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素质教育2(巴蜀文化对诗仙李白的浸润)
1.(4.0分)在李白故居附近,有一条默默流淌的小溪从北向南流过天宝山,历来人们称为“磨针溪”。中国妇孺皆知的______成语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A、三日打鱼,两日晒网
B、只要功夫深,铁杆磨成针
C、南山有鸟,北山张罗
D、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2.(4.0分)巴蜀文化对李白诗歌创作,尤其是其______诗风的形成,都具有非常深刻的影响。
3.(4.0分)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唯心主义
D、理想主义
李白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_______名人。
A、中国文化
B、中亚文化
C、世界文化
D、巴蜀文化
4.(4.0分)早在汉魏之际,蜀地就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______的发源地和发祥地。对李白的思想影响最大。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道教
5.(4.0分)李白自称_______,是有意与四川故乡之名谐音,以表达思乡之情。
A、谪仙
B、诗人
C、彰明人
D、青莲居士
6.(4.0分)因为李白祖籍在甘肃的陇西,所以他的故居就叫______。
A、碎叶城
B、陇西院
C、龙安府
D、匡山书院
7.(4.0分)李白带着自己的作品远赴长安,求教于诗坛的老前辈_____,老诗人看到他的《蜀道难》第一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马上就大为吃惊,老诗人连连拍案叫绝。
A、苏頲
B、张说
C、贺之章
D、李邕
8.(4.0分)关于李白的出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四川故乡的人都知道李白是天上的______下凡。
A、长庚星
B、太白金星 C、峨眉月
D、启明星
9.(4.0分)唐朝著名诗人______作了一首著名的诗《饮中八仙歌》,对唐朝八位嗜酒如命的名人作了生动的描述。诗人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A、杜甫
B、李商隐
C、杜牧
D、白居易
10.(4.0分)李白在诗歌中多次热情地歌颂古代的侠客精神,慷慨豪迈的气势令人热血沸腾。其中著名的《侠客行》不但被______用作了武侠小说的名字,还隐藏着书中厉害武功的秘密。
A、梁羽生
B、金庸
C、司马翎
D、古龙
11.(4.0分)李白是四川人,他对家乡的月亮感情特别深;他的故乡月的复合意象,就是特殊地体现为______。
A、山月
B、明月
C、峨眉月
D、蜀月 12.(4.0分)李白10岁时,一次他随父亲到绵州赴晚宴,客人们听说李白年少学厚,善于吟诗作赋,想考考他,要他以_____为题写一首诗,李白稍作思考吟出了《上楼诗》。
A、黄鹤楼
B、岳阳楼
C、越王楼
D、腾王阁
13.(4.0分)李白少时曾游______,留下著名的绝句:“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
A、紫山
B、太华山
C、窦圌山
D、戴天山
14.(4.0分)台湾著名诗人______对李白的蜀道豪情曾有这样的一评:“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秀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A、郑愁予
B、席慕容
C、余光中
D、夏宇
15.(4.0分)大约在20岁左右,李白在戴天山、大匡山隐居,师从______。李白的老师博学韬钤,长于经世,是一位具有仙风道骨的术士,著有《长短经》一书。
A、严君平 B、赵蕤
C、司马相如
D、扬雄
16.(4.0分)据《江油县志》记载,建造了中国诗歌莽莽昆仑的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诞生于________农历正月十六日。
A、公元702年
B、公元703年
C、公元701年
D、公元762年
17.(4.0分)
李白出生________的观点已为海内外大多数学人所接受。
A、四川绵阳江油
B、中亚碎叶
C、湖北安陆
D、甘肃天水
多选题(共8道题)收起
18.(4.0分)在青少年时代的游历中,李白渐次将故乡的概念扩展了。这不仅是一种地域概念的扩大,而且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人生境界的提升,他需要一个情感上、文化上、地域上更大的故乡。(AB)
A、川西平原
B、巴山蜀水 C、中国
D、世界 19.(4.0分)李白出生蜀之说,主要是依据魏颢、李阳冰、范传正等人的材料,可证明李白生于蜀地()。(ABD)
A、《李翰林集序》
B、《唐李翰林草堂集序》 C、《简明大不列颠全书》
D、《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序》
20.(4.0分)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四川绵阳江油大匡山出土了两碑,两碑分别载有“先生旧宅在青莲乡,后往县北戴天山读书„„”,“翰林学士李白,字太白,少为当县小吏,后止此山„„”等文字,证明李白与四川绵阳江油青莲乡的关系()。
