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上册语文读写结合点(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读写结合点(人教版)
第一组
山中访友(李汉荣)--《校中访友》(可以全文仿写)
2* 山雨(赵丽宏)--《听雨》(教师播放录音)(片段练习)草虫的村落(郭枫)--续写第八自然段或仿写第第九自然段
4*索溪峪的“野”(曹敬庄)--《象山学校的忙》、《象山学校的美》
第二组
詹天佑—仿写中心句以及仿写第四自然段(写老师、同学等)怀念母亲(季羡林)--《怀念故乡》(全文仿写)
7* 彩色的翅膀—仿题、仿战士们吃瓜细节、仿结尾都行。
8* 中华少年(李少白)--仿写中华少年誓言句:要做……要像……
第三组 穷人(列夫·托尔斯泰)--续写《穷人》
0*别饿坏了那匹马(许申高)--《生活需要谎言吗》(考场小作文)唯一的听众(落雪)--写读后感
2* 用心灵去倾听(顾周皓)--写读后感
第四组 只有一个地球—拟环保标语
4* 鹿和狼的故事(胡堪平)--写最后一段的体会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西雅图)--就家乡环保问题写发现与感受
6* 青山不老(梁衡)--写读后感(片段)
第五组 少年闰土(鲁迅)--仿写第一段:《少女
》、《少年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周晔)--仿写结尾(就是一句话)
9* 一面(阿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一个人的外貌
20* 有的人(臧克家)--写读后感(片段式)
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写现代诗一首(可以仿写《致老鼠》或《爸爸的鼾声》)
第七组 老人与海鸥(邓启耀)--仿用结尾的方式写贵溪教师胡生贵
22* 跑进家来的松鼠(斯克列比茨基)--写了解到的动物趣事(段)最后一头战象(沈石溪)--补写大象在江畔或躺在坑中的心理
24* 金色的脚印(椋鸠十)--仿写结尾(如单元作文中的看图作文)
第八组 伯牙绝弦—改写成现代文 月光曲—仿写第九自然段(写实写虚结合,如写《高山流水》)
27* 蒙娜丽莎之约(王克难)--用本文写画的方法写《最后的晚餐》
28* 我的舞台(吴霜)--写自己的学艺故事
第二篇:六年级上册语文读写结合点(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读写结合点(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读写结合点(人教版)第一组 山中访友(李汉荣)--《校中访友》(可以全文仿写)2* 山雨(赵丽宏)--《听雨》(教师播放录音)(片段练习)3 草虫的村落(郭枫)--续写第八自然段或仿写第第九自然段 4*索溪峪的“野”(曹敬庄)--《象山学校的忙》、《象山学校的美》
第二组 詹天佑—仿写中心句以及仿写第四自然段(写老师、同学等)6 怀念母亲(季羡林)--《怀念故乡》(全文仿写)
7* 彩色的翅膀—仿题、仿战士们吃瓜细节、仿结尾都行。
8* 中华少年(李少白)--仿写中华少年誓言句:要做„„要像„„ 第三组 穷人(列夫·托尔斯泰)--续写《穷人》
10*别饿坏了那匹马(许申高)--《生活需要谎言吗》(考场小作文)11 唯一的听众(落雪)--写读后感
12* 用心灵去倾听(顾周皓)--写读后感 第四组 只有一个地球—拟环保标语
14* 鹿和狼的故事(胡堪平)--写最后一段的体会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西雅图)--就家乡环保问题写发现与感受
16* 青山不老(梁衡)--写读后感(片段)第五组 少年闰土(鲁迅)--仿写第一段:《少女 》、《少年 》 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周晔)--仿写结尾(就是一句话)19* 一面(阿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一个人的外貌 20* 有的人(臧克家)--写读后感(片段式)第六组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写现代诗一首(可以仿写《致老鼠》或《爸爸的鼾声》)第七组 老人与海鸥(邓启耀)--仿用结尾的方式写贵溪教师胡生贵
22* 跑进家来的松鼠(斯克列比茨基)--写了解到的动物趣事(段)23 最后一头战象(沈石溪)--补写大象在江畔或躺在坑中的心理 24* 金色的脚印(椋鸠十)--仿写结尾(如单元作文中的看图作文)第八组 伯牙绝弦—改写成现代文 月光曲—仿写第九自然段(写实写虚结合,如写《高山流水》)27* 蒙娜丽莎之约(王克难)--用本文写画的方法写《最后的晚餐》 28* 我的舞台(吴霜)--写自己的学艺故事
第三篇:五年级读写结合点
1.《草原 》
①按照空间顺序仿写第一自然段。
这次,我到了„„。那里的天是„„,天空是那么的„„。天底下„„。②文章结尾“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场景进行拓展写。
2.《丝绸之路》
对整篇文章进行仿写:按照对浮雕样子的描写,到对浮雕图形展开充分的想象,再回到现实的顺序写九龙花园的浮雕《巴人猎虎》。
学生作品展:
3.《白杨》
课后小练笔:
4.*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看图写话:文中的插图就是2002年10月19日,全长1338米的风火山隧道胜利贯通时的场景。请大家仔细观察,试着为这张照片写一写解说词。
5.《古诗词三首》:《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
课后小练笔:
6.《冬阳·童年·骆驼队》
对全文进行仿写:春阳.童年.××*《祖父的园子》
①段落仿写:对第七自然段进行仿写。花开了,就象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
