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中月亮意象分析

时间:2019-05-13 06:58: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古典诗歌中月亮意象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古典诗歌中月亮意象分析》。

第一篇:中国古典诗歌中月亮意象分析

论中国古典诗歌中月亮意象

关键字:意象 月亮 李白 杜甫

“意象”是一种以语词为载体的修辞艺术的基本符号,它是语言表达中的一种文化情感的郁结,是作者经过审美经验的筛选,融入特定的“情感和意味”,用语言媒介呈现出来的并能够引起读者的心理画面和“文化”回忆的某种物象。“月”这一意象经过无数文人长期锤炼,使其意蕴深厚,情感丰富,表现力极强。

纵观20世纪古典诗词中月亮意象的研究情况,可以发现,80年代以前基本上没有相关的论著;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后,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受到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重视,研究性论文不断涌现,据笔者粗略统计,这二十多年来,发表的相关论文共有96篇。80年代主要集中于对李白诗月亮意象的研究,成果较为单薄;90年代以后,李白、杜甫诗月亮意象仍是研究热点之一,与此同时,从古典诗词的整体出发,探讨月亮意象的象征意义和情感内涵,以及它成为古典诗词典型意象的原因的论文明显增多;也有不少论文对李白、杜甫以外其他诗人作品中的月亮意象进行了研究;还有的论著则采用了原型批评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进行了全新的探究,使这一专题研究获得了进一步的深化。月亮客观的美感特质吸引了诗人的审美目光。从外形看,月亮呈现出“圆”和“曲”两种形状。圆形给人造成的视觉印象是美满、丰盈;曲线则柔美、回旋。在光色上,月亮或银白,或微黄,清新淡雅,光亮但不刺目,有着含蓄的光彩。这些都暗合了中国人的审美感知世界。月亮的原型特征决定了它在诗词艺术中的独特地位。论者多是从神话、哲学等角度来探讨这一原因的。例如祭月原型与诗的崇月情感模式《礼记·祭法》亦有载:“夜明,祭月也。”郑樵注曰:“春秋传曰:„日月,星辰之神。‟”由此可见人们是将月作为神来祭拜。这是先民们在泛神的困境中,在生活处于一种无意义的喧哗与骚动的时刻,怀着一股不可遏抑的冲动去寻求隐喻和象征,寻求把人与自然、把生命和宇宙统一起来的那种原始力量的产物,月亮的存在宁静而永恒,成为诗人精神世界的神秘启示物,启豁着他们面向苍穹的“天问”意识。“夜光何德,死则又育”,连发一百七十难的《天问》在这里试图揭开月亮那层令人敬而远之、顶礼膜拜的神秘面纱而不得,反而使月亮在诗国中更添几分神秘,引导着诗人们在崇敬之余去上下求索其真面目,“青天明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李白《把酒问月》),月亮被视作崇高的象征形式,这种围绕着月的邈远寂寥而又无所归止的精神回眸,应该说与远古祭月仪式在人们心理深层结构中遗留下来的神秘情感因子不无源流关系,它弥散在诗人创作的智性(神性)思维中,逐渐凝聚成一种崇高的权威的历史象征。奔月原型与诗歌的伤月情感模式相照应,“嫦娥奔月”和“吴刚伐桂”作为有完整情节的故事进入月亮神话体系,“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初学记》卷一引《淮南子》)。无疑,这是女权社会覆亡的一曲带有神话色彩的挽歌,它恰恰又完成了一则人类与自然的角色对应,一旦进入了月亮原型这一话语系统,两位神的际遇也就超出了偶然的、暂时的意义而进入永恒的王国,从而转变为整个人类的心理命运。渗入到诸多咏怀、怀古、思乡、念旧作品中,奔月原型作为一个悲凉凄楚的符号,强化了诗歌中的绵邈乡愁、流转身世、亡国伤痛、追思悼亡等主题。“月亮—女性”原型与诗歌的恋月情感模式,人类社会离开了自然状态,进入文明也就进入了离乡背井的沦落之地。”,马克思的历史观也昭示了人类“返归自然”的精神渴求。人类离开了原始共产主义社会进入了阶级社会,然后通过消灭阶级而重入共产主义社会(当然是更高形态的)。而“月亮—女性”原型恰恰又承载了母权社会的温馨和静谧,成了昭然于天际的一段乡愁和万载思归的精神家园。除了广泛征引本国早期文化典籍外,更采用了神话原型批评等理论,为月亮意象的研究拓宽了思路。《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吕氏春秋?精通》“月,群阴之本”等等和有关月亮的一系列神话,尤其是嫦娥奔月神话,几乎是每一个论者在阐述这一问题时都要借助的材料,从而得出月亮是中国文化中的精神原型的结论。月亮是女性的象征。“在中国文化里月亮最基本的象征意义是母亲与女性”,“女性是月亮的灵魂,月亮是女性的诗化象征”,“月亮既然是诗化的女性,它也就有一种婉约朦胧通脱淡泊的女性美学风格。”傅道彬的《中国的月亮及其艺术的象征》一文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论述月亮与女性的关系,其观点可以作为这一研究的代表。他认为“女性”是月亮的最基本的象征意义,反映女性崇拜的生命意味,代表母系社会的静谧与和谐,反映着女性世界的失意与忧伤。月亮是孤独与失意的象征,寄托着诗人思乡和相思的深情,及仕途失意的苦闷。不管是边塞深闺,还是羁旅宦途,抒情主人公都钟情把月亮作为其孤独失意情感的寄托。80年代的研究论文侧重从女性的角度探讨月亮意象的这一象征意义:“被封建帝王锁禁深宫的宫女妃嫔,被浪子游人抛撇在家的少妇弃妻,待守闺中渴望爱情的赵女秦娥,她们是那样孤独和寂寞,以至于月亮成了她们最忠实的伴侣,月亮为她们分忧解闷,又惹动她们更深沉的哀怨。“古代大量以女子为抒情主人公的诗词,多借月亮抒发其相思不得的怨情,月亮意象成为深闺女子孤独和失意的象征。90年代后的研究有所拓宽,不再只注目于宫怨闺情。“月亮反映了女性的悲伤忧郁之情,因此它又成为失意者的象征。因此中国士大夫失意彷徨无可奈何之际,总是引月为知己,借以自慰,由此月亮也构成了士大夫孤独的心象。”王建把“思乡和相思”作为月亮意象最重要的情感内涵加以阐释,对男子而言,月亮“带去的是故乡的温馨回忆”和漫漫乡愁;对女子,则是无休止的清冷寂寞和牵挂。阮忠则侧重以男性的视角论证“月的孤独,让人深悟了自我的孤独。”该文选取李白和杜甫诗歌中的月 亮意象作为典型,结合作者的身世经历,力图阐释月亮意象中蕴涵的古代士大夫的羁旅宦游的孤独、空有抱负不为重用的失意和悲愁情绪。他认为李白的《月下独酌》“妙在以孤独之苦写乐,以乐映衬孤独之苦,使其苦更甚。”而杜诗《月圆》“情绪要昂奋得多”,诗人并不写自己在月圆之夜的孤独,然而落笔“孤月”,仍然掩饰不住月亮意象中所蕴涵的孤独怀抱。周新也指出月亮意象往往与文人仕途失意,羁旅行役联系在一起,“反映他们孤独寂寞的心态和思乡怀人之情”,是诗人“心灵孤寂时的家园寄托和心灵寄托。”月亮是宇宙永恒的象征,寄寓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对月亮意象这一象征意义的专门论述集中于90年代之后。刘竹指出,月亮代表着“人生的追求与哲理的升华”。通过对李白《把酒问月》等诗歌的分析,刘竹认为,月亮意象引发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探求,千古感慨系之于月:古人今人何止恒河沙数,却只如逝水一样,只有明月亘古如斯。明月长在,人生短暂,何不以‘无常’求‘有常’?” 月亮是超拔脱俗的人生志趣的象征。孟修祥把月亮作为高洁、光明的象征,“诗人从月亮的皎洁、清宁与安详和蔼之中看到了自我的高洁与纯粹;月亮犹如一面镜子,从中关照自我,而自我又带着月亮的特性。”杨芙蓉同样选取李白的《月下独酌》为典型诗例,强调古代诗词中的月亮意象已不是一种纯然的客观物象,而是诗人自身飘逸风采,潇洒气度的人格化身。“诗人达到了一种超现实的审美境界,纷扰相争的现实世界已全然抛到了脑后,将心绪系于纯洁澄澈、永恒的自然之月身上,获得身心的宁静与升华。这是文人士大夫常常追求的‘道’家境界。”以上是学者们对古典诗歌中月意象的理解。

“月”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别开生面。李白诗中出现的千变万化的月亮,给人的不再是抽象的知觉,而是一种审美意象,借此传达出幅幅生动的画面和种种真挚的情感。其中包括月下怀人、乡情投射、忧患寄托孤苦象征、对人生的思考、征戍观念的表达、高洁品质的象征等情怀的书法。李白在与朋友酬唱往来的诗作中常借月抒情,传达出别离的伤感及对真挚友谊的赞颂。千里之外,月光遥寄惦念:“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送张舍人之江东》)。两地之间,明月聊表寄托:“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对此空长吟,思君意何深”(《望月有怀》)。类似的诗句还有“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送储岂之武昌》)、“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等等,而最为人们激赏的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人以寄情明月的方式来表达对友人的关慰,皎洁的月光折射出友人高洁的品质。思友至切,无奈岁月如梭,诗人不禁发出人生苦短的慨叹。开元十四年,26 岁的李白怀着广交天下俊杰的志向,高唱着“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秀丽的峨眉山,吐露的半轮秋月,绰绰映入平羌江水,飘逸而去。友人千里之隔,明月可亲却不可及。时至暮年,李白还满怀深情的吟唱“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京中》),此时的山月折射出饱经沧桑的老人对故乡的刻骨思念,此可谓故土难归忆峨眉,惆怅不已人随月。沉闷低吟中,李白离开了长安,“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长相思》),道出了诗人被迫离京的没落,时为了排遣胸中的苦闷,一方面寻仙访道,希望“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梦游天姥吟留别》),“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影子是“我外之我”,和生命一同存在,一同消失,所以容易唤起敏感的诗人的种种遐想。最能体现李白对人生感悟的还是《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诗人停杯一问,仰天长吁。穿越时空,将人与月反复对照,在神秘而美丽的月色中,有着诗人对自我生命内核的探求:人生何其短暂,其间有不尽的坎坷曲折、孤独和寂寞。李白深感戍边之苦,诗中多有塞外征人望月思亲,久戍盼归的描写。“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关山月》)。思妇怀人是征戍诗表现的另一方面,月光下多少思妇念远,闺中望怨。在李白诗中也多用月亮来来象征品质的高洁。云见日月初生时,铸冶火精与水银。”(《上月云》)在诗人眼中月亮是由水银铸就成的,所以才显得纯洁无暇,不染尘滓。李白眼中的月纯洁美丽,“众星罗青天,明者独有月”(《登梅岗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中孚》),他求月若渴,如待佳人“皓歌待明月,曲终已忘情。”他希望明月永远相随“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月亮既是李白的审美对象,又是激发其灵感的火镰,更是其生命的象征。