A、“升仙太子”碑
B、“唐李先生彰明县旧宅碑并序”碑
C、“敕赐中和大明寺住持记”碑
D、无字碑
21.(4.0分)巴蜀历史上出现的几位有影响的人物,其思想无不具有“杂”、“平民化”的特征()。(ABCD)
A、严君平
B、司马相如
C、扬雄
D、陈子昂
22.(4.0分)追溯巴蜀文化的历史,不能不提到它古代的神话和传说。它们以民间口头传说的方式一代代传递下来,有的经后人的记录整理进入典籍,有的迄今仍在民间口头流传着()。
A、杜鹃啼血
B、五丁开山
C、大禹治水
D、巫山神女
23.(4.0分)
游历给李白印象最深,日后影响最大的,还是巴蜀的山水。这些人间的自然美景,李白不仅一一到过,看过,而且他用心灵感应过、体味过、领悟过()。
A、峨眉天下秀
B、青城天下幽
C、蜀道天下险
D、三峡天下奇
24.(4.0分)李白给儿子命名时心中有蜀“月”的影子。李白对两个儿子的命名,寄寓了他对出生之地四川的系念。
A、羊娃
B、牛娃
C、伯禽
D、颇黎
25.(4.0分)
在盛唐巴蜀诗人身上,普遍存在一种侠士风度,它与诗人们宣泄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那种慷慨激昂、奋进敢为的精神特质。只是这种精神特质在李白的身上,反映得更强烈,也更艺术性一些。(BC)
A、天人合一
B、重义轻财
C、好勇尚武
D、师法自然
第二篇:李白对月文化的传承与突破
李白对月文化的传承与突破
摘 要:月亮是李白的诗魂,而李白的月亮诗又将中国的月亮文化推向成熟的巅峰。月亮这一独特的意象,在李白的诗中使所要表达的各种感情被物化,加深了审美的愉悦,将抽象的主观情思寄托于具体的客观物象,使情思得到鲜明生动的表达。李白不仅继承了传统的月文化的内涵,而且蕴含了丰富的哲学内涵,关键词:李白
月
意象
“月”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殊的文化意义,这一意象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不断被丰富和挖掘,在中国人心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情结。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抒发了人类思人怀乡之情,对人生短暂的悲伤,孤独和失意。月亮安宁与静谧的情韵,创造出静与美的审美意境,引发了许多文人的空灵情怀。在李白诗中,明月意象有着丰富的内蕴。它在以民俗文化为内核的基础上,熔铸了诗人自己的人格和情趣,既体现了民俗文化审美特征的共性,又体现了诗人强烈的个性特征。
李白笔下的月亮意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支脉,具有传统的共性。月亮作为一个最为常见,也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客观自然物之一,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极为显著的地位。人文化史学的角度来看,月亮在古代就成为先人崇拜的对象。“我国最迟在商周时就有了对于月亮的崇拜;到秦以后,民间就有了拜月的风俗,显著表现在每年的中秋节。另外,由于月 亮的隐显、圆缺,月食及月中的模糊图像,进一步激发了人的想象。民间流传的传说,如“嫦娥奔月”“月中玉兔”“天狗吃月”等,将月亮进一步神话。这一系列的传统文化积淀在李白心里,成为他迷恋月亮的文化底蕴。“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则明生焉。”这种特殊的天象及与之相关的种种变幻莫测的自然物象(如日、月食)引起了远古中国远始人的注意。他们在原本相信世间万物皆有生命的前提下,创造了月神。《诗经月出》则是把月亮作为审美观照的对象的开端。到南北朝,月亮开始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出现在南朝山水诗中。刘宋谢庄的《月赋》,北周庾信的《舟中望月》等都有着力开发月亮作为独立审美客体的审美意义。但尽管如此,从《月出》到曹孟德的“乌鹊南飞”再到六朝的月形象,都属于对月亮进行客观描绘的范畴。此时的月亮,只是被动地作为一个客观自然物象,被动地被主体感受,并按主体的意愿感受进行描绘。到了唐代,月文化就发展到了一个具有可塑性的阶段。
“唐代诗人们以王者的姿态开辟出异彩纷呈块块疆土,而李白则匠心独具地完成了月亮由自然客体向人格意志的转变。“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秋浦歌13》)、“波光摇山月,星影入城楼。”(《宿白鹭洲》),“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月夜江行》)、“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梦游天姥吟留别》)梦境与现实的交织,丰富的想象与神话传说的迭合,生动的比喻与强烈的抒情结合,以其独特的浪漫渗透整个月亮世界及诗作之中,完整地体现了诗人独特的人格力量和深刻的哲理精神。以上种种,在李白的月亮诗作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道前人之所未道,使中国文学中的月亮意象提升到一个全新的世界。纵观李白所有的咏月诗歌,在他的笔下的月亮,就其形态而言有“圆月”、“弯月”、“半月”;就其色彩而言有“明月”、“朗月”、“皎月”、“皓月”、“清月”;就其景物而言有“山月”、“海月”、“云月”、“花月”、“沙月”、“湖月”、“星月”、“水月 ”、“冰月”、“石上月”等等;就其地点而言有“天门月”、“金陵月”、“竹溪月”、“西楼月”、“三江月”、“芦洲月”;就其时节而言有“秋月”、“晓月”、“寒月”、“古时月”、“汉月”;另外,还有“孤月”、“新月”、“高月”、“归月”、“薄月”、“禅月”、“梦月”等等。