②整篇文章进行仿写。祖父的园子的一切之所以那么的自由、阳光、快乐,其中最重要的是有一个慈爱的祖父。生活中,你也有一位这么慈爱的长辈爱你、宠你,请通过一件事情写出他对你的宠爱吧。
8.《童年的发现》
整篇文章进行写:《春天的发现》
9.《儿童诗两首》:《我想》《童年的水墨画》
《我想》班级儿歌大串联,并串成了一小本集子。
10.《杨氏之子》
把文章改写成白话文。
11.《晏子使楚》
用间接、夸张描写的方法描写一个场面,可以写出是花香,也可以写出人多,还可以写其他的景物。* 《半截蜡烛 》
课文改写:当_____时,伯诺德夫人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当_____时,大儿子杰克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当_____时,小女儿杰奎琳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
13.*《打电话》
创编一段相声《吹牛》
14.《再见了,亲人》 ①课后小练笔
②用“劝慰――叙事――直接抒情”的格式,用朝鲜人民的语气,写一段《再见了,亲人》*《金色的鱼钩》
拓展写话:当有一天,你在革命烈士纪念馆里看见了这枚闪着灿烂的金色的鱼钩,你会有什么感想了。请写下来吧。
16.《桥》
①为老汉和他的儿子也碑文。
②“竟没有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了木桥。”如果你就是当时的其中一员,请你写出你当时的感受。
17.*《梦想的力量》
①请代表非洲小朋友为瑞恩写封感谢信。
②写读后感。
18.《将相和》
请扩写故事:负荆请罪。
19.《草船借箭》
缩写故事。
20*《景阳冈》
续写:村民见虎
21.*《猴王出世》
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天气热。
22.《人物描写一组》
请用语言描写刻画一个有个性的人。
23.*《刷子李》
小练笔:选择身边一个熟悉的人进行片段描写,写出他的主要特点(一个即可)。.* 《金钱的魔力》
请用语言、动作、神态的前后对比,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写一个映像深刻的人。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看图写话“人人喂我,我喂人人”。
26.《威尼斯的小艇》 课后小练笔:
最后两课我们现在还没有什么好的点,请大家多多帮助,完成这份读写结合点。
另外,我们学生的作品比较多。稍后用专门的文档传。欢迎更有创意的读写结合点。
第四篇:《钓鱼的启示》读写结合点
《钓鱼的启示》读写结合点
张翼
《钓鱼的启示》是翻译来的文章,翻译之后也没有失去其深刻性、趣味性、启发性,语言上没有隔阂,其突出之点总结如下:
1.思想上深刻。2.对话描写言简意丰。3.环境描写有意境,有意味。4.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5.启示的写法
1.思想上深刻
不欺暗室 许衡不食梨
态度品德的教学往往枯燥,容易让被教育者反感;教育的结果也往往流于形式,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转化为行为。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态度品德的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
态度由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行为倾向组成,品德也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种成份组成。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往往只是停留在认知的阶段,顶多带上情感倾向,但不能通过行为转化为行为习惯,就常常只是“会说会评不会做”,例如都知道不插队是一种美好的道德,也会评价插队是不对的,看到别人插队,无论与自己是否相关都知道这种作法是不对的,应该被嘲笑批评,但一旦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就不但希望自己加个“塞儿”,而且还很可能就没脸没皮地加了个“塞儿”。这就是典型的道德教育失败的地方,没有把价值转化为被教育者的自觉行为。
因为价值观有四种水平:一是接受,如教师向学生宣传爱国精神,学生愿意
听;二是反应,如学生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体现爱国精神的活动;三是评价,如学生在爱国精神的要求活动后获得了精神上的满意感和愉快感;四是组织或者叫习惯化,即通过组织内心活动克服不同价值标准的矛盾和冲突,最后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孔子说“六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最后一种境界,我想做就做了,想做的事都是合乎规矩的事,不合规矩的事我就不想做,于是孔子是圣人,品德标杆后人。
但我们生活在尘世,面对的诱惑多多,面对诱惑时如何写好一个“人”字,并不容易,凡俗鄙陋如我们就不说了,国家级的大专家也往往面对诱惑说不出“不”字,最近的新闻里有: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昕竹未经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同意,以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的身份受聘于高通公司,收取高额酬劳,为其出具所谓的经济学证据,新华社8月13日在其移动客户端发布评论,谴责“其行恶劣,其德可鄙”。这时候我们再看作者的爸爸那句“道德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声很难”,真的是很难啊!
