上的保护效应是否适用与农村留守儿童?本文通过测量这四项内容:偏差行为、日常烦恼、养育者-儿童亲合、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 ses),探养育者与农村留守儿童之间的亲合能否直接降低儿童的偏差行为;养育者与农村留守儿童之间的亲合能否调节日常烦恼与儿童偏差行为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压力抵抗效应。收集测量结果后,以留守类别与性别为自变量,分别以偏差行为和日常烦恼为因变量,进行 2× 2 的多因素方差分析,以及各协变量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日常烦恼与儿童的偏差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流动养育者-儿童亲合、留守养育者-儿童亲合与儿童的偏差行为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为考察养育者-儿童亲合对儿童偏差行为的直接预测作用,及其对日常烦恼消极效应的调节或抵抗作用,在控制协变量的情况下,分别进行了 2 组分层回归分析: 一组以留守养育者-儿童亲合为假定保护因素,一组以流
动养育者-儿童亲合为保护因素。各回归方程的预测变量包括: 日常烦恼、养育者-儿童亲合、二者的交互作用项以及协变量。无论是流动养育者-儿童亲合还是留守养育者儿童亲合,均能直接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偏差行为状况,并且能够抵抗日常烦恼对儿童偏差行为的消极影响。
优点:
1、亲子亲合的作用一般表现在父母对儿童发展的保护效应。但在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中,主要的亲子亲合作用还是养育者在承担。而对留守儿童的养育主要是爷爷奶奶或这外公外婆等对孩子的隔代抚养。这样的抚养方式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有没有保护作用,是值得研究的。
2、农村留守儿童的偏差行为和流动养育者还是留守养育者的关系大,这个十分具有社会意义。
缺点:在农村施测问卷比较困难,尤其是针对流动养育者。在留守养育者中,又多是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年纪比较大的人。这些都给施测带来了困难。启示:虽然有很多研究都证实了亲子亲合对儿童发展的保护效应,但是如果将研究具体化当前时代比较热门的问题上,我们仍旧可以做文章。因此,在找研究的视角时,虽然已经研究过的东西,还是可以在具体化后继续进行研究,不断的把研究进行细化.参考文献:日常烦恼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偏差行为:亲子亲合的作用(赵景欣、刘 霞、李
悦)
六、本文主要内容:在意义学习的有效策略中,有研究表明提取联系比建构概念图更有利于记忆的保持和迁移。研究试图针对这两种策略设计的变量特征,探讨提取练习策略相较于建构概念图策略更有利于有效学习的内部机制。实验设计是采用 2(前期知识水平:高、低)×3(学习策略:提取练习、建构概念图、重复学习)的组间实验设计,因变量为学习材料的记忆保持量和迁移量。前期知识水平采用自编问卷进行测量,测量完成后采用极端分组法,将得分的累计百分比在67%以上的被试划分为高前期知识水平组,得分的累积百分比在 33%以下的被试划分为低前期知识水平组。结果表明:(1)前期知识水平的主效应不显著,但是与学习策略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在提取练习策略条件下,高前期知识水平的被试与低前期知识水平的被试在记忆保持和迁移上的正确率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建构概念图策略条件下,高前期知识水平的被试在记忆保持和迁移上的正确率显著地高于低前期知识水平的被试;(2)当降低概念图的难度后,被试使用建构部分概念图策略产生的认知负荷与使用提取练习策略相比显著降低,并且其在学习阶段学习到的知识量显著地高于使用提取练习策略的结果,但是在最终测试上,其记忆保持与迁移的正确率与使用提取练习策略并没有显著差异,策略的复杂性增加了学习者的额负荷,但是对策略有效性的发挥却不具有决定性影响。以上结果说明提取练习策略之所以比建构概念图策略更具优势,不是因为其策略本身更易掌篇二:心理学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书目:《成才始于动机》 向一栗,李洪玉编
向一栗,李洪玉编的《成才始于动机》属于《心理素质培养丛书》中的一藉。这本书非常的浅显,对于非心理学专业的我们也很容易读懂,书中介绍了大量有关动机的理论以及前人的实验研究结果,注意将具体的实例与理论结合起来,给出了许多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建议,以及可供参考的前人经验,对我们这些准教师的作用,其意义不可谓不大。
这本书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两个冲突:即时代对学生高素质高创新性的要求与我们落后的教育水平的冲突;其次是时代对“全能”教师的要求和教师素质低下的冲突。以第二点为例。现阶段,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多,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即在于:如何推进一个好的教育教学活动,即如何利用我们的活动影响学生。为了使对比明显,让我们先来看一下我们现阶段的现状。从教材的编制到课堂再到作业练习,都表现出一种本质上不负责任的态度。以中学生的教材为例,虽然经过了新课标、课改,但其实质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即我们的教材不重视实际和可行性,这一点在化学实验方面尤为严重,教材中描述的实验成功率低,有的甚至出现中学教师依据课本的实验描述完全无法做成功的现象。(当然,大学里的教材泛滥程度更甚,前篇一律,漏洞百出,不论是错别字还是逻辑错误等等,不胜枚举)另外就是授课的问题,以上海地区中学为例,上课基本是学案一发,重点一提,然后就是疯狂的作业覆盖,完全不遵循教学活动的规律,更别说建立在对学生认知结构的理解之上了。部分教师根本就没有了解学生的概念,仅仅是强加无数的习题,借助大量的练习覆盖来达到目的。我真的想不通,借助于这种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如何提升国民的创新意识,好的学习成绩以及独立思考、创新意识难道就真的不能统一吗?我们需要那么多无用的毫无研究价值的习题做什么? 自上大二以来,我心中的忧虑就越来越甚,以至于我对自己能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产生了极大的怀疑。我越来越感觉到公费师范生是要误人子弟的。以我们学校为例,整个学校充斥着浮夸、不务实的作风,乱谈恋爱之风风靡全校,男男女女、女女男男纠结于花前月下,纠结于幽怨情仇,完全没有一名准教师的样子。更为可怕的是:同学们认为做一个中学老师太容易了,甚至妄言高中毕业即可胜任这份工作,完全没有必要再去学四大化学,教育学、心理学此等更妄论了。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真的了解我们的工作吗?我们能胜任吗? 此书对我最大的触动即在于我们并不了解我们的学生,我们根本就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他们现阶段的认知水平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如何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什么样的诱导因素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什么样的诱导因素将起到相反的作用,什么是他们最想要的?如何才能做到像美国“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法案所提倡的那样,他们中的许多人不应该在人生刚刚开始的时候就遭到遗弃蔑视等不公正的待遇,而这仅仅是因为他们的成绩差。所有这些问题都在考验我们每一个师范生的良心,我们是要成为推动学生发展的助推器,还是成为误人子弟的?? 曾经听说过一句话——如果你不能把一个问题用最简单的方式描述出来,那么你并没有真正理解它。我始终相信自然是美的,就像爱因斯坦发现e=mc2,牛顿发现f=ma一样,它们是如此的简明,以致于每一个只要学过简单数学的人都能看懂它。著名的物理学家费曼曾经计划为大一的新生讲授费米—狄拉克统计,但是后来他放弃了,因为他找不到这种捷径。促使我思考这类问题直接来源于我个人和同学的家教经验。我们无法解决自己学生的疑问,除非借助于复杂的微积分方程或者是应用我们大学所学的机理或更高的知识和反应。很显然,我们并没有理解我们所学的知识。那么,我们将来成为教师之后如何让学生明白呢?难道以己昏昏能使人昭昭吗?我们不仅不胜任教师的工作,如果我们不去改变,那么我们将来必然会重复我们的中学老师的老路。到那时,我们不是教师,而是误人子弟的庸师。我最近在选修周加仙老师的《教育神经科学》,虽然刚开课,课时也很短,但已然感觉它对 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意义,不管你是不是一名教师,我们将来总要为人父母,而家庭的教育在孩子整个一生中的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为每一个来自天国的小天使,都是以父母的怀抱为起点,并且沿着孩子并不自觉的父母的意愿在朝着一个确定的或不确定的终点前进。学物理我们都知道,从一个起点出发,我们可以到达不同的终点,即便是到达同一个终点,我们也有多条路径可供选择,我的疑惑是:当孩子离开起点,沿着不同的路径行进的时候,作为明天的教师,我们能为他们描绘咋样一幅蓝图?亦或者说,编织咋样的梦?篇三:心理学读书报告
心理学读书报告 教育心理学的确很重要,它不仅是教会一个人,更重要的是它会使那个人影响一批人,乃至影响的社会的发展。那么什么是教育心理学呢?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它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这是比较晚的事情,一般认为它产生于20世纪初期,发展至今大约经历了四个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为初创时期,在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从20年代到50年代末为发展时期;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成熟时期;80年代以后为完善时期。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有两条线索:一条位在实验室中研究人类及动物学习的规律;另一条则为在学校和社会现实情境中探索人类学习的规律,并提出改进教学和学习的主张。教育心理学主要关心以下两个方面:理解教与学的过程和发展促进这一过程的方法。它与教育学不同,教育学研究教育过程的一些基本规律,如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方针、目的、教育教学的内容及其方法、学校的管理与领导等等;教育心理学则要说明在教育教学条件下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其应用。它的研究也对教育学(特别是教学论、课程论和德育论)的理论发展起重要作用。
这本书从对新手与专家的教学方法的比较带我们进入了对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探讨。让我们从宏观上了解到教--学过程的四种变量(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教学环境),三种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在微观上,教--学过程又包括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基础),考虑学习过程的特点(学习/动机原理、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原理、教师特点、课堂环境),执行教--学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
美国《心理学年鉴》综合各方面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象应包括八个项目:教育评评价和测量;儿童发展的特点;特殊儿童及其教育;有关学习心理学的教育方法;特殊学科的学习;学习辅导和心理健康;教师人事和促成学习的教师行为;教育心理学的方法。