而在杜甫的诗歌中,“月亮”这个意象在诗人不同的人生经历中,也有着不同的感情。我们可以从诗人不同的生活阶段,我们大致可以将杜甫的人生分成漫游、长安、流亡、漂泊四个时期。其中在《夜宴左氏庄》中,诗人通过月这一意象使左氏庄的夜宴显得惬意而幽静,令人心旷神怡。此时的唐王朝也是仓廪充实,国力强盛。因此这样美丽的夜晚也使诗人觉得无比快乐。“纤月”的意象,充分显示了诗人难得的快乐时光。所以相应的写“月”意象的诗歌也比较少。《悲陈陶》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悲青坂》)两处全军覆没的噩耗,不仅满腔悲愤。此时,“月亮”在诗人的心中已不再美丽,而是充满了凄清,悲凉的感情。在《月夜》中,杜甫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所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独看”的泪痕里浸透着天下离乱的悲哀,月光“双照”的清辉中闪耀着四海升平的理想。并且月光的“双照”兼包回忆和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对月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在《宿府》中,作者借“月色”画出了一副凄清的风景图。月色虽好,却难使诗人忘记对故乡的思念,反而使诗人不忍心看。这直接触发了诗人的“独宿”之情。在《江月》中,杜甫一生中过着颠沛流离、四处流浪的日子,他独在异乡,报国无门、归家无望,心灵孤寂,于是月亮自然而然成为他寄托精神,倾诉心灵的对象。

比较李白和杜甫的咏月诗在抒情方式、情感内涵上的异同,认为杜甫抒发对月亮的喜爱心情要显得委婉、朴实些,与李白驰骋想象、任情畅怀的表现方式有所不同。“李白是直露淋漓的,杜甫是温婉蕴藉的”,而思亲怀乡是其主题情感方面的共性。古往今来,“月亮”在中国的诗歌的历史上,都占有着很大的地位,它是文人们最最钟爱的一个意象。诗人们往往用它来表达各种各样的情景和感情。“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衣”营造了凄清的气氛;“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和“隔千里兮共明月”表达了诗人的相思之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写了幽清明静的自然美;“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体现了诗人孤独的一面;而东坡的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为写月之千古绝句!月亮作为一个常见意象,一直受到文人们的喜爱,是有着深层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的。它的介入参与,塑造了许多纯美的形象,营造了许多凄美的意境,给了中国文人无数的感伤、无数的慰藉,也给中国文学增添了无限的色彩、无限的光辉。大多数学者把探讨的重点放在月亮意象的象征意义或情感内涵上,而对它在诗歌风格特征、感情色彩、意境营造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明显关注不足,这样就使得研究范围和内容过于集中,视野不够开阔。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月亮作为一个常见意象,一直受到文人们的喜爱,是有着深层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的。它的介入参与,塑造了许多纯美的形象,营造了许多凄美的意境,给了中国文人无数的感伤、无数的慰藉,也给中国文学增添了无限的色彩、无限的光辉。参考文献:

(1)李白.李白诗歌全集[ M ].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2)萧涤非.唐诗鉴赏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李达五.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精神.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4)徐大贵.李白月亮世界探幽.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2)

(5)张天健.论李白诗歌月亮的意象[A].中国李白研究(1992-1993年集)[C], 1992(6)杨发.月亮在古代诗词中的审美意象[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1).(7)寇鹏程.月:中国诗词的一种象征意象[J ].延边大学学报,1999 ,(2).(8)谢宜琳.探究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 J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6,(8)

第二篇:中国古典诗歌意象义中老李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

啥是意象?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雾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忽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意象和意境

意象: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的融合。

意象是局部的、具体的。

意境: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连缀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

意境是整体的、空灵的。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思乡、羁旅诗、闺怨诗 边塞诗、怀古诗 山水田园诗

悲慨、凄清 雄浑、苍凉 恬淡、典雅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闺怨》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荣格如是说

原始意象即原型——无论是神怪,是人,还是一个过程——都总是在历史过程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形象。这类意象赋予我们祖先无数典型经验以形式。因此我们可以说,它们是许许多多同类经验在心理上留下的痕迹。

一.送别场所及相关意象 1.南浦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送别的场所。

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屈原《九歌 · 河伯》 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江淹《别赋》

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代名词。

一.送别场所及相关意象 2.长亭

秦制三十里一传,十里一亭,故又在驿站路上大约每十里设一亭,负责给驿传信使提供馆舍、给养等服务。后来也成为人们郊游驻足和分别相送之地。特别是经过文人的诗词吟咏,十里长亭逐渐演变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李白《菩萨蛮》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李叔同《送别》 一.送别场所及相关意象 3.灞上

长安东南三十里处,原有一条灞水,汉文帝葬于此,遂称灞陵。唐代,人们出长安东门送别亲友常分手于此。因此,灞上、灞陵、灞水等,在唐诗里经常是和离别联系在一起的。这些词本身就带有离别的色彩。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岐,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

——李白《灞陵行送别》 一.送别场所及相关意象 4.阳关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后来就把送别时唱的歌曲称作“渭城”、“阳关”。一.送别场所及相关意象 4.阳关

一.送别场所及相关意象 4.柳岸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古人送别有折柳的习俗,后来就用“柳岸”指送别的地方。一.送别场所及相关意象 5.劳歌

史料记载,南京城南有一个劳劳亭,是著名的送别之地。在古汉语中,劳劳表示非常忧伤。我国成语中,就有“劳燕分飞”之说。劳劳亭的由来,是借用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中“举手长劳劳,两情同依依”的诗句之意。“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劳歌徒欲奏,赠别竟无言。

——骆宾王《送吴七游蜀》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李白《劳劳亭》 二.植物类意象 1.芳草

在古典诗歌中,往往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二.植物类意象 2.芭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

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李清照《添字丑奴儿·芭蕉》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吴文英《唐多令·惜别》44 二.植物类意象 2.梧桐

唐诗中最先起用“梧桐”意象的,恐怕当算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梧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居于梧桐之上,此诗以梧桐树干的高挺清拔声响远播,暗指诗人志趣的高洁。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 梧桐前着一“疏”字,更显梧桐树孤高独立,东坡先生卓尔不群的品性由此可见一斑。

二.植物类意象 2.梧桐

桐木也可指品行高洁。

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

——孟郊《秋怀》

桐木是制琴的美材,峥嵘的桐木制成的美琴却弃置不被用,借此寄托了诗人苦吟一生而穷困一生的失意的悲哀。

桐花也能对超凡的才能起衬托作用。李商隐在表现韩冬郎青出于蓝而青于蓝的才能时写道: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传说中凤凰喜栖于桐花遍野的丹山,所以桐花便成了俊才的生活背景。

二.植物类意象 2.梧桐

时至初秋,梧桐落叶最早。因此诗人常有梧桐叶落而天下知秋的怀想。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晏殊《清平乐》 玉京人去秋萧索,画檐鹊起梧桐落。

——耿玉真《菩萨蛮》

萧索之秋梧桐叶落,人去京师,闺中人怎不怅然失望?柳永《玉蝴蝶》中有“梧叶飘黄,谴情伤”之句,渲染出秋的萧疏、清幽和衰飒。把梧桐与秋联系得最好的是李煜的《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秋的味,秋的落寞以及无穷的艺术美尽情显现。二.植物类意象 2.梧桐

傍晚时分,落叶飘零,希冀飘零,心绪零落,最易想念未归之人,所以诗人常将梧桐和秋雨、秋声联系起来表达哀情。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晏殊《踏莎行》 以梧桐表闺怨的集大成者应是李清照: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意象不断叠加,意境逐步沉郁,写景议论自然交融。二.植物类意象 3.松柏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松柏生长环境恶劣,经寒不衰,枝干坚劲,具有一种凛然正气。在文人笔下,松是坚贞、孤直和高洁的象征,古人常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李白《古风三十二首》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 二.植物类意象 4.菊花

菊花也称黄花。史正志《菊谱》:“菊草本也,以黄为正,所以概称黄花。” 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

①隐士的象征:从被陶潜垂青之后,菊花就成了“花之隐者”。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陶渊明《和郭主簿》 ②斗士的象征:这自然要找黄巢算账了。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咏菊》 二.植物类意象 4.菊花

③伤感的象征。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④高洁品格的象征。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二.植物类意象 5.莲花

①君子之花。

莲,花之君子者也。

——周敦颐《爱莲说》 ②佳人之花。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二.植物类意象 5.莲花

③爱情之花。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南朝乐府《西洲曲》 ④怀旧之花。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三.动物类意象 1.杜鹃

俗称布谷,又叫子规、杜宇、望帝。望帝传说是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苦啼,以致口中流血。

杜鹃啼叫声象是“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引起人们的“乡愁乡思”。后来多用“杜鹃”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文天祥《金陵驿》 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

——辛弃疾《定**》 三.动物类意象 2.乌鸦

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现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古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柳有暮鸦。

——李商隐《隋宫》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秦观《满庭芳》 三.动物类意象 3.蝉

①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比喻高洁的人品。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骆宾王《在狱咏蝉》 三.动物类意象 3.蝉

②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在旦夕。因此,与蝉在诗中所代表高洁不同,寒蝉通常表达悲戚之情,用于离别的感伤。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 三.动物类意象 4.猿啼