《唐摭言》甚至以“水中捉月”作为李白生命的归宿点:“李白着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更值得称赞的是,李白在月亮意象中注入了自我的生活体验,将人事与自然完美结合,从而显示出独特的意象之美,他笔下的月亮是可乘的,“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可寄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可衔的:“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可揽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等等,他的神思妙笔使诗中的月亮形象千姿百态,中国文学中的月亮意象提升到一个全新的世界。
二、李白赋予月亮丰富而深邃的象征意义,把月亮意象高度人格化,人性化,扩大和强化了月亮的文化意蕴。
(一)以明月表现豪迈旷达情怀.如他在《玉壶吟》中写道:“烈士击玉壶,壮心异暮年。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连。“这里的刀光剑影,显示出诗人那种拂剑而起的游侠豪情。月亮在此也不再委靡惆怅,而体现了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壮志。
(二)以明月象征美人和恋情.如(《相逢行》),以月比人,将人比月。写歌女用歌扇遮面的娇羞貌,恰似时而云翳雾罩、时而半露娇面的云中美月。
(三)以明月象征对故乡、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如(《游秋浦白笴陂二首》),对明月而思念家乡和亲人,感情深沉。《静夜思》也正是这样一首留传千古的咏月名作。诗人深感“崖倾月难圆”(《安陆白兆山》),故“月华若夜雪,见此令人思”(《秋山寄卫慰》),因月而思念亲人和友人。还有 以明月象征人的高洁品质和以明月意象象征哲理的启迪等等。餐风饮月,精心细品,怀之、思之、忆之、惑之,月亮可以无所不包,抒情达意,怀古忆人,叙事说理,应有尽有。月亮意象的文化意蕴被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
三、李白还创造出了前人从未尝试过的“沙月”和“石上月”。
前人在描写月亮时,几乎都是从流动的角度来描写与刻画的,如“水月”“云月”“风月”“湖月”等。而“沙月”与“石上月”的意境描写给人的感觉却是凝固性多于流动性。如“目皓沙上月,心清松下风。”(《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南兰山下有落星潭可以下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号》);“手舞石上月,膝横花间琴”(《独酌》);“对此石上月,长醉歌芳菲”(《春日独酌二首》)„„从这里的“沙月”和“石上月”从句本意上来看,诗人希望通过这些物象映衬出月之皓皎,但是月光投射在沙和石上,石却显得皓皎。此处不仅有光的色彩,更有心境糅合其中。心如止水,投射在沙和石上的月光不会流动,心境也不再流动,而是流动后的凝固。以沙和石作陪衬,从人们流动的意象中挖掘出凝固的意象,这就是李白“沙月”和“石上月”在文学创作中的贡献。
四、李白把自己对人生、社会、宇宙的思考与顿悟付托于那一轮内涵丰富的明月,增加了月意象的哲理深度。
李白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醉意中探索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生命哲理,从而发出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生命感慨。
五、面对亘古如斯的明月,诗人不觉感慨顿生,故而停杯问之。
李白对月进行感概哲理,发幽思,寻宇宙,感人生。今人看不到古时的明月,时的人也看不到今天的月亮,这就给人带来不能与月长伴相守的遗憾。《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梁王已去明月在,黄鹂愁醉啼春风。”《苏台览古》:“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这两首诗都是诗人游览名胜古迹后的怀古之作。梁王已去,六朝风光不再;苏台荒废,当年繁华已歇;物是人非,惟有江月不败。诗人抒发的是对物是人非、沧桑巨变与历史兴亡的深沉感叹。在这里,明月已成了目睹梁王、吴王由盛极一时的辉煌走向衰败、灭亡的沧桑巨变、朝代更迭、历史兴亡的见证人。历史已作古,而明月依旧照着今人,如此深刻的哲理,直至李白才被一一揭示,这也称得上是李白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月意象的又一突破。李白一生仕途不得志,在贫病中寂寞悲愤而死。他一生酷爱月,月亮在其诗作中是他自己一生的投影和形象。他把整个月亮都拥在怀中,装在酒壶里,始终坚定执著地寻求着一片宁静的心灵港湾,而诗中月亮构成的世界更是诗人的感情世界。李白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气质个性,在其诗歌创作的过程中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使得月亮这一自然物象与自己内心早已形成的认识相结合,达到“我心中有月,月中有我心”的境界。如此一来,李白所创造的月亮意角就着上了李白的色彩:李诗中月的愁绪意象、月的时间意象、月的情爱意象、以及月的超然物外莫不如是。