观察法是教育心理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观察的实施是在班级集体的活动中或在个别交谈中进行的,可以对外部的活动和表现进行观察,也可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反应进行观察或对学生的书面材料进行分析。
调查分普遍调查和抽样调查。前者是对全班级或全学校进行调查,后者又分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分群抽样、比重抽样等多种。调查的方式可分为问卷法和晤谈法。
问卷法是通过编制种种不同的测验,调查各种不同的教学效果,测量各种不同人的智商、性向和性格的方法比问卷法可更深入地了解受教育者在受教育后的心理特质的变化。各种测验的编制及各种量表的使用,应保证其效度和信度。
对比研究一般是在严格控制条件的实验中进行。把实验对象分成各种条件(智力、学力、年龄、心理素质等)基本相同的两个组,一组叫实验组,另一组叫控制组,在实验组的学生面前提供新的刺激物,例如新教材,而控制组则保留经常使用的教材。经过一段教学时间,然后测量两组的学习成绩、学习速度、理解程度,比较两组的特点和优劣。对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其他种种教和学的问题,都可以作不同的设计,进行不同的实验。
自然实验法是在日常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实验,这可以减除在实验室的实验中人为造成的不必要的压力,反映被试的正常心理状态,但对有关变量难以做到严格控制。
从书上和网上copy了这么多绪论的东西,下面我应该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想法谈谈。
我这学期才开始做家教,并且接了三个家教,两个初中生,一个小学生。开始我觉得这对我并不难,我有很多关于学习的好方法,只要我教给他们就行了。可实事并非如此。那个初二的女生是希望得到知识的,而且父母也注重学习方法的改进,我在教她时,告诉她的东西她会听,会做,感觉还算轻松。可令一个初一的男孩就不同了,他所在的学校给的家庭作业并不多,比那个女孩轻松多了,但她父母总希望他多学点,又给他报了网校,又找家教。似乎压力很大。我与他的沟通也有问题,问他什么他都跟我说不知道,让他跟着念课文也不好好念,我一直都认为是他这孩子不懂事,不过静下来想想,还是要因人而异,也不要急于求成。那男孩对学习没有兴趣,我就应该培养他的兴趣,先耐心的和他聊聊天,了解一下他的想法,而不应该先从具体的学习上着手。而且对待男孩女孩的教学方法也是不同的,我忽略了这一点,使得她现在很厌恶我,更不愿意和我交心了。而对那个小学生,我主要是陪他做做作业,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他的兴趣,而不是逼他记住什么。并且其实我觉得教育心理学应该是每个人都要学习的课程,而不只是老师的必修课程。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影响着周围的人,也同样受周围人影响。利用教育心理学的方法,能让你周围的人被你好的言行所同化,而你也会在与人的交往中提高自己,这样,我们好的社会风尚便不难期待。篇四:《心理学与生活》读书报告
《心理学与生活》读书报告 在看《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之前,在刘老师的介绍下,我们去看了《梦的解析》。当我看到《梦的解析》这本书时,我暗自欣喜。因为我觉得在生活中一些奇怪的现象可以被解释了。看完《梦的解析》这本书后,我对佛洛依德的才华感到非常敬佩。他大胆的想象与逻辑推断让我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也试着用他的理论来解释自己所做的梦,我觉得非常有意思。之后,我怀着强烈的好奇心看了《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我发现,这本书更加吸引了我。当我初步翻阅这本书时,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里面没有我想得那么多的小故事,也没有心理测验,有得只是一些很基础的心理知识。它能让一个对心理学一无所知的人了解心理学,走进心理学,探索心理学。虽然没有一些具体的故事来解释各类心理,但从书中我还是发现原来生活真的到处都有心理学。下面就让我简单介绍一下《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本书共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理解人类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等内容。书中还包含了由600余条词汇及解释构成的“专业术语表”、2000余条“参考文献”以及近1000条“人名和主题索引”,对心理学的学习、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因为这本书给了我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归纳了三点这本书的特点以及我的一些感受,下面就听我细细道来:第一,这本书每章后面都有一个总结性,它把提到的重点都列了出来。这让读者更加能够理
解文章所讲的内容,对每章节的内容有一个概括行的认识。这点上,我国出的很多教材也有类似的做法,但是更多都是出一些习题在后面,并没有做一些总结性的归纳。第二,这本书的作者始终是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对你进行启发,而不是简单的罗列一些概念和方法,他或者用提问的方法,或者举例,或者运用一些图案,他能充分的从初学者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一个心理学专家的角度出发去编排这本书,这点让我很敬佩;第三,它运用了很多心理学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并且这些例子都很让人感兴趣,这也让初学者更加容易的理解心理学的一些原理,并且大大提升了对学习心理学的趣。有人说过:“要学习一种知识,就象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行走。你可以跟着别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对错;也可以自己摸索着走,看看运气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张地图,让自己知道自己在那里,这个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条路,然后你选择你喜欢的道路走下去。”其实看书也是如此。我看书一般不会从头开始看,一般我会先看目录。选择我自己喜欢的内容先看,可是接触《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当我看了这本书的目录,就觉得无从下手,最后就不得不从头看。其中有几章内容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我觉得本书中的第三章 行为的生物基础写得很透彻。它介绍了行为的生物学基础,让我更加明白人类的行为、进化等方面的知识。从中,我重新认识了自然选择的理论。自然选择理论解释了生物机体适应性变异发生了,就会比那些适应差的个体产生更多的后代。时间久了,那些具有适应生存特性的机体的数量变多。用进化的术语来说,个体的成功与否取决了 其后代的数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在不断的变化,由原来的有尾巴变成短尾巴直到消失:由原来四肢发达进化四肢短小,头颅发达,最后也可能形成外星人那种模样。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我们当今社会,越来越少的用到四肢,大部分时间都在用脑袋,所以四肢就慢慢退化,脑袋慢慢变大。一个很好的事例就可以说明这个论点。很久很久以前,当一个人得了盲肠炎时,由于当时的医疗水平很低,最终导致了那个病人的死亡。而现在,这个病已经不算病了,很少有人再因为这种病丧生。就是因为这样,盲肠的作用就渐渐地减弱了。我认为,有一天,盲肠也会从我们的身体中消失。这本书最吸引我的章节是第十三章情绪、压力和健康。我觉得这章内容好像与我更“亲近”点更贴近点。其实,每个人都会有情绪,而且每个人都会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排解自己的情绪。可是如果我们知道情绪是怎样由来的,它的刺激物又是什么或是到达怎样的地步才会采用另类的方式解决。情绪理论告诉我们,特定的情绪会引发不同的自主神经的活动模式。比如坎农-巴德的中枢神经过程理论,中枢主义这是将行动集中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来自丘脑的信号到达皮层某一位置,产生情绪感觉,到达另一位置而引起情感的表达。在了解情绪的生理基础之后还应了解情绪的社会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才会更好地去认识情绪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一个人只有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才能控制还自己的情绪,如果控制不好,就会一些情绪的负面影响。而长期的情绪压力极有可能会引起心理疾病,再者人有了情绪压力,如果一味地去压制它而不让它发泄出来极有可能导致人的崩溃。比如说 一个人a一直与她b厌恶的人工作在一起,而a又不能没有这份工作,只能忍受b的种种习惯,之后a会对b产生敌对心理,这时a不发泄自己的情绪就有可能做出极端的事情。在香港警匪片中,就会有不少人因为没有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在长时间的情绪压抑下造成人格畸形做出了违法犯罪之事。所以一个人有情绪时,不要过分地去压抑它而是想办法去打开这个绳结而不是再打个绳结去掩盖第一个绳结。因此了解自己就是为自己创造快乐。
读了这本书后,让我深刻体会到心理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心理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有着心理的变化与思考。比如早上刚睁开眼就有着“起床或不起床”的心理斗争、同学的玩笑话让你生气了使你有一个生气的心理过程、老师上课提问点名时,你会有“会不会叫道我、叫道我怎么办”的心理过程等等。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心理过程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我们要更加注重对心理学的研究。而这本书很贴近我们的生活,很容易理解。正如本书的作者所说“心理学是一门与人类幸福密切相关的科学”,它贴近生活,深入实践的独特风格同样也是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更好地理解人性和提高自身全面素质的好读物。
小教103 金嫣然 王佳辉 张丽篇五:心理读书报告
《登天的感觉》读书报告 作者简介:
岳晓东在心理咨询、创新思维、青少年偶像崇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成绩斐然。他先后在国内外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特别是他的《登天的感觉》一书,使国内成千上万的人对心理咨询开始有所了解,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此外,他撰写的《少年我心》、《哈佛热线》和《批评的艺术》等心理学科普读物也深受读者的喜爱。
内容简介:
《登天的感觉》是心理学专家岳晓东在心理咨询领域的一本经典之作。本书的写作特点是作者像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生动讲述了他在哈佛大学所做的10个心理咨询个案,该书的篇幅不长,但在10个案例里却已经涵盖了心理咨询许多方面,包括对人本疗法,分析方法,行为疗法,认知疗法,现实疗法,格式塔疗法,交叉疗法等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主要流派及其方法的解释。在每个个案的后面,作者都加入了一段个案分析。对个案的性质、特点、咨询方针及操作方法等问题,都进行了详尽的讨论。作者在书中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心理咨询方面的科学知识。在写作中,作者还加入了一些自己对留学美国八年的感悟和体会,并就一些内容、词汇及心理学专门术语做了有关的注释,以增进读者的了解。为了增添大家的阅读兴趣和知识范围,在每个个案分析的后面,作者还加上了一条有关心理学或心理咨询方面的小知识。本书还作记述了作者在哈佛大学的一些见闻。
前言
登天的感觉
林登街5号
我是全哈佛最自卑的人
我想从哈佛转学 我不要上哈佛大学法学院
问你是否还爱我骗分被罚的思索
万般内疚为了谁
我是同性恋吗?