常被诗人在诗词中引用,抒发诗人悲伤的情感。

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一百许里,山水纡曲,林木高茂。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行者闻之,莫不怀土。故渔者歌云。

——袁山松《宜都山川记》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水经注·三峡》 三.动物类意象 5.鹧鸪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后多用来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菩萨蛮》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

——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三.动物类意象 6.鸿雁

①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 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欧阳修《戏答元稹》 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赵嘏《长安秋望》

三.动物类意象 6.鸿雁

②大雁、青鸟:《汉书·苏武传》,匈奴单于欺骗汉使,说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红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浣溪沙》

补充:喻指书信的其他意象 ①青鸾:《山海经》载,西王母每次出行,都先让一只青鸾报信。后人便用“青鸾”“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人。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 ②尺素、双鲤: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尺素”和“双鲤”就用作书信的代称。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秦观《踏莎行》 蒿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四.器乐类意象

羌笛、胡笳: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往往表示戍边思归。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渔家傲》

何处吹笳薄暮天,寒垣高鸟没狼烟。

——杜牧《边上闻笳三首》 五.自然类意象 1.云

①用云表达一种欣赏自然的情趣。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城》

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

——王维《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

五.自然类意象 1.云

②用云表达一种或超脱、或孤傲、或坦荡、或宁静的情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王维《终南别业》 天平山下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白居易《白云泉》 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陶渊明《咏贫士》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柳宗元《渔翁》 五.自然类意象 1.云

③云连绵不绝,云是思念。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杜甫《恨别》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刘长卿《请仙怨》 浮云何洋洋,愿因通我辞。飘飘不可寄,徙倚徒相思。人离皆复会,君独无返期。

——徐干《室思》 五.自然类意象 1.云

④云漂浮不定,常喻指游子、孤客。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五.自然类意象 1.云

⑤云象征时间的流逝。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滕王阁诗》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黄鹤楼》 五.自然类意象 1.云

⑥云高远而美好,常喻指理想或理想的地方、境界。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

⑦云形状不定,变化莫测,常喻指世事人事的变幻无常与虚空。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王维《酌酒与裴迪》

五.自然类意象 1.云

⑧云是恶势力和奸佞小人的象征。早在西汉时,人们就曾把浮云遮蔽 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 离间,让皇帝受到 蒙蔽。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⑨其他。如爱情(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美丽而薄命的女子(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等。五.自然类意象 2.月

①抒发思乡怀远之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人们以月圆比喻人的团圆,以月缺比喻人的离别。

②表现美好的、纯洁无暇的感情(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③对人生短暂的悲伤,抒发愁苦之情(曹丕“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④展示广阔情怀(杜甫“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第三篇: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登高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登高意象

摘要:登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属于特定的生活生产的需要,往往没有什么深刻的文化蕴涵。然而在诗中,登高却由一种日常习俗变为一种具有多层意蕴的复合意象,一种已具有指代功能、情感功能、表意功能的文学符号。登高意象在古诗中频繁的出现是以登山、登楼、登台、登塔等几种形式体现的。无论是登楼还是登山,在无数次具体的特殊的个性的诗歌情景中,它所积累的情感蕴涵与深层的文化心理已成为一种为创造者和接受者共同认同的并应用的承载丰富的象征主义的载体和艺术符号,研究登高意象从简单的“能指”到复杂的“所指”的发展演变以及具体诗境中意象的分类与阐释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但可以使我们彻底了解一种意象可能包含的所有意蕴,而且,使我们对一些古诗的抒情脉络和文化阐释的理解与归类变的迎刃而解。

关键词:

诗歌

古典

登高

意象

Summary : It is subordinated to the need of particular life mood in daily life to ascend a height, often deep culture does not contain.But in the poem , ascend a height and turn from a kind of daily custom into a kind of compound image with multi-layer connotation , one have , mean , take the place of function , emotion function , literature symbol to express the meaning function already.Ascend a height image frequent appearance be reflected in the form of climbing the mountain , stepping on the floor , going up on the stage , stepping on several kinds such as the tower among ancient poetry.No matter step on the floor or mountaineering, in the poem scene of the many times concrete special individual character, emotion it accumulate contain with deep culture whom psychology become one for creator and whom recipient admit together and employ already bearing the weight of abundant carriering of symbolism With the artistic symbol, study image of ascending a height and concrete poetic conception and background like classification of elephant and explanation very essential from “ can mean ” , developing to complicated development that “ mean ” simple.This not only can make us understand all connotation that a kind of image may include completely , moreover make we to some ancient poetry of lyrical trains of thought and understanding that culture explains and sort out change easily solved.Keyword: Poem Classical Ascend a height Image

登高能博见,所见可以描绘,进而成诗。登高这种日常行为很早就受到诗人的重视,成为诗歌创作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的诗歌中一直存在大量的登高描写,这在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中是一个十分醒目和引人注目的现象。登高在现实中是一种普遍的日常行为,但是,当它受到诗人的注目,反复地出现于他们的作品中,它的内涵就丰富起来,逐渐成为具有多层意蕴的复合意象。

登高意象在诗史中的流变

登高这一意象所具有的多重意蕴是随着诗歌的发展而逐渐丰富和完备的。所谓意象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它不仅是观念意象的高级形态,也是与典型意境一样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例如:明月、菊花、青松、流水、登高等。”[1](P209)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登高描写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诗经》305篇,直接描写到登高的就有近10篇。《鄘风·定之方中》有“升彼虚矣,以望楚矣。望楚与堂,景山与京。降观于桑,卜云其吉,终然允臧。”[2](P189)诗人以赋的手法写卫文公为建楚丘而登上漕虚,观察形势,相地之宜并且占卜的全过程。《小雅·车舝》中有“陟彼高冈,析其柞薪。析其柞薪,其叶湑兮。鲜我觏尔,我心写兮。”[2](P243)诗人以登山取木喻女,以析薪喻娶妻迎新。在这两首诗里,所写的“登高”并没有什么文化涵蕴,只具有它的本来意义,即“登上高处”。《小雅·北山》的第一章“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忧我父母。”[2](P198)写到登山采杞。这一章是用了起兴,“陟彼北山,言采其杞。”正是兴句。后两句则是写王事奔波,不得养父母之忧。若只看兴句,那么这里的登高也就只有“登上高处”的本来意义。但是《诗经》中的兴句与诗歌的其他部分并不是毫无联系,完全割裂的,它们之间的联系往往是情感内蕴上的贯通。从全章来看,登高也就不仅仅是登上高处,而附著上诗人对父母的担忧之情。

在《卫风·氓》和《周南·卷耳》中,登高不再只是登上高处这一动作的描写,更多的是对诗人怀念所思的展现。“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3](P193)妇人所期之男子居在复关,故望之,不见,“泣涕涟涟”,见之,“载笑载言”。登高望所思,表达了对心上人的想念,体现出缠绵悱恻的情感。“陟彼崔嵬”、“陟彼高冈”、“陟彼砠矣”是思妇在想象远行的丈夫因思念自己,而跋涉登山,人困马乏,愁苦不已,借以表达自己对丈夫的思念和关切。

《鄘风·载驰》和《魏风·陟岵》中的登高所附带的感情又有所不同。《鄘风·载驰》为许穆夫人在卫国为狄人所灭时回卫国吊唁卫侯,忧念家国之作。“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稚且狂。”抒写忧国之情。《毛诗郑笺》称“升丘采贝母,犹妇女之适异国,欲得力助安宗国也”。诗中所写之登山采蝱是许穆夫人身在他国,心系故国的象征。《魏风·陟岵》每章首句“陟彼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陟彼冈兮,瞻望兄兮。”[2](P163)都是写征人登高远望,“首章望父,二章望母,卒章望兄。”(《毛诗正义》)征人登上高处,遥望故乡,对故乡充满了思念。故乡有父母兄弟,征人望乡实际上是在望亲人,思乡和思亲在登高这一意象中被统一起来。

从《诗经》中这些作品所描写的登高来看,有用其本意的,有展现男女之思的,有表达思乡之情的,也有抒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的。可见,在《诗经》中,登高这一意象就已经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后代诗人在运用登高意象进行诗歌创作的时候,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对《诗经》有所继承。《诗经》在运用登高意象表达感情时,简单直观,明白晓畅。抒情是即事抒情,登高的意蕴随着主人公诉说的结束也全部展现。所抒发的感情朴素真挚,缠绵悱恻。

《楚辞》的创作在很多方面受到了《诗经》的影响,最为突出的就是比兴手法,实际上对《诗经》中诗歌意象的继承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楚辞》同《诗经》一样,多次出现登高这一意象,登高意象在某些诗篇中仍用来思乡和怀人的感情,这是对《诗经》中这一意象的直接继承。《九歌·河伯》中“

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4](P47)几句即是借登高抒发怀人之情。日暮忘归,故宿于昆仑山,既寤而犹怀,所以登山远望,望河伯之所在,从登高中流露出对河伯的思念之切。

《楚辞》在使用登高这一意象的时候,继承《诗经》用其表达思乡怀人的作品并不多,更多的作品是使用这一意象来比喻品德地位之高,表达政治志向,政治失意的心境,或是对社会现实的忧虑。这是对登高意象的重大发展。

《九歌·少司命》“

孔盖兮翠旍,登九天兮抚彗星。慫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4](P179)就以登高来赞美大司命。“登九天兮”并不是真正地登上九天,而是比喻大司命所处之高,独为万民之正,故能除天下之恶,保天下之善。《九章·涉江》中屈原也以登高来比喻自己的高洁,“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5](P47)“登昆仑”言所至之高,世俗混浊,屈原不愿与世俗人同流合污,昆仑所居为圣人,屈原所养之高洁,只求知于圣人。

屈原《离骚》有“朝吾将济於白水兮,登阆风而絏马。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诗人在现实中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于是便离开混浊的世间,登上神山求神女。神女象征的是明君,诗人借登神山求神女阐发了欲求明君圣主的政治理想,但结果却是“哀高丘之无女”,登高意象由此又附染上政治失意,理想失落的悲痛。在《九章·哀郢》中屈原写道:“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5](P102)登大坟远望,本欲聊以舒己之忧心。然而故国之平乐之风早已远去,漂泊于大江之际,又使诗人之心更悲哀。在这里登高远望既表达出诗人心中对故国的牵挂和关怀,也寄托了屈原对社会民生的忧虑。宋玉的《九辩》学习《离骚》,同样也以登高意象表现政治失意,“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5](P203)即以登高来宣泄失意之情。