2.对话描写言简意丰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先看父子俩说的每句的话的提示语,只有父亲最开始的一句话是放在对话前的,后三句都是放在对话后提示说明。只有第一句话说的时候有时间喘气,可以从容地慢慢地说出,也透露的父亲的小心翼翼。后三句话就都没有喘息的时间了,你一句我一句,一句快似一句,所以才会把提示语放在后面。
再看每句话的潜台词,“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因为前面有铺垫,“那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夜晚”“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开价格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所以这话不突兀。而且这句话里有父子俩的不舍,和父亲经过犹豫后的绝抉,犹豫是为怕孩子受打击,绝抉是想到孩子的一生的品性和修养的重要性。
“爸爸!为什么?”,首先这句“为什么”是“无疑而问”,原因父子俩都清楚,所以这个“为什么”不是询问而是愤怒。这个时候“爸爸”这声呼喊就更有意思了,这是质疑,“这么大的鱼放掉?”;这是对爸爸的提醒,“没有人知道我们几点钓的鱼”;这是对爸爸的批评,“你别那么神经了”;这是对爸爸的拒绝,“我才不会那么傻”„„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爸爸也知道儿子的“为什么”是无疑而问是不需要回答的,所以也不回答“还有两个小时才到捕捞的时间,我们不能违反规定”之类的话,也不是漫天开口不负责任地安慰孩子说“你会钓到更大的鱼”,(而且根据作者自述“我再没有钓到过那样大的鱼”,可以知道这个晚上孩子的确钓到一条很大的鱼)父亲这时只是安慰孩子说,你会钓到别的鱼。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孩子很敏感,看来这真是一条大鱼啊,孩子也是认识到爸爸的那句话只是安慰而已。到现在为止,父子俩的对话,还是就鱼说鱼,但是这里的“鱼”的引申意思也就呼之愈出了。这条大鱼是个诱惑,是面对遵守道德甚至法律与维护自身利益之间的选择。
这是一次思想道德教育课,但这次课堂没有设在课堂,也没有设在饭桌旁,而是一次生活情境的随机讨论,形式上不是说教而是亲历学习。
对话简洁可以想象,父子俩本来还说了很多的话,但这里作者是惜墨如金,不说大道理,不说价值观,也不说事件的重大意义,而一切又在其间,关键就
是作者用了一个具有深意事物——鱼。一切尽在对鱼的态度中。
3.环境描写有意境,有意味
这篇文章的夜色是极美的,我甚至觉得文章的题目不应用那个明白但呆傻的“钓鱼的启示”,或者以之为副标题就可以了,而应用“夜色如水”“月光皎洁”这类烘托气氛的题目。文中提到月色有三处。
第二段,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
第三段,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第八段,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者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
这是一篇一事一议的文章,事件的记录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得鱼放鱼也曲折,但毕竟还只是一篇简单的记叙文,而环境描写使全文沉浸在一片静谧深沉的月色之中,而这一背景的营造就是一个“月色”,通过“月色”这一环境描写,贯穿全篇,有发展,有变化。环境还有推动情节发展的。
这里给我们的启发就是“一景串始终”,这个方法在《珍珠鸟》中有体现,也是让人有印象的;对比而言,《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落花生》就缺少了这样的背景的烘托,特别是《落花生》一文的夜品花生却没有夜色,令人遗憾。
4.这篇文章的整体思路是一事一议,但事情也写得跌宕生恣。开端,鲈鱼捕捞开放日前一晚上,我和父亲放杆钓鱼。发展,我钓上来一条大鲈鱼。
高潮,因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子产生关于是否放鱼的争执。
结局,我无奈放鱼。
5.启示的写法
钓山钓水钓花鸟,钓江钓海钓情怀。姜太公钓鱼,离水三尺那是一种境界,他钓的是政治理想。柳宗元独钓寒江雪,那是一种情怀,是一种脱俗超尘。张志和斜风细雨不须归,那是一种悠闲。本文的作者钓的是什么呢?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作者的启示有什么呢?