我想约你出去行吗?
我们的缘分尽了吗?
走出心灵创伤的深渊 读后感:
“如果说,爱情只是两人间的互敬互爱,那么,人情就是人世间的互敬互爱。心理咨询正是这种互敬互爱之表达与交流的艺术。”
一般而言,关于心理咨询的书都是比较专业的,“不枯燥,不讲大道理,有文学味道最好与爱情有关。”在前言中阿静的这些要求,似乎与心理咨询这个专业的领域相持。无法想象作者将以怎样的形式向我们展现心理咨询的奥秘。没有空洞、抽象的术语,这本书对于非心理学专业人士而言,甚至是作者所谓的“对心理咨询一无所知的人”,的确体现了浅显易懂、引人入胜、“雅俗共赏,老少皆宜” 的特征。从这本书的基本叙述框架可以看出作者尽量从读者角度出发,精心选例,各式各样的来询者,异彩纷呈的咨询方法,每个案例都描写细腻,重点突出,着重描述了来询者和作者的内心体验变化过程。其间充满了人与人之间互敬互爱的表达与交流,让人感受了那种来自心灵深处的震撼,让你不得不感慨心理咨询的神奇与伟大。因而该书被称为所有心理咨询爱好者的入门首选书。而该书也使国内成千上万的人对心理咨询开始有所了解,那些精心的注解和背景知识也使读者在欣赏一个一个故事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接受心理咨询的相关理念和知识,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
开始看这本书时,我难以将心理咨询与登天的感觉联系起来,认为心理咨询根本与登天无关。但当我十个案例一口气读下来,我也终于慢慢明白为什么此书的名字为“登天的感觉”。那些长期背负着沉重的心理问题的人们,在别人的帮助下重新找回了自己,从自卑自怜的地狱当中走出来,迈向自尊自信的天堂的时候,心中升腾的不就是一种登天的感觉吗?作者亲身感受着这些来访者在自己的面前由痛哭流涕变得开怀畅笑,由愁眉不展变得心情舒畅,不也是一种登天的感觉吗?而读者在阅读这本书中时体验到一种像飞翔在云端般的美妙感受,那也是登天的感觉。
花了两天时间读完这本书后,感觉哈佛学子原来和我们一样,也有着形形色色的烦恼、忧愁与困惑。有些是我们共有的,有些我们还没有体验过。但每一个生动的案例,都是一面镜子,倘能仔细反省,便会发现自己身上同样的困惑苦恼,同样的非理性情绪,同样的未完成情结,同样的刻意压抑,同样的假象迷惑,同样的不切实际的信念??这些都能在自己身上找到影子;也会发现,原来,我就是“丽莎”,我就是“莫妮卡”,我就是“查理”,我就是“佳莎”,我就是“卫红”,我就是“慕贤”?? 总之,我觉得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心理咨询读物,每读一次你可能会有不同的体会,可能会有新的领悟,它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咨询,告诉你新的人生之道。
第三篇:整合心理学读书报告
文献阅读报告
一、本文主要内容:良好的友谊关系有助于青少年的积极适应,高质量友谊的青少年有更少的行为问题、更低的抑郁、焦虑及孤独感、更高的自尊、社 会 能 力和社会接纳等。良好的亲子关系或高父母支持与青少年更好的心理社会适应相关。因此,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来验证我们这样的假设:从早期到中期,青少年感知到的父母支持减少, 对情绪适应的影响作用减弱, 相反, 青少年感知到的来自朋友的支持增多, 并对情绪适应的影响作用增强;进入青少年中期, 父母与朋友两个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可能减弱, 两种支持系统对情绪适应的影响可能会遵循独立模式。我们预期:青少年女孩的友谊支持高于男孩, 父母支持的增强模式(即, 高父母支持将增强友谊支持对情绪适应的影响)更适用于早期青少年女孩。使用的研究工具主要有关系网络问卷、朋友提名问卷、友谊质量问卷、孤独感量表、抑郁量表五种量表。施测后收集数据进行分析,求出各个量表的平均数,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对其进行单变量方差分析,求得主效应,最后还进行了回归分析。讨论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父母支持、友谊支持、孤独感和抑郁的特点和成年人有所不同,父母支持和友谊支持对青少年的孤独感和抑郁有明显的相关,但是这两种支持系统对初一和高一的青少年的影响作用各有不同。这验证了实验的最初假设。但是在性别差异上,男生和女生对父母支持和友谊支持没有太大的差异。
优点:
1、使用的量表比较全面,有较好的信效度。能够得到全面的信息,从而更好地了解青少年的友谊和父母支持的情况。
2、初一和高一的青少年在友谊支持和父母支持上各有不同,这说明父母应该区别对待孩子,用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特征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同时,父母支持和友谊支持对孩子的身心影响都比较重大,这也要求父母要重视这个问题去进行教育。
缺点:
1、施测的问卷比较多,分多次施测,其中可能会有误差变量混进去,不能较好地控制。收集的数据信息虽然也很多,但是进行统计分析时,并不能都完全用上,造成了对数据的浪费。
启示:在做问卷调查设计的论文时,要考虑到受试者的身心特征,让受试者做的问卷在量和质方面都要恰当,这样收集的数据才比较有效。同时,论文的研究意义要明确这是非常明确的。
参考文献:父母支持、友谊支持对早中期青少年孤独感和抑郁的影响(田录梅、陈光辉、王姝琼、刘海娇、张文新)
二、本文主要内容:高情绪调节能力的儿童更容易获得良好的同伴关系,且具有更高学业成就,而情绪调节困难是导致学龄期儿童问题行为的易感因素,情绪应对方式缺乏或不当的小学儿童表现出更多或更严重的抑郁症状。
本研究通过采用元情绪理念量表、情绪调节困难量表、儿童情绪调节问卷来验证这样的假设:母亲情绪教导理念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而母亲情绪摒除、情绪紊乱和情绪不干涉理念对儿童情绪调节具有负向预测作用;母亲情绪调节在其元情绪理念与其儿童情绪调节间具有中介作用。在收集数据后,对其进行分层回归和路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元情绪理念结构中,母亲秉持情绪教导理念有助于促进儿童的情绪稳定性和调节能力的发展,但其情绪紊乱可能导致儿童情绪不稳定性的增强。母亲情绪教导理念的形成有助于控制其不良情绪的表达,有助于形成自身更加灵活多样的情绪调节策略,而对自身不良情绪的有效控制和更灵活的情绪应对策略,将有助于促进其孩子情绪能力的发展。优点:
1、母亲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在很多研究中都有表明,这篇文章比较有新意的强调母亲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
2、这篇论文的研究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因为母亲在孩子的身心发展和教育中起着非常重大的影响,情绪调节能力也是孩子必备的一种能力。因此,母亲自身的情绪调节在潜移默化中就影响了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缺点:
1、论文最后没有具体教导作为孩子的母亲,该如何采用比较具体的方法去调控好自己的情绪。我觉得这算是一种缺憾吧。
启示:在做比较有教育意义的论文时,文章最后可以适当提出一些比较有建设性的建议,让大家学会正确的教育方法,这样研究就不会白做了。文章中的路径分析显示了母亲情绪调节在母亲元情绪理念与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关系中的中介作用,这让我思考了一个问题,如何去寻找中介关系。参考文献:母亲元情绪理念与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关系: 母亲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黄会欣 李银玲 张 锋 李伟强)
三、本文主要内容:留守儿童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导致他们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容易导致心理健康发展问题。本研究主要探讨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亲子依恋、同伴接纳、教师接纳三种社会关系是怎样影响其孤独感的。通过采用依恋量表、同伴提名法问卷、教师接纳、儿童孤独量表四种量表进行收集数据,对不同类型的儿童的社会关系和孤独感进行差异检验分析,对留守儿童的社会关系和孤独感进行相关分析,社会关系对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同伴拒绝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教师接纳、母子依恋、父子依恋、同伴喜欢显著于非留守儿童。这可能是由于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导致他们与父母的交流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变得非正常化,时间上表现为长期间断性,由随时可以的交流沟通变得不确定,空间上表现为远距离性,由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变成非面对面,他们无法拥有完整的家庭,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亲子依恋与其孤独感存在显著负相关。留守儿童的教师接纳、同伴拒绝、父子依恋依次进入因变量为孤独感的回归方程中,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三种社会关系共同影响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较低父子依恋水平的留守儿童体验到的孤独感会因较高的教师接纳和同伴接纳而降低。
优点:
1、留守儿童在农村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研究者能够深入去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状况,有利于社会和政府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促进农村儿童的健康成长。
2、本文区分了母子依恋和父子依恋的情况。因为在农村很大一部分是存在母亲在家照顾孩子,父亲一人在外打工的情况,会导致孩子只和母亲关系亲,和父亲关系疏远。在研究中对这一具体情况做出区分,体现了研究者的细心。
缺点:留守儿童可能由于缺乏较好的母子依恋或者父子依恋,会导致同伴接纳和教师接纳的程度减少。但是针对目前父母必须外出打工赚钱养家这样的客观情况,作为老师能为留守儿童做些什么呢?