在《诗经》中,登高描写往往是一种个体感念的兴发,无论是用其思乡还是怀人,关注的对象都是一己之情,只是开掘个体的内心情感,对外在的社会政治不加关注。但是到了《楚辞》,登高意象得到较大发展,不再局限于个人的离别之苦,开始强调个体同社会的关系,将个人内心的感受同外在世界联系起来,向外在现实开掘。登高是以俯视的角度来审视社会,关注民生,从而在登高中真实地展示出诗人的政治抱负,以及理想破灭的痛苦。

《诗经》和《楚辞》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后代诗人写诗,都会自觉地接受它们的影响。《楚辞》以后,诗歌中的登高意象出现的频率相当高,这一意象得到了后代诗人的广泛使用。诗人们在使用这一意象时,对《诗经》和《楚辞》肯定会有直接地继承,但也不是一成不变地进行套用,而是有所新变,这就使得登高意象的内涵不断趋于完备。

汉代诗歌中的登高意象基本上是沿袭了《诗经》和《楚辞》,诗人使用这一意象的主要目的是要表思乡怀人之情。《古诗·穆穆清风至》“朝登津梁山,褰裳望所思。安得抱柱信,皎日以为期?”[6](P185)写一位女子在春日的早晨,登上高桥,怀望所思和望而不见的怨思。显然,在这首诗里,登高是用来抒怀人之情的。孔融《杂诗》其二“褰裳上墟丘,但见蒿与薇。白骨归黄泉,肌体乘尘飞。”[6](P165)几句写诗人登上高处,望见爱子之坟,想象爱子的肌体白骨已逝,徒然伤心,这也是登高怀人。只是诗人自悲丧子,所怀的对象与之前的诗歌略有不同。怀人的原由也有所不同,不是离别的想念,而是因为生死相隔,念之心悲。梁鸿《五噫歌》“ 陟彼此芒兮噫。顾览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噫。民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7](P30)则主要是学习《楚辞》中登高意象的使用。这首诗歌是诗人过洛时所作,诗人登高望京,只见帝王的奢侈和百姓的劳苦,从而发出忧时忧民的嗟叹。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学自觉的时期,文人在进行诗歌创作时的自觉意识增强了。诗人们在使用登高意象抒情言志时,力求使其内涵更丰富,境界有所扩大,更加具有蕴涵性。并且在这个时期,出现了登高诗,登高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诗歌意象加以使用,更成为一类重要的文学题材。在一些以登高为题材的诗歌中,登高意象体现了多重复杂的内蕴,显示出意蕴无穷的特点。

当然,在这一时期仍有一部分的作品继承了《诗经》和《楚辞》对登高意象的运用。曹丕的《善哉行》“上山采薇,薄暮苦饥。”[6](P146)是以上山采薇写羁旅之苦,进而抒发怀乡之情。阮籍《咏怀》其十一“登高眺所思。举袂当朝阳。”[6](P219)是写佳人怀念恋人。梁武帝萧衍《临高台》写登高望远,怀念友人。曹植的《白马篇》“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6](P175)则是表现边塞游侠的忠勇,以游侠自况,写自己为过抗敌的理想抱负。其《杂诗》其六“飞观百余尺,临牖御棂杆。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写临窗远眺,壮怀激烈。阮籍《咏怀》其十“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7](P219)诗人登高所见皆是寂寞之景,生出郁郁寡欢不合于世的感慨,述说自己政治不得意的痛苦。在这类诗歌作品中,登高意象也有变化,比如说抒发怀人之情除了思亲和男女之思,还出现了对思友。

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魏晋六朝诗歌中出现的登高意象同《诗经》,《楚辞》相比,所传达的感情复杂化了。很少出现用这一意象抒发某一种情感的情况,诗人总是运用这个意象表达多重情感,在这一类诗篇中,登高意象的内涵就比较丰富复杂。

曹操的《苦寒行》是他征高干时所作,诗中“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6](P108)指明全诗所写的内容是行军的艰苦。但诗中“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一句有透露出诗人在登山过程中感发出的思乡之情。诗中的内容虽是反映行军过程的苦况本身,但本诗的意义不在于此,而在于写不安的社会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抒写作者的忧时情怀。而要改变这一**的现实,就必须通过战争,曹操认为他所进行的讨伐战争正是为了消除割据,停止战乱,让人民安居乐业。因而在他的这首诗里我们又能感受到他匡扶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曹操的另一首诗《观沧海》是他大破乌桓班师途中所作。他“东临碣石,以观沧海”[6](113)登高而览,诗中所写都是大海囊括万物的宏大景象,虽是纯粹的写景,但这宏大的景象体现出的是曹操这位政治家博大的胸怀和气度。他以全天下为关注对象,将他的事业与天下联系起来,其远大的志向也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在诗歌中。我们不能把诗中“登山观海”的描写仅仅理解为描写自然,应该把他看作诗人志向情怀的歌咏。在这两首诗中,诗人所要表达的多种情感都包涵于登高这一意象中,使得这一意象复杂多义。屈原的《哀郢》也用登高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对民生的忧虑这两种思绪,但在屈原的诗中,这两种情感的层次是分明的,因“登大坟以远望”见到郢都被攻破,百姓逃乱而出,自然对故国生出关怀。然而诗人早知道楚国的平乐之风已远去,故对国家人民的命运产生忧虑。在曹操的诗歌中,登高意象所蕴涵的多重情感具有多个层次,且相互纠结,情感的层次更为复杂。

在这一时期的诗歌中的登高意象不仅是感情的层次复杂了,在一些诗篇中,这一意象又有了新的涵义。王璨《七哀诗》其一有“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6](P163)诗人所登之霸陵是汉文帝的陵,在乱离中登上先帝的陵墓实是有古今对比的意味,这里的登高实际上也就具有了怀古的涵义。《楚辞》对于登高内涵的扩展主要是空间上的,从一己而扩大至全天下。而怀古又使登高的内涵在时间上贯通古今,这样一来,登高意象也就完成了天、地、人的感应,这正是中国人观物的方式。登高意象在六朝以后的诗歌中频频出现并发展成为诗歌的题材之一,这一点应该就是其真正原因。陶渊明《九日闲居》写到了重九登高,将中国的这种习俗写入诗歌,成为唐宋大量重九登高之作的先导。

六朝时期,由于山水诗的兴起,以登高为题材的作品广泛出现于诗集中,这些诗歌主要是写登山、登楼、登台或是写登塔。登临是古代士人常见的活动,将登临之所见写入诗中,也是文人诗作的重要来源。同样上写登高,其中寄托的感情却是千差万别。鲍照的《登黄鹤矶诗》主要上写政治的失意,谢灵运《登上戍石鼓山诗 》是传达思乡之情的,沈约《临高台》则是写男女之思的。在登高为题材的诗歌中,登高不再只是作为一个意象帮助诗人表达感情,登高成为全篇的中心,所有的诗句都围绕着这一点来写,所有的情思都是围绕这一点来展开。所以在登高诗中,登高意象总是附着多种情感,体现多重内蕴。谢灵运《登池上楼诗》“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狥禄反穷海。卧痾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羣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6](P367)这是他在永嘉守任所病起登楼。前四句借鸿虬起兴,写官场失意。五到八句反映进退两难的心情,九到十六句写登楼所见,十七至二十句写索居之苦,怀念远方的故人,末两句写隐居的决心。在这不长的诗篇中作者既写了登高所见之景,又抒发了怀念故人之情,官场失意的痛苦,进退两难的彷徨以及隐居的决心,这一切都熔于登高这一意象中。

有了魏晋六朝诗人的开拓,唐代诗人使用登高意象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可以说,登高意象是唐诗歌中被运用的最多的意象之一,唐代有名的大诗人,都很喜爱使用这个意象,李白,杜甫,李商隐等人的诗集中,都可以发现许多使用登高意象的作品。在唐代,漫游之风盛行,唐代的很多诗人都有过漫游的经历,他们或是游览名山大川,或是寻访历史古迹,或是随军征战塞外。在他们漫游的过程中,总不免要登山、登楼、登台、登塔,相应地,记述和描写登高的诗作也就数目众多。事实上,在唐代诗人的作品中,以登高为题材的作品可谓数不胜数。

唐代诗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继承和学习《诗经》,《楚辞》和汉魏六朝诗的结果,唐代诗人对登高意象的使用也同样是建立在学习前代诗歌的基础上的,只是唐代诗人不满足于直接地继承和使用,他们更多的是将目光投向于开拓和创新。唐代诗歌中不乏以登高写思乡怀人,述政治理想和政治失意之痛的作品。张祜《题金陵渡》“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8](P380)充盈着无限的乡愁。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8](P362)写的是少妇登楼,忽见陌头的杨柳,对夫婿生出浓浓的思念。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8](P202)通过感怀身世,述说仕途失意的悲凉心境,进而对社会动荡,国家离乱有所感慨。可是在唐人的诗歌中,这种情绪不是直接可感的,它暗含于描写景物的语句之中,需要从中细细体味。唐诗很好地做到了意与景浑,诗歌中的登高意象变得意蕴深厚。

王璨《七哀诗》“南登霸陵岸”一句利用了登高意象的怀古意味,但是这一意蕴直到唐朝,才受到诗人的广泛关注。唐代有很多的怀古咏史之作,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内容是写登临历史遗迹,对历史进行凭吊。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杜甫《登岳阳楼》,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只是诗人们在登高怀古之时,不会单纯地凭吊历史,更偏向于将怀古作为关照眼前现实的诱因。在古今的对照中,李白感慨不遇明主,才能无法施展。杜甫感慨身世,深为国破家亡而忧愁。刘禹锡则感悟到了历史的不变的规律。

重阳节登高在中国起源很早,但反映在诗歌中却很少。陶渊明在其《九月闲居》诗中写到过重阳登高,到了唐诗,写重九登高的诗作十分常见,并且绝大多数的诗篇是写登高怀远,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其中最为著名的诗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8](P360)(诗人在重阳佳节与家人一起登高,却独少了兄弟一人,不由的想念起远在他乡的兄弟。