1.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思考他可能遇到什么样的“大鱼”。
2.一个人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读写结合的启示: 1.先事后议,一事一议。2.议论的形象性
附:资料
*.课堂要大写意,就要能删繁就简,腾出时空于核心问题。王老师紧抓“今晚的钓鱼和以前钓鱼有何不同?”这一问题组织课堂,此问题涵盖面广,串起了点,改变了课堂的单一程序,而且容易让学生产生多元解读,张扬了学生个性。
*.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你知我知,就是你我隐私。
*.资料引入“禁渔期”:为了保护某些重要的经济鱼类资源,在鱼类产卵、繁殖和生长发育的特定时期,规定禁止捕捞或限制捕捞活动的时间。
“中国的禁渔期”:5月1日至次年1月31日为青鱼禁渔期,6月20日至8月20日为毛蚶(hān)禁渔期,4月15日至5月31日为淡水湖区与水库禁渔期„„
讨论:禁渔期这么长,这最后短短的两个小时有那么重要吗? 附: 资料
英国:钓鱼者钓到巨鱼放生
http://www.xiexiebang.com 2008年01月20日14:29 金羊网-羊城晚报
英国:钓鱼者钓到巨鱼放生
英国两名钓鱼者在与斗一个多小时后,成功钓得一长的鲟鱼。那条鲟鱼重约226龄估计有100岁。
据英国《每日邮报》
18日报鱼激烈搏条3米多公斤,年道,这两个幸运儿是36岁的英国康沃尔郡人尼克·卡莱亚和苏格兰人乔治·卡斯泰尔斯。他们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弗雷泽河钓鱼时,用大马哈鱼子
做诱饵,捕获了这条巨鱼。
“它先上钩了,然后一阵猛烈挣扎,”卡莱亚回忆道,“于是我们很快启动船,加速跟上它。乔治的身体比较瘦弱,所以我必须抓紧他使他坐定,因为那条巨鱼已经把他拉离了座位。”
两人与这个庞然大物搏斗的时间超过1小时。这期间,由于劳累,两个人轮换控制鱼竿。船上的钓鱼向导自始至终都负责驾船跟踪“猎物”。
大鱼到手后,两人用相机记录下了那珍贵一刻。出于保护研究的目的,向导给鱼装上微型芯片后将之放生。
向导说,那条鱼约有100岁,虽然那条河里有比那更大的鱼,但这是他一年多来看到的最大的鱼。(据新华社专电)
这则小故事给你什么启示呢? 附:资料
人鱼奇缘!英国一男子捕获巨鲤放生14年后再重逢
英国钓鱼爱好者蒂姆·考森(Tim Cosens)近日在肯特郡的坦布里奇韦尔斯一渔场与14年前在同一处相遇过的一条巨型鲤鱼重逢,这条鲤鱼的体重已达到当年的两倍,考森抱着这条鲤鱼用14年前同一个姿势拍了一张纪念照片。考森说,再次见到这条鱼就像遇到了老朋友,估计它已经有20岁。此后他再次把这条巨鲤放生。
1999年考森第一次捕获重26磅的鲤鱼
考森再次捕获这条鲤鱼其重量已达54磅
1999年考森第一次捕到这条鲤鱼时,它的重量仅有26磅(约合11.8公斤),如今再次相遇这条鲤鱼的体重已经达到54磅12盎司(约合24.8公斤)。考森捕到这条大鱼时定睛一看,这条鱼头部一侧脱落表皮的痕迹与自己14年前捕到的那条鲤鱼一模一样。
第五篇:挖掘读写结合点 提高读写能力
挖掘读写结合点 提高读写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小学语文教材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文章取材新颖、布局合理、语句优美、大多数都是学生写作的范文。因此,我们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中读写结合因素,然后有目的地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那么,如何挖掘读写结合点呢?我觉得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从优美的词、句入手句子是文章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应从最基本的句子开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精美句子、重点句子反复诵读甚至会背,并结合学生习作中易错的句子类型多加指导,尤其要对常见的连接句、简单的并列句,可先让学生复述其妙处,再进行仿写。这样,既积累了知识,也让学生知道选词用语须合乎语言规范,应准确使用词语,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连贯通顺。学完《全神贯注》、《鱼游到了纸上》等课文后,我引导学生写一次自己在考试遇到难题时的情景。文中对罗丹如痴如醉动作神态的语句,对聋哑青年“呆呆地、静静地”看鱼时的神态,“一会儿„„一会儿”画鱼时的动作,这些精彩、优美的语言,都可指导学生直接地、尽情地用在自己的习作当中去。在教学《唯一的听众》一课时,文中对动作、神态的描写很传神,于是我就抓住这个读写结合点做了如下设计:(投影出示)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从中找出相同之处“平静”,安排想象说话训练。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仿佛在说 于是学生就有了自己的想象的空间。如:1.放心吧,我是聋子,什么也听不到,你只管放心的练习。2.不要因为小小的挫折就沮丧,不要放弃自己梦想。只要坚持就能成功。3.你的琴技进步了,真为你高兴。4.功夫不负有心人,坚持练习吧,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小提琴手的。