启示:做研究要细心观察我们要研究的对象,先观察再设计研究方法,这样有利于帮助我们做出的研究符合实际情况。
四、本文主要内容: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探索延迟匹配任务范式下面孔识别工作记忆的脑电位特征。实验以面孔图片为刺激, 在校大学生被试完成靶匹配工作记忆任务。我们采用延迟样本匹配任务范式,以面孔作为刺激物,分别考察对熟悉靶面孔、新靶面孔的追踪匹配,以及长时记忆对工作记忆的影响,目的在于:考察面孔识别脑电 n170 成分在熟悉靶和新靶、靶与分心物、以及左右枕颞区的异同,分析面孔识别 n170 成分对应的加工阶段及其脑区优势效应;探索工作记忆中面孔识别的 erp 特征,验证工作记忆的 erp 测量方法。实验的刺激材料为修饰整齐的240张人物照片,实验程序为分18组,采用“abbaab”方法平衡各组的实验顺序。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计划比较分析的方法,方差分析的 p 值采用 greenhouse-geisser 法校正,脑电地形图由 64 导数据得出。先前的学习对面孔识别 n170 成分未产生影响,但会影响工作记忆过程中大脑对追踪靶和拒绝分心物的反应。此外,面孔识别工作记忆的脑电特征与相同实验范式下的物体识别(guo etal., 2008)相比,存在明显不同。物体识别工作记忆中靶与分心物脑波在 200 ms 左右出现分离,时间比面孔识别早;新靶与熟悉靶之间的差异,物体识别工作记忆表现在额区和中央区,而面孔识别表现更广,还包括中央区、顶区及枕区,熟悉分心物与新分心物之间的“旧/新效应”,物体识别时出现在顶区和枕区,而面孔识别反映在额区,新旧工作记忆方面,物体识别在 200~400ms 表现出新工作记忆的波幅更正,而面孔识别是在 450~650ms 新工作记忆的波幅更正。这些差异都暗示着面孔识别和物体识别可能是相互独立的两种加工过程,两者在脑机制上可能不同。结果发现,被
试识别靶面孔及分心物面孔时均在枕颞区两侧诱发 n170,且靶与分心物的 n170 振幅在相同电极上都没有显著差异,在颞区两侧的 p7和p8上差异显著;无论靶面孔还是分心物面孔,工作记忆的 erps 均产生了p300 成分。在分别追踪新靶和熟悉靶的工作记忆任务条件下,靶与分心物的 erps波形在250ms后出现分离,且靶刺激波幅均比分心物更正,新靶比熟悉靶更正。熟悉分心物与新分心物之间显示出 250~650ms 的前额区旧/新效应,在晚期的 450~650ms 时段,新工作记忆比旧工作记忆波幅更正。这些结果表明, 面孔识别的 n170 效应可能反映的是面孔知觉的整体加工,且 n170 的右半球优势具体为颞区的右侧优势;先前的面孔学习会影响工作记忆期间大脑对面孔的识别反应。
优点:
1、在实验的具体设计上,细节做得很全面,在照片处理上做得很仔细。
2、e-prime和脑电结合使用,发现面孔识别和物体识别可能是相互独立的两种过程,两者在脑机制上可能不同。
缺点:面孔识别和物体识别两者脑机制的不同说明了什么呢?论文中没有具体说明。启示:脑电的实验设计对很多文科生来说有一点难度。做这种研究虽然不需要大规模的进行调查,但是在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中,都需要注意,避免参入误差变量,导致实验结果无效。
参考文献:人类面孔识别工作记忆的脑电位特征
孙天义、许远理、郭春彦
五、本文主要内容:亲子亲合对儿童的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具体体现在,亲子亲合对儿童发展的独立的、直接的保护作用,发现亲子亲合能够直接降低儿童的偏差行为。亲子亲合对压力的抵抗作用,亲子亲合能够显著抵抗压力对儿童青少年的偏差行为的消极影响。亲子亲合在降低儿童偏差行为上的保护效应是否适用与农村留守儿童?本文通过测量这四项内容:偏差行为、日常烦恼、养育者-儿童亲合、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 ses),探养育者与农村留守儿童之间的亲合能否直接降低儿童的偏差行为;养育者与农村留守儿童之间的亲合能否调节日常烦恼与儿童偏差行为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压力抵抗效应。收集测量结果后,以留守类别与性别为自变量,分别以偏差行为和日常烦恼为因变量,进行 2× 2 的多因素方差分析,以及各协变量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日常烦恼与儿童的偏差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流动养育者-儿童亲合、留守养育者-儿童亲合与儿童的偏差行为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为考察养育者-儿童亲合对儿童偏差行为的直接预测作用,及其对日常烦恼消极效应的调节或抵抗作用,在控制协变量的情况下,分别进行了 2 组分层回归分析: 一组以留守养育者-儿童亲合为假定保护因素,一组以流
动养育者-儿童亲合为保护因素。各回归方程的预测变量包括: 日常烦恼、养育者-儿童亲合、二者的交互作用项以及协变量。无论是流动养育者-儿童亲合还是留守养育者儿童亲合,均能直接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偏差行为状况,并且能够抵抗日常烦恼对儿童偏差行为的消极影响。
优点:
1、亲子亲合的作用一般表现在父母对儿童发展的保护效应。但在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中,主要的亲子亲合作用还是养育者在承担。而对留守儿童的养育主要是爷爷奶奶或这外公外婆等对孩子的隔代抚养。这样的抚养方式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有没有保护作用,是值得研究的。
2、农村留守儿童的偏差行为和流动养育者还是留守养育者的关系大,这个十分具有社会意义。
缺点:在农村施测问卷比较困难,尤其是针对流动养育者。在留守养育者中,又多是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年纪比较大的人。这些都给施测带来了困难。启示:虽然有很多研究都证实了亲子亲合对儿童发展的保护效应,但是如果将研究具体化当前时代比较热门的问题上,我们仍旧可以做文章。因此,在找研究的视角时,虽然已经研究过的东西,还是可以在具体化后继续进行研究,不断的把研究进行细化.参考文献:日常烦恼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偏差行为:亲子亲合的作用(赵景欣、刘 霞、李
悦)
六、本文主要内容:在意义学习的有效策略中,有研究表明提取联系比建构概念图更有利于记忆的保持和迁移。研究试图针对这两种策略设计的变量特征,探讨提取练习策略相较于建构概念图策略更有利于有效学习的内部机制。实验设计是采用 2(前期知识水平:高、低)×3(学习策略:提取练习、建构概念图、重复学习)的组间实验设计,因变量为学习材料的记忆保持量和迁移量。前期知识水平采用自编问卷进行测量,测量完成后采用极端分组法,将得分的累计百分比在67%以上的被试划分为高前期知识水平组,得分的累积百分比在 33%以下的被试划分为低前期知识水平组。结果表明:(1)前期知识水平的主效应不显著,但是与学习策略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在提取练习策略条件下,高前期知识水平的被试与低前期知识水平的被试在记忆保持和迁移上的正确率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建构概念图策略条件下,高前期知识水平的被试在记忆保持和迁移上的正确率显著地高于低前期知识水平的被试;(2)当降低概念图的难度后,被试使用建构部分概念图策略产生的认知负荷与使用提取练习策略相比显著降低,并且其在学习阶段学习到的知识量显著地高于使用提取练习策略的结果,但是在最终测试上,其记忆保持与迁移的正确率与使用提取练习策略并没有显著差异,策略的复杂性增加了学习者的额负荷,但是对策略有效性的发挥却不具有决定性影响。以上结果说明提取练习策略之所以比建构概念图策略更具优势,不是因为其策略本身更易掌篇二:人格心理学读书报告
探读那画、那树、那人
有时候不自觉地会对一幅简单的涂鸦作品发呆,会好奇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什么?有时会对色彩斑斓的画作投以欣赏的目光,想了解各种颜色又代表什么含义?有时会对龙飞凤舞的签字崇拜不已,又想了解写字人是何种人?