唐诗对登高意象的发展还体现在对其内涵的扩大上。唐代以前诗歌中的登高意象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意蕴,但还未达到完备的程度。唐人在诗歌创作的过程中,又从这一意象中阐发出了新的涵义。到了唐诗,登高意象的内涵才达到了完备。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被认为是唐代登高诗的发轫之作。诗歌只有短短四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8](P61)全诗无一景物,皆为情语,诗人登上古幽州台,怀想历史,念及身世,对自己的怀才不遇,孤独寂寞产生了巨大的伤感。此诗并没有止于个体的感伤,陈子昂将这抽象的无形的愁绪穿越了时空的阻隔,他关注的范围不再是自我、社会、国家,而是转向整个宇宙人生。整首诗是诗人对宇宙人生所做的哲理性思考。王之涣《登鹳鹊楼》一诗也阐发了登高意象类似的意蕴。

登高意象到了王维的诗歌中,又被赋予了表现淡泊宁静的心境的功能,他的诗歌《归嵩山作》“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8](P205)写登高俯瞰,面对辽阔幽静的自然,心境也就自然淡泊,安适了。

古代女性所居住的多为楼台,因为女性的生活范围狭小,女子的生活多数时候是局限楼阁里的,古代与女性有关的诗歌总是会写到楼台。女性登高远眺,怀念恋人的描写在《诗经》里就有了,而且后世一直在沿用。李商隐则对登高的这一涵义加以引申,以登高来写爱情流逝的伤感,他的《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断蓬。”[8](P311)写的就是再上画楼,昨夜星辰依旧,然而物是人非,爱情已不在,其中透出朦胧的哀愁。

唐代以后的诗歌中虽然也不乏写登高的佳作,如明代一些诗人的作品,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谭元春《登清凉台》;钟惺《三月三日登雨花台》等,但总的来看,登高意象的内涵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在这一意象的使用上,对唐代诗歌没有什么突破。

登高意象的内涵分析

古典诗歌中的登高意象可谓复杂多义,综观古代诗歌中的登高描写,其中的情感内涵归纳起来可以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怀远,一类是抒怀。

一、怀远。这一题旨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这一类中首先要说的是思乡。中国社会是一个农耕社会,自给自足,大多数的人一辈子都生活在一个固定的封闭环境中,人们的迁移活动较少,于是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故乡就被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一旦由于某种原因漂泊在外,对家国乡土的归依感也就油然而生。“鸟飞返故乡兮,狐死而首丘”,“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思乡是最能引起世人共鸣的文学主题之一,文学中的思乡之作总是能得到人们的认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当士人漂泊在外,女子远嫁他方,征人戍守边地之时,自然是对故乡朝思暮想,然而他们又身不由己,不能亲自返回故乡,只能将怀归之情以登高远望的形式宣泄出来,在望乡中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慰藉。诗歌中的这一种登高存在于每个时代。“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稚且狂。”[4](P26)(《诗经·鄘风·载驰》)“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2](P102)(《楚辞·九章·哀郢》)“听此愁人兮奈何!登山远望得留颜。”[6](P403)(鲍照《拟行路难》其十)“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8](P258)(韦庄《章台夜思》)。

怀远的另一内容是怀人。同对家国乡土的眷念一样,在中国这个以家族宗法制为核心的社会里,对亲人故交的思念也是能够得到普遍认同的。“人生最苦,最苦是别离。”古代的交通状况又使得传书问候十分困难,诗人们想要排遣离别的思念和牵挂,只能选择登上高处,朝着所思之人居住的方向,放眼远望。也许并不能望见,但毕竟心理上得到安慰,挂念之情在登高中得到了完全的抒发。登高的这一内涵在各个时期都被诗人广泛地运用,但是由于社会生活内容的不同,各个时代的诗人所怀的对象有所不同。《诗经》中的《北山》《陟岵》等篇代表的是先秦由血缘观念直接派生出来的亲情之思。“陟彼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陟彼冈兮,瞻望兄兮。”[2](P198)充满了血缘真情。《卷耳》《氓》则代表男女之思,这两篇似都出自女子之手,“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4](P18)其中充盈着对恋人的思念。汉魏之际,战乱频繁,在这一时期反复吟唱的是对亲人的思念。唐宋以后,因科举取士之风盛行,各地文人学子多因赶考,宦游而相遇相知,又因还乡,升迁,贬谪而相别相遇,友情之思便大盛于唐宋诸代。“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8](P302)(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8](P24)(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都是身依高处,以“相望”表达对友人的关切和问候。唐宋诗词中还有一个来自于民俗却被文人赋予了登高怀人内容的固定日子——重九登高。重阳登高的风俗在南朝吴均的《续齐谐记·九月登高》中就有记载“汝阳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陈。’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月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6](P230)重九登高成为风俗,并由它在肇始之时关心家人平安的动机而泛化为对所有亲人的遥念。卢照邻《九月九日登玄武山》,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都是登高怀人的代表作。男女之思这一意蕴到了李商隐的笔下,又引申出了一种对爱情逝去的伤感的情绪。在登高中远望恋人,传达对所爱的想念,然而当心有所思而不可得时,从登高中流露出的就只能是深重的遗憾和失意的情绪。

在一些诗歌中,登高意象将怀人和怀乡两种意蕴合二为一,在登高远望中既有对乡土的怀念,又有对亲人的想念。《诗经·魏风·陟岵》,谢朓的《临高台》,李白《关山月》都用登高意象传达出思乡和怀念亲人这两种思绪。所谓故乡,并不单纯地指出生成长的地方,它也是亲人所居住的地方。故乡之思不仅仅是思念地理意义上的故乡,也是对居于那里的亲人的思念。古人在登高望乡之时,对家乡和对亲人的思念往往会同时产生,发而为诗,诗歌中的登高意象就同时附着上两种情感。

二、抒怀。早在孔子时期,登高能赋就成为衡量人的才能的重要标准。据《韩诗外传》记载“孔子游于景山之上,子路、子贡、颜渊从。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者何?’”到了汉代,登高能赋更成为士大夫必须具备的九种才能之一。登高必能见广,诗人由眼前所见定能引发出种种联想,产生独特的感受,再以赋诗来述其感受,抒其情怀。由于作家在登高中所产生的感受不同,所以这一类的登高意象又具有几种不同的涵义。

这一类中首先要提到的是对志向的抒发和对理想的高扬。这一涵义在《楚辞》中最先阐发,《离骚》里的抒情主人公在现实世界中追求美政的理想不能实现,虽怀一腔忠贞之志却横遭排挤,打击,感到窘迫无依而心灵郁结不平时,便要凭借想象的艺术笔触进行精神的漫游,“神思高举”,登神山求神女。其行为关注的是社会民生的全局性问题,而不是个人的得失和宠辱。从登高中折射出诗人崇高的政治理想和强烈的政治热情。后代积极进取的诗人,每当登高时,遍览天下,顿感心胸宽广,将国事民事天下事皆系于己心,就会同屈原一般以天下事为己任,将为国立功作为自己的理想抱负,并且有志在必得的决心。在曹操《观沧海》,杜甫《望岳》中都能见到一个要努力寻找高远人生理想的形象。

古代的诗人喜爱在诗歌中抒豪情壮志,然而,在现实中,真正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功成名就的士人却又太少了。大多数渴望建立功业的诗人结果总是仕途失意,功败垂成。这样一来,中国古代诗集中就有了大量反映理想破灭的作品。这一类的作品通常都不是直接抒情,而要在景物的描写中婉曲地表达出来,登高因其见广而常被用来表现政治失意的苦闷。这种登高往往是通过凭高远眺时的所见所感所想,将景物描写,身世之感熔于一炉。在对景物的描写中展现宦海沉浮的人生辛酸,仕途艰难的深重悲伤,报国无门的苦闷压抑,无罪获惩的愤懑怨怼„„屈原最先在他的作品中阐释出登高意象的这一层内涵,“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反映的就是他理想破灭后的痛苦悲愤。陶渊明的理想是要“大济苍生”,但是在这理想无法实现后,则写下了“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这是对当时社会不适于自己建功立业,只能放弃理想抱负归隐田园的无奈选择的真实的写照。杜甫的《登楼》,起始“花近高楼伤客心”写在花团锦簇的春季,却因登楼见花而伤心。表面上看,似是这春花惹得漂泊异乡之人伤心,但接下来“万方多难此登台”[8](P283)一句点明真正使诗人伤心的原因是朝廷“万方多难”,诗人意图为朝廷出力,辅助唐王朝平定天下,却无此机会。做客他乡本来就会使诗人满腹心事,再加上感怀抱负不能实现,也就不禁见花生悲。

对理想的追求和理想失落的苦闷都是儒家积极入世思想影响的产物,只有深受儒家传统浸染的诗人才会在登临高处时萌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宏远抱负。这些诗人即便是在理想落空,遭受朝廷排挤之时,也仍然会以兼济天下为己任。诗人在抒发政治失意的苦闷时,也会将目光投向社会民生,在登高中由对自己身世感怀延伸出对国家时局和人民生活的忧虑。刘长卿《登余干古县城》“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官舍已空秋草绿,女墙犹在夜乌啼。平江渺渺来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沙鸟不知陵谷变,朝飞暮去弋阳溪。”[8](P350)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被弃置的官舍,四处荒草,乌鸟乱啼,缓缓的落日,完全是一幅完整的荒野图景,从中可以透视出诗人对唐王朝命运的忧虑。杜甫的七律《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8](P285)在高台之上由近及远地描写了猿的哀啼,鸟的徘徊以及天高风急,水清沙白,落木有声,长江汹涌,描绘出秋的凄清。在满目的秋色中竟是诗人的满腹悲伤,做客他乡有乡愁之苦;身在异乡,却有孤单一人,体弱多病,年近百年,怎不令人感叹人生有限,韶华易逝?在这节候之悲和漂泊之苦之外,还有作者更深层次的悲哀——国乱之痛,使这为忧国忧民的大诗人不能释怀。