月亮这一屡见不鲜的意象在李白的笔下却变得熠熠生辉,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月亮这一主题也因其而得到提升,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皎皎夜空中的那一轮明月也因李白而变得更加鲜活灵动,富于感情。由此可见,李白诗中对月亮意象的挖掘与开拓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古代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月亮就像一颗璀灿夺目的明珠,在古代文学的长河中闪闪发光。
参考文献:
[1] 卢燕平.略论李白诗以意驱象的特点及其文化心理成因[J].天府新论, 1988,(05).[2] 吕相康.漫话李白诗中的“月”[J].中学语文, 1991,(02).[3] 张成,陈谦.探析诗人李白文化性格的心理意义[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1).[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5]傅昭良.论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与哲人风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3).
第三篇: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总结报告-北京大学教务部
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总结报告
北京大学历来重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北大图书馆作为教育辅助单位,不仅重视文献资源建设和科学知识的传播,而且对建立有利于大学生成长的文化环境,培养大学生综合文化素质非常关注,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具体制度和做法,得到广大学生和肯定。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培养文明的阅读习惯和公共道德意识
培养文明的阅读习惯和公共道德意识是图书馆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图书馆对此非常重视。
新生入馆教育是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始,图书馆每年都抽调得力人员组成新生入馆教育小组,由主管副馆长亲自负责,办公室统一协调。新生入馆教育除了介绍如何利用图书馆外,还把做文明读者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为新生讲解图书馆相关规定,重点提醒新生避免占座、偷书、撕书、大声喧哗等不道德行为,注意培养高尚文明的公共道德意识。
文明秩序的阅读环境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公共意识和公共道德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图书馆非常重视各种提示性标志的张贴,比如全馆各处的“禁止吸烟”标志、“安静”牌子;各阅览室门口关于呼机、手机的提示;自习室禁止占座的说明等等。同时,工作人员对于个别不文明行为也及时教育、制止,维护安静文明的阅读环境。
针对大学生读者中出现的偷书、撕书、毁书等现象,图书馆在进行批评教育的同时,还不定期举办展览,教育读者爱护图书馆藏书,共同维护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以多种形式提高读者的文化艺术修养
高素质的新时代大学生,不仅应该掌握现代化的科学知识,而且应该具备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因此,图书馆非常重视文化艺术资料的收藏,主要表现在相关图书和声像资料的收藏,特别是图书馆视听部近年来收藏了较为丰富的古典音乐声像资料和国内外优秀影片,他们与学校艺术系和相关学生社团合作,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和视听欣赏会,得到读者的普遍好评。很多读者在图书馆的“读者留言”板上留言,认为这些活动陶冶情操,净化心灵,非常有益,希望能够多举 办这样的活动。
图书馆的展览厅是向读者进行艺术修养教育的重要场所,近年来图书馆先后举办了“俺爹俺娘摄影展”、著名版画家“刘海明先生版画捐赠展览”、“馆藏善本书展”、“外国人眼中的旧中国展”等,这些展览开阔了大学生的艺术视野,陶冶了他们的思想情操。“俺爹俺娘摄影展”不仅展示了鲁西南民俗风情,也是孝敬父母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很好的教育材料。“外国人眼中的旧中国展”一方面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艺术风貌,另一方面也揭示了近代中国衰落的过程,激励学子爱国奋进。一位姓许的北大博士生在留言中说:“看历史有多深,看未来就有多远!毋望国耻,知耻而后勇!”