在阅读《心理画外音》、《笔迹心理学》后,对这些问题我也有一些简单的认识,同时也进一步了解投射检验的基本理论。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我的一些体会。
图画心理学是依据绘画者所绘图像,从线条、大小等诸多角度去分析绘画者的心理。图画心理学经常通过让受测者画一个家庭、画树、屋树人、自由绘画等方式,来考察绘画者的人际关系、心理状态/性格特征等。其基本理论有三个:第一,图画天然就是表达自我的有效工具,它是表达我们潜意识的直接工具;第二,图画是一种投射技术,它能够反映人们内在的、潜意识层面的信息,人们队图画的防御心理比较低;第三,图画所传递的信息量远比语言丰富,表现能力更强,而且,在画图的过程中,人们进一步理清自己的思路,把无形的东西有形化,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或相反)。
一、图画心理学分析
至少从三个层次来分析一幅图画:一是从整体上去分析,包括画面大小、笔画力度、构图/颜色等;二是从画的过程去分析,包括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是否有涂擦,花了多长时间等;三是从画的内容上去分析。前两者的分析适用于所有的图画。
1、画面大小:图画心理学认为,图画面积的大小和作画者的自我 评价有关,如果画面非常大,有可能表示以下几种含义:有可能是一种攻击性倾向;有可能因内心的无力感而表现出的外在的防御机制;表现出情绪化、躁动的倾向。如果画面非常小,则表现出对自我评价较低,或者是表现出拘谨、胆怯和害羞的倾向,或者是可能缺乏安全感、情绪低落,或者是表现出绘画者可能有退缩的倾向。画面在纸的上方且比较小时,表现出绘画者心理能量较低。
2、画面位置:如果画面处于纸的中间,这是最普遍的一种情况,它代表了一种安全感。但是也有人说如果处于正中央,可能表示没有安全感,且在人际关系中比较固执。如果处于纸的上部,表明绘画者高层次的抱负,会努力达到目标,也可能代表一种乐观,有时是一种不合理的乐观。如果处于纸的下部,表明没有安全感,代表一种匮乏感,表示书写者情绪低落倾向或悲观主义倾向。如果处于纸的边缘或者是最下部,表明绘画者没有安全感或者是缺乏自信,需要外部支持,悲观,依赖他人,害怕独立,或者是逃避尝试新的东西,或者沉迷在幻想中。
从物理学上来说,重心越低,物体就越能够保持稳定,这也能反映在图画心理学中,整幅笔迹如果在纸面的下部,这说明书写者在寻找一种稳定感,当然,这表明了其内心的不安全感,以及一种逃避现状的心理。
3、用笔力度:有力的笔触表示绘画者思维敏捷,自信,果断。如果特别用力,可能代表自信,有能量,有信心,也有可能代表神经绷紧,代表攻击性或脾气暴躁,或者是代表器质性病变,如脑炎、癫痫等。轻微力度可能代表犹豫不决,畏缩,害怕,没有安全感,或者是不能适应环境,以及低能量水平。而断续的、弯曲的笔触表示了绘画
者的犹豫不决,依赖和情绪化倾向,或者是柔弱和顺从。
4、线条特征:线条是图画的基本元素,不同的线条传递着不同的信息。长的线条表示绘画者能够较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但有时会压抑自己,短而断续的线条表示冲动性,而强调横向线条表示无力和害怕,自我保护倾向或者是女性化,强调竖向线条代表自信和果断,强调曲线可能代表厌恶常规,线条过于僵硬代表固执或攻击性倾向,不断改变笔触的方向代表缺乏安全感。
图画心理学中认为强调横向线条表示无力和害怕,而我们都知道,横在所有的笔画是最能表示和维持稳定的,如果过于强调这一种笔画,自然说明书写者内心对于稳定的追求和内心的不稳定感,或者是保守的倾向。如果线条多曲线,且柔弱无力,图画心理学中说表示绘画者厌恶常规,而笔迹中如果遇见这样的线条,则说明书写者在性别认证上存在问题,往往会有一个强势的母亲。此外,无论是什么方向的线条,只要线条过长,或者是很僵硬,则反映出书写者的固执与不够灵活,甚至是攻击性倾向。
二、常见的画图技术
1、画人
指导语非常简单:“请你画一个人”。画人可以考察以下方面:智力、成熟度;情绪状态;人格特点。由画人衍生出了其他一些形式。如:画自画像、画一位异性、画雨中之人、画一个家庭等。画树
通过画树,可以考察一个人的成长历程,反映其对成长的感受。画树更容易表现一个人对于自我负面的感受,可以让人表现出较原始、较基本的层面。
2、画屋——树——人 屋——树——人的图画可以考察以下方面:智力;人格的整合程度;对待家庭、亲情的态度和看法;对待自我成长的看法。
3、自由绘画
通过自由绘画,可以考察出作画者最主要的情结、被压抑最深的情绪、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在自由绘画中表达的信息是开放的、丰富的,但它对评估者要求较高。
4、绘画讲故事
具体操作程序如下。咨询师告诉当事人:“我们来做一个互动游戏。我们轮流画画、讲故事。我先开始。”咨询师在纸上画一根简单的线条,问当事人:“你觉得它像什么?”“它代表什么含
义?”“你怎样解释它?”等,让当事人说出自己的解读。然后请当事人在这根线条的基础上画成一副画,并让其回答:“这是什
么?”“发生了什么?”“这是一个什么故事?”等,让当事人把自己最主要的困惑通过对图画的叙述表达出来。这个阶段结束后,轮到咨询师画画、讲故事。通过这样的轮番画画、讲故事,当事人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咨询师也可以了解当事人最主要的问题,并思考解决的办法。
三、解释图画时应注意的问题
对图画的解释应该谨慎。对每一幅画的分析,都必须考虑所有指标和要素,而且必须考虑作画者的年龄、社会文化背景、情绪状况、主要问题等。一般不单独运用绘画测评作为唯一的工具。对图画的解释首先要由专业人员来进行,二是要倾听作画者本人的解读。只凭书
上的标准去给别人解释是不严肃的,对别人的帮助也是很有限的。图画其实是一种投射技术,主要是用简单、模糊和不确定的指导语,让人们把深层次的动机、情绪、焦虑、冲突、价值观和愿望等,于不知不觉中投射在图画作品上。
图画的基本要素是线条和色彩。线条的流畅或生涩,遒劲或软弱,色彩的浓烈与素淡,暖色调与冷色调等,这两个要素的千变万化会传递出比语言丰富的信息。
此外,还有其他的投射检验方式,如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等
投射测验的优缺点
优点:
1.弹性大,被试不受限制,可以任意作出反应。2.材料仅为图片,因此可以对没有阅读能力的被试进行施测。缺点: 1.评分缺乏客观标准,测验的结果难以解释。2.对特定行为不能提供较好的预测。如测验上发现某人有侵犯欲望,但是实际上这个人却很少出现侵犯行为。
3.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一幅图画胜似千言万语,通过解读一幅幅画、一棵棵树,一个个人,让我对人的内心世界更加感兴趣,希望我的技术能够不断成熟,来帮助他人与自己。篇三:发展心理学读书报告
《发展心理学》读书报告
发展指的是从个体受孕(父亲的精子与母亲的卵子结合成新生命)到死亡的过程中,连续性和系统性的变化。由此定义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有关整个发展过程的基本特点的结论: 1.发展是一种持续和渐变的过程。2.发展是一种整体的过程。3.发展具有可塑性。4.发展受到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谈一下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
一、婴儿期(0~3岁)1.各个学派总结特点
弗洛伊德在其性心理理论中将此时期称为口唇期(0~1岁)和肛门期(1~3)岁,他认为婴儿可以分别从喂食和自发排便中获得快感,满足其性本能。
艾里克森在他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也描述了这一时期婴儿的发展特点。他认为0~1岁婴儿必须学会相信别人可以照顾好自己的基本需要;1~3岁的婴儿必须学会“自主”。皮亚杰在其认知发展理论中则把这一时期归为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与前运算阶段(2~7)岁的前一小半部分。他认为婴儿在此阶段可以运用感觉和动作探索来获取对环境的基本理解,由出生时的先天条件反射发展到拥有复杂的感知动作协调能力,获得对“自我”和“他人”的初步理解,建立了客体永存性,并开始把行为图式内化,生成意象和心理图式。到18个月时能够表现出符号化的迹象,2~3岁的儿童已经能够使用词汇和表象表征经验。2.认知发展(1)反射系统(转载于:整合心理学读书报告)一整套完整的婴儿反射系统可以让我们知道新生儿已经为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做好了积
极准备,而一些反射的出现与消失也是婴儿神经系统正常发育的证明。
(3)知觉发展 3.语言发展
接触两种语早(3岁前)的儿童可以不费力地精通双语,但有时会混淆音素,直到3岁才能清楚地意识到两种语言是互相独立的系统。
出生后的第一年女孩在陌生环境中似乎就显得更为恐惧和胆怯。6个月的男孩比6个月的女孩更难以调节不愉快的冲动,更有可能在寻求照料者的支持(或安抚)时表现得烦躁不安和哭泣。7~10个月之间,婴儿识别和理解某种特定表情的能力。快满1岁时,婴儿开始使用其他一些策略来减少不愉快的冲动。18~24个月的时候,婴儿们开始有意控制那些让我们感到不舒服的人和物,也开始通过与同伴说话、玩玩具或是远离让我们不愉快的事物等方式去应对必须等待才能吃东西或得到礼物这样的挫折。能够谈论情绪后,关于情绪体验的家庭对话将有助于婴儿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受。
2岁的女孩比男孩更多地使用与情绪有关的词语。5.气质发展
诸如活动水平、易怒性、社交性和害羞等气质成分有中等程度的稳定性
在12~18个月和基本照料者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2岁时有更强的问题解决能力,好奇