在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诗歌中,诗人登高所抒之情怀大大异于受儒家影响的诗歌中的登高意象。晋朝名将羊祜生前好登岘山,曾有感喟:“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没无闻,使人伤悲。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其中体现的是对生命本体的忧虑。阮籍《咏怀》其八“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丘墓蔽山冈。万代同一时。千秋万岁后。荣名安所之。乃悟羡门子。噭噭令自嗤。”[6](P312)作者登高所见是满目的丘墓,感叹生命的不可挽留,于是轻荣名,重长生,仰慕仙人。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将凭高的忧生之叹发挥到极至。“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8](P212)羊祜死后,襄阳百姓在岘山上立碑以纪念他的功德,杜预名之垂泪碑。孟诗以岘山之悲为原型,哀叹生命的局限。

王维是一位深受禅宗影响的诗人,在他的诗歌中登高意象成为闲适,恬静的心境的象征。王维诗歌中选取的景物都具有宁静安然的特点,这是因为诗人以虚静的心态来关照景物。王维利用登高这一意象,契合所写之景物,将归隐的恬静闲适蕴藏其中。以登高意象表现闲适之志的并非王维一人,祖咏《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8](P333)也是借写景表现闲适之情的作品。

抒怀一类中还有一类以国事为念的登高怀古之作。凭高何以易于吊古?登高远眺,空间顿觉广远,空间的广远易使人联想到时间的悠远。再者,登临古迹也容易使诗人追忆历史,联想到与古迹有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古意油然而生。诗人登高怀古的内容不尽相同,可以以怀古来借古讽今,以古为鉴。借古讽今是通过对古之明君圣主,清明政治的怀想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8](P269)前三联是借古事讽刺当权者不识人才,末联揭示其作诗意图。以古为鉴则是对古代昏庸君主奢侈荒淫的生活进行讽刺,希望当今天子以此为戒。胡曾的《姑苏台》,感叹吴王夫差常在姑苏台的春宵宫里作长夜之饮,终至于败敌之手。这些诗歌虽在怀古,但不是为怀古而怀古,把对历史的凭吊和对现实的关照结合起来,感时感事,伤今伤怀。体现出对于历史、社会、自身命运的深思,在感时怀古中融入自己对时事的理解,虽然情感有时体现的凝重,但并不消极悲观。通过过去与现在异时同地的对比,对人们的行为进行思考,反省,审视,为眼前现实提供参考。

还有一些诗人在登高远望中,体验到自我和社会的渺小,其心神直接同天地相接,将自我和社会人生放入无限的宇宙和历史中加以关照,发出超越现实的纯粹哲理性的慨叹。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8](P338)这首五绝可谓不朽之作。前两句绘出一幅辽阔的山河图,气势宏大,笔意高远。后两句写到当前实感,眼界更阔,立足更高,道出只有不断登高才能看得更远的哲理。

登高意象几千年来受到中国诗人的偏爱,反复地出现在古代诗歌中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登高这一审美活动体现了中国古人天、地、人一体的观物方式,俯仰自得的观照心态,登高描写是传统文化心理在文学创作上的反映。古代诗人在文学创作中使登高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多重丰富内涵的意象,也正因为这一意象具有生成多重意蕴的可能性,才会得到诗人的重视,频繁地出现在他们的作品中。

注释:

[1] 童庆炳

文学理论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2] 程俊英

诗经选注[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 [3] 陈铁镔

诗经解说[M]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5 [4] 郁贤皓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一)[C]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5] 黄寿祺

楚辞全译[M]

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4 [6] 余冠英

汉魏六朝诗选[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 [7] 郁贤皓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二)[C]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8] 陈昌渠

唐诗三百首注释[M] 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2 著作:

[1]聂石樵 诗经新注[M]

山东:齐鲁书社 2001 [2]程俊英

诗经选注[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 [3]陈铁镔

诗经解说[M]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5 [4]黄寿祺

楚辞全译[M]

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4 [5]汪瑗(明)楚辞集解 [M]

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1994 [6]余冠英 汉魏六朝诗选[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 [7]陈昌渠

唐诗三百首注释[M]四川: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

2[8]童庆柄 文学理论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9]朱立元 美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10]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第一、二卷)[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11]郁贤皓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一、二卷)[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论文:

[12]孙维刚《论“登高望远”意象的生命内涵》[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1999(2)

[13]瞿明刚《试论中国文学的登高主题》[J]

南京大学学报 2002(3)

[14]李利霞《唐代登高诗审美价值探析》[J]

鄂州大学学报2002(1)

[15]刘红霞《唐诗三百首中登高意象的分类及意蕴阐释》[J]南京大学学报2001(2)

第四篇:古典诗歌中梧桐的意象分析[模版]

浅析古典诗歌中的“梧桐”意象

摘要:意象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范畴,它在古典诗词中的灵活运用,不仅使古典诗词具有情感性,还让古典诗词具有了承载

文化底蕴的生命力。若诗人词人想要更好的抒发自己的情感,那么意

象就是必不可少的载体。“梧桐”作为一种常见的植物,是诗人词

人们所喜欢引用的一种意象,其意象所表达寄托的意蕴多种多样。它

是古代文人内心情感的话语形式,是诗人词人情感抒发的一种实物载

体,它能表达作者在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它所被寄予的情感也是

多种多样的,并不只是象征着那单调的愁苦。

关键词:古典诗词 意象 梧桐

意象就是古典诗词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

或“托物言志”中的“物”。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

观情感的流露。意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

示着深刻的哲理,承载着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其客观之“象”与主

观之“意”共同构成了富于美感的形象。意象相对于中国古典诗词来

说,是其艺术的灵魂。梧桐,作为一种普通的树种,由于它自身具有

一些特别的品质,而且这些品质能寄托和表达诗人的主观情思、审美

理想,所以梧桐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古典诗词的一个传统意象。梧

桐”这个意象意象在经过历代文人反复使用后,它所蕴含的情感意

义也变得很 丰富,很有意味的而“梧桐”这一常见意象,在大多数时候给我们的感觉都是悲凉愁苦。

但是,在古典诗词中,它所象征的并不仅仅只是这些。它还象征着爱情、象征着人的高洁的品性,在思乡怀远时,梧桐被当做故乡的象征,在怀友送别时,梧桐还被当做友情的象征,梧桐有时还被寄寓成一种美好的生活愿望等等。那么,下面我们来逐一的分析,它所被寄予的情感吧。

一. 象征悲凉的孤独与愁苦

风吹叶落,雨打梧桐,在凄清的景象中,梧桐成为了文人笔下孤独与 忧愁的意象,李煜在《相见欢》中“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 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词人把客观景象“梧桐”与主观的孤独忧愁 结合得天衣无缝,深深的表现出了词人内心的那份愁苦与凄凉。如白居易的《空闺怨》中: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徐再思的《水仙子·夜雨》中“一声梧叶一声 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李白《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去国行客远,还山秋梦长。梧桐落进井,一叶飞银河”;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等等。这些句子都是通过“梧桐”这一传统意象来传达悲苦凄恻的离愁别绪的。

二.象征着爱情

爱情是亘古不变的永恒话题,不管是在什么时候,都有抒发爱情的文学作品,而古典诗歌中的爱情,往往都是抽象式的抒发,在众多象征爱情的意象中,梧桐凭借着它的根深蒂固,树干挺拔,枝繁叶茂,在诗人的笔下,它被赋予了忠贞爱情的意义。比如《孔雀东南飞》中

写道“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 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诗中用梧桐 的“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象征了焦仲卿与刘兰芝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即使生不能在一起,死也要在一起的永恒爱情诺言。又如孟郊的《琴曲歌辞·烈女操》里的“梧桐 相待老,鸳鸯会双死。贞妇贵徇夫,舍生亦如此。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 水。”白居易《长恨歌》 “春风桃李 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等诗词句都是把“梧桐”这一意象象征着忠贞不渝的爱情。

三. 象征着高尚的节操与品性

古典诗歌中常用许多具有高洁品性的物象来象征人的品性与节操的高尚,梧桐就是其中常用的意象之一。诗人词人往往赋予了梧桐 高洁、孤直、虚心等等高尚品格与君子风度。唐人李伯鱼《桐竹赠张燕公》:“凤栖桐不愧,凤食竹何惭。”就以梧桐修竹喻人,称赞张燕公的贤明的高尚的品性。又如王安石《孤桐》:“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坚,阳骄叶更阴。”诗人以孤桐衬托了作者年老志未衰,时刻为君民解忧的高洁品质。无论是诗人以梧桐来称赞别人,还是以梧桐自况,都说明了梧桐这一高尚的品格所带有的价值。

四.象征着友情

梧桐,是文人心目中高贵品质的代表,所以,在往来酬唱时,诗人们 都把梧桐当作良朋知己,也用它来来比喻自己与友人的深厚友谊。如白居易《商山路驿桐树,昔与微之前后题名处》中 说到“与君前后多迁谪,五度经过此路隅。笑问中庭老桐树,这回归去免 宋无”,白居易与元稹二人仕途坎坷,经过多次的贬谪,在贬谪途中他们曾 五

次经过商山驿路的梧桐,并前后在此题名,梧桐见证了他们二人的共同 遭遇。故而在他们往来酬唱的时候,梧桐成了他们之间不用言传的真情的 象征。又如戴叔伦《送吕少府》中的“深山古路无杨柳,折取桐花寄远人”。孟郊《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中都用梧桐兴起对朋友的依依不舍的留念之意。

五. 象征着故乡

梧桐在古典诗词中,还有象征故乡的意思,因为古人喜欢在庭院中央或者水井边栽种梧桐,当诗人身在他乡的时候,梧桐便成了他们记忆中的家园的象征,如 杜甫的《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中“异方初艳菊,故里亦高桐”诗人看到 他乡初开的菊花时,兴起了思乡之情,在诗中,“高桐”就是故乡的象征。再如,曹邺 《早起》中“月堕沧浪西,门开树无影。此时归梦阑,立在梧桐井”,李约的《并重宿宜阳馆闻雨》中“风吹桐竹更无雨,白发病人心到家”。所以,梧桐是诗人心中家园的象征,满载诗人的思乡情感。

“梧桐”在古诗词中是承担着抒情功能的自然意象,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古人的不断创新的运用,它所承载的象征意义并非只有以上这五点,它是会随着文化的不断进步,而变得更加有它的独特的文学韵味。当然,无论它被赋予什么样的情感,当我们要去欣赏它所带来的文化意蕴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把它置身于它所在的诗词作品中,结合作者的心境和作品的整体意境去赏析它,去真正的了解它所承载着的情感色彩。