此外,图书馆注意整个阅览环境的文化艺术氛围的设计,目前走廊内悬挂的中外名画系列挂画,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对大学生起到艺术教育和美的熏陶的作用。
三.“北大文库”成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窗口
“北大文库”是专门收藏北大师生、校友著作的专藏阅览室,经过多年的搜求积累,收藏了很多北大著名学者的手稿、著作、书法作品等,成为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北大文库”除了常年设置的大师展柜外,每年校庆都举办展览,既有大师专著,又有书画作品,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如今年校庆期间举办的“北大名师专柜暨罗荣渠教授书法展”,反响很大,署名孟凡君的读者留言“大师已垂范,我辈当自强。”心理系的一位读者留言“希望此类展览再多些,再多些。”经济学院的一名新生在看了“北大文库部分珍品展”后感慨地说:“很意外,很惊喜,很震撼!来北大不到一个月,就那么荣幸地看到了北大的精魂,终于明白最高学府的真正含义。是这层出不穷的伟人照亮了北大,照亮了一批又一批北大学子的心灵。作为21世纪的第一批学生,不由得感到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北大文库”举办的著名学者个人展也非常有特色,如“庆贺季羡林教授九十华诞展”、“庆贺侯仁之教授九十华诞展”,都对青年学子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正如一位老教授所说:“这个展览(庆贺季羡林教授九十华诞展)办得很好,对后辈、对学生有震撼心灵的力量,这是北大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光华管理学院的一名读者留言说:“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他(季先生)的著作,更多的是作 为一个文人的精神和素养。”有的读者看后希望:“愿更多的人来这接受灵魂的冲刷与洗礼。”
四.做好图书导读和读者培训工作
图书馆文献资源丰富,因此做好图书导读和文献资源导航工作,既可以方便读者畅游书海,又可以引导学生多接触健康向上的文化,为他们的书海航行提供航标指引。
图书馆主页上的“新书导读”栏目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该栏目对收入新书阅览室的图书进行有选择的介绍,言简意赅,内容平实,对读者选择阅览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为提高读者检索利用图书馆资源的能力,提高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图书馆从1997年开始举办读者培训讲座,从1999年开始常年举办“一小时讲座”,向读者介绍普通书刊和电子资源的检索使用方法,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认为非常及时、使用,又掌握了一项本领,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小时讲座”取得的成功和产生的影响引起了学校相关部门的注意,专门设立“电子资源检索与利用”选修课。选修课得到广大同学的支持和认可,金融数学系97级学生杨勇说:“通过几位老师一学期的精彩的讲课加上及时的实习,我对电子资源有了比较好的了解,这学期我参加建模竞赛还用上了我学到的知识,帮助我找到了很多好的参考文章,我们小组(其中两人都上过这么课)能得到一等奖和这有很大的关系。”物理系98级黄淙淙说:“当我真正开始学习这门课时,我才发现,我对网络知识的认识比我想象的还要少 - 原来网络还能提供那么多的学术信息,而且查找十分方便,更新也非常迅速。„„我要感谢任课的全体老师,感谢您们传授给我如此有用的知识和技能。虽然您们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是有限的,但您们为我打开了深入掌握这门技能的大门,并且指引了正确的方向。”
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使命,北大图书馆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探索新的文化素质教育方式,为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贡献力量。
第四篇:班级文化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论文2
班级文化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
高文竹
班级文化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意义重大,那么它究竟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哪些影响呢?