心也更强,更加独立,入学后更自信,学习成绩也更好。9.攻击性发展(性别差异)1岁末时,工具性攻击性的种子就已经开始萌发。从2岁开始,男孩的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就多于女孩,但女孩却更容易以隐蔽的方式向他人表现敌意。篇四:实验心理学读书报告二
实验心理学读书报告
2013级师范班 追溯 题目:气候变化的心理影响及应对策略
作者:陆 亚 尹可丽 钱丽梅 沈 楠(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昆明 650500)摘要:气候变化是指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气候方面的改变, 是本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气候变化对个人的认知、情绪及行为均有影响, 这些心理影响对大多数人而言是渐进式的。目前已有的研究发现, 气候变化的应对策略包括问题聚焦、情绪聚焦和意义聚焦三种, 而意义聚焦可能是其中最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应对策略。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界定某些重要概念, 并使之能够操作化, 需要探讨气候变化应对策略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研究中国人气候变化应对策略的特征等。
关键词 :气候变化;心理影响;应对策略;意义聚焦应对 自古以来就对人类的生产生活起着重大作至关重要用,对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早在地质时代以前全球气候就以多种方式发生过变化, 但是数个世纪以前, 人类活动首次成为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燃烧矿物燃料、砍伐和燃烧森林及其它一些破坏环境的活动, 人类已经改变了地球足够的热平衡, 以至于全球温度变化幅度超出有史以来人类气温变化幅度的平均值中国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变暖总趋势基本一致,近百年来观测到的平均气温已经上升了0.5~0.8℃, 略高于全球平均温度, 中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地区有西北、华北和东北, 长江以南地区变暖不明显;从季节分布来看, 中国冬季增温最明显。此次气候变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系统造成重大威胁——实际上在许多方面已经造成了严重影响。所以研究气候这一自然变化对于我们心里的影响显得很有必要!目前已有的研究发现, 气候变化对人的认知、情绪及行为均有影响。这些心理影响对许多人来说可能是渐进的、积累的。气候变化(例如极端天气或环境灾害)能够对受影响的群体造成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如急性和创伤后应激障碍、躯体障碍、抑郁症、吸毒、酗酒、高自杀率,以及高风险虐待儿童等。相对而言, 目前多数群体并没有直接经历过严重的气候变化, 他们通常只是看到气候或环境恶化的影像或媒体上他人受苦的报道, 随之可能产生感同身受的情绪反应。这种长期的、累积的情绪体验有可能会引发认知、态度或行为上的改变。因此,全球气候变化对大多数人而言, 造成的心理影响是间接而缓慢的, 并通过这种长期、渐进的过程影响心理健康。1.气候变化在认知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 气候变化的信息通过媒体传给个体, 个体则通过了解气候变化的危害性,进而对气候变化威胁产生不同程度的风险认知。个人经验并不直接作用于风险认气候
知, 而是通过媒介和社会影响发挥作用。大部分气候变化的心理影响不是直接的, 而是间接的通过媒体和社会交流等方式对大众气候变化的风险认知产生作用。另一方面, 当人们意识到他人行为会对气候系统产生严重危害, 并将这些后果与自身行为相比较时, 就可能产生一种责任感。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改变如果处理不当, 则有可能促使个体产生错误的认知信念, 并把气候威胁归咎于自身的日常行为。2.气候变化对情绪的影响
一方面, 对于某些人来说, 气候变化并没有引起强烈的反应;另一方面, 对于其他人而言, 它却是“全球生态危机”造成的不确定性和情绪困扰的体现。在美国, 大部分人对全球变
暖问题明显感兴趣, 其中约一半人在自我报告中提到对气候变化问题感到厌恶、无奈、伤心或是满怀期待等, 还有 1/4 的报告感到沮丧或内疚。这种情绪上的体验表现出两极化的趋势, 焦虑的群体(约 18%)更愿意相信气候变化的现实性和危险性并因此悲伤、厌恶、愤怒或是害怕;反之, 那些不屑一顾的群体(约 7%)则认为, 气候变化并没有发生或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 他们对此毫无担心, 甚至是漠不关心(maibach et al., 2009)。总之,群体在面对气候变化威胁时的情绪, 从漠不关心到心存顾虑, 这种情绪上的不同也表明对普通大众在气候变化的情绪问题上不能一概而论, 毕竟,不同个体在情绪体验上存在明显的差异。3.气候影响个体的攻击性行为及犯罪
除了认知及情绪之外, 气候变化还与攻击性行为密切相关。早在 19 世纪, 犯罪学领域就已经有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证实了环境因素确实会影响到行为的扩散。现有的研究数据也表明, 气候与攻击性行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效应和温度效应。首先, 那些接近赤道范围的美国城市和地区确实有着更高的犯罪率。simister和 van de vliert(2005)的一系列研究显示, 在许多国家, 谋杀、杀人未遂以及政治暴力的增加能够代表当地日常温度的变化。他们认为, 若是气候炎热的季节里犯罪率突然下降, 就表明那些国家那时下雨了。这种温度的变化及时而准确地反应了气候变化与人类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 同时也表明气候变化与攻击性行为之间确实存在着区域效应。其次, 气候变化与暴力犯罪之间有着明显的温度效应。另外一项研究也已证实, 当温度热得让人不舒服时, 可能会增加物理攻击和暴力的可能性, 甚至在控制了每天日常生活的其它影响后——暴力犯罪在更炎热的天气里也更为频繁。这些实验研究都不同程度地证明了气候变化与个体攻击性行为之间确实存在相关。
那么, 温度变化是怎样影响个体暴力行为的产生?boyanowsk 和 yasayko(2007)经过研究发现, 当个体感受到热应激压力时, 身体会通过自发的温度调节来应对外界环境的威胁, 与此同时, 当个体身处有害环境时其自身认知调节能力会不断削弱, 这一矛盾的过程将会引发个体产生不可控的攻击性行为, 这种行为可能会在一定范围内加剧个体生理及情绪上的不平衡, 进而导致更多的暴力行为产生。可见, 气候变化通过改变个体自身的生理状态, 进一步影响其心理状态, 极可能造成严重的暴力行为。因此,在某种意义上, 气候变化对大众行为的危害是最 为严重的。
气候变化的应对策略 最著名的传统应对理论提出了两种主要的应对策略:问题聚焦应对、情绪聚焦应对。近年来, 又提出了第三种应对策略——意义聚焦应对。国外研究者发现, 在应对气候变化时这三种应对策略都会被成人和儿童使用, 并且它们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应对理论强调个体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本身的智力和个性因素, 而在气候变化应对这种社会性问题上, 特别是在该压力是不可控的情况下,意义聚焦应对策略似乎对人们心理健康水平及幸福感有着更加良好的调节作用。
问题聚焦应对, 是集中一种方式来解决所面临的威胁, 通过搜寻可以“做什么”的信息, 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以及其他一些具体的措施来解决问题等。也就是说, 它通过控制和权衡利弊, 来试图减轻或消除压力的情况, 进而抑制了情感, 以更加理性的方式去处理所面临的问题。首先, 问题聚焦应对能引导环境友好行为意向。环境友好行为是指人们有利于环境的行为, 是个体主动参与并付诸实际来解决环境问题或保护生态环境。例如, 参与制定相关的环保政策、环保教育的策划与实施、环保观念的宣传、自主绿色消费行为(包括使用可回收、循环、低耗能的环保制品, 以及改变不合理的消费习惯等)、生态系 统行为。问题聚焦应对策略, 其目的在于激发个体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视, 促使他们着手解决问题。情绪聚焦应对, 其根本目的是摆脱由应激引发的负面情绪, 并通过具体的回避、疏远和否认压力源以及从他人那里获取情感支持等策略得以实现。矛盾的是,这种应对方式往往也会使人感到负面情绪的影响。由于情绪聚焦策略通常只在短期内有效, 即临时性的摆脱负性情绪, 但是问题并未得到解决。ojala(2012)指出, 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 但这种通过类似于否认或责任外化的手段来应对气候变化危机, 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有害的环境参与。否认,就 是常见的一种情绪聚焦应对。