5.不能满足于自己的进步,要不断对自己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三天不练手生啊!在编写《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我就有了这样的设计:这痛苦的耻辱一直刻在我们心里整整144年了,让我们“走出圆明园”(出示文字课件)。我想,无论怎样,我们走不出历史的阴影。如果历史可以改写,现在,让我们假设一下历史,回到144年前做一次小小的体验。如果你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一国之君──“皇帝”;如果你是辅佐皇帝参与国家管理的大臣(展示课件);如果你是保卫国家领土的士兵;如果你是普普通通的生活北京的老百姓──面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行径,你会怎么做?请自己选择一个角色静静想一想,一会请你实话实说。(学生讲其中的一个角色的时候,老师紧紧围绕这个角色进行讨论,直到完了再进行下一个角色。)在编写《梅花魂》一课我有这样的设计:课文除了写外祖父挚爱梅花外,还写了外祖父几次哭了,请找出来读一读。引导学生想象说话。课件出示三次落泪的句子:(1)读唐诗宋词时,外公满脸忧伤,“莺儿啊,莺儿。”(2)当外公因年纪太大而无法回国而哭时,“亲爱的外公,你别哭了。”(3)当外公含泪递梅花手绢时,外公满心凄楚:“莺儿啊,莺儿。”交流明确:课文三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读诗时无声地落泪,不能回国时呜呜地哭泣,送别时泪眼蒙眬。外祖父这三次落泪,都表明了他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感情,所谓叶落归根,年纪越大,这种情感越强烈。从眼泪中我们感受到,不能回国已成为他心中刻骨铭心的痛,最终成为他终生的憾事。最近我在周老师的博客里看到孟翠芸老师在《好汉查理》一课中有这样的设计:读悟交流:你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查理是个好汉?(1)根据学生找到的句子让学生谈谈感受:A.“不,好汉查理从来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B.“谢谢!”查理显得彬彬有礼。
C.“当然可以。”D.查理虽然调皮,但说话是算数的。整整一个暑假,他每天都陪杰西在草地上玩。E.“不行,罗伯特先生,我不能随便要您的东西。”F.“杰西,我会做个好汉。”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查理并不是一个坏孩子,他变得诚实、守信、有爱心了。(2)指导朗读。让学生体会说话人的神态和心理活动,也可以通过提问来启发学生思考。例如:“查理说这句话时是怎么的想呢?”“你能想象出查理说这句话时的神态吗?”在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重点指导一下对话的朗读,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方式可以是男女生分别读,也可以是指名读,要尽量读出说话人的语气。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不仅理解了句子,还会去运用这样的句式,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
二、从典型的段落入手如果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在表达方法(技巧)方面的特点、作用和效果,既有利于让学生逐步积累一些表达方面的知识,又能促进他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指出的“语文教学所当着眼的不应只是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尾,应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学习《桂林山水》一课时,课文描写漓江的水抓住静、清、绿这三个特点,描写桂林的山抓住奇、秀、险这三个特点,分别把它们写得很具体,文章结构整齐。学习这两段时我就让学生仿照这种描写方法,写一些其他的事物。如公园里的花真多啊,真香啊,真美啊;菜市场里的蔬菜真多啊,真鲜啊,真齐啊;妈妈的手真糙啊,真巧啊,真勤啊等。在学习《凡卡》一课时,在学习第8段凡卡遭到毒打时,我就让学生想象凡卡还会受到哪些毒打?而当学到砍圣诞树一段时,我把文章变成了诗歌的形式,学生品读后我让学生仿写诗歌。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第三段时,我有这样的设计:读读第3自然段,画画园内有哪些美不胜收的景观,从中你能想像出什么?(用投影出示一些美丽的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想象美景,然后指导他们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描述时不必每一处景点面面俱到,可选择学生熟悉的:如“金璧辉煌的殿堂”“买卖街”“平湖秋月”“狮子林”等。同学之间可互相补充。对于“西洋景观”等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学资料谈谈。)A.课文一共用了几个有?教师引导读,圆明园有„„也有„„有„„也有„„有„„还有„„不仅有„„还有,然后学生再齐读。B.假如要写尽圆明园所有的景观还要有多少个有?引导学生用“有„„,也有„„;有„„,也有„„”说一段话,从民族建筑、西洋景观、饱览中外名胜等体会圆明园的美丽和伟大。因此遇到这样的段落,我们一定要抓住读写结合点,让学生运用课文的方法去练习,相信不断的练习就会有收获。