一、导向作用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人的发展包括身体、生理等方面。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该在身心等方面都有较高的素质。因此,现代教育在塑造现代人的目标上,将心理素质放到人的素质结构中的重要位置,而班级文化能够通过各种活动将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引导到教育目标确定的方向上去。
二、规范作用
由于小学生发展不成熟,是非判断能力较弱,因此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必要的规章制度的规范与约束。班级制度文化所确立的各项制度、守则等都有很强的约束力,班级制度文化以其有形或无形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告诉小学生什么是好的,该做的;什么是不好的,不能做的。
三、陶冶作用
班级文化的陶冶作用是班级的物质文化,包括教室环境等对小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班风、学风等文化氛围对学生的熏陶与感染。班级文化的陶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陶冶美的情操;二是丰富知识,开拓视野;三是发展良好的人格。
四、激励作用
班级文化的激励作用表现在班级文化形成过程的各个方面,如班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娱乐活动,可以愉悦学生身心,磨砺他们的意志。
五、沟通作用
我们说思想决定行动,事实上行动反过来又影响、改变着思想,只有让学生在思想与行动协调的情况下,即心理与行为一致时,心理才能健康发展。
第五篇:企业管理制度与文化理念对员工行为作用的机理 2
企业管理制度与文化理念对员工行为作用的机理及应用研究
本文将心理学家们关于心理结构的研究进行整合,提出人的行为动力由“自我动力”与“超我动力”共同构成。“自我动力”是员工为满足自我利益、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动力,“超我动力”是员工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的利益与需要而产生的超越个人利益之上的动力,自我动力产生“自我价值观”,它以是否“利己”作为一切判断的标准,因而使人产生自私和利己的行为。如果对员工有利于企业利益的行为给以奖励,对不利于企业利益的行为给以惩罚,就能使员工为了自己的利益发生对企业有利的行为,这就是管理制度的作用机理:通过控制员工的利益控制员工行为;超我动力产生“超我价值观”,它以是否“利他”作为一切判断的标准,因而使人产生无私和利他的行为。如果用企业的利益观、价值观、核心精神与理念统一员工的利益观、价值观、精神与理念,就能让员工用企业的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行动,从而使员工发生对企业有利的行为,这就是企业文化理念的作用机理:通过控制员工思想控制员工行为。显然,将管理制度与文化理念紧密结合,就能从员工的自我动力与超我动力两个方面有效激发与控制员工的行为。利用这种机理,可以指导我们设计出有效的管理体系:“自我与超我结合,文化与制度并重的管理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
一个民营企业的老板曾经问过作者一个问题:在自己刚创业时,只有五、六个人,什么奖惩制度也没有,但是,大家工作热情极高,晚上经常加班,从没有人提出过加班费的问题,表现出的奉献精神至今令人感动;现在企业大了,员工多了,相应的奖励与惩罚制度也完善了,但是,员工的奉献精神却消失了,甚至最早一起创业的人也开始斤斤计较了。这是不是意味着,“制度越多,员工越自私”?怎样避免这种现象?
后来,类似的问题不断地有人提出。而且,在企业咨询中作者发现:在单纯靠制度管理的企业中,员工“斤斤计较”的现象的确非常普遍,而且制度越多,这种现象越严重;但是,在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特别是培养了较强文化、有着统一价值观、企业精神和理念得到广泛认同的企业,制度建设却没有带来员工的“自私化”倾向,员工的行为与企业要求的符合程度要大得多。这使我不得不做认真的思考: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分别是如何作用于员工行为的?他们对行为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如何利用这种机理指导企业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应该怎样设计企业的管理体系?本文将重点探讨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理念对员工行为的作用机理。
二、员工行为动力结构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按照行为科学的基本原理,人的任何行为都有一定的心理基础。一切外在因素对人行为的影响,都要通过人的心理发挥作用。探讨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对人的行为的作用机理,当然也要从员工心理谈起。