意义聚焦应对基于实验室控制的研究发现, 意义聚焦应对首先承认威胁确实存在,其次在困境中通过寻找其深层次意义, 最后凭借个体自身的价值观和信仰, 以积极的态度对问题进行再评价, 使问题处于自己的掌控之中, 从而获得良好、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情绪, 通常被认为可以减缓负面情绪的产生, 帮助个体正视当前的困境, 重新整合资源以促进问题的解决。或许, 气候变化的意义聚焦应对是缓和问题聚焦应对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重要中介。也就是说, 它有可能缓解由问题聚焦应对策略所引发的过度担心和其它消极情绪的产生,从而更积极地应对问题。当所面临的问题不能一次性解决时, 意义聚焦应对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心得体会:不同学科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均有所研究, 但从心理学视角出发探讨气候变化的心理影响还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需要更多的研究持续探索。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要更加重视对于基本概念的界定。使之相对明确化,不再显得模糊。另一方面,我们应当注重实际解决策略的探讨,希望能够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给出可操作的方法。篇五:心理读书报告
《登天的感觉》读书报告
作者简介:
岳晓东在心理咨询、创新思维、青少年偶像崇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成绩斐然。他先后在国内外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特别是他的《登天的感觉》一书,使国内成千上万的人对心理咨询开始有所了解,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此外,他撰写的《少年我心》、《哈佛热线》和《批评的艺术》等心理学科普读物也深受读者的喜爱。
内容简介:
《登天的感觉》是心理学专家岳晓东在心理咨询领域的一本经典之作。本书的写作特点是作者像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生动讲述了他在哈佛大学所做的10个心理咨询个案,该书的篇幅不长,但在10个案例里却已经涵盖了心理咨询许多方面,包括对人本疗法,分析方法,行为疗法,认知疗法,现实疗法,格式塔疗法,交叉疗法等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主要流派及其方法的解释。在每个个案的后面,作者都加入了一段个案分析。对个案的性质、特点、咨询方针及操作方法等问题,都进行了详尽的讨论。作者在书中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心理咨询方面的科学知识。在写作中,作者还加入了一些自己对留学美国八年的感悟和体会,并就一些内容、词汇及心理学专门术语做了有关的注释,以增进读者的了解。为了增添大家的阅读兴趣和知识范围,在每个个案分析的后面,作者还加上了一条有关心理学或心理咨询方面的小知识。本书还作记述了作者在哈佛大学的一些见闻。
前言
登天的感觉
林登街5号
我是全哈佛最自卑的人
我想从哈佛转学
我不要上哈佛大学法学院
问你是否还爱我骗分被罚的思索
万般内疚为了谁
我是同性恋吗?
我想约你出去行吗?
我们的缘分尽了吗?
走出心灵创伤的深渊
读后感:
“如果说,爱情只是两人间的互敬互爱,那么,人情就是人世间的互敬互爱。心理咨询正是这种互敬互爱之表达与交流的艺术。”
一般而言,关于心理咨询的书都是比较专业的,“不枯燥,不讲大道理,有文学味道最好与爱情有关。”在前言中阿静的这些要求,似乎与心理咨询这个专业的领域相持。无法想象作者将以怎样的形式向我们展现心理咨询的奥秘。没有空洞、抽象的术语,这本书对于非心理学专业人士而言,甚至是作者所谓的“对心理咨询一无所知的人”,的确体现了浅显易懂、引人入胜、“雅俗共赏,老少皆宜” 的特征。从这本书的基本叙述框架可以看出作者尽量从读者角度出发,精心选例,各式各样的来询者,异彩纷呈的咨询方法,每个案例都描写细腻,重点突出,着重描述了来询者和作者的内心体验变化过程。其间充满了人与人之间互敬互爱的表达与交流,让人感受了那种来自心灵深处的震撼,让你不得不感慨心理咨询的神奇与伟大。因而该书被称为所有心理咨询爱好者的入门首选书。而该书也使国内成千上万的人对心理咨询开始有所了解,那些精心的注解和背景知识也使读者在欣赏一个一个故事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接受心理咨询的相关理念和知识,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
开始看这本书时,我难以将心理咨询与登天的感觉联系起来,认为心理咨询根本与登天无关。但当我十个案例一口气读下来,我也终于慢慢明白为什么此书的名字为“登天的感觉”。那些长期背负着沉重的心理问题的人们,在别人的帮助下重新找回了自己,从自卑自怜的地狱当中走出来,迈向自尊自信的天堂的时候,心中升腾的不就是一种登天的感觉吗?作者亲身感受着这些来访者在自己的面前由痛哭流涕变得开怀畅笑,由愁眉不展变得心情舒畅,不也是一种登天的感觉吗?而读者在阅读这本书中时体验到一种像飞翔在云端般的美妙感受,那也是登天的感觉。
花了两天时间读完这本书后,感觉哈佛学子原来和我们一样,也有着形形色色的烦恼、忧愁与困惑。有些是我们共有的,有些我们还没有体验过。但每一个生动的案例,都是一面镜子,倘能仔细反省,便会发现自己身上同样的困惑苦恼,同样的非理性情绪,同样的未完成情结,同样的刻意压抑,同样的假象迷惑,同样的不切实际的信念??这些都能在自己身上找到影子;也会发现,原来,我就是“丽莎”,我就是“莫妮卡”,我就是“查理”,我就是“佳莎”,我就是“卫红”,我就是“慕贤”?? 总之,我觉得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心理咨询读物,每读一次你可能会有不同的体会,可能会有新的领悟,它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咨询,告诉你新的人生之道。
第四篇:《心理学原理》读书报告
《心理学原理》读书报告
威廉·詹姆士是美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首要心理学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卡特尔1903年的等级排序中,卡特尔的所有排列者都把詹姆士排在第一位。这足以可见詹姆士在心理学界的重要地位,来自同行的认可更具有说服力。而他的代表性著作《心理学原理》更是一本影响巨大的心理学顶级著作。整整一代心理学家都从这本书中学习心理学知识,美国心理学协会将其王牌杂志《心理科学》的一期专门用于詹姆士及其《心理学原理》一百年周年纪念。
《心理学原理》中引用最多的章节是第一卷的第四章,即关于习惯的这一章。这一章首先从物质与生物的角度试图对习惯这一概念进行界定,他认为在有生命的存在物中的习惯现象应归因于构成其身体的有机物的可塑性,它既适用于内部结构,也适用于外部形式;对阻力的克服就是一种形成习惯的现象;神经系统具有可塑性品质,可以通过经验得到改变。接着论述了习惯较容易形成的时间,认为大多数习惯是在早年生活中培养形成的。然后追溯了有关习惯的原理对人类生活的实际应用,主要提出了两点习惯对于人们基本活动的作用。最后通过举例子等方法解释了三个关于习惯我们应该注意的座右铭。
这一章节主要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神经与生物的角度对习惯这一人文名词做出了令人折服的解释,文章涉及大量神经与大脑方面的专业解释,读起来的确有些吃力。在可以看明白内涵的部分中,很多内容我还是很认同的。在开头,在阐述关于习惯的神经生理学机制时,作者指出:一条路径一旦被一条神经流穿过,可以预期它遵循我们所知道的大部分路径的规律,它被挖掘开来并且比以前容易通过,这种情况在神经流每次重新经过时得以重复。这一点从大脑神经机制的基础上解释了习惯怎样成为一种固有的行为模式。在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对诸如吸烟喝酒等事物有着好奇心,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当一种行为首次发生,由于大脑神经的作用以及自己的心理方面的因素,第二次第三次重复进行的概率就会增加很多。对于吸烟、喝酒、吸毒、嫖娼等恶习来说,大脑神经为其提供了机会。同样地,大多数人都对自己的配偶情人出轨或劈腿这类事情态度消极而坚决,因为他们害怕一旦对方有了一次背叛,再次出现的几率就会没办法估计。这一原理也为父母老师等有过经验的成人苦口婆心地劝告孩子不要染上恶习提供了依据。如果人们能够明白这一点,增强自己的自制力,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而关于习惯对人类基本活动的作用中,作者提出习惯减少了我们执行动作所需要的有意识的注意力,使实现一个特定结果的动作简单化了;它使得分配动作更加精准并且减少了疲劳。这一认识与注意的双加工理论有些共通之处。双加工理论把认知加工分为自动化加工与受意识控制的加工。习惯就是个体凭借存储在神经中的过去经验使得在完成某项工作时减少对认知资源的占用,即减少注意的参与。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化进行的。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习惯诸如走路,穿衣等等都是自动化加工的结果。关于这一点,一个人们熟知的故事也可以得到解释。在沙滩上希望捡到宝石的男孩之所以最后在捡到宝石时扔掉了它,这与他在此前无数次地扔石头的动作密切相关。他的这种扔的动作在不断地重复过程中几乎逐渐变成一种自动化加工活动或者注意参与很少的活动,正是这种下意识使他最终错过了宝贝。在书中,作者还从神经的角度对这一现象做出了解释。作者指出,我们所有人都以一种确定的常规方式来处理某些日常事物,我们的低级中枢知道这些动作的顺序。在已经成为习惯的行为中,每一次激起新的肌肉收缩并以其指定的顺序发生的东西,不是一次思维,也不是一次知觉,而是由刚刚完成的肌肉收缩引起的感觉。在某种程度上,我觉得拖延症的症状之一经常放下正在做的一件事去做另外一件事是由我们意识的这一特性引起的。我们在过去的生活中形成了很多习惯,一些自动化加工的习惯会使得一种动作带来的肌肉的感觉无意识地带来之后的一系列动作。比如打开电脑预备查资料可是由于过去大多数的这一动作之后伴随的是打开QQ浏览,所以个体可能会不自觉地开始之前习惯带来的活动而忘了自己本来要做的事。这种事是经常有可能发生的。最后,作者在文章结尾向读者提出了一个关于习惯的座右铭:通过每天做一些免费的练习,使做出努力的能力在你身上保持活力。作者提出在一些细小的并非必要的方面有规则地节制欲望或变得英勇起来,每一两天就做一些你没有理由不做的事情,这样,当可怕的需要来临的时刻,你将发现自己不会再没有勇气和像未受过训练似地承受它。我认为这一点很有实际意义。我们不仅要意识到习惯的形成原因,更重要地是知道怎样利用习惯来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我从小就一直有一种喜欢贪小便宜的习惯,后来上当受骗损失了一大笔钱,才对自己的习惯有了深刻的认识。现在的我在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上都一直节制着自己过去的那种习惯,因为我明白只有平时能够形成不贪小便宜的习惯才能在关键时刻保持理性。