参考文献:孙可诚.梧桐的象征意蕴考论;

刘红梅,高萍.唐诗中的梧桐意象与爱情 ;高卫红.论古典诗词中的梧桐意象。

第五篇: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

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积累(重点部分)

草木类

1.梅花——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君子

梅花冲寒斗雪,玉骨冰肌,孤高自赏,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的著名词作《咪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已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2.兰——清雅幽香,姿态优美一追求淡泊——君子隐士

兰,古代通指香草,包括许多花与叶皆有香味的植物,如泽兰、藿香等,是用来作为熏蒸、沐浴、辟邪之用,而不是观赏。大约到唐代后期,人们发现生于山野溪谷之间,悬崖峭壁之上,有香味的另一类兰草,其花优美,才开始栽种开发。兰花值得观赏的一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兰”“兰草”“兰蕙”这些称谓,才逐渐用来专指我们今天所说的“兰”,也就是国兰。兰花是中国的传统花卉,有着很深的文化内涵和外在的审美特征。

兰花,清馨不浊,香气纯正,花姿优美,体态匀称,叶型矫健,交错变化,韵味飘选。因古典诗歌中常写其清雅幽香,芳草自怜,因兰花的幽香和姿态优美,故兰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东西。如兰交——喻志同道合之人;兰途——美好的前途;兰质——如兰一般的品质。兰花诗如:

唐代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明代徐渭的《兰》:“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这首诗写出了春兰的美,兰以幽香取胜,比春光中的“千红”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3.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正直谦虚,坚贞高洁——隐士君子

竹受中国古代文人骚客喜欢并进入古典文学,在我国传统诗画艺术中得到厚爱不是偶然的,因为它具有“宁折不弯”的豪气和“中通外直”的度量,成为中华民族品格的一种象征,跟隐逸文化大有关系。

(1)古人把竹的自然形状跟人的道德追求联系起来。

白居易的《养竹记》就将竹子“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

王丹桂的《秦楼月·咏竹》将这种比喻关系很形象地描绘出来:“性贞洁,柔枝嫩叶堪图写。堪图写,四时常伴,草堂风月。孤高劲节天然别,虚心永永无凋谢。无凋谢,绿阴摇曳,瑞音清绝。”

张九龄的咏竹诗《和黄门卢侍御咏竹》:“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赞美竹的节气与虚心。

苏轼的诗《於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说得通俗但也更加入木三分,这可是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志了。

(2)玄学家、隐士、诗人喜欢在绿竹葱茏的环境谈玄论道。而这些画面也越来越多地进入他们的诗作中。如:

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4.菊花(黄花、东篱)——临秋而开,颜色淡雅——凌冰傲霜,不畏权贵;淡泊名利,不求闻达一一志士、隐士

(1)临秋而开——凌冰傲霜,不畏权贵,坚守晚节——志士

在万物枯残萎败,大地呈现一片肃杀萧条景象的秋季,菊却缓缓吐蕊,以细弱的花枝迎接大自然严酷的考验,不因环境艰险而退缩。不因无润枝大叶、巨根高干而妄自菲薄,凭着傲骨展现盈盈生机,有着凌冰傲霜之气;即便老残将死,却依旧飘逸着清芬,进放着热情,宣示它不死的斗魂;菊发华于岁暮霜降之际,既不与春花争妍,又不夺夏绿风采,只本本分分守着志节,终于成为冬寒之前大地赠予人类的微笑,在那微笑里散发着历经风霜的自性芬芳,坚守着晚节。

当其人格化之后,菊的这种性格就变为现实社会中的仁人志士,正人君子。

菊花枯尽香犹在,又付东篱一醉眠。

——陆游

与霜更斗晴天日,斗得霜融菊不融。——杨万里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

(2)颜色淡雅——淡泊名利,不求闻达——隐士

菊以“色”而言,无倾国之色;以“香”而言,无馥郁浓香;以“味”而言,无滋口甜甘;以“姿”而言,无娉婷媚态。它不以诱人为能事,人们为它所吸引,大抵出于对它素朴本质的疼惜珍爱。菊的淡雅素朴,也在历代的诗文中人格化,人菊合一,成为文人淡泊名利、不求闻达的精神载体。当其人格化之后,菊的这种性格就变为现实社会中的隐士。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野菊荒苔各铸钱,金黄铜绿两争妍。天公支与穷诗客,只买清愁不买田。———杨万里

主要作家:陶渊明 陆游 范成大 杨万里

5.草——随时序而流转,碧草连天——触动忧思,思念绵绵——表现离别羁旅之情

“一年一度春草绿”,草随时序而流转,易于触动久别的忧思;在空间的展布上,碧草连天,似将人的思念引向远方。遥无涯际。乐府“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白居易诗“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表现此种情景最为尽致。故古诗文中凡写离别远行、抒发离愁别恨,常以草来作寄托或映衬。

《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此二句是写睹草色而思离人,愁绪幽深。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唐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近代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6.落花——花落春归——伤春悲秋,青春易逝

古人云: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落花„‘流水”一去不返,常引起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把水与时间的流逝结合起来。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多用在惜春词中,惜春词多是一曲曲飘逸着缕缕幽怨的生命悲歌,作者大多从暮春时节残红飘零的景象中感悟到人生苦短,韶华易逝,青春难再。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写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遇和悲凉心境。

五代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宋欧阳修《乐亭游春》:“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庭前踏落花。”

7.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恩归、好友相别

杨花,暮春时节,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给人一种飘忽不定、漂泊不归的感觉,最容易勾起离别者的愁绪。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在暮春无数明媚的景致中,李白单独挑选了“杨花落”和“子规啼”这两样来点明时令,其飘零之感、流离之恨。跃然纸上。

苏轼《水龙吟》:“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8.杨柳(柳、杨)——“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

“柳”者,“留”也,“柳„‘留”二音相谐,因而“折柳”相留,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故有“折柳赠别”的习俗。而且杨柳有着袅娜的风姿,迷人的意态,“一丝柳,一寸柔情”,柳枝依依,含情脉脉,条条有情。被赋予缠绵悱恻,哀怨无心的情怀,这种情怀与离别的凄婉悲伤不谋而合,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

——《诗经》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唐)郑谷《柳》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令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景物组成了一个萧瑟飒然的环境,再加一个酒醒不见情人的“我”,烘托出了离别者的内心苦楚,使读者充分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一片悲愁难已的情怀)

——(宋)柳永

9.松柏——岁寒后凋,高大挺拔——正气凛然,坚贞高洁——高洁之士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松柏生长环境恶劣,经寒不衰,枝干坚劲,具有一种凛然之气。在文人笔下,松是坚贞、孤直和高洁的象征,古人常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己对高峰亮节的赞美和追求。

李白多次称誉松的物性,如“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寄严郑公》:“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0.梧桐——遇秋先陨——悲秋之情——孤独失意者

中国古代文人有“悲秋”的情结,四季之中,秋天万物凋零,最易触发人们的悲凉情绪,而梧桐树,是典型的落叶乔木,秋天到来,往往就是梧桐树叶先行凋落,所谓“一叶落而知秋”。于是,以梧桐写悲秋,便成为古人常用的手法。李煜《鸟夜啼》的“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就是为了引发下文“剪不断理还乱”的愁思。白居易《长恨歌》的“秋雨梧桐叶落时”,就渲染了唐明皇“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的孤寂哀愁。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动物类

1.大雁(雁、飞鸿)——雁姿雄壮,春秋迁徙,鸿雁传书——雄浑悲壮,思乡之情,书信来往——壮士、游子、怀人

(1)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

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意。(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宋)陆游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唐)卢纶《塞下曲》

天山漠漠长飞雪,来雁遥传沙塞寒。——(唐)贺朝《从军行》

(2)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如2003年北京春招卷所选诗歌两首:

韦应物《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赵嘏《寒塘》:“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3)鸿雁传书。我国古代有“鸿雁传书”的故事,故鸿雁在古代诗文中常代指书信。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北宋)王安石《明妃曲》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北宋)晏殊《清平乐》

沙上未闻鸿雁信,竹间时有鹧鸪啼。

——(五代)李景《浣溪沙》

2.蝉——栖高饮露——志行高洁——高洁之士

古人误以为蝉是靠餐风饮露为生的,故把蝉视为高洁的象征,并咏之颂之,或借此来寄托理想抱负,或以之暗喻自己坎坷不幸的身世。

得饮玄天露,何辞高柳寒。

——(南朝·陈)刘删《咏蝉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鸣蝉成了具有高标逸韵人格的象征,成了诗人自己是因为立身高洁而不是因为凭借外在的力量才被重用的表白)

——(唐)虞世南《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这首诗借蝉抒怀,以“露重”“风多”喻处境的险恶,以“飞难进”喻政治上的不得意,以“响易沉”喻言论被压制,以“无人信高洁”喻自己品性高洁却不为时人所理解)——(唐)骆宾王《在狱咏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诗人在听到蝉的鸣唱时,自然而然地由蝉的立身高洁联想到自己的清白,由蝉之无同情之人联想自己同样也是无同道相知。于是,不由自主地发出“高难饱”“恨费声”的慨叹)

——(晚唐)李商隐《蝉》

3.猿——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

猿的叫声凄切,令人泣下,曾有古民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故古诗中常用猿鸣来烘托悲凉凄清的气氛。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唐)杜甫《登高》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唐)白居易《琵琶行》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鸣天上哀。

——(唐)李白《长干行》

4.杜鹃(杜宇、布谷、子规)——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

传说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名叫杜宇,他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哭,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因名为杜鹃。而杜鹃花则传为杜鹃血染成。后世即以杜鹃啼血来喻悲苦之情,或多用作离愁的寄托。中国几千年一代代文人墨客,已经把杜鹃鸟定位为一种悲鸟,一种悲愁的象征物。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其情景凄苦万状)

——(唐)白居易《琵琶行》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抒写诗人内心极度的哀怨)——(唐)李商隐《锦瑟》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意境颇为清冷)