人的心理结构是怎样的?这一问题,世界上许多心理学家都有过论述。对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理论进行整合,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人的行为有两大动力系统:一是基于“个人取向”、“自我需要”的动力系统,即为了生存、交往、发展甚至实现自我价值而产生的动力系统,在这一系统作用下,人是“自我”为中心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维护“自我”的利益与机会;二是基于“超个人取向”或者“超越自我”的、完全社会化的动力系统,在这一系统作用下,人是以“社会”为中心的,行为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的价值、社会的理想,维护的也是社会的利益。前者许多行为科学家都有论述,马斯洛在“需要层次”理论中更有详细的论述,提出人最高层次的需要为“自我实现需要”;后者则散见于多个心理学家的著述中:弗洛伊德的“超我”、荣格的“集体潜意识”“超个人潜意识”)、詹姆斯的“精神的自我”、马斯洛的“高峰体验”和“超越性需要”,近几年兴起的“超个体心理学”等,对人的超越个人之上的行为与心理现象都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论述。
为了论述方便,我们把前者称为“自我动力”,后者称为“超我动力”,分别可以定义为:“自我动力”是个体为获得一定的利益或机会满足纯“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动力;“超我动力”是个体为满足社会(有时表现为组织、企业等)需要、社会利益而产生的动力。每个人的行为都是“自我动力”和“超我动力”共同影响的结果。“自我”与“超我”有机结合,构成了人的完整动力体系。但是,自我动力与超我动力的形成与运行机制有着根本的不同。
自我动力和超我动力从根本上分别来源于自我人格和超我人格。在“本我、自我、超我”人格结构中,“本我”是人的本能能量,它的功能是制造与产生需要,满足的原则是快乐原则,也就是说,一旦产生需要,它要求马上满足,这种满足只能通过想象来获得,因而也可以称之为“愿望式”的满足。但是,当这种愿望强烈到一定程度后,“自我”就能意识到,并受现实原则支配,通过行动满足需要;一旦个体采取行动,该行动必然对个体所在社会产生影响。当这种影响与社会利益和价值观一致时,代表社会利益与价值观的权威力量就会施以肯定或奖励,当这种影响与社会利益和价值观不一致或相反时,代表社会利益与价值观的权威力量就会施以惩罚,这种反复的奖励和惩罚的经验以及所内涵的价值观被个体内化下来,就形成个体的“超我”。
三、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上述对自我动力与超我动力形成机制的分析,显示了管理制度与文化理念对人的行为的作用机理:
自我动力的运行机制主要是自我利益机制。在这种机制作用下,员工产生“自我价值观”,它以是否“利己”作为一切判断的标准,因而使人产生自私和利己的行为。自我动力是员工行为的基本动力,通过工作行为得到某种利益从而满足自我需要则是员工工作行为的原始和主要目的,因此,由自我动力产生的“利己性”特征是员工个体工作行为的一个基本属性之一。这一属性,对员工的行为管理有双重意义:意义之一是,她从根本上决定了管理的目的性:管理措施要充分尊重员工的自我利益,让员工认识到这种管理有利于他们的利益;意义之二是,它决定了管理的手段性:只要控制了员工的利益,就能够利用员工利己性心理达到对员工行为的控制。如果对员工有利于企业利益的行为给以奖励,对不利于企业利益的行为给以惩罚,就能使员工为了自己的利益发生对企业有利的行为,这就是管理制度的作用机理:通过控制员工的利益控制员工行为;
超我动力的运行机制主要是对“社会价值与目标”的认同机制。当员工对所在社会的理念与价值观产生认同时,员工就会产生“超我价值观”,它以是否“利他”作为一切判断的标准,因而使人产生无私和利他的行为。如果用企业的利益观、价值观、核心精神与理念统一员工的利益观、价值观、精神与理念,就能让员工用企业的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行动,从而使员工发生对企业有利的行为,这就是企业文化理念的作用机理:通过控制员工思想控制员工行为。
显然,当员工自我动力与超我动力受到共同的激发时,二者均衡作用于员工行为,员工行为的指针就能指向自我目标与组织目标共同构成的企业目标。如图1所示:
图
1当管理者只重视管理制度的运用,完全靠严格的管理制度管理员工时,只能激发起员工的自我动力,使员工完全受自我动力的支配,从而使员工越来越自私。也许表面上员工很“听话”,但是,完全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并没有真正考虑企业利益。一旦遇到企业没有制度规定的领域,或者管理制度一旦有任何漏洞,或者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时,员工就会受利己动力的支配做出利己但是不一定对企业有利甚至对企业有害的行为,企业为避免这种情况,必然又要规定更加严格的制度和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督,这又使员工更小心地维护自己的利益,……更严重的是,管理者也同样受到这种利己心理的支配,也在利用“是否对自己有利”决定某种制度是执行还是不执行,真执行还是假执行,这时,就没有人真正关心企业利益了。于是,追求个体目标的实现就成为员工行为的主要指向。最终“富了和尚穷了庙”就成为必然的结局。