对于初学者的我来说,作者的很多观点我还是同意的。但是他关于习惯对整个社会的宏观影响我却不是很认同。作者认为,习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弥漫性力量:是这个社会的巨大飞轮,是宝贵的保守力量。单凭它就让我们所有人保持在惯例的界限之内,并且保护幸运儿免受穷人妒忌的叛乱。它使我们人人都按照环境安排的或我们早年选择的路线奋斗到底。首先,作者认为习惯是社会的巨大飞轮,我认为这样认为是有点偏颇的。众所周知,习惯在很多时候对社会发展而言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清朝朝廷代表的巨大习惯势力使得中国从最初的天朝上国变为列强践踏的玩物,美国历史上南方对奴隶制度拥护的奴隶主习惯势力对美国社会的进步带来极大威胁并最终引发战争,英国工业革命前期一些不肯圈地的旧贵族势力也阻碍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也并不认为人人都按照环境安排的或我们早年选择的路线奋斗到底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因为完全接受环境带给我们的一切有可能使人们变得过于安于现状,停滞不前,丧失改变自身处境的勇气跟信心。我们可以看到,习惯势力对于女性历史上的地位来说无疑是一种很大的阻碍。很多贫民窟的孩子没有能够改变命运的原因之一也是习惯观念的形成与对环境地位的习惯,这对社会阶级流动与社会稳定来说也是一种不好的事情。
威廉·詹姆士写的这本书内容广泛,是一本很有分量的心理学教科书,关于习惯的讲解也十分充分,有理有据。目前我深知自己的水平有限,所以见解比较肤浅,但是以后随着专业素养的提升我相信自己有更深刻的见解的。
第五篇:情绪心理学读书报告
黄学鹏 应心122班
6202112050
《情绪心理学》读书报告
一、简介
书名:情绪心理学——从日常生活到理论
作者:K·T·Strongman(王力 主译)
概要:
本书从现象学、行为学、生理学、认知、发展、社会、临床以及心理学之外的领域等角度出发,向读者介绍了150余种有关情绪的理论。
内容及观点:
本书主要分为15个章节,每章开始时引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例子,由此出发进而向读者介绍许多不同的情绪理论,最后对这些理论进行总结并将所探讨的情绪理论再度引入到日常生活中。在介绍150余种情绪理论及其应用的同时,作者阐明了以下几个观点:
1、情绪是一种无法回避的心理现象,它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研究情绪的产生过程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已经成为一种必要。
2、一个好的情绪理论应能合理地解释情绪现象,并具有较高的可验证性和可应用性。
3、情绪理论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它本身之上,还应体现在它是否能够激发出一些新的观点或提供一个新的角度。换
言之,一个好的情绪理论应具有可发展性。
意图:
希望能帮助读者从本书中了解更多有关情绪的理论,并在日常生活之中更好的理解情绪,更好的应用情绪理论。精华:第六章-认知理论、第七章-综合理论和第十一章-临床理论。
评价:
本书结构清晰,逻辑严密,从不同的角度较为全面地向读者介绍150余种情绪理论。每章均以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出所要探讨的情绪理论,最后又以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性问题结束,很好的贯彻了“心理学源于生活又将回归生活”的原则。既加深了读者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又促进了情绪理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但同时,我认为本书还有些地方值得改进。一是在本书所介绍的情绪理论中,缺少了有关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二是没有具体的应用方法指导读者如何影响、控制自我情绪。
总的来说,本书是一本优秀的情绪心理学教科书。
二、读后感
疑问:
1、在情绪理论的研究与应用中,应首先关注情绪的原因还是情绪的效果与行动倾向?
2、作者认为,将情绪作为因变量而非自变量是现象学理论和行为理论的重要局限性所在。但同时,根据综合理论中弗瑞达等“好的理论”中的表述,情绪作为一个过程,其产生与变化都与外界刺激具有紧密联系,虽然其同时也受到自我评价的重要影响,但这一定程度上不也是将情绪作为一种因变量来研究么?如何看待这种自变量与因变量的转化问题?
3、根据艾森克的理论,焦虑的产生由先天性的遗传因素(神经质)与后天性的创伤性事件因素所决定。但这一理论如何解释在不具有这两种因素的情况下,焦虑情绪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现象?
4、在本书中所提到的众多情绪理论,其对情绪的解释都是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之上的(如弗瑞达、巴克、拉扎勒斯等),这些理论如何解释在无意识状态下的情绪反应?
思考、反思与认识:
情绪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对我们的认知、行为、生理及社会交往等众多方面具有重要影响。情绪是在生理神经基础、认知基础之上形成的。它表现为一种应对倾向。在本书所列出的150余种情绪理论中,本人比较认同伊扎德的观点。在伊扎德看来,情绪就是一个动机系统,一个人格过程,而情绪的原因则可以从神经递质和脑机制、感觉—知觉过程和思维过程三个维度来分析。关于情绪的构成问题,在情绪理论的研究中尚无定
论,但本人认为,伊扎德的基本情绪划分的五条标准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1、他们具有不同的神经基础;
2、一般情况下在表情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3、在有助于产生意识的情感上,它们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4、它们都是通过进化而来的;
5、它们都具有适应性、组织性和动机的特性。
除此以外,情绪对人的影响也是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的。一方面,情绪能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理健康;另一方面,它与认知系统形成的有机动态平横,对人格的形成具有直接而巨大的影响,并由此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间接影响。因此,了解情绪,应用相关情绪理论也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个好的理论,必须在实际生活中得到检验与应用。从本书中我学到了许多具有实际价值的情绪理论。例如,根据弗瑞达的情绪理论,评价在情绪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发挥评价对情绪的影响作用。在得意时,我们可以通过给自己一个中肯的评定让自己不要过于激动或骄傲;在失意时,我们可以给自己适当的鼓励让自己保持进取心。我们也可以经常给自己做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与身心健康。同时,在进行
心理咨询活动时,我们应尽量给出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与鼓励,以此引导来访者逐渐释放压力,消除紧张情绪,建立互信关系。又比如,焦虑情绪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障碍,它具有痛苦和不确定性的特点。根据伊扎德、拉扎勒斯和曼德勒等人的理论,我们可以导出一些缓解焦虑情绪的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如在发展阶段培养未成年人的自我减压能力、经常运动、在烦躁时将注意力引向别处等。
总而言之,我们应科学地对待情绪,了解情绪。通过理论学习,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合理抒发自己的情绪以及正确理解他人的情绪,最终得以保持身心健康和人际交往中的和谐。
黄学鹏 应用心理学121班 6202112050
2012年11月20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