——(宋)秦观《踏莎行》

器物类

l.酒——促人亢奋,引人抒怀——富于想象,借酒抒情——豪放洒脱,借酒浇愁

酒能使人精神亢奋,思维活跃,幻想丰富。在酒精的刺激下引发人的想象,使一个现实生活中严谨刻板的人冲破理性的藩篱而进入感性的王国,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诗的境界。同时,酒又能让人袒露出真实的情怀。故酒成了诗人的一种抒情言怀的媒介,诗人常常借酒抒情,借酒言志。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借酒表达了强烈深厚的依依惜别之情)——(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借酒将那故国之思、羁旅之愁写得凄苦感人)

一——(宋)李清照《声声慢》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悲中见壮,哀里见豪,借酒抒发出对人生、自我的热爱和肯定)——(唐)李白《将进酒》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借饮酒表现出将士们豪放豁达的个性。以及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精神)——(唐)王翰《凉州词》

2.捣衣(捣练)——寒夜捣衣,寄予征人——战争停止,离妇恩人——忧国忧民、征人离妇

在古代,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帖,好裁制衣服,称为“捣衣”。词调中有《捣练子》等阕,即其本意。捣衣有时是为了给远行之人赶制寒衣,多于秋夜进行。月下捣衣,风送砧声,凄冷的砧杵声又称为“寒砧”,往往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因妇女洗衣时以杵击衣,使其洁净,也称“捣衣”。

李白《子夜吴歌》之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贺铸《捣练子》:“斜月下,北风前。万杵千砧捣欲穿。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通过思妇相思难寐,彻夜捣衣的情节,来表现思妇对征人刻骨思念的主题。

李煜《捣练子令》:“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

气象地理类

l.夕阳(斜阳、落日)——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游子、思妇、壮士、思乡怀古

(1)“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夕阳则多给人以凄凉、沮丧和失落之感。古代游子思妇们就特别善用夕阳来抒发他们的情思。如:

南朝民歌《西洲曲》:“鸿飞满西洲,望郎上西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范仲淹《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上述四者都是借助夕阳来映衬、烘托、渲染男女相思不相见的伤感情思。

(2)夕阳在特定的环境中,会给人以苍茫沉郁之感。故古人也常以夕阳意象塑造气象浑然、辽阔、苍莽的意境,如: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范仲淹《渔家傲》:“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柳永《八声甘州》:“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萧瑟凄寒中尤显几分苍莽浑然的气象。

(3)“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罗贯中《三国演义)),夕阳和时序流转有关,故诗人常借夕阳发思古之幽情。如:

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就用“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为现实背景,感喟“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的物是人非。

周邦彦的《西河金陵怀古》则巧妙运用拟人手法,将夕阳与兴亡联系起来:“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李白的《忆秦娥》更见大家手笔,在同一首词中,上阕以月写思妇,下阕却以夕阳写怀古,词末“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八字,展现了一个气象浑然、辽阔、苍莽的意境,其凝重深邃的历史沧桑感力透纸背。

2。流水——流水不返,延绵不绝——时不易逝,情意绵绵——怀古思念、爱恨情长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流水一去不复返,故古人常以流水喻时光的流逝,慨叹时光易逝,生命苦短。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唐)杜牧《金谷园》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唐)李白《把酒问月》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五代)李煜《浪淘沙》

(2)悠悠流水,延绵不绝,千年未变,诗人常以流水喻感情的绵远、悠长、无尽。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唐)严维《丹阳送韦参军》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五代)李煜《虞美人》

3.雨——喜雨:应时而降,无声润物,焕发生机——安静祥和,企望幸福

雨——苦雨:历时弥久,造成阻隔;急骤迅猛,造成破坏——孤独愁苦,漂泊沦落

诗人们的雨中吟唱,主要分喜雨和苦雨两大类情感模式,而在这两大类中,又分别有若干种小类。第一类:诗人的喜雨情感模式

诗人的喜雨情感模式,最初是从功利的角度滋生的,即如前所述,缘于雨的“辅时生养”的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古人往往把滋润万物、唤起勃勃生机的雨,称作“甘霖”“甘露”“甘雨”。其实,雨水无色无味,无所谓甘苦,对雨的“甘”之体验,与其说是一种味觉感受,不如说是一种心理体验。人们从原始世界开始亿万次重复的祈雨的焦灼和喜悦,凝聚成一种特定的心理模式——喜雨,雨“甘”则是这种喜雨心理的形象而生动的表达。在喜雨诗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它道出了积存在人们心中雨的初始意象,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找到喜雨诗的一般特征,即①应时而降的时间意义;②无声润物的生命特征;③焕发生机的心理反应。第二类:诗人的苦雨情感模式

雨造福,但也为祸。在生活中,久雨不绝,洪水泛滥的情景,也曾给人类留下深刻的灾难的记忆。在原始神话中,现在的人类总被描绘成洪荒后的遗民。中国古代也有很多关于“水浩荡而不息”的洪水神话,而造成洪水泛滥的最为直接的祸根,无疑是绵绵不绝的淫雨。唯其如此,原始神话中才既有祈雨的巫术,也有止雨的宗教性礼仪。如果说祈雨意味着拯救与希望的话,那么止雨仪式则可以折射出另一种意义:绝望与幻灭。这种宗教仪式的循环往复同样陶铸着诗人对雨这一物象的另一情感模式——苦雨。苦雨的初始意象主要有两个基本特征。

(1)历时弥久.阴云不开。以雨的阻隔来表现诗人的孤独感、幻灭感,愁苦心境。因雨而生的愁苦.常常意味着、伴随着空间阻隔与路途断绝。如:

日长巴峡雨蒙蒙,又说归舟路未通。——(唐)戎昱《云安阻雨》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唐)温庭筠《咸阳值雨》 数间茅屋谁知处,烟雨蒙蒙隔断桥。——(南宋)陆游《书怀》

(2)急骤迅猛,破坏尤烈。凄风苦雨为诗人感慨生命悲凉提蜡了广阔而深邃的心灵抒情空间。如: 江湖行客梦,风雨故乡情。——(南宋)文天祥《翠玉楼》

万叶秋心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宋)汪元量《酬王昭仪》 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明)袁凯《客中夜生》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4.秋——万物凋零——英雄美人迟暮——英雄、美人 秋——满目苍凉——思乡怀人——游子、思妇

秋——天高云淡——心胸壮阔——壮士、良臣

秋天是一个令人伤感的季节,天气转凉,秋风萧瑟,草木枯黄,万物肃杀,有一种悲凉的氛围,故中国的古典诗词里产生了一种延续了数千年的特殊情感——“悲秋情怀”,“秋”也成了古诗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秋的意象都与悲愁、悲戚、悲郁的情绪相结合,是一个离愁悲怆的意象。

(1)秋天万物凋零,似乎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古人常借秋悲叹英雄迟暮,人生苦短。汉武帝刘彻的《秋风辞》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诗中以“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为开头,描绘了一幅秋风劲吹,白云翻飞,草木黄落,北雁南归的秋景,最终以“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结尾,虽感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青春不再,但悲伤中仍然带着豪壮。这是英雄人物特有的“悲秋情怀”。

(2)满目苍凉的秋色:秋风、秋月、秋花、秋天的梧桐、雁声乃至夕阳的楼台常常勾起游子思乡、闺妇怀人的情思,故古人常借秋抒发离别之苦、思乡之情。

《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中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以西风、秋叶、黄花等秋天的意象,揭示出她爱情受创伤的心理。

李清照的著名词作《声声慢》中,不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和“点点滴滴”等双声叠字,还有晚来寒风、黄花憔悴和霜林飞雁等秋日黄昏的意象,都十分深切地传达出女词人的悲愁的情绪。

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徐再思的《水仙子》:“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秋日的意象来诉说离情。

杜甫的《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秋天,天高、气爽、云淡,故诗人又常借秋天描写开阔壮观之景。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宋)范仲淹《渔家傲》 沙场秋点兵。

——(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游子思妇

月——连接古今,连接异地——感叹时光流逝,追思历史——豪放洒脱

(1)游子思妇,彻夜难眠,唯有天上的明月相伴,此时,月亮的清清冷冷跟游子思妇内心的寂寞冷清融合到一块。再加上在自然界中,月明月阴,月圆月缺与圆满、欠缺相关联。因而诗人笔下的月便常常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了。

(唐)张继《枫挢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恩故乡。”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2)月升月落,月圆月缺,月光是流逝的。古人常以月的意象伤感生命的流逝、岁月的流逝,表现对历史的浩叹和追思以及对千古亘远深邃浩渺的宇宙的认识。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在李煜眼里,往事如梦,只能在“月明中”徒作悲怆的追忆。他曲折命运的悲剧,尽情地展现在“春花秋月”的时间之流中。

李白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醉意中探索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生命哲理,从而发出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生命感慨。(《把酒问月》)

张若虚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发问中引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伤。(《春江花月夜》)

下载中国古典诗歌中月亮意象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古典诗歌中月亮意象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专题:古典诗歌常用意象集锦

    古典诗歌常用意象集锦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尽管对诗歌中的意象不应做机械理解,但的确有些意象经过人们的反复使用,逐......

    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意象[大全五篇]

    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意象 台湾诗人余光中有着深深的中国的情结,他的《等你,在雨中》这样写到“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蝉声沉落,蛙声升起∕一池的红莲如火焰,在雨中∕你来不来都......

    大盘点 古典诗歌中菊花意象

    诗歌鉴赏菊花意象 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也......

    古典诗歌常用意象集锦(精选五篇)

    古典诗歌常用意象集锦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尽管对诗歌中的意象不应做机械理解,但的确有些意象经过人们的反复使用,逐......

    中国古典诗歌里的水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里的水意象 一、爱情的阻隔物 水始终在人类文化心理中扮演着可爱又可恨的角色。人的生活离不开水,古人选择住处更愿择水而居,水边也是青年男女相会的地方。但是水......

    浅谈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

    浅谈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 [摘 要]李白是我国开一代诗风的伟大诗人,是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伟大典范。李白诗中的月意象内涵丰富,随着环境和心情的变化而意蕴纷呈。月意象是可以......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月亮意象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月亮意象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曹植《七哀诗》)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中国的骚人......

    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分类

    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分类 (一)高山、奔流、雄关、沧海,大江、长风等这类意象一般与自己的豪情壮志相关。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