三、从故事的结局入手依据原文,对结尾进行创造性的续写,对于发展孩子的创造性、合理性思维,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巨人的花园》写到了巨人把围墙推倒了,就可以引导学生想像巨人和孩子们一起生活、玩耍的情景。《中彩那天》,写到了库伯先生派人把汽车开走了,就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我们”全家人的表现,把想到的写下来。《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想象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献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写写他们相见时的场景。这样的练习,既训练学生以人物言行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技巧,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我让学生想象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的情景。在教学《凡卡》一课的最后,我让学生续写假如爷爷受到凡卡的信,凡卡的生活会怎样呢?记得孟翠芸老师在《好汉查理》一课中有这样的设计: 续写故事(课件出示)第二年,罗伯特一家又来到了镇上渡假。镇上的人们在罗伯特面前再三表扬查理。听了人们的对查理的夸奖,回家后,罗伯特会对女儿杰西说些什么?请设计一段罗伯特和杰西的对话。一次父女对话。罗伯特:杰西,我的女儿,今天我上街镇上的人们跟我谈论起查理了。杰西:爸爸他们都说了查理些什么?罗伯特:他们都在我面前再三表扬查理,说他不再(),不再()了。杰西:()罗伯特:他们还说有一次()(可以举个实例等)杰西:罗伯特:杰西:如在《最后一分钟》一课的结尾我有这样设计:课文中有一幅插图,描述了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上升国旗、区旗与奏国歌时的情景,请大家思考:如果你是参加政权交接仪式中的一员(身份可自主设想),或者你在街道上、在电视机前亲眼目睹了这一过程,你最想说什么?请用一、二百字写下来。通过如此的练习定会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写作水平。
四、从读后的感慨入手 在学生研读课文时,或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特点之后,引领学生进行研讨、探究、议论、评价,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类文章,抒写学习所得、所思等,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批评性阅读习惯,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思维和思想认识水平。如在教学《去年的树》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思考作为读者,你肯定还有很多话想说,你想对谁说?对小鸟、大门、伐木人说,还可以对文章的作者说一说等。学习了《触摸春天》、《生命 生命》之后,我让学生围绕“珍惜生命、珍惜时间”写读后感。而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我有这样的设计: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下来。可以围绕两方面的内容:对优美园林和劳动人民的赞叹,对侵略者的憎恨。不忘国耻,激发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在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如在阅读中,你能记录下自己的感悟,让自己的《读书笔记》在“下笔有神”展览天地中进行交流,你将是快乐的“小作家”。在学习《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课时我有这样的设计:作者运用三个具体事实说明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观点。我们也仿照课文的写法进行一次小练笔,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团结就是力量”。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可以感受到文章的精髓,也可以帮助学生写作文的时候得到更好的题材或感受。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这需要我们在小学语文的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应该注意读写结合,循序渐进地安排一些写的训练不断提高要求。