当管理者一味强调企业利益、企业价值观,强调员工的奉献精神时,员工也许能够把企业价值观和核心精神内化认同下来,确实按照这种精神的要求发生有利于企业的行为,很少想甚至根本不想自我的需要,表面看是行为指针完全指向企业组织目标,但是,如果自我的需要
长期得不到满足,自我就不可能获得良好发展,这除了与员工行为的利己属性相左外,违背管理的目的性之外,企业的人力资源最终将枯竭,也不利于企业发展。
因此,过分依赖自我动力与过分依赖超我动力都不能保证企业获得长远发展。正确的方法是,通过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理念的结合,把自我动力与超我动力进行均衡激励。使之共同作用于员工行为,使员工行为指针始终指向员工个体目标于企业组织目标共同构成的企业目标。管理制度、文化理念、自我动力、超我动力、员工行为与企业目标之间的关系
四、管理制度与文化理念作用机理的应用
应用管理制度与文化理念对员工行为的作用机理,可以设计出“自我与超我结合、文化与制度并重”的管理体系。设计方法可以用管理三步曲阐释:
企业为达到自己的根本目标,实现根本宗旨,要提炼或设计出明确的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理念,并在其指导下,提出每一个分系统的理念或价值观。例如,海尔的企业精神是“敬业报国,追求卓越”,这种精神体现在质量管理上,就是“零缺陷、精细化”,体现在销售上,就是“先卖信誉、后卖产品”,体现在产品开发上,就是“客户的难题就是开发的课题”,体现在市场开发上,就是“创造需求、引导消费”、“自己做个蛋糕自己吃”,体现在服务上,就是“零距离、零抱怨、零投诉”……将这些精神、理念或价值观进行宣传,让员工进行学习、体会、进而产生认同,这就是管理三步曲的第一步;
当企业提出自己的某一理念或价值观时,个人理念与价值观与企业比较接近的人能够直接认同并接受下来,并用这种理念做指导,做出具体行动。这部分人可能是少数。但是,恰恰这少数人就是企业的骨干,企业应该把这部分骨干的行为树立为典型,充分利用其示范效应,能使理念形象化。这时,原先没有认同理念的员工,一部分会直接模仿典型行为,产生企业需要的行为,还可能有一部分员工,从典型人物的行为中理解和认同了企业理念与价值观,从而做出企业需要的行为。当然,这种典型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通过典型的宣传,会使更多的员工做出企业需要的行为。这就是管理三步曲的第二步;
但是,即便有了典型人物与事件,也还会有部分人不接受企业理念与价值观,这时,就需要制度的强制。以企业理念与价值观为导向,制定管理制度。对符合企业理念与价值观的行为进行肯定或奖励,对不符合企业理念与价值观的行为进行否定或惩罚,在制度的强制下,一部分员工虽然理念上并不认同,但是由于期望奖励或害怕惩罚,出于对自我利益的考虑,还是“趋利避害”,做出企业需要的行为,还有一部分员工从制度的强制中,理解并认同了企业理念与价值观,做出企业需要的行为。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在企业提出理念、树立典型、制定制度后,还会有极个别员工无视理念与制度的存在,依然我行我素,屡犯制度。这些人一般是企业的“刺头”或特殊人物,如果严
格按照制度对其进行惩罚,则会得罪这些人,许多管理者为了不得罪这些人,宁肯不对其进行真正惩罚,那么,管理制度在这些人物身上就会失效。这种失效现象会象瘟疫一样迅速蔓延,很快会波及整个制度体系的有效运行。甚至,严重时会使人产生对企业理念与价值观的怀疑。实际上很多企业的文化理念与管理制度就是这样失败的。所以,企业在执行制度过程中,必须使管理者素质过硬,真正使制度的执行公正、公开、公平。这样,通过制度的执行,企业理念与价值观不断得到内化,最终变成员工自己的理念与价值观。这就是管理三步曲的第三步。通过“管理三步曲”的实施,企业就可以形成“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紧密结合”的管理体系。在这种管理体系中,对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相同的员工,超我自然受到极大激励,甚至可以做出“一切以企业利益为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行为,这可以称作“上不封顶”。对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不相同甚至相反的员工,由制度规定了员工行为的“底线”,员工可以不认可企业理念,但是不能违背制度规定。一旦发生违背制度的行为,或不按照制度提倡的方式发生行为,要么受到惩罚,要么得不到奖励。于是出于自我利益的考虑,可能发生利己也利企业的行为。这就使得“管理三步曲”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模式。
当然,在进行具体管理制度的设计或企业文化建设中,也必须以制度与文化对行为的作用机理为依据。具体制度体系的设计与文化理念的设计,已有另文论述,在此不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